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988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处理违法违章占用土地及土地登记有关问题决定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处理违法违章占用土地及土地登记有关问题决定 深府〔1988〕253号
为了加强土地管理,惩处制止违法违章占用土地的行为。做好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用地的清理、登记和发证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市政府1982年以来的有关文件规定,对违法违章占地以及土地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特作如下决定。
一、关于非法占用土地。
根据在1982年1月1日至1988年1月2日期间发生法律效力的《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第四条和市政府的有关规定,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为非法占用土地:
(一)未经市政府及其授权机关批准而占用国家和集体土地的;
(二)用欺骗手法骗取批准土地的;
(三)超过批准数量多占土地的;
(四)利用国家征用土地之机,以回扣土地作为条件,向征用单位回扣土地的;
(五)农村私人住房每户宅基底面积超过80平方米的;
(六)国家干部、职工在特区的私人建房用地,未经深圳市清理私人建房领导小组验收认可的;
(七)采取其它手段非法占用土地的。
二、对国家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或个人非法占用土地的处理。根据1982年5月14日颁发的《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和市政府1982年7月1日实施的《深圳市城市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规定,至本决定颁发以前非法占用的土地及其责任分别作下列处理:
(一)尚未建成使用的土地一律无偿收回;
(二)已建成使用的,但影响城市建设规划的应限期拆除,逾期不拆者,应强行拆除,以料抵工;
(三)已建成使用,但不影响城市建设规划的,经报市房地产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占地面积按每平方米处以60元(学校、幼儿园、敬老院等公共福利事业可以酌情减免)罚款后,补办手续,允许留用。
(四)国家干部、职工、城镇居民以及本人在特区没有常住户口人员的非法占地,应按深委〔1983〕22号、深府〔1983〕100号文件的规定予以处理。
(五)非法占地的责任当事人是国家干部、职工的,应由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三、对农村违法违章占地应根据有关法规分别给予处理。
(一)1982年9月17日《深圳市经济特区农村社员建房用地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深府〔1982〕185号文),颁发以前已建房屋用地超标准的,建房者应退出超过标准部分的土地,不能退出者,在不影响城市规划和群众公认的情况下,原则上不作处理。
(二)深府〔1982〕185号文颁发以后,凡超出文件规定的用地标准,但经市或区城建部门批准、手续完备的,原则上由各管理区按深府〔1982〕185号文件自行进行处理。其超出标准部分的土地,应予退出;不能退出者,在不影响城市规划的情况下,应按《广东省村镇建房用地管理实施办法》第二十三条例规定,由用地者向原土地单位每平方米交付10—20元土地补偿费。
(三)深府〔1982〕185号文件颁发以后,未经市或区城建部门批准而擅自占地建房建厂,或超过批准用地数量占用土地,以及深府办〔1986〕411号文颁发以后超过用地标准或超越农村已划定的用地红线范围的用地一律按非法占用土地作下列处理:
1.尚未建成使用的土地一律无偿收回;
2.已建成使用,但影响城市建设规划的应限期拆除,逾期不拆者,应强行拆除,以料抵工;
3.已建成使用,但不影响城市建设规划的,按下列规定处理,允许留用的,交罚款后,补办手续;
(1)每户一幢宅基底面积超过80平方米的,超过部分在20平方米以内的,每平方米罚款30元,超过部分在20平方米以上的,每平方米罚款60元。
(2)同一户建有二幢住房的,其宅基底面积之和不超过80平方米的予以保留;每幢宅基底面积均不超过80平方米的,按前款规定罚款后,给予保留。(3)同一户建有二幢或二幢以上住房的,其中有一幢宅基底面积超过80平方米的,按本条(1)项规定罚款后,保留一幢;或按本条(2)项的规定处理留用后,其余房屋应没收或作价为公有。
(4)农村集体工商企业用地人平超过15平方米的,超过部分每平方米罚款30元后,给予保留。
四、关于买卖和擅自转让土地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买卖和擅自转让土地处理:
(一)农村集体单位或个人,将集体所有制土地或由个人使用的土地,卖给或擅自转让给他人,从中牟利的;
(二)国家机关、社会集团、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将其使用的土地,出卖或擅自转让给他人,从中牟利的;
(三)任何单位或个人,以自建办公楼宇、厂房、职工住宅等名义,未经市政府批准,擅自将批准的土地出卖、转让或作为入股、投资条件,与他人合作兴办企业或建房分成,从中牟利的;
(四)房地产开发部门,未经市政府批准,直接将批准由其开发的土地出卖、转让,从中牟取非法利润的;
(五)农村村民以及华侨、港澳台胞将按规定留作自用的宅基地出卖、擅自转让或以宅基地作为条件,与他人合作建房分成,从中牟利的;
(六)以转让地上物为名,变相买卖土地的;
(七)以提供设备、资金作为条件,为农民修建厂房、住宅等,换取农民集体土地的;
(八)采取其它不正当手段买卖或擅自转让土地的。
五、依照《暂行办法》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对买卖或擅自转让土地作如下处理:
(一)没收其非法所得的资金、建筑物和其它物资,并对当事人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二)无偿收回其未建用的土地;
(三)对已建成使用,但影响城市建设规划的应限期无偿拆除,逾期不拆者,应强行拆除,以料抵工;
(四)已建成使用,但不影响城市建设规划的,除对本条第(一)项规定没收其非法所得部分外,对其余部分,可从非法占地之日起,到补办手续,允许留用之日止,在允许用地面积的范围内,每平方米每天处以一角钱的罚款后,予以留用;
