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北区旅游饭店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李超丛)
江北区旅游饭店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信息来源:宁波都市旅游网发布时间:2012-10-20 18:16:09阅读次数:62
一、引言
《江北区“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把握机遇,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全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区,是江北区委、区政府立足区情的重大战略举措。“十二五”时期,既是加快江北区旅游业发展的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也面临着宏观环境深刻变化的严峻挑战。一方面,江北区正处在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功能重塑的关键期和经济转型发展的突破期,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多国陷入主权债务危机,对传统出口制造业的影响仍将持续。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对调整经济结构、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社会就业和推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切实增强推进旅游产业化建设、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饭店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行业;饭店业是改革开放的先导行业;饭店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窗口;饭店业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和城市形象的重要行业。宁波的发展目标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国际港口旅游城市,江北区作为宁波最大的中心城区,未来的经济将与全市同步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城市地位也将不断地提升,随着江北区“三区三城”建设和两江战略的加快推进,饭店业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科学分析当前江北区旅游饭店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促进饭店业更加稳健、快速的发展,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主要从星(花)级饭店的角度来分析江北区旅游饭店业的现状,因为星(花)级饭店是我区旅游饭店业的主导力量,基本上代表我区饭店业的发展情况。
二、我区饭店业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
截止2011年底,江北区共有宾馆饭店共有302家,总床位1.74万张,其中星(花)级饭店15家,床位数0.26万张;2011年全区星(花)级饭店平均房价185.98元/间天,出租率近62.39%。
2、分布情况
目前营业中的星(花)级酒店共有15家。星级酒店9家,五星级1家(远洲大酒店),位于环城北路,位置相对偏僻,是目前区唯一的五星级酒店,隶属庄桥街道;四星级酒店1家(金港大酒店),位于市中心三江口和老外滩旅游区,隶属中马街道;三星级酒店目前为2家(宁大宾馆、江花宾馆正常运营,迪赛花园已经出租作其他用途),分别位于孔浦街道和中马街道;二星级酒店5家(芦苇大酒店、洪塘大酒店、星光大酒店和新天池商务宾馆)。(花)级酒店共有6家,其中四花级酒店3家(三碧酒店、滨江假日酒店和维也纳酒店),位于中马、孔浦和庄桥街道,三花级酒店3家(豪庭商务宾馆、华晨商务酒店和八彩驿家酒店),分别位于慈城镇、文教及孔浦街道。
根据江北区发展规划,今后3到5年内将有一批高星级(四星级以上,以下同)酒店要建成,目前已开工建设的有远洲二期(位于庄桥街道,计划于2013年2月完工),宁波荪湖度假酒店(位于洪塘街道,计划于2013年2月开业),奥丽赛饭店(位于白沙街道),其它高星级酒店也正在洽谈落实中。
3、客源情况
传统上来江北的客人绝大部分是上海游客和宁波本地游客,经过近几年江北区旅游管理部门加大市场营销力度,不断开拓新兴客源市场,截止2011年底,上海和宁波本地游客占比已经分别下降到39.1%和23%。杭州客源市场得到较大程度的开发(占比达6.6%),在明年杭甬高铁开通后,杭州游客的比例还会进一步提升。福建、江苏等地的客源市场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2011年两地游客占比分别达到4.2%和2.5%。尤为突出的是,以台湾为主的台港澳境外客源市场的开发取得了很大突破,在江北区与中国国旅(宁波最大的台港澳入境客源渠道商)进行战略合作、赴台湾、香港进行专题营销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下,台湾、香港游客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截止2011年底,台港澳地区的团队游客已经将近占到江北区团队客源市场的18.7%。
4、经营管理情况
(1)经营体制不断变活。几年之前江北区不少饭店(如金港大酒店、宁大宾馆、花园宾馆)还都属于国有或集体企业,市场定位模糊,经营效益不佳。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江北区绝大部分酒店都已经实现了民营化或股份制改造,基本建立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不少饭店都引进了职业经理人团队进行日常管理,实现了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自主经营活力焕发,积极开发客源市场,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11年,15家星(花)级饭店基本实现盈利。
(2)经营压力日益增大。饭店业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江北区的绝大多数饭店也以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经营模式为主,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原材料、能源价格的节节上涨,给酒店的日常经营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远洲大酒店自2006年开业以来,持续亏损,更换了四任总经理,直到2010年在区旅游管理部门的大力帮扶下,转变经营思路,加大旅游团队市场开发力度,才彻底扭亏为盈。金港大酒店由于年代较久,硬件条件老化,经营压力很大,直到近年来改变经营模式,不断改善硬件条件,经营效益才有所改善。其他星(花)级饭店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三、江北区旅游饭店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
1、饭店总量规模不大,领军品牌企业缺乏。目前江北区其中星(花)级饭店仅有15家,其中三星级以上饭店仅有4家,在宁波大市排名靠后,仅占全市三星级以上饭店的4.3%,也远远落后于同属中心城区的海曙区(19家)和江东区(13家)。江北区仅有远洲大酒店和金港大酒店能在全市饭店进入前20名,2011年在宁波市饭店业协会列入统计的58家全市三星级以上饭店中,金港大酒店营业收入6608.30 万,位列17名,远洲大酒店营业收入6339.18万,位列19名,而位列宁波市前三名的酒店分别是香格里拉大酒店(25659.75万)、华侨豪生大酒店(23556.60万)、南苑饭店(22006.84万),与全市先进酒店之间差距相当大。目前江北区尚无一家领军品牌酒店,也没有一家本土知名酒店管理公司,带动力不足,难以形成雁阵式发展态势。
2、星级结构不够合理,区域分布不够均衡。2011年,江北区15家星(花)级饭店中有两家高星级酒店,仅占全区星(花)级饭店总量的13.3%,与其他县市区(海曙区占比为52.6%,江东区占比为46.2%)相比差距较大。目前除中马街道和庄桥街道有分别有一家四星和五星级饭店之外,其他各街道(包括以旅游业为龙头产业的慈城镇)均没有一家高星级酒店,中心城区也没有一家五星级酒店,高星级酒店发展严重滞后,与江北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规模不相协调,已经影响到江北区的政商活动,尤其是遇到重要接待和节庆活动时,这种情况尤为突出。
3、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经济效益提升困难。江北区唯一的一家五星级酒店(远洲大酒店)由于位置较偏,设计建造以及人才缺乏等方面的问题,经营管理水平在宁波大市五星级酒店中一直排名不高;金港大酒店(四星级)由于年代较旧,发展空间又受到限制,提升空间有限;江花宾馆自2010年加入最佳西方酒店连锁集团后,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获得宁波市最佳饭店称号,是目前江北区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酒店;其他星(花)级饭店的经营管理水平也存在类似情况。在近年来相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各个行业的利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旅游饭店业也不例外,2011年宁波市148家星级酒店的营业收入为41.29亿元,利润总额为2.24亿元,营业利润率为4.43%,资产利润率为3.67%(固定资源原值61.11亿),已经连续多年下降。江北区饭店业的经济效益也不乐观,2011年,全区15家星(花)级饭店的营业利润率4.2%,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4、员工流动性较高,人才培养难度加大。由于行业管理水平不高、工作压力较大、收入缺乏竞争力等客观现实,全区星(花)级饭店普遍存在员工流动性大、招工难等问题,近年来随着用工荒问题的加剧,这一问题更加突出。2011年全区星(花)级饭店的员工平均流失率达到40.6%,其中远洲大酒店为46%,金港大酒店为48%。在饭店的各岗位中,餐饮服务人员流失率最高,部分饭店餐饮服务人员的年流动性甚至达到70%。随着更多的90后一代进入职场,甚至成为饭店行业基层员工的主力,由于其自身的价值观认识、吃苦能力较差等问题,更加剧了饭店员工的流动性,加大了人才培养的难度。
四、加快江北区旅游饭店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快优化全区旅游饭店业发展规划布局。
根据宁波旅游局的统计,宁波大市目前已经建成五星级酒店27家(其中已经挂牌五星19家),在建五星级酒店24家,拟建五星级酒店22家,这意味着在不远的时间宁波将有73家五星级酒店,在全国可能仅次于北京、上海,跃居全国第三(根据2012年初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公布的全国各大城市五星级酒店数量统计,北京以62家排名第一、上海以53家排名第二、广州以23家排名第三,杭州以20家排名第四)。可以预见届时宁波酒店业(尤其是高星级酒店)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一场残酷的市场洗牌将不可避免的发生。
目前江北区各区块中除了慈城古县城规划中对饭店业发展规划有所涉及外,其他区块的的饭店业发展规划还较为欠缺,因此如何从全区层面着手,对规划带动旅游饭店业的发展就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亟需从全区层面入手,在制定全区规划、各分区规划时将旅游饭店建造充分进行统筹考虑并予以纳入。建议由区政府牵头,由旅游局、规划局、招商局、各街道等相关单位参与,制定全区饭店业发展规划,对饭店业的发展和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合理控制数量,避免千篇一律和重复建设,打造出高中低档次分明,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旅游饭店,为指导和促进全区旅游饭店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建设奠定基础。
考虑到江北区目前的发展阶段,在制定全区旅游饭店业发展规划时,要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针对目前江北区各街道(镇)饭店分布目前不够均衡的情况,相对落后的街道(镇)势必会加强饭店建设(尤其是高星级酒店建设),但是这未必就能取得好的效果(一方面宁波高星级饭店已经开始出现局部过剩的情况,另一方面不是每一街道(镇)都能有充足的市场容量来满足高星级饭店的发展空间)。可考虑以核心滨水区(包括老外滩、湾头RBD)、慈城和北山游步道沿线为江北区旅游饭店业的核心发展区域,集中力量建设两个饭店业集聚区和一个特色饭店集聚带。核心滨水区饭店集聚区以宁波城市中心功能发展为依托,重点发展高星级商务酒店和主题文化特色酒店,努力打造宁波地标级酒店,核心滨水区要积极引进国际顶级饭店品牌,如丽兹·卡尔顿、四季、希尔顿等,老外滩区块可引进悦榕庄或马里奥特旗下的W酒店等品牌,打造都市文化主题精品酒店,在经营方面可以借鉴江东区三江汇商务会议基地的模式(三江汇商务会议基地是宁波首批建设的“商务会议基地”项目,基地内高星级酒店集聚和产业配套完善,面积约0.42平方公里。基地内喜来登、香格里拉、中信国际、凯利等四家酒店营业收入占全区星级饭店总营业收入的65%以上),将其打造成商务会展、主题精品饭店集聚区。慈城饭店集聚区以慈城旅游发展为依托,重点发展休闲旅游饭店和特色饭店。在慈城古县城区域,可以借鉴乌镇、丽江和平遥古城的成功经验,在古城内外打造出高、中、低档次互补并存的星(花)级酒店、主题文化酒店、民居客栈和青年旅社等,满足旅游者不同层次的住宿需求,在慈城新城区域重点打造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从而将慈城打造成旅游饭店、主题文化饭店集聚区。北山游步道沿线饭店集聚带则以蓬勃发展的生态度假、登山健身等新兴旅游业态为依托,在游步道沿线的荪湖、云湖、绿野山庄等区块建设生态休闲度假酒店,在游步道沿线村庄发展农家乐、农家客栈等,打造旅游特色村,带动沿线农民增收致富。
2、加大旅游饭店业投资建设力度。
作为旅游业重要组织部分的旅游饭店业,尤其是高星级饭店发达程度是衡量一地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城市品位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一地旅游业发展中最关键性的一项指标(过夜游客数统计)。目前江北区饭店业发展速度较之于江东、海曙两区发展较慢,这与江北区不完备的旅游业基础设施有关,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会使投资方和宾客的心目中会产生江北较为落后的感觉,无论是投资商还是宾客都可能延缓进驻江北的步伐。受原来基础较差等众多因素影响,江北区旅游饭店业特别是五星级酒店发展缓慢,已远远落后于周边县市区(见附表一),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为防止高星级酒店发展的被边缘化,建议在城市规划功能布局中优先考虑旅游饭店(尤其是高星级饭店)的发展,并在招商引资、地块出让、税费优惠、扶助奖励、考核激励等方面采取一系列鼓励旅游饭店业特别是高星级饭店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发展旅游饭店业,以完善城区功能,提升城区品位和档次,推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3、加强对旅游饭店业的投资建设进行科学分析。
