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农业八大体系规划
重庆市农业局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管理办法(暂行)
重庆市农业局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管理办法(暂行)
(渝农发〔2005〕367号 2005年5月12日)
一、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的管理,促进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按照国家和有关部委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工作意见、《重庆市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渝委办发[2001]10号)和《重庆市农业局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指导意见》(渝农发[2005]376号),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化、标准化、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促进外向型、特色型农业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整体效
益。
第三条 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坚持突出重点、择优扶强的原则,坚持“标准化、组织化、信息化、特色型、外向型(三化两型)”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财政扶持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项资金补助额度要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受益农户数
和农户收益总额挂钩。
二、项目组织
第四条 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资金由局统筹安排使用,具体安排由局经管处商财务处提出年度预算建议,编制专项资金计划和申报指南,对申报项目进行初步评价并提交入围公开评审项目名单,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动态信息监测,授权所在区县(市)农经机构或社会中介机构实施项目质量经济效益评价,以及按项目实施进度衔接拨付资金等。
第五条 项目实行招投标管理,根据已审定的项目年度投资方向、投资预算以及优势产业和农产品区域规划,由我局制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招标书,规定项目投资方向、投资重点、支持额度以及社会经济效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根据招标书的要求,提交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所在区县(市)农业主管部门意见以及必要的证明性文件等内容的投标书,经初步评价和严格筛选后,按照1:2的比例确定进入公开招标会对象,公开招标会实行企业答辩,局专家小组评审,最后表决通过。
第六条 局专家评审小组由局分管领导作为召集人,组成人员为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和相关产业的专家,专家小组人数一般为5-9人,经审定的事项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票数通过。局专家评审小组主要负责:审定项目年度投资方向和投资预算;召开公开评审会,对项目进行最终评审;审定项目质量经济效益评价结果、命名名单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动态监测结果等。
第七条 各地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实行企业申报、区县(市)农业主管部门审核以及我局审批。市级有关企业可直接向我局申报。
第八条 专项资金合同执行期间,由局经管处负责具体管理和监督;区县(市)农业主管部门农业产业化管理机构负责本区域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管理工作。合同执行单位[包括项目企业和区县(市)农业主管部门]要按规定报送项目运行情况,合同执行结束后1个月内,提出项目验收申请,区县(市)农经机构或社会中介机构提交项目质量效益评价报告,2个月内,局经管处将组织有关专家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第九条 项目企业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项资金的管理,并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三、项目申报
第十条 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要重点扶持有优势有特色、符合区域产业和农产品区规划布局的项目,重点扶持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和农户利益联结紧密的项目,重点扶持按照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生产的项目,重点扶持外向型经济项目。
第十一条 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企业组织形式。依法设立的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包括依照《公司法》设立的公司、中外合作经营、外商投资企业等。
(二)企业负债与信用。企业资产负债率一般应低于50%,企业银行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含A级)。
(三)企业规模。企业总资产达1000万元以上,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达300万元以上,近三年年平均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以上,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的自有资金比例占项目总投入资金的30%以上。
(四)企业效益。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应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企业应不欠税,不欠工资,不欠社会保险金,不欠折旧,不亏损。
(五)企业经营的产品。企业中农产品加工、流通的增加值占总增加值75%以上。
(六)项目技术含量。申报的项目技术含量高,在同行中处于领先水平,对优化农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七)项目示范带动性。项目带动作用大、示范性强,与农民之间形成紧密的利益联合机制,能够通过订立合同、入股及其他合作方式收购基地农户产品,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建立可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的数量一般应达到500户以上;企业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过程中,通过订立合同、入股和合作方式采购的原料或购进的货物占所需原料量或所销货物量的70%以上。
(八)企业产品竞争力。在同行业中企业的产品质量、产品科技含量、新产品开发能力居领先水平,主营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重庆市“十五”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环保政策以及质量管理标准体系,产销率达93%以上。
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也可以纳入我局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的支持对象:一是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生产的产品属于新技术产品或绿色有机食品,可以促进或带动相关产业的形成;二是主营产品优势明显,出口创汇潜力大或进口替代能力强;三是有优势、有特色、有市场、带动面较大的特色产业。
四、项目补助
第十二条 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助以下方面:
(一)贷款利息补助;
(二)原料基地建设补助;
(三)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补助;
(四)企业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创立优质品牌补助;
(五)优质农产品展示、农业合作与交流补助;
(六)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补助;
(七)实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补助;
(八)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补助;
(九)质量经济效益评价补助;
(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动态监测系统建设维护、重庆市农业局农业龙头企业协会建设以及管理认定等有关工作。
第十三条 根据申报补助内容不同,应提交不同材料:
(一)申报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开发补助,须提交有关科技立项证明、研发产品或技术的可行性论证以及产品或技术的市场前景分析等。
(二)申报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补助,须提交与企业建立利益联结的农户清单(包括姓名、家庭人口、占地面积、种养品种等,应经所在村或社签署证明)、自有基地的有关占地协议以及所在区县(市)农业主管部门意见等。
(三)申报原料基地建设补助,须提交项目占地的有关协议、项目规划设计图、所在区县(市)农业主管部门的意见等。
(四)申报贷款利息补助,须提交项目金融机构贷款合同、支付贷款利息的凭证等。
(五)申报开展精深加工、创立优质品牌补助,须提交有关精深加工设备购置清单、产品优质证明以及产品市场销售前景分析等。
(六)申报促进农业合作与交流补助,须提交合作与交流的有关协议、合作与交流的实施情况以及开展合作与交流的财务支付凭证等。
(七)申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补助,须提交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章程、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有关协议等;
(八)申报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补助,须提交有关部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认证文件等。
