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信令网监测系统的建设(审核后)
信令网监测系统的建设
信令监测系统的建设
无线3G勘察设计院 王菊英
摘要:随着电信行业数据业务的不断发展,信令网作为电信支撑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地位不容忽视。本文主要介绍信令网系统及信令监测系统的作用、信令监测系统的体系架构、信令监测系统数据采集方式分析,另外对软交换网络信令监测系统与电路交换网络监测系统进行比较,分析其信令监测系统的不同之处,并对信令监测系统实际部署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七号信令、SIGTRAN信令、信令监测 1.引言
信令网是通信网的神经中枢,在电话网、移动网、智能网等通信网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信令网已成为现代通信网的重要支撑网。因此,通过对信令这一通信网的“神经元”的监测分析,就能判定电信网运行质量的高低。
“信令集中监测系统”是通过采集信令链路数据,对采集的信令协议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信令网的运行状态、运行性能以及信令网支撑的电信业务的运行质量、跟踪呼叫信令的过程等,及时发现信令网和电信业务网(如电话网、智能网、移动网等)的故障隐患,查找故障点,为故障的解决提供有利的工具。在网络资源、网络质量、通信业务等各类统计分析方面,信令监测系统作为专业网管系统和经营分析系统的补充,统计网络运行的详细指标,对故障进行定位分析,实现全网的实时呼叫跟踪,监测运营商QoS(服务质量)、网间SQA(服务质量协议)等。
信令监测系统主要是对No.7信令系统和软交换信令系统的监测。2.信令系统特点
2.1 NO.7信令系统的特点
No.7信令是一种局间信令系统,一般不负责用户终端和端局之间用户线上面 信令网监测系统的建设
信令的传输和处理,只负责交换机之间、局交换机和其他电信设备之间的信令传输和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和其他信令系统一样,No.7信令系统不负责进行具体语音信号的传输,但是它负责协调各种电信设备,使各种电信设备能够准确地建立语音链路,为用户提供服务。
从信令的传输方式来看,NO.7信令采用的是共路信令方式。共路信令方式是指信令的传输不像随路信令方式一样占据话路进行传输,而是把所有的信令信号都集中到一条专用信道进行传输。
从软件层次区分,NO.7信令系统可以分成包含三个功能级消息传递部份(MTP)和作为第四个功能级的业务分系统。三个功能级分别对应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物理层、链路层和网络层。作为第四个功能级的业务分系统建立在网络功能级消息传递部份的基础上面,实现了各种和业务有关的协议和功能,包括电话用户部份(TUP)、ISDN用户部份ISUP)、信令连接控制部份(SCCP)、事务处理应用部份(TCAP)、移动应用部份(MAP)和操作维护应用部份(OMAP)等,这些协议和功能对应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还有网络层的一部份(比如信令连接控制部份就属于网络层)。
No.7信令系统的设备主要可以分为三种:负责将交换机的查询信号转换成No.7信令的业务交换点(SSP)、负责转发信令的信令传输点(STP)、负责业务逻辑的业务控制点(SCP)。到目前为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已经建成了由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低级信令转接点(LSTP)和信令点(SP)组成的3级No.7信令网。
No.7信令系统不仅可以用来传送电话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中电路接续所需的局间信令,而且能在移动通信网中的移动交换中心(MSC)、访问位置登记器(VLR)、归属位置登记器(HLR)之间传送与用户漫游有关的各种位置信息;在智能网中的业务交换点(SSP)、业务控制点(SCP)和智能外设(IP)之间传送各种信息,支持完成各种智能业务;还可以在No.7信令网中传送各种操作、维护和管理消息。2.2 软交换信令系统的特点
软交换网络与传统的电路交换网络相比,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软交换网络将 信令网监测系统的建设
呼叫控制功能与语音媒体流传送功能分开,由不同的网元实现。而不是像传统电话网中均由交换机实现:其次软交换网络内部信令消息及媒体消息均承载在分组网络中传送。
软交换网络中的信令系统与传统交换网络不同。软交换网络内部的信令不再承载在传统的No.7信令系统中,而是采用IP数据网络传送;其次软交换信令系统中引入了很多新的协议,软交换系统中信令系统及协议如图1所示。