(五)主管人员是国家干部、职工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未按批准文件或城市规划的规定使用土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应按《暂行办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作违章占地处理:
(一)按批准文件和城市规划的要求限期改正;
(二)对已建成使用,无法改正的用户,应向市土地房屋登记发证办公室申请,经市房地产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后,确认土地使用权,并从改变土地用途之日起,到批准之日止,每天每平方米以一角钱的罚款,其土地使用费如改变后高于原土地用途的,应按改变土地用途之日起缴交。
七、超越《暂行规定》、《暂行办法》和深府〔1982〕185号文件规定的审批权限,非法批准的用地和改变用途的用地一律无效,按本决定
二、第(一)至第(五)项和
六、规定的办法处理。
对滥用职权乱批土地单位的主管和经办人员,应视其情节轻重,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接受贿赂触犯刑律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持有市规划局发给的规划红线图,并已占用土地,但尚未办理征地手续的,按规定补办征地手续,从开始用地之日起应交征地费数额并按银行利率,向被征地单位交付利息。
九、自批准用地之日起2年内未施工的(临时搭设建筑物的按未施工论),除经申请获准延期者外,原批准用地一律收回。
十、按规定受到处罚后,允许留用土地的用地者,必须按有关规定补办手续,并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请登记书;
(二)处罚决定和罚款收据;
(三)其它认为必要提交的文件。
十一、本决定颁布以后的违法违章占用土地,应从严从重处理。
(一)凡违法违章用地,一律限期退出,并给予罚款。
(二)罚款金额按用地面积每平方米三百元计算。并没收其买卖、租赁或变相买卖,租赁土地的全部非法所得。
(三)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除给予罚款外,还应责令其改正。
(四)对违法违章用地的负责人、直接责任人或违法违章个人,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十二、《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颁布后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应按有关规定补交地价款或缴付土地使用权转让费。
十三、1982年5月14日《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颁布以前,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单位,未经市规划局划定红线使用的土地,应按实际用地范围、确定界址点(无土地纠纷),并测定坐标,量算面积,确认土地使用权,不定使用年限。但必须在土地使用证和登记卡的备注中注明:“未经市国土局批准,该幅地不得擅自扩建和转让,当城市总体规划需要时,可按国家有关政策,做适当补偿后征用”。
十四、深圳市市属单位(简称中方)以土地入股与客商或其他单位合资建厂、兴办企业的用地,如按合同规定出资各方的资金或设备已全部投入的,土地使用证书应该发给合资合作企业本身,未按合同规定出资各方的资金设备尚没有投入或部分投入的,土地使用证书应该核发给中方或深圳方面的主管部门。
十五、属于规划退红线(如城市道路、绿化带)用地,应按退红线后的地界确定界址点,并测定坐标,量算面积;属于建筑退红线,仍按红线图确定的地界和面积,确认土地使用权。
十六、实际用地与红线图不符,面积相差不大,原则上按红线图确认土地使用权,但已建成永久性建筑物无法改变的,在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按实际建筑占地范围,确定土地使用权。
十七、相邻地界有矛盾时,应按城市地籍管理的原则和城市总体规划,调解处理,重新确定用地范围,并核实土地使用权。
十八、凡下列情形用地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
(一)1962年9月27日《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公布前,全民所有制单位已经使用(不含借用)的土地。
(二)1962年9月27日《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公布以后,国家建设已经征用的土地。
(三)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全民所有制的土地。
(四)1962年9月27日至1982年5月14日,全民所有制单位使用集体所有制的土地,虽未办理过征地手续,但有合同,并做过物资支援或安置了劳动力的土地。
(五)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乡镇以上单位以土地入股,兴办中外合资企业用地。
(六)经市规划局划定的农村私人建房用地和工商业用地。
(七)办事处机关以及办事处集体企事业单位使用的土地。
十九、属于农村规划红线范围内的农民私人建房,按第三条第三款确认的基底面积核发土地使用证书。
二十、按深府办(1986)411号文规定,以每户200平方米划拨给各村的私人建房用地(包括村内道路、市政公用设施、绿化带、文化体育活动场地),应按本决定十九条规定,扣除私人建房用地。其余用地(予留地)由村委按使用性质,登记领取土地使用证书。
二十一、农村规划红线范围以外的农民私人建房用地,按房屋登记有关规定确定的宅基底面积,由市国土局登记造册(违法违章占地和建筑除外),暂不予发证。
二十二、本决定由市、区土地房屋登记发证办公室负责执行。罚款在壹千元以下和临时违章建筑物的拆除,可由各管理区土地房屋登记发证办决定和执行;罚款在壹千元以上,需要没收或拆除永久性建筑物的,由市房地产改革领导小组批准执行。
二十三、在处理违法违章占用土地以及土地房屋登记发证的过程中,行贿、受贿、敲诈勒索、贪污、营私舞弊、或煽动群众闹事,阻挠土地清理、登记发证工作的必须从严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十四、处理违法违章占用土地的罚款收入,上缴市财政局。土地房屋登记发证办公室在对用地进行清理、登记和发证工作所需的费用,由市财政局核发。