(九)申报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补助,须提交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划等。第十四条 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质量经济效益评价补助经费为各项目补助额度的3-5%,主要用于补助建立评价项目和对照项目分析系统,由评价部门负责安排使用。具体评价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五条 农业产业化经营规划、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动态监测系统建设维护、重庆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建设以及管理认定等有关工作经费控制在年度项目预算总额的3%以内。第十六条 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资金拨付实行分期拨付,项目立项批复后拨付40%,项目建设中期拨付40%,建设完工期拨付20%。
第十七条 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项资金要按合同约定执行,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五、运行管理监测
第十八条 我局立项扶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原则上应加入重庆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对符合我局基本要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可申请加入。
第十九条 对加入重庆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动态监测制度,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做好运行监测评价,为有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第二篇:重庆高速公路规划
重庆高速公路规划——“三环十射三连线”
1、一环,重庆内环公路(内环路):童家院子——余家湾——渝遂路口——上桥——大渡口——界石——茶园——童家院子;
2、二环,重庆绕城公路(绕城高速公路):鱼嘴——王家——北碚——青木关——走马——西彭——江津——一品——南彭——迎龙——鱼嘴;
3、三环,重庆公路外环(外环路):白沙——双石——铜梁——合川——草街——统景——宴家——桃花街——李渡——荣桂——大石堡——鸭江——双河口——南川——綦江——白沙;
十射:
1、一射,重庆至成都公路(成渝路):陈家坪——上桥——走马——双石——五富(渝川界);
2、二射,重庆至遂宁公路(渝遂路):高滩岩——青木关——铜梁——图家湾(渝川界);
3、三射,重庆至南充公路(渝合路):余家湾——北碚——草街——合川——钱塘(渝川界);
4、四射,重庆至西安公路(渝邻路):童家院子——黑石子——王家场——统景——邱家河(渝陕界);
(1)四射支线,机场高速公路:童家院子——机场——绕城路;
5、五射,重庆至武汉公路(渝鄂路):童家院子——鱼嘴——宴家场——桃花街——澄溪——垫江——梁平——高峰场——熊家场——奉节——刘家垭(渝鄂界);
(1)五射支线一,垫江至利川公路(垫利路):鸡公岭(渝川界)——澄溪——杠家场——黄家沟——彭家场——大河嘴——冷水溪(渝鄂界);
(2)五射支线二,万州至达州公路(万达路):五梁桥——岳溪镇(渝川界);
6、六射,重庆至长沙公路(渝湘路):界石——南彭——南川——双河口——
白马——土坎——武隆——彭水——郁山——黔江——大路口——洪安(渝湘界);
(1)六射支线一,南川至道真公路(南道路):南川——大有(渝黔界);
(2)六射支线二,彭水至酉阳公路(彭酉路):彭水——龚滩——大路口;
(3)六射支线三,黔江至张家界公路(黔张路):冯家坝——水井槽(渝湘界);
7、七射,重庆至贵阳公路(渝黔路):界石——綦江——崇溪河(渝黔界);
8、八射,重庆至泸州公路(渝泸路):八桥——西彭——江津——白砂——塘河(渝川界);
9、九射,重庆至成都(成渝辅助通道):孔子岩——走马——壁山——大足(渝川界);
10、十射,重庆至安康公路(沿江路):茶园——迎龙——荣桂——大石堡——长江二桥——丰都——高家镇——彭家场——黄家沟——冷井场——高峰场——长岭岗——陈家坝——庙湾——马肚坝——温泉——大园——城口——岔溪口(渝川界);
(1)十射支线一,涪陵至武隆公路(涪武路):大石堡——鸭江——白马一坎——武隆;
(2)十射支线二,涪陵北环线(涪陵北环):长江二桥——李渡;
(3)十射支线三,丰都至石柱公路(丰石路):双路场——高家镇——望水寺——大河嘴;
(4)十射支线四,万州至利川公路(万利路):长岭岗——苏拉口(渝鄂界);三连线:
1、一连,垫江至武隆公路(垫武路):垫江——长龙——杠家场——人民场——双路场——武隆;
2、二连,梁平至黔江公路(梁黔路):碧山(渝川界)——白衣寺——冷井场——黄家沟——彭家场——大河嘴——望水寺——郁山——黔江;
3、三连,巫溪至建始公路(巫建路):鸡心岭(渝陕界)——巫溪——奉节新城——永安——石乳关(渝鄂界)。
已建成的高速公路——“一环五射”
一环:
重庆内环高速公路由为重庆市建成的一条围绕重庆主城区的高速公路,全长75公里。重庆内环高速公路是利用国家主骨架公路规划中穿越重庆市的沪蓉高速公路和渝湛高速公路两条过境国道主干线联结而成的环绕重庆主城区的高速公路。重庆内环高速公路1995年10月动工,于2002年底建成通车。重庆内环高速公路是重庆市修建的第一条环线高速公路,由三段组成,分别是渝长高速公路上桥至童家院子段、渝黔高速公路童家院子至界石段,上界高速公路。最初这条高速公路被命名为重庆外环高速公路,后来随着重庆高速公路规划的出台,重庆围绕中心城区将建设三条高速公路环线,于是这条高速最终被命名为重庆内环高速公路。重庆内环高速公路全长75公里,路基宽31.5米,双向六车道,全封闭全立交,设计时速80公里/时,驾车跑完环线仅需40分钟。
五射:
1、渝万高速公路是交通部九五规划两纵两横中沪蓉公路在重庆境内的一段,从起点为重庆上桥,终点至万州区青杠磅。全长266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其中六车道为32公里,其余234公里为四车道。渝万高速公路途经长寿区、垫江县、梁平县,基本沿长江方向,沿线设有杨公桥、余家湾、人和、童家院子、晏泉、桃花街、合兴、云台、澄溪、垫江、周嘉、云龙、梁平、孙家、分水和青杠磅等十多座互通式立交。工程建设分两期,一期工程从上桥到长寿区桃花街,共长85公里,于2000里4月28日建成通车;二期工程从长寿区桃花街到万州区青杠磅,长181公里,于2003年12月26日建成通车。
2、渝合高速公路起于渝北区余家湾,在此接渝长高速公路,止于合川涪江二桥,与在建的合川至南充高速公路相连,全长58公里。渝合高速公路为国家高速公路规划7918网中兰海高速公路的一段。渝合高速公路设计路基宽度24.5米,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全线在余家湾、三溪口、梅花山、东阳镇、盐井、上什字设六处互通式立交,在渝北礼嘉和合川东津沱预留2处立交,路线三跨嘉陵江,有5座隧道,工程总投资31亿元。
3、渝邻高速公路重庆段起于渝川交界处邻水县的邱家河,止于重庆市江北区黑石子,全线长53.6公里,双向4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总投资为19.14亿元人民币。渝邻高速公路全线有大桥17座;互通式立交桥5处、收费站6个、服务区1个。渝邻高速公路重庆段开工时间为2001年12月,于2003年12月正式建成通车。
4、渝黔高速公路由重庆至贵州,全长380公里,是国家高速公路规划7918网兰州到海口的一段,也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组成部分。在重庆境内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童家院子至綦江的雷神店,86.97公里,于2001年10月1日建成通车;二期工程从綦江的雷神店至贵州接壤的崇溪河47.4公里,2004年12月29日正式通车。全路段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
5、长涪高速公路是重庆主城区通往三峡库区的高速公路,起点与渝长高速公路在长寿桃花街相接,止于涪陵长江大桥北桥头,全长33公里,投资16亿元。长涪高速公路开工时间为1998年1月,2000年12月正式通车。
第三篇:小城镇体系规划
您的位置 : 首页 >> 教程教案 >> 城镇体系的规划
城镇体系的规划>>>
一、城镇体系的规划
城镇体系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城镇体系是一个区域范畴
城市经济区——城市行政区 ·具有一定的等级和层次
·具有不同的职能分工和多种城镇类型
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职能分工——确定城市性质 ·空间分布有序,形成一定的网络和格局
空间地域结构的影响因素——
区域生产力分布状况,受资源、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影响
城镇的相互作用、职能分工及各自的腹地范围 ·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
历史变化引起的体系格局变化
生产力布局状态的变化导致的格局变化
基础设施条件引起的变化,尤其是交通条件
二、城镇体系的发展条件分析 1.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
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是城镇体系赖以发展的基础,是城镇体系形成及发展的初始条件。目的:明确城镇体系在区域中的发展水平,明了其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明确城镇体系今后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扬长避短,有的放矢。方法:
区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单因子和复合因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横向纵向比较手段,通过城镇体系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水平来反映城镇体系区域综合发展水平。
区域发展优劣势分析——采取定性分析,找出城镇体系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以期发挥优势,转化劣势,使城镇体系的规划有的放矢。
2.城镇发展的建设条件分析
(a)城镇自然条件(主要指影响城镇发展的气象、地形与用地条件、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等);(b)城镇资源开发与工业布局条件;(c)城镇交通运输与区位条件;(d)城镇水源和能源条件;(e)城镇旅游发展条件;(f)城镇社会经济基础条件;(g)城镇地区农业发展条件;(h)城镇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条件;(i)城镇科技实力;(j)城镇生态环境条件。
三、城镇体系规划的发展
1、城镇体系规划的产生
·城市的发展不能就城市论城市,应从较大区域范围来分析该城市在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周围城镇的关系,城市的发展和空间布局需要与区域开发建设的总体布局相互协调。
·现行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没有专门的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起到区域规划的部分作用。·1984年《城市规划条例》:“直辖市和市的总体规划应当把行政区域作为统一的整体,合理布置城镇体系。”
·1989年《城市规划法》:“全国和各省、直辖市都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应有包括市和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 ·1994年建设部颁布《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2、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现状