图1 软交换网络信令系统
从图1中可以看出,软交换网络中软交换设备(soft switch,SS)负责呼叫控制及处理所有的呼控协议,是软交换网络的核心设备。软交换设备将ISUP(ISDN用户部分)信令打包在SIGTRAN(信令传输)协议中,通过信令网关(signaling gateway,SG)与传统PSTN实现信令互通。软交换设备间采用SIP-I 进行交互;软交换设备与媒体网关(media gateway,GW)间采用H.248协议进行交互,实现软交换设备对媒体网关的控制;SIP智能终端与软交换设备间采用SIP信令进行呼控。传统 PSTN网元与SG间采用ISUP协议,可以采用传统的No.7信令监测系统对其进行监测。SIGTRAN、SIP-I、H.248、SIP(会话初始协议)承载在IP数据网中,这些协议在可传统的No.7信令监测系统上引入软交换信令监测系统实现监测功能。
3.信令监测系统的建设
3.1 信令监测系统的功能
软交换网络和传统电路交换网No.7信令监测系统的基本功能如下: 实时告警功能:可以对涉及信令的网络网元发生故障进行实时告警。信令网监测系统的建设
实时监测功能:可以对网络运行质量进行分析及为故障定位提供实时监测工具,包括呼叫跟踪、在线协议测试、实时接通率查询等。
网络性能分析功能:可以提供对网络质量、业务流量流向的综合统计分析。 用户行为分析功能:通过对主被叫用户号段的细化分析,可以了解各类用户的具体通话情况,并可根据通话方的分布情况及话务量的变化,对用户离网倾向、大客户业务倾向等指标做出分析及预测。
互联互通监测功能:对于关口局,可借助信令监测系统对互联互通的通信质量做实时监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准确定位产生问题的原因。
软交换网络的信令监测系统除了继承传统电路交换网信令监测系统的功能外,还有其特有的功能:
语音质量分析:软交换网络的语音媒体流承载在IP数据网中,软交换网络信令监测系统应实时监控分组数据网是否可以实现电信级语音质量。 IP承载网质量分析:软交换系统的IP数据承载网与传统的电路交换网络相比较在数据传送过程中会出现丢包、时延、抖动等问题。信令监测系统应可以进行实时监控,并快速定位、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IP承载网安全监控:IP数据承载网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受到恶意攻击。信令监测系统应可以对软交换网络中的信令进行全程跟踪及分析,为分析恶意的网络攻击提供数据。3.2 信令监测系统的体系架构
No.7信令监测系统与软交换网络信令监测系统的体系架构是一致的,如图2所示,分为接入层、采集层、处理层、存储层及呈现层。信令网监测系统的建设
图2 信令监测系统体系结构
接入和采集层的功能主要是在不影响信令传输的前提下,依据所采集信号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将所监测的信令接入信令监测系统。
处理层主要设备为前端机,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实现监测告警判断,信令链路负荷统计信令解析、合成,信令数据存储,即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去掉所采集信令消息中的填充单元等无效数据,进行CDR/TDR合成处理。由网络通信模块将合成好的CDR/TDR记录数据传送到其他服务器处理设备中。
存储层一般被称作中心站,中心站由数据库服务器、图形工作站等组成,设备之间组成局域网,实现对前端机输出的基本数据的综合分析与处理、存储、维护功能以及按照业务、协议、数据类型进行各种统计、分析和合理组织,实现系统的各种应用。
呈现层主要是指客户终端或者反牵终端。为客户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便于用户进行在线监测、告警分析、生成各种报表或者进行网络性能分析等,提供强大的分析应用。
在信令监测系统网络组织中,接入采集层及前端机一般设置在各本地网,而中心站通常集中设置。
3.3 软交换网络与电路交换网络信令监测系统的比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软交换网络的信令监测系统与电路交换网络信令监测 信令网监测系统的建设
系统相比较,其系统架构基本相同,都分为信息接入采集层、处理层及存储层等。但由于软交换网络不同于电路交换网络,其信令承载在IP数据网络中,所以其信令监测系统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1)监测的信令范围
传统电路交换网的信令监测系统只监测ISUP、TUP、MAP、INAP等信令,一般对E1端口进行信号采集,而软交换网络中除了需要监控传统电路交换网络中的信令外,还需要监控SIP、H.248、SIGTRAN、SCTP、RTP等信令,信号采集端口包括E1、FE及GE。软交换网络信令端口及协议的复杂性为软交换信令监测系统的实现带来新的挑战。
