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湘西凤凰古城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湘西凤凰古城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当前,文化旅游产业逐渐成为湘西经济建设中的支柱产业。湘西地区山川锦绣,人文灿烂,凤凰古城历史悠久,是一座著名的集自然、人文、民俗景观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本文从凤凰古城的历史由来、凤凰古城的文化资源、凤凰古城的发展现状、凤凰古城的存在问题出发,分析了凤凰古城文化旅游发展的基本概况,并对凤凰古城文化旅游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主要从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旅游品牌、重点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手工艺品和纪念品、寓教于游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文化旅游 凤凰古城 对策
近年来,文化旅游热在国内逐渐升温。从战略层面上来看,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我国发展繁荣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战略要求,是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要求,是顺应当前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大趋势;从经济层面上看,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能延伸旅游业的发展出路,提高旅游路线的品质,对内可以扩大消费,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文化层面上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文化与旅游结合既有利于放大旅游的载体作用,也有利于拓展文化的传播渠道,对内可以提升国民素质,传承中华文化,对外可以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由此看来,文化旅游逐渐成为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都不可或缺的课题。
凤凰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对于游客来说有着无穷的魅力。
一 凤凰古城的历史由来
相传天方国(古印度)神鸟“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复生,鲜美异常,从此不再死亡,此鸟即中国百鸟之王凤凰也。凤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故以此而得名。
凤凰古城古称镇竿,位于湖南湘西州的西南边。总面积1700多平方公里,人口37万,是一个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县。凤凰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地,秦属黔中郡,唐设渭阳县,元、明设五寨长官司,清设厅、镇、道、府、成为湘西军事政治中心。
二 凤凰古城的文化旅游资源
(一)丰富的自然资源
湘西凤凰自然资源丰富,山、水、洞风光无限。凤凰古城依偎着沱江,群山环抱,关隘雄奇。这里的山不高而秀丽,水不深而澄清,峰岭相摩、河溪萦回,碧绿的江水从古老的城墙下蜿蜒而过,翠绿的南华山麓倒映江心。江中渔舟游船数点,山间暮鼓晨钟兼鸣,河畔上的吊脚楼轻烟袅袅,可谓天人合一。
(二)丰富的人文资源
湘西凤凰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据不完全统计,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清光绪元年(1875年)短短的36年间,湘西凤凰这里就涌现出提督20人,总兵21人,副将43人,参将31人,游击73人等三品以上军官。民国时,湘西凤凰出中将7人、少将27人。当代以来,湘西凤凰人才辈出,涌现出一批将军、高级领导干部、作家、书画家、工艺美术家。特别是随着民国第一任民选内阁总理、政治家、慈善家、教育家熊希龄,著名作家、历史学家沈从文,著名画家黄永玉的出现,湘西凤凰不仅闻名全国,而且蜚声世界。
(三)丰富的建筑景观资源
湘西凤凰古城现有文物古建筑68处,县级以上文物20 多处,古遗址116处,明清两代特色民居建筑120多栋,还有明清石板古街道20多条。民居文物有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熊家宅院、陈家宅院等官宅,有沙湾民居、回龙阁吊脚楼等普通民房。据统计古城范围内现有各种庙祠建筑达58 处,目前保存完好的有田家祠堂、陈家祠堂、万寿宫、遐昌阁等。
(四)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
湘西地区是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这里还生活有汉、回、瑶、侗、白等其他民族,总人口约260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3%,汉族10.75万人,占27.74%。苗族为本县土著民族,分布形成大集中、小分散局面;土家族一般与汉杂居。湘西州古称“三苗之地”、“荒蛮之地”,千百年来,沉淀
形成了以楚文化为主流,与巴文化、汉文化相融合的地域文化。奇异神秘的历史文化现象,造就了湘西独特的民俗景观。原汁原味的楚巫文化、韵味独特的湘西凤凰土话、别具一格的苗族服饰、苦辣咸酸的饮食习惯,还有原始戏剧活化石傩堂戏、地方风味十足的阳戏、散发着泥土清香的文茶灯,以及玻璃吹画、蜡染、纸扎、苗族银饰等格调清新高古的民间工艺,构成古城独具特点的民族民俗风情。
三 凤凰古城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
凤凰古城现有著名的凤凰九景: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陈宝箴古城博物馆,杨家祠堂,东门城楼,沱江泛舟,虹桥风雨楼,崇德堂,万寿宫。以凤凰九景为核心,凤凰县开发了“长沙-张家界-凤凰”“古城-苗寨-南华山”多种旅游路线,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整合。
为加强景点和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凤凰县积极与中央扩大内需的建设项目对接,加快推进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改善了乡村游的条件,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并开展南华山景点开发、沱江游道三期工程的建设、“青山抱古城———八百里绿色行动”、沱江河道清淤,城市亮化、净化、绿化工程的实施。同时,为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优化旅游服务环境,凤凰县进行了旅游市场整治、旅游环境整治和交通秩序整治,成立了导游服务管理中心、组建了受理游客投诉中心,打造了凤凰宜居、宜游的旅游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 前来凤凰参观、考察、观光的中、外游人络绎不绝。根据2001年的统计,近10 年凤凰古城每年游客少则18 万人次, 多则50 万人次,平均30 多万人次。而经过十年的发展,每年游客少则50万人次,多则上百万人次,2009年接待人数485.95万人次,2011年更高达650万人次。2009年,凤凰文化旅游产业实现旅游总收入26.09亿元,门票收入1.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32% 和20.16%,成为湘西州旅游的龙头。
2012年3月,湖南吉首矮寨大桥正式通车,标志着渝湘高速全线贯通,让重庆到凤凰古城的车程由8小时缩减为不到6小时。随着矮寨大桥的通车,未来杭瑞高速、常渝高速和吉怀高速相继建成通车后,预计到2013年,凤凰古城的接待量将达到1300万人次。
(一)“旅游过热”降低旅游品质
