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计生体系规划
“十一五”期间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
建设规划发布
(新闻稿)
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印发了《“十一五”期间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国家为加强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能力建设,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需求的一项重要举措。
《规划》指出,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是以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发放避孕药具、培训基层人员为主要任务,由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和村服务室构成的服务网络,目前已成为直接面对广大农村群众,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推进优生优育和满足群众生殖健康需求的主要力量。但是,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多数是在20世纪80年代靠地方财力和征收社会抚养费逐步建设的,建设标准低且不规范,布局不合理,服务功能单一,条件简陋,装备缺乏,结构性、功能性问题仍十分突出,与当前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任务不相适应。因此,制定和实施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改善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条件,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十分重要和迫切。
《规划》确定了“十一五”期间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原则、基本思路、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和中西部地区乡(镇)中心服务站的新建、改扩建 和技术服务装备以及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船)的配备。
《规划》明确所需建设资金由中央和地方共同筹措,分期解决。中央设立专项资金,地方所需建设资金原则上由省级为主安排,项目所在市县按当地财力情况适量安排。在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在“十一五”期末,基本形成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网络布局更加合理、技术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的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
为了实现《规划》确定的建设目标,两委要求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当地基本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并作为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重要内容评估考核,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管理到位。在建设过程中,要调整布局,优化配置,树立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理念,把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建成“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群众满意”的“育龄夫妻之家”,形成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工作机制。同时,要切实加强投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以及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的有关规定,推行投资成本和效益综合评估,强化建设规范,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总结经验,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
附:《“十一五”期间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十一五”期间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需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
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是围绕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增进人民群众生殖健康而建立的,集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和群众工作为一体,以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发放避孕药具、培训基层人员为主要任务,由县、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以下简称服务站)和村服务室构成的服务网络。
20世纪80年代初,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十分繁重,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应运而生,并随着计划生育工作发展逐步壮大。据2004年统计调查,全国共有县级服务站2731个(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乡(镇)级服务站34721个,已形成特色鲜明、覆盖面大、深受群众欢迎的服务网络,成为直接面对广大群众,开展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服务,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主要力量。实行计 3 划生育以来,县乡服务站承担了农村70-80%的计划生育手术任务;普遍开展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定期检查和生殖道感染的防治工作,使近50%的已婚育龄妇女享受了基本的生殖健康服务。与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机构密切配合,以可以预防的、高发的先天性疾病为重点,加强了遗传与优生咨询、婚前教育与检查、孕产期保健、产前诊断与筛查等服务工作。
我国农村计划生育服务量多、服务半径大,服务手段、服务条件和技术却相当落后。“八五”以来,国家安排补助地方专项资金,支持地方政府建立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发挥了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特别是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农村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条件。但是,由于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多数是在20世纪80年代靠地方财力和征收社会抚养费逐步建设的,建设标准低且不规范,布局不合理,服务功能单一,条件简陋,装备缺乏,结构性、功能性问题仍十分突出。中西部尚有37个县、近14%的乡没有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另有698个县级服务站已鉴定为危房,有1003个县级服务站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这种状况,与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任务不相适应,直接影响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
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人口过多仍然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随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增加以及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服务需求的增长,农村计划生育服务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抓紧制定和实施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改善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条件,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十 4 分重要而迫切。
第二章 指导原则
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断满足群众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的需求出发,以改善县、乡(镇)中心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设施和装备水平,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以服务机构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方向,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为动力,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加强和完善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