(2)信令采集方式
软交换信令监测系统与传统No.7信令监测系统相比较,不同之处主要是信令信息的采集方式不同。传统No.7信令监测系统一般采用高阻跨接的方式采集信令,而软交换网络中不同设备、不同类型的端口所采用的信令采集方式不同。
★ 传统交换网络NO.7信令的采集方式
对于传统交换网络,即基于NO.7信令网络主要通过对STP(信令转接点)、SP(信令点)信令链路所在的E1系统的监测来实现的。数据采集模块通过测试线连接到DDF配线架,以高阻不可逆隔离方式接入到信令链路,保证系统在采集数据的同时,不会将信号回送给信令链路。实时采集信令信息.通过和应用系统之间的连接把信息实时传递给应用系统。同时,支持时隙自动配置和物理状态测试功能。★ 软交换网络信令监测系统数据采集方式
在软交换网络中,采集信令的方式依据所采集信令接口不同,分为交换机镜像、以太网分路器(TAP)或者分光(光纤分路器)等多种接入方式。
软交换网络中信令系统包括PSTN侧信令及软交换网络内部信令。从图1中可以看到,软交换网络通过SG设备与PSTN实现信令互通,SG设备PSTN侧为E1端口,与传统No.7信令监测系统相同,可以采用高阻跨接的方式进行信令采集。
软交换内部信令包括SS、SG、TG、AG、IAD间承载在IP数据网络中的信 信令网监测系统的建设
令,其接口类型为FE接口或者GE接口。对于FE接口,有两种信令采集方式,即TAP及交换机镜像的方式;对于GE接口,一般采用分光(光纤分路器)接入的方式进行信令采集。
以下主要介绍软交换网络数据采集中特有的TAP方式及交换机镜像方式。(1)TAP方式
如图3所示,软交换设备与媒体网关(TG)等设备间信令串连接入TAP设备。经过TAP设备后,信令分两个方向,一个分支接入网关设备,另一分支接入前端机进行信令的初步分析。将TAP设备串连入网络后,不影响信令的联通性。在将TAP设备接入系统时,采用TAP方式进行数据采集,需要短时间中断业务。
图3 TAP采集方式
(2)交换机镜像方式
软交换网络中另一种信令监测的数据采集方式是通过在信令经过的以太网交换机上配置数据镜像对信令进行监测。这种方式没有其他设备的介入,对信令系统影响最小,操作实现比较简单,不需要中断软交换网络的业务,但是在以太网交换机上做数据镜像对以太网交换机的性能有所要求,当被镜像的端口流量较高,对于低端交换机,端口流量超过30 Mbit/s,对于高端交换机,端口流量超过50 Mbit/s时,不太适合采用这种方式。
软交换网络由于有多种信令端口,其信令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方式与传统的电路信令监测系统相比较,增加了TAP数据采集方式及以太网交换机数据镜像的方式。
传统电路交换网络中,高阻跨接的信令采集方式比较成熟,可以保证对信令 信令网监测系统的建设
系统不产生影响。软交换信令监测系统中TAP采集方式及数据镜像的方式各有优势及缺点,还需要完善,以保障在信令监测中对现网不造成影响,尽量不中断业务。
(3)信令监测系统的功能
软交换信令监测系统除了完成传统电路交换网信令监测系统的功能外,还可以进行软交换网络语音质量分析,进行IP承载质量分析,并对IP承载网进行安全监测。
3.4 信令监测系统的实际部署情况
目前各运营商对传统电路域的NO.7信令监测系统的建设都比较完善,随着软交换网络的部署,软交换网络信令监测系统开始商用。但鉴于软交换网络部署处于起步阶段,关于软交换信令监测系统标准的制订工作相对比较滞后。只是软交换网络部署较早的运营商制订了适合本企业的企业标准,如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制订的《软交换网络维护用测试仪表技术要求》等。
虽然软交换网络信令监测的标准制订工作还需要加强,但主流的测试仪表厂家已经能够提供软交换网络分析仪,对软交换网络的信令进行监测。
目前国内主流厂商,如中兴公司的软交换监测系统解决方案建立在原有No.7信令监测系统的基础上。软交换网络监测系统只有数据采集和前端机有所不同,其他如中心集中处理系统、数据存储系统等都可以与原No.7信令监测系统共用。
比较几种商用系统,各有独到之处。采用监测仪表,信令监测设备部署灵活,而建立在No.7信令监测系统基础之上的软交换信令信令监测系统更便于管理。不同的需求可以考虑采用不同的软交换网络监测方案。
在实际部署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重点考虑。
首先需要确定软交换网络中信令采集方式,目前串联信号采集设备的方式需要暂时中断软交换网络中被监测的信令或者媒体流通路,会暂时中断业务。数据镜像的方式虽然不需要中断业务,但会加重以太网交换机的处理负荷,不适合监测大量数据的场景。建议在监测数据量较小的情况下,采用数据镜像的方式,而监测数据量较大时采用串联采集设备的方式,并选择业务量较小的时段实施。信令网监测系统的建设
