第一篇:安委会办公室 安委办〔2011〕50号《关于印发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安委办„2011‟50号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 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
现将《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区要以学习宣传《规划》为契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道路交通安全监管方面的组织领导作用和统筹协调作用。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按照《规划》要求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强化考评,逐级分解落实道路交通安全重点任务,抓紧实施道路交通安全重大工程,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规划目标圆满完成。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和《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十一五”期间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国道路交通事业发展迅速。与2005年底相比,2010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数量分别增长了20%、80.5%、58.8%、58.8%,2010年公路旅客周转量、货运周转量比2005年也分别上升了60.5%和394.7%。面对道路交通大发展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确定了以“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为核心的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政策,健全了以《道路交通安全法》为龙头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构建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格局,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宣传教育和执法行动,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全民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秩序进一步好转。经过五年的努力,在道路通车里程、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数量以及交通流量持续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保持了总体平稳,道路交通事故高发态势得到了有力遏制。2010年比2005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减少了3.35万人(下降33.9%),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交通事故减少了13起(下降27.7%),万车死亡率减少了4.4(下降58.4%)。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减少量占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减少总量的70%以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为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并趋向好转,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国家发展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十二五”时期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发展趋势。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城镇化深入发展,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数量和道路交通流量持续增长,道路交通在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各级党委、政府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协调发展,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将处于更加重要的战略位臵,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将越来越重视,投入将不断加大,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与此同时,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也面临严峻挑战。“十一五”时期,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年均7.6万人,占所有生产安全事故死亡总数的80%以上;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交通事故年均30起,并呈现起伏波动态势,道路交通安全基础整体上依然薄弱。“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将从4500美元增加到6100美元,而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人均GDP从4000美元到6000美元的阶段正是道路交通事故高发期,特别是农村地区交通安全问题将更为严重,城市快速路、绕城高速公路、城郊结合部交通安全问题将更加凸显,道路交通供需矛盾和道路交通安全的系统性矛盾将更加突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压力将前所未有,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一是道路交通运输企业的交通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一些交通运输企业不履行对驾驶人的安全管理和教育职责,驾驶人聘用把关不严,客货运输车辆超速、超员、超载及驾驶人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普遍,特别是挂靠经营车辆问题突出。“十一五”期间,客货运输车辆肇事导致的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交通事故127起,占总数的84.1%,其中44.8%系挂靠营运客车肇事导致。
二是农村公路安全基础薄弱。农村公路标准低,交通安全防护设施缺乏,“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翻车、坠车事故76起,占总数的50.3%。农村客运发展迟缓,摩托车、三轮汽车、低速货车、拖拉机违法载人现象普遍。农村交通管理力量薄弱,农村公路失控漏管问题突出。三是车、路安全隐患比较突出。部分大中型客车产品车身结构强度、被动安全性能不高;部分货车产品不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生产一致性不高,非法拼装车问题突出。据抽样调查统计,19%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与车辆机械故障相关。
二、三级公路急弯、陡坡、视距不良、临水临崖等路段交通安全防护设施不足,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对向碰撞和翻坠车事故多发,分别占总数的36.6%和49.3%。
四是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国高速公路新增3.3万公里,总里程达到7.4万公里,全国70%的道路交通流量集中在高速公路。但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技术手段落后,突发事件预警与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力量不足,新开通高速公路管理力量配备滞后。
五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亟需加强。全社会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格局尚未形成,交通安全公益宣传制度尚不健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系统性不强、持续性不够,交通参与者文明交通和安全出行意识尚未牢固树立,驾驶人文明素质不高、良好交通行为习惯尚未养成,超速行驶、未按规定让行等交通违法行为大量存在,行人、自行车不按规定走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现象普遍。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交通事故为核心,以解决影响和制约道路交通安全的基础性、源头性、根本性问题为重点,以落实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为保障,以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应用为支撑,加强统筹规划,加强科学管理,加大安全投入,强化综合治理,努力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新模式,实现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科学发展、协调发展,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适度超前的发展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创建和谐社会营造更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规划目标。
