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求职择业中从众心理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求职择业中从众心理的调查研究
吴贵生温义媛
摘要:从众心理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研究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从众心理的现象、形成产生的内外部因素以及提出消除大学生消极的从众心理的应对措施,有利于促进新形势下大学生的顺利和充分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求职择业;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同样,认真分析大学生求职择业中从众现象的表现和成因,研究大学生求职择业中从众现象的心理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对于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有重大意义。为此,我们在江西省部分高校的大学生中开展了一次旨在了解大学生就业从众心理现状的调查活动。
一、大学生求职择业中从众心理的现状
调查表明,当今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普遍存在从众心理,或表现在一定的积极意义上的从众,或更多的表现在消极意义上的从众。
积极意义的从众:大学生普遍了解社会需求,能对自己作出科学合理定位,并注重自己的素质能力拓展。在对就业形势的了解掌握情况的调查中,有87.1%认识到了目前全国高校大学生将面临的就业形势,73.5%到本专业在社会的需求情况。在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的
认识调查中,18.2%只要学好学精自己的专业就可以,而71.4%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85.2%或期望辅修第二专业和攻读第二学位,81.1%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考取汽车驾照,83.2%或计划争取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和其它各类资格、资质证书。大学生普遍认识到在学好专业的同时须拓宽视野,尽可能多的掌握相关知识,在知识结构的建立上坚持广博与精深、理论与实践、静态与动态、个人兴趣爱好与社会需要的四个相结合。大学生在良好社会风气、正确舆论导向的引导下,形成的这些正面而进取向上的从众,对个人、对社会均有益处。
消极意义的从众:大学生在一些歪风邪气、不正之风的污染下,容易形成不求进取、消沉、阻碍发展的从众心理。这种从众使个人在行动、信念上改变原有观点,放弃个人意见,不加分析地跟随某种时尚的社会风气或思潮。它不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均有害。在就业区域选择的调查中,93.2%的同学期望毕业后能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工作,仅有3%的同学愿意到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就业。期望到什么性质的工作单位就业的调查数据显示,77.5%的同学把到公办、国有单位就业作为首先目标,而只有22.5%的同学愿意到“无保障”、风险大的民营、合资单位就业。在对就业违约的认识态度上,73.5%的同学认同“有签先签,保个底,碰到好的就毁约”的做法。在求职择业时,将家长的意见作为第一考虑因素的占35.4%,将同学和老师的意见作为首先考虑因素的占43.5%,仅有32.2%同学选择将不优先考虑家长、他人和社会的态度。
在毕业生就业日趋市场化的今天,许多大学生的择业观带有较明显的功利性,他们更多地考虑眼前的、现时的利益。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的择业意向还是面向城镇和发达地区,始终抱住“都市情结”不放,“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郊区一套房”,看到别人找什么工作,或者干哪一行挣钱多便盲目随潮流,在没有弄清自己的能力和目标的情况下便选择热门职业或拒绝另一些职业。对单位性质上的从众心理,导致许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加剧。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大学生在就业推荐材料夹杂虚假内容和随意毁约,这都是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在作怪,他们没有以冷静的头脑来明辨是非,而随波逐流地跟着别人走。
二、大学生求职择业中从众心理的形成原因
当今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之所以产生从众心理,是由个人和社会两种因素造成的。
1.大学生求职择业中从众心理的个人因素。
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还不成熟,因而在行动上往往缺乏深思熟虑,具有青年人兴奋性和冲动性的特点。他们遇事易激动,好动感情且情感强烈,这正像黑格尔所说:“同一句格言,从年轻人口中说出时,总是没有那种饱经风霜的成年人的智慧中所具有意义和广义性,后者能表达出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全部力量”。心理学家说:“青年时期是疾风怒涛的时期。”见到什么都是兴奋、好奇、冲动,从而不顾一切地去从众、去模仿。青年人具有怕孤独的心理。我们是社会的一员,生活在集体中间,我们必须依附或依赖于集体,一
旦集体中的大多数人产生某种行为,自己不敢也不愿“反潮流”,怕受到其他人的非议和排斥,乃至孤立,放弃个人意见而附和集体或社会要求,以取得外界给予种种补偿,并把从众当成适应群体的良方。
青年人有攀比心理。攀比是由比较而产生的心理,比较要选择“参照物”,“参照物”选择得好(正面的、积极进取、向上者),切入点正确(比学习、比进步),就会攀比出勇气和干劲;一旦“参照物”选择失误(消极、颓废的),切入点出现偏差,就会盲目从众。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未能跟上社会的变化,导致许多大学生缺乏主见、自信不足、感情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创新意识不够等等。美国心理学家克拉奇菲尔德认为,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的人容易产生从众心理:智能较不发达、思维过程缓慢、缺乏己见、坚韧性不强、应激能力较差、情绪沮丧、明显的自卑感、自信心不足、自尊心不强、人际交往消极被动、容易受人暗示、依赖性强。许多大学毕业生常常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在求职择业时往往难以作出理性的选择,容易产生从众的心理和行为。
2.大学生求职择业中从众心理形成的外部因素主要是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影响。
当代社会对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影响主要是:对外开放,国门大开,各种思想、生活方式、文化理念纷至沓来,对学生既有正面的效应,也有负面的影响。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科学管理方法的同时,我们
对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加以接受,就易形成从众,易使大家的发展呈放射型、多向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化管理模式、市场运行机制的引入,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无形中加剧了激烈的社会竞争。在竞争面前,我们常感到茫然,又不能退却,只有选择热点,选择大家都看好的方向,这就形成了盲目从众。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知识、高学历都成了人们向往、追求的目标,这就使得一些专业、行业的行为成了我们从众、追求、向往的目标。
学校对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影响:近几年,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扩大规模,高等学校深化改革内部管理体制以挖掘潜力,促进事业发展。后勤社会化、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制的推行,使学生管理呈松散化,在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也为不适宜的从众提供了便利。高校就业指导的薄弱导致学生缺少必要辅导,使学生看大家的动向,随大众而动,也必然出现盲目从众。
家庭对大学生从众也有相当影响,这主要是家庭在对待子女的态度上互相盲目攀比、从众,使子女受到影响,从小就把别的小朋友的行为作为自己的参照物。这种先入为主的从众倾向一直保留到大学时期。据有关调查,在大学生求职择业中,考虑家人的意见的学生占不小的比例,这一比重对毕业生的影响是重大的,部分家长的参照体系导致毕业生的从众心理和行为加剧。
三、应对大学生求职择业中从众心理的对策
1.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维度的相互作用,优化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消除大学生求职择业中从众心理。
在家庭、学校、社会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网络型和互动型关系。就业指导不仅仅是在学校的指导,家庭的职业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目前,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职业指导十分薄弱的状况下,家庭则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家长往往根据自己对职业、社会和子女所学的专业有限的了解,以及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但是由于条件限制,这种指导大多是方向性的,不可能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有很大的实质性的帮助,有些甚至导致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盲目从众,错失就业机会。因此,加强社会和家庭的协调运行,提高高校和家庭的必要交流,完善社会和高校的良性互动,对优化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有着重要作用。
高校可通过大学生的家庭背景来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掌握大学生必要的家庭资料,了解学生包括家长对大学生毕业后的择业意向,提高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维度就业指导功能的充分发挥,才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角色,促进大学生的就业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2.注重个体咨询服务和差异性教育,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增强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就业市场逐渐放开的今天,从众心理导致许多大学生认为理想的职业还是稳定的收人、安宁的生活、广泛的保障等。对于创业,学
