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应该如何做到资源节约型
学校应该如何做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课本摘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好友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继新世纪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果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在规划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循环经济形成大规模,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观战略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
(以上可以看出我国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视)
资源节约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定义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大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方式的转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说,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去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的体系。
【社会的简单现况】
我国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无论那种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都非常低。比如,我国的耕地、草原、淡水、森林等资源总的数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拥有量却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
5、1/
3、1/
4、1/8。
【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同时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发展中的重大的问题。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不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不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保护的状况,生产生活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不仅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必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学校做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重要性】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特别是广大的大学生,懂得如何做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这将对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做出的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是切实坚持和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资源节约型学校建设不仅是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学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办学效益,促进管理的科学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个振东你自己可想一些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出现的现象】
1.几乎所有的餐厅都张贴了有关节约粮食的标语或公益广告,但真正的节俭专题教育却几乎没有。
2.手里拿着垃圾,看到垃圾桶,却没有近距离把垃圾扔到垃圾桶,而是“远距离投射”,结果没有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面,而扔到垃圾桶附近,最后还是没有拾起垃圾,放到垃圾桶去,可能以为这个“远距离投射”很有型哦,但是垃圾“满天飞”不利于环境的美化。
3.派传单的问题,很多人要了传单,最后都是马上随手扔到,这样浪费纸张。
4.贪方便,踏草地“走路”,还有随地吐痰。
5.有些课室人去镂空却亮着灯,浪费电。电的浪费主要体现在学校办公楼,具体表现为:气温不高时开空调,空调温度过低,使用空调方式不当等。6.水浪费:主要体现在寝室内,一些学生在停水时不关水龙头,导致来水后自来水白白流掉;一部分学生在用水过程中图方便,不间断使用自来水,也导致水的浪费;学校内一些公共场合处的水龙头损坏后得不到及时的修理,任凭自来水流失,也是浪费水的一个方面。
7.粮食浪费:此类浪费现象颇为严重,表现在食堂内。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吃完自己碗中的饭菜,于是成桶的剩饭剩菜便被倒掉,造成极大浪费。造成浪费的原因是一些学生盲目加饭加菜,一些学生挑食等。
(这是一些现象,振东自己可编加哦)
【学校构建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型的校园的做法】
1.资源节约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强化师生员工的节约意识。要对广大师生员工大力加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教育,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资源忧患意识,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节约资源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感、责任感。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学校领导者、各级管理人员、教师、员工和广大学生的节约意识,尤其是节水节电、节约粮食三和节约教学资源的意识。在宣传中做好具体安排,要努力做到周密部署:认真组织,长期坚持,力求实效,营造良好的同心协力建设节约型学校的校园氛围。
学校利用每年的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节能宣传周、世界水日等活动契机,借助校园网、校报、宣传栏,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的作用,大力宣讲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普及节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表彰节约资源的先进单位、个人,批评浪费资源的现象,宣传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重大意义。要大力加强对水、电、气和教室、实验室、学生食堂、宿舍等公共场所的使用和管理,挖掘各种资源的使用潜力,不断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2.完善管理体系,强化科学管理
建议学校不断建立健全资源相关管理办法,依照学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资源管理体制、责任及各类资源使用管理办法,明确责任。学校成立资源稽查组,负责办学资源的稽查。学校行政部门要带头节约,带头抓好资源节约工作,起到引导节约校园资源的示范作用。
学校不仅应注重教书育人,而且要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意识。要把节约的观念注入到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中去。教师不但要传授专业知识,还应当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进行引导,使其认识到节俭的重要性。树立选择节俭,不仅是选择了一种科学生活方式,追求一种高尚的精神品质,更是确立了一条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的观念。
