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科技计划项目监督检查的管理办法(试行)(粤科监审字〔2014〕119号)

时间:2019-05-14 23:55: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省科技计划项目监督检查的管理办法(试行)(粤科监审字〔2014〕119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省科技计划项目监督检查的管理办法(试行)(粤科监审字〔2014〕119号)》。

第一篇:关于省科技计划项目监督检查的管理办法(试行)(粤科监审字〔2014〕119号)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省科技计划项目监督检查的管理办

法(试行)

来源:

时间: 2014-08-14 09:21:00

【字体:大 中 小】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省科技计划项目

监督检查的管理办法(试行)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2014年8月14日以粤科监审字〔2014〕119号发布 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提高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质量和科技经费使用效率,根据国家及省有关规定,结合我省科技计划项目监督检查工作需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省科技计划项目监督检查(以下简称“监督检查”),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进展、经费管理使用和实施绩效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问题。

第三条 省科技厅是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监督检查的主体,厅监督审计处负责统筹实施,相关处室按分工履行相应的管理职责。

第四条 监督检查的主要对象是承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单位及其合作单位(以下均简称“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等。

第五条 监督检查工作按照客观、公正、公开、高效的原则开展。

第二章 监督检查的方式和内容

第六条 监督检查可采用定期报告、中期检查、巡视检查和专项审计等方式进行。

1.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调整报告、重大事项报告等,项目承担单位按照相关制度的规定和具体要求,在项目实施期内报送相关报告,各项目主管处室负责相关报告的审查或审批,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如遇重大问题及时与监督审计处和规划财务处协商解决。

2.中期检查。各项目主管处室应制定年度中期检查计划,包括项目检查方式、抽查比例、选取范围、检查内容、时间安排和协助的服务机构等,并将计划报厅监督审计处汇总统筹,各项目主管处室需根据中期检查情况撰写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3.巡视检查。厅监督审计处派出巡视组,对承担项目较多、科技经费数额较大的单位进行制度化的督促检查。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检查、召开座谈会、资料查验等多种方式,全面检查项目承担单位及其负责人在贯彻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执行项目及经费使用等情况。

4.专项审计。厅监督审计处组成专项审计工作小组或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科技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以及财务收支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等进行专项检查和评价。

第七条 项目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是:

1.实施进展情况。项目承担单位是否严格按照项目合同书规定开展研发和成果转化,实际实施进度情况、指标完成情况,关键技术研发进度是否按计划执行,项目是否按要求进行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是否按计划完成项目任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

2.经费管理使用情况。项目承担单位经费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完善、措施是否得力;会计核算是否按国家和省级有关规定单独建账、独立核算,账务处理是否真实;承诺的配套和自筹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预算调整是否符合规定;科技经费开支审批程序和手续是否完备,有无与项目实施无关的不合理支出,有无存在滞留、挤占、截留、挪用等情况。

3.实施效果情况。项目实施有无取得关键技术突破,有无获得重大标志性技术成果;新产品开发、市场拓展、人才队伍培养、经济效益提升等情况,成果的转化应用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和作用情况。

第三章 组织实施

第八条 项目监督检查工作的主要程序一般分为3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果处理阶段。准备阶段主要包括:制定监督检查计划和方案、通知项目承担单位等;实施阶段主要包括:受理和审查报告、组织会议或现场检查、出具检查报告等;结果处理阶段主要包括审定及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等。

第九条 充分发挥专家和科技管理服务机构对监督检查工作的咨询作用,建立对专家和科技管理服务机构的遴选、考核和评价制度。

第十条 监督检查工作实行回避制度。项目承担单位认为检查人员与本次检查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检查的客观、公正,有权申请检查人员回避;检查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次检查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应当申请回避。

第四章 处理措施

第十一条 定期报告和中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相关项目主管处室应下达书面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项目承担单位按照要求及时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相关项目主管处室。

第十二条 巡视检查和专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监督审计处应将问题反馈给相关项目主管处室,由项目主管处室督促项目承担单位进行整改。

