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农业更茁壮——农业部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综述
让农业更茁壮——农业部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综述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七大体系”基本架构
农业“七大体系”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设计。通过构筑宏观层次的“七大体系”,明确“体系”的发展和建设方向;通过组织中观层次的26个工程,形成支撑体系的骨干;通过选建一批微观的建设项目,明确工程的建设内容,形成“项目构建工程,工程支撑体系,体系保障发展”的总体架构。
跨越,从源头开始
从2003年7月开始到去年底,农业“七大体系”建设的规划工作一直在紧张而又缜密地进行。有关专家认为,农业“七大体系”建设是新阶段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战略举措。在农业部制定出台的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中,种养业良种体系从一开始就被排在各大体系之首,始终处于基础和先导的位置,格外引人注目。
提起农业良种,很容易让人想起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种子革命所引发的农作物产量的“核裂变”。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统计分析,近十年来,良种在全球单产提高的作用率占25以上(美国已占40)。专家预言:“种子将成为今后国际农业竞争乃至国际经济竞争的新焦点”,“种子战将取代产品战”,“谁掌握了种子谁就掌握了世界”。正因如此,世界各国都把种子改良和良种推广作为发展国民经济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予以实施。
种子是生命之源,种子是农业之本,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特殊的、有生命力的、不可缺少和替代的生产资料。把良种体系作为“七大体系”的基础和先导工程进行规划,实际上是农业部党组“源头兴农”战略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可以断言,任何时候,如果没有种养业良种发展的新突破,就绝对不可能有整个农业发展的新跨越。
经济学上著名的“路径依赖”理论认为,昨天的经济安排会影响到今天的经济制度选择。这次农业部制定的种养业良种体系建设规划,毫无疑问受到了历史的启发,但采访调查之后,记者发现,在规划制定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更多地统一到了如何应对新的形势挑战上来。
据权威测算,全球农作物种子市场总价值量约500亿美元,目前的贸易额为300亿美元。我国农作物种子常年用量在125亿公斤左右,市场潜在价值超过800亿元人民币,而目前我们的商业供应能力只有45亿公斤左右,贸易额仅约250亿元。正是看到国内巨大的良种市场潜力,世界大型良种企业纷纷抢滩我国良种市场。问题的严重程度远不止于此。种子在农产品贸易中还表现出鲜明的技术性壁垒特征,并把农产品贸易与良种贸易直接挂钩。显而易见,如果我们不能够迅速提高良种竞争力,农业发展的主动权必将授之于人。
无论是站在农产品竞争力提高的角度,还是站在良种这一特殊商品自身经营的角度,《规划》始终都是站在市场的高端“诊脉”。
针对我国良种的产业集中度低,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机制不活,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的要求等问题,《规划》认为,建设新型种养业良种体系要以市场为主导、以科技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政府要给予扶持,并依法进行管理。规划确立至2010年的具体目标主要有四点:一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全国商品良种覆盖率提高20个百分点;二是做大做强一批良种企业。种子出口贸易地位由现在的世界排名第16位跻身前10强;三是建立统一开放的良种市场;四是形成监管、调控和保障有力的体制。
据农业部有关方面透露,这次与《种养业良种规划》同时配套出台的文件还有《种子工程二期建设规划》、《畜禽良种工程二期建设规划》和《渔业良种工程二期建设规划》。并且,由于三大工程建设属于公益性、基础性、创新性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WTO规则,该部已正式建议中央将其列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在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
《规划》还提到将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良种的行政管理与企业经营彻底脱钩的改革。一方面,建立一支精干、高效、公正的现代化执法队伍;另一方面,将尽快会同其他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深化种业改革和促进良种发展的若干意见。适时实施种养业良种推广使用的直接补贴制度,尽快完善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制度。在全面履行加入WTO的有关承诺前,利用宝贵的缓冲期,加大对国内重点良种企业的扶持力度。
可以预见,通过种养业良种体系建设规划的实施,我国农作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的资源保护利用、引育扩繁、生产经营和推广使用,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政府管理、公共支持、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的工作必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也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科技,铸造农业新辉煌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对于有13亿人口的我国来说,更是无农不稳,缺粮则乱。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将减少至0.08公顷,粮食安全面临着
新的压力。
农业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新目标、新任务要求农业科技提供更强大的支撑力。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建设正适应了这一客观要求。《规划》要求,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主体,构建起布局合理、效能统一、运行高效的新型体系,快速地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综合实力。
科技生产力,是基础研究实力、技术
创新能力和科技转化效力的综合体现。《规划》统筹考虑到了“三力”的建设,显示出科学全面、客观务实和可行实效的特性。
创新,是灵魂,是动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主导和支撑整个体系的动力工程,成为了《规划》建设的第一重点。开展该工程建设,就是为了农业科技领域重大原始创新与突破。它以改善农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为重点,实现农业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形成与农业产业发展、区域规划和农业科技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创新群体,不断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该建设突出政府投入,同时,积极吸引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按照合理布局、扶优扶强、政府主导和分步实施,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制三个环节为建设内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没有应用于生产实践并产生经济效益的科学技术或科技成果,就没有现实的生产力。《规划》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作为整个体系建设的关键工程来部署。有人把它形象地比喻为鹊桥工程,一旦对接成功便会产生强大活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建设,正力图解决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要在改革与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制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系统集成及二次创新和加强对农业科技转化应用的支持力度上有所作为。
该建设优先扶持四大粮食作物最新成果的有效转化,同时兼顾其他成果组装集成与创新发展。建设包括农业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基地、转化促进服务中心和产业化示范基地三方面内容,分别起到解决重大农业科研成果二次创新、开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及信息服务和培养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作用。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事关农业科技能否在广大农村和农户中落地、生根和结果。因此,《规划》将农民科技培训作为整个体系的基础工程。这是为了落实温家宝总理的有关指示精神,培养造就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将科技兴农战略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
虽然,近年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远程教育等,农民培训成绩斐然。但当前农民科技培训还存在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简陋、手段单一而培训水平低和农民培训面广量大四大问题,亟待加以改进与完善。
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实施,等于建立起了农民科技培训的长效机制。该工程建设将遵循因地制宜、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和突出重点的原则,构筑起中央、省、县、乡相衔接的农民科技培训网络。其具体建设内容为:一是农民科技培训媒体资源与传播能力建设;二是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建设;三是农民科技书屋建设。
《规划》总体预计,到2010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将明显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由目前的45提高到50。科技将铸造中国农业的新辉煌。
监控,让“动植物”免遭侵害
据有关部门测算,近三年中,我国病虫草鼠害年均发生面积达54亿亩次;多种动物疫病时有发生,而且,近年来,我国农业和林业每年因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造成的直接损失超过570亿元。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农业部筹划出台了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规划。作为新时期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之一,动植物保护体系将为中国农业打造一道安全绿色屏障。
显然,《动植物保护体系规划》是农业部高层统揽全局,经过了深刻考量之后出台的,而这种考量是有依有据的,这便是我们国家动植物生长环境目前面临着的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植物病毒、有害昆虫和螨类、农田杂草、农田鼠类等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频繁,危害严重,作物受害损失巨大。据统计,全国范围内危害农作物的病虫鼠种类高达1600多种,可造成严重危害的有100多种。我国是世界畜禽业养殖大国,每年仅动物发病死亡造成的直接损失近400亿元,相当于牧业总产值增量的62。另外,近20年来,全国发现新传入动植物疫病近20多种,水产养殖病害100多种,危险性植物有害生物20多种。我国每年因动植物病虫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40亿元。
农业部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没有回避这些问题,而是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分析。
据《规划》的制定参与者介绍,为了抗御农业自然灾害,实际上,我国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就致力于农业动植物保护工作。到目前初步制定出动植物保护的法律和标准系统,建立了从中央到省、地(市)、县动植物保护机构和行政管理机构,基本控制了重大动植物病虫害的蔓延,畜禽的死亡率分别由建国初期的32和40下降到目前的8和18以下。
但是,去年的禽流感发出了明明白白的警示:形势依然是严峻的。农业部在《规划》中首先列举了当前动植物保护业存在的“四大症状”:一是管理体制不顺,机构有所削弱;二是防治系统不健全,技术手段落后;三是动植物保护队伍不稳定,知识更新慢;四是法律制度和标准不健全。
农业部有关部门指出,必须尽快健全我国的动植物保护体系。
在《规划》出台之前还处在运作中的时候,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一次有关农村防非典、动物防疫工作的调研中就指出:“投入机制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基本建设投入,一个是财政投入。农业部尤其是畜牧局要好好研究到底哪些是最关键、最紧迫的,我们应该上的,对全局、全国起作用的。”同时,他还指出:“在加强卫生体系建设的同时,动物防疫体系也要挂上号、排上队……建设要争取标准高、起点高。”而2003年国务院16号文也指出,加强动物防疫设施建设,所需资金从基本建设投资中安排。
可见,国务院对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一直是非常重视、非常支持的。正是在上述精神之下,没多久之前,《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规划》在农业部常务会上破壳而出。
《规划》设计的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涉及工程技术、组织管理、社会服务、机制变革和技术创新等内容,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主要内容便是实施植物保护、动物保护和水生动植物保护三大工程。三大工程犹如三条腿,相辅相成地构建起整个动植物保护体系的基本架构。
种植业是农业的“本业”,植物保护也就成为农业领域中最重要的防灾减灾体系之一。在未来几年,《规划》植保二期工程安排了5个项目:重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优势农产品有害生物非疫区建设、农药与农械安全监管、有害生物治理综合示范和技术创新与支撑。同样,《规划》也详细地“给出”了接下来的几年中,动物保护工程建设和水生动植物保护的主要内容。看得出,这是一个全方位建设的大工程、实工程。
可以肯定的是,国家是要下决心结结实实地构筑起中国农业的安全网络。《规划》绘就的是一幅乐观的宏图,务实而让人振奋。
