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PICC在结肠癌患者术后化疗的应用及护理
PICC在结肠癌患者术后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
(****人民医院 山东 ** ******)
[摘 要] 目的 探讨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的置入及护理。方法 对50例结肠癌患者经外周贵要静脉或肘静脉、正中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行化疗,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 50例患者行大剂量化疗,无1例发生药物渗漏性血管损伤,皮肤损伤,顺利完成化疗。结论 行PICC置管化疗并进行正确的导管护理,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保留时间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PICC;结肠癌;护理;化疗;静脉穿刺
结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在我国发病率明显上升[1]。静脉化疗是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长期静脉给药和化疗药物刺激对周围静脉血管产生很大的破坏,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了更大的痛苦。因此,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所带来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保证化疗过程顺利地完成。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导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方法。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对50例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健侧肢体行PICC,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患者,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为42~70岁。经病理学证实均为
结肠癌。选择贵要静脉穿刺40例,肘正中静脉穿刺8例,头静脉穿刺2例。1.2 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手臂外展与躯干成90°。用皮尺测量插管长度,从欲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垂直向下至第三肋间隙。按常规消毒铺巾,用穿刺针穿刺见回血后将穿刺鞘送入少许,再退出钢针。在鞘外端上方压迫止血,轻柔送入导管,然后撤出穿刺鞘,将导丝管缓慢撤出,体外留5~6cm,装正压接头,并用透明膜敷贴固定导管,摄X线片确定导管位置。2 结果
本组50例患者均完成了化疗治疗,无发生渗漏性血管损伤,皮肤损伤。其中3例患者导管脱出,3例患者导管堵塞无法再通,2例患者发生静脉炎,拔出导管重新置管。3 置管护理 3.1置管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PICC术是一种新型的静脉穿刺方法,患者及其家属存在心理上的担忧和恐惧,害怕将带来生命危险和不适。由于PICC导管比普通静脉留置针价格昂贵,患者怕增加经济负担,心理上存在一定的顾虑,置管前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置管的目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并请携带PICC导管患者现身说法,消除其紧张情绪,积极配合,使患者以最佳心态接受。
3.1.2 行PICC前评估患者身体状况,询问患者有无心脏病史、血栓病史、上腔静脉综合征,了解患者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用药史等,评估患者血管情况。3.1.3 置管前,瞩患者更换容易穿脱的衣服,用肥皂水将欲穿刺上肢清洗干净并擦干。3.1.4 环境准备:置管前紫外线消毒病房30min,请患者及其家属暂离,消毒完毕后请患者回到病房,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走动。
3.1.5 与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PICC是一种微创性医疗治疗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明并征得同意。3.2 置管中护理
3.2.1 心理护理:穿刺时,患者处于极度紧张状态,静脉呈现收缩状态,不利于穿刺或导管的送入,安慰患者,陪伴在身边,消除其紧张情绪。
3.2.2 在置管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皮肤消毒用安尔碘,按顺逆时针双重法消毒,范围应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为20cm,两侧到臂缘,穿刺过程中,手套如有污染或破损,应及时更换。
3.2.3 血管的选择 首先选择贵要静脉,因贵要静脉粗而且静脉瓣少,在置管体位下是导管顶端到上腔静脉最直,最短的途径。其次是肘正中静脉,肘正中静脉管腔粗、血管行走直观、但静脉瓣较多。尽量不选头静脉,头静脉进入腋静脉处形成的角度较大,有小分支与颈外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相连,在臂部上升段还有狭窄,最易引起置管困难。
