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资源节约型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正是人与自然矛盾最为突出的时期。要在发展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通过最严格的环境管理、最经济的环境保护手段、最高效的环境管理体系、最广泛的社会参与,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最大程度地减轻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加速推进、消费迅速升级带来的巨大环境压力。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
资源节约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资源节约观念是指人们从节省原则出发,克服浪费,合理使用资源的意识。节约意识(观念)作为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建立在对资源严重稀缺的认识基础上的。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气,养成人人都乐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块煤的良好习惯。
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和生态损耗强度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有效保护、改善环境为内容,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强调:
一、经济发展的方式要由以环境和资源换增长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发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导向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不能脱离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不切实际地追求高消费,引导建立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三、通过多种手段,宣传和营造崇尚环境文化与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逐步将环境文化与生态文明变成公民自觉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建立长效机制,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有效的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最后,还应强调的是,应该通过妥善解决环境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一些污染事故的突发和环境纠纷,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要把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坚持环保为民,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利益的环境问题,妥善处理环境纠纷。要加强宣传教育,使人们既增强改善环境的紧迫感,又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要完善环境事故应急监控和预警体系,制定重大环境污染突
发事件和敏感区域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和恢复能力,把环境事故的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维护我国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第二篇: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
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要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合理使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持续的后劲和良好的条件。
2、要选择有利于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自愿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自愿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只要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既能激发百姓热情,又能让百姓切实受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几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努力推进资源节约。关键是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二是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关键是要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扭转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按照成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和产品生产设计,实现从生产到消费各环节的良性循环。
第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设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用价格杠杆调节资源的利用。完善产权制度,明晰资源的产权,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益,做到物尽其用,使资源的损失浪费降到最低限度。
第二,实行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综合措施。完善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健全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考核体系,依法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堵塞能源资源浪费漏洞。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切实开展各项节能环保的执法检查。
第三,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鼓励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资源的开采和消耗环节,要注重提高综合回收和利用率;在废物和再生资源产生环节,既要强化污染预防和控制,又要注重分类收集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注重研究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起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发展循环经济。第四,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节能减排观念,鼓励和引导公众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活动。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倡导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生产模式,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是深入开展宣传,提高全民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有关部门组织开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系列宣传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全面介绍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宣传国家有关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以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推出一些资源节约先进典型,曝光一批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案例。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引导社会正确认识国情,增强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
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就是按照清洁生产要求,对能源及废物实行综合利用的过程。这一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利用生态学规律,将人类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在这种经济方式看来,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没有真正的废弃物。
发展循环经济,要求人们必须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基本原则,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这从总体上说,就是要改变过去重开发、轻节约,片面追求GDP增长;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三重三轻”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污染治理模式,还是一种新的促进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一体化战略。
三是完善法规标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抓紧研究制定《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环境保护法》配套法规,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规,制定高耗能、高耗水及重污染行业市场准入标准,组织修订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和重要污染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和环保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督促企业和有关单位及时进行整改。
四是加快结构调整,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整体水平。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资源消费结构,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当前,要把坚决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主要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盲目发展,限制和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产品)。研究制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污染、高附加值得第三产业,鼓励发展低能耗的高技术产业,不断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一批重点节能、节水、轻污染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全民族的共同事业,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各级机关要带头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社会做出表率。各类企业都要自觉遵守环境法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个社区都要从自我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坐起,自觉参加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活动。只要有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中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资源并重,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机制,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消费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建设资源节约型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且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要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国的资源相对紧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水平,其中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世界水平的1/
3、1/
4、1/
5、1/10和1/22。我国资源消耗大,每万美元消耗的铜、铝、铅、锌、锡、镍合计70.47公斤,是日本的7.1倍,美国的5.7倍,印度的2.8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环境污染现象严重。我国污染排放强度高,单位GDP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日本的68.7倍,德国的26.4倍,美国的6倍。我国人均耕地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以近千万亩的速度沙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被破坏的局面越来越严峻。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不在全社会进行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的约束,人民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资源并重,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机制,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消费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著名环保人士梁从诫曾说:“中国有十三亿人口,每个人浪费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大得惊人。同样地,如果每个人节约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相当可观。”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破坏环境有罪的观念,坚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如果每个人都树立起节约和环保的意识,我们节省下来的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成果会十分可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必须转变关于发展的传统观念,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努力做到不欠新帐,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生态技术是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重要途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社会要求大力发展生态技术,建立生态技术体系。建立生态技术体系的关键是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以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实现少投人、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第四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近年来,随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节约型社会)的提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缓解我国当前资源瓶颈制约的有效途径。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节约能源资源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工作。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未来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人均主要资源(包括耕地、淡水、能源、铁矿等)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1/2。进入21世纪,随着新一轮以重化工业拉动为特点的高速经济增长以及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所带来的消费结构变化,我国的资源环境压力将持续增加。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要缓解资源能源的长期供需矛盾,中国必须走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和发挥比较优势的节约型道路,即要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支撑快速的经济增长,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乃至现代化。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本质要求。中国必须充分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发展机遇,利用后发优势,采用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而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该模式的核心要素。我们正在探索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史无前例的,除了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还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的组合作
