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15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简答题、辨析题汇总

时间:2019-05-14 23:48: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05615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简答题、辨析题汇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05615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简答题、辨析题汇总》。

第一篇:05615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简答题、辨析题汇总

05615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简答题、辨析题汇总

简答题

*

21、如何合理表达教师积极情感?

答:

1、使用积极的语言过学生以鼓励。

2、充分发挥表情的作用。

3、利用动作表达积极情感。

4、多种沟通手段的综合运用。

*

22、应如何培养教师积极的情感?

答:

1、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

2、不断增强职业荣誉感。

3、在育人成才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

4、在创造性劳动中体验自我价值感。

*

23、人民教师的情感调控的意义?

答:

1、防止干扰教学过程,降低教学效果。

2、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

3、克制或合理宣泄不良的情感,促进身心健康。

*

24、教师消极情感调控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

1、知足常乐。

2、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3、心理换位。

4、转移认知对象。

5、合理宣泄。

6、升华调控

7、自我安慰

8、一笑了之

9、快乐作业。

*

25、好教师应具有什么特征?

答:第一、控制班级的能力;第二、对学生个人关心和同情;第三、把课程教好,使学生学懂学会。第四、耐心;第五、教的方式让人有兴趣,鼓励学生的热情和信心,使他们学会;第六、行为上高标准,使学生尊敬。第七、喜欢并尊重儿童,师生关系好。第八、对于教学热忱专致。第九、又容易接近、令人愉快的性格,第十、对所教的学生的性格彻底了解。

十一、有幽默感。

十二、对待问题掌握灵活。

十三、公正。

*

26、性格与身心疾病的关系。

答:心身医学家研究发现,尽管人们的性格千差万别,但其中又有共同的方面,性格对人体疾病,尤其是身心疾病的发生、发展合病程的转归都有明显的影响,身心医学家巴登研究发现,同一疾病的患者往往具有类似的性格特点。如偏头疼患者的性格特点是:尽善尽美、死板、好争、嫉妒。*27如何培养良好的性格?

答:

1、读书明理,增强自我完善的方向性。培养塑造良好性格,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是最理想的。

2、内省慎独,加强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在通过自我教育塑造良好性格的过程中,内省和慎独是自我完善的两个基本途径。

3、虚心求教,严于律己。

4、实践锻炼,磨练性格。

*

28、谈谈嫉妒的产生原因及其克服方法。

答:第一、形成原因:①在早期成长环境中,家长、教师的“攀比”心理及相应的教育方法。②自我中心、虚荣心强、心胸狭隘、眼光短浅、知识浅薄。第二、矫治措施:①加强自身内在的修养。②缩小“我”字。③善于自知。④为自己设计切合自己实际的生活目标,并不断为之努力

*

29、成功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有哪些启示?

答:(1)教师对学生要有积极的期望和要求。(2)要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3)合理地运用鼓励性评价,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4)改变学生的消极的自我观念和自我形象,恢复学生的自尊心,增强自信心,树立积极的理想目标,是成功教育的最大成功之处。

*30、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评价学生(应遵循的原则)?

答:

1、评价要全面客观,首先要有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其次收集信息要全面、客观。

2、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发展,评价的方式必须服从评价目的。评价要能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发展的主动性与自觉性,鼓励他们不断进取。

3、评价要有发展性,教师要用发展的观点和标准来评价学生,切忌要僵化、固定的眼光来看待他们。

*

31、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因素分析。

答:

1、内因方面:影响学习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大类。(1)智力因素反映的主要是人们的认识水平,是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教育影响的共同结果。(2)非智力因素通常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各项心理素质,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绪、情感、意志、自我观念、性格特征等。

2、外因方面: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外因主要是教学环境,其中包括教学模式、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三个方面。(1)教学模式:指反映特定教学理论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的相对稳定而设计的教学活动结构。(2)课堂心理气氛是一种微观的心理环境,是由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综合而成的。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3)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心态的重要因素,改善和协调好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

32、教学中如何贯彻积极情绪这一心理卫生原则?

答:(1)教师本身先要有一个积极的情绪体验,同时要有较强的感染力。(2)教师的教态要亲切、热情、和蔼可亲,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富有幽默感。(3)教学方式、方法要直观、形象、丰富多样,富有趣味性。(4)创设团结互助、好学上进的集体风气。

*

33、教学中如何贯彻体验成功这一心理卫生原则?

答:(1)确定教学目标要实事求是,设置教学目标要有弹性,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真正体现“因材施教”。(2)教学评价应体现鼓励性的原则,要使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充分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与长处;要引导学生多运用自我评价,充分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使他们不断增强自信心,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3)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

34、教学中如何贯彻合理负担这一心理卫生原则?

答: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者的素质,这是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关键。

2、增加教学管理中的科技含量,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

3、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少课外练习的负担。

4、适当减少考试次数,合理控制职业总量。

*

35、教学中如何贯彻民主自治这一心理卫生原则?

答:

1、教师首先要增强民主意识,实行民主化的课堂管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态度。

2、师生共同协商制订课堂教学中的各种行为规范标准,教师对学生的各项要求应尽可能争取学生的认同后再去执行。

3、在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应以积极的引导为主,以消极的限制为辅,尽量避免激化矛盾,防止师生间的直接冲突。

4、对违反课堂行为规范的行为,应尽可能通过集体舆论,借助集体压力来解决。

*

36、谈谈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途径和方法。

答:

(一)充分利用知识作载体创造力的形成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媒介和载体。一方面,知识越丰富,联想也就越丰富,解决问题的思路就越开阔;另一方面,有关创造方法和技巧的知识越丰富,创造的成果就会越丰富,水平也就越高。

(二)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安排教学内容上要注意研究教学内容是否渗透了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否注意运用教材的内容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尽可能使用科学探索教学模式和发现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一种复合型的思维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形式逻辑思维与辨证思维、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等思维方式都有重要的作用。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

*

37、简述人际关系的类型。

答:(1)以感情为基础的人际关系(2)以利害为基础的人际关系(3)缺乏任何基础的陌路关系。

*

38、简述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答:

1、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满足基本的心理需要

2、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人保持愉快的心境

3、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

4、不良的人际关系会损伤身心健康。

*40、教师如何处理与领导的关系?

答:

1、我们都是教育者,在学校里,校长与教师的关系既是上下级的关系,又是平等的同志关系。

2、了解领导的需要,教师首先要满足领导获得尊重的需要,支持领导的工作,队领导的工作成绩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承认。

3、争取领导的支持,一个教师只有尊重、信任领导,听从领导指挥,才能得到领导的支持。

*

41、教师如何处理与同事关系?

答:第一、独木难成林,学校是一个集体,教师在学校里是作为一个教育集体共同担负育人任务的。

第二、不要文人相轻,要辩证的看待自己的已有成绩,要看到自己的每一点进步中都包含着其他人的心血,不是单凭个人努力的结果,要给自己订出更高的目标,确定更远大的志向。第三、团结协作,共育良才。要尊重同事的劳动,维护同事的威信,同同一学科的教师要团结互助,互相学习,同一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密切配合。

*

42、师生关系对学生有什么的影响。

答:(1)师生关系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2)师生关系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3)师生关系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4)师生关系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

43、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答:(1)教师的领导方式(2)教师的指导态度(3)教师的个性特征(4)教师的专业能力

*

44、师生冲突的产生及其解决方法?

答:师生冲突的产生:师生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种关系本身就是一组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发生冲突。师生冲突的解决方法:第一,教师用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热情耐心地帮助学生,使学生不断加深对教师的了解。第二,在师生冲突不可避免时,教师要冷静,防止冲突加剧。第三,在冲突中,教师应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找出冲突的症结和自己思想方法与工作上的不足,不能采取强制的做法。第四,教师不能为了解决师生冲突而放弃原则,屈从于学生的压力。

*

45、教师如何尊重与信任学生?

答:第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学生与教师在道德人格与法律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第二、教师要尊重学的个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孩子,因此不能把学生培养成一模一样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人。第三、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学生也是如此。*

46、心理诊断的任务是什么?

答:

1、确定状态是否正常,2、确定问题的性质和原因。

3、确定问题的程度。

4、预测发展前景。

*

47、简述考试焦虑的主要表现及矫治措施。

答:表现:临近考试和在考场上就出现紧张、担忧、注意不能集中、记忆堵塞、思维迟钝并伴随食欲不振、失眠、血压升高、手脚冰凉、腹泻严重甚至发生休克等生理异常现象。矫治:第一,帮助压力过大的学生重新认识考试的价值,调节自己的期望值,减轻心理压力;第二,帮助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恢复或增强自信心,减轻对考试结果的不必要的担忧;第三,教给学生一些自我调控的方法,使他们能够控制过度紧张的情绪;第四,症状比较严重的,建议到专门的咨询部门去寻求帮助。

*

48、简述强迫症的主要表现形式。

答: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神经症,主要表现是经常出现一些无意义、不必要、妨碍正常生活和工作而自己又无法控制的观念、意向或动作。

*

49、简述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原则及程序。

答:(1)针对性原则。这一原则是强调了活动目标的针对性。(2)民主性原则。这一原则是对师生交往方式提出的要求。(3)活动性原则。这一原则是对活动形式方面的基本要求。(4)参与性原则。这一原则是对活动主体方面的基本要求。设计程序:(1)明确目标确定辅导活动的目标要做到具有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2)确定内容内容的确定要以目标为依据,要紧紧围绕目标的实现来安排有关内容。(3)选择形式形式的选择要服从目标和内容的需要,要体现内容与形式的辨证统一。

*50、心理辅导活动的特点?

答:(1)目标的单一性:心理辅导活动的目标比较单一,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2)内容的补充性:心理辅导活动的内容通常都是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来安排,有许多内容可以成为传统教育的重要补充。(3)形式的独特性:心理辅导活动在形式上有许多独特的地方。

*

51、简述心理辅导活动的实施要领

答:(1)明确角色。教师在心理辅导活动中应扮演设计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在活动过程中应当发挥导演的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始终是活动的主体。(2)开放自我。教师应当以平等的身份和开放自我的姿态,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并对学生起到启发和引导的作用。(3)机动灵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原定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

*

52、简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区别。

答:(1)在内容上,学校政治思想教育多从政治理论、伦理道德、法律规范的角度,在“他律”的基础之上,着眼于学生社会行为规范的养成;而心理辅导与咨询则是从社会学、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医学的角度,以人为本探讨人的内心世界。(2)在方式和目的上,学校政治思想工作多采用宣传、说教、批评、表扬、提供榜样、纪律约束等方式,促使人逐步完成社会化的过程;而心理辅导与咨询则通常采用交友、共情、倾听、接纳、参与、鼓励、辅导、训练等方式,注重在“自律”的基础上,强调人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完美,助人自助自强。

*

53、心理咨询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

答:(1)心理咨询是一种人际帮助活动;(2)心理咨询是一个人际的互动过程;(3)心理咨询是助人自助的过程。

*

54、什么人需要心理咨询的帮助?

答:第一、有心理困难以及轻度神经症患者。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一些严重的病态性格及精神分裂症病人不属于咨询帮助的范围之列。第二、对正常人的指导和帮助。对涉及到“潜能开发”和“人的发展”有关的学生、家长、老师给与辅导,帮助人克服成长过程中的障碍,使其潜能得到最佳的发展。在学校心理咨询中重点是对那些在学习、适应、发展、择业、交友、等方面遇到困难的学生给与辅导与帮助。

*

55、心理咨询的原则有哪些?

答:

(一)指导与交友——交友原则

(二)理解与共情——共情原则

(三)助人自助——自助原则

*

56、建立咨访关系的技术有哪些?

答:

1、善用“请谈”,2 分类筛选。

3、集中滑梯、4、巧妙的鼓励、5、开放式提问、6、注意倾听、7、妙用沉默。

57、简述不健康心理的划分依据及种类。

答:不健康的心理依据心理功能受阻的程度,一般分为: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1)心理问题(2)心理障碍(3)心理疾病

58、简述西方心理卫生运动的历史(起源、发展、典型人物等)。

答:古罗马医生盖伦在其著作中就提出“感情卫生或精神卫生”的问题。当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开展始于正确认识精神病及给精神病人以人道主义待遇。第一,法国医生比奈是心理卫生运动的倡导者;第二,费尔赫特斯列宾写了《关于心灵营养问题》、邵尔茨写了《关于精神营养问题》一书,被称为心理卫生运动的先驱;第三,弗洛伊德和巴甫洛夫的有关理论为心理卫生学的产生起了奠基作用。第四,1908年美国的比尔斯发表了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和体会而写成的《自觉之心》(我国翻译为《一颗自我发现的心》)。以此为标志,现代心理卫生学诞生。比尔斯被称为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发起人或创始人。

59、简述我国心理卫生运动的历史。

答:第一,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多著名思想家都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问题有过精辟的论述。第二,在古代许多医学典籍中也都提到了有关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的问题。第三,我国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开展始于20世纪30年代。

60、简述心理卫生工作的目标。

答:心理卫生的三级目标:心理疾病的治疗、心理障碍的预防和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都已经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得到了贯彻。61、简述心理卫生学的基本任务。

答:第一,研究并揭示心理健康的本质及其制约因素,探索维护心理健康的最佳途径及有效措施。第二,研究和发现人生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与方法。第三,开展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开展面向广大群众的咨询服务活动,以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

62、为什么说心理卫生工作进入学校以后,对传统的学校教育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答:心理卫生工作进入学校之后,对传统的学校教育起了重要的补充作用。表现在:

1、在目标任务上心理卫生的三级目标:心理疾病的治疗、心理障碍的预防和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都已经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得到了贯彻。

2、在理论基础上:心理卫生学及其许多相关学科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有效地拓宽和深化了教育学的研究领域。

3、在工作内容上: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包括了人生观、世界观和生活态度等方面的内容,而且还涉及了人际关系辅导、自我观念调节、自我监控训练、态度矫正、情绪调控与行为习惯矫正,以及常见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防治等内容;

4、在实施途径上: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发挥学科教学和班集体活动等基本途径的作用,而且十分重视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作用,这是最具有专业特色的一种途径。

5、在手段方法上:心理健康教育大量汲取了心理辅导与咨询中的一些原理与方法,注意体现平等性、理解性、自助性等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气氛感染、角色扮演、心理暗示、自我调控等方式方法,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

63、简述心理应对机制的类型。

答1)从应对的自觉性水平看,可分为自发的应对和自觉的应对。第一,自发的应对方式。第二,依据应对方式的效果,可分为积极的应对和消极的应对。

64、简述不合理的比较方式有哪些?

答:常见的不合理的比较方式主要有:A:总是与所得多于自己的人比较。B:以己之长比彼之短。C:爱同身边熟悉的人或身份地位与自己相当的人进行比较。D:以自己的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为标准与他人做比较

65、谈谈如何使用合理的比较方法?

答:A: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B:单一因素比较与系统比较相结合的方法。C:绝对比较与相对比较相结合

66、谈谈如何通过有效的自我调节来改善自己工作态度?

答:

1、培养工作兴趣:(1)工作丰富化。(2)确定发展目标,培养间接兴趣。(3)“假装”对工作感兴趣。

2、增强自我效能感:第一,重新调整期望值,给自己定的目标要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第二,要找到正确的参照标准。第三,要从多种积极的体验中去积累和增强自我效能感。

3、使工作内容丰富化。

4、要有一颗平常心。

67、简述不合理信念的表现。

答:

1、完美主义倾向。

2、寻求绝对公平。

3、以偏概全。

68、简述克服完美主义倾向的方法。

答:(1)自我质辩。即同自己的完美主义要求进行辩论,从中发现不合理之处。(2)自我分析。(3)角色互换。即把那些要求别人的期望标准用到自己身上,体会一下被别人苛求的感受。(4)改换比较的参照系。

69、简述克服寻求绝对公平心理的方法。

答:(1)进行认知调节。(2)正视现存的不公平现象。(3)改变比较的方法。

70、简述克服以偏概全心理的方法。

答:(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会辨证地看问题。(2)深入实践,调查研究,对认识现象尽量有较全面的和深入的了解。(3)独立地分析判断问题,不要不加思考地人云亦云。(4)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看问题,不要从一己私利出发看问题。

71、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答:(1)从发生顺序和层次水平上看,情绪的出现较早,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而情感的出现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2)从产生的基础看,情绪主要同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情感主要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3)稳定水平看,情绪带有明显的情境性;而情感具有稳定性。(4)从表现方式上看,情绪具有鲜明的外显性;情感的表现方式具有内显性。

72、简述情感的一般功能。

答:(1)动机功能。(2)适应功能。(3)信号功能。

73、简述情感的教育功能。

答:(1)教师的积极情感是献身教育事业的动力源泉。(2)教师的积极情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3)教师的积极情感是取得教育教学效果的基本条件。

74、简述性格的涵义。

答:是表现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1)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他的行为方式中的个性特征。(2)性格是一个人的独特的、稳定的个性特征。(3)性格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和世界观,在个性中具有核心的意义,具有道德评价意义。此外,一个人的性格规定了个性的其他方面,如能力、气质的发展方向,影响到能力、气质的表现。

75、简述性格的结构。

答:

1、性格的态度特征:对他人、集体、社会;对自己;对活动、生活、学习、劳动。

2、性格的意志特征:即对自己的行为调节和控制方面的性格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主导心境和情绪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方面的性格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在认知风格方面的性格特征。

76、简述性格的分类(荣格:“大五”;A、B型理论)。

答:第一,性格的机能说:分为(1)理智型。(2)情绪型。(3)意志型。(4)混合型。第二,向性说(瑞士的心理学家容格提出)(1)外倾性;(2)内倾性;3)中间型。第三,独立—顺从说(1)独立型;(2)顺从型。第四,社会文化或价值取向说将性格分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力型和社会型。第五,“大五”人格结构(1)外倾性(2)随和性(3)认真尽责(4)情绪稳定性(5)求新性。

77、谈谈应如何矫治自卑性格?