第十三条 项目承担单位对专项检查意见书中认定问题有异议的,可以申请重新核查确认。

第十四条 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在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依照相应法律法规严肃处理,追回财政专项资金。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建立健全经费监督管理信息数据库,全面记录省级财政科技经费监督计划、组织实施情况、监督检查结果以及整改落实情况等,并将监督检查结果纳入省科技计划信用管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科技厅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4年10月1日起试行,有效期3年。

第二篇:江西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推荐)

江西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试行)

(赣财教[2013]84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财政部、科技部关于科技经费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为规范和加强我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结合本省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以下简称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是指由省财政安排、省科技厅归口管理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

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范围包括重大科技专项、科技协同创新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计划、软科学计划、科技合作计划、科技创新团队及人才培养计划、科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科技成果转化计划等各类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

第三条

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使用要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大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努力提升我省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条

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与使用的原则:

(一)依法管理,公开透明。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做到“阳光操作”。

(二)权责明确,规范运行。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各方权责明确、各负其责,实行决策、实施、监督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

(三)集中资金,突出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使用要聚焦重点,集成有限资金,向重大科技工程、重大产业、重大项目、重大平台、优势创新团队倾斜。

(四)提高强度,合理配置。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安排要提高资金的支持强度,按照科技计划的类别确定合适的项目资助额度。

(五)科学安排,统一管理。要严格按照科技计划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安排预算,杜绝随意性。

(六)加强监管,追踪问效。要按照《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及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各方协作配合、齐抓共管,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监管和预算绩效管理,树立“大监管”理念,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

第五条 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主要用于支持我省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的自主创新研究。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六条 省财政厅和省科技厅的主要职责是:

(一)省财政厅。

1、会同省科技厅审定并下达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算;

2、审批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算和决算;

3、按规定拨付科技计划项目经费;

4、按规定开展对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预算评审、监督检查、财务验收和绩效评价等工作。

(二)省科技厅。

1、会同省财政厅确定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支持方向;

2、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对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算进行审核、评估;

3、会同省财政厅对科技计划项目经费进行监督检查、财务验收和绩效评价工作;

4、编制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预算和决算。第七条

项目组织单位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实施管理,加强对项目经费使用的监督检查。

第八条

项目承担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1、编制申报项目绩效目标、经费预算和决算;

2、按任务书约定执行项目经费预算;

3、负责项目的经费核算;

4、及时向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报告项目预算执行中的问题;

5、接受上级有关部门对预算执行的检查、审计和绩效评价,按要求提供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有关财务资料。

第三章 经费支出范围

第九条

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支出范围包括项目经费和前期调研费。

第十条

项目经费是指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和其他支出等。

间接费用是指承担项目任务的单位在组织实施项目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使用分段超额累

退比例法计算,并实行总额控制。

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具体内容与开支要求详见附件。第十一条

前期调研费是指省科技厅为组织项目、开展项目论证、预算评估、招投标、跟踪检查、财务验收及绩效考评等科技活动基础性工作发生的费用,由省财政厅核定,省科技厅负责具体管理。

第四章 经费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第十二条

为加快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算的执行,省科技厅应当按照部门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规定,及时组织项目经费的评估评审等相关工作,并按照部门预算编报的时间要求按时将预算安排建议报送省财政厅核批。

第十三条 项目申报单位在申请立项、编制项目申报材料的同时,应当同时编制项目预算申报书。

第十四条 项目预算编制的要求:

(一)预算编制应当根据项目任务的合理需要,严格遵守政策相符、目标相关、经济合理的原则。

(二)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编制项目经费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收入预算除申请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外,有自筹经费来源的,应当提供出资证明及其他相关财务资料。

支出预算应当按照经费开支范围确定的支出科目和不同经费来源编列。支出预算应当对各项支出的主要用途和测算理由等进行详细说明。

(三)有多个单位共同承担一个项目的,要同时编制列示各单位承担的主要任务、经费预算等。

(四)实施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项目要按照实施进度编制预算。

第十五条 项目申报单位应将预算申报书随同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报送省科技厅。对100万元以上项目,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在立项论证时一并进行预算的评估评审;对10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相关部门在立项论证时进行预算的评估评审。