到2015年,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机制健全,责任体系完善,法规规章进一步完善,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监管能力和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明显增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道路交通事故死伤人数有所减少,重特大交通事故和万车死亡率明显下降。力争实现: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不超过2.2,下降1.0以上;营运车辆肇事导致的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下降15%以上。
三、规划重点任务
(一)强化运输企业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和安全监管。严格落实运输企业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运输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对从业人员聘用严格审核把关,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维护保养运输车辆。建立行业协会、运输企业、驾驶人共同组成的安全生产自律机制,强化运输企业行业管理。制定并实施具有行驶记录仪功能的卫星定位装臵安装和应用工作规范,推动在长途客运和客运包车车辆、校车、重点营运货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上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臵,实行企业监管平台专人值守、24小时动态监管和企业负责人带班制度,使日常安全监管常态化。
强化对运输企业的安全监管。严格客运线路审批和监管,加强客运班线途经道路安全适应性的评估,合理确定营运线路、车型和时段,逐步减少1000公里以上的长途客运班线。建立运输企业法定代表人学习培训制度,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管理责任。建立客货运驾驶人交通违法、肇事信息查询平台,完善道路交通事故、驾驶人违法行为通报制度。建立实施运输企业交通安全等级评估制度并与线路审批等挂钩,定期向社会公布运输企业交通违法、交通事故和安全等级评估等情况。建设交通安全警示提示信息发布平台,建立安全文明驾驶人评选和违法驾驶人“黑名单”制度,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提升驾驶人安全驾车意识。依法落实交通肇事责任追究制度,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格责任倒查、严肃责任追究。
(二)提升客货运输车辆运行安全性。提升机动车安全技术性能。从政策上鼓励引导发展安全车型,降低三轮汽车、低速货车、栏板货车等安全性能低的车型生产和保有量比例,逐步改善优化机动车车型构成。进一步完善车辆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改进标准制定、修订工作程序,涉及车辆安全的国家标准应设定为强制性标准并充分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提高营运车辆准入安全门槛,增加客货运输车辆安全配臵要求,逐步淘汰安全性能低的车型。制定完善校车安全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校车安全性能。
严格机动车生产准入和销售管理。建立和完善车辆生产管理信用体系,健全机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制度,完善生产监管机制,加强生产一致性管理和监督,禁止生产不合格机动车产品,确保新出厂客货运输车辆安全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加强对机动车销售行业的管理和监督,禁止销售不合格机动车产品。严厉打击非法拼装机动车产品、销售不合格机动车产品的违法行为。
严格机动车行驶准入。不断完善机动车登记规定,加强机动车登记管理。不断完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维修相关制度和规定,大力推广监管部门与机动车安检机构、维修厂家的联网,加强行业监管。强化罐式危险货物运输车罐体安全检验和非传统能源汽车安全技术检验。严格落实危险货物出厂装载检查、登记制度,严格审验、核发危险货物购买和运输许可证件。研究制定公路客运和旅游客运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等重点车辆运行检查制度。不断完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制定并严格实施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健全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
(三)进一步改善道路通行条件。
提升道路整体安全水平。制定、修订道路工程技术标准和交通安全设施技术标准。建立健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交通安全影响评价制度和边通车边施工公路养护作业交通疏导协作机制,开展工程通车前安全性评价,严格道路开通安全验收,推动落实道路交通管理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与道路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制度。严格国省道平面交叉口和两侧开口设臵,加强国省道穿城段的综合管理。加强和改进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根据不同的交通构成和路段类型设臵相应等级的交通安全设施。
加强事故多发路段和公路安全隐患路段综合治理。建立完善事故多发路段和公路安全隐患路段排查治理制度,实施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府挂牌督办整改。重点整治公路弯坡路段、临水临崖路段,不断完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强化公路平交路口交通渠化。增设车速管控设施,合理控制运行车速。
完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加强城市道路以及行人过街设施、公交港湾、公交专用车道(路)建设,减少行人、自行车与机动车的互相影响。完善双向六车道及六车道以上城市主干道中央隔离设施,提升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运行安全性。
加大资金保障力度。省、市、县人民政府确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经费投入渠道,逐步增加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四)进一步严格道路交通执法。
提升管理和服务能力。强化科技装备和信息化技术在道路交通执法中的应用,大力推进高速公路全程监控系统等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整合高速公路管理力量和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建立部门、区域联勤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构建农村交通安全服务体系,健全农村交通管理网络。
综合整治交通违法行为。完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记分制度,实行交通违法行为与交强险费率、银行信贷信用考评、单位评优、职业驾驶人准入等挂钩制度。加强道路交通秩序管理,集中整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开展交通秩序示范路创建活动。制定超速行驶、酒后驾驶和超限超载综合整治行动计划、使用安全带和安全头盔行动计划,从政策法规、工程设施、技术装备、宣传教育、执法管理等方面综合施策。
(五)进一步提高道路使用者的文明交通意识和安全驾驶能力。
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推进“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实施,大力开展互动式、体验式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组织策划,加强公益宣传,建设宣传教育基地,强化志愿者队伍。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六五”普法和中小学教学大纲。抓好中小学生、农村群众、客货运驾驶人等重点群体宣传教育。
加强驾驶人培训和考试。改进机动车驾驶人培训内容和方式,严格落实培训大纲,突出安全驾驶、文明驾驶意识的培养,提高处臵危险情况的能力。充分利用科技信息手段,严密驾驶人培训的全过程动态监管,不断深化驾驶人素质教育工程。改革驾驶人考试内容和方式,推广应用计算机系统实行驾驶技能考试,强化实际道路考试。对新申请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许可的驾驶人,增加山区道路、模拟高速公路、夜间、恶劣天气和突发事件情况下的考试项目。
加强重点驾驶人管理。提高营运驾驶人从业资格条件,完善客货运驾驶人和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的从业资格培训制度和管理制度,强化生理、心理条件要求和定期检查制度,加强日常交通安全学习和继续教育。严格实施交通违法记分满12分驾驶人的再教育与培训考试,推广应用体验型再教育培训设备。进一步推进营运驾驶人诚信考核工作,督促营运驾驶人自觉守法。