美国饭店连锁之父,现代饭店业鼻祖埃尔斯沃思·斯塔特勒一再强调:“对任何饭店来说,取得成功的三个最重要的条件是:地段、地段还是地段”。从世界饭店业建设和运营的规律发现,一个饭店的成本结构在建设之前就已经基本决定了,突出了饭店规划前瞻设计的极端重要性。可见饭店的设计和建造是一个专业性和技术性都非常强的专业,尤其是高星级酒店,投资金额很大,建造一个五星级酒店动辄需要4-5亿元以上的投资。根据国内饭店业权威研究机构华美酒店管理公司的预测,2012年中国饭店业的平均净利润率只有4%(同期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25%,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这就意味着投资建设一家酒店至少需要25年才能完全收回投资成本,高星级酒店的投资回收期会更长。因此建造酒店(尤其是高星级酒店)一定要进行科学和严谨的分析,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绝不能一轰而上,盲目建设,否则就可能陷入一开业就亏损,沦为替银行打工甚至关门倒闭的境地。建议江北区在进行饭店布局时,一定要听取旅游主管部门和相关专业机构(如宁波饭店业协会)的意见,避免同质化和恶性竞争。另外,由于建造高星级酒店需要较高的固定成本投资,建议相关部门在涉及酒店地块出让时能予以综合考虑,适当降低土地出让价格并给予税费优惠,从而降低业主将来的经营成本,为饭店的持续健康运营奠定基础。
4、加大国际知名连锁饭店业专业机构引进力度。
由国际知名饭店业连锁管理公司管理的酒店未必都是优秀的,但是一个地区由国际知名饭店业连锁管理公司管理酒店的多少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形象和对外开放程度,而且从宁波本地的情况来看,由国际知名饭店业连锁管理公司管理的酒店往往都是服务质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
目前国际知名饭店业连锁管理机构大部分已经进入宁波,有万豪国际酒店管理公司(管理海曙万豪酒店)、美国凯悦国际酒店集团(管理海曙凯洲酒店、东钱湖柏悦酒店)、温德酒店集团(管理海曙华侨豪生)、美国喜达屋酒店集团(管理江东喜来登)、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管理江东香格里拉)、法国雅高集团(管理鄞州万达索非特)等。目前江北区高星级酒店中还没有引进国际知名饭店业连锁管理机构,唯一一家引入国际连锁饭店管理公司的酒店是江花宾馆(引入了最佳西方酒店管理公司,是目前全球单一品牌下最大的酒店连锁集团)。江北区引进国际知名饭店业连锁管理机构与海曙、江东等地相比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当然这与江北区中心城区高星级旅游饭店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有关,随着江北区加快“三区三城”和“两江北岸”开发进度,江北区引进更多由国际知名饭店业连锁管理机构管理的饭店将指日可待。在绝大多数国际知名连锁饭店业专业机构大都已经落户宁波,各区还都在争抢国际知名饭店业连锁管理机构落户的情况下,江北区一定要抢抓机遇,在涉及酒店地块出让前就做好方案,要求开发商必须承诺高标准建造酒店并交由国际知名饭店业连锁管理机构进行管理,要求开发商设计酒店具体方案时必须让国际知名饭店业连锁管理机构提前参与,这样既能避免开发商随时变更酒店规划,又能借助国际知名饭店业连锁管理机构上百年来集累的专业设计能力,加快高星级酒店建设步伐。为了鼓励各等街道(镇)积极引进知名连锁饭店业专业机构,建议出台奖励政策,将引进国内外知名连锁饭店业专业机构以特许经营、委托管理、收购单体酒店等方式进驻江北区经营纳入招商引资考核范围,按营业额的2倍予以考核认定招商引资实绩。
5、加快提高旅游饭店业经营管理水平。
目前江北区旅游饭店业普遍在管理水平不高,经营效益一般,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客观情况。针对这种情况,要集中精力加快提高旅游饭店业经营管理水平。要注重科学管理,提高员工福利待遇水平,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要注重文化管理,让员工参与管理,提高员工向心力,提高企业的凝聚力。要注重人才培养,引进复合型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要加大行业培训力度,充实江北区旅游培训中心这个平台,实现培训常态化,提高行业服务水平。要注重新型客源开发,大力发展会议奖励旅游等高端客源市场,利用包括微博微信营销在内的各种营销手段,不断拓展新的市场渠道。要在提高饭店管理和服务标准化水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管理和服务的个性化,打造江北旅游饭店业优质服务品牌。
(作者:李超丛 高级经济师)
第二篇:重庆图书馆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重庆图书馆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彭泽明 牟元义 王宁远
图书馆是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其发展程度如何,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文明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重庆直辖以后,重庆各级各类图书馆得到较快发展,读者到馆量、文献入藏量、外借总册次等基础业务数据稳步增加,服务功能明显增强,更多的市民走进图书馆,重庆市图书馆事业迈上了新的发展台阶。但要发挥更大作用,真正成为市民的第二起居室和终身教育的基地,还需假以时日。
一、重庆图书馆业发展现状
(一)形成多层次、多类别的图书馆发展布局
2008年,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43个,其中省级图书馆2个,区级图书馆20个,县级图书馆21个;建筑面积达到14万多平方米。仅2007年就有万州、长寿等6个区县图书馆新馆建成,其中长寿区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达到9600平方米。此外,我市还有大专院校图书馆33个,中专学校图书馆16个,中小学校图书馆(室)3698个,工矿企业图书馆157个,还有若干街道、乡镇文化站图书室。
(二)以藏书量为重要标志,图书馆的作用得到加强
近年来,随着重庆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级财政对图书馆的投入都有所增加,2006年全市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4022万元,比2000年增加2531万元,涨幅达到169%。购书经费是图书馆业务建设中至关重要的指标,近年来购书经费的持续增长充分证明了重庆各级财政对图书馆的投入力度。2007年,重庆仅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便达1350万元,是2002年306万元的4.4倍。
通过这几年持续不断地投入,到2007年,重庆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达到858万册,较2002年678万册增长了近200万册;流通人次达到483万人次,外借册次达554万册次,购书经费1350万元,新购书46万册(件)。
(三)区县图书馆基本业务开展情况
区县图书馆直接面向基层群众,其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图书馆对群众的吸引力和服务力。近年来,通过免费开放、加强指导等工作措施,着力提升区县图书馆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2007年,全市区县图书馆总藏量达到543万册,其中区级馆为423.9万册,县级馆为119.1万册,新购藏量、流通人次、书刊外借人次、举办活动分别比上年增长65.1%、24.6%、22.3%、24.1%。
(四)古籍保护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精神,重庆组织全市图书馆认真开展这项工作,下发了《重庆市古籍保护工作方案》。2007年12月,重庆市古籍保护中心正式揭牌,2008年正式启动了全市古籍普查工作。2008年3月,我市有19种古籍入选首批《全国珍贵古籍名录》,其中重庆图书馆16种,北碚图书馆2种,西南大学图书馆1种,重庆图书馆入选首批51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08年10月,已启动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工作。
二、重庆图书馆:重庆图书馆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重庆图书馆建于1947年,其前身是为纪念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贡献而设立的国立罗斯福图书馆,是当时中国仅有的5个国立图书馆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后,先后更名为国立西南人民图书馆、重庆市图书馆,最后于1987年定名重庆图书馆。2007年6月,重庆图书馆新馆建成,在重庆图书馆业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即使在全国同行业比较,重庆图书馆也具有如下鲜明特点。
(一)历史悠久,地位突出
重庆图书馆历经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大型综合性的公共图书馆,是重庆市主要的文献信息收集交流和服务中心,也是
重庆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并已形成在国内外都很有影响的三大馆藏特色。一是民国时期出版物。现有民国时期出版物76611种、177621册。由于重庆为二战时期中国的战时陪都,因此“国立罗斯福图书馆”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重点收集各类抗战图书和报刊,使该馆成为中国二战图书、报刊收集最全、最完整的图书馆。二是古籍线装书。重庆图书馆收藏有宋代以来的古籍线装书532342册,其中收入《全国善本书总目》的就有3707种,55632册,内有孤本和稀见本424种。如前所述,2008年3月,重庆图书馆入选由国务院颁布的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并有16种珍贵古籍载入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三是联合国资料。“国立罗斯福图书馆”成立之后即被联合国指定为其资料寄存馆,一直未曾间断,是中国两个最早的联合国文献寄存馆之一。重庆图书馆现有联合国资料20余万册(件)。
(二)设施一流,功能齐全
鉴于重庆图书馆的重要地位,2003年7月,我市决定重建重庆图书馆,并被列为重庆市“十五”期间十大文化设施项目之一。重庆图书馆新馆由美国PEA公司设计,建设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位于沙坪坝区凤天大道,总用地面积33803平方米,设计藏书量600万册,总建筑面积50381平方米。通过近5年的努力,重庆图书馆新馆于2007年6月建成开放。新建成的重庆图书馆采用EX-libris 公司的
Aleph505进行业务管理,拥有先进的文献缩微制作、阅读设备,可通过网站提供数字文献的免费查阅服务,并已将重庆地区的报纸、部分馆藏珍贵古籍制作成缩微胶卷,馆藏民国文献数字化项目已扫描加工2000万页书刊资料,向读者提供查阅服务。目前新馆拥有馆藏300余万册,阅览座位3000个,信息点1500个,共有对外接待读者的阅览室16个,已发展成为一座集现代信息、情报收集、书刊借阅、电子媒体阅览、学术交流、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多项功能的新型图书馆,是我国西部最大的公共图书馆。
(三)资源丰富,服务领先
一是文献资源丰富。重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注重双重功能,即藏与用的有机结合,同时还注重纸质图书、纸质报刊和电子资源采购比例的平衡。2008年全年采购经费中,用于图书的经费约310万元,占62%,用于报刊的经费92万元,占18.4%,用于电子资源的经费约83万元,占16.6%,购买其他文献资源约15万,占3%。二是提供优质服务。重庆图书馆充分体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办馆理念,将公共图书馆精神深入每个工作细节之中。截至目前,共办理读者证5万个,开放时间也由过去的每天8小时延长为10小时,全天候开放。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到馆读者阅览书刊6116367册次,比2006(2007年上半年闭馆)同比增加4908077册次,增长406%。
到馆外借书刊人次238096人次,比2006增加179651人次,增长307%。书刊外借册次738052册次,比2006年增加560807册次,增长316%。三是拓展服务领域。会展培训是重庆图书馆新馆开馆之后重点拓展的服务领域。2008年1月至9月共举行了面向读者的公益讲座49场,参与人数达16000人次,承办各类会议和展览56次。2008年10月,重庆图书馆还承办了2008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共有近8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国际图联主席克劳迪娅〃卢克斯女士、美国图书馆协会国际联络部主任迈克尔〃道林、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主席张沙丽专程来渝参加本次年会。
三、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发展与服务有机结合的典范 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于1964年6月1日建成开放,为我国最早建立的少年儿童图书馆之一,是西南地区唯一独立建制的省(直辖市)级少年儿童图书馆。近年来,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立足弘扬先进文化、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抓发展,抓服务,已成为全市少年儿童的文献收藏中心和课外阅读活动中心;少年儿童工作者学习交流和文献信息检索中心;少图工作者学术研究和业务辅导中心,由国家文化部颁发为二级图书馆,被重庆市委、市政府府命名为重庆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一)完善服务阵地,提升服务能力
2008年6月1日,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搬迁到渝中区两路口原重庆图书馆旧址。新馆占地11亩,建筑面积8133平方米,由阅览大楼、科技大楼(罗斯福图书馆)及培训楼组成,设有借阅合一的连环画借阅厅、综合书借阅厅、文学书借阅厅、声像资料借阅厅和报刊阅览厅,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读者设立了读者俱乐部和幼儿之家。同时,作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重庆市分中心少儿部,馆内还专门辟有近百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供少年儿童检索信息文献和阅览电子图书。另外,馆里还专门设立了自学室、参考查询及心理辅导室,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目前,馆内藏书43万余册,有阅览座席400个,近年来年均服务读者近80万人次,借阅图书150万册次。
(二)拓展服务内容,延伸服务领域
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以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为重点,力争实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以人为本、以书育人”的服务宗旨,服务的方式、服务的内容和服务的领域不断扩大。一是坚持阵地服务与送书下乡等活动相结合,常年为偏远山区的孩子们送书,开展各类读书送书活动。二是积极参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少儿文化网站的建设,积极提供电子文献阅览查询、特色数据库建设与远程网上服务。三是积极组织地区间少年儿童图书馆交流、协作及学术研究,参与了