生还普遍持观望态度,对创业成功者羡慕不已,但对自己创业却缺乏信心和勇气,害怕遭遇挫折,也不愿承受创业的艰辛和风险,不到万般无奈,不肯“铤而走险”。要注重个体咨询服务和差异性教育,通过必要的就业指导,使学生认清当前的形势,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就必须强化自身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学校通过宣传大学生中涌现出的自主创业的先进事迹,引导大学生增强自主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勇气,去帮助学生发现、培养自我的潜能与创造力,树立长期创业、自强不息的坚定信念。当然,光凭一腔热忱,要创业谈何容易,创业风险无处不在。所以,学校还应加强创业政策法规、操作程序的指导,向学生介绍一些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与创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组织开展一些创业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创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心理上的准备,为今后踏上创业之路多作积累。
3.大力开展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大学生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在本质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处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前沿,在个体塑造、社会整合和文化建构三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育人作用和功能。高校应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为核心,以先进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校园环境建设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急功近利和追求时尚都不属于大学生,真正的大学生应该探索真理和谋求
全面发展,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应成为大学生应有的思想和灵魂。在建设大学生校园文化时,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学习、科技、文体和娱乐活动,通过开办讲座、榜样介绍、反例分析、组织讨论活动等,形成充满学术氛围和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心理素质、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优良的塑造,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的消极从众心理才会得到好的消除。
4.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大力发展社会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高校要以就业为导向,前瞻性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及安排招生计划,要从课程改革入手,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表现出从众现象,主要是在面临就业结构性不平衡的窘境作出的选择。高校在不断调整人才结构的同时,社会要将协调发展和良性运行的信息通过各种途径传递给高等院校,从而使社会发展和高校运行实现良性互动,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国家各级政府应大力发展经济,增设新岗位,提供新机会,以满足社会不断增加的人才需求,以削弱和消除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的消极从众心理,让大学生能以更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各种挑战。
第二篇:大学生从众心理论文
论大学生从众心理
摘要:从众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所谓从众,就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在大学校园中,从众现象也很普遍。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一方面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充满热情,勇于创新,常常以标新立异的装束和独特的言谈举止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不是很强,往往会陷入焦虑、困惑和迷茫之中,导致行动上随波逐流,思想上迷失自我。本组随机调查了100名山东中医药大学长清校区在校学生。关键词:大学生 从众行为 从众心理
前言: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本组使用自编量表调查大学生从众行为的总体状况,量表内容包括大学生四种主要从众行为的比例和表现形式。结果显示,这四种主要从众行为包括:学习从众、消费从众、恋爱从众、上网从众。从分布的总体情况看,大学生消费从众的比率最高占67.5%; 其次是学习从众,占51.8%; 最后是恋爱从众和上网从众,分别占24.6%和18.2%。一.大学生从众行为的表现
学习从众。新生入学后都在探索大学环境新的学习方法,寻求新的学习动力。班级、宿舍每个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以及平时学习时间的利用都成了其他成员最直接的“参照物”。他们在形成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程度不同地与班级、宿舍大多数人保持一致。高校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入校时实力相当并且随意安排的学生班级之间、宿舍之间在一年左右时间,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不同层次,出现明显的“不同步”现象。
消费从众。进入高等学府,对于刚刚脱离高中苦海的大一新生来说可谓是大开眼界,校园里有些大学生追求档次、崇尚名牌、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经常光顾高消费文体娱乐场所;配备高档通讯设备;聚会交友大讲排场等。在一些学生中,盲目消费、攀比消费、“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高消费甚至浪费现象非常普遍。其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其绝对数不小,而且对他人的负面影响也非常大。
恋爱从众。大学时一个恋爱的季节,成双入对的男女们形影不离。校园恋爱极富感染性,有的班级一阶段没有几人谈,而另一阶段则出现了一群谈恋爱的。大学校园内也不乏舍友或者同学怂恿某人追求某人的现象,尤其是在宿舍熄灯之后的卧聊,舍友之间交流各自心得,未恋爱的羡慕恋爱的,恋爱的鼓动未恋爱的,如此相互地“激励”便会出现恋爱从众现象。
上网从众。大学生活空暇比较多,课余时间多数用来上网,沉迷于网络,迷恋网络游戏和网络色情。宿舍同学之间相互怂恿,结伴长时间网上游戏,花费大量财力和精力,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一些原本不喜欢网络游戏的学生在其他人的怂恿之下也走上网游的道路,为的只是能和大家玩在一起。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首先是主观因素。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按需要的强弱其先后出现的次序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作为低级需要,是一种匮乏性需要,在一般情况下都能得到满足。于是人们产生了高级需要。跨入中学之后的青少年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需要朋友,需要在团体中与同学建立深厚的友谊,这便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在青少年中往往就是由于“相似”而成为朋友,而这里的“相似”可以是年龄、家庭的相似,也可以是共同的兴趣爱好。
其次是客观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青少年十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一)社会文化的影响。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由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的精神文化等构成。潇洒是社会主体的一种行为方式和心理体验,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的表征。但是不少人对于潇洒的理解就是穿着名牌,拿着手机,出手阔绰,没有理解潇洒的深层含义。于是一种“潇洒”的风气和现象很快渗透在空气中,然后青少年也就接受了这种熏陶,接受并模仿着这种“潇洒”的行为。(二)社会流行的影响。社会流行是在社会上传播一时的事物,它能在短期内爆发、扩展、蔓延、也可能在短期内消失,它最容易被青年人接受。一方面,消费品不断地更新换代是流行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求新、自我表现和从众是流行的心理基础。确实,社会流行向人们传递了一种消息,当人们都去追随它时就会形成一种群体压力。
三、大学生从众行为的利与弊
从众行为对大学生的影响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众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必要手段。
一个社会需要共同语言、共同的价值与道德观、共同的行为方式,作为担有预期社会化责任的大学校园更是如此。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如果不能在很多方面与班级体里同学保持一致,那他就会被群体视作异类。反之为了融入到群体中去,采取从众行为便可以减少心理冲突,获取心理上的平衡。有很多大一新生就存在这样的情况,由于刚踏入大学校园,离开家庭贴身的照顾,时感孤独寂寞,于是为了和同学打成一片便采取从众行为。而同时这也为后期的大学四年生活是积极还是消极埋下了伏笔。
(二)理性的从众行为有利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