(六)建立完善交通事故应急保障与救助体系。提升交通事故应急保障能力。建立健全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和恶劣天气条件下突发道路交通事件应急处臵联动机制。建立交通事故快速反应系统和应急救援“绿色通道”。推动交通事故救援专业化,建立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综合信息平台,提高及时抢救伤员和快速处臵事故现场的能力。
推进建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定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协作配合机制,加强信息沟通,严密工作程序的衔接配合,加大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追偿力度,确保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应急救治。
(七)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科学研究和科技应用水平。加强专业研究和技术力量建设。整合现有科技资源,推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实验平台建设,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专家咨询机制。建立国家级道路交通事故检验鉴定中心,构建道路交通事故检验鉴定体系。建立国家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完善交通安全产品认证制度。加强各级交通管理科技队伍建设,培养、引进交通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实行专业技术职称制度。加强交通安全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强化交通事故分析及预防研究。开展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研究驾驶人驾驶特性、道路和车辆性能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建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实现各有关部门间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的共享,实施交通安全综合监管。研究道路交通安全评估技术和标准,开展区域道路交通安全评估,建立道路交通安全预警机制。
实施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积极推广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一期项目成果,实现在全国应用。深入研究干线公路运行安全监测、干预及救援急救、城乡结合部交通安全保障、区域交通组织和优化等技术,提高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技术防范和应急处臵能力。
四、重大工程
(一)客货运输车辆运行安全保障工程。
在公路客运和旅游客运车辆、校车、重中型货运车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等客货运输车辆上全面安装使用符合标准的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臵,建立符合标准的运输企业监控平台及省、市、县三级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平台(或监控端)。通过运输企业内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交通运输部门加强行业管理,安全监管部门加强综合监管,公安部门加强执法,实现对客货运输车辆的综合管理。全面提高校车安全保障水平,按照政府主导、财政投入、专业运营的原则,研究制定扶持和鼓励校车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校车优先通行权利,明确政府及相关部门监管责任,加强校车监管,保障校车安全。至2012年,旅游客运车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动态监管装臵安装使用率达100%,所有客运企业和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建立监管机制,全国31个省(区、市)、60%的设区的市和40%的县建成道路交通动态监管平台,实现交通、公安、安全监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至2015年,公路客运车辆、校车动态监管装臵安装使用率达100%,重中型货运车辆动态监管装臵安装使用率达95%,90%的货运企业建立监管机制,建成道路货运车辆公共安全监管与服务平台;全国75%的设区的市和60%的县建成动态监管平台(或监控端)。
通过政策、标准和行业管理等多方面措施,提高客运车辆侧倾稳定性要求,严格执行客运车辆车身上部结构强度要求的国家标准,强制推行公路客运和旅游客运车辆、校车的所有座椅安装汽车安全带,强制要求大型公路客运和旅游客运车辆、校车安装限速装臵和采用全承载整体式结构车身,提高客运车辆主被动安全性。加大货运车辆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装臵、车身反光标识等安全装臵要求的执行力度,推广使用货运车辆限速、限载等装臵,鼓励发展厢式货车,引导货车采用安全驾驶室,提高货车主被动安全性。至2013年,公路客运和旅游客运车辆、校车座椅汽车安全带安装率达100%、完好率达95%以上;重中型货运车辆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装臵、车身反光标识等安全装臵安装率达100%,完好率达80%以上。至2015年,重中型货运车辆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装臵、车身反光标识等安全装臵完好率达90%以上。
(二)公路安全保障工程。
制定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标准,按照“减少存量、不增新量”的要求,持续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完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增设道路安全防护设施。重点排查二、三级公路弯道、坡道、弯坡组合路段以及临水临崖路段等安全隐患点段和事故多发路段,在弯坡道等视距不良路段设臵中央隔离设施(或中央隔离缓冲区),在临水临崖等安全隐患点段增设路侧安全防护设施,在事故多发点段实施综合整治。至2015年,全面完成国省干线公路的安保工程实施任务。
制定并逐步完善农村公路设计、建设、养护、交通安全方面的技术标准,建立健全农村公路交通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加大农村公路安全改造力度和交通管理设施投入,改善农村公路通行条件,完善农村公路交通标志和安全设施。至2013年,全国完成20万公里农村公路交通安全改造;至2015年,全国完成50万公里农村公路交通安全改造。
(三)农村交通安全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立健全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管理网络,拓展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覆盖面。乡镇政府明确专职交通管理员,各村设臵交通安全协管员。依托乡镇政府、交警中队、农机监理机构、派出所、村委会、摩托车销售点等,建立农村交通管理服务站,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协办、代办机动车登记、驾驶人审验、违法处理等交通管理业务。至2013年,设有专职交通管理员的乡镇政府达80%以上,设有交通安全协管员的村委会达60%以上,设有交通管理服务站的乡镇达80%以上,平均4个乡镇设臵一个乡镇交警中队;至2015年,设有专职交通管理员的乡镇政府达100%,设有交通安全协管员的村委会达90%以上,设有交通管理服务站的乡镇达100%,平均2个乡镇设臵一个乡镇交警中队。
建立国省道交通安全服务体系。在公路省际交界处、市际主要交界处建立固定式公路交通安全服务站,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提供便民利民服务,检查卧铺客车、长途客车、旅游包车、校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等重点车辆,查处交通违法行为,提升国省道交通安全服务和管控能力。至2013年,全国高速公路省际交通安全服务站全部建成,国道省际交通安全服务站建成率达90%以上,省道省际交通安全服务站建成率达60%以上。至2015年,国道省际交通安全服务站全部建成,省道省际交通安全服务站建成率达80%以上,主干国道、省道市际交界处视情况建设市际交通安全服务站,主干国省道交通安全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建立农村客运服务和安全管理体系。研究出台优惠政策,建设满足农村客运安全运行的道路,鼓励发展适合农民出行需求的客车车型,科学设定农村客运班线,创新农村客运经营方式和安全监管机制,大力扶持和发展农村客运,探索并逐步推广行之有效的农村地区校车运营管理模式。至2015年,乡镇客运班线达100%,通村客运班线达90%以上。
(四)国家主干高速公路网交通安全管控工程。加大国家主干高速公路网交通安全管理科技应用力度。建设并完善国家主干高速公路全程联网监控、交通违法行为监测查处和机动车查缉布控等系统,提高重点违法行为查处效率。建设国家高速公路气象监测预警系统、交通事故自动检测系统、交通诱导系统,建设国家、省两级高速公路联网监控平台,积极推进国家和省级公路网监测和应急处臵中心建设,实现道路交通监控信息共享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统一指挥调度。至2013年,国家主干高速公路网交通安全管控系统初具规模,纳入管控的高速公路里程达到5000公里以上。至2015年,国家主干高速公路网交通安全管控系统基本建成,纳入交通安全管控的高速公路里程达到2万公里以上,突发事件平均处臵时间比2010年减少40%以上。
