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重庆工商大学 管理学院2004级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班 韩光飞
指导教师:唐喜林
摘要:信息与能源、材料一起被视为现代经济的三大支柱, 人们在努力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 越来越重视对信息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如何开发和利用企业的信息资源, 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因此, 中小企业应重视企业信息资源的建设,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各种条件和机会, 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决策提供服务。本文就是在信息资源管理大发展的背景下,对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策略分析。
关键词: 信息资源管理 中小企业 策略分析
Abstract:The information and energy, materials are together seen to three pillars of the modern economy, people at the time of working hard and developing the natural resources, value the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exploitation to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more and more.How develop and make use of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of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will affect the existence of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directly.Therefore, win the small business enterprise and should valu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information resources, according to own actual circumstance, make use of various condition and opportunities that the exterior environment provide well, the development makes use of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ducting and making policy to provide the ser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business enterprise.This text is a background that manages the big development in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under, to in the small business enterprise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the existent problem carries on the study and strategy analysises.Key words: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Small and Medium-sized Businesses
Strategy analyze
(共12页)
一、引言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在这一时期信息经济的崛起,信息观念的更新,以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信息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世界上的经济发达国家相继进入信息社会,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信息化程度也相应提高。同时,组织内部的信息膨胀,一方面,组织越来越受到过多的信息影响阻碍了其果断的决策与有效的行动;另一方面,组织信息资源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企业有用的信息却往往不能快速地到达其决策部门,甚至无法获取这些有用的信息,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管理复杂性的日益增强,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逐步普及引发了诸多的管理问题,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信息资源管理沿着信息管理发展的脉络在不同的实践领域脱颖而出。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信息化与工业化交融互动的关系, 给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政策支持。信息资源作为企业的一种战略资源, 它与物资资源和能源资源有同等的、甚至更重要的作用。
三、我国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市场竞争的激烈使企业家们充分认识到, 谁能更多及时地拥有信息资源, 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因此, 一些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大型企业都较重视信息资源的建设与管理, 纷纷启动了企业信息化工作。进入90 年代以后,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 从行业看, 金融业、制造业、电力系统等信息化较高;从地区看, 东部沿海地区走在全国企业信息化的前头。与大型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相比,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还比较低。据有关方面调
(共12页)查显示,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达1 000 万家左右,创造了60% 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超过20% , 但在众多中小企业中, 信息化有效程度不高导致企业决策失误、市场反应速度缓慢等, 已经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据统计, 我国没有建立内部局域网的中小企业比例达到4214%;在建立了内部局域网的中小企业当中, 内部局域网联网终端数在5~20 的企业占3118% , 联网终端在20~ 100 的占1710% , 多于100 个的仅占514% , 真正实现计算机高级应用的企业在全国的1 000 多万中小企业中所占的比例还不足10% , 国内中小企业只有10% 左右实施了ERP和CRM 方案, 6% 左右实施了SCM 方案, 进入了信息化的高级阶段。而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室自动化及劳动人事管理阶段, 局域网的应用也主要停留在信息共享层面上, 生产控制方面应用很少。
2,我国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滞后, 管理不规范,中小企业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高, 有效利用水平还很低, 更不用说利用信息平台进行业务升级。因此, 加强信息化建设、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已是中小企业的当务之急。
四、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中的问题的对策分析
1,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不规范的策略(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实现资源共享
企业信息化建设一定要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企业信息化建设其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全面深入地对企业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确定系统站在发展的高度进行总体规划。规划可适当超前,但要适度,要注意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适当取舍,循序渐进,切不可盲目求大求全求新,要分阶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实现企业信息化;同时各企业之间避免各自为政,杜绝资源的浪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
(共12页)享。
(2)改革企业管理模式,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信息化评价标准
①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创新。将传统的金字塔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精简化和扁平化的网络型管理模式,缩短从底层到高层的信息传递时间,从而便于企业精简机构,减少管理费用,降低人事成本,增强管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②设置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对企业信息进行管理。CIO直接对企业最高领导负责,下设企业信息委员会,成员由企业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兼任。信息主管的职能是保证整个企业的信息流与企业的整体效益目标相一致。信息主管首先要把握好自己的位置,处理好信息管理与生产经营管理各部门的关系,发挥好作为总经理信息助手的作用,在企业信息管理中起带头作用。具体来说,信息主管的工作主要是作好信息的“目标、计划、沟通”,包括贯彻公司总管的信息理念与精神;负起整个企业信息工作人员与总部信息流整合、并轨的重任;做出信息发展规划;做好内外沟通、上下沟通、左右沟通工作。企业的模式关键在于企业信息主管根据企业效益目标和总部总裁们的意图,自己去设置,以保证企业的信息工作有利于运作,有利于占领市场,有利于全体员工统一在高层决策信息的基础上创造效益,有利于企业效益目标的实现。CIO在评价企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时,不仅注重硬件设施,而且更加注重这些先进设备和系统做了什么事,收到了哪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③将企业员工的工作岗位目标与企业信息流相结合,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积极性,让他们足以根据自己的岗位实际提出信息服务要求,开展与企业效益目标主动联接的利用信息的行动。既要使企业员工的活动与企业效益目标一致,又要使各个企业员工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工作;既为了共同的利益目标,又保持各自的旺盛活动力,为企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共12页)
2,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滞后的策略
当今世界,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基石,对市场信息的反应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应采取积极的对策来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1)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保证足够资金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足够的投入。这里所说的投入包括资金的投入和人力的投入。很多企业愿意将资金投在广告等项目中,却对信息管理的价值并不认同。实际上,信息管理的投入产出比要比一般形式的广告工作好的多。因为信息管理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商业行为,而是改善企业整体质量的工作。企业领导层要端正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和态度:企业信息化是企业提高效益,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力手段,是企业自身的需要,而不是企业的一个摆设。企业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一方面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必须亲自参予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与此同时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2)培养一批稳定的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管理业务的信息化人才队伍
企业要长期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训,不仅要培训专业知识,而且要培训他们的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使他们不仅具有处理基础数据的能力,而且还有较高层次的预测和决策能力,以提高信息的价值。
