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省科协实施“五项行动计划”总体方案
附件2
安徽省科协实施“五项行动计划”总体方案
(2014年—2018年)
为贯彻落实省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精神,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助力计划、公众科学素质提升计划、科技人才成长服务计划、提能力强学会行动计划和抓组织建家园工作计划(简称“五项行动计划”),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科协工作的重点任务,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实施“五项行动计划”是今后五年全省科协工作的行动指南,是推动科协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把深化改革、务实创新作为主动力,把“建设创新安徽、推动转型发展”作为主战场,把调动和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作为主抓手,充分发挥科协人才、智力、网络优势,不断增强科协服务创新、服务社会和政府、服务科技
工作者的能力,构建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人才举荐、决策咨询、组织建设的“五位一体”的科协事业发展格局,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谱写中国梦的安徽新篇章做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改革创新,勇于突破。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奋力担当、勇于突破。
联合协作,合力推进。联合集聚各方力量,加强协作,合力推进。集成优化系统资源,统筹协调,联动推进。
示范引领,辐射带动。选准具有优势、带动性强的项目,开展试点示范,以点带面,积累经验,分步实施,全面推开。
突出重点,形成特色。把握主攻方向,选择关键环节,集中力量突破。结合实际,发挥优势,确定有限目标,打造工作品牌。
二、主要目标
——科技创新助力计划。学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充分发挥,服务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海智计划集聚海外科技资源、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窗口”作用进一步显现,引进高新技术项目100个,引进高层次人才100人。服务基层科技创新的能力不断增强,组织科技工作者为2000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100项。
决策咨询成果质量不断提高,科技思想库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培育一批骨干科普企业,科普产业提质升级。
——公众科学素质提升计划。《科学素质纲要》实施扎实推进,共建共享、监测评估、奖惩激励机制更加完善,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科普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科普信息化扎实推进,科普资源更加丰富,科普人才队伍发展壮大。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基本科普服务更加公平普惠。力争到2018年全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超过5%。
——科技人才成长服务计划。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面进一步扩大,联系渠道更加畅通。学术活动在培养科技人才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举荐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表彰100名全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150名全省优秀科技工作者。重点宣传100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和50家创新团队。维护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工作进一步加强。科协特色的科技人才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提能力强学会行动计划。学会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内部治理机构不断完善,对会员的凝聚力、吸引力持续增强。学术活动对促进原始创新的作用显著增强。支持5—10家省级学会设立专项科技奖。培育30家示范性省级学会,引导50家省级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3A级以上的省级学会数量达到60%。
——抓组织建家园工作计划。科协组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加强,新建科协基层组织80家。建立省科协常委联系点50个、委员联系点100个。实现新进科协干部业务培训全覆盖。科协组织对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明显增强;科技工作者对科协组织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科技创新助力计划
1、搭建服务科技创新平台。围绕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向基层集聚,重点办好安徽博士科技论坛、安徽省科协年会、学术沙龙等高端、前沿、综合性学术活动,推动原始创新。组织100家省级学会面向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技术需求开展专业化服务,促进产学研用融合,服务协同创新。实施5612工程,组织1万名科技工作者为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人才培训等提供科技帮扶,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组织企业科协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继续实施中国科协“企业专利信息应用”项目,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农业科技创新,实施科普惠农兴村“百万工程 ”,推广农业先进技术100项,培训1万名农技协带头人和骨干,助力美好乡村建设。加强科技思想库建设,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成果;开展省级科技思想库
试点示范,提升省级学会和市科协开展决策咨询工作的能力。
2、加强海智工作。围绕引项目、引人才、引智力并举,丰富海智计划工作内涵,着力引进关键核心技术、高层次人才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提升海智工作品质。发挥已建6个海智基地的示范作用,新建一批海智基地。加强海智技术转移、海智项目推进两大服务平台及海智专家科技创新协会建设,充实完善海智人才库、项目库,拓宽引进海外智力渠道。开展海智项目推介、人才对接、专家联谊活动,邀请高层次人才携带高新技术项目与开发园区、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开展交流合作。建立“引进、跟踪、推进、落地”工作机制,完善激励机制、联络机制和服务机制。支持学会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民间科技交流,办好皖台科技论坛等活动。
3、推动科普产业发展。围绕科普产品市场培育、科普产品研发、科普产业集聚,重点办好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加强市场化运作,积极向国际招展招商,打造成为科普资源集散中心。支持科普产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普产品。加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科普产品的研发制作,推动“科普云”项目建设,构建开放性的数字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支持科普产业园建设,培育一批骨干科普企业。建立科普产业战略联盟,汇聚科普产业领域的人才、资源、技术优势。开展科普产品政策和标准研究,指导科普产业持续发展。
(二)实施公众科学素质提升计划
4、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围绕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主题,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品牌活动,扩大百名科技专家乡村学堂讲科普、流动科技馆巡展、科普大篷车“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等特色活动的覆盖面。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引导社区居民养成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展高校科学营、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等活动,激发青少年创新热情,培养实践能力。
5、推进科普信息化。围绕创新科普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重点加强网络化科普建设,推动科普网站建设,赋予科协门户网站科普功能,推动主流门户网站增设科普栏目;利用微信、微博等信息化手段传播科学知识,扩大科普的受众面。加大广播电视、网络媒体、报纸等大众媒体科普栏目的制作和投放力度,做好科技领域热点敏感问题、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提升科普应急能力。