加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平均每100公里配备一台重型起重机和一台重型清障救援车、平均每50公里设臵一个高速公路交警队营房、重点路段每隔2公里设臵一处视频监控设备,与高速公路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验收、同步投入使用。至2013年,建成一横一纵两条国家主干示范高速公路,并改建、新建300个高速公路交警队营房。至2015年,建成两横两纵四条国家主干示范高速公路,完成500个高速公路交警队营房建设。
(五)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
建设国家、省、市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面向农村配备移动式交通安全宣教设施,组织开展体验式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至2013年,建成3个国家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100个省、市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配备交通安全宣传车及车载宣教设施200套,参加体验式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交通参与者达到2000万人次。至2015年,建成6个国家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200个省、市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配备交通安全宣传车及车载宣教设施400套,参加体验式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交通参与者达到5000万人次。
建立完善交通安全公益宣传机制。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优势,开办交通电视频道和交通安全网站,建立省、市、县交通安全信息发布平台,实现刊播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公益广告制度化、常态化。至2013年,开办5个省级交通电视频道和交通安全网站,全国80%以上县建立交通安全信息发布平台;至2015年,开办10个省级交通电视频道和交通安全网站,全国所有的县建立交通安全信息发布平台。
开展文明交通主题系列宣传活动,加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出版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系列作品,拍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主题片,组织文明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文艺演出。壮大文明交通志愿者队伍,大力开展文明交通出行劝导活动。将12月2日确定为“全国交通安全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并广泛发放各类交通安全宣传资料,充分动员社会力量,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努力形成社会自觉。至2013年,全国各省(区、市)及市(地)级以上城市每年组织不少于1000场的主题宣传活动;至2015年,全国各省、市、县每年共组织不少于10000场的主题宣传活动。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各级政府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协调机制。要加强政策研究,定期分析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评估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及时督促道路交通安全相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着力解决制约和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要加大资金投入,拓宽投入渠道,将属于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的道路交通安全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完善道路交通警务保障机制,建立与道路里程、机动车增长同步的警力配备增加机制,改善一线交通警察执勤条件,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设施及执勤配套设施建设纳入高速公路建设体系。
(二)强化和落实交通安全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健全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将道路交通安全责任落实到政府、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企业,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部门监管责任。要严格执行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建立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问题整改和督办审核制度,并纳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职责,确定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制定工作措施,加强执法监管,实行绩效考核。要加强部门信息沟通,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实施综合预防和治理。
(三)强化规划实施和评估。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根据本规划制定地方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落实相关保障措施。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或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编制重大工程专项规划,提出建设目标、建设内容、进度安排以及资金投入渠道。安全生产委员会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公布道路交通安全规划目标指标、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评估规划实施效果。各地区要在2013年底和2015年底分别对本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
第二篇:安委办〔2012〕18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 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
安委办„2012‟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
今年以来,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继续保持了持续稳定好转的发展态势,1-3月份,全国共发生5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74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7.5%和35.1%。但是,进入4月份以来,全国已连续发生4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和1起死亡9人的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共造成74人死亡、81人受伤,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4月7日,一辆个人所有的号牌为“辽B2279W”的大型普通客车,在辽宁省大连市保税区境内坠入道路右侧沟内,造成14人死亡、11人受伤。据初步调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事故车辆超速行驶,造成车辆失控。
4月12日,一辆个体经营的号牌为“皖L60670”的大型普通客车,在安徽省萧县境内与一辆个体经营的号牌为“豫N60023”的货车正面相撞,造成24人死亡、2人受伤。
据初步调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客车在会车时违法占用对向车道。
4月22日,上海市南汇益流汽车出租服务有限公司所属一辆号牌为“沪BL1290”的大客车,在江苏省苏州常熟境内与对向行驶的一辆号牌为“苏ED1655”的货车相撞,造成14人死亡、20人受伤。据初步调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客车驾驶人严重疲劳驾驶、操作失误所致。
4月23日,河南省漯河市锦程运输有限公司所属一辆号牌为“豫LA8979”的东风牌货车,在漯河市舞阳县境内与漯河市宏远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一辆号牌为“豫L52929”的少林牌中型普通客车迎面相撞,造成13人死亡、12人受伤。据初步调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货车逆行、违法超车、超速、处置不当所致。
4月25日,云南省保山交通运输集团所属一辆号牌为“云M13346”的卧铺大客车,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翻下桥梁,造成9人死亡、36人受伤。据初步调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客车驾驶人临危处置不当所致。
依据有关规定,国务院安委会已对上述5起事故中的4起重大事故实行挂牌督办,查处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这些事故暴露出部分地区道路交通非法违法现象突出,一些企
