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密知识读本
前 言
保守国家秘密是公民的义务。做好保密工作是一切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尽的责任。
第一章 保密工作基础知识
1、什么是保密?
“保密”是一种社会行为,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人为地控制某些信息,使之不被扩散的行为。
2、什么是保密工作?
保密工作是指按照我国《保密法》的规定,为保守国家秘密而进行的工作。我们党和国家的保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由各级党委、党组保密委员会实施的领导和决策工作; 二是由各级政府保密工作部门实施的保密管理工作;
三是由各级党政军机关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内的保密工作机构实施的保密管理工作; 四是由具体业务部门承担的、渗透在各项业务工作中的保密工作。
3、什么是国家秘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第二条规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从定义看,国家秘密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1)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这是构成国家秘密的实质要素,是准确判定某一信息是否属于国家秘密的关键问题。
(2)依照法定程序确定:这是国家秘密的程序要素。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信息,必须在履行确定相应密级的程序后,才能成为法律认可的国家秘密。所谓法定程序,是指《保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简称《保密法实施办法》)就确定、变更国家秘密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以及解密所做出的一系列相应的规定。
(3)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人员知悉:这是国家秘密的时空要素。国家秘密不可能是永远的秘密。随着一定的时间和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或变更密级或解密。
国家秘密的三个基本要素互相联系,缺一不可。
4、国家秘密的密级是如何划分的?
《保密法》第九条规定,我国的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
划分三个等级的标准是:
“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机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 “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以法律的形式对国家秘密等级做出基本规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区分了不同密级与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关系程度不同,泄露后所造成的损害程度是有区别的;二是不同密级的国家秘密,所采取的保密措施也不同,特别是绝密级的国家秘密,应采取特别的保密措施;三是为规定保密范围、区分不同密级提供了法律依据。
5、涉密人员应当履行哪些保密义务和责任
(1)制作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及其他物品属于国家秘密的设备及产品(以下简称密件、密品)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
(2)收发、传递密件、密品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3)使用密件、密品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4)复制、摘抄、汇编密件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5)携带密件、密品外出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6)保存密件、密品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7)销毁密件、密品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8)组织、参加涉密会议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
(9)对外提供信息、投递稿件、著书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10)在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
(11)出境和在境外活动期间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12)涉密人员离职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
(13)涉密人员自己发生泄密事故时,必须立即采用补救措施并及时向所在机关、单位报告,不得隐瞒。发现他人违反保密规定泄露国家秘密时,必须立即予以制止,并及时报告保密工作部门和有关机关;
(14)涉密人员必须自觉接受保密教育和保密监督检查。
6、当前泄露国家秘密的渠道主要有哪些?(1)对外交往与合作中的泄露;(2)新闻宣传和出版方面的泄露;(3)通信和办公自动化方面的泄露;(4)信息咨询服务方面泄露;(5)人员流动造成的泄密;
(6)少数人受私利驱动,非法提供或出卖国家秘密。第二章 国家秘密载体的保密管理
1、什么是国家秘密载体?
国家秘密载体是指以文字、数字、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磁介质、光盘等各类物品。国家秘密和载体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国家秘密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来存储和传递。国家秘密是一种特殊的信息,载体是它的存在形式。
2、国家秘密载体有哪些种类?
国家秘密载体形式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类:
(1)纸介质载体:是以文字、图形、符号等书面形式记录国家秘密的纸介质载体。如国家秘密文件、文稿、文书、档案、电报、信函、图纸及其他图文资料等。人们通常把这类载体统称为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国家秘密文件、资料是目前实际工作中使用最多、最常见的国家秘密载体。
(2)磁介质载体:以磁性物质记录国家秘密的载体。如记录着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的磁盘(含软盘、硬盘、U盘)、磁带、录音带、录像带等。
(3)光介质载体:以光信号记录、传输国家秘密信息的载体,如光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磁介质和光盘类的国家秘密载体将越来越多。
此外,还有以物理方式记录、承载信息的设备、产品、物品等。这类载体有的可以从外观上直接反映出国家秘密的属性,也有的需要通过测试、分析等物理或化学手段获得国家秘密信息。
3、什么是密件和密品?
密件是指以文字、数字、图像、声音的形式载有国家秘密的物件。它包括传统的纸介质的文件、资料,也包括磁介质和光介质等国家秘密载体。
密品是指直接含有国家秘密信息的设备、产品。这种设备、产品通常不是直接裸露国家秘密,但通过测试、分析等手段可以获得国家秘密信息。
4、国家秘密载体的收发、传递有哪些保密要求?
国家秘密载体产生以后,收发人员要按照保密规定进行核对、登记,严格按照发文范围收发密件,并掌握国家秘密载体的分布情况。
(1)收发国家秘密载体,应履行登记、编号、签收手续,签收时必须逐件清点、核对;(2)密件包装应当由单位的机要保密人员或有关专门人员拆封;
(3)接收人员应当对接收的密件,及时在收文(件)登记薄上登记造册。分发密件时,严格分发范围,遵守相关规定;
(4)传递、运输国家秘密载体必须交由专门的部门(如机要交通、机要通信部门),不 得通过普通邮政邮寄或交给无关人员捎带;确需自行传递、运输的,要选择安全的交通线路和交通工具,采取严密的保密措施。设有机要文件交换站的城市,在本市区内传递机密级、秘密级秘密载体,可以通过机要文件交换站进行;
(5)向境外邮寄、携运秘密载体时必须通过外交信使传递,确需个人携运的,要按照国家秘密物品出境管理规定办理;
(6)采用现代通信或计算机网络等手段传输国家秘密信息,应当遵守有关保密规定。
5、国家秘密载体的使用有哪些保密要求?
(1)传达、阅读国家秘密文件、资料,要按照工作需要和规定的范围,限定在可以知悉该项国家秘密的范围内的人员;使用密件,也只能是可以接触该项国家秘密的范围内的人;
(2)机关、单位工作人员阅读、处理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应在办公室进行。不允许将秘密文件、资料带回家中或者带到公共场所阅办;
(3)机关、单位的领导阅读秘密文件、资料,可以采用传阅的方式进行。传阅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应当由经办人员负责,专夹专阅,并填写“传阅卡”。记载夹内密件份数、编号和阅读时间等。传阅的密件,阅读者不能擅自抽出、留存、阅读者之间不能横传,不得随意抄录密件内容,更不能私自复印;
(4)借阅、借用密件,要经借出单位的主管领导批准,并办理相关手续;
(5)绝密级文件,未经密级确定机关、单位或其上级机关批准,禁止复制、复印、摘抄、汇编。复制、复印,摘抄、汇编机密级和秘密级的密件,必须经批准并履行审批手续。
6、国家秘密载体的保存有哪些保密要求? 对国家秘密载体的保存有以下6点保密要求:
(1)保存秘密载体应当选择安全保密的场所和部位,并配备必要的保密设备。绝密级秘密载体应当在安全可靠的保密设备中保存,并由专人管理。
(2)工作人员离开办公场所,应当将秘密载体存放在保密设备里。
(3)涉密机关、单位每年应定期对当年所存秘密载体进行清查、核对,发现问题及时向保密工作部门报告。按照规定应当清退的秘密载体,应及时如数清退,不得自行销毁。
(4)涉密人员、秘密载体管理人员离岗、离职前,应当将所保管的秘密载体全部清退,并办理移交手续。
(5)需要归档的秘密载体,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档案法律规定归档。
(6)被撤消或合并的涉密机关、单位,应当将秘密载体移交给承担其原职能的机关、单位或上级机关,并履行登记、签收手续。
7、国家秘密载体的销毁有哪些保密要求?(1)销毁秘密载体,必须要履行清点、登记手续,经机关、单位的主管领导批准,严禁私自销毁。
(2)销毁时要确保秘密载体的内容无法还原。销毁磁介质、光盘等秘密载体,应当彻底销毁,也可采取粉碎、烧毁或化学腐蚀等方式进行。
(3)需集中销毁的密件应当送往文件销毁定点单位销毁。有关人员要在场监销,并由监销人员和销毁人员共同签名,禁止将秘密载体当作废品出售。
(4)送往定点单位销毁的密件,应当装袋、封紧,专人专车押送,防止运送途中散失。销毁工作完毕后,应对销毁现场进行认真清理。
对机构撤销、合并时,原单位的秘密文件,发文单位要求收回的,要如数收回清退发文单位;发文单位不收回的,要移交有关部门,或者登记销毁。
8、复制国家秘密载体有哪些规定?
(1)复制绝密级秘密载体,应当经密级确定机关、单位或其上级机关批准。
(2)复制制发机关、单位允许复制的机密、秘密级秘密载体,应当经本机关、单位的主管领导批准。
(3)复制秘密载体,不得改变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4)复制秘密载体,应当履行登记手续。
(5)复制件应当加盖复制机关、单位的戳记,复制件应视同原件管理。
(6)涉密机关、单位不具备复制条件的,应当到复制国家秘密载体定点单位复制。
9、绝密文件资料应如何管理?
(1)机关单位制发绝密文件时,应根据工作需要,确定文件的发放单位和知悉人员的范围,并在文件上注明;
(2)绝密级文件、资料必须存放在机要保密室,并指定专人保管;
(3)绝密级文件、资料未经制文机关单位同意,不得擅自扩大传达、阅读范围;(4)绝密级文件、资料未经制文机关单位同意,不得复印、摘抄;(5)携运绝密级文件、资料必须有两个人负责保管并有专车护送;(6)绝密级文件、资料必须按规定时间清退。
10、国家秘密载体的汇编、摘录和引用有哪些规定?