以上政策的实施必然会推进企业的信息化进程,进而提高效益,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促进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企业发展形势的变化,我们还应不断继续探索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及时提出新的发展政策,调整原有政策,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中小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共12页)3,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低的对策(1)转变观念, 提高企业员工的信息素养和检索技能
思想观念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而行为方式的不同又产生不同的结果。中小企业的员工应转变观念,认识到“经营+ 信息= 财富”这个公式所蕴藏的含义, 意识到信息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信息化的社会中, 信息素养决定了人们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企业员工信息素养的高低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 因此, 企业经营者应意识到培养员工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可通过派人外出进修或请信息管理专家来企业授课等形式提高企业员工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 树立人人都是信息员的意识, 并随时随地了解有关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信息, 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2)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
近几年来, 我国政府在加大企业信息化工作方面出台了不少政策和规章。但企业信息化工作需要政府全方位的推动和指引。这种指引主要以依靠市场为导向来实现, 政府可通过政策、人才、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为中小企业的信息资源建设保驾护航。如挪威政府为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支撑体系。具体做法是在主要大学和26 所地方学院中建立“国家增值信息专家网络”,即TB IC(Technical and Business Information Center)。这些大学与当地的研发机构合作, 构成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支持;与商务信息提供者(如商业数据库商)一起构成本地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信息资源, 同时通过Internet, 可寻求全国其他地区的TBIC 的信息扶持, 从而形成多级、分地区的中小企业信息保障体系。
(3)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中小企业信息资源建设的现代化
目前, 我国信息基础设施规模跃居世界前列, 骨干传输网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但是我国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利用能力却较低, 大部分企业未
(共12页)建立自己的网站, 一些小企业甚至未上网。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已逐步改变了中小企业生产管理方式, 使中小企业由传统的手工式的生产方式逐步向自动化转变, 也使得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步实现计算机化管理, 企业管理者和一般员工可随时、迅速地获取各类商业信息、技术信息、决策信息、市场信息等。因此, 我国中小企业应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依托信息技术, 建立企业现代信息网络系统, 使企业管理各个环节通过信息的快捷流通和有效服务,实现资金流、物流和工作流的整合, 达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4)与图书情报部门联合开发企业信息资源
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的影响, 其收藏的文献信息资源相当缺乏。而图书情报部门拥有数量丰富、种类齐全的文献信息资源和高素质的人才, 二者可“联姻”, 相互利用对方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如图书情报部门可对自己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整合, 针对各个企业的特点, 开发其需要的信息精品, 为中小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产品, 并且可派出自己的高素质人才指导中小企业进行信息资源开发。而中小企业可向图书情报部门购买信息产品, 并借助图书情报部门的人才一同开发企业的信息资源, 使企业信息资源实现最优化, 为企业的决策服务。如挪威的TB IC 网络就是将信息专家和各行各业专家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资源纳入信息支撑体系, 且充分利用大学、研究机构的智力资源优势。这些信息专家主要来自大学和社会公共图书馆, 他们占有大量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 即可以为企业提供信息增值服务, 这些专家正是中小企业急需但又不具备的。(5)加大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 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互联网是打开世界信息资源宝库的钥匙, 谁掌握了网上信息资源,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因此,加大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的深度与广度, 是提高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捷径。网络信息资源包罗万象, 浩如烟海, 在于将以往各行其是的非正式信息交流、半正式信息交流和正式信息
(共12页)交流汇集在一个网络上, 人们可以同时查阅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信息。
加大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的方法主要有: 提供网络导航, 建立学科导航库, 开发专业信息资源指引库, 使用著名的国际联机系统, 使用著名的搜索引擎, 充分利用中文数据库, 重视利用特色数据库。
五、总结
综上所述,对我国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来说,加快其信息化建设步伐已经是发展所趋。企业信息化是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企业信息化可以实现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企业存在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资金不足、竞争力弱等特点。们更加渴望自身快速发展,增强自身的经济势力。对于这类企业开展信息化,可以利用其得到行业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产品信息、技术信息以及销售信息等,同时也可以及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做出积极的市场反应,达到了企业迅速发展的效果。企业开展信息化,有助于实现传统经营方式的转变对于处于传统领域的中小企业,它们的传统的加工业离不开生产和销售,传统的零售业也离不开供、销、存。实施信息化以后,这些关键环节都可以借助信息化去实现,同时企业开展信息化可以派生其他新型的销售手段。例如美国亚马逊书店((共12页)
第二篇: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信息组织、存储与检索》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院 系:管理工程系
专 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 级:2班 学 号:0313100227 姓 名:陈传伟
完成时间: 2013 年 12 月10日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分析研究课题
1.背景分析:
企业信息的开发与利用,从信息资源类型出发,企业信息资源有记录型信息资源、实物型信息资源和智力型信息资源之分。智力型信息资源是一类存储在人脑中的信息、知识和经验,这类信息需要人们不断开发加以利用。企业信息开发与利用的内容,包括市场信息、科技信息、生产信息、销售信息、政策信息、金融信息和法律信息等等。
由于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其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发挥信息的社会效益和潜在的增值功能,为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提高社会效益。一般而言,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1)对信息资源的管理;(2)对人的管理;(3)对相关信息工作的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企业整个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在全球经济信息化和中国已加入WTO的今天,加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需要解决的问题:
(1)什么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2)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存在那些问题?(3)对策的分析(4)发展前景
3.检索文献的要求
(1)所需的信息内容、性质、水平(略);
(2)所需查阅文献信息的类型:时间(年代)为近五年的文献;文献的发表地域不限;文献出版类型不限;原文语种为中英文;著者、机构要求不限,(3)课题所研究的学科范围和主题要求:
主题概念有:信息、资源、资源管理、企业、开发、利用、存在问题、解决策略分析 主题词:企业 信息 资源管理 开发 利用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分析 课程所涉及的学科:信息检索与利用 管理学(4)已经掌握的线索:无
(5)课题对文献信息查新、查准、查全的要求:近五年的文献,要求较高的查全率。
二、选择检索工具(检索系统)
结合本课题,确定采用手检与机检相结合的方法。选用的检索工具获得数据库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学术会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搜索引擎(www.xiexiebang.comwww.xiexiebang.com)等数据资源。
三、选择检索方法:
采用常规法中的倒查方法,结合浏览等其它方法
四、确定检索途径,编制检索式
1.分类途径
从课题分析可知,本课题的学科分类是属于科学管理。根据《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类目设置,可选用分类号F作为大类检索入。
2.主题途径
根据课题分析,可选用以下主题词作为检索入口: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存在问题。解决策略分析。检索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问题*策略分析。
五、查找文献条目、记录文献线索
不同的检索工具所使用的检索语言不同,所提供的检索入口也各不相同。在检索过程中,根据选用的检索工具确定正确的检索途径。根据课题要求,对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进行检索,选出符合课题要求的检索条目,并将所查得检索条目记录下来。
1.利用《万方数据库-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
(1)原文文献类型:期刊论文(2)检索年份2000-2010,(3)检索入口(检索途径)关键词:信息、信息资源管理、企业、开发、利用、问题、策略
(4)形成以下检索式:信息资源管理 and 开发 信息资源管理 and 问题
信息资源管理 and 策略......(5)阅读、记录(下载)文献条目。通过第一个检索式“信息资源管理 and 开发 ”得8条检索条目符合要求,选取其中三篇检索条目: 检索条目1: 企业资源管理策略分析
张洪烈
【摘 要】: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越来越成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然而,在我国大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闲置和浪费情况明显.本文通过分析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提出有效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建议.【关键词】:信息 信息资源管理 企业 开发 利用 【分类号】:G20 F27 【文章编号】:1006-2912.2004.07.019 【作者单位】:云南财贸学院统计与信息学院,云南,昆明,650221 检索条目2: 企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Analysis of Problems and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Exploita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Resources 李富玲李颖