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尤其是营运车辆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宣传教育培训不扎实、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一些驾驶人安全和法制意识淡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地方、部门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等突出问题。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此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通报全国,督促各地区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结合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落实责任,强化管理,坚决遏制重大事故频发势头。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突出工作重点,全力开展道路交通“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2‟10号)和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方案的通知》(交运发„2012‟112号)要求,以县乡客运、旅游包车为重点,迅速对道路交通“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作出动员和部署,针对道路交通运输非法违法行为,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执法力度,尤其要严厉打击客货运输车辆驾驶人超速、超载、超员、疲劳驾驶,以及无证驾驶、驾驶证与所驾车型
不符、无从业资格证驾驶运输车辆,客运车辆不按规定线路行驶,旅游包车未取得包车证或持空白包车证运营等非法违法行为。要在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加强组织领导、搞好部门协作、强化联合执法,确保道路交通“打非治违”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营运驾驶员安全素质教育和管理,切实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各运输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客货运驾驶人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公通字„2012‟5号),下大气力加强驾驶员队伍建设,推进驾驶员素质教育工程,重点突出对驾驶员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的教育培训,以及对恶劣天气、复杂道路驾驶常识、紧急避险等方面的教育,不断提高其安全道德、守法意识、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努力培育养成和提升驾驶员自觉守法、遵章守纪、按章办事、不徇私利、不枉良知的良好品格和技术水平、应急能力,切实做到依法营运和理性行车、规范行车、安全行车。相关部门要严格客货运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范客货运驾驶员职业准入、实现营运驾驶员信息共享、建立客货运驾驶人退出机制,督促运输企业严格客货运驾驶员聘用和管理,对新聘用大中型客货车驾驶员从业资格和安全驾驶记录进行审查,不得聘用未取得从业资格证件、3年内
有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和交通违法记满12分记录的驾驶人。
三、加强重点车辆安全监管,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各地区要重点加强对各种客运车辆尤其是旅游包车和长途夜行车辆、校车和重中型货运车辆运营的安全监管,督促运输企业安装使用卫星定位动态监控系统,建立和完善企业卫星定位动态监控平台和有关工作制度。要健全和落实交通安全告知制度,在客车车厢内明显位置标示客车行驶区间和线路、经批准的停靠点,在车厢前部、中部和后部明显位置标示核定载客人数和投诉电话,并落实交通违法有奖举报措施;要督促运输企业提高对车辆技术性能的日常检查频率,确保车辆技术性能良好。当前,要针对节假日外出旅游人员集中、客运包车需求旺盛的特点,迅速开展一次全面排查,认真审查客运包车尤其是旅游客运包车的运营资质和申请路线,严格审批、发放包车证,严禁客运包车违规从事与审批资质不相符的经营活动,进一步规范客运包车市场的运营秩序。对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安全隐患突出的客运包车企业,要立即责令限期整改,经整改仍达不到安全运营条件的,要依法吊销相关资质。
四、加强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进一步提升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水平。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继续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12‟14号)要求,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要严格参照国家标准,对现有道路安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重点针对连续下坡、长大隧道、桥梁、隧道群、急弯陡坡、临水临崖、路面积水等事故易发多发路段,全面梳理路面风险点段。要逐步完善和更新改造路面风险点段的警示标志、路面标线、中央隔离设施、防护栏和防撞墙等道路安全防护设施,最大限度消除路面安全隐患,提高道路安全防护水平;要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实施省、市、县三级政府挂牌督办,落实整治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治期限,进一步细化分工、加快进度、提升效果。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公路,要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确保公路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从源头上杜绝隐患。
五、加强道路交通事故查处工作,进一步严肃责任追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认真组织开展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对事故负有领导、监督、管理责任的单位和人员,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要认真执行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制度,确保事故按期结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处理结果;要研究建立事故整改措施落实督办制度,加强对每一起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要认真吸
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用事故教训推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第三篇:焦辆段安〔2012〕 号关于印发《焦作车辆段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郑州铁路局焦作车辆段文件
焦辆段安„2012‟号
关于印发《焦作车辆段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管理办法》的
通知
段管各车间,行政办公室:
为了认真落实安全风险管理,进一步强化我段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管理,减少道路交通伤亡事故,确保职工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不遭受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结合我段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环境与实际,特制定《焦作车辆段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管理办法》,现予公布,并制定以下要求,请认真贯彻执行。
1.《焦作车辆段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管理办法》是规范全段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涵盖了全段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主要内容,各车间、行政办公室要高度重视并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 作的组织领导,把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管理纳入到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明确责任,统一管理,促进我段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不断完善,确保安全生产。