3.积极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节约型学校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大力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要十分重视节能节约资源新技术的运用,要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技术资源;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加快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失率,在有条件的学校加快公共建筑、生活小区、住宅节水和中水回用设施建设;积极推广绿色照明和智能控制;加强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以科学手段高效利用土地,实施多功能复合用地,进行多种形式的开发利用。加强对水、电、气和教室、实验室、食堂等场所的使用和管理,提高污水利用率,开建雨水截拦设施;在校园绿地中,应选既能改善环境又耗水少的植物,浇灌时应采用科学方式,逐步采用微喷设备进行;加强学生宿舍用电计量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杜绝教室、实验室等公共区域的长明灯现象。
【具体做法】
学校可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对学生的节约教育,加强资源节约的宣传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节约活动,提高全校同学的节约意识,努力使节约资源成为全体同学的自觉行动。比如普及《环境资源保护法》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座谈讨论、倡议书等形式,强化广大学生的节能意识,纠正一些浪费行为和习惯。节约资源变成我们的自觉行动,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勤俭办事,厉行节约,养成自觉节约一度电、一杯水、一张纸、一滴油、一分电话费的良好习惯,在全校形成“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良好氛围。
(1)开展警示教育。类似于校园内请勿践踏草坪一类的提示牌,学校可以通过在校园内张贴一些节水、节电、节粮、节纸的小标示,使学生从小便培育和养成节约的意识。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把节约意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形成一种时尚和校园文化,成为他们将来的行为准则,这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推进将起很大作用。
(2)实施专题教育。在学校内可以通过建立社团、开展知识讲座、举办“两型社会”知识竞赛,表演文艺节目等形式,宣传资源节约。
(3)倡导制度化管理。同学之间互相监督,配合学校的奖惩措施,将节约列入日常班级考评范围内,进行值周检查。
(4)养成节约习惯。资源节约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它需要每个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应该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时尚文化,就如刷牙梳头一般平常,如吃饭睡觉一般自然。节约的关键不在于你节约了多少,而在于你是否有明确的节约意识,是否在平时点滴中付出行动,是否已有良好的节约习惯。倡导双面用纸,携带固定的草稿本,用活页纸代替传统笔记本、作业本。爱惜书本,使用旧教材。养成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爱护树草,有序停放自行车。
第二篇:我们应该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校园
我们应该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校园
我们生活在济南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中,在这个享有”泉城”美称的繁华的城市里,我们所能为它做的就是节约它,让它永远是济南人生活的美好环境,让我们的节约使济南天更篮,水更清,地更绿。
首先,我们要提高节能意识养成节约习惯。在生活中不大手大脚浪费能源,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因为这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全民总动员,每个人都心存节约意识,自觉把节能贯彻到生活、生产的每个环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才不会落空。越来越严峻的形势提醒我们,能源供给是未来中国必须面对的复杂难题之一,所以我们就更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其实,提倡上海厉行节约,更深刻的意义还在于调动每个公民的节能意识,养成节约的习惯。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在自己家里都大手大脚浪费的人,会爱惜、节约公家财产;一个平日里没有节约意识的科研人员,能够发明出节能产品;一个没有能源危机意识的政府或企业负责人,能够做出可持续发展的决策。相反,如果人人都有节约意识,每个公民在各自的角色上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可以把节约进行到生产、生活中的每个环节。把节约资源变成每个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爱节约,个个懂节能”的社会风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然后,我们要让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一段时间以来,节约不再被认为是美德,却被当成小气、抠门的同义词,其实不然,参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很多情况下,是通过培养良好的现代生活习惯实现的。马克思说过:“节约无异于增产。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也正是基于对中国国情和家底的清醒认识。无论从人均资源量或政府、企业、家庭的财政情况来看,我们手头其实都很紧。在我们这样一个并不富裕的国家,能否在节约的问题上进入到人生更高的境界,事关社会和谐乃至中国社会的未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当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内心需要的时候,我们才离真正的节约型社会不远了。”
让节能意识深入人心也是很重要的。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节约的习惯。像节约用电,我们首先要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不论是学校的还是家里的电灯,不用就要随手关掉。对于节约用水,人几天不吃饭可以活下去几天不喝水却不行,人类要生存就离不掉水,可见节约用水是何等的重要,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从小就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思想、好习惯,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校外,都要注意节约用水,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做一个节约用水的好学生。节约粮食也同样重要,上海人不愁吃穿,但许多西部城市的人饱受挨饿,所以节约粮食,对我们的国家更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现在做起,要拿出实际行动,为党为国家分忧,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节约济南我们要做的就是节约每一个生活的小细节,要知道勤俭节约精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作为一个济南的 小公民应该为祖国效力的地方,我们现在谈学习,说理想,可是如果有一天我们连最基本的水资源都浪费尽了,我们还怎样生活呢?更不要说学习和理想了,不要让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人类的眼泪!