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一、突出重点,完善功能。以计划生育工作难度较大、任务重、服务设施较差的地区为重点,按照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发放、人员培训四项服务要求,完善服务功能,保证满足开展计划生育服务所必需的条件。
二、分类指导,强调特色。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服务需求,建设不同规模的服务站,将固定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合理布局,有效覆盖,使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成为机构小设备适宜、人员少技术精良、具有鲜明特色的服务机构。
三、规范建设,科学配置。在建设理念上,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计划生育服务特点;在规模和标准上,要参照《农村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的要求,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以确保 5 充分履行基本服务职能,完成工作任务为前提;在功能设置上,要合理体现计划生育四项服务的要求;在内部布局上,要注重规范实用,符合技术流程要求。
四、分级负责,稳步推进。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确保地方配套资金、政策、措施和管理落实到位。按照统一部署,有步骤、分年度推进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
五、厉行节约,严格管理。贯彻勤俭节约的方针,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投资,反对贪大求全,杜绝铺张浪费。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招投标制和合同制,加强建设项目的全程管理和监督。确保建设资金专款专用。
第三章 目标和任务
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是:
在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下,用五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置必要装备、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等措施,基本建成符合国情、覆盖农村、功能完善、持续发展的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改善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条件,增强为广大农民提供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服务的能力,更有效地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增进农民的生殖健康,同农村卫生医疗机构一起,共同构建维护我国人口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的屏障。
主要建设任务是:
一、对有机构无服务用房或鉴定为危房的县级服务站进行新建或加固改造,使之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
二、对建筑面积与国家建设标准相差较大、结构不合理影响服务功能发挥的县级服务站进行改扩建,使之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同时支持东部地区通过改扩建,建成若干个在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上有创新,在全国起示范作用的县级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站。
三、在中西部地区新建、改造和扩建一批能覆盖3—4个乡(镇)的乡(镇)中心服务站,并配备必要装备。
四、启动第三期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项目,为中西部服务半径大、农业人口较多的县和县级区,及东部偏远山区增配部分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为部分地处湖区、库区的县级服务站配备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船。
五、为中西部和东部部分困难地区县级服务站配备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技术服务所必需的手术和检验、筛查设备。
第四章 资金筹措
根据《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结合“十一五”主要建设任务,测算“十一五”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约需投资49亿元。所需建设资金由中央和地方共同筹措,分期解决。中央设立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预算内专项资金。地方所需建设资金原则上由省级为主安排,项目所在市县按当地财力情况适量安排。项目建设所需资金不应挤占计划生育事业费。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以中央补助资金为主,地方按总投资的20%配套;流动服务车配备由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承担。中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流动服务车(船)配备以中央补助资金为主,地方按总投资的30%配套。东部地区基础设施改造、流动服务车(船)配备,由中央补助30%,地方按70%配套。
生殖健康和优生筛查设备配置,中央资金重点用于为县级服务站配置B超、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半自动生化仪、酶标仪、精子质量分析仪、电子阴道镜、电脑等主要设备;补助乡中心服务站购置B超、电子阴道镜、妇科治疗仪、乳腺诊断仪等主要设备;县、乡服务站其余常规设备由地方负责配置。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把服务体系建设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从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组织《规划》的实施,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管理到位。把《规划》的实施作为衡量党委、政府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的重要内容进行评估考核。
二、调整布局,优化配置,创造必要条件确保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持续运行
(一)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要树立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理念,把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建成“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群众满意”的“育龄夫妻之家”,形成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工作机制。
(二)通过乡镇中心服务站建设,优化乡级服务站的结构,避免功能重复。普通乡级服务站主要承担宣传教育、避孕药具发放和孕情检查的任务,实现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建立公开考试和考核制度,面向社会招聘县乡服务站服务人员。通过全员竞聘、以岗定人、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大力精简服务机构的人员,压缩后勤、管理人员,增大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优化队伍结构,把县乡服务机构的人员控制在编制范围以内。
(四)各级财政要根据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公益性机构的性质,确保编制范围内人员的基本经费支出和提供免费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必要经费,同时对开展计划生育服务的必要装备及房屋修缮等给予财力支持,保证县乡服务机构的持续运行。
三、加大投入,严格管理,确保建设资金充分发挥效益 地方各级政府要把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当地基本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在《规划》实施中,按照分级负担、各有侧重的原则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确保投入到位。要科学规划各级服务机构基本建设的用地、面积、功能和装备结构,按标准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建设投资。要切实加强投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以及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的有关规定,防止基本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弄虚作假和腐败现象。切实加强已建成服务机构和所配装备设施的管理,健全制度,9 落实责任,推行投资成本和效益综合评估,提高基本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加强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队伍建设