海峡两岸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学术交流。四是加强对重庆少年儿童图书馆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在重庆全市设立了图书流通站点40余个和3个分馆,指导每个区县公共图书馆和中小学建立了少儿图书阅览室。
(三)创新服务活动,打造服务品牌
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始终坚持办馆初衷,不断创新服务少年儿童的工作方式。尤其是2008年,结合重要时段,针对不同区域,在全市少年儿童中开展了三大读书活动。一是举办了重庆市少年儿童“知识与人生同在、激情与梦想共飞”迎北京奥运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括读书征文比赛、读书演讲比赛、读书知识竞赛、现场书画比赛等。二是“同在一片蓝天下”读书系列活动,是我馆关注未成年人的特殊群体而开展的活动,邀请农民工子女、智障儿童等到馆参观,并提供免费办理借书证、免费上网、免费课外辅导和免费心理测评等服务。三是“少年儿童爱心图书接力服务”读书活动。加强对三峡库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扶持,通过接力交换的形式,在三峡库区的长寿、涪陵、忠县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石柱、酉阳等区县(自治县)开展了爱心图书接力服务活动。其中“少年儿童爱心图书接力服务”读书活动在全国造成巨大反响,被文化部授予首届“群星奖服务奖”,已成为重庆少儿读书活动的重要品牌。据此形成的经验交流文章《重庆基层图书馆“接力”之后》在《中国文化报》头版头条刊发。
四、重庆图书馆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各地图书馆业发展不平衡,严重制约了整体发展水平一是定级规格总体偏低。2004年,国家对公共图书馆进行了等级评估,重庆国家一级图书馆2个,仅占重庆公共图书馆总量的4.6%;国家二级6个,占1
39%;国家三级6个,占13.9%。与四川、上海等地相比,数量太少。
二是设施设备配备不平衡。重庆市41个区县公共图书馆,在区级馆中,建筑面积最高的为9600平方米,而最低的只有1000平方米;在县级馆中,最高的有5069平方米,而最低的只有432平方米。在区级馆中,计算机台数最多的有136台,而最少只有2台;在县级馆中,最多的有90台,最少为0台。就互联网带宽来看,区级馆中,最高的为200兆接入,最低仅有2兆;县级馆中,最高的为100兆接入,最低的没有接入互联网。
(二)财政投入相对不足,影响了图书馆功能的发挥
目前,财政对图书馆业发展的投入与发展需要的差距依然较大,远远不能满足广大读者对新书的需求,也不利于文献的保存和传承。
首先,同全国比较,与直辖市的身份不符。以2005、2006年为例,连续两年重庆对图书馆的财政投入在直辖市中都是最低的,也低于四
川等省。
其次,同西部比较,与建设西部文化高地的目标不符。以2006年为例。重庆地市级图书馆平均购书费在西部9省区也仅排第7位,仅高于青海、新疆。
第三,在对省级图书馆的投入上,差距也十分明显。仍以购书经费为例,重庆图书馆是重庆市的中心图书馆,也是西部的藏书中心之一。2008年,购书经费只有500万元,与近邻的四川、陕西比,不占优势;与北京、广东等发达地区比,差距很大。
第四,投入也不均衡。41个区县图书馆,2008年财政投入区级馆中最高达324万元,最低的仅有20万元;县级馆中,最高的为66万元,最低的仅有1.5万元。
(三)信息化程度不高,不能充分利用和发挥图书馆的现代化功能
截至2008年,在重庆的区县公共图书馆中,馆舍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以上的只有5个,占区县公共图书馆总数的12.1%,而2000平方米以下的有14个,占总数的34.1%。在公共图书馆评估中,馆舍面积的落后是制约各地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化建设方面,互联网带宽、计算机数量、自建数据库总量等业务数据也不乐观。有4个区县图书馆计算机数量为0,拥有10台以下计算机的图书馆有17
个,占总数的41.5%,未开通互联网的图书馆有17个,占总数的41.5%。图书馆作为一个地区的信息中心,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接入应为基本配置,以上数据说明,重庆市的区县图书馆既有发展不平衡的一面,也有在现代化建设方面相当落后的一面。
五、重庆图书馆业发展的趋势及建议
趋势之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今后图书馆的必然趋势。加快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是今后图书馆业发展的必然方向。重庆图书馆业要加快发展,必须加大对现代化设备的投入,重视引进相关人才。现代化设备的投入,特别是数据库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迅速缩短各个图书馆之间的差距,同时也会使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趋势之二: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北京、上海、杭州等发达地区的图书馆已经开始在全城范围内实行通借通还,国外非常流行的总分馆制也在上海地区得以实践,但无论哪种方式,图书馆最终都将走向资源的共建共享,这也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领域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资源的共建共享可以让以上提到的重庆市图书馆业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使广大不发达地区的人民群众共享信息化技术的成果。建议重庆图书馆充分发挥中心
图书馆的作用,肩负起整合资源并有效开展共建共享的重任,要利用强大的人才优势和计算机设备优势,加强与先进地区图书馆的合作,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图书馆的合作,在共享资源的同时,促进与区县图书馆的沟通和联系,从而在更大范围内达到资源的共建共享。
趋势之三:图书馆业务范围和业务功能的拓展是新形势下现代化图书馆的表现之一。培训、会议、展览、学术报告、公益讲座、读者活动等都是图书馆拓展服务领域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今后的图书馆除传统业务之外,新兴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将吸引更多的读者来到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从而与传统业务形成有益的互补。重庆的各级图书馆,必须高度重视图书馆服务方式和服务领域的拓展。尤其是重庆图书馆,应该与部分区县公共图书馆在讲座、展览、读者活动等方面加强合作,形成有效的联合体,形成以上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协调,减少相互间不必要的竞争,从而使各个图书馆的新增服务方式既相互补充,又相互促进,推动重庆图书馆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篇:旅行社业和旅游饭店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旅行社业和旅游饭店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旅行社业和旅游饭店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省委组织部旅游产业发展专题培训班上的发言(2012年6月5日)省旅游局
周嘉禄
旅行社和旅游饭店是旅游业的两个核心产业。了解和把握当前旅行社和饭店业发展的现状、趋势,明确当前旅行社业和旅游饭店业的发展方向和工作的着力点,积极推进旅行社业、旅游饭店业又好又快发展,对于加快壮大我省旅游产业,实现山东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有着重要意义。
一、旅行社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旅行社业的基本情况
旅行社是旅游业的龙头,连接旅游经营和服务各个环节的纽带,沟通旅游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在整合旅游要素,组织招徕旅游客源,推动旅游消费等方面,旅行社具有特殊的作用。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出现在19世纪40年代。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团体包价旅游。这次活动被认为是现代旅行社业务开端的标志。1845年,托马斯·库克成立旅行社,组织了第一次团体消遣旅游,并编发了导游手册,这是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这次旅游的组织方式更具有现代旅游的特点,体现了现代旅行社的基本特征,开创了旅行社业务的基本模式,因而托马斯·库克被称为旅游业的鼻祖。
我国第一家旅行社,出现在上世纪二十年代。1923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浦创办旅行部。1927年,旅行部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独立出来,创立中国旅行社。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旅行社行业主要有中国国际旅行社、中国旅行社两大系统,其分支机构遍及全国各地。中国旅行社主要接待回国探亲旅游的华侨、外籍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中国国际旅行社主要接待外国旅游者。
1957年,山东省最早的旅游接待机构——济南华侨旅行服务社(后改称山东省华侨旅行社、中国旅行社山东分社)、中国国际旅行社济南分社先后成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提高,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市场迅速扩大,我国旅行社业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目前,全国旅行社总数达到23690家,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关于我国旅行社的管理
我国旅行社的管理,主要依据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旅行社条例》和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关于旅行社企业的性质:《旅行社条例》明确,旅行社是指从事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等活动,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开展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或者出境旅游业务的企业法人。
关于旅行社的经营范围:根据《条例》规定,我国旅行社企业可经营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业务三类旅游业务。其中,对出境旅游业务,《条例》规定: 旅行社取得经营许可满两年,且未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罚款以上处罚的,可以申请经营出境旅游业务。同时,《实施细则》还规定:旅行社可以接受委托,提供下列旅游服务:(1)接受旅游者的委托,代订交通客票、代订住宿和代办出境、入境、签证手续等;(2)接受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委托,为其差旅、考察、会议、展览等公务活动,代办交通、住宿、餐饮、会务等事务;(3)接受企业委托,为其各类商务活动、奖励旅游等,代办交通、住宿、餐饮、会务、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事务。
依据《旅行社条例》,2010年,省人大对《山东省旅游条例》进行修订。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可以将经批准的公务活动委托旅行社办理。”。去年,省财政厅、监察厅、审计厅、旅游局等四部门制定下发《关于机关和事业单位委托旅行社办理公务活动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旅行社办理机关和事业单位有关公务活动做出具体规定,旅行社代理公务活动进入可实际操作阶段。关于旅行社的申办:《条例》规定,旅行社业为许可经营行业。经营旅行社业务,应当报经旅游部门批准,领取《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后,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注册手续。申请设立旅行社,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有固定的经营场所;(2)有必要的营业设施;(3)有不少于30万元的注册资本。其中,经营国内旅游、入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由所在地省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或接受委托的市级旅游行政部门审批。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由国家旅游局审核批准。
关于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我国旅行社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旅行社成立后,要在指定的银行开设专门的质量保证金账户,存入质量保证金,用于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
(三)我省旅行社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初期,我省仅有旅行社6家。到2000年增长到650家。“十一五”末(2005年)增长到1489家。目前,全省旅行社总数达到1975家,总数居全国首位。其中,有组织出境旅游业务资质的旅行社92家,组织赴台旅游业务资质的旅行社7家。旅行社数量的快速增长,反映了我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十一五”以来,我省旅行社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业绩不断翻番,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1年,全省旅行社营业收入127.75亿元,比“十五”末2005年增长2.53倍。旅行社组织国内旅游838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847.81万人次,分别比2005年增长1.8倍和1.52倍;旅行社入境旅游外联127.92万人次、入境接待162.08万人次,分别比2005年增长3.89倍和3.07倍;组织出境旅游132.02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26.05倍。全省旅行社资产总额达到35.34亿元,比2005年增加一倍。
去年,我省有12家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旅行社行列,标志着我省旅行社行业综合素质有了大幅提高。有全国“百强”旅行社的市分别为:青岛5家,济南3家,威海、淄博、东营、临沂各1家,尽管近年来我省旅行社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但与先进省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一是,数量多、规模小的问题还较为突出。多数旅行社经营规模小、实力弱,缺乏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型旅行社企业集团。二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旅行社利润率下降。去年全省旅行社企业平均获利仅为10万元,旅行社处于微利状态。三是,经营模式以水平经营方式为主,管理模式和分工体系亟需转型升级。四是,旅行社产品开发能力不强。多数旅行社以经营大众观光产品为主,产品老化、种类单一。五是,旅行社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经营和服务比较粗放。零负团费、挂靠承包等顽疾依然存在,影响了旅行社企业的形象。