答:①首先从调整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入手。②增加成功的体验。③放大自己的优点,以补偿自身的弱点。④表现真实的自我。

78、谈谈应如何矫治嫉妒性格?

答:①加强自身内在的修养。②缩小“我”字。③善于自知。④为自己设计切合自己实际的生活目标,并不断为之努力。

79、谈谈应如何矫治孤僻性格?

答:①主动与人交往。②多参加活动。③深交几个朋友。④主动关心别人。

80、简述教师中存在的不良性格。

答:(1)自卑(2)怯懦(3)嫉妒(4)狭隘(5)暴躁(6)孤僻 81、简述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因素。

答:影响学习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大类。(1)智力因素反映的主要是人们的认识水平,是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教育影响的共同结果。具有正常的认识能力是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基本条件,较高的智力水平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但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主导因素并不是智力因素。(2)非智力因素通常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各项心理素质,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绪、情感、意志、自我观念、性格特征等。

82、简述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外部因素。

答: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外因主要是教学环境,其中包括教学模式、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三个方面。(1)教学模式指反映特定教学理论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的相对稳定而设计的教学活动结构。(2)课堂心理气氛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3)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心态的重要因素,改善和协调好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83、简述教学模式包含的成分。

答: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内容:步骤安排、师生交往系统、反馈方式和支持系统。不同的教学模式中,四个部分有不同的特点。

84、简述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卫生原则。

答:教学心理卫生原则包括积极情绪原则、成功体验原则、合理负担原则、民主自治原则。

85、谈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

答:

1、教师首先要有较新的教育观念,要有正确的人才观、师生观,要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重要的目标列入自己的工作任务之中。

2、教师要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包括广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课外知识,关于创造力培养与训练的原理与方法,关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理论等。

3、教师本人应具备适合培养创新人才的良好个性特征。

4、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方面形成一些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特点与特色。

5、鼓励青少年的异想天开。丰富的想象力是构成创造能力的重要成分,应打破任何束缚青少年思维活动的桎梏,鼓励他们异想天开。

86、简述学校里的人际关系的类型。

答:

1、上下级关系

2、同事关系

3、师生关系

4、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5、同学之间的关系

87、简述人际关系中的心理成分(因素)。

答:人际关系是多种心理因素的复合体,其基本成分是认知、情感和行为。

1、认知——人际关系建立的前提和基础

2、情感——人际关系的核心因素

3、行为——人际关系的表现方式。

88、简述教师领导方式的类型。

答:教师的领导方式主要有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教师不同的 领导方式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民主型的领导方式的师生关系是最理想的。

89、简述教师应具备的心育能力。

答:教师要完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必须具备较强的心育能力。即心理诊断能力、心理辅导能力和心理咨询能力。

90、简述心理诊断的过程。

答:

1、确定对象

2、明确目的3、收集资料

4、综合评价

91、简述多动症的表现及矫治措施。

答:(1)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耐心、要多鼓励,少训斥,严禁打骂,减轻其心理压力,防止因过度紧张而使症状加重;(2)要有适当的要求;(3)采取各种行为训练的方法;(4)多安排一些户外活动;(5)严重的到医院就诊并适当使用药物。

92、简述学习技能障碍的矫治措施。

答:(1)采取支持性疗法,以鼓励为主,培养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改进学习方法;(2)在专家指导下开展有针对性的基本技能训练和特殊强化训练;(3)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及时到医院请医生给以治疗。

93、谈谈厌学症和学校恐惧症的成因及矫治措施。

答:(1)了解清楚致病原因,通过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转变态度,改进方法,从根本上消除应激源,如果一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也可以考虑通过换班、转学等措施,使学生脱离应激源。(2)进行心理治疗,一般可采用支持疗法和脱敏疗法,帮助学生逐渐减轻厌学情绪和恐惧感;3)指导家长调整教育态度与方式,多关心、理解孩子,主动与老师保持联系,相互配合,改善教育环境;(4)药物治疗,对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可由医生开一些抗焦虑药物作为辅助性治疗。

94、简述心理辅导活动与课堂教学、一般班级活动或团队活动的区别。

答:(1)目标的单一性。心理辅导活动的目标比较单一,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2)内容的补充性。心理辅导活动的内容通常都是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来安排,有许多内容可以成为传统教育的重要补充。(3)形式的独特性。心理辅导活动在形式上有许多独特的地方。

95、简述心理咨询的任务。

答:

1、为遇到心理困扰的学生提供帮助,帮助他们找出自己烦恼和困惑的深层原因

2、帮助学生增强自知之明,确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3、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诊断,作出初步的鉴别和判断

4、为教师、家长提供有关的信息,指导他们改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96、简述心理咨询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答:

1、精神分析的咨询理论。常用的具体方法有:自由联想法、释梦法、疏泄法、领悟疗法、暗示法与催眠疗法等。

2、行为主义咨询理论。具体方法有:系统脱敏法冲击疗法厌恶疗法自信训练法代币强化法放松法生物反馈法消退疗法、行为塑造法等。

3、人本主义咨询理论。具体方法有:理性情绪疗法认知转变法自我指导训练法应对技巧训练法隐匿示范法等。

97、简述心理咨询的一般过程。

答:

1、建立咨访关系

2、收集信息

3、分析诊断

4、咨询与治疗

5、结束咨询

98、谈谈在心理咨询中为什么要运用共情原则

答:(1)共情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首要条件。(2)共情使来访者感到一种人格的尊重,善解人意的关注,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畅所欲言。(3)共情使来访者感到自己被对方接纳而产生愉快和满足,从而使友好的咨询关系得以健康的发展。(4)共情能促进来访者的自我了解、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增进其自我成长。(5)共情对于一些情感饥渴者,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篇:5615《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简答题

第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第一篇 基本原理 第一章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四、简答题 1健康的涵义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也就是说,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还应有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只有当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在一种良好状态时,才是真正的健康。2心理健康的涵义

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与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综合而言,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3制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

1、统计常模根据统计学的正态分布曲线,可认为处于总体平均标准范围内者为心理正常,偏离这一范围者就是异常。

2、社会规范以社会规范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状况的标准,并以此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是否正常。一般而言,有心理障碍者必然偏离社会规范,但偏离社会规范者未必都有心理问题。

3、生活适应以生活适应作为判断人们心理正常与否的标准,是以个体是否表现出与生活环境及需要相一致的情感、言语、思维、行为等为依据的。

4、临床诊断以本人或他人是否观察或检测到某些心理疾病的症状和致病因素,来判断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5、主观经验以个人的主观经验或感受来判断其心理健康状况。

4心理健康标准的科学界定

根据对心理健康的结构关系和核心要素的认识,并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我们将心理健康的标准界定为:

(一)智力水平正常

(二)自我意识正确

(三)人际关系和谐

(四)生活平衡积极

(五)社会适应良好

(六)情绪乐观向上

(七)人格统一完整

第二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

质与目标

四、简答题

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涵义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很明确的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定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2、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与具体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1)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3)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两者的不同点:(1)理论基础不同(2)学生观不同(3)目标侧重不同(4)工作内容不同(5)工作原则不同(6)方法手段不同。两者的联系: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具有紧密的联系。(1)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脱离德育的要求,因为德育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2)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丰富了德育的内容,扩展了德育的方法,增加了德育的途径,巩固了德育的基础,强化了德育的地位和功能,使德育在新的历史时期与其他教育获得了更为和谐的统一。因此,两者既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

相互替代。它们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并能相互借鉴与提高,具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效应,更似鸟之双翼,不应缺一。

4、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

(二)全体性原则

(三)差异性原则

(四)主体性原则

(五)整体性原则

(六)发展性原则

(七)活动性原则

(八)保密性原则

5、差异性原则的涵义与贯彻要求

1、涵义:差异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贯彻要求【领会】:(1)要认识到人是有差异性的,青少年也不例外,他们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拥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家庭环境、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念。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消除这些特点与差异,而是要使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最合适而完美地展示出来。也可以说,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精髓所在。(2)强调差异性,也就是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一样,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重视个别差异,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自身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高,最终实现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6、保密性原则的涵义与贯彻要求

1、涵义:保密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有责任对学生的个人情况以及谈话内容等予以保密,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护。

2、贯彻要求: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尤其是个别教育与辅导过程中,学生会向教育者泄露很多个人的秘密、隐私、缺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困扰、矛盾冲突等。教育者有责任、有义务对所有这些信息保密,除此之外,还不得对外公布求助学生的姓名,拒绝任何有关求助学生的调查,尊重求助学生的合理要求等,这些都是保密的范围。不过,替来访学生保密也不是绝对的,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解密。

五、案例分析

小明与小丽是某重点高中二年级学生,小明比较外向,小丽比较内向。两人是同桌,平时在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关系比较亲近。最近,班主任杨老师发现小丽上

课心不在焉,好像心事重重,就找小丽谈话,小丽犹豫了一会儿,才告诉老师,小明最近给

她写了封求爱信,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杨老师让小丽把信交给他,小丽先是不愿意,杨老师

说,你要不交,我就找你家长来,小丽害怕老师叫家长,就把信交给了杨老师。当天晚自习,杨老师以这封信为依据,在全班同学面前公开批评他们两人谈恋爱。小明先是摔门而出,小

丽随后也哭着离开教室。第二天,他们俩人都没有到校。请你根据这段材料分析说明杨老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果不恰当,主要违反了心理健康

教育哪些原则?可能造成什么后果?

答案要点:

1、不恰当

2、主要违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保密性、差异性、教育性等原则。

3、可能造成的后果:

(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第三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四、简答题

1、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起源

(一)心理卫生运动的影响 1、20 世纪30 年代,教育家吴南轩先生在南京中央大学心理系开设心理卫生选修课,开创国内高校之先河。并在中央大学《旁观》杂志上开辟《心理卫生》专栏,可谓中国心理卫生运动的萌芽。

2、1930 年5 月5 日,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在美国召开,刘瑞恒与会并当选为名誉副会长。

3、1936 年4 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在南京正式成立,从而揭开

了中国心理卫生运动的序幕。

4、1944 年,我国医学心理学创始人,中国心理卫生学会发起人之一的丁瓒,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心理卫生实验室、咨询所和门诊部,开展较为系统的心理卫生和医疗工作。

(二)职业辅导工作的促进 1、1916 年,北京清华学校校长周诒春,首先倡导职业辅导工作,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与兴趣,选择适应的职业和学科。

2、1917 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这是当时我国惟一的职业辅导机构。

2、中国内地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内地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1、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引入:20 世纪70 年代末到80 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在心理卫生领域开始出现。1985 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重新成立,1986 年底,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北京召开了首届青少年心理卫生学术交流会。以此为标志,心理卫生运动开始了向教育界的发展,从而对学校心理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心理卫生得以恢复的同时,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在我国的高等学校获得了最早的重视和发展。1982 年,北京师范大学率先成立心理测量与咨询服务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989 年,上海市成立了中小学心理辅导学会,该协会是全国最早以推广、研究、普及提高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宗旨的专业性学术团体,为上海市乃至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步探索: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一些学者走出国门,到海外系统学习心理咨询与辅导;同时,国外与港台的学者也陆续到内地讲学,推动了大陆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全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也十分活跃,各种学术组织纷纷成立。党和政府在这一时期也开始逐渐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起步:199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5 年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校教育大纲”,把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德育内容;1999 年8 月,国家教育部第一次就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专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做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和规定。由于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许多高校和中小学都系统地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心理健康教育的快速发展:2001 年4 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2 年4 月,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2002 年9月,教育部颁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快速高效发展。

3、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问题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上重视不够:学校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对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不同地区间差异较大: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东南沿海等地区重视程度高,普及面广,发展速度快。切实重视和关注中西部和广大农村学生,是我国今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所在。

(三)专业化队伍尚待建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和关键。

(四)理论指导力尚显不足: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还笼罩在传统教育研究的阴影之下,高水平、系列化的研究少,争鸣类、服务性的研究也不多。同时,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存在脱节现象,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因缺乏科学指导而水平不高。

(五)实际操作规范性不高:心理健康教育是一

项操作性很强的专业性工之间都会出现矛盾或冲突。作,缺乏规范性,就会损害美好的家庭不是没有矛盾和它的科学性,进而直接影响冲突,而是善于解决、处理这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另外,矛盾或冲突。

2、良好的人际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某些关系的基础是满足交往双方地方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需要,特别是心理、情感中,也出现了一些消极的倾的需要。因此,要处理好亲向,如重少数轻全体的个别子关系,我们不但要考虑自化倾向,重治疗轻发展的医己的情感需要,也要考虑父学化倾向,重教学轻活动的母的情感需要,言语行动还知识化倾向,重说教轻尊重应遵守社会的行为准则,以的德育化倾向等。这些显现避免激化矛盾,造成彼此的和潜在的消极倾向,已经对伤害。

3、尽量学会站在父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不的角度想问题。学会与父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必须予进行有效的沟通,一方面要以高度重视。向父母表明自己可以理解他

4、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们,感谢他们的关心;另一展望

方面也应让父母了解自己的五、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想法,让父母感到你确实长的展望【领会】

大了,懂道理了,从而改变面对未来,著名心理辅导专态度。家吴武典教授等人预测21

4、同伴关系教育与辅导的涵世纪的我国心理辅导的趋势义与措施

是:在理论上,将加强研究A.同伴关系教育与辅导的涵力度,强调本土化研究,强义:所谓同伴关系的教育与调辅导的人生化本位;在内辅导是指运用有关心理健康容和方法上,职业辅导将会教育的理论和技术,指导、成为重点,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学生与人和睦相处,培范围将会扩展,学校辅导课养他们相互尊重、换位思考程将有进一步的发展;在技的交往意识和习惯,使他们术方面,计算机将有助于推养成理解、友善、信任、宽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容等良好性格特征,在与人展;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人交往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员的专业化、职业化也是发己的交往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展的必然趋势。

动。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B.同伴关系教育与辅导的措化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普施:解决学生同伴关系中的遍化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冲突,对学生进行同伴关系科技化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的专业化

(五)心理健康教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课堂育的中国化 教学,促进同伴之间的互动

五、案例分析

(二)了解学生同伴关系的以你所在的学校为例,现状,公正及时地处理同伴谈谈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冲突

(三)建立班级活动的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规则,重视和利用非正式团题并提出

(四)创设积极向上的班相应的对策建议。风,促进良好的同伴关系答案要点:

(五)提高人际认知水平,结合本校实际,从思想调整交往认知结构

(六)学观念上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习社会交往技能,主动参与地区与学校间的差异,专业交往活动 队伍的5、学习动机教育与辅导的涵建立与设施的配备状况,专义与措施

家、理论指导与研究状况,A.学习动机教育与辅导的涵实际操作的规范性状况,师义:所谓学习动机的教育与生受益状

辅导,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成况等方面分析说明并提出解就动机进行心理教育,帮助决办法。

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第四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认识成就动机对学习的重要容与方法

作用,进而树立恰当的抱负

四、简答题水平。

1、自我认识教育与辅导的涵B.学习动机教育与辅导的对义

策措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自我认识教育与辅导的涵学习动机,具体策略有:

(一)义:自我认识的教育与辅导阐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激是指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培养的理论和技术,帮助、训练学习兴趣

(三)激发成就动个体对自己的生理状况(比机

(四)进行归因训练,促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使学生努力学习理特征(比如兴趣爱好、能