项目预算评估评审中,有关中介机构和咨询专家应当科学合理地提出预算审核建议,不得简单化地按比例核减项目直接费用预算。建立健全项目经费预算评估评审的沟通反馈机制。

第十六条 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根据预算评估评审意见进行审核,确定项目经费预算。

第十七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下达的项目预算执行,一般不予调整,由于项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调整、以及不可抗力造成意外损失等原因,对项目经费预算造成较大影响,确有必要调整时,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核批。

(一)项目预算总额调整,应当按程序报省科技厅审核、省财政厅批准。

(二)项目总预算不变,项目合作单位之间以及增加或减少项目合作单位的预算调整,应当由项目专家组民主决策,并由项目负责人协助项目承担单位提出预算调整申请,报省科技厅核批。

(三)项目总预算不变的情况下,直接费用中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其他支出预算如需调整,项目组和项目负责人根据实施过程中科研活动的实际需要提出申请,由项目承担单位审批,省科技厅或相关主管部门在中期财务检查或财务验收时予以确认。设备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预算一般不予调增,如需调减可按上述程序调剂用于项目其他方面支出。间接费用不得调整。

第五章 经费预算的执行与决算

第十八条 省财政厅应及时审核并下达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算。

第十九条 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实施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项目经费可根据总预算按安排预算。首批经费拨付后,根据检查(或评估)结果和配套资金到位情况,确定后续经费的预算安排。

对未按项目任务书执行的项目将终止拨款,并通过追减预算等方式,收回部分或全部已拨资金。

第二十一条

项目经费管理实行项目承担单位法人管理责任制,明确项目经费支出的审批权限和流程。

第二十二条

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制度,并按照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的约定使用经费,不得拆借和随意改变用途,严禁使用项目经费支付各种罚款、捐款、赞助、投资、工资(无工资性收入的除外)等,严禁以任何方式变相谋取私利。第二十三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及时按预算核拨项目合作单位经费,并加强对外拨经费的监督管理。承担单位和合作单位不得层层转拨、变相转拨经费。

第二十四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制定内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监督和管理,对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及其自筹经费分别进行单独核算,做到专款专用。

第二十五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招投标、资产管理等有关规定。行政事业单位使用项目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一般由单位进行使用和管理,政府有权进行调配。

企业使用项目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按照《企业财务通则》等相关规章制度执行。

项目中形成的大型科学仪器、科学数据、自然科技资源等,按有关规定开放共享,以避免重复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二十六条

项目结转经费是指未完成项目的经费预算减实际支出后的余额。项目结转经费的管理,按省财政厅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项目结题时,承担单位按规定编制项目经费决算报告,由承担单位财务部门会同项目负责人编制,审核汇总后报送省科技厅。实施期限在一年以上项目的承担单位还应当按照规定编制项目经费决算,项目经费下达之日起至终了不满三个月的,当年可以不编报决算,其经费使用情况在下一的决算中反映。

第二十八条

所有科技计划项目均要进行财务验收。对100万元以上项目,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在项目验收时一并进行财务验收,形成财务验收意见。对10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相关部门在项目结题验收时进行财务验收。

第二十九条

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不得通过财务验收:

1、编报虚假预算,套取省财政资金;

2、未对项目经费进行单独核算;

3、截留、挤占、挪用项目经费;

4、违反规定转拨、转移项目经费;

5、提供虚假财务会计资料;

6、未按规定执行和调整预算;

7、虚假承诺、自筹经费不到位;

8、其他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行为。

第三十条

项目通过验收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及时办理财务结账手续。项目经费如有结余,按省财政厅有关规定执行。项目因故终止,由省科技厅组织相关人员组成清算小组对项目经费进行清算。省科技厅和省财政厅可根据具体情况,对项目经费、项目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及相关物资进行相应处理。

第六章 经费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一条

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使用自觉接受审计部门、财政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第三十二条

省科技厅、省财政厅通过预算评估、中期检查、财务验收、专项财务检查和预算绩效管理等方式对项目经费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

建立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绩效评价制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按省政府及省财政厅有关规定执行。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对重点项目经费实行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将记录备案,并将作为项目承担单位以后申报科技计划项目资格审查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四条