(四)当前旅行社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1、旅行社集团化、连锁化、网络化经营成为旅行社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 成立于1981年的上海春秋旅行社,凭借网络化发展,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在上海、北京等34个国内大中城市设有全资公司,境外有美国、加拿大、泰国、香港等7个全资公司,每个全资公司有2至10个连锁店,在上海有50多个连锁店。在全国各地有4000余家旅游代理商,成为旅行社以网络化经营实现快速扩张的典型案例。传统的国有大型旅行社,如中国国际旅行社、中国旅行社等,近年也纷纷加快在全国的网络布局。目前,中国旅行社在国内拥有160多个分公司、子公司、500家直营门市,在海外16个国家和地区有20多家旅行社。
2、旅行社行业批发——零售体系日趋成型
随着旅行社企业规模扩大、产品细化和经营手段的进一步丰富,大型旅行社将逐步占领旅游产品研发领域,开展集团化经营,中型旅行社将朝向专业化发展,小型旅行社则主要从事代理零售业务。旅行社从自身和市场需求出发,正逐步向科学、合理的旅行社分工体系靠近,传统水平分工模式升级为批零体系模式,已经成为业态趋势。
3、线上旅游业务规模迅速扩大
一方面,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在线旅游运营商快速崛起。携程、同程、去哪儿、艺龙等一大批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发展迅速,经营业绩在短时间内就远远超过传统大型骨干旅行社。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传统旅行社在继续发展线下旅游业务的同时,开始积极开拓电子商务市场,有力助推了旅游业务的发展。
4、旅行社企业积极开展多元经营、混业经营,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
如,一些大型旅行社企业开始涉足航空、交通、景区、住宿、餐饮、会展,乃至房产、矿业等领域,为发展壮大旅行社企业实力、增强抗风险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5、旅游市场进一步细分,旅游产品更趋多样化
旅行社为适应旅游市场更加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更加注重旅游新产品、新线路的开发,积极推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和线路。诸如商旅旅游、公务代理、邮轮旅游、自驾旅游、度假休闲旅游、探险旅游、特种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不断出现。
(五)当前我省旅行社业需要重点抓好的几个问题 面对当前旅游业大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我省旅行社业要加快改革创新,壮大实力,加快做大做强,为全省旅游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1、积极培育发展旅行社批发零售体系,逐步构建科学合理的旅行社分工体系
所谓“批零体系”,是国际上通行的旅行社分工模式,具体是指实力较强的大型旅行社与相关旅游企业合作,重点开发旅游产品,成为产品批发商;规模较小的旅行社则主要推销产品,成为零售商。批零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专业化,实力雄厚的大型旅游批发商利用自身人、财、物的优势,将力量集中于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上,众多的旅游零售商(多为中小型旅行社)则为批发经营商做代理。这种以专业化分工为特征的分工体系,使得旅行社各司其职,有效地克服了因缺乏分工而导致的业务交叉覆盖、削价竞争等弊端,最大限度地节省旅游资源,保证服务质量。
总体看,目前,我省旅行社行业依然处于水平分工运作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市场发展的要求。水平分工体系下,旅行社都必须“全面发展”,无论是大型旅行社还是小型旅行社,既要承担组团社产品研发、运作的职能,也要承担产品销售的职能。而实际上,大部分旅行社并不具备自主研发旅游产品的能力,只能复制少数骨干旅行社的产品,从而导致旅行团产品过分雷同,行业竞争始终处于低水平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中。
因此,要加快培育旅行社批零体系,按照市场引导、政府推动的原则,积极推进我省旅行社批发零售体系的发展,推动大型旅行社逐步向批发商转变,重点从事旅游产品开发。中型旅行社向专业化发展,小型旅行社向加盟店、委托代理社发展,主要从事代理零售业务,逐步构建起科学合理的旅行社分工体系。一是,要尽快引导组建几家具有规模优势和较大影响力的旅游龙头企业,运用股权参与、战略联盟、契约合作等方式,整合旅游链上游的采购资源与下游的营销资源,以资产为纽带结成利益联盟,培育若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品牌优势突出的大型旅行社集团。二是,推行代理制,在省外、国外建立代理网络,实行高效的网络化经营。
2、鼓励支持旅行社开展网络化经营
国内外旅行社发展的实践看,经营方式网络化是旅行社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国内主要旅行社纷纷加快了网络化发展的步伐。经过多年的引导推动和政策支持,我省在旅行社网络化经营上取得较好成效,一些大型旅行社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经营网络。目前,全省旅行社分社已达 216家,服务网点905家。其中,数量较多的是:济南嘉华国旅分社16家,经营网点39家。旅游公司分社14家,经营网点14家。青岛国旅分社9家,经营网点13家。青岛港中旅分社4家,经营网点9家,全省旅行社网络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但与国内外大型旅行社相比,我们还有相当大差距。我省有条件的旅行社、特别是大型旅行社要通过资产重组、参股控股等方式,投资设立子公司、分社、服务网点等,不断扩展自身的网络体系,提高网络化经营水平,不断扩大经营空间,实现集约化经营和规模效益。
3、积极引导旅行社发展电子商务,进一步提升线上经营水平旅行社行业广泛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旅游营销已成为当前旅行社行业的一大趋势。目前,美国几乎所有的旅行社都在使用GDS(全球分销系统),在法国已有85%以上的旅行社拥有GDS。我国的港中旅创建的芒果网,中青旅创建的遨游网,都已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网站,实现了线上经营与线下经营的有机结合,取得良好成效。目前看,我省一些旅行社在开展线上经营活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省旅行社要积极参与创建“智慧旅游信息化示范企业”创建,更多地采用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等高新信息技术手段,加快提高线上旅游营销能力。
4、积极推动旅行社企业提升综合素质
要在旅行社企业中广泛开展旅游标准化工作,认真落实国家发布的《旅行社服务通则》、《旅行社入境旅游服务质量》、《旅行社出境旅游服务质量》、《旅行社国内旅游服务标准》、《导游服务规范》等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结合企业实际,加强企业标准体系建设,以标准化推动旅行社服务的规范化、品牌化。近年来,包括我省在内的一些省市创新开展A级旅行社评定工作,对促进旅行社企业强化品牌意识,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综合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旅游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旅行社A级评定,以此为抓手,引导促进旅行社转型升级,增强品牌意识,加快培育品牌旅行社;要大力加强诚信建设,培育旅行社诚信意识、品牌意识、优质服务意识,有效降低旅行社服务质量的投诉,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优质服务的良好发展环境。要严格旅行社市场监管,对扰乱旅行社市场的行为要坚决打击,绝不手软。
5、制定和落实扶持旅行社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旅行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文件所制定的一系列有关政策措施。如,切实落实41号文件关于“允许旅行社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规定以及省里有关具体规定。去年我省开始试行旅行社代理公务活动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受到机关事业单位的欢迎,同时,也为旅行社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旅行社代理公务活动工作,最近,我局会同省财政等部门对旅行社代理公务活动有关规定,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目前正在会签。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将进一步扩大公务代理旅行社的范围。希望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和协调沟通工作,解决认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旅行社参与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务代理创造条件,消除障碍。旅行社要根据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公务差旅和政府会议、展览等服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搞好服务和营销宣传。
二是,认真贯彻最近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积极推动对旅行社实行小型微型企业优惠政策。大部分旅行社属于小型微企业,应享受国家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的有关政策,如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财政支持政策、以及有关金融政策等等,希望各级政府要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研究制定具体的扶持旅行社的政策。三是,要加大对旅行社招徕游客的奖励。不断提高旅行社组织招徕客源的积极性,对于扩大一个地区的游客市场,带动住宿、餐饮、购物等相关行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及旅游等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对旅行社组织、开发客源市场实行更多的奖励、补贴政策,为旅行社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二、旅游饭店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旅游饭店业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旅游饭店业取得显著成绩。截至2011年底,全国星级饭店达13552家,是1978年全国饭店总数的100倍。其中,三星级5635家、四星级2172家、五星级608家。
旅游饭店业的快速发展,为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通过在旅游饭店中实行星级评定制度,加快了我国饭店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有力推动了饭店业接待服务水平的提高。星级服务理念,对其他服务业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星级已经成为产品质量与档次的象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饭店需求将明显增长,我国饭店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据预测,到2015年,全国将新增各类住宿设施约20万家,其中,新增星级饭店约1万家,五星级饭店将新增500家。
(二)我国旅游星级饭店的管理
旅游部门对旅游星级饭店的管理,主要是依据《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通过组织星级评定和复核工作,重点对星级饭店进行质量管理。
1987年,国家发布旅游饭店星级评定标准,并于1988年开始组织开展星级评定。《星级标准》详细规定了各个档次(星级)饭店应具备的设施设备和服务项目,为各档次旅游饭店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为国内外旅游消费者识别饭店档次、价格、服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照《旅游饭店星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星级饭店的等级共分五级别,即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星(含白金五星级饭店)。其中,一至三星级饭店为有限服务饭店,其特点是突出“小而专”,客房是其经营的核心,“卫生、安全、方便”是其服务的基本要求。四星至五星级饭店为完全服务饭店。即以齐全的饭店功能和设施为基础,为客人提供全方位、周到服务的饭店。在标准设置上注重服务功能的完善和高品质体验。
(三)我省旅游饭店业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省星级饭店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覆盖全省城乡,高中低档匹配,布局结构较为合理的旅游住宿接待体系。到2011年底,全省星级饭店共计907家,除26家停业外,共有881家星级饭店营业,总计客房11.7391万间(套),床位20.9197万张。
星级饭店区域布局更趋合理。按地区划分,881家星级饭店中,青岛158家、烟台112家、济南95家、威海87家、潍坊73家、泰安54家、济宁49家、临沂43家、淄博35家、日照33家、东营29家、聊城26家、枣庄24家、滨州19家、德州16家、菏泽15家、莱芜13家。
目前全省拥有五星级饭店的市有:青岛(9家)、烟台(5家)、潍坊(4家)、济南(3家)、东营(2家)、威海(2家)、淄博(2家)、临沂(1家)、泰安(1家)9个市。
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全省星级饭店资产合计383.2亿元,固定资产原值329.5亿元。从业人员12万。全省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持续稳定增长。去年,全省饭店平均出租率67.16%。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
