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法治观念的培育与生成
教师法治观念的培育与生成 要重视法治课程的开设
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专门课程始终在思想教育类课程中占次要地位,这是因为,我们始终有这样一种认识:只要加强了对学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及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人们的法治观念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因而,在学校教育中,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哲学教育、道德教育,而对法治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纵观世界当代各国,法治已经成为治国的主要手段,各国普遍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法治教育课程已成为各国对学生进行社会教育的主要课程。我国党和政府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张。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加强对公民的法治教育,加强对公民的法治教育应首先从学生开始。实际上,在我们国家,社会主义法律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普遍遵守的、明确的、强制性的行为规则。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法治课程的开设,通过法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主要的法律法规,以增强他们守法的自觉性。学生不学法律,何来法治观念?国家的年轻一代没有法治观念,何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以说:重视法治课程的开设,是培养学生法治观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应做好的一项工作,在未来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中,法治课程应当成为最主要的课程。2 法治教育要注重实效
对青年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必须充分发挥课堂这一主渠道的作用。目前的法律教材编写存在着很大的一个不足就是:过分偏重于理论,理论联系实际较差,应用性不强。翻开教材,充斥其间的是概念、特点、区别、联系、作用、意义等内容,这些枯燥的内容让学生望而生畏。法律教学中,广泛被人们称道的“案例教学法”
应当成为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据我所知,“案例教学法”在美国是最受教师和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被广泛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它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对各种典型案例的分析,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法律的具体规定。通过案例教学,某一典型案例与其所反映的法律规定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这十分有助于把外在的法律规定转化为学生的内心信念,进而变成支配其行动的内在动力。因此,在法治教育中要十分重视“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花大力气去积累一些典型案例,并做到随时更新,以保持其时效性,以便用生动有趣并具有时代特点的事例来说明抽象的道理。例如:大家比较爱看的一些电视节目,象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社会经纬》、《新闻调查》,山东电视台的《金剑之光》、《评案说法》、《道德与法制》等栏目,它们并没有采用非常先进的讲解方法,但人们非常喜欢看,人们之所以愿意去看,主要就在于这些栏目学会了“用事实说话”,这种法治教育的方法非常值得教师们学习。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切地感觉到,应当要求学生少背一些无用的概念,多树立一些有用的观念。每一次课,教师都要仔细想一想,这次课要让学生树立哪几个观念,教师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随着青年学生法律知识的不断增加,他们的法治观念就会得到不断的增强。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行为规则,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养成的规则意识直接影响着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因此,学校应当通过一切可能的途径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首先,学校应当全面检查一下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尤其是与学生紧密相关的规章制度,看一看有没有违背法律的地方。其次,在有关学生管 2
理的规章制度的制定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要通过全体学生表决的办法来决定其是否应付诸实施。再次,在学生干部的使用上,应贯彻民主选举的原则,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避免教师越俎代庖。学生在一个民主气氛浓厚,法律得到尊重的环境里生活,就容易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相反的话,学生的思想行为容易走向两个极端,或者是唯唯诺诺、缺乏主见,或者是我行我素、独断专行。在学生管理中,很多教师在学生面前喜欢扮演领导者的角色,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兵来管理,这实际上是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在作怪,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由于整个社会对法治教育普遍重视的不够,也使得一些教师的法治观念比较淡薄,以至于经常出现个别教师侵害学生合法权益的事情。就象新闻媒体报道过的,有的教师因怀疑学生偷钱在学生脸上刺“贼”字,有的教师因学生“损害”了班级形象让学生自己用小刀刮破自己的脸皮。这类极端的事情尽管很少见,但教师在教学或管理中不知不觉的侵害学生合法权益的事情却常有发生。如果教师本人就没有法治观念,那他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良好法治观念的学生来。现在,人们一谈到教育,就讲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多少多少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多么多么大的贡献,但是,我们反过来想一想,那么多的青年罪犯,有几个不是从学校里走出去的,难道学校对此真的没有一点责任吗?可以这样讲,正是由于我们忽视了法治教育以及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把许多本来可以有所作为的青年推向了犯罪的深渊,这是所有教育者都应该深刻反思的一个问题。通过教育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培养青年学生的法治观念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对他们的行为和思想都有着巨大的影响。青年学生社会阅历浅,是非辨别能力比较差,行为模仿能力强,如果不教育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现象,学校正面教育的作用会在很 3
大程度上被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所抵消。教育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单靠空洞的说教是不够的,必须密切联系实际,采用平等对话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这样做,才能使人心服口服。当今社会上的两类现象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比较大,一是国家干部的腐败行为,二是流氓恶势力的犯罪行为。这两类现象不断地被新闻媒体报道出来,对青年学生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由于青年学生看问题比较容易产生片面性,他们可能会因此得出一个结论:现代社会一团糟,哪有什么法治。一谈到干部腐败,学生往往义愤填膺,并提出为了惩治腐败要大开杀戒,实际上,问题远远不是那么简单。腐败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痼疾,确实难以解决。当年朱元璋为了惩治贪官,就规定官员贪污六十两银子就应枭首示众,甚至对贪官可以采取“剥皮实草”的酷刑,但最后明朝还是灭亡在了贪官身上。惩治腐败,最根本的手段还是靠法治,就象有的学者指出的一样,对法治的威胁和危害主要不是来自公民个人,而是来自公共权力和官员,依法治国首先是治权、治吏。如果官员的产生、评价、罢免的权利真正掌握在群众手中,腐败现象就可以降低到最低限度。现在,新闻媒体常说某某拿着“人民赋予的权利”怎样怎样,实际上,一些官员很明白,他是在拿着“上级赋予的权力”怎样怎样。针对学生面对社会现象产生的一些片面认识,教师应当正确的加以引导,首先要求学生从自我做起,自己不要危害社会,同时教育学生,要使我们这个社会变的更加美好,最有效的手段还是依靠法治,并要鼓励学生做一个法治的实践者、维护者、宣传者。