(1)汇编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应当经原制发机关、单位批准;
(2)经批准汇编秘密文件、资料时,不得改变原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确需改变的,应当经原制发机关、单位同意;
(3)汇编秘密文件资料形成的秘密载体,应当按照其中的最高密级、最长保密期限和知 悉范围管理;
(4)摘录、引用国家秘密的内容形成的秘密载体,应当按照原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管理。
11、个人私自留存国家秘密载体指的是哪几种情况? 个人私自留存国家秘密载体,主要是指以下三种情况:(1)个人阅办完应当清退的国家秘密载体不按规定清退的;
(2)参加涉密会议领取的国家秘密载体,会后应交单位管理而未交的;
(3)调出原工作单位或离退休、辞职等不在原岗位工作,原经管的密件应当向单位交还而未交还的。
第三章 工作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保护
1、什么是工作秘密?
工作秘密是指各级国家机关在其公务活动和内部管理中产生的不属于国家秘密而又不宜对外公开的事项。
2、什么是商业秘密?
根据我国《刑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包括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两类。技术信息是指经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不为公众所知晓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技术知识。经营信息是指经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不为公众所知晓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有关商业、管理等方面的方法、经验或其他信息。
3、哪些信息可以作为商业秘密保护?(1)影响权利人的生产经营和发展。(2)使权利人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3)影响权利人的营销活动。(4)妨害权利人的技术发展和进步。
(5)使权利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或是不利地位。
4、为什么要签订商业秘密的保密协议?
我国的《刑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虽然对商业秘密的属性和特征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是这个规定仍然是概括性的,在实际生活中,对某一信息是否属于商业秘密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
商业秘密的权利人与知悉商业秘密的雇员签订保密协议,可以成为权利人保护自己商业秘密,状告侵权行为最有力和最权威的证据。
5、保密协议应当包括哪些内容?(1)商业秘密的名称或保密的范围。(2)保护商业秘密的具体要求。
(3)泄露商业秘密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及造成损失应当给予的赔偿。
(4)竞业避止的内容。即约定雇员在离职后的一段时间,不得利用雇主的商业秘密与雇主竞争或成为这种竞争服务。
6、如何防止商业秘密被别人非法窃取?
(1)要防止别人利用通信网络和高科技手段截取、窃听商业秘密。(2)要防止别人利用考察和参观机会搜索商业秘密。(3)要防止别人截取出差人员的商业秘密资料。(4)要防止别人收买内部涉密人员获取商业秘密。
(5)要防止别人以签订承包项目合同为诱饵套取商业秘密。(6)要防止别人利用咨询公司搜集商业秘密。
第四章 通信、计算机及其网络的保密管理
1、通信泄密隐患主要有哪些?
通信系统是由交换设备、传输设备和终端设备组成的,泄密隐患主要有:
(1)有线传输线路辐射泄密:有线通信传输线路工作时,会像天线那样向周围空间辐射发射电磁波,所传输的信号频率越高,辐射越强,传输越远,把通信信息带到空间,利用相应设备可接收还原信息。
(2)网络串音泄密:电话用户与电话局之间由许多电话线(光缆除外)捆扎在一起。用户通话时通话的声音变成话音电流。相邻电路或线路之间因各种原因极易产生串音,即在某一线路或电路可以收到其他线路或电路的通信信号。例如,我们打电话有时会听到别人通话声音,就是串音。人耳能听到的串音称作可闻串音,一般是由故障或其他非正常原因造成的,通过维修可以排除。特别要指出的是,对于不可闻或者一般设备接收不到的串音,我们可能不觉察,不注意,但窃密者可用专门研制的设备接收还原信息。
(3)无线传输泄密:当前,微波、卫星、短波、超短波等无线信道广泛用于通信传输,所传输的信号暴露于空中,只要有相应的接受设备,选择合适的位置,就可接收还原通信信息。
(4)通信设备电磁泄漏发射泄密:通信设备,包括电话机、传真机、交换机等,工作时会产生电磁泄漏发射,通信信号会被调制携带数百米之外,被接收者利用有关设备接受还原。(5)现代电信网广泛使用程控交换机,实质是计算机控制的交换机,如果被置入木马程序,就会在某种预先设定条件下将通信信息发射到空间或发送给窃密者。
2、使用通信工具时,应当遵守哪些保密规定?(1)不准在私人通信中泄露国家秘密。
(2)召开涉及国家秘密内容的会议不使用无线话筒。
(3)在有线、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的,必须采取保密措施。(4)不准使用明码或者未经有关机关审查批准的密码传递国家秘密。
(5)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络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泄露国家秘密内容的信息。
(6)严禁密电明复或密明混用。在特殊情况下,明电或电话必须涉及密电时,不得暴露有关密电日期,也不得引用有关密电的具体内容。凡事先发了密电,而后又需要发明电的,对明电的措辞必须要严格审查。
(7)使用电信网络传输信息的内容及其后果由电信用户负责。
3、手机存在哪些泄密隐患?
手机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信息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尤其在涉及国家秘密的重点部门、要害部位,手机通讯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大泄密隐患。
(1)手机在通话状态下泄密
手机通信是一个开放的电子通信系统,只要有相应的接收设备,就能够截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的通话信息。
(2)手机在待机状态下泄密
专家指出,即使手机在待机状态也并非绝对安全。因为在待机状态,手机也要与通信网络保持不间断的信号交换。在这些过程中产生的电磁频谱,人们很容易利用侦察监视技术发现、识别、监视和跟踪目标,并且能对目标进行定位,从中获得有价值的情报。
据有关专家介绍,一些手机具有隐蔽通话功能,可以在不响铃、也没有任何显示的情况下由待机状态转变为通话状态,收集周围的声音发射出去。即使使用者不使用手机,但如果保持待机状态,有心人即可通过简单电信暗码,遥控手机的话筒窃听有效范围内的任何谈话。
(3)手机在关机状态下泄密
手机在关机状态的泄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使用特殊设备,可以遥控打开手机的话筒,窃听话筒有效范围内的任何谈话。另一种是在手机制造过程中在芯片中植入接收和发送功能 装置。因此,这种手机虽未开机,但只要有电池,手机的话筒也能将其有效范围内的话音信息接收并发送出去。通过地球同步卫星或附近的中继站,将信息传递到地面处理系统。
4、手机通信有哪些保密管理规定?
近年来,手机在我国广为使用。手机的使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方便,但也对国家秘密信息的安全带来很大威胁。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泄密隐患也越来越多。境外情报机构无时不在千方百计地利用技术手段窃取我情报。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
为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对涉密人员使用手机有以下要求:(1)严禁在使用手机时谈论国家秘密。
(2)不得将手机带入涉及国家秘密会议的会场,因特殊原因带入会场的手机应取出电池。大型涉密会议应使用保密会议移动通信干扰器。
(3)不得将手机带入谈论涉及国家秘密事项的场所,因特殊原因带入的手机应取出电池或采取屏蔽措施。
(4)涉密单位和领导和重要涉密岗位的工作人员不得使用他人赠予的手机。使用其他带有发射装置而又无保密措施的无线通信工具,也应按照上述要求执行。
5、通信保密技术主要有哪些?
(1)密码保密技术,利用密码对通信信息加密,使窃收者虽然能收到通信信号,但还原不了信息,偷不到通信内容。
(2)物理保护技术,采用专缆、专孔、专机、专用电源、专用机房或其他隐蔽措施,使窃收者收不到通信信号。例如党政专用电信网。
(3)使用符合标准的低泄射通信设备。(4)使用屏蔽机房、屏蔽电缆。(5)加装通信干扰器等。
6、计算机信息系统存在哪些主要安全威胁?
(1)非法访问,窃取秘密信息。
(2)利用搭线截收或电磁泄漏发射,窃取秘密信息。
(3)利用特洛伊木马和其他后门程序窃取秘密信息。
(4)篡改、插入、删除信息,破坏信息完整性。
(5)利用病毒等非法程序或其他手段攻击系统,使系统瘫痪或无法服务,破坏系统可用 性。
(6)传播有害国家安全和稳定的信息,传播低级下流黄色信息,利用系统进行有害信息渗透。
(7)冒充领导发布指示,调阅密件;冒充主机、冒充控制程序欺骗合法主机和用户,套取或修改使用权限、口令字、密钥等信息,非法占用系统资源,破坏系统可控性。(8)行为者否认自己发送过或接收到相关信息,产生抵赖行为。
7、计算机信息系统主要存在哪些泄密隐患和途径?