二十五、受到处理的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拒不执行的,市、区土地房屋登记发证办公室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二十六、宝安县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本决定,制订宝安县处理违法违章占用土地的决定,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二十七、本决定由市土地房屋登记发证办公室负责解释。
二十八、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实行,过去本市有关违法违章处罚的规定,如与本决定有抵触的,以本决定为准。
第二篇:关于xxx反映土地占用问题处理情况的汇报
编号:xxxx
xx镇xxx村关于xxx反映土地占用问题
处理情况的汇报
县信访局:
关于xxx女士反映其耕地被xxxx占用,日后其生活没有保障的问题。
经详细了解,xxxx占用其所有土地,共计9.99亩,并且把所有赔偿款付清,共计92000元,还安排其丈夫xxx在xxxx厂上班,每月工资2000元左右,只是该女士还要求:本人和两个孩子日后生活也应有保障,对此问题村委无能力解决,建议xxx女士与xxxx协商处理。
xxx村委 xxxx年xx月xx日
编号:xxxx
xx镇xxx村关于xxx反映问题
处理情况的汇报
县信访局:
关于xxx女士反映xxxx占用该村耕地赔偿问题。xxx村国家征用土地,所有土地安置费平均数10500元,所有土地征用国土资源局均有依据,请领导查阅。
该女士反映强迫村民选举指定的村委候选人一事。经镇政府调查确无此事。
xxx村民委员会 xxxx年xx月xx日
编号:xxxx
xx镇xxx村关于
xxx反映土地被xxxx强行霸占问题
处理情况的汇报
县信访局:
关于xxx女士反映其耕地被xxxx强行霸占的问题,据详细了解,xxxx并不属于强行占用其土地,而是经过国土资源局批准,并有依据。xxx女士已经领取土地赔偿款62000元,但仍觉赔偿数额不达其土地应赔偿数额。对此问题村委无力解决,建议其与xxx协商处理。
xxx村民委员会 xxxx年xx月xx日
第三篇:关于开展土地违法违规问题及处理情况自查自纠工作总结
关于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以来的土地违法违规问题及处理情况自查自纠工作总结
市国土局、市监察局:
根据《关于在全省联合开展对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以来的土地违法违规问题及处理情况检查的通知》(豫国土资发[2006]89号)文件要求,现将我分局开展此项工作的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查贯彻落实《决定》过程中的土地违法情况
1、贯彻落实《决定》精神的基本情况
2004年10月2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2004年10月28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此后,国土资源部又颁布了涉及用地计划、用地预审、征地补偿安置制度和执法监督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为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我分局一是深入学习,广泛宣传。组织全区国土资源系统的干部职工学习、宣传、贯彻国务院《决定》和温家宝总理的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决定》的基本要求和精神实质,把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上来。同时为便于大家学习领会《决定》、讲话和重要文件的精神实质,更好地宣传国家关于土地管理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严格土地管理的基本国策,我区国土部门专门编印了《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文件汇编》、《国土资源法规宣传手册》及多期专题《国土资源要情摘报》送呈区四大家领导班子及相关部门、各乡镇政府、办事处党政一把手。通过宣传,促进了增强珍惜土地、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识。二是严格管理,保护耕地。坚定不移地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严格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大开展基本农田保护情况大检查工作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处理。
2、当前我区土地违法违规的态势和新的动向
经过2003年以来的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尤其是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下发之后,地方政府依法用地的意识有所提高,土地市场秩序有所好转,国土资源违法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当前违法用地形势仍很严峻,县(市)级地方政府公开直接违法的情况已不多见,更多的是为了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县级政府默许、支持,乡镇基层政府组织实施,村组基层干部亲自出马搞“以租代征”。长期一来,由于乡镇基层干部缺乏资源保护和依法用地的意识,更谈不上集约节约用地,导致大量耕地,甚至基本农田被随意圈占等违法用地现象的发生,由于耕地被占而又多数得不到合理补偿,也形成了新的不安定因素。中央严管土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基层农村更难得到落实。同时,国家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乡镇都拟将设立建设新农村的试点,而设立试点的范围有的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的将良田也纳入其范围,将出现新的违法用地迹象,也是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以后,土地违法行为即将反弹的主要问题。