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法治观念如何直接决定着将来社会的法治水平,而学校对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又决定着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了青年的健康成长,为了使我们的社会变的更加美好,希望每一个有 4
识之士都关心青年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做出贡献。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存在哪些误区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渗透,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教育技术给现代化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标志。然而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中却存在着种种误区,因此如何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位老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以下特点:重点和立足点是学生的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它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它的研究内容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属性;教育技术是先进教育思想与先进的教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现代教育技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丰富着自己的内涵。
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的几个误区
在我国社会改革中,教育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在教育发展中,观念更新又滞后于装备更新。正是教育观念的滞后,才引发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误区。
1.在主观思想上误把教育技术先进等同于教学先进
教学的过程是信息传输的过程,信息传输需要手段,而现代教育技术为信息的传输提供了各种先进手段,因此有些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先进就是教学先进,为了体现教育技术的先进,把一些应该用实验演示的问题也做成三维动画来表示,有的甚至整堂课教学的每个环节全部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表面上看教育技术很先进,实际上只是“花架子”。教学观念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陈旧的,只是披了一件先进教育技术的外衣,这丝毫不代表教学的先进。应该强调的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必须以先进的教学观念为指导,坚持启发式、交互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如果背离了这一原则,再先进的教育技术都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2.误认为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代替所有传统教学模式,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教学模式将过去教育的单一讲授型发展为学生、教师、媒体三者互动结合的多元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通过现代教学媒体主动学习知识的方式。但是现代教学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也有自身的缺陷。首先,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中起的只是辅助作用,也只能起到教学服务的作用。它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使学生明确教学目的,还要注意调节他们的学习注意力,并及时的反馈纠正,这也是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体现。然而有些教师没有把握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和计算机多媒体的辅助功能,造成了本末倒置。
其次,教师授课时的肢体语言、情感色彩对学生的感染力也是计算机永远无法替代的。而多媒体教学模式弱化了教师人格示范的作用,把教学课堂由“人一人”对话变为纯粹的“人一机”对话,久而久之,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易使学生养成孤独、冷淡等不良的心理特征。
3.过多使用多媒体课件,易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整个教学过程全部使用多媒体课件,将所有的教学内容全部用大屏幕显示出来,自己充当了一名放映员的角色,教学效果并不良好。另外在制作课件时一味追求多媒体效果,过多地使用声音、图片、动画来展示教学内容,结果弄巧成拙,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偏离了知识传递的主题。还有的教师不管学科和所传授知识的特殊性,一律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公式推导、例题演算的过程一下子显示出来,这样既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消化的时间,也无法实现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4.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师培训中只注重信息技术,忽视现代教育理论
长期以来,为了应对教育信息化的挑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都加强了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这对提高教师素质和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一些学校只把制作课件或网页设计作为教师培训的主要目的,忽视了对教师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学设计方面的学习和提高。而教师在培训中只注重制作技巧的学习,盲目追求课件形式的精美,对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观念的学习很不重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对现代教育技术概念的片面理解,只重视了信息技术而忽略了现代教育理论。
三、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1.全面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真正内涵,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一提起现代教育技术,人们更多的想到的是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却忽视了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现代教育理论。其实现代信息技术只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资源和技术支持,并不能代表现代教育技术全部。那种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利用现代媒体传递教学信息的一种技术是片面和不完整的。
当前,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加快进入学校,但是这些新技术只是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资源和环境,新技术本身不会孤立地在学校中发挥作用,它只有在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指导下,体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时代精神,才能对教育教学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教育观念是陈旧的,仅仅把新技术应用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则新技术不仅不能发挥其优势,反而会成为强化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的手段和工具。因此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只有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才能正确应用新技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2.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教师仍应当是决定教学效果的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现代教育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表达和阐述教学内容,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永远无法替代的。因为课件的教学设计,内容组织都是靠教师来完成的,课件的构建和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决定着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动作、表情及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认知习惯等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同时教师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组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观察问题,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知识探索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这种默契交流也是计算机无法实现的。