6、加强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推动综合性科技场馆和专业科技馆建设,2016年建成安徽省科技馆新馆和安徽省
青少年活动中心;推动设区的市建设综合类科技场馆,促进有条件的县建设主题、专题等特色科技馆;推动科技馆免费对公众开放。加强科普示范体系建设,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45个、科普教育基地140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480个、示范科普惠农服务站500个、科普示范社区540个。全省70%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建有科普活动站。
7、加强科普资源开发、集成与共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引导学术资源向科普资源转化,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向公众开放科研设施;围绕节能减排、生态保护、健康卫生、食品安全、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等主题,集成一批科普资源包,数字化科普资源达2TB;支持优秀原创科普作品,扶持50个优秀创作团队,开发100项科普挂图、图书、影视等科普作品;开展主题科普展等巡回展出活动,推动展品在各类科普场馆、设施、服务机构之间交流。
8、建立社会化科普工作机制。围绕《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建立完善科普工作的联合、共建机制,落实目标责任制,开展全省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业绩考核。
(三)实施科技人才成长服务计划
9、表彰举荐优秀科技人才。做强做响科协优势科技奖
项,每年表彰奖励20名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使“安徽青年科技奖”成为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品牌奖项。每两年表彰50名“安徽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使之成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的优质品牌。引导和支持省级示范学会设立专项科技奖,推动50%的市科协设立综合性科技奖,扩大科协奖项的专业覆盖面;积极向党委政府、社会各界举荐优秀科技人才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支持和帮助我省学科带头人进入国际和全国科技团体任职。
10、培育科技人才。鼓励和支持学会联合举办跨学科的学术活动,促进学科群建设,带动人才成长。组织学会面向会员开展科技培训等继续教育活动,促进会员更新知识、提高学术水平。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科技竞赛活动,培育后备人才;开展“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培育科普创新人才,与高校合作培养高层次科技传播人才。开展“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带头人和骨干培训工作,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推动企业科协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引导企业技术人员立足岗位、提升技能。
11、营造人才成长良好环境。深入开展“科协会员日”活动,健全完善为会员、为基层科技工作者服务机制。在安
徽科技报、安徽公众科技网等媒体开辟专栏,广泛宣传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加强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的宣传。开展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工作,设立调查站点50个,反映科技工作者意见和建议。组织开展科学道德与学风宣传教育活动,覆盖在校大学生、研究生、青年教师10万人次。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弘扬创新文化,推动形成自由平等、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为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四)实施提能力强学会行动计划
12、加强学会能力建设。设立“学会能力提升专项”,提升学会服务创新能力,促进学会学术成果向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支持学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学会服务党委政府能力,促进学会学术成果向决策咨询成果转化,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升学会服务会员能力,提高会员学术水平,举荐优秀会员,为会员创新创业搭建平台。提升学会自我发展能力,建立完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开展示范学会创建,打造一批社会信誉好、发展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服务成效显著、内部管理规范的学会。培育一批精品科技期刊。
13、推进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
通协调,遴选一批有条件的学会开展试点工作,重点支持学会在科研项目评估、科技成果和人才评价,以及技术鉴定、技术标准和科研规范制定等方面稳妥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社会化职能;健全学会治理机制,打造一批能负责、能问责的现代科技社团。
(五)实施抓组织建家园工作计划
14、加强作风建设。围绕密切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重点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实施“省科协常委联系点”制度;探索建立省科协委员联系点、科协干部联系基层科技工作者、代表任期制和代表建议制等制度;深入企业、农村一线,开展调研访谈活动,了解掌握科技工作者状况,协调解决实际困难。
15、加强组织建设。加强全委会、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建设,贯彻落实好民主办会原则,努力形成有科协特色的决策体系和执行体系。以“党委政府重视好、组织网络建设好、基本职责履行好、创新创造方法好、馆舍建设利用好”为目标,加强科协组织建设,重点在科技工作者密集的科技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建立科协组织;加强市县科协、各级学会、街道社区科普组织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扩大科协组织的覆盖面。
16、加强能力建设。围绕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
型”科协机关,重点开展理论学习、业务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科协干部“知大局、懂本行、干实事”的本领;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推进科协组织自身改革,加强科协工作理论创新,引导工作模式创新,拓展服务领域。
四、保障措施
——加强领导。成立省科协实施“五项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各级科协组织要加强对“五项行动计划”实施工作的领导,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和有关部门支持。
——落实责任。根据总体方案分别制定“五项行动计划”具体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分解,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系列化”的原则,明确任务的牵头单位、配合单位,明确工作进度和目标要求。建立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强督促指导、跟踪问效。省级学会和市科协要结合实际和优势,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形成工作合力。
——加大投入。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对“五项行动计划”实施工作的支持。围绕“五项行动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科协年度预算支出。各级科协组织要发挥项目资金的引导作用,多方筹措资金,为实施“五项行动计划”提供经费保障。
——加强宣传。广泛宣传“五项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意义。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在实施“五项行动计划”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第二篇:安徽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安徽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1-2013年)
