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方法培训材料
一、风险评价的概念
在风险识别和风险估测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全面考虑,评估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以衡量风险的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的过程。
二、风险评价的目的
系统地从计划、设计、制造、运行等过程中考虑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问题,找出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对潜在的事故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求出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评价装备或生产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实现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针对我司储罐区风险评价的目的是进一步辨识液体化学品装卸、储存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危险危害程度,查找事故隐患,控制、消除危险危害和事故隐患,保证安全生产。
具体有以下两点:
1、辨识分析危险性,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为我司之后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2、分析安全现状、提出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以提高安全水平。
三、风险评价的范围
针对我司储罐区风险评价的范围是我司库区的安全设施、公用辅助工程、周边环境、作业过程、设备以及安全管理等,陆域仓储与码头分界以长江大堤江侧坡顶线为界。
四、风险评价的依据
a国家有关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b石化行业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 c公司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d公司安全目标中规定的内容;
e 本公司和国内外所发生相类似的事故统计资料; f《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02]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2001]第60号)等法律;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等国务院令;
1)《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2005]第1号)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监总局令[2006]第3号)等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1)《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修改)(2009年6月1日施行)2)《江苏省劳动保护条例》(修正版)(2004年7月1日施行)等地方性法规、文件;
1)《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2)《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程》(AQ3009-2007)等安全标准。
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2)《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99)等国家及行业标准。
五、风险评价的方法
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预危险性分析、工作危害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故障树分析、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故障架设分析法、危险指数法、事件树分析、人员可靠性分析、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等。
我司选用的有安全检查表(SCL)、预危险性分析(PHA)、工作危害分析(JHA)三种方法。
1、安全检查表分析(SCL)法(1)定义: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利用检查条款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等对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和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相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
(2)特点:
安全检查表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潜在隐患的一种实用而简单可行的定性分析法。
①事先编制,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来编写,做到系统化完整化,不至于漏掉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
②可以根据规定的标准、规范和法规,检查遵守的情况,提出准确的评价;
③表的应用方式可以问答式,有问有答,给人的印象深,能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表内还可以注明改进措施的要求,隔一段时间重新检查改进的情况;
④简明易懂容易操作。
2、预危险性分析(PHA)法(1)定义:
预先危险性分析也称初始危险分析,是在每项生产活动之前,特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存在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性。
(2)目的:
①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 ②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
③预测事故出现对人体及系统产生的影响;
④判定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3)需要资料: ①各种设计方案的系统和分系统部件的设计图纸和资料; ②在系统预期的寿命期内,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活动、功能和工作顺序的功能流程图及有关资料;