质量,塑造农业健康之躯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当前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和全球瞩目的热点问题,也是农业发展新阶段,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必须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农业部在新近推出的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中,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规划》作为要件之一,成为新时期农业发展综合支撑力的重点建设内容。有分析认为,该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上,已经有了更为成熟和全面的战略安排,在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人们在解决了温饱之后,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突出问题。《中国青年报》报道,根据一项调查,有82的中国民众担心食品安全问题。调查还发现,有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曾经在生活中遇到过食品安全问题。据统计,仅2000年全国累计发生150余起报告的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中毒6237人,死亡135人。研究证实,人类常见的癌症、畸形、抗药性及某些中毒现象都与食物中的有害残留有关。事实上,不安全农产品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远不止健康问题。2003年的“非典”事件、去年的“禽流感”事件、安徽阜阳的“假奶粉”事件等等食物中毒事件的相继出现,造成的是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
除此之外,由于我国一些农产品质量达不到一些国家的要求,直接影响了出口贸易。据估计,仅2004年,由于国外的“绿色壁垒”造成农产品出口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就在100多亿美元。而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引起的隐性损失则更加难以估计。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规划》是中国农业直面现实的必然选择。农业部下大力气制定此《规划》就是要使其成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手段,这也是实现农业“三增”的关键举措,更是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经过近些年的努力,尤其是2001年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有了显著进展,但问题也比较突出。
让人欣喜的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规划》出台同时,还制定了《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对2004年至2010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作了具体部署。两大工程支撑起体系,从而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农业部领导形象地比喻:两大工程就是要扼住生产和流通的“咽喉”,铸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链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全程控制的理念看,该体系建设应当坚持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市场准入相结合的思路,抓住关键的影响因子和制约环节不放松,逐一加以规范、规定和细化。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规划》的制定正是遵循了这一原则。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规划》按照“巩固、健全、提升”的方针,明确提出,以抓源头管理,推动过程控制能力的建设;以体系建设,推动行政执法能力的加强;以试点示范,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措施的全面落实;以例行监测,推动稳定的制度化建设;以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推动整体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规划》还提出了九大保障措施使其更加完善。
面对挑战,《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规划》给我们指明了努力方向:到2010年,我国基本形成与国际水平对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基本做到基础支撑有力,保障措施配套,全程监管规范,应对国际竞争成效显著。可以想象,当《规划》目标实现的时候,不仅仅是国人的健康状况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更是我们民族自信心和声誉的大跨越!
信息,让农民联接大市场
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信息和市场基础之上的。这是我们在农业工作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判断。农业部在农业“七大体系”中提出了要在全国建立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战略构想,显然,此举将进一步推动农业市场化改革。
按照《规划》,国家将全面实施“金农”工程和农业遥感监测工程。以农业信息采集传输、储存开发、发布服务为重点,建立部、省两级农业数据中心,开发整合信息资源,完善信息服务网络,选建遥感监测地面样方县,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升级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农产品新型流通方式,建设和完善农产品营销促销服务平台。
从目前的农业、农村形势看来,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确实是极为必要的,体现出的是一种远见卓识,是新的改革思维使然。
2004年10月17日,《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在杜青林部长主持召开的农业部常务会议上,经审议后获原则性通过。至此,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被正式列入了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基本保障措施之一。大思维终于“催生”大体系。
现在,农业部正在做的,就是试图从体制上加以创新。根据国家“政府先行,带动整个信息化发展”的信息化发展战略要求,农业部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出发,结合自身管理职能,在认真总结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金农”工程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加强农业电子政务建设,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的工作构想。这种构想是有针对性的。
自从商业社会的理论奠基者亚当·斯密阐述了“市场”的种种好处之后,市场便风靡开来,到今天,它已经被大部分国家当作调控经济的最主要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市场这一“国际手段”是依靠“农业国内支持”来实现的。而且这应该也是“国际惯例”。
按照农业部的规划,近期,将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包括中央扶持的30个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和质量监测设施。同时,建立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发展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推进大宗农产品期货交易和新型流通方式。该规划强调,要加强农产品公共营销促销服务系统的基础设施和组织建设,开展国内外农产品营销促销服务。农业部出台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相关规划,正是说明农业部把它看作“份内”的事儿,从政府这一块儿再切切实实地“加把劲儿”。
农产品市场是农业信息的重要来源和传播渠道,信息化是农产品市场改造升级的重要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种相互关联的密切关系,才使得农业信息与农产品市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有效的农业支持大体系。而且,从制度绩效来看,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规划》包容了近期、中期和长远这三类政策目标。
杜青林部长在一次专家座谈会上指出,建设“七大体系”,更多的是着眼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强化,着眼于实现工作由抓点的突破到抓整体提升的转变,着眼于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工作的稳定性。杜部长为体系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花大气力去落实。
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作为公益性、基础性事业,属于“公共财政”支持范围,应当作为政府当前优先、重点支持的事业,推动其快速发展。政府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农业信息服务和农产品市场流通领域,形成政府主导、扶持下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资格局。实际上,这也是这一《规划》的基调。
据悉,农业部已经在研究建立以《农产品批发市场法》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法律法规体系的问题。
迎战,捍卫“生存之本”
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各样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空间提出了挑战,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一次出现了总体性危机。农业是基础产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有赖于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有赖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从这个长期战略要求出发,农业部制定了《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规划》。该规划的出台,预示着一种新的更为全面、科学的农业发展观,必将在全国很快确立起来,并推动中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据农业部《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规划》资料显示,我国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的1/3,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天然草原大面积退化,渔业水域“荒漠化”日趋明显。农业生物资源破坏和流失加剧,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问题日趋严重。与此同时,工业“三废”污染使农业环境整体恶化,农业自身的面源污染也日益突出。
毫无疑问,扭转农业资源退化和破坏的趋势、整治农业环境污染,这不仅是一个世界性的大问题,同样更是我国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两大紧迫任务。
前不久,杜青林部长在谈到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时曾经指出:“我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更加有力地推进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综观《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规划》的全部内容,应该说它给人的最强烈感受就是处处体现了科学的农业发展观。面对这一规划,有人感慨:长期以来,人们的两眼更多盯住“增长”,对于全面的发展往往有意无意地被人“忽视",农业部能够花费这么大工夫,专门制定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实属大善之举。该规划在一定意义上,实质也就是新时期中国农业的“可持续行动”计划,必将对今后的农业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早已明示:环境的恶化是文明的丧钟,而敲响这一丧钟的,恰恰是人类自己。造成我国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固然很多,而急功近利、盲目追求“高速度”、不惜以破坏、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把资源和环境保护排斥于经济发展之外的“短视”行为却难逃其责。
正因为有了眼前利益的驱动,所以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对于其它体系的建设,在很多地方更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需要国家在法律法规、组织机构、政策、资金和科技、宣传教育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采取综合性措施,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规划》提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农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要有危机感和责任意识,真正把这项工作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为农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来抓,切实加强领导。要逐步建立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使规划的任务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规划》还在健全机构、强化管理,制定政策、加大投入,创新科技、开展合作,宣传教育、公众参与等方面释放出了明确的信号。按照这些“信号”,规划实施期间,从国家、省到重点地区(县),农业部门将要建立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和监测预警机构,形成职责分明、运转协调、反应迅速的组织保障系统,明确责、权、利,防止职责“缺位”;积极争取扩大国家对退耕还草、农村沼气、渔业转产转业等建设的投入,并将其作为长期的支农项目。借鉴国外经验,利用WTO“绿箱政策”,对农业资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治等给予必要补贴,逐步完善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
面对来自于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挑战,应该说,《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规划》就是我们主动迎战的路线图。捍卫“生存之本”,真诚地希望并坚信规划能带给我们更美的山、更甜的水、更长久更健康的农业发展!