为加快发展我省学前教育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学前教育需求,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努力下,全省学前教育事业逐步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逐年提高。到2010年,全省共有幼儿园6520所,在园幼儿104万人,幼儿教师4.7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50%。到2009年,学前教育投入74034万元,占同期教育投入2.4%。
(二)主要问题。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经费投入水平较低,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师资队伍数量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办园体制不够合理,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保教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偏低,“入园难”问题较为突出,与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不相适应。
二、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各级政府职责,将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保障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幼儿园所的覆盖率、普惠性幼儿园及在园幼儿数的占有率。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创新经费投入、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体制与机制,建立与完善学前教育管理制度,激发办园活力。坚持规范办园,科学保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提高保育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到2013年,初步建立覆盖全省城乡、投入渠道明确、用人机制灵活、结构日趋合理的学前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全省幼儿园总数达到8770所,在园幼儿达到130万人,幼儿园教师新增4万人,达到8.7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不低于60%,基本达到办园条件的幼儿园覆盖率达到60%,普惠性幼儿园及在园幼儿始终保持占全省幼儿园及在园幼儿总数的65%以上,逐步满足有园上、上得起、有选择的要求,初步缓解入园难问题。
(二)目标
——2011年。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改建、扩建幼儿园830 所。扩大幼儿园招生规模,新增在园幼儿14万人,达到118万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新增教师数 1.4万人,达到6.1万人。培训在职幼儿教师5000人。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3%,幼儿园所的覆盖率50%。
——2012年。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改建、扩建幼儿园 740所。新增在园幼儿 5万人,在园幼儿 123万人。新增教师数 1.3万人,达到7.4万人。培训在职幼儿教师5000人。继续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6%,幼儿园所的覆盖率达到55%。
——2013年。新建、改建、扩建幼儿园 680所,学前教育办园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新增在园幼儿 7万人,在园幼儿 130万人。新增教师数1.3万人,达到8.7万人。培训在职幼儿教师5000人,教师质量与结构得到优化。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学前三年
毛入园率达到60%,幼儿园所的覆盖率达到60%。
2011-2013年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目标
四、具体措施
(一)统筹兼顾,制定规划,分步分地区组织实施。
1、坚持“广覆盖、保基本”的原则,遵照省委省政府《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城市市区、县城城区每3万常住人口建设1所以上不少于9个班建制的公办园”,“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独立建制的公办中心园”的总体要求,将幼儿园建设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城镇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教育发展总体规划。
2、以县为单位,制定专项规划和分计划,明确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分步组织实施。城区小区按照5000以上常住人口配套建设1所6个班以上规模的幼儿园的目标,推进 “一区一园”建设。农村按照“村村覆盖”的要求整体规划,形成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多渠道提供学前教育服务。
3、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地理环境、交通条件、人口分布等情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学前教育资源,实现幼儿园布点网络化、全覆盖,方便幼儿就近入园。从实用、够用出发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不得建设超标准、超规模的幼儿园,严格控制学前教育大班额。
(二)多措并举,城乡同步,努力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4、以国家农村学前教育项目为推动,实施“一镇一园”工程,新建、改建、扩建一批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独立建制的公办中心幼儿园的目标。
5、依托乡镇中心园在村举办分园,充分利用小学富余教育资源,采取大村独立办园,小村联合办园、小学附设幼儿园及幼教点等多种渠道发展村级学前教育。
6、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不按规定配套幼儿园,小区建设规划不予审批。幼儿园建设用地由当地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用地予以保障。暂未达到配套幼儿园常住人口数的小区,或不具备配套幼儿园建设条件的小区,开发商按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标准向当地政府缴纳幼儿园用地建设经费,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用于幼儿园建设。
7、加强对已建小区现有幼儿园的引导、规范。小区现有幼儿园,属于民办的,由当地政府引导和规范,举办为普惠性幼儿园。已
建小区没有按人口比例配套建设幼儿园,由所在地政府督促开发商补建或补交相应的建设经费。
(三)优化结构,完善体制,多形式发展学前教育。
8、大力发展公办园。按照城乡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目标,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的形式,分批建设安全适用、基本达到办园条件的公办园。通过建园托管、合作办园、举办分园等渠道,扩大公办性质的学前教育资源。发挥公办园在规范管理、科学保教、平抑收费等方面的示范、引导和骨干作用。
位、城镇街道、农村集体等举办的幼儿园给予资金、人员和政策支持,引导其面向大众,向社会提供收费较低、质量较高的普惠性服务。
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园具有同等地位。对办园规范、质量较高、收费合理的民办园给予奖励。民办园的用水、用电、用气,按照居民使用价格执行。
和促进低收费、保质量的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引导部分民办园在规范办园的前提下,根据社会的需求,提供多样化、选择性服务。
(四)落实职责,拓宽渠道,多方面筹措发展经费。
12、加大财政投入。各级政府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级财政每年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新增的教育经费优先安排学前教育。2013年,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比例达到7.9%。按照不低于小学的水平,制定公办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按时足额划拨生均公用经费。
13、畅通其他投入渠道。各地教育费附加和其他地方教育附加用于学前教育的比例不低于10%,有条件的县、区不低于15%。执行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等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和个人捐资办园。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园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制定公办园收费标准、普惠性民办园收费标准,按照标准合理收费。
14、建立对困难群体资助制度。制定并实施学前教育贫困幼儿资助办法,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高度重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入园,保障和维护他们接受学前教育的权益。
(五)改革创新,完善机制,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