③在预期的试验、制造、储存、修理、使用等活动中与安全要求有关的背景材料。
(4)分析步骤:
①危害辨识——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等方法,查找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②确定可能事故类型——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对系统的影响,分析事故的可能类型;
③针对已确定的危险、有害因素,制定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④确定危险、有害因素的危害等级,按危害等级排定次序,以便按计划处理;
⑤制定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对策措施。(5)等级划分:
为了评判危险、有害因素的危害等级以及它们对系统破坏性的影响大小,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给出了各类危险性的划分标准。该法将危险性的划分4个等级。
安全的(I)——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及系统损坏
临界的(II)——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至于造成人员伤
危险的(III)——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防范措施
灾难性的(IV)——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及系统严重破坏的灾难性事故,必须予以果断排除并进行重点防范
3、工作危害分析(JHA)法(1)定义:
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2)方法:
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3)步骤划分: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作业步骤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可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4)危害辨识:
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工作危害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从事此项作业的人员受伤害,当然也不能使他人受到伤害,不能使设备和其他系统受到影响或受到损害。所以分析时不能仅分析作业人员工作不规范的危害,还要分析作业环境存在的潜在危害,即客观存在的危害更为重要。工作不规范产生的危害和工作本身面临的危害都应识别出来。我们在作业时常常强调“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别人伤害。在识别危害时,应考虑造成这三种伤害的危害。
(5)具体执行方法:
工作危害分析之后,经过评审,应进一步确定正确的作业步骤,制定此项作业的标准及操作规程。
六、通知各班组全员于1月20日~2月5日进行岗位识别
第二篇:风险评价准则和风险评价方法(DOC)
三、风险评价准则和风险评价方法 3.1风险评价准则 R=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1)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 L值 防 范 措 施 经 验 其 它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 正常情况下曾重复发生危害 危害发生时不能被发现 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没有作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 正常情况下发生过危害 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异常情况下发生过危害 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 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 未发生过危害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 极不可能发生危害 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危害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
S值 人 员 财产损失(万元)停 车 其 它 5 造成人员伤亡 >50 本公司停车 重大环境污染 造成人员重伤 >25 部分关键装置停车 本公司形象受到重大负面影响 3 造成轻伤 >10 降低生产负荷 造成环境污染 造成人员轻微伤 <10 影响不大,几乎不停车 造成轻微环境污染 1 无人员伤亡 无损失 无停车 无污染、无影响(3)风险等级R判定表 风险度(R=L×S)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
20—25 巨大风险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15—16 重大风险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日常检查、测量及评估 9—12 中等风险 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交流 4—8 可接受风险 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日常检查 <4 可忽略风险 无需采取控制措施,保存记录
作业活动清单及危险辨识一览表 序号 作业岗位 作业活动 存在危害 1 2 3 4 5 6 7 8 9 10
序号 设备设施
名称 规格型号所属车间 岗位 设备状况
材质 数量 投运时间
设备设施清单
工作岗位: 工作任务:
分析人员: 分析日期: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或潜在事件 主要后果 现有控制措施 L S 风险度(R)建议控制措施
区域/工艺过程: 装置/设备/设施:
分析人员: 日期:
序号 检查项目 标准 产生偏差的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 L S 风险度(R)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2 3 4 5 6 7 8
后勤服务风险分析记录
工作岗位: 各职能科室 工作任务: 日常工作
分析人员: 赵炜李娜分析日期: 2011年3月20 日 序
