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学院国有资产管理,维护资产安全与完整,保证国有资产合理配臵和有效利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学院各项事业发展,根据财政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同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管。
第三条 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目标:明确职责,防止资产流失;科学配臵,使资产合理有效使用;利用资源,让资产保值增值。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四条 学院成立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由书记担任顾问,院长担任组长,分管院领导担任副组长,其成员由其他院领导及部门负责人组成。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是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决策机构,对学院国有资产管理的重大事项组织讨论与研究,并提出方案。其主要职责是:
1、根据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的管理政策和法规,研究并制定学院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
2、审核学院有关资产管理、资产使用的配臵计划;根据上级部门的授权权限,对学院国有资产的处臵进行审核,报院党会或院长办公会审定。
Page 1 of 8 1
3、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4、究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五条 学院资产的日常管理部门为学院后勤基建处的资产管理科,是学院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是学院国有资产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统筹管理全院资产,履行资产管理职责。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管理部门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拟订学院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2、负责学院国有资产的采购、配臵、处臵及出租、出借等工作;
3、负责向学院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市财政局办理报批工作,并根据审批结果办理国有资产相关事宜;
4、负责登记各部门国有资产使用、变更、报废及流失情况;负责国有资产清查与评估工作;
5、负责监督检查各部门资产管理与使用情况,并对各部门进行评价与绩效考核;
6、负责学院国有资产的统计报表编制及报表的上报工作;
7、学院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安排的其他工作。
第六条 各部门应对本部门占有、使用和管理范围内的国有资产实施管理,并配合学院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做好资产管理及其他相关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落实学院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对本部门所使用的资产实施日常管理,保障资产的安全与完
Page 2 of 8 2
好。
3、各部门负责人是资产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所占有、使用的资产负有领导责任;
4、各部门应明确一名专职或兼职资产管理员负责本部门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资产管理员要相对稳定,变动时要办理交接手续,做到帐、物相符。
5、按照资产管理的业务流程,各部门应做好资产申购、验收、领用、登记、调拨、转让、报损和报废等报批手续。
6、部门工作人员变动时,原个人所占有、使用资产不能转移,应保留在原部门。部门资产管理员应对个人资产进行清查,按规定办理资产清查手续;
7、经常检查并改善资产使用状况,减少资产的非正常损耗,做到高效节约、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国有资产使用效益,防止资产使用过程中的损失和浪费;
8、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每年不得少于一次),及时反映本部门资产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做到账账、账物相符;并根据学院要求按时编制资产信息统计报表;
第三章 国有资产配置
第七条 国有资产配臵是指为完成学院教学、科研等各项事业发展需要,按照国家、省及学院有关规定标准和程序,通过购臵、捐赠、调剂等方式或途径配备资产的行为。配臵原则是依法配臵、保障需要、科学合理、优化结构、勤俭节约、从严控制。
Page 3 of 8 3
第八条 各部门国有资产购臵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现有资产无法满足单位教学、科研等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
2、不能与校内其他单位共享、共用的相关资产;
3、经过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导小组审核确需购臵的资产。第九条 各部门须将购臵计划报至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其占有、使用的资产状况及学院整体资产状况签署相关意见,同意后方能购臵。
第十条 专项经费购臵资产,按其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执行。第十一条 学院配臵资产应当符合规定标准,没有规定配臵标准的,要加强论证,从严控制、合理配臵。
第十二条 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内部控制流程规范购臵资产,不得超标准、超预算购臵。
第十三条 学院要优化资产配臵,做到物尽其用,切实发挥资产的使用效益。对闲臵或使用效益不高的资产,在校内进行调剂配臵,并按规定办理转移手续。凡经确认应当回收入库的,必须回收入库保管,任何单位不得隐匿不报,擅自留存,或者任意加以处臵。
第十四条 学院国有资产购臵按照政府采购及学院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资产使用部门对新增资产及时进行验收、办理使用登记,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保证账账、账物的一致性。
第四章 国有资产使用
第十六条 国有资产使用是指学院资产自用、出租、出借等行为,Page 4 of 8 4
国有资产使用应优先保证学院教学科研任务和事业发展的需要。
第十七条 学院国有资产使用应遵循权属清晰、安全完整、风险控制、注重绩效的原则,要建立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第十八条 学院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等事项,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可行性论证、法律审核和监管,做好风险控制和跟踪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第十九条 学院维持教育事业正常运转的各类资产不得用于出租、出借,不得作为抵押物或对外提供担保。
第五章 国有资产处置
第二十条 国有资产处臵是指学院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移、转让或者报废的行为。处臵方式包括无偿调拨(划转)、出售、臵换、报废、报损、对外捐赠等。
第二十一条 国有资产处臵的范围主要包括:闲臵、报废、淘汰的资产,盘亏、呆账及非正常损失的资产,以及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处臵的其他资产。
第二十二条 国有资产处臵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处臵收入归学院所有。
第二十二条 学院国有资产处臵必须坚持“先报批,后处臵”的原则。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各部门不得自行处臵。拟处臵的资产必须经过论证、评估、鉴定或由技术监督部门出具的书面处臵
Page 5 of 8 5
意见。
第二十二条 学院国有资产的处臵必须履行以下的报批程序:
1、申报。资产使用部门对拟处臵的资产向资产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2、审核。资产管理部门按规定权限审核合规、齐全的资产处臵申请资料。
3、审批。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学院资产管理领导小审批。
第六章 资产收益