计算机信息系统是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综合产物,具有通信系统所有泄密隐患和途径,例如有钱、无线传输泄密等,同时还有一些其他泄密隐患:
(1)信息设备电磁泄密发射。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的信息设备,包括主机、服务器、磁盘机、打印机、显示器等,工作时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电磁泄漏发射。一般是通过电磁波向空中发射,称作辐射发射;一种是经电源线、信号线、地线等导体发射,称作传导发射。信息设备所处理的信息会随发射电磁波发送出去,数百米外可以接收还原。
(2)系统后门、隐通道、漏洞。计算机信息系统讲求的是互联互通,远程访问,资源共享,为攻击者提供了实现攻击的途径。计算机信息系统操作系统程序量大,通信协议复杂,不可避免存在各种配置漏洞、操作系统漏洞、协议漏洞,后门,隐通道等,可被窃密者利用。如果是人为的预留后门、隐通道、漏洞,将更加危险。
(3)磁介质剩磁数据可复原。磁介质存储信息难以消除。当我们删除一个文件时,只是在文件目录表中对该文件加删除标志,该文件所占用的扇区标识为空闲,磁盘上的数据并未真正清除。通常所说的格式化程序(例如Format),并未清除数据,只是重写了文件分配表FAT表而已;分区硬盘,也只是修改引导记录,大部分数据并未改变。经过删除、格式化或分区硬盘后,一般用户再看不见数据,但使用专用程序却能找到并恢复数据。有研究表明,即使对磁介质进行物理格式化仍会留有信息痕迹,利用专用工具可恢复。
(4)操作系统工作时,为了某种需要,可能会做一些人们不希望做而又无法控制的事。例如在进行写操作时,在硬盘或软盘上自动建立某些临时文件,将某些信息暂时存在这里,使用者不会觉察,窃密者却有可能提取这些信息。
(5)主要软硬件进口不可控,这是很大的隐患。
8、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基本原则是什么?
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基本原则是:同步建设,严格审批,注重防范,规范管理。同步建设是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防范和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同步建设就是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与保密设施同步建设,包括同步规划,同步预算,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建设有利于整体考虑,统筹协调,简化环节,符合标准。
严格审批就是系统建成后报经地(市)级以上保密部门审批后才能投入使用。这是涉密系统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审批,把隐患和漏洞排除在使用之前,有利于信息保密,有利于日后管理。
注重防范是保密工作“积极防范”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建设、使用、运行维护,自始至终都要注重防范。
规范管理是涉密系统保密防范能力获得并始终保持的根本保证。技术是基础是手段,管理是保证是关键,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审批非常重要,但绝不是一劳永逸,必须加强日常管理。
9、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有哪些主要的安全保密要求?
(1)涉密信息的安密制度和管理制度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办法和有关法规。
(2)应当符合《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技术标准,参照《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1-2006)、《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0-2006)、《信息安全技术 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2-2006)、《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3-2006)、《信息安全技术 服务器技术要求》、《信息安全技术 终端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技术要求》(GA/T671-2006)等技术标准同步建设符合该等级要求的信息安全设施。
(3)涉密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国际联网,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4)物理安全。通过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媒体安全等措施,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设施、媒体和信息,使之不因自然灾害、环境事故以及人为物理操作失误或错误,不因各种以物理手段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造成破坏、丢失。
(5)运行安全。通过备份与恢复、病毒检测与消除、电磁兼容等等措施,保证系统能持续运行。
(6)信息安全保密。通过物理隔离、身份鉴别、访问控制、传输加密、存储加密、完整性校验、防电磁泄漏发射、审计跟踪、安全保密性能检测等措施以及相应管理,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以及行为的不可否认性,防止不良信息渗透传播。
10、涉密网络保密管理应采取哪些基本措施?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涉密网络的保密管理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明确安全保密责任,落实网络安全保密管理机构。确定分管领导。该领导应当了解系统中的涉密信息及处理性质,了解保护系统所需要的管理、人事、运行和技术等方面的措施。
(2)制定系统安全计划。
(3)制定评审安全措施。涉密信息系统建成后,要由涉密计算机网络测评中心对其进行安全保密性能的测评。由于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因此在对该信息系统进行重大修改时,要重新进行测评;即使没有重大修改,至少每三年也要测评一次。
(4)信息系统的授权使用。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因此,该系统必须经保密工作部门审批合格并书面授权,方能投入运行;如该系统做重大修改,须经保密工作部门重新审批、授权;至少每三年,涉密信息系统的使用要重新授权。
11、涉密磁介质和光盘使用有哪些规定? 涉密磁介质和光盘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电脑处理涉密信息,应采取防电磁泄漏的保密技术措施。如安装电磁干扰器或电磁屏蔽台等;
(2)涉密计算机不得与公共信息网或互联网相连;
(3)将涉密信息存储在软盘上并对软盘标注密级,按照涉密文件进行保管;
(4)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要放置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并设置开机密码,控制其接触范围;
(5)涉密软盘、光盘应在密码柜中保存,涉密计算机和服务器等的放置环境应当符合安全保密要求;
(6)携带涉密笔记本电脑、软盘、光盘外出,须经单位领导批准,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使涉密载体始终处于携带人的有效控制之下;
(7)严禁携带涉密笔记本电脑、光盘出境。确因工作需要携带出境的,应当按照有关保密规定办理批准和携带手续。
(8)涉密人员离职离岗前,要将所保管的涉密电脑、软盘、光盘等全部清退,并办理移交手续。
12、能携带涉密笔记本电脑外出吗?
一般情况,不能携带涉密笔记本电脑外出。因为,存储涉密信息的笔记本电脑一旦丢失或被盗,就有可能造成很严重的泄密事件,在这方面的教训也是很多的。如果外出应当将笔记本电脑中的涉密信息复制到其他载体,不在笔记本电脑存储涉密信息。确因工作需要携带涉密笔记本电脑外出,必须经过单位领导批准,采取切实安全的保护措施,使涉密笔记本电脑始终处于携带人的有效控制之下。外出使用,不得与公共信息网和互联网相连。
13、涉密计算机需维修、报废时应如何处理?
用于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在维修、报废时,应当做到:
(1)维修涉密计算机时,必须进行登记。到保密工作部门指定的单位维修,不得送到社会上的维修点维修;
(2)保修期内的计算机,在送往销售单位保修时,必须将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磁介质拆卸,必须派专职涉密人员,对送修的计算机实行现场监督,确保涉密信息的安全。
(3)报废计算机时,要进行清点、登记后,经单位领导批准。然后交保密工作部门指定的单位做报废处理;
(4)各单位的保密工作机构负责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维修、报废的管理工作。
14、公众信息网保密管理基本原则是什么?
概括起来说,公众信息网保密管理基本原则是:控制源头,加强检查,明确责任,落实制度。
控制源头,就是“国家秘密信息不得在与国际网络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递”。就是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
加强检查,就是一旦有故意的或者过失的将涉密信息上到这类网络,保密工作部门和有关部门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
明确责任,落实制度,就是建立责任制,制订管理制度与措施,逐项落实。
15、计算机国际联网的保密管理制度有哪些?
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为实现信息的国际交流,同外国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相连接。
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的保密管理,实行控制源头、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突出重点,有利发展的原则。
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的保密制度有:
(1)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与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相连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2)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包括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经审查、批准与境外特定对象合法交换的国家秘密信息,不得在国际联网的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处理、传递。
(3)上网信息的保密管理实行“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凡向国际联网的站点提供或发布信息,必须经过保密审查批准。保密审查实行部门管理,有关单位应当根据保密法规,建立信息保密审查领导责任制。提供信息的单位应当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健全信息保密审查制度。