号 评价对象 潜在风险 风险值D=LEC 危险性等级 建议控制 措施 备注 L E C D 1 档案保管、微机管理 人员携带火种或电器老化 1 6 1 6 1 专人负责档案和微机管理、严禁烟火和外部人员进入、特殊情况专人监督 室内照明设施修理 未找专业人员,私自操作 3 2 3 18 1 制定制度、严格要求、出现问题一定找专业人员处理 电脑操作 开机或关机过程、长时间受电脑辐射、水进电脑 0.5 6 1 3 1 接触电源时小心;加装防辐射屏,不用电脑时将显示器关闭,注意休息;电脑桌前不要放置水杯卫生区清扫 宿舍楼从窗户扔杂物、倒水等未注意 1 3 1 3 1 通知有关部门,要求在宿舍入住的人员自觉遵守厂规厂纪;戴好安全帽 室内卫生打扫 登高擦玻璃不注意 1 3 3 9 1 减少登高次数或两人协助配合,领用专业擦玻璃器具,佩戴安全带 使用手机、饮水机 手机充电接电话、开关饮水机不注意 0.2 10 1 5 1 谨慎使用手机电池,打开水时手尽量离开,同时加强人员安全意识横穿马路 主干道往返不注意 1 3 3 9 1 日常教育
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计划
2011年3月10日到2011年3月20日,我公司响应安全标准化的要求,对我公司氯乙酸和三氯吡啶醇钠生产装置及配套公用工程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了风险分析,公司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开展各个作业岗位危害辩识和风险评价活动。在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工作危害分析法对我公司及其辅助设施的生产设施、日常活动等进行了风险分析,共发现重大风险的危害因素有3项。公司决定对重大风险逐一控制,避免事故的发生。
1、针对风险评价报告对于员工进行培训教育,员工定期开展班组活动,承包人员定期参加。
2、对安全设施加强管理,按照安全检查表对特种设备和安全设施定期检查。
3、按照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建立特种设备档案,对特种设备及其附件定期检测。
4、按照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对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定期检查。
5、按照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对液氯重瓶区加强检查,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三门峡广瑞化工有限公司 2011年3月21日
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报告
一、风险控制效果评价范围及目的 评审企业开展风险分析以来在生产、管理、服务、活动等所有过程中,危险源识别是否全面,是否有遗漏;风险控制措施(方案)是否充分、有效,是否将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在落实控制措施中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是否需要补充完善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已被用于实际工作中,在面对诸如完成工作的压力等情况下是否被忽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评价,评定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合理划分风险等级,确定优先控制顺序,作为来年制定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安全工作计划和隐患治理方案,修订完善运行控制程序、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的依据,并采取措施消减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达到预防事故,确保安全健康的目的。
二、风险控制效果评价组织 企业成立了两级风险评价组织,即厂风险评价组和各二级单位风险评价小组。要求各级风险评价人员严格按照《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程序》,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做好风险控制效果评价工作,为预防和控制事故提供可靠依据。
三、风险控制效果评价情况
开展安全标准化以来,各项风险控制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全面实现了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具体如下:
(一)以创建安全标准化达标企业为契机,夯实基础工作,规范安全管理,完善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为核心,制定安全标准化工作方案,逐条对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考评标准》考核条款,查出企业各个层面、各个岗位存在的不足,排出整改进度表,按轻重缓急有序进行整改,完善各类检查表、完善各种记录台账、完善危险作业票证、修订和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在规范各种制度、票证、台账记录的同时,加强监督执行力度,逐步使各级组织和人员把执行规范标准变为一种习惯,并将风险管理日常化,在每项作业前都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有效防范和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强化过程监控。
1、以生产现场为重点,加强作业环节安全管理,落实风险控制措施严。企业以生产现场为安全工作的重点,加强现场人、物、环境的管理,认真落实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加强关联性作业协调指挥,规范信息沟通联络、跨区域作业监护制度。危险作业前,必须组织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确定作业方案,经审批后实施;作业过程中若有变更,必须履行变更手续。严格生产现场动火作业、进入设备(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等审批,并随时进行复查,保证危险作业安全可控。为了确保检修作业安全,加强项目单位与检修单位的沟通和协作,在跨区域作业证的基础上,还必须执行检修作业条件确认和验收制度,项目单位必须保证检修项目达到安全环保要求,具备检修条件;检修单位必须保证检修质量达到安全环保要求,并相互监督和确认。
2、强化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和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在厂级综合巡查、专业巡查和二、三级监控网络以及视频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企业管理人员定点承包机制,完善应急处理方案。
