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专业发展研修例会制度
教研修例会制度
校本研修例会是学校开展教研工作的重要保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型组织,为了规范各组处的研修例会管理,特制订本制度。
一、会议类型:
校本研修例会主要包括: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研修处例会、年级组(教务)例会、学科教研组例会、备课组例会和教师座谈会,各级各类会议均应具有明确的议题和内容,并注重实效。
1、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每学期不少于三次,在校长直接领导下,研究和决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2、研修处例会:每月月初和月末各一次,由研修处负责人主持,主要部署和检查各项研修工作,检查督促各项活动落实情况。
3、年级组(教务)例会:每月至少一次,由年级主任主持,教科室及其它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主要部署和检查各项教学工作,及时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4、学科教研组例会:教研组每两周召开一次教研例会,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前期教研工作检查通报、小结;前期听课后的评课;提出并研讨解决好近阶段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或问题;完成本次教研例会的专项活动;安排后期的教研工作。
5、备课组例会:每周五第8节为备课组活动时间,每次活动前有一个短小的例会,明确活动主题和目标。
6、教师座谈会:研修处、教务处不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经常听取一线教师对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发扬教学民主,及时掌握情况,反馈信息和采取措施。
二、会议要求:
(1)各组处会议均要明确目的、内容及时间,会前一天由会议负责部门将会议内容、议题等以书面或口头形式通知与会人员。(2)会议发言人要按会议规定时间发言,不谈偏离会议议题的内容。保证会议质量,按时完成会议内容,达到会议目的。
(3)会议决定的事项或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要明确落实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确定完成时间,由负责会务部门检查和督促,并将情况及时上报学校主管领导。
(4)每次教研例会严格考勤,并把其考勤结果交教导处,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中。
(5)每次教研例会要做好会议记录,整理好专项活动档案存档,中心校教研组直接上交教研室存档。
第二篇: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小结
研修小结
本围绕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展开学习。通过学习,我深刻意识到身为教师的道德规范和职业责任,并立志业务学习提升,使自己更加胜任教书育人的工作。现将本的研修总结如下:
做“四有教师”。习近平主席指出: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我们要有一个伟大的理想就是培养祖国的花朵,用爱心去呵护、用知识去灌溉、用道德去培养、用真情去熏陶!不求每个学生都成才,务求每个学生都成人。尽我所能让每个学生在我的教育中得到进步和启发,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标,我需要在业务方面强化学习。首先,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语言表达是关键。要做到语言准确、简练、幽默,易于被学生接受。我需要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解析,广泛阅读各种书籍,使表达更简练、幽默,措辞更准确。第二,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知道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在学生的言行中反馈出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知识掌握情况,从而更好地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要深入学习针对学生的心理方面的著作,联系实际边实践边探讨。第三,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的学习。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教师要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多种方式,多维地呈现知识。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使用,让知识学习更生动、有趣,尤其是音频、视频、微课、PPT、知识拓展等资源的运用。通过现代化教育技术,可以让课堂的学习面更广更深。让孩子尤其是农村学生的视野更广阔。第四,业务研修反思。教师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深入研讨、反思。每次结束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教师需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表现,知识运用情况,反思教学效果,总结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与同行交流探讨,改进教学,调整教学的方式,努力让学生理解掌握学习内容。总之,“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要在今后的执教生涯中努力学习,诲人不倦,不断学习,提升教育教学素质,提高我的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篇:教师专业发展研修日志
一、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只有充分激发起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使教师的成长由自发转向自觉,由个别转向群体。因此,必须抱着积极主动的心态,寻找一切有用的教育资源,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书籍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特别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坚持全新理念,坚持量变与质变。坚持德育为先的理念。教育是国家的公益性事业,它关乎到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教师必须以正确的理论教育人、塑造人,才能推动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社会的积极进步。
二、教育教学技能的提升 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是实现成功教育的关键。如何提升教育教学技能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精通电脑是教师提升教育技术能力的基本功;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提升教育技术能力的主观条件;不断学习充电是教师提升教育技术能力的源泉;总结经验不断反思是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必经之路;爱岗敬业是教师提升教育技术能力的硬道理;教师保持健康,是提升教育技术水平的根本。
三、教师的以身作则方面的表率 “以身作则”这个教育原则最早是我国教育家孔子提出来的。以后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也提出“行高于知”的观点,意思是说,言教不如身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学生那双双纯洁无瑕的眼睛,既包含有对老师知识的渴求,也包含有模仿老师一言一行的愿望。教师对于自己的言行更应注意严格要求。
身教还包括对教学的负责精神。教师对自己所担任的课程,要做到讲课认真,板书工整,批改仔细,辅导耐心。教师教学态度上所表现的一丝不苟的精神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学生也会像老师那样在听课和完成作业时,做到严肃认真。
以身作则还要做到不要忽略生活细节。学校内外、课堂内外、不管有无学生在场,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时时注意检点自己的行为,并且把自己的生活习惯约束在道德范围之内。教师切忌“不拘小节”,以免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
以身作则还表现在教师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一旦发现自己错责了学生,就要实事求是地纠正过来,不文过饰非,不强词夺理。教师只有严于解剖自己,才能对学生实行严格要求,才能实现“教学相长”。
第四篇: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为适应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努力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使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多功能、大服务”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为导向,以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为根本,更新培训理念,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内容,使培训更具自主性、选择性和实效性,促进我校师资队伍向“师德高尚,业务精谌,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培训目标