建立完善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资格标准和持证上岗制度,严格准入;建立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法人代表责任制,完善内部管理和服务质量监控机制;切实加强技术服务人员的教育和专业培训,大力提高技术队伍素质;切实解决好专业技术人员的报酬、待遇和职称评聘问题,保持技术服务队伍的稳定,逐步建立一支以医学专业为主、会服务、能服务,爱岗敬业,具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服务队伍。
第六章 预期建设成效
通过五年左右时间的努力,预期取得以下成效:
一、农村基层服务体系更加完善。通过对县级服务站的改造、扩建,使全国县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覆盖率达到100%,并符合国家建设标准的基本要求;在中西部地区建设一批乡(镇)中心服务站;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覆盖农村所有县(市、区);形成以县级服务站为龙头、乡(镇)中心服务站为骨干、普通乡(镇)服务站为依托、村服务室为基础、流动服务车为纽带,卫生/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团结协作、优势互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的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
二、网络布局更加合理。把国家投资和技术力量相对集中到县和 10 乡镇中心服务站,实现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流动服务车的广覆盖,形成固定服务与流动服务的衔接互补;增强县和乡(镇)中心服务站的综合服务、技术指导和质量监控功能,形成对其他乡镇服务机构和村级服务室的有效指导和技术支持,基本改变农村偏远地区和村级技术服务资源短缺的格局。
三、技术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积极倡导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先进理念,强化服务体系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以制定和实施本《规划》、推行国家《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为契机,全面提升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的可及性,大幅度提高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及时率、有效率,降低意外妊娠、人工流产、妇女常见病、节育手术并发症和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第二篇:小城镇体系规划
您的位置 : 首页 >> 教程教案 >> 城镇体系的规划
城镇体系的规划>>>
一、城镇体系的规划
城镇体系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城镇体系是一个区域范畴
城市经济区——城市行政区 ·具有一定的等级和层次
·具有不同的职能分工和多种城镇类型
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职能分工——确定城市性质 ·空间分布有序,形成一定的网络和格局
空间地域结构的影响因素——
区域生产力分布状况,受资源、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影响
城镇的相互作用、职能分工及各自的腹地范围 ·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
历史变化引起的体系格局变化
生产力布局状态的变化导致的格局变化
基础设施条件引起的变化,尤其是交通条件
二、城镇体系的发展条件分析 1.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
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是城镇体系赖以发展的基础,是城镇体系形成及发展的初始条件。目的:明确城镇体系在区域中的发展水平,明了其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明确城镇体系今后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扬长避短,有的放矢。方法:
区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单因子和复合因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横向纵向比较手段,通过城镇体系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水平来反映城镇体系区域综合发展水平。
区域发展优劣势分析——采取定性分析,找出城镇体系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以期发挥优势,转化劣势,使城镇体系的规划有的放矢。
2.城镇发展的建设条件分析
(a)城镇自然条件(主要指影响城镇发展的气象、地形与用地条件、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等);(b)城镇资源开发与工业布局条件;(c)城镇交通运输与区位条件;(d)城镇水源和能源条件;(e)城镇旅游发展条件;(f)城镇社会经济基础条件;(g)城镇地区农业发展条件;(h)城镇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条件;(i)城镇科技实力;(j)城镇生态环境条件。
三、城镇体系规划的发展
1、城镇体系规划的产生
·城市的发展不能就城市论城市,应从较大区域范围来分析该城市在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周围城镇的关系,城市的发展和空间布局需要与区域开发建设的总体布局相互协调。
·现行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没有专门的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起到区域规划的部分作用。·1984年《城市规划条例》:“直辖市和市的总体规划应当把行政区域作为统一的整体,合理布置城镇体系。”
·1989年《城市规划法》:“全国和各省、直辖市都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应有包括市和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 ·1994年建设部颁布《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2、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现状
不同地域层次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一般配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都只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陪衬,多数只是简单、生硬地套用有关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和区域基础设施网络的规划模式,发挥不了应有的指导作用。
单独进行的城镇体系规划内容在逐步拓宽,除了城镇体系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规划协调外,还增加了与资源和生态环境协调的内容,并力求明确区分需要对开发建设进行鼓励、引导、控制、限制或禁止的不同地域空间类型,使原功能较简单的城镇体系搞活转向以城镇体系发展为主体,与相关要素进行空间综合协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规划,在较大程度上顶替了衰变前的国土区域规划。
四、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条件
历史背景——分析该区域各个历史时期城镇的分布格局和演变规律,揭示区域城镇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导致每个阶段城镇兴衰的主要因素,特别要重视历史上区城中心城市的转移和变迁。
区域基础——分析区域经济和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它涉及到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环境生态结构,劳动力,经济技术基础,区域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等广阔的领域。经济基础——深入分析各产业部门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通过对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分析、方案比较,指出各城镇主要部门发展的方向。通常需要回答的问题有:区域的工业发展方向、工业结构的调整及时序安排、主要城镇的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农业结构的转变以及对城镇发展的影响、综合运输网的改善与城镇发展的关系、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城镇发展的关系,以及城镇其它第三产业的发展。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主要考虑规划区域内建制镇及以上等级的居民点的合理发展,适当考虑与集镇的关系。关键点:城镇人口的实际含义和收集每个城镇最接近实际的城镇人口资料。
3.确定本区域的城市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核心:依据公平和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区域内城镇和地区发展的均衡与不均衡的关系。
4.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建立在现状城镇职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区域内各个城镇经济结构的统计资料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明确各城镇之间职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实现城镇的职能分类。对城镇现状职能加以分析,制订出有分工、有合作,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充分发挥各自区位优势的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有机结合的新的职能结构。