(4)凡以提供网上信息服务为目的而采集信息,除在其他新闻媒体上已公开发表的,组织者在上网发布前,应当征得提供信息单位的同意;凡对网上信息进行扩充或更新,应当认真执行信息保密审查制度。
(5)凡在网上开设电子公告系统、聊天室、网络新闻组的单位和用户,应由相应的保密工作机构审批,明确保密要求和责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电子公告系统、聊天室、网络新闻组上发布、谈论国家秘密信息。面向社会开放的电子公告系统、聊天室、网络新闻组,开办人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应认真履行保密义务,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发现有涉密信息,应及时采取措施,并报告当地保密工作部门。
(6)用户使用电子函件进行网上信息交流,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不得利用电子函件传递、转发或抄送国家秘密信息。互联单位、接入单位对其管理的邮件服务器用户,应当明确保密要求,完善管理制度。
(7)互联单位与接入单位,应当把保密教育作为国际联网技术培训的主要内容。互联单位与接入单位、接入单位与用户所签订的协议和用户守则中,应当明确规定遵守国家保密法律,不得泄漏国家秘密信息的条款。
第二篇:知识读本
第一章 低年级段“学生养成教育”内容(知、情、行)
目标体系分解
一、学唱国歌正确佩戴红领巾和学生证
认知目标养成:知道国歌是祖国的象征,知道唱国歌的行为规范,知道歌词。知道红领巾的含义及正确佩戴的方法。
情感目标养成:激发学生从小热爱国家,热爱自己的组织及少先队的思想感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行为目标养成:熟记歌词,正确地唱国歌;行队礼姿势规范;正确佩戴红领巾和学生证。
二、学会礼貌待人
认知目标养成:知道待人有礼貌是一种文明行为;知道在与别人相处时要有礼貌;做客、待客有礼貌。
情感目标养成:感受礼貌待人同样会获得他人的礼貌相待,生活中乐意礼貌待人。
行为目标养成:在不同场合下熟练使用礼貌用语十个字;做到待人有礼貌;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对自己有帮助的人要表示感谢;尊老爱幼,说话亲切,行为文明。
三、学会说真话
认知目标养成:知道说真话、说实话是诚实的行为;说谎话是不诚实的行为。说谎害人又害已。
情感目标养成:感受诚实的人大家喜欢,不诚实的人让人讨厌。行为目标养成:主动向家长汇报真实成绩;有错误要敢于承认不隐瞒;说实话,不说谎不欺骗他人。
四、学会守纪律
认知目标养成:知道守纪律的重要性。
玩。
八、良好的作息习惯
认知目标养成:养成按时到校、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
情感目标养成:使学生懂得,按时上学不随便缺课,遵守学校的纪律;早睡早起有利于身体健康。
行为目标养成:按时上学不迟到;生病有事要请假;迟到报告再坐好。每天晚上9:00以前睡觉,保证10小时的睡眠。
九、良好卫生习惯
认知目标养成:知道讲究卫生对自己的健康有利;爱护环境卫生人人有责。
情感目标养成: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光荣,不讲究卫生可耻;体会讲究卫生带来的好处。
行为目标养成:不用手揉眼,洗脸用具专用,每天早晚做眼保健操,穴位准确,手法缓慢柔和;发现近视及眼部疾病,及时就诊;不乱掏耳朵,不对着同学耳朵喊;每半年去医院检查一次牙齿,不单侧咀嚼;不咬瓶盖等硬物,不吮手指;饭后漱口,早晚刷牙,换牙时不用舌头舔牙床。嘴唇干裂时,不用舌舔,适当抹油;不抠鼻子,不往鼻子里塞东西,不用不干净或质地较硬的纸擦鼻涕。掌握正确擤鼻涕的方法;勤剪指甲,不用牙咬指甲;外出回家,参加劳动或体育活动后要洗手,饭前便后洗手; 不挑食;不购买小摊小贩不卫生的食品、饮料,不喝生水。不随手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爱护环境卫生;看到地面有垃圾,要随手捡起;制止乱仍垃圾的不良行为,并报告老师。
第二章 中年级段“学生养成教育”内容(知、情、行)
目标体系分解
一、热爱祖国,唱好国歌
认知目标养成:知道国歌是祖国的象征,唱好国歌是对祖国的尊敬。
拾自己的书包和房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情感目标养成:体验自生活带来的成就感,学会自理生活。行为目标养成:父母不在家时能自己照顾自己,能自觉、主动、独立地完成作业,按要求准备好学习用具,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六、学会学习
认知目标养成:知道学习是自己最重要的事,学会自觉主动地学习,做好课前准备。
情感目标养成:养成勤学好问,专心踏实的学习态度。
行为目标养成:课前准备好所需的学习用品,自觉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有明显进步
七、学会宽容别人
认知目标养成:懂得对人宽容是一种美德,是有修养的表现,宽容大度能团结他人。
情感目标养成:敬佩对人宽容的人。
行为目标养成:对别人有意冒犯自己,只要他认识到错了,不记仇、不报复。
八、学会劳动
认知目标养成:知道热爱劳动是美德,热爱劳动光荣,懒惰可耻。情感目标养成:主动承担班级、学校劳动任务,不怕脏,不怕累,认真负责。
行为目标养成:认真做好自己的劳动卫生值日,爱惜劳动成果,不随便丢垃圾,看见垃圾会自觉主动捡起。
九、孝敬父母
认知目标养成:知道每个做父母的都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懂得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情感目标养成:体会父母的辛劳,激发尊敬父母、体贴父母、孝敬父母的思想感情。
行为目标养成:在家当个好帮手,在外不乱花零钱,在校勤奋学本领。
行为目标养成:维护集体的利益,对损害集体利益的不良行为表现不满;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为班集体争荣誉。
十、学会致谢
认知目标养成:懂得致谢是对被致谢者道德行为的肯定,有利于激发被致谢者的工作热情,是人们情感交流的需要。
情感目标养成:体验学会致谢有利于生活、学习、工作的顺利开展。行为目标养成:学会致谢的方法;致谢讲究时效性、注意全面性。
十一、学会合作
认知目标养成:知道一个人需要在相互联系中生活,更需要在相互帮助中发展。
情感目标养成:体验合作成功带来的乐趣。
行为目标养成:掌握合作的方法、态度;注意合作的内容。
第四章 下五屯小学学生养成教育一日常规管理条例
为规范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认真落实学校“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子课题“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现结合学校及学生实际情况,拟定《下五屯小学学生养成教育一日常规管理条例》如下:
一、上学途中的要求:
上学途中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来往车辆,不骑车带人,不拦截别人的车辆,不扒车,不三五成群并行,注意交通安全。文明行车,注意礼让。路遇坏人坏事,应机智灵活地应对,运用报警、求助等手段保护自己。路上要扶危济困,帮助老弱病残之人。
二、进校要求: 1、7:40前进校,中午1:20后才能进入校园。必须穿戴整洁,将校牌佩戴在胸前,少先队员要佩戴红领巾,无学生证、或没佩戴红领巾、迟到者必须登记,并由值日教师通知班主任。
3、言行仪表要符合小学生行为规范。凡违反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的,值日教师可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经允许方可进入教室上课,并要记录在册,通知其班主任。
4、严禁将易燃、易爆、刀具等危险品或携带与学习无关的物品进入校园。
三、升降国旗要求:
1、周一9:30全体学生在班主任和配班教师的带领下,列队、有序、安静地进入操场,按照升旗队形站好,参加升旗仪式。
2、升旗过程中,严格执行学校升降国旗制度。
3、升降国旗时,凡在场学生应面对国旗原地肃立,唱国歌,行队礼,直到升降国旗完毕。
4、升旗仪式结束进行国旗下讲话后,由班主任列队、有序、安静的带回教室。
四、学习常规要求:
0
按压穴位要正确,要做到有效的预防近视。
4、课间操结束后,在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的组织下,列队、有序、安静的回教室。
六、课间、午间要求:
1、教室保持安静、整洁,不随地乱扔、乱吐,纸屑、赃物应随手扔进垃圾桶,自觉将课桌椅摆放整齐。
2、课间、午间不在楼道内追逐打闹,不大声谈笑,不吹口哨,不说脏话、在家午休的同学要按规定的时间到校,保持校园的安静。
3、不在饮水房、过道、教室、校园内泼水嘻闹,水龙头打开后要负责关好。不向窗外扔杂物赃物,自觉爱护本班和其他班级的环境区卫生。
七、班级卫生要求:
1、每天下午放学后各班值日生按时认真地清扫、拖擦教室地面,教室的门、窗、墙围、黑板讲台等,每天都要打扫,随时做到:地面无纸屑,墙角无垃圾杂物,墙上无无脚印、无污物,黑板无字迹,清扫工具摆放整齐。每天都要用抹布擦课桌椅,做到课桌内无果皮纸屑,课桌摆放整齐,横看成排,竖看成行。
2、各班分管的楼道的门、窗、楼梯、楼梯护栏、灭火设备等都要擦洗干净,不得留有尘迹、污迹。楼道地面拖擦打扫时不留死角。分管垃圾桶和水房的班级特别要注意勤扫勤查。倒完垃圾后要盖好垃圾桶盖,不抛撒垃圾。
3、校园环境卫生区(包括绿化带),每天早上7:40,中1:50前都要清扫,清除卫生区、墙角、教学楼门边的垃圾、垃圾桶,课间进行保洁。清扫时注意爱护树木和花草。
八、学生个人卫生要求:
1、每位学生应做到:勤理发、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
2、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和腐败变质食物及“三无”食品,不吸烟、不饮酒,不在校园内吃零食,更不吃口香糖和带壳的瓜果,不用公共毛巾、茶杯,不乱扔果皮纸屑、包装袋,不随地吐痰。
3、定时作息,饭前便后要洗手。
4、早晚刷牙,三个月更换一次牙刷。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
必须在全天的课程(包括上课、晨读、课间操、劳动、集会等)中随时清点班级人数并给予登记,及时反映给班主任,并于每天下午放学后送教务处。每周公布各班学生考勤情况一次,全校每月公布学生考勤情况一次。每学期进行一次总结,并于学期结束时,将学生出勤情况填入学籍册。
2、上课铃响后进入教室的,记迟到一次。迟到3次计1节旷课。
3、学生因故误课须提前由家长申请事由或持医院证明到校办理请假手续:一天以内由班主任审批;长期请假需上报学校。
5、原则上不办理补假手续,未请假者一律按旷课处理。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凭有关证明可办理补假手续:
①因患特殊疾病或急病不能到校请假者,三天内可由家长到校补假。②因特殊原因而造成缺课者,可凭有关证明到校补假。
十一、考试制度:
1、参考学生一律佩戴学生证和红领巾,对号入座。
2、诚实守信,不作弊,如有作弊行为,经监考老师确认后,可在其试卷上注明“作弊”二字,宣布该生本门学科考试成绩为零分,并将其试卷交到教务处,登记入册。
3、教务处在考试结束后,要对作弊学生进行集中教育,帮助其认识并改正错误。
4、作弊学生在一年内不得评为“三好学生”,不得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5、作弊现象较严重的班级要在全校通报批评。
十二、公物管理要求:
(一)爱护公物,做到“十不准”
1、不准在楼梯扶手上爬上滑下。
2、不准随意涂抹、蹬踩墙壁,不准在门窗及其他设施上乱贴字画。
3、不准随意开关走廊内的照明灯,不准乱动教室内的班班通设备及播音喇叭等。
4、不准推拉、踩踏、刻画桌椅。
5、不准破坏电器设施、电教设施及其他设施。
6、不准过重过猛地开关门窗。
7、不准浪费水电资源,乱拧水龙头,不得把脏物倒入水池内。
41516-
第三篇:保密知识
保密知识
1、什么是保密?