群体是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内化的重要载体,是影响个人的具体形式。个体往往对照周围人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来感觉自己的价值,通过反馈整体的价值取向,来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独立意识增强,但仍有较大的依赖性;社交需要强烈;求知欲望盛;自我期望值高等。这些心理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对所属群体具有较强的归属需要,而要获得归属感,从众就是一个必然选择。大学生对其群体的从众,有益于具有开创性的大学生群体亚文化的形成及发展,促进社会主流道德的发展变化和完善,并产生德育的群体效应。
(三)盲目地从众使个体失去个性和创造性
从众行为是在群体压力下发生的,因此盲目从众会使自己失去个性,限制自己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而失去接受挑战的机会。大学时代是追求个性、完善人格的时期,盲目的从众会使思维形成依赖性,遇事不动脑筋就随从于别人。尤其对于那些在班级、宿舍中处于劣势,容易放弃己见而从众的学生就更不可能在大学期间完成真正锻炼自我的任务。久而久之形成强烈的依赖性,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毫无主见。即便是从众“错了”也会因为比自己强的人也错了而获得自我解脱的平衡感,这就相当令人悲哀了。
(四)被动从众诱发大学生心理障碍
一味从众也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从众的直接表现便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过程的挫折、失落,很容易引发大学生精神压力过大,心理状况失衡。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以被动为前提的从众只会是退化自我真实性格与实力,使其独特失去价值。被动的从众带来只有迷茫和无措。
四.研究大学生从众行为、心理的意义
从众行为的过分普遍,反映了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从众行为中消极现象抬头的主要原因,即使从众行为出现积极效应,但一旦失却这种从众氛围,又很容易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走向社会后的迷悯、失落,实际上这是从众现象最直接的后遗症。
对大学生从众现象的研究可以促进大学校园整体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风尚,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和消除消极的、错误的思想观念。当代部分大学生存在着迷茫的情绪,研究从众行为可以更好地去接触了解他们,帮助他们走出阴影。理性从众而减少盲从应该成为我们行为的指导。从众行为的有效调控更有益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浓重大学校园内的学术氛围,高校能真正做到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从众心理人皆有之。
但以被动为前提的从众,势必使你的独特失去价值。一味从众便意味着自己失去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抛却了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盲目从众意味着部分大学生丢失了以个体色彩的思维和行动编织的草帽,在喧哗与骚动中麻木自己,“创新意识”在头脑中只成了四个机械的汉字,所接受的高等教育也锈蚀成了斑驳的条条框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只成了人生进程中的标志,却难以成为升华人生的动力。大学生,摆脱从众的盲目色彩,用独立的思想和明晰的脚印使自己主动融入集体的行列,这样,你将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第三篇:大学生择业从众问题的探究
大学生择业从众问题的探究
10709223张珊珊
摘要:从众心理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研究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的从众现象、形成产生的主客观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以及提出消除大学生消极的从众心理的应对措施,有利于促进新形势下大学生的顺利和充分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从众心理
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众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从众行为的本质是个体受到某种社会影响力的作用后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行为反应。目前,大学生在择业从众方面所占比例较大。从众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认真分析大学生求职中从众现象的表现和成因,研究大学生求职择业从众现象的心理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对于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有重大意义。
一、大学生在择业中从众心理的现象
此现象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是大学生普遍了解社会需求,能对自己作出科学合理的定位,并注重自己的素质能力拓展。
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在社会集体环境下很多大学生认识到目前自己将面临的就是严峻就业形势;认识到本专业在社会的需求情况;期望辅修第二专业和攻读第二学位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考取汽车驾照或计划争取获得全国计算机证书和其他各类资格、资质证书。这类大学生在群体里学习和应用大家所共有的社会功能,普遍认识到在学好专业的同时须拓宽视野,尽可能多的掌握相关知识,在知识结构的建立上坚持广博与精深理论与实践静态与动态、个人兴趣爱好与社会需要四个相结合。大学生在良好社会风气、正确舆论导向的引导下形成这些正面而进取向上的从众行为,对个人、对社会均有益处。
消极的一面是大学生在一些歪风邪气、不正之风的污染下,容易形成不求进取、消沉、阻碍发展的从众心理。这种从众便使个人在行动、信念上改变原有观念,放弃个人意见,不加分析地跟随某种时尚的社会风气或思潮,它不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均有害。
主要表现的方面:大多数大学生期望毕业后能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工作,极少数愿意到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就业;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把到公办、国有单位就业作为首先目标,极少数愿意到“无保障”、风险大的民营、合资单位就业;在对就业违约的认识态度上,大多数学生认同“有签先签,保个底,碰到好的就毁约”的做法;近几年考取公务员职位成为大学生所挤的“独木桥”,只为大学生提供1%的就业岗位却吸引了30%大学生的目光。在这种没有考虑专业特长、兴趣能力所及,只是一味的随大流选择高薪高酬、福利好的职业和单位的从众行为导致了很多就业机会丧失。
二、大学生择业从众的成因
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个体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性别、年龄、社会阅历和文化差异等。美国心理学家克拉奇菲尔德提出具有以下特征的人容易产生从众心理:智能较不发达、思维过程缓慢、缺乏己见,坚韧性不强,应激能力较差,情绪沮丧,明显的自卑感,自信心不足,自尊心不强,人际交往消极被动,容易受人暗示,依赖性强;另外,据研究证明:女性从众多于男性,年龄小的人多于年龄大的人,社会阅历浅的人多于社会阅历的丰富的人,文化程度低的人多于文化程度高的人。
造成大学生在择业中的从众行为的原因归结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一)大学生择业中的存在从众心理的主观因素
1、求同心理。人是社会群体的一员,在社会性的压力下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规
范。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认为人们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后,则渴望获得安全感和亲密感。人以群体生存,无依无靠的孤独和不安全感最可怕。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评价,大学生在择业中如果没有信息供自己参考,则普遍倾向于求同,这样就会有安全感,不与大多数人对立。求同心通常发生在自信心比较弱的大学生中,他们认为大部分人都这样做应该有充分的理由,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正确的,以求安慰自己不安的心。
2、缺乏自我认识。有些大学生自我定位不准,自我认知程度较低,特别是与就业有关的专业倾向、个人兴趣等认识不足。当代大学生因为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方面的辅导,对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以及将来的职业规划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目标。当外来信息模棱两可时,就会给自己的判断和认知带来困难,这时就会倾向于和群体的意见取得一致,从而增加了盲目从众行为的可能性。
3、功利及竞争心理。许多大学生择业时都优先考虑经济发达地区和高经济收入的三资企业、公办和国有企业。经调查发现:大学生把“工作条件好、有利于发挥才能”排在第一位,把“经济收入高”排在第二位,把“社会地位高”排在第三位。从这些调查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的功利心理。以致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趋势大都涌向发达地区以及热门职业,就业竞争压力日趋增加。这种在功利与竞争心理驱使下的从众毫无意义,反而会使很多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丧失。
(二)大学生择业中存在从众心理的客观因素
外部因素包括传统文化、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影响。
1、传统文化方面;传统文化中的“群体归属”意识对大学生择业从众心理的影响根深蒂固。自古我国人民就形成了大一统的集体思想,同时也形成了中国人民的独特性格。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积淀,使我们在处理个人和社会关系时有着很强的团体意识,在这个社会里“他人”的意见对个体的行为有很大影响。人的才能和价值表现在他人的评价上,这是社会群体给予的,这使我们尤其注重他人的评价和社会舆论,在择业过程中就容易迎合众人的选择,将群体的评价作为主要标准。