经过政府、民营企业和当地居民的不断努力,凤凰古城的文化旅游已经取得了重大的发展。然而,随着古城接待人数不断增加,古城开始出现“旅游过热”的问题。凤凰古镇城内面积大约仅1.8 km²,每年却要接待游客约500万人次,这对古城的保护和未来良性发展造成威胁。旅游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古镇长期处于高负荷的运转状态,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环境资源、人文资源造成了明显且严重的破坏。并且喧闹的人群、导游的解说打破了古城宁静的氛围,使许多游客未能得到期望的满足感。
(二)旅游资源开发缺乏深度
目前,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单一,雷同现象比较严重,创新性产品较少。搬上舞台的演出节目在区域内各景点大同小异,多有重复。各景区皆以“门票经济”为主,旅游景区开发得不够深入,对于景区内涵及盈利点的考虑并不充分,对景点文化内涵把握不足,旅游内容仅仅停留在“看”的表面,缺乏寓教于游,边游边学,体味历史沧桑,传播凤凰文化的游览途径。
(三)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不足
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似而非的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在发掘民俗文化内涵、提高民俗活动的娱乐性和游客的参与性等深层次开发方面还做得不够,民俗文化产品品位不高,难以让游客切身感受和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和游客的重游率。游客往往把民俗文化旅游作为山水景观游览的副加产品,民俗文化没有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四)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游客蜂拥而至,造成古城严重的过载运行,瞬间的客流增大,也对配套的基础设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古城只有一定的大小,不能为了接待更多的游客而去破坏古城的整体氛围,因此古城周边与外围地区的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另外,凤凰是湖南西部比较偏远的一个小县城,目前还没有直达凤凰的交通工具。凤凰交通设施尚不完善,也是限制其发展的一大问题。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分流古城游客
通过拓展用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好目前凤凰载客量过大,容量不足的状况。积极开发凤凰古城周边旅游景点,并进一步通过营销活动、经营管理等手段,分流游客,降低中心区“瞬时过载”的情况。另外,为保持古镇宁静,禁止旅行团导游使用扩音喇叭讲解,改为由当地管理者统一制作宣传传单手册,放置各场馆门口供游客免费领取。保持古城的良好旅游环境。
(二)通过活动打造旅游品牌
通过打造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品牌,举办全国性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实施品牌引领战略,开展品牌化经营,把古城的品牌做响做亮。要把塑造鲜明的旅游主题形象作为旅游策划活动的宗旨,通过举办书画展、摄影展、商品交易会、围棋比赛、歌舞比赛、音乐节等参与性高的活动,使“神秘古城、天下凤凰”的旅游形象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上不断形成冲击,打造凤凰旅游的品牌。
(三)重点开发民俗旅游资源
在凤凰聚居的主要是苗族。苗族有自己的语言,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其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针对苗族特有的民俗文化,有针对性的开发民俗旅游的狩猎文化、歌舞文化、饮食文化、手工艺文化、民居文化、节日文化等。整合资源,产业集聚,将古城内的布局重新整合,打造“凤凰小吃一条街”“名人故居历史街”“民俗手工艺品一条街”“艺术展览一条街”,并集中设立广场和舞台,表演有特点的歌舞节目、举办节庆活动,打造高品质旅游演艺产品。
(四)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衍生品
纪念品是旅游产业链的重中之重,也是产业收益的重要来源。充分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文化符号,规模化、专业化、大批量地生产精美的纪念品,同时延伸纪念品的贩卖区域,做到几乎每个景点都有纪念品,每个场馆都有符合自己特色的纪念品。不应只局限民俗手工艺品,纪念的开发还应贴近人们生活,具有更大的纪念意义。例如明信片、吊饰挂坠、书签、文件夹、折扇等,都是十分值得尝
试的纪念商品。
(五)寓教于游,推广文化
以“民俗手工艺品一条街”为例,街道可以分为贩卖区、展示区、参与区。贩卖区专卖手工艺产品;展示区公开展示老工匠们制作工艺品的过程,并建立“银饰博物馆”“蜡染博物馆”“织锦博物馆”,加上现有的“古城博物馆”,将凤凰特色手工艺文化展示出来;参与区专门设立体验室,让游客们参与到一些简单的手工艺品如蜡染、扎染、编织的制作中去,并能将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带回。这种布局不仅可以增加收益,还能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推广凤凰的手工艺文化。旅游策划要在游览的同时,向游客介绍凤凰的历史、凤凰的文化根源,站在更大的文化视角下策划活动。并加强民俗文化馆、文化介绍标牌、民俗史料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丰富文化推广途径。
总之, 凤凰古城完全可以利用其所拥有的原始、古朴、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差异, 围绕本地民俗活动和人文积淀开发设计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使古城的文化旅游健康、持续地发展。
第二篇:湘西凤凰古城导游词
这座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作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一的“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时,这颗“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实的“小”,小到城内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可它却是一条绿色长廊。
凤凰古城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
朝年间的,锈迹斑斑的铁门,还看得出当年威武的模样。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斜阳西下,桥边岸畔不少妇人正在用木槌洗衣,啪啪声随着水波荡漾开来。顽童脱个精光,在水中嬉戏,也有姑娘家把身子浸在浅水处享受流水轻柔的抚摸。岸边更有不少写生的学生,也为小城增添了一道风景。
凤凰古城最有名的是那一幢幢古色古香、富有浓郁土家族风韵的吊脚楼,但河畔的吊脚楼大多已不在了,只有在回龙潭那里尚留有十多间老屋,细脚伶仃的木柱立在河中,托起一段沉沉的历史。
沈从文的故居位于古城内中营街的石板小巷深处,共两进两厢,颇像北京的小四合院,整个故居都是砖木结构,青瓦白墙,木格花窗。经风雨桥,过东城门,路上是行色匆匆挑担的乡民、老屋、挑担的乡民与红伞,形成了一幅对比鲜明的图画。
就像沈从文早已仙去,凤凰古城并不是一幅完整的水墨丹青画卷,但你还是能从一个个的局部来感受到她灵光一现的魅力。凤凰古城也适合一两个人在一个小雨的天气在老城中的老街、小巷、河畔慢慢地走,用心去品味那曾有的过去。
第三篇:湘西民族地方文献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 要〕 本文初步分析了湘西民族地方文献的特征,以及当前湘西民族地方文献工作现状,并探索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民族文献是指研究和记载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教育、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文献。主要包括:用汉文记载的有关民族问题文献;用少数民族文字记载的文献;用简易图形符号记载和代代相传具有史料价值的口碑文献。民族文献是中华民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发和利用民族文献,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地方文献是指关于地方的一切书刊资料。地方文献的内容十分广泛,在纵的方面,它包括从古至今;在横的方面,它包含政治、经济、自然、地理、历史、军事、人物等一切自然的和人文的内容;从文献信息形式来看,则包括书刊、报纸在内一切文字的图籍的资料。地方文献既反映地方特色,又体现了时代特色和社会发展的历程。