(二)卫片执法检查发现查处和《决定》下发后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典型土地违法行为的自查
《决定》下发,我县一是狠抓了规范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规章制度,并要求要切实按照所确定的工作程序和时限要求,及时受理办事单位和群众的报件,确保公正透明、优质高效。全面融入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工作之中,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二是加大土地动态巡查力度,以每周二和周四定为巡查日。制定巡查路线,加大巡查范围,认真做好巡查记录和现场勘察记录,将各乡镇辖区内的基本农田变化、利用、执行情况做为重点巡查,严格贯彻落实基本农田“五不准”的执行情况,对当场发现的问题,就地依法制止解决。三是坚持县国土、城建监察大队联合巡查执法制度,进一步加化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形成执法合力,更好地打击城乡各类违法乱占土地滥建房屋行为,对城乡各区域违法违规占地建房的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
2005年卫片检查我区共有图斑39个,总面积2503.7亩,其中10号图斑属于开发区分局管辖,44号图斑为伪图斑(临时性晒场),在37块图斑中有合法用地手续的图斑七块9宗用地,面积300.3亩;共查处违法用地31宗,上报后由市局下达行政处罚决定31起,总面积2503.7亩,处以罚款2055.7万元,责令拆除违法建筑32932平方米,给予有关责任人党政纪处分建议12人次,并将有关案件材料移送区纪检监察机关;建议市局移送司法机关案件13宗。切实巩固了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和卫片执法的成果。
(三)自查在查处土地违法行为过程中的有关情况
我分局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国土资电发〔2006〕17号)和《关于严明法纪坚决制止土地违法的紧急通知》(国土资电发〔2006〕22号)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积极组织开展了新一轮的执法检查,对违法严重、性质恶劣的大要案从快、从严、从重查处,做到即处理事又处理人。对各类违法用地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拆除一起,决不能姑息手软。切实起到处理一个,震慑一方的效果。同时建立健全了符合我区实际的规章制度,我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加大土地资源保护力度的文件和规章制度,如《商丘市国土资源局睢阳分局关于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中进一步严格落实动态巡回检查责任制的通知》、《土地日常动态巡查制度》、《违法行为限时报告制度》、《夜间执法巡查工作制度》和《节假日值班巡查制度》、《村级执法监察信息员制度》,通过这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不断堵塞了管理上的空白和漏洞,通过对这些制度的推行和落实,形成了全面到位的土地监管网络,提高了我区土地监察执法的工作效能。
1、通过对违法违规问题特别是处理结果的分析,掌握执法监察适应新的形式、任务和要求的情况。
一是强化职能,充实执法监察机构力量。为适应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严格土地管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矿产资源管理,执法监察机构和专业队伍是执法监察工作的组织保证。必须加强执法监察机构的建设,充实力量,才能使之与所承担的职能、任务相适应。二是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执法监察各项工作制度。执法监察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按照要求,进一步完善信访接待和信访处理制度、巡回检查制度、案件查处制度、集休会审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三是轮流培训,不断提高执法监察人员素质。执法监察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法律知识和业务能力是做好执法监察工作的前提条件,为使这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严格依法行政,我们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方式对执法人员进行轮流培训,使他们熟悉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四是严格执法,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针对目前我县违法用地的现象,积极与其它有关部门配合,采取宣传到位、逐个排查、调查清楚、处理得当。凡属立案标准范围内的违法行为,严格按照《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立案标准》,均依法立案查处,同时与规划监察、纪检监察、公安机关加强合作,“既查事又查人”,坚决追究违法违纪者的责任,对典型案件实行通报公开曝光,严厉打击,从而起到处理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提高全社会国土资源法律意识和对违法行为的震慑警示作用。五是增强保障,坚持预防为主,源头防范。为保障执法监察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将配备必需的交通及办案设备和工作经费,坚持定期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聘请国土资源监察信息员,建立完善国土资源监察信息网,将违法行为消灭在始发状态,把“坚持预防为主、预防和查处相结合”的方针贯穿始终。
2、自查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章适用、执法手段、力度等情况。