能力,在强化与创新中提升
《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规划(2004—2010年)》是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这份规划以构建和完善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系统体系为蓝图,明确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基本思路,提出了改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业行政执法体制、体系建设投入机制等几项具体的保障措施。
我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早在1991年,国务院就下发过《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已初步形成。近几年,农业执法服务建设也获得很大进展,国家已出台了29部农业法律和行政法规,在农业经济活动的主要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
然而,问题的症结在于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还很薄弱,与农村改革发展需要比,与发达国家水平比,还存在差距。体系本身还存在着定位不准确、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完善的现象。
实践证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的迫切要求,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以及转变政府的扶持方式。而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形成扶持载体,便于更好地实施“绿箱政策”,是政府支持保护农业的重要渠道,有利于增强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提升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水平。可以说,建设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是我国农业在WTO时代的必然选择。
从这种意义上说,《规划》正是承担了这一功能。
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政府机构改革、部门职能转变不断向前发展。改革与转变的着眼点既有“硬件”也有“软件”,主要是提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
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国家农技推广体系在动植物新品种和重大技术推广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基本形成了以专业为主的事业型推广网络,完善了适合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推广方式。然而,由于服务网络断层、服务功能不全、服务设施落后、经费保障不力、人员素质不高、法制建设滞后等问题,致使农技推广体系的服务功能弱化、服务方式落后、服务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推广机构公益性质的履行。
回良玉副总理在中国农业大学调研时强调,要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建立农业科研、开发、推广一体化的新机制,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解决好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和技术扩散“最后一道坎”的问题,努力提高生产能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生产力。《规划》针对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突出了政府在公益性技术服务方面的主导作用,全面建设高效的推广服务网络。前不久召开的农业部党组会议强调,农业部门要提高按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同时要积极推进依法治农,强化农村社会管理,着力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目前农业执法观念和措施还不能完全适应依法行政、依法治农的需要,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规划策划建设农业综合执法基础设施建设、法律和行政法规授权的专业执法基础设施、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基础设施三大板块,可以说抓住了问题的根本所在。
农业部认为:根源在体制,关键在投入。解决问题必须从根源着手,对此,《规划》在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和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建立新型的服务形式和管理方式方面,进行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比如,在社会化服务方面,主张实现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分开,形成政府主导、示范带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高效机制;在依法管理建设方面,制定修改相关配套规章、实施细则以及标准、技术规范、操作规程,逐步形成行政处罚综合、行政审批集中、监测检验中立的职责分明的配套约束机制。如此这般,必将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走上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第二篇:重庆农业八大体系规划
重庆市农业局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管理办法(暂行)
重庆市农业局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管理办法(暂行)
(渝农发〔2005〕367号 2005年5月12日)
一、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的管理,促进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按照国家和有关部委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工作意见、《重庆市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渝委办发[2001]10号)和《重庆市农业局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指导意见》(渝农发[2005]376号),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化、标准化、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促进外向型、特色型农业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整体效
益。
第三条 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坚持突出重点、择优扶强的原则,坚持“标准化、组织化、信息化、特色型、外向型(三化两型)”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财政扶持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项资金补助额度要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受益农户数
和农户收益总额挂钩。
二、项目组织
第四条 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资金由局统筹安排使用,具体安排由局经管处商财务处提出预算建议,编制专项资金计划和申报指南,对申报项目进行初步评价并提交入围公开评审项目名单,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动态信息监测,授权所在区县(市)农经机构或社会中介机构实施项目质量经济效益评价,以及按项目实施进度衔接拨付资金等。
第五条 项目实行招投标管理,根据已审定的项目投资方向、投资预算以及优势产业和农产品区域规划,由我局制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招标书,规定项目投资方向、投资重点、支持额度以及社会经济效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根据招标书的要求,提交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所在区县(市)农业主管部门意见以及必要的证明性文件等内容的投标书,经初步评价和严格筛选后,按照1:2的比例确定进入公开招标会对象,公开招标会实行企业答辩,局专家小组评审,最后表决通过。
第六条 局专家评审小组由局分管领导作为召集人,组成人员为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和相关产业的专家,专家小组人数一般为5-9人,经审定的事项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票数通过。局专家评审小组主要负责:审定项目投资方向和投资预算;召开公开评审会,对项目进行最终评审;审定项目质量经济效益评价结果、命名名单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动态监测结果等。
第七条 各地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实行企业申报、区县(市)农业主管部门审核以及我局审批。市级有关企业可直接向我局申报。
第八条 专项资金合同执行期间,由局经管处负责具体管理和监督;区县(市)农业主管部门农业产业化管理机构负责本区域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管理工作。合同执行单位[包括项目企业和区县(市)农业主管部门]要按规定报送项目运行情况,合同执行结束后1个月内,提出项目验收申请,区县(市)农经机构或社会中介机构提交项目质量效益评价报告,2个月内,局经管处将组织有关专家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第九条 项目企业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项资金的管理,并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三、项目申报
第十条 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要重点扶持有优势有特色、符合区域产业和农产品区规划布局的项目,重点扶持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和农户利益联结紧密的项目,重点扶持按照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生产的项目,重点扶持外向型经济项目。
第十一条 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企业组织形式。依法设立的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包括依照《公司法》设立的公司、中外合作经营、外商投资企业等。
(二)企业负债与信用。企业资产负债率一般应低于50%,企业银行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含A级)。
(三)企业规模。企业总资产达1000万元以上,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达300万元以上,近三年年平均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以上,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的自有资金比例占项目总投入资金的30%以上。
(四)企业效益。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应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企业应不欠税,不欠工资,不欠社会保险金,不欠折旧,不亏损。
(五)企业经营的产品。企业中农产品加工、流通的增加值占总增加值75%以上。
(六)项目技术含量。申报的项目技术含量高,在同行中处于领先水平,对优化农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七)项目示范带动性。项目带动作用大、示范性强,与农民之间形成紧密的利益联合机制,能够通过订立合同、入股及其他合作方式收购基地农户产品,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建立可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的数量一般应达到500户以上;企业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过程中,通过订立合同、入股和合作方式采购的原料或购进的货物占所需原料量或所销货物量的70%以上。