3.吸收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多媒体的运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虽然不够形象直观,但它有现代教育技术代替不了的优势。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有两个:第一,教师写的过程,给学生留下了消化和思考的空间;第二,写的过程是教师把学生带进逻辑思维的过程。因此教师 8
在设计和制作课件时应当注意吸取这两个优点。同一屏幕上出现的文字多少应严格掌握,公式推导过程应逐步显示出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消化。多媒体教学固然有它教学内容广泛、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过程生动形象、教学效率高等优点,但也不可过于追求多媒体效果。滥用媒体素材、过多地添加动画效果将影响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不能抓住知识重点,影响教学效果。4.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强化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更新教育观念 现代教育技术真正运用于教学实践,必须通过一线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来完成,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与运用程度是现代教育技术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可以促进他们深入进行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必须由教师去掌握和使用,而教师的行为又是受思想观念所支配和制约的。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控制着行为的方向,错误的思想观念指导下的实践比盲目的实践更可怕,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更新教育观念则是比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更为重要的事情。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使教学更加生动而富有效率。我们应走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的误区,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观念指导下,合理运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其优势,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教育真正走向现代化。
技术支持课堂导入
在研修活动中有这一活动“技术支持课堂导入”下面我就来谈一谈我在教学教学实践我发现,教师讲课导入的好,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益。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教学伊始的导入技巧。导入新课的艺术和技巧还有很多,如成语导入、笑话导入、谜语导入、游戏导入、创设情境导入、借助媒体导入等等。怎样运用,全靠教师灵活掌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导语设计,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迅速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进入情境,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我经常运用创设情境导入、借助媒体导入。运用信息技术导入给我们的课堂增加了色彩。
一、故事引入
我在教学图形的认识一课时我运用课件演示动画配有故事内容来导入新课的,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事培养孩子认真观察的能力,对新知探究的愿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看。(课件播)
是呀!小蝴蝶为什么说他和树叶蜻蜓他们在图形王国里是一家人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幅图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把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生汇报后教师总结:像这样左右或上下两边都完全一样通过对折以后两边完全重合了,我们就把这种现象称为对称。(课件演示重合现)
二、创设情境导入
有些概念,性质等基础知识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我利用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情境创设不仅在课堂问题设置,授课过程有价值,在导入新课时不可缺少。例如教学“行程问题”时,可以这样导入。(具体问学生,你们喜欢看表演节目吗?然后把课前准备好的“相遇节目”课件给学生看。同时,叫两名同学站教室两端相对而行,此时让学生观察他们所走的方向,相遇后问“现在出现什么情况?他们走的路程是多少?”通过看表演,自然对同时,相向,相遇几个概念有了初步了解,而后进入新课。
三、借助媒体导入
课堂中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使声、色、形、动、静发生交替变化,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屏材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是一种很好的课堂导入法。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采用多媒体创设一种动画情景,渗透“割补法”将其转变成学生熟悉的长方形,进而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上运用信息技术支持导入小案例,我们一定要注意导语的科学性、时间性,一定要精练、灵活,不要哗众取宠,更不能喧宾夺主。要紧扣课堂教学中心,简明、实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导入方法的艺术作用,符合教学的目标。“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形式多样,教师应在新标准新理念的指导下,因地制宜,精心设计科学的新方法,以期提高
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全面育人的水平。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导入技巧,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精彩。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混合式学习的有效实现途径,二者结合可以实现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文章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包括传统的课堂讲授、部分翻转课堂和完全翻转课堂三种混合形式,并据此模式对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与实践,提出有效应用该模式的建议,对解决课程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引言
混合式学习是一种将传统课堂师生面对面教学与数字化学习相结合的教与学的新方式,混合式教学既能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启发、监控等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传统的面授课堂教学与现代网络多媒体教学方式结合起来,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而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出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即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写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流程的颠覆和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思考是翻转课堂的真正本质。