建立健全信用管理机制。省科技厅对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等科研人员、中介机构和评审专家在项目经费使用、评估评审方面的信誉度进行评价和记录,并作为今后参加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与评估评审等活动的重要依据。第三十五条

建立承诺机制。项目单位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在编报预算时应当共同签署承诺书,保证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并对信息虚假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第三十六条 受委托的中介机构在项目经费评审和财务检查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同项目承担单位串通作弊等行为的,取消其继续为项目经费评审和财务检查的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行业主管部门。

第三十七条

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申报、实施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项目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按照有关规定对项目的主要负责人由所在单位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省科技厅可以取消有关单位或个人今后三年内申请科技计划项目的资格,并向社会公告;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积极推进信息公开。省科技厅、项目组织单位应当及时对非涉密课题预算安排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逐步探索建立项目绩效情况公示制度;积极推进对违规使用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行为进行公开。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建立项目经费信息公开制度,在单位内部对设备购置、预算调整、外拨经费、间接费用使用情况等进行公开。

第七章 其他资助方式

第三十九条

积极探索其他资助方式,引导金融及其他社会资金进入科技领域,通过市场机制促进自主创新。其他资助方式主要包括风险补偿、担保(保险)补助、创业投资引导等。具体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还在实施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其中未涉及或与本办法相抵触的规定按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省科技厅负责解释。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江西省省级科技三项费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赣财工字[1999]02号)停止执行。

附件

项目经费中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有关说

根据《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精神,现将项目经费中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开支范围与编列要求明确如下:

一、直接费用

(一)支出范围

1、设备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购置或试制专用仪器设备,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及租赁外单位仪器设备而发生的费用。单台价值在5万元以上(含5万元)的仪器设备单独列示,单台价值在5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原则上通过协作共用的方式解决,如确需购买,需经省科技厅批准备案。

2、材料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等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及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3、测试化验加工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支付给外单位(包括项目承担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等费用。

4、燃料动力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相关大型仪器设备、专用科学装置等运行发生的可以单独计量的水、电、气、燃料消耗费用等。

5、差旅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开展科学实验(试验)、科学考察、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外埠差旅费、市内交通费用等。差旅费的开支标准应当按照差旅费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6、会议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为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项目或课题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用。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按照会议费管理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会议数量、会议开支标准和会期。

7、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课题研究人员出国及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费用。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应当严格执行有关外事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项目发生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应当事先报经项目组织单位审核同意。

8、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费、资料费、专用软件购买费、文献检索费、专业通信费、专利申请及其他知识产权事务等费用。

9、劳务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支付给课题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如在校研究生)和课题组临时聘用人员等的劳务性费用。

10、专家咨询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专家咨询费不得支付给参与项目研究和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

以会议形式组织的咨询,专家咨询费的开支一般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500-800元/人天、其他专业技术人员300-500元/人天的标准执行。会期超过两天的,第三天及以后的咨询费标准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300-400元/人天、其他专业技术人员200-300元/人天执行。以通讯形式组织的咨询,专家咨询费的开支一般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60-100元/人次、其他专业技术人员40-80元/人次的标准执行。

11、其他费用:指未列入以上各项的其他必要开支。

(二)编列要求

项目直接费用各项支出不得简单按比例编列。其中,劳务费预算没有比例限制,项目申请单位应当结合单位实际和相关人员参与课题的全时工作时间,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编制,并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的开支范围使用。

设备费预算编制中应当注意严格控制设备购置,鼓励共享、试制、租赁专用仪器设备以及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确有必要购买的,单位应对拟购置设备的必要性、现有同样设备的利用情况以及购置设备的开放共享方案等进行单独说明。

二、间接费用

(一)支出范围

间接费用包括承担项目任务的单位为项目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消耗,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以及绩效支出等。其中,绩效支出是指承担项目任务的单位为提高科研工作绩效安排的相关支出。

(二)核定比例 间接费用按照不超过项目经费中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一定比例核定,具体比例如下:

500万元及以下部分不超过20%;