3.2.4当导管送至腋窝时,嘱患者头偏向正在穿刺的肢体,使下颌尽量靠近肩部,预防导管误入颈外静脉。如遇到送管困难,可稍拉回导管,轻微调整穿刺针再送管或边推0.9%氯化钠注射液边送管。遇阻力不可强行送管,嘱患者适当调整体位,使上肢与躯干垂直,或稍作停顿后再送管。最佳的送管速度是每次0.3~0.6cm[2]。3.3 置管后护理
3.3.1 置管后应记录穿刺者姓名及PICC放置日期、PICC类型、导管型号、导管尖端位置、插入长度及外露长度、所穿刺静脉名称、穿刺过程是否顺利、固定情况。3.3.2 敷料的更换 导管置入第1个24h必须更换贴膜,以后视季节每周换1~2次,敷料如有污染需及时更换。
3.3.3 冲管及封管 在常规输液结束后,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10~20ml采用脉冲
方式注入,然后用20ml肝素钠生理盐水正压封管。
3.3.4 导管留置时间 PICC留置时间的长短,对需长期化疗的患者来说十分重要,在留置期间无并发症,不影响置管,可延长时间,不必换管或拔管。4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4.1预防穿刺部位渗血。穿刺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h,嘱患者24h限制肘关节活动,置管3d内减少活动,穿刺处出血后及时更换贴膜,预防感染。
4.2 预防穿刺部位感染 置管后24h换药1次,以后每周1~2次,局部用碘伏棉签消毒3次,待干后用3m透明贴固定,遇有敷料潮湿污染或不密贴等,及时更换。并注明更换日期、时间及更换者的姓名。护理人员每班评估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及渗出。4.3 预防导管脱出 留在体外部分的导管固定成“S”形,以利于导管受外力牵拉时有一定的余地,从而避免导管被拉出。更换敷料时,注意向心性揭开敷料。每次更换敷料时应注意观察导管刻度,判断导管有无滑出。指导患者避免肘部剧烈活动,勿过度弯曲伸展,尤其在穿脱衣服及睡眠中应保护好导管,穿衣服时应先穿患侧肢体,脱衣服时应先脱健侧肢体。睡眠时,不要将肢体枕在头下面。
4.4 预防导管堵塞 应采用正确的封管技术,输液结束后均用浓度为25u/ml肝素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护理人员每班检查导管流通情况,如有回血,应及时用20ml注射器回抽,将血凝块抽出,然后用生理盐水反复脉冲方式冲洗管腔,正压封管。一旦出现导管堵塞,用生理盐水10ml+尿激酶10万u进行溶栓。使用精密输液器,可以有效地预防导管堵塞。
4.5 预防静脉炎 静脉炎是PICC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置管早期并发静脉炎与穿刺插管时的机械性损伤有关,而后期并发静脉炎则与化学性刺激与患者的特殊体质有关[3]。嘱患者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局部用50%硫酸镁湿敷或冰敷,理疗。如症状仍未见改善,应先拔管,待症状消失后另选静脉穿刺。
5携带PICC出院指导及拔管护理
5.1保持局部干燥 不要擅自撕下贴膜,贴膜有卷边、松动,贴膜下有汗时,及时到医院更换,注意观察针眼周围有无红肿、疼痛及渗出物。
5.2 携带PICC导管不影响一般性日常工作,家务劳动,体育锻炼,但有PICC一侧上肢不能提过重物品。
5.3 携带PICC导管可淋浴,避免坐浴、泡浴、游泳。淋浴前用塑料保护膜缠绕贴膜上下用胶布贴紧,观察有无浸水污染。如有,应及时更换贴膜。
5.4 按时到医院换药,间歇期间应每7d生理盐水冲管,肝素钠生理盐水封管,更换贴膜及正压接头。
5.5 当治疗结束或出现并发症时,应及时拔管。操作前向患者讲述拔管过程以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患者取仰卧位,外展穿刺上肢,嘱患者做深呼吸,缓慢拔出导管。如感觉有阻力,停止拔管,热敷20~30min再继续拔管。另外对因上臂紧张、血管痉挛造成的拔管困难可用2%利多卡因湿敷上臂[4],拔管后检查导管是否完整,按压穿刺点不少于5min,并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点24h,嘱患者拔管后24h内尽量减少穿刺肢体活动,以防止出血。6 讨论
PICC术为结肠癌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而且是一种安全、方便、易掌握的置管技术。置管时不需要麻醉,就如同外周静脉穿刺一样,在可见的血管穿刺,成功率高,而且导管质地柔软,不影响患者活动,患者感觉较舒适。护士经过专业培训,可以独立完成,大大降低了护理人员因反复穿刺产生的无效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抗癌药物多为化学制剂或生物制剂,作用于细胞代谢周期各阶段,影响蛋白质和DNA的合成,使血管内上皮细胞坏死。而大剂量的药物综合化疗的运用及反复多次静脉穿刺,易损伤血管,直接造成机械性静脉炎,同时由于化疗药物的高浓度所
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给病人带来很多痛苦。运用PICC有效地避免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机械损伤和静脉炎的发生及药物的渗漏现象,提高了结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7.[2]吕谞红.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天津护理,2007,15(6):344-345.[3]郭迎春.PICC在患者围术期肠外营养支持中的应用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6):89-90.[4] 杨继军,骆惠玉, 齐榕,等.鼻咽癌患者使用PICC期间的护理安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45-46.