6、学习策略教育与辅导的涵力、性格等)以及自己与周义与措施

围人的关系(比如人际关系、A.学习策略教育与辅导的涵亲子关系、异性关系)进行义:学习策略的教育与辅导正确的认识,力求培育和发就是要教会学生掌握有效学展个体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以和良好的自我概念的一种教及调控方式等有效的学习策育活动。略,使他们学会学习。

2、师生关系教育与辅导的涵B.学习策略教育与辅导的措义与措施

施: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策A.师生关系教育与辅导的涵略,教师一般可从以下几方义:所谓师生关系的教育与面入手来进行训练:

(一)认辅导是指运用有关心理健康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教育的理论和技术,帮助、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这些指导、训练教师和学生之间方法和技术能使信息较为有相互形成一种友好的、相互效地从记忆中提取。认知策信赖的人际关系的教育活略主要包括复述策略、组织动。B.师生关系教育与辅导策略、精细加工策略、支持的措施:因为教师在师生关策略等四个方面。

(二)元认系中处于主导性地位,所以知策略:所谓元认知是对认师生关系的促进和改善应该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以教师为重点。教师改善师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生关系的方法措施是:

(一)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更新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位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学生的人格

(二)注重师生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互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习

(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控制。美国儿童心理学家促进师生的自由交往

(四)弗莱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采取民主的教育态度,促进个体对自己思维活动的自我自身的教育行为

(五)了解体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学生的需要,培养良好的人和自我调节。其实质就是个格品质 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3、亲子关系教育与辅导的涵自我控制。

(三)资源管理策义与措施

略:学习的时间,付出的努A.亲子关系教育与辅导的涵力,他人的帮助等,都属于义:亲子关系的教育与辅导学习资源。资源管理策略是就是教育青少年学生更多地帮助学生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并帮好这些资源,以提高学习效助他们有效地与父母沟通;率和质量。同时也使父母更好地理解孩

五、案例分析

子,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吴倩,17 岁,高中二年正确处理代沟问题,以形成级学生,独生女。父母常年和谐的亲子关系。

在外地做生意,托其叔伯帮B.亲子关系教育与辅导的措忙照管,施:

(一)要帮助、指导父母父母只是寄钱,很少过问别学会理解和尊重孩子,满足的。吴倩从小性格怪僻,与孩子的合理需要。应让父母人交往不好,常说假话,情做到:

1、明确良好的亲子关绪消沉,系的特征;

2、采取恰当的教很少有笑脸,逆反心理强,养态度;

3、了解子女对父母假期与父母在一起,极少交的期望;

4、更新教育观念,流,父母一开口,就说她没调整对子女的期望值;

5、在出息,不

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不懂事,她就回敬父母没有责同的教育。

(二)要帮助、指任心,不配当父母,父母一导子女学会理解和尊重父生气,让她滚,她就离家出母,并帮助他们有效地与父走。在学

母沟通。要使学生认识到:

1、校常请假,骗班主任,学习在任何家庭里,父母与孩子

成绩差,班主任和任课老师

经常在班上公开批评她,但她满不在乎,老师因此都很讨厌她,她见了老师也不问好。吴倩平时我行我素,独来独往,很少参加

班级活动,在高中只与同座和另一位同学有交往,还时常闹别扭。

请你依据上面的材料,分析吴倩同学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

出相应的辅导措施。答案要点:

(一)师生关系的现状与问题:生疏紧张,互不理解,相互讨厌甚至敌视;教师经常公

开批评,伤害了吴倩的自尊心。

辅导措施:重点从教师角度考虑。

1、更新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

2、注重师生互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3、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促进师生的自由交往

4、采取民主的教育态度,促进自身的教育行为

5、了解学生的需要,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二)亲子关系的现状与问题:生疏淡漠,缺少亲情,互不了解,形成代沟,父母不能

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孩子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形成对立情绪。

辅导措施:

1、要帮助、指导父母学会理解和尊重孩子,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应让父母做到:(1)明确良好的亲子关系的特征;(2)采取恰当的教养态度;(3)了解子女对父母的期望;(4)更新教育观念,调整对子女的期望值;(5)在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不同的教育。

2、要帮助、指导子女学会理解和尊重父母,并帮助他们有效地与父母沟通。要使学生认识到:(1)在任何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都会出现矛盾或冲突。美好的家庭不是没有矛盾和冲突,而是善于解决、处理矛盾或冲突。(2)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满足交往双方的需要,特别是心理、情感的需要。因此,要处理好亲子关系,我们不但要考虑自己的情感需要,也要考虑父母的情感需要,言语行动还应遵守社会的行为准则,以避免激化矛盾,造成彼此的伤害。

(3)尽量学会站在父母的角度想问题。学会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一方面要向父母表明

自己可以理解他们,感谢他们的关心;另一方面也应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想法,让父母感到孩

子确实长大了,懂道理了,从而改变态度。

第二篇 实施途径第五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

四、简答题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涵义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涵义:课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人们对课程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课程是指学习者在学校情境中获得的全部经验;狭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它包括整体规划(即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课程内容(即教材)。从狭义的课程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形式,它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探讨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与相关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即涉及如何进行课程设计、课程组织或实施、如何进行课程评价以提高课程的质量等问题。从广义的课程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得的关于心理健康发展、心理素质提高方面的全部教育性经验。广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体包括属于显性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及属于隐性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三大块。同时,由于人的心理是人的各种活动的基础,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包括融合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中的“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些课程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统一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实

施之中,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影响和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总目标也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它的实现有赖于各种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体目标的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的目标在于促使学生认识自身的心理,实现对自己心理的“认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目标着眼于心理品质的“训练”;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的目标着眼于心理品质的“陶冶”;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侧重于与某种学科的学习及某种形式的活动相关的心理品质的认识与训练。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结构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结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结构主要包括:

1、认知经验要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认知经验要素摆到最突出的位置,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的、理性的认知。这是一个健康人最基本的条件,也是使人得到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

2、意志品质要素:意志品质要素是人的精神力量的标志,是人取得成功的动力维持系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进行意志品质训练。

3、情感经验要素:这是衡量人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通过各种活动和情景,让学生体验各种情绪反应,学会调节和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4、社会经验要素:教育就是要把人培养成为社会的人,让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与人合作。

5、生活经验要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学会正常消费,懂得幸福生活的不易、珍惜生活。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1、逻辑式组织: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因此,教学内容的组织应适应这一规律,采用螺旋式上升的形式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2、心理式组织:它是以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心理现象来组织教学内容,也就是按学生心理发展的各个类别顺序来组织。这种组织方式是以学生为本位,注重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一般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应采取折中式组织,也就是调和上述两种方式,选取它们的优点。当然,两种组织方式的比例不是机械的、固定的,而应该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有所侧重。第六章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辅导

四、简答题

1、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涵义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涵义:从狭义来看,心理咨询与辅导是一个专业化的助人自助过程。它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员应用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和方法,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引导他适应环境,与人建立和谐关系,发挥长处,成为一个内心平和,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从广义来看,心理咨询与辅导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学会了面对难题以及解决难题的基本原则,进而能够积极、均衡地发展自己的人生。

2、心理咨询的种类与形式心理咨询的种类与形式:心理咨询有多种不同的划分方式,比如根据对象可以划分为直接咨询与间接咨询,根据来访者的人数可以划分为个别咨询与小组或团体咨询,根据所提供的场地和媒介可以分为门诊咨询、信函咨询、现场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

(一)直接咨询与间接咨询

(二)个别咨询与小组咨询

(三)门诊咨询、信函咨询、现场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

3、心理咨询的问题的基本类型

心理咨询的问题的基本类型:在对来访者的问题评估中,主要包括三类问题:智能评估、行为评估和人格评估。智能评估是对来访者的智力发展状况和水平做出一般性评价,旨在检测来访者的总体智商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及改进措施。行为评估是对来访者行为表现的综合评价,目的是根据行为发生的频率、强度等提供行为训练及改变的具体方法。

人格评估是指以人格内涵为依据,对人格进行测量的方法,旨在测出一个人的典型人

格特征,并帮助矫正。

4、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心理评估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循环过程,它贯穿于心理咨询过程的始终,是心理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般过程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预约并进行初次会谈。目的是了解来访者的基本情况。咨询员既要对来访者做出初步分析和评价,又要非常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表达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为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第二阶段,对来访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即对来访者的各种能力、求助问题、求助动机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做出进一步的计划和安排。第三阶段,在咨询过程中和咨询结束时进行评估。当咨询结束时,咨询员要对来访者做出系统、全面的分析,以判断来访者的问题是否得到很好的解决,尚存在何种问题并将如何解决。

5、团体咨询与活动的概念与特点

团体咨询的涵义:团体咨询,也称小组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具体讲,团体咨询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员带领小组,在保密的原则下营造一种安全、支持的环境,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不断观察、学习和体验,主动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努力学习新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方式,发展良好生活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团体咨询能够使咨询员在短时间内有效帮助更多的人,是一种经济、高效、服务面广泛的心理咨询形式。

团体咨询与团体活动的特点:团体咨询是一种保密的助人关系,鼓励组员关注发展性、预防性和治疗性的课题。团体活动则是运用教育性、信息性和问题解决过程来组织一系列的活动。团体咨询和团体活动的共同之处:其一,他们都是要帮助学生学习关心体贴他人的行为、问题解决的技能,以及很多合作和亲社会的品质。其二,咨询员要把自己的经验投入到重组教育过程中,以促进学生人格发展。团体咨询和团体活动的不同之处:团体咨询是一种专业助人活动,团体活动则偏重于教育性,以提供信息和解决问题为主。二者的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在:(1)人数不同;(2)内容不同;(3)咨询者角色不同;(4)依靠的力量不同;(5)原理不同;(6)所用方法不同;(7)方式不同;(8)效益不同;(9)对咨询者的要求不同。团体咨询要求咨询员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与方法,还应有实践经验。团体活动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指导能力即可。

6、团体咨询与活动的功能 团体咨询与活动的功能:

1、教育的功能;团体咨询与团体活动都具有一般性教育功能。

2、发展的功能;团体咨询与团体活动可以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需求。

3、预防的功能;团体咨询与团体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

4、治疗的功能;团体咨询与团体活动对心理伤害具有治疗功能。第七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

四、简答题

1、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1、激发学习动机;

2、培养学习兴趣;

3、树立学习自信;4 实施潜能开发;

5、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6、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7、塑造乐观开朗的性格。

2、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在学校中营造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

(二)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有利于提高学科教学的效果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课堂心理气氛的涵义 课堂心理气氛的涵义:课堂心理气氛是班集体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气氛,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课堂心理气氛是在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由于师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课堂活动中教师、学生的心理过程与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环节。一般认为,课堂心理气氛主要受到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教学的时空环境三个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的移情、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教师的焦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师对管理对象的偏爱,是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决定因素。在通常情况下,课堂心理气氛可以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4、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策略 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策略:课堂心理气氛是学生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包含创设和调控两层含义,通常采取下列策略:

1、评估策略;

2、期待策略

3、情感策略

4、威信策略

5、信息策略

6、交往策略

7、维持策略

第八章心理健康教育的家

庭实施

四、简答题

1、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社会学研究指出,家庭是一个互动的系统,由夫妇组成的双人关系开始,等到子女出生后,就转变成三角关系或多重关系。虽然每个成员都是独立的个体,但他们彼此间并不是孤立的,他们常有一些看不到却能感觉到的联系,形成一个家庭网络。其中,在父母与子女不断的互动过程中,父母的信念、情绪、行为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并进而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一)家庭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不能和学校教育配合是学校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素质的差异,源于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教育方式。如果父母在教育子女的知识、技巧、方法上有所进步,亲子间互动品质就能提高,对孩子的学习也能产生长远影响,同时也可以促进父母和孩子的自我成长。

(二)家庭是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石:家庭为孩子提供温暖和保护,使孩子获得了最初的安全感。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父母的关心、爱护和鼓励。家庭不仅给孩子提供了关心和爱护的情感支持,也给孩子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场所,从而保障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2、影响个体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的家庭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的家庭因素:

(一)家庭结构:所谓家庭结构,是指家庭的外在形态特征,如家庭结构的完整性、兄弟姐妹的多少、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等。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往关系,具体包括父亲与子女之间的交往、母亲与子女之间的交往;它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也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它影响着孩子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鲍比尔研究发现,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

(三)教养方式:所谓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关于如何教育子女的信念、情绪和行为构成的统一体,它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1、父母的情绪:父母的情绪对子女的影响,在胎儿期就已经开始。父母的温暖情绪是子女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素。有敌意的父母对子女有不良的影响。

2、父母的行为:父母的行为,尤其是母亲的行为,自孩子年幼时起就开始影响其性格及行为的全面发展。有学者将父母的行为分为权威性、专制型、放任型、忽视型。不同类型的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不同。

3、父母的信念:父母的信念通常透过其情感或行为来影响子女。

3、家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

家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从父母自我改变做起

(二)身教重于言教

(三)提供温馨的家庭氛围

(四)让孩子自己成长

(五)快乐比成功更重要

4、有效亲子沟通的基本态度 有效亲子沟通的基本态度:

(一)尊重与信任

(二)民主与平等

(三)理解与关心 第九章心理健康教育的社

会支持

四、简答题

1、社会环境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

社会环境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地位):

(一)社

会是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土壤,社会支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是关键的一环。社会所包含的信息量,诸多影响个人成长的因素和教育实施的资源条件、设备以及所具有的形象性、丰富性和独立性,是学校和家庭教育不可比拟的。

(二)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补充和延续,保持和强化这种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社会教育系统承担着优化社会心理环境,为个体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的任务。社会为心理健康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全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会更加唤醒人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三者具有不可剥离的粘合性,三者缺一不可,只有把社会支持纳入这个系统,才能保证其完整性和方向上的一致性,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提高整体教育的有效性。

2、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社会环境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一)社会生活事件影响心理健康

(二)社会发展变化影响心理健康

(三)社会整体氛围影响心理健康

3、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必要性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必要性:社会环境包括很多方面,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物理环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意义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心理环境是由社会中许多无形的心理因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环境系统。根据社会心理环境的性质,可以把它粗略划分为社会组织环境和社会舆论环境。社会组织环境主要指社会各个机构、社会组织制度所形成的整体风气和氛围,各相关机构携手并肩所营造的环境。社会舆论环境是大家所熟悉的。一般认为,舆论是一种为多数人所赞成的公众的意见,它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力量。社会舆论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股具有极大影响力的环境动力,对置身其中的群体产生评论、监督、鼓励、指导等不同的作用。一个好的舆论环境,是一种促进的社会推力,引导积极向上的风气,能有效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良的舆论环境,则可能导致人心涣散,方向误导,降低凝聚力,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种种无形的障碍。

4、心理教育对象的三级预防 心理教育对象的三级预防:初级预防对象是针对一般学生和适应困难学生进行一般辅导;二级预防对象是针对濒临偏差行为边缘的学生进行较专业的辅导咨询;三级预防对象是针对偏差行为和严重品行困难学生进行专业的矫正咨询和身心康复。第三篇支持保障第十章心理健康教育的档案建立

四、简答题

1、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涵义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涵义: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是指对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特点、心理测验结果、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记录等材料的集中保存,这些资料按照一定的程序排列,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如实反映学生的心理面貌。它是学校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每个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建立起来的档案材料。而广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还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关资料,如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课程开设、活动安排、教研活动、研究课题及成果、效果评估及管理工作等的记录。

2、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中资料的种类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的种类:

(一)团体资料和个人资料

(二)专项资料和综合资料

(三)量化资料和非量化资料

3、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内容,又称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项目,是指能从中揭示或了解到的有关学生心理状况、心理特点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过程、效果等方面的材料。它一般包括两类:一是学生本身的有关资料,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关资料。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中有关学生的资料主要有学生综合资料、心理测评资料以及心理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等三大部 分。

4、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使用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使用的原则:

1、只能严格控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手里;

2、使用应遵循保密性原则,明确档案的保密类别和保密等级;

3、专业老师使用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时一定要慎重,解释档案要科学、严谨;

4、要相信我们面对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心理健康的,如果确实通过诊断发现学生有心理疾病则应及时转介治疗机构。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

四、简答题

1、心理健康教育绩效评估的涵义心理健康教育绩效评估的涵义:心理健康教育绩效评估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和目标,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资料分析和整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和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2、心理健康教育绩效评估的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绩效评估的功能:

1、导向功能;

2、诊断功能;

3、激励功能;

4、改进功能;

5、研究功能;

6、管理功能。第十二章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四、简答题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责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决定了心理健康教师的职责是:为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服务,以实现其潜能的最大发挥。