民族地区的地方文献,可称之为民族地方文献。民族地方文献为民族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它们不仅是地方的、民族的,而且是整个人类知识结晶的组成部分。开发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实质上是研究发掘民族地方文献中所包含的广泛的知识内容,将其加以整理,及时、准确、系统、完整地传递给读者,服务于民族地方的社会主义建设。
湘西民族地方文献是湘西这一特定区域内民族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的总和,所反映的是湘西区域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沿革、发展及其现状。湘西境内少数民族众多,且多与汉族杂居,在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同创造和传承了丰富多彩的地区文化,浓厚的民族性成了湘西民族地方文献独具的特色,如何充分开发利用这些珍贵的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对实现湘西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1 湘西民族地方文献工作的现状
1.1 大批民族地方文献得到收藏与保护
40多年来,湘西州的各个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博物馆在民族地方文献的收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一大批反映湘西民族地方情况的文献资料得到了较好的收藏保护。1996年,吉首大学图书馆还成立了民族地方文献信息中心,拥有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文献资料及四省(市)边区地方文献资料等特色文献5万多册,实物300余件。湘西州博物馆收藏有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实物2000余件。
1.2 初步形成多流向、多类型的民族地方文献的传递方式
采取“双向”传递,即信息提供者与利用者交互作用。与州内民族地方文献研究专家建立联系,及时为他们提供最新资料,专家们同时反馈信息给图书馆,包括学术活动、研究进展、民间收藏、个人成果等。湘西州图书馆、吉首大学图书馆、湘西州档案馆、湘西州博物馆、湘西州科技情报所、各大中专院校等单位已共同实行网络化,实现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共享。还与全国各地同类民族地区如黔东南苗族自治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图书馆、博物馆之间加强联系,采取征集、交换和照相、复制等手段,对已有的珍贵民族地方文献增大复本量以便交换,达到区域或跨区域民族文献互通有无,资源共享。
1.3 注重特色,注重实物,显湘西民族地方文献的生命活力
沈从文先生是湘西凤凰籍现代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具有浓烈的湘西民族地方风情。吉首大学图书馆编印了《沈从文著作及研究简目》,并利用沈从文先生家属捐献的沈老手稿、藏书,落实专门人员、场所、设备,建立了“沈从文文献手稿珍藏中心”。
民族实物文献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少数民族祖先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是研究各民族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物化文献。湘西州博物馆收藏了州内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实物2000余件,长年举办“少数民族风情展”作为基本陈列之一。作为旅游景点的一个开发项目,凤凰县“山江苗族博物馆”属民办性质,馆藏苗族生产生活实物2400多件。永顺县王村土家族博物馆也收藏有各类土家族实物500余件。吉首大学图书馆专门成立了“民族博物馆”,收集有反映湖南西部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银器、织饰、蜡染以及生产生活用品等实物300余件。这些实物文献基本反映了湘西地区世居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
新建的“湘西剿匪胜利陈列馆”则收集了大量有关湘西剿匪的文字、实物文献,生动再现了湘西剿匪的历史原貌,成为湘西特色旅游的一个景点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4 民族地方文献信息的研究、整理、开发工作得到了加强
在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收藏的民族地方文献是极其重要的信息资源,图书馆文献工作者积极配合本地经济建设这个重心,研究、整理、开发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变“死”资料为“活”资料,为发展湘西区域特色经济提供了信息资源保障。
湘西苗疆边墙,风雨数百年,绵亘数百里,一直默默无闻。近年,经专家对当地的民族历史文献的考证,确定为南方长城,为湘西风凰带来了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这充分说明从民族地方文献中可以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如加以有效利用,定会给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出商机和活力。
2002年,湘西龙山里耶古城考古发掘出惊世“发现”,出土了3万枚秦简以及其他珍贵文物,生动再现了几千年前的秦朝生活场景,填补了秦朝历史的大片空白。目前对里耶秦简这一珍贵的实物文物的研究、整理、开发工作正在进行,计划在古城遗址投资建造一座“原址博物馆”,届时,湘西地区又将增添一个旅游新景点。
2 湘西民族地方文献工作的不足之处
2.1 未能全面掌握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征集力度不够
民族地方文献是一种文化资源,它具有民族性、地区性和资料性。民族性是指它充分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风情;地区性是指以一个地区为记述范围且反映该地特色;资料性是指内容广泛而丰富。由于民族地方文献资料的庞杂和不规范等特点,州内多数公共图书馆对民族地方文献工作还未真正在思想上重视,对文献资源没有进行全方位系统的调查,对外不了解出版发行动向和渠道,对内没有形成专门的馆藏民族地方文献书目,文献征集工作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资料来源多靠少数人员在外奔走收集,一般所获得的文献偏于零碎分散,征集力度远远不够。
2.2 整理工作不标准,欠规范
(1)分类编目是揭示各类文献的首要方法。多数图书馆民族地方文献分类通用《中图法》。由于民族地方文献多属非正式出版物,内容广泛,类型多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而《中图法》主要按知识的学科体系分类,不适应民族地方文献的分类要求,使一些民族地方文献无法准确归类。
(2)征集整编环节缺乏衔接。由于征集到馆的民族地方文献资料均由采编部门统一验收分编,这部分文献资料内容复杂,书型不一,又没有在版编目和任何其他数据参照,加工起来比较繁琐,使得这些文献资料不能随到随编,及时加工入库。
2.3 开发利用不够
目前州内各公共图书馆的民族地方文献资料大多存在“重藏轻用”问题,80%的民族地方文献资源被闲置,大部分书籍搁在书架上,造成库房紧张,增加保管工作量,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度整理和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其原因在于:图书馆人员素质偏低,竞争意识不强,开发利用手段落后,95%的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尚未电子化等。开发利用缺乏外向开拓型的措施和行动,工作广度、深度均不够。大大削弱了各公共图书馆民族地方文献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利用率。
