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规范整顿农药经营市场秩序的建议
浏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关于规范(整顿)农药经营市场秩序的工作方案
农药是一种特殊的农资商品,直接关系到农业丰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国务院《农药管理条例》、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农业部《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农药应实行专营。只有具备专营资格的单位方可经营。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我市农药经营市场秩序较为混乱。为规范和整顿农药经营市场秩序,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农药经营市场现状
1、没有严格执行《农药管理条例》。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只有供销社农资公司及其下属网点和农业三站(农技站、土肥站、植保站)可以经营农药,但现在供销、农业、邮政、个体均在经营农药。
2、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与实际经营品种不符。营业执照标注经营范围为农药(不含危险化学品),事实上农药中90%以上均为危险化学品,经营危险化学品农药必须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但我市农药经营单位和个人均未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3、经营网点泛滥:目前全市农药经营网点约1000家左右,其中营业执照注明可以经营农药的网点661家(供销社农资公司428家,农技站146家,个体经营57家,邮政三农30家)。营业执照上注明经营化肥也在经营农药的网点430家(个体280家,邮政三农一证多点150户)。经营网点泛滥,卖假、售假成为获利主要手段,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
4、农药经营管理失控。一是农药经营人员没有专业知识,未参加任何形式的专业知识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二是进货渠道紊乱,没有建立进销台帐,假药、劣药、高毒、高残留农药充斥市场,无法追根溯源;三是经营场所不规范,农药与日用生活品、农药与饲料混合经营等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安全隐患较多;四是没有准入门槛,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较低,当发生药害和毒害事件时,无能力赔偿。
二、整顿规范农药经营市场工作方案
1、严格按国务院《农药管理条例》和农业部《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审批农药经营单位,对不符合《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规定的经营单位予以取缔和打击。
2、严格遵守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经营属于危险化学品农药的单位,必须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3、科学合理规划全市农药经营网点。
三、工作措施
1、对全市农药经营单位和个体营业执照进行全面清理,对不符合条件的经营单位和个体,营业执照予以变更,并提前告知不能经营农药。
2、对全市唯一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仓储条件的浏阳市供销社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督促尽快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其网点必须凭公司《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方可办理营业执照年检。其他符合经营条件的单位要经营危险化学品农药可与农资公司实行连锁经营。
3、科学合理进行网点布局:按浏阳现有37个乡镇318个行政村、81个社区的实际情况,规划全市农药经营网点为337家,其中供销社农资公司300家(东区87家、南区35家、西区90家、北区88家),农技站37家(每个乡镇1家)。
4、供销社农资公司和农技站应对所有经营网点进行规范。①设置网点标准化布置,要求统一标牌、标识,统一店堂布置、统一信息宣传和价格公示,统一配送、统一规章制度;②建立完善的进销货台帐,进、销货发票齐全;③制订详细的培训方案,每年必须对经营人员进行1次以上专业知识和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试合格。
5、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全市所有危险化学品农药,只能由市供销社农资公司进行仓储,再由公司统一配送至经销网点。市供销社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对全市危险化学品农药经营负全部责任。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危险化学品农药批发业务。
6、由市政府牵头成立清理整顿农药市场经营秩序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工商局、市农业局、市安监局、市供销社组成联合执法队,负责农药市场综合执法,维护农药市场秩序,打击违法经营行为,领导小组在市供销社下设办公室。
2010年5月17日
第二篇:整顿和规范粮食市场秩序规划
整顿和规范粮食市场秩序规划是一篇关于会议讲话的范文,由中国范文网编辑收集整理!免费提供,希望能够帮助您。一、整顿和规范工作的主要目标