(一)为学校服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及日常管理提供指导、参谋、咨询和决策服务,促使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更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二)为学生服务以学生为对象,直接帮助学生,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服务,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最主要的职责。具体包括:其一,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其二,心理健康评估;其三,心理教育与干预。

(三)为教师和家长服务为教师和家长服务,旨在通过改变或影响教师和家长来优化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心理环境,从而间接帮助学生,最终为学生发展服务。

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其职责的具体化,也是职责的行动表现。心理学家亨特和兰伯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共有19 项任务,分别是:⑪为学校的全体学生服务;⑫与其经常参与个

别儿童、教师和家长工作,不如更多地参与群体工作。

⑬充当学校整体计划的顾

问。⑭提供有关中小学生学习、发展、社会化和生理、心理学方面的科学知识和信息。⑮通过多种方式协助学校对教师和员工的管理。⑯在教学计划和行为管理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特别是帮助任课教师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和智力发展。⑰强调诊断和干预作用,而不强调心理测验和分类诊断方面的作用。⑱重视运用统计数据解决问题和强调应用研究。⑲对较低档次的心理服务机构实行监督和管理。⑳对在学业上及其他方面处境不利的学生给予更多帮助。⑴在心理学和教育方面起到专家作用。⑵对教师、行政人员以及其他学校工作人员起顾问作用。⑶在预防药物滥用、防止随意将学生除名和维护学校纪律方面承担主要责任。⑷为学校决策及发展校内、校外关系提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⑸促进社区与学校的相互作用,就治疗问题与社区有关机构进行协商。⑹在学生行为、发展、教学和干预等方面提供在职培训。⑺协助学校行政人员确定并实现教学目标和行为目标。⑻恰当地处理在评价和矫治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人际关系、组织关系。⑼有效地利用社会相互作用方面的技能与交往技巧。这种划分,围绕着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和家长,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核心仍然是学生

心理的发展、心理健康的维的看法和对待的改变直至现

护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代精神病学的建立。

3、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4、心理咨询的治疗性任务与应具有的8项人格特征发展性任务。根据我国的文化背景及心理心理咨询的治疗性任务:具咨询与辅导的实际情况,心体是协助和促进来访者对自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具有以身存在的问题达成醒悟,减下8项人格特征:①爱心。轻或消除一些问题带来的诸热爱学生,喜欢学生,对学如焦虑、抑郁、恐惧、不安生有真诚的爱。②热情,以等困扰,解决或矫正一些“症诚挚的情感温暖感染学生。状”性的问题,重新获得心③耐心。能认真、耐心地倾理或心身的平衡与和谐。听。④宽容。有宽大的胸怀,心理咨询的发展性任务:咨容忍学生的缺点和错误。⑤询过程中,来访者在咨询师敏锐。能敏锐地感知和洞察的协助下,对所产生的困扰学生的心理和行为。⑥乐观。渐次深入地进行自我探索、对人生和人性持乐观的态领悟并产生行为上的改变,度,相信学生会变好。⑦幽达成迈向健康成长或自我实默。能化解紧张和尴尬,发现的目标。现生活有趣的一面。⑧负责。

5、心理咨询应具备的专业条对学生和工作有责任感,有件。奉献精神。心理咨询应具备的专业条

4、美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件:①清楚地界定咨询师的的培养 角色;②提供专业的咨询服美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务;③具有专门的知识与技培养:

(一)名称及组织:名术;④有依据专业指定的服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务权责;⑤有特定的专业伦者(学校心理学家)组织:理规范;⑥有监督实施的专民间机构有美国心理学会和门工作机构。美国学校心理工作者协会;

6、心理咨询伦理意义的核心官方机构有美国州心理学理问题以及其他主要问题。事会和全国州际教师教育和心理咨询伦理意义的核心问证书指导协会;实行二者双题:为来访者负责,最大限重管理。

(二)资格与学历:度地维护来访者的权益。美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心理咨询伦理中的主要问作者都须接受研究生以上学题:专业咨询关系、专业能历教育。

(三)培养模式:美力、保密等。国存在三种不同的学校心理第二章心理咨询的健康教育工作者培养模式:理论体系 一是科学家——实践者模

四、简答题 式,强调研究与实践的结合;

1、精神分析疗法的主要咨询二是应用职业心理学家模方法。式,注重理论的运用和实践精神分析疗法主要咨询方操作。三是科学家和学术型法:(1)咨询目标:咨询目模式,主要从事理论和基础标在于促进个体自身人格的研究。

(四)课程设置:根据成熟与完善。其中心不只在美国心理学会制定的专业培于减轻咨询对象的精神症养计划,咨询与学校心理学状,而在于改进个体对于现博士学位的课程分为基础课实的心理适应方式,使个体程、专业课程、方法课程和的个人生活更有意义。具体选修课程4 类。其中,基础包括两个方面:①使个体的课程包括学习与记忆心理、潜意识被意识到;②使自我动机与情绪心理、认知心理、的力量得到增强,从而使个发展心理、社会心理、人格体的行为更多的是基于现实心理、生理心理等;专业课而不是本能的渴求与不理性程包括心理测量、心理病理、的内疚。(2)咨询师的角色:心理治疗、行为矫正、心理前期的“空白屏幕”和后期药物、专业伦理、专业实习的支持性干预。空白屏幕:等;方法课程包括各类量化强调咨询师的匿名立场,防与质性的研究方法与统计方止自我表露,对移情保持中法;选修课程通常包括人类立。(3)咨询技术:主要可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哲以分成收集信息的技术和干学、家庭研究等与行为科学预技术两大类。前者以自由有关的课程。临床实习是指联想为代表,后者以解释为学生到有资质的心理咨询服代表。具体有:①结构化:务机构进行兼职或全职实在咨询过程中,要保持各个习。主要包括三种形式:①方面的稳定,稳定的结构是兼职实习;②博士前全职实产生安全感的重要手段。②习;③博士后全职训练。

(五)自由联想:自由联想的基本服务与职责:获得不同学位要求是,让来访者集中注意的人工作对象、职责不同。头脑中“流出”的任何念头、意向或思想,不用意识指导第二部分《心理咨询与辅思维,不对出现的东西进行导》第一章导任何评价,随时说出这些意论 念。③解释:解释是精神分

四、简答题 析最常使用的技术之一。要

1、何谓心理咨询与辅导?揭示症状背后的潜意识动心理咨询是一种为存在心理机,消除阻抗和移情的干扰,或行为困扰的正常人提供心或使来访者领悟其症状的真理帮助的专业工作。简言之,正含义,解释都是必不可少心理咨询是一种专业性的助的。解释的目的是让来访者人活动。治疗性任务和发展正视他所回避的东西或尚未性任务是心理咨询的两大任意识到的东西,使潜意识的务,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内容变成意识的。④梦的分分割的。心理咨询是一种具析:弗洛伊德发现梦的内容有很严格的伦理和道德规范与被压抑的潜意识之间有着的专业工作。心理咨询是在某种联系。他认为睡眠时自世界范围内已有一百多年发我的控制力减弱,潜意识中展历史的职业化工作。的欲望乘机向外表现。梦是

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一有意义的精神现象,是通往致性。潜意识的王牌途径,是人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基本愿望迂回的满足。⑤抗拒(阻一致性:

1、助人性质和目标抗)的分析:在自由联想中,上的一致性;

2、助人过程和弗洛伊德发现来访者的联想方法上的一致性;

3、助人关并不“自由”,总是有意无意系和职业准则上的一致性。地回避某些敏感话题,使治

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相疗重新偏移,他把这种现象对区别。称为“阻抗”。阻抗可分为五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相对种:潜抑性阻抗、移情性阻区别:

1、服务对象——心理抗、继发获益性阻抗、反复咨询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正常冲动性阻抗和超我阻抗。⑥人或业已恢复与正在恢复的移情的分析:在某种程度上,“病人”,而心理治疗服务的精神分析是让来访者重新体对象往往是有精神障碍的验过去的生活。过去的情感人。

2、助人者——心理咨询和冲突从潜意识的深处浮现工作者主要接受心理咨询方出来,实际上出现了情感的面的专业和临床的训练,而回归。当来访者重新体验这心理治疗工作者则侧重在病些情感时,会出现依恋咨询理心理、精神医学等方面的师的倾向,弗洛伊德称之为专业和临床训练。

3、服务机“移情”。通过移情来帮助来构——心理咨询主要由一些访者增进自我认知正是精神组织内部如学校、部队,以分析的主要工作。及包括医院在内的少数社会

2、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主要咨性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提供询方法。服务,心理治疗主要由精神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主要咨询科医院和一些综合性医院中方法:(1)咨询目标:咨询的心理治疗部门提供服务。的目的不仅在于解决问题,4、历史渊源——心理咨询的更重要的是协助来访者的成起源基本是一条心理学的线长,这样他们就更能克服目索,主要起源于20 世纪初在前与将来要面对的问题。(2)美国兴起的职业指导运动和咨询师的角色:以人为中心心理卫生运动,以及心理学疗法以咨询师本身的个人存中的个体差异研究和心理测在方式与态度为基础,而不量的发展联系密切;而心理是利用技术去指挥来访者。治疗的起源还有一条精神病认为咨询中策略与技巧是次学建立的线索,可追溯到欧要的,咨询师这个人是首位洲文艺复兴后,对精神病人的。(3)有效咨询关系的条

件:第一,来访者自身存在并认识到自我概念上的矛盾之处;第二,来访者与咨询师之间存在良好的关系。除此之外,咨询师在人格与态度上还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真诚一致;②无条件的积极关注;③准确的共情理解:即咨询师从情感上要设身处地地与来访者一起对来访者的经验情绪产生共鸣反应。(4)咨询技术:反对将咨询技巧化、结构化和程序化。以建立关系策略为主,但仍将咨询师的真诚、尊重、温暖、无条件积极关注以及共情的理解等素质放在首位。

3、行为疗法的主要咨询方法。行为疗法的主要咨询方法:(1)咨询目标:行为治疗的目标就是增加个人的选择并且为学习创造新的条件,以使来访者能改善其问题行为,发展自我管理,把握个人命运。(2)咨询关系:咨询师是一个积极和直接的角色。良好的咨询关系有助于提高咨询效果。(3)咨询步骤:①行为评估(准备阶段);②行为分析(诊断阶段);③行为治疗(实施阶段);④疗效评估(结束阶段)。(4)咨询技术:①基于经典制约原则的咨询技术:如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和冲击疗法。②基于操作性制约原则的咨询技术:如行为塑造法、行为消退法、代币制、自我管理法。③基于社会学习和认知学习制约原则的咨询技术:如示范疗法、自信心训练、思维阻断。

4、理性情绪疗法的主要咨询方法。理性情绪疗法的主要咨询方法:(1)咨询目标:使来访者获得一种更加现实和更加有效的生活哲学,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他们的情绪障碍和掌握挫败行为。(2)咨询师的角色:这种咨询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治疗,因此,突出咨询师的“教导”作用,咨询师显得很“强”,像一个教师那样工作。(3)咨询步骤:①教导来访者理解A-B-C 理论(解说阶段);②确认来访者情绪困扰有关的非理性信念(证明阶段);③驳斥来访者的非理性想法(放弃阶段);④协助来访者用合理的信念来取代非理性信念(重建阶段)。(4)咨询技术:①认知技术:与非理性信念辩论与驳斥、认知性的家庭作业、阅读治疗、新的自我陈述、技巧训练等。②情绪技术:完全的容忍与接纳、角色扮演、示范作用、强有力的自我陈述、理情想象、克服羞愧练习等。③行为技术:操作制约、自我管理、系统脱敏、生理回馈、肌肉松弛等。在具体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常用的方法是:其一,咨询师充当坦诚的忠告者,直接驳斥来访者自我贬损的想法;其二,咨询师充当有力的说服者,以鼓励、劝诱甚至坚持来访者以实际行动参与其不敢做的事,以驳斥其非理性的信念

5、家庭治疗的实施与策略。家庭治疗的实施与策略:

1、家庭心理咨询的过程:(1)预备性访谈(准备阶段)①了解来访家庭的结构;②了解来访者家庭背景;③咨询安排;④签订咨询协议。(2)首次访谈(重要环节)①了解求助背景;②明确问题行为;③选择介入措施。(3)后续访谈(中间过程、实施阶段)(4)咨询结束。

2、家庭治疗的一些策略和技术:(1)提问策略:①关系性提问;②差异性提问;③循环提问。(2)画家谱图:家谱图是一种将家庭现实结果和关系直观化的方法,既可以用作评估家庭,也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技术。通过画家谱图,可以让家庭成员产生领悟。(3)找出家庭规则:有三类:①关于形象方面;②关于对外在环境印象方面;③关于人生态度方面。(4)家庭雕塑:家庭雕塑是一种非语言的经验性技术。方法是让家庭成员将自己置于一种空间上的安排,构成一个戏剧性的场面,家庭成员取各种姿态。(5)模拟家庭

6、心理剧的要素及其主要技术。心理剧包括五个基本要素:舞台、主角、辅角、导演和观众。心理剧的主要技术:

1、替身:替身技术被认为是“心理剧的心脏”。

2、角色互换:被认为是“心理剧的引擎”。

3、镜像:辅角通过模仿主角的收拾、态度、演出中的言语,来反应主角的角色。

4、独白:主角可以想象自己单独处在一处,自言自语幻想一件事情或感受。

5、未来投射:用于帮助成员表达、解释自己对未来的看法期望和感受的一种技术。

五、案例分析小李,男,19 岁,高三毕业学生,因未能考取大学,吃安眠药自杀未遂。请用理性情 绪疗法为其设计一个干预方案。答案要点:指导思想:咨询师首先要用共情的技术理解对方的心情,稳定他的情绪,在和他达成信 任关系后,向他解释什么是理性情绪疗法,然后和他一起分析其自杀行为背后的非理性想法。接下来帮助他驳斥原先所持有的非理性想法,最后重建理性的信念,重新树立生活的勇气。干预过程(方案):

1、咨询师首先要站在小李的角度,充分体会他此时的心情,试图准确地表达他的情绪,理解他的诉说,给予充分的关怀,并对其尚未察觉的感受予以澄清和表达。逐步引导他全面、深入地体察自己的内心世界,直到他的情绪逐步平稳,并产生信任感。

2、在和小李建立较好的信任关系之后,向他解释理性情绪疗法的原理。理性情绪疗法 认为,人对事件产生什么样的看法和评价,决定于他的信念,即人的行为和情绪并非刺激 所决定,而是决定于人的信念。而非理性信念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客观,会导致人们对所遭遇 的事件错误而极端化的思考方式和带来不客观的看法和评价。

3、和小李一起探索其自杀行为背后的非理性想法。比如,其背后的假设可能是“考不 上大学,我就全完了,没有任何前途了”或者“考不上大学,爸妈一定很生气,我再也得不 到他们的爱了” 或者“周围的人一定很看不起我,我是一个没用的人”等等。

4、向小李指出其想法的不合理,并和他一起驳斥这些想法。比如向他提问“考不上大 学,就一定无路可走吗?”“发挥你的想象和你以前读过的别人的事迹,说说除了考大学还 有多少种方式可以达到人生幸福之路”“即使周围的人看不起你,又能怎么样?难道一定要 周围的人认可你,你才认可自己吗” “他们今天看不起你,就代表他们永远看不起你吗”

5、帮助小李重建理性的信念,并不断的重复这些信念,来取代旧的信念。如“高考失 败是件不好的事情,但也不是糟糕透顶,因为还有别的路可走,也许我以后可以做个有名的 厨师或者成功的商人” “爸妈也许会很不高兴,周围的人也许会看不起我,但我忍受了这一 个时期,以后我会用自己的力量向他们证明我不是一无是处。” “也许我不适合学习,我可以 试着看看我的特长在哪里”等等。有了理性的信念,就不会认为事情糟到极点,失去活下去 的勇气。此外,学生很多问题和家庭教育方式有关,在我们对其进行辅导时,还要注意对其父母 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与小李父母携手合作来帮助学生度过难关。第三章心理咨询目标

四、简答题

1、咨询目标对咨询的意义。心理咨询目标对咨询的意义:

(一)明确咨询方向,引领咨询过程

(二)影响咨询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三)反映咨询进展,评估咨询效果

2、广义与狭义的咨询目标,外部目标和内部目标。广义与狭义的咨询目标:

1、广义的咨询目标广义目标又称一般目标,是指某一流派或某一流派的咨询师所持的,适用于其所有来访者的目标。

2、狭义的咨询目标狭义目标又称个别目标,是针对某个特定来访者确定的咨

询目标,是一般目标在某个来访者那里的具体化。外部目标和内部目标:

1、外部目标外部目标是咨询专业组织或机构设定的咨询目标,通常带有职业规范和伦理要求的性质。这类目标一般是在咨询专业组织的最高层专家会议上形成的决议,作为对所属专业人员工作范围的规定和服务中应承担的责任的界定。

2、内部目标内部目标是指咨询师个人所抱持的咨询目标。可以说,内部目标是广义目标和外部目标在一个咨询师身上的具体化。

3、来访者期望中存在的问题。

4、健全人格的基本要素第四章心理咨询关系

四、简答题

1、咨询关系的含义。咨询关系的含义:

1、什么是咨询关系:心理咨询关系是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通过这种专业关系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获得心理帮助,促进自我成长。

2、不同学者对咨询关系的一些看法:帕特森:心理咨询是一种人际关系。格林森:咨询关系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咨询师和来访者要以相互配合的方式工作。波登:咨询关系包含三个重要方面:第一,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情感联系;第二,咨询任务的协议;咨询目标的协议。

3、咨询关系在咨询过程中的意义:心理咨询关系是来访者通过心理咨询过程获益并发生改变的基础,是咨询师开展专业工作的重要前提。

2、咨询关系的建立,咨询关系的维持与发展,咨询关系的结束。咨询关系的建立:

1、咨询师对来访者前来咨询的困难进行估计并给予理解。

2、咨询师提前了解来访者的相关信息,做好咨询准备。

3、良好的接待。咨询关系的维持与发展:在澄清问题阶段,咨询师鼓励来访者倾诉。在开始帮助与改变阶段以前,咨询师与来访者先要共同制定咨询目标;在帮助与改变阶段,当来访者不接受咨询师的解释或没有按照会谈中讨论的新的行为模式去尝试或来访者的问题出现反复时,咨询师所做的不是指责,而是去探索来访者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咨询关系的结束:咨询关系的结束本身就说明咨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来访者能够逐步独立应对生活了。

3、咨询关系中阻抗的表现形式。阻抗的表现形式:

1、对咨询设置的阻抗:咨询的设置看起来不过是一些规则性的框架,实则不然,咨询设置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极为有效的观察工具。来访者的阻抗首先表现为对咨询设置的抗拒,形式多种多样:(1)迟到;(2)临时取消或到时不来;(3)延长时间或增加次数;(4)改换地点或紧急联络方式等额外要求。

2、对回答问题的阻抗:来访者对回答问题的阻抗表现为保持沉默不置可否、所答非所问或转移话题等。

3、对自身问题的抗拒:有时来访者将造成自身问题的原因完全归结于他人或情境,为自己开脱,或者来访者虽然承认因为自己的某些想法和做法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困扰,但坚持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合情合理的。

4、对指向自身的抗拒:咨询过程始终是围绕来访者进行的,但有时来访者会将注意力转向咨询师,可能也是来访者阻抗的表现。

五、案例分析 王朋是初二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父母性格不合,对其教育常有争执,父亲动辄打骂,母亲则宠爱娇惯。王朋这学期迷上了网络,经常逃学去网吧。班主任刘老师课下经常苦口婆心劝他要好好学习,多为父母着想,但是没多大效果。刘老师很生气,在一次上课的时候,当众责骂了他,说他“顽固不化,没有羞耻心,还不如一头动物”。当天王朋离家出走。请分析一下本案例中刘老师的失误之处,并谈谈教师应如何正确地对待此类有问题的学生。答案要点:教师失误之处: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理解对方的心情,难以和学生形成共鸣;没有深

入探究问题背后的真正原良好的咨询关系。有助于宣因,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泄来访者的情绪。有利于咨当众责骂,不尊重学生的人询工作的展开。格,伤害

3、倾听的过程:第一,如何了学生的自尊心。接收、接受到什么信息。第如何正确对待:针对此二,对信息及其意义的探索。类学生,教师在咨询辅导中第三,传递言语和非言语信要以建立关系为主,做到真息。诚、尊重、6、主动反应的含义与主动反温暖、无条件积极关注以及应中应注意的问题。共情的理解,要有情感的交主动反应的含义:所谓主动流,信任、理解,认同、接反应,是相对于咨询师在倾纳,关注 听过程中的被动反应而言。与倾听。要帮助学生深入探指咨询师主动地介入会谈过究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设程,从咨询师自身的参考体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把系出发为来访者提供新的信学生个别 息,对来访者的问题提出新咨询与家庭咨询结合起来,的解释,带给来访者更有力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的影响。题,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主动反应中要注意的问题:1 形成合力。坚持以对来访者的理解作为首要任务;2 认识到主动反第五章咨询会谈技术 应可能带来的问题。3 加强

四、简答题 理论学习提高实践技能。4

1、会谈的特点与作用。反思个人的表达习惯。会谈的特点是:

(一)目的的第六章心理咨询明确性;

(二)内容的选择性;过程

四、简答题

1、团体咨询的特点、类型与功能。

团体咨询的特点:团体咨询与个别咨询最大的区别在于来访者对自己问题的认识及解决是在团体中通过成员之间的交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来实现的,这就使得团体咨询具有独特的优势。

1、效率高,省时省力。

2、资源丰富。

3、团体动力推动深刻改变。

4、效果容易巩固。

5、团体咨询特别适用于需要改变人际关系的人。

团体咨询的类型:

1、据团体心理咨询所依据的理论分:团体的精神分析学派取向、阿德勒式团体咨询、心理剧、团体的存在主义学派取向、团体的个人中心学派取向、格式塔治疗法、沟通分析、行为团体治疗法、理性情绪团体治疗法、团体的现实疗法。

2、据团体咨询的功能分:成长性团体咨询,训练性团体咨询,治疗性团体咨询。

3、的团体经验、精神及健康状况、家庭情况、犯罪记录、种族、组员之间的关系等。组员筛选的方法:

1、面谈

2、心理测验

3、书面报告

5、团体发展的四个阶段。团体发展要经历的四个阶段:

(一)开始阶段

(二)过度阶段

(三)投入阶段

(四)结束阶段

五、案例分析

这是一则为初中生设计的,融游戏、作业为一体的情绪体验与表达的团体辅导活动。本

次活动的题目是“了解自己的情绪”。主题是正视并表达自己的情绪。主要目的分为两个方

面:一是帮助学生学会承认并正视自己的情绪;二是帮助学生认识并表达自己的情绪。活动

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一是请学生勾勒自己一段时间内的“情绪天气图”,主要借助一组情

童要达到一般学习或达到教

育大纲所要求的水平需要额外的督促与辅导,有的甚至需要特殊的教育与帮助。学业落后的矫治:(1)行为矫正:自我控制法: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自我控制的程序:①确定要改变或建立的行为目标;②进行自我训导;③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自我记录;④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自我强化或惩罚。(2)情感介入策略:以团体和个别的方式鼓励学生表达有关他们自己和学业的成就。(3)知觉器官和心像介入策略:对学习的科目和记忆材料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理解和运用。(4)认知咨询:改变关于自我和学业的不合理信念及归因模式。(5)人际关系的介入策略:安排其他儿童给予学业帮助。

5、青少年的发展任务管理?

答案要点:

1、成立机构,选择工作场所,购置专用设备;

2、招聘工作人员并进行培训,订立明确的工作准则和服务规范;

3、告知学生开通时间和有关事项,保证热线能正常服务。

4、拟

订规范的电话记录表,记录咨询资料。

(二)临近高考,学校给你安排了一场针对高三学生考前减压的咨询报告会。在准备的时候,你认为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答案要点:

1、报告人需对所讲的主题有深刻的理解。

2、报告要贴近听众的生活实际。

3、持开放的态度,以分享的形式进行。

4、要结合现场听众的状态。

5、不宜宣讲有关各种

心理障碍表现的内容,以防友、有归属感和社会支持系统,根据自身能力和条件调整工作目标。

(三)创造与学习:保持对人、人生、生命的好奇心和热情;创造性地进行个人化的工作。把握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及时充电。

(三)过程的计划性;

(四)角色的规定性;

(五)单向非互惠性;

(六)关系的时限性。会谈的作用:总的来讲咨询会谈最基本的作用是增进咨询关系,作为产生咨询功能的基本背景促使来访者产生某些积极的改变。在咨询进程的不同阶段,会谈具有不同的作用。按照作用划分,咨询会谈分为收集资料式会谈、诊断(或评估)式会谈和心理治疗式会谈。

2、会谈环境的基本要求。会谈的环境(会谈环境的基本要求):1 大小适宜;2 采光、通风良好;3 座椅及其摆放要科学;可以根据来访者的意愿随意调整。4 僻静、安全及其他。

3、来访者非言语行为的意义。来访者的非言语行为 A.咨询师应学会倾听和觉察来访者的六类非言语表现:【识记】(1)躯体移动、手势等躯体行为;(2)皱眉、撇嘴等面部表情;(3)语气、语调等声音特征;(4)呼吸急促、脸红等自主的生理反应;(5)身高、体重、面色等身体特征;(6)衣着、修饰等总体印象。来访者非言语行为的五个方面:【识记】

(一)面部表情

(二)躯体行为

(三)声音特征

(四)总体印象 初次见面时,来访者的衣着修饰、言谈举止、站立行走的姿势等,常常给咨询师留下总体印象,由此大致判断来访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等。来访者与咨询师的空间距离也能传递一些重要的信息,反映他们的内心活动状态。

(五)沉默(沉默的种类、表现及其处理)【领会】

1、创造性沉默 表现:来访者目光凝视某一点,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与感受当中 处理:咨询师保持沉默,避免干扰对方思绪。

2、自发性沉默 表现:来访者目光游移不定,表现不在自,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 处理:咨询师应在确认之后有所反应。

3、冲突性沉默 表现一:来访者感到紧张,非言语行为表达我不想在这里。处理:提供安全的环境和必要的保证,先谈一些一般性的话题作为过渡。表现二:来访者感到愤怒,不服气、冒火,被动攻击。处理:接纳、理解来访者的情绪反应,而后主动面质。表现三:来访者感到愧疚,回避咨询师的目光,踌躇不安。处理:澄清来访者目前的情感状态,引导来访者深入探索。

4、咨询师非言语行为的意义。咨询师非言语行为的意义:其一,咨询师要恰当地利用自己的非言语行为,使之成为建立咨询关系、产生咨询效果的有效的辅助工具;其二,咨询师对自己的非言语行为要保持足够的敏感,以免传递不希望的信息产生消极影响。

5、倾听的含义、功能、过程。倾听的含义:倾听指的是咨询师攫取和理解来访者所传达的信息的能力,无论这些信息是通过言语表达的还是通过非言语行为传递的,无论这些信息是清晰的还是含糊的。

2、倾听的功能:有助于建立

四、简答题

1、咨询过程的三个基本阶段。咨询过程的三个基本阶段:

1、开始阶段初步建立互相信赖的咨询关系,并让来访者知道咨询中的一些规则,达成咨询的基本目标。

2、探索-行动阶段对来访者个人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层的探讨和澄清,明确问题的症结所在,探索改变的途径和方式,采取行动尝试改变,协助来访者形成积极面对生活挑战的态度和行动。

3、通过咨询实现助人自助。

2、咨询开始阶段一般的过程目标。开始阶段一般的过程目标:

(一)初步建立关系

(二)建立基本咨询常模

(三)初步确定咨询目标

(四)告知的义务

3、协助来访者采取积极行动达成改变和成长的具体考虑。咨询师的活动与工作:①协助来访者进入咨询状态,让来访者在咨询场所里感到安全、放心;②了解来访者的基本背景资料;③以倾听反应为主,鼓励来访者倾诉,传达共情的理解,澄清陈述中的重要的事实以及特殊的情感;④了解来访者的咨询愿望及目标;⑤与来访者初步商定咨询目标,告知咨询过程的基本打算和一些规则,征得来访者同意。

2、咨询师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二,减轻或消除来访者的紧张情绪。第三,逐渐澄清来访者的问题。第四,注意收集来访者的基本背景资料。

(二)来访者的活动【识记】 ①适应咨询场所的环境,感到安全和放心;②能与咨询师互动,对咨询师的回应有反应;③安静下来,能向咨询师提供一些基本背景材料;④个人陈述逐渐具体化,能谈及自己的感受;⑤了解咨询规则后同意接受这样的帮助;⑥开始经历到对自己内心的冲击和挑战,但愿意在咨询师的协助下走下去,觉得有利于自己问题的解决。

4、咨询诊断的含义、特点与作用。诊断的性质、含义:诊断是一个过程,是收集来访者的资料和测试假设两个相互结合的过程,只有对来访者问题性质的相关假设性结论得到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同意后,才能对问题予以处理。咨询诊断就是澄清来访者到底带来什么样的问题,并在确认之后决定咨询是否能解决这些问题以及采取哪些合适的方法解决。咨询诊断的特点(与医疗诊断的区别):(1)考虑的因素较为模糊而且不限于个人本身。(2)是一个双向的过程,经由咨询师和来访者互动并同意。(3)咨询诊断不同于精神疾病诊断。咨询诊断的作用:有助于来访者的自我认知;有助于明确咨询目标和行动计划;能使咨询过程有方向而不混乱。

5、来访者有效能改变的特征。来访者有效能改变的特征或指标:(1)行为上发生可见的正向改变;(2)情绪上较为全面的正向改变;(3)应对压力能力的提高;(4)愿意开始实行走向现实的未来计划;(5)感到有能力面对咨询中的困难;(6)来访者的上述变化在不同的情境下持续出现。第七章团体心理咨询

据团体的计划程度和展开特征分:(1)结构式团体和非结构式团体;(2)开放式团体和封闭式团体

4、据团体成员的特征分:(1)同质团体;(2)异质团体。

团体咨询的独特功能:

1、教育功能

2、发展功能

3、预防功能

4、治疗功能

2、团体目标与组员目标。团体目标:团体目标包含过程目标和内容目标。内容强调发生什么,而过程则强调如何发生。

1、过程目标:①个人探索;②实验,即在团体情景中实验新的想法和行为;③逗留在此时此地;④让别人认识自己;⑤挑战自己,也挑战别人;⑥用于冒险;⑦给予和接受回馈;⑧聆听别人说话;⑨正确而诚实地回应他人;⑩处理矛盾和冲突。

2、内容目标(一般目标):(1)帮助组员认识自我;(2)帮助组员自我接纳、自尊、自信;(3)学习社交技巧,发展人际关系;(4)帮助组员增强自我方向感和独立性;(5)帮助组员培养责任感;(6)帮助组员做一个感同身受的聆听者;(7)帮助组员培养归属感与被接纳的感觉;(8)帮助组员有效地与人交往,懂得重视与人分享的价值和重要性;(9)帮助组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10)帮助组员定出改进某些行为的计划,并付诸具体行动;(11)帮助组员学习有效沟通、面质与挑战;(12)帮助组员勇于自我表达;(13)帮助组员澄清个人的价值观,并协助他们做出评估。

组员目标:每一个组员都带着自己的目标进入团体。组员的个人目标相对团体过程目标和一般目标而言,更为细致,更有针对性。其中考瑞夫妇列举了如下一些个人目标:

1、增进自尊;

2、接纳个人面对的受限制的现实;

3、减少阻碍;

4、学习如何信任自己和别人;

5、从外在的许多“应该”和“一定要”中解放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自由;

6、增加自我觉察,以致可以增加抉择和采取行动的可能性;

7、学习分辨拥有感受和受感受控制而行动的差异;

8、将自己从一些不适当的,令自己的发展受到限制的早期决定中解放出来;

9、明白到别人同样有挣扎;

10、澄清个人的价值观,并重新评估,看看是否要做出修正,和决定修正的方法;

11、让自己更能容忍人生中模糊不清的事物,以致可以在事情没有任何保证的世界中 做出抉择;

12、决个人问题的方法;

13、增加关心别人的能力;

14、对一些经自己挑选的人,变得更加开放和诚实;

15、在团体此时此地的情境中,与他人有直接的交往;

16、为别人提供支持与挑战;

17、在关心与爱护的基础上面质他人;

18、学习将自己所希望的向别人提出请求;

19、对于别人的需要和感受变得敏锐;20、对他人提供有用的回馈。

3、确定团体方案要考虑的九个方面的工作。

确定团体方案要考虑的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确定团体目标

(二)明确组长

(三)确定咨询对象

(四)团体的大小与类型

(五)聚会时间与频度

(六)聚会场所

(七)活动计划

(八)评估方法

(九)物质预算。

4、组员筛选的标准与方法。组员筛选的标准:要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参加一个合适的团体。筛选要留意这样一些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智力、以前

绪词条让学生清理自己的情青少年的发展任务:①接受绪体验类型及性质;二是借个体的生理和性别角色;②助切一切“情绪蛋糕”的方建立与异性和同性的新的同式,帮助

伴关系;③从情感上独立于学生清理以上各类情绪对自父母;④获得经济独立的保己生活的影响程度,即它们证;⑤选择职业并为其做准分别在你心中占据了多少时备;⑥发展合格公民所要求间,以上的智力技能和概念;⑦获得两个步骤同时还辅之以学生社会公认的责任行为模式;的自我小结及陈述;三是教⑧为婚姻和家庭生活做准师小结。

备;⑨建立与个体环境相和请你根据上面的叙述,谐的价值观。

回答下列问题:

6、青少年亚文化的特点1.本次活动的主要特征青少年亚文化的特点:①偶是什么?

