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事故案例2014.6.9分解
事故案例汇编
1、中船澄西“1.12”物体打击事故
一、事故经过
1月12日13:10左右,南通市津通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外包工程单位)员工王金波在公司衡山号船坞内进行“巴拿马-6”轮2#舱底板拆旧作业监护时,被上方约2米高处坠落的船底板砸中(2.45x1.67m),紧急送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王金波自身安全防范意识不强,作为监护人员,明知警戒区域内可能存在危险,但冒险进入生产作业警戒区域,被脱落的船底板击中,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1、皇林未严格按照《切割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没有用卷扬机或者手拉葫芦挂住钢板,而是利用钢板柔性(已切割钢板下垂)下放钢板,造成船底板突然坠落,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津通公司现场管理存在漏洞,未组织落实《切割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未有效布置落实船底板下放的安全防范措施,也未及时发现和制止工人的违章操作,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3、冷作车间对津通公司作业区的现场管理不到位,未组织落实《切割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未及时消除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是事故发生的管理原因。
4、“巴拿马-6”轮项目组编制了单船安全策划,其中对船底板换板工程制定了安全控制措施,但对措施的检查落实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之一。
5、坞底自然光不足、拆旧产生的烟尘较大,津通公司在船坞设置的照明不足,也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之一。
三、事故单位整改措施
1、修理船舶开工前,项目组在布置生产任务的同时,要进行作业安全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向施工部门交底,并做好记录。
2、施工部门在施工作业前,应编制作业安全分析,向施工班组、工程队交底,并做好记录。
3、施工班组、工程队每班开工前应召开班前会,针对作业内容布置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并进行签字。
4、各生产部门应梳理本部门主要作业活动,对存在一定风险的关键作业应编制作业指导书,对现有作业指导书中的安全措施进行梳理完善。
5、拆旧作业应严格执行《切割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切割后物料禁止自由坠落。较大钢板拆旧时未采取防坠落保险措施,四角留根长度不少于10厘米。拆旧作业区应设置警戒或防护栏杆,并配备人员监护,防止人员进入。
6、现场施工作业应具备良好的作业条件,设置必要的照明、通风。
7、设计部门编制生产工艺时应明确作业流程和主要安全要求,进一步研究修船工艺、工法,提高本质安全程度。
8、生产主管、作业长、班组长等生产管理人员以及安全专职监督人员应严格落实安全检查相关制度,尤其是节假日、上下班前后四个“半小时”时段的安全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9、公司各部门应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和能力培训,采用体感化、图片化、动漫化等培训方式,确保培训进数,提升安全培训效果。
2、澄西(广州)“2.4”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4年2月4日12:00左右,中船澄西远航船舶(广州)有限公司在实施海洋工程931平台进坞作业过程中,公司“龙拖10号”拖轮在前往作业位置时发生撞击,导致船体右侧破口,大约十五分钟后突然发生倾覆,“龙拖10号”拖轮上4名船员落水,其中1人当场获救,其余3人溺水身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龙拖10#当班驾驶员从平台艉部右侧驶向预定作业位置过程中,操作失误使该拖轮右舷尾部碰撞到“LEA”轮(停靠在澄西广州1#泊位)螺旋桨上,造成龙拖10#机舱区域右侧船壳板竖向破口(长120mm,最大宽度150mm),江水不断从破口处涌入机舱,致使龙拖10#翻沉,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1、龙拖10#当班驾驶员对水流影响判断不准、操作失误,导致龙拖10#与“LEA”轮螺旋桨碰撞。
2、碰撞后,驾驶员未及时组织查明原因,轮机员没有及时发现和汇报情况,而是驾驶龙拖10#离开了碰撞第一现场,直至车舵失电,才发现机舱大量进水,寻求救援;从碰撞、机舱进水至翻沉约15分钟的时间内,未采取果断有效的救援、逃生措施。
3、龙拖10#作业当日在岗船员未达到《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的要求、坞修车间对属下拖轮船员在船的动态掌握不清楚等。
三、事故单位整改措施
1、加强全员安全意识教育,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责任体系,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安全管理高压态势。
2、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的“红线意识”,加大“四不放过”的力度和考核力度,运用“一票否决”制,提升全公司安全监管能力。
3、制定的船舶驾驶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要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和演练计划及科目要张贴在拖轮各主要舱室,并按《水运安全技术操作规范》和海事的《适任证书培训教材》要求进行演练,提高船员的安全技能。
4、开展船员的专项技能培训,组织人员考取《船员服务簿》、适任证书,邀请海事专家和兄弟单位船舶航行管理专家授课,各拖轮船长之间的交流学习。开展公司内各拖轮间的交叉检查,并推行船员专业技能比赛。
5、在坞修车间增设船队队长岗位(负责船舶引水和船队管理工作),提高作业船舶的综合管理能力。设立船队安全检查小组,定期检查船队运作的隐患和治理工作。
6、规范招聘录用员工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审查程序,加强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管理。排查人员招聘、录用、培训和证件管理的规章制度,对所有在岗人员开展一次排查和清理。
7、完善特种船舶拖带方案的制定、审批、交底。编写特种船舶拖带的管理规定,明确各环节的职责。
8、强化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召开安全生产专题研讨会,组织四个专业隐患排查小组(技术、安全、质量和设备),分四个层级(公司、部门、项目管理组、班组)开展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强化制度执行和监督,对隐患闭环周期长的治理项目制定完成节点表。
9、组织开展危险源辨识,完善现场处置方案,加强班组处置方案,加强班组建设。发动各班组重新修订现场处置方案,并制定班组演练计划,实施演练,加强班组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提升员工素质。
10、开展项目管理组成员的安全技术专项培训,并组织考试,考试成绩与岗位绩效挂钩;对班组长做全面的岗位安全职责培训和考试,直到考试合格(不合格者调岗)。