15、加强教职工编制管理。省编制等部门在2011年底前制定公布公办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对公办园进行分核编、分配齐。实行“县管、园用”的编制管理和使用办法,到2013年,通过公开招考2万人、小学教师转岗5000人、聘用1.5万人,基本配齐公办园教职工,逐步稳定民办园教职工队伍。
16、加强教职工培养培训。以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育为重点,扩大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规模。逐步扩大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量,继续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通过多种办学模式,年培养规模达到1.3万人。建立和完善幼儿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全省每年培训10000名以上幼儿教师。对中小学富余教师分批组织转岗培训,合格后转入幼儿园。
17、改革教职工人事管理。创新幼儿园编制管理办法,分类建立富有活力的教师补充机制和编制使用模式。全面实行幼儿园园长负
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对公办园实行全额核编、编内聘用、定编定人与定编不定人相结合的办法。对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办园实行全额核编、定编不拨款、定编补贴等办法。对提供普惠性服务的民办园实行定量给编、按编补贴等办法。
18、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2011年底前制定并实施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标准,落实幼儿园教职工工资保障办法和社会保障政策,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
(六)明确职责,协作分工,建立与完善管理体制。
19、实行省市统筹、以县为主、乡镇(街道)为辅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健全教育部门主管、相关部门协作、职责明确、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成立推进学前教育发展协调小组,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加强对学前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定期研究制定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解决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20、省政府负责制定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制定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评审标准、幼儿园办园标准、幼儿园收费标准、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加强全省学前教育发展的统筹协调、监督指导和考核验收。
21、市级政府对本地区学前教育发展进行规划,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学前教育相应的标准,筹措资金支持辖区内学前教育发展。
22、县级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负主要责任,具体实施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和计划,加大投入,加强幼儿园建设、幼儿园准入及管理,加强幼儿园教职工队伍建设,提高保教质量。
23、乡镇政府按照县级政府规划,协调落实幼儿园建设用地,加强幼儿园周边环境和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管理。鼓励村民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协助乡镇、街道做好学前教育机构相关管理工作。
24、严格幼儿园准入制度。制定不同类型幼儿园的管理办法,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归口负责各类幼儿园的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未取得办园许可证和未办理登记注册手续,不得举办幼儿园。县级政府建立幼儿园年检制度,按照“准入一批、整改一批、取缔一批”的要求,对无证办园全面排查、分类治理、督促整改。对达不到准入条件、整改无效的幼儿园,由县级政府依法予以取缔。到2013年,基本解决无证办园问题。
25、建立规划实施验收制度。将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县级政府、县级党政领导班子的教育工作考核和市教育局工作目标考核中。分、分县(区)对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评估验收,实施奖惩。
(七)加强管理,规范办园,进一步提高保教质量。
26、完善相关制度,建立资产清晰、责权明确、运转灵活、约束有效的运行机制,保证国有办园资产不流失,提高学前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
27、规范办园行为。城区小学、乡镇中心学校禁止举办学前班,附设幼儿园在2013年与小学脱钩。逐步取消村级小学学前班。各类幼儿园招生入园不得与小学入学挂钩。规范各类幼儿园命名、办班和招生。开展办园水平合格评估,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规范各类幼儿园收费管理。
28、坚持科学保教。发挥骨干幼儿园示范作用,加强学前教育研究和科学保教试验,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开展科学保教,禁止使用幼儿教材,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禁止小学举行任何形式的入学测试。
29、强化安全监管。各类幼儿园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安保人员配备,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措施。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监管与指导。
五、重大项目
(一)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确定分、分市县公办园建设任务,三年内新建973所公办园、改扩建955所公办园,其中2011年新建405所公办园、改扩建278所公办园,2012年新建246所公办园、改扩建410所公办园,2013年新建322所公办园、改扩建267所公办园。按照《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要求,将学前教育纳入到我省民生工程,分步组织实施。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公办幼儿园建设。各市、县(区)相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本地区公办幼儿园建设。加强公办园园舍安全。对全省公办幼儿园园舍抗震设防情况进行排查鉴定,分级筹措资金,确定园舍加固、维修的目标、任务与措施。
(二)学前教育示范区建设项目。确定学前教育示范区的内容,要求示范区在学前教育资源扩大、经费投入、队伍建设、保教质量、规范管理等方面起到引领作用,在建立形成学前教育发展机制、管理和监督等方面发挥示范效应,在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改革学前教育人事管理等方面创新制度、政策与模式。制定示范区建设基本条件、示范任务、工作机制、奖惩办法,采取各地申报的形式,在自愿的基础上每年确立一批示范区,三年内覆盖全省。加强对合肥市国家学前教育试点项目的指导,支持合肥市在明确政府职责,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园、落实小区配套园政策、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
(三)学前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项目。改革学前教育用人机制,建立形成能进能出、灵活多样的幼儿园教职工管理办法,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人尽其用,提高办园效益。严格执行幼儿园教职工准入制度,完善教职工公开招聘办法,严把入口关。实行全员聘任制。对公办幼儿园全额核编,全额拨款,由幼儿园按照需要编内聘用、自主用人。对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办园实行全额核编、定编不拨款、定编补贴等办法。对提供普惠性服务的民办园实行定量给编、按编补贴等办法。完善幼儿园教职工考核制度,依据考核结果奖惩,分别续聘、缓聘、解聘,实行竞争上岗。按照国家颁布的任职资格聘任幼儿园园长,促进园长专业化,提高园长管理水平。实行园长负责制、职级制和教职工结构工资制。
第三篇:安徽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