饭店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旅游饭店集团化发展初见成效。洲际、雅高、喜达屋、希尔顿、凯悦、温德姆、香格里拉等一批国际知名饭店集团陆续落户我省。省内也初步形成了部分有一定经营规模和市场知名度的旅游饭店集团。如,银座旅游集团、蓝海国际酒店集团等企业取得较快发展。银座旅游集团管理经营饭店已达70家,蓝海国际酒店集团已拥有高档饭店14家,高端餐饮店3家。我省旅游星级饭店的主要差距:一是,品牌化、集团化建设滞后。尽管近年来,我省出现部分有一定知名度的饭店集团,但总体看,集团化水平低,品牌化发展滞后,单体饭店多,连锁经营店少,至今全省没有一家全国性的饭店集团。二是,平均房价低,经济效益不理想。据《2010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显示,我省星级饭店平均房价为290.58元,低于295元的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排名仅第九位。三是,专业化管理水平低。部分饭店管理粗放,服务的人性化水平不高。四是,相当部分饭店经营缺乏特色,对山东文化和本地地域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存在设施、服务雷同等问题。
(四)当前旅游饭店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1、旅游饭店经营的品牌化、集团化步伐不断加快
目前,全球排名前十位的饭店集团中,名列首位的洲际集团旗下饭店已达4000多家,客房达到61万多间。排在第10位的美国凯悦集团管理饭店数量和客房数量,也分别达到373家和11.4343万间。在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旅游业日益繁荣的大背景下,国际饭店管理公司纷纷抢占中国市场。目前,洲际集团在中国管理的饭店达到160多家,还有150家左右酒店在建。
我国饭店集团化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大型国有饭店集团,如上海锦江集团、首旅集团、广东岭南集团等,通过政府划拨方式获得快速发展。到2011年底,上海锦江集团旗下酒店达到858家,客房12.3万间。北京首旅集团的“首旅建国”品牌连锁经营管理的饭店达到70多家,旗下的“如家”品牌酒店累计达818家。广东岭南集团拥有6大系列品牌酒店60多家。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饭店集团也不断壮大。如,大连万达集团,目前已建成开业五星级标准的高档酒店28家,床位数量达11789张,计划到2015年建设管理五星级酒店将达到70家。
2、饭店业态更趋多样化
随着旅游进入大众化阶段和人们对住宿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在高档豪华酒店建设持续升温的同时,经济型酒店、商务型酒店、度假型酒店、会议型酒店、青年旅舍、文化主题型酒店等多种类型的酒店也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经济型、商务型酒店,像如家、锦江之星、速
8、宜必思、格林豪泰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经济型饭店品牌发展迅速。创立于2002年的如家酒店集团,2011年底已在全国250多座城市,拥有连锁酒店1600多家,形成国内最大的经济型连锁酒店体系。同时,游客对饭店服务服务水平也提出更高要求,精细化、人性化成为越来越多旅游饭店的管理和服务的追求,为迎合住店客人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的饭店十分关注宾客的意见建议的收集,以此为依据不断调整饭店产品、改进管理,完善服务。
3、旅游饭店企业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着力于特色经营 从国内外饭店业看,凡是成功的品牌饭店,无一不是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经营特色和文化特色。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多年来坚持文化制胜的理念,视客人为亲人,视员工为家人,着力打造好客服务品牌,取得良好成效,其服务模式被美国哈佛大学列为教学案例。
当前,文化主题酒店方兴未艾,追求富有文化特色的酒店环境和氛围,也成为越来越多饭店的经营方向。所谓文化主题酒店,就是以某一特定的主题,来体现酒店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以及特定的文化氛围,让顾客获得富有个性的文化感受;同时将服务项目融入主题,以个性化的服务取代一般化的服务,让顾客获得欢乐、知识和刺激。目前世界上的主题酒店以美国的“赌城”拉斯维加斯最为集中和著名。近年来,四川、浙江一些省份已制定出台了文化主题酒店标准,推出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主题酒店。
4、积极采用信息化手段,提升饭店业科技水平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开始迅速扩展到饭店各个管理领域,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对饭店业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通过网络预订酒店。目前,在线运营商已成为饭店销售的重要渠道,并对客房价格的控制力不断增强,佣金也越来越高。国内大型饭店集团开始建立自己的在线预订平台或中央预订网络,如锦江集团、金陵饭店等中央预定系统已经上线运营。一些单体饭店也在尝试建立自己的网络预订系统。加入旅游门户网站或建立独立的企业网站,成为越来越多饭店开辟市场,扩大客源的重要途径。
5、低碳、环保发展越来越得到饭店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重视。在新修订的星级饭店标准中,强化了对饭店节能环保的要求,从一星到五星级饭店,均要“有与本星级相适应的节能减排方案,并付诸实施”,并将其列为必备项目,实行“一票否决”,有力促进了饭店业界对节能环保的关注。绿色旅游饭店得到市场的追捧,各地旅游饭店业广泛组织开展金叶级、银叶级旅游饭店的创建工作,在节能环保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五)我省饭店业发展需要重点抓好的几个问题
1、着力推进我省本土旅游饭店的品牌化、集团化建设 品牌化、集团化水平是旅游饭店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建设旅游强省,必须有一批品牌旅游饭店企业做支撑。我省是经济大省、旅游大省,发展品牌大型饭店集团有着良好的条件和基础。应高度重视我省品牌化、集团化饭店的培育和发展,力争通过努力,尽快培育几个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化大型饭店集团。要加强引导,提高我省饭店企业的品牌意识,积极鼓励和支持本地饭店,通过兼并重组和上市融资等多种方式,开展品牌化、集团化经营。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优势饭店开办饭店管理公司,输出管理。希望各级政府部门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加大对饭店集团的支持力度,在融资、用地、宣传营销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支持,并通过组织各类创建和评选活动,向市场推出一批品牌饭店企业,促进品牌饭店的发展。
2、加强饭店标准化建设,大力提高饭店业服务质量 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是饭店业的永恒主题,也是饭店业安身立命的根本。要运用多种方式,引导饭店企业不断改进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推动饭店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各级星评机构要从严掌握星评标准,严把星级饭店“入口关”,确保星级饭店的质量。强化星级饭店退出机制,加大明察和暗访力度,将达不到标准要求的饭店淘汰出星级饭店行列,切实维护星级饭店良好的品牌形象。
坚持以客人为本,下功夫抓好星级饭店的细节管理。细节决定成败,目前我们相当部分星级饭店不注重细节管理,管理粗放、服务不到位,人性化水平不高,成为造成服务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要积极推动旅游饭店重视细节、关注细节,强化对服务细节的管理,切实解决管理粗放,服务粗拉的问题。
3、注重文化建设,积极推进饭店特色化发展
要积极引导饭店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在市场上树立饭店企业的鲜明形象。
积极探索文化主题饭店、特色饭店的建设。我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开展酒店文化建设有着良好基础。要深入挖掘齐鲁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抓好一批“文化主题饭店”建设,将其打造成为饭店业的新亮点。4、积极推进信息化,提高饭店智能化水平
科技进步,特别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旅游饭店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要高度关注新技术与旅游饭店产品融合的趋势,推进科技成果在旅游饭店的应用。要引导鼓励旅游饭店更多的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市场营销,建立独立网站和在线预订平台,或加入大型门户网站,充分利用网络渠道开拓市场,扩大客源。
5、大力推进饭店绿色化建设,为节能减排做出应有贡献 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五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20%。饭店业综合能耗较高,有较大节能潜力。据测算,全国星级饭店一年用电约174亿度、用水约9.2亿吨。节能潜力巨大。国家旅游局2010年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旅游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对饭店业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制定《饭店节能减排100条》,这100条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饭店企业要认真落实《饭店节能减排100条》,深入开展创建绿色饭店活动,逐步淘汰能源使用效率低的设备,积极应用新能源、新技术。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争取将星级饭店节能减排项目,纳入地方政府的节能减排项目中,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作出新的贡献。
6、加强饭店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引导社会理性投资
据不完全统计。我省目前建成待评、在建、待建相当于五星级标准的饭店共131家,其中,已建待评的37家、在建的76家、待建的 18家。另外,有近百家建成待评、在建、待建的相当于四星级标准的饭店。有一个市建成待评、在建、待建相当于五星级标准的饭店就达33家。这一个方面,反映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饭店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前景,旅游饭店业已成为一片投资热土。同时,也反映出我们个别地方在饭店业投资上也可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建议各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认真研究制定本地旅游饭店业发展规划,引导饭店合理投资。根据本地旅游市场需求和饭店业发展的现状,制定有利于引导不同星级饭店、不同类型饭店均衡发展的政策,避免盲目追求高星级、高档次品牌的引进和发展。进一步优化饭店产业结构。在抓好高档饭店发展的同时,要大力推进“安全、价廉、方便、卫生、舒适” 的经济型饭店建设,更好地适应国内旅游市场的巨大需求。积极引导度假饭店、高尔夫会所、温泉饭店、产权饭店、公寓式饭店等新型业态建设,丰富完善饭店产品结构,推动我省旅游饭店业协调发展。希望各级政府及旅游等有个部门要从信息服务层面,为企业投资提供服务,及时掌握饭店市场情况、饭店企业的经营情况,发布有关数据,为投资者和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参考,确保旅游饭店业健康发展。
第四篇:我国绿色饭店发展现状及对策 初稿
我国绿色饭店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绿色时代的到来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饭店业也不例外。人们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越来越关注资源与环境保护。虽然旅游饭店不像能耗大、污染严重的重工业给生态和生物带来严重的破坏,但也会给环境带来程度不同的隐性或显性的污染及资源浪费。在国内外的环保压力下,我国少数饭店开始树立绿色营销意识。本文从绿色饭店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着手,分析我国绿色饭店发展的现状,进而提出绿色饭店这种饭店新业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赢得消费者和市场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饭店;现状;对策
一、绿色饭店理念
(一)“绿色饭店”产生的背景
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始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到了80年代末才形成高潮。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并通过了《21世纪议程》,标志着世界进入了“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人们称:90年代世界进入了“环保时代”,绿色时代。
绿色时代的到来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当然,旅馆业也不例外。人们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越来越关注资源与环境保护,环保时代的到来给旅馆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旅馆业的可持续发展,1991年“威尔士王子商业领导论坛”(PWBLF)创建了一个名为“国际旅馆环境倡议”(IHEI)的机构。该机构是由世界上11个著名的旅馆集团组成的一个委员会。它们是雅高、福特、希尔顿、假日国际集团、洲际旅馆公司、喜来顿、康来特“conrad”国际旅馆集团、玛丽奥特、梅丽丁“Meridien”、雷蒙达、奥尼“Omni”国际旅馆集团,由英国查尔斯王子任主席。1993年,英国查尔斯王子倡议召开了旅馆环境保护国际会议,通过了由上述11个国际旅馆集团签署的倡议,并出版了《旅馆环境管理》一书,旨在指导旅馆业实施环保计划,改进生态环境工作,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旅馆环保工作的经验及有关信息,促进政府、社区、行业以及从业人员对旅馆环境保护达成共识,付之实践。
(二)“绿色”与“绿色饭店”的内涵
“绿色”,在本文中并非指颜色,而是指人类生存的环境必须受到良好和有效的保护,是指达到生态环境保护标准,无污染的标志。人类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此,保护环境的含义是广义的,应该包括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还应包括保护社会环境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内。如今,人们通常把与环境保护、防止污染相关的事物冠之于“绿色”称号。绿色产品、绿色产业、绿色科技、绿色职业纷纷涌现。譬如,就产品而言,已拓展到衣、食、住、行各个消费领域,如绿色时装、绿色食品、绿色住宅(指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建造的住宅、节能住宅等)、绿色汽车等等不胜枚举。