不同地域层次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一般配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都只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陪衬,多数只是简单、生硬地套用有关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和区域基础设施网络的规划模式,发挥不了应有的指导作用。
单独进行的城镇体系规划内容在逐步拓宽,除了城镇体系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规划协调外,还增加了与资源和生态环境协调的内容,并力求明确区分需要对开发建设进行鼓励、引导、控制、限制或禁止的不同地域空间类型,使原功能较简单的城镇体系搞活转向以城镇体系发展为主体,与相关要素进行空间综合协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规划,在较大程度上顶替了衰变前的国土区域规划。
四、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条件
历史背景——分析该区域各个历史时期城镇的分布格局和演变规律,揭示区域城镇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导致每个阶段城镇兴衰的主要因素,特别要重视历史上区城中心城市的转移和变迁。
区域基础——分析区域经济和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它涉及到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环境生态结构,劳动力,经济技术基础,区域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等广阔的领域。经济基础——深入分析各产业部门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通过对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分析、方案比较,指出各城镇主要部门发展的方向。通常需要回答的问题有:区域的工业发展方向、工业结构的调整及时序安排、主要城镇的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农业结构的转变以及对城镇发展的影响、综合运输网的改善与城镇发展的关系、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城镇发展的关系,以及城镇其它第三产业的发展。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主要考虑规划区域内建制镇及以上等级的居民点的合理发展,适当考虑与集镇的关系。关键点:城镇人口的实际含义和收集每个城镇最接近实际的城镇人口资料。
3.确定本区域的城市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核心:依据公平和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区域内城镇和地区发展的均衡与不均衡的关系。
4.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建立在现状城镇职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区域内各个城镇经济结构的统计资料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明确各城镇之间职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实现城镇的职能分类。对城镇现状职能加以分析,制订出有分工、有合作,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充分发挥各自区位优势的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有机结合的新的职能结构。
对重点城镇还应该具体确定它们的规划性质,使重点城镇的总体规划编制有所依循。
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规划
分析各城镇人口规模的变动趋势和相对地位的变化,预测今后的动态; 分析现状城镇规模分布的特点;
确定规划期内可能出现的新城镇,包括某些农村集镇的晋升和因基本建设而可能新建的城镇;
结合城镇的人口现状、发展条件评价和职能的变化,对新老城镇作出规模预测,制订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规划,形成新的、合理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职能类型结构和规模等级结构在区域内的空间组合和表现形式。主要内容:
a.分析区域城镇现状空间网络的主要特点和城市分布的控制性因素; b.综合评价区域城镇的发展条件;
c.设计区域不同等级的城镇发展轴线(或称发展走廊);
d.综合各城镇在职能和规模的网络结构中的分工和地位,对它们今后的发展对策实行归类,为未来生产力布局提供参考;
e.根据城镇间和城乡间交互作用的特点,划分区域内的城市经济区,为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的结合,带动全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地域组织的框架。
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
区域基础设施包括区域交通运输、水资源、供排水、电力供应、邮电通信以及区域防灾等; 区域社会设施包括区域性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设施及区域市场体系等内容。
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新增建制镇与新设市规划——首先要研究和确定新镇和新市设置的依据;
其次要考虑新增建制镇的建镇基本条件,如地理区位、产业特征及发展趋势、现状基础等; 其三,要进行拟新设建制镇人口规模的预测,并注意各新设镇、市人口加上原有城镇人口之和,应与城镇体系总的城镇人口预测值符合;
其四,要确定所有新增建制镇、新设市的建镇与建市的具体时期。
其五,要从城镇体系的整体与新设镇、市的局部两方面的结合点上考虑与确定新设镇及新设市的城市(镇)性质及发展方向;
其六,要对新设镇及新设市的城市空间布局形态作出初步的规定。
10.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规划实施的措施可包括行政措施、政策措施和组织措施等。政府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通过行政管理系统的强化,建立与加强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权力与资源的分配,影响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改变交通系统与其它基础设施的系统,影响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政府对工业与公共项目的直接投资,以影响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对收入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改变以影响城镇体系;
·通过鼓励、支持商品农业生产以影响城镇体系。
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的宏观性问题——城镇体系未来发展过程中将要遇到的区域性及跨区域性问题,如水系整治、跨市域引水工程施工、水库开发建设、跨区域用地范围的旅游区的建设管理、高级别干线道路网、铁路的选线建设、多城市共用的大型机场的选址布局等等。
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的关键性问题——影响和制约城镇体系发展的关键因素,如区域的自然条件、资金、水源、能源等因素。
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的政策性问题——包括人口管理问题、新设镇(市)问题、单个城镇的行政区划调整及管理机构设置问题等。
关于充实完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内容的要求
(建规[1998]108号)
一、规划的核心内容
(依据《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1、制订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战略。包括:确定城市化方针和目标;确定城市发展与布局战略。
2、协调和部署影响省域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全局性和整体性事项。包括: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市发展的原则性要求;统筹区域性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开发时序;确定需要重点调控的地区。
3、按照规划提出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战略和整体部署,充分利用产业政策、税收和金融政策、土地开发政策等政策手段,制订相应的调控政策和措施,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促进经济活动和建设活动健康、合理、有序的发展。
二、需要补充和加强的规划内容
1、确定区域开发管制区划
——优先发展和鼓励发展的地区,需要严格保护和控制开发的地区,以及有条件地许可开发的地区,并分别提出开发的标准的控制的措施,作为政府进行开发管理的依据。
2、确定区域城镇发展用地规模的控制目标
——对省域内城镇发展用地的总规模和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提出控制目标;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镇用地控制的指标和相应的引导措施。
3、确定乡村地区非农产业布局和居民点建设的原则。——确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途径和引导措施; ——提出农村居民点和乡镇企业建设与发展的空间布局原则;
——明确各级、各类城镇与周围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协调建设的基本要求。
三、工作方法的完善
1、加强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机制的分析。
2、积极开展多方案比较。
3、注重对设市城市、建制镇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的研究。
4、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试行)
(建村[2000]74号)
一、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突出的三个重点
1、确定城乡居民点有序发展的总体格局,选定中心镇,防止一哄而起,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2、布置县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防止重复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分析全县基本情况,综合评价县域的发展条件;
2、明确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3、预测县域人口,提出城镇化战略及目标;
4、制定城乡居民点布局规划,选定重点发展的中心镇;
5、协调用地及其空间资源的利用;
6、统筹安排区域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