3 改进民族地方文献工作的对策
3.1 加大征集工作力度
指派既熟悉图书馆业务又了解出版发行动态、有公关能力和责任感的人员负责,多方面入手,如从出版部门的新书征订目录和当地报刊上的消息、新书推荐中寻找反映本地内容的民族出版物,及时同书店和有关作者及相关人员联系预订或购买,尽量争取地方志办公室、党史办公室、政协文史委员会、社科联、科协、文联、新闻出版、民委等管理部门等的支持,采取发函征集、上门征集、委托征集等多种方式,还可利用报刊、电视等传播途径进行宣传,鼓励社会各界捐赠民族地方资料或提供线索。
3.2 加强对民族地方文献的保护工作
对于花大力气从民间搜集来的珍贵资料,我们必须精心、妥善予以保护。对于那些处于危险状态的资源,包括手稿、印刷品和音像资料等,要通过复制、缩微拍摄、刻录光盘等高新技术,保障这些资源能被方便利用,同时确保这些原件完好无损。对于一般的民族地方文献,保护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防火、防潮、防盗、防蛀、防尘等方面。
3.3 推进民族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实现民族地方文献数字化
通过推进民族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馆藏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形成可资利用的有序化、规范化的信息资源,搭建信息资源平台,使民族地方文献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掘和利用。目前首先可小规模地开展民族地方文献数字化的研究和试点工作。
3.4 全方位开发利用民族地方文献资源
收集、整理民族地方文献,既要重视“藏”,更要注重“用”。“藏”“用”相结合,立足于“用”,要充分发挥民族地方文献在本地域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我们应设法改变传统的坐等读者上门的服务方式,而要采取更积极的模式,做好社会需求调研,找到与经济建设服务的切入点,让民族地方文献拥有更多的读者。
(1)完善基础开发。编制各种目录、索引,充分揭示馆藏,方便读者检索。编制民族地方文献联合目录,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检索途径。
(2)拓展深层次民族地方文献信息服务。搞好信息服务,开展专题咨询和定题服务,指导读者掌握各类民族地方文献检索技巧方法,调动其利用馆藏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主观能力。
开发特色服务。民族地方文献的数量、类型、学科等方面特色越鲜明就越能提高信息的利用率,越能吸引读者。服务特色体现出该馆在民族地方信息服务方面的独特优势,通常有为政府各部门决策提供的专门服务,为特定读者(如民族文献研究专家、来州旅游考察者等)提供的特色推介服务等等。
(3)与有关机构建立较稳定的民族地方文献交流和相互补充的协作关系。民族地方文献的整理、开发和利用,本身就是互为因果而价值循环递增的一种活动。与有关机构建立协作关系,特别是与政府有关机构和政策研究室建立起专人专题定向联系。既可为其提供已有的文献,又可获得新的有价值的文献,真正起到“资政”的作用。还可与有关大学和其它学术机构建立特约专题服务,提供二、三次文献,既有利于提高民族地方文献工作人员的学术素质,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宣传。
(4)积极向各公共媒体推荐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民族地方文献资料。关注不同时期的不同宣传重点及时向报纸、电台、杂志等推介相应的民族地方文献,主办不定期民族地方文献专题讲座,以提高广大群众对民族地方文献征集和保存意义以及综合利用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刘泳洁,郑英杰,张筠.关于西部地方文献数字化产业化发展的思考.图书情报工作,2002(4):112-114
2.章小萍.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利用初探.图书馆杂志,2002(7):58-60
第四篇: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在现代旅游业中重要性越发显著,这对于促进农业多发面发展、农民增收以及新农村建设均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发展乡村旅游业所具有的条件,指出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业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从乡村旅游总体规划,乡村旅游专业从业人员培养,扩大宣传力度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对促进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进一步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对策;福山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消费,旅游业作为高层消费的一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1]。而乡村旅游因其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及独特的人文客体的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在现代旅游业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在现代旅游业中重要性越发显著,在促进农业多发面发展、农民增收以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乡村旅游均发挥重要作用。美丽的乡村自然风景、优美的田园风光、独特的民俗风情以及人文景观等是乡村不同于城市最大的特点。在乡村旅游中,这些乡村特色使得游客可以体验到观光、度假、农事劳作健身、购物等独特的乡村旅游休闲方式[2-3]。乡村旅游多分布在寒暑假期、国庆五一等假期或者某种特定农产品如樱桃、葡萄收获时期,在时间分布上呈现出较为集中的特点;乡村旅游在空间上多分布在城市郊区、有特色的山区林木区如苹果园等、特色岛屿水库等农村地区;乡村旅游项目多由当地农民直接经营,而游客多为当地城市居民。体验农村生活,参与农事劳作,游览田园风光,了解民俗风情等为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内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乡村旅游业开始在我国兴起,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型旅游产业,是农业多方面发展的一种新的模式,同时也是旅游业中一种新的领域[4]。
1.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1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基本情况近年来,烟台市福山地区利用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不断深入打造自己的品牌优势,使得福山区乡村旅游业从无到有并不断扩大的发展。近年来,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业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且发展迅猛势头强劲,现在,已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初具规模。据统计,位于福山区的回里镇以及张格庄镇,早已被评为省级旅游强乡镇[5]。其中,位于张格庄镇的楼子口村、位于回里镇的善疃村、位于高疃镇的曲家村等七个村庄已成为省级旅游特色村。福山区还具有鸿润科技生态园、福昊庄园、蓝湾有机蔬菜生态园,福山区有五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如一得山庄,八个省级精品采摘园如双龙潭樱桃谷等,这么多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在数量上以及规模上均在烟台市屈指可数。福山区具有“大樱桃之乡”的品牌优势,并依托此品牌优势,迄今为止,福山区已连续举办九届福山大樱桃采摘节,接待游客数量从最初的每年2.3万人,迅猛增长到现在2万人次,九年累计接待游客人次高达80余万人[6],带来巨大经济收益,大大增加农民受益。1.2烟台市福山区地乡村旅游模式及特色 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项目主要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休闲度假农庄模式。主要依托独特的区域农庄,可供游客观光体验现代农业的发展。第二种模式是休闲采摘模式。烟台市福山区盛产草莓和大樱桃以及具有烟台苹果品牌优势的苹果。草莓、大樱桃,蔬菜以及苹果种植面积很大,[7]并形成了各种采摘园50余个。如福山区充分利用“大樱桃之乡”的品牌优势,从2007年开始直到2016年,福山区已连续举办九届大樱桃采摘节。三是休闲垂钓模式。烟台市福山区境内有很多水库,如门楼水库、黑石水库、善疃水库、磁山水库等,并且福山区河流众多,如外夹河、内夹河等在内的30余条河流湖泊。众多的水库及河流为鱼类繁殖成长发育提供了优越的生长环境[8]。大量的鱼类资源可供游客进行垂钓、观光、休闲等旅游休闲项目。