第二篇: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分析及护理措施
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分析及护理措施
【摘 要】 目的:分析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留置 PICC导管常见的并发症及相应对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60例置入PICC后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原因并给予积极的相应护理措施。结果:120例患者1次性置管成功114例,成功率95%。置管后发生导管堵塞3例、穿刺部位渗血1例、感染1例、静脉血栓2例、导管脱出2例、导管破损漏液1例、静脉炎l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9%。结论:化疗患者应用外周静脉PICC后,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加强护理人员PICC导管维护相关知识的培训,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的并发症早期采取有效预防和出现后积极护理应对。
【关键词】 并发症 原因 护理措施
前言
目前对于肿瘤治疗,静脉化疗是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且大多肿瘤患者需进行多个周期的规律疗程,时间长达数月或数年。而化疗药物常常对血管有强烈的刺激,《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推荐使用适宜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输注化疗药[1]。虽然置管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维护简单、创伤小等优点被广泛临床应用。但是PICC置管后常出现相应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但会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影响患者病情恢复。因此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合理的PICC的护理至关重要。本文将我科应用PICC的患者进行性回顾性分析其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应护理预防措施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行PICC的肿瘤患者120例,年龄23 ~ 76岁,平均52岁;PICC留置时间8~130d,平均79d。选取穿刺部位:贵要静脉78例,头静脉30例,肘正中静脉12例。并且排除皮肤不完整的患者、血液系统存在问题患者、自身皮肤出现感染的患者。
1.2 所有肿瘤患者均在化疗当天或者化疗前 2~3d,选择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或头静脉行 PICC置管。所有的操作均由取得PICC置管资质的专业护理人员操作,患者取仰卧位,根据患者静脉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按说明进行PICC导管静脉穿刺,保留合适的导管长度。穿刺完成后常规照射X射线,如果导管位于上腔静脉即视为置管成功。结果
PICC 置管后出现各类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置管后发生导管堵塞3例(2.50%)、穿刺部位渗血1例(0.83%)、穿刺部位感染1例(0.83%)、静脉血栓2例(1.67%)、导管脱出2例(1.67%)、导管破损漏液1例(0.83%)、静脉炎l 例(0.83%)。讨论
3.1 PICC导管堵塞
3.1.1 原因:导管堵塞是 PICC 置管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导管堵塞原因有血栓性和非血栓性堵塞。非血栓性堵塞是导管管径选择不当,导管扭曲、打折,药物结晶沉积,异物颗粒堵塞等引发。血栓性堵塞是由于方法不正确、封管时机导致血液逆流瘀滞在管腔内形成血栓所致。
3.1.2 护理措施:(1)每次输液完毕应用专业的封管技术,加大封管液冲管的用量和控制液体的pH值可预防导管堵塞。目前研究表明采用正压封管、脉冲式冲管是预防导管堵塞的关键。(2)输液过程中保持管道通畅,防止过度扭曲,折弯。
3.2 穿刺部位渗血
3.2.1 原因 分析原因可能为患者肢体过度活动、医护人员错误的穿刺方式、异常的凝血机制、导管多次进出穿部位等原因都可造成穿刺点出血。再就是穿刺后止血压迫方式不对或时间过短。
3.2.2 护理措施:全面检查包括凝血机制、肝功能等,如有有异常,不得进行穿刺; 选择穿刺针的大小要视患者血管具体情况而定,穿刺后对穿刺点压迫 10~15min,穿刺侧肢体至少制动1d。
3.3 穿刺部位感染
3.3.1 原因 进行PICC置管时,深静脉置管就成为机体与外界的直接感染通道,操作及维护导管时如果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导管留置时间长,将导致皮肤细菌沿导管侵入血流致使导管发生相关感染。
3.3.2 护理措施 严格无菌操作,敷料有潮湿或者明显污染时及时更换,换药时用碘伏扩大消毒范围。怀疑有感染,抽血进行血培养,并根据培养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必要时拔除PICC置管。
3.4 静脉血栓
