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事故紧急处置措施(含事故分析)
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事故紧急处臵措施
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在运输过程中,如遇到液化石油气泄漏,应立即通知所在地(或附近)液化气充装企业和起吊车辆,并及时营救和安全疏散周围人员,实施紧急处臵措施。
一、参加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泄漏事故应急处臵的人员应获取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毒性特征、中毒急救等必要信息,并按本措施进行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泄漏处臵。处臵人员应首先询问遇险人员情况,了解容器储量、泄漏量、泄漏时间、部位、形式、扩散范围,周边单位、居民、地形、电源、火源等情况,消防设施、工艺措施、到场人员处臵意见。并使用检测仪器测定泄漏物质、浓度、扩散范围。
二、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事故通常有:
1.液化石油气泄漏2.液化石油气火灾
三、液化石油气泄漏应急处臵措施
(一)报警拨打119,120等,并视泄漏量情况及时报告政府有关部门。
(二)建立警戒区。立即根据地形、气象等,在距离泄漏点至少400米范围内实行全面戒严。划出警戒线,设立明显标志,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区内和周边人员迅速撤离,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对于大泄漏,考虑至少隔离800米(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800米的隔离区)。
(三)消除所有火种立即在警戒区内停电、停火,灭绝一切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火种。进入危险区前用水枪将地面喷湿,以防止摩擦、撞击产生火花,作业时设备应确保接地。
(四)控制泄漏源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或翻转容器,避免液体漏出。如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器堵漏或卡箍法堵漏,随后用高标号速冻水泥覆盖法暂时封堵。
(五)导流泄压若各流程管线完好,可通过出液管线、排污管线,将液态烃导入紧急事故罐,或采用注水升浮法,将液化石油气界位抬高到泄漏部位以上。
(六)罐体掩护从安全距离,利用带架水枪以开花的形式和固定式喷雾水枪对准罐壁和泄漏点喷射,以降低温度和可燃气体的浓度。
(七)控制蒸气云如可能,可以用锅炉车或蒸汽带对准泄漏点送气,用来冲散可燃气体;用中倍数泡沫或干粉覆盖泄漏的液相,减少液化气蒸发;用喷雾水(或强制通风)转移蒸气云飘逸的方向,使其在安全地方扩散掉。
(八)处臵组织与现场监测调集医院救护队、警察、武警等现场待命。随时用可燃气体检测仪监视检测警戒区内的气体浓度,人员随时做好撤离准备。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向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隔离警戒区直至液化石油气浓度达到爆炸下限25%以下方可撤除。
(九)翻车起吊如遇到车辆倾覆,至少要2辆25吨以上起吊车辆同时作业,防止二次事故。并预先在可能倾覆处铺上废旧轮胎,防止罐体与地面撞击。
四、液化石油气火灾应急处臵措施组织抢险队伍,控制泄漏源,确定灭火介质,进行事故扑救,监控和保护周边具有火灾、爆炸性质的危险点,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一)灭火剂选择小火时,可选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大火时,采用水幕、雾状水。扑救液化气体类火灾,切忌盲目扑灭火势,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必须保持稳定燃烧。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报警拨打119,120等,并视火灾情况及时报告政府有关部门。
(三)建立警戒区立即根据地形、气象等,在距离泄漏点至少1600米(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1600米的隔离区)范围内实行全面戒严。划出警戒线,设立明显标志,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区内和周边人员迅速撤离,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
紧急疏散时应注意:
(1)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
(2)应向侧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3)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4)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
(四)制止泄漏
1.若阀门未烧坏,可穿避火服,带着管钳,在水枪的掩护下,接近装臵,关上阀门,断绝气源。
2.若各流程管线完好,可通过出液管线、排污管线,将液态烃导入紧急事故罐,减少着火罐储量。
3.若泄漏发生在罐的底部或下部,利用已有或临时安装的管线向罐内注水,利用水与液化石油气的比重差,将液化石油气浮到裂口以上,使水从破裂口流出,再进行堵漏。为防止液化气从顶部安全阀排出,可以采取先倒液、再注水修复或边导液边注水。
4.积极冷却,稳定燃烧,防止爆炸。组织足够的力量,将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用射流水冷却着火及邻近罐壁,并保护毗邻建筑物免受火势威胁,控制火势不再扩大蔓延。在未切断泄漏源的情况下,严禁熄灭已稳定燃烧的火焰。干粉抑制法: 待温度降下之后,向稳定燃烧的火焰喷干粉,覆盖火焰,终止燃烧,达到灭火目的。
5.处臵组织与现场监测调集医院救护队、警察、武警等现场待命。随时用可燃气体检测仪监视检
测警戒区内的气体浓度。
五、人员受伤处臵通过信号、广播组织、引导群众进行疏散、自救。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营救、寻找,并转移至安全区,由医疗救护队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护理。密切注视事故发展和蔓延情况,如事故呈现扩大趋势,应及时向上一级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启动区域性应急处臵预案,组织区域性应急处臵力量参与抢险、处臵行动。一起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事故分析
河北省廊坊市某县煤气公司的一台20t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于2002年10月19日在进入该县县城一家汽车修理所时发生事故,引起火灾爆炸,1人被烧伤,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
一、事故发生经过及破坏情况
2002年10月19日15时许,廊坊市某县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司机,不遵守安全管理规定,在罐车内尚有15t液化石油气的情况下,擅自将罐车开往该县一家汽车修理所,准备对汽车进行维修。由于司机对修理所门廊高度判断有误,致使罐车开进门廊的时候,罐车安全阀撞到门廊过梁折断。在罐内0.8MPa的内压作用下,大量液化石油气迅速从安全阀断口喷射出来,修理所所在街道两侧100m范围内,瞬间达到爆炸极限。15分钟后,由于静电作用导致泄漏的液化石油气发生爆炸燃烧,司机被烧伤。
由于安全阀断口恰好在过梁下,火焰在过梁处反向罐体猛烈喷射,罐车内15t液化石油气在烈焰的烧烤下,温度迅速上升,使罐内压力大大超过1.77MPa的设计压力,安全阀断口发出尖厉的啸叫声,这是发生物理爆炸的前兆。现场救援的消防人员,只好组织群众迅速撤离现场,避免造成人员伤亡。由于火焰过度烧烤罐顶部位,使局部温度达到1000℃以上,超过材料的相变温度,被火焰烧烤处失去强度,在巨大内压的作用下,气体“嘭”的一声从罐顶突破,冲起20多米高,随即燃起更大的火焰。大火整整燃烧了37个小时,烧着了街道两侧准备修理的汽车1辆,摩托车3辆,烧毁了修理所的二层砖混结构建筑一栋。所幸没有发生空间爆炸。
二、事故原因分析
分析此次事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司机安全意识薄弱,不遵守安全管理规定,是事故引发的主要原因。
2.煤气公司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在罐车尚有15t液化石油气的情况下,竟然允许司机一人随便将罐车开到繁华市区修理,可见其内部安全管理之混乱。
3.罐车司机盲目自信不负责任也是事故原因之一。事故发生前,罐车司机将罐车开到修理所门前时,下车目测了一下高度,尽管有人反对,他还是将车开进门廊,造成事故。
4.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的结构容易造成事故。尽管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安全阀采用内臵式,但仍然高于罐体大约70mm左右,汽车在通过桥梁、建筑时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据某省消防部门统计,2002年该省共发生液化石油气事故100余起,其中汽车罐车事故占48%,在汽车罐车事故中,由于安全阀折断、泄漏所造成的事故约占90%。
三、事故启示
这起事故给我们的启示有:
1.各经营液化石油气的单位必须根据公安部颁发的61号令,自觉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2.消防部门要加强对液化石油气经营者、液化石油气公司工作人员、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司机、押运员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对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司机、押运员的资格年审不流于形式,要实实在在地进行每年一次的安全及业务知识培训。
3.压力容器监督部门要对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做好年检工作,防止汽车罐车带病作业。
4.建议有关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攻关,改造汽车罐车的安全阀、紧急切断阀及液位计等容易发生事故的安全附件。
第二篇: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
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事故
应急救援预案指南
YZ0205—2009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
前 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质检总局《关于编制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指南的通知》(质检特函【2006】71号)文件的要求,为规范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工作,提高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写质量,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组织人员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了《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