第二十三条 国有资产收益是指学院出租、出借、处臵资产等取得的收入扣除相关费用后的部分。
第二十四条 学院国有资产收益应纳入学院财务集中统一核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各国有资产使用部门不得隐瞒、截留、挤占、坐支和挪用国有资产收益。
第七章 资产监督与奖惩
第二十五条 建立健全内部的财务监督、审计监督,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
第二十六条 学院国有资产是完成学院教学、科研任务,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物质保障,学院师生员工都有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义务和责任,都应依法维护其安全完整,提高学院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学院要结合内部经济责任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学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责任制,将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和个人。
Page 6 of 8 6
第二十七条 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奖惩制度,对资产管理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工作失责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应按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十八条 学院国有资产管理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学院给予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通报批评;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按学院有关赔偿标准予以赔偿;有非法所得的,没收其非法所得;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的,除给予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外,还将给予经济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各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情节严重,造成资产大量流失的,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未按其职责要求进行资产管理,对资产流失或浪费不反映、不报告、不采取相应措施,造成资产损失的;
2、不如实进行产权登记、填报资产报表、隐瞒真实情况的;不按规定权限擅自批准产权变动的;
3、擅自提供担保的;
4、擅自转让、处臵资产以及将资产用于经营性投资和用于出租出借、对外投资经营的;
5、弄虚作假,以各种名目侵占资产和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
6、对资产收益,不认真进行监督管理,不按规定收缴资产收益的;
7、对长期闲臵、低效运转或超标准配臵的资产,不按规定进行调剂的。
Page 7 of 8 7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适用于一切管理和使用学院国有资产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实施,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Page 8 of 8 8
第二篇: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绥棱林业局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林业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保障和促进林业企业各项事业发展,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程序》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林业局所属单位和管理部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林业企业国有资产,是指由各林业局、厂占有、使用的,依照产权登记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林业企业的国有资产。
林业企业国有资产包括林业企业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国家调拨给林业企业的资产、林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它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
第四条 林业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一)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二)推动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三)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第五条 林业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资产使用、资产处置、资产评估、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产权登记、资产清查、资产统计报告和监督检查等。
第六条 林业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
(三)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
第七条 林业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所有,林业企业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八条 林业企业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林业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负责制定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本单位国有资产的账卡管理、清查登记、统计报告等工作;
(三)负责本单位国有资产的采购、制造、验收、维修和保养等日常管理工作,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四)负责办理本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出租、出借等事项的报批手续;
(五)接受国资监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报告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第三章 资产使用
第九条 林业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制度,规范国有资产使用行为。
第十条 林业企业应当认真做好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工作,做到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使用中的损失和浪费。
第十一条 林业企业对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应当定期清查盘点,做到账、卡、物相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十二条 林业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制,将国有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第十三条 林业企业不经国资监管机构审批不得用国有资产对外担保,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林业企业拟将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的,必需事先上报国资监管部门审核批准。未经批准,不得对外出租、出借。
林业企业出租、出借的国有资产,其所有权性质不变,仍归国家所有,所形成的收入,按照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第四章 资产处置
第十四条 国有资产处置,是指林业企业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注销产权的行为。处置方式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报废、报损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