目前,海内外的学者普遍认为,翻转课堂不仅仅是能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个性化学习时间的一种手段,它更是一种全新的“混合式学习方式”——是在以“B-Learning”为标志的教育思想指引下,对课堂教学模式实施重大变革所产生的成果。
我们认为,在混合式教学中贯穿翻转课堂的理念,既能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又能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这种新型的混合式教学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1.传统课堂讲授教学与现代网络多媒体教学方式相混合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采用的都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即“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这种模式虽然弊端较多,但是其根本目的是服从于学科教学的需要,系统、完整地传授人类社会几千年来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因此,目前大多数的学科教学采用的还是讲授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原理等基础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引导,可以快速、集中、系统地获取大量知识,得到最快和最佳的发展。
但是传统的课堂讲授知识传递方式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剥夺了学生课堂教学中的情感生活,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沉闷局面,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而现代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能为教学构建友好逼真的学习环境,能提供丰富形象的教学资源、多样的知识获取途径和多元的师生交流方式。混合式教学结合二者的优势,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学习途径更加多元化,学习体验更加形象化,是目前教学改革中一种非常实用有效的教学模式。
2.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部分翻转课堂和完全翻转课堂相混合 翻转课堂颠倒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顺序,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香饽饽”,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将翻转课堂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但是也有人质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得教师的作用下降,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学习效果不好,有研究也表明翻转课堂并没有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究其原因,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把握不好,反而会流于形式,只做到形似翻转课堂,可实际上学生课外没能完成自学任务,课堂上的研讨活动就无法有效展开,学习效果反而更差。
我们认为在课程教学中完全采用课堂讲授教学或是完全采用翻转课堂都是不可取的,在二者之间可以有交叉部分,即部分翻转课堂,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重点部分在课堂上进行讲授教学,而其它部分可由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也可根据内容选择特定主题或项目让学生以小组或学生代表形式进行基于主题或基于项目的探究学习,在课堂上分享学习成果、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并进行答疑解惑和补充说明。
这种混合方式是探索课程教学中实现翻转课堂的一个有效的尝试,既注重了专业知识的教学,又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自由度,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有效避免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翻转课堂形似而神不似。在混合式教学中,可以采取讲授教学、部分翻转课堂和完全翻转课堂三种混合形式,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和学生特点灵活选择。
3.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相混合 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活动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但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教学环境的创设等都是 12
围绕着“促进学生发展”的这一目标进行的。在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如表1所示。
翻转课堂颠倒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流程,强调“课外传授知识,课间内化知识”,这时学生学习活动和教师教学活动顺序和组合也将发生不同的变化,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课堂活动主要以学生的问题探究或主题汇报、学习成果分享、讨论交流、提问等活动为主,以内化或修正知识理解,教师则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指导者和对话者。
4.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混合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既强调教师的课堂讲授,又强调学生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表达交流能力,引起了学生的认知模式、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师生角色的深刻变革,因此在课程考核时也要注重采用多元的评价体系,注重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而且要加大形成性评价比例。形成性评价包括学生出勤、平时作业、个人或小组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成果展示、参与交流讨论的活跃度等,教师平时应做好记录;总结性评价通常以期末考试的形式进行,考察学生课程学习的整体结果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第二篇:《师德培育与生成》读后感
品读了《师德培育与生成》这本书,犹如一股清流注入心田,沁人心脾。本书没有大堆的教育理念,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有一种切身的体会,而本书的核心内容就是如何打造教师的师德师风,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从心灵上获得满足。
作为一名教师,经常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我应该是怎么样的一个教师?是个具有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经验的教师?终于我在读了这本书后我发现这些都是一名教师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但是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爱心,是穿越心灵的无私的真爱。师爱,发自内心深处的真爱。是师德的真是体现。教育是育人的伟业,用自己的真心去触动学生的心弦,也同样收获他们真诚的爱。有人说,一个学生就是一首诗,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爱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爱的深,爱的严。感动着他们的感动,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收获着他们的收获,成功着他们的成功,在学生心灵深处的沃土根植美好和梦想。