用,利用在发展中国家率先崛起的机会加快完成工业化过程,建立起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体系。
促进节约型的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全球化时代,核心竞争力或战略性科技创新能力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国的地位。而随着不可再生资源、化石能源的日益紧缺和全球变暖的加剧,具备节约环保特性的产业、技术和产品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发展节约型的产业和技术也将成为战略性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向。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实现“绿色崛起”与和平发展的重要保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际影响的日益加强,中国对国外资源(特别是石油、铁矿石等)的依存度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由此引发各种所谓“中国威胁论”的观点。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必须通过发展模式转型、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更合理地利用本国资源和国际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对局地、区域和全球的影响,并承担与国力和地位相适应的责任和义务。
建设节约型社会对于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普遍意义。追求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不仅是中国追求的目标,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和未来社会的努力方向。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世界将承受越来越重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压力,人类必须采取一致的行动来节省地球上有限的自然资源、保护全球环境。建设节约型社会既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又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面临诸多挑战
自1950年开始,中国政府一贯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勤俭建国的方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废物回收系统,这在物质财富并不丰富的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1980年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资源消耗量、废弃物产生量也不可抑制地增长。与此同时,在生产领域,由于资源价格不合理、环境成本没有内部化等原因,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加剧。在一些沿海地区发展出废物拆解和回收产业,但二次污染严重;在消费领域,受西方物质主义影响,超越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过度消费倾向日益明显。其结果是资源节约和回收利用远远赶不上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速度,能源短缺加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中国尽管在资源节约利用方面成效显著,但资源利用方式总体上仍十分粗放。从横向比较,目前中国的资源利用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从纵向看,据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研究,自1980年以来,中国基于10种主要资源和污染物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持续下降,从1980年的2.359降至2002年最低的0.726,年均降低4.9%,说明我国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节约指数总体下降趋势渐缓,2003年之后开始出现反弹。从上述对比结果综合判断,过去20多年来,虽然中国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成效显著,但并没有根本摆脱资源能源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施过程中尚存在许多盲目冒进的现象。我国曾多次提出节约资源的问题。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施过程中尚存在许多盲目冒进的现象。我国曾多次提出节约资源的问题。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议、对策
(1)建立节约型生产体系和可持续生产模式。重点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最佳实践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优先发展绿色制造业、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可持续农业,实现能源的高效、清洁与梯级利用,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
(2)建立可持续城市化发展模式。重点发展“紧凑型、组团式”的城市群,提高资源的规模效益和效率;建立公交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和可持续的城市综合公共交通系统,促进城市理性增长;发展绿色建筑和节地、节能、节材、节水的城市基础设施。
(3)倡导适度消费观念,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实现由注重单一的物质消费向多元的减物质化的文化和功能性消费转变,从注重自然资本密集型的消费转向技术、知识和服务密集型消费。
(4)加强自主创新,建立绿色科技支撑体系。着力培育和提升节约型社会的科技支撑能力,重点发展促进开源节流和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建设以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产业及其技术开发为重要导向的创新型国家。
(5)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制度保障体系。包括建立健全有关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经济激励与行政规范相
结合的政策体系;制定和实施强制性的行业、产品的资源能源消耗或资源环境绩效标准体系。
(6)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领域都要把节约资源放在突出的位置,努力降低消耗,减少损失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7)加强法规建设,抓紧制定和修订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解决无法可依和法律不完善的问题。制定和完善标准,对高消耗、高污染行业新建项目,要从能源、水资源消耗以及土地、环保方面提出更为严格的产业准人标准,加快制定产品强制性能效标准,修订和完善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建筑节能标准。依法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
(8)加快技术创新,突破技术瓶颈。高度重视信息、先进工艺和制造技术在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应用,坚持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技术的科技攻关及产业化。重点开发和示范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加快资源节约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加大对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
(9)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约意识。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媒体,以及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典型案例剖析和印发宣传品等多种形式,提高全社会对建设节约型社会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编写培训教材,组织开展相关管理和技术
人员的培训。编写消费行为守则和资源节约公约,引导合理消费,规范消费行为。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荚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和长远发展。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切实用大力气抓紧抓好。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希望继续加强与国际组织、外国政府、研究单位及企业问的交流与合作,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做出新贡献。
学校名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系别:财经系
班级:本经济134
姓名:杨晓铃
学号:20***
第五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资源有效配置、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根本标志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体现了人类发展的现代理念。
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且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
仔细回想,我们所住的地球只有一个,资源、环境极其宝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其实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历程,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报复我们。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而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都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建设友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为此,我们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从国情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节约资源、提高效益的根本所在。
2.完善产权制度。只有明晰了资源的产权,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益,做到物尽其用,使资源的损失浪费降到最低限度。既应明晰自然资源的产权,优化自然资源配置,节约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利用率达到最高;又应保护知识产权,提高人们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型技术的积极性。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应用技术,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快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目前应重点支持一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技术改造项目,加快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推广节
油代油、洁净煤和节电、节水技术。大力研究和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核能以及生物能等“绿色能源”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倡导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生产模式,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为此,应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鼓励和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
5.制订和完善战略性资源的中长期开发和利用规划。重点编制节电、节水、节油、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中长期规划,为工业节水、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墙体材料革新、散装水泥和环保产业发展提出明确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发展方向和政策措施。
6..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制定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明确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步骤和政策措施,用以指导全国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强化政策导向,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加快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相关技术体系,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技术支撑。
7.倡导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人们的消费方式对资源消耗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的消费方式一定要从本国、本地区的消费环境出发,考虑资源和生态可承受的消费度。如果不顾国情,简单地模仿、攀比一些发达国家的消费方式,将会带来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甚至造成危害更大的污染灾害;反过来,只会降低消费质量。
8..加强法制建设。加强环境资源、粮食资源、水资源及各种主要矿产资源保护法的制定和完善;制定反对浪费的法律法规,为惩罚严重破坏环境资源者和严重浪费资源者提供法律依据;完善产权法律制度,规范和理顺产权关系,保护各种产权权益,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完善产品质量和市场交易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坑蒙拐骗以及制假售假行为,规范市场交易,减少资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