在工作实践中,深刻感到国土资源保护必须做到两手都要硬,一手抓宣传,持之以恒;一手抓执法,查处不手软。2003年以来,加强了对各乡镇占用耕地,特别是占用基本农田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做到“发现一宗、制止一宗、查处一宗”。2004年至 2005年下半年我分局虽然无处罚权,但独立和协助市局调查,与县建委建立了联合执法制度,依法立案2宗,面积7.337亩,全部依法处理完毕,其中恢复土地面积2.97亩;收回土地面积0.3亩;退还土地面积4.067亩罚没款2000元人民币。查处矿产违法案件2宗,结案2宗,结案率100%。2006年上半年,立案2宗,面积0.75亩,罚没款1600元,经依法处理后,全部结案。努力把违法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
3、贯彻实施9号令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建章立制是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是贯彻执行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重要手段。我们把这项工作当作重中之重来抓:
一是规范执法主体。通过培训、考试,全县30名国土资源执法人员都取得了行政执法资格证书,实现了全县国土资源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率100%,做到了持证执法、文明执法。严格要求各执法人员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履行职责,从而保证了执法主体的合法性。
二是抓好法制教育。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开展行政执法宣传教育工作。邀请有关单位的同志进行法律知识专题辅导和讲解等等。通过一系列法制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全体干部职工增强了法制观念,牢固树立了依法行政的意识,在处理违法案件和土地纠纷中,能严格按法律程序操作,做到答复问题准确,查处问题及时,有效避免了过去“不作为”或“乱作为”的现象。同时,还专门编印了《依法行政规范土地市场制度汇编》、《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文件汇编》以及《国土资源管理法规宣传手册》向乡镇、县直有关单位和县领导发放赠送,扩大法律法规的宣传面,营造了良好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环境。
三是完善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国土资源局担负着全县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职责,行政权力相对集中,工作涉及面广,引发行政诉讼的几率也比较高。为了妥善处理好这一问题,我们通过建立相关制度、完善权力制衡、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实现了公正、公平执法。通过《集体决策制度》、《用地审批内部会审制度》等制度的制定,对土地审批、采矿权登记等重大许可事项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实行有关业务股室集体会审、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有效地防止了以权谋私行为发生,保证了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通过建立健全国土资源动态巡查、重大疑难案件会审、错案责任追究等制度,使国土资源行政执法行为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四是规范操作,坚持经营性用地市场化运作。2003年,我县通过征用集体土地储备和收购国有土地5宗,面积13310平方米,其中挂牌出让2宗,面积8090平方米,公开竞标1宗,面积33平方米,县政府入库纯土地出让金116.5万元。2004年,我县成功挂牌出让国有土地2宗,面积1419.5平方米,获土地出让金32.85万元。
根据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的统一部署以及省厅有关要求,我县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对经营性项目用地使用权出让历史遗留问题认真进行了梳理,于2004年8月25日将我县4宗土地使用权出让历史遗留问题依据政策规定进行了公告,完善手续,处理完毕。2005年挂牌出让土地三宗,面积3333.67平方米,成交价46.14万元。目前,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在我县得到全面落实。
(四)几点建议
一是抓好《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工作。二是严格依法查处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三是开展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工作机制,加大土地动态巡查力度,及时有效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四是认真处理国土资源信访案件,妥善解决信访问题。五是建立健全执法监察上下监控体系,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国土资源信息网络。六是建议省厅与省编委进一步协调,以正式文件下达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编制级别及人员数量。七是建议省厅督促县级政府尽快完成乡镇土地管理的体制改革,解决土地管理人员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让土地管理人员能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去。
第四篇:土地违法案件调查处理培训材料
土地违法案件调查处理培训材料
一、违法案件调查处理总体要求
(一)土地执法监察原则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适法正确、程序完备。