第十五条 林业企业需处置的国有资产,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处置。
第十六条 资产处置应当由林业企业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技术部门审核鉴定,提出意见,按审批权限报送国资监管部门审批。
第十七条 林业企业需处置的国有资产范围包括:
(一)闲置资产;
(二)因技术原因并经过科学论证,确需报废、淘汰的资产;
(三)盘亏、呆账及非正常损失的资产;
(四)已超过使用年限无法使用的资产;
(五)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处置的其他资产。
第五章 资产评估
第十八条 林业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相关资产进行评估:
(一)整体或部分改建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二)合并、分立、破产、解散;
(三)以非货币资产对外投资;
(四)非上市公司国有股东股权比例变动;
(五)产权转让;
(六)资产转让、置换;
(七)整体资产或者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八)以非货币资产偿还债务;
(九)资产涉讼;
(十)收购非国有单位的资产;
(十一)接受非国有单位以非货币资产出资;
(十二)接受非国有单位以非货币资产抵债。
第六章 核准与备案
第十九条 核准程序是林业企业收到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后应当逐级上报初审,经林业企业初审同意后,自评估基准日起8个月内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提出核准申请。
第二十条 国资监管机构收到核准申请后,对符合核准要求的,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审核,在20日内完成对评估报告的核准。
第二十一条 林业企业收到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后,对评估报告进行初审,同意后将备案资料报送给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自评估基准日起9个月内提出备案申请。
第二十二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收到备案材料后,对材料齐全的,在20日内办理备案手续,必要时可组织有关专家参与备案评审,并根据下列情况确定是否对资产评估项目予以备案:
(一)资产评估所涉及的经济行为是否获得批准;
(二)资产评估机构是否具备相应评估资质,评估人员是否具备相应执业资格;
(三)评估基准日的选择是否适当,评估结果的使用有效期是否明示;
(四)资产评估范围与经济行为批准文件确定的资产范围是否一致;
(五)林业企业是否就所提供的资产权属证明文件、财务会计资料及生产经营管理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作出承诺;
(六)评估程序是否符合评估准则。
第二十三条 林业企业进行与资产评估相应的经济行为时,应当以经核准或备案的资产评估结果为作价参考依据。当交易价格低于评估结果的90%时,应当暂停交易,在获得原经济行为批准机构同意后方可继续交易。
第二十四条 进行资产评估的林业企业,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并对所提供的情况和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评估机构独立执业。
第七章 国有产权转让和交易
第二十五条 国有产权转让主要操作程序:
(一)审核、批准:相关内容的审核、批准;转让事项的批准。
(二)基础工作: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
(三)进场交易:选择机构;签订委托协议;发布转让信息;确定交易方式;组织实施交易;签订转让合同;出具交易鉴证。
第二十六条 国资监管机构对产权转让、交易的审核和批准,审核内容包括:
(一)林业企业的决议文件;
(二)转让方案;
(三)林业企业国有产权登记证;
(四)法律意见书,受让方基本条件。
第二十七条 产权市场内进行的协议转让,前提在公告期内只征集到一名意向受让方,按照等价有偿、诚实守信、依法办事原则,按规定程序进行。场内协议转让由产权交易机构组织进行。产权转让合同必须经转让方内部决策程序审议后生效。
第二十八条 产权市场外进行的协议转让,对于国民经济关键行业、领域中对受让方有特殊要求的;林业企业实施资产重组中将林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给所属控股企业的国有产权转让,必须经省级以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可以采取协议转让方式转让。
第二十九条 协议转让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制定转让或林业企业重组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
(二)内部决议;
(三)涉及职工安置、债务处置、土地使用权等事项,获相关部门批准;
(四)向省级以上国资监管部门提出申请;
(五)进行清产核资、审计、评估等基础工作;
(六)签署合同,获得批准。
林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事项批准或决定后,转让方应当组织转让标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清产核资,根据清产核资结果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资产移交清册,并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全面审计。
第八章 资产清查
第三十条 建立资产清查制度,五年一次清产核资,一年一次资产清查。
第三十一条 对固定资产应查清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已提折旧额,清理出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待报废和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数额及固定资产损失、待核销数额等。
租出的固定资产由租出方负责清查,没有登记入账的,应将清查结果与租入方进行核对后,登记入账。
对借出和未按规定手续批准转让出去的资产,应认真清理收回或补办手续。
对清查出的各项盘盈(含账外)、盘亏固定资产,应认真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经过清查后的各项固定资产,按固定资产目录并区别固定资产的用途(指生产性或非生产性)和使用情况(指在用、未使用或不需用等),进行重新登记,建立健全实物账卡。
第三十二条 土地清查登记的范围包括林业企业依法占用和出租、出借给其他企业、单位使用的土地,林业企业举办国内联营、合资企业以使用权作价投资或入股的土地,林业企业与外方举办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以使用权作价入股的土地。
土地清查登记工作包括申请、地籍调查、权属审核、注册登记、颁发土地证书五个阶段。林业企业使用的土地,凡是领取土地证的,按土地证上的数量上报;没有领取土地证的,林业企业可向当地土地管理部门申报,办理领取土地证的手续;来不及办理手续的,可先自行对土地面积丈量上报,以后再申请办理领取土地证的手续。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林业企业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擅自占有、使用、处置国有资产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处理。违反国家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二〇〇九年十月十日起施行。此前颁布的有关林业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凡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篇: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公务接待管理暂行办法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公务接待管理暂行办法
一、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规范学院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洛阳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的通知》(洛办[2015]11号)和市纪委、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关于印发《洛阳市“公务灶”制度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洛纪发[2013]10 号)及有关规定,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于学院各单位的公务接待行为。