对重点城镇还应该具体确定它们的规划性质,使重点城镇的总体规划编制有所依循。
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规划
分析各城镇人口规模的变动趋势和相对地位的变化,预测今后的动态; 分析现状城镇规模分布的特点;
确定规划期内可能出现的新城镇,包括某些农村集镇的晋升和因基本建设而可能新建的城镇;
结合城镇的人口现状、发展条件评价和职能的变化,对新老城镇作出规模预测,制订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规划,形成新的、合理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职能类型结构和规模等级结构在区域内的空间组合和表现形式。主要内容:
a.分析区域城镇现状空间网络的主要特点和城市分布的控制性因素; b.综合评价区域城镇的发展条件;
c.设计区域不同等级的城镇发展轴线(或称发展走廊);
d.综合各城镇在职能和规模的网络结构中的分工和地位,对它们今后的发展对策实行归类,为未来生产力布局提供参考;
e.根据城镇间和城乡间交互作用的特点,划分区域内的城市经济区,为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的结合,带动全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地域组织的框架。
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
区域基础设施包括区域交通运输、水资源、供排水、电力供应、邮电通信以及区域防灾等; 区域社会设施包括区域性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设施及区域市场体系等内容。
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新增建制镇与新设市规划——首先要研究和确定新镇和新市设置的依据;
其次要考虑新增建制镇的建镇基本条件,如地理区位、产业特征及发展趋势、现状基础等; 其三,要进行拟新设建制镇人口规模的预测,并注意各新设镇、市人口加上原有城镇人口之和,应与城镇体系总的城镇人口预测值符合;
其四,要确定所有新增建制镇、新设市的建镇与建市的具体时期。
其五,要从城镇体系的整体与新设镇、市的局部两方面的结合点上考虑与确定新设镇及新设市的城市(镇)性质及发展方向;
其六,要对新设镇及新设市的城市空间布局形态作出初步的规定。
10.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规划实施的措施可包括行政措施、政策措施和组织措施等。政府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通过行政管理系统的强化,建立与加强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权力与资源的分配,影响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改变交通系统与其它基础设施的系统,影响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政府对工业与公共项目的直接投资,以影响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对收入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改变以影响城镇体系;
·通过鼓励、支持商品农业生产以影响城镇体系。
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的宏观性问题——城镇体系未来发展过程中将要遇到的区域性及跨区域性问题,如水系整治、跨市域引水工程施工、水库开发建设、跨区域用地范围的旅游区的建设管理、高级别干线道路网、铁路的选线建设、多城市共用的大型机场的选址布局等等。
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的关键性问题——影响和制约城镇体系发展的关键因素,如区域的自然条件、资金、水源、能源等因素。
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的政策性问题——包括人口管理问题、新设镇(市)问题、单个城镇的行政区划调整及管理机构设置问题等。
关于充实完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内容的要求
(建规[1998]108号)
一、规划的核心内容
(依据《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1、制订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战略。包括:确定城市化方针和目标;确定城市发展与布局战略。
2、协调和部署影响省域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全局性和整体性事项。包括: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市发展的原则性要求;统筹区域性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开发时序;确定需要重点调控的地区。
3、按照规划提出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战略和整体部署,充分利用产业政策、税收和金融政策、土地开发政策等政策手段,制订相应的调控政策和措施,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促进经济活动和建设活动健康、合理、有序的发展。
二、需要补充和加强的规划内容
1、确定区域开发管制区划
——优先发展和鼓励发展的地区,需要严格保护和控制开发的地区,以及有条件地许可开发的地区,并分别提出开发的标准的控制的措施,作为政府进行开发管理的依据。
2、确定区域城镇发展用地规模的控制目标
——对省域内城镇发展用地的总规模和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提出控制目标;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镇用地控制的指标和相应的引导措施。
3、确定乡村地区非农产业布局和居民点建设的原则。——确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途径和引导措施; ——提出农村居民点和乡镇企业建设与发展的空间布局原则;
——明确各级、各类城镇与周围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协调建设的基本要求。
三、工作方法的完善
1、加强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机制的分析。
2、积极开展多方案比较。
3、注重对设市城市、建制镇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的研究。
4、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试行)
(建村[2000]74号)
一、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突出的三个重点
1、确定城乡居民点有序发展的总体格局,选定中心镇,防止一哄而起,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2、布置县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防止重复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分析全县基本情况,综合评价县域的发展条件;
2、明确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3、预测县域人口,提出城镇化战略及目标;
4、制定城乡居民点布局规划,选定重点发展的中心镇;
5、协调用地及其空间资源的利用;
6、统筹安排区域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
7、制定专项规划,提出各项建设的限制性要求; ·交通网络规划
·给排水、电力、电信工程设施规划 ·教科文卫等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
·其他专项规划(有选择开展)——广播电视、供热供气、科技发展、水利、风景旅游、文物古迹保护、园林绿化等规划
8、制定近期发展规划,确定分阶段实施规划的目标及重点;
9、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建议。
第三篇:应急体系规划
黄冈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调研报告
省政府应急办: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调研工作的通知》(鄂政办电„2011‟22号)文件精神,现将我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调研成果报告如下:
一、应急体系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一)工作成效与作法