在实际部署中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软交换网络监测系统与原No.7信令监测系统是否需要统一建设的问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TDM电路交换网与软交换网络将并存。如果需要全程监控呼叫,需要中心处理层可以同时处理软交换网络及电路交换网络采集的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
在部署中还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软交换监测系统对软交换网络协议的支持程度。一般厂家对软交换网络协议的支持都是分期、分步骤的,所以部署软交换网络监测系统选型时需要结合网络需要、厂家协议的支持能力及时间表进行确定。
总的来说,软交换网络的监测仪表或者平台在技术层面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已经可以进行实际部署及商用。
6、结束语
软交换网络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运维成本,同时可以为用户提供宽带多媒体通信业务,是下一代核心网络演进方向。在网络运营中,信令监测系统有助于运营商定位故障、分析网络运行质量。软交换网络信令监测系统随着软交换网络建设的推进,其重要性日渐突出。本文对软交换信令监测系统的功能、体系架构及信令采集方式进行全面分析,旨在普及软交换信令监测系统知识,并希望对今后信令监测系统建设有所帮助。
第二篇:监测员监测协议书(审核后)
地质灾害隐患点专职监测员监测协议书
甲方: 乡(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己方: 监测员(以下简称乙方)
甲方根据省、市、区有关政策规定及实际工作需要,聘用满足一定条件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专职监测员(以下简称“监测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日常监测预警。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协议:
一、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
甲方聘用乙方监测 乡镇 村 组 地质灾害隐患点,该隐患点威胁 户 人。
二、甲方的权利义务
(一)甲方权利
1、监测员聘用的决定。
2、监测员的考核,按照考核结果发放专职监测员监测补助经费。
3、地质灾害隐患点发生危险时在第一时间获得相关信息。
(二)甲方义务
1、提供专业技术支撑(相关区级部门协助提供)。
2、提供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相关区级部门协助提 供)。
3、按照要求规范使用专职监测员监测补助经费。
4、对监测员进行上岗业务培训。
5、为监测员配备必要的监测工作装备和防护装备。
6、为监测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三、乙方的权利义务
(一)乙方权利
1、接受上岗业务培训。
2、接受配备必要的监测工作装备和防护装备。
3、在职期间享受乡镇人民政府为监测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4、按照考核结果获得群测群防专职监测员补贴经费。
5、考核合格后,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下优先续聘权。
6、作出重大贡献时获得相关奖励。
(二)乙方义务
监测员应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1、学习掌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基本知识,熟知所负责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位置、类型、规模、危险区范围、威胁对象、发展趋势、监测内容、监测方法、预警方式、安全撤离路线、临时避难场所等基本情况;
2、按要求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日常监测和地质灾害 隐患巡查排查。遇有极端天气和汛期应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遇有强降雨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做到雨前检查、雨中巡查、雨后排查,及时掌握隐患点的变化发展情况。当强降雨来临前或出现险情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并协助当地政府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
