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精神懈怠 加强学风建设Microsoft Word 文档

时间:2019-05-14 23:49: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克服精神懈怠 加强学风建设Microsoft Word 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克服精神懈怠 加强学风建设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篇:克服精神懈怠 加强学风建设Microsoft Word 文档

克服精神懈怠 加强学风建设

【摘要】一个优良学风应该是如饥似渴的求知之风;刻苦钻研的学习之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求之风;切磋琢磨、相互学习的讨论之风;博学慎思的独立思考之风;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之风。

关键词:大学生;精神懈怠;学风建设

学,指学习,具有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风,指风气,具有指向性和渗透性。学风,简而言之,指学习的风气。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 风,是大学的灵魂和气质,也是大学的立校之本。优良的学风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无形而强大的精神力量。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志向远大,对获取新信息的渠道和媒体非常敏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异常迅速。然而,诸如学习目标缺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纪律松懈等精神懈怠问题屡见不鲜:

(1)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也会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迟到甚至逃课、抄作业,平时不努力,考前靠突击甚至考试作弊;

(2)不及格率让人咋舌,一些入学分数很高的学生也会留级甚至退学;(3)热衷于早恋、校外赚钱、游戏、沉溺于网吧等;

(4)不少同学因担心就业前景而影响学习热情,有的甚至无心向学;

(5)心态矛盾加剧,感到竞争压力很大,又不愿刻苦学习;希望学校少管,自 控能力差;主张自主学习,自学能力由弱。

针对这些问题,有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究其发生对象来看,则每一条都离 不开一个主体,那便是学生自己;究其主要原因,则是学生的精神懈怠问题。如何从克服精神懈怠问题,加强学风建设,我觉得应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远大的成才目标,做一个有理想、有作为、与时俱进、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二、树立“优良学风,从我做起”的意识,积极参与学校的学风建设,从自身做起,从严要求,努力提高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博采众长,做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大学生。

三、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刻苦踏实,勤奋进取,独立思考和钻研,掌握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五、熟练掌握动画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切实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实践能力,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

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时间观念、自控能力、公德意识、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努力建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和校园环境。

七、注重自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积极性的发挥。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勤奋学习,专心听讲,勤做笔记,认真作业;在此基础上,独立思考和钻研,提高学习效果。

八、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优良的学风要有严格的纪律来保证,遵章守纪是大学生应有的行为准则。上课不迟到、不旷课,专心听讲。不沉迷于网络、不抽烟酗酒、不打架斗殴。树立“诚信是立身之本” 及“诚信光荣,作弊可耻”的观念,考试不作弊。自尊、自爱,勇于面对挑战。在学习和考试的过程中自我激励,自我监督,诚信应考,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理性而充实的生活不应仅仅出现在梦里,不应只停留在渴盼与期待中。年华似水,我们应该在岁月里感受到大学生活最真实的一面:清晨,朝霞因为有我们朗朗的读书声和匆匆赶往教室的脚步声而美丽;课堂上,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因为有我们的座无虚席和全神贯注而更无价;自习室里,安静的气氛因为有我们轻轻的翻书声和沙沙的写字声而愈发让人感到惬意„„用我们青春应有的激情,用我们恰同学少年时的正茂年华,让我们在充实中渐渐沉醉,沉醉在这浓郁的学习气氛里;让我们在理性中匆匆前行,静静地星夜兼程。

面对着明天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该信心百倍,豪情万丈,更应该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学习做起,为今后参与社会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我们人生目标的实现而厚积薄发!

回首过去,我们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信心满怀。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拿起书本,来一场学习上的革命,在教室、图书馆留下我们的足迹和心语。让我们标榜起健康向上的学风大旗!

【参考文献】:

《如何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与学风建设》周晓燕 苏州科技学院 《浅谈大学校园学风建设》祝信刚 苏州科技学院 《学风建设: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 《“学风建设”倡议书》 网络搜索等

第二篇:坚定理想信念、克服精神懈怠

坚定理想信念、克服精神懈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我是XXX,很荣幸能参加这次比赛,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坚定理想信念、克服精神懈怠》。

我之前做过几年老师,有一次我到一所学校听课,老师让一个同学谈谈自己的理想,结果引来了哄堂大笑,我当时就产生一个疑问,难道谈理想、谈抱负是一件丢人的事吗?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我在想,如果12岁的周恩来在今天的课堂上喊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候,是否会同样引起哄堂大笑呢?同样!今天我们的党员还能否坚定地喊出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誓言吗?当然,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大家来回答。