【摘 要】:本文叙述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信息资源的特点,指出了当前企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索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信息资源管理 企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分类号】:G203 【文章编号】:1007-7634.2004.10.017 检索条目3: 论企业资源管理
孙素华
【摘 要】:企业信息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是企业信息化的关键环节.本文在对企业资源管理的内涵和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策略从企业信息资源的规划管理、实现管理、安全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关键词】: 信息资源现状分析策略管理 【文章编号】:1002-5863.2007.02 22.027 【分类号】:TP393.【作者单位】:衡水学院 河北衡水 053000
2.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
(1)原文文献类型:期刊论文(2)检索年份:2005-2012(3)检索入口(检索途径)关键词:企业 信息资源管理 问题 开发 利用
(4)阅读、记录(下载)文献条目。通过检索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问题” 共检索660条检索条目符合要求,选取其中两篇检索条目: 检索条目4: 我国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及发展 宋卫星,李登道
【摘要】 本文回顾了我国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并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内容、特征、实施措施、应用中遇到的问题等多个方面对我国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论文还就我国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重点与未来的发展方向阐述了看法。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信息资源管理 集成管理 现状 发展对策 【分类号】:F270.7 【机构】:山东科技大学
【刊 名】管理观察,2008年18期
检索条目5: 我国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刘雪竹
【摘要】 剖析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指出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在人、财、物、管理、法规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各种问题给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国内企业 发展策略
【机构】佳木斯大学图书馆情报部
【分类号】:F270.7 【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年11期
3.利用《万方数据库——学术论文数据库》检索
(1)原文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2)检索年份2000-2005(3)检索入口(检索途径)关键词: 企业 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管理
(4)阅读、记录(下载)文献条目。
通过检索得到符合条件的结果1条: 检索条目6: 【论文题目】: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机制研究 【论文作者】:汪晓霞 【分类号】:F270.7 【学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授予学位】:硕士 【导师姓名】:黄磊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摘要】 在信息时代,企业信息化的实践活动正在蓬勃开展,各类管理信息系统正在规划、设计、开发和实施,企业信息资源已成为企业一种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生产经营资源,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成为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相应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成为了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和新热点.目前,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综合性,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的现象十分突出.企业的实践活动由于重技术、轻管理,缺乏管理理论指导,存在投入大、效益小的问题.论文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为宗旨,基于现代企业信息管理的各种理论、技术和方法,系统性、理论性地研究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机制问题.在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方面作了积极地、有意义地探讨.该文以企业管理和信息系统的有关理论为基础,以企业内在需要为出发点,系统全面地探讨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问题.5.利用搜索引擎检索
进入百度搜索引擎(www.xiexiebang.com)输入“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以搜索到与本课题相关的英语文献,取1篇如下:
检索条目7: 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杨胜友郭和平
【摘要】浅析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杨胜友郭和平(天津纺织工学院)目前,我国在信息资源领域存在这样一些问题:①信息机构缺乏一种自上而下独立的完整体系。②信息机构基础条件差。③信息的共享性差。④信息业管理分工不明确。⑤信息资源开发的高投入与经费严重不足的...【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管理 存在问题与策略 开发与利用 【分类号】:c931.2 【作者单位】:天津纺织工业院
【刊 名】《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8年3期
六.获取原始文献(有原始文献的就加上 这一节,如果没有就不用要这一部分,直接加把实习小节七换成六即可)
根据以上检索结果著录款目中的文献来源项,通关有关图书馆,情报机构的馆藏目录可获取原文文献
原文(检索条目7的原始文献):
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我国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走过了10余年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总体上仍处于粗放式管理阶段。本文针对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法制不健全、标准不够统一、技术管理水平偏低、管理人才短缺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建立全国性的信息资源管理和协调机构;加快法制建设与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引导;建立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学科,推进理论研究;重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技术研究应用和注重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
网络信息资源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其规模庞大,内容复杂,牵涉面广,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网络化进程加速,网络信息资源在我们的社会中将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对它的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因此,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研究是构筑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工作,是科技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大力促进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和知识的传播与交流,对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实际意义。
1、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走过了10余年历程。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发布、传播、开发和利用,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仍不失为一个粗放式管理模式,处于互联网管理阶段。而国外发达国家正向下一代互联网管理阶段[1]过渡。当前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1 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1)缺乏全局和长远的网络资源建设规划。社会各界还没有把信息资源与能源、材料同样看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国家缺乏顶层设计,地区缺乏通盘考虑,单位缺乏长远规划,许多网站信息资源基本上处于一种无序化状态。
(2)在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各自为政,贪大求全,相对分散,信息资源大量重复,已经严重影响了网络资源建设的速度和规模,造成了资金浪费和短缺、资源闲置和稀少并存的局面。
(3)对采集加工的信息资源缺乏必要的质量控制和筛选机制,致使网上资源良莠不齐。
(4)信息资源的组织化程度低,共享性差,可用性不高,用户选择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有许多障碍。
1.2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制不健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和一些地方政府陆续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政策、法律,对规范网络信息活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现行的政策、法律还不能完全适应网络信息活动发展的需要。一方面,现有的政策和法律不够系统全面,配套性差,存在相当多的“盲区”;另一方面,网络的广泛应用不断产生一些新问题,法律和政策跟不上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因此,网络信息活动失范现象严重,诸如信息垃圾泛滥、黄色信息蔓延、网上侵权突出、网络犯罪猖獗、文化冲突加剧等。利用法律的力量来解决网络信息活动中的各种矛盾,规范和约束人们的信息行为,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已迫在眉睫。
1.3 标准不够统一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需要标准化。信息资源的前处理、上网发布进行传播、开发利用以及后期管理,都面临统一标准的问题。由于标准缺失,很多单位自订标准,造成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混乱局面,不仅数据加工不规范,而且检索界面、检索语言和管理系统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大量的数据库及电子出版物相互不兼容,各系统之间难以相互沟通,给用户使用信息资源带来很大的麻烦。
1.4 技术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技术监控、检索功能、系统管理等技术管理水平距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技术手段在监督、控制网络信息活动尤其是在确保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确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网络信息的检索功能不健全制约着用户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搜索引擎难以向用户提供较全面的检索途径,如允许用户从标题、作者、主题、年代、分类等多途径检索,并能进行二次检索。至于加权检索、智能检索等检索形式就更难见到。多数网站和搜索引擎的分类目录是自行设计的,采用自然语言标引,往往使同义词、近义词得不到控制,词间关系得不到揭示,给用户检索带来诸多不便,影响了网络信息资源的传播与利用。
1.5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短缺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需要高超的管理艺术、先进的技术水平和多门学科的知识,需要大批开拓奋进、朴实能干的管理人才和良好的工作环境。高级管理人才的缺乏,是导致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