(三)认真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防范事故发生。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限期整改,对发现当天就能整改的问题和隐患,均立即整改绝不让其过夜;对暂时不具备整改条件的,均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制定严密的监控措施,杜绝和防范事故发生。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已全部按要求整改完成,达到了预期效果,期间企业安全生产平稳运行。这说明我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初见成效,真正起到消除隐患、防范事故的作用。
(四)做好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技能。
企业在抓安全教育上,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对新进厂的人员按要求进行了厂级教育,同时督促、检查二、三级安全教育,使他们熟悉、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达到要求后方可上岗操作。对换岗、转产、复工人员,各单位均按要求进行了安全技能和岗位操作法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取证,建立台账,保证全公司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100%有效持证上岗。利用生产间隙,开展了全员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知识、安全规程、岗位操作法、事故案例等内容,同时加强对二、三级教育和复岗、转岗职工的教育,使职工的安全技能和意识不断提高。
(五)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响应能力。
9月,企业对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分别于上、下半年进行了应急演练。通过应急演练及效果评价,检验了企业应急准备的充分性,应急预案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提高了全员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六)组织开展风险评审工作,总结提升风险控制水平。通过风险评审,表明各项风险控制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不可接受的风险控制方案有效、充分,已降为一般风险。通过风险评价组评审,共发现重大风险3项,对重大制定了整改方案,落实了安全责任人,限期整改完成。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存在的问题:设施腐蚀现象还比较严重,“跑、冒、滴、漏”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习惯性操作现象还未能杜绝。必须加强以下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1、加强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的定期检测,避免物料跑、冒、滴、漏现象。
2、加强对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设施、防雷防静电设施的检查,并定期检测。
3、应加强消防设施及器材的维护保养,定期更换灭火器,使其处于完好状态。
4、即时更新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安全规程,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予与补充和完善,持续改进。严格执行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5、加强对职工的安全、危化品知识、事故应急处理、消防、个人安全卫生防护的培训。
6、继续强化设备管理。各类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其安全附件必须严格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各项规定,定期检测并合格,经常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
7、严格执行工艺操作指标、操作规程,严禁超压、超温、超负荷运行。防止快速放料,防止工艺操作错误而引起温度、压力过高,导致事故发生。
8、安全检修必须按检修操作规程作业。采取隔绝、置换、吹扫与清洗等措施后,经取样分析合格,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检修作业。
五、结论
全年,企业无社会灾害性事故,无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无因工死亡和重伤,无轻伤,无职业病发生,发生轻微伤害,完成了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从总体上讲,企业风险控制效果是充分的和有效的;各项风险控制措施得到的落实,取得了较好的安全管理绩效。
三门峡广瑞化工有限公司 2011年12月16日
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档案
隐患编号: 隐患所属单位: 隐患排查时间: 重大隐患名称
隐患部位 可能发生的危害
治理到位前的安全防范措施
重大隐患治理概况 评价报告技术结论
评审意见
治理方案
治理时间表
责任人
消除验收情况 验收报告
验收人
验收时间
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 编号 所在部门 储存场所 临界量(t)储存场所
实际量(t)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
公司重大危险源台账
填表时间:
序号 名称 所 在部 门 防护监控措施 本 演练情况 是否向上级部门备案 责任人 备注
填表部门: 填表人:
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表
法人单位名称 单位代码
填报单位名称(盖章)
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填报单位负责人姓名 电 话
经济类型 1 国有经济2 集体经济3 私营经济 4 有限责任公司 5 联营经济 6 股份合作 7 外商投资 8 港澳台投资 9 其它经济
所在行业 A 农、林、牧、渔业 B 采掘业 C 制造业
D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成和供应业 E 建筑业
F 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
G 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电通信业
H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I 金融保险业 J 房地产业 K 社会服务业
L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M 教育文化艺术及广电业 N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O 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 P 其它行业