所以师德,决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无私精神的体现,一种不息的师魂。那么如何打造自己优良的师德呢?我觉得首要任务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本职工作是教师师德的基本要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选择了教育这一光辉的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魂,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残烛,在岗位上做着简单却又繁琐的工作,不断发出光和热。教育工作是辛苦而单调的,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备课、上课、管理班级等同样的事情……但“一年树木,百年熟人。”为了这个远大的目标,我们应该规范自身的行为,自高自己的素质,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不平凡的力量。
第三篇:浅谈教师培育的观念转变
浅谈教师培育的观念转变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新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教学重教轻学的价值取向。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由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对其实际教学方法和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实现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也就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的要求,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在新课改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教师的教学中虽然增加了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关注,但在教学方法手段上基本还是遵循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这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观念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新课程的理念与实际教学无法有效结合,这对教育改革的继续深入造成了阻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96)在总结各国教育改革经验时就曾提出警示:“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或违背教师意愿的教育改革,从来没有成功过”。因此我国教师教育的改进势在必行。
一、研究的出发点:教学观念转变与教师教育
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教师从实践的经验中逐步形成的对教学的本质和过程的基本看法,既具有个体性也存在普遍性。国外教学观念研究最初多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寻找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学观念。KPmber(1997)对其中13个有代表性的研究报告作了对比、分析和整理,将人们在研究中发现的教学观念归纳为5种,即:传递信息、传递知识结构、师生相互作用、帮助学生理解、促进学生概念转变。
国内学者高凌飚基于450位中学物理教师和126位小学语文、数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教师中普遍存在着五种教学观念:传授型、应试型、态度型、能力型和育人型,而前面两种观念占据着主导地位。相关研究也发现,教师的教学观念一经形成,就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认知框架,直接影响到其对教学过程的具体事物和现象的看法,影响到其在教学中的决策和实际表现,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观念”指的是转移或改变教师原先对教学的看法、思想和思维结果。国内著名教育家杨启亮就指出:“观念问题,从来就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
在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过程中,受到内外界因素的影响,教师教育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学者Moyles(2002)将“教师教育”整体定义为“为从事教师专业实践的人所做的准备的全过程”,并强调其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即只要我们阶段性地对教师施加影响就会发生预期的变化),而是能动的,非线性的发展过程。教师应当被看作是具有较强主体性的学习者,他们通过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信念和经验来构建自己的教学观念。
国外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师教育除了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能够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这些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十所大学合作的为期三年的教师教育效果评估项目(简称“Salish I”),其最主要的研究结论是教师通过教师教育课程能够实现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教学观念转变。
教师教育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职前的师范生教育和在职的教师专业发展,但实际培养过程中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区分。相关研究表明,具有连续性的教师教育不仅能帮助教师发展良好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也能促进其教学观念的转变,为其未来的专业发展打下基础。为了实现教师教育“终身化”的目标,高等院校里的教育研究者担负着重要的责任,需要积极地从实践教学中总结经验,发挥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笔者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育模式的构建过程中,观念转变理论是非常值得我们参考的重要理论。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观念转变理论 为了通过教师教育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观念转变,必须先了解其转变的机制,这可以从观念转变的心理学解释中得到启发。在20世纪70年代之
后涌现出的相关研究中最有影响的是Posner等人提出的著名的观念转变理论,其对观念转变的条件及影响因素提出了系统化的解释。他们认为,个体的原有观念要发生改变需要满足四个条件:
(1)对现有观念的不满。只有感到自己的某个观念失去了作用或存在不足,个体才可能调整或转变原观念。个体面对原来的观念所无法解泱的事窦(反例),能引发认知冲突,这可以有效地导致对原有观念的不满。
(2)新观念的可理解性。学习者需懂得新观念的真正含义,而不仅仅是字面的理解,他需要把新观念的各要素联系起来,建立整体一致的表征。
(3)新观念的合理性。个体需要看到新观念是合理的,而这需要新概念与个体所接受的其他观念、信念相互一致,而不是相互冲突,它们可以一起被重新整合。这种一致包括:与自己的认识论信念的一致;与自己其他理论知识或知识的一致;与自己的经验一致;与自己的直觉一致等。个体看到了新观念的合理性,意味着他相信新观念是真实可信的。
(4)新观念的有效性。个体应看到新观念对自己的价值,它能鳃决其他途径所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且能向个体展示出新的可能和方向,具有启发意义。有效性意味着个体把它看作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更好的途径。
观念的可理解性、合理性、有效性之间密切相关,其严格程度逐级上升,人对观念有一定的理解是看到观念的合理性的前提,而看到观念的合理性又是意识到其有效性的前提。观念的可理解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统称为“观念状态”,而且提出,不仅是新观念的状态,原有观念的状态也会对观念转变产生影响,两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在旧观念状态降低而新观念状态上升时,观念的转变就会发生。Posner等人之后对观念转变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他们认为个体对新观念的接受还会受其他相关观念及内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提出了“观念生态”的概念,用它来表征影响观念转变的个体的背景因素。观念状态和观念生态相结合,从心理学角度对观念的转变机制进行了有效概括。
美国诸多教师教育者基于观念转变理论对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进行研究,揭示了其观念转变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10|。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不是简单的接受与否的问题,而涉及到对具体教学观念可理解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多层次认识,这样的认识最终外显为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教学过程中的各影响因素所组成的观念生态是教学观念转变的现实情境。