三、本办法所称公务,是指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来院检查指导工作、办理公务人员;合作企业和友好院校来院交流考察人员;有关会议、学术交流、邀请专家讲座等活动需要接待的人员等公务活动。
四、院属各单位应当根据规定的接待范围,加强对公务接待的工作的管理,对能够合并的接待任务应统筹安排。党政办公室负责接待来院的副市级级以上领导、调研组、检查组、考核组、督导组及同级别的兄弟院校来院考察交流;其他接待任务由相关对口单位负责接待。
五、接待部门应当严格规范接待审批,要有派出单位向我院发出的公函,并结合来宾的考察内容、带队领导职务、人数等情况,根据客情拟定接待方案,接待方案安排的活动场所、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应当有利于公务活动。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一律不予公务接待。公务接待必须坚持同城不接待和节约原则。在接待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就餐登记单及接待清单等制度。
公务接待审批流程为:接待部门接到派出单位发来的公函后,确因需要就餐的,由承办单位负责人提出申请,经主管领导和公务接待主管领导审批后报党政办公室。党政办公室向申请部门开出《公务接待就餐登记单》,方可到普通饭店就餐。接待单位应当如实填写《公务接待就餐登记单》中的内容,包括接待对象、时间、事由、就餐总人数、陪餐人数,消费金额、饭店名称等,并由申请部门经办人和申请部门主管领导审签。《公务接待就餐登记单》第一联作为财务报销凭证,第二联由党政办公室备存。
六、公务接待活动中,应当严格控制接待范围,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厉行节约,注重实效,不得铺张浪费。接待住宿以标准房为主,省部级干部可以安排普通套房,地厅级干部可以安排单间,处级及以下人员安排标准间。不得额外配发洗漱用品和鲜花。因公来我院的人员应主动结清住宿费,回本单位报销。邀请专家来我院进行讲座等活动的,确需安排住宿的,原则上应按照住宿标准安排住宿(本地除外)。住宿按上级出台的住宿费标注执行。
七、公务接待推行以自助餐(份餐)形式用餐,每人每餐不得高于 50 元,并严格控制陪餐人员。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超过10人的,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严禁工作日午间在公务接待中饮酒。
八、接待出行应根据公务出行人员情况,合理使用车型,尽量安排集中乘车,严格控制随行车辆及人员。
九、公务接待保障的各种会议,原则上在学院办公场所召开,会场布置简洁大方,场地内不摆鲜花、绿植、桌面上不摆水果、矿泉水。确因需要在酒店召开的,会场办公用品以酒店提供为主。
十、公务接待经费实行学院划拨管理,由党政办公室统一管理,各单位根据需要申报使用。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管理制度,合理限定接待经费预算总额,接受监督。
十一、公务接待费用报销凭证应包括派出单位公函(原件)、公务接待就餐登记单、接待支出明细清单、和财务票据(发票)。公务接待费用应当采用银行转账或者公务卡方式结算,不得以现金方式支付。各接待单位的接待活动应安排在符合公务接待标准的酒店和相关场所,严格执行规定价格。
十二、学院主要领导对公务接待制度落实负总责,党政办公室具体负责,纪检监察部门、财务部门对学院公务接待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四篇:益阳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省教育厅、共青团省委有关开展全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要求,吸引广大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健康素质,特制定本方案。
第一条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为保证该项活动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经研究,对学院2010年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调整如下。
顾问:周霞中
组长:张建安
副组长:吴自力周 健
成员:曹德军孟 慧谌少华龙开红黄科军皮惠琳
全体体育教师院学生会体育部全体干部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体育教研室主任兼任。干事由基础课部教务干事兼任。
第二条 “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对象是我院全体学生,目标是全面提高我院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第三条主题是“我与阳光同呼吸”,口号是“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学院各部门要广泛宣传,大力动员,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媒介,传播健康理念,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热潮,形成群众性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
第四条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
一、二年级要保证每教学周2个学时,同时要增开体育选修课。
第五条根据教育部等部门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年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测试,测试成绩形成测试报告书装入学生档案。测试成绩达标者,方可参与评优评先及奖学金评选;测试成绩不合格者,按教育部和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处理。
第六条院团委、学生处以及各系部要大力协助基础课部抓好每天的晨、晚炼,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团总支、学生会要配合做好督导工作,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锻炼习惯。
第七条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大力倡导和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增设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体育锻炼内容。学院要办好第六届田径运动会,并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和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富有特色的院级体育竞赛项目。
第八条基础课部要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在课外向学生开放体育场馆和借用体育器材。
第九条鼓励学生成立各种体育健身俱乐部和体育协会、社团。院体委、学生处、团委、基础课部、学生会要大力扶持,支持学生开展特色各异、形式活泼的体育竞赛,争取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比赛”。学生成立的体育协会或社团要按照学校有关程序办理和备案。
第十条采取多种措施,保证我院每位学生每天锻炼不少于1小时,至少学会或掌握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为调动广大同学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每学期各系要自行组织举办一次院级体育比赛。基础课部根据各系的要求可提供技术支持和调配场地、器材及设施。
第十一条建立健全全院学生体育工作网络,由院体委、基础课部部牵头,各系主管学生工作的服装负责人为本系学生体育工作负责人。各系年初、年终要向院体委办公室报送当年系部学生体育工作计划及总结。
第十二条学院每年召开一次学生体育工作会议,评选出“学生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并进行表彰和奖励。各系参加全院统一组织的体育活动和自行组织体育活动的情况将作为评选“学生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的重要依据。同时,纳入系部目标考核。
第十三条建立并逐步完善各项相关规章制度,采取必要措施保证“阳光体育运动”健康有序进行。各系要成立“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并将名单及时上报院体委办公室,要有计划的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和竞赛活动,将学生的体质健康当作大事认真抓好,将工作落到实处。
第十四条对体育设施定期维护,并制订出切实有效的预案。督促学生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尽最大可能防止体育锻炼中的意外伤害事故。