(八)企业产品竞争力。在同行业中企业的产品质量、产品科技含量、新产品开发能力居领先水平,主营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重庆市“十五”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环保政策以及质量管理标准体系,产销率达93%以上。
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也可以纳入我局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的支持对象:一是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生产的产品属于新技术产品或绿色有机食品,可以促进或带动相关产业的形成;二是主营产品优势明显,出口创汇潜力大或进口替代能力强;三是有优势、有特色、有市场、带动面较大的特色产业。
四、项目补助
第十二条 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助以下方面:
(一)贷款利息补助;
(二)原料基地建设补助;
(三)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补助;
(四)企业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创立优质品牌补助;
(五)优质农产品展示、农业合作与交流补助;
(六)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补助;
(七)实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补助;
(八)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补助;
(九)质量经济效益评价补助;
(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动态监测系统建设维护、重庆市农业局农业龙头企业协会建设以及管理认定等有关工作。
第十三条 根据申报补助内容不同,应提交不同材料:
(一)申报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开发补助,须提交有关科技立项证明、研发产品或技术的可行性论证以及产品或技术的市场前景分析等。
(二)申报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补助,须提交与企业建立利益联结的农户清单(包括姓名、家庭人口、占地面积、种养品种等,应经所在村或社签署证明)、自有基地的有关占地协议以及所在区县(市)农业主管部门意见等。
(三)申报原料基地建设补助,须提交项目占地的有关协议、项目规划设计图、所在区县(市)农业主管部门的意见等。
(四)申报贷款利息补助,须提交项目金融机构贷款合同、支付贷款利息的凭证等。
(五)申报开展精深加工、创立优质品牌补助,须提交有关精深加工设备购置清单、产品优质证明以及产品市场销售前景分析等。
(六)申报促进农业合作与交流补助,须提交合作与交流的有关协议、合作与交流的实施情况以及开展合作与交流的财务支付凭证等。
(七)申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补助,须提交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章程、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有关协议等;
(八)申报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补助,须提交有关部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认证文件等。
(九)申报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补助,须提交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划等。第十四条 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质量经济效益评价补助经费为各项目补助额度的3-5%,主要用于补助建立评价项目和对照项目分析系统,由评价部门负责安排使用。具体评价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五条 农业产业化经营规划、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动态监测系统建设维护、重庆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建设以及管理认定等有关工作经费控制在项目预算总额的3%以内。第十六条 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资金拨付实行分期拨付,项目立项批复后拨付40%,项目建设中期拨付40%,建设完工期拨付20%。
第十七条 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项资金要按合同约定执行,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五、运行管理监测
第十八条 我局立项扶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原则上应加入重庆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对符合我局基本要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可申请加入。
第十九条 对加入重庆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动态监测制度,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做好运行监测评价,为有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第三篇:全国农业贸易促进规划2012020年-农业部
附件:
全国农业贸易促进规划
(2011-2020年)
加强农业贸易促进、推动农业贸易健康发展,对于更加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更好地平衡国内农产品供需,增加农民就业收入,提高农业产业安全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切实加强我国农业贸易促进工作,依据《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农业国际合作发展“十二五”规划》,特编制印发《全国农业贸易促进规划(2011-2020年)》。
一、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加强农业贸易促进是积极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的必然要求
随着农业与宏观经济联系的日趋紧密,以及极端气候、投机资本和生物质能源等非传统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日益加深,世界农产品市场的波动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加剧。在高度开放条件下,国际农产品市场风险通过信息、贸易、投 资等多种渠道向国内传递,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和市场稳定的影响愈加直接和强烈。有效应对农产品市场开放带来的压力与挑战,确保农业平稳健康发展,亟需加强农业贸易促进,完善国际农业信息服务,提高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水平,强化农产品进出口调控。
(二)加强农业贸易促进是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增加农民就业收入的重要手段
我国劳动密集型及部分深加工农产品具有现实和潜在的竞争优势。农产品出口在实现农业增值增效、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在沿海等主要农产品出口地区以及在水产、园艺等优势出口产业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我国农产品出口品种多、批量小,企业数量众、营销成本高、市场开拓能力弱,遭遇国外日趋严格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限制。随着国内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巨大挑战,亟待通过贸易促进这一国际通行做法,加强农产品对外营销促销公共服务,增强优势,弥补不足。
(三)加强农业贸易促进是切实保护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客观需要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农业资源特别是水土资源短缺,农业经营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大宗农产品与主要出口国相比存在难以消除的竞争力差距。市场的高度开放又使国外部 分农产品大量进入我国市场,过度挤占了国内生产的发展空间,打压了相关产品的趋势价格,抑制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给这些农产品的供给安全和产业安全带来了长期潜在风险。要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安全,必须加强贸易促进,建立和完善国内产业损害监测预警,加大“两反一保”等贸易救济措施的实施力度,推进公平贸易,有效发挥农产品进口的积极作用、规避其对国内产业的负面影响。
(四)加强农业贸易促进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逐渐增强,经济社会对农业基础性支撑作用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业发展方式粗放、质量效益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十一五”末,我国农产品贸易额已达1200亿美元,占农业增加值的20%,农业贸易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加强农业贸易促进,推动农业贸易健康发展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在公平贸易的基础上适度有序进口资源密集型产品,有利于在增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空间、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产品出口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其在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以及品牌创建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二、发展现状
随着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相互影响的不断加深,农业贸易促进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各项工作逐步开展并不断强化,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农业贸易促进体系初步建立。为有效应对入世和农产品市场开放带来的挑战,农业部强化了农业贸易相关职能,在农业国际合作系统设置了专门机构,广泛开展了农业贸易谈判与政策研究、贸易救济、外经贸信息及对外营销促销服务等相关工作。一些地方政府重视和加强了外向型农业工作,在相关机构增设了农业贸易促进职能,加大了对农业贸易促进工作的组织领导。有的成立了由农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农产品出口协调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农产品出口中的重大问题;有的建立了“促进农产品出口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沟通信息,研究解决农产品出口问题。农业贸易促进工作在解决国际贸易纠纷、维护行业利益、减少交易成本、增强农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农产品营销促销公共服务快速发展。在各级政府支持下,各类公益性农产品营销促销活动在国内外蓬勃开展,对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培育知名品牌、提高流通效率、吸引外商采购、扩大农产品出口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业贸促机构和农业主管部门以发展会展经济为抓手,组织开展以国际性农产品展览会、博览会、推介会等为主要内容的贸易促 进活动,支持农业企业参加国内外经贸展览会、开展境外市场调研和产品促销,有效推动了农业企业对外合作与贸易。2010年全国举办中等规模以上农业展览约260个,一批规模大、影响力强的国家级展会在农业会展行业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部分地方农业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在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引导企业开展境外产品直销、应对出口市场贸易壁垒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和有益探索。