安徽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加快推进我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根据中央《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党中央部署的一项严肃政治任务。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转变公务出行观念,改变公务出行方式,把中央各项改革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要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合理配置公务用车资源,创新公务交通分类提供方式,降低公务交通运行成本,有效保障公务出行,努力实现公务出行便捷合理、交通费用节约可控、车辆管理规范透明、监管问责科学有效,基本形成符合安徽省情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应坚持以下原则:从严从紧,应改尽改。严格核定保留车辆编制,能取消的公务用车,按规定一律予以取消;公务出行能通过社会化、市场化方式保障的,一律交给社会和市场。厉行节约,保障出行。将节支率作为制定实施方案的底线,确保改革后的公务交通支出低于改革前公车运行成本。通过社会化、市场化方式,保证必要公务出行不受影响,严禁出现“既坐车、又拿钱”的现象。统一部署,分级负责。省级在抓好对全省公车改革指导、协调的同时,重点抓好省直党政机关及参公事业单位的改革,省辖市负责市本级及所属县(市、区)、乡镇公车改革工作。规范透明,接受监督。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严格规范操作程序,认真做好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全过程接受社会监督。2015年6月底前完成省直公务用车改革,9月底前完成省辖市本级改革,12月底前完成县(市、区)、乡镇改革。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按照中央统一部署适时推进。
二、参改范围
(一)机构范围
各级党政机关及参公事业单位(包括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参公管理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事业单位,以下简称机关)。事业单位、省属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公务用车改革,待中央部署后再适时启动。
(二)人员范围 在编在岗的厅局级及以下公务员、参公单位管理人员和机关行政编制工勤人员。鼓励省属厅(局)正职主要负责人和市、县(市、区)、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改革,确因环境所限和工作需要不便取消公务用车的其他岗位人员,按照总量控制、严格管理的原则,在中央核定的岗位范围内,由省级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确定,允许以适当集中形式提供工作用车实物保障,但须严格规范管理,不得再领取公务交通补贴。
(三)车辆范围
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及其他车辆。
(四)其他
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地税)和省经信委、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省检察院下设机构公务用车 制度改革,按照属地化原则,与驻在地统一标准,由省级主管部门负责与所在地同步推进,所需经费按原渠道供给。省直管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按照所在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执行。
三、主要任务
(一)改革公务交通保障方式
1.合理确定保留公车数量。全省党政机关保留公务用车,严格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根据主要职责、工作性质、人员编制、内设机构和实际工作需要,合理核定机关保留公务用车编制。
省直机关各单位原则上保留1辆机要通信和4辆以内的应急用车。省属参公事业单位与其主管部门不在同一城市办公的,可保留1辆应急车辆;与主管部门在同一城市办公的,原则上不保留应急车辆,人员编制数纳入主管部门一并核定应急车辆编制。在确保节支率的前提下,省辖市、县(市、区)可根据地域面积、人口数量,确定保留一定数量的公务用车,改革后保留的公务用车,原则上不再配备到部门,要建立跨部门公务用车服务平台,实行统一管理,用于部门机要和应急保障。在社会化交通方式提供不足或成本过高的情况下,也可用于保障各部门跨区域出差、下乡等公务出行需要。
2.合理确定执法执勤车数量。按照中央规定,我省配备执法执勤用车的部门(系统)仅限于:法院、检察院、公安、纪委(监察)、司法(含监狱)、农业、地税、工商(市场监督管理)、林业(含森林公安)、食品药品监管。本着改革与保障并重、改革后实现节支的原则,保留的执法执勤用车比例,按现有编制数(扣除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原则上省级不超过30%,市级不超过50%,县区及以下不超过60%。原有车辆配备管理严格、基数小或先期已进行车改压缩了车辆及交通条件复杂、统算节支率高、建立跨部门综合执法用车平台并承诺在两年内到位的地方可按省辖市不超过60%、县区及以下不超过70%标准执行,超过90%的不再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为保证改革后执法执勤公务不受影响,各参改执法执勤部门保留车辆具体比例可根据自身情况分别研究确定,不搞“一刀切”。既要防止出现“既拿钱、又坐车”的问题,又要避免为了足额拿到补贴、盲目压减车辆影响执法执勤公务的现象。省属驻肥以外单位执法执勤用车保留比例按照当地同级保留比例执行。
除中央确定的17个执法执勤部门外,对确有行政执法职能的其他部门,按照低于执法执勤用车保留比例核定留用车辆,由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建立跨部门的综合执法车辆管理服务平台。
3.改革普通公务出行方式。改革后,行政区域(城区或规定区域)内普通公务出行方式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省直机关交通补贴使用范围为合肥市城区(不含四县一市),省辖市、县(市、区)要根据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公务出行距离等条件合理确定公务交通补贴保障范围,避免出现补贴标准与保障范围不相适应的现象。超出保障区域进行公务活动的,按照差旅费相关规定执行。各地要进一步健全差旅费管理相关规定,做好交通补贴范围与差旅费保障范围的衔接工作。
在公共交通服务薄弱的地区允许地方党委和政府适当保留少量调研和接待用车,保留比例按照不超过现有车辆数的35%保留,保留车辆以中巴车型为主,实行总量控制、集中管理。
4.保障特殊情况公务用车。各地跨部门公务用车服务平台和综合执法用车平台车辆,可用于重大抢险救灾、事故处理、突发事件等不可预测事项,具体由各级政府应急工作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从实际出发在应急预案中另行制定特殊情况下公务用车保障办法。
(二)合理确定公务交通补贴标准
1.交通补贴标准的确定。按照节约成本、保障公务、便于操作的要求,综合考虑公务出行成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承受能力、辖区面积、自然地理环境、公务出行次数和距离、行政级别和实际承担的工作职责等因素,合理确定各职级工作人员公务交通补贴标准。省直机关和各省辖市改革后公务交通支出必须低于改革前支出总额,省直和各省辖市整体节支率均不得低于7%。节支率达不到要求的地区,要相应降低补贴标准。
我省执行不高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交通补贴130%的标准。各省辖市之间补贴标准差距不得超过20%。省直机关公务交通补贴层级按照正厅、副厅、正处、副处、科级及以下(含行政编制工勤人员)五档划分。具体标准在省直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省辖市及所辖县(市、区)公务交通补贴层级划分及标准,可不与省直机关相对应,由各市根据当地实际自行确定。省辖市及所辖县(市、区)实行统一的补贴标准。
2.交通补贴的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属于改革性补贴,统一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在交通费中列支,按月发放。
为解决单位内部不同岗位之间公务出行不平衡问题,允许各参改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决定从公务交通补贴中划出不超过本单位补贴总额的10%作为统筹资金使用。采取统筹的单位应制定统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确保公开透明。
(三)妥善安置司勤人员
1.安置原则。按照“以人为本、依法合规、各司其责”的原则,坚持内部消化为主,多途径、最大限度地安置司勤人员,不得将司勤人员简单推向社会,特别要做好工作年限长、年龄较大的司勤人员安置工作,确保安置工作平稳顺利。
2.妥善安置司勤人员。各参改单位应根据保留公务用车的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司勤人员岗位。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对现有在册正式司勤人员通过竞聘上岗、综合择优等方式确定上岗人员,并与其签订聘用合同;未能竞聘上岗的,通过内部转岗、提前离岗、自谋职业等多种方式妥善安置。在册正式司勤人员不能满足保留公务用车需要时,应在其他司勤人员中择优选用,并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做好未聘用司勤人员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的终止、解除工作,妥善处理其人事劳动关系,维护其合法权益。
3.精心组织实施。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成立安置工作组,负责指导参改单位做好司勤人员安置工作。各单位要制定预案,周密部署,对涉改的司勤人员逐一宣传和解释有关政策,保证其知情权和参与权。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好相关司勤人员的人事劳动关系解除、经济补偿发放等工作。安置司勤人员所需必要支出,由各级财政部门安排专项经费予以保障。
(四)公开处置取消的公务用车