7、制定专项规划,提出各项建设的限制性要求; ·交通网络规划
·给排水、电力、电信工程设施规划 ·教科文卫等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
·其他专项规划(有选择开展)——广播电视、供热供气、科技发展、水利、风景旅游、文物古迹保护、园林绿化等规划
8、制定近期发展规划,确定分阶段实施规划的目标及重点;
9、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建议。
第四篇:应急体系规划
黄冈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调研报告
省政府应急办: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调研工作的通知》(鄂政办电„2011‟22号)文件精神,现将我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调研成果报告如下:
一、应急体系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一)工作成效与作法
1.不断深化预案体系建设。我市高度重视预案制订、落实和完善的“三结合”,不断提高预案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编制市级总体预案1个、专项预案22个、部门预案75个;县市区级政府总体应急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865个;乡镇应急预案210个,社区应急预案719个。街道社区、乡镇及有条件的行政村和各类企事业单位预案建设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为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按照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要求,“十一五”期间,全市建立了防汛抗旱、重大动物疫情、公共卫生等22个专项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54家市应急委成员单位以及部分市直单位成立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专班,明确了分管领导和机构组成人员;全市11个县市区都成立了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基本落实了“五个一”的要求,即明确一名分管领导、成立一个工作专班、划拨一笔工作经费、建立一套运行机制、确立一个工作目标,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3.稳步推进应急队伍建设。启动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目前,11个县市区依托公安消防队伍均组建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并制定了科学的实施方案,从队伍组成、职责任务、机制建设、工作职责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和具体安排。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逐步深入。初步统计,市直单位上报专业应急救援队伍17支,总人数1398人;各县市区上报专业应急队伍90支,总人数6545人,初步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具体负责的专业应急队伍体系,为高效、快捷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强化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不断完善应急机制。完善了预警预测、隐患排查应急机制,进一步加强了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及社会安全事件预测预警、应急响应机制和风险分析评估等机制建设,严格执行各项具体的规章制度,全面提高了应急管理机制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公安、水利、森防、卫生、气象、地震、人防等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监测网络、预警体系和信息指挥系统,监测预警覆盖面正逐年扩大。通过“乡村决策气象服务短信直发系统”和“市州决策气象服务短信直发系统”实现了气象预警信息的全方位、全天候覆盖,为群众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和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政府组织协调、部门分工负责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初步形成。
5、扎实开展应急管理宣教工作。各地、各相关部门按照应
急预案经常性地组织和开展各类事故救援演练,提高了应急处置和应变能力。截止目前,全市各地共组织各类演练653场次,涉及到地震、卫生、消防、防洪、环保等多个领域。通过电视、广播、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体,结合“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防灾应急知识宣传周”、“全国消防日”活动,加强了对预案和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全民防范突发公共事件意识明显提高。
6、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创造性地提出以“一网五库”(电子政务专网,专家库、救援队伍库、物资库、电子预案库、风险隐患数据库)和“615”应急管理基础工程,即是每个县(市、区)确定一个部门(系统)、一个乡镇、一个社区(村)、一家企业、一所学校、一所医院作为示范点,以抓机构、抓预案、抓队伍、抓宣传、抓信息、抓整改、抓保障、抓培训、抓演练、抓联动等“十抓”为突破口,以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查、矛盾早化解、事件早处置等“五个早”的工作机制为重点,稳步推进我市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进程,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1.应急运行体系建设不健全。一是应急管理机构人员短缺,难以有效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职能,不能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运转枢纽作用。二是部门之间衔接不紧密。地方之间、条块之间以及预防与处置之间衔接不够紧密,多方协同处置重大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人员、信息、资源等难以快速集成,协调、配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各级各类应急预案有待完善。一些专项预案的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实战检验;街道(乡镇)、社区(村)等基层单位应急预案还有空白项;预案演练不足,特别是跨行业、跨地区大型演练少;专项预案之间责任交叉,相互沟通较少。
3.专业应急队伍和人员素质有待加强。各类专业应急队伍和装备数量不足,大型和特种装备缺乏;专业培训演练基础条件欠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定期演练制度落实不够,与实战需要存在较大差距,重大突发事件的协同作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4.监测预警和信息指挥系统建设滞后。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底数不清,一些领域监测手段相对落后,综合预警能力急需加强。应急平台建设相对滞后,还没形成统一的信息共享、资源合理统筹的网络体系。
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科学应对,充分依靠法制、科技和人民群众,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建立和健全应急体制机制为抓手,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由被动处置向主动防范转变,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黄冈建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原则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全市应急体系,全面推进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和应急保障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重点加强薄弱环节,优先解决制约应急响应时效等突出问题,着力提高第一时间快速响应的能力。
——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推进各地和各行业信息、队伍、装备、物资等方面的资源整合,避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总体把握应急资源的合理布局,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
——分级负责、分步实施。按现行事权财权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建设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根据现实需要和实际能力确定建设项目,分级分步组织实施,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项目建设。
——技术先进、标准规范。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设施,提高应急体系建设的科学性、高效性、可靠性。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标准化体系,实现应急体系建设与运行的规范化。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面履行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加大政府投入,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入市场机制,调动各方面参与应急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良性互动机制,专群结合,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社会化程度。
(三)主要目标
到2015年,完善覆盖各地、各行业、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深化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建设,继续加强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完善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深化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提高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