推而广之,我们要时刻以勤俭节约来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再犯互相攀比,大手大脚,不珍惜环境,浪费资源等不良行为了。
爱惜金钱,节约资源,为了上海不再浪费挥霍我们身边的一水一田!
第三篇:资源节约型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摘要: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要进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资源、环境是当今社会的主题,利用提钒尾渣制取太阳能集热材料就是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而进行的。提钒尾渣制取太阳能集热材料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废弃资源,变废为宝,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同时也是发展循环经济更好方式。这种新能源材料具有生产成本低,光热转化性能良好,理化性能优良等特点。新能源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是深入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资源,环境,提钒尾渣,太阳能,新能源材料,科学发展观
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是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意义重大。
1.1、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因此,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2、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还要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淡水和耕地紧缺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相当突出。从总体上看,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性紊乱演变的发展态势,局部地区生态退化的现象有所缓和,但生态退化的实质没有改变,趋势还在加剧,生态系统更不稳定,生态服务功能持续下降,生态灾害在加重。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路子。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本途径之一是开发和研究新能源材料,充分利用太阳能
能源、信息、材料被认为是21世纪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其中材料是各行各业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先进的材料,就没有先进的工艺、农业和科学技术。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材料已迫在眉睫。
2.1、目前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利用提钒尾渣开发太阳能集热材料
太阳能是一种安全、清洁和取之不尽的能源,它既环保又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如何利用好太阳能,关键在于是否能开发出更多更好的太阳能集热材料料。利用提钒尾渣开发太阳能集热材料就是现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以提钒尾渣和普通陶瓷原料各50%左右,以普通陶瓷生产工艺和设备1100摄氏度烧成,可以生产整体黑色的瓷质制品,称做钒钛黑瓷。钒钛黑瓷材料是一种高效的太阳能材料,是利用提钒尾渣制做而成。
2.1.1、资源节约型就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变废为宝,我国提钒尾渣产出量很大:上世纪80年代我国提钒尾渣年产出量10万吨,目前年产出量
为30万吨左右,其中攀钢年产14万吨左右,承钢年产5万吨左右,产出量还在扩大,承钢计划在1~2年内达到10万吨,有的工厂采用进口钒渣提钒,目前已知的提钒尾渣均可制造钒钛黑瓷制品。我国现在还不能充分利用提钒尾渣,攀钢、承钢、马钢在冶炼钢铁过程中年产钒渣30余万吨,主要是用来堆存、填坑、筑路、用作水泥调铁剂,经长期的试验表明,这些材料还有更好的利用价值,利用现有提钒尾渣做黑瓷材料的技术,能更好的开发出更有价值的能源材料。用提钒尾渣制作新能源材料这一举措不但积极地响应了国家所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而且也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力措施。
2.1.2、利用好现有资源,发展循环经济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要建设节约型经济就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传统经济的生产模式是“资源—产品—废物”,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就越大,最终将丧失发展的基础和后劲。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提钒尾渣制取太阳能集热材料就很好的遵循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产模式。
2.2、提钒尾渣制取新能源材料
提钒尾渣做成的新能源材料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极,高生产成本低,很好地解决了我国资源短缺的问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我们开发更多的能源材料,节能减排,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拒绝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我们不要用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增长,我们要积极响应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黑瓷材料的各种特点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