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不超过13%; 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不超过10%。

其中,绩效支出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5%。

(三)核定要求

间接费用按项目统一核定,由项目承担单位和合作单位根据各自承担的研究任务和经费额度,协商提出分配方案,在预算中明确,并分别纳入各自单位财务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其中,绩效支出应当在对科研工作进行绩效考核的基础上,结合科研人员实绩,由所在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统筹安排。项目承担单位和合作单位不得在核定的间接费用以外再以任何名义在项目经费中重复提取、列支相关费用。

第三篇: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科技计划项目

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建立和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和实施成效,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云南烟草,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云南省烟草公司(以下简称省公司)科技计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根据全省烟草公司系统科技发展规划和全省烟叶生产发展需要,以省公司科技经费支持或以科技政策调控、引导,由省公司组织,具备条件的单位承担,在一定时限内进行的科技研究开发活动。项目以加快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实用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究攻关及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着力解决公司系统重大、关键、共性科技问题,为烟叶生产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第三条

省公司科技委员会负责项目立项的审定。科技计划项目归口管理部门为省公司科技处。

第二章 项目立项

第四条 项目一般采取申报评审制方式立项;部分项 目,采取委托制方式立项,由省公司指定一家或几家单位共同承担;对适宜并符合招标条件的,可采用招标方式立项,并按《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科技计划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实施。

第五条 申请项目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符合烟草行业发展政策和系统科技发展规划;

(二)符合省公司科技计划申报要求;

(三)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

第六条 申请项目的单位以省局(公司)所属科研机构和各州(市)公司为主,鼓励卷烟工业企业、省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参与,进行跨地区、跨行业协作,国际技术合作。申请项目的单位具备与所申请项目相适应的实施条件。

第七条 系统外单位申请项目,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所申报计划对申请者法人资格、从事行业等方面的要求;

(二)在与项目相关的领域具有一定技术优势和工作基础;

(三)具有完成项目所必备的人才队伍、经济能力和相关研究条件;

(四)具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能力;

(五)具有完成项目的良好信誉度。

第八条 申请项目应当报送以下材料到省公司科技处,同时从网上填报电子文档。

(一)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科技计划项目申请 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推广项目要另附成果鉴定证书或同等效力的证明文件);

(二)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科技计划项目申请汇 总表;

(三)相关附件。

第九条 申报评审制项目,按以下程序审批立项。

(一)项目初审。省公司科技处在受理截止期后一个月内完成对申报项目的形式审查及初审。

(二)专家咨询评估。省公司科技处在专家库中随机遴选各类专家进行项目评估,并根据专家咨询评估意见,编制科技项目计划(草案)。

(三)省公司科技委员会评审。省公司科技处将科技项目计划(草案)提交云南省局(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审。评审时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不含三分之二)的委员参加会议方为有效。评审方式采取由主审和副主审提出书面评审意见,经全体到会的科技委员投票表决进行审定,投票统计按同意立项栏得票数超过三分之二(不含三分之二)以上为拟立项项目。

(四)计划编制及下达:省公司科技处根据省公司科技委员会评审意见,编制科技项目建议计划上报省局(公司)批准。正式下达云南省公司科技项目计划。第十条 委托制项目,按以下程序进行立项:

(一)省公司科技处提出委托意见;

(二)按照第九条

(二)、(三)、(四)程序执行。第十一条 自科技计划下达之日起一个月内,由省公司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项目专项合同。超过一个月不签合同,视为自动放弃。合同填报不符合要求返工2次的单位,将在公司系统内通报批评,返工3次以上(含3次)的单位,将在承担单位创新能力考核中扣分。

第十二条 在合同中必须明确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不能同时担任两个以上项目。

第十三条 实施期限超过3年的项目,先签订3年期的项目合同,合同期限届满并经评估后,再确定后续工作计划。

第三章 项目实施

第十四条 项目合同中,甲方为省公司,乙方为项目承担单位,丙方为项目负责人。

(一)甲方的职责是:

1、负责组织项目申报、形式审查、专家咨询、计划编制和下达、项目检查、验收评价;

2、按项目合同规定与财务部门协商拨付科技经费;