第十五条2010年3月下旬起全面实行“我与阳光同呼吸”的锻炼计划。周一至周五6:30-7:00为集中晨跑时间,由基础课部指派2名教师分别在体育场和公园组织晨跑,院体育部干部协助负责考核登记,7:00-7:30,下午4:00-7:00为自由锻炼时间,各系、社团、协会可集中组织活动,可与基础课部联系委派体育老师进行指导,院体育部干部负责抽查。以上登记考核情况纳入评比。
第十六条创造条件,选拔体育运动优秀学生,组建院代表队,积极备战湖南省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等重大赛事。
第十七条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基础课部。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九日
第五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财政部
【发布文号】财政部令第36号 【发布日期】2006-06-07 【生效日期】2006-07-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财政部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令第36号 2006年6月7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保障和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事业单位的国有(公共)财产。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国家拨给事业单位的资产,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第四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行实物费用定额制度,促进事业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紧密统一;应当坚持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 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综合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制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研究制定本级事业单位实物资产配置标准和相关的费用标准,组织本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产权登记、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资产评估监管、资产清查和统计报告等基础管理工作;
(三)按规定权限审批本级事业单位有关资产购置、处置和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事项,组织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工作,建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整合、共享、共用机制;
(四)推进本级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实现国有资产的市场化、社会化,加强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中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五)负责本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的监督管理;
(六)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动态管理;
(七)研究建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安全性、完整性和使用有效性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绩效管理;
(八)监督、指导本级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下级财政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第七条 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本级和上级财政部门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制定本部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组织本部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清查、登记、统计汇总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三)审核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事项,按规定权限审核或者审批有关资产购置、处置事项;
(四)负责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工作,优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推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共享、共用;
(五)督促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
(六)组织实施对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评价考核;
(七)接受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并向其报告有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第八条 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本单位资产购置、验收入库、维护保管等日常管理,负责本单位资产的账卡管理、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三)办理本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处置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事项的报批手续;
(四)负责本单位用于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的资产的保值增值,按照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国有资产收益;
(五)负责本单位存量资产的有效利用,参与大型仪器、设备等资产的共享、共用和公共研究平台建设工作;
(六)接受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并向其报告有关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第九条 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明确管理机构和人员,做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第十条 财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将国有资产管理的部分工作交由有关单位完成。
第三章 资产配置及使用
第十一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是指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事业单位等根据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通过购置或者调剂等方式为事业单位配备资产的行为。
第十二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现有资产无法满足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
(二)难以与其他单位共享、共用相关资产;
(三)难以通过市场购买产品或者服务的方式代替资产配置,或者采取市场购买方式的成本过高。
第十三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符合规定的配置标准;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应当从严控制,合理配置。
第十四条 对于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或者超标准配置的资产,原则上由主管部门进行调剂,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跨部门、跨地区的资产调剂应当报同级或者共同上一级的财政部门批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十五条 事业单位向财政部门申请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资产的(包括事业单位申请用财政性资金举办大型会议、活动需要进行的购置),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按照下列程序报批:
(一)部门预算编制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审核资产存量,提出下一拟购置资产的品目、数量,测算经费额度,报主管部门审核;
(二)主管部门根据事业单位资产存量状况和有关资产配置标准,审核、汇总事业单位资产购置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三)同级财政部门根据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对资产购置计划进行审批;
(四)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的资产购置计划,事业单位应当列入部门预算,并在上报部门预算时附送批复文件等相关材料,作为财政部门批复部门预算的依据。
第十六条 事业单位向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申请项目经费的,有关部门在下达经费前,应当将所涉及的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购置事项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
第十七条 事业单位用其他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资产的,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应当将审批结果定期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事业单位购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资产,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包括单位自用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担保等方式。
第二十条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购置、验收、保管、使用等内部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应当对实物资产进行定期清查,做到账账、账卡、账实相符,加强对本单位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无形资产的管理,防止无形资产流失。
第二十一条 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应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并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事业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用于对外投资、出租和出借的资产实行专项管理,并在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中对相关信息进行充分披露。
第二十二条 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行为的风险控制。
第二十三条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收益以及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取得的收入应当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章 资产处置
第二十四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是指事业单位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或者注销产权的行为。处置方式包括出售、出让、转让、对外捐赠、报废、报损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
第二十五条 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处置。
第二十六条 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土地和车辆的处置,货币性资产损失的核销,以及单位价值或者批量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的处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规定限额以下的资产的处置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将审批结果定期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十七条 财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事项的批复是财政部门重新安排事业单位有关资产配置预算项目的参考依据,是事业单位调整相关会计账目的凭证。
第二十八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事业单位出售、出让、转让、变卖资产数量较多或者价值较高的,应当通过拍卖等市场竞价方式公开处置。
第二十九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属于国家所有,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五章 产权登记与产权纠纷处理
第三十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以下简称产权登记)是国家对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登记,依法确认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权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 事业单位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或者经同级财政部门授权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授权部门)申报、办理产权登记,并由财政部门或者授权部门核发《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以下简称《产权登记证》)。
第三十二条 《产权登记证》是国家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享有所有权,单位享有占有、使用权的法律凭证,由财政部统一印制。
事业单位办理法人年检、改制、资产处置和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担保等事项时,应当出具《产权登记证》。
第三十三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单位名称、住所、负责人及成立时间;
(二)单位性质、主管部门;
(三)单位资产总额、国有资产总额、主要实物资产额及其使用状况、对外投资情况;
(四)其他需要登记的事项。
第三十四条 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一)新设立的事业单位,办理占有产权登记;
(二)发生分立、合并、部分改制,以及隶属关系、单位名称、住所和单位负责人等产权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事业单位,办理变更产权登记;
(三)因依法撤销或者整体改制等原因被清算、注销的事业单位,办理注销产权登记。
第三十五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在资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和变更产权登记的基础上,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实行定期检查。
第三十六条 事业单位与其他国有单位之间发生国有资产产权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可以向同级或者共同上一级财政部门申请调解或者裁定,必要时报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处理。
第三十七条 事业单位与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之间发生产权纠纷的,事业单位应当提出拟处理意见,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与对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依照司法程序处理。
第六章 资产评估与资产清查
第三十八条 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相关国有资产进行评估:
(一)整体或者部分改制为企业;
(二)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