成立时间 占地面积 m2 行业管理部门 职工总数 人
固定资产总值 万元 年总收入 万元 年利润 万元 主要产品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贮罐区(贮罐)基本特征表
编 号 贮罐区名称
具体位置
所处环境功能区 1 工业区 2 农业区 3 商业区4居民区 5 行政办公区 6 交通枢纽区 7 科技文化区 8 水源保护区 9 文物保护区
贮罐区面积 m2 有无防护堤 1 有 2 无 防护堤所围面积 m2 贮罐个数 罐间最小距离 m 贮罐序号 贮罐名称
贮
罐 贮罐形状 1 立式圆筒罐 2 卧式圆筒罐 3 球形罐 贮罐形式 1 固定顶罐 2 浮顶罐 安装形式 1 地上 2 地下 3 半地下 贮罐材质 公称直径m 容积 m3 贮存物质名称 物质状态 1 液态 2 气态 3 液、气共存 日常最大贮存量 m3 设计压力 MPa 实际工作压力 MPa 设计温度 ℃ 实际工作温度 ℃ 设计使用年限年 投产时间
进料方式 1 管道 2 铁路槽车 3 槽车 出料方式 1 管道 2 铁路槽车 3 槽车
进料管道 直径 mm 设计压力 MPa 实际工作压力 MPa 出料管道 直径 mm 设计压力 MPa 实际工作压力 MPa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生产场所基本特征表
单元名称 固定资产总值 万元 具体位置
所处环境功能区 1 工业区 2 农业区 3 商业区4居民区 5 行政办公区 6 交通枢纽区 7 科技文化区 8 水源保护区 9 文物保护区 占地面积 m2 正常当班人数 人
物质名称 单 元 内 危 险 物 质 量
现存物质总量(t)工艺过程中的物质量(t)存储的物质量(t)废弃物质量(t)1 2 3 4 5 6 7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重大危险源周边环境基本情况表
危 险 源 周 边 环 境 情 况 周 边 地 区 情
况 单位类型 数量(个)单位名称 人数 与危险源最近距离 住宅区
生产单位
机关团体
公共场所
交通要道
其它
周 边 环 境 对 危 险 源 的 影
响 类型 数量(个)简 要 说 明 火源
输配电装置
其它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重大危险源检测记录 重大危险源名称
所 在部 门 记录人
日期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备注
重大危险源评估记录 重大危险源名称
所 在部 门 评估日期
评估组长
评估组成员
评估情况记录
评估结论
重大危险源监控记录 重大危险源名称
所 在部 门 记录人
日期 监控项目 控制指标 监控指标记录 备注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重大危险源名称
所 在部 门 演练日期
演练总指挥
参加部门及分工
演练过程记录
演练效果评价
重大危险源防护距离规范符合性评价记录 重大危险源名称
所 在部 门 记录人
序号 相对方位 国家标准防护距离 实际距离 防范措施 整顿计划
变更申请表 变更名称
申请人姓名 职务
申请人所在单位 日期
变更说明及其技术依据: 风险分析情况: 单位负责人意见: 公司意见:
变更验收表
验收变更的项目 变更所在单位
组织验收单位 日期
验收组成 员 姓名 所属单位 职务
验收意见(附验收报告):
验收负责人签字: 单位负责人审查意见:
签字:
需要沟通的科室(变更结果)
单位或科室 签字 单位或科室 签字
风险信息更新表
部门 岗位 作业活动名称 潜在的危害 风险度 风险等级 原风险度 现风险度 原风险等级 现风险等级
供 应 商 档 案
编号: 第 页/共 页 供应商商名称 地 址
法定代表人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营业执照 其他证书编号
经营范围 经营方式 企业概况
认证情况
负责人姓名 联系方式 人数
综合评价
安全部门负责人: 年 月 日
供 应 商 名 录 编号: 第 页/共 页
序号 供应商名称 供应品种 法定代表人联系电话 地 址 备注
第三篇:液化石油气储配站风险评价方法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是安全标准化的基础和核心,实施安全标准化的目的在于控制各类风险,减少事故的发生。通过全面查找、分析企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据此实施各类风险控制措施,改善企业的安全管理绩效。
一、成立组织机构。
企业进行风险评价需要领导的支持和相关部门间的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为加强领导,企业应成立风险评价领导小组。成员一般由企业主要领导,分管安全、生产领导,各部门负责人,生产技术人员和一线职工代表组成,通过成立组织,落实责任,明确分工。
二、获取风险评价依据。
风险评价领导小组对评价时所需要的有关法律、法规,行业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进行识别和获取,作为企业进行风险评价的依据。
三、确定风险评价范围。
在进行风险评价之前,应确定评价的范围,主要包括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常规和非常规活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厂址、总平面布置;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四、评价程序。
1、准备阶段:明确储配站安全评价的范围,包括储配站站区及附属设施和周围环境。识别和获取评价依据,对储配站进行现场状况的安全检查,并进行详细记录。
2、确定范围与目标: 确定风险评价对象和范围。
3、划分作业活动:按生产流程的阶段,地理区域,装置,作用任务,生产阶段,部门等划分作业活动。
4、危害辨识:针对作业环境中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管理上的缺陷进行辨识。
5、评价风险:在对储配站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运行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评价。
6、风险控制计划:根据定性、定量分析评价结果,提出消除或减弱储配站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管理、劳动卫生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对策措施及建议,并制定实施期限,包括立刻、立即或近期整改、两年内治理、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
7、评价结论:列出储配站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结果。指出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因素,明确企业应重视的重要安全措施和重点监控对象。
8、编制报告:内容包括概述,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确定评价方法、评价对象,定性、定量评价,风险控制措施及建议,风险评价结论。