(二)办案依据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办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三)办案人员
办案人员必须是依法取得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证的工作人员。
二、案件调查取证
(一)案件来源。
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来源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巡查发现、二是上级交办,三是群众举报。
(二)立案。
发现违法线索后,先进行初步调查,将调查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对有明确的行为人和违法事实,需进行行政处罚,符合国土资发„2005‟176号《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立案标准》的,填写《立案呈批表》经主管局长签字批准,予以立案,及时查处。
(三)案件调查取证。
1、调查人员
对批准立案的案件,案件调查单位应指派2名以上工作人员承办,及时进行调查取证及法律文书送达工作。
2、调查材料
调查取证材料要有违法当事人、村、组负责人、有关主要参与人、证人等相关人员询问笔录;现场勘测记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单位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委托书、法定代表人及受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用地协议、缴款票据、相关单位批准文件(发改委立项、规划建设局规划定点批复、土地预审、规划局规划审批、环保局环评等文件)、会议记录等相关书面证据材料;调查完结后要形成土地违法案件调查报告。相关询问笔录内容要能相互印证,如出现差异或矛盾时,要进行补充调查,并以相关书面证据材料为准。
3、询问笔录内容:
(1)违法单位名称(全称)、单位性质、地址、联系方式;法定代表人(违法当事人)姓名、年龄、职务、政治面貌、住址、联系方式;违法建住宅的,要有被调查人家庭人口(含户籍情况)结构及年龄构成、原房等情况;
(2)有无用地审批文件,并审查是否合法有效;(3)建设用途、建设项目名称、规划定点放线日期及人员、动工日期、建设现状(含建筑物名称、栋数、层数、面积、建设程度等)、建筑物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两层以上分层累计)、实际占地面积、破坏程度、占地类型、付款金额、缴付单位、付款类别、收款用途、征地款兑付情况及有无用地协议、会议记录、相关单位批准文件、何时投入使用、村组干部任职期限、原住房及宅基地面积、原宅基地处理等情况;
(4)如属村组集体行为,应提取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询问笔录及会议记录;无会议记录的,应提取与会人员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材料佐证;直接违法用地单位不具备法人单位资格时,应提取其上级主管单位(法人单位)询问笔录,并提供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委托书(要载明委托事项及委托权限)、法定代表人及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等书面证据。
(5)询问笔录首页开始应记载:“我们是户县国土局监察中队(或----国土所)土地监察员,请查看执法证件”字样;询问笔录结尾处应记载 :“
1、你(单位)***的行为,已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条之规定,现责令你立即停止施工,等候处理(或限期改正);
2、你还有无补充;
3、请查看笔录,看有无出入”等字样。
(6)询问笔录结束时,应在末页由被调查人写明“经本人核对,以上笔录属实(或向我宣读过)”,被调查对象应当在笔录上逐页签名、按指印。
3、现场勘测
案件承办人员进行案件现场勘测时,必须现场制作勘测笔录,绘制现场勘查平面图。现场勘测时,应由案件承办人员、当事人及被邀参加人(见证人)共同到场,并由各方在勘测笔录及现场勘查平面图上签字。
勘测笔录上应写明建设现状,含占地面积、建筑物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设程度或破坏程度、占地四至等内容。现场勘查平面图要准确标注建筑物名称、栋数、层数、建设程度或破坏程度、占地及建筑物尺寸等内容和数据;现场勘测平面图绘制及数据标注要规范整洁,能反映建设现场完整情况。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每宗违法用地案件,须附对应位臵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06-2020年),并标注出违法用地位臵及占地类别。标注要整洁规范,能反映出占地的具体位臵及占地形状。
5、责令停止土地违法行为通知书
经调查发现有违法行为的,应立即下发《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在存根上注明建设现状和建设程度(或破坏程度)。
6、土地违法案件调查报告
违法案件调查结束后,承办人要书写《土地违法案件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要能全面反映违法用地情况,主要有以下内容:违法单位或个人的基本情况、有无用地批文、有无其他部门批准文件、用地合同主要内容、建设项目名称、动工日期、建设现状(建筑物名称、栋数、层数、建设程度或破坏程度)、占地面积、建筑物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证据情况、占用土地的现状地类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类、违反的法律条款、处理依据的法律条款、以及办案人员对违法单位或个人提出的处理建议。调查报告结尾处要加盖调查单位公章,并由案件调查人员签字,注明报告形成日期。
三、违法案件处理。
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下发听证告知书、听证通知书、处罚告知书,并将案卷移交监察科依法定程序处理。监察科对移交来的案件材料进行审核,对材料不齐、事实不清的,退回补充调查,调查人员应在5个工作日内补充调查完毕;对材料齐全、事实清楚的,按下列程序处理:
(一)违法案件调查取证结束,三日内向违法案件当事人先送达《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填清违法事实、违反条款及拟行政处罚内容。
(二)《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送达后,当事人三日内提出听证申请的,当日确定听证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主持人,并及时向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填清听证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主持人姓名及当事人提出主持人回避的具体截止时间。召开听证会的时间定在《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下发七日后;一般案件由监察科长主持召开听证会,重点案件由主管领导主持召开听证会;提出主持人回避的,截止时间一般在听证会召开三日前。听证会当事人可亲自参加,也可委托1至2人参加(带委托书)。
(三)在《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送达三日后,当事人放弃听证,或听证会召开后违法事实清楚、处理依据合法的情况下,三日后向违法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告知书》,填清违法事实、违反条款、行政处罚内容及提出陈述、申辩的具体截止时间。提出陈述、申辩的截止时间一般为该告知书送达七日后。如听证会发现违法事实存在出入的,待补充调查结束后下发《行政处罚告知书》。
(四)以上时间段,最后一天是节假日的,顺延至下一个工作日。
(六)《行政处罚告知书》下发陈述、申辩到期后,七日内由案件承办人拿出处罚建议,上报局务会研究决定,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先行移送公安、检察机关处理;需追究党政纪责任的,向相关单位提出党政纪处分建议。
(七)《行政处罚决定书》制作完成后,由案件调查人员在七日内送达违法当事人。
四、申请执行
(一)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内自觉履行处罚决定内容,未起诉、未申请复议的,到期后(拆除案件送达后两个月、其他案件送达后三个月)由案件调查人员在五个工作日内向违法当事人下发《土地行政处罚催告书》,十日内违法当事人仍未履行处罚决定的,由监察科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当事人不服处罚决定,提起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决定维持的,由案件调查人员在五日内向违法当事人下发《土地行政处罚催告书》,十日内违法当事人仍未履行处罚决定的,由监察科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决定撤销的,按相关规定处理。
五、结案
(一)移交强制执行申请书后,承办人填写《违法案件结案呈批表》,经主管局长批准后结案。
(二)整理材料装订档案,一案一档。案卷应按照下列顺序编目装订,立卷归档。
(1)案卷目录
(2)行政处罚决定书及送达回执(3)罚款票据
(4)土地犯罪案件移送书及送达回执(5)党政纪处分建议书和处理决定(6)违法案件调查报告(7)立案呈批表
(8)案件来源、信访材料(9)现场勘查平面图(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11)责令停止土地违法行为通知书及送达回证(12)听证告知书存根及送达回证(13)听证通知书存根及送达回证(14)听证会纪录
(15)处罚告知书存根及送达回证(16)催告书存根及送达回证(17)调查笔录
(18)合同书、协议书、交款凭证、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身份证复印件、会议记录、违法现场照片等书面证据材料
(19)强制执行申请书(20)结案呈批表
六、调查取证及法律文书送达相关要求
(一)违法案卷中所有材料,除打印、复印外,均应用钢笔或中性笔书写,不得用油笔等不能长期保持字迹的书写工具,更不能使用铅笔。询问笔录要清楚记录询问内容,不得使用容易产生歧义、影响证据采信力的记录方式和语言。
(二)询问笔录、现场勘查笔录、现场勘测平面图应在被调查人当面现场制作,询问笔录应专人记录,不得出现多人笔迹(不含签名)。
(三)询问笔录、现场勘测笔录首页所列项目、相关数据要填写齐全,调查人、勘测人、被询问人、见证人须签字按指印,并注明见证人身份。询问笔录、现场勘测笔录、现场勘查平面图相关数据处要由被调查人按指印。
(四)交款票据、用地合同、相关部门文件、会议记录等书面证据材料,复印件要先与原件进行核对,在无出入的情况下,由提供人签名、注明提供日期。
(五)立案呈批表、停建通知书、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行政处罚处罚告知书、行政处罚催告书等法律文书由各调查单位自行编号并填写下发,存根及送达回证由调查单位负责人签发,承办人签名。各项法律文书各调查单位要分类登记造册。
(六)停建通知书、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行政处罚处罚告知书、行政处罚催告书等法律文书要规范填写。一是文书发送主体填写要规范,是自然人违法的,主体为违法者个人姓名;是法人单位或集体违法的,主体为法人单位或集体全称,且各法律文书主体要填写一致;二是法律规定既有主罚又有从罚的,主、从罚均须填写。涉及罚款的,按法律规定的幅度填写;三是处罚内容不能超越法律规定填写,如补办用地手续等;四是不能出现《行政处罚告知书》比《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处罚内容更重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两者处罚内容是相同的;五是法律文书存根和向违法当事人所发原件内容必须一致,并在中缝线处上下方向将编号用汉字大写。
(七)停建通知、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行政处罚处罚告知书、行政处罚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催告书等法律文书送达时,必须现场填写送达回证及存根(处罚决定书无存根)。送达回证上要填齐收件人姓名(或单位名称)、案由、法律文书名称、送达地点、送达时间、签发人、送达人、收件人等内容。送达回证及存根均要由收件人签名,并由其注明签收时间。送达时间、收件人签名处均要按指印。以上法律文书送达后三日内将送达回证送监察科。