3.4.1 原因 目前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细胞中含有癌性促凝因子,导致患者的血液保持高凝状态,容易发生导管血栓。在血液呈高凝状态的基础上,穿刺、送管、留 置导管对血管的损伤、置管引起的血流淤滞等综合因素也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
3.4.2 护理措施 行PICC置管前常规进行动静脉彩超评估,并在B超的引导下置管。患者诉置管肢体有麻木、肿胀、温度及感觉异常等情况时,要及时报告医生。应尽量发现血栓症状,早期行溶栓抗凝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凝血功能。
3.5 导管脱出
3.5.1 原因 患者意识不清、烦躁自行拔出导管、缝线断裂、导管固定不当、活动不当及其他意外情况。
3.5.2 护理措施 应妥善稳定固定导管,烦躁、意识不清者需给予镇静剂并加约束和加强陪护,防止自行拔管,每次更换敷料时应自上而下打开敷料,置管后要做好导管长度记录,加强患者及家属宣教。
3.6 导管破损漏液
PICC导管冲管或封管时选择合适大小注射器,不可大力冲管或封管,应采用脉冲式适当压力冲、封管。再者不要将胶布直接黏在导管表面,换药时候尽量避免使用剪刀。置管开始应进行X线检查确定导管的位置,加强导管固定,教会患者观察导管外露的刻度的方法,早发现早报告医护人员。小结
PICC 具有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维护简单、使用安全,即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有效减少了小静脉输注毒性刺激性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害[2]。但其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相应并发症,若医护人员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要实行规范化的导管维护,全面评估患者综合因素,选择合适的穿刺静脉,掌握熟练的操作置管技术,可有效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吴英,胡庆新等.PICC维护网络的构建和护理实践[J].四川医学,2015,36(8): 1183-1184.[2] 史冬妮 田丽 田丹 张珊珊.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6): 274-275.作者简介:廖梅文,女、汉族、1986年12月、籍贯:黄冈
职称:护师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妇科肿瘤护理 科室:肿瘤科四病区
第三篇:PIcc导管在肿瘤大剂量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PIcc导管在肿瘤大剂量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窄要】 目的 肿瘤化疗病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 68例患者,男27例,女41例,年龄 32~80岁。乳腺癌41例,肺癌20例,食管癌2例,直肠癌3例,鼻咽癌2例。确定外周血管(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颈脉)和插管穿刺点,消毒范围为穿刺点上下10cm,置入PICC。结果 穿刺成功率为100%。置管30~241d。1例导管阻塞。2例 治疗当中导管脱出,因脱出过长而拔除。6例出现静脉炎。结论 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采取有效的护理措防止静脉炎发生, 避免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可减少患者的痛苦.关键词:PICC;肿瘤化疗;护理
我院肿瘤科于2008-04~2009-06开展PICC术共68例, 取得良好的临床及护理疗效.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患者,男27例,女41例,年龄32~80 岁。乳腺癌21例,肺癌20例,食管癌12例,直肠癌13例,鼻咽 癌2例。根据病情均需化疗,置管时间30~24 d ,完成治疗 后拔管.1·2 方法 1·2·1 材料:选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单腔式 PICC导管,型号4Fr,导管全长60cm,管腔容积0·33ml.1·2·2 无菌物品准备:无菌手套两副,肝素帽/正压接头, 稀释肝素液,生理盐水,10、20ml注射器各一个,皮肤消毒 剂,无菌纱布数块,无菌方巾两块,无菌洞巾一块,10cm× 12cm无菌透明贴一个,一次性剪刀及镊子,PICC导管。其 他必需品:皮尺、止血带.1·2·3 方法:协助患者摆好穿刺体位,病人平卧,穿刺侧手 臂外展90°,首选贵要静脉,次选正中静脉和头静脉。确定穿 刺点:肘窝下两横指处。测量长度,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 到右胸锁关节反折再向下至第三肋间隙,测量上臂中间周 长。戴手套,铺巾于手臂下,消毒穿刺点酒精棉棒3次,范围 10cm×10cm,再以络合碘棉棒3次消毒范围,更换手套,用 生理盐水冲洗手套滑石粉,铺洞巾,用20ml注射器抽取稀释 肝素盐水,预冲导管、连接器、肝素帽和穿刺针,用10ml注射 器抽取生理盐水连接穿刺针,助手在消毒区外扎止血带,操 作者以15°~30°进针,见回血后即减小穿刺角度再进针 0·5cm固定钢针针芯,单独向前推进外插管鞘,松止血带,左 手拇指固定插管鞘,食指和中指按压导管鞘末端处静脉,防 止出血,右手撤出针芯,右手将PICC导管自插管鞘中缓慢匀 速地推进至腋静脉时,让患者头转向穿刺侧耳朵紧贴肩部以 防止导管误入颈静脉,插管至预定长度后,在鞘的末端处压 迫止血并固定导管,撤出导管鞘及导丝,修剪导管长度,保留 体外5cm,安装连接器,然后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 正压封管,连接肝素帽,在距穿刺点1cm导管上安装固定翼, 无菌纱布覆盖,用透明敷贴固定。