(三)农业贸易信息工作不断推进。“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国家和地方农业外经外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先后启动,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结合自身业务和信息资源优势,初步建立了外经贸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和发布体系。农业贸易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不断完善,信息产品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涉及农产品进出口统计及分析、国内外市场动态、国内外农产品贸易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质量安全和市场监测预警,基本覆盖农产品贸易流程的各关键领域。贸易数据库建设取得进展,建立了面向社会的国际贸易信息数据库、农产品进出口企业及产品数据库,增加了信息透明度和利用率。农业贸易信息分析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信息分析和发布日趋制度化。
(四)农业贸易促进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贸易促进日益重视,建立和完善了相关支持政策。在财政支持方面,中央财政加大了农产品出口退税力度,设立 了农产品营销促销和贸易促进专项资金;地方政府在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农产品品牌培育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大,安排农产品出口企业优先享受国家的“免、抵、退”税政策。在信贷和保险支持方面,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农产品出口卖方信贷业务已在部分地区和产品推广实施,许多地方给予出口优势产品和出口龙头企业优先提供贴息优惠贷款和一般性贷款等扶持;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通过保险项下融资等服务加大了对农产品出口企业贸易融资的力度。在贸易便利化服务方面,国家出台了减免出口农产品出入境检验检疫费用的相关政策,各地加强了农产品出口检验检疫服务,简化程序,加快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出口通关速度。
总体看,我国农业贸易促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农业贸易发展的形势要求仍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一是机构不健全,职能不明确,组织协调乏力。尚未建立完整的、职责明确的农业贸易促进体系,中央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联系协调尚未制度化、机制化。二是资金投入不足,服务手段单一。各级政府用于贸易促进的财政支出资金数额小且不稳定,农产品营销促销公共服务缺乏经费保障。三是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较大。大部分中西部地区受财政能力等因素制约,开展广泛有效的农业贸易促进活动手段不足。四是专业人才缺乏,基础工作薄弱。目前我国农业贸易促进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尚不能满足需要,各项基 础工作比较薄弱,信息服务和政策研究相对滞后。
三、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加强农业贸易促进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战略目标,以改善贸易环境和降低贸易成本为重点,从农业贸易谈判与救济、农产品营销促销、外经贸信息服务、出口政策支持着手,从产品、基地、市场、企业等不同层面着力,切实推动优势农产品出口、推进公平贸易、提高农业产业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农业持续稳定较快发展。
加强农业贸易促进,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国外资源,通过进口保障国内有效供给,又要防止进口过度和价格过低对相关产业造成冲击和损害;既要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数量的增长,又要促进农产品出口增值增效。
——突出重点原则。综合考虑资源潜力、贸易规模、产业安全等因素,选择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重点市场,优先采取多种贸易促进方式,提高优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防范进口对国内产业的冲击。
——改革创新原则。及时发现农业贸易促进中的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完善现有体系、创新工作机制、拓展工作思路和强化促进手段,切实提高农业贸易促进能 力。
(二)主要目标
农业贸易促进体系基本完善。经过十年努力,形成一套机构完善、功能齐全、手段灵活、服务高效并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规则的农业贸易促进体系。
农产品品牌建设进一步推进。通过支持出口示范基地建设、品牌创建、国际认证、互认合作以及公共品牌宣传推荐等促进活动树立优质农产品形象,打造国际品牌,促进形成一批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和一批拳头出口产品。
农产品出口市场更加多元化。在继续巩固欧美及周边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逐步提高在南美、东欧、非洲等农产品市场上的份额,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空间,分散出口市场风险。
农产品出口数量和质量稳步提高。在农产品出口数量稳步增长的同时,产品附加值和出口效益稳步提高,农产品出口逐步从数量型增长转向数量和效益并重型增长。
农业产业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农业贸易政策研究和外经贸信息分析工作进一步加强;农业多双边规则制定能力、贸易规则运用及争端解决能力、国际市场风险应对能力明显提高;开展产业损害监测预警、有效进行进出口调控、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四、重点任务
(一)强化农产品对外营销促销工作
1.鼓励支持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建设。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以及各类示范园区、基地、标准化建设等项目,选择有基础、有潜力的地区,采取多种形式,有重点地鼓励和支持一批外向型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示范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出口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方面示范和引领作用。
2.支持推动出口农产品品牌建设。组织或资助农产品国外宣传和促销活动,通过主流媒体广告、专题研讨会、推介会等形式切实加强宣传,引导消费者消费偏好,树立国家或相关地区整体品牌形象。加强对优势农产品品牌开发支持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际认证和注册,有效开展国际认证和互认合作。加强企业培训,规范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各环节管理,推动形成一批出口农产品品牌。
3.支持鼓励企业海外市场开拓。通过培训等形式帮助提高企业开拓农产品出口市场能力,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目标市场先期开发活动,包括境外市场考察、消费者群体培育等。鼓励企业开展海外直销,设立专职机构;加强与目标市场国政府的沟通和交涉,积极为企业争取国民待遇,提高企业开展海外直销的便利化程度。
4.培育农产品出口示范企业。鼓励支持企业进行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引进和吸收,支持农产品外贸加工企业技 术改造,推进以质取胜战略,提高出口农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重视农产品出口企业的营销促销能力建设,通过开展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企业在开拓市场、塑造品牌等方面的能力。
5.打造国际品牌农业展会。继续有计划有重点地举办和支持社会效益好、组织运作规范、已基本形成规模、知名度较高的国际性农业展览会,不断提高层次,扩大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一批品牌展会。通过开展农业会展分类认定等活动,促进现有农业展会资源整合,提高会展业规范化水平,形成国内办展和国际参展相结合、综合展会和专业展会相配套的展会格局,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6.引导企业和协会有效参加国际展会。突出重点,有选择、有针对性地组织国内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和行业协会参加境外农业方面的展事活动。改进方式,加大场地租金、展品运输、展台搭建、公共布展方面的支持力度,组织国家展团、提升参展效果。加强引导,跟踪研究国际展会的推介展示效果,健全国际展会等级评价体系,建立国际展会推荐参考指数公布制度。
(二)推进农业贸易预警和救济工作
1.强化农业产业损害监测预警。加强农业产业损害预警工作机构建设,明确职能范围,配备专门人员,建立同行业协会、企业间的联系与互动机制。进一步完善产业损害监测 数据的采集、分析、报送和发布制度,加强贸易对国内农业产业影响的跟踪监测。建立完善产业损害分级预警制度,加强地区及全国重点农产品产业损害预警报告的发布。建立完善应急预案制度,在我国农业产业受到威胁和损害时,及时推动实施农业领域反倾销、反补贴、一般保障措施和必要的调控措施,确保农业产业安全。
2.强化重点农产品出口监测预警。加强对主要贸易伙伴边境措施的监测,及时收集主要出口对象国贸易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市场动态以及贸易争端等方面的信息,开展贸易壁垒调查。联合企业、行业协会构建适用于我国农业领域的出口贸易预警指标体系,加强重点农产品出口风险评估报告的发布。加强预警,为有效应对其他国家针对或涉及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诉讼,支持和指导企业及行业协会申诉、应诉、参与贸易争端解决。
3.加强多双边农业谈判。强化谈判参与力度,积极参与世贸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多双边政府间谈判,包括世贸组织新一轮农业谈判、农产品质量标准技术壁垒谈判、农业遗传资源和新品种知识产权谈判及自贸区谈判等。建立必要的机制和制度,确保地方农业部门、主产区及农业专业组织通过畅通的信息反映渠道有效参与贸易决策过程,确保涉农谈判结果充分体现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确保农业健康稳定发展。
(三)加强农业贸易信息与研究工作
1.加强农业贸易信息搜集及数据库建设。通过信息产品采购、多双边合作数据交换、驻外人员报送以及国内相关机构和企业监测等多种渠道和方式,获取代表性强的信息数据,逐步建立国内外农产品生产、价格、加工、消费、技术、贸易、标准、企业以及政策等多方面的全国性和地方性相互配套补充的基础数据库。
2.提高农业贸易信息服务水平。增强农业贸易信息分析能力,提高形势研判水平。加强农业贸易常规监测分析,进一步推动信息报告和发布制度化;加强对重点和热点问题的深入系统分析,提高信息服务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及时对贸易争端、突发事件等热点问题进行权威发布。规范产品供求、谈判动态、政策法规等基础信息的发布渠道和形式,建立共享机制,扩大共享范围。