2.2.1、生产成本低
钒钛黑瓷的生产成本与普通建筑陶瓷或普通耐火材料相接近,根据制品形状的复杂程度,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本可达到800~2000元/吨制品,此成本已低于通常光热转换元件的基体材料或结构材料,若制成中空制品,以40kg/m 计,成本可能为50~80元/m2。
2.2.2、转化性能良好
钒钛黑瓷制造的中空板串并联用作太阳能集热板所制造的循环式太阳能热水器具有较高的集热效率,虽然钒钛黑瓷有较高的红外辐射率使集热板表面向外辐射红外线,但同时也向水道内的水辐射红外射线,水是典型的红外敏感物质,从而使水更快的升温,这是钒钛黑瓷与涂层太阳能吸收材料不同之处。试验表明:济南晴朗夏天下午1:30~4:00水温可达100摄氏度,即每平方米可提供10kg开水。由于钒钛黑瓷具有很低的生产成本、优良的理化性能、良好的光热转换性能,钒钛黑瓷制品具有多种用途,它是制造太阳能房顶最好的材料之一。
2.2.3、理化性能优良
作为光热转换元件的基体材料和结构材料,钒钛黑瓷具有一般瓷器的通
性,通常建筑瓷质材料抗折强度为37~45MPa,钒钛黑瓷可达到60~100MPa,上海宏基特种陶瓷公司生产的钒钛黑瓷装饰板达60~90MPa,此公司目前年产量为40万平方米。因此钒钛黑瓷没有必要作为光热转换涂层材料,钒钛黑瓷本身就是钒钛黑瓷大尺寸光热转换元件的基体材料、结构材料、光热转换材料,从而大大简化元件结构、降低成本、扩大了应用范围。
2.2.4、环保又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年产提钒尾渣约30万吨,以加入量50%计,可制造钒钛黑瓷制品约60万吨,中空板总厚度为20~40mm,壁厚2~6mm,每平方米重量20~50kg,年产钒钛黑瓷中空板1200~3000万平方米,中空板估计生产成本50~80元/平方米,以60元/平方米计,总成本为6~12亿元,中空板的下游行业是建筑业、太阳能工业、商业和服务业,产值与成本、税收、产品实际价值、竞争强度等因素有关,具有众多变数,其总产值可能为50~150亿元,并随尾渣产出量扩大而扩大。
结论:资源、环境是当今社会的主题词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人类共同的目标。黑瓷材料的充分应用是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行之有效的途径,更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体现。除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和提高资源利用率,还有许多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法。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大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发更多的新能源材料。提钒尾渣制取太阳能集热材料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是一种很好的促进。充分利用好可再生能源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愿望,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10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钒钛材料》
【3】 杨绍利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7
第四篇:学校管理应该做到“五讲”
学校管理应该做到“五讲”
泗洪县育才实验学校 王海云
一所学校的好坏,取决于校长管理水平的高低。而校长管理水平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校长的管理理念、管理策略和管理手段。当然,管理理念不是贴标签,管理策略不是玩理论,管理手段也不是耍心眼,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笔者把它们内化、细化为“五讲”。下面结合实际,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一、讲正气
学校是一方净土,应该是,也必须是。很难想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连学校都被玷污了,还有哪里是圣洁的。因此,学校管理的第一要义就是要讲正气。“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其“流形”为:
1.言正。自古以来,教育讲究微言大义,最忌胡言乱语。我们的要求是四个字:“谨言、正言”,不论是班级的管理者教师还是学校的管理者校长及其他教干,都要养成“三思而后言”的习惯,话不可以乱讲,讲了就要负责任,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话就是“圣旨”,对于教师来说,校长的话就是“指示”。因此,管理者一定要做到“谨言、正言”。言必信,信必果。有的管理者,不分场合,信口雌黄,或发牢骚,或打小报告,或抵毁、讨好别人,结果威信尽失,颜面无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2.行正。与“谨言、正言”对应的行为规范是“慎行、正行”,即古人说得“三思而后行”。管理者的一举一动,无不对下属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管理者行得正、做得正,话说才有份量,管理才有成效。有的管理者,说话慷慨激昂、义正词严,可行为却大相径庭,说一套做一套,这样的管理者是很难让人信服的。以招聘教师为例,你如果接受人家的宴请,收受人家的钱物,就很难坚持“择优录取”的原则,在今后的管理中,说话的底气就不足了,更重要的是,教师素质低了,将严重制约学校的发展。在教师晋级、提拔过程中,尤其要做到“慎行、正行”: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能者上,庸者下,对于“能者”,还要考察其“德行”。“行正”不光是针对行为而言,更重要的是其隐含的道德意义。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诚如斯言。
二、讲制度