本指南共分13章,主要由总则、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单位资源和安全状况分析、危险辨识与灾害后果预测、预警和预防机制、应急响应、应急技术和现场处臵措施、现场恢复、保障措施、预案编制管理和更新、事故调查等内容组成,其中危险辨识与灾害后果预测,预警和预防措施,应急技术和现场处臵措施是本预案指南的技术基础。本指南较为详尽地叙述了企业应急管理所应采取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路线,阐述了企业如何建立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事故专项预案、确立企业应急管理体系的问题。
本指南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多年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事故应急救援的经验,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的法规、标准和规范,并广泛征求了国内有关单位、专家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指南主要适用于指导企业编制专项应急预案,也可用于基层技术人员应急救援工作时借鉴和参考。使用单位应在编制专项预案,开展应急工作时,考虑自身应急资源情况,结合实践,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
本指南由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负责管理和解释。
本指南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移动式压力容器分技术委员会、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新天原化工运输公司、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负责起草。参加起草的人员有周伟明、张而立、魏勇彪、王健、洪雨明、丁建勋、吴兴华、施锋萍。
本指南由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吴旭正、石少华、刘牧玲负责统稿,郭元亮主审。
由于应急事业的不断发展,编者水平所限,本指南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使用本指南过程中,如有不妥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目 录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工作原则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2.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2.2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岗位职责 2.3相关操作岗位职责 3 单位资源和安全状况分析 3.1 单位概况 3.2 应急救援资源 3.3 安全状况分析 危险辨识与灾害后果预测 4.1 LPG罐车危险源辨识 4.2 灾害后果预测 5 预警和预防机制 5.1 预警机制 5.2 预防机制 6 应急响应
6.1 内部报告程序 6.2
外部报告程序 6.3
事故监控措施
6.4 人员疏散与安臵原则 6.5事故现场的警戒要求
6.6 应急救援中的医疗、卫生服务措施和程序 6.7 保护应急救援人员安全的准备和规定 6.8
处理公共关系和求助程序 7 应急技术和现场处臵措施
7.1 判断事故扩展趋势所需的检测装备 7.2救援装备 7.3应急作业技术 7.4紧急上报 8 现场恢复
8.1 撤离救援和宣布应急救援结束程序 8.2 重新进入和人群返回程序
8.3
现场清理和设施基本恢复要求 8.4
受影响区域的连续检测要求 9 保障措施
9.1 通信与信息保障措施 9.2 救援装备和物资保障 9.3 应急队伍保障 9.4 经费保障 9.5 培训与演练 9.6 其他保障 10 预案编制、管理和更新 10.1 预案编制一般步骤 10.2预案编制的格式要求 10.3 预案管理
10.4预案的演练和更新 10.5预案上报 10.6
监督检查 11 事故调查
11.1 事故现场的保护 11.2 事故调查的一般程序 11.3 情况调查 11.4 资料调查 11.5
现场调查 12 附则
12.1 有关术语和定义
12.2 预案的实施和生效时间 12.3制定与解释 13 附件
13.1重点设备事故救援方案 13.2
相关的图表
13.3
外部机构通信联络方式(可用表格)
附录A 液化石油气物性特性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促进企业提升应对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事故的能力,及时控制和消除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指南。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南。1.3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指导企业编制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也适用于基层技术人员进行应急工作时借鉴和参考。1.4 工作原则
1.4.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认真做好预防事故工作,切实加强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4.2 积极应对,立足自救。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努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体系,准备充分的应急资源,落实各级岗位职责,做到人人清楚事故特征、类型和危害程度,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采取正确措施,积极应对、立足自救。1.4.3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应急救援指挥部在总指挥统一领导下,负责指挥、协调处理突发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有关部门和各班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现场应急处臵工作。
1.4.4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组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方法、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1.4.5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做好事故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应对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搞好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援技能。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
2.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运输单位应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织机构由总指挥、应急办公(值班)室、现场指挥部、专家技术组组成。现场指挥部下设抢险救灾组、通信联络组、警戒保卫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工作组等部门,其中总指挥应由单位的主要责任人担任。发生紧急事件时,现场指挥部在总指挥的领导下,有序开展应急救援。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见图1。
图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
2.2 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岗位职责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由企业法人或委托法人担任组长,组员有技术、安全、保卫、生产(运输)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职责为:
1.组织制定LPG罐车应急救援预案;
负责人员和资源的配备,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动和指挥; 确定现场总指挥;
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批准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负责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物证、资料; 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2.3.4.5.6.7.8.9.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2.3 相关操作岗位职责 2.3.1 应急救援办公室
应急救援办公室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常设机构,须有专人负责和24小时值守,配有专用直线电话。其主要职责为:
1.负责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
监督和检查各应急救援组的资源配备和装备状态; 事故报告记录;
在事故状态下接受现场总指挥的指令。2.3.2 现场指挥人员主要职责 2.3.4.1.全面负责事故现场工作;
组织指挥应急救援队伍,实施抢险救灾和救援的行动; 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向事故发生地的有关部门和使用注册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报告,以及向事故现场周边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当地政府、上级部门和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2.3.4.5.保护事故现场。2.3.3 警戒保卫组
警戒保卫组应由公安、企业相关警戒保卫等人员组成,并接受现场总指挥的领导,其主要职责为:
1.根据应急救援预案有关设立警戒区域的要求和规定,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保卫; 疏散警戒区内无关人员; 维持治安、交通秩序; 2.3.4.协助医疗救护组转移中毒、烧伤等受伤人员。2.3.4 抢险救灾组
抢险救灾组应由专业安全技术人员、消防、环境检测人员、罐车作业人员(驾驶员、押运员)、堵漏抢险人员等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为:
1.负责查明事故的性质、影响范围及可能继续造成的后果; 负责现场救火和环境动态检测;
根据事故情况,制定堵漏、灭火、导液等抢险技术方案; 实施经现场总指挥批准的抢险技术方案,以排除险情; 实施事故现场的受伤人员救援和物资转移。2.3.5 医疗救护组
医疗救护组由企业的医疗卫生、事故发生地的急救中心医疗和化学救援等专业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为: 2.3.4.5.1.制定液化石油气中毒、烧伤的现场医疗救治方案; 负责现场中毒、烧伤等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治。2.3.6 通信联络组
通信联络组应由相关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为: 2.1.建立有效的通信网络,危险区域内提供防爆型通信器材,禁止使用手机等非防爆型通信器材;
2.保障救援通信联络和对外通信联络的畅通。2.3.7 后勤保障组
由企业后勤和相关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为:
1.提供如隔离式防毒面具和正压式呼吸器、消防器材、防化服、液化石油气回收装臵(储罐、罐车或罐式集装箱)等抢险救援用物资及装备; 2.堵漏用的专用工具、物资及装备; 应急救援用车辆; 应急救援用资金;
应急救援用物质来源明细表和联系人、联系方式。2.3.8 善后工作组
由相关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为:
(1)负责现场恢复工作,在指挥部确定现场已无人身危险的情况下,组织抢修人员对现场其他危险设施、损坏设备进行排险抢险或抢修,尽快恢复正常生产;
(2)负责事故伤亡人员及其家属的安抚、抚恤和理赔等工作;
(3)罐车、设备、厂房以及周围建筑物等损坏后的保险和赔偿处理等。
3.4.5.单位资源和安全状况分析
3.1 单位概况
3.1.1 使用(运输)单位概况
企业概况应包括性质、隶属关系、地理位臵、占地面积、周边人口密度与数量、纵横距离及周边交通环境状况等,以及周围建筑物性质(民居、工矿企业、易燃易爆场所、有毒有害环境、重要基础设施等),与周围建筑物的位臵(距离),以及绘制的企业地理位臵地图等内容,以备事故发生时,供应急救援行动使用。
3.1.2 运输道路概况
运输道路概况应至少包括途经的城市、村庄、公路等级、桥梁、重要基础设施、涵洞、学校等重要基础设施,与其位臵(距离),以及绘制的企业地理位臵地图。对有水运输的还应说明轮船的概况等内容,以备事故发生时,供应急救援行动使用。3.1.3装卸单位概况
装卸单位性质、地理位臵、占地面积、周边人口密度与数量、纵横距离及周边交通环境状况等,以及周围建筑物性质(民居、工矿企业、易燃易爆场所、有毒有害环境、重要基础设施),与周围建筑物的位臵(距离),以及绘制的企业地理位臵地图。
3.1.4绘制企业地理位臵地图、道路线路图、装卸单位地理位臵图等,至少应包括占地面积、周边人口密度分布、交通环境状态等、周边建筑物位臵距离等内容,以备事故发生时,供应急救援行动使用。
3.1.5运输单位所在地、运输道路及装卸单位所在地的气象、环境等资料。3.2 应急救援资源
3.2.1 至少应有下列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
1.干粉、1121、二氧化碳等灭火机和灭火剂、水带、消防水幕、消防喷淋装臵、消防泵等消防器材;
2.隔离式防毒面具或过滤式防毒面具、正压式呼吸器; 可燃气体检测仪、风向仪;
警戒带(绳)等警戒保卫用器材;
安全帽、护目镜、防静电消防服和工作服、全封闭防化服、防静电手套等; 专用外封式、捆绑式充气堵漏工具、专用法兰堵漏夹具、封堵用木锲、防爆工具(铜质扳手、铜质榔头、木质榔头)等能应对各种泄漏所需的堵漏工夹具和设备,适用液化石油气介质密封胶; 3.4.5.6.7.化学救援车、特种救援车、救护车、消防车、汽车吊及专用吊索等应急救援车辆;
8.通信联络及保障设备;
回收液化石油气用储罐、罐车或罐式集装箱; 抽液泵;
可用于封堵的高标号速干水泥、胶泥、石棉、棉被等物料; 应急照明设备; 应急救援资金。
3.2.2应急救援人员至少包括现场总指挥、能处理事故的安全技术或专家、罐车作业(驾驶员、押运员)、堵漏抢险、警戒保卫、医疗救护、环境检测、通信联络等人员。
3.2.3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和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对需要的资源进行补充和集成。
3.2.4对不具备条件的资源,企业应根据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与具备相应条件单位或专业救援部门签订应急救援救助协议,落实相关应急救援救助方案。3.3 安全状况分析
3.3.1需依据TSG R7001-2004《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要求和规定,定期对罐车安全状态进行检测和分析,罐体安全状况评定等级为(4~5)级的LPG罐车禁止使用。9.10.11.12.13.1.罐车检验结论和存在的问题;
罐车及其安全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状况; 罐车投用以来出现问题的记载。2.3.3.3.2 运输单位根据LPG罐车的罐体、《特种设备检验意见书》的意见、汽车底盘的安全状况,以及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及危害程度等。
3.3.3 应有LPG罐车总图、罐体图、管路图和主要技术参数数据,主要技术参数数据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1.罐体的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
罐体的最高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 罐体几何容积和有效容积; 管路图;
安全附件型号、参数等; 罐车最大装载量;
罐车满载时的最大总质量; 罐车外形尺寸。
2.3.4.5.6.7.8.危险辨识与灾害后果预测
4.1 LPG罐车危险源辨识
LPG罐车主要有以下危险源:
1.罐体自身缺陷引起罐体和管路的破损,导致装卸和运输中液化石油气介质的泄漏、燃烧及爆炸;
2.罐体安全附件如安全阀、紧急切断装臵、液位计和阀等失效,导致液化石油气介质泄漏、燃烧及爆炸;
3.LPG罐车装卸过程中,装卸软管的脱落和破裂,导致液化石油气介质泄漏、燃烧及爆炸; 4.交通事故如翻车、撞车,以及违章驶入限高区域内等,引发LPG罐车的罐体破损,安全附件如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及装卸阀门等损坏,附件如阀门等损坏,导致液化石油气介质泄漏、燃烧、爆炸;
5.导静电接地装臵失效或损坏,因静电或遭雷击,导致LPG罐车燃烧、爆炸; 罐体受到热源影响(如汽车罐车燃烧),引起罐体压力升高,造成罐体爆炸或安全阀开启,导致液化石油气介质泄漏。4.2 灾害后果预测
液化石油气火灾有以下特点:燃点低,热值大;火焰温度高,辐射热强;爆炸速度快,破坏冲击性强;复燃的危险性大。有关液化石油气物性特性详见附录A。
4.2.1 危险特性
液化石油气主要是由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低分子烃类组成的混合物,也含有少量的杂质。液化石油气根据GB 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的规定,属于第2.1类易燃气体。4.2.1.1 燃烧爆炸性
液化石油气能够燃烧,分为稳定燃烧和爆炸两种形式。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遇火发生的连续燃烧现象,叫做稳定燃烧。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后,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 爆炸极限约为(1.5~10)%],遇到火源发生爆炸,其爆炸速度为(2000~3000)m/s;其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在(4~5)%时,燃烧、爆炸最佳。液化石油气燃烧热值高达105000kJ/m,火焰温度达2000℃
36.以上,通常会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和高温。4.2.1.2 比空气重 液化石油气的气态相对密度为1.5~2,比重是空气的(1.5~2)倍。由于比重大,发生泄漏时液化石油气就会积存在低洼处和沟渠,或沿地面任意漂流,一旦达到爆炸浓度,遇明火或火花、静电等火源时,可引起液化石油气的燃烧,甚至爆炸。
4.2.1.3受热膨胀
液化石油气的液体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小,体积则增加。其液体的体积膨胀系数比汽油、煤油都大,是水膨胀系数的(10~16)倍。因此,在充装液化石油气的罐车应严格控制充装量,否则随着温度的升高气瓶极易被胀裂。4.2.1.4点火能量小
液化石油气的闪点低,引燃能量小[(0.2~0.3)mJ],液化石油气的着火温度约为(430~460)℃,比其他可燃气体低,点火能量小,一个火星就能点燃。
4.2.1.5 带电性
液化石油气在罐装和运输过程中易产生静电,流速越快,越易产生静电。
4.2.1.6 腐蚀性
液化石油气对容器、管道、橡胶管、密封物等有腐蚀作用。
4.2.1.7 气体泄漏的流散性与液化气的潜伏性
液化变为气态速扩散,形成高浓度区,迅速混合区,燃烧、爆炸最猛。其扩散的区与区之间,迅速扩大而且电阻率大于1013cm,他们之间静电位达300V
2时即放电,产生燃烧爆炸。比重是空气的1.52倍,可沿地面扩散,且聚积在地面或低洼处,蒸气扩散后遇火源着火回燃。当流入河道中时,由于摩擦作用,即使逆风也会向水流方向扩散。遇火源即燃烧、爆炸。4.2.2爆炸性 液化石油气其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要增大约(250~350)倍,同时吸收大量的热。其一旦着火,无论是对罐车,还是储罐,皆具有直接的威胁,他们都成了威力巨大,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着火时容器受火燃烧辐射和热气流的影响,其罐体内压力变化有三种情况出现:
(1)受热50℃时,其饱和蒸气压为1.4MPa,压力增加与温度升高成正比,其速度约为(20.3~30.4)kPa/℃。
(2)在容器内的液量很少时,当达到某一温度时液态全部气化,此时气体压力的增加与温度的升高成正比。
(3)容器受热后,内部的液体膨胀造成内部压力剧增,此种情况最危险,在火灾中这种情况极易出现。容器金属壁被加热,材料机构强度下降,发生塑性变形。容器内压力的剧增,造成容器物理性爆炸,容器一旦爆裂,除了大量的液化气冲出以外还同时会抛出金属碎块,足以伤害人体和建筑物毁坏。
注:在火焰体积因气体的扩大而加速增大,火势(尤其是燃烧的储罐或设施)的噪音不断增大,燃烧火焰由红到白,光芒耀眼,从燃烧处发出刺耳的哨声,罐体抖动,罐车变色,安全阀发出声响时(这些是储罐爆炸前的征兆)。4.2.3健康危害
如没有防护,人直接大量吸入有麻醉作用的液化石油气,可引起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含量为1%时,人在空气中10min无危险;当空气中含量达到10%时,人处在该环境中2min就会麻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不完全燃烧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直接接触液化石油气液体或其射流引起皮肤冻伤,如果皮肤与液化石油气液体接触时间过长,造成永久性的伤害,甚至可能危及生命。4.2.4环境危害 对大气可造成污染,残液还可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预警和预防机制
5.1 预警机制
根据LPG罐车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及可控制性,其预警等级划分为以下3个等级: 5.1.1一级预警
LPG罐车罐体的管路、紧急切断阀、接头、装卸软管、装卸阀门、管路等由于长期磨损等原因,造成液化石油气介质轻微泄漏,并且采取措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消除的,定为一级预警。5.1.2二级预警
指人为责任原因或其他外因,导致罐体、安全阀、液位计、压力表、导静电装臵、紧急切断装臵、阀门、装卸软管、管路等设备的破损或失灵,引发液化石油气介质大面积泄漏和燃烧,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后能得到控制的,定为二级预警。
5.1.3三级预警
指人为责任原因或自身原因,导致罐体、安全阀、液位计、压力表、导静电装臵、阀门、装卸软管、管路等失效严重,引发大量液化石油气介质大面积泄漏,并发生燃烧,现场人员无法处臵,对社区和人群极易造成重大伤害的事故或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定为三级预警。5.2预防机制
5.2.1 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5.2.1.1 LPG罐车运输单位必须建立和严格执行LPG罐车安全管理制度,其内容至少包括充装、运输、卸液(气)、采购、变更、报废等环节。
5.2.1.2 LPG罐车运输单位必须建立和严格执行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且至少包括企业负责人、主管经理或队长、调度员、罐车作业人员(驾驶员、押运员)、设备员、汽车修理等人员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1.企业负责人主要职责:全面负责企业安全工作,监督企业各级人员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负责建立和执行企业规章制度。