置管后作好记录,穿刺导 管的名称、批号、型号及长度,臂围,导管留在体外的长度,穿 刺是否顺利,穿刺局部出血情况,置管日期,并跟踪记录导管 尖端X线所示位置,标准位置是上腔静脉中下1/3处及置管 以后的不良反应和拔管时间.2 结果 68例患者穿刺为100%,置管30~241d,平均146d。主 要并发症为置管部位外周静脉炎6例,静脉炎是PICC最常 见并发症,发病率2·6%~9·7%[1]。经热敷治愈完成治疗, 导管堵塞1例,用肝素水疏通成功。导管异位3例,经调整 后达到预定位置。治疗当中导管脱出2例,因脱出过长而拔 除。无1例发生化疗药物外渗及血栓形成.3 护理体会 3·1 操作前护理 充分评估患者静脉条件,心理承受能力, 操作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及置管的优 缺点,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对患 者进行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心理紧张 可引起血管痉挛和血管收缩[2],造成穿刺失败。严格执行无 菌技术操作规程,由于患者为肿瘤化疗患者,机体抵抗力极 低,如操作不规范造成感染,给患者造成痛苦,因此,严格无 菌操作,采用专用操作间进行,专人操作,专人护理,减少并 发症.3·2 置管后的护理 穿刺成功后,24h更换敷贴,检查穿刺 点有无渗血肿胀,一般情况下,每周换敷贴及肝素帽一次,如 被污染、潮湿随时更换,携带此导管可淋浴,但应避免盆浴、泡浴。淋浴前用保鲜膜在肘弯处缠绕两三圈,上下边缘用胶 布贴紧。随时观察穿刺周围皮肤,如有异常,及时处理。补 液结束后用10ml生理盐水[3]正压封管.3·3 导管的护理 换药时观察并记录导管刻度,请勿将导 管体外部分移入体内,换药过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禁止将 胶布贴于导管上,导管体外部分应“S”型放置以利活动,最好 使用透明敷贴。带管出院患者交代注意事项,每周回科室进 行换药及封管.3·4 拔管护理 本组68例,2例因导管脱出太长未完成治 疗而拔管,其余均完成治疗计划后给予拔管,拔管时常规消 毒穿刺部位,然后从穿刺处缓慢轻柔地拔出。拔管患者无拔 管困难、断裂等现象,均顺利拔出。拔除后穿刺处用无菌纱 布压迫止血10~20min,无菌敷料覆盖24~48h,观察有无出 血.4 讨论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化学 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化疗药物的化学 性、酸碱性及高浓度的刺激使静脉发红、疼痛、硬化成条索 状,导致静脉穿刺困难、化疗药物外渗,临床发生率可达 48%,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甚至延误治疗。新的医疗 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规定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 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5%,属于4级医疗事故[4]。采 用PICC置管术后,化疗药物通过PICC管道注入大静脉迅 速被稀释,解除了药物对血管、组织的损伤。而且留置时间 长,据国内报道留置时间为253d[5]。与传统颈内静脉、锁骨 下静脉、股静脉穿刺比较不是盲穿而是直视,故穿刺成功率 高,无需局部麻醉、缝针,创伤小,避免了以往深静脉穿刺引 起的气胸、血胸等并发症。而且有操作资格的护理人员独立 完成,大大降低了护理人员因反复穿刺产生无效工作,提高 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以及心理压力,提高 了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了病人的生命,提高了整体护 理质量.参考文献
[1] 王秀荣,蒋朱明,马恩陵·64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的回顾[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2,10(2):133-134·
[2] 陈玉平,袁方,赵养玲,等·拔除PICC导管的注意事项[J]·国 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10):488 [3] 朱石杰,尹向莉,崔春梅,等·PICC管用于大剂量静脉化疗的观 察与护理[J]·现代护理,2002,8(7):502·
[4] 钟华荪主编·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 社,2007: 978· [5] 李晓华,程华·PICC在肿瘤患者中应用的护理体会[J]·临床 护理杂志,2005,4(3):7-8·