是不是正气树立起来了,学校就能长足发展了呢?是,但不全是。树立正气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学校的正常运转,有赖于制度来约束。因为,就某种意义上讲,人都是有惰性的,惰性即人性。所以,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规矩”即我们所说的“规章制度”。实施制度管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强化制度的合法性。学校的规章制度要在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的框架之下制订,不能我行我素,我的地头我做主,甚至游离于法律法规之外。比如有的学校规定教师迟到罚站、叫家长之类,就属此列。
2.要保证制度的合理性。制订制度,要考虑学校的实际校情和地域特点,要考虑教师的可接受性,要适应教师的“最近发展区”。因此,制度的制定必须源于民意,充分发扬民主,学校重大方案制度的出台,事先要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反复修改,由全体教师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合理的制度是学校实施和谐管理、提高管理能力的前提,也是学校管理者提高执行力的基础。
3.要严肃制度的执行力。美国ABB公司董事长巴尼维克曾说过:“一位经理人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虽然他讲的是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中的执行力,但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执行力同样显得举足轻重。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一旦制订出合法、合理的制度,如何执行、执行得是否完全、彻底,就显得至关重要。有制度不执行或执行有偏差,再好的决策都不可能实施,再好的目标都不可能达成。
三、讲人本
有了浩然昂扬的正气,有了合法合理的制度,另一个制约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人才了。要想使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学校管理的核心是“讲人本”,即“以人为本”。讲人本不能放在嘴上,要落实在行动上。
1.以师德建设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⑴建立新教师成长机制。把新教师分成不同的类型,为他们请相应的师傅,并对他们提出“三步走”的成长目标。第一步,入门:新教师从工作第一学期起,每节课先听师傅上,后自己上,师傅每周至少要听徒弟三节课,并给予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此外,学校领导也定期深入课堂,听课指导。第二步,上台阶:第二学期,可分批让年轻教师上研究课和汇报课,通过听课、评课,促进新教师快速发展。第三步:成新秀:给新教师搭建舞台,从第五学期开始,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参加学校、县、市级优课评选及公开教学,使之逐步成长为教坛新秀。本机制的关键是:一个都不能少,即让每一个新教师都成长、成才。
⑵全程式全方位取经。建校六年来,不论经费多么紧张,我们每学年都派四、五批次的教师外出学习,参加省、市、县的教研活动。另外,分批委派教干和骨干教师到苏南名校从周一到周五全程式、全方位学习,回来后把自己的学习体会与大家分享。不知不觉间,“做好老师”、“打造属于育才自己的品牌”成了每个育才人的理想与信念。
⑶加强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我校的一贯作风。教师上的每一节课都是本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集体备课的时间为每天下午学生放学后的一小时,语文安排在周一、周二,数学在周三、周四,其它学科在周五。集体备课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及过程设计,连课件和训练题都是精心研制出来的。大家集思广益,资源共享,实际教学中,每个人再根据自身素质及学情不同,适当调整,个性表达。
⑷定期开设教育论坛。每两周举行一次教育论坛,分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四个大组,利用一个晚自习时间。每期论坛提前半个月准备,主讲人做中心发言,其他人各抒己见,并做好记录,这些都列入教师量化考核中。
⑸开设教师成长博客。在我们学校,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成长博客”,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教育博客”,学校有“育才之家”博客。这些博客链接在一起,形成“博客群组”,教师、学生、家长及学校领导利用这个平台,充分交流和发表自己的观点,沟通了思想,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促进了师生和谐、全面发展,同时也打造了一支“学习型”教师队伍。凭借这个平台,09年全校教师共撰写博客文章三千余篇,正式发表两百余篇。2.以人文关怀滋润教师的教育生活
教师不是教育的机器,他们的发展同样需要精神关怀、抚慰和鼓励。
⑴祝福与感谢。教师生日时,除了学校给大家送蛋糕和鲜花外,作为校长,我亲自给大家拍照,在照片右下角写上某某生日留影,同时在我的博客上给老师们写一篇生日祝词,细数平时工作中老师们身上闪光的点点滴滴。春节时,给每个老师发短信,写上的不仅是祝福,还有自己想对每个人说的心里话,有的表示歉意,有的表示感谢,有的则是鼓励和期望。
⑵鼓励和沟通。人的累有两种:心累、身累。身体的累不可怕,好好睡一觉,醒来就可以解除疲乏,可怕的是心累。有人统计过,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大约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因为误会产生的。我们学校有一个习惯,老师们每学期给我写一封信,写建议,写困惑,写委屈,我会用不同的方式回复,或写信,或电话,或当面交流。有了问题,及时沟通,误会消除,关系自然和谐。育才的老师,工作是累的,但累并快乐着。