2、对策与建议
2.1 建立全国性的信息资源管理和协调机构
基于我国目前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无序、管理落后的现状,有必要成立国家级的职能机构,负责规划和协调全国的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工作。该机构应具备的基本职能是:进行顶层设计,搞好总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组织协调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指导标准化设计;针对网络信息活动的管理和技术难题,组织攻关;组织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建议该机构由若干个部门组成,办事机构挂靠在信息产业部或科技部,也可以由某个国家级学会或协会履行其基本职能。
2.2 加快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法制建设
(1)结合国情开展网络信息政策法规基础理论研究
网络信息政策法规的研究在我国已渐成气候,且产生了一些研究成果,但还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研究框架。我国目前为止还没有产生如美国《贝克报告》、《洛克菲勒报告》等对国家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研究有重大影响的实践调研报告。我国应当像美国、澳大利亚那样设立国家专门信息政策法律委员会或建立全国性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和协调机构,引导各种研究力量针对我国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产生一批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的成果,指导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建设。
(2)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完整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与法律体系
近年来,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体系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结构。笔者认为,完善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与法规体系的构建,必须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现行政策法规体系的缺陷,汲取理论研究的成果,注重政策法规体系结构的完备性与层次结构的合理性,强调政策与法规的协调和互补,注重与国际条约、法规的兼容性。
(3)将网络信息安全政策法规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2]
我国信息安全政策法规体系中尚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我国缺乏如何实现与加快信息安全建设的短期持续的政策;现行立法层次低下,除了少数由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外,我国的信息网络法基本上是部门规章或地方法规,缺少高阶位的、统领性的信息立法和信息安全立法。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可以效仿美国的做法,加强国家安全局、信息产业部、国家技术标准化研究所等与信息安全有关的机构的合作,建立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管理模式,实现信息安全管理的有序化;加快出台各种短期持续信息安全政策,从国家层面上指导信息法律法规的制定。要制定一部纲领性的《信息法》、《信息安全法》,将信息安全提至国家战略高度,加强信息安全的执法与司法活动,严厉打击信息安全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
(4)研究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网络传输的交互性,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变得更加容易和隐蔽。在网络空间,信息资源可以快速方便地在全球范围传播。没有强有力的知识产权法制,创作者和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就得不到保障,投资者也不愿冒着巨大的经济风险进行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保护网上信息资源知识产权有利于促进我国网络产业朝着法制化方向发展。同时,我们建议修改《著作权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加强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尽快制定反垄断法,建立基本的反垄断法律制度对包括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在内的标准化垄断行为进行规制。
2.3 加速标准化建设,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信息技术引导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需要标准的支持,同时网络信息资源的特性也要求实施标准化建设。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不同于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它管理的对象是以超文本格式存在的,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信息,有特殊的存储介质,可以迅速传播、动态更新、实时交互。网络信息处理方法是非线性的,人们不易掌握网络信息的存在状态。在实施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时必须采取标准的输入输出格式,以便实现不同地区、不同机构的网络信息之间的互联与交流;在网络信息组织方面实现分类体系的统一以便于畅通的数据互换;在联机联合编目方面实现目录的标准化以便用户以统一的检索途径获取信息;实现数据的标准化与统一性是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所以,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实施标准化控制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还要看到,目前国际信息技术的竞争转变为信息技术标准化领域的竞争。发达国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并不断将本国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主导国际标准化的方向,增强信息技术的竞争能力。为此,我国也制定了很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和以国际标准为基础的网络信息技术标准。但是,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法律体系还不完善,标准与法律尚未建立国际通行的和谐联动机制,从而极大地阻碍了信息技术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进程。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加速标准化建设,促进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抢占国际网络信息技术的制高点[3]。
为了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促进网络信息资源的规范、协调发展和开放共享,必须抓紧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问题,建立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体系。
(1)改革标准化管理体制,做好顶层设计,全面研究制定网络信息资源从上游(采集、选择、组织、著录、加工)到下游(评价、传播、利用、开发、服务)和整个过程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问题。
(2)建立以国际标准为基础的自愿标准体系
根据国际惯例,标准是由公认机关批准的非强制性文件,绝大多数国家的标准体系都为自愿型标准体系,供企业自主地选择使用,只是通过技术法规对标准的引用,建立完整的标准法律体系,达到对标准内容的强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与世界标准化方向不符。建议先修改标准化法,尝试取消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推行学术团体标准,建立我国与国际接轨的三[4]级标准体系;逐步取消强制性标准,建立科学的与国际接轨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体系。
(3)建立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体系与标准化法律的联通机制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自愿标准体系与完善的标准化法律制度,标准化法律规定标准基本事项,技术细节通过指示性引用标准来解决;在没有适用标准的情况下,立法机构委托标准部门制定相应的标准,标准与标准化法律的这种沟通使两者之间形成一个统一灵活的体系,为网络信息资源技术发展提供了自由空间。目前,尽管我国现有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法律法规不同程度地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进行了引用,但其缺陷也是明显的,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标准转化为技术法规的通畅渠道,强制性标准事实上产生了技术法规的效果,以致标准与技术法规不分。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与标准化法律,建立标准与标准化法律的合理联通机制,建立科学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法律制度。
(4)重视技术层面问题的研究
国外正在加紧研究制定元数据标准、对象数据建设标准、数据导航标准等。人们已经普遍认同元数据标准(metadata standards)是一个重要的网络信息管理工具,现在最有影响力的元数据标准是Dublin Core标准。该标准能够植入HTML文本中来促进搜索引擎的检索功能,改进搜索的精确性,在揭示网络资源方面非常有效。我国已由国家图书馆牵头,中国及美国等多家单位参加,成立了“中文METADA-TA标准格式工作小组”,为全球中文文献资源管理研讨制定统一的标准格式。
2.4 建立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学科,推进理论研究
人们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持续探索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相结合,催生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这门学科的诞生。网络信息资源的特性:与面临的诸多问题决定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复杂性与艰巨性。由此产生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研究的重大命题,即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网络信息资源,将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导向更为合理的未来?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涉及网络经济、信息经济、国家竞争、信息攻防、网络安全与犯罪、知识产权保护、信息骚扰、网络文化冲击与渗透、网络道德自律等多方面的问题。而要合理合法地解决这些问题,无疑需要从技术、经济、人文和工程等层面展开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的综合性研究。
当前,学术界针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开展的研究多是自发的、个体的行为,还没有上升到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全面的研究。因此,建议政府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就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学科建立及相应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系统、全面的研究。
2.5 重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根本宗旨是,促进全社会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广泛地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开发将引发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它将解放劳动者,通过网络信息来调节动力系统和工作机器,形成信息时代的生产力。
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应的新技术、新产品将层出不穷。我们应重视面向管理、面向服务的新技术研究和应用,探讨面向内容的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新方法,探索网络信息服务的新模式。组织力量对信息转播、指引库、推送技术和并行网络搜索引擎等技术开展研究,建立统一的中文搜索引擎知识分类体系,发展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技术。