1.不断深化预案体系建设。我市高度重视预案制订、落实和完善的“三结合”,不断提高预案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编制市级总体预案1个、专项预案22个、部门预案75个;县市区级政府总体应急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865个;乡镇应急预案210个,社区应急预案719个。街道社区、乡镇及有条件的行政村和各类企事业单位预案建设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为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按照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要求,“十一五”期间,全市建立了防汛抗旱、重大动物疫情、公共卫生等22个专项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54家市应急委成员单位以及部分市直单位成立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专班,明确了分管领导和机构组成人员;全市11个县市区都成立了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基本落实了“五个一”的要求,即明确一名分管领导、成立一个工作专班、划拨一笔工作经费、建立一套运行机制、确立一个工作目标,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3.稳步推进应急队伍建设。启动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目前,11个县市区依托公安消防队伍均组建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并制定了科学的实施方案,从队伍组成、职责任务、机制建设、工作职责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和具体安排。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逐步深入。初步统计,市直单位上报专业应急救援队伍17支,总人数1398人;各县市区上报专业应急队伍90支,总人数6545人,初步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具体负责的专业应急队伍体系,为高效、快捷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强化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不断完善应急机制。完善了预警预测、隐患排查应急机制,进一步加强了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及社会安全事件预测预警、应急响应机制和风险分析评估等机制建设,严格执行各项具体的规章制度,全面提高了应急管理机制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公安、水利、森防、卫生、气象、地震、人防等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监测网络、预警体系和信息指挥系统,监测预警覆盖面正逐年扩大。通过“乡村决策气象服务短信直发系统”和“市州决策气象服务短信直发系统”实现了气象预警信息的全方位、全天候覆盖,为群众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和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政府组织协调、部门分工负责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初步形成。
5、扎实开展应急管理宣教工作。各地、各相关部门按照应
急预案经常性地组织和开展各类事故救援演练,提高了应急处置和应变能力。截止目前,全市各地共组织各类演练653场次,涉及到地震、卫生、消防、防洪、环保等多个领域。通过电视、广播、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体,结合“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防灾应急知识宣传周”、“全国消防日”活动,加强了对预案和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全民防范突发公共事件意识明显提高。
6、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创造性地提出以“一网五库”(电子政务专网,专家库、救援队伍库、物资库、电子预案库、风险隐患数据库)和“615”应急管理基础工程,即是每个县(市、区)确定一个部门(系统)、一个乡镇、一个社区(村)、一家企业、一所学校、一所医院作为示范点,以抓机构、抓预案、抓队伍、抓宣传、抓信息、抓整改、抓保障、抓培训、抓演练、抓联动等“十抓”为突破口,以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查、矛盾早化解、事件早处置等“五个早”的工作机制为重点,稳步推进我市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进程,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1.应急运行体系建设不健全。一是应急管理机构人员短缺,难以有效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职能,不能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运转枢纽作用。二是部门之间衔接不紧密。地方之间、条块之间以及预防与处置之间衔接不够紧密,多方协同处置重大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人员、信息、资源等难以快速集成,协调、配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各级各类应急预案有待完善。一些专项预案的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实战检验;街道(乡镇)、社区(村)等基层单位应急预案还有空白项;预案演练不足,特别是跨行业、跨地区大型演练少;专项预案之间责任交叉,相互沟通较少。
3.专业应急队伍和人员素质有待加强。各类专业应急队伍和装备数量不足,大型和特种装备缺乏;专业培训演练基础条件欠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定期演练制度落实不够,与实战需要存在较大差距,重大突发事件的协同作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4.监测预警和信息指挥系统建设滞后。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底数不清,一些领域监测手段相对落后,综合预警能力急需加强。应急平台建设相对滞后,还没形成统一的信息共享、资源合理统筹的网络体系。
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科学应对,充分依靠法制、科技和人民群众,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建立和健全应急体制机制为抓手,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由被动处置向主动防范转变,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黄冈建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原则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全市应急体系,全面推进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和应急保障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重点加强薄弱环节,优先解决制约应急响应时效等突出问题,着力提高第一时间快速响应的能力。
——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推进各地和各行业信息、队伍、装备、物资等方面的资源整合,避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总体把握应急资源的合理布局,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
——分级负责、分步实施。按现行事权财权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建设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根据现实需要和实际能力确定建设项目,分级分步组织实施,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项目建设。
——技术先进、标准规范。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设施,提高应急体系建设的科学性、高效性、可靠性。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标准化体系,实现应急体系建设与运行的规范化。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面履行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加大政府投入,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入市场机制,调动各方面参与应急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良性互动机制,专群结合,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社会化程度。
(三)主要目标
到2015年,完善覆盖各地、各行业、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深化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建设,继续加强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完善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深化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提高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
和应急保障能力;配套完善应急管理政策、法规和措施,建成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和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三、十大体系建设规划
(一)预案体系。按照“政府统筹协调,社会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处置高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预案体系建设。“十二五”期间,各县(市、区)要完成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的修订工作,进一步扩大专项预案、部门预案的覆盖范围;全市所有街道、乡镇、居委会、村委会和各类企事业单位要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基层应急预案要符合实际,职责清晰,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并根据需要及时修订完善。建立预案演练制度,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预案演练,加强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应急演练,力争专项预案演练占总数的50%,部门预案原则上每两年演练一次。