11、认真落实公司制定的各项管理规定制度。在全公司范围对规章制度作全面的排查梳理(废、改、立、留)。
12、按照军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组织全公司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修订,并邀请专家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3、中船钢构/江南集团“2.23”车辆伤害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4年2月23日20时左右,上海弘驰船舶服务有限公司(中船钢构外包工程单位)员工于海龙驾驶5T叉车在驳运设备基座(长600cm、宽130cm、高25cm、重约4T)由西向东行驶在江南造船集团分段装焊车间外的北面通道时,恰遇一名员工李忠辉(江南造船集团外包工程单位员工)骑自行车由东向西骑行,两者相向而行,发生碰撞,导致李忠辉当场死亡。
二、事故单位整改措施
1、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对所有外协单位的临时堆放点清进行清理;对特种设备(含外协单位)进行全面排查治理,要求外协单位的特种设备进场前必须向公司申报备案。
2、加强对外协单位的管理。公司人力资源部及生产管理部联合发文,进一步明确了外协单位在公司区域内必须符合公司的有关安全规定,确保施工中的安全可控。加强外协单位作业车辆的管理,严格杜绝无证车辆(含特种车辆)在公司区域内作业。
3、组织特种车辆驾驶员安全学习和安全培训。
4、安装叉车电子限速器。
5、安装声光警示装置,涂刷叉车车轮颜色等。
6、工程项目外协外包后要转包第三方的,必须经公司同意,没有同意的前提下不得转包第三方。
4、中船澄西“3.11”意外溺水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4年3月11日15:30左右,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江阴9#”拖轮在运送带揽工到公司三号码头,靠近码头时,带揽工袁以林从拖轮上直接跳向码头,不慎坠入长江,紧急打捞救援后于16:30送医院抢救,终因伤势过重救治无效身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袁以林安全意识淡薄,搭乘“江阴9号”拖轮未穿着救生衣,在拖轮顺水45度临时停靠3号泊位码头,艏部甲板距码头边沿存在1米左右的落差,且拖轮船艉随着落潮向外缓慢漂移,右舷与码头夹角不断变大的条件下,从艏部右舷仓促登陆,意外失足落水,是本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1、“江阴9号”拖轮违章接乘人员,未对搭乘的带缆人员提出要求或提供救生衣,拖轮停靠3号泊位时未安排搭设稳固梯道或拉设安全网,也未安排水手接引和监护,任由登陆人员无序攀爬上岸,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2号48500吨船移泊作业指挥船长薛伟,违章指挥“江阴9号”拖轮接乘移泊结束后返回车间的带缆人员,对搭乘人员穿着救生衣及上下轮的安全措施未作布置落实,是本起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3、坞修车间坞钳四班安全管理存在缺陷,临时带缆工作未指定现场管理负责人,带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集体未穿救生衣违章乘拖轮,登岸过程混乱无序,是本起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4、坞修车间水上作业管理存在漏洞,人员搭乘拖轮统一由船队调配的规定执行不到位,管理规定、作业指导不健全,未明确拖轮对临时搭乘人员的管理要求,未明确拖轮停泊、上下轮的管理要求,致使搭乘人员未穿着救生衣,上下拖轮秩序混乱且无可靠安全措施,是本起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三、事故单位整改措施
1、坞修车间应立即组织制修订水上作业的管理规范,明确人员搭乘、拖轮搭靠等方面的管理要求,杜绝类似事故发生。
2、坞修车间应组织全面梳理部门主体危险作业活动,编制作业指导书,实施JSA分析,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隐患排查和检查,确保风险管理受控。
3、坞修车间应组织船队进行专题安全教育,学习管理规范,落实对水上作业和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确保安全生产。
4、坞修车间应加强带缆作业管理,组织带缆作业人员学习带缆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带缆作业现场管理责任人,临时带缆作业人员都应有专职带缆工负责安全管理,对临时带缆作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管。
5、坞修车间船厂还应吸取搭乘拖轮人员数据超标的教训,本次搭乘人员13人,不符合海事部门《关于加强百客船乘载船员以外人员安全管理的通知》中规定的“非船员人数不得超过12人”的管理规定。
6、坞修车间船队还应完善拖轮救生杆、救生绳等救生设施的配备,加强应急救生演练,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5、黄埔文冲“3.26”起重伤害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4年3月26日8:55左右,广州广润工程有限公司(黄埔文冲外包工程单位)在吊装机舱排烟管时,先将两条排烟管吊至主甲板右舷侧,拟分次吊入机舱,期间一条排烟管从主甲板滑落至机舱,砸到护船员凌伟祥肩部,致其受伤。经紧急送医院,终因救治无效后于4月14日死亡。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起重指挥不当,在确定放下排烟管的位置时未认真检查现场环境,把排烟管放在临边位置,导致管子从高处滑落伤人。
(二)间接原因:
1、起重工对排烟管的捆绑方式不当,造成管子调运存在事故隐患,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之一。护船员凌伟祥没有注意机舱内的作业环境,站位不当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2、该船主甲板开口处临时护栏安装不规范,未安装踢脚板,存在物件高处坠落伤人的隐患,时造成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之一。
3、造船事业部该起重班组安全管理不到位,未进行有效地安全技术交底,对起重工安全培训不到位,也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之一。
三、事故单位整改措施
1、立即组织起重作业安全排查。各生产单位要重点检查起重作业安全确认制的执行情况,起重工作业行为的安全性、规范性,特别要注意检查散件吊装的安全性。公司起重作业安全专业组要进行一次专业检查,重点检查起重工、吊车工的持证情况及有效性,检查起重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行为。
2、加强对高处开口或孔洞临边防坠措施的检查,在安装安全护栏的同时,必须严格按规范安装踢脚板,放置高空坠物伤人。
3、组织起重工重新学习起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牢记起重作业“十不吊”,做好学习记录。
4、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员必须加强对生产现场的安全检查,对吊散件捆扎不牢、串吊物料的、或起吊物下方有人等危险行为必须立即制止,并予以严肃处理。
5、加强吊车司机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对出现起吊散件捆扎不牢、串吊物料的、或起吊物下方有人等危险行为的,坚决不能配合起重工进行吊运作业。