通过两个月来的群众路线教育,想必大家已经非常清楚践行群众路线的及时性和必要性。在当今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的摆在全党的面-1-

前。为什么要把精神懈怠放在首位?因为理想的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精神懈怠是一支“麻醉剂”,是一种“慢性病”,是精神上的“侏儒症”。它虽然不像能力不足那样表现得一目了然,不像脱离群众那样表现得尖锐可怕,也不像消极腐败那样表现得触目惊心,但是,它会慢慢蒙蔽你的双眼让你失去判断力,会渐渐消解你的激情让你失去执行力,它可以让你陷入温水煮青蛙的困境而不能自拔。精神懈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信仰出了问题,如果任其蔓延,就会引起人民的不满,就会动摇党的根基。

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动力,而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更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政治灵魂。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之所以能在敌人的屠刀面前大义凛然,靠的就是理想信念的支撑。

如何践行群众路线?我认为最起码的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克服精神懈怠!当接到工作的时候,我们是讨价还价,还是尽职尽责?当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们是等待观望,还是自我激励?如果我们仅仅把工作当成一种谋生的方式,我们的人生就会失去方向,我们应当也必须坚定地相信:我们的人生是有价值的,我们的未来是有希望的,我们从事的事业是有意义的!-2-

雷锋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我相信,只要我们的辛勤工作,不懈努力,我们一定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三篇:砥砺初心克服精神懈怠

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思想宣传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思想宣传范文】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有永葆初心生机活力,才能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给中国先进分子注入了强烈的革命精神,给中国的无产阶级注入了自觉的阶级意识。被中国人民所接受和掌握后,形成了强大理论动力,转化为对中国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伟大的物质力量。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成果。

坚持人民立场使我们党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以坚定的信念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指明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把历史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进程、前途和命运,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初心和使命是形成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思想根源和逻辑依据。“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无不与之有着渊源关系。随着实践的深化而不断丰富、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红船精神”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显政党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不同时代的伟大精神都是对“红船精神”的不变追求和不懈追求,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思想理论、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追求、优秀政治品质、优良工作作风和积极精神风貌,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互促共进。

必须时刻警惕精神懈怠

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和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有一段著名的谈话。黄炎培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朝历代都没有能跳出兴亡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的历史性时刻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丢失了共产党人的远大目标,就会迷失方向,变成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者,最后意志消沉,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甚至产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想法,把当干部作为一种谋取私利、巧取豪夺的手段。如何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保持初生年代的蓬勃和朝气,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大量事实证明,个别共产党员及共产党干部出现问题,首先是精神世界出了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道德坍塌、精神迷失造成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必须时刻警惕,时刻谨记,充实精神世界,永远不忘初心使命。

实现初心使命和奋斗的内在统一

以首创精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掌握克服精神懈怠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蕴含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基本理论品格,具有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更新的内在要求与动力机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以奋斗精神砥砺初心品格,强化克服精神懈怠的实践导向。不忘初心,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精神要和实践结合才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才能真正彰显其价值和意义。初心使命和奋斗目标都是人民幸福,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社会实践中努力奋斗,实现初心使命和奋斗的内在统一。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