五、评价方法
安全评价方法是进行定性、定量安全评价的工具,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通常用运用安全检查表(SCL)对作业场所、设备设施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运用工作危害性分析(JHA)对工艺操作、分析及检维修作业等活动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
1、工作危害分析法:从作业活动清单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该方法是针对作业活动而进行的评价。
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安全检查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工艺、作业场所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六、评价准则:企业根据生产规模,危险程度,制定评价准则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以及风险度进行评价。包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判断准则,事件后果严重性判断准则,风险等级判断准则和控制措施。
七、评价的安全对策措施。
根据储配站的有关设计规范和辨识出工艺及运行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具有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且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以及经济合理的安全对策措施。储配站安全评价的主要安全对策措施应包括技术对策措施、劳动安全对策措施、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及事故应急预案。
第四篇:各种风险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各种风险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是企业基础工作和基层工作,是全员、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
安全生产标准化包含安全目标、组织机构和人员、安全责任体系、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队伍建设、生产设备设施、科技创新与信息化、作业管理、隐患排查和治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职业健康、安全文化、应急救援、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16个方面。
针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需要,《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推荐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分析方法,比如工作危害分析(JHA)法、安全检查表(SCL)法、预危险性分析(PH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等。
厂里常用的是工作危害分析(JHA)法、安全检查表(SCL)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和最近展开的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很多同志对几种分析方法的区别和适用范围不是很清楚,以至于工作开展过程中会遇见很多问题,诸如感觉重复作业、分析不够全面、主次不明等等。下面就将厂里常用的几种分析方法的区别和适用范围简单地介绍一下:
评价方法 工作危害分析(JHA)
特点
较细致,将一项作业按步骤 分解,识别每一个步骤中的 危害和可能的事故,并设法 消除
适用范围
以员工作业过程为主线,分析作业过程中存在的 风险
可用于对物质、设备设 施和作业场所的分析
应用条件(推荐人员)优缺点
分析人员熟悉该操作 简便易行、便于掌(推荐车间班组长或 握,分析细致;不技术员参与分析)适用于对装备和工
艺的分析 需要参考有关法律法 规、标准和管理、操 作等规程,分析人员 需要一定经验
赋分人员熟悉系统、对安全生产有丰富的 知识和实践经验
简便、易于掌握,需要提前编写,便于检查,但不够灵活
简便、实用、适用范围广;受分析人员主管影响较大
安全检查表(SCL)
基于经验,分析人员列出一 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 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 危害、设计缺陷和事故隐患
作业条件危险性 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人们在 分析(LEC)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
时的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方 法。按规定对系统事故发生 的可能性、人员暴露情况、危险程度赋分,计算后评定 危险性等级
危险与可操作性 系统详细地对工艺过程和操(HAZOP)作进行检查,以确定过程的偏差是否导致不希望的后果。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工艺 过程或状态中的变化(即)偏差,然后分析其产生原因、后果及可以采取的措施
各类生产作业条件
该方法可用于连续或间歇 对于大型复杂的项目,能够详细地分析工过程,还可以对拟定的操 需要设计、工艺、操艺过程;需要人作规程进行分析 作、设备、仪表、电员、时间相对较
气、安全、公用工程 多,适合对关键的等方面的人员共同完 工艺过程进行分析 成从上表可以看出,每一种分析都不是绝对万能的,它们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按照《通用规范》5.2.2.1要求:
企业的风险评价的范围应包括:(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异常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对于一个化工生产企业,为了能够覆盖上述所有范围,将各种分析方法有序地结合起来是非常必要的。在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的时候,应该分清主次和适用范围,合理地采用最合适的分析方法,避免重复作业和做无用功,针对需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完善整个体系。针对我厂的情况,下表对如何选择合理的分析方法和参与人员作出了一些建议:
范围
常规作业活动、开 停车、检维修 设备设施