以下6起事故尚在处理过程中,仅通报事故经过:
6、长兴重工“4.9”火灾事故
2014年4月9日上午11:05左右,在上海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1#船坞中在建VLGC2#货舱作业时,液罐表面绝缘材料(聚氨酯)发生火灾。事故发生后长兴重工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至12:50左右,火势基本得到控制。事故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7、华南机械“4.22”燃爆事故
2014年4月22日下午15:50左右,梧州东盈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华南机械外包工程单位)员工姚享超站在胎架上进行钢板坡口风割修边时,该胎架另一端突然发生爆炸(距离6米远),造成的冲击波将该员工掀翻至地面,导致头部受伤,经紧急送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初步判断事故原因为气体管线发生泄漏,在密闭的胎架下积聚,遇到焊接火花后发生爆炸。
8、沪东中华“5.8”高坠事故
2014年5月8日21:45左右,上海建峰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沪东中华外包工程单位)油漆工张昌良在长兴基地1#码头集装箱船的货舱横隔舱喷漆作业结束后,整理气体皮带时不慎从舱口围坠落到舱底(高度约28米),紧急送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
9、广船国际“5.21”起重伤害事故
2014年5月21日4:40左右,上海创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船国际外包工程单位)在南沙厂区1#总组场地吊装装船机伸缩臂过程中,松卸扣时伸缩臂突然滑落,导致伸缩臂上的3名员工坠落(高度约10米),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
10、广州澄西“5.21”车辆伤害事故
2014年5月21日19:30左右,南飞船舶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广州澄西外包工程单位)叉车司机张庆生在行驶到材料码头十字路口时,将一名骑电动摩托车的女工撞倒,紧急送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
11、上海外高桥“6.5”物体打击事故
2014年6月5日下午16:34左右,上海沪南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外包工程单位)员工唐永健在曲面车间进行分段拼版装配作业时,在分段下方用手拉葫芦对一块钢板进行位置调整时,钢板突然从胎架上滑落,将该员工压倒,紧急送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
第二篇:事故案例
起重伤害事故案例
起重伤害事故是近年来电力建设中频率较高的事故。有些人不懂起重机械性能,胡干蛮干;有的违章操作,有法不依,造成事故方如梦初醒。血的事实再次告诉人们:尊重科学,按章办事,就能安全施工,让机械为人服务;反之,违背科学,冒险蛮干,即使侥幸于一时,也终究逃脱不了事故的惩罚。
(一)违章作业等于自杀,冒险蛮干自坠陷井
&’($年$月)*日下午,在某热电厂扩建工程施工现场,吊装班张班长指挥吊车起吊锅炉+排,—-号轴线组合梁(重-#).(/),准备采用!&,#,%%钢丝绳与!“*%%吊钩起吊至(%处。当组合梁吊至$%时,被,号轴线柱内一根长’,*%%、!&,’%%探头管所阻。张班长便与从&)%处下来的工人张!一同站在吊件上,用脚蹬钢管,意在使钢管离开吊件,以便提升。吊件离开钢管后,张班长指挥吊车继续起吊。但吊件另一端又被-号轴线花柱牛腿卡住,使-号轴线一端的吊钩在起吊的瞬间,拉直脱环,吊件失去平衡,直立起来;另一端钢丝绳承重力过大而被拉断,吊件直翻&(*0坠落,站在吊件上的两人也同时坠落至零米处。其中张班长掉人-号柱柱脚坑内,安全帽甩掉,头部撞在-号柱角上,颅骨和右腿小骨骨折,虽经医院抢救,终因伤势过重死亡。工人张!坠落至-号柱附近的土堆上,腰部受轻伤,幸免于难。
事故的原因: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明确规定:起吊重物时,任何人不得站在被起吊的重物或吊臂上。张班长等站在组合梁上指挥起吊,这是明显的违章作业,是造成这起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
(!)吊件离开钢管后,张”"本应从组合梁上下去,再指挥起吊。但他仍站在组合梁上继续违章指挥,既未对吊件离开钢管后的情况进行细致检查,又未及时发现吊件另一端被#号轴线花柱牛腿卡住,使事态扩大,造成一端钢丝绳承重力过大而被拉断,人随物件翻落到地面。($)抢进度,图省事。如探头管不能及时处理等,也给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客观条件。班组长是基层单位施工的直接组织者和指挥者。能否做到安全施工,确保施工作业中的人身和机械设备的安全,班组长负有重要责任。这就要求班组长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和《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成为遵章守规的模范。对个别少数习惯于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的班组长,要及时予以教育和帮助;屡教不改者,应立即撤换。
吊装作业必须严格执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指挥人员要熟悉吊车的机械性能和特点,做到正确指挥,司机要经过技术考核合格,实行持证上岗操作,对违章指挥,司机有权拒绝起吊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处理,否则造成严重后果也要追究司机的责任。
第三篇:事故案例
(一)5月19日21时36分,山东日照交警莒县大队接到事故报警:一辆红色面包车行至城阳中学路口,与行人侯某相撞后驾车逃逸,致侯某经抢救无效死亡。接警后,事故民警迅速赶到现场。经勘查,事故现场只留有松花江标志和红色车辆残片,无其他目击证人。勘查完现场后,莒县大队迅速召开案情分析会,根据现有线索,确定了拉网排查松花江牌面包车的侦察方向。同时,成立了“5.19”专案组,兵分4路展开侦查。
侦查中,专案组民警先后排查107辆嫌疑车,跑遍了莒县的20多个乡镇,行程5000余公里,终于在排查车牌号为鲁L215**的红色松花江面包车时,发现该车车主经多次传唤均未作回应。民警遂锁定目标展开全面细致的调查,迫使肇事逃逸犯罪嫌疑人匡某于6月1日投案自首,并对其交通肇事逃逸事实供认不讳,被依法逮捕。
匡某被捕后,因一直未找到肇事车辆,办案民警加大了侦讯力度,但匡先是含糊其辞,后又称已将车辆卖掉,拒不交待车辆的最终去向。办案民警遂到其家中进行暗访,并秘密走访其邻居等相关人员,发现匡某的侄子匡某某有重大藏匿嫌疑。经反复盘问,匡某某迫于压力,交代了其伙同于某、张某、张某某三人将肇事车辆切割藏匿的事实。民警根据匡某某的交待找到了被切割的肇事车辆,并将另外三人抓获归案。
目前,匡某某等4人已被移交莒县刑警大队,依法取保侯审。至此,“5.19”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圆满告破。
(二)货车司机交通肇事逃逸 杭州萧山交警五昼夜追踪
9月29日11时许,03省道东复线路段,一货车将一行人撞伤后向南逃逸,受害者是一13岁男孩,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发生后,萧山大队迅速到达事故现场,进行现场勘查和调查取证等工作,组织警力对车辆的逃逸方向的站口设卡拦截和沿途追击,但被肇事车辆趁夜色逃逸。在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指导下,依托道路交通视频监控、治安卡口监控和警综、公安交管综合应用两大平台,迅速锁定交通肇事逃逸嫌疑人。