(二)应急组织体系。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注重科学化、机制化、体系化、军事化,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组织机构建设,配足、配齐应急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充分应急管理机构在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等职能中的应急信息运转枢纽作用;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项指挥机构,并完善应急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机构职能。继续推进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
间,完成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急管理机构建设,确定相关责任人员,明确相关职能。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要将应急管理作为自治管理的重要内容,责任到人,做好群众的组织和动员工作。各事业单位、企业要明确行政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在应急管理中的职责,确定专(兼)职的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工作人员。
(三)应急队伍体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整合应急救援力量,严格按照“有机构、有队伍、有驻地、有平台、有装备、有经费、有训练、有演练、有制度、有实力”等“十有”的标准要求,建立一支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应急救援队伍。强化公安、武警和军队等骨干队伍应急能力建设。一是突出公安消防部队中坚力量作用,按照“一队多用、一专多能”的要求,全面加强消防队伍综合应急能力建设,积极参与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救援。建立我市驻军、武警、民兵的应急联动机制,依托预备役组建抗洪抢险分队、森林扑火分队,充分发挥驻我市部队在应急救援中的骨干作用。二是立足本地实际,建立和完善人员稳定、装备完备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围绕防汛抗旱、森林消防、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公用事业保障、医疗卫生、重大动物疫情等,大力推进消防、城建、通信保障、交通运输保障、卫生、电力、气象、突发环境事件等专业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处置体制机制建设、设备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三是推进企事业单位专兼职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组织建设,重点推进矿山、危险化学品、林业、水利电力、电信、交通、运输、金融等企事业单位应急队伍建设,高危企业要建立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积极参与社会应急救援。按有关标准和规范配备应急技术装备,提高现场先期快速处置能力。指导企事业单位之间建立应急互助机制,应急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按地域共建各类专兼职应急队伍。四是加强应急专家队伍建设。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专家信息收集、分类、建档制度,形成各类应急专家资源信息网络,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设立专家组,建立相应数据库,基本形成覆盖各门类、各专业的专家队伍体系。建立专家队伍管理制度,形成调用专家参与应急工作的机制,并有计划地组织专家对信息进行会商、研判,分析预测公共安全形势,发挥咨询与辅助决策作用,提高科学处置水平。五是大力发展应急志愿者队伍。依托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及工会、共青团、红十字会等组织,组建形式多样的应急志愿者队伍,重点加强青年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到2015年实现每万人中有100名应急志愿者。逐步建立应急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发挥志愿者在科普宣教、应急救助和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监测预警体系。进一步加强各类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全面调查各类风险隐患,改进监测技术和手段,增加监测点密度,逐步完善覆盖全市的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监测预警系统,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警和综合分析能力。
(五)应急平台体系。依托各级政府应急平台,以“一网五库”(黄冈电子政务专网,应急管理专家库、救援队伍库、物资
库、电子预案库和风险隐患数据库)为重点,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综合预警系统,完善预警信息汇总、分析、研判和发布功能,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建立完善与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建立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重点加强偏远高风险地区广播、电视、警报器、宣传车、手机短信等紧急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建设。充分利用市电子政务中心等政府办公资源和专业系统资源,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构建市、县(区)二级政府综合应急平台体系,实现市级与县级、县级与同级以及乡(镇)级主要部门之间互通互联,满足值守应急、信息汇总、指挥协调、专家研判和视频会商等基本功能要求。“十二五”期间,要完成市、县两级政府应急平台建设,并推进市级、县级应急平台的应急指挥场所和基础支撑系统建设,完成综合应用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整合,实现与市政府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以及视频会议和指挥协调等功能要求。
(六)宣传培训体系。加强专业培训与演练基地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培训与演练体系。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全民公共安全意识和素养。一是建设和完善专业培训演练基地。完善现有公共安全、应急救援培训与演练设施,全市所有应急管理人员全部轮训一遍,专业救援人员每年至少集中轮训两周。加强应急演练工作,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专兼职人员、志愿者队伍应急演练。二是开展应急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积极构建各级各类宣传教育平台,形成政府、社区、农村、企业、学校有机结合的安全宣传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媒体加强对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在有关栏目、节目中刊播应急知识,提高公众忧患意
识、社会责任意识。宣传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基本应急处置和防护知识,使公众了解突发公共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掌握预防、避险的基本技能,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各级政府根据地区特点,编发形式多样的公共安全知识读物或制品,建设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网站,开展公共安全主题宣传日(周、月)活动。加强学生应急安全知识教育,充分利用少年宫、博物馆、文化馆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发挥现有教育培训机构作用,为从业人员提供安全培训。社区、农村等基层组织充分利用宣传栏、讲座、科普展览等形式,开展面向公众的宣传教育活动。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对职工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
(七)应急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应急物资保障机制。建立市、县和基层单位应急物资分级储备制度,形成全市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各级经济动员机构履行应急物资保障机构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物资储备目录和标准,确定应急物资生产企业目录,综合汇总各类应急物资信息,实现全市应急物资储备与生产的数字化管理。丰富储备方式,根据应急处置的要求,实行实物储备、市场储备、生产和技术能力储备有机结合,鼓励企业利用现有资源代储应急物资。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综合调度系统,完善应急物资紧急生产、政府采购、征收征用、市场调控与调用机制。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完善应急物资投放网络,建立区域间应急物资余缺调剂和联运工作机制。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更新、轮换及损耗的补偿办法和救灾物资社会捐赠机制,提高社会应急救援物资紧急动员能力。二是加强专业应急物资储备。充分利用现有物资储备设施和资源,优化和完善生活救助、抢险救灾、公共卫生等各类物