2.6 注重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
合格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应具备以下技能:具有网络信息资源搜集、加工、开发、利用的能力;具有数字资源和数据库设计开发能力;具有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能力;具有创新能力。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里设立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和“林业信息管理”等与信息相关的专业,还没有设立“网络信息管理”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网络
[6]
[5]信息经济的前景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考虑在现行学科门类中增设“网络信息管理”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以确立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学科地位,加速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促进我国网络事业的发展。
七、实习小结
文献检索心得
内容自写 „„
第三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小企业也发展的比较好。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意义,最近几年企业更加重视起来。但目前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成为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的问题之一。因此正确认识对待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使中小企业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已成为了企业本身所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问题对策
前言
这次人力资源管理我所选的题目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为了了解中小企业在我国所处的地位,我查找了一些书籍和网络上的资料。在当今,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总量的60%、57%和40%;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大约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近年来的出口总额中,有60%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为保持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和扩大社会就业率,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具有重要意义。而现在,人力资源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力资源是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对经济增长具有特殊重要性,同时也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还没有形成比较完美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中小企业,其人力资源管理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正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尽管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但是,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融资难、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缺乏、企业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能力弱、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一些不容忽视和回避且亟待解决的老问题,同时又面临不断产生的新问题的压力。同时,人力资源系统不完整也是中小企业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正确认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中小企业的现状
一、整体素质不高。据国家中小型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的一项问卷式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56家企业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共计4235人,占全部企业总人数的9.6%,其中,技术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有2097人,管理人员有1792人,两者合计3889人,占企业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总数的91.8%。
二、结构不合理。企业内人员过剩与人才短缺的矛盾同时并存。在上述的调查中,共计有各类人员44246人,其中,管理人员5064人,占总人数的11.5%;技术人员4489人,占总人数的10.2%;熟练工人23185人,占总人数的52.4%;一般工人11504人,占总人数的26%。企业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和高水平科技人才存在较大缺口,一般人员过剩。
三、人才流失严重。人才一部分流向海外,我国仅在美国的本科以上的各类专业人才已达45万人;一部分流向国内的外企,外企以其优厚的待遇和科研环境的优势以及科学高效的人才管理方式,大量吸纳国内人才;一部分流向经营好的大型内企。人才的缺乏已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可见,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现在还存在很大的问题,现在让我们看看
一、中小企业对录取人才的忽视
以前企业对人才的招聘,选拔,任用,几乎都有企业所有者决定。在发展的初期,中小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有 40%左右由业主的家族成员或亲朋好友担任。随着企业的发展,如果过分依赖家族式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会引发人才持续性增加的需求与家族式单一的供给之间的矛盾,从而形成人力资源的内耗和浪费。
由于历史与社会的原因,中小企业普遍认为人才就是指技术人才。他们将企业经营中的诸多问题归根于缺乏技术人才,而忽视了对其他人才的开发、培养;有些中小企业认为人才应是全能的“完人”,把企业的发展寄托于个别的 “完人”或“能人”身上,总希望在人才市场上找到“救世主”。这种狭隘的人才观,使中小企业形成一种对技术人才的依赖性,难以发现自身而临的真实问题。没有长远发展规划的必然结果就是导致企业行为短期化,只重视眼前利益,严重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
二、培训不到位,造成企业员工整体素质不高
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方式,但相当数量的中小型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并不到位。存在的问题:一是培训观念错位。许多企业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人员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往往把培训资金仅仅作为企业的成本而非长远投资。有的企业根本就不搞培训,有的企业则是对培训资金加以控制和节约,舍不得在培训上花钱。有的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但对于员工培训的效益和价值不做评估,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二是培训制度不健全,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国内许多民营企业的培训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具有被动性、临时性和片面性,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三、福利待遇问题,激励措施实施不到位
很多员工在进入企业之前会先考虑企业的福利待遇问题,这是员工考虑是否接受这份工作的关键所在。在中小企业中,会有一些克扣员工工资,假期的事情,这样就会造成人员的流失。同时,在一定的时机,激励措施也是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
四、中小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带来人力资源管理推行中的困难
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带来了人力资源管理推行中的困难主要就是中小企业资源匮乏,在人才的吸引力上,逊色很多,使得中小企业缺乏具有专门的人力资源技术的管理人才。发展中的中小企业通常存在一对很大的矛盾,一方面,企业内部资源如:资金、产品、销售渠道、品牌等都需要高素质、高知识、高能力的人才来整合和创造。而另一方面,正是因为企业这些内部资源的匮乏,使得企业难以招到“三高”人才,特别是在当今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和双向选择的社会条件下,更多的“三高”人才被那些品牌响亮,待遇优厚、管理规范、发展成熟的大中型企业中去。而中小企业也正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中:企业人员流失大使得企业不愿
花钱在人才上,而这种不愿花钱直接导致企业陷入人才匮乏之中。
对于中小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我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正确的选择人才
首先要改革落后的家族式管理体制,转变用人观念,按照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要求选人、用人。对企业内的各种近亲进行严格考核,能继续使用的与外聘员工同等对待,按能力定岗位;对不能或不利于继续留用的,要坚决辞退。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在选拔人才的时候,不能要求人才的完美,不能要求他们只要事业不要其他。实际上,只要在某一方面具有专长,能够为企业发展所需,就可以作为人才引进。
二、完善企业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首先,企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避免以罚代管。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转变员工思想观念,提高员工工作技能,不搞不教而罚。其次,可考虑多样化报酬方式,长期激励员工。如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期权和利润分享计划等。此外,岗位和工作性质不同,方式也应不一样。如高层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营销人员可采用底薪加提成方式;一线员工可采用计时工资制或计件工资制等办法。第三,运用好各种激励措施。如赞扬、金钱与物质激励、培训激励、荣誉和晋升激励,以及负激励如淘汰、罚款、降职与开除等。
三、建立有特色的人才培训机制
1.根据企业性质、员工特点,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培训力一案。中小企业创业初期培训重点在于塑造企业文化,贯彻管理理念及企业的发展目标,培养团队精神。在企业的成长期,重点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
2.建立培训方案的配套制度,主要包括契约制度、激励制度、考核制度和选拔制度,其目的在于提高培训效果,也利于企业收回培训成本。
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者自身素质,加强企业文化
企业的领导者决定了企业未来的方向,是整个企业的核心,起着领头的作用,所以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自身所具备的素质一定要得到提高。
不少中小企业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也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更不知如何去建立企业文化。可是,纵观国内外的企业发展,凡是能够长久生存发展起来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
五、制定人力资源总体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企业对未来人员的需求和供给之间可能的差异的分析,或者是企业对其人力需求与供给作出的估计以及中小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人力资源战略的设计。中小企业要给予人力资源总体规划足够的重视,企业的管理者应认识到它是整个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总体规划必须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将长期、中期、短期人力资源规划相结合,常规性和应急性人力资源规划相结合,使人力资源的总体规划始终保持一定的弹性,能够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调整而作出相应的变化。还要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规划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功能。