以“自主、多元、实效”为主题,积极开展以教师发展需求为着眼点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主要指为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而组织和举办的非学历培训,包括校本培训、集中培训、远程培训等,教师参加高一级学历进修也可纳入专业发展培训范围。不断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培训活动的实效性,努力使教师成为教育思想先进,教育规律熟悉,教育技能扎实,教科意识强烈,个体风格显现,富有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专家型教师,着力打造一支讲师德、爱学习、肯钻研、有品位的教师队伍,为提高我校教育质量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培训任务
1.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每5年为一个周期。在职教师周期内参加专业发展培训时间应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其中校本培训120学时。教师周期内培训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也可分散使用,但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一般不低于48
学时。周期内至少参加一次不少于90学时的脱产集中培训。
2.班主任周期内应参加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
3.新录用的、教龄在一年以内的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须参加不少于180学时的培训,其中实践培训不少于60学时。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接受规定培训的时数,不列入教师周期内专业发展培训时数。
四、策略措施
(一)培训内容
1.师德专题培训。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深入开展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重点的专题培训活动。进一步深化“师德推进年”活动,大力弘扬“敬业、爱生、奉献”精神。深入学习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更新教职工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政策理论水平。
2.教育理论培训。从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基础理论入手,通过专家引领、教育理论专著自学等途径,主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最新理论成果,对教师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创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水平。
3.学科实践培训。着眼深化素质教育,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运用专题教研、教学竞赛、知识竞赛等有效形式,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帮助教师把握理念、驾驭教材,并将其转化为先进的教学行为,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教育科研培训。引导教师充分认识科研的先导地位,带领和指导广大教师开展行动研究,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帮助教师确立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科研课题,同时进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5.技能拓展培训。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开展以教学基本功和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师技能拓展培训。培养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能力,培训教师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课程设计的能力,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和汉字应用能力,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培训层次
1.全员校级培训。培训对象为全体教师。培训内容主要为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知识更新与扩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突出课程教材改革对教师知识能力的新要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重点培养。
2.班主任培训。按照《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有关要求,围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班级管理等方面内容,帮助班主任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现代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水平,营造和谐班级氛围,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3.青年教师培训。对新教师进行职业道德规范、政策法规、新课程标准、教育理论和课堂教学基本功等方面的培训,使新教师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在试用期内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熟知教育教学常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继续大力实施
“青蓝工程”,指导青年教师科学制订并认真执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五年规划和计划,积极创设有利于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学术环境。
4.骨干教师培训。继续探索实施“骨干教师工程”,既要着眼培育市级骨干教师、名师,又要探索校级骨干教师的培育选拔。学校要把握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原则,努力设计不同培训内容,采用多种培训方法,为富有潜力的教师掌握前沿教育理念、拓宽专业知识层面、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他们都能立足自身基础得到有效发展,切实提高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水平。
5.其他分组培训。其他分组培训主要指教师所在的年级组、学科组、课题组、不同发展阶段组、学术组等培训学习活动。要充分发挥各小组的教育培训功能,让教师在组内互帮互学、内化成长。小组活动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
(三)培训形式
从加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出发,立足校本资源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作用,坚持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相结合、集中研修与分散自学相结合,通过集中学习、专家讲座、专题培训、自我反思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大力加强校本培训,主要采取主题培训、协作交流、教学竞赛、教学观摩、课题研究、师徒结对等形式,积极探索“教师讲坛”这种教师自主参与、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使培训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四)主要策略
1.教师成长规划引路。根据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五年规划和教师个人实际,制订个人专业发展培训计划。面向全体教师,狠抓青年教师培训,突出骨干教师培养,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着眼点,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提升师德修养,改进教育行为,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质队伍。
2.校本培训形成联动。继续加强调研力度,使教师教育教学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成为教师讨论的热点,坚持学校组织培训和自主参与培训有机结合。开展重自主,讲实效的校本培训,要求教师每学年至少上交一份精心设计的教案,上一堂观摩课,参加一次论坛,点评一节课,撰写一篇教学论文等。