三、教学观念转变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方法 为了更好地考察教师观念转变过程的内在心理机制及影响因素,找到现有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选取了华南地区68名在职理科教师和两所师范高校109名理科师范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采用调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分别从知识观、学习观、师生观及评价观四个维度调查学生的教学观念状态,每个维度里都包含了对相关教学观念从可理解性到有效性三个不同发展层次的问题,即其观念状态。此外,问卷还考查了教学观念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即其观念生态。问卷中的量表部分改编自美国教师教育研究中心(NCRTE)编制的教师观念调查量表(TELT,1995)。量表采用李克特(Likert)七级计分,要求被试对问卷列举的与教学有关的各类陈述,依据认同度做出“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的单选回答。依次赋予分值从1分到7分。所有条目按照统一的标准呈现,每个观念内容的细目形如:
请在最符合您同意程度的数字上划“、/”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3份,有效177份,回收率为91%。在有效的177份问卷中,性别抽样分布为男占43.8%,女占56.2%。最终的数据分析采用了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研究发现通过百分比,平均值和标准差体现。测试工具的信度经过内部一致性分析,得到克伦巴赫a系数为0.829,较为理想。
问卷中的访谈部分主要结合量表的数据统计结果进行,通过口头访谈与录音整理,针对量表数据中需要进一步厘清的条目进行深入研究。
(二)教学观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了解到教师现有的教学观念及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新课改所提倡的教学观念的理解
调查中93%的在职教师和100%的师范生都接受过新课程理念的培训,因此他们对课程改革中的新教学理念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这些理解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多地已深入到操作层面。例如,现在的理科教师不但了解什么是科学探究,也熟知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要求,相较于课改之前的知之甚少,其理解性的提高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得益于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各级教育部门对在职教师的再培训及师范院校通过教育理论和方法课程对师范生教学观念的培养。可理解性的提升为教学观念进一步向合理性的转变打下了认知基础。
2.对新教学观念合理性的看法
研究发现(参见表1):在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基础上,教师普遍认可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导下的知识观(M=5.81, SD=0.621),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M=6.33, SD=0.687),教学过程中平等互动的师生观(M=6.06.SD=0.730)及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观(M=5.20, SD=0.684)。也就是说,教师在这四个维度上财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观念的认同度已经具有较高水平,不只停留于理解的层面。这反映出新课改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同时也厘清了部分人认为教师不支持甚至主观上消极对待新课程改革的误解。
进一步对比不同维度的教学观念,我们发现教师对学生的主体性认同度很高,这体现了新课改中所提倡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受访教师也比较赞同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也尽可能地顾及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意愿。而对于新的评价方式,其认同度相对偏低,通过访谈了解到教师还是比较倾向于使用基于纸笔的单元测试及期末考试等终结性评价手段。他们对过程性评价有所了解,但掌握度不够,感觉操作起来比较复杂,标准上也比较难统一。实践层面的困难对其合理性的认同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研究还发现虽然教师在理论上认同新课程,但在教学实践中对新教学方式的实践意愿不高(M=4.11,SD=0.661),这反映了教师教育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即教师教育者通常注重教育理论的传授而忽略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3.对新教学观念有效性的认识
研究显示(参见表2):教师教学观念转变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来自于对新的教学理念的有效性缺乏认同(M=2.96,SD=.832)。访谈中教师也普遍认为新的教学方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说是“低效的”。在他们看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即使在教学设计上有所期待,在实际的教学实施上也很难达到新课程的要求。与此同时,教师对新观念有效性的评估很大一部分是基于现有的教育评价制度,他们认为一种新的教学观念是否有效最终还是要反映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因此,传统考试的评价标准无疑加重了教师此方面的担忧,直接影响了其教学观念的转变。此外,数据还娃示在科学探究和合作学习方面,教师对它们的认同还未完全从合理性发展到有效性层次。所以,如何提高教师对新教学观念的有效性的认同成为教师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4.观念转变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参见表3):影响教师教学观念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和外部因素两个部分,内部因素中得分较高的主要包括教师的个性特征(M=5.71、SD=0.691)、教学理论水平(M=5.88,SD=O.615)和原有教学经验(M=6.30, SD=0.772)等,外部闪素中得分较高的主要包含新课程要求(M=5.35.SD=0.762)、教学条件(M=6.11,SD=0.885)、学生水平(M=5.86,SD=0.765)和教学评价制度(M=6.21,SD=0.664)等。比较数据可以看出,在内部因素中,教师更多地
感受到原有教学经验对自己观念发展的影响,而在外部因素中,教学评价制度对其影响最大。在访谈中我们发现教师虽然普遍学习了先进的课改理念和教学方法,但在教学实践中却疏于应用。反思其原因,大多数教师都归因于外界因素的制约,比如学生水平、经济负担及考试压力等。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外界条件改善的情况下,他们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仍更多地基于以前中学生阶段被教育的体验,原有教学经验的影响显而易见。这反映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在受到多种外界因素影响的同时,也受到来自内部因素的强烈制约。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教师的观念状态从合理性到有效性的发展不均衡,拥护和实践新课改两者之间仍存在着差距。
总结调查中的发现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教师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未能使教师的观念真正转变为新课程所提倡的新教学观念,其具体表现为教师对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缺乏认同感,并倾向于将影响因素归结于外界压力。这使得他们在课程改革中陷入矛盾的处境,教师一方面理解并支持新课程,但在另一方面,自身的观念转变有限,实际操作能力仍然薄弱,以致在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时,他们的实际教学会趋于保守,回归到课改之初的游离状态。
四、相关研究的启示:探寻改进途径
根据以上调查数据所反映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本研究为我国的教师教育的改进带来如下启示:
(一)首先应厘清教师的观念状态和观念生态
要实现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就应当从教师原有的教学观念出发,弄清其大脑中已有的观念组成及观念状态,将其作为观念转变的出发点。不能只是简单的对其旧观念进行否定,而不考虑其牢固性和复杂性。