结论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中小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及时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尽快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确保企业内部运行良好,效益有所增长,促
使企业健康发展。
后记
致谢!
感谢张艾老师为我们上了10周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通过这门学科,我们知道了应聘的时候要做什么,怎么写自己的简历,怎样去录取一个人。感谢老师给我们这次锻炼的机会,教导我们如何去写一篇论文,这为我们之后将面临的毕业论文打好了一个基础。通过论文的撰写,使我能够更系统、全面地学习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并得以借鉴众多专家学者的宝贵经验,这对于我未来的工作方向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由于我这方面知识有限,论文中的有些观点以及对建议有许多疏漏和不足的地方,欢迎老师和专家们指正。
附录
参考文献
1、葛玉辉人力资源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企业研究报告。
3、朱瑞珍,蒋晗晖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
4、吴晓,李立轩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试论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试论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提纲:结构上分三大部分:
一、摘要部分
二、论述部分
1、民营企业本身的特点
2、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3、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三、对策部分
论述部分的主要类容有
1、民营企业本身的特点:产品成本低,但竞争力差。机制灵活,但管理缺乏现代化。利益驱动强,但短期化。民营企业往往缺少系统的人力资源规划。
2、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3、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缺少规划。人才引进方式方法上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等。
4、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以及分析: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要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体系。建立客观的评估绩效标准和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法。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企业文化与员工价值的提升。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可以把员工的工作效率昀大化,员工在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利益。要进行公开透明的聘用制度。
摘 要:经历了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也得到快速发展和壮大,已经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不可替代位置。然而,伴随着蓬勃发展的同时,“昙花一现”成为许多民营企业最终的命运。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有多个,而核心问题可归结为人力资源问题.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速度过快、企业数量巨大、生产规模多样、经营种类繁多等原因,使得民营企业管理水平有限,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更是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必经之路。
关键字
民营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对策
一、民营企业本身的特点
1、产品成本低,但竞争力差。民营企业讲求经济效益和利润最大化,占有 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产品成本相对较低。但由于优质产品少,品牌效应低,产品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多,精加工、深加工、附加值高的产品少,因而产品 竞争力相对较差。
2、机制灵活,但管理缺乏现代化。民营企业在管理方面具有国有企业不具 备的优势: 管理层次少、决策灵活、对人的管理更加直接、信息传递费用低;便 于为当地市场服务,同时也能满足专业性很强的各种需求,特别是为大企业提供 专业化很高的中间产品;推动技术进步的积极性高;能够对市场需求的变动及时 作出反应,合理调度和配置资金和劳动资源;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合一,节 省委托代理成本而保持企业的高效和竞争力;人才雇佣、选拔机制比国有企业灵 活。但民营企业管理中存在观念陈旧,管理随意、粗糙,任人唯亲,缺乏有效的 激励机制和科学的决策机制等问题,距离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差甚远。
3、利益驱动强,但短期化。一些民营企业利用市场经济初期市场不成熟、政策法律体系不健全,钻空子,一时间发展得还算顺利。但环境一有变化,立即 受到冲击。还有一些民营企业在发展问题上,不注重抓产品、工艺、技术和市场 创新,热衷于寻找捷径,盲目追风。我国人世后,市场体系、竞争规则、法律环 境将越来越健全和规范,民营企业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发展战略,为企业发展确定 正确的方向。
4、民营企业往往缺少系统的人力资源规划。民营企业把人力资源部门等同 于传统的人事部门,只是管管档案,简单的人事调动。对于人才重引进,少培养; 重使用,少关怀;重物质奖励,少精神沟通,导致人力资源规划跟不上企业的发 展战略,不能保证有合格的人才做重要的工作,难以保证公司战略的实现。不规 范管理,导致劳动争议和劳动纠纷的增加。由于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存问题,利润最大化是目标导向,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建设。一旦民营企业出现问题,人心 涣散,导致企业迅速垮台。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通过改革 开放 20 年的发展,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发展势头迅猛,成为我国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优化所有制结构、解决就业问题、稳定社会的主要力量。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的日常事务逐渐增多,根 本无法单凭企业的所有者来解决。企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企 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分开。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必然要求作为市场主体 的企业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力资 源的价值。因此对于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要获得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必须 顺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利用自身的优势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人力 资源管理。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信息技术的传播和发展,而人是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的载体,生产和传播知识的人力资源将取代资木 谁拥有最优秀的人力资源谁就能在激励的竞争中占据 成为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优势。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必然要求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管 理,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力资源的价值。因此对于民营企业 来说,要获得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必须顺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利 用自身的优势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二、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制度缝隙 中发展起来的。受当时创业的环境和制度因素的影响,企业成功与个人魅力、创 业精神和特殊禀赋有关。但制度转轨过程中市场给予的巨大机会,掩盖了中小型 民营企业在管理上的缺陷。这时期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采取以个人为中心、以亲 情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创业者的个人魅力和感召力成为企业凝聚力主要来源,这 对保证决策高效率和企业初期凝聚力起决定作用。因此,初始阶段中小型民营企 业管理活动中的决策非程序化、管理非制度化、执行非理性化和随机性构成了初 创期中小企业管理的基点,而转轨期的众多商机支撑企业迅速成长,其自身内部 管理的不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在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主体的内在条件发生深刻 变化的情况下,中小型民营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日益强大和多样化,竞争变得更 为激烈,仅仅依靠机制灵活而获取大量市场机会的时代不复存在。相反,中小企 业原有的管理日益暴露并成为制约其成长的桎梏。面临的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 企业规模扩大与管理能力不足的矛盾;产权不明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一股独大导致发展风险增大,员工凝聚力下降;决策随意性与企业追求长远利益 最大化需要理性决策的矛盾;亲情纽带与科学化制度化规范管理的矛盾。这些矛 盾突出集中体现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上。
三、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于将人力作为企业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进行开发与保护,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目的是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管理方式死板,缺乏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概念和理念。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由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员工与员工之间出现能力上的差距是发展的一种表现,属于正常现象,企业需要对企业员工进行技能、观念及内在素质教育上给予新的培训,给企业添加新的血液。但是,培训方面的投资是被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者所忽视问题。中小型民营企业没有系统科学的培训制度。首先是没有专门的培训部门和规划培训课程人员,即使有,也只是一个空壳,没有真真正正做出实事,在企业是一个非重要部门;其次就是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培训规划,总是临时抱佛脚,又或是培训安排的内容与员工需要不相符,还有就是,只重视对高级人员的培训,忽略对基层人员的培训等。表现出明显的被动性、临时性和片面性,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个需求层次。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绝大多数采用单纯的薪酬政策,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制度,不能对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全面的激励,使员工尤其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个性需求很难满足。目前的中小民营企业在激励机制这一块基本是空白,没有员工实现自身更高层次的需求,企业的战略目标也很难达到。