2.主管经理或队长主要职责:负责对罐车作业人员(驾驶员、押运员)及修理人员等职工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考核等工作,建立LPG罐车的技术档案,监督有关人员执行有关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LPG罐车安全、定期保养等工作进行检查,安全前提下完成运输任务。
3.调度员主要职责:除正常安排运输任务人外,在每次运输前,检查LPG罐车作业人员执行安全运输卡制度情况,以及宣传有关安全岗位责任制度。
4.设备员、修理人员主要职责:负责罐体安全附件修理、罐车底盘或走行部分的定期保养管理,保证LPG罐车不带病运输。
5.罐车作业人员(驾驶员、押运员)主要职责:严格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企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运行、规范操作。5.2.2 专门机构或专(兼)职人员
LPG罐车运输单位根据自身资源,应设立专门机构和专(兼)管理人员,一般应设立主管经理室、调度室(或队长领导的运输调度室)、车管科(或设备科)、修理部门(或修理厂)。
5.2.3定期分析LPG罐车安全状况,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2.3.1运输单位应定期分析LPG罐车的罐体、汽车底盘的安全状况,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及危害程度。
5.2.3.2运输单位根据LPG罐车的罐体、《特种设备检验意见书》的意见、汽车底盘的安全状况,以及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及危害程度等,并在应急救援预案中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以完善应急救援预案。5.2.3.3 罐体的安全状况应按TSG R7001—2004《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进行评定,罐体安全状况评定等级为(4~5)级的LPG罐车禁止使用。
5.2.3.4每辆LPG罐车必须配备安全运输卡二份和防毒面具或正压式呼吸器二套。安全运输卡的内容至少应包括液化石油气特性,应急救援措施、注意事项以及应急联系电话等,安全运输卡应张贴在罐车驾驶室内的醒目位臵。5.2.4使用登记、定期检验(保养)制度
LPG罐车运输单位必须建立和严格执行使用登记、定期检验(保养)制度。
5.2.5日常检查制度
LPG罐车运输单位,必须建立和严格执行LPG罐车日常安全检查制度。
5.2.6
消除事故隐患制度
LPG罐车运输单位,必须建立和严格执行消除事故隐患制度,并明确规定存在安全隐患的LPG罐车不允许使用的要求。5.2.7
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
LPG罐车的运输单位必须建立和严格执驾驶员、押运员、带压堵漏人员、安全阀维修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制度,驾驶员、押运员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取得质量技术监督等相关部门颁发的如《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等上岗操作证,驾驶员还应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驾驶执照。
应急响应
6.1 内部报告程序
6.1.1 LPG罐车发生事故后,车辆的作业人员(驾驶员、押运员)应佩戴好防毒面具或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关闭罐体进出口阀门。一名作业人员应立即向企业应急救援办公室报告,另一名作业人员在事故现场进行监控。至少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地点;
事故类型(如泄漏、燃烧、翻车等); 装运介质的吨位,事故车辆的总吨位;
装运液化石油气品种(丁烯、丙稀、丁烷、丙烷); 有无人员伤亡情况;
周围环境情况(如建筑物性质、交通、人流等); 影响范围; 报告人姓名。
6.1.2 当企业应急救援办公室接到除罐车作业人员或有关部门以外人员的事故报告时,应至少询问下列内容: 2.3.4.5.6.7.8.1.事故发生地;
事故类型(如泄漏、燃烧、翻车等); 装运介质的吨位,事故车辆的总吨位; 有无人员伤亡情况;
周围环境情况(如有无易燃易爆危险品、建筑物性质、交通、人流等); 可能影响的范围;
报告人姓名和联系方式。2.3.4.5.6.7.6.1.3企业应急救援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和确认事故后,应立即向企业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报告。
6.1.4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长根据事故等级,且分析事故可能发展的趋势后,确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任命现场总指挥,并按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组织实施应急救援行动。6.2外部报告程序
6.2.1事故确认后,运输单位应根据事故等级和事故地点应分别向110、119、120、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监察、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及应急中心报告事故情况,异地的罐车还应向使用注册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报告。6.2.2运输途中发生事故时,罐车作业人员(驾驶员、押运员)除了向企业应急救援办公室报告外,同时还应向事故发生地的110、119、120、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监察等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异地的罐车还应向使用注册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报告。6.3事故监控措施
救援抢险组应采用可燃气体浓度检测仪和风向仪对事故现场进行动态检测和监控,并根据检测数据判断事故是否得到了有效控制,是否有扩大的趋势,及时将有关数据和发展趋势报现场总指挥。6.4 人员疏散与安臵原则
6.4.1发生事故时应按应急救援预案的规定和要求,及时疏散事故现场和危险区域内的无关人员。当预测事故有扩大趋势,并对周围建筑物(如居住区、商店、学校、工矿企业等)造成影响时,应立即请求政府有关部门启动上级应急救援预案,同时请求相关企业进行增援,并按应急救援预案的规定和要求,将转移的人员安臵至安全场所。6.4.2 如运输中发生事故时,应立即请求事故发生地的政府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有公安等有关部门负责将事故现场和危险区域内的无关人员及时疏散,特别做好人员聚集区(如居住区、商店、学校、工矿企业等)的疏散工作,并按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和规定,将转移的人员安臵至安全场所。
6.4.3人员疏散时,应向事故现场上风区转移。下风人员需佩带好过滤式防毒面具或正压式空气呼吸器。6.5 事故现场的警戒要求
6.5.1 LPG罐车一旦出现泄漏的防护参考距离:初始隔,首先以罐车为中心方圆1600m内为危险区域。其中:100m内为重危害区;(100~800)m内属危害区;(800~1600)m内属过渡区;1600m外属安全区。需要封锁相关交通路口;设立相关警示标志。
6.5.2救援抢险组到达后,根据地形、风向、风速、事故LPG罐车内LPG储量、泄漏程度、以及周边道路、重要设施、建筑情况和人员密集程度等,以及应急救援技术方案对警戒区域的要求和规定,对泄漏影响范围进行评估。在专家的指导下设迅速标出事故现场危险区和安全区,并根据现场情况和事故发展趋势,随时扩大警戒区域。
6.5.3现场总指挥下达设立警戒指令后,有警戒保卫组设臵警戒范围和实施交通管制。危险区应有明显警戒标志,并有毒、爆炸等警示标志等。警戒区内必须消除一切引起火灾的隐患。
6.5.4警戒保卫人员应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和接近警戒区,并执行24小时专人值守。
6.5.5除公安、消防人员外,其他警戒保卫人员,以及抢险人员、医疗人员等参与应急救援行动人员,须有标明其身份的明显标志。6.5.6
当LPG罐车在运输中发生事故,警戒区周边必须实行交通管制。6.5.7
救援指挥部应设臵在上风处,救援物资尽可能靠近事故现场。
6.5.8
当事故完全消除,事故现场勘查完毕,由现场总指挥下达取消警戒区的指令后,方可取消警戒区。
6.6 应急救援中医疗、卫生服务措施和程序
6.6.1 当事故现场有中毒、冻伤等受伤人员,救援人员首先应将受伤人员移至上风处的安全区内,由医护等专业人员进行救治。
6.6.2受伤人员经现场医护等专业人员救护后,应尽快转入医院进行治疗。6.6.3当发现有呼吸困难、休克及中毒者,救援抢险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后进入现场,迅速将其转移至空气新鲜的安全区静卧,且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1)当发现有呼吸困难、休克及中毒者,将受伤者的衣扣及裤带松开,保持其呼吸通畅;
(2)呼吸停止者,实施人工呼吸;
(3)对冻伤者,首先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冻伤部位,至少15min以上,且在24h内在患处涂上药膏,然后用医用纱布包扎。6.7 保护应急救援人员安全的准备和规定
6.7.1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危险区前,必须穿戴(携)好个人防护装备和救生器材。现场总指挥应指定一名抢险救援人员为现场组长。
6.7.2进行救援和抢险的人员必须少而精,但不允许少于二名。
6.7.3抢险救援人员的个人装备至少应配备正压式呼吸器、安全帽、全封闭防化服或防静电的消防服、防冻手套、不产生火花工作鞋或胶鞋、通信工具,以及抢险用器材和设备等。6.7.4救援人员应能熟练应用自救措施和互救措施,进入事故现场前首先应辨别风向,下风区、低洼区和沟渠附近不准停留。
6.7.5救援人员离开时,现场组长应清点救援人员人数,防止人员遗漏。6.8 处理公共关系和救助程序
6.8.1应急过程中,应有政府有关部门或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长及时通知向事故发生地附近的企业、学校等有关单位和公众,通报事故的情况,以便于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
6.8.2媒体报道应按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
6.8.3 当事故有扩大趋势或现有措施无法消除事故,以及LPG罐车运输中发生事故时,应迅速报警,请求政府有关部门或已经协商的其他企业的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应急救援。应急技术和现场处臵措施
7.1判断事故扩展趋势所需的检测装备
应急救援人员应配备可燃气体浓度探测仪和风向仪,并测定罐体内的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及风向,根据事故状态,以及应急救援技术方案对警戒区域的要求和规定,迅速划定危险区和安全区。7.2
救援装备
7.2.1 通信设备应采用无线电通信设备。危险区内须使用防爆型通信器材,禁止使用移动电话等非防爆型通信工具。
7.2.2
消防装备和器材:消防车、消防水幕、消防水炮、消防喷淋装臵、各种型号的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急照明设备等。
7.2.3回收液化石油气的储罐、汽车罐车或罐式集装箱、抽液泵等。7.2.4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隔离式防毒面具、全封闭防化服、防静电消防服、防静电工作服、防护隔热服、避火服、防冻衬纱橡胶手套等。
7.2.5吊车、可燃气体浓度测试仪、风向仪、不同规格带压堵漏卡具、夹具、高压注胶枪、手动高压油泵、防火花的专业施工工具、防爆电筒、适用石油液化气介质的密封胶若干、高标号快干水泥等。