2.各车间,行政办公室要组织机动车辆管理人员、驾驶人员认真学习《郑州铁路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不断强化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确保国家有关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和《郑州铁路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及《焦作车辆段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等有关安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3.各车间,行政办公室要根据《焦作车辆段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管理办法》,结合本车间、科室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环境与实际,研究制定出具体的细化措施和考核办法,并定期对本部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二0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焦作车辆段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认真落实和加强我段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强化各级领导对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机动车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减少道路交通伤亡事故的发生, 保障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机动车辆为各单位生产用车,包括汽车、拖拉机等上路行驶的车辆(场内机动车辆除外)。
第三条 各车间,行政办公室要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把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摆到重要位置上,使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管理责任落到实处。所有机动车辆配属单位和有关人员都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及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增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责任感,不断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第二章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第四条 各车间要把道路交通安全纳入企业安全风险管理之中。在每月召开的安全生产分析会上,要分析、总结、布置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劳动安全管理人员要定期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 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条 各车间要建立和完善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管理责任制。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凡利用机动车运输作业(生产、经营、职工上下班的通勤车和组织文体活动等其他用车),要建立健全逐级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和安全考核奖罚等制度,加强日常检查和管理,确保道路交通运输的绝对安全。
第六条 各车间、行政办公室的机动车辆下班后和节假日应回段、车间入库,车管人员不得安排驾驶员超时超劳驾驶车辆,驾驶人员必须保证在精力充沛的状况下行车,严禁疲劳驾驶。
第七条 各车间、行政办公室要抓好车辆的使用和管理工作。因工作需要而外借或临时租用车辆时,必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并要签订合法有效的合同、协议,并在合同、协议的条款中明确双方所承担的安全管理和安全责任(必须明确由车主方负责)。
第八条 各车间应在企业通道、工程便道、站场通道和生产场所等有车辆通过的地方,及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地点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或警示牌。地下通道内应有良好的灯光照明,站内、货场无人看守道口应安装安全报警装置。
第九条 各车间、行政办公室要加强对本部门机动车交通安全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机动车辆用、管、养、修制度,并做好揭挂。
1.建立派车制度 :汽车使用应由专人负责,实行派车单制度(见附件),做到有出车、收车记录。并做好驾驶员安全行驶公里的统计工作。
2.建立安全学习制度:每个驾驶员一周不得少于 4 小时的安全学习,学习要有点名、有记录。主要学习交通安全法规、事故通报等,学习推广交通安全的典型事例,安全驾驶经验技术交流等。
3.建立检查车辆制度:要定期对车辆进行经常性的路检和场(库)检,并有记录。
4.建立驾驶员“三检”制度:即出车前检查,运行途中检查,收车后检查。驾驶员完成任务后,应向部门负责人进行安全行车汇报。
5.建立交通事故、驾驶员违章违纪分析制度:发生交通事故,违章违纪后,各单位要组织进行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分清责任、吸取教训,并制订防范措施,做到“四不放过”。
6.建立机动车台帐、技术档案制度:各单位的车辆应由专人负责登记造册,登记的台帐要清楚,技术档案完整要有原始资料,做到帐车相符。
7.建立机动车保养制度:机动车保养是对使用中的机动车进行的养护作业,以维护机动车正常的技术状态和延长汽车使用寿命。其主要内容是清洁,检查、紧固、调整以及润滑。
第十条 各级干部职工不准用公车学习驾驶技术,有驾驶证的也不得驾驶公车,严禁非专职司机驾驶公车。
第十一条 严格限制长途汽车的使用。各车间、科室人员因公出差,原则上应乘火车,不得乘座汽车;小车长途行驶,应选派技术好的驾驶员和车况好的车辆,出车前须保证驾驶员充分休息。
第十二条 车管专职人员,要监督检查驾驶员随车携带的灭火器、安全带等备品,并教育提醒驾驶员和乘车人员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等安全备品。
第十三条 各车间,行政办公室要认真落实安全风险管理和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确保道路交通安全。重点抓好 7 个关键环节的控制:
1.长途安全行车。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 4 小时必须停车休息 不少于 20 分钟,要选派驾驶技术熟练的机动车驾驶员承担长途驾驶。
2.车队、车班要建立安全监督员制度。接送职工上下班的通勤车辆派车时,应指派一人为安全监督员。并明确安全监督员的责任,在车辆行驶中发挥安全联防控制作用。
3.雨雪雾天行驶安全。在恶劣气候驾驶时应适时的控制车速,保持安全距离,提前做好安全防范准备。在有雨、雾天能见度不足150米时的路面行驶时,要打开防雾灯或双闪紧急灯警示,控制车速谨慎驾驶。行驶在有雪、冰的路面上要避免高速行驶、紧急制动、急打方向盘等现象,并安装防滑链条等。
4.通过无人看守铁路道口。通过无人看守道口时,机动车驾驶员必须做到“一慢、二看、三确认无车、四迅速通过”,不得抢道或盲目通过。
5.车辆载人安全。不准超过车辆行驶证上核定的载人数,货车不准客货混载。
6.货物的安全装载。装运货物时必须遵守车辆装载规定,严禁超载、超高、超长、超宽,货物装载必须均衡平稳,捆扎牢固等。超过装载规定范围的,必须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后,按规定和要求行驶。
7.严禁超速行驶。驾驶机动车时应按照限速交通标志、标线标明的速度行驶。在没有限速标志、标线的道路上,机动车不得超过下列最高行驶速度:(1)没有道路中心线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 40 公里,公路为每小时 50 公里;(2)同方向只有 1 条机动车道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40 公里,公路为每小时60 公里。(3)在高速公路行驶时,小型车辆最高时速不得超过每小时 120 公里;大型车辆最高时速不得超过每小时 90 公里。(4)农用机动车辆行 驶速度不准超过每小时 30 公里。(5)进入厂区内行驶的机动车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10公里。
第十四条 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应当经公安机关批准后,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第三章 机动车驾驶员管理
第十五条 机动车驾驶员,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员应当按照驾驶证准驾车型驾驶机动车辆;驾驶机动车时,应当随身携带机动车驾驶证、运输行业资格证、铁路局办法的驾驶员上岗证;新领证未满一年的驾驶员,不得单独驾驶车辆。
第十六条 客车及生产指挥车辆驾驶员,必须由操作技术好、职业道德好,连续驾龄大于 5 年或有 10 万安全行车公里以上驾驶员担当。
第十七条 各车间要加强驾驶员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紧急情况下的处理能力。应对驾驶员的政治、业务素质进行定期和日常考核,并做为一项制度纳入安全管理。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和规章制度,服从管理和指挥。
第十八条 驾驶员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谨慎驾驶”的思想,保证车辆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前,应当对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性能进行认真检查;不得驾驶安全设施不全、设备技术状态不符合技术标准的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