⑶娱乐与健康。近几年,关于教师身心健康的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当代教育的发展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了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职业倦怠的心理比较普遍,这不仅影响教师的健康,而且影响学校的发展。为此,我们把关爱教师的身心健康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校积极开展健康活动,坚持每年为教职工体检一次,鼓励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同时,在紧张的工作中,我们注意把各种会议和节日,当成一个个精神加油的驿站,努力创造一种奋发向上的氛围,让大家感受到我们的工作平凡但不平庸,劳累但不劳苦。
四、讲文化
凡是有品味的学校,必有其浓厚的文化内涵。校园整洁雅致、赏心悦目、品味卓越,师生精神饱满、团结奋进、和谐发展,这是文化育人的具体体现。因此,打造卓越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高层次的追求。
1.打造物质文化,营建师生学习的快意所。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包括学校建筑文化的建设、学校绿化与美化、学校内部的陈设与布置以及学校传播设施等。近代教育理论体系奠基人夸美纽斯在他的名作《大教学论》中要求“学校本身应当是一个快意的场所”。我们用行动践行了这种理念:走进育才校园,玉桥溪水淌,竹林小鸟唱,塑胶跑道绿茵场,四季桂花十里香。绿色的运动场上闪动着师生矫健的身影,粉蓝的教学楼里传出孩子们的朗朗书声。花园曲径通幽,师生们在亲切畅谈;松下石凳上,师生们在平等讨论。浓郁的绿色生命气息,是育才人活力的彰显;浪漫的蔚蓝情调,是育才人智慧的飞翔。这美丽的现代化校园,这充满生机、与时俱进创新环境,人与物浑然天成,和谐的物质文化,让教育成为永恒。
2.打造精神文化,营建师生成长的伊甸园。精神文化包括学校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和办学理念指导下形成的目标追求、群体意识、道德规范、办学风格等,是一所学校本质的个性的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积极主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使之成为师生成长的伊甸园,是学校管理的追求理想。在这方面,我们做了有益的尝试:在策划环境布置时,处处彰显“大阅读”特色,如学校正门前是占地近100亩的大型“读书广场”,可容纳上千人读书;走进校门,迎面而来的是“今天你读了多少书”的温馨问候;走廊里的“名家导看台”,使学生领略到文学大师的风采,“经典赏析”,把中外名著分批介绍给学生;“好书漂流角” 通过传阅书籍,传播知识,增进感情,传递爱心;“墨趣斋”则是学生课余泼毫挥笔的好地方,兴之所致,或作文,或绘画,或写字,作品虽显稚嫩,但浑然天成,虽欠火候,但创意连连;“星光聊吧”内,度身定制的桌椅,配以四壁装裱好的学生书画作品,置身其中,“聊”趣昂然„„师生浸润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中,久而久之,身心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五、讲绩效
2009年1月1日起,我国优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这是继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之后,国家作出的保障义务教育发展的又一项重要举措。我们的做法为:
1.建立绩效管理组织。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校绩效管理的相关计划、细则和条例。领导小组由校级领导班子成员、工会主席、学校各部门负责人、教职工代表等人员组成。
2.健全绩效管理体系。绩效管理是学校管理一贯的价值追求,目前,很多学校缺乏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只注重教师业绩和能力的总结与评定,对教师考核工作尚未上升到有效推动教师和学校业绩共同提升与发展的绩效管理阶段。鉴于此,根据省、市、县下发的绩效工资相关文件,我们完善了绩效计划、绩效考核、绩效分析、绩效沟通、绩效改进等环节,在绩效考核的价值取向上,不光注重激励、鉴定、选拔和管理功能,还注重 绩效改进、指导和发展功能,以期起到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3.严格绩效考核程序。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实施绩效考核的一般程序为:被考核人进行自评(述职)-民主评议-学校考核小组进行考核-确定考核等次-校内公示-反馈沟通-报县教育局备案。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同时作为岗位聘用、职务晋升、评优评先、培养培训和表彰奖励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综上,学校管理的第一要义是弘扬正气;学校的正常运转,有赖于制度来约束;要想使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以人为本,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欲使学校更上层楼、富有品味,就必需打造卓越的校园文化;而讲求绩效则是学校管理一贯的价值追求,也是国家作出的保障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作者简介:王海云,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劳动模范、泗洪县育才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兼小学部校长
通联:泗洪县育才实验学校 邮编:223900 邮箱:hyw6221919@163.com 手机:*** ***
第五篇:从资源节约型
盐城师范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查(论文)
学院 音乐 班级 111 姓名梅秋雨学号11141127等第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看科学发展观
一、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如何建设
二、什么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建设
三、如何正确看待科学发展观
四.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看科学发展观