虽然教学观念的转变大多数时候是内隐的、自发的,但教师教育者也可以促成转变的发生,比如西方教师教育界推崇的“情景化教学”,就是在培训过程中可以将受训教师,特别是师范生置于一线教学的实际情景中,通过对典型教学案例的研讨等方式,呈现原有教学观念的不足,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激发其对原有教学观念的不满,不满的心理状态正是促进其转变的契机(Loucks-Horsley,elal
为了更女『地向新教学观念的转变,在观念培养的过程中,应当遵循观念状态的发展顺序,首先通过对新的课程理念的深入学习,加强其可理解性,为观念发展做好充分的认知准备,其次借助学习理论的解释等辅助手段,增加其对新教学观念的认同感,提升观念的合理性,最后是通过教师的具体实践或者学习案例的呈现,让教师亲身体验到新观念的效果,使新观念的有效性得到教师的真正认可。
我们还应当关注教师教学观念转变过程中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观念生态的角度对观念转变的情境进行把握。除了分清不同因素对观念产生的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还可以对影响程度进行比较,抓住个体观念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这样就能更有针对性地促进观念的发展。
(二)注重职前教育阶段的观念转变
由于高校师范生的诸多教学观念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很容易受到原有教学经验的影响,所以在职前师范教育阶段,高校应当更积极地将本科生培养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构建完整的理科新教师培养模式。不但要赋予其全面的学科知识,更要加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的新教学理念的教育。可以通过对实际教学的典型案例的参与式研修,让师范生体验新课程中强调的先进教学方式,如探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教师教育应关注师范生思维层次的变化,相应的培训课程中应用分层次教学。
(三)为在职教师的观念发展提供支持平台
由于在职教师的教学观念趋于稳定,转变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应注意外部因素产生的影响,使一线教师能从地方教研室和师范院校获得双重的专业支持。美国教师发展学校普遍采用的“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Teaching)培养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它能够搭建教师可持续
发展的平台。而对于实际教学中常见问题,不能仅仅从教学客观行为上进行改进,而需进一步挖掘教学观念上的主观影响因素。同时可以发挥教师集体协作的优势,通过集体备课、课题研讨等方式积极反思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反思过程中产生的对原有教学方式的不满是我们促进其教学观念转变的契机(Atzt,l999)。
(四)做好职前和在职教育两个阶段观念转变的衔接
观念转变是一个持续过程,从职前理论学习到在职教学实践转换过程中容易产生主观落差。因此在职前和在职两个部分的衔接阶段,教育研究者应更多地予以关注新人职教师的适应和转变过程,除了传统的“以老带新”的培养模式外,还应为其提供更多专业发展的机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是英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全国推广的由高等院校、地方教育当局和中小学三方面联合进行的教师培训。其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校本(School-based)培训”体系,采用“导师加教练”(Tutor andMentor)的合作式师资培训模式,从理论指导和实践训练双向人手,能显著促进新人职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四篇:法治:观念先行
Script>检察日报2000年07月20日
法治观念是法治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法治得以建立的思想基础
。法治的建立必然要求法治观念的率先确立,并且应当将法治观念内
化为相应主体的自觉意识。法治对于人们的观念的要求甚高,没有良
好的法治观念的形成,也不可能有真正法治的建立。然而,要确立法
治观念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远比一种制度的颁行或机构的设立更为困难。
法治观念在形成过程中会受到人们头脑深处根深蒂固的非法治观
念的排斥。法治观念的形成过程,也就是非法治观念被清除的过程。
因为,在法治观念形成之前,人们的头脑中并不是一片空白,一无所
有的,而是为其非法治的观念占据着的。新的法治观念只有在清除旧的非法治观念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在缺乏法治传统的中国,非法
治观念更为深厚,“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
人的头脑”。
法治观念的形成也可能为人们漫不经心的错误所妨碍,它需要法
治主体的理性认知。以理性的思维来对待自己的思想观念,对于具有
非法治观念的人来说,是特别难以办到的。有时,我们这些专门从事
法律教学和研究的人尚且会在有意无意之中留恋人治,表露出人治的意识,对于社会一般的民众就更可想而知。因为一些非法治的观念会
有意无意地影响人们的思维,并在不经意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法治建设之中的许多错误,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产生的,是对
法治观念缺乏理性认识,在惯性思维影响和作用下非法治观念的结果。
在没有法治传统的国度建设法治,非法治的观念的存在形式往往
既是大众的,也是潜在的,这就为观念的改变构设了两个方面的困难
。观念是大众的和潜在的,也就注定了改变它的艰巨性。对于改变这
一现实,我们的法学学者往往过于迫切,我也常常处于这种状态之中
。其实,社会法治观念的形成并不会因我们心情的急切而得以加速,只有踏踏实实地为法治鼓与呼,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眼看落后的非
法治观念而又无法改变,这可能是法治进程中法学工作者必须经历的痛苦,但是我们还得奋力前行。法治并不因为我们的愿望而化为现实,但一定会因我们的行动而逐步地向我们靠近。塑造全社会的法治观念
是中国法治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法治:观念先行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五篇:社区居民法治观念
和谐社会与社区居民法治观念的养成
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目标和内容,第一次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这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完善和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则明确地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规定为一项重要的宪法原则。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精辟阐述。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法治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健全的法制。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法治重要价值认识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之一是法治观念的养成
“和谐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社会的规矩是社会行为的准则。人生在世,无不需要制衡。这种行为规范就是法治。同时历史经验也证明,和谐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在调节中实现的,实现手段之一就是法治。
中国人追求法治始于19世纪,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走了一段曲折的道路。直到今天,“依法治国”作为基本的治国方略和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成为了一个兴国纲领。中国人追求的法治目标应包括: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法的体系;建立起一套依法办事、制约国家权力的运作机制;培养出一支较高法律素质的公职人员队伍;在全民族中宣传、普及、以至最终形成一种健康的法律文化观念。概括起来,应为两大方面:一是法律制度的建设,权力的制衡(形式意义上的法治);二是法律至上,保障权力的价值、原则、精神(实质意义上的法治)。在这两者之中,笔者认为后者的养成意义更重大,过程更艰难。中国法治的目标不仅仅是建设一个法律的国家,不在于一年中有多少部法律出台(当然,为了较快地与国际接轨,中国应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颁布法律,加快法律制度的建设),关键在于从观念到体制的真正革命;关键在于人民大众是否拥有根深蒂固的法治观念;关键在于持续不断的道德和法律意识的教育。因为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思想基础,是和谐社会的意识基础。