和应急保障能力;配套完善应急管理政策、法规和措施,建成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和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三、十大体系建设规划
(一)预案体系。按照“政府统筹协调,社会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处置高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预案体系建设。“十二五”期间,各县(市、区)要完成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的修订工作,进一步扩大专项预案、部门预案的覆盖范围;全市所有街道、乡镇、居委会、村委会和各类企事业单位要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基层应急预案要符合实际,职责清晰,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并根据需要及时修订完善。建立预案演练制度,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预案演练,加强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应急演练,力争专项预案演练占总数的50%,部门预案原则上每两年演练一次。
(二)应急组织体系。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注重科学化、机制化、体系化、军事化,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组织机构建设,配足、配齐应急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充分应急管理机构在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等职能中的应急信息运转枢纽作用;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项指挥机构,并完善应急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机构职能。继续推进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
间,完成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急管理机构建设,确定相关责任人员,明确相关职能。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要将应急管理作为自治管理的重要内容,责任到人,做好群众的组织和动员工作。各事业单位、企业要明确行政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在应急管理中的职责,确定专(兼)职的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工作人员。
(三)应急队伍体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整合应急救援力量,严格按照“有机构、有队伍、有驻地、有平台、有装备、有经费、有训练、有演练、有制度、有实力”等“十有”的标准要求,建立一支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应急救援队伍。强化公安、武警和军队等骨干队伍应急能力建设。一是突出公安消防部队中坚力量作用,按照“一队多用、一专多能”的要求,全面加强消防队伍综合应急能力建设,积极参与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救援。建立我市驻军、武警、民兵的应急联动机制,依托预备役组建抗洪抢险分队、森林扑火分队,充分发挥驻我市部队在应急救援中的骨干作用。二是立足本地实际,建立和完善人员稳定、装备完备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围绕防汛抗旱、森林消防、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公用事业保障、医疗卫生、重大动物疫情等,大力推进消防、城建、通信保障、交通运输保障、卫生、电力、气象、突发环境事件等专业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处置体制机制建设、设备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三是推进企事业单位专兼职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组织建设,重点推进矿山、危险化学品、林业、水利电力、电信、交通、运输、金融等企事业单位应急队伍建设,高危企业要建立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积极参与社会应急救援。按有关标准和规范配备应急技术装备,提高现场先期快速处置能力。指导企事业单位之间建立应急互助机制,应急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按地域共建各类专兼职应急队伍。四是加强应急专家队伍建设。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专家信息收集、分类、建档制度,形成各类应急专家资源信息网络,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设立专家组,建立相应数据库,基本形成覆盖各门类、各专业的专家队伍体系。建立专家队伍管理制度,形成调用专家参与应急工作的机制,并有计划地组织专家对信息进行会商、研判,分析预测公共安全形势,发挥咨询与辅助决策作用,提高科学处置水平。五是大力发展应急志愿者队伍。依托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及工会、共青团、红十字会等组织,组建形式多样的应急志愿者队伍,重点加强青年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到2015年实现每万人中有100名应急志愿者。逐步建立应急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发挥志愿者在科普宣教、应急救助和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监测预警体系。进一步加强各类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全面调查各类风险隐患,改进监测技术和手段,增加监测点密度,逐步完善覆盖全市的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监测预警系统,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警和综合分析能力。
(五)应急平台体系。依托各级政府应急平台,以“一网五库”(黄冈电子政务专网,应急管理专家库、救援队伍库、物资
库、电子预案库和风险隐患数据库)为重点,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综合预警系统,完善预警信息汇总、分析、研判和发布功能,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建立完善与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建立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重点加强偏远高风险地区广播、电视、警报器、宣传车、手机短信等紧急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建设。充分利用市电子政务中心等政府办公资源和专业系统资源,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构建市、县(区)二级政府综合应急平台体系,实现市级与县级、县级与同级以及乡(镇)级主要部门之间互通互联,满足值守应急、信息汇总、指挥协调、专家研判和视频会商等基本功能要求。“十二五”期间,要完成市、县两级政府应急平台建设,并推进市级、县级应急平台的应急指挥场所和基础支撑系统建设,完成综合应用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整合,实现与市政府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以及视频会议和指挥协调等功能要求。
(六)宣传培训体系。加强专业培训与演练基地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培训与演练体系。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全民公共安全意识和素养。一是建设和完善专业培训演练基地。完善现有公共安全、应急救援培训与演练设施,全市所有应急管理人员全部轮训一遍,专业救援人员每年至少集中轮训两周。加强应急演练工作,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专兼职人员、志愿者队伍应急演练。二是开展应急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积极构建各级各类宣传教育平台,形成政府、社区、农村、企业、学校有机结合的安全宣传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媒体加强对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在有关栏目、节目中刊播应急知识,提高公众忧患意
识、社会责任意识。宣传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基本应急处置和防护知识,使公众了解突发公共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掌握预防、避险的基本技能,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各级政府根据地区特点,编发形式多样的公共安全知识读物或制品,建设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网站,开展公共安全主题宣传日(周、月)活动。加强学生应急安全知识教育,充分利用少年宫、博物馆、文化馆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发挥现有教育培训机构作用,为从业人员提供安全培训。社区、农村等基层组织充分利用宣传栏、讲座、科普展览等形式,开展面向公众的宣传教育活动。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对职工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
(七)应急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应急物资保障机制。建立市、县和基层单位应急物资分级储备制度,形成全市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各级经济动员机构履行应急物资保障机构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物资储备目录和标准,确定应急物资生产企业目录,综合汇总各类应急物资信息,实现全市应急物资储备与生产的数字化管理。丰富储备方式,根据应急处置的要求,实行实物储备、市场储备、生产和技术能力储备有机结合,鼓励企业利用现有资源代储应急物资。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综合调度系统,完善应急物资紧急生产、政府采购、征收征用、市场调控与调用机制。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完善应急物资投放网络,建立区域间应急物资余缺调剂和联运工作机制。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更新、轮换及损耗的补偿办法和救灾物资社会捐赠机制,提高社会应急救援物资紧急动员能力。二是加强专业应急物资储备。充分利用现有物资储备设施和资源,优化和完善生活救助、抢险救灾、公共卫生等各类物