2、社会发展与需求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经济、科技和金融类专业人才,而另外一些还未被熟知或发展的专业被大学生所冷漠,如社会工作、社会劳动与保障和城市规划与建设等。相对以上经济类专业所对应的职业来说这些冷门专业所适应的职业是不被当代大学生所青睐的,不是社会不需要这方面的职业,而是社会还没发展到大量需求此类职业的程度而已。因此,就有热门与冷门职业之说。大学生在选择专业上也优先考虑了这些热门专业,即使没有就读此类专业也会选择辅修或自考第二专业为以后就业转型做准备。在已存有投奔经济类职业的思想准备下大量的大学生涌向经济招聘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不能说这种从众是错误的或是不理性的。
3、学校因素方面;学校自身的盲目从众导致学生的被动从众。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学校也设置各类新型的专业,例如前些年的计算机热,各个学校纷纷设立计算机相关专业,近年来又出现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金融”等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专业,一些高校在没有充分了解社会需求、不考虑自身的办学实力的前提下,盲目的设置此类专业,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没有正确的引导,由于专业的限制,导致此类专业的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得不从众。
4、家庭因素方面;主要是家庭在对待子女的态度上互相盲目攀比、从众,使得子女在择业中也盲目从众。家人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对社会形势进行判断,根据自己对某一行业的了解来影响他们的决定,也常常把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家的孩子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据有关调查,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考虑家人的意见的学生占不小比例,这种家长的参照体系导致大学毕业生的从众心理和行为加剧。
三、从众心理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从众心理即产生了积极效应又有消极效应。
(一)积极效应:一是,从众有助于获得大量的就业信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信息的获得是关键,大学生就业时的从众很容易形成信息资源共享,尤其对独立性和社会性较差的学生来说,同学就是最好的信息来源。二是,从众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优化人才结构。从众使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的严峻化程度,了解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标准,从而促使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去竞争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消极效应:一是,盲目、非理性的从众易使学生产生惰性,同时不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的从众抑制了创新意识和能力。例如,许多学生并不积极地去获得就业信息,而是仅仅等待其他的的同学获得信息后,询问一下便可。一些学生并不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仅仅是跟着大多数同学走,或是听家长的安排。二是,盲目、非理性的从众易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从众非常明显的现象是千军万马齐过独木桥,竞争激烈,期间的挫折与失败,容易引发大学生过大的精神压力,导致心理失衡。三是,盲目、非理性的从众使大量的人才资源流向经济发达城市和公办、国有单位等高薪企业地区就业,导致人才结构分布不均,农村、欠发达地区的人才资源相对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发展及缩短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距离。
四、消除大学生在择业中消极的从众心理的应对措施
(一)大学生自身: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要谋求理想的职业就必须认清形势,合理调整就业值。当前,高校急剧扩招,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大学生在择业时,要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方向,充分了解自己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从自身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个性、能力以及家庭情况等出发点定位职业期望值,在职业定位基础上建构正确的择业观。然而,现代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出现的求闲、怕苦、虚荣、功利、攀比等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他们的职业选择与发展。所以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应该完善认知偏差、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不完整的情况,加强对社会、就业信息、就业形势及就业政策等的了解,把自身的实际情况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强化自身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避免在择业时出现盲目从众、自负自卑等状况。
(二)社会政策:落实大学生就业政策,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在就业多元化的今天,许多学生受心理的影响,一味的追求福利好、工作轻松的“铁饭碗”类工作。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中提到,国家对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到中小企业就业、应征入伍、参加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家庭困难的五类大学毕业生将分别给予各种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涉及很多方面,包括由政府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考研或考公务员可加分并取消户口限制、登记失业并自主创业的如自筹资金不足可申请五万元小额担保贷款等。教育部的这些政策非常具体,一旦得到充分落实,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尤其是极大的激发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三)学校教育:
1、增强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
目前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盲目从众,看到市场需求什么就设什么,而许多具有前瞻性的、紧贴市场需要的专业却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高校专业的盲目设置,师资质量跟不上发展要求,导致高校人才质量下滑,学生缺乏就业能力,在择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较大,进而导致就业问题更加严峻。因此,高校应以就业为导向,调整和优化高校的专业设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配置资源,设置新兴专业,从实际出发,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不断提升专业布局和专业建设水平。通过优化高校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结构来提高人才质量,提升学生素质,从而使大学生更加自信、更加积极的心态来应对未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创造美好生活。
很多大学生由于择业目标不明确而导致择业从众心理倾向较强。学校应重视低年级学生的人生规划课、就业指导课的作用,辅导员、班主任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开展细致的教育引导工作,积极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启迪和人生规划的指导,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其更好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同时,学校要对高年级学生加强就业教育,如把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技能及技巧等作为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这对培养他们良好的就业心理品质有极大的帮助。
2、高校应适当开设第二专业,供有意愿修读第二学位的同学选择
由于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高考时盲目填报志愿的后果,一方面使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另一方面,盲目从众热门专业导致择业时遇到困难,就业很艰辛。这些现实状况,如果高校能够科学地设置第二专业,同时对不满意于第一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校期间转专业进行学习会更好。原本由于资源有限和专业限制,能够转专业的同学非常有限。因此,开辟第二专业的学习,学生在保证第一学位的学习质量同时,在周末或利用毕业后两年的实践修完第二学位所要求的课程。这既可以让学生学到真正想学到的东西,又能够通过学到知识进行专业对口的实习和工作,避免盲目从众,促进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匡瑾磷.试论大学生职业选择的从众行为.石油教育,2000.[2]王月霞.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调适方法.理论研究,2010,(8).[3]张瑞雪.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从众心理分析.咸宁学院学报,2011,(4).[4]吴贵生,温义媛.大学生求职择业中从众心理的调查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5,(10).[5]郑云恒.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职业指导.[6]徐雪兰.大学生择业从众心理的成因及对策.社会科学,2011,(12).