2005年-2007年整顿和规范粮食市场秩序的主要目标:一是强化粮油储存安全的管理,确保地方储备粮油帐实相符、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保障粮油调得动、用的上,确保粮食经营者有安全的库存数量,其储粮、运输符合标准和技术规范;二是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管理,粮食收购市场中的经营者全部合法经营,确保粮食收购者按照国家粮食质量标准,以质论价,不发生损害农民和其他粮食生产者的利益事件;三是建立粮食流通统计报告制度,达到所有符合条件的粮食经营者和用粮单位设立《粮食经营台帐》、真实反映经营情况的目标,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可靠依据;四是强化陈化粮监管措施,杜绝陈化粮流入口粮市场;五是实施粮食质量监管,确保粮食质量安全;六是推进“放心粮油工程”,继续规范粮食行业的经营、管理,净化我县粮油市场,使我县“放心粮油”企业达到12个,“粮油销售放心店”达到19个,“放心粮油”产品在县城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在农村的占有率达到50%,二、实施步骤
(一)粮油储存安全实施步骤
2005年,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及《天津市地方储备粮油库存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完成《蓟县储备粮油库存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使粮油保管库存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
2006年,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理》和天津市有关规定,根据我县实际,完成《蓟县粮食行业粮油储存及运输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确保粮食经营者使用的粮油仓储设施、设备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储存的原粮符合国家标准,储存数量符合市政府规定的最低和最高库存量的规定,粮食运输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和规范。
(二)粮食收购市场管理实施步骤
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严格审核条件,严厉查处非法收购行为。
2005年,收购市场合法经营者达到100%;
2006年,收购市场合法经营者达到100%;
2007年,收购市场合法经营者达到100%。
(三)粮食流通统计报告制度的实施步骤
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天津市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的规定,粮食经营者和用粮单位纳入国家统计范畴,确保国家及时、准确的掌握粮食流通状况,为国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005年,将所有符合规定条件的粮食经营者和用粮单位纳入统计范畴,并按规定建立《粮食经营台帐》;
2006年,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企业统计性、报送制度,确保其所反映的情况真实、准确。
(四)陈化粮监管的事实步骤
根据国家《陈化粮处理若干规定》的精神,继续加强陈化粮销售处理的监管,严格陈化粮的购买资格认定,对陈化粮的鉴定、出库、运输、入库、使用等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管,杜绝陈化粮流入口粮市场。
(五)粮食质量监督
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加强对粮食质量和卫生的监管力度,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2005年,完成我县《粮食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并组织落实;
2006年,加大对我县粮食质量的监管力度,监管覆盖面达到应监管对象的100%;
2007年,建立起县局和企业两级粮食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定期发布粮食收获质量调查和品质检测报告。
(六)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实施步骤
1.根据国务院对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总体部署和市政府“放心食品工程”的安排,继续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在现目前,我县拥有2个国家级“放心粮油”企业和4个市级“粮油销售放心店”。
2006年,我县“放心粮油”企业达到7个(其中国家级4个,市级3个),“粮油销售放心店”达到12个(其中市级7个,县级5个);
2007年,我县“放心粮油”企业达到12个(其中国家级5个,市级7个),“粮油销售放心店”达到19个(其中国家级1个,市级8个,县级10个)。
2.在推进放心粮油工程的同时,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活动。
2005年,“放心粮油”在县城的占有率达到60%,在农村的占有率达到30%;
2006年,“放心粮油”在县城的占有率达到70%,在农村的占有率达到40%;
2007年,“放心粮油”在县城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农村市场占有率达到50%。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粮食监督检查队伍建设
在现有的粮食行政执法人员的基础上,抽调业务骨干,充实粮食监督检查队伍,组织执法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根据新的法律法规,完善执法制度,使执法人员有章可寻,有据可依。建立一支廉洁、高效的粮食监督检查队伍,为维护我县粮食流通秩序、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维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作出保障
(二)完善粮油质量检测网络
加强与天津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和县技术监督局的联系,建立定期工作会议制度,通报粮油质量监督检验情况,研究对地方储备粮油和社会流通粮油品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验方案。同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粮油企业建立自己的检化验队伍,随时监测企业经营的粮油质量,建立起法定机构定期检测、企业随时抽检的粮油质量检测网络,确保我县粮油质量安全。