第四篇:PICC导管在肿瘤大剂量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PICC导管在肿瘤大剂量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摘要:目的 统计分析接受大剂量化疗的肿瘤患者经过PICC导管综合应用护理后各项身体指标,分析比较PICC导管综合应用护理方案与常规治疗护理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抽样调查法与对比分析法,利用随机抽样法抽选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的住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抽取的样本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观察组的患者全部接受了PICC导管综合应用护理,参照组的患者全部接受了常规治疗护理方案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分析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与参照组的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而且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PICC导管综合应用护理方案比常规治疗护理方案的临床疗效更好,可以将PICC导管综合应用护理方案在临床诊疗中推广。关键词:PICC导管;肿瘤;大剂量化疗;综合应用护理
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的作用下产生的局部新生物,因此肿瘤也被称为赘生物。根据肿瘤对机体的危害程度以及新生细胞特性,可以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以及恶性肿瘤,而恶性肿瘤就是常说的癌症,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途径已经有很多,包括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线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中医治疗等,其中化学疗法仍然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途径。[1,2]肿瘤患者接受大剂量化学治疗时需要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生理与心理压力,肿瘤大剂量化疗的PICC导管护理方案具有常规护理方案无法比较的优势,可以有效减轻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疼痛,同时减少麻醉次数,控制麻醉造成的副作用,另外可以提高肿瘤大剂量化疗的治疗效果。PICC导管综合应用护理方案已经广泛应用于肿瘤大剂量化疗中,下面将通过临床实验对比分析PICC导管综合应用护理与常规应用护理方案的治疗效果,为肿瘤大剂量化疗PICC导管综合应用护理方案的推广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了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受大剂量化疗的肿瘤患者,为了保证调查准确性,排除其中患有其他种类疾病的患者,选取其中101名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肿瘤患者51名,女性肿瘤患者50名,患者年龄范围介于24~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9±4.1)岁,52名肺癌患者,21名肠癌患者,11名胃癌患者,6名肝癌患者,6名乳腺癌患者。将抽取的样本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观察组是经PICC导管行化疗,参照组是经浅表静脉留置针行化疗。其中,观察组一共50名肿瘤大剂量化疗患者,患者年龄范围介于2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2±3.9)岁,参照组51名肿瘤大剂量化疗患者,患者年龄范围介于24~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4±4.2)岁。观察组与参照组的患者基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等)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1.2 护理方案
1.2.1 置管前护理方案
在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医护人员通过心理交流与患者建立信任感,逐步取得患者信任,了解患者身体与心理上的感受,同时,在潜意识层面上给予患者信心,让患者接受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可以向肿瘤大剂量化疗患者及其家属讲解PICC导管综合应用护理的相关知识,包括PICC导管综合应用护理方案的优缺点、置管部位、用处等。1.2.2 置管后护理方案
置管后护理方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为导管护理、卫生护理、皮肤护理以及肝素冒护理:(1)导管护理,导管护理必须主要输液的顺序,优先输入乳剂,之后输入非乳剂,输液前后必须保证导管清洁,一般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如果导管内产生血栓,使用1万U/min的尿激酶溶栓剂进行反复清洁;(2)卫生护理,卫生护理注意针对患者个人,并保证患者居住环境卫生整洁,避免患者二次感染;(3)穿刺护理,必须保证患者穿刺部位无菌化,每天更换穿刺部位的敷贴,医护人员跟踪监测患者穿刺部位的症状;(4)正压接头护理方案,可以到达静脉留置针封管的临床效果,每次推药、封管之后,需要利用安尔碘对注射口进行消毒,消毒后用灭菌的小敷料进行包裹,为了保证有效隔离,必须每周更换一次。[3]