以奉献精神坚定宗旨意识,汇聚克服精神懈怠的不竭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列为自己的宗旨。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让党和人民的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思想宣传范文】二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及价值,明确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得到全党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揭示了作为民族精神精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这一历史主体的内在统一,系统回答了传统文化“从哪里来、向哪里去”“传承什么、怎样传承”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遵循。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支撑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内在要求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必将深刻影响中国发展的高度、深度与广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强大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民族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历经战火、分裂、入侵等种种挫折,但仍然基本保持了国家的统一、版图的完整、民族的融合、文化的和谐以及传统的延续,形成了统一、连续、和谐的超稳定政治文化体,取得了世所罕见的文明成就。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中华民族能够在历史上摆脱文明断裂的危险,实现“亘古亘今、亦新亦旧”的持续发展,正是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既盛德日新又兼容并蓄的民族性格,使中华民族在追求宇宙、世界、国家、民族、文化、思想大一统的过程中,形成了强大的文化认同,激发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成为维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强大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丰厚滋养。随着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广度与深度上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来越向世人表明,它不仅是中国作为民族国家走向富强的发展之路,更是中国作为文明体走向繁荣的复兴之路。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扎根于深厚的文明土壤之中,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价值诉求,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的发展模式,显示出持久的力量。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更加充分地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更加自觉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未来发展提供重要指引。作为成熟开放的思想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人类发展与天下秩序,表现出超越民族与地域的思想特点。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当代人类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这些重要论述向世界再次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今天中国提倡“一带一路”正是如此,中国以共商共建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带动了沿线各国的和平发展,极大提振了世界经济活力。中国向世界展示出的和平发展、多元对话的姿态,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下大同”“美美与共”的价值诉求,是对西方“大国必霸”“文明冲突”发展模式的质疑与超越,代表了人类更广泛的利益,受到了世界的普遍欢迎。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求我们必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凝聚力量、站稳脚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正是因为独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给每个中国人打上了精神烙印,成为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基因。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首先要把握它独特的思想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关注整体、关注事物普遍关联、关注变化发展的思维倾向,成为区别于西方主客二分互相分离、关注个体的东方思维模式,体现了深邃的哲学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其次,在与思想观念的相互作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注重整体价值与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展现出了高度成熟的道德文化形态。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同于有宗教传统背景的文明,它在发展初期就形成了以人为本、关心社会人生的人文精神,“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深刻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使中国人形成了务实、入世的人生态度。可以说,思想观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这三个方面相互贯通、互为支撑,共同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体,是今天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治国理政的重要镜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建设与巩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成为把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根本来源。自觉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形成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目标,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民族分裂主义、地方保护主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心聚力,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全面吸取中国历史上的治理经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向来重视从历史成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中国古代提出的许多思想观念,如以民为本、以德治国、天下为公、天下大同、怀柔远邦、万邦协和等观念都是在总结历史兴衰成败的基础上得出的,代表着中国古人对治国理政一般规律的基本认识,在当代仍然富有引领意义,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源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民族健康发展。核心价值观不是凭空产生,它需要具备历史与现实的基础才能落地生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认真对待的历史基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高度成熟的道德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在日用常行中追求道德价值,追求着现实世界与价值世界的统一,渴望着极高明而道中庸的道德境界。今天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自觉地对接历史,接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脉络,使人们从日用不觉走向价值自觉与自信,充分激活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的时代价值,从而更好地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指南。“双创”方针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创造创新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转化发展,坚持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求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两创”方针的科学内涵,不走歪路与邪路,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健康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礼敬珍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坚持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的根本要求,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礼敬珍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坚守文化发展民族性的立场,以中华民族为实践主体,更加自觉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坚持实践标准,辩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要复古倒退,更不是要照搬照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想要重新“在场”,必须坚持实践标准,将自身发展与当代中国实践紧密结合,以时代与实践的问题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生命。“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强调与时携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固有的观点,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要照着讲下去,而是要接着讲下去,就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维持社会稳定、培育时代精神、推动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坚守文明互学互鉴,转化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要故步自封,更不是要敝帚自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以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为前提,互学互鉴,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大交流大融通。中国必须更加全面地总结中国历史与当代发展的丰富经验,深入探寻中华文明的实践智慧,提出面对人类共同难题的中国方案。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与世界交流,与世界人民共同面对世界挑战,中国才能获得世界人民的尊重,才能以更加自信独立的姿态融入世界格局之中;与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借此实现了自我升华,收获世界性的广泛认可。

【思想宣传范文】三

内容提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以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更高水平开放,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深化双向投资合作,促进贸易双向平衡;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所有市场主体;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搭建更多贸易促进平台;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我国对外贸易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造福人民,同世界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表明,开放推动改革,开放促进发展,开放带来繁荣。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显示了中国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坚定决心。在开幕式上,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将使中国发展动力更足、人民获得感更强、同世界互动更深,为世界发展创造更多机遇、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极大促进世界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有助于促进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促进世界各国联动发展、互利共赢。

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动力。近年来,全球经济出现回暖迹象,国际投资、国际贸易趋于活跃,部分发达国家经济开始复苏。但是,世界经济持续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固。一方面,世界经济结构失衡、债务高企、动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场波动性增大等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解决;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冲击,大大增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风险挑战加剧。在世界经济深刻调整变革之时,只有开放才能使各国相互受益、共同繁荣、持久发展。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有助于巩固世界经济复苏态势,有助于解决全球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有助于加速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进程,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程度之深前所未有,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同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也带来一些新情况新挑战,提出了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新问题。应对新情况新挑战新问题,需要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增强广大民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推动更高水平开放,以自身行动有力促进各国坚定开放合作信心、共同应对风险挑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了非凡成就。随着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外开放需要更加注重提高质量、效率和效益,从数量型、粗放型发展转向质量型、创新型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同时也将推动各国开放合作、共同发展。