(三)推进粮食安全诚信体系建设
积极发挥粮食行业协会作用,在我县粮食行业内大力开展诚信体系建设,把粮食安全体系建设和诚信兴商活动结合起来,树立诚信观念,提高诚信意识。以“放心粮油工程”为基础,以产品质量为关键,逐步建立起我县粮油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让广大消费者吃上优质、安全的放心粮油。
(四)建立规范的粮油安全事故举报制度
建立规范的粮油安全事故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电话,形成系统的粮油安全事故举报工作体系。重点监督粮食储存的安全管理和国家粮食政策的执行情况,进一步发挥全社会监督作用。
(五)加大粮食安全的宣传力度
粮油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央和地方政府非常关注。为此,我局将结合粮食工作的实际,加大对粮油安全的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集市宣传等多种形式,定期对“放心粮油产品”和劣质粮油的判断及危害进行宣传,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
(六)相互配合,做好市场监管工作
积极与工商、卫生、质监等综合执法部门联系,加大对粮油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特别是对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伙房用粮来源以及农村粮油市场进行重点检查,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整顿和规范粮食市场秩序规划(2005
整顿和规范粮食市场秩序规划(2005-2007)
一、整顿和规范工作的主要目标
2005年-2007年整顿和规范粮食市场秩序的主要目标:一是强化粮油储存安全的管理,确保地方储备粮油帐实相符、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保障粮油调得动、用的上,确保粮食经营者有安全的库存数量,其储粮、运输符合标准和技术规
范;二是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管理,粮食收购市场中的经营者全部合法经营,确保粮食收购者按照国家粮食质量标准,以质论价,不发生损害农民和其他粮食生产者的利益事件;三是建立粮食流通统计报告制度,达到所有符合条件的粮食经营者和用粮单位设立《粮食经营台帐》、真实反映经营情况的目标,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可靠依据;四是强化陈化粮监管措施,杜绝陈化粮流入口粮市场;五是实施粮食质量监管,确保粮食质量安全;六是推进“放心粮油工程”,继续规范粮食行业的经营、管理,净化我县粮油市场,使我县“放心粮油”企业达到12个,“粮油销售放心店”达到19个,“放心粮油”产品在县城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在农村的占有率达到50,二、实施步骤
(一)粮油储存安全实施步骤
2005年,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及《天津市地方储备粮油库存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完成《蓟县储备粮油库存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使粮油保管库存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
2006年,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理》和天津市有关规定,根据我县实际,完成《蓟县粮食行业粮油储存及运输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确保粮食经营者使用的粮油仓储设施、设备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储存的原粮符合国家标准,储存数量符合市政府规定的最低和最高库存量的规定,粮食运输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和规范。
(二)粮食收购市场管理实施步骤
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严格审核条件,严厉查处非法收购行为。
2005年,收购市场合法经营者达到100;
2006年,收购市场合法经营者达到100;
2007年,收购市场合法经营者达到100。
(三)粮食流通统计报告制度的实施步骤
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天津市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的规定,粮食经营者和用粮单位纳入国家统计范畴,确保国家及时、准确的掌握粮食流通状况,为国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005年,将所有符合规定条件的粮食经营者和用粮单位纳入统计范畴,并按规定建立《粮食经营台帐》;
2006年,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企业统计性、报送制度,确保其所反映的情况真实、准确。
(四)陈化粮监管的事实步骤
根据国家《陈化粮处理若干规定》的精神,继续加强陈化粮销售处理的监管,严格陈化粮的购买资格认定,对陈化粮的鉴定、出库、运输、入库、使用等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管,杜绝陈化粮流入口粮市场。
(五)粮食质量监督
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加强对粮食质量和卫生的监管力度,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2005年,完成我县《粮食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并组织落实;
2006年,加大对我县粮食质量的监管力度,监管覆盖面达到应监管对象的100;
2007年,建立起县局和企业两级粮食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定期发布粮食收获质量调查和品质检测报告。
(六)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实施步骤