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看科学发展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源被更大限度地利用,环境的保护也越来越被重视。贯彻科学发展观,需要实施行动。如何平衡资源,环境,与发展?这个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每个人由于站在不同的层次,身处不同的环境,对于科学发展的看法大都不同,但是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学会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学的看科学发展观。
一、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如何建设。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从以下做起。
1、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建立健全有利于加强激励和约束作用的政策法规体系及相应的体制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这是促进能源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的基本要求。不同地区可以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有阶段性地推进用水、用地、用电等价格改革,实行有所不同的差别价格和收费方式,但对于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各个地区都必须运用价格机制调控资源供求关系,大力推动资源集约利用。
2、要完善主要耗能产品能效标准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推行强制性产品能效标识管理,加快出台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以及节油、节电等管理办法;研究建立节水标准体系,制定和修订各行业耗水标准;抓紧研究提出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主要指标及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各行业设计、施工、生产中原材料消耗的技术标准和核算制度。二要加快制定、完善专门的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加强规划指导作用,推进节能降耗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土地集约利用,鼓励大力发展节能降耗产品。
3、要支持并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资源技术开发的投入,重点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综合利用、资源节约、资源替代等先进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依靠技术进步增强节约能源资源的能力。坚持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着力开发一批节约资源的关键技术,提高资源节约领域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研制能力,加快资源节约先进技术的推广使用。要以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为主要目标,加快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企业,依法淘汰高消耗、低效率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产品。突出抓好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行业和耗能大户的节能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老旧运输设备。
二、什么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3月份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
1、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历史来源。真正促成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整体性理念形成的关键因素是:在实行环境保护源头和过程控制战略进程中,国际社会对造成环境问题根源认识上的飞跃和在经济社会发展观上的升华,以及保护环境对经济、社会、文化及技术等方面所提出的综合要求。诗人海涅说过,每个时代都有它的重大课题,解决了它就把人类社会向前推进一步。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逐渐演变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的重大课题之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问题和国际社会力图解决的问题。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国际社会在探索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关于社会发展形态取向的系统理念和战略思想。
2、环境友好型社会认识基础。要解决“世界问题复合体”,打开“制度锁定”,决不能仅停留在“末端治理”和“源头与过程控制”等简单分割性的和技术依赖性的措施和做法上,必须创新人类社会发展观和文化价值取向。解决“世界问题复合体”的结果就是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产生的认识基础。环境问题表面上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副产品,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矛盾冲突的结果,进一步为人与人环境利益及其背后的经济利益冲突所左右,是工业化发展道路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不恰当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模式与制度的产物。