国家、单位、家庭、个人,出于某种需要或由于相互间的利害关系及其他种种原因,有些不想让外人知道,不能对外公开,或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一定时间以外公开的,这些需要加以保护、隐蔽、限制和不外泄的事情或问题都可以说是保密。
2、什么是国家秘密?
国家秘密是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3、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那几级?区分密级的标准是什么? 《保密法》第九条规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这一条还原则规定了区分三个密级的标准。“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国家保密局会同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制定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则是确定各类国家秘密事项密级的具体标准。
4、《保密法》、《保密法实施办法》分别于什么时候颁布和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简称〈保密法〉)于1988年9月5日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自1989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机密法实施办法》(简称〈保密法实施办法〉)于1990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5、哪些行为属于危害国家安全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是指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的下列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一、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二、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
三、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机密的;
四、策动、勾引、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
五、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破坏活动的。
6、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和权利主要有哪些?(1)、机关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对本人单位的人员进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动员、组织本单位的人员防范、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2)、公民和组织应当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的条件或者其他协助。(3)、公民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当直接或者通过所在组织及时向国家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报告。(4)、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公民和有关组织应当如实提供,不得拒绝。(5)、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保守所知悉的国家安全工作的国家秘密。(6)、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属予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7)、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8)、任何公民和组织对国家安全机关 及其工作人员超越职权、滥用职权和其他违法行为,都有权向上级国家安全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检举、控告。上级国家安全机关或者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查清事实,负责处理。对协助国家安全机关工作或者依法检举、控告的公民和组织,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7、国家秘密载体的保存有哪些规定?(1)、保存秘密载体,应当选择安全保密的场所和部位,并配备必要的保密设备。绝密级秘密载体应当在安全可靠的保密设备中保存,并由专人管理。(2)、工作人员离开办公场所,应当将秘密载体存放在保密设备里。(3)、涉及机关、单位每年应定期对当年所存秘密载体进行清查、核对,发现问题及时向保密工作部门报告。(4)、需要归档的国家秘密载体,要按照档案法的规定及时立卷归档或移交档案部门保管。(5)、在保管密件中以下两钟情况是不允许的:一是国家秘密载体存放在个人家中,二是个人私自留存国家秘密载体。
8、携带秘密文件应注意什么? 携带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外出不得违反有关保密规定。不准在公共场所谈论国家秘密。外出工作必须携带秘密文件时要经领导批准,并采取安全措施。
9、个人私自留存国家秘密载体指的是哪几种情况? 主要是指以下3种情况:(1)、个人阅办完应当清退的国家秘密载体不按规定清退的。(2)、参加涉密会议领取的国家秘密载体,会后应交单位管理而未交的。(3)、调出原工作单位或者离退休、辞职等不在原岗位工作,其原来经手的秘密件应当向单位交还而未交还的。
10、复印秘密文件、资料有何规定?
复印秘密文件要建立严格的复印秘密文件管理制度,不得随意复印上级的秘密文件。对按规定复印秘密文件时要履行审批、登记手续,并将复印件同原件一样进行管理。
11、销毁秘密文件有什么要求?
(1)销毁秘密文件,必须登记造册,经领导批准。
(2)机密、秘密文件应派专人护送到指定的造纸厂监督销毁,在废纸没有打成纸浆前不得离开现场。严禁到非指定的造纸厂销毁或向废品收购部门出售秘密文件。(3)绝密文件和密码电报应指定专人在单位焚烧干净。
12、什么是泄露国家秘密罪?
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已达到法定犯罪年龄的具有责任能力的公民,违反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是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范围,情节严重的,才构成泄密罪,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3、《保密法》规定,对绝密级的国家秘密文件、资料须采取什么保密措施?
《保密法》第十八条规定,对绝密级的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必须采取以下保密措施:
(一)非经原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
(二)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由指定人员担任,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三)在设备完善的保险装置中保存。
14、机构撤并、干部调动时,应如何移交或交回国家秘密文件、资料?
机构撤并、合并时,原机构的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移交给制发机关、档案部门或者合并后的新单位。移交时须履行登记、签发手续。各级干部调动工作时,须将所使用的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和涉及国家秘密的笔记本交回原单位。
15、国家工作人员或其他公民发现国家秘密可能泄露或者已经泄露时,应采取什么措施?(1)拾得遗失的国家秘密文件、资料等,及时送交本单位保密组织、当地保密工作部门或者当地公安机关。
(2)发现他人出售或者收购国家秘密文件、资料等,进行制止,并报告当地保密工作部门或者保密组织。
(3)发现他人在不适当的场合传播、议论国家秘密时,立即劝阻。
(4)发现盗窃国家秘密文件、资料等,将行为人连同物证一并送交当地公安机关,或者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
16、各机关、单位发生泄密事件或者案件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1)在事发后立即向同级政府保密工作部门报告,最迟不超过二十四小时;须由公安机关破案的,要同时报告当地公安机关。
(2)迅速查明被泄露的国家秘密的内容和密级,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程度、事件的主要情节和有关责任者应负的责任。
(3)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者减轻损害后果。(4)对责任者作出适当处理。
第四篇:保密知识
1、什么是保密?
“保密”,是指国家、公民、法人或社会组织对关系自身安全和利益,公开后会对自身利益造成损害的秘密信息,控制其知悉范围,对其采取保护措施,保障其安全的一种保护行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自“秘密”产生后,就有了“保密”的行为,小至个人、家庭,大到组织、政党、国家,为了维护其秘密信息,都需要“保密”。
2、什么是国家秘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第二条规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从这一定义看,国家秘密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1)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这是构成国家秘密的实质要素,是准确判定某一信息是否属于国家秘密的关键问题。
(2)依照法定程序确定。这是国家秘密的程序要素。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信息,必须在履行确定相应密级的程序后,才能成为法律认可的国家秘密。所谓法定程序,是指《保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简称《保密法实施办法》)就确定、变更国家秘密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以及解密所做出的一系列相应的规定。国家秘密的这一要素,是强调确定国家秘密的统一性与合法性,防止主观随意性。
(3)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人员知悉。这是国家秘密的时空要素。国家秘密不可能是永远的秘密。随着一定的时间和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或变更密级或解密。在特殊情况下,也会发生密级由低变高的现象。国家秘密的接触、知悉的范围必须限定在需要知悉的范围内,不能控制知悉范围的信息就不能称其为国家秘密。
国家秘密的三个基本要素互相联系,缺一不可。
3、什么是保密工作?
保密工作是指按照我国《保密法》的规定,为保守国家秘密而进行的工作。
我们党和国家的保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由各级党委、党组保密委员会实施的领导和决策工作;二是由各级政府保密工作部门实施的保密管理工作;三是由各级党政军机关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内的保密工作机构实施的保密管理工作;四是由具体业务部门承担的、渗透在各项业务工作中的保密工作。
4、保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是什么?
1983年5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保密委员会提出的“提高革命警惕,贯彻突出重点、积极防范的方针,坚持内外有别、既便利工作又确保秘密的原则,确保党和国家的核心秘密,有领导、有控制地放宽对非核心秘密的限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保密工作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对我国新时期保密工作总的方针、原则,保密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政策做了比较完整、科学的概括和表述,从思想、组织、制度和措施上改革和加强保密工作,以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1988年9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保密法》在第四条中规定:“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既确保国家秘密又便利各项工作的方针。”
1997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决定》中提出了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为依据,坚持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既确保国家秘密又便利各项工作的方针,实行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保密工作部门与业务部门相结合,依法管理国家秘密,不断提高技术防范能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5、我国保密组织机构分为哪些类型和层次?
我国保密工作组织机构分为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两大类。领导机构的基本形式是各级党组织的保密委员会(保密领导小组)。中央保密委员会是我国保密工作的最高领导层,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盟)、县(市、区)三级党委保密委员会是各地区保密工作的领导机构。上级保密委员会对下级保密委员会的工作负有指导和监督的职权,但是上下级保密委员会之间没有直接隶属关系。各级保密委员会都是由本级党委组建,受本级党委直接领导,代表本级党委对其职权范围内的保密工作进行领导,对本级党委负责。保密委员会的负责人一般由本级党委领导班子中的负责同志担任;委员由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担任。委员会内部实行委员分工负责制。保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保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除地方各级党委保密委员会外,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各级党政机构,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也都设立有保密委员会,负责领导本部门、本单位及本系统的保密工作。
保密工作管理机构的基本形式是政府的保密局和机关、单位的保密办。国家保密局是全国保密工作的最高管理层,是国务院的职能部门,主管全国的保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盟)、县(市、区)保密局,是各级政府管理保密工作的职能部门,对本级政府负责。国家保密局与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地方政府保密局与本级党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也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除各级政府保密局之外,中央国家机关、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如高校、大型企业单位、大型事业单位),一般也设立保密工作管理机构(通常称保密办公室或保密处)或指定某个部门承办日常保密管理工作。
6、各级党委的保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什么?(1)在本级党委的领导下,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的保密工作,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决定,贯彻执行上级保密委员会和本级党委有关保密工作的指示;
(2)制定本地区保密工作发展规划和保密工作计划;
(3)研究决定本行政区域保密工作的重大问题;
(4)组织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工作;
(5)提出保密立法建议;
(6)制定保密技术发展规划并指导、组织实施;
(7)开展保密监督检查工作,组织、协调、查处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重大泄密事件,特别是对本级党委组织人事部门管辖干部的泄密案件的查处工作;
(8)向本级党委和上级保密委员会报告工作,并提出改进和加强保密工作的意见、建议。
7、对党政领导干部的保密要求有哪些?