1.根据国务院对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总体部署和市政府“放心食品工程”的安排,继续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在现目前,我县拥有2个国家级“放心粮油”企业和4个市级“粮油销售放心店”。
2005年,“放心粮油”企业达到4个(其中国家级3个,市级1个),“粮油销售放心店”达到8个(其中市级6个,县级2个);
2006年,我县“放心粮油”企业达到7个(其中国家级4个,市级3个),“粮油销售放心店”达到12个(其中市级7个,县级5个);
2007年,我县“放心粮油”企业达到12个(其中国家级5个,市级7个),“粮油销售放心店”达到19个(其中国家级1个,市级8个,县级10个)。
2.在推进放心粮油工程的同时,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活动。
2005年,“放心粮油”在县城的占有率达到60,在农村的占有率达到30;
2006年,“放心粮油”在县城的占有率达到70,在农村的占有率达到40;
2007年,“放心粮油”在县城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农村市场占有率达到50%。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粮食监督检查队伍建设
在现有的粮食行政执法人员的基础上,抽调业务骨干,充实粮食监督检查队伍,组织执法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根据新的法律法规,完善执法制度,使执法人员有章可寻,有据可依。建立一支廉洁、高效的粮食监督检查队伍,为维护我县粮食流通秩序、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维护经
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作出保障
(二)完善粮油质量检测网络
加强与天津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和县技术监督局的联系,建立定期工作会议制度,通报粮油质量监督检验情况,研究对地方储备粮油和社会流通粮油品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验方案。同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粮油企业建立自己的检化验队伍,随时监测企业经营的粮油质量,建立起法定机构定期检测、企业随时抽检的粮油质量检测网络,确保我县粮油质量安全。
(三)推进粮食安全诚信体系建设
积极发挥粮食行业协会作用,在我县粮食行业内大力开展诚信体系建设,把粮食安全体系建设和诚信兴商活动结合起来,树立诚信观念,提高诚信意识。以“放心粮油工程”为基础,以产品质量为关键,逐步建立起我县粮油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让广大消费者吃上优质、安全的放心粮油。
(四)建立规范的粮油安全事故举报制度
建立规范的粮油安全事故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电话,形成系统的粮油安全事故举报工作体系。重点监督粮食储存的安全管理和国家粮食政策的执行情况,进一步发挥全社会监督作用。
(五)加大粮食安全的宣传力度
粮油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央和地方政府非常关注。为此,我局将结合粮食工作的实际,加大对粮油安全的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集市宣传等多种形式,定期对“放心粮油产品”和劣质粮油的判断及危害进行宣传,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
(六)相互配合,做好市场监管工作
积极与工商、卫生、质监等综合执法部门联系,加大对粮油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特别是对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伙房用粮来源以及农村粮油市场进行重点检查,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篇:整顿和规范粮食市场秩序规划(范文)
整顿和规范粮食市场秩序规划
(2005年--2007年)
一、整顿和规范工作的主要目标2005年-2007年整顿和规范粮食市场秩序的主要目标:一是强化粮油储存安全的管理,确保地方储备粮油帐实相符、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保障粮油调得动、用的上,确保粮食经营者有安全的库存数量,其储粮、运输符合标准和技术规范;二是加强粮食收购
市场管理,粮食收购市场中的经营者全部合法经营,确保粮食收购者按照国家粮食质量标准,以质论价,不发生损害农民和其他粮食生产者的利益事件;三是建立粮食流通统计报告制度,达到所有符合条件的粮食经营者和用粮单位设立《粮食经营台帐》、真实反映经营情况的目标,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可靠依据;四是强化陈化粮监管措施,杜绝陈化粮流入口粮市场;五是实施粮食质量监管,确保粮食质量安全;六是推进“放心粮油工程”,继续规范粮食行业的经营、管理,净化我县粮油市场,使我县“放心粮油”企业达到12个,“粮油销售放心店”达到19个,“放心粮油”产品在县城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在农村的占有率达到50,二、实施步骤
(一)粮油储存安全实施步骤
2005年,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及《天津市地方储备粮油库存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完成《蓟县储备粮油库存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使粮油保管库存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
2006年,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理》和天津市有关规定,根据我县实际,完成《蓟县粮食行业粮油储存及运输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确保粮食经营者使用的粮油仓储设施、设备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储存的原粮符合国家标准,储存数量符合市政府规定的最低和最高库存量的规定,粮食运输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和规范。