3、监督检查项目执行情况,协调解决项目执行中的重大问题。

(二)乙方的职责是:

1、落实项目实施条件和配套经费,并保证专款专用;

2、按甲方要求报告项目进展情况,及时报告重大事项,按要求填报甲方制发的有关调查表和统计表;

3、协调项目执行的有关问题;

4、督促丙方组织实施项目和报告项目执行情况,协助甲方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三)丙方的职责是:

1、按项目合同组织实施项目;

2、接受甲方、乙方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3、履行项目执行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国有资产管理和 科技保密等职责。

第十五条 有两家以上单位完成的项目,承担单位要与协作单位签署有关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权利及知识产权归属等相关事宜。协作单位须与项目申请书一致,不得随意改变,确需变动,须提前以书面形式上报省公司科技处,获准后方能改动。

第十六条 省公司采取多种方式对项目进行日常管理:(一)在研项目实行定期报告制度。项目承担单位应于每年11月30日前,向省公司科技处提交项目执行报告,并记录存档。经省公司科技处对项目执行报告审核后下拨当年科技经费。逾期不报,暂停拨款。

(二)省公司科技处每年对省公司下达计划的在研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对部分项目进行中期评估,同时 对项目负责人进行资质、信誉评估,对连续两年评估不合格的项目负责人,取消项目负责人资格。

第十七条 项目执行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以终止、撤销:

(一)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客观原因,项目无法继续执行的;

(二)组织管理不力或其他原因使项目无法正常执行或预期目标不能实现的;

(三)项目承担单位不按项目合同执行,挪用科技经费,拒不接受监督检查的;

(四)依据项目和中期检查评估结果,按规定应予终止的。

自项目撤销终止之日起,承担单位停止与该项目相关的一切科研活动,不得再使用该项目经费,尚未使用的经费在两个月内退还省公司。使用科技经费已购置的仪器、设备,由承担单位提出处理意见,经公司科技处、财务处审批后执行。

第十八条 在项目执行期内,合同内容不得变更。因客观原因确需变更合同内容的,由项目承担单位提出书面变更申请,科技处对申报项目的进行形式审查及初审,经省公司科技委员会审核同意后,报省局(公司)批准,重新签订项目合同或订立补充项目合同。第十九条 对于由系统外单位承担的招标项目,省公司科技处将每年组织对项目进行财务审计。

第二十条 项目经费拨款、监督管理方式、考核等,按《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第四章 项目验收及问效

第二十一条 项目执行到期后,承担单位应当在项目合同规定的执行期限届满后的3个月内提出书面验收申请及相关验收材料,报省公司科技处申请验收。超过申报验收期限7天未上报书面验收申请及相关验收材料的,省公司将取消对该项目的验收,并按省局(公司)问责制的相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二条 申请验收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科技项目验收申请书;

(二)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三)项目经费决算报告(200万以下的项目由承担单位提供,200万以上的项目需经中介机构审计),重大项目应当提供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

(四)相关附件。

第二十三条 项目验收以项目合同为依据,验收的主要内容有:

(一)项目合同规定的研究开发内容和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

(二)项目知识产权(包括技术标准)的获得、保护和 管理情况;

(三)项目经费使用的合理性、规范性;

(四)项目验收材料的完备性、规范性;

(五)项目组人员履职情况和人才培养情况;

(六)项目执行的总体质量和效益。第二十四条 项目验收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承担单位提交的验收材料经省公司科技处形式审查后,省公司科技处从专家库中邀请有关技术、管理和财务等方面不低于5人的单数专家,组成项目验收专家组进行项目验收;

(二)通过验收的项目,由省公司发给项目验收证书。第二十五条 验收项目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通过验收:

(一)项目合同规定的主要任务和技术经济指标没有完成;

(二)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不完备;

(三)擅自修改项目合同内容;

(四)超过项目合同原定完成时间3个月以上,且事先未作延期申请。

第二十六条 未通过验收的项目或属于本办法第十六条中

(二)、(三)、(四)项所规定的情况之一者,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在此后2年内不得申请承担省科技计划项目。