1.2.3 拔管后护理方案 拔管时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首先将敷料去除,去除固定导管的胶贴,缓慢拔出导管,如果拔除时仍有阻力,可以对穿刺部位进行热敷,尽量避免暴力拔管。拔出后立刻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最后利用纱布按压穿刺部位,确定导管完全拔出后再处理掉。PICC导管综合应用护理方案中对患者危害最大的就是并发症,其中静脉炎就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方面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穿刺操作,另一方面患者穿刺后必须大幅度肢体活动。1.3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数据资料电子化,每次采样立刻输入电子数据库,数据的采集者是从业5年以上的具有丰富经验肿瘤科执业医师,数据统计工具采用最新的统计软件SPSS21.5,数据的分析主要采用正交对比法、图谱拟合分析法、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法,多种分析方法同时使用保证结果准确性。2 结果
对患者接受护理治疗后的效果进行量化评估,表1是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情况,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接受PICC导管综合应用护理方案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参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临患者舒适度对比
组别 观察组 参照组 P值 患者人数 50 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总有效率(%)
29(58.0)16(32.0)5(10.0)45(90.0)
51-25(49.0)12(23.5)< 0.05
< 0.05
14(27.5)< 0.05
37(72.5)< 0.05 3 讨论
化疗的是治疗恶性肿瘤最有效的方案之一,但化学治疗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时间静脉注射。恶性肿瘤大剂量化疗的传统护理方案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时间静脉输注,由外周浅表静脉进行静脉穿刺,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包括局部硬肿、静脉炎症、药液渗透等,另外,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生理痛苦,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4,5]常规护理方案给患者容易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且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有限,因此,必须建立长期有效的静脉输注通道。PICC导管综合应用护理方案是肿瘤大剂量化疗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对肿瘤化疗具有积极效果,同时有效提高恶性肿瘤大剂量化疗的治疗效果。PICC导管综合应用护理方案采用了全程护理的思想,从医护人员专业素质、医疗环境、标准化护理流程等方面提供了可行的护理途径。通过本文的实验可以看出,PICC导管综合应用护理方案的治疗舒适度达到90.0%,远远优于常规护理方案(72.5%),PICC导管综合应用护理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将PICC导管综合应用护理方案推广至临床治疗中,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我国肿瘤大剂量化疗护理的发展。参考文献:
[1]蔡珩玉.PICC导管在肿瘤病人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0.[2]王学群,倪建毛,雷洁洁,安原,王青娇,叶爱琴.长期留置双腔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和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14,09:1247-1248.[3]刘琳琳,杨艳,索艳英,徐蕾.PICC导管在肿瘤大剂量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及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14,30:6858-6859.[4]胡凌云.PICC导管在血液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J].当代医学,2015,19:100-101.[5]孙学珍,张夏玲,严云丽,李琴.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在晚期或转移性大肠癌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理研究,2012,22:2056-2057.
第五篇:PICC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及护理.