资储备。推进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实现救灾物资12小时内运抵灾区。三是加强应急装备建设。改善和提升应急装备水平,为应急救援队伍配置技术先进、性能优良的应急处置专业器械设施和安全防护装备,实现配置现代化和配备合理化。重点加强应急抢险救援特种器材设施配备,提高应对特殊情况的能力,做好相关应急处置职能部门应急装备的配备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装备管理机制,做好日常管理维护工作,保证装备处于良好状态。企业在积极利用现有装备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和应急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处置多发、易发突发事件所需的器材装备。
(八)科技支撑体系。强化科技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支撑作用,加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应急科技支撑条件建设,开展应急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公共安全技术和产品,研究制订应急管理标准体系,逐步形成应急科技支撑体系。一是应急科技支撑条件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公共安全领域应急技术科研力量,建设完善一批应急科技支撑机构。加快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发挥基础支撑作用。通过配备相关设施装备、引进技术人才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现有检验检测中心、研究中心、实验室等技术机构建设,强化技术储备,提高监测、检测、检验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二是公共安全技术和产品开发推广。引进先进适用的技术与成果。鼓励相关企业采用自建、共建或合作等方式建设研发机构,开发生产用于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警、处置的新技术新装备。扶持一批在公共安全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重点企业,实现成套核心技术与重大装备的突破,增强安全技术保障能力。建立市场化的公共安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机制,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推广应用。三是应急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大应急管理标准化工作力度,完善应急能力评估、应急救援绩效评估体系,对各地各部门的应急能力定期进行评估,并把应急管理工作指标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工作绩效考核体系。
(九)风险评估体系。建立健全突发事件评估制度,在对突发事件爱你调查处理的同时,对事件处置及相关防范工作作出评估,并形成常态化的应急管理评估工作体系。要进一步规范突发事件评估程序、内容和方法等。依托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加强灾情评估和重建规划能力建设,进行中小学校、民房住宅现实和潜在损失(损害)普查评估,开展地震、水旱灾害、风雪、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突发环境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动物疫情等灾害的调查评估,做好灾后重建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工作。全面落实恢复重建项目管理制度和恢复重建资金监管机制。
(十)政策法规体系。结合本地实际,严格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不断完善应急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预案建设等方面,在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储备等方面出台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的法律法规。
四、重点建设项目
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整合现有应急资源,加大应急体系建设投入,重点推进一批关系全局的基础性项目建设。
(一)全市应急平台体系建设。依托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络,建设和完善市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县级政府应急平台,健全应急指挥场所、基础支撑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规范技术标准,开发成套应用软件,配置移动指挥系统,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统一高效、互为支撑的市政府应急平台体系,实现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辅助决策、调度指挥和总结评估等功能,满足市政府系统应急值守和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的事态跟踪、决策会商和协调指挥等需求。
(二)市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建设围绕综合应急救援职能,加强综合应急救援指挥调度大厅、决策会商室、信息中心等硬件设施建设,形成预防和处置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平台。
(三)市气象信息预警平台。加强气象信息预警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乡村决策气象服务短信直发系统”和“市州决策气象服务短信直发系统”,通过天气预警信息发布虚拟终端,实现气象信息的及时播发。重点建设手机短信群发子系统、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子系统、智能手机接收子系统、专用接收机子系统、有线广播前端接收子系统、RDS预警信息广播子系统、卫星预警信息专用接收机子系统等7个子系统。
(四)应急物资保障系统建设。建设应急物资监测网络和预警体系,综合汇总各类应急物资信息;加强应急物资紧急生产和配送能力储备,缓解重要应急物资峰值需求,减轻经常性储备压力,减少损失;各地普遍建立救灾物资储备点;完善应急物资的调拨与紧急配送体系,确保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进一步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程度。根据本规划编制相应的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强各级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之间、以及与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形成完备的规划体系。加强应急机构建设,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实施相关建设任务的责任主体和进度要求,强化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抓好工作落实,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建立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实施的监督评估机制,加强对规划进展和实施情况的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实现建设目标。
(二)完善应急管理法规体系。根据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结合我市实际,切实加强应急管理法制建设,抓紧制定我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法规规章。加大应急相关法律法规执法力度,加强行政监督,促进应急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加强部门应急预案建设。
(三)建立应急管理投入保障机制。将应急管理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给予优先安排和保障。应急体系建设项目所需资金按原有渠道申请报批,重点项目按建设程序审批。各级政府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的原则,分级负担应急管理须由政府负担的经费。研究落实与应急管理相关的优惠政策措施,建立政府采购应急相关产品制度。建立应急管理公益性基金,鼓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开展捐赠和援助活动。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鼓励保险公司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保险服务。建立健全应急资金管理使用监督
制度,加强财政、审计等部门对应急资金的专项管理和资金使用效果的评估工作。