第十九条 对机动车驾驶员在行车中的违章行为,除公安交警部门对违章者处罚外,车辆配属单位还应召开分析会查找原因,制订整改措施,并对违章者给予一定的处罚。
第四章 事故处罚
第二十条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从业人员伤亡的,按铁道部 《铁路企业伤亡事故处理规则》的规定,依据公安交警部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为我方主要和同等责任的,按《焦作车辆段劳动安全奖惩办法》有关规定处罚。
第二十一条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从业人员伤亡及设备财产损失的,要立即报告当地交警和保险公司,并立即向段安全科汇报。对不按规定上报或隐瞒不报、谎报、弄虚作假的,按隐瞒事故提级处理。
第二十二条 凡车辆发生汽车交通事故造成从业人员伤亡及设备财产损失的,不能出示公安交警部门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或虽经交警部门处理,但无交警部门明确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车辆配属车间应按交通事故的主要责任统计。
第二十三条 驾驶员未经主管允许,擅自开车或将车辆交给他人驾驶,一经发现,按严重违章处理;对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经济、财产损失的,责任驾驶员按经济损失的 5%赔赏,下岗培训 1 个月。对驾驶员有违章驾驶等不良行为,年内积分被扣完的,调离驾驶员岗位。
第二十四条 各级干部因开公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从业人员伤亡的,无论责任大小,按干部处理权限,给予行政处分,并承担全部经济损失 10%。
第二十五条 由于驾驶员违章驾驶造成交通事故的,对驾驶员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罚:
1.造成从业人员重伤或 2 人及以上负伤的交通事故,给予行政记警告处分,下岗培训 3 个月。
2.造成从业人员死亡 1—2 人的交通事故,给予行政记过处分,调离司机岗位。
3.造成从业人员死亡 3 人及以上的交通事故,给予行政记大 过处分,调离司机岗位。
第二十六条 安全科要掌握段、各车间机动车安全管理情况。定期与地方交警、车管部门、保险公司等建立互通信息机制,及时统计上报管辖内事故及理赔等交通安全情况。对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管理不善、规章制度不落实、违章违纪严重、安全隐患多的车间和司机,要及时下发《安全质量检查通知书》进行考核。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未尽条款,按铁道部、铁路局和公安及车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车间,行政办公室,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由安全科负责解释。
第四篇:安委会办公室 安委办〔2012〕19号《关于近期两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情况的通报》
安委办„2012‟19号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近期 两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情况的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
2012年4月28日17时左右,云南省临沧市交通运输集团公司一辆号牌为“云S08156”的中型客车,从临沧市区开往耿马县,当车辆行驶至羊耿线25公里30米下坡右转弯路段时,向左滑出路面翻下深沟,造成11人死亡、9人受伤。据初步调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为客车驾驶人在下坡急弯路段操作不当。
4月30日6时40分左右,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城乡建筑工程公司一辆号牌为“宁C25628”的中型客车(核载17人、实载23人),运送建筑工人从同心县城驶往王团镇施工工地,当车辆行驶至S101线225公里750米处时,越过道路中心黄线与迎面驶来的一辆号牌为“宁E25889”的大型货车正面相撞,造成18人死亡、6人受伤。据初步调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为客车违法占道行驶。
依据有关规定,国务院安委会已对上述两起事故的查处实行挂牌督办,查处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以上两起事故不仅暴露出部分车辆年审过期、技术状况差、严重超员,部分驾驶员驾驶证与所驾车型不符、安全意识淡薄、驾驶技能低下,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薄弱,也暴露出一些地方、部门道路交通安全领域“打非治违”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等突出问题。事故发生后,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查找事故原因,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强化和落实相关措施,坚决遏制重大交通事故频发势头。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现提出以下要求:
一、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和措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近期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通知 》(国办发明电„2012‟10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安委办„2012‟18号)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5月3日召开的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视频会议的各项部署要求,进一步落实企业、部门和地方责任,加大工作力度,全面系统分析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和存在的问题,集中精力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切实把责任、任务、措施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企业、落实到岗位,通过层层抓落实,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
二、加大路面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车辆超员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各地区要进一步优化警力部署,合理安排勤务,严格路面巡查,切实加大对国道、省道以及农村地区县乡道路交通秩序的管理力度。要以7座以上的客运车辆为重点,严格落实乘载人数必查、驾驶时间必查、驾驶资格必查、车辆审验情况必查、车辆安全设施配备情况必查、车辆轮胎磨损状态必查的“六必查”措施;要以打击客运车辆超速超员和非营运车辆非法载客为重点,加大对超速超员超载、违法占道行驶、无证驾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行为的执法力度。
三、加大监管力度,促进加强客车和企业自用车辆的安全管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方案的通知》(交运发„2012‟112号)的工作部署,加大对道路客运企业的安全监管力度,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促进各类运输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对自用车辆的安全管理,严把车辆技术状况关,严格驾驶员的聘用和管理,并加大安全投入,提高设备设施安全保障水平。同时,要提高对车辆技术性能的日常检查频率,确保车辆状况、仪器仪表、维修保养安全可靠。对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安全隐患突出的企业,要立即责令限期整改,经整改仍达不到安全条件的,要依法从重处罚直至吊销相关资质。
四、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努力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所有运输企业要高度重视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措施,严格资质审查、考核发证和监督考评,不断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水平技能。特别是对营运车辆驾驶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恶劣天气、复杂路段和突发情况下的驾驶技能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要从严查处违规考试等违法行为,确保驾驶员素质与安全文明驾驶的要求相适应。