PICC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及护理
[ 10-11-08 09:22:00 ]
作者:高丽梅
编辑:studa09042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其在我院神经外科率先使用。由于神经外科病人在输液管理上存在几大特点:一是分时段使用脱水药物,多次穿刺及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损伤较大。二是治疗周期长,多在10天以上。三是病人存在意识障碍及躁动等,普通钢针及留置针容易脱针。四是重症病人需要肠外高营养治疗及留置静脉通道。鉴于以上几点原因,我们对适应病人在早期进行了置管,大大提高了病人的输液管理,从而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并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现就具体护理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5年10月至今共置管6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42岁。其中脑外伤34例,高血压脑出血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
1.2材料
均采用美国贝朗公司生产的PICC导管穿刺包,20毫升注射器2个,无菌手套2副,碘伏,棉签,肝素盐水一瓶,皮尺,弹力绷带。
1.3方法
1.3.1插管前的告知,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插管的目的及方法,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置管后的常规护理,征得同意后签知情同意书。
1.3.2插管前的皮肤准备及血管评估对穿刺侧上肢用肥皂液清洗干净,如病情不允许,局部用温水毛巾擦净。通常选用右侧的贵要静脉,其次为肘正中静脉及头静脉。通常还选一条备用血管,以备穿刺不成功时待用。
1.3.3插管时的体位
病人平卧于床上,插管侧手臂外展90度,指导患者头偏向同侧并贴近肩部。如患者不能配合,则请助手协助摆体位及肢体的约束。
1.3.4测量置管长度
置管长度为穿刺点至同侧胸锁关节后向下至第三肋间。
1.3.5操作步骤
消毒穿刺点周围10厘米范围的皮肤两遍后,戴手套,铺洞巾,建立无菌区。助手在穿刺点上方10厘米外结扎止血带,穿刺插管鞘成功后抽出针芯,送入PICC导管,导管至测量长度后抽出导丝,用肝素盐水冲洗管道,接肝素帽,穿刺点用一8×10厘米的8层纱布压迫外加一弹力绷带包扎压迫穿刺处,术后拍片证实导管位置。
1.4置管的护理
1.4.1严格无菌操作谨防导管源性感染的发生
操作者在操作前应洗手,操作中避免污染导管,术后24小时更换贴膜1次,如无渗血以后可5—7天更换1次贴膜。更换贴膜时,由下向上撕去贴膜。用碘伏彻底消毒穿刺点及周围外露管线,消毒范围大于3 m贴膜面积。要注意观察穿刺点周围有无红肿,对排除疾病本身造成的发热患者,应高度警惕导管源性的感染,必要时拔管,作导管尖端的培养。
[ 10-11-08 09:22:00 ]
作者:高丽梅
编辑:studa090420
1.4.2掌握正确的封管方法,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护士应该统一学习,对家属应指导到位,在输液完毕勿慌,勿夹闭输液器,翻身后应及时检查理顺管道。此外,应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及时巡视病房及时更换液体,密切观察输液速度及通畅度。统一护士封管方法,采用20ml注射器抽取20u/ml肝素盐水10ml行脉冲式的正压封管,也可使用正压堵头类。如输注液体为甘露醇、营养液、血浆等黏滞性药物后,则应先用生理盐水冲管,再用肝素盐水封管。
1.4.3进行安全评估,预防导管脱出
对病人的意识情况、合作程度等及时作出评估,并采取约束措施,加强导管末端的再固定。翻身时注意避免管道的牵拉折曲,班班加强对导管的重点交接班,检查导管的留置刻度,发现贴膜固定不牢靠时及时更换贴膜,重新固定。如导管发生移位时,应密切观察导管功能,及时行X线检查,确定导管位置。
1.4.4局部渗血的护理
我们通常采用一8×10厘米的8层纱布覆盖外加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行加压包扎期间指导抬高穿刺侧肢体,观察穿刺侧肢体有无水肿,并及时调整松紧度。对躁动患者进行肢体约束以减轻导管对血管的刺激损伤,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结果
本组置管60例中,除2例导管堵塞而未达到预期留置时间外,其余导管留置时间在31-58日,均达到了治疗周期,并无其它置管并发症的发生。讨论
PICC在输液管理上具有新时代的意义,其由于操作简单,在神经外科病人的使用中具有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等优势,已在广大的医院病区开展。但由于PICC为深静脉置管技术,其操作本身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及并发症,而且神经外科病人由于本身存在的意识程度上的障碍,不能积极配合的因素等,极易造成置管期间导管堵塞、脱出甚至断裂等潜在性危险。故对待PICC要有正确的认识及处理流程,对适合病人早期即置管,以免血管破坏过多才想起置管,而增加了置管难度。对置管病人及家属进行详尽的讲解,取得置管前后的配合。对护士采取统一学习、统一手法,加强护士的慎独精神及严肃认真工作态度,及时巡视病房,及时发现处理安全隐患,从而最终达到PICC置管病人的安全有效的输液管理。参 考 文 献
[1]车杰.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要点.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0(8B):51.[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