2.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2.1烟台市福山区自然环境优势分析
烟台市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烟台市位于山东胶东半岛东北部,仅靠黄、渤海,气候属暖温带东亚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温暖湿润,自然风光秀美。整个烟台市旅游业特别是乡村旅游业发达,烟台市内具9个省级旅游度假区。福山区位于烟台市,在整个烟台市旅游业发达的前提下,对于福山区发展旅游业有很好的带动效益。
福山区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5′-121°22′,北纬37°14′-37°29′。北临黄海和烟台经济开发区,东、南、西与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栖霞市、蓬莱市接壤因境内有福山而得名。总面积482.83平方千米。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伪齐帝刘豫登此山,称两水镇一带为“福地”,因名此山为福山,1131年(金天会九年)置县,故名。福山区属暖温带东亚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比较明显。夏季雨量较多,空气湿润,自然风光秀美。
福山区水资源丰富,福山区境内有很多水库,如门楼水库、黑石水库、善疃水库、磁山水库等[9]。
2.2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人文旅游资源优势分析
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人文旅游资源具有很大优势。“大樱桃之乡”、“鲁菜之乡”、“书法之乡”三大“国”字号文化名片为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业带来很大效益。
福山区在不断发展的旅游业中形成福山八景:烟台海市、石门春波、磁山瀑布、蛤垆烟云、古寺奇泉、仙峰夜月、罘顶朝日、长堤新柳。福山八景成为福山人文旅游资源的又一大优势。
烟台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近80余项。为不断发展乡村旅游业,现已打造出一系列极具传统民俗文化及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如庙会、灯会、渔家民俗等品牌活动,极大丰富了游客的民俗文化体验。
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烟台市大力发展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创新,经济实力和科学社会文化不断发展进步,综合实力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名不断向前,逐渐位于前列,烟台市注重发展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曾获得荣获“国家级园林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等荣誉称号,受到全国瞩目,为发展旅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0]。
2.3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农业资源优势分析
烟台市福山区水资源丰富,境内有很多水库及河流,水产资源丰富。可供休闲垂钓鱼类众多,如鲫鱼、鲤鱼、鲢鱼、鲑鱼等等。经济水产主要有带鱼、东方对虾等等。
“水果之乡”是烟台市自古以来就有的美称,水果产业非常发达,在全国重要水果产地和水果出口基地中占有一席之地。烟台市主要盛产烟台苹果、莱阳梨、福山大樱桃、葡萄、山楂等等。其中烟台苹果、莱阳梨、福山大樱桃已具有强烈的品牌效应,享誉全国。烟台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非常适合葡萄生长。烟台市是中国重要酿酒葡萄种植基地。中国葡萄酒工业起源于烟台,并于烟台发展出灿烂完整的葡萄酒文化。烟台市福山区集中栽培的大樱桃,是全国首创,也是目前唯一集中栽培樱桃的地方。
2.4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政府政策优势
乡村旅游对于促进农业多发面发展、农民增收以及新农村建设均发挥重要作用。据世界经合组织旅游委员会,政府对于旅游产业的影响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启动阶段,政府职能主要不表现在作为先驱的驱动作用以及其催化作用。其次是成长阶段,政府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七对于旅游业的综合规划管理以及服务。最后是成熟阶段,政府的主要职能主要表现在协调和中介作用。综合来说,在这三个阶段发展过程中,政府所发挥的作用依次为开拓、规范、协调。由此看来,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11]。
乡村旅游业一直是烟台市政府的工作重点。早在2011年,烟台市政府便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旅游下乡工程”建设。明确确立了全市各县市区在2015年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并对各重点具特色的旅游地区乡镇开展重点工作,重点帮扶,整体规划,相继建立各个不同乡镇的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发展的机制。同时,为促了使得福山区乡村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烟台市各部门和各有关单位积极展开各项活动,如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确立及宣传、资金供给和各种优惠活动。据报道,烟台市政府每年均会召开与乡村旅游工作相关的专题会议,在各领导和专家的讨论及研究下,部署了《旅游法》,并严格贯彻实施。同时,为刺激烟台市旅游业的发展,烟台市政府适时推出各种优惠政策,极大地促进刺激了烟台是乡村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例如在农作物未成熟的淡季,进行相关民俗文化活动、温泉优惠活动、葡萄酒文化节等等。烟台市政府对于乡村旅游业的重视以及各种政策制度的支持,使得烟台市旅游业的发展迅速,后劲强劲。2.5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市场优势分析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休闲,因此,旅游业带来的收益越来越多。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在现代旅游业中重要性越发显著,这对于促进农业多发面发展、农民增收以及新农村建设均发挥重要作用。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乡村自然风景、优美的田园风光、独特的民俗风情以及人文景观等资源,使得游客可以在乡村旅游中体验到观光、度假、农事劳作健身、购物等独特的休闲旅游方式。游客在城市喧嚣和紧张的生活中忙碌疲惫,而乡村旅游时的游客可以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新鲜的空气和秀美的田园风光可以有效缓解游客在城市中的压力,使身心得到放松。因此,更多的游客越来越喜欢乡村旅游,使得乡村旅游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旅游趋势,未来乡村旅游将有更大的的发展空间[12]。