资储备。推进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实现救灾物资12小时内运抵灾区。三是加强应急装备建设。改善和提升应急装备水平,为应急救援队伍配置技术先进、性能优良的应急处置专业器械设施和安全防护装备,实现配置现代化和配备合理化。重点加强应急抢险救援特种器材设施配备,提高应对特殊情况的能力,做好相关应急处置职能部门应急装备的配备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装备管理机制,做好日常管理维护工作,保证装备处于良好状态。企业在积极利用现有装备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和应急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处置多发、易发突发事件所需的器材装备。
(八)科技支撑体系。强化科技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支撑作用,加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应急科技支撑条件建设,开展应急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公共安全技术和产品,研究制订应急管理标准体系,逐步形成应急科技支撑体系。一是应急科技支撑条件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公共安全领域应急技术科研力量,建设完善一批应急科技支撑机构。加快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发挥基础支撑作用。通过配备相关设施装备、引进技术人才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现有检验检测中心、研究中心、实验室等技术机构建设,强化技术储备,提高监测、检测、检验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二是公共安全技术和产品开发推广。引进先进适用的技术与成果。鼓励相关企业采用自建、共建或合作等方式建设研发机构,开发生产用于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警、处置的新技术新装备。扶持一批在公共安全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重点企业,实现成套核心技术与重大装备的突破,增强安全技术保障能力。建立市场化的公共安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机制,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推广应用。三是应急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大应急管理标准化工作力度,完善应急能力评估、应急救援绩效评估体系,对各地各部门的应急能力定期进行评估,并把应急管理工作指标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工作绩效考核体系。
(九)风险评估体系。建立健全突发事件评估制度,在对突发事件爱你调查处理的同时,对事件处置及相关防范工作作出评估,并形成常态化的应急管理评估工作体系。要进一步规范突发事件评估程序、内容和方法等。依托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加强灾情评估和重建规划能力建设,进行中小学校、民房住宅现实和潜在损失(损害)普查评估,开展地震、水旱灾害、风雪、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突发环境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动物疫情等灾害的调查评估,做好灾后重建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工作。全面落实恢复重建项目管理制度和恢复重建资金监管机制。
(十)政策法规体系。结合本地实际,严格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不断完善应急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预案建设等方面,在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储备等方面出台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的法律法规。
四、重点建设项目
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整合现有应急资源,加大应急体系建设投入,重点推进一批关系全局的基础性项目建设。
(一)全市应急平台体系建设。依托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络,建设和完善市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县级政府应急平台,健全应急指挥场所、基础支撑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规范技术标准,开发成套应用软件,配置移动指挥系统,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统一高效、互为支撑的市政府应急平台体系,实现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辅助决策、调度指挥和总结评估等功能,满足市政府系统应急值守和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的事态跟踪、决策会商和协调指挥等需求。
(二)市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建设围绕综合应急救援职能,加强综合应急救援指挥调度大厅、决策会商室、信息中心等硬件设施建设,形成预防和处置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平台。
(三)市气象信息预警平台。加强气象信息预警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乡村决策气象服务短信直发系统”和“市州决策气象服务短信直发系统”,通过天气预警信息发布虚拟终端,实现气象信息的及时播发。重点建设手机短信群发子系统、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子系统、智能手机接收子系统、专用接收机子系统、有线广播前端接收子系统、RDS预警信息广播子系统、卫星预警信息专用接收机子系统等7个子系统。
(四)应急物资保障系统建设。建设应急物资监测网络和预警体系,综合汇总各类应急物资信息;加强应急物资紧急生产和配送能力储备,缓解重要应急物资峰值需求,减轻经常性储备压力,减少损失;各地普遍建立救灾物资储备点;完善应急物资的调拨与紧急配送体系,确保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进一步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程度。根据本规划编制相应的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强各级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之间、以及与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形成完备的规划体系。加强应急机构建设,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实施相关建设任务的责任主体和进度要求,强化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抓好工作落实,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建立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实施的监督评估机制,加强对规划进展和实施情况的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实现建设目标。
(二)完善应急管理法规体系。根据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结合我市实际,切实加强应急管理法制建设,抓紧制定我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法规规章。加大应急相关法律法规执法力度,加强行政监督,促进应急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加强部门应急预案建设。
(三)建立应急管理投入保障机制。将应急管理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给予优先安排和保障。应急体系建设项目所需资金按原有渠道申请报批,重点项目按建设程序审批。各级政府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的原则,分级负担应急管理须由政府负担的经费。研究落实与应急管理相关的优惠政策措施,建立政府采购应急相关产品制度。建立应急管理公益性基金,鼓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开展捐赠和援助活动。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鼓励保险公司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保险服务。建立健全应急资金管理使用监督
制度,加强财政、审计等部门对应急资金的专项管理和资金使用效果的评估工作。
(四)加强协调配合和规划衔接。各地、各部门密切配合,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各种协调机制。做好各级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之间、以及与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有关部门要加强规划的审批管理。将风险隐患排查纳入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等规划中,在审批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各类危险源、重点目标、应急避难场所等应急管理因素,统筹安排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
(五)加强合作交流。开展应急管理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密切跟踪国内外应急管理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学习借鉴有关灾害预防、紧急处置和应急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有益经验,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模式,促进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积极争取和引进国际援助资金和设备,提高抗御灾害的能力。
第五篇:计生体系规划
“十一五”期间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
建设规划发布
(新闻稿)