花季男孩 突遭横祸
9月29日11时21分,萧山交警大队指挥中心接到群众电话报警,称在03省道东复线路段发生一起车祸,一男孩被撞倒在公路上,肇事者驾车逃逸。接警后,萧山交警大队交通事故处理科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到达现场时,受伤男孩已被120急救车送往医院,现场上有一滩尚未凝固的血迹,现场没有留下有价值的物证。当日下午3时许,受伤男孩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萧山交警大队迅速成立由大队长任组长的专案组,抽调专职追逃民警迅速展开查缉。多管齐下 抓获嫌犯
为迅速侦破此案,警方于9月29日向社会发出悬赏通告,寻找现场目击者,督促肇事司机积极投案自首。同时,警方调取事故发生路段的视频资料进行排查,却仍未能收集到有效的视频资料。当天中午和晚上,办案人员驾车到案发现场继续蹲守、和收集线索。
为寻求更多的破案线索,交警部门共组织出动警力50人次,分别对事发路段附近的十多个村,二十多个修理厂进行了大范围的走访和排查。安排专门警力和刑侦等多警种部门联合对肇事现场进行重新勘定,视频资料进行多次的审定、查找线索,在排查嫌疑车辆1000多辆后,终于确定出肇事嫌疑车辆和人员,并于2011年10月3日23时,在萧山区回澜路一大排档将肇事司机龚某抓获。
第四篇:事故案例
电动机触电事故案例
2017年8月31日下午16时左右,位于虎门镇赤岗社区的东莞市球元运动器械有限公司,发生一起触电事故,事故造成1人死亡, 直接损失约人民币84万元。事故发生后,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由虎门镇副镇长任组长,镇安监、公安、监察、供电、人力资源、社保、工会等多个部门派员组成的虎门镇“8.31”一般触电事故调查组,并邀请东莞市第二市区人民检察院参加。
一、基本情况
二、事故发生经过
2017年8月31日在东莞市球元运动器械有限公司一楼车间后面的通道水泵旁发生一起触电事故,致使该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李光礼(男,33岁)触电死亡,因李光礼去水泵房检查水管故障导致触电。
2017年8月31日东莞市球元运动器械有限公司按照惯例开展月底资产盘点工作,下午14时左右生产工人李光礼独自一人去到生产车间后面通道的水泵前检查水泵抽水故障(为分析:因生产部门主管朱尉青于14点拨打过李光礼电话有通无人接听),生产部门主管朱尉青到16时08分未见李光礼回车间,再次拨打李光礼的电话,此时电话已关机。朱尉青见事情异常,立即去寻找工人李光礼,当朱尉青找到水泵房时,发现死者李光礼趴倒在水泵房地上(地面有积水),以为是摔跤跌倒在地,马上用手去拉李光礼,当手接触到死者李光礼身体时有麻痛感,朱尉青意识到李光礼可能触电。朱尉青马上跑到车间关闭电源总闸,同时叫生产车间主管蔡玲玲拨打厂长晋大红电话。
三、事故救援情况
朱尉青拨打120电话后,叫来一名保安,两人将死者李光礼从水泵房抬到厂门口实施抢救。120救护车大概10分钟后到达现场,120急救人员在现场进行抢救后证实李光礼已经死亡。该公司总经理杨敏拨打了110报警,同时将事故情况上报赤岗社区安全办,10多分钟后安监、公安等部门到达事故现场。
四、事故现场及勘测情况
在东莞市球元运动器械有限公司一楼生产车间后面一条临时用铁皮瓦搭建的大约二米宽的长方形过道,兼作杂物放置和水泵房。地面脏乱且潮湿,水泵安装在小房间尽头处与自来水管连接,用来提升水压用。水泵电机为三相鼠笼型异步电机,水泵电机的控制箱为一个铁盒装在墙上。控制箱内装有一个三相交流接触器,二按钮开关、一个交流电流表和一个交流电压表。电源线是三芯电缆线,从生产车间配电箱内的三相断路器开关引出。水泵电机外壳没有接地线,控制箱内没有漏电开关、没有熔断器、没有热继电器保护。
2017年9月1日11时,安监分局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现场检测,发现:
1)水泵电机控制箱上面的交流电流表已烧毁,控制水泵电机的三相电源线是从交流接触器下端触头引进,从交流接触器上端触头引出(正确接法应是上进下出)。
2)现场用数字万用表测得水泵电机AB两相绕组的直流电阻值为零,系短路状态。
3)用指针式兆欧表测得AB两相绕组对电机外壳的绝缘电阻为零,此系电机绕组与电机外壳已碰壳短路。
4)采用手动给水泵电机通上单相电源,此时用数字万用表测得水泵电机外壳对地面电压为233V,同时测得水泵电机外壳对水泵房内金属自来水管的电压为233V。
从以上测到的数据显示,说明水泵电机AB两相绕组的绝缘由于短路已烧坏,与电机外壳碰壳形成严重漏电。
五、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情况
事故造成1人死亡,死者李光礼,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人民币84万元。
六、事故原因分析、定性与安全生产措施落实情况
(一)事故原因
经事故调查组调查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有:
1、直接原因:水泵电机绕组短路,电动机无任何保护,当水泵电机绕组短路时电源总开关断路器距离远且容量大没有跳闸断开电源。以致水泵电机绕组绝缘烧坏而漏电,当死者李光礼进入水泵房检查水泵时,只是看到水泵电机停止转动了,没有检查电源,误认为水泵电机不带电,当李光礼徒手触摸电机外壳时发生了触电事故。
2、间接原因:由于涉事电动机未安装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漏电保护器来保护电动机安全正常运行,导致事故现场的电动机发生短路故障时未能得到及时有效保护,使电动机绝缘损坏,致使直接控制电动机电箱内的交流电流表烧坏变形;同时由于车间内总电控箱断路器容量过大,且断路器老旧动作不灵敏,距离远,也未能起到保护;电动机外壳没有接地保护,当电机漏电外壳带电时,操作人员徒手触摸极易引发触电。
(二)事故性质
经公安机关调查核实,李光礼死亡事件已排除他杀、谋杀、自杀等因素。经事故调查组调查认定,该事故是从业人员上班期间在进入水泵房检查水泵时,由于没有检查电源,误认为水泵电机不带电,当李光礼徒手触摸电机外壳时发生了触电,导致了事故的发生。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七、事故责任认定和处理
(一)责任认定
1、东莞市球元运动器械有限公司未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未采取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未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未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及考核结果等情况。在事故认定上,东莞市球元运动器械有限公司负有责任。
2、李光礼未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未取得电工作业操作证,在进入水泵房检查水泵时,由于没有检查电源,未按要求使用和佩戴安全防护用品,误认为水泵电机不带电,违规冒险作业徒手触摸电机外壳发生触电事故。在事故认定上,从业人员李光礼负有责任。
(二)处理建议
1、事故责任方东莞市球元运动器械有限公司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导致事故发生,建议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东莞市球元运动器械有限公司进行行政处罚。
2、鉴于从业人员李光礼在事故中死亡,不再追究其责任。
八、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对企业所有电气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排除所有故障的设备。
2、动力配电箱应由专业电气技术人员安装,动力控制应选择与电动机额定电流合适的熔断器作短路保护,选择合适的热继电器作过载保护,加装漏电开关,应采用三相五线制配电,更换老旧的动作不灵敏的断路器,电动机外壳要有接零或接地保护。