(八)法律文书送达分为直接送达、留臵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在实际工作中,邮寄送达、公告送达一般不予采用。
(九)法律文书送达回证由家庭成员中成年家属代收的,应注明与违法当事人关系;违法当事人拒绝签收时,注明事由,邀请村干部、乡镇土地协管员或包村干部两人以上作为第三方见证人,在《法律文书送达回证》上签字并按指印,注明见证人身份及留臵送达地点等内容,并将法律文书留臵在送达现场。
(十)应保持笔录字迹工整、材料整洁完整,相关日期、数据不得涂改。
(十一)违法案件应在20个工作日内调查结束,20个工作日内因客观原因无法完成的,报主管局长同意可适当延长时间,但最长不超过30天。
七、其他要求
(一)案件承办人员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客观、公正地进行调查处理,对案件相关证据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坚决杜绝违规代签和要求违法当事人提前在空白法律文书送达回证上签字盖章现象。
(二)案件调查取证须2名以上工作人员共同进行,并向调查取证对象出示国土资源执法证件。
(三)案件承办人员与被调查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主动申请回避。
(四)案件承办人员不得使用哄骗、恐吓以及其他不正当方式进行询问。
(五)案件承办人员在调查处理过程,不得存在接受违法当事人的吃请等不正当行为。
(六)案件承办人应按期完成调查取证和法律文书填写送达工作。
第五篇:土地信访问题处理经验材料
一、周密部署,扎实安排
二、明确责任,加强督导
宜阳县在集中处理涉土信访突出问题中,强化案件领导责任制。各乡(镇)人民政府、及涉农相关部门根据包案情况,分别成立了集中处理工作组、联合工作组,并由县主要领导包乡、乡主要领导包案,明确各乡(镇)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确保每个案件落实到人,责任落实到人。同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对案件的处理情况,各工作组都分门别类写出专题结案报告,由工作组成员、组长、乡(镇)书记、乡(镇)长签名,当事人签出意见书,达到一案一报。对不能如期解决的重大疑难案件,由工作组组长、乡(镇)第一责任人到专项整治办公室说明不能解决的理由,并提出下步工作打算和设想,做到不推诿、不回避,想方设法,采取措施,稳定上访群众,切实解决问题。根据分片包干需要,宜阳县成立了以四大班子领导牵头的4个督导组,分工负责,深入各发案村,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对各乡(镇)案件办理情况进行巡回督导,跟踪督办,及时做好协调矛盾和案件处理指导工作,确保案件高质量办结。
宜阳县韩城镇距县城25公里,因道教圣地福昌阁而久负盛名。近年来,韩城镇政府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努力打造“商贸重镇、畜牧大镇、豫西名镇”。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社会的稳定,该镇东、西关及官东村200余户村民的宅基地落实问题,成为了镇政府的“头疼事”。1995年,官东村四组14户群众在宅基地规划定位时,因除树问题而引发纠纷,加之,村委班子换届、部分村民在宅基地划分中存在不同意见,而从中阻碍,致使14所宅基地一直无法落实到位。1997年,该镇西关村原村委在给群众方宅基地时,只收钱,不落实地块,由于各村组用于规划宅基地的土地有限,致使200余户群众的宅基地一直没有落实到位,群众上访不断,县信访局、国土局几次组织人员驻村协调,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000年,为适应城镇建设步伐,该镇官东村委在原郑卢路已废置不用的老公路上规划了一排24户临街宅基地,并于2000年12月,经县政府批准办理了土地使用证。2003年3月,在县政府号召下,韩城镇在郑卢路两侧进行了通道绿化,绿化带全部在公路控制线15米内,24户群众因通道绿化的树木影响到其通向郑卢路的出路,而不能建房,并因此引发了与镇政府之间的矛盾。
五、扎实推进,力求实效
在集中处理涉土信访问题的一个月时间内,宜阳县委、县政府每周召开一次由县派工作组、案件督导组及各乡(镇)主抓信访领导参加的案件汇报会、交流会、总结会,坚持疑难案件县领导亲自督办,限时间,要结果。县派工作组、案件督导组本着“以人为本,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稳定一方”的工作指导思想,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被动信访为主动查访,深入到发案乡村、农户,直接面对当事人了解案情,抓住案由,并通过走访群众,对当事人反映的问题逐条逐项层层落实,逐案办理。对135起涉土信访案件,县派工作组及各乡(镇)都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做到了查清问题,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及时与上访人见面,并且一案一卷,上报存档,使一大批信访突出问题得到了解决。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坚持难案重点抓。凡是事实准确,处理难度大的案件,采取现场办公,通过召开有村民组、当地群众、当事人参加的群众会议,公开处理,使广大干部、群众亲身目睹,维护了法律尊严;坚持在处理问题上,秉公执法。不吃请、不讲情、自身净,敢顶说情风,得到了群众支持,使案件办理得顺利,群众满意;坚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初发阶段;坚持对案件“回头看”。对已解决案件进行回访,看案件是否真正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通过集中处理工作,进一步转变了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强化了基层各级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的意识,减少了重复上访、越级上访、异常上访现象的发生,从根本上维护了社会大局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