以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更高水平开放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既包括开放范围扩大、领域拓宽、层次加深,也包括开放方式创新、布局优化、质量提升。以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应抓住以下重点。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新发展理念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揭示出新时代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根本要求:坚持主动开放,把开放作为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双向开放,使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坚持全面开放,推进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坚持公平开放,构建公平竞争的内外资发展环境;坚持共赢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坚持包容开放,探索求同存异、包容共生的国际发展合作新途径。当今世界,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是主基调。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必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这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有效途径。经过40年改革开放,我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同世界经济的互联互动变得空前紧密。在对外开放中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这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重要特征,也是继续提高改革开放质量和水平的必然要求。要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提高引资质量,优化引资结构;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进一步挖掘双向投资潜力,深化双向投资合作,促进贸易双向平衡,为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这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标志。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构成一国对外开放的核心竞争力。要通过加强同国际经贸规则对接、加强产权保护等措施,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所有市场主体。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继续精简负面清单,抓紧完善外资相关法律。稳步扩大金融业开放,持续推进服务业开放,深化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开放,加快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开放进程,在外国投资者关注、国内市场缺口较大的教育、医疗等领域放宽外资股比限制。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制度保障。应优化市场配置资源机制,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全球高效配置、国际国内市场深度融合;形成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按照国际化、法治化的要求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依法管理开放,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形成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机制;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进程,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营造有利外部环境,坚定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和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愿推动早日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快推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加快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进程;支持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机制发挥更大作用。这有利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优化区域开放布局。这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走在了前面,近年来中西部内陆地区开放步伐有所加快,但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仍显缓慢。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求改变东快西慢、沿海强内陆弱的开放状况,拓展和优化区域开放的空间布局,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不仅海上要对外开放,陆上也要对外开放;不仅东部地区要开放发展,西部和内陆地区也要开放发展。尤其是通过西部大开放推动西部大开发,加快我国西部开放发展步伐,培育若干新增长极;鼓励东部地区顺应产业转移趋势,遵循市场规律向西部转移产业,把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与发挥西部优势、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结合起来。

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这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有力抓手。今天,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对外贸易大而不强、粗放发展、质量效益偏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要加快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积极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加快转变贸易发展方式,优化贸易结构,从以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转变。积极扩大服务业开放,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主动扩大优质服务进口;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推动在管理体制、开放路径、发展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服务贸易健康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推动我国对外贸易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与水平。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造福人民。这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是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经过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5年,共建“一带一路”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阶段迈进。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集中力量、整合资源,以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和产能合作为重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同沿线国家谋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推动各国加强政治互信、经济互融、人文互通,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造福沿线国家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同志郑重宣示了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中国行动。在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进程中,中国将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全球治理改革的积极贡献者。

【思想宣传范文】四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40年历程,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总结,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

问题倒逼改革

中国为什么要改革?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并不简单。中国的改革是从破解一系列问题开始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回顾我国40年改革历程,可以发现,改革始终以问题为导向,每次大的理论突破和改革举措出台,都与“问题倒逼”相关。

1978年,面对“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讲话中尖锐指出,“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鉴于国民经济接近崩溃边缘,老百姓不得温饱、生活贫困的现实,邓小平同志认为,唯一出路就是通过改革加快经济发展。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再次强调,“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在邓小平同志看来,加快发展只能靠改革,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可见,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不仅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且是一个认识问题、思想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在旧的思想观念长期禁锢人们头脑的情况下,要改革必须先解决认识问题,于是有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解放思想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以此为先导,改革从农村起步,然后向城市扩展,渐成燎原之势。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邓小平同志根据改革发展的新情况,开始思考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他在1992年9月的一次谈话中指出,“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12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在许多人对经济体制改革向何处去这样的问题产生迷茫时,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以南方谈话为指导,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由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问题导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出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曾做过一个生动比喻: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一比喻,生动诠释了全面深化改革其“深化”二字的含义。究竟如何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集中解决制度性的问题,集中解决社会矛盾比较尖锐的问题,集中解决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可见,“问题导向”始终清晰鲜明。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坚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改革举措。两年后的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点明,“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实就是贯彻了问题导向。”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改革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

改革奔着问题去

坚持问题导向,既是我们党推动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和重要原则,也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方法。