第四篇:大学生择业心理
《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
一、研究目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日趋合理,大学生已过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时代。近几年我国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一些企业转制造成了劳动力过剩,经济发展速度由于通货紧缩等因素而处于缓慢回弹阶段,而用人单位又有了一定的人才基础,这导致了我国社会就业总量出现适当紧缩。加上近两年高科技IT企业不太景气,对人才的需求数量大幅缩水,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据报道: 2002的前10个月,北京各中介服务机构登记用人单位招聘职位需求50•7万人,登记求职人员150•1万人,供求比例为2•96∶1,严峻的就业形势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因此对当代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和心态进行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其变化趋势,对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咨询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样本来自沈阳东陵区白塔大学城四个校区,按文、理、工、医学四个科类分别随机取样,样本全部由二、三年级本科生组成。共发放问卷204份,收回203份,其中有效问卷201份,有效回收率98•5%。样本包括男生112人,女生89人,涉及中医学专业、数学、信息电子、中文、新闻、旅游、建筑、临床医学、全科医生、土木建设、机械等专业。
本研究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现今社会发展情况编制了一份包括择业价值取向、择业标准、择业自主性、影响因素、理想职业、工作单位及地域的选择、对专业的认同性、入世及大开发对自己的影响等方面在内的调查问卷。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为探索性调查研究,所得数据按其百分数排序,以获知当代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具体结果见下表:择业趋向(地区趋向、单位趋向、个人趋向);择业标准(个人导向、社会导向、经济导向);就业单位。
纵观调查问卷所得结果,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大致呈现出如下倾向:
(一)强调自我实现和自我意识,认为自身素质是影响择业的首要因素。
个体的职业价值取向与其择业意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本次调查中居于“职业价值取向”前四位的分别是“为使自身价值得到社会承认”(28•84%)、“为施展才能和完善人格”(20•90%)、“为享受高水平的物质生活”(15•92)%、“为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14•93%)。这表明当代大学生重视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渴望自身价值能够得到他人及社会的认可。这种意识的形成受他们的文化知识的迅速增长、生活阅历的不断积累、社会接触面的日益扩大、内心萌发了强烈的成才渴望等因素的影响。但是,社会上虽然将他们称为“天之骄子”、“国家栋梁”,可他们实际接触社会之后的经历告诉他们,社会对他们的认可度并非如此。这也说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市场经济的确立和社会竞争机制的逐步形成与完善,大学校园内自立自强、奋发进取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和成才意识亦逐渐加强。由“择业自主性”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倾向于听“自己”的意见(61•19%),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的独立意识比较强。但我们也应看到,男生和女生在选择职业时的自主性是不同的,男生的自主意识可达到72•
32%,而女生则只有47•19%,两者相比有一定差距。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女生由于传统思维的局限和对社会缺乏了解,面临职业选择时不知所措,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从另一角度也反映出社会和学校对于女大学生如何择业缺乏强有力的影响和正确的择业指导。
(二)重视经济利益,社会责任感淡漠
当代大学生择业时最主要的三个参照因素是“发挥个人特长,符合个人兴趣”(64•68%)、“经济收入高”(64•68%)、“能实现个人抱负”(23•88%)。由此可见,大学生选择工作时优先考虑的是个人需要与性趣的满足,追求自我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希望尽快从对父母的经济依附中解脱出来,早日实现经济上的自主、自立,自己创造出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并争取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这种择业观相对于传统的择业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业不再纯粹是为社会做贡献和个人的谋生手段,其中不乏进步意义,因为它更有利于个人才智和创造性的发挥。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倾向,由以往抽象的理想主义变为明显增强的务实主义。从“职业价值取向”的得分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益意识在当代大学生中日益体现出来。他们希望在职业实践活动中达到自我对物质利益、地位、成才渴望等需求的满足,具有较强的利己性和功利色彩。择业时,缺乏长远的战略考虑和人生定位。特别要指出的是,“为社会发展做贡献”(2•49%),在“职业价值取向”中排在第七位,即倒数第一位,这与我们想象中的结果有很大差异。因为从九年义务教育一路走过来的当代大学生其根本的责任就是要为祖国的现代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可悲的是,我们的调查却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为“社会发展做贡献”是作为职业价值的最后一个选项被考虑的。在考虑到当今社会上功利思想盛行的现实之外,我们也需要好好考虑一下大学思想教育的成效问题。
(三)淡化男女差异、学科差异,向综合性人才靠近
统计结果表明,排在择业影响因素前两位的依次是“个人的实际能力”(73•13%)、“性格因素和交往能力”(49•75%)。这说明自身素质被当代大学生认为是影响择业的首要因素,大学生们已经意识到只有凭借自身实力,自己的真才实学才能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这也反映出大学生就业市场正逐步走向公平、公正及规范化。“有无社会关系”被大学生们认为是影响择业的重要因素。同时在问及“您对那些靠社会关系取得社会职位的人的态度”时,持赞成态度的只有13•43%,这表明大学生对那些靠不正当手段择业的态度是坚决反对的,他们渴望公平的择业竞争。在调查时我们也发现,除了在少数几个方面(创业意识和择业自主性)上,男女有比较显著的差异外,在其他各个方面,男女大学生都没有什么差异。同时对于不同专业的同学来说,他们在调查中也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差异,这些都表明,现在的大学生在择业中淡化男女差异、学科差异,向综合性人才靠拢。
(四)工作地域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工作性质注重稳定性和融洽的人际关系
绝大多数的当代大学生认为比较理想的工作地域集中在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省会城市和京津沪等直辖市,而选择西部大开发地区和人才紧缺经济落后的边远地区仅占4•98%和3•48%。这主要由于沿海城市较重视人才,工作和生活条件好,经济收入高,发展机会多,并且接受新信息快,因而具有较强吸引力③。
当代大学生首选的理想职业是“企业管理人员”(54•73%)和“大学教师”(36•32%)。
“人际关系融洽”(23•39%)、“工作轻松自由”(21•39%)、“工作稳定”(16•92%)是当代大学生择业时的重要参照因素,分别列“择业参考因素”的3—5位。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作为当代大学生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危机感,再加上当代中国社会由于经济转型所引发的就业高风险,因此把工作的稳定性看作择业时的一个重要参照标准,期望在现今竞争日益
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有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来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实现个人抱负。
在单位性质的选择上,“高校及科研单位”(56•72%)、“三资企业”(56•22%)、“国家党政机关”(41•79%)成为当代大学生选择工作时的主要目标,而城市集体企业、中小学校、乡镇企业、国有小型企业倍受冷落。国家机关、高校及科研单位工作稳定,工作环境比较宽松,且有住房、医疗方面的保证;三资公司经济收入高,环境优越,物质待遇丰厚,发展机会多。而且目前高等教育改革,政府体制改革力度正在加大,教师、公务员待遇不断上升,因此成为当代大学生择业时的首选也就不为奇怪了。
(五)当代大学生择业的时代特点
(1)创业潮流突显