(四)加强协调配合和规划衔接。各地、各部门密切配合,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各种协调机制。做好各级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之间、以及与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有关部门要加强规划的审批管理。将风险隐患排查纳入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等规划中,在审批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各类危险源、重点目标、应急避难场所等应急管理因素,统筹安排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
(五)加强合作交流。开展应急管理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密切跟踪国内外应急管理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学习借鉴有关灾害预防、紧急处置和应急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有益经验,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模式,促进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积极争取和引进国际援助资金和设备,提高抗御灾害的能力。
第四篇:人力资源体系30项规划
人力资源体系30项规划
人力资源基础工作规划:制定招聘流程 评估与考核招聘成本 做好猎头工作 丰富招聘渠道 2 开发科学的面试体系,确保企业招聘到合适,合格的人才建立严格的培训与培训评估体系不断研究科学、公平的薪酬福利,合理运用分级分档的工资模式 5 建立严格,规范的绩效考核制度正确,及时的处理各种人事问题处理好各种劳动关系事物(合同、纠纷等)
8建立健全员工档案
9建立与完善企业的各项制度,并最终制定企业法建立完善人才、干部梯队建设体系建立公司人才储备库建立健全企业人事谈话制度严格控制工资点数,为企业的人工运营成本负责评估,确立,控制公司各部门,各单位人员编制每月对公司的工资整体结构给予分析,评估严格整理,监控各分公司的销量与利润的增长与下滑完善办公室人员组织架构的建设建立健全人员离职分析报告建立健全各人事数据分析表
20制定,季度,月度人力资源计划与战略每月在公司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公司所有人员工资的计算研究,设计,并推广企业文化作好相应的职位说明书组织提薪评审和晋升评审,建立健全述职制度与流程
25使人力资源体系制度化,流程化,表格化,正确运用数字管理模式 26 完成主管以上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严格监控企业人才流失率、流动率与新近率制定,组织,策划员工活动,丰富员工生活,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29 为企业和员工提供人力资源法律和心理方面的咨询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企业年利润增长目标
第五篇:绩效考核体系建设规划
绩效考核体系建设规划
为使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度适应公司不同发展情况的需要,并使公司各级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形成良好的绩效考核文化,最终形成公正、客观、合理、作用明显的绩效考核体系,特制定本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建设的阶段计划。
第一阶段:基础建设阶段。
建立简单易操作的简单绩效考核制度,本阶段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是以检验员工的工作业绩并为相关奖罚制度的实施提供依据;本阶段在整个绩效考核体系中的作用就是让公司各级员工认识并了解绩效考核的作用及意义,适应绩效考核实施流程,初步养成绩效考核的习惯,为公司形成绩效考核文化奠定基础。
原因分析:
1、目前,公司的绝大多数员工从未经历过绩效考核,对绩效考核的认识比较陌生,甚至有部分人还持有排斥心理。因此,目前相对简单并容易操作的考核制度更易被员工接受,绩效考核实施过程中的阻力也会相对小一些。
2、人力资源部与其他各部门的因时间关系,相互间的配合及协调还有些生疏,虽然各部门对人力资源部的工作都抱积极支持的态度,但在部分细节的反应处理上还存在一定的隔阂,因此也不利于健全、完整的考核体系的一次性推行。
重点工作安排:
1、充分展开绩效考核对公司及个人的意义和作用、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等方面的培训,并在考核的实施过程中详加指导,逐步提升员工对绩效考核的认知。
2、加强与各部门绩效考核的横向沟通工作,在考核指标的设定及评价上达成充分的谅解、信任;在绩效考核的实施过程中积极主动的给予指导和帮助,形成相互支持合作的密切关系。
3、每月的绩效考核过程中努力探索、认真听取各种意见;考核实施结束后,人力资源部对考核的效果、出现的问题、收集到的建议进行认真的汇总和总结,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
实施周期:2009年。
第二阶段:建立和完善绩效导向作用。
加强绩效考核的竖向沟通,全面开展绩效面谈工作,并有针对的对相关被考核人员提出绩效改善计划,制定《绩效沟通及绩效改善实施条例》,充分体现绩效考核对工作业绩的导向性作用。
原因分析:
在第一阶段工作实施一年的基础上,公司的各级员工对绩效考核的意义和作用都会有一定的认识,对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也会非常熟悉,并会养成考核的习惯,整个公司的绩效考核文化初步形成。
以此为基础,从公司层面上,对绩效考核如何有效的提高部门及员工个人的工作业绩,从而提高公司整体业绩产生了新的要求和预期;其次,从员工层面上讲,因员工熟悉了考核的意义,并将会对他个人的薪酬、培训机会、职业发展等方面产生重要作用。因此,员工对如何有效提高自己的工作业绩也产生了需求。
重点工作安排:
1、制定《绩效沟通及绩效改善实施条例》,为绩效沟通及部门和个人的绩效改进提供制度基础和工作开展方式。
2、在初行阶段,着重加强绩效沟通及绩效改善计划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并对实施过程加强监督管理,确保绩效沟通产生积极、良好的对下期绩效的改善和指导作用、确保绩效改善计划的正确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3、人力资源部及时进行考核工作的分析和总结,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及工作开展的方式和方法。
实施周期:2010年上半年。
第三阶段:建立确保绩效考核成绩公平、公正的监督机制。
随着绩效考核制度推行的深入,员工考试享受绩效考核对其工作开展及工作绩效提高上带来的积极作用。但制度中某些做法的缺陷也会开始显现副作用。成立绩效考核小组,对一些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的重要考核指标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对各级员工的考核成绩进行核查,避免或修正因考核人有意识或无意识误差给考核成绩带来的偏差;完善员工考核成绩申述机制,对申述员工的考核成绩进行核实并终审。充分体现绩效考核的公平公正性原则。
原因分析:
1、因为我们制度中采用了正态强制分步法,因为其对工资的强烈刺激作用,对员工的心理带了的冲击更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开始出现对考核成绩公平性的质疑,可能会出现处于考核结果分布中段的人认为被评为优秀的人在工作方面还不如自己;而被评为最差的员工会认为处于中段员工的工作成绩比自己还要差等现象。
2、制度中的另一漏洞就是对部门人员较少的员工及所有部门副职,他们的考核成绩等级都是由部门长直接进行确定,为避免部门长评价过紧或过松的情况,也有必要对这部分员工的成绩进行核实并公开核实情况。
3、在目前随着劳动法规的逐步完善,特别是新劳动法有一条规定公司只有在足够证据证明劳动者无法胜任岗位要求的前提下才可解除员工的劳动合同,而绩效考核结果将可以直接作为证据,故对考核成绩的准确性和公平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重点工作安排:
1、成立绩效考核小组,并制定《绩效考核监控及成绩核实管理条例》为考核小组的工作提供制度基础,明确考核小组的责任与权利。确定考核指标执行跟踪、考核成绩主动核实及考核成绩申述机制。
2、对一些重大的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的考核指标进行节点控制,并在节点处进行跟踪和监控。对异常情况出具考核跟踪情况报告及整改建议,通过沟通制定工作开展整改计划书,提高绩效导向作用的反应能力,确保考核指标顺利完成。
3、考核结束后对被评为最优秀的5%员工和最差的5%员工的所有考核数据进行核实,对其考核结果分布进行相应调整,最后进行公示。最大程度确保考核成绩最易被产生质疑的这10%员工考核成绩的公正性,打消员工的相关疑虑,确保绩效考核在员工中的威信。
4、对处于考核结果分布中段的各部门员工进行随机抽查,以验证考核人在实施考核时数据来源的正确性及评价的客观合理性。
5、正确处理对考核成绩进行申述员工的相关要求。对这种心态我们首先持肯定态度,因为这表明他们有上进心,有荣誉感才会产生如此想法,所以我们要客观合理的重新审定其考核成绩,及时反馈终审成绩。其次我们要做好其思想教育及引导工作,使其可能对他人造成的反面宣称转化为宣传考核小组公平公正对待申述的积极言论;把他们的想法引导到与其进行无谓的比较不如努力改善自己的业绩实现真正的赶超。
实施周期:2010年下半年
第四阶段:不断完善细节、努力创新阶段
绩效考核经过两年的实施,无论是员工的考核习惯还是公司的考核文化,都已基本形成。在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下,通过不断的沟通与反馈,能有效的帮助员工提高绩效。同时通过绩效考核结果的分布结合在人事、薪酬、职业发展上的运用,也有利用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良好的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在此基础上,人力资源部在绩效考核上的重心则转为在维持绩效考核这一工具良好运转的基础为前提,不断学习探索创新,形成适合公司自己文化、有公司自己独特见地并突出于其他公司的考核体系上。
实施周期:长期。
相关制度及条例等制定完后公开,看后不回帖的不义气哦!
另,目前这方案及以后出的制度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因为我明天将吧这方案交某杂志发表,正好把这个月约的稿用这交了。
现在我把刚为一加公司设计的绩效考核实施战略规划附上来给大家参考下,由于刚完成初稿,有不到之处请大家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