由于与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差异,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人力资源投资理念也 往往不一致,导致企业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战略并不协调。科学制定与企业相适 应的人力资源战略成为当前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难题。在市场竞争环 境发生变化和企业步入稳定成长期后,人的因素的作用日益重要。中小型民营企 业原有管理模式如制度照抄照搬不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管理较随意化、缺乏科学 性等弊端正成为制约企业成长的瓶颈。
1、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模式 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使用的这种家族式管理模式,在一定阶段和范围内有着 不可比拟的优势。诸如内在的凝聚力和团结、能提供可充分利用的信用资源,但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弊端就很明显地暴露出来,企业发展的历史习惯使得 他们在用人方面常表现为对外人不放心、任人惟亲、过分集权、论资排辈等。外 来人员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很难真正溶入团队。
2、人力资源管理缺少规划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一般来说都会缺少规划,由于中小企业一般缺乏较明 确的发展战略,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不可能有明确的计划。由于缺少规划 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使得人员流动性较大,最终影响了企业 正常的生产经营。
3、人才引进方式方法上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缺乏规范的招聘流程,企业需要人时就到人才市场去招聘,结果往往是招聘 企业多次重复性地到人才市场上去寻找所需的人才。这样既费时又费力,造成了 招聘成本过高,而且企业又难以招到满意的人才。选拔人才的方法上的单一落后。仅靠面试是很难测试出一个人的实际能力的。加上多数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 本身的专业素质较低,在招聘时仅凭经验办事,重学历不重能力,重应聘者言谈, 不重应聘者的实绩,甚至以貌取人,难以保证人才的进入。
4、缺乏培训和开发体系 由于中小企业每个员工的事务性工作量较大,自身没有参加再培训的时间和 精力,安排培训随意性较大,因此员工普遍缺乏提高的机会。经济学家在分析近几 十年来各国经济增长因素时发现,越来越多的经济增长不能利用劳动力的追加和 物力资本的追加来解释。越来越多的人承认,这只能归功于教育的提高和人的能 力的充分开发和利用。虽然提高工人的技能要投入相当的费用,但它能生产更多 的利润,足以补偿费用的支出。企业要谋得在竞争中创新发展,就必须对职工进 行终身教育和培养,以保证企业发展所需人才技能的更新。然而,大多数民营企 业在人才培养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短期行为,没有形成与企业发展战略略相 匹配的系统性、持续性的培训机制,使培训成为一种短期行为。
5、缺少绩效考核机制和快速的反馈渠道 绩效考核是保证工资收入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环节, 是科学地评价个体的 劳动成果,激发个体努力的必要条件。绩效考核原则中有一个反馈性原则, 即考 核主管应在考核结果出来后与每一个考核对象进行反馈面谈, 不但指出被考核 者的优点与不足并达到一致,更重要的是把改进计划落实到书面, 以杜绝不良绩 效的再次发生。但很多企业的主管人员一方面缺乏沟通技巧, 使得反馈质量难以 保证;另一方面主管人员不能持之以恒,反馈工作不能长久进行。
6、缺乏有效的个体激励机制 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最关键的是必须吸引并留住更多具有丰富人力资 本并且是企业需要的人才,但是人力资本最根本的特性是可以激励,但不可以强 迫。其特性决定了人力资本管理的核心理念只能是有效激励。影响个体努力程度 的因素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个人对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外部因素主要是企业文化的影响。
7、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和开发不够 通常民营企业需要的人才一般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获得: 培训、留用、和引进。对民营企业而言,由于其相对弱势的地位及其相对有限的资源,在人才市场上很 难吸引到足够的高素质人才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培训自然就成为提高员工素 质,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实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但目前企业员工培训状况并不乐观,存在诸如投入不足、专业人才匮乏、培训理念落后等问题。企业中进行系统化培 训的还很少,而且受行业和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差别较大。
四、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以及分析
中小型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其经营者首先要从 战略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密切联系企业实际,以企业发展目标为基础进行企 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出现的问题,有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但更多地源于民营企业自身,其中的关键是民营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意识问题。
对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有明晰而准确的认识,与民营企业家自身的素质关系紧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即开发程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民营企业的所有者或经营者学历偏低,知识有限,局限于已有经验或者知识水平不全面,缺乏经营管理和资本运营方面的知识。部分民营企业家认识到了自身素质的缺陷,但总是以时间紧张或其他方面的理由予以推脱或找人代替学习,自己只是交钱领证。所以,切实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素质是解决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根本。因此,建议中小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善: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因此,民营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 理念,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把人看作是企业最具活力、最具能动和 创造性的第一资源。2要对员工进行科学的招聘、选拔和任用,做到人尽其才,避免浪费人力资源、增加企业成本。
3、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等工作。要加强和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4、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它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内容:企业未来劳动力需求预测,内 部劳动力供给预测和外部劳动力供给预测。在人力资源规划中要注意企业的发展 和员工的发展是互相依托、互相促的关系。如果只考虑了企业的发展需要,而忽 视了员工的发展,则会有损企业发展目标的达成。优秀的人力资源规划,一定是 能够使企业和员工得到长期利益的计划,一定是能够使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计 划。通过人力资源规划将企业目标和策略转化为对人力的需求,有效达成质和量、长期和短期的人力供求平衡,包括企业宏观、微观、长期、短期的人力资源招聘、使用、培训、晋升、调迁等计划,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在制定人力资 源规划的同时,还应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建立各项规章制度,通过规范用 工制度、在企业内部构建良好的人力资源配置系统等,进一步规范管理模式。5要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体系。建立客观的评估绩效标准和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法。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竞争机制,优化结构、各司其职、减少重复和浪费,做到人尽其才。6要进行公开透明的聘用制度,人才聘用必须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让人才在平等的条件下竞争,在平等的条件下发展,员工的个人利益在规范的制度下得到保障。只有这样,内部关系才能更和谐,才有助于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才能督促员工不断学习,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同时,有助于增强员工对企业发展的信心,更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7、企业文化与员工价值的提升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是企业的社会形象,是企业的知名度,是企业生 存发展的动力。民营企业在新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应提倡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工 作激情,并且着重塑造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确立完善的规章 制度和用人政策,这些都会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成份。民营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 设就是营造优秀的企业文化,重视并大力宣传企业精神,使企业自身独特的文化 精神观念贯穿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整个体系和所有环节,努力创造和谐、合作 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员工的献身精神和忠诚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塑造奋发 向上的企业精神, 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生活待遇和优美清新的工作环境,从管理 上充分体现对员工尊重,加强管理沟通,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增强员工的凝聚力。8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可以把员工的工作效率昀大化,员工在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利益。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是民营企业对员工的激励要注重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结合,首先要提高员工 的工资、福利待遇。工资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且是员工的第一需求。薪酬 的高低也是衡量员工价值的标准之一,较高的薪酬不仅能使员工的物质需要得到 满足,同时也可满足员工的心理需要,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在物质激励的同时,应注重对员工的精神激励,要建立一种多元化的激励体系,培养和增强员工的组 织归属感,通过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来激发员工的求胜欲和进取心,形成与企业 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的局面。中小型民营企业要以现代企业薪酬管理理论为指导,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以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如民营企业可运用股权激励,用部分股份留住企业核心人员并吸引优秀人才,实行员工持股和股票期权制度将职工的未来收益、养老计划和公司股值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统一起来,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王小霞著.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误区[J].企业管理,2005,4 [2]赵曙明著.绩效管理在民营企业中的实施误区[I].今日财富,2005,3 [3]张小林编著.人力资源管理(第一版)[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万力编著.人力资源新档案(第一版)[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