(二)粮食收购市场管理实施步骤
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严格审核条件,严厉查处非法收购行为。
2005年,收购市场合法经营者达到100;
2006年,收购市场合法经营者达到100;
2007年,收购市场合法经营者达到100。
(三)粮食流通统计报告制度的实施步骤
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天津市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的规定,粮食经营者和用粮单位纳入国家统计范畴,确保国家及时、准确的掌握粮食流通状况,为国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005年,将所有符合规定条件的粮食经营者和用粮单位纳入统计范畴,并按规定建立《粮食经营台帐》;
2006年,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企业统计性、报送制度,确保其所反映的情况真实、准确。
(四)陈化粮监管的事实步骤
根据国家《陈化粮处理若干规定》的精神,继续加强陈化粮销售处理的监管,严格陈化粮的购买资格认定,对陈化粮的鉴定、出库、运输、入库、使用等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管,杜绝陈化粮流入口粮市场。
(五)粮食质量监督
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加强对粮食质量和卫生的监管力度,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2005年,完成我县《粮食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并组织落实;
2006年,加大对我县粮食质量的监管力度,监管覆盖面达到应监管对象的100;
2007年,建立起县局和企业两级粮食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定期发布粮食收获质量调查和品质检测报告。
(六)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实施步骤
1.根据国务院对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总体部署和市政府“放心食品工程”的安排,继续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在现目前,我县拥有2个国家级“放心粮油”企业和4个市级“粮油销售放心店”。
2005年,“放心粮油”企业达到4个(其中国家级3个,市级1个),“粮油销售放心店”达到8个(其中市级6个,县级2个);
2006年,我县“放心粮油”企业达到7个(其中国家级4个,市级3个),“粮油销售放心店”达到12个(其中市级7个,县级5个);
2007年,我县“放心粮油”企业达到12个(其中国家级5个,市级7个),“粮油销售放心店”达到19个(其中国家级1个,市级8个,县级10个)。
2.在推进放心粮油工程的同时,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活动。
2005年,“放心粮油”在县城的占有率达到60,在农村的占有率达到30;
2006年,“放心粮油”在县城的占有率达到70,在农村的占有率达到40;
2007年,“放心粮油”在县城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农村市场占有率达到50%。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粮食监督检查队伍建设
在现有的粮食行政执法人员的基础上,抽调业务骨干,充实粮食监督检查队伍,组织执法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根据新的法律法规,完善执法制度
第五篇: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方案
厦门市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方案
2005年04月12日 15:0
2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方案的通知
厦府〔2002〕52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海沧管委会:
现将《厦门市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实施。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制定工作方案,采取有力措施,把牵头工作抓紧抓好。配合单位要积极主动提出本部门具体的实施意见,加大工作力度,共同推进整顿工作的深入开展,确保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的顺利完成。
厦门市人民政府
二○○二年 三月十八日
厦门市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着力解决厦门旅游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优化旅游环境并进而提升城市旅游形象、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决定开展厦门市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现按照全国、全省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的工作部署,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整顿和规范旅行社市场、导游队伍和城市旅游基础环境为突破口,按照建整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行业为主体、企业为基础的工作格局,重点解决当前影响厦门旅游业形象的突出问题,并逐步解决制约旅游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争取达到“旅游环境逐步优化、服务质量普遍提升、产业素质整体提高、旅游市场秩序根本好转”的工作目标。
二、工作重点
