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临床路径持续改进会议记录
输卵管妊娠临床路径管理与持续改进第 季度会议
时间:20 年 月 日 时 分 参加人员:
病案总结: 地点: 妇科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
1.存在问题
记录人 2.改进措施:
第二篇:2014年临床路径持续改进分析汇报
2014年临床路径持续改进分析汇报 问题背景: 自2012年6月开始执行临床路径管理,最初入径病种12种,涉及8个科室,2013年全年临床路径总入径数:1158人次,完成人数879,中途退出人数279,入径率55.89%,入组完成率75.9%,好转治愈率75.82%,2014年1-6月份临床路径执行评价、效果评价持续下降(详见下图),因此由张守仁院长组织讨论整改此项问题。
问题:
临床路径入径人数、入径率下降。
目标: 提高临床路径执行率,使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至少达成三级医院指标:入径率达50%,入组完成率70%。寻找问题的原因:
一、信息数据搜集
1、通过嘉和病历系统统计2013年及2014年上半年临床路径执行评价指标及效果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
2.综合今创病案信息管理系统,提取临床路径经济学评价数据及执行效率评价指标数据。
(见附表:2014年1-6月临床路径统计表及2013年临床路径统计表)
二、召开相关职能科室及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委员会成员会议
1、通过各次会议,利用头脑风暴方法,收集临床路径问题出现的原因,问题解 决的瓶颈及应采取的整改措施。(详见各次会议记录摘要)
2、通过会议决定调整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张守仁院长亲自把 关,任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委员会组长,副组长:孙成宏院长,以及朱新兵、陈维峰、范律贤、田雷、庄玉芝、刘景兰为成员;并建立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见南医政字【2014】31号发文)
三、将收集的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
1、鱼骨图原因分析
2、关联图原因分析
3、原因总结 通过以上2种方法寻找临床路径执行力下降的特性要因,发现诸多原因,其中我们可以马上解决也是最直接的客观原因为:临床路径软件系统及ICD编码不对接;其主观上最根本原因为:职能科室监管不到位。
四、寻找解决的方法
1、通过会议,利用头脑风暴的方法汇集解决的办法。(详见各会议记录)
2、制定临床路径改进的方案,并落实追踪,预留备选方案。
3、成立及调整临床路径与单病种委员会及督导小组成员;科室建立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小组;科室设立个案管理员负责上承下达;建立合理的品管体系。具体计划如下:
1、由于领导班子的交接,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成员重新调整,由张守仁院长任组长,孙成宏院长任副组长。成立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指导评价小组,由孙成宏院长任组长,朱新兵、陈维峰任副组长。
2、各科室成立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小组,并设立个案管理员,并制定相应的职责。
3、修订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奖罚措施。
4、由科室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小组商定并上报需要增加的临床路径病种。
5、由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指导评价小组负责各科室临床路径个案管理员的培训,再由个案管理员负责科室成员的培训学习及临床路径的日常维护工作。
6、有设备科负责引进、更新临床路径系统,并及时联系软件工程师维护软件功能。
7、由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指导评价小组委托医务科及质管办负责科室临床路径工作的督导检查工作,并对在科室发现及科室反馈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寻找解决方案。
8、初步设定利用一个季度的时间使临床路径执行评价效果得到提升,并满足三级医院评审要求:入径率>50%,入组完成率>70%。下半年临床路径病种增加至30以上,并逐渐增加病种及科室覆盖率。
9、通过临床路径的实施,降低医疗成本,规范诊疗经过,提升医疗服务,让患者得到更规范、合理的治疗
五、实施过程及检查督导
1、在调整临床路径与单病种委员会及指导评价小组后,下发通知,使科室成立 各自的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小组,形成品管模式。
2、于2014年7月21日制定并下发了《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临床路径知 情同意告知制度》及《临床路径流程图》。
3、增加临床路径病种由7个科室12个病种增至33个病种,涵盖科室17个。(详见临床路径实施科室与病种目录)
4、2014年6月下旬请临床路径系统的工程师对新增临床路径的科室个案管理 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并驻扎我院4天及时帮助各科室解决所遇问题。
5、由临床路径软件工程师调整更新了ICD编码。
6、于8月下旬由软件工程师完成临床路径与HIS系统的对接,并对全院临床路 径个案管理员进行培训,培训其重新制作并管理维护路径系统。
7、由医务科组织对全院临床青年医师进行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培训。(详见临床路径与单病种培训相关资料)
8、医务科负责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的监管,对各科室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详见2014年上半年临床路径执行情况分析及各次临床路径相关督导检查)
9、制定了相应的奖罚措施并落实。(注:1.奖罚措施见医院管理方案 2.奖罚明细见临床路径完成奖励明细表)
10、成立由牛明、李永贤、朱新兵、李长庆等组成的临床路径与单病种专项 督查小组,对出现问题的科室进行督导并帮助其即时整改
六、成果分析评价
1、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评价分析
由上图可以明显看出我院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自7月份整改明显起到成效,并持续上升,且超额完成了三级医院评审细则对入径率及入组完成率的要求,入组人数大幅度提升由6月份每月38人次提升至8、9月200余人次。
2、临床路径治疗效果评价
临床路径病由上图可以看出,多数临床路径病种的第三季度治愈率较第二季度有所提高。、临床路径效率评价(住院日)暂缺数据
4、临床路径经济评价(住院费用)暂缺数据
评价总结: 成果:
1、通过整改第三季度临床路径的执行评价及效果评价均得到了提高。
2、形成了系统的临床路径管理体系,有制度、有品管组织、有计划、有措施、有奖罚。
3、路径病种增加、科室涵盖率增加。评价:
1、取得的成果说明本次整改有成效,可按照此整体管理模式持续进行。
2、临床路径的经济评价(住院费用)、效率评价(住院日),未见明显改进,需要对此方面问题作出分析研究并制定整改措施。
3、个别科室虽然入径率达成,但是入径人数过少,比如儿科,已由牛明等临床路径督导小组下科室调查并督促其整改。
七、下一步计划及目标 目标:继续提升入径人数、入径率,并保证入径质量 计划:
1、继续按照《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执行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
2、各科室临床路径实施成效,按2014年《莒南县人民医院管理方案》实施奖惩
1、继续按照《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执行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
2、各科室临床路径实施成效,按2014年《莒南县人民医院管理方案》实施奖惩。
3、加大临床路径的培训与科室的宣教,增加入径人数,提升入径率。
4、临床路径软件系统仍然缺陷:如操作繁琐,数据统计不便利等,需要及时联系软件方作出调整。
5、医务科加强监管,临床科室定期上报数据及问题反馈。其中包括大量的支撑材料,都需要搜集到,放在分析后面,以便查阅
第三篇:心内科2016上半年临床路径工作持续改进
心内科 36病区临床路径工作持续改进