3、遵守汛期和地质灾害高风险期值班值守制度,认真做好值班记录,按时如实完整填写监测记录,定期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基层国土资源所报告监测情况;
4、妥善保管好配发的器具物品,协助维护好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牌、标识牌和监测设施设备等;
5、协助发放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主动积极宣传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常识,及时劝阻和上报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不当人为活动,协助开展防灾应急演练工作;
6、参加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举办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做好其他相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临时外出时要委托专人进行监测。
四、奖惩办法
(一)奖励。监测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部、省、市或区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予以通报表扬和奖励。
1、及时发现并上报地质灾害前兆信息,避免了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
2、及时通知群众撤离、协助政府部门组织群众避让,使受威胁的人员和财产得到及时转移,避免了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
3、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工作,连续五年没有因发生地质灾害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
(二)惩罚。监测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乡镇政府通报批评,扣减补助经费,情节严重的取消监测员资格,并视情节追究责任。
1、发现地质灾害隐患或隐患点出现加剧征兆后,不上报、无故拖延或故意隐瞒的;
2、监测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或疏忽大意,未能及时发现地质灾害变形变化迹象和险情,发生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
3、未按照要求开展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和隐患点监测,切实履行巡查、监测职责的;
4、连续三次(或主汛期连续两次)日常考核不合格且无正当理由的,或考核不合格的,应解除聘用合同并取消监测资格。
五、补助金额。甲方以 元/年的标准为乙方发放监测补贴。
六、本协议书(聘用合同)不作为乡镇人民政府聘用有关工作人员的依据。
七、本协议书一式四份,监测员、乡镇、区国土资源分 局、区财政局各执一份。本协议书一年一签。
甲方: 乡镇人民政府 甲方代表:
乙方:
201 年月 日
第三篇:舆情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前、中、后均可进行舆情监测,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关注,及时发生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
常态和非常态,自动搜索关注量较大的新闻和热点,通过对新闻及相关数据的挖掘、分析,及时发现社会安全隐患,及时发出预警信号,达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目的,做好社会安定防控工作。
舆情监测系统通过对热点问题和重点领域比较集中的网站信息,如:网页、论坛、博客等进行24小时监控,随时下载最新的消息和意见。下载后完成对数据格式的转换及元数据的标引。对下载本地的信息,进行初步的过滤和预处理,减少智能分析的工作量。对热点问题和重要领域实施监控,前提是必须通过人机交互建立舆情监测的知识库,用来指导智能分析的过程。对热点问题的智能分析,首先基于传统基于向量空间的特征分析技术上,对抓取的内容做分类、聚类和摘要分析,对信息完成初步的再组织。然后在监控知识库的指导下进行基于舆情的语义分析、倾向性分析,使管理者看到的民情民意更有效,更符合现实。最后将监控的结果,分别推送到不同的职能部门,供制定对策使用。