像崇拜,实质上是开始步入2.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自我追求的历程;②追求时什么?

尚,其中包括追随流行价值答案要点:

观念、生活方式,尤其在穿

1、活动的特征即为团体着与外观方面的流行等;③咨询的特征:效率高,省时对既有文化的批判;④新文省力,资源丰富,成员之间化的创

互动,五、案例分析 体验深刻,团体动力推动学

(一)小伟,男生,8 岁,生作出深刻改变,效果容易小学 1 年级留级生。学习成巩固等等。

绩差,门门十几分。平日留

2、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心观的事项:考虑学生的开放程察他,发现他上课时不注意度,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听讲,身体总是转来转去,要引导

不是把左边同学戳一下,就所有的学生参加。注意渐进是把后面

性的逐步深入。活动不要流的桌子推一下,从不消停;于形式;练习结束之后学生下课后,他不跟自己的同伴之间坦诚

说话、玩耍,只是盲目地自的交流和分享不能忽视。给顾自地在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澄楼道里窜上跳下,一会儿把清、反思和分享。

同学的球抢过来扔掉,一会 第八章不同发展阶段对儿把女同学正在跳的橡皮筋象的心理咨询 拉得有

十四、简答题

来米长,然后又快跑几步坐

1、儿童团体的分类下,像溜冰一样在走道的地就其所协助对象的困扰情砖上往前溜一段。同学们都况,可以区分为三种取向的讨厌他,儿童团体:

1、以危机为中心没有人愿意理睬他。的团体;团体目的是促进沟请结合相关的心理咨询通,化解危机。

2、以困境为知识,分析小伟的情况可能中心的团体;团体目的是面属于什么问题,建议采用的对困境,改变观念和行为。

3、矫治方 以成长为中心的团体。团体法是什么?

目的是促进发展与成长。(二)小刚,男,小学三

2、儿童攻击行为的矫正方法年级学生。他从一进校开始,儿童攻击行为的矫治方法:就不断惹事生非,经常欺负

1、榜样示范

2、家庭咨询

3、同班

行为矫正

4、问题解决技巧训同学,动辄还和比他大的其练

5、环境支持 他班的同学打架。在学校时

3、儿童多动症及其矫治方法 不时砸桌子,摔凳子。班里儿童多动症的含义:是指在的同学都

儿童身上具有注意缺陷与多不愿和他一起玩。

动障碍的症状。该症以注意请你分析一下小刚的行难以集中、持续时间短,及为属于什么问题,该如何矫活动过度或冲动为特征,是治?

儿童中比较常见的问题。这第九章特殊媒介心理是一种发展性障碍,有这种咨询

障碍的儿童在课堂上常常违

四、简答题

反纪律和袭扰他人,但他们

1、心理热线的特点与限制自己是很难自控的,因此,心理热线的特点:

1、快捷便不能简单地将他们的行为看利;

2、自由支配;

3、安全作是品德问题。

场;

4、及时性;

5、专业性。儿童多动症的矫治:儿童多心理热线的限制:

1、非语言动症是由生物、心理、社会信息匮乏;

2、咨询关系的限多因素引起,因此,矫治时制;

3、责任承担的限制。

4、也常针对这三方面进行综合帮助范围与程度的限制 治疗。咨询师对已经被精神

2、咨询报告会中要注意的问科医生诊断为多动症的儿童题

可以采取适当的咨询措施,咨询报告会中要注意的问题:以协助他们度过这一困难阶①报告人需对所讲的主题有段,防止多动症带来的负面深刻的理解。②报告要贴近影响,从而获得较好的发展。听众的生活实际。③持开放(1)环境支持:形成尊重接的态度,以分享的形式进行。纳的环境,改变“坏孩子”④结合现场听众的状态。⑤观念和惩罚教育。

不宜宣讲有关各种心理障碍(2)行为矫正:对适当行为表现的内容。⑥不宜宣讲具进行强化;对不适当行为进体的个案。⑦留出听众提问行惩罚。

时间。⑧不讨论个人化的问(3)认知训练:改变错误观题。⑨如果安排听众活动,念,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要有助手协助。能力及自我调控的习惯和能

3、网络咨询的特点与注意事力。

(4)疏泄疗法:一是情绪疏网络咨询的特点:快捷便利,泄,二是精力疏泄。自由支配,咨询资料容易保

4、学业落后及其矫治存、浏览方便。

学业落后的定义:学业落后网络咨询的注意事项:(1)的儿童是指学习成绩低下的及时回复。(2)言明可帮助儿童。其涵义是:(1)智力的限度。(3)不做诊断。(4)正常,但学习中有严重困难。语言的适合度(简明易懂)。(2)在某些特殊能力或学习

五、案例分析题

技能上有一定的缺陷;(3)

(一)学校决定面对学能力的缺陷不是生理或身体生设立一条心理咨询热线,上的原发性缺陷所造成,也如果任命你担任负责人,请不是由于情绪障碍、教育与问你将如

环境剥夺造成;(4)这些儿

何完成这个任务并对其进行

听众给自己贴标签。

6、不宜宣讲具体的个案,要做到保密,即

使有需要,也要把姓名、具体细节进行改动,避免别人猜到。

7、留出听众提问时间。

8、不

讨论个人化的问题。

9、如果安排听众活动,要有助手协助。

第十章心理咨询师

四、简答题

1、咨询师是咨询的首要工具的理由。

咨询师是咨询的首要工具的理由: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能带进咨询关系中最有意义的资源,就是他自己。

(一)咨询关系中咨询师是一个示范者:咨询师在咨询关系中的一言一行,与来访者的互动方式,以及从中透露出来的观念、思考方式、应对策略、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等,在来访者那里都起到示范或榜样作用。

(二)咨询师是应用咨询理论与技术的主体:在咨询过程中,咨询理论的选择和应用都是由咨询师掌控的,来访者大多是不了解的。

2、咨询师专业成长的主要课题。

咨询师专业成长的主要课题:个人成长强调成为一个人,专业成长强调还要成为一个专业的人。要成为一个专业的咨询师,会面临以下几个重要课题。

1、职业动机:咨询师的职业动机是多元的。职业动机发展大致要经历一个“模糊→清晰→冲突和变化→和谐和稳定→简单化和平常心”的过程。

2、专业认同:所谓专业认同,简单说就是对自己专业的性质、特点、规则等的认可,以及对自己专业身份和专业行为是否符合专业要求的认可。

3、理论取向:每一种咨询理论都基于某种人性观,每一种咨询理论都是一种生命智慧,每一种咨询理论又都是一种生存能力或技能。咨询师和咨询理论之间有一种双向选择性,即咨询师在选择咨询理论,咨询理论在选择咨询师。

4、心理保健:心理保健要求咨询师能以旺盛的活力投入到咨询关系之中,也就是说,在专业工作中,咨询师应是一个活生生的、充满朝气和爱心的人。

3、咨询师的个人禀赋与需要具备的条件。

咨询师的个人禀赋:(1)对人而不是对物的鉴别力(2)丰富的想象力(3)敏捷性与灵活性咨询师需具备的条件:

(1)基本条件:①真诚的、尊重的、有耐心的;②可信赖的、温暖的;③亲切与关心的;④开朗的、开通的,客观的、接纳的;⑤平静的、不激动的;⑥欲提高对方的能力的、鼓励并支持对方的;⑦负责任的、有反应的;⑧敏感的、探究的。

(2)进一步条件:①认为人是可信赖、友善和有价值的;②认为人是有能力的;③愿意退后一步,让来访者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④能够了解别人的感觉,想象、意识到来访者的经历;⑤有别于一般人的自我概念和品质;⑥能够较全面地看问题。

4、咨询师自我心理保健的途径。

咨询师自我心理保健的途径:

(一)认知调整:要保持个人心理健康;积极寻求自身的资源,丰富自身的生活;既要看到自身的不足,也要看到个人的成绩,避免过分谦虚或张扬。

(二)生活调整:要注意保持个人生活与专业工作的平衡,有工作、有休息、有娱乐、有旅游、有朋

第三篇:心理健康教育简答题

心理健康教育简答题

1、健康的涵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

2、心理健康的涵义: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与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综合而言,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3、制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

1、统计常模

2、社会规范

3、生活适应

4、临床诊断

5、主观经验

(一)4、心理健康标准的科学界定:智力正常是基础,关系协调是关键,情绪状态是表现,人格完善是结果。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生活平衡积极社会适应良好情绪乐观向上人格统一完整智力水平正常

四、简答题

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涵义: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很明确的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定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2、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与具体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识记】: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识记】:(1)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3)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心里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两者的不同点:

(1)理论基础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而德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学生观不同:德育视学生为塑造对象,而自身为塑造者;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把学生视为求助者、当事人,而自身为服务者、协助者;

(3)目标侧重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学生心理的发展、调适和矫正上,以帮助学生雕塑健康心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潜能为目的;而德育重在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塑造和改变,主要是按社会和国家的要求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以帮助学生解决社会倾向问题,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工作内容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人格、职业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和教育,而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方向、思想意识、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教育;

(5)工作原则不同:思想政治工作者有明确的政治倾向,要求旗帜分明。心理健康工作者,不代替学生作价值判断,而是培养学生的抉择能力,由学生自己作出合理的判断。德育带有公开性肯定奖励或否定、批评、惩罚,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强迫学生接受,更少采用批评和惩罚。德育工作鼓励学生勇于承认错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则强调为当事人保密;

(6)方法手段不同:德育工作常用的方法有谈话、说服教育、批评表扬、榜样示范、环境陶冶、实践锻炼等,而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的方法有会谈、心理测量、角色转换、行为矫正等。

两者的相同点:(1)他们都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2)工作对象都是正在成长发展的学生;(3)根本目的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两者的联系: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具有紧密的联系。(1)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脱离德育的要求,因为德育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2)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丰富了德育的内容,扩展了德育的方法,增加了德育的途径,巩固了德育的基础,强化了德育的地位和功能,使德育在新的历史时期与其他教育获得了更为和谐的统一。因此,两者既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相互替代。它们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并能相互借鉴与提高,具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效应,更似鸟之双翼,不应缺一。

4、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性原则,全体性,差异性,主体性,整体性,发展性,活动性,保密性

5、差异性原则的涵义与贯彻要求

1、涵义【识记】:差异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贯彻要求【领会】:(1)要认识到人是有差异性的,青少年也不例外,他们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拥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家庭环境、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念。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消除这些特点与差异,而是要使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最合适而完美地展示出来。也可以说,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精髓所在。(2)强调差异性,也就是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一样,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重视个别差异,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自身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高,最终实现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6、保密性原则的涵义与贯彻要求

1、涵义【识记】:保密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有责任对学生的个人情况以及谈话内容等予以保密,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护。

2、贯彻要求【领会】: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尤其是个别教育与辅导过程中,学生会向教育者泄露很多个人的秘密、隐私、缺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困扰、矛盾冲突等。教育者有责任、有义务对所有这些信息保密,除此之外,还不得对外公布求助学生的姓名,拒绝任何有关求助学生的调查,尊重求助学生的合理要求等,这些都是保密的范围。不过,替来访学生保密也不是绝对的,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解密。

五、案例分析

小明与小丽是某重点高中二年级学生,小明比较外向,小丽比较内向。两人是同桌,平时在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关系比较亲近。最近,班主任杨老师发现小丽上课心不在焉,好像心事重重,就找小丽谈话,小丽犹豫了一会儿,才告诉老师,小明最近给她写了封求爱信,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杨老师让小丽把信交给他,小丽先是不愿意,杨老师说,你要不交,我就找你家长来,小丽害怕老师叫家长,就把信交给了杨老师。当天晚自习,杨老师以这封信为依据,在全班同学面前公开批评他们两人谈恋爱。小明先是摔门而出,小丽随后也哭着离开教室。第二天,他们俩人都没有到校。

请你根据这段材料分析说明杨老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果不恰当,主要违反了心理健康教育哪些原则?可能造成什么后果?

答案要点:

1、不恰当

2、主要违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保密性、差异性、教育性等原则。

3、可能造成的后果:(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四、简答题

1、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起源

(一)心理卫生运动的影响: 1、20世纪30年代,教育家吴南轩先生在南京中央大学心理系开设心理卫生选修课,开创国内高校之先河。并在中央大学《旁观》杂志上开辟《心理卫生》专栏,可谓中国心理卫生运动的萌芽。

2、1930年5月5日,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在美国召开,刘瑞恒与会并当选为名誉副会长。

3、1936年4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南京正式成立,从而揭开了中国心理卫生运动的序幕。

4、1944年,我国医学心理学创始人,中国心理卫生学会发起人之一的丁瓒,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心理卫生实验室、咨询所和门诊部,开展较为系统的心理卫生和医疗工作。

(二)职业辅导工作的促进: 1、1916年,北京清华学校校长周诒春,首先倡导职业辅导工作,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与兴趣,选择适应的职业和学科。2、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这是当时我国惟一的职业辅导机构。

2、中国内地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1、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引入: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在心理卫生领域开始出现。198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重新成立,1986年底,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北京召开了首届青少年心理卫生学术交流会。以此为标志,心理卫生运动开始了向教育界的发展,从而对学校心理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心理卫生得以恢复的同时,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在我国的高等学校获得了最早的重视和发展。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率先成立心理测量与咨询服务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989年,上海市成立了中小学心理辅导学会,该协会是全国最早以推广、研究、普及提高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宗旨的专业性学术团体,为上海市乃至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步探索: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一些学者走出国门,到海外系统学习心理咨询与辅导;同时,国外与港台的学者也陆续到内地讲学,推动了大陆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全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也十分活跃,各种学术组织纷纷成立。党和政府在这一时期也开始逐渐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起步: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校教育大纲”,把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德育内容;1999年8月,国家教育部第一次就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专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做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和规定。由于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许多高校和中小学都系统地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心理健康教育的快速发展:2001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2年4月,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2002年9月,教育部颁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快速高效发展。

3、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问题;思想观念上重视不够不同地区间差异较大专业化队伍尚待建立理论指导力尚显不足实际操作规范性不高

4、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展望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化;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化;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科技化;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国化。

五、案例分析

以你所在的学校为例,谈谈目前我国中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答案要点:

结合本校实际,从思想观念上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地区与学校间的差异,专业队伍的建立与设施的配备状况,专家、理论指导与研究状况,实际操作的规范性状况,师生受益状况等方面分析说明并提出解决办法。

四、简答题

1、自我认识教育与辅导的涵义

自我认识的教育与辅导是指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术,帮助、训练个体对自己的生理状况(比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比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以及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比如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异性关系)进行正确的认识,力求培育和发展个体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自我概念的一种教育活动。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有一个较全面而客观的评价,是主体自我接纳、自我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2、师生关系教育与辅导的涵义与措施

A.师生关系教育与辅导的涵义【识记】: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通过交往互动而形成的,对教育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的特殊的人际关系。所谓师生关系的教育与辅导是指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术,帮助、指导、训练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形成一种友好的、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的教育活动。

B.师生关系教育与辅导的措施【领会】:因为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处于主导性地位,所以师生关系的促进和改善应该以教师为重点。教师改善师生关系的方法措施是:

(一)更新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

(二)注重师生互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促进师生的自由交往;

(四)采取民主的教育态度,促进自身的教育行为;

(五)了解学生的需要,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3、亲子关系教育与辅导的涵义与措施

A.亲子关系教育与辅导的涵义【识记】: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从家庭的角度来说,亲子关系是夫妻关系之外的第二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是维系家庭的第二纽带,具有永久性,是不可选择和不可改变的。亲子关系最主要的问题是父母的教养态度和子女的心理需求之间的冲突,在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阶段表现尤为突出。亲子关系的教育与辅导就是教育青少年学生更多地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并帮助他们有效地与父母沟通;同时也使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正确处理代沟问题,以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

B.亲子关系教育与辅导的措施【领会】:

(一)要帮助、指导父母学会理解和尊重孩子,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应让父母做到:

1、明确良好的亲子关系的特征;

2、采取恰当的教养态度;

3、了解子女对父母的期望;

4、更新教育观念,调整对子女的期望值;

5、在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不同的教育。

(二)要帮助、指导子女学会理解和尊重父母,并帮助他们

有效地与父母沟通。要使学生认识到:

1、在任何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都会出现矛盾或冲突。美好的家庭不是没有矛盾和冲突,而是善于解决、处理矛盾或冲突。

2、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满足交往双方的需要,特别是心理、情感的需要。因此,要处理好亲子关系,我们不但要考虑自己的情感需要,也要考虑父母的情感需要,言语行动还应遵守社会的行为准则,以避免激化矛盾,造成彼此的伤害。

3、尽量学会站在父母的角度想问题。学会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一方面要向父母表明自己可以理解他们,感谢他们的关心;另一方面也应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想法,让父母感到你确实长大了,懂道理了,从而改变态度。

4、同伴关系教育与辅导的涵义与措施

A.同伴关系教育与辅导的涵义【识记】:同伴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学生视对方为朋友,彼此喜欢,并互相帮助,相互信赖。所谓同伴关系的教育与辅导是指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术,指导、教育学生与人和睦相处,培养他们相互尊重、换位思考的交往意识和习惯,使他们养成理解、友善、信任、宽容等良好性格特征,在与人交往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

B.同伴关系教育与辅导的措施【领会】:解决学生同伴关系中的冲突,对学生进行同伴关系的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促进同伴之间的互动;

(二)了解学生同伴关系的现状,公正及时地处理同伴冲突;

(三)建立班级活动的规则,重视和利用非正式团体;

(四)创设积极向上的班风,促进良好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主要发生在班级环境中,因此班风对同伴关系的性质具有重要作用;

(五)提高人际认知水平,调整交往认知结构;

(六)学习社会交往技能,主动参与交往活动。

5、学习动机教育与辅导的涵义与措施

A.学习动机教育与辅导的涵义【识记】: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主要包括知识价值观、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成就归因等四个方面。所谓学习动机的教育与辅导,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成就动机进行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认识成就动机对学习的重要作用,进而树立恰当的抱负水平。

B.学习动机教育与辅导的对策措施【领会】: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体策略有:

(一)阐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求知欲是对知识的热切探求,是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学习兴趣的集中反映。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表现。求知欲的基础是对知识的热爱,是对知识的意义和价值的深刻理解。在教学活动中,准确阐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培养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不仅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具有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伴随愉快的情绪体验,有利于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三)激发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个体在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人们在追求成功时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即力求成功的动机;一种是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即避免失败的动机。

(四)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努力学习

6、学习策略教育与辅导的涵义与措施

A.学习策略教育与辅导的涵义【识记】: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以及调控方式,它既可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是外显的操作程序和步骤。学习策略的教育与辅导就是要教会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以及调控方式等有效的学习策略,使他们学会学习。

B.学习策略教育与辅导的措施【领会】: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教师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进行训练:

(一)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能使信息较为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认知策略主要包括复述策略、组织策略、精细加工策略、支持策略等四个方面。

1、复述策略复述是指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在学习中,复述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2、组织策略组织是对材料进行加工,按照材料的特征或类别进行整理、归类或编码;关于组织的具体方式、方法或途径,就是组织策略。常用的组织策略有:(1)列提纲列提纲是以简要的词语写下主要和次要的观点,以金字塔的形式呈现材料的要点;(2)做示意图做示意图是运用图示、连线或箭头等手段表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方法。它包括重要概念的确定和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说明;(3)利用表格

3、精细加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加工,也就是说我们应用已有的图示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1)记忆术记忆术是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记忆方法;(2)做笔记做笔记有助于对材料进行编码,同时还具有外部存储功能;(3)联系生活实际(4)利用背景知识

(二)元认知策略: 所谓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莱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个体对自己思维活动的自我体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其实质就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

(三)资源管理策略,学习的时间,付出的努力,他人的帮助等,都属于学习资源。资源管理策略是帮助学生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好这些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1、时间管理策略(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① 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② 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③ 根据一天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④ 根据自己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活动。(3)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① 利用零碎时间处理学习上的杂事; ② 读短篇或看报刊杂志,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③ 进行讨论和通讯,与他人进行交流。

2、努力管理策略(1)情绪管理;(2)动机控制;(3)环境管理。

五、案例分析

吴倩, 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独生女。父母常年在外地做生意,托其叔伯帮忙照管,父母只是寄钱,很少过问别的。吴倩从小性格怪僻,与人交往不好,常说假话,情绪消沉,很少有笑脸,逆反心理强,假期与父母在一起,极少交流,父母一开口,就说她没出息,不懂事,她就回敬父母没有责任心,不配当父母,父母一生气,让她滚,她就离家出走。在学校常请假,骗班主任,学习成绩差,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经常在班上公开批评她,但她满不在乎,老师因此都很讨厌她,她见了老师也不问好。吴倩平时我行我素,独来独往,很少参加班级活动,在高中只与同座和另一位同学有交往,还时常闹别扭。请你依据上面的材料,分析吴倩同学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辅导措施。

答案要点:

(一)师生关系的现状与问题:生疏紧张,互不理解,相互讨厌甚至敌视;教师经常公开批评,伤害了吴倩的自尊心。辅导措施:重点从教师角度考虑。

1、更新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

2、注重师生互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3、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促进师生的自由交往

4、采取民主的教育态度,促进自身的教育行为

5、了解学生的需要,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二)亲子关系的现状与问题:生疏淡漠,缺少亲情,互不了解,形成代沟,父母不能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孩子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形成对立情绪。

辅导措施:

1、要帮助、指导父母学会理解和尊重孩子,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应让父母做到:(1)明确良好的亲子关系的特征;(2)采取恰当的教养态度;(3)了解子女对父母的期望;(4)更新教育观念,调整对子女的期望值;(5)在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不同的教育。

2、要帮助、指导子女学会理解和尊重父母,并帮助他们有效地与父母沟通。要使学生认识到:(1)在任何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都会出现矛盾或冲突。美好的家庭不是没有矛盾和冲突,而是善于解决、处理矛盾或冲突。(2)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满足交往双方的需要,特别是心理、情感的需要。因此,要处理好亲子关系,我们不但要考虑自己的情感需要,也要考虑父母的情感需要,言语行动还应遵守社会的行为准则,以避免激化矛盾,造成彼此的伤害。(3)尽量学会站在父母的角度想问题。学会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一方面要向父母表明自己可以理解他们,感谢他们的关心;另一方面也应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想法,让父母感到孩子确实长大了,懂道理了,从而改变态度。

四、简答题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涵义课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人们对课程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课程是指学习者在学校情境中获得的全部经验;狭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它包括整体规划(即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课程内容(即教材)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总目标也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它的实现有赖于各种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体目标的实现。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的目标在于促使学生认识自身的心理,实现对自己心理的“认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目标着眼于心理品质的“训练”;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的目标着眼于心理品质的“陶冶”;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侧重于与某种学科的学习及某种形式的活动相关的心理品质的认识与训练。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结构

1、认知经验要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认知经验要素摆到最突出的位置,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的、理性的认知。这是一个健康人最基本的条件,也是使人得到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

2、意志品质要素:意志品质要素是人的精神力量的标志,是人取得成功的动力维持系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进行意志品质训练。

3、情感经验要素:这是衡量人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通过各种活动和情景,让学生体验各种情绪反应,学会调节和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4、社会经验要素:教育就是要把人培养成为社会的人,让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与人合作。

5、生活经验要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学会正常消费,懂得幸福生活的不易、珍惜生活。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1、逻辑式组织: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因此,教学内容的组织应适应这一规律,采用螺旋式上升的形式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2、心理式组织:它是以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心理现象来组织教学内容,也就是按学生心理发展的各个类别顺序来组织。这种组织方式是以学生为本位,注重学生的兴趣与需求。

一般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应采取折中式组织,也就是调和上述两种方式,选取它们的优点。当然,两种组织方式的比例不是机械的、固定的,而应该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有所侧重。

四、简答题

1、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涵义从狭义来看,心理咨询与辅导是一个专业化的助人自助过程。它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员应用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和方法,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引导他适应环境,与人建立和谐关系,发挥长处,成为一个内心平和,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从广义来看,心理咨询与辅导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学会了面对难题以及解决难题的基本原则,进而能够积极、均衡地发展自己的人生。

2、心理咨询的种类与形式心理咨询有多种不同的划分方式,比如根据对象可以划分为直接咨询与间接咨询,根据来访者的人数可以划分为个别咨询与小组或团体咨询,根据所提供的场地和媒介可以分为门诊咨询、信函咨询、现场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

3、心理咨询的问题评估的基本类型在对来访者的问题评估中,主要包括三类问题:智能评估、行为评估和人格评估。

4、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第一阶段,预约并进行初次会谈。目的是了解来访者的基本情况。咨询员既要对来访者做出初步分析和评价,又要非常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表达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为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第二阶段,对来访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即对来访者的各种能力、求助问题、求助动机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做出进一步的计划和安排。

第三阶段,在咨询过程中和咨询结束时进行评估。当咨询结束时,咨询员要对来访者做出系统、全面的分析,以判断来访者的问题是否得到很好的解决,尚存在何种问题并将如何解决。

5、团体咨询与活动的概念与特点团体咨询,也称小组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具体讲,团体咨询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员带领小组,在保密的原则下营造一种安全、支持的环境,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不断观察、学习和体验,主动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努力学习新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方式,发展良好生活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团体咨询能够使咨询员在短时间内有效帮助更多的人,是一种经济、高效、服务面广泛的心理咨询形式。团体咨询是一种保密的助人关系,鼓励组员关注发展性、预防性和治疗性的课题。团体活动则是运用教育性、信息性和问题解决过程来组织一系列的活动。

6、团体咨询与活动的功

1、教育的功能;团体咨询与团体活动都具有一般性教育功能。

2、发展的功能;团体咨询与团体活动可以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需求。

3、预防的功能;团体咨询与团体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

4、治

疗的功能;团体咨询与团体活动对心理伤害具有治疗功能。

四、简答题

1、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一般而言,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除要完成知识传授、方法传授、思维发展等任务外,它力图要完成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主要有:

1、激发学习动机 ;

2、培养学习兴趣 ;

3、树立学习自信 ;4实施潜能开发 ;

5、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

6、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

7、塑造乐观开朗的性格。

2、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在学校中营造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

(二)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有利于提高学科教学的效果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课堂心理气氛的涵义课堂心理气氛是班集体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气氛,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课堂心理气氛是在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由于师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课堂活动中教师、学生的心理过程与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环节。

4、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策略课堂心理气氛是学生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包含创设和调控两层含义,通常采取下列策略:

1、评估策略

2、期待策略

3、情感策略

4、威信策略

5、信息策略

6、交往策略

7、维持策略

四、简答题

1、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家庭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家庭教育不能和学校教育配合是学校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素质的差异,源于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教育方式。如果父母在教育子女的知识、技巧、方法上有所进步,亲子间互动品质就能提高,对孩子的学习也能产生长远影响,同时也可以促进父母和孩子的自我成长。

(二)家庭是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石,家庭为孩子提供温暖和保护,使孩子获得了最初的安全感。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父母的关心、爱护和鼓励。家庭不仅给孩子提供了关心和爱护的情感支持,也给孩子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场所,从而保障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2、影响个体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的家庭因素

(一)家庭结构,所谓家庭结构,是指家庭的外在形态特征,如家庭结构的完整性、兄弟姐妹的多少、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等。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往关系,具体包括父亲与子女之间的交往、母亲与子女之间的交往;它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也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它影响着孩子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鲍比尔研究发现,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

(三)教养方式,所谓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关于如何教育子女的信念、情绪和行为构成的统一体,它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3、家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从父母自我改变做起;

(二)身教重于言教;

(三)提供温馨的家庭氛围;

(四)让孩子自己成长;

(五)快乐比成功更重要

4、有效亲子沟通的基本态度

(一)尊重与信任

(二)民主与平等

(三)理解与关心

四、简答题

1、社会环境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

(一)社会是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土壤,社会支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是关键的一环。社会所包含的信息量,诸多影响个人成长的因素和教育实施的资源条件、设备以及所具有的形象性、丰富性和独立性,是学校和家庭教育不可比拟的。

(二)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补充和延续,保持和强化这种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社会教育系统承担着优化社会心理环境,2、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社会环境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一)社会生活事件影响心理健康

(二)社会发展变化影响心理健康

3、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必要性社会环境包括很多方面,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物理环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意义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心理环境是由社会中许多无形的心理因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环境系统。根据社会心理环境的性质,可以把它粗略划分为社会组织环境和社会舆论环境。社会组织环境主要指社会各个机构、社会组织制度所形成的整体风气和氛围,各相关机构携手并肩所营造的环境。社会舆论环境是大家所熟悉的。一般认为,舆论是一种为多数人所赞成的公众的意见,它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力量。社会舆论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股具有极大影响力的环境动力,对置身其中的群体产生评论、监督、鼓励、指导等不同的作用。一个好的舆论环境,是一种促进的社会推力,引导积极向上的风气,能有效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良的舆论环境,则可能导致人心涣散,方向误导,降低凝聚力,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种种无形的障碍。

4、心理教育对象的三级预防初级预防对象是针对一般学生和适应困难学生进行一般辅导;二级预防对象是针对濒临偏差行为边缘的学生进行较专业的辅导咨询;三级预防对象是针对偏差行为和严重品行困难学生进行专业的矫正咨询和身心康复。

四、简答题

1、社会环境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

(一)社会是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土壤,社会支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是关键的一环。社会所包含的信息量,诸多影响个人成长的因素和教育实施的资源条件、设备以及所具有的形象性、丰富性和独立性,是学校和家庭教育不可比拟的。

(二)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补充和延续,保持和强化这种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社会教育系统承担着优化社会心理环境,2、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社会环境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一)社会生活事件影响心理健康

(二)社会发展变化影响心理健康

3、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必要性社会环境包括很多方面,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物理环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意义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心理环境是由社会中许多无形的心理因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环境系统。根据社会心理环境的性质,可以把它粗略划分为社会组织环境和社会舆论环境。社会组织环境主要指社会各个机构、社会组织制度所形成的整体风气和氛围,各相关机构携手并肩所营造的环境。社会舆论环境是大家所熟悉的。一般认为,舆论是一种为多数人所赞成的公众的意见,它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力量。社会舆论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股具有极大影响力的环境动力,对置身其中的群体产生评论、监督、鼓励、指导等不同的作用。一个好的舆论环境,是一种促进的社会推力,引导积极向上的风气,能有效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良的舆论环境,则可能导致人心涣散,方向误导,降低凝聚力,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种种无形的障碍。

4、心理教育对象的三级预防初级预防对象是针对一般学生和适应困难学生进行一般辅导;二级预防对象是针对濒临偏差行

为边缘的学生进行较专业的辅导咨询;三级预防对象是针对偏差行为和严重品行困难学生进行专业的矫正咨询和身心康复。

四、简答题

1、心理健康教育绩效评估的涵义:心理健康教育绩效评估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和目标,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资料分析和整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和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2、心理健康教育绩效评估的功能

1、导向功能;

2、诊断功能;

3、激励功能;

4、改进功能;

5、研究功能;

6、管理功能。

四、简答题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决定了心理健康教师的职责是:为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服务,以实现其潜能的最大发挥。

(一)为学校服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及日常管理提供指导、参谋、咨询和决策服务,促使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更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二)为学生服务以学生为对象,直接帮助学生,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服务,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最主要的职责。具体包括:其一,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其二,心理健康评估;其三,心理教育与干预。

(三)为教师和家长服务为教师和家长服务,旨在通过改变或影响教师和家长来优化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心理环境,从而间接帮助学生,最终为学生发展服务。