3、电器设备、设施的应由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操作证的专业技术人员来维修、保养。
4、设备检修前一律要验电,没有验电前电器设备都要视为有电。设备检修时停电必须断开刀闸开关,要有明显断开点,如没有刀开关,就要取出熔断器的熔丝管。
5、验完电,确认无电后,还要在可能来电的方向挂接临时接地线保证安全,在开关手柄上要挂标示牌。
6、在潮湿、危险环境维修应由二人进行,一人作为监护。
7、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
8、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
第五篇:事故案例
一.安全帽
安全帽是用多种材料做成的硬质头盔,是为了保护人的头部而专门设计的。它不但可以抵御突如其来的打击,而且可以抵御飞来的碎片、颗粒,乃至防止低压电击或这三种危险的任何组合。安全帽还可以在酸液、其它化学剂或高温液体从头顶上浇下来时起着保护头、脸和颈部的作用
某石油局承担厄瓜多尔国家石油公司Petroproduction的15区块一年钻机服务合同。2007年2月22日,该局所属50243钻井队在15区块J井场进行安装作业时,发生了一起高处坠落事故,致使1人死亡,1人受伤。
一、事故经过
2007年2月22日,50243钻井队在15区块J井场进行安装作业。16:30安装好顶驱上部5节导轨后,大班带班队长Nelson指挥用两台吊车将顶驱从地面吊到钻台上,由平台副经理张某、机械技术员谭某某分别指挥工程三班带班队长和两名钻工,将22毫米钢丝绳套,通过顶驱底撬耳板绕过顶驱提环,挂在游车上。平台经理李某某缓慢上提顶驱,吊车提顶驱的下部,当顶驱离开钻台面时取掉吊车绳套。继续缓慢上提游车,使顶驱至导轨连接处(顶驱上端距钻台面约9米,下端距钻台面高度约1.5米。钻台上有李某某、张某、谭某某、司钻李某某、井架工Fredy Shiguano等9人),此时,井架工Fredy Shiguano和司钻李某某戴上安全帽,从井架站到顶驱左右电机处,将安全带尾绳系在顶驱平衡油缸固定支架处,准备扶正导轨、穿连接销。约17:00,平台经理李某某开始以低速档(转速为11转/分)上提顶驱准备和导轨对接,在对接过程中,吊顶驱的钢丝绳套突然断裂,顶驱下落砸到钻台面后,向前摔在钻台上。司钻李某某摔倒在大门坡道右侧钻杆盒子上,头部靠近钻台栏杆处(安全帽飞落在钻台下);井架工Fredy Shiguano摔倒在大门坡道左侧钻杆盒子上(安全帽落在顶驱上)。经送医院紧急抢救,李某某抢救无效死亡。Fredy Shiguano头部轻微脑振荡,左手腕骨骨折。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1、钻井队按照VARCO公司技术人员培训的安装方式,采用游车+¢22毫米破断拉力为286KN的6*19纤维芯钢丝绳+顶驱吊装方式安装。该钢丝绳的极限工作载荷为45.76KN,顶驱重135.28KN,吊装时单股绳承重67.64KN,根据我国《起重机械吊具与索具安全规程》的规定,已超过该钢丝绳的极限工作载荷。钻井队在连接导轨上提过程中,顶驱提环两侧平衡液缸发生倾斜,使钢丝绳在拉伸状态下,受到顶驱平衡液缸横梁棱角的切割发生断裂,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现场作业人员在顶驱上违章操作,安全带尾绳未按照要求高挂在井架固定位置上,而是悬挂在顶驱上,致使作业人员随顶驱坠落在钻台。同时由于作业人员使用了无系带的安全帽,在坠落过程中安全帽跌落,未能起到对头部应有的保护,致使伤害加重,是事故发生的另一原因。
(二)间接原因
1、顶驱安装属特殊作业,存在较大风险,钻井队在前一天的碰头会上虽然进行了安排,但对安装顶驱可能存在的风险未能进行有效识别,特别是对顶驱平衡液缸横梁在吊装不平衡的情况下,有可能对钢丝绳造成切割未进行识别,致使风险削减措施制定不全。
2、由于井队对安装顶驱存在的风险识别不全,在安装顶驱时,没有制定安装顶驱作业程序,作业现场缺乏统一指挥,致使平台经理操作刹把,副经理和带班队长指挥,司钻到顶驱上进行安装作业。
3、作业现场虽然配备了外方HSE工程师,但在安装顶驱时未能在钻台上进行监督,而是在场地上巡回监督,未能履行特殊作业安全监督的旁站监督作用,致使顶驱安装安全措施未得到有效落实。
(三)管理原因
1、石油局对于起重作业明确要求,吊装作业时必须专人指挥,但50243钻井队在安装顶驱作业时,没有落实勘探局吊装作业必须专人指挥的规定。
2、国际事业部厄瓜多尔分公司HSE部对50243钻井队在安装顶驱作业过程的监督不到位,未及时发现作业现场风险识别不全、吊装作业无专人指挥、安全帽未系带等问题,HSE监督作用未发挥。
3、使用顶驱钻进是近年来的新技术,在新技术推广使用前对人员的培训不全面,未进行相应的风险识别培训,致使作业人员对该项作业的风险认识不够,也未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4、厄瓜多尔分公司在施工中雇佣了大量的当地员工,双方人员不同程度地存在语言交流方面的障碍、操作习惯的差异,该公司没有充分针对这一特点加强现场统一协调指挥,埋下了事故隐患。(风险管理世界-
二.触电 辽宁石化工厂触电事故案例分析
1.事故经过
2001年5月24日9时50分,辽宁省某石化厂总变电所所长刘某,在高压配电间看到2号进线主受柜里面有灰尘,于是就找来一把笤帚打扫,造成高压电触电事故。经现场的检修人员紧急抢救苏醒后,送往市区医院。经医院观察诊断,右手腕内侧和手背、右肩胛外侧(电流放电点)三度烧伤,烧伤面积为3%。
2001年5月24日8时40分,变电所所长刘某安排值班电工宁某、杜某修理直流控制屏指示灯,宁某、杜某在换指示灯灯泡时发现,直流接线端子排熔断器熔断。这时车间主管电气的副主任于某也来到变电所,并和值班电工一起查找熔断器故障原因。当宁某和于某检查到高压配电间后,发现2号主受柜直流控制线路部分损坏,造成熔断器熔断,直接影响了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于是宁某和于某就开始检修损坏线路。不一会儿,他们听到有轻微的电焊机似的响声。当宁某站起来抬头看时,在2号进线主受柜前站着刘某,背朝外,主受柜门敞开,他判断是刘某触电了。宁某当机立断,一把揪住刘某的工作服后襟,使劲往外一拉,将他拉倒在主受柜前地面的绝缘胶板上,接着用耳朵贴在他胸前,没有听到心脏的跳动声,宁某马上做人工呼吸。这时于某已经出门,去找救护车和卫生所大夫。经过十几分钟的现场抢救。刘某的心脏恢复了跳动,神志很快清醒了。这时,闻讯赶来的职工把刘某抬上了车,送到市区医院救治。
后经了解得知,刘某在宁某和于某检修直流线路时,他看到2号进线主受柜里有少许灰尘,就到值班室拿来了笤帚(用高粱穗做的),他右手拿着笤帚,刚一打扫,当笤帚接近少油断路器下部时就发生了触电,不由自主地使右肩胛外侧靠在柜子上。
2.事故原因分析(1)刘某违章操作。刘某对高压设备检修的规章制度是清楚的,他本应当带头遵守这些规章制度,遵守电器安全作业的有关规定,但是,刘某在没有办理任何作业票证和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的情况下,擅自进入高压间打扫高压设备卫生,这是严重的违章操作,也是造成这次触电事故的直接原因。刘某是事故的直接责任者。
(2)刘某对业务不熟。1992年,工厂竣工时,设计的双路电源只施工了1号电源,2号电源的输电线路只架设,但是,总变电所却是按双路电源设计施工的。这样,2号电源所带的设备全由1号电源通过1号电源线路柜供电到2号电源联络柜,再供到其他设备上,其中有1条线从2号计量柜后边连到2号主受柜内少油断路器的下部。竣工投产以来,2号电源的电压互感器、主受柜、计量柜,一直未用,其高压闸刀开关、少油断路器全部打开,从未合过。刘某担任变电所所长工作已经两年多,由于他本人没有认真钻研变电所技术业务,对本应熟练掌握的配电线路没有全面了解掌握(在总变电所的墙上有配电模拟盘,上面反映出触电部位带电),反而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因此,把本来有电的2号进线主受柜少油断路器下部误认为没有电,所以敢于大胆地、无所顾忌地去打扫灰尘。业务不熟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3)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5月21日,总变电所已经按计划停电一天进行了大修,总变电所一切检修工作都已完成。时过3日,他又去高压设备搞卫生。按规定,要打扫,也要办理相关的票证、采取了安全措施后才可以施工检修。他全然不想这些,更不去想自己的行为将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不把自身的行为和安全联系起来考虑,足见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车间和有关部门的领导,特别是车间主管领导和电气主管部门的有关人员,由于工作不够深入,缺乏严格的管理和必要的考核,对职工技术业务水平了解不够全面,对职工进行技术业务的培训学习和具体的工作指导不够,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3.事故整改措施