1.1 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 1.1.1 需求分析
通过对网页、论坛、博客、新闻评论信息的深度搜索和挖掘,实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媒体报道和公众舆论信息进行汇聚和统计分析,使市卫生局应急办人员能够随时了解社会公众的声音,每天自动生成舆情监测专报,上报相关领导,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
1.1.2 建设方案 1.1.2.1 网络舆情抓取
自动采集网络媒体发布的网络新闻、BBS论坛信息、博客内容信息,舆情采集用户只需输入一个待采集的目标网址即可实现图文结合采集到本地。网页采集模块在互联网上不断采集新闻信息,并对这些信息统一加工过滤、自动分类,保存新闻的标题、出处、发布时间、正文、新闻相关图片等信息,经过手工配置还可以获得本条新闻的点击次数。以网络论坛BBS为代表的交互性网络站点,往往是一些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爆发点。
1.1.2.2 网络舆情热点自动发现
对重要的热点新闻信息进行分析和追踪,对于突发事件引起的网络舆情,可以及时掌握舆情爆发点和事态。系统会根据新闻文章数及文章在各大网站和社区的传播链进行自动跟踪统计,提供不同时间段(1天、3天、7天、10天)的热点新闻。对每条热点新闻还可以查看新闻相关传播链,了解在某一时间段该热点新闻在哪些站点的传播数量。同样也提供热点帖子、热点专题等功能。
1.1.2.3 多维度关联的舆情展现
自动对每天采集的海量的、无类别的舆情进行归类,把内容相近的文档归为一类,并自动为该类生成主题词。可支持自动生成新闻专题、重大新闻事件追踪、情报的可视化分析等诸多应用。
1.1.2.4 舆情分析和统计
1、热点专题统计
热点专题总体分布、重点预警事件总分布、各类重点预警事件分布。
2、站点统计
可统计各采集站点的采集文章数、统计各论坛站点的采集文章数。
3、热点人名
系统自动抽取文章中的人名,并按该人名出现的文章次数进行统计,可查看热点人名的传播趋势。可按日期查询热点词语。
4、热点地名
系统自动抽取文章中的地名,并按该地名出现的文章次数进行统计,可查看热点地名的传播趋势。可按日期查询热点地名。
5、热点机构
系统自动抽取文章中的机构名,并按该机构名出现的文章次数进行统计,可查看热点机构的传播趋势。可按日期查询热点机构。
6、热点词语
系统自动抽取文章中的热点词语,并按该词语出现的文章次数进行统计,可查看热点词语的传播趋势。可按日期查询热点词语。1.1.2.5 舆情专报生成
根据配置的关键词信息,自动定时生成要求格式的舆情专报,提供给领导进行参考。
第四篇:基于信令监测的漫游短信和小区短信
基于信令监测的漫游短信和小区短信
曹建民1 郭宗昌2
1.深圳大学 深圳 518060
2.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 518057 摘要:漫游短信和小区短信服务系统都可以通过信令监测的方式实现,实现原理也很相似,但是两个系统实现的目标和投资规模有很大的差别。本文总结了两个系统的实现原理、组网方案、实现的功能和目标,为短信服务系统设计和选型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No.7信令 信令监测 漫游短信服务系统 小区短信服务系统 1 引言
随着GSM移动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网络覆盖面和拥有的用户数每年都在大幅增长。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运营商除了满足用户的基本通话需求之外,希望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全面的信息服务,以吸引更多的用户,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借助网络开展一些增值服务,为网络运营商带来更多的收益。
漫游短信服务系统和小区短信服务系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运营商通过监测GSM网络侧的No.7信令,随时跟踪和统计漫游用户或小区用户的活动情况。当漫游用户在某一城市或地区登录(位置更新)或某一特定用户进入某特定小区(CELL),系统立刻通知短消息中心,向漫游用户或小区用户发出短消息问候以及其他相关个性化服务;同时漫游用户或特定用户在该城市或小区漫游期间,系统始终把其当作“大客户”来处理,随时监测他们的数量、分布、通话及其与归属地的连接情况等,使其通话质量和接通率都有所提高;通过商业短信服务,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以及商家也可以得到更多的收益。