对取消的公务用车,先调剂使用、后统一处置,由公车主管部门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以评估价作为处置基准价,向社会统一公开处置。要防止甩卖和贱卖现象,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取消的公务用车处置收入,扣除有关税费后全部上缴本级国库。处置后收回的公务用车号牌,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规定处理。对暂时未能处置的车辆,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立过渡性车辆服务中心(过渡期原则上为三年)或社会化车辆租赁公司,采取市场化运作,提供有偿出行服务,司勤人员优先从这次改革未聘用的司勤人员中公开、择优选用。各级政府不得变相为车辆服务中心等提供财政性补贴,不得借此成立新的公车服务管理机构,不得长期闲置车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四、管理保障
(一)加强留用车辆管理
各级党政机关保留的机要通信、应急公务用车,由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实行编制管理,编制数量和配备标准根据各部门各单位实际工作情况科学确定。保留的执法执勤用车要严格限制在一线执法执勤岗位,机关内部管理和后勤岗位以及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一律不得配备。各级财政部门按规定对执法执勤用车进行核定和规范。留用车辆从本单位现有车辆或同级其他单位取消的公务用车中选取,不得另行购置。配置更新时,用于机要通信、相对固定路线执法执勤、通勤等车辆应当使用新能源汽车,按照《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国管节能〔2014〕293号)要求,确保全年购买新能源汽车达到一定比例。除涉及国家安全、侦查办案、机要通信等有保密要求的特殊工作用车外,保留的公务用车实行标识化管理,执法执勤用车喷涂明显的统一标识。
省公务用车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及时修订《安徽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实施办法》。
(二)健全财务制度管理
要严格交通费用预算管理,完善与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相配套的财务制度。各单位要加强财务管理,按照在编在岗人员数量和职级核定补贴数量,严格公务交通补贴发放,不得擅自扩大补贴人员范围、提高补贴标准。
(三)完善公务出行保障体系
各省辖市、县(市、区)要采取有效措施,健全城镇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完善出租车市场化运营管理方式,积极发展适合公务出行的市场化交通定制服务,增加社会化交通供给,确保改革后公务出行得到有效保障。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分级负责。全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并推动。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审批省直机关和省辖市改革方案,组织实施省直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省直各参改单位负责制定本单位车改实施方案,报领导小组批准后组织实施。各省辖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审批市直机关及县(市、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组织实施市本级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二)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各地各部门要健全工作机制,进行细致统计测算,周密制定改革方案,妥善安置司勤人员,及时有效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三)舆论引导,凝聚共识。要做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广泛宣传相关政策规定、典型经验和成效,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不断凝聚改革共识,使广大公务人员和人民群众了解、支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努力为改革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四)严明纪律,强化监督。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改革工作的全过程监督检查。任何单位不得以特殊用途等理由变相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不得以任何方式换用、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车辆,不得接受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赠送的车辆,不得以任何理由挪用或固定个人使用执法执勤、应急、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不得以公务交通补贴名义变相发放福利。公务人员不得既领取公务交通补贴,又违规乘坐公务用车。审计部门要把公务用车配备和运行维护费用、交通补贴发放、车辆处置情况等纳入日常和专项审计监督及政务公开范围。对违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和公务用车管理规定的行为,纪检监察机关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已先行开展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地区要按本方案进行规范。
第四篇:安徽省科协效能建设活动
安徽省科协效能建设活动
简
报
2011年第 1 期
省科协加强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八日
省科协围绕实践主题
加大科普惠农力度
省科协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围绕“服务科技发展作表率、服务科协基层当先进、服务科技人员争先锋”的实践主题,积极争取各方支持,不断加大服务基层的工作力度,着力推动机关效能建设向深层次发展,科普惠农工作又取得了新的突破。
为充分发挥科普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推进全省新农村建设,省科协在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我省深受农民群众和基层科普组织欢迎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奖励资金连续两年翻一番,由2009年创建时的100万元、2010年的200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4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农村科普事业的发展壮大。
近年来,省科协围绕充分发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对象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建立科普惠农长效机制,依托国家和省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鼓励和支持市、县开展本级“科
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活动,培养出一批辐射范围广、带动力强的先进农技协、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人才。据统计,仅2010年,全省共有24个农技协、12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16名个人荣获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获得中国科协、财政部奖补资金800万元;省财政拿出200万元,表彰奖励了79个省、市和县级农技协联合会及68个科普惠农服务站等农村科普服务组织。表彰力度为历年最最大,表彰辐射面为历年最广,表彰对象为历年最多。
在国家和省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带动下,巢湖、蚌埠等省辖市及一批县(市、区),先后开展本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有效地增强了全省农民群体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能力。
报:省直机关加强效能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机关各部室、各直属单位 省科协加强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4月18日印发
第五篇:安徽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安徽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发展我省学前教育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学前教育需求,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努力下,全省学前教育事业逐步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逐年提高。到2010年,全省共有幼儿园6520所,在园幼儿104万人,幼儿教师4.7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50%。到2009年,学前教育投入74034万元,占同期教育投入2.4%。(二)主要问题。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经费投入水平较低,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师资队伍数量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办园体制不够合理,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保教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偏低,“入园难”问题较为突出,与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不相适应。