厦门市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的重点是—净化旅游购物、消费环境,整顿“一日游”市场,规范导游执业行为,整治旅行社违规经营,基本实现“五无”和“三提高”。
“五无”是城市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的具体目标,即做到旅游购物、消费无宰客,“一日游”无重大投诉,旅游经营无“黑社”,导游服务无“野导”,旅游交通无重大责任事故。
“三提高”是城市改善旅游环境的具体目标,即做到提高导游队伍管理水平,提高旅行社规范经营水平,提高旅游环境管理水平。
(一)净化旅游购物、消费环境
工商、质量技术监督、旅游、物价等职能部门联合开展旅游购物、消费环境的综合整治,整治对象是我市主要旅游景点周边100米内的商店、流动商贩,主要游览街道上的商店,旅游定点商店,旅游饭店内的商场等。整治重点是:
1、开展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强买强卖、价格欺诈、诱迫购物、欺客宰客行为的专项整治;
2、依据《厦门市旅游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查处旅游经营者采用付给司机、导游等人员“介绍费”的方式招揽客源的违法行为,做到旅游购物、消费无宰客。
要积极发挥旅游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鼓励、支持同业企业签定《诚信经营公约》,旅游购物、消费场所共同公开承诺,不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不给司机、导游人员回扣,不欺客宰客,并开展大规模的公众宣传,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
(二)整顿“一日游”市场
旅游、公安、交通、工商、城管、物价等职能部门与相关区政府联合开展“厦门一日游”市场秩序的专项整治,力争做到“一日游”无重大投诉。整治重点是:
1、查处散落在机场、码头、火车站、汽车站的“黄牛”等非法中介者以及社会饭店、招待所违法招揽经营“厦门一日游”的行为;
2、查处“海上一日游”违规经营行为;
3、严厉打击“黑车”、“黑船”非法营运旅游运输业务和“野导”非法从事导游活动的行为,争取做到导游服务无“野导”;
4、对旅游汽车、旅游船舶的基本状况、旅游交通经营企业的服务质量开展大检查,查处违章违纪行为,消除各种安全稳患,做到旅游交通无重大事故。
(三)规范导游执业行为
强化导游执业行为监督检查的工作重点是:
1、学习贯彻《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强化导游人员年审培训考试制度,坚决清理、淘汰一批政治、道德、业务素质不合格的导游员;
2、建立公开公平的导游人员工作报酬机制,建立公开合法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佣金收授制度,并依法纳入企业财务核算体系规范管理,严厉查处司机、导游人员私拿私授回扣的违法行为;
3、建立和完善“专职导游”和“社会导游”两套组织体系和教育管理体系。“专职导游”所属旅行社必须全面负起对导游的教育、管理责任;对“社会导游”,则统一由导游管理服务机构管理,由该机构对外独立开展导游人事代理活动并承担法律责任;
4、按照《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修改、完善厦门导游IC卡管理办法,开展强密度的旅游市场执法检查;
5、尽快建立起厦门导游执业信誉档案制度和除名公示制度。
(四)整治旅行社违规经营
整治旅行社违规经营的工作重点是:
1、坚决查处一批违规违纪旅行社,重点是查处旅行社超范围经营和部门承包,非法、变相转让许可证,查处门市部、散客部违规经营,整治“零团费”和“负团费”,清理虚假旅游业务广告,查处使用“黑车”、“黑船”、无证导游以及不给导游人员合理报酬,纵容放任导游、司机私拿回扣等违规违纪行为,做到旅游经营无“黑社”。
2、建立旅行社市场优胜劣汰机制。通过强化市场检查监督,迫使一批违规旅行社退出市场;通过年检等行业管理手段和建立旅行社信誉档案制度、旅行社资质等级评定机制、旅行社违规违纪公示制度等,形成低质旅行社市场淘汰机制;
3、认真贯彻国务院《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打击违规违纪经营,依法规范出境旅游市场。
根据国家旅游局通知,在开展整顿规范旅游市场工作期间,暂停审批国内旅行社。
三、工作机制
抓好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必须启动、建立和完善四大机制:
(一)启动创优工作机制
开展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将为厦门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奠定坚实基础。创优工作机制在厦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是政府主导机制的体现,是市委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区政府和全体市民同心促旅游的凝聚力所在。要落实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各项工作任务,必须再次启动创优工作机制,在以市长挂帅的“厦门市旅游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的指挥协调下,成立厦门市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办公室”,设在市旅游局,形成旅游市场整顿规范的浩大声势和强力局面。
(二)建立城市综合执法机制
根据旅游市场整顿规范的具体工作目标,在“厦门市旅游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的指挥协调下建立综合执法工作机制,开展经常性的综合执法检查工作。由旅游、公安、交通、工商、城管、物价等职能部门与相关区政府联合,建立“一日游”综合执法工作机制;由8家有海上客运管理执法权的职能部门联合建立“海上一日游”综合执法工作机制;由工商、质量技术监督、旅游、物价等职能部门联合建立“旅游购物、消费环境整治”综合执法工作机制等。
(三)建立行政、社会、新闻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