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印发了《“十一五”期间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国家为加强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能力建设,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需求的一项重要举措。
《规划》指出,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是以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发放避孕药具、培训基层人员为主要任务,由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和村服务室构成的服务网络,目前已成为直接面对广大农村群众,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推进优生优育和满足群众生殖健康需求的主要力量。但是,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多数是在20世纪80年代靠地方财力和征收社会抚养费逐步建设的,建设标准低且不规范,布局不合理,服务功能单一,条件简陋,装备缺乏,结构性、功能性问题仍十分突出,与当前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任务不相适应。因此,制定和实施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改善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条件,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十分重要和迫切。
《规划》确定了“十一五”期间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原则、基本思路、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和中西部地区乡(镇)中心服务站的新建、改扩建 和技术服务装备以及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船)的配备。
《规划》明确所需建设资金由中央和地方共同筹措,分期解决。中央设立专项资金,地方所需建设资金原则上由省级为主安排,项目所在市县按当地财力情况适量安排。在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在“十一五”期末,基本形成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网络布局更加合理、技术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的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
为了实现《规划》确定的建设目标,两委要求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当地基本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并作为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重要内容评估考核,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管理到位。在建设过程中,要调整布局,优化配置,树立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理念,把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建成“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群众满意”的“育龄夫妻之家”,形成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工作机制。同时,要切实加强投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以及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的有关规定,推行投资成本和效益综合评估,强化建设规范,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总结经验,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
附:《“十一五”期间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十一五”期间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需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
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是围绕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增进人民群众生殖健康而建立的,集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和群众工作为一体,以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发放避孕药具、培训基层人员为主要任务,由县、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以下简称服务站)和村服务室构成的服务网络。
20世纪80年代初,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十分繁重,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应运而生,并随着计划生育工作发展逐步壮大。据2004年统计调查,全国共有县级服务站2731个(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乡(镇)级服务站34721个,已形成特色鲜明、覆盖面大、深受群众欢迎的服务网络,成为直接面对广大群众,开展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服务,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主要力量。实行计 3 划生育以来,县乡服务站承担了农村70-80%的计划生育手术任务;普遍开展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定期检查和生殖道感染的防治工作,使近50%的已婚育龄妇女享受了基本的生殖健康服务。与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机构密切配合,以可以预防的、高发的先天性疾病为重点,加强了遗传与优生咨询、婚前教育与检查、孕产期保健、产前诊断与筛查等服务工作。
我国农村计划生育服务量多、服务半径大,服务手段、服务条件和技术却相当落后。“八五”以来,国家安排补助地方专项资金,支持地方政府建立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发挥了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特别是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农村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条件。但是,由于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多数是在20世纪80年代靠地方财力和征收社会抚养费逐步建设的,建设标准低且不规范,布局不合理,服务功能单一,条件简陋,装备缺乏,结构性、功能性问题仍十分突出。中西部尚有37个县、近14%的乡没有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另有698个县级服务站已鉴定为危房,有1003个县级服务站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这种状况,与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任务不相适应,直接影响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
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人口过多仍然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随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增加以及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服务需求的增长,农村计划生育服务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抓紧制定和实施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改善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条件,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十 4 分重要而迫切。
第二章 指导原则
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断满足群众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的需求出发,以改善县、乡(镇)中心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设施和装备水平,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以服务机构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方向,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为动力,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加强和完善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
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一、突出重点,完善功能。以计划生育工作难度较大、任务重、服务设施较差的地区为重点,按照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发放、人员培训四项服务要求,完善服务功能,保证满足开展计划生育服务所必需的条件。
二、分类指导,强调特色。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服务需求,建设不同规模的服务站,将固定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合理布局,有效覆盖,使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成为机构小设备适宜、人员少技术精良、具有鲜明特色的服务机构。
三、规范建设,科学配置。在建设理念上,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计划生育服务特点;在规模和标准上,要参照《农村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的要求,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以确保 5 充分履行基本服务职能,完成工作任务为前提;在功能设置上,要合理体现计划生育四项服务的要求;在内部布局上,要注重规范实用,符合技术流程要求。