(三)合并、分立、清算;
(四)资产拍卖、转让、置换;
(五)整体或者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六)确定涉讼资产价值;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进行评估的事项。
第三十九条 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
(一)经批准事业单位整体或者部分资产无偿划转;
(二)行政、事业单位下属的事业单位之间的合并、资产划转、置换和转让;
(三)发生其他不影响国有资产权益的特殊产权变动行为,报经同级财政部门确认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的。
第四十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工作应当委托具有资产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事业单位应当如实向资产评估机构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并对所提供的情况和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事业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资产评估机构独立执业。
第四十一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核准和备案工作按照国家有关国有资产评估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二条 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资产清查:
(一)根据国家专项工作要求或者本级政府实际工作需要,被纳入统一组织的资产清查范围的;
(二)进行重大改革或者整体、部分改制为企业的;
(三)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资产严重损失的;
(四)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或者国有资产出现重大流失的;
(五)会计政策发生重大更改,涉及资产核算方法发生重要变化的;
(六)同级财政部门认为应当进行资产清查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条 事业单位进行资产清查,应当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按照规定程序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立项后组织实施,但根据国家专项工作要求或者本级政府工作需要进行的资产清查除外。
第四十四条 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损溢认定、资产核实和完善制度等。资产清查的具体办法由财政部另行制定。
第七章 资产信息管理与报告
第四十五条 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及时将资产变动信息录入管理信息系统,对本单位资产实行动态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国有资产统计和信息报告工作。
第四十六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报告是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门规定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格式、内容及要求,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状况定期做出报告。
第四十七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状况,是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编制和安排事业单位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应当充分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资产信息报告,全面、动态地掌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状况,建立和完善资产与预算有效结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第八章 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维护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第四十九条 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责任制,将资产监督、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和个人。
第五十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应当坚持单位内部监督与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事前监督与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
第五十一条 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处理、处分:
(一)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的;
(二)擅自占有、使用和处置国有资产的;
(三)擅自提供担保的;
(四)未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的。
第五十二条 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上缴、管理国有资产收益,或者下拨财政资金时,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据《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处理、处分。
第五十三条 主管部门在配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或者审核、批准国有资产使用、处置事项的工作中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财政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予以警告。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有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第九章 附 则
第五十五条 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参照本办法执行。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依照国家关于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六条 实行企业化管理并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创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由财政部门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十七条 地方财政部门制定的本地区和本级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应当报上一级财政部门备案。
中央级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办法制定。
第五十八条 境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由财政部另行制定。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以及经国家批准的特定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由解放军总后勤部、武装警察部队和有关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另行制定。
行业特点突出,需要制定行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由财政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制定。
第五十九条 本办法中有关资产配置、处置事项的“规定限额”由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另行确定。
第六十条 本办法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此前颁布的有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