绿色饭店(Green Hotel):是在饭店建设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坚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理念,以节能降耗和促进环境和谐为经营管理行动,为消费者创造更加安全、健康服务的饭店。绿色饭店的核心是:为顾客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人体健康要求的绿色客房和绿色餐饮,并且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绿色饭店的含义:绿色饭店的“绿色”,其含义有三层:第一,提供的服务本身是绿色的。即要为顾客提供舒适、安全,符合人体健康要求的绿色客房和绿色餐饮等。第二,服务过程中使用的物品是绿色。要求用于服务的所有物品是安全、环保的。第三,经营管理过程中注重保护生态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总之,要在确保服务品质的前提下,做到尽量节省能源、降低物质消耗,减少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放。
(三)绿色饭店的四个特点:环保、健康、节约、安全。
环保是指饭店在经营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服务与消费的环境友好。
健康是指饭店为消费者提供有益于大众的身心健康的服务和产品。
安全是指饭店在服务中确保公共安全和食品安全。
节约主要是指在饭店经营过程中注重循环经济,节能降耗,水、电、煤等降耗物质应减少浪费。
二、我国绿色饭店发展现状
(一)成效
1、有关绿色饭店的评判标准逐渐出台完善。如参评绿色饭店的前提条件有: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保、节能、卫生、防疫、食品、消防、规划等法律法规,各项证照齐全合格。饭店最高管理者必须任命专人(绿色代表)负责本企业的创建绿色饭店任务,饭店有绿色工作计划,明确环境目标和行动措施,健全有关公共安全、食品安全、节能降耗、环保的规章制度,并且不断更新和发展,饭店管理者定期检查目标的实现情况及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饭店有关于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的培训计划,全员参与,提高员工安全和环保意识;分管创建绿色饭店工作的负责人必须参加有关安全、环境问题的培训和教育。客人活动区域以告示、宣传牌等形式鼓励并引导顾客进行绿色消费,使顾客关心绿色行动。有建立绿色饭店的相关文件档案。
2、有关饭店社会责任意识开始形成。从《哥本哈根协议》到“世界环保大会”,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似乎一直是世人瞩目的焦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多次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绿色会议”已成为一种风尚创建绿色饭店更是国际饭店业的发展需求和趋势。这些无疑会推动着饭店业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正如率先响应“创绿”活动的饭店代表表示:我们并不吝惜投入,只是希望减少浪费,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饭店无意限制客人的行为,只是希望与客人共同致力于环的改善,并获得整洁美好的“绿色”感受;绿色消费将成为21世纪的消费主流,加入绿色消费者队伍是一种高尚的行为、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
3、生产绿色产品已成为部分饭店的宗旨。不少饭店在客房内放了这样的卡片,“如果你不需要更换被单,请把卡片放到你的枕头上”,大多数住一天以上的境外客人都做到了,而内地客人很少能做到,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忘了放,二是认为被单应该每天一换。这些客人可能会这样想:我付了钱,不管我住多少天,一次性用品每天应该换,床单、毛巾每天也得换,你们推行“绿色”还不是图个省钱?一位饭店老总对此表示,绿色营销客观上可能是省了钱,但这不是主要目的,我们只是希望减少浪费,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有些更换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比如毛巾,重复使用可能比一次一换更卫生,床单睡了一天两天后没弄脏,不换可能对客人来说更舒适。更重要的是节省了电,节约了水,减少了洗涤剂的使用,保护了环境,在消费过程中体现出了绿色消费的精神。饭店应把客人视为环保的合作伙伴,员工应向客人宣传饭店的环保计划和倡议,为客人提供绿色产品和服务,让客人认识它、了解它,并购买它。国外的大部分及国内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部分大饭店已经实施绿色营销,客房内不设一次性牙刷、一次性浴液等。一些饭店还逐步推广使用绿色客房,设计规划饭店时考虑房屋建筑材料使用绿色建材,装饰材料考虑有无环境污染。客房使用绿色用品,如天然纤维、棉、麻织品的用品,绿色小冰箱,节能灯等。
4、加强了绿色管理。增强员工的节约用水意识,积极引入新型节水设备,采取多种节水措施,加强水资源的回收利用。饭店用水总量每月至少登记一次,厕所水厢每次冲水量、水龙头每分钟水的流量、浴池水龙头的水流量、小便池的用水量、洗碗机的用水量等有明确的标准并执行,严格禁止水龙头漏水。积极采用节能新技术,有条件的企业使用可再利用的能源(太阳能供热装置、地热等)系统;通过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利用和减少垃圾数量等方式进行控制和管理;餐厅内有良好的通风系统,无油烟味,保证出售检疫合格的肉食品,严格蔬菜、果品等原材料的进货渠道,确保食品安全,积极采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害蔬菜; 建立起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采用绿色设计。
(二)问题
1、能耗太高,能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缺乏正确的资源观。据浙江省能源监测中心对该省几家典型饭店的能源利用率监测结果表明,大多数饭店的能源利用率都没有达到先进水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设备没有处于经济运行状态;设备控制系统不完善,使设备无效运行;设备运行效率低,不能满负荷运行;能采用节能灯的地方没有采用节能灯等等。以珠海和田度假村酒店为例:珠海和田度假村酒店,简称中药谷水疗会,是以养生保健、休闲会客为主题的大型休闲度假圣地,位于珠海市兰埔圆明新园西侧,依山势斜铺而下,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总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酒店改造前,主要耗能设备有柴油锅炉、中央空调、厨房系统、管道循环泵、采暖泵已经照明设备等设备。2006年能源总用量约为1385吨标准煤,其中电能126.13万kwh,柴油743吨,自来水11.6万吨,总能耗费515.6万元。该和田度假村成立时间较短,主要的能耗用于制取生活热水,整个酒店没有进行能源的循环综合使用(无太阳能、地表水能及空调余热的利用),能源使用结构极不合理。没有具体的节能目标体系及相关节能机制,节能工作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实质性开展。1)使用柴油锅炉制热水,存在效率低,费用高,同时还带来安全隐患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2)水池保温加热方式不合理,采用电加热方式,严重增加能耗; 3)目前制冷部分采用活塞机,制冷效率低,严重浪费电力资源;
4)存在负荷不能随动控制的问题;(如冷冻站不能根据实际的负载而自行优化运行,能耗浪费严重)5)没有分类计量及集中控制,不利于能效管理; 6)部分灯管未采用绿色照明;
7)没有中央智能控制管理系统,造成设备运行效率低,能耗高。
2、绿色产品尚未成为饭店的首选产品。在许多国家,绿色产品已成为最好销的产品,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产品,但在我国却远非如此,有些饭店甚至为获取蝇头小利而追求污染产品。例如,尽管上海市政府再三要求餐饮业取消泡沫塑料饭盒,改用可降解材料制作的饭盒,然而却难以推行,原因仅仅因为使用可降解材料制作的饭盒每个成本要比泡沫塑料饭盒略高。
3、在饭店营销手段上尚未引进绿色思维方式。由于我国许多饭店尚未树立环境意识,因而在营销手段上仍局限于传统方式。例如,有些饭店对公益事业不感兴趣,但追求“明星效应”却可以一掷千金;有些饭店竟以低级庸俗的东西招徕顾客,造成了精神污染;在市场竞争中,不是以质取胜。而是竞相以“折扣”、“抽奖”、“给出租车司机高额回扣”等手段来吸引顾客,甚至以贬低对手为手段;在产品的包装装潢上,求大、求精、求豪华,既提高了产品的成本,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又消耗了大量包装材料,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在产品定价上,或以“大价”斩客,获取暴利,或以压价竞销,严重伤害竞争对手,扰乱了市场秩序。凡此种种,均与绿色营销的要求格格不入。
4、许多饭店绿色环保意识薄弱,缺乏绿色经营管理理念和长效节约机制。环境保护的关键是要事先预防,要做好产品全过程的污染防治。然而,由于我国目前环境保护尚处于“先污染后治理”阶段,缺乏全程管理的措施,因而使绝大多数饭店未能树立起环境保护的观念,未能接受对清洁生产至关重要的环境成本概念,其结果是环境成本外部化。
三、绿色饭店发展赢得市场的对策
(一)节约材料耗费,保护地球资源
节约材料耗费的过程,也是一个加强废物的处理与控制的过程。防止废物的产生,可从5个方面来考虑:(1)尽量减少和避免废物的产生。这里强调两点,其一是应高度重视设备设施的保养和维修,延长设备更换周期;其二,物品的采购应科学统计,避免浪费。(2)重视可重复使用物品进行循环再生利用。如纸张应正反两面用,或打印纸作为草稿纸再次使用等。(3)对不能重复使用的物品进行循环再生利用,做好回收工作,如废纸、塑料、铝制品等。国外有的饭店还将用剩的肥皂头回收,卖给厂家。通过回收可减少不可再利用的垃圾。(4)充分利用燃料,提倡回炉处理。(5)认真审视目前饭店的经营内容、服务方式中有哪些项目并未对生活环境和服务质量有实质性的提高,但却不利于节省资源和保护环境。
节约能源。除了教育员工应养成节水、节电的良好习惯并制定奖励办法外,更主要的是尽量采用先进的节能设备,安装节能照明装置、节水设备、能源控制设施,如节能灯、感应水阀、限能系统等。饭店节能的潜力相当大,只要加强管理,提高操作技能,采用一些节能设备,饭店的能耗量下降15%-25%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推出绿色产品,提供绿色服务
绿色产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绝对绿色产品”,指那些具有改进环境条件的产品,如旅馆使用的空气净化设备(除尘器、空气过滤器等),保健服务等;另一类是“相对绿色产品”,指那些可以减少对于环境的实际或潜在损害的产品,如绿色食品、绿色燃料等。
推出绿色客房:饭店的主要有形产品之一是客房,因此创建绿色饭店必须创建绿色客房。家具的制作,应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化学合成板,塑料板或墙纸,可选择未经加工木材和玻璃制品或竹藤制品。至于厨房的装修可使用瓷砖、不锈钢或玻璃等无污染材料。此外,客房应使用绿色用品,如天然纤维、棉、麻织品的用品,绿色文具、绿色小冰箱、节能灯等。
推出绿色食品:饭店的另一主要有形产品是餐饮部供应的菜肴和饮料。首先,餐饮部的生产和供应必须严格遵守环保法令,做到清洁生产,即对资源利用率最高,对环境和人类危害最小的生产;其次,推出绿色食品,所谓绿色食品并非指食品的表面颜色和是否含有叶绿色,而是指食品的品质特征、属性,即:“无公害、无污染、安全、优质”,可绝对放心地食用的食品。如,达到绿色食品要求的蔬菜,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化肥和激素。同时在生态环境生产操作、储运、包装等方面都必须符合标准。值得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是,如今有机食品在欧洲已成为主流,而且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因此,行之有效的办法是,饭店可与农村挂钩,要求他们以“有机农业”的农作栽植方式生产各类有机食品。
提供绿色服务:所谓绿色服务,是指饭店提供的服务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宗旨的,并能满足绿色消费者要求的服务。绿色服务不仅体现在产品被消费时,而且还包括提供产品和产品被消费之后。以饭店客人就餐为例:在客人点菜就餐时,餐厅服务员在推荐、介绍菜肴时不能只考虑推销产品,为企业赢利,还应考虑到客人的利益,力求做到经济实惠,营养配置合理,资源不浪费;向客人推荐,提供绿色含量高的菜肴、饮料,在就餐后,必须根据环保要求对快餐容器等进行有效处理,使之不污染环境。若客人有剩菜还必须提供周到的“打包”服务。有些饭店还提供代客保管剩酒的服务,供下次消费饮用。饭店专门设一张精致的橱存放客人剩酒。在剩酒的酒瓶上挂上一张标签,上有酒名、客人姓名、地址、电话以及存放日期。
(三)转变观念,通力合作,推进创建绿色饭店的进程
政府有关部门,尤其旅游管理部门必须彻底转变观念:即转变在我国旅游界长期流行着的“旅游业是无烟产业,不像其他产业那样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观念。应清醒地认识到,发展饭店业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制订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执法监督,确保饭店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政府有关部门、社区、饭店、员工、商业伙伴,客人应相互沟通环保信息,共同参与,通力合作,为创建绿色饭店作出努力。
(四)始终坚持绿色经营原则
“绿色饭店”需要有一些基本的原则来指导实际工作以支持它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1、再思考(Rethinking)—— 转变观念。环境问题的产生并不是人们故意破坏的结果,而是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提高生活水平的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尤其是90年代以来变得日益严重的一些环境问题,如固体废弃物的增加,于产品生产者的生产理念、人们的生活理念有密切的关系。所以,饭店要重新思考现行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服务方式,把环境因素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考察现有行为的合理性,然后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长期以来在旅游界流行的“旅游业是无烟产业,不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的观念需要改变。事实上,我国许多地方为了开发旅游业大兴土木,已经造成了环境的严重破坏,而且许多破坏是不可弥补的。
2、再循环(Recycling)—— 节约资源。由于地球上的绝大多数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要提高对它们的利用效率,一个较好的方法是对可循环使用的资源进行再利用。再利用可分为微观再利用和宏观再利用两个层次。微观再利用是一种企业内部的行为,而宏观再利用是在全社会范围内,由政府干预或其他的方式而实现。饭店内部首先要努力实现微观再利用,例如中水、冷凝水的回用等。但是纸张的宏观再利用,即纸的再生,在饭店内部是无法实现的,此时,饭店的任务是要为宏观再利用创造条件,即把废弃的纸张从其他的废弃物中分离出来,集中由废品处理站送到造纸厂进行再生。