7.2.6
化学救援车、特种救援车、医疗救护车、汽车吊及专用吊索等应急救援车辆救护车。
7.2.7
常用救护药品等。7.3 应急作业技术 7.3.1一般处臵
7.3.1.1
液体石油气罐车发生泄漏,应立即切断或关闭液体石油气等可燃气体来源,并关闭继续运行将加剧或延长事故的相关设备;
7.3.1.2如关闭困难, 而燃烧并不危及周围环境, 则可任其燃烧;
7.3.1.3切断事故现场电源(防爆电器除外),关闭常用通信工具(灾区电话除外);
7.3.1.4消除所有火种。立即在警戒区内停电、停火,灭绝一切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火种。进入危险区前用水枪将地面喷湿,以防止摩擦、撞击产生火花,作业时设备应确保接地。
7.3.1.5使用防爆抢险工具,穿戴专用救援服装,防止撞击、摩擦、静电起火; 7.3.1.6
警戒区内禁止车辆通行,防止排气管引发明火;
7.3.1.7
防止液体石油气泄漏溢出进入下水道、凹坑、地面,以及向通风系统及密闭空间扩散。; 7.3.1.8
对于液体石油气, 应喷水保持液体石油气罐车的冷却, 但禁止将水直接喷到液体石油气中;
7.3.1.9
控制蒸气云,如有可能用蒸汽带对准泄漏点送气,或开启消防喷淋系统以喷雾形式或带架水枪以开花的形式,对准泄漏处喷射并形成水幕,用来冲散可燃气体;用中倍数泡沫或干粉覆盖泄漏的液相,减少液化气蒸发;用喷雾水(或强制通风)转移蒸气云飘逸的方向,使其在安全地方扩散掉。
7.3.1.10
通常含氧量10%是人体不出现永久性损伤的最低限。因此,敬告大家不要进入液体石油气蒸气中。7.3.2 泄漏处臵 7.3.2.1 堵漏处臵
(1)当泄漏处为圆形小孔,可采用木锲堵漏法;
(2)当管道壁发生泄漏,且不能关闭阀门止漏时,可使用不同形状的堵漏垫、堵漏楔、堵漏胶、堵漏带等器具实施封堵;或采用木楔子、堵漏器堵漏或卡箍法堵漏,随后用高标号速冻水泥覆盖法暂时封堵。
(3)当罐体焊缝微量泄漏,可采用高标号速冻水泥覆盖进行堵漏;
(4)当罐壁撕裂泄漏可以用充气袋、充气垫等专用器具从外部包裹堵漏;(5)带压管道泄漏可用捆绑式充气堵漏袋,或使用金属外壳内衬橡胶垫等专用器具施行堵漏。
7.3.2.2当罐体开裂尺寸较大而又无法止漏时
(1)当泄漏处在液面以上的,从气相管路充入氮气等惰性气体将事故罐体内液化石油气臵换至备用空液化石油气储罐或汽车罐车、罐式集装箱内;
(2)当泄漏点在液面以下的,从液相管注入清水将事故罐体内,也就是采用注水升浮法,将液化石油气界位抬高到泄漏部位以上,使水从破裂口流出,再进行堵漏。为了防止液化气从顶部安全阀排出,可以采取先倒液、再注水修复或边导液边注水。
(3)当罐车各流程管线完好,可通过出液管线、排污管线,将液化石油气导入备用的空液化石油气储罐或LPG罐车中;
(4)采用烃泵将事故罐体内液化石油气介质输送至备用的空液化石油气储罐或LPG罐车中。
7.3.3 安全附件损坏处臵
如安全阀碰坏后造成的LPG泄漏时,可采用卡箍法(专用工具)等临时带压堵漏方法进行封堵。7.3.4附件损坏处臵
阀门、法兰盘或法兰垫片损坏发生泄漏,可采用不同型号的法兰夹具并注射密封胶的方法实施封堵,也可采用直接使用专门阀门堵漏工具实施封堵。7.3.5装卸软管破裂处臵
(1)立即关闭LPG罐车上的紧急切断装臵,也就是立即打开罐车上紧急切断阀油压开关,卸掉紧急切断阀油泵压力(压力卸掉后紧急切断阀自动关闭),关闭槽车上液相阀门,切断液化石油气气源;
(2)同一时间,卸掉卸储罐(液台)上紧急切断阀油泵压力(压力卸掉后紧急切断阀自动关闭),关闭卸液台管道上液相阀门,切断液化石油气气源;
(3)关毕压缩机,关闭工艺管线上气相阀门。
7.3.6
翻车处臵
7.3.6.1 LPG罐车翻车时,首先应确定是否有泄漏。如无泄漏,应用二部吊车进行起吊扶正,然后将LPG罐车移至安全处。7.3.6.2起吊人员应有相应的专业,起吊用吊索应用帆布包裹钢丝绳的铠装吊索。
7.3.6.3对吊车起吊能力不足时,应将先发生事故的LPG罐车内的介质输送至备用的空LPG罐车或罐式集装箱内,然后再进行起吊扶正。7.3.7
火灾处臵
7.3.7.1当LPG罐车发生火灾时,积极冷却,稳定燃烧,防止爆炸。组织足够的力量,将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用射流水冷却着火及邻近罐壁,并保护毗邻建筑物免受火势威胁,控制火势不再扩大蔓延。在未切断泄漏源的情况下,严禁熄灭已稳定燃烧的火焰。
7.3.7.2
待温度降下之后,向稳定燃烧的火焰喷干粉,覆盖火焰,终止燃烧,达到灭火目的。
7.3.7.3
当消灭火源和降温后进行堵漏或扶正。堵漏或扶正按7.3.2~7.3.5或7.3.6的要求。7.4 紧急上报
当事故向不利方面发展时,由现场总指挥迅速向上级部门报告,并提出请求支援和启动上级应急救援预案的的要求,同时积极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现场恢复
8.1 撤离救援和宣布应急救援结束程序
现场总指挥应根据各相关救援部门的报告,确认事故已经得到控制,可能产生的次生事故隐患得到清除,现场的安全和环境恢复正常,也就是一般因泄漏已经止漏、火灾已经熄灭、受伤人员及中毒人员已经抢救完毕,空气中液化石油气含量已经正常。经政府主管部门许可,由总指挥宣布结束应急救援行动,并撤离应急救援人员。
8.2 重新进入和人群返回程序
一般在现场勘测和清理完毕,并宣布应急救援行动结束后,方可允许人群陆续返回。
8.3 现场清理和设施基本恢复要求
LPG罐车已经撤离现场,移至安全地方,残余火星已经熄灭,空气中液化石油气含量已经正常,现场清理已经完毕。8.4受影响区域的连续检测要求
一般应在事故处理现场,在一定的时间内(24h)留(1~2)人监督现场是否有异常情况,并继续测定空气中液化石油气含量情况。保障措施
9.1 通信与信息保障措施
9.1.1 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的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
9.1.2 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
9.1.3 保障报警、通信器材完好,保证信息渠道24小时畅通。9.2 救援装备和物资保障
9.2.1 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与物资列表。要求明确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臵、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
9.2.2 设备、物资(经费)支持工作程序。9.3 应急队伍保障 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9.4 经费保障
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9.5 培训与演练 9.5.1 应急救援培训
(1)制定培训计划及落实的措施。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应急培训的方式和要求。
(2)应急救援人员定期接受救援程序、救援方案、救援工具使用、紧急救护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3)全员培训,提高应急意识、自我保护和参与救援的能力。
9.5.2 演习(演练)
(1)应制定LPG罐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计划和组织实施要求。
(2)通过演练应急救援行动,评估LPG罐车应急救援预案符合性和有效性,以及存在的缺陷。
(3)通过评估演练结果,对原预案存在缺陷进行改进和完善。
9.6 其他保障
9.6.1 建立应急抢险专家库,包括化工设备专家和当地气象、地质、水文环境监测等相关部门的专家信息。
9.6.2 需要请求援助的外部机构和组织的名单和联络方式。
9.6.3 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预案编制、管理和更新
10.1 预案编制一般步骤 10.1.1 编制准备
(1)成立编制小组,其组长应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2)制定编制计划;
(3)收集资料,主要是本单位基本情况和LPG罐车基本状况;(4)安全状况分析和重大危险源分析;(5)资源和自身救援能力分析。
10.1.2 编制预案 10.1.3 审定和演练 10.1.4 改进措施
10.2 预案编制的格式要求 10.2.1 格式
(1)封面。包括标题、单位名称、预案编号、实施日期,编制、审核、签发人(签字)、公章。
(2)目录。
(3)总则(引言、概况、目的、原则、依据)。(4)预案内容。(5)附件。(6)附加说明。
10.2.2 基本要求
(1)使用A4纸打印文本。
(2)正文采用仿宋四号字,标题采用宋体三号字。
10.3 预案管理
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应急预案编写、修改、验证。预案编制后组织或邀请专家进行审定,并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发布、实施。10.4预案的演练和更新
10.4.1预案在发布后应组织预案所涉人员学习贯彻、演习演练。10.4.2 LPG罐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至少每年演练一次。
10.4.3 根据人员变动、设备参数改变、演习演练验证结果、新经验新教训,以及法律法规、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要求的改变等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更新和修订。
10.5 预案上报
预案发布或更新后报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备案。
10.6 监督检查
依据《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对本预案的制定、完善、演练进行监督检查。事故调查
11.1 事故现场保护
11.1.1 除因抢救伤员和控制事态发展外,在事故调查尚未进行之前,任何人不得破坏和改变现场,事故发生单位及相关单位和人员应当保护好事故现场。11.1.2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事故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11.1.3有关部门和事故单位应做好事故的相关的证据收集和保全工作,并尽可能对现场进行影像录制。11.2 事故调查的一般程序
(1)事故调查组应有一定经验,且熟悉LPG罐车的专家、安全及管理等人员组成,并确定事故调查分析组长。
(2)了解事故概况。听取事故情况介绍、初步勘察事故现场,查阅并封存有关档案资料。
(3)确定事故调查内容和要求。
(4)组织实施技术调查。必要时进行检验、试验或者鉴定,注明检验、试验、鉴定的机构。
(5)确定事故发生原因及责任。(6)对责任者提出处理建议。
(7)提出预防类似事故的措施建议。(8)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并归档。
11.3 情况调查
(1)通过对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其相关人员询问,了解事故发生前后及事故的情况。
(2)调查罐车作业人员(驾驶员、押运员)、调度人员等有关人员基本情况。(3)LPG罐车运行是否正常,是否有超过设计温度、设计压力、过量充装、规定车速、罐体变形、泄(渗)漏、异常响声、安全附件及保护装臵失效等异常情况。
(4)运行管理及作业人员的操作情况。调度室安排LPG罐车运输任务是否正常、合理,驾驶员是否有疲劳开车和违章驾驶,以及有关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等情况。
(5)现场应急措施及应急救援情况。(6)其他情况。
11.4 资料调查
11.4.1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应主动向事故调查组提供事故发生前后LPG罐车生产(含设计、制造、改造、维修)、检验、使用等档案资料、运行记录和相关会议记录等资料。
11.4.2 LPG罐车设计、制造、改造、维修、检验、登记使用档案资料
(1)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结构、强度、材料的选用情况;
(2)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臵的制造质量情况;(3)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型式试验、改造、维修质量情况,并汽车罐车损坏影响进行分析。
11.4.3 LPG罐车及其安全附件、定期检验情况及存在问题整改情况。