(1)全厂职工要认真对待这次事故,认真分析事故原因,从中吸取深刻教训,开展一次有关安全法律法规的教育,提高职工学习和执行“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的自觉性,杜绝违章行为,保证安全生产。
(2)在全厂开展一次电气安全大检查,特别是在电气管理、电气设施、电气设备等方面,认真查找隐患,并及时整改,杜绝此类触电事故再次发生。
(3)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确实把懂业务、会管理、素质高的职工提拔到负责岗位上来,带动和影响其他职工,使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保证生产安全。
(4)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安全责任明确落实,切实做到从上至下认真管理,从下至上认真负责,人人都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工作事业心,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三.液氮泄露
2002年7月8日2时09分,聊城市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发生液氨泄漏事故。这起事故共泄漏液氨约20.1吨,造成死亡13人,重度中毒24人,直接经济损失约72.62万元。
一、事故经过
2002年7月8日凌晨0点20分,一辆个体液氨罐车,在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液氨库区灌装场地进行液氨灌装,到凌晨2点左右灌装基本结束时,液氨连接导管突然破裂,大量液氨泄漏。驾驶员吩咐押运员立即关闭灌装区西侧约64米处的紧急切断阀,自己迅速赶到罐车尾部,对罐车的紧急切断装置采取关闭措施,一边与厂值班人员联系并电话报警。
2时09分,接到报警后,公安、消防等部门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先后赶到现场,组织事故抢险和群众疏散。同时,企业值班领导组织职工对生产系统紧急停车。
4时40分,消防官兵将液氨罐车2个制动阀门和1个灌装截止阀关闭。抢险搜救工作一直持续到6点30分。参与抢险搜救的干部、群众和公安、消防干警500多名,车辆32部,共解救、疏散群众2000余人。
二、事故原因分析:
经省政府调查组调查初步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液相连接导管破裂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初步查明,液相连接导管供货单位是河北省无生产许可证的一家镇办企业。经公安部门侦察鉴定,液相连接导管破裂排除了人为破坏因素。从发生事故前的记录看,液相连接导管的工作压力、温度及使用期限均未超出规定范围,是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发生的破裂,这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液氨罐车上的紧急切断装置失灵是液氨泄漏扩大的主要原因。事故发生后,氨库西侧约64米处的紧急切断阀很快被关闭,防止了液氨储槽中液氨的继续泄漏。虽然驾驶员对罐车上的紧急切断阀采取了紧急切断措施,但由于该装置失灵,致使罐车上液氨倒流泄漏,导致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三)液氨罐区与周围居民区防护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是导致事故伤亡扩大的重要原因。根据《小型氨肥厂卫生防护标准》(GB11666-89)和当地气象条件,卫生防护距离要求为1000米,而实际最近距离不足25米,远远低于规范要求。因此,液氨罐区与周围居民区防护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是导致事故伤亡扩大的重要原因。
(四)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不落实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1、企业在采购液相连接导管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把关不严,致使所购产品为无证厂家生产的产品,给安全生产造成严重隐患。
2、企业制定的《液氨充装安全管理规定》要求,“液氨车辆来厂后,由当班调度负责检查《液化气体罐车使用证》、《危险品运输许可证》、《驾驶证》、《押运证》等有关证件是否齐全、合格,不合格者拒绝充装。”而该液氨罐车仅有《驾驶证》、《押运证》、《操作证》、《液化气体罐车使用证》,未办理《危险品运输许可证》,手续不全;规定还要求,“来厂车辆必须保证安全阀、液位计、压力表、紧急切断阀、进出口阀、手动放空阀、排污阀的完备、好用,由调度带领氨库操作工进行检查。符合规定由调度填写充装安全许可证并签字,否则不许充装。”而企业提供不出该车的充装安全许可证。以上看出,企业虽然有《规定》,但未严格执行,安全制度不落实,这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3、有关部门在项目审批和城建规划上把关不严、监督不力;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措施不到位,未能及时督促企业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致使辖区行业内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莘县液氨泄漏特大事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府办公厅7月9日发出《关于聊城市莘县化肥有限公司“7.8”特大液氨泄漏事故的通报》,这次会议又专门安排对事故进行剖析。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汲取事故的教训:
(一)高度重视气体充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无论是压缩气体还是液化气体,都是危险化学品,气体充装单位都是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前几年,我省也发生过液氨钢瓶、液氯钢瓶爆炸事故,发生过溶解乙炔泄漏爆炸事故,发生过液氯严重泄漏的社会性灾害事故。近两年,液氨泄漏事故连续发生,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各气体充装企业要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有关法规、标准,认真落实省化工办鲁化管[2002]19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的有关工作要求。
(二)气体充装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法规、标准、制度。
1、所有气瓶充装单位必须持有《气瓶充装注册登记证》,无证不得进行气瓶充装作业。
2、液氨槽车充装必须做到:
①制定科学、合理的《液氨充装安全管理规定》,并严格执行。
②符合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有关规定,证件齐全,安全设施完好。③输氨橡胶软管必须使用具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的合格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GB/T16591-1996),充装前检查软管是否完好。
④充装人员、押运员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充装时必须坚守岗位。
⑤充装岗位配备防毒面具及防毒呼吸器。
⑥充装量不得超过设计允许的最大充装量。
⑦充装过程中确保槽车稳定。
⑧制定《重大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
(三)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的周边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达不到国家有关规定,起因很复杂,但隐患明显,危害性极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八条、第十条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的建设条件及与周边场所的防护距离,都做出了明确规定。提出了已建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不符合前款规定的,由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监督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顿;需要转产、停产、搬迁、关闭的,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上述问题带有普遍性,建议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按照《条例》规定必须立即排查,制定整改意见。
(四)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加强事故隐患整治。7.8莘县液氨泄漏事故,说明了企业隐患查找不彻底,措施不完善,而且落实不好。化工企业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温、高压等特点,任何小隐患不及时整治,都可能酿成大事故,这已经有许多血的教训,因此,化工安全事故隐患的整改问题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我们一定要认真落实江总书记“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重要指示,认真汲取“
7、8”液氨泄漏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基层和基础工作,强化事故隐患整治,确保安全生产。四.液碱盐酸泄露 京沈619公里液碱泄漏事故
时 间:2007年4月9日凌晨4时30分
地 点:京沈高速公路沈阳方向619公里处
事故原因:4月9日凌晨4时30分葫芦岛籍车牌号为辽P 03321的个体槽罐车,运送浓度为45%的26吨液碱到沈阳味精厂。在行驶到京沈高速公路沈阳方向619公里处,被锦州捷轮运输公司车牌号为辽G 03716货车追尾相撞,造成槽罐车内液碱泄漏4—5吨,漏出的液碱随高速公路南侧雨水沟排入高速公路南侧排水沟中。
损失情况:造成槽罐车内液碱泄漏4—5吨,漏出的液碱随高速公路南侧雨水沟排入高速公路南侧的排水沟中。
处置情况:4月9日凌晨4时30分许,葫芦岛籍车牌号为辽P 03321的个体槽罐车,运送浓度为45%的26吨液碱到沈阳味精厂。在行驶到京沈高速公路沈阳方向619公里处,被锦州捷轮运输公司车牌号为辽G 03716货车追尾相撞,造成槽罐车内液碱泄漏4—5吨,漏出的液碱随高速公路南侧雨水沟排入高速公路南侧的排水沟中。6时40分,辽中县环保局接到高速公路方面的通报,立即向县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和市应急办发出预警报告,并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同时,市应急办立即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经请示李超局长,报告市政府应急办和省环监局。并派出相关事故处理人员赶赴现场,与辽中县环保局工作人员汇合,开展环境监测及事件调查与处置工作。经多方努力高速公路与10时20分恢复通车。
现场处理过程:
1、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到达现场后,抢救受伤人员的同时进行堵漏,并将泄漏出的液碱导入公路南侧的排水沟中。
2、辽中县环保局局长及主管局长和“三监”人员先期到达现场,与市应急办会合后共同对事故进行调查。同时应急监测组立即对现场的空气、水及土壤进行采样监测。
3、辽中县环保局在排入液碱的排水沟附近挖出长5米,宽1米,深1米的坑,并将农用塑料薄膜铺在坑中,将排水沟中的液碱转移到铺有农用塑料薄膜的坑中。
4、由市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场专业人员将收集的液碱和受污染土壤运到市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场进行安全处置。
5、市应急办要求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用泥土吸收残留在高速公路路面上的液碱,清理收集完毕后送市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场进行安全处置。清除工作于当日16时结束。
6、槽罐车车主雇佣槽罐车对剩余液碱进行安全转泊。
现场处理结果: 经应急监测组现场监测,现场空气环境未受到污染。事故现场处理完毕后,应急办要求辽中县环保局监测站对事故现场土壤进行检测。监测结果显示经现场处理后土壤未受到污染。应急处理与污染源处置全部完成。
经验小结:在这次事故处理过程中,(1)县环保局接到高速公路方面的通报,立即向县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和市应急办发出预警报告,并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勘察实施救援对最大降低人身及财产损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市应急办立即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经请示李超局长,报告市政府应急办和省环监局,各级领导密切关注,亲自指导为做好救援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派出相关事故处理人员赶赴现场,与辽中县环保局工作人员汇合,开展环境监测及事件调查与处置工作。(4)在善后处理工作中,各部门间分工明确、合作密切,充分发挥环境专家组作用,杜绝了事故遗留问题。
几点启示:
(一)事故发生后,消防、公安部门及时出警,控制事故发展,及时上报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和市应急办发出预警报告,各单位、各部门协调一致,信息通畅,是保证应急事故处理的基础。
(二)对事故产生后果准确作出判断,及时提出对策,将污染产生损失降低到最小。
(三)事故现场处理完毕后,后续监测、监测工作要及时到位,确定没有环境安全隐患后,完成应急工作。
1997年5月4日重庆市长寿化工总厂氯丁橡胶污水处理车间调节池发生爆炸 当场炸死12人伤6人。
一、事故经过
该厂污水调节池及处理装置于1989年设计1991年兴建1995年基本建 成1996年9月开始化工试车处理氯丁污水。它是氯丁新线工程的配套项目 共有AB两个调节池及沉淀隔油池发生爆燃事故的是A池。