漫游短信和小区短信服务系统都是基于No.7信令链路的监测,但是实现的功能和要达到的目标却有很大的不同。正是由于目标和需求的不同,致使运营商大都分开建设两个系统,有时使用不同厂商的设备。即便使用同一厂商的设备,仍然要两次采集信令,重复投资现象较为严重,同时给工程和维护都带来了较大的问题。本文从技术原理出发,总结了漫游短信和小区短信的系统组网方案以及实现的功能目标,期望对漫游短信和小区短信的系统设计和选型提供帮助。漫游短信和小区短信服务系统的比较
2.1 实现原理
漫游短信服务系统和小区短信服务系统的实现原理很相似,可综合表述如图1所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漫游监测(小区监测)部分和短消息服务两部分组成。两个系统使用的硬件采集设备可以完全相同,使用的软件系统架构也非常类似,都是以信令监测的方式,获取No.7信令中相关信令,小区短信服务系统信令合成软件稍复杂一些。
(1)漫游监测(小区监测)部分
该部分是通过高阻跨接方式接入移动网的No.7信令链路,实时采集链路上的信令数据,监测、分析与用户漫游或小区用户有关的信令过程,合成用户事件记录(TDR)。
信令的采集可采用No.7信令仪或No.7信令采集系统的数据采集设备,如中兴通讯的ZXT2000-SCM采集模块等。采集模块需要能够采集GSM系统的A接口信令,因为在小区用户监测的场合,需要监视漫游用户的更小的位置或移动方向,须从信令小区标识(Cell ID)或其变化来判别。
每一个漫游用户或小区用户都会在信令网内形成自己的信令事件,从而在漫游监测部分内形成一个TDR数据。漫游监测部分负责将所有监测到的漫游用户和小区用户TDR数据发送到短消息服务部分去分析。
(2)短消息服务部分
短消息服务部分分析用户的TDR数据,建立异地漫游用户或小区用户数据库,通过X.25或者TCP/IP网和短消息中心连接。当用户的漫游情况满足一定的系统设置条件或小区用户满足一定的触发条件时,系统即刻向用户发送特定的短信或本地签约的广告信息等。
由于短消息服务部分包含了所有漫游用户或小区用户的TDR数据,因此可以利用这些数据静态统计分析漫游用户或小区用户的通话质量和存在的问题,为漫游用户或小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同时也可以统计分析网间的话务分布、话务流向等,为网络规划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2 监测方案
根据监测的信令链路位置的不同,可以实现不同用户的短信服务。具体可以有以下几种典型的监测方案。
(1)出/入省漫游用户的监测
出省或者入省的漫游用户,都要经过本省的STP和外省的STP链路进行位置更新,如图2所示。通过监测这些链路获取其中的位置更新信令,就可以实时监测到这些漫游用户,从而为这些用户提供服务。
(2)某个MSC范围内漫游用户的监测
在某一个MSC范围内,如机场、车站、码头等地出入的漫游用户,都要经过MSC到STP的链路进行位置更新,如图3所示。通过监测这些链路获取其中的位置更新信令就可以实时监测到这些漫游用户。
(3)某一特定区域内用户的监测(小区短信)
对于某特定区域,如高速公路、街道、商场等较小的区域内用户监测比较复杂,如图4 所示。首先要监测BSS到MSC的链路(A接口),由此获取漫游用户所在的小区标识以及IMS I 和TMSI的对应关系;同时也要监测该MS C到STP的所有链路(D接口),通过该接口的位置更新和寻呼等消息,可以得到该用户的MSISDN和IMSI的对应关系。通过比对A接口和D接口的两组对应关系,就可以得到MSISDN号和Cel l ID的对应关系,从而达到实时监测小区用户的目的。在有些场合下,如使用北电的交换设备,还要监测MSC间的G接口,因为在漫游用户位置切换更新时,为了保护手机的IMSI,设备使用的是MSC临时分配的TMSI,这样漫游地的MSC要通过G接口向前一个MSC索要IMSI,然后才能通过D接口进行位置更新。小区用户数据(来自GSM网络A接口、D接口以及可能的G接口)包含了大量的用户和电路信息,要进行事件合成。合成的事件一般应包括用户的IMSI、MSISDN、CellID、登录时间以及其他通话质量的信息等,组成一个漫游事件记录,供短消息服务模块部分分析和处理。
这个监测方案和前两个监测方案(漫游用户的监测)最大的不同是,不仅仅只是监测到漫游用户,还能够监测到小区内所有活动的用户,而且小区范围较小,因此被称为小区用户监测,相应的系统也被称为小区短信服务系统。
2.3 两个系统的比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小区短信服务系统和漫游短信服务系统的监测规模有很大的不同,小区用户的监测需要监测网络A接口、D接口等信令链路,而且我们知道,一般A接口的信令链路数要远多于D接口链路,因此小区短信服务系统的建设规模要远大于漫游短信服务系统。另外两个系统还存在着很多相同点和不同点,详见表1。
总体上来说,漫游短信和小区短信都不要求手机用户在终端上设置,进入相应的区域就可以收到相关的短信;两个系统都是通过监测相关信令来判别手机的活动,因此短信发出手机是否收到都需要用户的验证;两个系统接收短信的时效性都较强,这是共同点。