第二十七条 项目通过验收后,承担单位应在两个月内填报科技计划项目结题报告,并提交完整的评价验收技术资料(包括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报告、试验或设计试制报告、测试及使用考核报告、有关的全套技术图纸、评价验收证书等)和经费决算验收意见,由公司科技处下达同意结题通知。

第二十八条

需要评价的科技成果,由科技成果第一完成单位向省公司申请评价,按照《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科学技术成果评价办法》施行。

第五章 成果的管理、奖励和推广

第二十九条 项目结题评价后,项目承担单位和省公司科技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每个项目建立档案,包括项目立项、设计、考察、试验与实验、试制、验收与评价、推广应用、申报科技进步奖的活动中直接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科研历史记录。按照技术档案管理要求整理归档,不得遗失,不得由个人占有,并公布科技成果信息。

第三十条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切实重视对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工作。项目取得的技术成果归属按照合同书的规定执行,合同书未规定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科技成果的转让、推广,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一条 各单位科技主管部门组织做好省局级、省部级及以上的科学技术奖的申报工作。省局级奖励按照《中 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评定。

第三十二条 对于有重要推广应用价值的成果,省公司科技处根据科技成果情况,编制推广计划,成果完成单位必须根据计划要求,对成果进行推广应用。

第三十三条 项目产生的科技成果登记,按照《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科技成果登记办法》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公司科技处负责解释。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同时作废。各州(市)公司、直属单位可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参照本办法制定管理细则。

第四篇: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的监督检查

(一)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的监督检查 单位:(公章)固安县科学技术局

一、监督检查对象

1、局内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股、社会发展股工作人员。

2、申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企业责任人。

二、监督检查内容和指标

(一)监督检查内容

1、高新股、社发股工作人员是否存在错误申报情况。

2、是否存在超时限申报情况。

3、申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企业责任人是否存在提供虚假证明材料情况。

(二)监督检查指标

阶段性监督检查:每接到省市科技部门申报通知,召开局班子会议确定我县申报单位,高新股、社发股工作人员负责督促材料的上报。

三、监督检查方式

(一)开展分管局长负责制检查,督促高新股、社发股工作人员对材料的申报检查。

(二)对申报单位调研,检查申报材料是否属实。

四、监督检查程序和措施

县科学技术局开展监督检查,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县科学技术局组织主管局长、高新股、社发股工作人员监督检查汇报。

(二)县科学技术局每次监督检查情况向市科技局和有关单位通报。

五、监督检查处理

(一)发现申报主体单位有欺骗弄虚作假行为的,科技局依照《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取消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资格。

(二)发现工作人员不按规定程序申报、越权申报、弄虚作假乱申报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责任。

(二)省、市专利申请资助监督检查 单位:(公章)固安县科学技术局

一、监督检查对象

1、局内知识产权办公室工作人员。

2、提出专利资助申请的辖区内注册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户籍在本县的个人。

二、监督检查内容和指标

(一)监督检查内容

1、是否存在工作人员错误申报情况。

2、是否存在超时限申报情况。

3、上述单位、个人提交的申请所需材料情况。

(二)监督检查指标

阶段性监督检查:每接到省市科技部门申报通知,向社会公开发布,工作人员负责督促材料的上报。

三、监督检查方式

(一)开展分管局长负责制检查,督促工作人员对材料的申报检查。

(二)对申报单位材料调研,检查申报材料是否属实。

四、监督检查程序和措施

县科学技术局开展监督检查,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县科学技术局组织主管局长、知产办人员监督检查汇报。

(二)县科学技术局每次监督检查情况向市科技局和有关单位通报。

五、监督检查处理

(一)发现申报主体单位、个人有欺骗弄虚作假行为的,科技局依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关于专利申请资助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知发管字[2008]11号)第三部分第一款的要求,取消其专利资助申请的申报资格。

(二)发现工作人员不按规定程序申报、越权申报、弄虚作假乱申报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责任。

第五篇:煤矿安全培训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安监总煤矿字05.135号)

煤矿安全培训监督检查办法(试行)