3.烟台市福山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目前,福山区乡村旅游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乡村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重视,并且急需解决,如福山区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基础差,规范性不强等等。3.1烟台市福山地区乡村旅游缺乏整体规划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在对当地资源条件全面考察的基础上进行,并对市场前景和客源进行合理分析及科学论证,然后在整个区域旅游业开发的整体布局下,将乡村旅游融入整个区域旅游中,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统筹安排,全面合理规划。目前,虽然福山区乡村旅游业发展较为迅速,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烟台市政府已针对乡村旅游业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优惠政策,但对于全市乡村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烟台市政府尚未制定出相应的总体规划[13]。在缺乏总体规划的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很难发挥作用且对于进一步的规划,也尚未作出科学的分析论证。因此,福山区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展开发必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势必会造成一些低水平项目的大量涌现,使得同一项目过多而造成重复和新意缺失。同时,很多乡村旅游项目由于规划和科学建设,使得很多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不完善,存在仓促粗糙等问题,并且人工痕迹过于明显,使得乡村旅游应有的意境和氛围荡然无存。与此同时,很多乡村旅游项目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经营规范性不够,管理较为粗放等问题,如一些农家乐的环境卫生不能达标,使得一些游客不愿意再次游玩。
3.2烟台市福山地区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层次较低
烟台市福山区的乡村旅游业尚处于初级阶段仍,受乡村旅游开发理念、经营管理能力以及资金技术条件的限制,很多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对于乡村旅游这一新兴项目理解不够深入[14]。因此导致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层次较低,项目单一,重复性较强,没有鲜明的的特性。乡村旅游项目紧紧围绕“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屋、赏农家景、购农家物、享农家乐”这一传统理念开发。但是在实际经营管理操作过程中,在什么样的农家饭,什么样的农事活动,农家屋住宿的风格,乡村景观的改造,农家产品种类等方面,经营者对于这些方面的问题开发不够深入,层次较低,单一化重复性严重,乡村旅游的价值为得到充分挖掘。
乡村旅游项目的层次以及农家产品的价值直接决定了游客的消费意愿以及再次游玩的意愿。福山区的乡村旅游项目大部分属于比较低级层次的类型,如钓鱼,采摘,吃农家菜,从事简单的农事劳动,整体来说,这些乡村旅游项目呈现出简单快速的模式,使得游客逗留时间短,消费少。大多是城市游客自驾游到郊区,钓一会鱼,吃一顿农家菜,采一会水果,在较短时间内如一天两天,便驱车回城。游客尚不能在乡村旅游中真正放松身心,也不能真正体会到乡村旅游的乐趣,并且整体消费少。这种较低层次乡村旅游,不能把乡村旅游真正内涵和意义挖掘出来,也不能形成一整条乡村旅游经营生产链,带来的收益也较低。3.3烟台市福山地区乡村旅游宣传力度不够
在旅游业的营销策略中,宣传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目前,福山区乡村旅游项目规模不大,较为分散,多为家庭小本经营。这种分散的家庭经营模式使得他们主要进行宣传的意识不强,而且因为自身原因他们的宣传能力不足。同时,这种零散式的经营缺乏品牌效应,市场较难开拓。一些研究表明,福山区乡村旅游项目经营者对于常见的社交宣传软件及网页了解较少,如微信、微博、论坛。同时,由于大多数是小本经营,没有意识更重要的是没有资金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上宣传。总体来说,对于现代宣传手段认识利用意识不强,了解不足,能力不够,技术缺乏。这导致福山区乡村旅游业难以形成品牌,不能吸引游客,最终影响游客对于福山区乡村旅游的选择。3.4烟台市福山地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问题突出
目前,在烟台市福山区基础设施问题在乡村旅游业中很突出[15]。常见问题如,很多有休闲农家乐、休闲采摘园等乡村旅游项目的区域交通很不方便,道路状况不良,道路不容易查找等等。同时,乡村旅游区域的停车场缺乏或者过于简陋,卫生间也过于简陋,总体的卫生条件比城市差很多。此外,在住宿条件以及餐饮条件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上述基础设施所存在的问题,将会降低游客旅游体验好感度,导致再次游览或者向亲朋好友推荐的概率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福山区乡村旅游业品牌的建立,限制了福山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16]。
3.5烟台市福山地区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
由于福山区乡村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经营管理体制在很多方面仍不不健全。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的:一是家庭经营模式是大多数乡村旅游业的经营模式,这会使得多数经营者选择任用家庭中亲人进行经营管理,使得用人不当,使得无管理能力的人居于管理地位,造成管理制度不完善[17]。二是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很多乡村旅游项目因为雷同,资金等问题恶性竞争,但在这方面尚无相关法律法规给予治理。三是自然化逆境保护以及资源保护等方面制度体制尚不完善。在乡村旅游业开发过程中,很多自然资源和环境遭到了或多或少的破坏但是自然化逆境保护以及资源保护等方面制度体制尚不完善,无法对于这些问题进行综合治理。
4.烟台市福山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和措施
4.1全面规划,统筹乡村旅游发展
规划可以对未来进行预测及处理,使得旅游业能有更好发展。科学合理的规划对于乡村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烟台市福山区要进行合理规划,必须综合福山区区位条件、自然环境资源、地区的独特特色,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资源等因素,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对不同乡镇村庄,不同地区的不同条件和特色统筹安排,做到建立不同地方不同特色的旅游项目。只有这样全面规划后,才能避免开发的盲目性和和资金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又可以减少兴村旅游项目的低水平重复和雷同,减少恶性竞争,由于福山区乡村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此外,乡村旅游业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该符合三农政策,与新型农村建设规划,城镇规划相协调,不同规划作为一个综合体,在协调稳定中不断推进福山区乡村旅游也的持续健康发展。4.2注重培育乡村旅游业专业从业人员