二、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各级政府职责,将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保障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幼儿园所的覆盖率、普惠性幼儿园及在园幼儿数的占有率。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创新经费投入、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体制与机制,建立与完善学前教育管理制度,激发办园活力。坚持规范办园,科学保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提高保育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三、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到2013年,初步建立覆盖全省城乡、投入渠道明确、用人机制灵活、结构日趋合理的学前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全省幼儿园总数达到8770所,在园幼儿达到130万人,幼儿园教师新增4万人,达到8.7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不低于60%,基本达到办园条件的幼儿园覆盖率达到60%,普惠性幼儿园及在园幼儿始终保持占全省幼儿园及在园幼儿总数的65%以上,逐步满足有园上、上得起、有选择的要求,初步缓解入园难问题。(二)目标--2011年。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改建、扩建幼儿园830所。扩大幼儿园招生规模,新增在园幼儿14万人,达到118万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新增教师数1.4万人,达到6.1万人。培训在职幼儿教师5000人。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3%,幼儿园所的覆盖率50%。--2012年。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改建、扩建幼儿园740所。新增在园幼儿5万人,在园幼儿123万人。新增教师数1.3万人,达到7.4万人。培训在职幼儿教师5000人。继续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6%,幼儿园所的覆盖率达到55%。--2013年。新建、改建、扩建幼儿园680所,学前教育办园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新增在园幼儿7万人,在园幼儿130万人。新增教师数1.3万人,达到8.7万人。培训在职幼儿教师5000人,教师质量与结构得到优化。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0%,幼儿园所的覆盖率达到60%。2011-2013年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目标
项目
在园幼儿(万人)
总目标
2011
2012
2013 130 118 123 130 新增在园幼儿(万人)26 14 5 7
新增教师(万人)4 1.4 1.3 1.3
新建、改建、扩建幼儿园
(所)2250 830 740 680
幼儿园覆盖率(%)60 50 55 60
普惠性幼儿园及幼儿在园数(%)≥65 ≥65 ≥65 ≥65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53 56 60
四、具体措施(一)统筹兼顾,制定规划,分步分地区组织实施。
1、坚持“广覆盖、保基本”的原则,遵照省委省政府《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城市市区、县城城区每3万常住人口建设1所以上不少于9个班建制的公办园”,“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独立建制的公办中心园”的总体要求,将幼儿园建设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城镇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教育发展总体规划。
2、以县为单位,制定专项规划和分计划,明确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分步组织实施。城区小区按照5000以上常住人口配套建设1所6个班以上规模的幼儿园的目标,推进“一区一园”建设。农村按照“村村覆盖”的要求整体规划,形成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多渠道提供学前教育服务。
3、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地理环境、交通条件、人口分布等情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学前教育资源,实现幼儿园布点网络化、全覆盖,方便幼儿就近入园。从实用、够用出发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不得建设超标准、超规模的幼儿园,严格控制学前教育大班额。(二)多措并举,城乡同步,努力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4、以国家农村学前教育项目为推动,实施“一镇一园”工程,新建、改建、扩建一批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独立建制的公办中心幼儿园的目标。
5、依托乡镇中心园在村举办分园,充分利用小学富余教育资源,采取大村独立办园,小村联合办园、小学附设幼儿园及幼教点等多种渠道发展村级学前教育。
6、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不按规定配套幼儿园,小区建设规划不予审批。幼儿园建设用地由当地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用地予以保障。暂未达到配套幼儿园常住人口数的小区,或不具备配套幼儿园建设条件的小区,开发商按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标准向当地政府缴纳幼儿园用地建设经费,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用于幼儿园建设。
7、加强对已建小区现有幼儿园的引导、规范。小区现有幼儿园,属于民办的,由当地政府引导和规范,举办为普惠性幼儿园。已建小区没有按人口比例配套建设幼儿园,由所在地政府督促开发商补建或补交相应的建设经费。(三)优化结构,完善体制,多形式发展学前教育。
8、大力发展公办园。按照城乡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目标,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的形式,分批建设安全适用、基本达到办园条件的公办园。通过建园托管、合作办园、举办分园等渠道,扩大公办性质的学前教育资源。发挥公办园在规范管理、科学保教、平抑收费等方面的示范、引导和骨干作用。
9、扶持社会力量办园。采取政府划拨公用经费、以奖代补、项目支持、核编补贴等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对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城镇街道、农村集体等举办的幼儿园给予资金、人员和政策支持,引导其面向大众,向社会提供收费较低、质量较高的普惠性服务。
10、促进发展民办园。维护民办园合法权益,鼓励民办园采取集团办园的方式,做大做强,保障民办园在检查考核、教研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园具有同等地位。对办园规范、质量较高、收费合理的民办园给予奖励。民办园的用水、用电、用气,按照居民使用价格执行。
11、通过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合作办园等方式,采取划拨公用经费、核编补贴、委派园长、派驻教师、减免租金等办法,扶持和促进低收费、保质量的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引导部分民办园在规范办园的前提下,根据社会的需求,提供多样化、选择性服务。(四)落实职责,拓宽渠道,多方面筹措发展经费。
12、加大财政投入。各级政府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级财政每年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新增的教育经费优先安排学前教育。2013年,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比例达到7.9%。按照不低于小学的水平,制定公办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按时足额划拨生均公用经费。
13、畅通其他投入渠道。各地教育费附加和其他地方教育附加用于学前教育的比例不低于10%,有条件的县、区不低于15%。执行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等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和个人捐资办园。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园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制定公办园收费标准、普惠性民办园收费标准,按照标准合理收费。