四、分级负责,稳步推进。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确保地方配套资金、政策、措施和管理落实到位。按照统一部署,有步骤、分推进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
五、厉行节约,严格管理。贯彻勤俭节约的方针,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投资,反对贪大求全,杜绝铺张浪费。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招投标制和合同制,加强建设项目的全程管理和监督。确保建设资金专款专用。
第三章 目标和任务
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是:
在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下,用五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置必要装备、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等措施,基本建成符合国情、覆盖农村、功能完善、持续发展的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改善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条件,增强为广大农民提供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服务的能力,更有效地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增进农民的生殖健康,同农村卫生医疗机构一起,共同构建维护我国人口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的屏障。
主要建设任务是:
一、对有机构无服务用房或鉴定为危房的县级服务站进行新建或加固改造,使之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
二、对建筑面积与国家建设标准相差较大、结构不合理影响服务功能发挥的县级服务站进行改扩建,使之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同时支持东部地区通过改扩建,建成若干个在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上有创新,在全国起示范作用的县级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站。
三、在中西部地区新建、改造和扩建一批能覆盖3—4个乡(镇)的乡(镇)中心服务站,并配备必要装备。
四、启动第三期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项目,为中西部服务半径大、农业人口较多的县和县级区,及东部偏远山区增配部分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为部分地处湖区、库区的县级服务站配备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船。
五、为中西部和东部部分困难地区县级服务站配备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技术服务所必需的手术和检验、筛查设备。
第四章 资金筹措
根据《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结合“十一五”主要建设任务,测算“十一五”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约需投资49亿元。所需建设资金由中央和地方共同筹措,分期解决。中央设立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预算内专项资金。地方所需建设资金原则上由省级为主安排,项目所在市县按当地财力情况适量安排。项目建设所需资金不应挤占计划生育事业费。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以中央补助资金为主,地方按总投资的20%配套;流动服务车配备由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承担。中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流动服务车(船)配备以中央补助资金为主,地方按总投资的30%配套。东部地区基础设施改造、流动服务车(船)配备,由中央补助30%,地方按70%配套。
生殖健康和优生筛查设备配置,中央资金重点用于为县级服务站配置B超、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半自动生化仪、酶标仪、精子质量分析仪、电子阴道镜、电脑等主要设备;补助乡中心服务站购置B超、电子阴道镜、妇科治疗仪、乳腺诊断仪等主要设备;县、乡服务站其余常规设备由地方负责配置。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把服务体系建设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从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组织《规划》的实施,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管理到位。把《规划》的实施作为衡量党委、政府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的重要内容进行评估考核。
二、调整布局,优化配置,创造必要条件确保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持续运行
(一)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要树立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理念,把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建成“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群众满意”的“育龄夫妻之家”,形成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工作机制。
(二)通过乡镇中心服务站建设,优化乡级服务站的结构,避免功能重复。普通乡级服务站主要承担宣传教育、避孕药具发放和孕情检查的任务,实现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建立公开考试和考核制度,面向社会招聘县乡服务站服务人员。通过全员竞聘、以岗定人、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大力精简服务机构的人员,压缩后勤、管理人员,增大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优化队伍结构,把县乡服务机构的人员控制在编制范围以内。
(四)各级财政要根据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公益性机构的性质,确保编制范围内人员的基本经费支出和提供免费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必要经费,同时对开展计划生育服务的必要装备及房屋修缮等给予财力支持,保证县乡服务机构的持续运行。
三、加大投入,严格管理,确保建设资金充分发挥效益 地方各级政府要把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当地基本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在《规划》实施中,按照分级负担、各有侧重的原则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确保投入到位。要科学规划各级服务机构基本建设的用地、面积、功能和装备结构,按标准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建设投资。要切实加强投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以及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的有关规定,防止基本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弄虚作假和腐败现象。切实加强已建成服务机构和所配装备设施的管理,健全制度,9 落实责任,推行投资成本和效益综合评估,提高基本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加强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队伍建设
建立完善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资格标准和持证上岗制度,严格准入;建立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法人代表责任制,完善内部管理和服务质量监控机制;切实加强技术服务人员的教育和专业培训,大力提高技术队伍素质;切实解决好专业技术人员的报酬、待遇和职称评聘问题,保持技术服务队伍的稳定,逐步建立一支以医学专业为主、会服务、能服务,爱岗敬业,具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服务队伍。
第六章 预期建设成效
通过五年左右时间的努力,预期取得以下成效:
一、农村基层服务体系更加完善。通过对县级服务站的改造、扩建,使全国县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覆盖率达到100%,并符合国家建设标准的基本要求;在中西部地区建设一批乡(镇)中心服务站;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覆盖农村所有县(市、区);形成以县级服务站为龙头、乡(镇)中心服务站为骨干、普通乡(镇)服务站为依托、村服务室为基础、流动服务车为纽带,卫生/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团结协作、优势互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的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
二、网络布局更加合理。把国家投资和技术力量相对集中到县和 10 乡镇中心服务站,实现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流动服务车的广覆盖,形成固定服务与流动服务的衔接互补;增强县和乡(镇)中心服务站的综合服务、技术指导和质量监控功能,形成对其他乡镇服务机构和村级服务室的有效指导和技术支持,基本改变农村偏远地区和村级技术服务资源短缺的格局。
三、技术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积极倡导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先进理念,强化服务体系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以制定和实施本《规划》、推行国家《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为契机,全面提升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的可及性,大幅度提高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及时率、有效率,降低意外妊娠、人工流产、妇女常见病、节育手术并发症和出生缺陷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