3.师徒结对共同发展。实施“一年入门,三年成型,五年成才”的系列培训模式,为青年教师成才创造条件。完善岗位设置中全面师徒结对制度,制订师徒结对计划,完成师徒共同成长目标。师徒之间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研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促进新老教师素质的共同提高。
4.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优先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教育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参加各个层次的教育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报告会等学术活动等,使其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本着“选好对象、培养骨干、加大培训、讲究实效”原则,发现培养人才。
5.学历进修自主提高。我校教师大多是本科学历,已有少数教师正在攻读研究生或已取得研究生学历。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高一级学历进修,以改善教师智能结构,加快学习型学校建设。
五、培训保障
1.组织保障。学校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分管领导和负责科室,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形成专题研究校本培训
工作的良好氛围。及早开展科学规划,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要求,保证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2.制度保障。学校从提高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与执教能力出发,建立以校本培训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规范管理。专人负责做好教师参加集中培训项目的申报、审批、登记、备案等工作,尤其要重视制订科学规范的集中培训申报制度与规范的培训学时登记制度。制定考核、评比制度,加强对校本培训的考核与管理,以保证高质量地完成培训任务。
3.经费保障。除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外,学校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提取教师培训经费。经学校批准参加专业发展培训,凭培训结业证书和实际培训课时数,在培训课时报销经费标准内报销培训经费。教师培训资金须专项用于教师培训,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侵占和挪用。
2019年9月
第五篇: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刘寨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近几年来,我校一直以培养、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研能力为目标,将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有机结合,构建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校本教研手段,以课堂教学为依托的“教、研、训”一体化培养模式。为深入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扎实做好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努力提升专任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科研能力,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学习型、科研型教师队伍,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目标
(一)专业知识
1.掌握学生发展和成长阶段方面的知识以及与学生交往、互动的知识。
2.具备课程内容和资源、课程组织和类型、课程目标和评价方面的知识。
(二)专业技能
1.信息运用能力:娴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高效获取信息,达到利用最新信息实现自我更新的目的。
2.教育科研能力: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作为课题,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运用课题带动的策略;注重从学生个性差异出发,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优势,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寻找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并不断总结经验。
3.创新反思能力:反思目标的适切性;反思过程的周密性;反思问题的针对性;反思行为的可行性;反思结果的成效性。
4.教学实践能力:正确把握三维目标的能力;理解把握及创造性使用新教材的能力;合理运用教学资源的能力;掌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的能力。
(三)专业精神
1.热爱教育事业,敬业爱岗,积极参加校本培训,主动承担教科研任务。
2.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学习观、价值观,增强文化底蕴,塑造人格魅力。
3.用发展的眼光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教师自身学科素养的提升,积极进取,与时俱进。
二、培训方式
1.读书自悟。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好读书笔记,对照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2.集中学习。学校集中教师学习,采取讲座、观看课程改革音像资料、骨干教师讲座等方式,有计划地按照研课、听课、说课、评课、反思跟课等环节,组织教师全员参与,实效性强的教学研讨活动。
3.交流学习。学校每学期结合当前的教改实际,有计划地邀请各级教学专家来校示范教学或作专题讲座,不断开阔教师的眼界。同时有重点地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或听课研讨活动,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要有成果汇报,或写学习心得,或上示范课,切实提高学习的成效。
4.随堂听课。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要经常性地深入教师的课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寻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讨教法和学法的改进办法,进行实实在在的实践探索。
5.专题研讨。要求教师每人确立自己的科研课题。做好课题的计划与研究过程的记录、整理、反思、总结、交流等。以提升教师的业务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
三、主要措施
1.教师听课每学期不于15节,行政人员不少于20节(随机听课不少于15节)。
2.公开教学每位教学人员一学年不少于2节。
3.各学科教研组每学期至少开展6次集体备课活动。4.每学期召开一次先进教师经验交流会。5.学校每年至少开展4次有关德育工作、教育科研、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培训。
6.每月组织教师观看一次优质课录像。7.适时安排教师外出学习,每学期脱产2周学习的教师不少于10%。
8.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心得体会、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论文、评课议课等评选活动。
9.每年举办一次教学技能展示活动。
10.抓好课题研究,要求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教师两年内必须主持或参加一项课题研究。
四、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
为提高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学校本着对教师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的态度,把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摆在优先实施的战略地位,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学校成立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
下设校本工作办公室,校教研处主任夏朝碎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学校校本培训相关工作。
2.完善激励机制
逐步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学分认定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成绩突出的学科组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3.加大经费投入
学校将加大此项工作的经费投入,保证有不少于学校公用经费的10%用于教师培训经费,结合教育教学需要,为教师购买学习资料,订阅报刊;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邀请专家学者讲学指导;选送教师到外地学习进修,帮助教师拓宽学习领域,不断更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