3.提高农业贸易研究水平。针对农业国际化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加强基础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研究。对国内外主要农产品关键产业环节进行跟踪分析。加强各部门间农业贸易政策研究合作,提高政策研究水平。加强重点产业、重点国别研究。针对粮、棉、油、糖、畜禽等重要农产品开展监测研究。针对主要出口去向国、进口来源国以及有贸易潜力国家开展农业生产、贸易和政策综合研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与规划
各级农业部门应切实重视农业贸易促进工作,把农业贸易促进工作提到农业与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农业贸易促进工作的领导,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农业贸易促进规划实施方案,着力推动贸易促进工作。
(二)加强农业贸易促进体系建设
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农业贸易促进机构建设,明确职能承担部门,配备必要的人员,争取和保证必要的条件和经费,确保贸易促进工作有效开展。各地农业部门要支持农产品专业协会,鼓励商协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商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有序竞争,联合企业有效应对反倾销等国际贸易争端。
(三)加强农业贸易促进政策支持
针对我国农业贸易促进起步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促进手段弱等现实情况,要充分利用WTO规则、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扩大农产品贸易促进专项资金规模,加大政府一般服务中对农产品营销促销的资金扶持力度;加大中小企业外贸发展基金中用于扶持农产品出口企业部分;加大用于开展产业损害调查和国外壁垒调查的资金扶持,帮助行业协会和企业提高申诉、应诉能力。
(四)加强贸易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要建立持续投入机制,尽快加强全国农业贸易促进体系人才队伍的培养,每年用于贸易促进人才培训投入增长要与农产品贸易发展相适应。重点培训贸易救济人才、贸易研究人才、贸易信息人才、贸易谈判人才、营销促销人才、会展经济专业人才以及农产品国际贸易职业经理人等。
第四篇: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我区的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起步较早,从20xx年就开始着手建设信息化网络体系,并认真按照中央、省、市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把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强化农业信息服务,作为实现我区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措施来抓。通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现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成了以局内局域网和xxx农村信息网、中国杨梅网等“三网”全面开通为主要标志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初步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并积极通过信息网站为农民提供实用的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服务,对推动我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区农业数字化、信息化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的做法和成效
1、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初具雏形。20xx年以来,我们克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极大困难,投入资金20多万,配置电脑,购置硬件设备,租用了一条带宽为独享10M的光纤。采取“双网”建设方案,组建了百兆以太网系统的局内局域网(内网系统)和十兆以太网系统的互联网(外网系统),既实现了全局各科室间信息资源在内网系统内的有效共享,又全面实现了全局40台电脑均能通过局域网上互联网查找、获取、收集信息的两个物理上完全独立系统的信息化网络平台。
2、信息网站建设日渐完善。20xx年11月,我们按照“农民的良师益友,农村干部的时尚帮手”的宗旨,建成开通了xxx农村信息网,为政府与农民、市场与农民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并初步实现了信息网站为农民群众提供实用的科技信息、市场信息和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同时我们还抽调专人,结合本区农业生产工作实际,在信息网站的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改版和完善。努力完善信息网站系统,现已建成了后台的动态管理,纯静态网页生成的数据库系统,实现了网站信息上传和更新的动态管理。并针对性的增设了供求信息、办事指南等栏目,添加了“FSO”动态交互生成的供求信息和相关评论以及效能革命网上调查数据库系统。并将信息网站与国际、农业部、国内兄弟市、县、区各相关网站建立友好链接,与接入省农业信息网的“一站通”系统,建起站内信息关键词搜索系统,使浏览者十分便捷的搜索到所需要的信息,强化了信息网站的功能。
3、信息的价值逐步显现。设立专人及时对各类信息进行更新,不断充实农业信息资源库,现网站已有各类政策信息、农业和农村经济动态信息、供求信息、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农业生产技术信息20xx余条,近100万字,内容覆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涉及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这些信息对领导决策、广大农民群众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购销活动有着较大的参考价值。农民群众从中全面了解我区的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动态、政策法规以及我局各类审批事项的报批程序。并能从中获得全国乃至全球先进的种养、加工和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咨询解决农业生产作业中疑问,而这些正是以往传统方式所难以做到的。并有一部分农业种销户利用这些农产品的供求信息和农产品价格信息,及时调整种养结构,选择种养品种,选择销售地点,达到农产品效益的最大化。同时通过发布农产品信息或利用网上信息推销农产品,寻找销路,进行经济活动。尽管这些网上经济活动还没有形成大的气候,但其作用和影响正在不断扩大,农民群众已经开始感受到了网络给他们带来的知识和实惠,信息的价值也逐步受到广大农村生产经营者的重视和关注,现每天有120多人次上网浏览、查找和发布各类信息。
4、信息员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信息员队伍是信息网站全面快速准确反映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动态的触角,又是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的有力帮手。根据农业部的《“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和省农业厅《农业信息服务行动实施意见》,我们按照信息员的“三会”和信息服务点的“六个一”的要求,组建了一支由各镇(街道)农技人员、各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人员和局农技人员,共48人的农村信息联络员队伍和26个农村信息服务点。并对他们进行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常识和信息的采集、整理、传输等知识培训,提高信息员的计算机应用、网络应用和信息的采集水平。现该48人和26个信息服务点均已通过了农业部农村信息员、信息服务点资格认定,并在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逐步健全。建立了《xxx农林渔业局信息宣传工作制度》《xxx农林渔业局电脑使用管理制度》,并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的奖励措施对提供农业信息给于适当的物质奖励,同时还把信息工作及信息的采集和报送、发布和先进科室评比挂钩与年终奖金挂钩等,使信息管理工作走上正规化道路。
6、电子政务得到初步发展。一是建成村账代理网上监管中心,利用LAN、ADSL在全区各村建成网络终端,通过网上查帐等手段,对各村的帐务财务进行网上监管。
第五篇:4.5东西湖区农业建设规划
武汉东西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4.5生态农业和有机农牧产品基地建设规划 4.5.1指导思想
中国入世,受冲击最大的是农业,也标志着农业从此步入了市场经济的不归路,预示着农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就宏观而言,入世对中国农业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中国粮、棉、油等资本密集农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因生产成本较高,科技含量较低,在国际市场上缺乏优势,将面临空前挑战;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象水果、蔬菜等园艺产品和畜产品等,在国际农产品市场本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发达国家通过技术贸易壁垒(TBT),提高了中国优势农产品进入的市场门槛。专家指出,TBT将是21世纪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巨大障碍。在全球关税壁垒逐步取消的同时,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绿色标志(也就是农牧产品质量问题)已成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在这样一种大趋势下,有机农业产业化的政策导向将对今后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带来长远影响。此外,它对于当前调整农业结构、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公害农产品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食品。
20世纪30年代有机农业问世以来,国际有机农业运动方兴未艾。国外有机农民的实践已经向人们证明,有机农业耕种系统比其它农业系统更具竞争力。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虽然有机农业产量平均降低了20%,但可降低能耗50%,并提高土壤质量。实验表明,有机农场每公顷种植能耗平均要低50%。这些能耗包括制造化肥和杀虫剂时使用的能源以及它们所含的化学物质。有机农场施用的氮、磷和其它肥料要少34%至51%。与产量降低20%比较的话,营养物质的实际利用率其实提高了。同时,在有机农场中,土壤更加肥沃,菌类和其它生物数量更多,且还有大量害虫的天敌。这些都显示了一个良好的种植环境。在开始阶段,瑞士只有1%的农场进行有机种植,而现在这一数字已上升至9%。在欧盟国家,有机农场的比例是3%,但正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而运用有机农业方式生产开发的有机食品发展势头更为强劲。至2000年,全球有机农业基地达1.5亿多亩,产值超过300亿美元,比1997年增长2倍多,有机农业成为全球范围内少有的几个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2000年,全球有机食品品种达400多个,销售额超过200亿美元,比1997年翻了一番。许多发达国家象美国、欧盟有机食品销售额年均增长20—50%;尽管目前有机食品价格高于普通食品30%以上,但消费者仍趋之若鹜。专家预测,2006年,仅欧美市场有机食品销售额将突破1000亿
武汉东西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美元,且主要依赖进口。欧盟已形成了完整的有机农业体系,美国、日本也先后颁布了有机农业法案。我国有机农业历史悠久,但系统开发较晚,近年来发展较快。目前有有机农业基地150余万亩,有机食品出口额由1995年的30万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2000多万美元,年均增幅高达133%。云南已开始在全省实施“有机茶工程”,广西、安徽等地也将有机农业纳入开发重点。可以肯定,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日趋关注和食品消费理念的不断转变,有机农业必将成为21世纪世界农业的一大潮流,有机食品也必将成为全球农产品市场的一大主角。