一是把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行政执法与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日常行业管理相结合,采取检查、受理投诉等方式,对我市的旅游环境和旅游市场进行有效的行政监督。二是发挥旅游协会的行业监督作用,聘请游客、市民担任“社会监督员”,对旅游活动的各环节及同业诚信承诺进行有效的全面、全程监督。三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在“厦门市旅游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的计划和组织下,选择典型案例,采取明查或暗访的方式,根据重点和深层次问题,进行跟踪报道、公开曝光,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
(四)完善旅游投诉受理机制
一是抓住政府机构改革的契机,针对我市旅游执法队伍力量薄弱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我市旅游专业执法队伍的建设,健全旅游投诉直接受理机制,确实解决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在职能、编制、经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二是将各部门设立的投诉电话与旅游投诉电话建立通联网络,全面受理旅游者和市民对厦门旅游消费的各类投诉、意见和建议。三是在“厦门市旅游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的指挥协调下,对受理的重大旅游投诉案件,市政府分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直接介入,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一起,从严从快处理。
四、工作安排
根据厦门旅游市场的实际,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分为四个工作阶段、四个重点时段和十项主题行动。
(一)工作阶段
1、宣传部署阶段(1—3月)
召开“厦门市旅游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工作,通过《厦门市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方案》,落实措施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通过动员会、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大造声势,形成行业社会齐动员、共抓市场整顿的氛围。
2、全面展开阶段(4—8月)
整顿和规范市场的各项工作全面展开,各项工作机制开始运行,旅游行政执法检查紧密跟进,对整顿不力的旅游企业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
3、重点检查阶段(9—10月)
集中力量对旅行社和导游人员的执业行为和旅游购物、消费环境进行重点检查,实施优胜劣汰机制。
4、督查整改阶段(11—12月)
对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的各项工作进行自查,迎接国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组织的交叉检查,重点督查整改存在问题,总结主题年工作。
(二)重点时段
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和7月中旬—9月上旬的暑期旅游旺季,是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工作的重点时段,要加大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检查的力度,充分发挥行政、社会、新闻三位一体的监督作用。
(三)主题行动
开展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重点要抓好以下十项主题行为。
1、整顿“一日游”市场秩序
从2月份开始至年底,特别是在四个重点时段,旅游、公安、交通、工商、城管、物价等职能部门与相关区政府联合开展“厦门一日游”市场秩序的专项整治,力争做到“一日游”无重大投诉。
2、综合整治旅游购物、消费环境
从2月份开始至年底,特别是在四个重点时段,工商、质量技术监督、旅游、物价等职能部门联合开展旅游购物、消费环境的综合整治。同时,配合“全国旅游行业打假打非联合行动”开展工作,力争做到旅游购物、消费无宰客。
3、建立服务质量社会监督体系
从3月份开始至年底,由市旅游局在景点、餐馆、购物点等旅游接待环节和相关单位聘请“社会监督员”,由旅行社在接待的每个团队中由游客选定代表,作为“临时社会监督员”,以文字、电话和意见表等方式,向旅行政管理部门和市政府反映有关情况。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经营企业、新闻媒体联合在第四季度开展“游客话厦门”有奖征文活动。
4、签定同业《诚信经营公约》
3月份,由市旅游协会牵头,鼓励、支持同业企业就诚信待客、优质服务等共同准则签定《诚信经营公约》,签约率应达到80%以上。
5、杜绝私拿私授回扣行为
3月份,市旅游局制定有关规范性文件,要求各旅游消费场所必须与旅行社实行公收佣金制度,各旅行社均建立合法公开的导游报酬机制,明确导游的劳动报酬和返回佣金比例。
6、规范导游执业行为
3月份,强化导游人员年审培训考试制度,坚决清理、淘汰一批政治、道德、业务素质不合格的导游员;建立和完善“专职导游”和“社会导游”两套组织体系和教育管理体系;进一步修改、完善厦门市导游IC卡管理办法,开展强密度的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检查,力争做到导游服务无“野导”。
7、规范旅行社经营行为
3月份开始至全年,重点是查处旅行社超范围经营和部门承包,非法、变相转让许可证,查处门市部、散客部违规经营,整治“零团费”和“负团费”,清理虚假旅游业务广告,查处使用“黑车”、“黑船”、无证导游以及纵容放任导游、司机私拿回扣等违规违纪行为,做到旅游经营无“黑社”。
8、实施旅行社、导游违规公示制度
4月份,开始实施厦门市旅行社、导游人员的执业信誉档案制度和违规违纪公示制度。
9、建设标准化的旅游厕所
3月份开始至全年,全面推广《旅游厕所建设国家标准》,按照厦门从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发展的规划,建设一批标准化的旅游厕所,较大范围地解决旅游环境中这个普遍薄弱的问题。
10、开展理性旅游教育活动
3月份开始至全年,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经营企业、新闻媒体一起,联合开展对游客和市民的理性旅游教育活动,通过发放旅游宣传单、设立告示牌、在报纸和电视开辟旅游专栏等多种形式,指导游客签定旅游合同、合理消费和正确维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