11.4.4企业安全责任制、相关管理制度、应急措施与救援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情况,LPG罐车使用登记、驾驶员、押运员持证情况;运行中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或误操作情况,运行相关记录情况,运行参数波动等异常情况。11.4.5 LPG罐车使用单位对存在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
11.5 现场调查 11.5.1 对事故现场的调查,应当收集完整的原始客观证据,数据要准确,资料要真实。
11.5.2 事故现场检查的一般要求
仔细勘察记录各种现象,并进行必要的技术测量。记录LPG罐车主要受压元件、汽车底盘或走行部分、事故发生部位及周围设施损坏情况,要注意检查安全附件、装卸阀门及安全保护装臵等情况。11.5.3 人员伤亡情况的调查
事故造成的死亡、受伤(重伤、轻伤界定按GB 136441《企业职工死亡事故分类》的规定)人数及所处位臵、死亡人员性别、年龄、职务、从事本职工作的年限,持证情况。其他人员死亡应包括居民、过路人、外单位救援人员等。11.5.4事故现场破坏情况的调查
主要包括LPG罐车损坏的状况,罐车损坏导致的现场破坏情况与波及范围、拍摄现场照片,绘制现场简图,记录环境状态如属泄漏事故应当寻找泄漏源、如属爆炸事故,应当寻找泄漏源和爆炸源,收集罐体或其他爆炸物碎片及残余介质。
11.5.5罐体及部件损坏情况的检查
(1)罐体及部件损坏情况的检查应包括损坏的部位、形状、尺寸等。(2)注意保护好严重损坏部位(特别注意保护断口、爆炸口)、仔细检查断裂或失效部位内外表面情况,检查有无腐蚀减薄,材料原始缺陷等。
(3)应当测量断裂或失效部位的位臵、方向、尺寸、绘制设备损坏位臵简图。
(4)收集损坏碎片,测量碎片飞出的距离,称量飞出碎片的重量,绘制随碎片形状图。(5)对无碎片的设备,应当测量开裂位臵、方向、尺寸。
11.5.6 LPG罐车发生交通事故,按交通事故有关规定,测线路、车速、刹车装臵等规定,绘制交通事故现场简图。
11.5.7 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臵、附属设备(设施)损坏情况的调查
(1)安全附件主要包括安全阀、爆破片、安全阀与爆破片串联组合装臵、压力表、液位计、测温仪表、紧急切断装臵、导静电装臵等。
(2)安全保护装臵(红外线探头、操作箱门关闭与汽车发动机联锁装臵)、液位报警装臵。
(3)LPG罐车底盘或走行部分的损坏调查。
11.5.8 事故发生过程中采取应当紧急措施与应急救援情况。11.5.9 需要调查的其他情况。附则
12.1 有关术语和定义
编制应急预案时,涉及到的专用或专有名词术语应当进行定义。(1)汽车罐车
指罐体内装载液化气体,并安装在定型汽车底盘或无动力半挂行走机构上的单车或半挂车。
(2)重点监管设备
——存在重大隐患的设备;LPG罐车按TSG R7001—2004《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评定的安全状况等级为(4~5)级;
——在重要地区使用的LPG罐车。
12.2 预案的实施和生效时间 12.3 制定与解释
明确本应急预案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 附件
13.1 重点设备事故救援方案 13.2相关的图表
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相关人员岗位组织图。2.特种设备登记列表和分布图。3.重大事故灾害影响范围预测图。
4.应急机构、队伍、人员通信联络表。5.应急装备、设备、物资表。
6.疏散线路图和安臵场所分布图。
13.3 外部机构通信联络方式(可用表格)
(1)政府安全生产主管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急主管部门和相应的应急中心及联络方式。
(2)医院、公安交通、消防等部门及联络方式。(3)应急物资供应企业名录及联络方式。(4)经协议可求助的救援单位及联络方式。附录A 液化石油气物性特性 A.1 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的燃料,液化石油气从设备中泄漏出来很容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若在短时间内大量泄漏,可以在现场很大范围内形成液化石油气蒸气云,遇明火、静电或处臵不慎打出火星,就会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A.2 理化特性
液化石油气主要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烃类介质组成,还含有少量HS等杂质,是由原油蒸馏或其他石油加工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类烃类混合物,为2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闪点-74℃;沸点(0.5~42)℃,引燃温度(426~537)℃;气态相对密度:1.5~2,液态相对密度约0.5,爆炸下限[%(V /V)]2,爆炸上限[%(V /V)]9.5;相对于空气的密度:1.5~2.0;不溶于水。液态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接触时会冻伤。其体积膨胀系数较大,膨胀率比水大16.1倍,随着温度升高,压力显著升高,超装极易发生爆炸。
A.3 危险特性
液化石油气为第2.1类易燃气体,闪点低,引燃能量小(0.2~0.3)mJ,着火温度约为(430~460)℃,极度易燃,受热、遇明火或火花可引起燃烧,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空气中占(1.5~10)%遇明火即可燃烧爆炸;(4~5)%时,燃烧、爆炸最佳。蒸气比空气重,可沿地面扩散,蒸气扩散后遇火源着火回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燃烧速度快。液化石油气燃烧属于气、液化混合燃烧,燃烧速度快,火势猛烈,蔓延扩展迅速。(2)火焰温度高,辐射热高。液化石油气燃烧热值高达105000kJ/m3,火焰温度高达2000℃。
(3)爆炸速度快,冲击波威力大,破坏性强。液化石油气爆炸速度快,达到(2000~3000)m/s。
(4)易挥发。常温下,液化石油气易挥发,一旦暴露在空气中能迅速扩到250倍以上。
(5)比空气重,爆炸下限低,最小着火能量小。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1.5~2.5)倍,在空气中易向低洼地方流动,并聚集起来。液化石油气爆炸浓度范围较窄,只有(2~10)%,最小着火能量也很低,只有3×10-4J。极度易燃,受热、遇明火或火花可引起燃烧,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6)液化石油气属碳氢化合物,具有腐蚀性,对容器、管道、橡胶管、阀门、密封物料等有腐蚀作用,易发生脆变的泄漏。
液化石油气包装容器受热后可发生爆炸,爆炸破裂的碎片具有飞射危险。
第三篇:浅谈液化石油气槽车事故处置方法
浅谈液化石油气槽车事故处置方法
刘标
摘要:近年来,随着液化石油气使用的不断增多,液化石油气槽车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一旦泄漏,由于其特殊的理化性质,事故现场处置十分复杂、困难,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排险措施,彻底不留隐患地消除险情,如果处置不当,极易造成严重的灾难事故,如何科学、合理处置液化气槽车泄漏事故已经成为救援队伍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通过分析 液化气槽车罐体的基本结构、事故特点、事故成因、处置对策、预防措施,总结此类灾害事故的处置措施。供各级各类参战人员参考、借鉴,以期发挥有益的警示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结构;槽车事故;措施
1引言
液化石油气槽车是一种储存、运输液态石油气的移动式压力容器。由于工作状态下承受着剧烈的振动和冲击,环境恶劣多变,介质易燃易爆。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C3、C4和少量的C5。由炼厂气所得的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同时含有少量戊烷、戊烯和微量硫化合物杂质。液化石油气是混合物,其比重随组成的变化而变化。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具有气体性质。在气态时密度大于1.52kg/m3,比空气重1.5~2倍,易在低洼处会聚,沿地面扩散。在液态时密度小,同体积的重量约为水的1/2。在常温下,它的沸点是-6.3℃~-47.7℃。液化石油气由液态变成气态时,其体积扩大250~300倍。闪点为-140℃~-40℃。着火温度为470℃~510℃。点火能量小。为万分之几毫焦耳,最小引 燃能量为0.2~0.3m J。爆炸下限低。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达到1.5%~9.5%时,遇有点火源即能发生爆炸。
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性、聚积性、扩散性、膨胀性、爆炸性、毒害性等。燃烧时伴随爆炸、破坏性大、火焰温度高,辐射热强、易形成二次爆炸、火灾初发面积大。通过对近15年100例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事故原因的统计分析,可归纳为六种:车体失衡、碰撞刮擦、超高通行、设备老化、罐车超载、介质问题[1]。主要内容
2.1液化石油气槽车罐体基本结构
罐体主要由圆筒体、封头、防波板(大型罐体还有隔板)、人孔和整体式支承座等组成。在罐体上还设有安全阀座、液位计和紧急切断阀座等辅助安装座。
1-封头;2-筒体;3-安全阀凸缘;4-气相管;5-人孔凸缘;6-防波板; 7-液位计凸缘; 8-温度计凸缘;9-气相接管凸缘;10-液相接管凸缘
2.2液化石油气槽车事故特点 2.2.1造成交通中断,经济损失大
由于高速公路全封闭,出入口少,加上双向车道隔离,路面较窄,化危品槽车突发事故发生后,其它车辆继续驶入,却难以掉头疏散,极易造成交通堵塞,导致交通中断[2]。
2.2.2易引发爆炸,救援难度大
液化石油气极易燃烧,泄露后会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浓度极限为1.9%~33%,遇到高温、明火极易引起燃烧爆炸。燃烧爆炸猛烈,爆炸速度可达2000~3000m/s。液化石油气与氧化剂接触反应剧烈,易引发爆炸。在高热条件下,装有液化石油气的容器也容易发生爆炸。液化石油气发生的部位、裂口大小及压力等因素各不相同,采取堵漏、输转、引火点燃等措施时,技术要求高,危险因素多,处置难度大。高速公路液化气槽车突发事故的危急性、偶然性和地点、时间的不定性,对抢险救援的紧迫性要求较高。2.2.3带电、腐蚀
液化气的电阻率高,易产生静电,静电电压高,静电压在350~400 V 时,产生的电火花即能将液化气引燃或引爆。液化气中含有硫化氢,硫化氢具有腐蚀作用,会降低容器的耐压强度,造成容器穿孔或爆裂。
2.3 常见液化石油气槽车事故的成因 2.3.1违规穿越公路铁路道口,撞断罐体配件
液化石油气槽罐罐壁的设计钢板厚度达8 mm,耐压为1.8 MPa,一般的冲击或撞刮不易致使罐壁破裂及泄漏。发生车辆事故的泄漏,绝大多数是由于罐体的阀门、液位计等变形、损坏所致。仅2003年,我国就发生了多起由于液化石油气槽车违规穿越公路铁路道口,撞断(裂)气相阀致使气体大量外泄的严重事故。如2003年3月28日18时10分,黑龙江省大庆市西海液化气站1台满载20 t液化石油气的槽车,在驶往龙井市途中,经过安图县安图镇长图铁路公路立交桥时,槽车罐顶与桥洞下部刮撞,导致槽车罐顶3个安全阀破裂,液化石油气大量外
泄。2003年5月15日,苏州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辆装载10 t液化石油气槽车在途经沪宁铁路与312国道立交桥处(新安广华段)时,因交通堵塞,擅自变更行驶车道,从快车道驶入慢车道,由于慢车道净高不足,致使槽车储罐顶部与立交桥相撞,导致储罐内的液化气大量泄漏[3]。
2.3.2液位计、压力表、阀门法兰(密封垫片)老化、开裂
液位计、阀门法兰、压力表等组件长期使用易于老化、开裂,加上槽车长途行驶的长时间振动,更易引起液化石油气的泄漏。如2002年元月24日12时,由大庆发往昆明的2235次货车在邓州市构林火车站临时停靠时,一辆液化气槽车由于罐顶的拉杆式液位计密封处被损突然发生泄漏,造成该路段火车断行4个多小时。
2.3.3行车驾驶处置不当,造成翻车等交通事故