在此背景下,确立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产品基地的发展战略,不仅是东西湖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的必然选择。中国入世后,面对市场化过程中的资本投向、人才流向、市场导向越来越趋于优势产业的新形势,发展相对滞后的武汉东西湖区农业,要突破发展制约,实现后来居上,必须找准自己的闪光点和磁力场,以此吸引资金、吸引项目、吸引人才、吸引市场。从现实看,近年来,东西湖区以“二园一廊”为试点的蔬菜、水果、水产、畜牧等各具特色的有机农业示范样板,尽管还在点片阶段,却显示出了巨大的节本增效潜力,这为解决目前湖区农民收入不高,投入不足,效益较低的矛盾,探索出了一条现实而有效的途径。实践进一步说明,在东西湖区,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食品基地,具有拨动一颗子,下活全盘棋的神奇功效,是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突出湖区特色,开发有机农牧产品,是武汉东西湖区引资、引商、引智的新亮点,也是兴湖、兴财、富民的新热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农牧产品市场将由数量为主的特征(吃饱),向质量型(吃好)转变,今后,依赖化肥与农药的农产品和质量不高的畜牧产品将被挤出市场,而有机农牧产品将成为市场的主角。因此,东西湖的农村地区必须先走一步,才能适应市场这一变化。把东西湖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的有机农业示范基地,从而打造经济航母,造就经济优势,促进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不论是从宏观经济态势、中观农业走势,还是从微观调整趋势看,21世纪东西湖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都在于建设生态农业和有机食品基地,要面向国际国内两大市场,按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组织,社会化服务的机制,开发有机农业,是实施大市场战略的客观需要和具体实践。4.5.2技术方法
武汉东西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所谓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牲畜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制度。有机农业生产标准主要有:(1)生产基地的环境条件(气、水、土等环境要素);
(2)生产资料的应用条件(肥料、农药、种子、化学激素等要素);(3)栽培养殖的技术条件(种养方式等要素);
(4)产后加工开发条件(贮藏、加工方式及环境要素)等内部质量控制标准和检查、认证、授权等外部质量标准,每项要素都有严格的指标。
有机农业的主要产物是有机食品,它与我国AA级绿色食品属同一质量档次的食品。有机食品必须具备的条件有三:
① 原产地前三年基本没有使用任何化学物质,无任何污染; ② 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
③ 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食品防腐剂、人工色素、添加剂等,不得用有机溶剂提取。有机生产体系在使不利影响达到最小的同时,可以向社会提供优质健康的农产品。
建立有机农牧产品基地而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是一种环境要求最为严格的持续农业系统,发展了生态系统和环境之间持续动态的相互作用的原则,主要依靠当地可利用的资源,提高自然中的生物循环。当然也可以直接从外部投入的农业生产体系直接向有机农业生产体系转换。有机农业生产中仍然可以使用有限的矿物物质,但不允许使用化学肥料,通过自然的方法而不是通过化学物质控制杂草和病虫害,遵循自然规律和生物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这些技术包括:
(1)选用抗性作物品种,建立包括多种植物在内的作物轮作体系,(2)利用秸秆还田、施用绿肥和动物粪便等措施培肥土壤保持养分循环,(3)采取物理的和生物的措施防治病虫草害,(4)采用合理的耕种措施,(5)防止水土流失,(6)保持生产体系及周围环境的基因多样性,等等。
为加速有机农业产业化进程,还应加强以下有机农业关键技术、设备的研制与开发:
(1)有机农业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改进有机农业生产资料(农药、肥料、饲料、饵料等)的人工化学物质的配方,开发出高效、低残留、无污染的生物制
武汉东西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品,培育出具有复合功能的生物农药工程菌种,使之兼备优良的生物学特点及工艺性状,为产业化打好基础;
(2)微生物和植物性生物农药的资源开发和菌种选育,开展发酵、后处理、制剂等工艺研究,提高生物农药产品的品质、稳定性、货架寿命,降低成本;
(3)开发安全、高效、价廉的兽药系列产品;采用生物技术手段研制多功能生物肥料工程菌株,开发新型微生物肥料生产工艺,重点研究开发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腐殖酸类肥料、矿质肥料及其掺和肥料等;
(4)研制安全、天然、营养、多功能和通过发酵技术制取的新型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着重研究食品(饲料)添加剂的天然资源开发和提取技术,开展微生物发酵、提纯等工艺研究,提高天然食品(饲料)添加剂的品质、色泽及效能,降低生产成本;在包装储运方面,重点研究物理灭菌工艺、CO2超临界萃取技术、膜分离技术、酶工程、发酵工程、冷冻干燥、挤压膨化、低温浓缩技术,研制无菌包装技术及安全、可降解和可以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开发食品气调储藏技术;
(5)为生产出符合人体健康或特定需要的安全谷物、果蔬、畜禽及水产品奠定物质基础。
在上述开发、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有机农产品基地和生产资料加工企业,从而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的产业化。
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建立需要有一定的有机转换过程,要想把依靠外部投入的农业生产系统,转变成有机农牧产品生产体系,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转换过程。有机转换的过程是逐步减少外部投入尤其是化学物质的用量的过程,包括:采用综合病虫害的管理(简称IPM),建立综合养份管理(简称IWM),以形成更为综合的作物系统(简称IFS)。综合耕作系统经过进一步的转换,成为低外部投入的持续农业体系(简称LEISA),最终成为有机农牧产品生产体系。
有机农牧业开发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首先是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和推广有机农牧产品生产技术,促进广大农村地区进行生态农业建设,推进有机食品生产的规范化和规模化。这项工作要用宣传引路,搞好试点,以点带片,以片带面。在开发过程中,还必须着力把握规模、特色、品牌、效益四个环节,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创新整合,科学施策。据此,“十五”期间,为发展东西湖地区的生态农业和创建有机农牧产品基地进程,将推广`应用以下农业实用技术:
(1)实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85项,星火计划项目25项;
武汉东西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2)优良品种引进推广覆盖率达90%以上;
(3)推广模式栽培,发展“两高一优”农业覆盖面积达85%;
(4)优化农业结构,形成蔬菜、水果、水产、畜牧四大农业支柱产业;(5)建设城郊型两高一优农业试验示范区卓有成效,被省、市列为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区;
(6)引进微生态肥料和生物农药生产技术,为有机农业生产可靠肥源和为病虫害防治生产可靠生物农药。4.5.3规划内容
4.5.3.1制定规划原则、依据
发展东西湖地区生态农业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安排生产力布局。要注意自己的资源优势、传统生产方式和地理区位,做到“一产围绕绿色转,二产围绕资源转,三产围绕市场转”。
(2)合理调配农业景观布局,使其具备较强的生产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3)注意农村能源结构的根本转变,可试行以‘沼气为纽带’以“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为保障的有机农牧业生产。
(4)推广庭院经济、大力发展面向特大城市的特色农业技术。
(5)为保住以“武汉市为中心”的本市有机农牧产品市场,发展面向北方大、中城市有机农牧产品市场,实施集约化生产,降低成本,适应加入WTO后农产品市场的巨大变化。
按照有机食品“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要求,建立有机农牧产品基地时应切实加强质量标准体系、环境监测体系和科技推广体系三大体系建设:
●在参照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组织有关部门,研究重点特色产品开发的技术标准、生产操作规程,以指导农民开发。积极组织有机农业及有机食品的申报认证,尽早拿到我区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绿卡”;
●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业环保体系,增设农业环境监测网点,在充实提高市环保检测监督体系的基础上,加强县(市)一级农业环保检测监督体系建设,增添仪器设备,强化技术手段,提高服务水平,为有机农业开发保驾护航;
●贯彻农业“两法”,落实有关政策,加强基层农技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农技推广体系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
在有机农牧产品基地建设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总的原则是寻找市场,先易后难,建立基地,逐步转变。具体方法:
武汉东西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生产地点:应选择环境好、基本无污染的地区。如天然野生的土特产品,较少使用或不使用人工合成农药、化肥的地点,可按照有机食品的生产标准进行生产。基础条件好的先开发,这样费力少、见效快。选择暖温带、温带、气候比较凉爽的地区,这样病虫害少;
●应选择抗病性强,不用或很少用农药的作物,易栽培管理,经济效益好,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种。
●产品选择,应选择基础好、容易转换成有机食品和有市场潜力的产品(如弥猴桃、茶叶等),发展精深加工,开发系列产品(如有机茶饮,新鲜果汁等);
●应以发达国家和国内大中城市为主,销售对象应面向经济收入高,比较富裕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阶层,可向宾馆、合资、独资企业、航空部门等销售。
东西湖地区农业生态规划的制定,要将产前(无公害生产资料研究开发)、产中(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及产后(农副产品的无公害加工技术及产业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本着当地的资源优势与市场优势、结构调整与有机农业、传统有机与现代科技、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农民增收与财政增效五结合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从不同社区条件、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生态环境出发,建设蔬菜、水果、水产、畜牧等四大特色的有机农业区。按照整体规划,科学设计,示范推广,分步实施的策略,第一步着力强基础、抓突破。加强基础性工作,在短、平、快项目上突破;第二步下力强素质、增效益。配套开发体系,提高开发效益,力争“十五”期末,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初见成效。4.5.3.2生态农业规划
“十五”期间,武汉东西湖区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围绕建立都市型生态农业框架,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即由传统农业向园艺农业、设施农业、旅游农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发展,逐步实现农业生产工厂化、农业功能多元化,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拓展农业功能,将一产与三产结合起来,逐步提高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功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到2005年,一产业增加值达到8.6亿元,年均递增4.5%,非农产业收入要占到全区农村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上,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根据以上原则和目标,在东西湖广大农村地区选择宜农、宜蔬、宜果、宜牧、宜渔生产的试点地区,做好规划。东西湖区生态农业和有机农牧产品基地建设总体规划如下:
1.根据东西湖现有基础条件和农业发展方向,“十五”期间大力调整优化农
武汉东西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业经济结构,按照市场导向、效益优先、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力实施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种还牧。大农区要结合“三退”,重点发展鲜食旱杂粮、水生菜等高效作物。基地蔬菜生产要围绕无公害化目标,着力调整产品结构,把结构调优,质量调高,提高土地产出率;水产业要以发展水产名特优为重点,结合退田还湖发展农家乐等休憩农业。畜牧业以发展奶牛为主,建立东流港牧业园,形成3万头的饲养规模,使奶牛生产成为我区农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林果业紧紧抓住国家授予我区林业生态先进区的机遇,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提升农业生态功能;要着力调整水果品种品质结构,引进推广优质水果品种,提高林果业经济效益。
2.建设以“二园一廊”为试点,以“十大基地一中心”相辉映的有机农牧产品基地发展格局。“二园”即武汉国际风情园和牧业园,“一廊”即惠安无公害蔬菜长廊,“十大基地”即柏泉罗氏沼虾,辛安渡优质水果、径河优质葡萄等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生产培训基地,“一中心”即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农科所),促进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
3.推进农业产业化,强化有机食品市场开发。运用市场机制,加大项目兴市的力度,引资、引智、引项目,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农民投入有机农业开发,广辟资金来源,兴办特色基地,创办龙头企业。对招商引资开发有机农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必要的奖励;开发之初,对从事有机农业开发和有机食品加工、营销的企业和个人,可在市县权限范围内,适当减免有关税费。进一步放开农村“四荒”经营权,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本着民主协商、平等自愿的原则,实现土地依法有序流转。具体做法如下:
发挥城市近郊优势,依托舵落口国家级大型农贸市场,配套发展15个左右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加强农产品加工、销售服务体系建设,带动农产品的生产和增值,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到“十五”期末,逐步形成以光明、统一、友芝友等企业为龙头的奶制品产加销体系,力争达到10亿元的产业化规模;以走马岭国际风情园为主体形成花卉种苗工厂化产销体系,力争达到销售收入亿元的产业化规模;以慈惠蔬菜常年园为主体的无公害蔬菜产销体系;以区种子种苗实体为主体的种子种苗工厂化产销体系;以辛安渡、走马岭、荷包湖、径河为主体的水果产销体系;以李家墩为主体的水产名特优种苗工厂化产销体系。4.5.3.3有机农牧产品基地规划
不同类型的有机农牧产品基地的具体建设发展规划如下:
武汉东西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1.以慈惠蔬菜常年园为主体“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慈惠: “十五”期间农业的发展将围绕建立都市型农业框架,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由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化,拓展农业功能,提高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功能,到2005年,非农产业收入要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上,为此:
一是实施农业精品战略,在生态农业园区,抓好“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要大力调整品种结构,把结构调优,质量调高,实现土地用养平衡。到2005年,亩均产值8000元。
二是发挥城市近郊的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在惠安大道沿线配套发展6个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重点建设好投资500万元的胡家批发市场,加强农产品加工、销售服务体系建设,与大型超市“联姻”,成立净菜配送中心,带动农产品的生产和增值,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新沟:五年期间,坚持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科技兴农战略为动力,利用城市近郊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工程农业、品牌农业、加工农业、创汇农业以及旅游休闲农业,推进一产业向二、三产业渗透。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实现农业经济全面增长,全面提高。
1.以蔬菜、苗木、花卉、优质水果为主,形成农业三大支柱产业,实施“115”工程,即形成惠安大道十里蔬菜长廊10000亩大中棚设施农业工程;以惠安大道为依托的10000亩苗木花卉为主的旅游休憩的农业开发工程;以铁路以北苗湖为中心的5000亩优质油桃林果品牌工程。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提高品质,争创品牌,站稳市场。
2.加大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加快菜地建设步伐,形成百米沟路渠配套的网络体系,争取利用电厂排放的废水连结现有的高灌渠的建设工程项目,以及铁路以南的十里排灌渠的建设工程项目,使之形成蔬菜生产涝能排,旱能灌的网络水系,建成高棱的蔬菜基地。
发展养殖业,提高农产品深加工,逐步提高其产值比重,到2005年达到养殖、加工业产值比重占农业产值的18%以上。
3.以辛安渡、走马岭、荷包湖、径河为主体无公害水果基地
荷苞湖:依据东西湖“一圈四带”的功能分区,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拟按农业发展“一园四带”,二、三产业“两点两园”的功能分区进行布局。农业发展区将按照作物业别分布划分为“一园四带”即农业休憩观光园,东部水产带、中
武汉东西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部花卉、蔬菜带、西部水果带。具体分布为:以107国道为分界线,西部重点发展水果业和蔬菜,107国道以东三、四、五、六大队湖区田块逐步退田还湖,发展水产及稻田养鱼、养虾,国道两侧300米范围内重点发展苗木花卉;107国道以东六、七支沟之间以康园为基础重点发展农家乐观光旅游休闲业;107国道以东二至六支沟部分地势较高地块发展优质鲜食经济作物。
辛安渡:结合地理条件,面向产业化发展趋势,高标准地规划二大区域,五大基地。
二大区域是:
(1)107国道以东的农业生产区在“十五”期是形成向庄园式农业园的过渡趋向,退田还湖、退耕还林,总规划面积6000亩,重点发展水产、花卉、带动旅游、休憩、观光农业的发展。
(2)107国道以西的高效农业区形成向农业产业化发展区的过渡趋向,总规划面积3万亩,以惠安大道为轴线,重点发展林果、蔬菜保温栽培等,形成基地,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五大基地是:
(1)以红旗大队为中心,重点发展设施农业。
(2)以惠安大道为轴线,包括红星、林家台、红旗临国道面,重点发展苗木花卉等观赏农业。
(3)以沙家台为中心,辐射荷包湖、林家台、红旗临国道面,重点发展苗木花卉等观光农业。
(4)以退田还湖为契机,以林家台为中心,辐射红星、红旗,重点发展水产业。
(5)以汉宜路为中心,重点发展冷食瓜果等经济作物,形成立体农业特色。径河:立足抓好以葡萄、水产、蔬菜、畜牧为龙头的特色农业,努力实现“四个突破”。即:在葡萄生产上要大力推广和应用套袋避雨栽培技术,优化品种结构,实施注册品牌战略;在水产养殖生产上要打破常规的养殖模式,发展规划养殖和名特优产品;在蔬菜生产上要扩大棚架保温生产面积,发展无公害产品;在畜牧生产上,要依托金牛港畜牧园,扩大奶牛生产辐射面,带动径河地区奶牛生产,努力走出一条靠特色兴场,靠特色富民的新路子。
新沟:依靠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的引进,开发特、稀、优的农产品,以青锋发展园为基础建千亩草莓生产基地,千亩园艺花卉产业区以及油桃5000亩的
武汉东西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生产开发,向旅游观光农业的开发方向发展。
4.以牧业园为主体的有机奶产品基地
牧业园:“九五”期间,该区成功引进了两家乳品龙头企业――武汉光明和友芝友乳品公司及销售公司。并迅速占领了河北省乳品市场70%的份额。引导奶牛饲养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推进奶业产业化进程,提高乳品加工企业的配套能力,是“十五”工作的重心之一。2002年达到奶牛存栏1万头,提供生鲜奶3.5万吨,2005年达到提供鲜奶12万吨。根据牧业园地形区域特征,合理布局,拟建成八个奶牛基地,2002年基本建成可容纳5000头奶牛的第一牛奶基地,达到奶牛存栏3000头,协助友芝友公司建成第二奶牛基地,达到奶牛存栏2000头,适时开工建设其它的奶牛基地,到2005年末基本建成。同时逐步发展与奶业相配套的青饲料种植地3000亩,向周边幅射面积2000亩。
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生活基本稳定目标,必须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依据牧业园的产业特点,调整农业结构,逐步淘汰粮棉的种植,稳定水产养殖面积,扩大与奶业相配套的青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加强草场建设,改良畜禽品种。2002年通过出台减免提留,免费提供草种和技术服务等优势政策,降低农户风险的办法,鼓励农户试种篁竹草等优良草种。争取2003年大面积播种,以满足牧场对青饲料的大量需求。推广鳜鱼、罗氏沼虾等名优特水产品和网箱养殖新技术
此外,要在基地建设中积极引入有机畜牧业的理念,大力开发绿色品牌的‘有机奶’。有机畜牧业就是在牲畜的饲养过程中,禁止用化学添加剂或含有化肥、农药成分的饲料来喂养。当牲畜生病时,也尽量不使用带残留性的有害药品。„有机奶‟中农药残留、微生物含量、抗生素等方面都要求很严格。大型专业化养牛场,每头牛都有编号及对应的健康档案资料,而对散养奶牛的专业户则要加大“有机奶”的宣传力度。“有机奶”的生产要从源头抓起,对于用来生产有机肉制品、奶制品和蛋制品的动物,要求符合以下标准:
(1)动物自出生第二天开始,按有机方式进行饲养;
(2)饲料应为100%的有机产品,但可使用符合规定的合成维生素和矿物质;
(3)饲养过程中严禁使用激素和抗生素;
(4)可使用一些防护性的管理措施,如疫苗,以保护动物的健康;
(5)有病和受伤的动物必须隔离处理;将患病或打针吃药的牛从健康牛群
武汉东西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中隔离开来;
(6)动物饲养过程必须有场外放养条件。
东西湖区的其他办事处也在积极发展畜牧业,如慈惠将以知青大队为中心,建成颇具规格的畜牧园区,大力发展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力争“十五”期末,养殖奶牛3000头以上。
5.李家墩、柏泉为主体罗氏沼虾有机水产品基地
柏泉:重点抓了“两高一优”农业和“三大农业基地”建设(西湖农业基地、红星、虾场水产基地、红光林业基地),发展了优质稻、罗氏沼虾繁养、早熟莲藕、鳜鱼鱼苗孵化及养殖等高效优质农业,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农工收入,狠抓了退田还林、绿色食品开发、精米加工等其它各项工作。
有机水产品,在饲料使用、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运输、贸易等过程中,绝不允许使用化学合成物质或转基因工程技术产品。要特别注重养殖场的周边环境及养殖用药的管理。对于出口到国外的产品,要严格按照各国食品及药物管理机构有机食品标准要求进行原料收购和加工。广大养殖户,应树立强烈的食品安全意识,尽可能用自然方式实施养殖,对药物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农业部的有关规定,避免因药物及污染问题使水产品在国内外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遵循自然规律和生物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