3.再减少(Reducing)—— 降低成本。简化、减少的根本目的是减少浪费、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从而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资源效益。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现代饭店就是豪华生活的代名词,所以饭店非常注重“包装”,包括对服务过程、对提供物品的包装,正是这种包装使得饭店产生大量浪费,并产生大量废弃物。典型的例子就是饭店提供的生活用品、卫生用品包装精美,但被客人打开后就成了废弃物,饭店完全可以实施简化包装,既能节约资金,又可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又如饭店为客人一天一换床单,为此饭店每日有大量的床单要洗,用水量大大增加。而在不影响卫生标准的情况下,减少床单的更换次数可以减少水、电的用量,减少织物、设备的磨损和洗涤工作量。
4.恢复、补偿(Recovering)—— 改善环境。饭店存在大量对环境不利的因素,因此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改进,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同时饭店要在可能的情况下投入资金,对已经造成破坏的环境进行治理,以使环境得到恢复和补偿。虽然环境在遭受到破坏后很难再恢复原貌,但是对它进行恢复和补偿是必要的,例如饭店通过种植花草树木的方式来净化空气、补偿绿地的减少。
四、结语
通过对我国绿色饭店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充分认识到创建绿色饭店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与国际饭店业接轨的需要,是满足日益增多的绿色消费者的需要。创建绿色饭店也是开源节流的重大举措之一,有利于节约自然资源,有利于降低经营成本,有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利于赢得更多的客源,还可使饭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高度一致。
【参考文献】
[1] 陆朋.我国绿色饭店的发展及对策[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3,(4).[2] 吕建中,严燕莉.绿色管理:饭店管理新主题[J].商业研究,2003,(5).[3] 黎花.绿色饭店设计与顾客让渡价值[J].饭店现代化,2004,([4] 陈雪琼.谈酒店如何创造顾客价值[J].龙岩师专学报,2001
1).
第五篇: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在现代旅游业中重要性越发显著,这对于促进农业多发面发展、农民增收以及新农村建设均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发展乡村旅游业所具有的条件,指出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业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从乡村旅游总体规划,乡村旅游专业从业人员培养,扩大宣传力度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对促进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进一步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对策;福山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消费,旅游业作为高层消费的一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1]。而乡村旅游因其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及独特的人文客体的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在现代旅游业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在现代旅游业中重要性越发显著,在促进农业多发面发展、农民增收以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乡村旅游均发挥重要作用。美丽的乡村自然风景、优美的田园风光、独特的民俗风情以及人文景观等是乡村不同于城市最大的特点。在乡村旅游中,这些乡村特色使得游客可以体验到观光、度假、农事劳作健身、购物等独特的乡村旅游休闲方式[2-3]。乡村旅游多分布在寒暑假期、国庆五一等假期或者某种特定农产品如樱桃、葡萄收获时期,在时间分布上呈现出较为集中的特点;乡村旅游在空间上多分布在城市郊区、有特色的山区林木区如苹果园等、特色岛屿水库等农村地区;乡村旅游项目多由当地农民直接经营,而游客多为当地城市居民。体验农村生活,参与农事劳作,游览田园风光,了解民俗风情等为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内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乡村旅游业开始在我国兴起,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型旅游产业,是农业多方面发展的一种新的模式,同时也是旅游业中一种新的领域[4]。
1.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1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基本情况近年来,烟台市福山地区利用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不断深入打造自己的品牌优势,使得福山区乡村旅游业从无到有并不断扩大的发展。近年来,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业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且发展迅猛势头强劲,现在,已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初具规模。据统计,位于福山区的回里镇以及张格庄镇,早已被评为省级旅游强乡镇[5]。其中,位于张格庄镇的楼子口村、位于回里镇的善疃村、位于高疃镇的曲家村等七个村庄已成为省级旅游特色村。福山区还具有鸿润科技生态园、福昊庄园、蓝湾有机蔬菜生态园,福山区有五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如一得山庄,八个省级精品采摘园如双龙潭樱桃谷等,这么多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在数量上以及规模上均在烟台市屈指可数。福山区具有“大樱桃之乡”的品牌优势,并依托此品牌优势,迄今为止,福山区已连续举办九届福山大樱桃采摘节,接待游客数量从最初的每年2.3万人,迅猛增长到现在2万人次,九年累计接待游客人次高达80余万人[6],带来巨大经济收益,大大增加农民受益。1.2烟台市福山区地乡村旅游模式及特色 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项目主要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休闲度假农庄模式。主要依托独特的区域农庄,可供游客观光体验现代农业的发展。第二种模式是休闲采摘模式。烟台市福山区盛产草莓和大樱桃以及具有烟台苹果品牌优势的苹果。草莓、大樱桃,蔬菜以及苹果种植面积很大,[7]并形成了各种采摘园50余个。如福山区充分利用“大樱桃之乡”的品牌优势,从2007年开始直到2016年,福山区已连续举办九届大樱桃采摘节。三是休闲垂钓模式。烟台市福山区境内有很多水库,如门楼水库、黑石水库、善疃水库、磁山水库等,并且福山区河流众多,如外夹河、内夹河等在内的30余条河流湖泊。众多的水库及河流为鱼类繁殖成长发育提供了优越的生长环境[8]。大量的鱼类资源可供游客进行垂钓、观光、休闲等旅游休闲项目。
2.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2.1烟台市福山区自然环境优势分析
烟台市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烟台市位于山东胶东半岛东北部,仅靠黄、渤海,气候属暖温带东亚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温暖湿润,自然风光秀美。整个烟台市旅游业特别是乡村旅游业发达,烟台市内具9个省级旅游度假区。福山区位于烟台市,在整个烟台市旅游业发达的前提下,对于福山区发展旅游业有很好的带动效益。
福山区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5′-121°22′,北纬37°14′-37°29′。北临黄海和烟台经济开发区,东、南、西与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栖霞市、蓬莱市接壤因境内有福山而得名。总面积482.83平方千米。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伪齐帝刘豫登此山,称两水镇一带为“福地”,因名此山为福山,1131年(金天会九年)置县,故名。福山区属暖温带东亚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比较明显。夏季雨量较多,空气湿润,自然风光秀美。
福山区水资源丰富,福山区境内有很多水库,如门楼水库、黑石水库、善疃水库、磁山水库等[9]。
2.2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人文旅游资源优势分析
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人文旅游资源具有很大优势。“大樱桃之乡”、“鲁菜之乡”、“书法之乡”三大“国”字号文化名片为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业带来很大效益。
福山区在不断发展的旅游业中形成福山八景:烟台海市、石门春波、磁山瀑布、蛤垆烟云、古寺奇泉、仙峰夜月、罘顶朝日、长堤新柳。福山八景成为福山人文旅游资源的又一大优势。
烟台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近80余项。为不断发展乡村旅游业,现已打造出一系列极具传统民俗文化及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如庙会、灯会、渔家民俗等品牌活动,极大丰富了游客的民俗文化体验。
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烟台市大力发展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创新,经济实力和科学社会文化不断发展进步,综合实力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名不断向前,逐渐位于前列,烟台市注重发展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曾获得荣获“国家级园林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等荣誉称号,受到全国瞩目,为发展旅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0]。
2.3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农业资源优势分析
烟台市福山区水资源丰富,境内有很多水库及河流,水产资源丰富。可供休闲垂钓鱼类众多,如鲫鱼、鲤鱼、鲢鱼、鲑鱼等等。经济水产主要有带鱼、东方对虾等等。
“水果之乡”是烟台市自古以来就有的美称,水果产业非常发达,在全国重要水果产地和水果出口基地中占有一席之地。烟台市主要盛产烟台苹果、莱阳梨、福山大樱桃、葡萄、山楂等等。其中烟台苹果、莱阳梨、福山大樱桃已具有强烈的品牌效应,享誉全国。烟台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非常适合葡萄生长。烟台市是中国重要酿酒葡萄种植基地。中国葡萄酒工业起源于烟台,并于烟台发展出灿烂完整的葡萄酒文化。烟台市福山区集中栽培的大樱桃,是全国首创,也是目前唯一集中栽培樱桃的地方。
2.4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政府政策优势
乡村旅游对于促进农业多发面发展、农民增收以及新农村建设均发挥重要作用。据世界经合组织旅游委员会,政府对于旅游产业的影响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启动阶段,政府职能主要不表现在作为先驱的驱动作用以及其催化作用。其次是成长阶段,政府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七对于旅游业的综合规划管理以及服务。最后是成熟阶段,政府的主要职能主要表现在协调和中介作用。综合来说,在这三个阶段发展过程中,政府所发挥的作用依次为开拓、规范、协调。由此看来,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11]。
乡村旅游业一直是烟台市政府的工作重点。早在2011年,烟台市政府便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旅游下乡工程”建设。明确确立了全市各县市区在2015年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并对各重点具特色的旅游地区乡镇开展重点工作,重点帮扶,整体规划,相继建立各个不同乡镇的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发展的机制。同时,为促了使得福山区乡村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烟台市各部门和各有关单位积极展开各项活动,如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确立及宣传、资金供给和各种优惠活动。据报道,烟台市政府每年均会召开与乡村旅游工作相关的专题会议,在各领导和专家的讨论及研究下,部署了《旅游法》,并严格贯彻实施。同时,为刺激烟台市旅游业的发展,烟台市政府适时推出各种优惠政策,极大地促进刺激了烟台是乡村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例如在农作物未成熟的淡季,进行相关民俗文化活动、温泉优惠活动、葡萄酒文化节等等。烟台市政府对于乡村旅游业的重视以及各种政策制度的支持,使得烟台市旅游业的发展迅速,后劲强劲。2.5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市场优势分析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休闲,因此,旅游业带来的收益越来越多。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在现代旅游业中重要性越发显著,这对于促进农业多发面发展、农民增收以及新农村建设均发挥重要作用。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乡村自然风景、优美的田园风光、独特的民俗风情以及人文景观等资源,使得游客可以在乡村旅游中体验到观光、度假、农事劳作健身、购物等独特的休闲旅游方式。游客在城市喧嚣和紧张的生活中忙碌疲惫,而乡村旅游时的游客可以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新鲜的空气和秀美的田园风光可以有效缓解游客在城市中的压力,使身心得到放松。因此,更多的游客越来越喜欢乡村旅游,使得乡村旅游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旅游趋势,未来乡村旅游将有更大的的发展空间[12]。