五、加强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进一步严肃事故责任追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的规定,坚持“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认真组织开展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对事故负有领导、监督、管理责任的单位和人员,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要认真执行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制度,确保事故按期结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处理结果;要研究建立事故整改措施落实督办制度,加强对每一起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切实用事故教训推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五月九日
第五篇: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强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委办〔2009〕10号)
【发布单位】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发布文号】安委办〔2009〕10号 【发布日期】2009-05-05 【生效日期】2009-05-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强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安委办〔2009〕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国务院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有关中央企业:
我国南方汛期已经到来,北方汛期即将来临,按照国务院的有关部署,为加强汛期安全生产工作,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切实认真抓好汛前汛期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吸取以往的惨痛教训,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充分认识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扎实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防范因洪水、台风、泥石流等各类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要结合正在开展的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立即组织开展汛前及汛期易由各类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活动,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特点,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排查,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搞好除险加固和治理消除工作。对于非法违规建设、生产、经营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厂(矿)和经营点,要坚决依法予以取缔、关闭。尤其是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全面落实主体责任,根据本企业实际,逐项排查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各类隐患,并落实整改责任、时间、措施、资金,确保用最短的时间做好各类隐患的治理消除工作。对重大隐患,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挂牌督办,确保整改到位;对一时不能治理消除的,要切实加强防控工作,针对情况变化,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二、切实加强矿山(隧道)防洪和防治水工作
要严防汛期因暴雨、洪水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当地气象等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天气趋势变化的信息,做出灵敏反应,加大防汛工作力度。要针对受水库、水电站、河流等威胁的情况,督促矿山企业加强对矿井外围、采空区上方的防排洪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填实废弃井口及采空区上方的坍塌坑。对于井口(洞口)标高在最高洪水位以下或露天矿封闭圈不符合规范要求,防排洪设施不完善,存在淹井危险的井工矿矿井和露天采场矿坑等,要责令企业立即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各类矿山企业都要保持高度警觉,下大力气做好防范工作。通过努力,切实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坚决杜绝淹井(矿)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各类矿山和隧道施工企业要加强矿井(隧道)水文地质基础工作,加强矿井(隧道)水害预测预报工作,采用适合本矿井(隧道)的物探、钻探、化探等先进的综合探测技术,查明矿井(隧道)或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尤其是周边采空区的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对策。要按规定留设各类防水煤(岩)柱,定期对井上下供电设备、排水设备等进行维护检修。要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落实好“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并定期收集、调查核对本矿及相邻煤矿的废弃老窑情况,编制《矿井(隧道)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隧道)充水性图》等基础图纸,为水害防治工作提供详实、可靠的技术依据。要认真落实老空(窑)水探放的责任和措施,坚持先探后掘,严格掌握钻孔的超前距离;探放水时,要撤出受水害威胁区域的所有人员,监视放水全过程;矿井、隧(巷)道有突水预兆时,要立即撤出所有人员。
三、切实加强防溃坝、坍塌(滑坡)及泥石流工作
汛期也是各类坍塌、山体(边坡、排土场等)滑坡、泥石流引发事故的季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认真做好防范措施。对周围存在山体滑坡、垮塌和泥石流威胁的建筑施工企业工地、企业生产厂房、人员居所及设备、物资存放场地等,要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加强巡视检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生产作业和居住、使用;对存在溃坝、溃堤危险的病险水库大坝、水电站大坝、病险江河大堤和尾矿库等,要重点对坝体及周边山体的稳定性和防洪能力、排洪设施、安全观测设施的可靠性进行详细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尤其是要采用先进的手段,加强监测监控工作,做到严防死守万无一失;对于地震灾区和曾经发生过滑坡、泥石流、尾矿库溃坝等灾害的地区,要全面检查整改、处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加大力度做好相关防范工作;对存在被冲毁危险的路桥、涵洞,有人作业、有车通过、有人行走的公路上部和侧边存在易垮落、坍塌山体等地段,要加强观测,发现险情要立即停止通行;对受洪水、泥石流、滑坡威胁的供电、通信线路和输油、输气管路等要加强安全检查,搞好防控工作,确保安全运行。
四、切实加强雷电、大风、高温等灾害防范工作
针对汛期可能出现的雷电、台风、大风及高温等灾害性天气,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做好各项防范应对工作。沿海地区尤其是海上运输和石油开采等作业单位,要提前做好防台风的各项工作,完善各项措施,落实防范应对责任,确保万无一失。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企业要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技术规程和工艺纪律,加强防雷电设施检查,雷雨天气情况下,油、气储罐要停止装卸,并要维护好生产区的排水系统和其他安全设施。与此同时,要加强高温天气下生产储运设施温度、压力的监控,防止超温并做好降温工作。民爆物品生产和有关军工企业要特别做好防雷电工作,加强对防雷电设施的检测维护和对生产线的监控,防止因雷电引起爆炸事故。建筑施工企业要全面掌握深基坑、管沟(槽)和地下作业的排水、放坡和支护情况,塔吊、物料提升机、落地式脚手架等垂直运输支撑设施的基础稳固和拉结及防风装置情况,遇雷雨、大风天气要停止塔吊等室外高空作业。其他各类生产经营单位都要结合自身实际,做好防范和应对工作。
五、切实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强化汛期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要做好预警工作,加强与气象、海洋、地震、水利等部门的联系,建立工作机制,及时发布防范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的预警信息。要强化应急保障,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要进一步完善预案,加强演练,确保有序、有力、有效应对。要抓紧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加强救援能力建设。要加强应急值守,保证信息畅通,发现重要险情及时处理并及时上报;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救援人员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物资装备到位,妥善处置事故,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二○○九年五月五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