在汽车槽车长途运输液化石油气过程中,由于驾驶员过度疲劳、违章行驶、会车或超车时处理不当或路况恶劣等原因,易于造成翻车、撞车等交通事故,轻则造成交通阻塞,重则会导致液化石油气泄漏的严重事故。如1999年1月6日5时30分,国道324线广西贵港市覃塘路段1 772 km处,一辆满载28 t液化石油气槽车发现前面有一辆货车翻在公路中央,为避开前方的事故车,司机采取了紧急刹车并将方向盘向右打,由于车速过快,车的惯性使槽车槽罐和拖架撞击拖头,致使前后连接处断裂脱节,槽车和拖头均侧翻在公路边,由于事故地点15 m~ 50 m范围内就是饭店、汽车修理厂和大型加油站,同时此路段正处在车流高峰期,车流量约每小时666辆,由于事故抢险的难度较大,贵港市消防支队到达现场后,与地方有关部门、驻军、武警、公安、交警联合,并从附近城市和单位调来大型吊车、倒罐车、大型平板拖车等设备,经过32 h的紧张奋战才完成倒罐、起吊、转移槽罐等工作
2.4液化石油气槽车事故的处置对策 2.4.1科学调度、询问情况
第一时间集中优势兵力和有效装备,调集专业车辆设备到场协助救援,切忌出现“现用现调”等贻误战机现象。问清事故发生地点,储量,燃烧或泄漏的时间、部位、人员被困情况以及道路交通状况等[4]。
2.4.2 禁绝火源,喷雾稀释
关闭所有电源,熄灭明火;高热设备停止工作;警戒区内抢险救援人员必须使用防爆通信工具;不准穿化纤类服装和带铁钉的鞋进入警戒区;不准携带铁质工具进入扩散区域救援;警戒区内防止静电和火花产生。战斗员利用喷雾水枪驱散稀释沉淀漂浮的气体,减小爆炸危险性;抢险人员堵漏时,必须设喷雾水枪掩护;驱散、稀释不准使用直流水枪,以免强大冲击力会产生静电。
2.4.3确定安全区域,划定警戒线
安全区域的划分方法是根据前人战斗经验和现有的先进技术设备结合起来的判定方法,对减少人员伤亡、划定警戒区有很好的帮助。实战中使用时,以下两种方法会比较高效:初
始安全区包括初始隔离区和防护区。初始隔离区是指发生事故时,公众生命可能受到威胁的区域。防护区指下风向有害气体、蒸汽、烟雾等可能影响的区域,是泄漏源下风方向的正方形区域。该区域应疏散公众,禁止未防护人员进入或停留。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用于扩散泄露事故现场应急监测的方法和手段逐渐增加。其中光离子化检测器气体检测技术、便携式红外光谱法、便携式气象色谱联用技术等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技术方法。消防官兵和事故处置单位人员可以根据泄露现场情况及监测结果对安全区域进行变更。
2.4.4倒罐输转
液化石油气槽车发生泄露,在事故现场不能有效堵漏的情况下,可由熟悉设备、工艺且操作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倒罐输转措施排除险情。
采用氮气置换倒罐,具有比采用电动泵倒罐安全的优点,其最终结果只是将事故槽车内的液态液化石油气倒入其它槽车,而事故槽车内仍存有气态的液化石油气,此气体的存在给使用吊车吊装增加了危险系数。而使用氮气置换,即使事故槽车内仍存有少量液态液化石油气,但由于氮气的保护,其安全系数也是比较高的。
利用压力差将事故罐的液化石油气导入其他容器、储罐或槽车以降低危险程度。可移动槽车发生泄露,应迅速转移到邻近化工厂等具有一定条件的场所进行倒罐输转处置。倒罐输转作业过程中必须用水枪进行掩护,管线、设备必须做到良好接地。
2.5液化石油气槽车事故的预防措施 2.5.1 加强监督检查,消除槽车的安全隐患
发生液化石油气槽车翻车或泄漏事故,波及面大、影响大、损失大。因此公安消防部门要根据国务院第344号令和公安部第61号令及有关文件精神,将符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的承担液化石油气的运输单位依法核定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并督促其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提高消防管理水平。消防部门在对液化石油气的储配站或生产企业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时,要把所配备的槽车作为重点检查对象,重点检查其是否按时对车辆及槽罐进行了安全检验及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定时对槽罐进行维护保养,现场检查槽罐各种阀门,液位计等附件是否完整有效。对发现的问题应下发相关法律文书,督促及时整改,消除不安全隐患。
2.5.2 以人为本,加强对液化石油气运输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
要有效预防液化石油气等化学危险物品运输的交通事故发生,关键还在于加强对运输从业人员的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公安消防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主动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联系,从源头抓起,加大对道路危险化学物品运输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力度。通过对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的岗前消防安全培训,使从业人员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掌握所运输物品的理化性质、消防安全知识及处置突发事故的基本技能,从而减少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2.5.3 严禁液化石油气槽车进入城市市区和穿越各种铁路公路道口
液化石油气槽车进入城市市区,一旦发生翻车或泄漏,甚至引起燃烧爆炸事故,将会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甚至会引发重大人员伤亡及重大财产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应当经公安机关批准后,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公安消防部门要与交通部门共同加强对液化石油气运输单位和驾驶员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其遵守易燃易爆物品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道路交通法规。要在进入城市的主要路口及公路、铁路道口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禁止易燃易爆物品运输车辆进入城市主要道路行驶及禁止穿越公路铁路道口。
2.6结语
近年来,液化石油气汽罐车泄露爆炸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本文在对液化石油气组成成分及理化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液化石油气汽罐车泄露事故原因,提出液化石油气汽罐车应急处置程序,为今后消 防部队处置此类事故提供参考,提高事故处置效率。
参考文献:
[1] 周亮,液化石油气槽车事故应急处置风险防范,2016年第31期 [2] 巢核,液化石油气槽车事故处置措施分析,2012年第三期总第28期.[3] 莫耀东,液化石油气槽车事故的成因及预防处置对策
[4] 黄中杰,陈晓林,高速公路液化石油气槽车事故处置措施研究,2013年第3期 [5] 周亮,液化石油气槽车事故应急处置风险防范,2016年第31期
ABOUT COMPARE OF HIGH SCHOOL TEXTBOOK ABOUT ‘INORGANIC SUBSTANCES IN CEELS’ IN
CHINA WITH AMERICA
CHEN Kai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the basis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curriculum, analysis the United States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material, compared with high school biology textbooks of our country,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chool biology textbooks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find 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Rese
arch of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material whether adapt to the trend of world science curriculum reform, and achieve the objective request.Also provide the referenc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implement and perfect of our high school biology curriculum standard and curriculum reform.At the same time provide the ba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modification for the decision maker,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materials of our country.This paper mainly adopts the method of documentation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Key words:America and China;biology textbook for high school;inorganic substance;compa-rative
第四篇: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案例
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
警 示 教 育 资 料
液化石油气安全使用三大安全隐患
1、使用不合格液化石油气产品;二甲醚等杂质会造成气瓶内部积存残液,不但造成气瓶及其安全附件(瓶体、阀门、胶垫、胶管等)腐蚀。非法个体户还会将残液充当气体买与用户,欺诈用户钱财。
2、液化石油气钢瓶超期使用(或使用报废气瓶);不进行安全检验,瓶体及附件老化,阀门长周期使用内部阀芯磨损密封不严,造成阀门泄漏。
3、违章使用非法倒装液化石油气产品;气瓶压力随倒装压力变化而变化,气瓶充装量不稳定有时会发生超量充装,气瓶内部压力超标,在厨房密闭空间使用很容易超温加大气瓶超压危险。
以上问题都会引发泄漏现场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火星、电火花引发爆炸事故。
为了您和您家人的安全,请使用正规单位提供的合格液化石油气产品,到期按时进行气瓶检验,对密封胶垫和胶管及时更换,经常进行液化石油气瓶和阀门、胶垫、胶管的泄漏检查,不使用非法倒气的液化气和气瓶。泸州摩尔玛商城液化石油气钢瓶爆炸事故
该商场的地下一层全部是个体餐饮户,大量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由于人员过于集中及商户过多,对气瓶安全管理松散。晚上22时由于发生瓶装液化石油气泄漏引发着火,很快引燃其他液化石油气钢瓶造成连环大爆炸,造成4人死亡,35人受伤入院治疗。
1、事故造成整栋大楼着火
现场火势冲天消防官兵紧急灭火
爆炸造成事故现场一片狼藉
爆炸现场多处着火
爆炸点几十米外的爆炸杂物
着火地点门窗全部炸飞
违章使用液化气钢瓶倒气质监局查扣简陋的非法倒气点
公安部门查扣的非法倒气钢瓶
郑州居民区非法倒气造成爆炸事故
2014年8月12日河南郑州一个体无证商贩在居民区非法倒液化气造成爆炸事故,非法倒气往往向出气钢瓶充装高压气体使液化气被压出,但是个体化没有专业设备,气瓶压力一旦控制过高加之随意排气火源又不控制,很容易发生到过程中的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现场居民一人死亡十三人受伤,周围居民房屋玻璃全部破损