3.烟台市福山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目前,福山区乡村旅游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乡村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重视,并且急需解决,如福山区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基础差,规范性不强等等。3.1烟台市福山地区乡村旅游缺乏整体规划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在对当地资源条件全面考察的基础上进行,并对市场前景和客源进行合理分析及科学论证,然后在整个区域旅游业开发的整体布局下,将乡村旅游融入整个区域旅游中,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统筹安排,全面合理规划。目前,虽然福山区乡村旅游业发展较为迅速,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烟台市政府已针对乡村旅游业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优惠政策,但对于全市乡村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烟台市政府尚未制定出相应的总体规划[13]。在缺乏总体规划的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很难发挥作用且对于进一步的规划,也尚未作出科学的分析论证。因此,福山区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展开发必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势必会造成一些低水平项目的大量涌现,使得同一项目过多而造成重复和新意缺失。同时,很多乡村旅游项目由于规划和科学建设,使得很多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不完善,存在仓促粗糙等问题,并且人工痕迹过于明显,使得乡村旅游应有的意境和氛围荡然无存。与此同时,很多乡村旅游项目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经营规范性不够,管理较为粗放等问题,如一些农家乐的环境卫生不能达标,使得一些游客不愿意再次游玩。
3.2烟台市福山地区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层次较低
烟台市福山区的乡村旅游业尚处于初级阶段仍,受乡村旅游开发理念、经营管理能力以及资金技术条件的限制,很多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对于乡村旅游这一新兴项目理解不够深入[14]。因此导致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层次较低,项目单一,重复性较强,没有鲜明的的特性。乡村旅游项目紧紧围绕“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屋、赏农家景、购农家物、享农家乐”这一传统理念开发。但是在实际经营管理操作过程中,在什么样的农家饭,什么样的农事活动,农家屋住宿的风格,乡村景观的改造,农家产品种类等方面,经营者对于这些方面的问题开发不够深入,层次较低,单一化重复性严重,乡村旅游的价值为得到充分挖掘。
乡村旅游项目的层次以及农家产品的价值直接决定了游客的消费意愿以及再次游玩的意愿。福山区的乡村旅游项目大部分属于比较低级层次的类型,如钓鱼,采摘,吃农家菜,从事简单的农事劳动,整体来说,这些乡村旅游项目呈现出简单快速的模式,使得游客逗留时间短,消费少。大多是城市游客自驾游到郊区,钓一会鱼,吃一顿农家菜,采一会水果,在较短时间内如一天两天,便驱车回城。游客尚不能在乡村旅游中真正放松身心,也不能真正体会到乡村旅游的乐趣,并且整体消费少。这种较低层次乡村旅游,不能把乡村旅游真正内涵和意义挖掘出来,也不能形成一整条乡村旅游经营生产链,带来的收益也较低。3.3烟台市福山地区乡村旅游宣传力度不够
在旅游业的营销策略中,宣传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目前,福山区乡村旅游项目规模不大,较为分散,多为家庭小本经营。这种分散的家庭经营模式使得他们主要进行宣传的意识不强,而且因为自身原因他们的宣传能力不足。同时,这种零散式的经营缺乏品牌效应,市场较难开拓。一些研究表明,福山区乡村旅游项目经营者对于常见的社交宣传软件及网页了解较少,如微信、微博、论坛。同时,由于大多数是小本经营,没有意识更重要的是没有资金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上宣传。总体来说,对于现代宣传手段认识利用意识不强,了解不足,能力不够,技术缺乏。这导致福山区乡村旅游业难以形成品牌,不能吸引游客,最终影响游客对于福山区乡村旅游的选择。3.4烟台市福山地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问题突出
目前,在烟台市福山区基础设施问题在乡村旅游业中很突出[15]。常见问题如,很多有休闲农家乐、休闲采摘园等乡村旅游项目的区域交通很不方便,道路状况不良,道路不容易查找等等。同时,乡村旅游区域的停车场缺乏或者过于简陋,卫生间也过于简陋,总体的卫生条件比城市差很多。此外,在住宿条件以及餐饮条件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上述基础设施所存在的问题,将会降低游客旅游体验好感度,导致再次游览或者向亲朋好友推荐的概率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福山区乡村旅游业品牌的建立,限制了福山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16]。
3.5烟台市福山地区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
由于福山区乡村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经营管理体制在很多方面仍不不健全。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的:一是家庭经营模式是大多数乡村旅游业的经营模式,这会使得多数经营者选择任用家庭中亲人进行经营管理,使得用人不当,使得无管理能力的人居于管理地位,造成管理制度不完善[17]。二是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很多乡村旅游项目因为雷同,资金等问题恶性竞争,但在这方面尚无相关法律法规给予治理。三是自然化逆境保护以及资源保护等方面制度体制尚不完善。在乡村旅游业开发过程中,很多自然资源和环境遭到了或多或少的破坏但是自然化逆境保护以及资源保护等方面制度体制尚不完善,无法对于这些问题进行综合治理。
4.烟台市福山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和措施
4.1全面规划,统筹乡村旅游发展
规划可以对未来进行预测及处理,使得旅游业能有更好发展。科学合理的规划对于乡村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烟台市福山区要进行合理规划,必须综合福山区区位条件、自然环境资源、地区的独特特色,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资源等因素,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对不同乡镇村庄,不同地区的不同条件和特色统筹安排,做到建立不同地方不同特色的旅游项目。只有这样全面规划后,才能避免开发的盲目性和和资金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又可以减少兴村旅游项目的低水平重复和雷同,减少恶性竞争,由于福山区乡村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此外,乡村旅游业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该符合三农政策,与新型农村建设规划,城镇规划相协调,不同规划作为一个综合体,在协调稳定中不断推进福山区乡村旅游也的持续健康发展。4.2注重培育乡村旅游业专业从业人员
由于乡村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专业从业人员欠缺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且经营方式多为家庭经营模式,使得整个乡村旅游业缺乏专业指导[18]。因此,尽快培养一批具有经营管理能力,提供服务的技能以及安全卫生意识的乡村旅游业从业人员显得尤为重要。乡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农民是主体因素。因此在乡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再造农民和农民再造问题”,同时也涉及到“农民角色定位问题”[19]。由于福山区乡村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各项体制机制不健全的前提下,对乡村旅游专业人员进行培养并适时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乡村精英”群体参与到乡村旅游建设中,会带来示范和带动效,这能促进更多农民自愿参与到乡村旅游项目中,也使得奇特乡村旅游项目经营者更注重专业性,使得福山区乡村旅游业持续健康发挥。4.3保持乡村性,突出地方性和独特点 与城市生活区别开来,以满足游客对心灵深处回归自然的需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留恋。
乡村旅游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田园风光和鲜明的地方感,这也是最为吸引游客的特点。因此,在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提高档次而忽视乡村性和地方特色。在福山区兴村旅游业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当地自然环境风貌和地方特色,打造出具有福山区特色的旅游项目,着重突出乡村田园风光,让游客体验到城市所没有的乐趣。具备乡村行和地方性特点的乡村旅游业才能与城市旅游有所区别,从而更能吸引城市游客。4.4加强乡村旅游宣传营销
随着福山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福山区政府也加大了对福山区乡村旅游的宣传,但是从宣传方式和影响力上来说都远远不够[20]。因此,福山区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全方面多角度的对本地兴村旅游特色进行宣传,着力打造处福山区乡村旅游品牌。为加强福山区乡村旅游宣传营销,首先福山区政府应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宣传口号和宣传标志,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其次在网络媒体上也应加强宣传,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移动客户端如微信等,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全方面、多层次进行宣传,这样能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扩大福山区乡村旅游影响力,树立福山区特色乡村旅游品牌。4.5关注农民感知,建设新型乡村
在兴村旅游业发展中,农民毫无疑问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但是,更重要的是,农民也是乡村建设的主体,并且也是乡村旅游的利益群体,农民与乡村旅游联系最为紧密。目前,福山区乡村旅游还没进入成熟阶段,农民对于乡村旅游的态度观点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只有充分考虑到农民的感受,才能使得乡村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由于福山区乡村旅游还没进入成熟阶段,乡村旅游业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该符合三农政策,与新型农村建设规划,城镇规划相协调,不同规划作为一个综合体,在协调稳定中不断推进福山区乡村旅游也的持续健康发展。
结语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休闲,因此,旅游业带来的收益越来越多。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在现代旅游业中重要性越发显著,这对于促进农业多发面发展、农民增收以及新农村建设均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福山区应加大力度发展乡村旅游业,这对促进福山区整体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泽东,孙海燕.烟台市冰雪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冰雪运动,2016,(06):58-64.[2]张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鲁东大学,2016.[3]刘龙龙.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商洛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2015,(02):40-43.[4]温年晶.乡村旅游民宿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07):239.[5]康慧玲.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3):34-35.[6]黄玉梅,孙丹.泰安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5,(07):2.[7]关晶,金泉.滁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A].国家旅游局.旅游研究与实践 第27卷 第1期(春季版)2015年第1期(总第102期)[C].国家旅游局:,2015:5.[8]关晶,金泉.滁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0):62-65.[9]朱晨悦.兴化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10]隋婷婷.从产业化视角分析水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以山东省烟台市苹果产业化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4,(01):36-37.[11]贾秀秀,徐晓雯.烟台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3,(37):28-30.[12]鲍琛.泰安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13]王栋,雷晶.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3):32-33.[14]曹毓.我国乡村旅游人力资源现状的SWOT分析及开发对策[J].江苏商论,2011,(06):119-120.[15]蒲姝.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成都市乡村旅游为例[J].生态经济,2010,(05):119-123.[16]巫珊.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传承,2010,(09):108-109.[17]姚海琳.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以北京为例[J].商业经济,2009,(19):101-102.[18]卢冲,张晓慧.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16):6904-6906+6923.[19]陈海彬.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其开发对策浅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12):16-18.[20]解东.临沂市农业旅游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21]张文政.烟台市旅游饭店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09):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