数据显示选择“自办公司”的大学生比例达到26•37%,排“工作单位选择”的第四位。这反映出一种新的就业观念:在创业的艰辛中体验丰富的人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入世及西部大开发战略本身就是人才创业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目前,教育部已出台鼓励毕业生创业的文件和政策:“要引导、鼓励和教育毕业生面向基层,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走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的成才之路。”《个人独资企业法》也已于2000年1月1日起实施,对“最低注册资本金”没有规定,这样大大降低了开办企业的难度,使创业变得更加容易。有了良好的政策,一些大学生,特别是一些高素质自主创业意识强的大学生,开始创办公司。自主创业的风气正在形成,为经济急速增长的中国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同时,在选择“自办公司”的人数中,男生的比例为31•25%,女生的比例仅为10•22%,二者相比差异显著,说明女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社会等等,创业的意识不如男生强烈。而且女生有一种避免成功的动机,因为一旦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则可能导致社交上的拒绝。再加上社会上的性别歧视,也影响到女士的成功创业欲,因而女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不如男生强。
(2)西部大开发的影响。
调查显示,在问及“您认为入世和西部大开发对你的择业的影响有多大”时,绝大多数同学(76•12%)认为有影响。但在“择业地域”的选项中,选择西部及经济落后的边远地区作为自己择业地域的仅占4•98%和3•48%。大学生在该问题上的矛盾心理是值得学校及社会重视的,主观上的认同和客观上的犹豫也是大学生择业价值观不成熟的体现。同时从另一角度来看,毕竟我们的调查对象多为生长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对西部有一定畏惧心理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学校和社会需要加大国家政策的宣传力度,从多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指导。
四、总结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意向深受社会变革的冲击与震荡,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追求自我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重视经济利益,把自身素质的高低看作是影响择业的重要因素,在择业问题上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和成才意识,这种务实的择业心理表明个人本位的职业价值取向在当代大学生中已居于主导地位。
第五篇:中国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调查研究的文献综述
中国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调查研究的文献综述
宜宾学院法学院4班 120504015
内容摘要: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其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应当给予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因此,有必要对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择业心理,实现合理就业、顺利就业,确保我国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顺利实施。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有关于我国大学生择业心理的文章进行了分析总结。从常见的择业心理概念内涵、择业心理问题现状、择业心理原因分析、择业心理问题解决对策四方面对我国大学生择业心理进行了概述,指出了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并对大学生择业心理的调查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其现实意义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我国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原因对策综述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政治的不断文明,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因此,大学生择业的问题必将成为人们倍加关注的焦点问题。激烈的择业竞争形势加大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大学生产生了不同的心理反应及心理问题,这些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就业方向的选择,影响到人力资源市场优秀人才的分流状况,影响到大学生就业理想的实现。因此,如何全面客观地分析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反映出的心理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出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是整个社会都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择业心理的概念及内涵[1]
1、择业心理的概念
择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择业期间所产生的心理活动状态,是影响其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2]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十分复杂,各种矛盾和冲突交织在一起,对此,我们应当进行认真的分析并加以积极的引导、疏导。保持良好的择业心理,除了有利于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之外,对择业活动各个环节的顺利展开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内涵
大学生择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考虑择业问题时为获得职业做准备以及在寻求职业的过程中产生各种心理现象。择业是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之一,很多大学生从进校起就会考虑自己的前途问题,并为未来的择业做准备,因此,择业心理贯穿在整个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同时,择业心理也与大学生的其它心理特点如人格、需要、学习心理等都紧密相连,如大学生学习心理中的“ 辅修热”、大学生课外活动中的“ 打工热” 等等都或多或少与未来的择业准备有关。因此,大学生的择业心理是以择业为中心,在其它心理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它的产生、变化、发展过程较为复杂。大体可以归纳为择业心理倾向、择业心理素质、择业心态:三个方面,也就是说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大学生的择业心理。
二、我国大学生在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概述
我国在大学生择业心理领域的研究工作开始的较晚,大学生1999年扩招之后,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国内对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研究力度加大,但因为对于我国的研究起步晚,以前的研究不深入,高校毕业生差异性大,高校毕业生择业心理问题的研究不完善。下面看看一些学者观点。
(一)各学者观点概述
1.个体的择业心理结构系统论
范润宽、王志峰在《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中认为择业心理是指人们对自我、职业和社会的认识基础之上形成的,对待职业行为的一种心理系统。[3]分别从职业导向系统,职业动力系统和职业功能系统三方面来阐述,认为职业导向系统包括职业价值观、世界观和职业伦理。这一系统中的各个成分将引导着大学生形成自己的职业价值观,选择自己心目中的特定职业;职业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这一系统中的各个成份将推动大学生克服困难,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地去选择职业,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职业功能系统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这一系统的各个成份导致大学生在择业意向和择业能力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2.心理学论[4]
张福珍在《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指导》中提出了有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时存在“一大二公型心理”,“一大”是指大城市,“二公”是指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是指部分大学生择业时只把目光盯在大城市的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上,其它的行业均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有这种择业心理的学生无形中就把自己的择业面缩小了,还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铁饭碗”思想,不能够与时俱进而有些大学生择业时又抱着“骑驴找马型”心理,这虽然符合了时代的发展趋势,但是过于频繁地转换单位,不仅使自己的才能很难充分展示,也会让用人单位产生不信任,过于的人才流动也不尽合理。
史翠屏,张亮在《高校毕业生择业心理分析中》从心理维度分析,具体分为认知心理维度、情绪心理维度、社会心理维度三个方面。[5]认知心理维度包括:一是自我认识不准确;二是产生自二是产生自负的心理。情绪心理维度包括:悲观情绪心理;不满情绪心理和焦虑情绪心理。社会心理维度包括: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这一研究侧重是从心理学上的心理维度来进行分析的。
马小卫在《当代高校生择业心理》分析中指出,当代高校生择业心理问题有:自信心过于膨胀,挑剔心理和缺乏自信心理。大学生在择业时并不能正确地审视自己,评价自己,要么是盲目自信,过分夸大了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要么就是缺乏自信,对自己的认识过低另外一部分学生对用人单位过于挑剔,待遇 环境等稍不如意,就把单位 pass 掉了,往往是想去的单位进不去,要招人的单位招不到人才。