适用方法 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SCL)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作业条件危险性 分析(LEC)和其他 方法
频率
按规定(至少一年一次)
推荐人员
安环部组织,设备、仪表、电气、车间相应岗位人员参与
设备管理部门、重点岗位负责人
按规定(至少一年一次)
工艺过程 按规定(至少一年一次)
设备、仪表、电气、车间、质管及安全专业人员
安环部组织,按需要邀请相关人员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 情况及新建、改建、扩建或其他变更
有需要时
第五篇:电力企业廉政风险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摘要:运用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深入开展电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始终保持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积极开展有效的廉政风险评价工作,有利于增强电力企业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的水平。旨在通过引入廉政风险评价模型,系统阐述电力企业廉政风险评价的组织、程序、评价方法等,为电力企业深入开展廉政风险评价工作探索可行的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电力企业;风险管理;廉政风险评价
作者简介:梁国栋(1977-),男,河南新乡人,北京英大长安风险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经济师,国家注册管理咨询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北京 100052)中图分类号:F27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196-03
近年来,电力企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在开展电力企业特色的廉政风险防控方面大胆探索,取得了积极进展,积累了有益经验。实践表明,将风险管理理论引入电力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是构建电力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举措。2011年12月21日,中纪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和深化了企业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意见》要求“企业应坚持动态管理,即以为周期或依托项目管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行政职能转变和预防腐败新要求,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调整、上级机关和主管部门有关职责权限的变更、防控措施落实的效果以及反腐倡廉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廉政风险内容、等级和防控措施,加强对廉政风险的动态监控”。坚持廉政风险防控的动态管理,必然涉及对已有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效果与效率的评价,只有基于上述评价,才能有的放矢,实现企业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从而真正实现动态管理。
一、廉政风险评价概述
1.廉政风险评价概念
廉政风险评价是分析、比较电力企业已实施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及方法的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契合程度,以此来评判廉政风险防控的科学性、适应性和收益性。由于风险性质的可变性和对风险认识的阶段性以及风险管理技术处于不断完善之中,需要对廉政风险的识别、评估及控制措施进行定期评价、修正,以保证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
2.廉政风险评价原则
电力企业实施廉政风险评价工作至少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是全面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包括廉政风险防控的设计与运行,涵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重要业务和事项。
二是重要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是客观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准确地揭示经营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廉政风险防控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
3.廉政风险评价系统
廉政风险评价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它涉及到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报告。这些评价要素彼此作用、相互关联,如图1所示。
在这些要素中,评价主体的需要决定了评价的目标,而评价体系的确立都是围绕着评价目标进行的,同时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选择又会对评价客体的行为发生影响,进而会影响到比较的结果,这个结果最终又将影响到评价主体的判断和决策。一方面审视评价客体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得出在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中,廉政建设方面的绩效考核结果。
二、廉政风险评价体系构成1.廉政风险评价模型
在上述评价要素的基础上开展电力企业廉政风险评价工作,要进一步明确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评价方式、评价重点和责任主体,为此,笔者根据近年来的工作经验,构建了“廉政风险评价模型”,如图2所示。这一模型直观展示了电力企业开展廉政风险评价工作的三个方面的内容。
在评价方式上,实现了廉政风险防控的逐级评价,即电力企业廉政风险评价可以从不同级别开展,主要分为部门内部评价、单位自我评价和上级外部评价三种,前两种评价方式充分体现了廉政风险管理的自我主观能动性,后一种评价主要以监督检查为主。
在评价重点上,实现了廉政风险防控的分类评价,即通过对重大决策风险、业务廉政风险、岗位廉政风险、行风形象风险和违纪违法风险五类不同风险进行评价,实现了廉政风险评价的全面性,体现了不同类型风险的差异性。