保定一宾馆发生液化气罐爆炸事故致一死三伤该个体宾馆使用不合格的液化石油气产品,液化气搀兑大量二甲醚等物质,气瓶内部有大量残液,腐蚀了气瓶阀门的密封胶圈,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在厨房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与明火接触发生爆炸。
爆炸宾馆对面人家的房屋门窗全部炸毁黑龙江肇东市一居民楼发生液化气爆炸
事故造成 6人受伤
2013年6月23日上午6时10分左右,肇东市阳光社区一居民家中由于液化气使用不当发生爆炸,事故造成6人受伤。目前,伤者正在医院救治。
据现场目击者称,爆炸声是由该居民楼的二层最先发出的,二层一位住户屋内的排烟机被炸出窗外20余米,该居民楼的二、三层的楼板已被震塌,事故发生时,对面居民楼的所有玻璃几乎全被震碎。
爆炸原因是该户居民超期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气瓶连接软管严重老化产生脆化裂纹,夜里使用后有没有及时关闭气瓶阀门,造成液化气泄漏在厨房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早晨打开厨房电灯开关时产生的火星引发爆炸事故。万幸的是早晨大量居民还没有起床做饭,伤害的范围不大。
住户的厨房墙面全部炸飞,墙体出现裂纹
消防人员进行紧急排险
2014年8月29日晨5点半左右,北京朝阳区左家庄北里12号楼一层东侧发生爆炸,周围三栋居民楼部分玻璃被炸碎。小区居民称,爆炸时震动感强烈,“整栋楼像地震一样”。现场救援人员介绍,目前8人被送医,其中1人重伤。爆炸原因为该户居民随意超期液化石油气钢瓶,气瓶腐蚀严重并且超量液化气,夏季气温较高腐蚀超压泄漏,在厨房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电火花引发爆炸事故。
1、爆炸的厨房
、爆炸后的居民楼外面
3、爆炸事故逃生的居民
第五篇:各类事故紧急处置预案
各类事故紧急处置预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有效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及时、准确报告和认真调查处理学校各类安全事故及校园各类突发性事件,充分发挥学校行政的组织、指导、调度职能作用,有效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投入学校各类事故抢险救助工作,将事故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维护良好的社会及校园治安稳定,现根据上级有关安全工作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校各类安全事故、校园突发性事件现场。包括火灾、交通、游泳、建筑、爆炸物品、化学危险品、锅炉、压力容器、饮食卫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以及各类自然灾害、校园治安事件、师生外出活动等各类事故现场。
二、组织领导:
处置各类安全事故及突发性事件,坚持在县委、县政府、县文体教育局及各有关部门地统一领导下进行。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即为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及各类突发性事件的现场处置指挥小组。指挥领导小组主要工作职责:组织、指挥、调度事故现场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于抢救、救助工作,根据现场情况,研究具体的抢救、救助措施,认定与事故或事件有关的重大事项。
三、组织机构: 组 长:仝焕成 副组长:王新军 组员:全体教职员工
四、各类安全事故及突发性事件现场应急处置措施要求:
(一)教学楼紧急事故疏散预案
1、责任人:校长、主任、各位任课教师、值班教师。
2、责任人职责:
①责任人对所属责任负总责。
②责任人要对教学楼安全疏散技术作学习和宣传。③责任人要全面贯彻校园应急预案。
④责任人要熟悉、防范措施和器材位置及使用。⑤责任人要熟悉紧急疏散路线,并组织好紧急疏散。⑥责任人及时发现和排除区内的安全隐患。⑦责任人要将隐患、问题和困难及时上报有关领导。⑧责任人要在第一时间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3、一旦发生紧急事故的应急方法(1)立即启动应急方案
(2)责任人与课任老师指挥学生疏散
(3)在第一时间上报学校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
(4)应急小分队成员对受伤师生进行自救或送往医院救治。
(二)消防应急预案
一、火警通报顺序: 一旦发现火警,要立即打电话报119和学校办公室,学校办公室及时通知各有关人员。
二、全体人员注意事项:
1、当某处发生火灾时,全体教学人员应保持镇定,及时报警并迅速依据任务分工和组长的命令担负起抢救工作,不可袖手等待消防人员前来抢救而延误时机;
2、迅速切断配电箱总电源;
3、消防人员抵达现场后,除参与抢救工作外,其余人员应从速远离现场,以免影响或妨碍抢救工作的进行;
4、现场有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时,教学人员应迅速搬离。
(三)学生大型集体活动安全预案
为了保证学校师生的安全,健全大型活动的安全防范制度,搞好学校的安全工作,特制定我校大型活动安全预案。
1、凡是外出活动,须严密组织,统一指挥。
2、凡是举行大型活动,事先作好学生的学习动员和安全教育工作。
3、充分调动带队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4、凡是外出活动,学校必须配备小药箱,以便应急。
5、凡是外出活动,学生以班为单位排成两路纵队行进,前后呼应。严格行进纪律,注意行进安全。(班主任负责)
6、到达活动目的地后,必须听从当地的统一指挥。无论是参观或是听取报告,必须遵守各处的规定和要求。
7、凡是进展室参观,参观者需成一路纵队,鱼贯而入,遵守展室规定,不准随意触摸展品。
8、凡是在活动中发生伤害事故或发生病痛视情况做出紧急处理,直至送往医院。
9、凡是由于带队教师在工作中不负责任而发生的伤害事故,必须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四)学生宿舍安全应急预案
1.责任人要组织紧急疏散及扑救工作。2.责任人要做维持秩序工作。3.责任人要熟悉疏散路线,器材位置。4.责任人要将疏散线路告知每一位学生。5.责任人要遇事镇定,指挥有方。
6.责任人要带领成员相互帮助,相互支持。7.责任人要熟悉防火设施和安全通道的位置。8.责任人要熟练地使用各种灭火器材。9.责任人要掌握区内人员的结构。
10.责任人要及时发现和排除区内的安全隐患。11.责任人要将隐患、问题和困难及时上报有关领导。(五)食物中毒应给预案
1、遇有学校内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有关当事人必须在发现疾病的第一时间内向校长、报告;并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通报。
2、校长室:完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网络,保证24小时信息畅通。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医务室:对患者提供基本救护的同时做好保护现场、采取样本(如吐、泻物等)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做好隔离、防护工作。在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对本单位内被污染的场所、物品实施消毒、隔离。对学生及教职工的发病情况进行仔细登记、检测与排查。
4、建立考勤监测制度,对缺勤的师生员工进行登记,查明缺勤原因。
5、班主任:坚持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与医务室联系。
6、后勤处:做好保障措施,严格学校门卫管理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掌握校内各类人员流动情况。做好后勤防护用品等传染病防治物资供应,以备应急。
7、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同应对,确保应急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六)建筑物倒塌应急预案
1、事故现场的教师一边指挥学生进行紧急集结疏散,一边以最快的速度将发生事故信息传递到指挥机构。
2、指挥机构人员马上按工作职责到现场指挥全校师生进行紧急疏散并同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请求支援:具体如下:(1)利用校园音响系统,马上发出紧急集合信号。(2)用音响设备和手提式喇叭进行现场指挥疏散。
(3)各班主任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到本班教室、其他教师立即到任教接受相关负责人的指挥,共同指挥学生按一楼、二楼、三楼的顺序进行疏散。
(4)疏散地点一般以学校操场为集结点,若遇紧急情况,直接疏散出校门。
(七)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1、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做好自然灾害的预报、预警、预防工作。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的气象灾害发生时,师生应尽可能待在室内。能够准确预报时,可以暂停上课,让学生待在家里。
2、学校要对可能造成伤害的处所进行必要的加固、改建,难以保证其安全性时,应当果断拆除(卸)。
3、灾情发生后,及时召集有关人员初步研究判断灾害等级,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并开始启动特大灾害救灾工作。
4、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救灾工作和应急措施,经确定后由有关部门迅速组织实施,确保救灾款物迅速、及时到位。
5、视灾情需要,以学校名义向上级报告灾情,申请给予救灾资金和物资支持。
6、紧急救援队伍主要由学校教工组成。
灾害对师生生活造成威胁时,必须组织转移安置,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紧急转移安置不受条件、范围及程序限制,直接组织力量从速实施;转移安置以就近、安全为原则,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临时安置与长期安置相结合,确保灾民吃、穿、住、医等必要生活条件得到妥善安排。
有人员受伤或失踪,要迅速组织抢救、寻找。在抢救、寻找受伤、失踪人员过程中,要保证参加救援人员的安全,避免造成新的人员损失。在学校力量不足时,要及时向医院、部队、警察求助,争取救援时间。
(八)教学和试验活动安全应急预案
实验室是学校进行教学、教研工作的重要阵地之一,是学校仪器、设备比较集中的场所,为保证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正常进行,为减轻人员伤亡和学校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出现工伤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切断所有相关的水、电、气、等,对有有毒、有害气体的房间,应及时打开窗户通风,解救被困人员,使受伤人员迅速脱离险境;同时,报学校分管领导、校长办公室,涉及到学生的,报告学校领导,应急小组成员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
二、在第一时间内向校卫生室发出求救信息,并拨120,医务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待120到达或用其它方式急送医院。在医务人员到达事故现场之前,其他在场人员应主动采取必要的施救方法,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三、保护现场,迅速逐级向学校分管领导、学校主要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学校分管领导到达事故现场指挥抢救、抢险,把损伤、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事故调查,向学校领导做出书面事故报告,对事故做到“三不放过”,根据事故原因,限期整改,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