党政领导干部,是指在各级党的组织和国家机关中担任县、处级以上(含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干部,包括在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干部及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担任相当县、处级及其以上领导职务的负责人。由于领导干部在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负的责任不同于一般人员,决定了领导干部接触国家秘密的事项多、知密的范围广,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大量接触国家的核心秘密,所以,对领导干部在保密方面必须有特别的要求。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专门下发了《关于党政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的规定》,明确规定了领导干部必须遵守的十条保密守则。这十条守则是:
(1)不泄露党和国家秘密;
(2)不在无保密保障的场所阅办、存放秘密文件、资料;
(3)不擅自或指使他人复制、摘抄、销毁或私自留存带有密级的文件、资料。确因工作需要复印的,复印件应按同等密级文件管理;(4)不在非保密笔记本或未采取保密措施的电子信息设备中记录、传输和储存党和国家秘密事项;
(5)不携带秘密文件、资料进人公共场所或进行社交活动,特殊情况确需携带时,须经本单位保密部门或主管领导批准,并由本人或指定专人严格保管;
(6)不准用无保密措施的通信设施和普通邮政传递党和国家秘密;
(7)不准与亲友和无关人员谈论党和国家秘密,管好身边工作人员和配偶、子女;
(8)不在私人通信及公开发表的文章、著作,讲演中涉及党和国家秘密;
(9)不在涉外活动或接受记者采访中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确因工作需要涉及或提供党和国家秘密的,应事先报经有相应权限的机关批准;
(10)不在出国访问、考察等外事活动中携带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或物品;确因工作需要携带的,须按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8、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履行的保密责任是什么?
党政领导干部在对自己主管或者分管的业务工作负责的同时,必须对其中的保密工作负责。中央保密委员会为此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党政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的规定》。
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就是指担任县、处级以上(含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干部,在其职权范围内对保密工作所承担的领导和管理责任。这种责任应当根据领导干部的职务、分工及职权范围的不同,有所区别。总的原则是:实行保密工作谁主管,谁负责;主管什么业务,同时领导和管理该项业务工作中的保密工作,业务工作管到哪一级,其中的保密工作也同时管到哪一级。就一般情况来讲,领导干部应负的保密工作责任,主要是《党政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的规定》第7条所分列的内容:
(1)健全和完善保密组织,由一名领导主持保密委员会的工作,选配保密干部从事日常的保密管理工作。
(2)及时组织传达学习上级的保密工作文件和批示,有计划地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工作。
(3)贯彻执行保密法规,制定实施保密工作计划。组织依法定密工作,健全各项保密规章制度,加强保密管理,进行督促检查。
(4)对涉密的通信和办公自动化设备,负责采取保密技术防范措施。
(5)对本地区、本部门主办的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重要活动、会议或项目,组织制定保密方案,采取保密措施。
(6)认真总结本地区、本部门的保密工作,组织查处失泄密事件,表彰保密工作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7)积极支持保密部门依法开展保密工作,切实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为保密部门和保密干部做好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9、如何区分国家秘密与工作秘密? 国家秘密与工作秘密有六个方面的区别:
(1)利益主体不同。工作秘密直接涉及的利益主体是有关国家机关。工作秘密一旦泄露仅对有关国家机关履行国家赋予的权力和职责等局部利益造成危害。而国家秘密直接涉及的利益主体是国家。国家秘密一旦泄露会对国家的整体利益造成危害;
(2)确定方式不同。工作秘密的确定以各级国家机关自行确定为主,对少数中央国家机关有统一规定或明确授权的,才从其规定。国家秘密的确定则必须依法进行,必须在国家保密工作部门会同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制定和颁发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的范围内操作,不得随意确定;
(3)标志不同。属于工作秘密的文件、资料及其他载体,可以以“内部”作标志,不得标上国家秘密的密级标志;
(4)管理不同。各级国家机关对工作秘密的管理可以参照国家秘密的管理办法,但不需要按照法定的程序加以规范。例如,传递国家秘密文件、资料或其他物品,必须通过机要邮政,不得通过普通邮政传递;传递工作秘密的文件、资料或其他物品则没有统一的要求,可以由各机关自行选择。又例如,对外提供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必须经法定授权的机关审查批准;对外提供属于工作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只需要经产生这些事项的机关同意即可;
(5)适用的法律不同。对工作秘密加以保护所适用的法律规范是《国家公务员法》,主要以行政手段对工作秘密给予法律保护。而对国家秘密的保护则适用《保密法》,不仅可以使用行政手段,而且还可以使用刑法等法律手段;
(6)责任不同。工作秘密泄露后,有关责任人只承担行政责任,只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分;而国家秘密泄露后,则要根据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及其他情节确定有关责任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情节轻微,后果不严重的可以承担行政责任,情节和后果严重的则要承担刑事责任。
总之,由于工作秘密与国家秘密各自所涉及的利益主体不同,一旦发生泄露后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在范围和程度上都有很大差别。因此,对工作秘密保护的力度明显要小于对国家秘密的保护力度。其他各方面的差别都由此而来。
10、哪些事项泄露后会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损害后果,需要确定为国家秘密?
《保密法实施办法》规定了下列事项泄露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后果之一的,要确定为国家秘密。
(1)危害国家政权的巩固和防御能力;
(2)影响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
(3)损害国家在对外活动中的政治、经济利益;
(4)影响国家领导人、外国要员的安全;
(5)妨害国家重要的安全保卫工作;
(6)使保护国家秘密的措施的可靠性降低或失效,(7)削弱国家的经济、科技实力;
(8)使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失去保障。
12.什么是国家秘密的具体范围? 国家秘密的具体范围(以下简称保密范围),是指在国家秘密基本范围之内的、由国家保密局会同中央有关机关规定的某一业务工作方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
《保密法》虽然规定了国家秘密的基本范围,但还不能直接确定某一方面的秘密事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还需要依据国家秘密基本范围,规定各业务部门“保密范围”。
11、国家秘密的密级是如何划分的?
国家秘密的密级即国家秘密的等级,是指依据保密范围所规定的事项同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关系程度,特别是国家秘密一旦被泄露后,可能会给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的不同损害程度而做出的等级划分。《保密法》第九条规定,我国的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
划分三个等级的标准是:“‘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以法律的形式对国家秘密等级做出基本规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区分了不同密级与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关系程度不同,泄露后所造成的损害程度是有区别的;二是不同密级的国家秘密,所采取的保密措施也不同,特别是绝密级的国家秘密,应采取特别的保密措施;三是为规定保密范围、区分不同密级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保密管理知识
1.什么是保密制度?
保密制度是指国家保密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所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保密规则或行为规范。
2.对涉密人员管理都有哪些基本规定?
第一,先审查后使用。先审查后使用是保障国家秘密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涉密人员与普通公民不同,他们因工作需要,经常接触或知悉国家秘密,如果不规定特殊要求,就有可能发生泄密问题,损害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因此,做好涉密人员的审查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本人政治条件的审查;
二是本人品质的审查;
三是家庭社会关系审查;
四是接触国家秘密必要性审查;
五是其他方面的审查。
第二,批准接触。《保密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秘密应当根据需要,限于一定范围的人员接触。绝密级国家秘密,经过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这包括了两层意思:一是根据需要接触。接触国家秘密不是一种政治待遇,更不能按行政级别接触。只要工作需要,行政级别低的涉密人员也可以接触重要的国家秘密。二是要经过批准。什么人可以接触国家秘密,要经过各机关、单位的主管领导批准,上级机关或产生国家秘密的单位已规定接触范围的,应当按规定的接触范围接触,不能随意扩大或者缩小接触国家秘密的范围。
第三,因私出国(境)审查。重要涉密人员是指在国家重要部门或岗位的人员,如:国防、外交、军事、国家安全等特殊部门的人员,从事尖端武器生产的技术人员,情报人员,机要人员,密码人员等。重要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要经过人事任命机关批准。国务院有关主管机关认为出境后将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不得批准出境。
3.涉密人员在交往中应当注意哪些保密问题?
(1)注意私人交往与通信的保密。在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是必不可少的。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如果不注意保密问题,不分地点、场合,随便讲话或是吹嘘,往往会造成泄密。邮寄国家秘密载体时,必须交由机要交通或机要通信传递,不能使用普通邮政或特快专递传递。普通邮政或特快专递没有特别的安全保卫措施,所邮寄的国家秘密载体处在不安全的环境中,就有可能发生国家秘密载体丢失、被盗、非法接触等问题,造成泄密。特别是在境外与国内的单位或亲戚朋友联系时,不能在信里涉及国家秘密或我内部情况,以免造成泄密,或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2)不在公共场所谈论国家秘密。涉密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许多一般公民所不知悉的国家秘密、工作秘密,这些秘密只限一定范围内的人员知悉,如不注意地点和场合随意谈论,就会造成泄密。
(3)不携带国家秘密载体外出办事,确因工作需要携带时,必须经单位领导批准,并采取安全措施,特别是携带绝密级国家秘密必须两人以上同行,不得使国家秘密载体离开本人。在运输国家秘密设备或产品时,必须由专人或派武装警察押运。
(4)在涉外活动中未经批准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保密观念淡薄,在对外交流时不分场合和地点,不该说的乱说,造成泄密。还有的人为了谋取个人私利,一味迎合外国人,要什么给什么,不惜损害国家利益,结果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这些教训,也是应引以为戒的。
(5)涉密人员不得擅自流动。特别是在重要部门或重要岗位工作的重要涉密人员流动,须经有权批准的部门批准后才能流动。
4、什么是国家秘密载体?