根据以上的论述,中国的法治建设不仅在于制度层面要加快,更需要精神、信仰、文化的指导。实现法治不仅表现在法律体系的建立,而且在深层次上表现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及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德国历史学派代表人卡尔·冯·萨维尼认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这是至理名言。只有全社会绝大多数成员对法律的遵守从内在的信仰与外在的行为方式一致时,这个社会才能被真正称为法治社会。就国情而言,我们的法治缺少的是像西方社会那样自下而上的法治精神的养成过程。但国际竞争的逼近,已经不给国人养成法治观念的时间和机会了。所以中国只能走一条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法治模式。显然,没有法律文化传统和法治观念,将成为中国依法治国方略、和谐社会思想在贯彻、落实中的一大症结。
二、法治观念与和谐社会的法理学粗浅分析
通过对法理学的研究,笔者将法治观念与法治状态、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概括如下:正确的法律观念→合法的法律行为→法律被遵守状态的出现→法律秩序的形成→和谐社会的实现。
社会的安定有序须法治来维护。但是法律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社会群体已经具有法治观念。法治观念是社会意识的一种,是人们关于法和法的现象的思想观念,心理和知识的总称。法治观念是公民守法的重要保证。孟子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只有法,没有人去执行,法本身也就起不到任何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公民具有了较强的法治观念,提高了守法的自觉性,积极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才能做出合法的行为。法治观念会潜在影响法的运行。所谓行为是受意识、思想、观念支配而表现在外部的活动。所谓合法行为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团体受其正确的法治观念支配的,而合法行为自然是在正确的法治观念指引下完成的。
从法律角度看,法律得以良好运行要有良好的守法观念。良好的守法能确保法律被严格服从。如果人们都严格遵守法制,相互之间的冲突就可以最大幅度地降低或减少,因为和谐社会必然是社会矛盾最小最少的社会。法治完备状态下的社会运行机制必然是法治化的机制,对于社会和谐来说是最恒久而有效的保障。它是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监督法律实施的认识前提。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普法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社会稳定的保持,对于社会和谐的意义是不容低估的。
法的遵守是法治的另一个基本原则。只有绝大多数公民在正确的法治观念支配下,完成合法行为,中国才有可能出现法被遵守的状态。在中国大地,法律被普遍遵守了,才能形成法律秩序。所谓法律秩序,是人们在自愿的基础上,社会生活中依照既定的法的规则、原则行事、从而在行为上体现规则性的社会秩序状态。这种遵循法精神、法要求的社会秩序与人治形成本质区别。
和谐社会是社会各个元素有条不紊地顺利运行、良性互补与彼此互动的最佳状态,是法被遵守的状态。在有法律意识的社会中,人们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社会就能处于和谐的状态之中。法治是一种整体化的社会状态,同样要求社会的各个元素、方面、环节都能无阻碍地有规则地运行。法律是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它可以保证社会在尊重差别的前提下,实现结构协调,从而建立起承认个体、元素互补的和谐社会。
在中国这样一个高度集中、集权的国度,立法与执法对公民正确法治观念养成的推动作用非常重要。汉朝以后,立法依据封建正统儒家思想原则进行,儒家的精华几乎全部在封建立法中得到了确认,到了《唐律》便“一准乎礼”了。这种中华法在封建政权的推动下,有效地执行了两千多年并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民族信仰、民族思维方式,至今仍存活于大多数中国人的灵魂深处。这是一种有效的统治模式,就现在的法治改革而言,所谓“商鞅虽死,秦法未败”的经验仍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通过分析,可以肯定地说,法治观念的培养是和谐社会的思想前提和意识基础。法治观念的养成应是社区工作的着眼点之一,社区居民法治观念的培养更应是通往和谐社会之路上必不可少的一个驿站。构建和谐社会,不仅需要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更需要人与人之间和谐。坚持公平的法律准则,是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法制社区的建设可以起到维护社会公平、稳定社会秩序、净化社会环境、调节人与人关系的基础性作用。
三、社区居民法治观念培养的若干实践问题
(一)用好社区法制讲座,促进社区居民良好习惯的养成。法具有惩戒功能,同时也有着规范和引导功能,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大多数内容是引导人们如何行为,法律仅靠公务员、法官、检察官来执行远远不够,只有广大公民遵纪守法、依法办事,法律才能充分发挥功能和作用。因此,必须通过开展深入持久的普法教育,使全体公民养成依法办事的良好行为习惯。人与人之间才能和谐相处,社会秩序才能正规有序,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稳固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二)用好社区法制讲座,充分发挥法律祛恶扬善的预防功能和调解功能。道德是有关善与恶、是与非、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法律则用它的方式来明确道德原则,两者相辅相成,具有共同的本质。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费孝通先生曾分析过两者的区别。核心观点是,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是特定的权利所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多人唾弃,是耻。笔者概括为法是强化、外化,德是优化、内化。每个社区如建立一个调解办公室(兼法律咨询室)就可以充分发挥法律祛恶扬善的预防功能和调解功能,从而强化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和相互接纳的意识,把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使全体公民既遵纪守法,又诚实守信,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稳固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三)用好社区法制讲座,将社区居民法治观念的培养落到实处。首先,社区法制讲座的对象应多层分类。法制讲座不搞听大课的方式,而是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不同的内容。我们为社区准备了十余个法律讲座。如:老年人权益保护、劳动者权益保护、妇女权益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常见物业纠纷处理、相邻关系的法律思考、外来人口的法律问题、婚姻家庭中的权利与义务、商品房买卖中的注意事项、遗产继承中的法律纠纷、产品质量及人身损害赔偿的取证和索赔等。由社区负责人根据自身工作需要与律师协商确定法制讲座内容更有必要。
其次,社区法制讲座方式形式多样。讲座不搞一言堂,把它和咨询、座谈、演讲相结合,尤其是社区法制讲座必须采用案例教学。以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往往会抑制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丧失学习的兴趣,而案例教学的特点是自己动手做。社区居民是课堂的主人,律师是组织者。教学模式是一个案子,大家讨论,一起参与,律师点拨并鼓励社区居民思考。更为重要的是社区法制讲座所选用的案例应是贴近居民生活的,是社区干部提供的,经过律师法律思考以后的案例,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搁笔时,想提出这样一个口号:“把法律交给社区居民,让法治观念成长”。
创新举措是建设镜湖特色和谐社区动力所在
镜湖区以创建平安和谐社区为目标,以加强社区党建为核心,以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居民自治为理念,以创建各具特色的社区为平台,以社区单位和居民为主体,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镜湖和谐社区建设。
和谐从邻里开始,在和谐社区建设中,镜湖区开展形式多样的邻里共建活动,以举办“邻里节”为载体和纽带、“邻里融合”为特点搭建邻里沟通新平台。区委区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解决民计民生问题为要务,要求部门“一把手”深入各自的挂钩联系社区,解决实际困难,以“一把手进社区”工程为引领,扎实推动一批民计民生问题的解决,形成政民互动共建和谐的新风尚。镜湖区注重社区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走“一居一品”特色之路,创建亮点突出品牌社区,社区党建 “三个全覆盖”扎实构建社区党建新机制,党员、公职人员创新、完善新方式服务社区,基层民主自治探索新形式,扩大居民政治参与,多元合作共谱“唱响和谐之歌”新乐章。
此外,镜湖区结合实际情况,借鉴国家、省市有关的和谐社区建设的要求,制定并不断完善“和谐社区建设评价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新标准,通过建设和谐社区,使社区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