由于乡村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专业从业人员欠缺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且经营方式多为家庭经营模式,使得整个乡村旅游业缺乏专业指导[18]。因此,尽快培养一批具有经营管理能力,提供服务的技能以及安全卫生意识的乡村旅游业从业人员显得尤为重要。乡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农民是主体因素。因此在乡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再造农民和农民再造问题”,同时也涉及到“农民角色定位问题”[19]。由于福山区乡村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各项体制机制不健全的前提下,对乡村旅游专业人员进行培养并适时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乡村精英”群体参与到乡村旅游建设中,会带来示范和带动效,这能促进更多农民自愿参与到乡村旅游项目中,也使得奇特乡村旅游项目经营者更注重专业性,使得福山区乡村旅游业持续健康发挥。4.3保持乡村性,突出地方性和独特点 与城市生活区别开来,以满足游客对心灵深处回归自然的需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留恋。
乡村旅游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田园风光和鲜明的地方感,这也是最为吸引游客的特点。因此,在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提高档次而忽视乡村性和地方特色。在福山区兴村旅游业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当地自然环境风貌和地方特色,打造出具有福山区特色的旅游项目,着重突出乡村田园风光,让游客体验到城市所没有的乐趣。具备乡村行和地方性特点的乡村旅游业才能与城市旅游有所区别,从而更能吸引城市游客。4.4加强乡村旅游宣传营销
随着福山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福山区政府也加大了对福山区乡村旅游的宣传,但是从宣传方式和影响力上来说都远远不够[20]。因此,福山区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全方面多角度的对本地兴村旅游特色进行宣传,着力打造处福山区乡村旅游品牌。为加强福山区乡村旅游宣传营销,首先福山区政府应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宣传口号和宣传标志,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其次在网络媒体上也应加强宣传,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移动客户端如微信等,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全方面、多层次进行宣传,这样能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扩大福山区乡村旅游影响力,树立福山区特色乡村旅游品牌。4.5关注农民感知,建设新型乡村
在兴村旅游业发展中,农民毫无疑问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但是,更重要的是,农民也是乡村建设的主体,并且也是乡村旅游的利益群体,农民与乡村旅游联系最为紧密。目前,福山区乡村旅游还没进入成熟阶段,农民对于乡村旅游的态度观点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只有充分考虑到农民的感受,才能使得乡村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由于福山区乡村旅游还没进入成熟阶段,乡村旅游业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该符合三农政策,与新型农村建设规划,城镇规划相协调,不同规划作为一个综合体,在协调稳定中不断推进福山区乡村旅游也的持续健康发展。
结语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休闲,因此,旅游业带来的收益越来越多。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在现代旅游业中重要性越发显著,这对于促进农业多发面发展、农民增收以及新农村建设均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福山区应加大力度发展乡村旅游业,这对促进福山区整体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泽东,孙海燕.烟台市冰雪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冰雪运动,2016,(06):58-64.[2]张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鲁东大学,2016.[3]刘龙龙.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商洛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2015,(02):40-43.[4]温年晶.乡村旅游民宿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07):239.[5]康慧玲.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3):34-35.[6]黄玉梅,孙丹.泰安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5,(07):2.[7]关晶,金泉.滁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A].国家旅游局.旅游研究与实践 第27卷 第1期(春季版)2015年第1期(总第102期)[C].国家旅游局:,2015:5.[8]关晶,金泉.滁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0):62-65.[9]朱晨悦.兴化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10]隋婷婷.从产业化视角分析水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以山东省烟台市苹果产业化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4,(01):36-37.[11]贾秀秀,徐晓雯.烟台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3,(37):28-30.[12]鲍琛.泰安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13]王栋,雷晶.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3):32-33.[14]曹毓.我国乡村旅游人力资源现状的SWOT分析及开发对策[J].江苏商论,2011,(06):119-120.[15]蒲姝.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成都市乡村旅游为例[J].生态经济,2010,(05):119-123.[16]巫珊.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传承,2010,(09):108-109.[17]姚海琳.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以北京为例[J].商业经济,2009,(19):101-102.[18]卢冲,张晓慧.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16):6904-6906+6923.[19]陈海彬.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其开发对策浅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12):16-18.[20]解东.临沂市农业旅游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21]张文政.烟台市旅游饭店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09):37-38.