第五篇:浅析中小旅行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中小旅行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中小旅行社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旅行社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
当前中小旅行社经营面临的问题是有限的接待量和低利润率现象。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旅行社自身因素来看,绝大多数中小旅行社人力﹑财力﹑物力有限,而其经营活动却涉及从产品设计开发到旅游接待的各个环节。这种经营多环节必然会造成每一经营活动深度的不足。浅层次的产品开发直接影响了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促销的欠缺使很多国内游客对旅行社的服务缺乏了解,对通过旅行社能获得的价格实惠及其它便利持半信半疑态度,最终使旅游者对国内中小旅行社的利用率偏低,市场范围狭小;另外,接待的不周更加强化了社会公众对中小旅行社的不良印象,减少了回头客和其它顾客来源。旅行社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求生存,必然举步艰难。
(二)中小旅行社的市场秩序混乱
1.中小旅行社以削价这种恶性价格竞争为主
由于中小旅行社不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在面对市场剧烈的竞争时主要表现为通过降价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质量低劣的旅游产品直接危害旅游者的切身利益。同时为了降低价格,旅行社内部也尽量减少成本,降低开支。所以很多中小旅行社没有固定的导游员,不支付给导游基本工资,不给导游社会保障,甚至有要求导游员花钱买团的现象。这种做法导致导游去说服游客去参加自费景点﹑进店购物﹑到娱乐场所消费等,从而获取不正当的利益,这也在客观上加剧了旅游市场的混乱局面。这种做法已经多次被媒体曝光,导致旅行社整体的诚信危机。中小旅行社的形象则更不光彩,人们对其更缺乏信任,致使中小旅行社的发展陷入极大的麻烦之中。2.服务产品问题
旅行社服务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专线的重叠和低价竞争,这是中小旅行社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其直接原因是:一些开发能力比较强的旅行社,一旦开发出新的旅游产品,众多旅行社便会一拥而上,推出同样的产品和服务,这就是旅行社之间的“搭便车”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有开发实力的旅行社推陈出新的积极性,导致产品日益同质化。
创新是一种风险投资,短期内可能无法取得收益。当旅行社规模不大和注重短期收益时,决策者可能会忽视品牌的重要性。产品创新活动也需要财力和物力的支持。
面对旅行社之间的激烈竞争局面,为了生存,组团社在组团市场拼命的降价以揽到游客,而后向地接社拼命压价,而地接社面对竞争压力有的降价,有的甚至承诺垫付资金,但是在实际消费中,旅行社为了生存则暗地降低服务标准,或者加大购物行程,旅游者经常发现旅行社产品会在没有约定的地方出现质量问题,而且不能在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获得足够的赔偿。这就是说,旅游合同存在漏洞,使得旅游产品存在道德风险。最终导致游客对组团社的反感,甚至发生纠纷。组团社面对游客的投诉和不满,又对地接社施压,甚至不结算地接款。如此的恶性次循环,导致游客﹑组团社﹑地接社三方相互埋怨和不信任。旅行社行业为此面临着严重的信用危机。这种恶性循环的局面势必会影响到中小旅行社的健康发展。3.导游及其他服务人员素质偏低
旅行社员工的素质和能力至关重要,但是目前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导游的整体水平比较低,综合素质比较差,使旅游者不满意,使旅行社的声誉受到很大的损害。旅行社不重视内部营销工作,二线人员缺乏为一线人员服务热情与服务意识,经常在为顾客提供服务的问题上相互推辞,由于旅行社忽视内部营销工作,就造成了旅行社内部员工缺乏相互服务的意识,缺乏团队合作的精神,也造成了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
(三)中小旅行社服务营销中出现的问题
1.工作人员缺乏服务营销观念,经营管理水平低
从旅行社经理到员工过于强调产品营销,关心旅游产品能否成功售出,而对于旅游产品的开发包装﹑接待社的选择﹑广告宣传﹑最终成形﹑售后环节等各个环节的服务营销问题相当地漠视。导游是旅行社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但很多导游却缺乏服务意识,而是将个人利益放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之前,完全忽视对游客的服务。这固然有人员素质方面的问题,但我认为更主要的原因是中小旅行社不重视树立服务营销观念,缺乏对员工在服务营销观念方面的指导和训练,没有制定相应的服务流程并将其制度化。2.定价问题
在定价方法上,我国旅行社普遍采取成本加成定价法和竞争导向法,但正如前面所说,由于旅游产品同质化,降价成为竞争的唯一手段,从而导致竞争表成化,利润空间狭小。
3.渠道问题
大多数旅行社服务营销的渠道都采取直销的方式,很少数是建立了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目前大多数中小旅行社日常业务操作还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科技含量低,未能真正引入计算机管理,对网络营销﹑电视直销﹑商业信函等现代营销手段相对陌生。4.促销问题
我国旅行社的促销手段普遍较单调﹑雷同,一般都采取广告和人员推销的方式。大多旅行社选择在报纸上做平面广告,不能将产品的特性与独到之处突显出来,缺乏吸引力。另外,广告主要集中在大连几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上,形式和内容雷同,这种“你有我又全都有”的情况,造成了广告费的浪费。总代理﹑总经理﹑连锁经营等新型营销方式运用不多,促销方式仍然长期停留在靠经验凭关系争取客户的基础上。5.服务有形展示问题
当前旅行社对于服务有形展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首先对于所提供的服务缺少必要的物质环境展示,在企业形象标识﹑广告宣传﹑服务场所﹑服务合同﹑旅游用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旅游服务合同承诺旅游全程住宿三星级酒店,但是旅行社通常安排的酒店不是太旧就是地点太偏,最后在服务价格的展示方面,也常常不透明,隐藏自费项目和强制购物项目。6.服务过程问题
服务过程缺乏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服务的全过程随意性很大,极不规范。
二、中小旅行社面临现状的发展对策
(一)中小旅行社应看清形势﹑理清思路﹑做出抉择,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中小型旅行社通过代理制实现规模化经营
通过代理制来实现旅行社之间的业务联系。代理制的实现须将大多数的小旅行社改制为代理社,代理社不从事产品开发,也基本不拥有其他接待设施,其业务是专门从事旅游产品的代理销售,从而解决了原来业务方面“面面俱到,而又面面不到位”的矛盾。与此同时,代理社代理销售旅行社集团和专业社的产品还可以让那些被代理的旅行社集中资源,专心致力于产品的开发﹑促销和旅游接待业务,进而达到通过这种专业化分工和更深层次的合作实现旅行社业务规模经营的目标。
代理社可以只代理销售某一旅行社集团的产品,也可以根据自身和市场情况选择销售多个旅行社集团和专业旅行社的多种产品,这实际是一种超级市场式的销售方式,它便于旅游者的充分选择和购买。
2.完善诚信建设,中小旅行社应大力推进诚信体系的建设 旅行社应建立一个包括所有经理在内所有员工专门的诚信档案,并分等级。对于诚信屡出问题的个人,旅行社管理者应予以重罚,严重者可与其解除劳务合同。
总之,中小旅行社的发展还是要靠自身的努力,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把旅行社做大﹑做强,更好的保障自身生存﹑发展下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自身价值。
(二)解决中小旅行社的市场秩序问题 1.应控制旅行社数量,提高行业进入门槛
目前,旅行社的数量过多导致市场监管困难大,并且会使行业整体质量处于较低水平。正是很多不规范的企业破坏市场秩序,加剧恶性竞争。2.产品创新
各旅行社企业应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做好市场调研,根据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的变化趋势设计新的主题线路。应做好市场细分和产品定位,最后形成特色以及品牌,利用这种特色与竞争者区别开来,进而吸引和镇定顾客。旅行社要创品牌,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加强培训,为游客提供高质量﹑高水准﹑标准化﹑规模化的服务,并针对游客不同需求,努力提供到位的个性服务。另一方面,还要努力开发一些新的旅游产品,形成新的卖点,使游客真正感到游有所值,实现以产品创新来延伸品牌。3.提高服务人员素质
旅行社首先要精心挑选真正乐于为顾客提供服务并具备专长的员工,同时通过培训,使员工全面了解公司的业务,一专多能,并且能够跨部门合作,以此培养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引导员工在与顾客交往中的外部行为规范和价值观与旅行社内部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保持一致,确实提高员工的顾客意识和服务观念。从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二是加强对员工的激励和管理。通过合理的激励制度﹑工作分工及服务环境设计,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建立良好的企业内部文化氛围,使员工能积极热忱地为顾客服务。既有利于提高员工素质,又有利于减少员工流失。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留住人才。
作为旅行社的形象代表,导游员的服务将直接影响游客对旅行社的评价。而评价好坏形成的口碑效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小旅行社的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就要求旅行社要抓紧导游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同时在委派导游时,结合每位导游自身特点,充分考虑团队或散客的需求和特点,提供个性化导游服务,这样才能使游客满意,同时导游的能力也在工作中得到最大的发挥。
(三)提高旅行社服务营销能力的对策 1.树立全面的服务营销观念
旅行社一方面要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服务营销观念,坚持以顾客为中心﹑以服务为中心,强化全员的服务意识,树立全员的服务营销观念,并在旅行社上下达成共识。要在服务中获得竞争优势须将服务营销与服务过程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甚至超过顾客的期望。以达到最终提升旅行社服务质量的目的。2.增强服务有形展示
旅行社竞争激烈。首先,应该做好营业场所和企业形象标识的设计,给消费者留下独特且深刻的印象,以区别于其他的旅行社,有利于品牌的形成和保护。其次,将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体现在营业场所﹑旅游专用车﹑导游服饰和导游旗的设计上,不仅对旅行社内部形成凝聚力,而且对外形成吸引力。最后,旅行社应学会利用组成服务的有形要素突出服务的特色,尽可能地将无形服务转化为有形服务,让顾客更好地把握和判断服务的特征,更直观地体验服务给其带来的利益。3.有效运用促销方式
旅行社应合理利用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与公共关系等推销方式,实现各种促销方式的有效组合。在具体运用各种促销方式时须根据旅行社产品的特点和市场竞争地位来实施。营业推广与公共关系对于我国旅行社来说运用的相对较少,作为具有一定实 力的旅行社来说,这两种促销方式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提升自身行业地位的重要方式。
4.规范服务过程
旅行社应确定各种情况下的服务流程并将其规范化,增加服务人员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服务质量,做好全面质量管理。服务流程程序化可以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效率,缩短顾客等候服务的时间,提高顾客满意度。建立产品售后服务体系可以帮助旅行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建立口碑效应,从而提高旅行社的服务营销水平。5.营销中运用高科技
面对旅游市场的新变化和网络旅游服务公司的挑战,旅行社必须依托自己的旅游资源和网络平台,利用互联网建立崭新的﹑高科技支持的旅游服务营销模式。建立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信息系统和旅游服务产品的计算机预订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旅游目的地的各类旅游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储存于数据库内,并通过与相关旅游部门的计算机联网来实现旅游信息与旅行社行业发展动态同步变化,从而为趋于散客化的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实际旅程提供一条更方便﹑快捷和准确的信息渠道,成为旅行社行业面向旅游者的窗口。而旅行社计算机预订系统可以联系旅行交通﹑饭店﹑景点﹑导游公司等相关旅游部门,并据此为旅游者提供一系列的可供旅游者自己选择的多样化﹑差异性和个性化的旅游服务产品,为旅游者的旅游决策提供更加便利的且有选择性的旅游服务。
旅行社搞好服务营销,可以是旅游者在购买﹑消费活动中心情愉悦,提高对整体旅游产品的满意度,并感受到用较少的成本,换取了较大的收益,真切地感受到物超所值。同时,搞好服务营销还有利于维持和强化旅行社与可盈利的长期旅游者的关系,增加旅游者的重复购买率,增加旅行社的盈利,有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