3、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搞好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用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抓紧研究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提出重大技术和项目,加快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大宗废旧资源回收处理的收费制度。抓好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4、要把资源节约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和评价体系,列为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国家从今年开始每年都要发布各地区和主要行业单位产值的能耗情况。各地区各行业和重点企业都要采取有力措施,具体落实“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降耗目标及分解目标,特别是确保完成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的任务。为此,各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产业的发展,努力实现结构性节能降耗。
三、如何正确看待科学发展观
要从全局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有的领导干部片面认为,科学发展观好是好,但“在我这个地方不适合”。甚至在个别领导干部看来,与其加大财政投入搞环保,搞公共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不如集中财力搞见效快的经济项目,这才算有政绩。这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误
解。在这种误导下,一些地方仍然违规上高污染、高耗能项目,违规使用土地,对环境问题、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重视不够。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全局性的问题,即使局部忽视全面协调发展,仍是有害于全局的。不注意治理局部发展带来的诸矛盾和问题,势必影响全局发展。用科学发展观统一领导干部的认识,就要求领导干部站在全局的立场上看待科学发展观,而不是强调本局部的特殊,要克服片面性,以大局为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从意识形态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有的领导干部片面认为,科学发展观针对的是硬的、实的、经济的、物质的发展问题,从而忽视了软的、虚的、精神的、文化的、政治的、人文的发展问题。这又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误解。实际上科学发展观不仅解决的是硬的、实的、物质的、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要全面解决软的、虚的、精神的、政治的、人文的发展,一定要在意识形态的建设和领导方面,全面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从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看科学发展观。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每个单位、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要大力宣传国家和省关于节约资源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宣传资源节约先进典型,通报浪费资源现象和破坏环境行为,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防止污染的良好风气。要深入开展节约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全方位推进节约挖潜增效工作。党政机关要在资源节约活动中率先垂范,发挥表率作用,带头节约资源,降低费用支出。广大市民要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做起,逐步形成绿色消费、文明消费的新风尚,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多做贡献。
要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传统产业改造。一是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围绕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信息、黄金四大支柱产业和汽车、电脑、手机三大产品集群为重点,膨胀发展支柱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平。加快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扭转传统产业对资源的高度依赖性,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二是优化能源结构。进一步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提高天然气利用率,积极开发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三是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推广生态农业种植、养殖,建设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转换基地保护区,实现农产品的无公害化。
节约能源和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约优先的原则,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推动资源节约工作深入健康开展,实现全市经济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