第五篇:湘西州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湘西州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1-7-14信息来源:湖南省统计局
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发展现代农业要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本文仅就湘西州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一次肤浅探讨,供参考。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湘西州农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农业科技含量、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装备水平得到一定增强,形成了具有湘西特色的四大支柱产业格局,即以椪柑、猕猴桃为主的水果业;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牧业;以优质烤烟、蔬菜、茶叶为主的特色经作业;以青蒿、百合为主的中药材。目前,涌现“老爹”牌果王素、“老拨铺”牌猕猴桃果汁、“湘泉”牌妇炎康片等湖南省名牌产品;泸溪椪柑已成为湘西水果的“名片”;古丈的毛尖茶在全省“湘茶杯”评比中被评为“湖南十大名茶”,“茶多酚”、“青蒿素”已远销国际市场。农业劳动生产率、耕地产出率、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等得到进一步提高。据统计:四大支柱产业2006年实现总产值为16.7亿元,占整个农业总产值的34.8%,比2000年所占的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农业劳动生产率、耕地产出率(以国土详查数据计算,下同)分别达到4901元/人、1828元/亩,与2000年相比平均每年递增速度分别为5.4%、7.4%;粮食平均每亩产量达到283公斤,比“十五”时期常年每亩产量增加30公斤;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达到47.8%,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25.5%,比重比2000年分别提高5.6%、11.8%。
虽然湘西州农业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006年湘西州一产业人均增加值、粮食平均亩产、农业劳动生产率、耕地产出率分别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7%、90%、37%、90%,仅占全省平均水平的54%、78%、47%、49%。
二、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湘西州农业经济要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破解“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制约湘西州“现代农业”的因素可概括为“五低”:
1、州域经济总量在低位运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能力低。工业经济体系不发达,城镇化建设相对滞后,发达国家实践表明,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便开始由工业“反哺”农业,2006年湘西州人均生产总值6009元(约780美元),占全国、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的37.7%、50.8%,城市化水平达到30.5%,比全国、全省城市化水平分别低13.4%、8.2%,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能力低。
2、农业后劲不足,水资源利用率低。湘西州目前已建成水库620座(中型17座、小型603座),其中病险水库203座,近占三分之一,病险水库比重大、年久失修问题突出。全州目前中型以上灌溉干渠57条,长542.8千米, 防渗219.2千米,完好率仅达40.4%,灌溉支渠141条,长648.2千米,防渗158.3千米,完好率仅达24.4%。全州灌溉水利用率目前只有40%左右,而发达国家达到70%~80%。自2001年湘西州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生态建设有了一定发展,但当前退耕还林中造林成活率不高、管理抚育比较粗放、苗木长势较差、人畜破坏现象时有发生, 农业发展后劲不足,抗灾能力弱。
3、耕地质量逐年下降,耕地资源利用率降低。当前因国家建设、耕地改园地(大部分是熟地良田)以及过度施用无机化肥,湘西州土壤有机质每年以1%的速度下降,据农业、国土部门2003年对耕地勘测表明:全州中低产田比重高达85%,且比重每年呈增长态势。据历史资料显示:2006年湘西州耕地资源利用率(农作物复种指数)仅为19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比2000年的205%降低了7个百分点。
4、农业投入不足,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低。由于当前地方财力有限、农民收入低,导致农业投入常年严重不足。全州有四分之一多的乡村人口处在低收入线以下,2006年全州财政收入15.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62元,分别占全省的1.7%、57.9%,财政支农支出比重占财政总支出的8%,比2005年提高2.4%,所占比重虽已接近全国、全省水平,但总量只有3.1亿元,仅占全省支农支出的3.5%。湘西州地处云贵高原北东侧与鄂西山地南西端之结合部,武陵山脉由北东向南西斜贯全境,平均海拨800-1200米,属高寒山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大型农业机械在湘西州推广、使用受限,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低,使用的生产工具简单,主要以人、畜力为动力,靠单纯的经验组织生产,单位耕地面积占有的农业机械动力为0.41千瓦/亩,不到全省平均数的70%。
5、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农村市场监控难度大。全州四大支柱产业除烟草产业化经营比较成熟外,其余的产业化经营程度比较低,产业竞争力较弱。全州29家州级以上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土地有序集中和流转刚刚起步。上“品牌”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比重小,农业结构调整起点不高;市场信息渠道不畅,生产与市场的矛盾较突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控能力不强,农资市场坑农行为时有发生。
三、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必须从基本州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加快发展湘西州“现代农业”重点把握如下四点: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集约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减少面源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着力以产业开发为主的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着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和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机械化建设、农业生态建设、农村市场建设及监控、农民培训转移以及农林水畜机五个部门技术推广机构等工作,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以县域经济发展为动力。县域经济发展是重大的战略问题,湘西州与沿海先进地区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上。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州域经济才能壮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才能具有经济实力。当前湘西州发展县域经济重点要做大做强旅游资源和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走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走特色农产品与旅游产品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出台优惠政策,积极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工商资本投资兴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以农业产业化为切入点。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关于继续支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机遇,加快发展“四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抓好“一村一品”百村示范建设工程,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研究国际、国内市场,培养农村经纪人和农产品营销队伍,培育农村种植、养殖大户,加大对29家州级以上骨干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和品牌培育,以农业产业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4、以确保基本粮食自给率为“底线”。农民种粮没有积极性,我们哪里有饭吃!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关乎稳定的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发展“现代农业”要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认真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特别是“四补贴”等直接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应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保护和维护农民利益。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保护好基本农田,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积极优化品种结构,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和效益,“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控制在280万亩以上,平均每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幅度控制在1%以内(“十五”期间由于退耕还林、结构调整等原因,粮食播种面积每年递减4%,2006年全州粮食播种面积为289万亩),粮食每亩产量按每年1%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每亩单产达到300公斤以上,接近目前全国平均水平,粮食生产总量在正常年景下达到80万吨以上,确保基本粮食自给率在90%以上(2006年湘西州粮食自给率达到93%)。
[湘西自治州统计局 毛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