在责任主体上,明确了廉政风险防控的责任归属,即廉政风险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或首要责任应放在各业务部门,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监察审计部门作为第二、第三道防线的主要责任应是健全体系、推动运行和效果评价。
2.廉政风险评价内容
电力企业廉政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涉及三个部分,分别是电力企业廉政风险防控建设有效性评价、廉政风险防控设计有效性评价和廉政风险防控执行有效性评价,具体见图3。上
述三个部分的评价内容,完整涵盖了电力企业廉政风险防控建设的全面工作事项。
(1)廉政风险防控建设有效性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防控工作组织开展情况;二是防控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情况;三是防控预案、防控手册编制情况;四是预警指标设置、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风险预警情况;五是沟通渠道和报告情况等。
(2)廉政风险防控设计有效性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廉政风险防控设计是否做到以控制的基本原理为前提;二是廉政风险防控设计是否覆盖了所有关键的业务与环节,对电力企业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和关键岗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三是廉政风险防控设计是否与电力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业务模式以及风险管理要求相匹配。
(3)廉政风险防控执行有效性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相关廉政风险防控在评价期内是如何运行的;二是相关廉政风险防控是否得到了持续一致的执行;三是实施廉政风险防控的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权限和能力。3.廉政风险评价程序
廉政风险评价程序是对评价部门如何开展具体评价的工作规范,是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评价程序见图4。
工作程序对评价工作前期计划、具体执行、工作底稿、缺陷认定和报告编制做了统一的规定,有利于评价部门总体把控评价工作进程和工作成果,保证评价工作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够顺利、完整、高效地执行完成。
4.廉政风险评价方法
适用于电力企业开展廉政风险评价的方法有多种,归纳起来,常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调查问卷法。主要用于电力企业整体层面评价。调查问卷应尽量扩大对象范围,包括电力企业各个层级员工,应注意事先保密性,题目应尽量简单易答。
(2)穿行测试法。廉政风险防控流程中任意选取一项活动作为样本,追踪该活动从最初起源直到最终在经营管理报告中反映出来的过程,即该流程从起点到终点的全过程。
(3)控制测试法。控制运行有效性强调的是控制能够在各个不同的时点按照既定设计得以一贯执行。抽取足够数量的交易进行检查或对多个不同时点进行观察。
(4)抽样法。按随机原则从样本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检查;其他抽样是指人工任意选取或按某一特定标准从样本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检查。
(5)比较分析法。通过数据分析,识别评价关注点的方法。数据分析可以与历史数据、行业标准数据或行业最优数据等进行比较。
(6)专题讨论法。集合有关专业人员就廉政风险防控执行情况或控制问题进行分析,既可以是控制评价的手段,也是形成缺陷整改方案的途径。
(7)个别访谈法。了解本企业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现状,在整体层面评价及业务层面评价的了解阶段经常使用。访谈前应根据廉政风险防控评价需求形成访谈提纲,撰写访谈纪要,记录访谈内容。
针对电力企业廉政风险评价的工作内容,评价方法不仅仅限于单一的方法使用,而最有可能的是综合上述方法进行组合使用,如图5所示。
从图5可以看出,在进行廉政风险防控建设评价时,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法进行组合的形式,多手段、多维度进行定性评价,有利于综合掌握电力企业廉政风险防控建设情况,但在具体组合使用时应考虑成本和效率问题。
当具体评价廉政风险防控设计和运行有效性时,则要采取抽样的方式予以检查。在了解廉政风险防控设计有效性时,评价人员需通过穿行测试方法,抽取少量的样本进行检查或观察某几个时点;在测试廉政风险防控执行有效性时,评价人员需通过控制测试方法,抽取足够数量的样本进行检查或对多个不同时点进行观察。
5.廉政风险评价应用
通过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评价人员能够得出影响评价内容的缺陷情况,主要分为两类缺陷:一是廉政风险防控设计缺陷,是指缺少为实现廉政风险防控目标所必需的控制,或现有廉政风险防控设计不适当、即使正常运行也难以实现廉政风险防控目标。二是廉政风险防控执行缺陷,是指现有设计完好的廉政风险防控没有按设计意图执行,或执行人员没有获得必要授权或缺乏胜任能力以有效地实施防控。
对于缺陷的等级,借鉴企业内部控制有关理论,根据缺陷影响廉政风险防控目标实现的严重程度,将廉政风险防控缺陷分为三类,即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重大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一般缺陷的组合,可能严重影响廉政风险防控的有效性,进而导致电力企业无法及时防范或发现廉政风险的情形。重要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一般缺陷的组合,其严重程度低于重大缺陷,但导致企业无法及时防范廉政风险的严重程度依然重大,须引起企业管理层关注。
电力企业根据廉政风险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防控缺陷,可以督促相关部门或责任人进行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核查和确认。每年末,结合年末廉政风险防控缺陷的整改结果,编制廉政风险评价报告。
三、结束语
廉政风险评价是电力企业廉政风险防控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帮助电力企业掌握了解廉政风险防控水平,提升廉政风险防控能力。同时,要充分认识到
廉政风险评价是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应按照廉政风险防控评价的目标、原则、程序、方法扎扎实实、稳步推进评价工作。
参考文献:
[1]谢福泉.廉政风险评估与控制活动设计[J].当代经济管理,2010,(2).[2]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企业全而风险管理指引[Z].2006.(责任编辑:孙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