5月4日11时30分总厂工程公司3名维修人员在污水调节池处装配 一根管道。由于此处易燃易爆化学物质积聚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在此处 施工本应冷配但3人既不办动火手续又不听污水车间主任、安全员的劝告、制止擅自违章动火在调节池污水进口槽上方配管处动火造成进口槽起火。接到火警报告后厂消防队紧急出动污水车间等部门的人员也参与灭火。11 时42分调节池发生爆炸混凝土顶盖被炸翻致使在调节池灭火的12名职 工当场身亡其中包括7名消防队员另有6人受轻伤。与此同时氯丁新线装 置紧急停车火焰于12时许被扑灭。
二、事故分析
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违章动火。氯丁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可燃物 常温下易挥发达到可燃范围因此其相应界区严禁动火。但是工程公司3名 职工在此处施工时既不办动火手续又不听污水车间主任、安全员的劝告、制止擅自违章动火由此而引发污水调节池起火爆炸。
在这起事故中爆炸内因是池内有可燃气体外因是火种窜人。因氯丁污 水混有固态杂质物调节池要不定期地进行清理清理时杂质从池底阀排出。4月中旬污水车间决定对调节A池进行清理由于池底阀被凝胶等固态杂质缠 住打不开只得用潜水泵抽水当抽到剩水位时仍无法全部抽走。由于剩余 污水尚超过120m3内部的易挥发物质慢慢挥发同时正在运行中的B池易 挥发物质通过排气管也不断扩散到A池使A池中可燃物不断积累。在着火后 的燃烧过程中可燃气及火焰从进口管窜人A池导致爆炸。
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这起事故的发生损失重大教训极其深刻说明企业领导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安全隐患的整改还有死角存在着有令不行、有章不循 的严重违纪行为必须采取坚决措施对全厂安全工作进行深入检查、整改。(1)加强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制层层建立安全 网使每个职工懂得“自己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注意保护自己也注意保护 他人。
(2)强化安全管理严肃劳动纪律加强安全教育和检查力度特别对青年 工人尤其要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对于违章作业行为要严肃处理绝不 能姑息迁就。
(3)加强安全队伍的建设。针对厂安全队伍老化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 采取积极措施补充新鲜血液择优上岗。安全管理工作重点面向基层发现 隐患狠抓落实。对消防队力量及时充实完善消防器材。
(4)积极采取技术改进措施向技术进步要安全。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工艺 技术、科学管理方法逐步淘汰存在着不安全因素的工艺、设备和操作方法 积极采取自动化减少手工操作提高效率减少废物排放提高生产过程中 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对氯丁污水处理装置的安全可靠性进行全面检查①预处理池AB改 密封为敞口坚持人工下池清理前必须通风用新鲜空气置换分析合格后才 能下池。②对污水进入预处理池的流槽现场定期清理及时运走废胶、高聚物 等垃圾。③对道路边的半密封氯丁污水沟改为敞开式。④对进入污水处理场的 碳氢相送二氯丁焚烧炉及其焚烧工艺进行科研技术攻关。2004年7月6日某企业一合成车间发生了一起由动火作业引发的乙炔气 瓶着火事故幸未伤人。
一、事故经过
2004年7月6日13时50分左右该合成车间的一次水总管道由于穿孔 需要补焊车间安排了停工由2名维修工配合焊工实施这次补焊作业。15时20分左右作业现场的乙炔气瓶上部突然起火伴随着黄色火焰冒 出一股浓浓黑烟。
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焊工竟不知所措几乎惊呆在那里而配合焊工作业 的一青年维修工却表现得头脑清醒遇惊不乱他径直跑到距着火点15m外的 灭火器材柜旁提出一具小型二氧化碳灭火器打开灭火器开关瞬间将火扑灭 从而使得此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害。
二、现场勘察情况
施焊单位是一个使用乙醇的防爆车间。施焊对象为车间西墙外、距地面2.5m 高操作平台上方的架空一次水总管道。
上述操作平台开有一个长3.5m、宽3m用于电动葫芦起吊作业的预留孔。乙炔气瓶、氧气瓶放置在操作台下一楼的地面上距离该预留孔西边水平距离为 1m。动火部位在预留上方偏北距其北边沿的水平距离为0.5m。
预留孔下方的地面上放置一个3t的卧式计量罐该罐的一个圆形封头与 乙炔气瓶相对距离为1.8m。
乙炔气瓶低压表的连接丝扣附近有乙炔气不完全燃烧后留下的较深的一片 炭黑色。
同时查明由于该车间安全员错误地认为动火对象是一次水管道且周围设 备进行了清洗便自作主张未到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办理动火作业证。
三、原因分析
1.作业前焊工忽视对施焊所需设备、工具的安全检查未发现乙炔气瓶的 安全附件低压表出现泄漏点。
2.实际上放置在操作台下的2个气瓶与动火点的水平距离只有1.5m违反 了有关在动火作业中乙炔气瓶放置点与焊接地点之间水平距离不小于10m的 安全规定。
经现场模拟实验后证实作业时高处焊接作业产生的部分高温焊渣落到 预留孔下方的计量罐圆形封头上经反弹后溅射到对面的乙炔气瓶上方点燃 了低压表连接丝扣处泄漏出来的乙炔气体。上述两点是这起着火事故的直接原因。
3.车间安全员未办理动火作业证也未在动火前做全面的安全检查属于失 职和违章作业行为。
由于负责动火审批的企业安全主管部门的技术人员不知道车间动火的信息 未到动火现场这样一来车间即失去了安全技术人员指导和监督、检查。这是 乙炔气瓶着火事故的主要原因。
四、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动火作业禁令》中有关在禁火区动火的前必须办理动火作业证 的安全规定。
2.按有关规定在动火作业中乙炔气瓶放置点与动火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不 少于10m。3.在施焊作业前对气瓶及其安全附件、工具、相关设备、作业现场进行详 细的安全检查保证动火安全措施逐渐落实。
4.鉴于这起着火事故发生后现场员工的不同表现有的临危不惧或立即去 打厂内消防电话报警或提起灭火器灭火而有的不知所措这一现象反映出员 工在心理素质和现场抢险、救护技能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针对这一情况企业应该开展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天候的“四全”安全 管理尤其要进行深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经常开展岗位安全技术练兵、事故防范演练和事故应急预案活动以求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突发事故现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事故应急救援技能。
五.安全带
机修工跌落死亡事故案例分析
一、事件梗概;
1988年8月9日9时10分,某矿机电科保运车间的四大件机修工朱某,登上离地面3.47米高的验绳平台,在检查老副井绞车低频运行的主提升钢丝绳时,突然从平台上落下,跌落至水泥板上,大脑严重受伤,送到矿工总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原因分析: 1、3.47米高的验绳平台无护栏,朱某未佩戴保险带。
2、安全自保意识差。
3、验绳时较长时间低频运行容易给他造成眩晕。
三、预防措施:
1、绞车低频运行验绳时,作业人员应集中精力,认真验绳。
2、所有登高人员及出井口2米以内作业人员保险佩戴保险带,保险带栓在牢固处。
3、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