国家秘密载体是指以文字、数字、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磁介质、光盘等各类物品。
国家秘密和载体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国家秘密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来存储和传递。国家秘密是一种特殊的信息,载体是它的存在形式。二者不能等同。
5.国家秘密载体有哪些种类?
国家秘密载体形式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类:
纸介质载体。是以文字、图形、符号等书面形式记录国家秘密的纸介质载体。如国家秘密文件、文稿、文书、档案、电报、信函、图纸及其他图文资料等。人们通常把这类载体统称为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国家秘密文件、资料是目前实际工作中使用最多、最常见的国家秘密载体。
磁介质载体。以磁性物质记录国家秘密的载体。如记录着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的磁盘(含软盘、硬盘、U盘)、磁带、录音带、录像带等。
光介质载体。以光信号记录、传输国家秘密信息的载体,如光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磁介质和光盘类的国家秘密载体将越来越多。
此外,还有以物理方式记录、承载信息的设备、产品、物品等。
这类载体有的可以从外观上直接反映出国家秘密的属性,也有的需要通过测试、分析等物理或化学手段获得国家秘密信息。
6.什么是密件和密品?
密件是指以文字、数字、图像、声音的形式载有国家秘密的物件。它包括传统的多为纸介质的文件、资料,也包括磁介质和光介质等国家秘密载体。
密品是指直接含有国家秘密信息的设备、产品。这种设备、产品通常不是直接裸露国家秘密,但通过测试、分析等手段可以获得国家秘密信息。
7.国家秘密载体的收发、传递有哪些保密要求?
国家秘密载体产生以后,收发人员要按照保密规定进行核对、登记,严格按照发文范围收发密件,并掌握国家秘密载体的分布情况。
(1)收发国家秘密载体,应履行登记、编号、签收手续,签收时必须逐件清点、核对;
(2)密件包装应当由单位的机要保密人员或有关专门人员拆封。
(3)接收人员应当对接收的密件,及时在收文(件)登记簿上登记造册。分发密件时,严格分发范围,遵守相关规定。
(4)传递、运输国家秘密载体必须交由专门的部门(如机要交通、机要通信部门),不得通过普通邮政邮寄或交给无关人员捎带;确需自行传递、运输的,要选择安全的交通线路和交通工具,采取严密的保密措施。设有机要文件交换站的城市,在本市区内传递机密级、秘密级秘密载体,可以通过机要文件交换站进行;
(5)向境外邮寄、携运秘密载体时必须通过外交信使传递,确需个人携运的,要按照国家秘密物品出境管理规定办理;
(6)采用现代通信或计算网络等手段传输国家秘密信息,应当遵守有关保密规定。
8.国家秘密载体的使用有哪些保密要求?
(1)传达、阅读国家秘密文件、资料,要按照工作需要和规定的范围,限定在可以知悉该项国家秘密的范围内的人员;使用密件,也只能是可以接触该项国家秘密的范围内的人;
(2)机关、单位工作人员阅读、处理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应在办公室进行。不允许将秘密文件、资料带回家中或者带到公共场所阅办;
(3)机关、单位的领导阅读秘密文件、资料,可以采用传阅的方式进行。传阅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应当由经办人员负责,专夹专阅,并填写“传阅卡”。记载夹内密件份数、编号和阅读时间等。传阅的密件,阅读者不能擅自抽出、留存,阅读者之间不能横传,不得随意抄录密件内容,更不能私自复印;
(4)借阅、借用密件,要经借出单位的主管领导批准,并办理相关手续;
(5)绝密级文件,未经密级确定机关、单位或其上级机关批准,禁止复制、复印、摘抄、汇编。复制、复印、摘抄、汇编机密级和秘密级的密件,必须经批准并履行审批手续。
9.国家秘密载体的保存有哪些保密要求?
(1)保存秘密载体,应当选择安全保密的场所和部位,并配备必要的保密设备;
绝密级秘密载体应当在安全可靠的保密设备中保存,并由专人管理。
(2)工作人员离开办公场所,应当将秘密载体存放在保密设备里;
(3)涉密机关、单位每年应定期对当年所存秘密载体进行清查、核对,发现问题及时向保密工作部门报告。
按照规定应当清退的秘密载体,应及时如数清退,不得自行销毁;
(4)涉密人员、秘密载体管理人员离岗、离职前,应当将所保管的秘密载体全部清退,并办理移交手续;
(5)需要归档的秘密载体,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档案法律规定归档;
(6)被撤消或合并的涉密机关、单位,应当将秘密载体移交给承担其原职能的机关、单位或上级机关,并履行登记、签收手续。
10.国家秘密载体的销毁有哪些保密要求?
(1)销毁秘密载体,必须要履行清点、登记手续,经机关、单位的主管领导批准,严禁私自销毁;
(2)销毁时要确保秘密载体的内容无法还原。销毁磁介质、光盘等秘密载体,应当彻底销毁,也可采取粉碎、烧毁或化学腐蚀等方式进行;
(3)需集中销毁的密件应当送往文件销毁定点单位销毁。有关人员要在场监销,并由监销人员和销毁人员共同签名,禁止将秘密载体当作废品出售;
(4)送往定点单位销毁的密件,应当装袋、封紧,专人专车押送,防止运送途中散失。销毁工作完毕后,应对销毁现场进行认真清理。
对机构撤销、合并时,原单位的秘密文件,发文单位要求收回的,要如数收回清退发文单位;发文单位不收回的,要移交有关部门,或者登记销毁。
11.复制国家秘密载体有哪些规定?
(1)复制绝密级秘密载体,应当经密级确定机关、单位或其上级机关批准;
(2)复制制发机关、单位允许复制的机密、秘密级秘密载体,应当经本机关、单位的主管领导批准;
(3)复制秘密载体,不得改变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4)复制秘密载体,应当履行登记手续;
(5)复制件应当加盖复制机关、单位的戳记,复制件应视同原件管理;
(6)涉密机关、单位不具备复制条件的,应当到复制国家秘密载体定点单位复制。
12.国家秘密载体的汇编、摘录和引用有哪些规定?
(1)汇编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应当经原制发机关、单位批准;
(2)经批准汇编秘密文件、资料时,不得改变原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确需改变的,应当经原制发机关、单位同意;
(3)汇编秘密文件资料形成的秘密载体,应当按照其中的最高密级、最长保密期限管理;
(4)摘录、引用国家秘密的内容形成的秘密载体,应当按照原件密级、保密期限管理。
第五篇:工会知识读本
工会基础知识读本
1、我国工人阶级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答:我国工人阶级诞生于1840年以后,是在近代工业企业中,开始诞生并逐渐发壮大的。
2、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是什么?
答:在1919年五四运动中,以上海为中心的全国工人总同盟罢工,推动了爱国运动的决定性胜利,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3、新中国第一部《工会法》颁布于什么时候? 答:新中国第一部《工会法》颁布于1950年6月。
4、中国工会的性质是什么?
答:《中国工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这表明,中国工会的本质属性是工人阶级的阶级性、群众性和政治性的有机统一。
5、中国工会的群众性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答:中国工会的群众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参加工会组织及其活动的自愿性、民主性和吸纳工人阶级队伍成员的广泛性。
6、中国工会的法律地位表现为什么?
答:中国工会的法律地位表现为工会的法定权利与义务以及工会的法人资格等。其中,从法定权利来说,工会的代表权是工会的各项权利的前提,工会的维护权、参与权、平等协商权、监督权是实质内容。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重大现实意义是什么? 答:指明了中国工会的发展方向。
8、做好工会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保证是什么? 答:直接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9、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0、工会工作的生命线是什么? 答:密切联系职工群众。
11、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基础工程和战略任务是什么? 答: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1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在组织上的要求是什么? 答:维护工人阶级的团结和工会组织的统一。
13、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核心、根本和关键分别是什么?
答: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根本是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关键是坚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14、新形势下中国工会的工作方针是什么? 答:组织起来、切实维权。
15、全国总工会提出的“两个普遍”的要求的内容是什么?
答: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16、《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中规定了工会哪些思想组织原则? 答:(1)全国建立统一的中华全国总工会;(2)实行同级党组织处级工会双重领导,以同级党组织领导为主的原则;(3)民主集中制原则;(4)产业与地方结合的组织领导原则。
17、《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中规定了工会哪五项组织制度?
答:(1)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制度;(2)基层工会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3)民主选举制度;(4)联合制、代表制;(5)委员替补、增补制。
18、中国境内各级各类工会组织的最高领导机关是什么? 答:中华全国总工会。
19、中国工会组织接受哪双重领导?
答:中国工会组织接受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工会双重领导,以同级党组织领导为主。20、工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有哪两方面的要求?
答:一是“会员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二是按照群众组织的性质和特点,建立充分体现群众化、民主化要求的领导机构和工作制度。
21、基层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多长时间召开一次?委员会的任期是多长时间? 答:基层工会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选举产生的工会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到5年。会员100人以下的基层工会一般召开会员大会。
22、什么是基层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常任制?
答:基层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常任制,是指基层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在规定的任期内,始终具有代表资格、履行代表权力和义务的制度。
23、工会民主选举有几种方式?