(二)综合部分学者观点,笔者认为中国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大学生择业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自我认知失调心理问题,情绪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障碍心理问题和社会心理问题四个方面。其中自我认知失调心理问题包括自卑心理、自负心理、攀比心理、对外围环境的认知问题;情绪心理问题则包括焦虑心理、急躁心理、挫折心理等情绪心理;社会心理问题主要是指从众心理、嫉妒心理、急功近利心理和近几年出现的“ 啃老族” 心理。
三、影响我国大学生择业心理因素的概述
有的研究是从社会、家庭、学校、学生自身等不同的具体方面来分析影响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因素;有的研究是混合地分析影响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因素。
(一)各学者观点概述
1.人格缺陷论
王丹丹,齐维轩,徐建刚在《基于大学生择业心理困境及其成因的分析与干预》中指出影响大学生择业心理困境的因素是:(1)心理素质比较差;(2)耐挫力比较差;(3)职业选择的不稳定性和多变性 ;(4)部分学生择业期望值过高;(5)择业价值趋向商品化这一研究是从大学生人格这一侧面进行的分析,他们认为:人格缺陷是大学毕业生心理困境的成因
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大学生之所以
能出现上述诸多心理困境,是因其人格缺陷所致。[4]
2.社会个人论
蒋满华在《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探析》中从客观和主观两大方面分析影响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原因。[6]认为客观因素是指社会方面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些地方的政策性障碍还没有完全破除;单位用人观念和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尚需转变。主观因素是指个人方面的影响,如个人的兴趣、气质、人格能力等
3.学校家庭论
王浩在《大学生择业心理特征》中认为家庭学校教育与社会共同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家庭是社会成员职业社会化最原始最初级的场所,是大学生早期教育的重要环境家庭对大学生的择业心理,起着一定的作用 学校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正规场所,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也必然影响到大学生的择业由社会评价而形成的职业的社会地位便成为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4]
4.混合论
王丽在《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分析及调适》中混合地分析影响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因素,其观点包括:(1)所有大学生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归宿;(2)当代大学生寄托了父母亲人的太多期望;(3)紧张的就业形势(4)教育内容与工作岗位脱节.[4]
(二)综合部分学者观点,笔者认为影响我国大学生择业心理因素如下
影响我国大学生择业心理因素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2.1客观因素
2.1.1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是指社会的政治体制、经济环境、人事政策、职业制度、社会习俗、职业的社会评价等。[7]这些社会环境因素决定了社会职业的数量、结构和层次, 同时也决定了人们对不同职业的接受、赞誉或贬低的程度。社会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择业心理的重要原因。
(1)就业制度不完善(2)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3)不良的社会风气(4)高等学校地域分布的不合理(5)用人单位拿来主义的用人观,且偏重能力与学历双高标准。等
2.1.2家庭因素。
家庭是个人接受社会化教育的第一所学校, 因此, 家庭的经济条件、父母对子女受教育程度的重视, 以及父母亲友的职业对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都会产生直接影响。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学生分配制度被彻底打破。但是人们已经习惯的包分配的观念还依旧存在,“自主择业”的择业观念还没有完全被家长及大学生所接受。又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与单一的就业观念的矛盾日趋突出同时,旧的择业观念仍然左右着部分大学生及家长的思维。从而造成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偏差,产生心理问题。
另外, 中国自古就具有浓厚的家庭观念, 许多毕业生认为择业应该尊重父母的意愿, 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 很多毕业生在择业时包括地域的选择、职业的类型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父母的态度。
2.1.3学校教育因素。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对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产生着最直接的影响。双向选择制度较好地解决了人才个体的合理使用问题, 从而调动了大学生自主择业、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但是, 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目前还没有能够很好的解决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大学毕业生将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选择, 而较少考虑其他的因素。[8]
一些学校只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传授放松了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忽视了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缺乏分析和研究,对就业观念、择业技能和技巧缺乏
系统的指导。就业指导工作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导致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问题。
因此, 当前高校应加强毕业生择业心理的辅导和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和价值观, 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专业和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 了解就业政策和择业的技巧, 正确处理职业兴趣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择业决策能力。[9]
2.2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指个体自身的特征对择业行为的影响。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
2.2.1认知方式。
它是一个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的固定认知模式, 表现为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的特征。认知方式对于大学生择业时扬长避短很有参考价值。
2.2.2气质。
气质是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具有不同气质的人对不同职业有不同的适应性, 同时, 不同职业对人的气质的要求也不同。[10]因此, 大学生在择业时要考虑使自身的气质特征适应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的要求。
2.2.3性格。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10]性格广泛地影响着人们对职业的适应性, 不同职业对从业者地性格也有不同地要求。
2.2.4.兴趣。
稳定的兴趣对职业选择与职业成就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按自己稳定的兴趣选择了某种职业,兴趣就会成为巨大的行为推动力, 促使你在工作中做出成就;如果对所从事的职业不感兴趣, 就会影响积极性的发挥。
笔者认为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当代大学生自身因素是最主要的,人不能选择这个生存的社会,只能选择自己应对的态度。总体上说来就是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够成熟,还不能够及时地调节各种择业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对策的概述
1、各学者观点概述
1.1自我调试论
王玉琴在大学生择业心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调适中从自我调适的角度阐述大学生面对择业心
理问题时的解决对策,包括:(1)正确看待客观现实,树立合理的职业观(2)坦然面对择业中的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3)正确对待择业中的心理问题,及时排除不良情绪(4)开拓进取,勇于自主创业。
1.2学校教育论