(2005年9月2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责任,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监督检查制度,依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煤矿企业是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包括董事长、总经理、矿长)对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负主要责任。

第三条 煤矿企业必须按规定组织实施对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及时选送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到具备相应资质的煤矿安全培训机构参加培训。

第四条 煤矿矿长必须参加省级人民政府负责矿长资格证颁发的部门组织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取得矿长资格证。

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参加具备相应资质的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组织的安全培训,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

煤矿矿长依法取得矿长安全资格证、矿长资格证后方可任职,未取得上述两证的不得任职。

第五条 煤矿瓦斯检查工、井下爆破工、安全检查工、主提升机操作工、井下电钳工、采煤机司机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参加具备相应资质的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组织的安全作业培训,经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第六条 煤矿企业应当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井下作业人员具有必要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井下作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井下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应当使从业人员掌握下列知识和技能:

(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

(二)矿井概况、工作环境及井下危险因素,所从事工种可能造成的职业健康伤害和伤亡事故,该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

(三)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和撤离现场的责任、义务与权利;

(四)应急救援预案和发生瓦斯爆炸、水害、火灾、顶板等灾害的自救、互救方法与避灾路线;

(五)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六)自救器等安全逃生装备和设施的使用与维护;

(七)入井需知、通风安全系统、报警系统和安全指示标志;

(八)瓦斯、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性质、危害及瓦斯积聚的预防;

(九)其它相关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第七条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的煤矿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工作实施监督管理,负责一、二级煤矿安全培训机构资质的审批及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全国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考核和发证工作的监督检查。

负责制定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大纲、考核标准,评选、推荐煤矿安全教育和培训教材,制发相关证件;负责组织实施中央管理的煤矿企业的总公司、集团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资格培训、考核与发证工作。

第九条 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辖区内三、四级煤矿安全培训机构资质的审批及监督管理工作;负责辖区内煤矿企业(含辖区内中央管理的煤矿企业的分公司、子公司及其所属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和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的培训、考核与发证工作。未设立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和发证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

第十条 省级人民政府负责煤矿矿长资格证颁发的部门负责对煤矿矿长资格的培训、考核和发证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负责颁发煤矿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和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的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开培训大纲、考核标准和推荐教材、考核具体操作程序或者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具备资质的煤矿安全培训机构承训范围,制定并至少每半年向社会公布一次考核计划;在规定时限内,对考核合格的人员颁发相关的证件,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告知本人或者用人单位。

第十二条 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建立培训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考核情况。

对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由煤矿企业自行组织。不具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条件的煤矿企业,应当与临近具备资质的煤矿安全培训机构或者大中型煤矿企业签订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协议,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第十三条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上岗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考试合格后,必须在有安全工作经验的职工带领下工作满4个月后经考核合格,方可独立工作。每年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第十四条 安全培训机构从事煤矿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必须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教师应当接受专门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执教。煤矿安全培训机构要严格按照统一大纲组织教学活动,并每半年向社会公布一次培训计划。

第十五条 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检查制度,每半年进行一次自查自纠活动,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责任落实到人。年终进行总结,表彰先进,改进提高。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对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教育和培训活动的记录、档案;煤矿职工安全手册发放等。

上述监督检查应当作为对煤矿安全实施日常性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可采取抽查和定期检查的方式。

第十七条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对煤矿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证件的合法性(颁证机关、印章、项目内容是否过期等);人员、证件是否相符;在岗人员是否做到持证上岗等。

监督检查应当作为对煤矿安全实施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的重要内容之一。每年开展一次对重点地区煤矿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的专项监察。

第十八条 负责颁发煤矿矿长资格证、矿长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特种作业操作证的部门,发现煤矿企业聘用未取得矿长资格证、矿长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人员担任矿长从事生产或者安全管理工作、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施行政处罚。

第十九条 煤矿企业未依法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施行政处罚。

第二十条 负责颁发煤矿矿长资格证、矿长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的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者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未按规定处理或者实施处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下载关于省科技计划项目监督检查的管理办法(试行)(粤科监审字〔2014〕119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省科技计划项目监督检查的管理办法(试行)(粤科监审字〔2014〕119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