2016年上半年我科按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及省、市对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不断规范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我科列入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患者数20人,进入路径14人,入径率70.00%,完成路径13人,完成率92.86%。在上半年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也仍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例如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和完成率等。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经验及体会
1.常见病、多发病更适宜推广应用临床路径。一是治疗方案及治疗技术相对成熟,同时有卫生部公布的规范文本及治疗程序为参考,可控性强。二是诊断及病情变化预见更为准确,进入路径后实施成功率较高。三是患者人数相对较多,能在较短时间里更快的积累数据和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流程及文本,更好的进行效果分析及评价。下一步我科将陆续开展其他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2.加强医疗质控是成功推行临床路径的基础。临床路径的实施本身就是以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流程为目的,在实施过程中一是要严把路径准入关,接诊医师要详细询问病史,准确分析病情,判断是否符合进入临床路径的要求。二是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发现、处置、干预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组织病例讨论,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路径文本的治疗规程和医嘱内容。三是要搞好数据收集、分析及效果评价,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临床路径流程及文本。四是要重视和患者的沟通解释工作。
3.各部门密切配合是成功推行临床路径工作的关键。推行临床路径是一项系统工程,医疗、护理、医技、行政等部门密切配合,行政加强指导和检查,心内科要密切关注诊疗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抓好医疗质量的每一个环节,医技科室配合制定好临床路径文本并及时安排各项检查,做好药物应用的指导工作,各部门要共同抓好数据统计及分析工作。
二、存在问题
1.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医务人员的自主权与标准化的冲突:部分医生认为,临床路径是一种有限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完善的实施需相当长时间的磨合和一定的经费投入,治疗方案僵化,会减少医生的自主权,对患者的治疗产生消极影响,限制了医务人员的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
2.临床路径实施中可能引起相关的医疗纠纷及其法律问题:临床路径重视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发挥了病人参与意识和合作态度对治疗的作用,如果医生没有完全遵守临床路径而患者得了并发症,医生面对医疗事故投诉将处于不利的地位。一旦偏离路径,易导致医疗纠纷,对预防此类医疗纠纷未见相关规定。
3.医患沟通有待加强。临床路径的实施,也是加强医患沟通的过程,我科部分医护人员对于这一点缺乏深刻认识,不重视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释介绍临床路径的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患者对诊疗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疗流程不清楚,严重影响了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工作。
4.能成功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入院时已超过入径时间窗或患方拒绝行急诊PCI治疗或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不符合入径要求;临床上纯粹的单病种患者较少,多数病人都合并有其他疾病或有并发症,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三、持续改进:
1.深入宣传和推广临床路径工作。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使科室医务人员掌握更多的临床路径管理知识,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临床路径工作。同时,在稳定开展好现有病种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其他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及时搞好分析、总结,为在全科全面推行临床路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病例从路径准入、病例文书、危急值报告、医患沟通、合理用药等方面加强医疗质量监控,通过对变异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结合诊疗技术的最新发展,不断改进、修正路径,确保临床路径工作顺利开展实施。
3.医生应加强对患方的沟通,积极引导病人及其家属参与整个医疗过程,说明临床路径可以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降低医疗费用,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但在治疗方案上临床路径仅作为标准参照,还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做出治疗的最终方案。
4.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将临床路径工作和绩效考核挂钩,通过绩效考评,鼓励、促进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
第四篇:临床路径科室会议记录
XXX科临床路径管理第()季度会议记录
时间:XXX 地点:XXX 主持人:XXX 记录人:XXX 参加人员:XXX XXX对我科本季度临床路径工作发言:
季度临床路径病例xx例,入组xx例,入组率xx%,完成完成率xx%。主要主要问题如下:
(1)、(2)、(3)、XXX质控医师对我科本季度临床路径工作发言: XXX主任对我科本季度临床路径工作总结发言:
xx例,
第五篇: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一)按照《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要求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管理,作为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重点项目,规范临床诊疗行为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开展工作所必要的组织体系与明确的职责,建立部门协调工作机制。
(二)根据医院医疗资源情况,以常见多发病为重点,参照卫生部发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文件,遵照循证医学原则,制定医院执行文件,实施教育培训。
(三)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建立实时监测平台,监控临床路径应用与变异情况。
(四)建立临床路径统计工作制度,定期对进入临床路径患者进行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出院30天内出住院率、非预期再手术率、并发症与合并症、死亡率等质量与安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五)医院定期进行临床路径管理相关的医务人员和患者满意度调查。总结分析影响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的的因素,不断完善和改进路径标准。
(六)制定相关的制度与程序保障卫生部文件规定上报的单病种质量指标信息,做到正确、可靠、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