马宏峰在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中从学校的角度提出了教育对策:(1)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为就业打下基础(2)做好学生择业心理辅导工作,克服畏惧情绪,以平常心态积极面对就业(3)做好就业形势与政策宣讲工作,教育学生合理把握期望值,客观就业(4)做好就业信息收集与发布工作 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扩大学生选择余地(5)做好择业技巧与社交礼仪辅导工作,提升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顺利就业范润宽王志锋在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 中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如 :(1)正视现实;(2)培养能力;(3)充分了解和适应社会;(4)认识自己准确定位 ;(5)敢于竞争,不怕挫折;(6)培养优良职业素质。
1.3法律行事论
黄发友在社会转型期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中从法律的角度提出了对
策,告诫学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要有法律意识,掌握一定的与择业有关的法律知识,按照法律规范行事比如,(1)大学生在与用人单位签协议时,要认真研究协议内容;(2)签定协议后不得私自违约,要讲求信用;(3)大学生要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有效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签到协议后如果用人单位不予接收或出现其他违约问题,大学生应大胆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1.4综合调试论
丁静,贾丽萍在 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现状及调试对策中从大学生自身,学校和家庭三个角度提出了调试对策,如 :(1)对大学生而言,要学会评价自我,合理定位,增强个人竞争意识;(2)对学校而言,要加强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与教育,积极地开展大学生择业心理教育活动,加强毕业前思想教育,使大学生增强理性;(3)对于家长而言,要给孩子适度的空间。笔者认为该对策虽是综合调试论,但是没有关注到社会因素的调试,所以并不算完全的综合调试论,只是相较个人调试论、学校教育论、法律行事论等更加注重整体调试。
2、综合部分学者观点,提出如下应对策略[1]
1、完善就业制度
1.1完善户籍管理制度;1.2完善自主创业制度;1.3完善公共择业服务;
2、强化政府对择业市场的调控
2.1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化;2.2完善劳动力市场法制化;2.3多渠道拓展择业渠道
3、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3.1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择业指导和教育;3.2高校应重视增强大学生的择业竞争力;3.3以择业为导向,合理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
4、重视家庭教育的影响
4.1降低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4.2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
5、大学生自身的逐步调整与完善
5.1客观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5.2客观认识竞争,正视社会现实,保持良好心态;5.3树立艰苦创业、立志成才意识;5.4做好择业技能准备,增强择业竞争实力 5.5强化择业自主意识, 提高心理承受
6、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和控制
6.1理性情绪法 ;6.2 合理宣泄法 ;6.3 自我慰藉法;6.4情绪转移法 ;6.5自我激励法;6.6松弛练习法
总之,当代大学生在择业中,社会、学校和家庭各方面应给大学生提供热忱的关注和积极地引导,帮助他们面对现实,排除心理困扰,缓解不必要的择业压力,促使他们尽快实现角色转换,顺利走向工作岗位。而作为当代大学生自身来讲,要提高自我调整的自觉性,懂得自我调整的方法,不断完善自己和提高自己,立足于自身的努力,始终以乐观的心态看待择业这一问题。
五、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研究展望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的情况不难看出,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复杂,因此必须教育大学生保持良好的择业心理 很多研究仅仅关注毕业生的择业心理,而随着改革的深入,择业心理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堂必修课,择业心理的广度和深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未来的择业心理研究应该扩展视角在对我国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对策的概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是关注理论。理论虽然可以指导实践,但同时又需要联系实践,因此在今后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要强化实践环节的研究,两者同时并进,才能使学生的择业心理研究有个更好的进展,这样也会给学生更加实用的帮助。
未来发展趋势概述[1]
(一)进一步加强实证研究
理论既可以指导实践, 同时又需要从实践中吸取养料,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 在今后加
强理论研究的同时, 要强化实践环节的力度, 两者同时前进, 才会使大学生择业心理研究有个更好的进展。这样也会给大学生更加实用的帮助。
(二)扩展大学生择业心理研究的视角
择业已经成为大学生一堂必修课, 而且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择业心理的深度和广度也发生
了一些新的变化, 因此, 未来的择业心理研究应该扩展视角, 即除了关注大四毕业生的择业心理, 同时也要关注其他年级的择业心理, 不仅关注择业时的心理, 而且还要关注专业选择上的心理取向, 培养学生健康的择业心理。
(三)加强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择业心理的辅导
加强大学生择业心理的辅导,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择业意识, 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专业和社
会, 协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和职业气质等心理特点。引导学生明确就业改革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明确择业政策界限, 全面理解和执行政策, 从实际出发, 发挥主观能动性。当前, 女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 解决女大学生的择业问题将成为未来择业心理研究的一个重点。就业市场上女大学生的竞争力弱于男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加强女大学生的择业心理辅导, 可以帮助她们树立信心, 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由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合理分担高等教育培养成本的机制将逐步形成。但目前仍有许多家长、学生认为贷款上大学是件丢人的事, 面对无息贷款或低息助学贷款, 不敢用自己的未来为自己的今天支付, 在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的今天, 这是一种怯懦的表现, 学生应该树立缴费意识, 成本意识, 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教改革的形势。
(五)结语
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工作岗位的供不应求,使得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正确全面的认识和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保证就业困难的今天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为自己美好的未来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慕祎、《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郑日昌、《大学生心理咨询》,郑日昌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3]范润宽 王志峰.《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3)
[4]臧楠楠、文学教育 《大学生择业心理调查研究的文献综述》 2012、11
[5]史翠屏,张亮.《高校毕业生择业心理分析》[D].知识经济,2011(10).[6]黄才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305.
[7]陈至立.坚持教育公益性 不搞 / 教育产业化0[ EB/ OL].(2005 12 26)[ 2006 03 13].ht-tp: / / edu.people.com.cn/ GB/ 1053/ 3972969,html.[8]周济.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在2004年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N].中国教育报, 2004 12 20.[9] 教育部.关于开 展向洪战 辉同学 学习的通 知[ B].教社政 [ 2005] 17 号.北京: 国家教育部,2005.[10]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研究与展望*金怡, 姚本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6(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年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