共产党人从来不回避问题,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重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马克思说,“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毛泽东同志说,“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寻找新办法、制定新制度,使整个国家的各种体制越来越完善,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够顺利进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引导理论发展,问题也是阻碍前进的“拦路虎”,“一山放过一山拦”,社会就是在不断突破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进步的,改革就是在解决一个一个的问题中往前推进的。在改革中,坚持问题导向的具体体现就是“改革奔着问题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则和思想方法在改革实践中得到了全面贯彻和充分体现。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国企改革要奔着问题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的会议也多次强调“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跟着问题走,哪里出现新问题,改革就跟进到哪里”,“改革是奔着问题去的,要解决问题就要针锋相对,提出的措施要有针对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思路和改革方案,可以说都是奔着问题去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全面深化改革,突破了一些过去认为不可能突破的关口,解决了一些多年来想解决但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取得重大进展。

经验表明,改革奔着问题去,落脚点是解决问题,坚持有什么问题就改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改革奔着问题去的前提是研究和找准问题,即通过全面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弄清楚问题在哪儿,存在什么问题;搞明白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谋定而后动,避免不着边际、无的放矢。问题抓得不准,就会导致改革失焦,使改革方向和着力点摇来摆去,贻误战机或半途而废。

改革奔着问题去,目标是解决问题,但不能局限于解决既有问题,事关长远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破”“立”结合,实现体制机制创新。问题是改革旧体制的突破口,也是新体制的生长点。如果改革奔着问题去仅限于解决既有问题,忽视体制机制创新,必然治标不治本,祛病不去根,问题暂时解决了,过一段时间可能旧病复发,矛盾重现。体制机制创新是破解难题、化解矛盾的根本途径。体制创新固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没有体制机制创新就不能最终解决任何问题。

改革奔着问题去,奔的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真问题”,而不是某些西方媒体、境外势力,或境内“推墙派”“砸锅党”基于攻击我国基本制度、诋毁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而臆造或炒作的“伪问题”。比如“党大还是法大”、“反腐败影响经济发展”、“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等。所以,改革奔着问题去,必须分清什么是“真问题”,什么是“伪问题”。为此,必须加强改革理论研究,深化对世情、国情、党情的认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以科学理论指导改革实践,防止改革偏离正确方向,出现重大失误。同时要认识到,即便是“真问题”,也不要以为认识清楚了,改革方案制定了,目标明确了,只要着力推动就能势如破竹,轻松、立马解决。问题总是复杂的,任何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个过程。解决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要有耐心和定力,防止简单化、急于求成、萝卜快了不洗泥,做夹生饭,降低改革的质量。

改革奔着问题去,不是奔着所有问题去,或者说不分轻重缓急、不辨主次易难,“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突出重点,在关键问题上突破。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之后,各种利益关系交织,多种矛盾叠加,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抓住要害问题,牵住“牛鼻子”,以主要矛盾的解决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带动全局工作。全面深化改革强调“全面”,但在具体部署和推进的时候,并非面面俱到,而是全面而有重点地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善于抓住关键、纲举目张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站在时代前沿观察思考问题,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来谋划,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

全面深化改革须着眼在解决问题上见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要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让实践来检验、让基层来评判、让群众来打分。”这说明,坚持问题导向,不仅是思想方法,也是改革“实招”,必须落实到解决问题上,让人民群众“有感”。不以实实在在解决问题为结果的改革,无异于流于形式、滥竽充数的花架子,甚至可以说是打着改革幌子的“伪改革”。

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靠实实在在改革,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40年来,我们靠实实在在的改革,解决了温饱问题,达到小康水平,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以充分发挥;靠实实在在的改革,逐步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靠实实在在的改革,建立健全法治体系,推动国家治理体系步入法治轨道;靠实实在在的改革,重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国防实力得到显著提高;靠实实在在的改革,解决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等等。以问题为导向实实在在的改革,在不断深化中显示出威力。

全面深化改革要在解决问题上见实效,必须瞄着问题干,出真招实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改革不能搞形式主义,做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雨过地皮湿,更不能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或浅尝辄止,使问题久拖不决,让老百姓失望,对改革失去信心。改革目标既定,关键在于落实。不落实,任何规划都是空话。全面深化改革,必然触动既得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不真刀真枪、脚踏实地干是不行的。早在改革之初,邓小平同志就告诫全党,“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已经绘就,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是,“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改革蓝图有了,现在的关键是把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蓝图变现实的唯一办法是实干,作为“关键少数”的各级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带头实干、撸起袖子加油干。干得好不好是能力问题,干不干或好不好好干,则是态度问题、党性问题。为此,必须解决当下一些干部不作为或懒作为问题。一方面,通过完善干部管理和考核制度,对干事的干部进行激励,对不干事或少干事的干部问责;另一方面,发挥容错纠错机制作用,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形成鼓励干事担当的良好氛围,树立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的用人导向。