14、建立对困难群体资助制度。制定并实施学前教育贫困幼儿资助办法,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高度重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入园,保障和维护他们接受学前教育的权益。(五)改革创新,完善机制,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
15、加强教职工编制管理。省编制等部门在2011年底前制定公布公办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对公办园进行分核编、分配齐。实行“县管、园用”的编制管理和使用办法,到2013年,通过公开招考2万人、小学教师转岗5000人、聘用1.5万人,基本配齐公办园教职工,逐步稳定民办园教职工队伍。
16、加强教职工培养培训。以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育为重点,扩大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规模。逐步扩大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量,继续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通过多种办学模式,年培养规模达到1.3万人。建立和完善幼儿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全省每年培训10000名以上幼儿教师。对中小学富余教师分批组织转岗培训,合格后转入幼儿园。
17、改革教职工人事管理。创新幼儿园编制管理办法,分类建立富有活力的教师补充机制和编制使用模式。全面实行幼儿园园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对公办园实行全额核编、编内聘用、定编定人与定编不定人相结合的办法。对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办园实行全额核编、定编不拨款、定编补贴等办法。对提供普惠性服务的民办园实行定量给编、按编补贴等办法。
18、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2011年底前制定并实施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标准,落实幼儿园教职工工资保障办法和社会保障政策,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六)明确职责,协作分工,建立与完善管理体制。
19、实行省市统筹、以县为主、乡镇(街道)为辅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健全教育部门主管、相关部门协作、职责明确、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成立推进学前教育发展协调小组,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加强对学前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定期研究制定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解决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20、省政府负责制定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制定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评审标准、幼儿园办园标准、幼儿园收费标准、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加强全省学前教育发展的统筹协调、监督指导和考核验收。
21、市级政府对本地区学前教育发展进行规划,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学前教育相应的标准,筹措资金支持辖区内学前教育发展。
22、县级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负主要责任,具体实施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和计划,加大投入,加强幼儿园建设、幼儿园准入及管理,加强幼儿园教职工队伍建设,提高保教质量。
23、乡镇政府按照县级政府规划,协调落实幼儿园建设用地,加强幼儿园周边环境和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管理。鼓励村民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协助乡镇、街道做好学前教育机构相关管理工作。
24、严格幼儿园准入制度。制定不同类型幼儿园的管理办法,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归口负责各类幼儿园的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未取得办园许可证和未办理登记注册手续,不得举办幼儿园。县级政府建立幼儿园年检制度,按照“准入一批、整改一批、取缔一批”的要求,对无证办园全面排查、分类治理、督促整改。对达不到准入条件、整改无效的幼儿园,由县级政府依法予以取缔。到2013年,基本解决无证办园问题。
25、建立规划实施验收制度。将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县级政府、县级党政领导班子的教育工作考核和市教育局工作目标考核中。分、分县(区)对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评估验收,实施奖惩。(七)加强管理,规范办园,进一步提高保教质量。
26、完善相关制度,建立资产清晰、责权明确、运转灵活、约束有效的运行机制,保证国有办园资产不流失,提高学前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
27、规范办园行为。城区小学、乡镇中心学校禁止举办学前班,附设幼儿园在2013年与小学脱钩。逐步取消村级小学学前班。各类幼儿园招生入园不得与小学入学挂钩。规范各类幼儿园命名、办班和招生。开展办园水平合格评估,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规范各类幼儿园收费管理。
28、坚持科学保教。发挥骨干幼儿园示范作用,加强学前教育研究和科学保教试验,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开展科学保教,禁止使用幼儿教材,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禁止小学举行任何形式的入学测试。
29、强化安全监管。各类幼儿园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安保人员配备,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措施。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监管与指导。
五、重大项目(一)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确定分、分市县公办园建设任务,三年内新建973所公办园、改扩建955所公办园,其中2011年新建405所公办园、改扩建278所公办园,2012年新建246所公办园、改扩建410所公办园,2013年新建322所公办园、改扩建267所公办园。按照《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要求,将学前教育纳入到我省民生工程,分步组织实施。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公办幼儿园建设。各市、县(区)相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本地区公办幼儿园建设。加强公办园园舍安全。对全省公办幼儿园园舍抗震设防情况进行排查鉴定,分级筹措资金,确定园舍加固、维修的目标、任务与措施。(二)学前教育示范区建设项目。确定学前教育示范区的内容,要求示范区在学前教育资源扩大、经费投入、队伍建设、保教质量、规范管理等方面起到引领作用,在建立形成学前教育发展机制、管理和监督等方面发挥示范效应,在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改革学前教育人事管理等方面创新制度、政策与模式。制定示范区建设基本条件、示范任务、工作机制、奖惩办法,采取各地申报的形式,在自愿的基础上每年确立一批示范区,三年内覆盖全省。加强对合肥市国家学前教育试点项目的指导,支持合肥市在明确政府职责,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园、落实小区配套园政策、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三)学前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项目。改革学前教育用人机制,建立形成能进能出、灵活多样的幼儿园教职工管理办法,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人尽其用,提高办园效益。严格执行幼儿园教职工准入制度,完善教职工公开招聘办法,严把入口关。实行全员聘任制。对公办幼儿园全额核编,全额拨款,由幼儿园按照需要编内聘用、自主用人。对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办园实行全额核编、定编不拨款、定编补贴等办法。对提供普惠性服务的民办园实行定量给编、按编补贴等办法。完善幼儿园教职工考核制度,依据考核结果奖惩,分别续聘、缓聘、解聘,实行竞争上岗。按照国家颁布的任职资格聘任幼儿园园长,促进园长专业化,提高园长管理水平。实行园长负责制、职级制和教职工结构工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