答: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可以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也可以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
24、基层工会主席直选的一般方式是什么?
答:基层工会直接选举工会主席所采用的一般方式:一是选举工会委员会委员时,同时选举工会主席。二是按照一定的差额比例提出工会主席候选人,由全体会员或会员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工会主席。
25、工会经费的来源是什么?
答:《中国工会章程》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工会经费来源:
(一)会员缴纳的会费。
(二)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按照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工会拨款的经费或者建会筹备金。
(三)工会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
(四)人民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补助。
(五)其他收入。
26、会员个人缴纳的会费按何种比例计算?由谁使用?
答:会员个人按照本人每月基本工资收入的0.5%向工会组织缴纳会费。会员所缴纳的会费,全部留在基层工会使用。
27、什么是基层工会组织?
答:在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基层单位经过上级工会批准建立的工会组织,称为基层工会组织。
28、建立基层工会组织的基本程序是怎样的?
答:(1)成立工会筹备组、发展工会会员;(2)提名基层工会委员会委员、主席、副主席候选人;(3)召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基层工会委员会委员、主席、副主席;(4)呈报选举结果;(5)依法办理工会法人资格登记。
29、会员(代表)大会选举的人数要求是多少?
答:参加选举的人数为应到会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时,方可进行选举。30、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在什么情况下应建立女职工委员会?
答: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工会中有女会员10名以上的,应同时建立女职工委员会,不足10名的可以设女职工委员。
31、什么情况下基层工会设置专职工会主席? 答:《工会法》第十三条规定:职工200人以上的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会,可以设专职工会主席。
32、基层工会申请取得工会法人资格应当具备什么条件?
答:一是按照《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的规定成立。二是工会经费来源有保障。三是有组织机构和办公场所。四是能够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3、什么是工会“小三级”组织网络?
答:全国乡镇(街道)工会——村(社区)工会——企业工会。
34、新形势下基层工会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答:基层工会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组织为重点。
35、如何提高基层工会规范化水平?
答:(1)规范工会组织建设;(2)规范工会主席产生;(3)规范制度建设;(4)规范建设职工之家。
36、提高基层工会群众化、民主化水平要坚持哪些制度?
答:(1)坚持会员(代表)大会制度;(2)坚持党员代表常任制;(3)坚持民主选举制度;(4)坚持民主决策制度和分工负责制度;(5)坚持民主评议监督制度。
37、建设职工之家的原则、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原则是:服务大局的原则、突出维护的原则、依靠群众的原则、创新发展的原则和齐抓共建的原则。(2)基本要求是:健全组织体系、促进科学发展、履行维护职权、提高职工素质、服务职工群众、加强自身建设。
38、职工之家有哪几个荣誉称号?
答:有“合格职工之家”、“先进职工之家”和“模范职工之家”三种荣誉称号。
39、工会组织有哪几项社会职能?
答:工会有四项社会职能:维护职能、建设职能、参与职能和教育职能。40、工会的基本职责是什么?
答:中国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41、维护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权利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维护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权利,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改善劳动安全卫生状况,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女职工特殊权益。
4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包含哪些内容?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主要内容是: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
43、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答:工会加强自身建设。
44、劳模精神的内涵有哪些?
答:劳模精神是中国工人阶级伟大品格的生动体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展示。它包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45、如何学习劳模精神、弘扬中国工人阶级伟大品格?
答:(1)用劳模的崇高理想凝聚职工;(2)用劳模先进事迹感召职工;(3)用劳模的高尚情操陶冶职工;(4)用劳模的进取意识引领职工。
46、什么是劳动竞赛?
答:劳动竞赛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劳动竞赛特指生产竞赛;广义的劳动竞赛是职工经济技术活动的统称,包括生产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岗位练兵、技术比赛等活动。
47、劳动竞赛有哪三大功能? 答:群众性、广泛性和民主性。
49、新形势下开展劳动竞赛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新形势下开展劳动竞赛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两个统一”、“三个结合”。
50、新形势下开展劳动竞赛的原则是什么?
答:为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原则,“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原则,有利于职工群众参与的原则,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的原则,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原则。
51、工会怎样做好新形势下的劳模工作? 答:(1)切实关心劳模的生活,落实劳模待遇;(2)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劳模管理工作机制;(3)发挥劳模骨干带头示范作用,为劳模施展才干搭建舞台。
52、什么是劳动合同?
答:劳动合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依据。
53、什么是集体合同?
答:集体合同是指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作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经平等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
54、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核心内容有哪些?
答: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作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是集体合同的核心内容。
55、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有哪些?
答:包括:用人单位的工资水平;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支付办法;加班、加点工资及津贴、补贴标准和奖金分配办法;工资调整方法;试用期及病、事假的工资待遇;特殊情况下的职工工资(生活费)支付办法;其他劳动报酬分配办法。
56、我国法定的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答:职工代表大会。
57、厂务公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企业重大决策问题。二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重要问题。三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四是与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密切相关的问题。
58、职工合法权益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主要包括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民主政治权利、精神文化权益和社会权利等;同时还体现在女职工以及困难职工、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特殊权益等方面。
59、职工劳动经济权益有哪些?
答:包括(1)劳动就业权;(2)收入分配权;(3)社会保障权;(4)劳动安全卫生权。
60、什么是劳动就业权? 答: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并且有劳动愿望的劳动者依法从事有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劳动的权利。也即指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它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权利。
61、在企事业单位,工会主要从哪几个方面维护职工群众的民主权利? 答:一是积极推行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二是深入推行厂务公开;三是推动公司制企业建立健全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62、什么是职工的精神文化权利?
答:职工精神文化权利,是指职工依法在接受教育培训;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创业能力和竞争力等方面享有的权益。
63、我国工会已经形成了哪三个帮扶品牌? 答:送温暖工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金秋助学。64、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主要为职工做什么工作?
答: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主要工作有职工基本生活救助、职工法律援助、职工子女入学救助和职工就业帮扶等。65、劳动保护的内容是什么?
答:(1)劳动安全卫生工作;(2)休息休假保护;(3)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捉住。
66、“安康杯”竞赛活动开始于什么时候?
答:“安康杯”竞赛活动是20世纪80年代由包头市总工会首创的。67、什么是劳动争议?
答:劳动争议的特征:双方当事人一方为用人单位,另一方为劳动者;劳动者是用人单位的成员,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争议与劳动权利和义务有关。69、工会在劳动争议调解中有什么作用?
答:一是督促帮助用人单位依法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二是主持并参加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工作;三是推动建设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使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劳动争议调解网络,扩大调解工作的覆盖面,增强调解工作的权威性,最大限度地将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70、工会提高职工技术技能水平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工会主要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赛和技能培训活动提高职工技术技能水平。71、目前工会开展的技能培训主要有哪些类型?
答: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企业内部面向企业职工开展的技能培训;一种是面向社会开展的技能培训,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72、《中国工会章程》规定的劳动者加入工会成为会员的条件是什么? 答:《中国工会章程》第一条明确规定:“凡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或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承认工会章程,都可以加入工会为会员。” 73、什么是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答: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是指生活费中的大部分是依赖于个人的工资、津贴、奖金或者其他工资性收入。74、职工加入工会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答:承认《中国工会章程》是职工加入工会的前提条件。75、职工入会的程序是什么?
答:一是由本人自愿申请,二是经工会基层委员会批准并开发给会员证。76、基层工会委员会接到职工入会申请书后,从哪些方面研究审查接纳职工入会?
答:主要内容有(1)申请人是否符合入会条件;(2)是否自愿;(3)是否符合入会手续。凡符合条件和入会手续的应当批准。77、工会会员的权利包括哪些方面?
答:(1)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2)批评和监督的权利;(3)对国家和社会生活问题及本单位工作提出批评与建议,要求工会组织向有关方面如实反映的权利;(4)在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求工会给予保护的权利;(5)享受工会举办的福利、优惠待遇和奖励的权利;(6)在工会组织内的言论自由权。78、工会会员的义务包括哪些方面?
答:(1)学习的义务;(2)积极参加民主管理,努力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3)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遵守劳动纪律;(4)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向危害国家、社会利益的行为作斗争;(5)维护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发扬阶级友爱,搞好互助互济;(6)遵守工会章程,执行工会决议,参加工会活动,按月交纳会费。79、对工会会员的教育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包括:工会意识教育、会员意识教育、参与意识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80、会籍管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包括:会员档案管理、会员组织关系接转、保留和恢复会员会籍、办理会员退会手续以及开除会员会籍。
81、工会会员按转组织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答:即:职工劳动(工作)关系在哪里,会员组织关系就在哪里,会员组织关系随劳动(工作)关系流动的原则。
82、提前退休或内部退养的会员会籍如何处理?
答:提前退休或内部退养的会员会籍暂不作变动和处理,待其按国家有关规定正式办理退休手续时,再按规定办理保留会籍手续。
83、调离原单位而调入单位暂未建立工会组织的会籍如何处理? 答:应保留会籍。
84、保留会籍的工会会员,不再享有什么权利?
答:保留会籍的会员,不再享有工会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85、会员可以退会吗?
答:可以。《中国工会章程》第六条规定:会员有退会自由。86、什么是自动退会?
答:会员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缴纳会费、不参加工会组织活动,经教育拒不改正,视为自动退会。
87、工会会员退会后可以保留会员证吗?
答:不可以。退会后由基层工会委员会收回《工会会员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