为避免在重大改革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以问题为导向推进改革并取得实效,需要经常回顾总结和研究。看看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哪些问题解决得不彻底,哪些顽瘴痼疾还有待攻克;分析和预判哪些领域可能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把脉,超前谋划,精准施策。对于负有领导和推进改革责任的各级党委和政府来说,面对纷纭复杂的现实,能不能把握大局,及时发现问题、客观分析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勇立改革潮头“领之”“导之”,无疑是一个严峻考验。

以问题为导向推进改革并取得实效,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必须敢于担当,知难而进,奔着问题去。对一些重大改革、协调难度大的改革,要不畏艰困,不怕接烫手山芋,不能遇难而退,绕着问题走或放下问题去。如果说改革初期的体制突破因产生“帕累托改进”,即没有人受损但至少有人受益而被社会普遍接受的话,那么现阶段的改革将因导致“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即有人受益有人受损而显著增加难度和风险,从而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敢于直面问题,敢于涉险滩,敢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推动改革。

以问题为导向推进改革并取得实效,必须更加注重运用科学方法。实践表明,问题的解决不仅取决于领导人的决心和魄力,而且取决于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研究探索推进改革的科学方法,善于从基层和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马克思主义认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产生”。只要用心,不管问题多复杂,总能找到解决的方法。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显然,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科学方法。方法对头,改革就能顺利推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方法错了,改革就会走弯路,陷入被动,使局面复杂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当领导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这一方法论,对各级领导干部从全局出发破解改革难题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思想宣传范文】五

内容提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对于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全要素生产率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结构优化、企业竞争、创新竞争带来的资源重新配置都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完善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提出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紧迫要求。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出要求,凸显出这一指标对于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意义。正确理解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和要求,有助于找准改革关键领域,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

经济史表明,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一国经济发展成败。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发展绩效的对比,也显示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作用。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提高劳动生产率即单位劳动投入创造的产值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质量及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具有高度综合性,可以作为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同时还应看到,全要素生产率能够更好兼顾高质量发展的目的与手段,提供了可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我们可以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三种途径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是提高资本—劳动比。通过使用更有科技含量、更有效率的机器设备可以提高资本—劳动比,进而提高每个工人创造的产值。然而,提高资本—劳动比是有条件和限度的,如果提高速度过快,超过了劳动者技能提升的限度,就会出现投资回报率下降,结果反而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人口数量下降,普通劳动者工资加快上涨,很多企业倾向于使用更多机器设备。但在一些企业,工人的技能水平等其他条件没有相应提升,反而导致投资回报率下降。

二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经济学家通常用劳动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来度量人力资本,提高劳动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可以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但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显著提高需要经历较长时期。例如,以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校扩招为代表的教育大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教育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即便如此,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的数据,在1990—2000年、2000—2010年和2010—2017年三个时间段,我国25岁以上成年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分别提高了1.7年、0.8年和0.5年。可见,人力资本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虽然显著,却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

三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学家在分解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时发现,资本、劳动、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并不能完全解释产出的增长,因而把生产要素贡献之外的那部分增长源泉归结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例如,我们对1978—2010年的平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进行分析,发现资本积累、劳动力数量和人均受教育年限这3个生产要素变量只能解释增长率的76.1%,余下的23.9%则是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由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在要素投入既定的条件下、通过更有效地配置和使用这些要素实现的,因此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

我国改革开放的前30年与人口转变的一个特殊阶段相重合,这期间的人口变化特征是劳动年龄人口快速增长,非劳动年龄人口则近乎零增长。这种“生之者众、食之者寡”的人口结构开启了一个机会窗口,分别从高储蓄率和高资本回报率、劳动力充分供给以及资源重新配置等方面创造了人口红利,并通过改革开放转化为经济高速增长。随着2010年以后劳动年龄人口转向负增长,人口抚养比提高,传统人口红利加快消失,生产要素驱动的经济增长难以为继。因此,我国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不断迈上新台阶,就必然要转向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主要途径的高质量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效率

借鉴发展经济学研究成果,总结发展中经济体推动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可以发现,全要素生产率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效率。

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资源重新配置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伴随经济增长发生的产业结构变化,是遵循生产率提高的目标和顺序演进的过程。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从低生产率产业进入高生产率产业,可以提高整体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很多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的计量分析也表明,在劳动生产率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中,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资源重新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1978—2015年整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贡献合计为56%,而其余44%的贡献便来自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重新配置。

企业竞争带来的资源重新配置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市场竞争机制下,有竞争力的企业生存壮大、没有竞争力的企业萎缩消亡能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会更多地从产业之间资源重新配置中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而发达国家则更多地从企业之间资源重新配置中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在一些发达国家,企业的进入、退出以及生存、消亡对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可高达1/3到一半。