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任务⑴为学校的全体学生服务;⑵与其经常参与个别儿童、教师和家长工作,不如更多地参与群体工作。⑶充当学校整体计划的顾问。⑷提供有关中小学生学习、发展、社会化和生理、心理学方面的科学知识和信息。⑸通过多种方式协助学校对教师和员工的管理。⑹在教学计划和行为管理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特别是帮助任课教师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和智力发展。⑺强调诊断和干预作用,而不强调心理测验和分类诊断方面的作用。⑻重视运用统计数据解决问题和强调应用研究。⑼对较低档次的心理服务机构实行监督和管理。⑽对在学业上及其他方面处境不利的学生给予更多帮助。⑾在心理学和教育方面起到专家作用。⑿对教师、行政人员以及其他学校工作人员起顾问作用。⒀在预防药物滥用、防止随意将学生除名和维护学校纪律方面承担主要责任。⒁为学校决策及发展校内、校外关系提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⒂促进社区与学校的相互作用,就治疗问题与社区有关机构进行协商。⒃在学生行为、发展、教学和干预等方面提供在职培训。⒄协助学校行政人员确定并实现教学目标和行为目标。⒅恰当地处理在评价和矫治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人际关系、组织关系。⒆有效地利用社会相互作用方面的技能与交往技巧。这种划分,围绕着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和家长,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核心仍然是学生心理的发展、心理健康的维护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3、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具有的8项人格特征①爱心。热爱学生,喜欢学生,对学生有真诚的爱。②热情,以诚挚的情感温暖感染学生。③耐心。能认真、耐心地倾听。④宽容。有宽大的胸怀,容忍学生的缺点和错误。⑤敏锐。能敏锐地感知和洞察学生的心理和行为。⑥乐观。对人生和人性持乐观的态度,相信学生会变好。⑦幽默。能化解紧张和尴尬,发现生活有趣的一面。⑧负责。对学生和工作有责任感,有奉献精神。

4、美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养一)教育部门心理健康教育的在职培训

(二)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培养

(三)社会机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培训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之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

三、辨析说明题

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正确。①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发源地,实践创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全部社会关系。②实践构成了人类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本质内容,人类全部生活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③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实践活动,人类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④社会规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它是“社会行动的规律”,即实践的规律。⑤这一科学命题指明并论述了“物质实践决定观念”,说明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本质区别,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运动方式,深刻揭露了旧历史观的根本错误,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科学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

2.社会进步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因此,社会发展是直线上升的。

错误。①社会发展从总的方向、趋势和内容上是上升的、前进的。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发展就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这上上升性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决定的。②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和形式则是迂回的、曲折的,不是直线上升的。焉因为社会发展既是前进的又是曲折的,所以社会发展表现为螺旋式或波浪式的前进方式。③社会民展的曲折性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事物否定之否定过程中的周期性曲折。社会发展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在新的基础上又回到自身,表现为一个发展周期。如无阶级社会到阶级社会再到新的无阶级社会,原始公有制到私有制再到巷道主义公有制等;另一类是以反复为特点的曲折,在社会发展中,由于新生事物在开始时是弱小的,当旧事物得势时,事物发展就会缓慢、停滞,甚至倒退,从而呈现出曲折性。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决定着新生事物迟早要中用旧事物,使发展中的曲折性得到克服。

社会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表明,形而上学的“循环论”“直线论”“悲观论”以及“一帆风顺”的幻想都是错误的。我们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工按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来办事。3.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错误。⑴把剩余价值看做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偷越就转化为利润,但这并不直接导致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⑵生产价格是由成本价格是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只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才转化为生产价格。

4.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是金融资本。

正确。垄断统治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根本经济特征,获取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⑴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⑵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⑶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⑷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⑸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其中,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通过垄断组织实现的垄断资本统治在经济生活中志决定性作用。5.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错误⑴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 这是在流通领域中完成的。还有就是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卖出商品才能获得存在于商品中的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8.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表明社会主义的失败。

正确。社会主义在20世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在发展中也发生过许多曲折甚至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严重挫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原因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

但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表明社会主义的失败,而只是社会主义在探索中遇到的挫折,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使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21世纪,社会主义将进行新的开拓,经过全世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奋斗,必将迎来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复兴。

9.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全面地看问题。

错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他们的对立主要表现在:⑴普遍联系得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⑵发展观点和青睐观点的对立⑶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在三个方面的对立中,贯穿着一个根本分歧,即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0.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正确。一个完整的认识运动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或者说,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从实践到理论和从理论到实践两个阶段。

11. 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错误。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规律的等价交换原则,客观要求价格与价值相一致。但是,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一方面,价格受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经常与价值不一致,另一方面,由于价格变化对供求关系的反作用,使价格对价值又不会偏离太远,并使偏高的价格再向价值靠拢。因此,从较长时间看,商品价格虽然涨落不定,但部是环绕价值这个中心波动。这咱状态,不但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恰好相反,它正是要求价格同价值相一致的价格规律强制贯彻其作用的表现。12.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

错误。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形式。没有一个国家是无产阶级用暴力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得到胜利的。

13.矛盾就是斗争。

错误。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实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根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首先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矛盾的同一性还表现在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矛盾的这种包含着向自己对立面的相互贯通,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体现着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14.因为理论能够指导实践,所以说理论高于实践。错误。

15.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这表明流通过程可以产生剩余价值。

错误。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提高年稍作价值率。这是因为,资本经过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次数增加,导致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数量增加,而剩余价值是由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带来的,因而加快资本周转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在流通中实现更多的剩余价值。这并不表明流通中会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还是在生产中产生的,但说明流通对资本主义生产有反作用。17.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叫可变资本。正确。“不变资本”的对称。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由于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会增大原有的价值,其增加部分即为剩余价值,是一个可变的量,因而马克思把它称为可变资本。18.思想本身不能实现什么,要实现思想就要诉诸实践。

正确。人们的思想理论是要付诸实现的,只要我们在实际中达到了目的,就肯定地证明了我们的认识与存在是一致的。实践是无限发展的,人们不断在实践中制造出各种新的仪器,新的认识手段,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眼界,实践还证明了人类有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能够从事物的现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个别中认识普遍,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相对中认识绝对。实践和科学实验无数次地证明了人的认识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练习题 19.在任何情况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都是绝对的。错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立但不完全统一的”。首先,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角度来看的话这个对立是必然的。因为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是物质决定意识。而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源是意识决定物质。就哲学基本问题的 32.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局限性,因此,它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尽管在宏观上采取了某些调节经济的政策和手段,但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它没有改变资产阶级国家的阶级本质和内部的阶级关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保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只是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物质准备,不具有社会主义因素。因此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具有社会主义因素是错误的。

四、简答题

1.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

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哲学特刊的科学规定,在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列宁的物质定义,从物质和意识的矛盾关系出发,指出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和独立性,以及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派生性,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从而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物质并非不可知的“自在之物”,而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是人的认识可以反映的客观实在,这就从根本上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

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突出特点是: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我,从而把哲学的物质概念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以及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开来,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哲学物质混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可物质的缺陷。④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列宁的物质主义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论的统一;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2.为什么获得一个正确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多次反复的再认识过程?

答: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造成认识过程摊牌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祔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其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⑵社会注意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是新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一定的历史联系但有存在根本区别,与资本主义民主相比,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因而具有资本主义民主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两者是相辅相承、辩证统一的。6.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基本历史形态。答:基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于物质,主张物质 1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

答: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14.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答:商品的二要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想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想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主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其统一性还表现在:作为商品,必有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即使人们为他付也了大量的劳动,也没有价值。15.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

答:唯物史观的创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科学的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真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的可能性。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运行方式,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

16.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⑴哲学的基本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⑵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 和无限发展。

23.简述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答:劳动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正是由于这一点,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24.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答:矛盾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是对矛盾普通性的简明概述。矛盾普通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相紸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25.平均利润率是怎么形成的?

答: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这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利润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剧烈的竞争,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这是剩余价值和竞争干什么作用的必然结果。26.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答:真理与谬误相比较面存在,相斗争而发展。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其次,真理与谬误双是相互联系的。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8.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答:商品的价值规律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动波动。

作用: 答: 表现。⑵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8.依据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与作用原理,阐述社会主义企业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答: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作用: 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6.为什么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答: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其次,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度的长期性。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志替代,尚需要长期的过程。但必须明确尽管这个过程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总趋势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

三、辨析说明题

1.世界统一于存在。

答:这个命题是错误的。因为:

一、存在这个概念只能作为思维的对立,用以表述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物质具有含义。如果离开思维的关系,则存在的只能表示某种事物和现象是存在的,并不能说明存在的本质。

二、存在是世界统一性的前提,但不能把世界的统一性归结为存在,国在把世界的统一性归结于存在并没有说明是事物的存在还是精神的存在,因而是一个折中主义的命题。

三、“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命题不仅无法揭示世界统一性的实质,然而还充分地表现出一种唯心主义倾向,因此,这个命题是错误的。

3.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等一系列危机。答:正确。包括三方面:一是应该承认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确实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二是应该指出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本身,而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人们的经济发展观念等导致的科学技术使用不当,以及科学技术本身发展不充分;三是必须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进行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转变发展观念,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4.劳动力和劳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成为商品。

答:错误。劳动力只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就可以成不商品,答:错误。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又按社会价值出售而获得的。由于资本家普遍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活资料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该命题的错误在于颠倒了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价值剩余价值产生的因果关系。

四、简答题

1.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裨与核心,这是因为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辨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选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2.简述如何全面理解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其意义是什么?

答: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接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理论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着实践活动的进程。3.简述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答: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答: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产生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10.简述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六、论述题

1.试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答:⑴质变与量变的含义: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统一、相持、平衡、静止等,都是事物量变状态的表现。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表现为显著的突变,是对原有质的突破。统一物的分解,相持、平衡、静止的破坏,都是事物质变状态的表现。⑵量变与质量的辨证关系: 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 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和垄断组织力量的结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只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的一个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

13.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因此物质就是运动,运动就是物质。

错误;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物质是表明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14.有用就是真理。

错误;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正确的认识,将有用和真理等同起来,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

15.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

错误;劳动生产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或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劳动身产率的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16.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

错误;(混淆真理性的认识和一般认识)任何认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17.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错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

第五篇:毛泽东概论辨析题

毛泽东概论辨析题

1.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革命自己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这一时期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把它称之为毛泽东思想。2.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否定和超越。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化的马思主义,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们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它们是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间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的全部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包括他青年学生时代的思想和晚年思想,而在这两个阶段,毛泽东个人思想中有些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这些思想观点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是有区别的。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同时,毛泽东之外的党的其他许多卓越领导人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的思想,是既有联系又有严格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三个代表”的三句话。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

“三个代表”的三句话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决不仅仅是三句简单的表述,它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内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有特定内涵的历史概念,其历史起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新时期。而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不系统,不完整。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虽然在党的八大前后有良好的开端,但最终没有真正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既然指当代中国的理论创新,那么作为基础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就不包括在内。

6.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

就毛泽东思想来讲,20世纪上半叶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就邓小平理论来讲,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7.“三个代表”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行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8.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第一个伟大的理论成果。在内容上,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又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在形式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9.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核心。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10.解放思想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意志自由。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

从解放思想的含义上看,是以马克思主义主义为指导,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必须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破除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主观主义的束缚,解放思想必须敢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实践当做最高权威,不做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奴隶。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上看,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规定了解放思想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从不断变化的“事实”中“求”到“是”,即认识到事物的规律用于指导实践。因此,解放思想不是主观臆想,也不是胡思乱思,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1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基本观点中最本质的东西。实事求是这个精髓,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以创立发展,同时,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12.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具体含义是不同的。

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它要求人们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在不断变革的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13.抗日战争时期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抗日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殊形式的联盟。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发生明显分化。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公开降日,成了中国人民的敌人。因此,不能笼统地说抗战时期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

14.新民主主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

(1)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历史任务,即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证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担当起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领导责任。这样,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就历史地落到了无产阶级的肩上。

(2)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敌人仍然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和消灭资本主义,相反,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因此,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而言,它仍然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3)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这个革命就不是一般的、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它不是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为目标,而是要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15.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来领导。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由于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它们不愿意也不能够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由于中国无产阶级的强大和革命的彻底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充当领导者。

16.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

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重性的阶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的排挤和压迫,又受封建势力的束缚和压制,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矛盾,有反帝反封建的愿望和要求,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软弱性,因而他们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具有软弱性和动摇性。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无产阶级政党对它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17.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我们称这种革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是因为: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它就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第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18.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战胜强大的敌人,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19.无产阶级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就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由于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它们不愿意也不能够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由于中国无产阶级的强大和革命的彻底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充当领导者。2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不走资本主义道路,但也不是立即建立社会主义,而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2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22.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

从国内客观环境来说,从1949年到1952年,党领导人民首先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经过三年的时间,到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政治、经济及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国内局势的稳定,为将来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23.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2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经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25.在中国,没收官僚资本就其革命性质而言是新民主主义的。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近代中国的官僚资本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因此,没收官僚资本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同时,没收官僚资本,使这种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巨大经济力量集中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手中,成为对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开端,它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26.改革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已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也充分证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27.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论断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二是突出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28.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就是社会主义。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

其中前一句是正确的,后一句是不准确的。从前一句来看,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是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所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是正确的。从后一句来看,当今世界,由于历史等原因,最富裕的是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众多国家和少数社会主义国家并不富裕,甚至处于不同程度的贫穷状态。目前,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状态,还不富裕,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所以,后一句不准确。2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共同富裕。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

社会主义的根本的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的。发展是硬道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推进的。通过发展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3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社会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起点阶段。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

本命题错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3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因为:在国内外仍然存在着敌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人民的各种反动势力,他们不断对我国进行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妄图用和平手段和并不和平的手段使社会主义中国“演变”为资本主义和半殖民地的中国;在我国大陆,也还存在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分子,包括社会上极少数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党内和干部队伍中极个别的腐败堕落分子。他们严重损害人民利益,他们同人民群众的矛盾属于敌我矛盾。阴谋分裂祖国的犯罪分子同中华民族人民的矛盾,也属于敌我矛盾。

3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是辩证统一的。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两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2)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不可分割。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3)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33.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已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也充分证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3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

“总体小康”是指我们现在已达到的小康现状,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将要达到的目标。其二,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是将目前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发展成为更高水平、内容比较全面、发展较为均衡的小康社会。这个目标的实现,将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35.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最终是为了使我国实现工业化的目标。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36.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判别经济现象是姓“资”还是姓“社”的标准。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

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不是为了提供一个判别一种经济现象是姓„资‟还是姓„社‟的标准,而是为了给社会主义改革的方法和手段提供一个是否对错的判断标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实现了工作重点的战略性转移,开始探索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中的重大问题。从这个时候起,由于许多人还不能完全摆脱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束缚,总是用“左”的眼光看问题,不断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和实践是姓“社”还是姓“资”的质疑。针对阻碍改革、离开生产力发展的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在马克思主义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他多年的理论思考 37.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38.建国初期,我国的国营经济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建立的。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

建国初期,我国的国营经济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建立的,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国营经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使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奠定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对民族资本,国家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而不是采取无偿没收的政策。这是因为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和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39.中国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历来是革命的对象,因此,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不可能包括大资产阶级集团。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

中国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是直接为帝国主义服务并为它们所豢养的阶级。因此,中国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历来都是革命的对象。但是,由于中国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各个集团是以不同的帝国主义为背景的,在各个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尖锐化的时候,在革命的锋芒主要地是指向反对某一帝国主义的时候,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反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斗争。在这种一定的时期内,中国无产阶级为了削弱敌人和加强自己的后备力量,可以同这样的大资产阶级集团建立可能的统一战线,并在有利于革命的一定条件下尽可能地保持之。40.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的反对资本主义。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的反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中国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与民族资本主义两部分,中国资产阶级也相应的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民族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民族资本主义也不是革命的对象,而官僚资本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则是革命的对象。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之一。4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而言的。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改革引起的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我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也是旧体制和旧观念的根本转变。42.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辩证统一的。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我们要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正确。

改革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原来意义上的暴力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变革。改革的实质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文化体制等各种具体制度,以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44.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改革是对旧体制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而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作修修补补。

改革是全面的系统工程,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体制,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下载05615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简答题、辨析题汇总word格式文档
下载05615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简答题、辨析题汇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范文

    2.世界统一于存在。[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大纲

    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培训达标测试 第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第一篇基本原理 第一章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一、 健康的涵义【识记】 健康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复习提纲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己关系,即主体我和预防性培养,德育的途径,巩固了德健康的含义:健康客体我之间的关系,(2甚至是终生性的;心理育的基础,强化了德育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人—人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心得体会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秋季法学专科 江赛芳)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学校教育途径以外,家庭、社区、社会环境等都......

    设计概论简答题

    设计概论简答题1,设计的特征?(1)科技性特征设计作品是否成功融入现代科技,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人的个性化需求……(2)经济性特征 是否结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从市场角度开发产品,满足人的......

    艺术概论简答题

    《艺术概论》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什么是艺术流派? 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他们既要有明......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

    1、 语言的作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答:(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首先,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动物是没有语言的;其次,语言是适应人类需要而产生的,若人类不需要语言,就不会产......

    企业概论简答题

    一.简答题 1.什么是工业企业技术进步? 答:工业企业技术进步是指企业为通过研究开发和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管理,进行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技术推广等活动。 2.技术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