两个系统最大的不同点是接收短信的范围和用户不一样,漫游短信是针对漫游用户在一个相对较大区域内,因此只适合运营商发一般性的问候短信,提高运营商的服务质量;小区短信则是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特定地点),针对特定用户(可能包括漫游用户),在一因此这种消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具有较高的商业用户价值,可用于企业(商家)发布广告和服务类的信息,能够成为一种典型的增值服务。
正是由于两个系统有以上的不同,漫游短信和小区短信服务系统在建设时一般都是单独建设,但是两个系统都是通过采集相关信令链路来完成的,而且两个系统需要采集的信令链路有重复的部分(D接口链路),因此在实际设计和施工时,经常要多次跨接采集,给施工和维护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且造成了重复投资。
既然两个系统都是通过信令监测来实现的,因此在设计和选型时,完全可以选择同一厂商的设备,不但能够通过一次信令链路的采集,实现漫游短信服务系统和小区短信服务系统,而且还可以实现No.7信令监测功能,做到信令监测、漫游短信服务、小区短信服务的“三合一”,很好地解决了以上存在的问题。结束语
本文总结了短信服务系统的原理和几种典型的实现方案,比较了这几种方案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结合实现原理描述了漫游短信和小区短信服务系统实现功能和目标的差异点。针对目前存在着两种系统独立建设、重复投资的问题,本文推荐使用同一厂商的设备,通过一次采集实现包括No.7信令监测、漫游短信服务、小区短信服务的功能。
第五篇:建设VOCs在线监测系统的必要性
建设VOCs在线监测系统的必要性
VOCs在线监测是目前环境监测中较重要的一大监测项目,这是因为VOCs污染已成为当前环境污染中的主要污染之一。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按照监测对象,环境监测分为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两种。VOCs在线监测属于污染源监测。
就目前而言,VOCs已成为当今大气保护中最大的一只“拦路虎”。这是因为VOCs不仅是近地层臭氧形成的重要前体物,还会导致城市灰霾和光化学反应的发生,对环境和人体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影响。早在2010年,国家就将其列为了重点防控污染源。
大部分的人认为,既然VOCs污染严重,那就对其针对性的治理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建设VOCs在线监测系统呢?这是因为:
1、寻找和发现有毒有害VOCs种类,为提高空气质量提高依据;
2、实时监测环境VOCs变化,及时预报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或对突发事件预警;
3、分类监测VOCs,了解VOCs在大气中变化动态,为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4、VOCs监管治理刚起步,基础数据缺乏,需要加强监测,掌握环境中VOCs分布情况;
5、工业快速发展,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加剧,严重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
6、经济发展迅速,机动车数量快速增加,尾气排放量增大,需要加强监管;
那么,如何才能在线监测VOCs呢?目前市面上主要采用传感器技术进行VOCs监测。根据监测方式的不同,可分为PID和FID两种方式。
PID又称光离子检测器,采用一个紫外灯来离子化样品气体,从而检测其浓度。当样品分子吸收到高紫外线能量时,分子被电离成带正负电荷的离子,这些离子被电荷传感器感受到,形成电流信号。紫外线电离的只是小部分VOC分子,因此在电离后它们还能结合成完整的分子,以便对样品做进一步的分析。
FID又称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采用氢火焰的办法将样品气体进行电离,这些电离的离子可以很容易的被电极检测到,这些样气被完全的烧尽。因此,FID的检测对样品是有破坏性的,检测完毕后排出的样品是不能在用来做进一步分析的。
解决VOCs污染,不仅仅需要正确的治理方法,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也是一大重要手段。此外,在线监测还能为控制污染源排放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同时也是解决污染纠纷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