创新竞争带来的资源重新配置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学研究发现,创新会带来规模收益递增,企业能否扩大规模进而获得更多的生产要素等资源,在根本上取决于其创新能力。这就意味着,创新竞争带来的资源重新配置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用非市场竞争的方法扩大企业规模或者人为挑选赢家,都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要求相背离。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

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视角认识全要素生产率,为寻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恰当抓手提供了有益启示。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正是围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改革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完善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

以政府“有形之手”构建和维护使市场“无形之手”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在宏观层面,应建立以鼓励企业创新和提质增效为导向的市场激励机制。在微观层面,政府无须寻找直接政策抓手,更不能人为挑选赢家。政府不能缺位也无法替代的职能是营造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允许自由进入退出的公平竞争机制和优胜劣汰环境。相关改革包括改善营商环境,消除经营许可和要素获得方面的所有制和规模歧视,打破行业垄断、进入壁垒、地方保护等。

消除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其中,户籍制度改革红利最明显。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可以促进劳动力从低生产率领域向高生产率领域转移,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我们研究表明,从劳动力流动中每获得一个百分点的全要素生产率改进,可以实现同等幅度的经济增长率提高。

在继续加大技术研发和教育培训投入的同时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任何时候,技术进步都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源泉。而人力资本除了直接成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源泉,还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必要条件。

完善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政策机制。如果各项经济政策分工不清晰、运作不协调,财政、货币政策等短期调控政策在执行反周期职能之外,被赋予刺激中长期经济增长的产业政策职能,往往会造成杠杆率高企、产能过剩等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市场选择赢家的资源配置原则。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有利于从目标和手段上把财政、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区分开,使其各司其职、协同配合,更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篇:-克服精神懈怠、提高学习能力心得

克服精神懈怠、提高工作能力学习心得

自市分行开展“克服精神懈怠、提高工作能力”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以来,我就活动中的内容进行了认真学习,对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也进行了认真自查和总结,现将本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点心得体会作简要汇报:

一、对活动主题的理解认识

古人讲“忧懈怠 则思慎 始而敬终”,意思就是仔细、谨慎地 开始动手做某件事情,自始至终 毫不怠慢,就不会有 窘迫之患。精神懈怠是指由于理想动摇、信念滑坡、信仰缺失而使人的精神萎靡、意志消退、不思进取。精神懈怠具体表现在:缺乏主人翁 精神、责任意识弱化、情绪上萎靡不振、工作上不求作为、工作打不开局面、理想信念不牢、对未来的发展信心不足、消极情绪大、彷徨观望等多个方面。要克服精神懈怠我个人认为: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我们始终保持旺盛主观能动性的源泉。

二要坚持不断学习。只要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就一定能够变为人生的乐趣,变成一种精神的享受。

三要有朝气、有魄力、有活力,在工作岗位上干出成绩,把工作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办

实事,求实效,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把全部心思用在“工作质量”上,把全部本领用在“工作实效”上,切实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克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等不良现象。

二、自身存在的几点不足:

1、在思想上 曾存在过工作情绪不高的状况。在我所从事客户部综合工作的 2年半时间里,面对大量的各种报表和各类文字材料也曾存在认为工作太琐碎、工作永远干不完的情绪,通过本人自我疏导和科领导的关怀,及时调整了心态,认识到虽然综合工作枯燥单一,但只要报表质量高不被上级行扣分,就证明自己能够胜任本职工作,没给市分行抹黑,这也是一种荣誉。

2、在学习上存在过学习主动性不强,遇到与本职工作没有联系的知识不会积极的去学习,吃过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小亏。

通过这次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使我受益良多,深刻认识到自身在工作中的不足,今后无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我都会坚定的扛起工作的责任,投入热情,投入真心,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克服精神懈怠,努力提高工作能力保持工作的热情和激情,以丰富的业务素养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向自己、向单位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第五篇:克服精神懈怠危险须清除思想尘埃

克服精神懈怠危险须清除思想尘埃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在“四种危险”中,精神懈怠是首要危险,是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思想根源所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如果精神懈怠,再好的前景也会落空。每一名中国共产党人都应清醒地认识到,身处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机会稍纵即逝,一篙松劲退千寻,必须大力克服精神懈怠危险,进一步振奋精神状态。

当前,大多数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精神懈怠问题比较严重。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再次要求全党“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这振聋发聩、催人警醒。克服“精神懈怠危险”,必须认清表象、找准根源。总体来看,精神懈怠主要有三方面的表现:

理想信念不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信念不坚定的主要表现有:对党丧失信心,不愿学习党的理论;信奉西方观念,放松思想改造;不信马列信鬼神;拉帮结派搞“小圈子”;等等。坚定理想信念,需要从营造社会大氛围、完善党内教育、加强党性锤炼乃至加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方面入手。

享乐主义伤意志。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个别党员、干部受到腐朽思想侵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扭曲。有的在利益与奉献面前奉行利益优先,在享乐与吃苦之间选择享乐在前;有的眼看升迁无望,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热衷于及时行乐,丧失自我约束。“总开关”出了问题,必然导致这样那样的思想行为出轨越界,导致享乐主义抬头,消磨革命意志。

明哲保身怕担当。干事创业的表现是衡量精神状态好坏的重要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党员、干部没有把责任当作信任,精神不振、动力不足、不敢担当,工作不积极、不主动,习惯于当“传声筒”“中转站”;有的表面上干得热火朝天,实则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以讲话落实讲话,“雨过地皮湿”,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有的一门心思为了个人升迁拉关系、搞设计,做工作只看眼前不看长远、只重显绩不重潜绩,一旦个人升迁遇到挫折就垂头丧气、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有的虽然对群众笑脸相迎,但办起事来“客客气气踢皮球”。这些实际上都是由怕担责任、怕出乱子、怕丢乌纱帽的错误思想造成的。

虽然精神懈怠是党内个别现象,但对党的事业、党的形象和党群干群关系的危害十分严重,会危害党的事业、损害党的形象、疏远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从根源上看,精神懈怠主要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因此,克服精神懈怠危险的首要任务便是清除思想尘埃、坚定政治信仰。

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其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克服精神懈怠危险的根本举措。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x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宗旨意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对党和人民常怀感恩敬畏之心;自觉抵御不良思想和风气的腐蚀,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我们要融会贯通地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科学内涵,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高度的“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激发昂扬斗志、增强责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本色。

用中国精神激励斗志。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中国共产党人既是中国精神的弘扬者和代表者,也是中国精神的创造者和践行者。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我们党和人民创造了伟大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和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极大地丰富和升华了中国精神。传承好、宣传好、发扬好这些伟大精神,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净化心灵、涵养情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哲理和高远的人生境界,充满了精神力量。“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文天祥在《正气歌》中描绘的精神力量,千百年来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里,镌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党员、干部要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修养心性、提升境界,不断激励自己志存高远,始终做到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

(转载自《共产党员网》)

下载克服精神懈怠 加强学风建设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克服精神懈怠 加强学风建设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克服精神懈怠,提高工作能力”学习讨论活汇报材料

    “克服精神懈怠,提高工作能力” 学习讨论活汇报材料 按照上级行统一安排部署,我行近期开展了“克服精神懈怠,提高工作能力”学习讨论活动,通过学习、反思、整改等一系列措施及结......

    精神千万不能懈怠

    精神千万不能懈怠 70多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第一次接触中国共产党人,就发现在他们身上有一种不可征服的精神力量,由此断言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一个政党没有一种......

    精神一日不可懈怠

    精神一日不可懈怠 ——浅谈作风建设 2013年1月,公司党委以新港党字[2013]第1、2号文分别转发了中共长沙市委《关于切实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的规定的通知》和中共长沙市纪委、长......

    克服精神懈怠、思想懒惰,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责任、提升能力

    山东移动思想政治工作 研究成果 克服精神懈怠、思想懒惰,进一步解放思想、化责任、提升能力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沂源分公司 李文广 副总经理 1 强目 录 一、精神......

    作风建设心得体会:防治机关精神懈怠“三宝”

    作风建设心得体会:防治机关精神懈怠“三宝”胡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在讲到新形势下全党面临新的挑战时,提出要防止“四个危险”,其中首要的危险是“精神懈怠的危险”。警惕......

    关于精神懈怠及其防治的理论思考

    关于“精神懈怠”及其防治的理论思考 【内容提要】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首次提出“精神懈怠”的危险,并把它摆在“四大危险”之首。在党的建设中,精神懈怠既具有客观的......

    精神懈怠”是改革大敌

    (人民观点·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②) 人民日报评论部:“精神懈怠”是改革大敌 2011年07月14日06:30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如果说改革之初要突破的是思想“禁区”,那么今天的......

    四大危险精神懈怠最危险[精选]

    四大危险精神懈怠最危险2011年07月20日 14:39 来源:人民网 字号:T|T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在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