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冶金行业主要安全生产法规与标准
冶金行业主要安全生产法规与标准
一、我国主要安全生产法规基本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三条 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第二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第四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第四十六条 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第四十七条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第四十八条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第四十九条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第五十条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十一条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第七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三十五条(第二款)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增强职业病防范意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十九条 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第二十一条 驾驶人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前,应当对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性能进行认真检查;不得驾驶安全设施不全或者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等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
第二十二条 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二条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第二十一条 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
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十八条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第四十四条 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
第四十八条 消防车、消防艇以及消防器材、装备和设施,不得用于与消防和应急救援工作无关的事项。
第五十七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检举、控告。收到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按照职责及时查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十三条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其铺设的危险化学品管道设置明显标志,并对危险化学品管道定期检查、检测。进行可能危及危险化学品管道安全的施工作业,施工单位应当在开工的7日前书面通知管道所属单位,并与管道所属单位共同制定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管道所属单位应当指派专门人员到现场进行管道安全保护指导。
第二十条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根据其生产、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危险特性,在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监控、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泄漏以及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安全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第二十一条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设置通信、报警装置,并保证处于适用状态。
第二十四条 危险化学品应当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以下统称专用仓库)内,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应当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并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方式、方法以及储存数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第二十五条 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建立危险化学品出入库核查、登记制度。
第二十六条 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并设置明显的标志。储存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专用仓库,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相应的技术防范设施。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其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的安全设施、设备定期进行检测、检验。
第二十八条 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其使用条件(包括工艺)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并根据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危险特性以及使用量和使用方式,建立、健全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第五条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节能责任制度。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权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行政监察等有关部门举报。
第二十三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本条例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第二十四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当核对其是否附有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相关文件。
第二十五条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第二十六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二)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三)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四)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五)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六)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第二十七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锅炉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锅炉水(介)质处理,并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的水(介)质处理定期检验。从事锅炉清洗的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锅炉清洗,并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的锅炉清洗过程监督检验。
第二十八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检验检测机构接到定期检验要求后,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进行安全性能检验和能效测试。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第二十九条 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特种设备不符合能效指标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第三十条 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第三十一条 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依照本条例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第三十二条 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在维护保养中严格执行国家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保证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技术性能,并负责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对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接到故障通知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
第三十三条 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其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的应当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第三十八条 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以下统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第三十九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知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第四十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第六十五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发生爆炸或者泄漏,在抢险救援时应当区分介质特性,严格按照相关预案规定程序处理,防止二次爆炸。
第六十六条 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第九十九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对外输出热能的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
(二)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三)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四)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五)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
(八)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是指除道路交通、农用车辆以外仅在工厂厂区、旅游景区、游乐场所等特定区域使用的专用机动车辆。
特种设备包括其所用的材料、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第十六条
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二、冶金行业主要安全生产标准分布状况
冶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冶金行业安全生产的特点与其生产工艺密切相关,既具有生产工艺条件所决定的高动能、高势能、高热能所带来的重大危险因素,又有化工生产常见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还广泛存在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其特点是危险源点多,危害大,高温作业和煤气作业多,作业环境差,是管理复杂、安全问题突出的大行业,是我国安全生产重点监管的行业之一。安全生产标准是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律的延伸。冶金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是我国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规范冶金行业安全生产,提高全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效扭转目前冶金行业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促进冶金行业乃至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近年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2004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同意安全生产标准代号为AQ后,先后制修订并颁布了冶金行业安全生产三大标准:《炼铁安全规程》、《炼钢安全规程》和《轧钢安全规程》;2005年修订颁布了《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2008年以来,国家标准委又陆续颁布了《焦化安全规程》、《高炉喷吹烟煤系统防爆安全规程》、《耐火材料生产安全规程》等标准。目前,已经颁布的冶金行业国家和行业(AQ)安全生产标准有近20项。
到2010年底完成“冶金行业2008—2010年安全生产标准化发展规划”所拟定的全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冶金行业产业链除矿山采选外,烧结球团—耐火—铁合金—焦化—炼铁—炼钢—轧钢主流程全部生产单元都具备了安全生产标准;对高温冶炼生产、煤气产生、储存及使用、高温金属液体转运及厂内运输等关键环节制订有专项安全标准,以补充单元标准的不足。由此基本形成以纵向产业链生产诸单元安全生产标准为主,横向关键生产环节(工艺)专项安全生产标准为辅的较为完整的冶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冶金行业主要安全生产标准: AQ 2001-2004炼钢安全规程 AQ 2002-2004炼铁安全规程 AQ 2003-2004轧钢安全规程 AQ 2025-2010烧结球团安全规程
GB4053.1-2009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1部分:钢直梯 GB4053.2-2009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2部分:钢斜梯 GB4053.3-2009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GB 4387-2008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5082-1985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GB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1部分:总则 GB 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GB8958-2006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GB 12710-2008焦化安全规程
GB 16543-2008 高炉喷吹烟煤系统防爆安全规程 TSG D0001-2009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 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第二篇:冶金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意见
为切实加强全市冶金行业的安全监管工作,促进各冶金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我市冶金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现根据国家安全监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冶金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和要求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力度,加强冶金行业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冶金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各级要进一步摸清本地区冶金企业的各种有害、危险因素设备的数量及分布,建立档案;强化源头管理,抓好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建设“三同时”工作和职工的宣传培训教育工作;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内部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建设,改善企业的作业环境,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素质,规范作业行为,努力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主要措施
(一)深入调查,切实摸清本地区情况。各区县安监局要深入开展本地区冶金行业基本情况的调查工作,要摸清企业的底数,以调查表的方式开展调查工作,弄清企业名称、地址、法人代表、联系电话、主要生产设备、危险有害因素等。要通过这次摸底,建立完善企业的档案,提高监管的力度。各区县安监局要在20**年3月10号前结束调查工作,并将调查汇总材料报市安监局综合科。
(二)突出重点,增强安全生产过程的监管。各区县安监局要充分认识加强冶金行业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通过调查摸底,找准本地区冶金行业安全生产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制定出整改方案,将安全监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根据冶金行业的事故特点,重点加强对危险程度较高、事故易发的生产工艺环节和部位的监管工作,强化对生产过程中关健部位、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对存在重大隐患的企业要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并制定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三)加强队伍建设,贯彻落实三个《规程》。要在20**年的上半年,结合省安监局开展的《炼铁安全规程》、《炼钢安全规程》和《轧钢安全规程》三个文件的宣贯工作,进一步做好包括企业分管安全工作领导、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安监部门人员在内的业务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冶金生产工艺,掌握冶金企业安全检查方法和安全隐患及危险源辨识方法,具备与监管工作相适应的业务知识,以满足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
(四)认真落实“三同时”,突出源头管理。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把好安全生产准入关,全面清理本地冶金企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情况,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抓好“三同时”工作。对在20**年9月30日前投产而没有履行“三同时”程序的新建、改建、扩建冶金建设项目,要督促企业及时采取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补救措施,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做现状安全评价。凡是20**年9月30日后投产没有执行“三同时”规定的新建、改建、扩建冶金建设项目,要补办“三同时”手续;20**年6月30日后以,对未履行设计审查、竣工验收手续或验收不合格的冶金建设项目要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议实施停产整顿,对不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和原国家经贸委明令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冶金项目,坚决不予补办“三同时”手续,并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议实施关闭。
(五)严肃事故查处,推动安全管理创新。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严格依照《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不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存在隐患不及时采取治理措施、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生产经营单位和有关责任人,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依法严肃处理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同时,市、县两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把冶金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有机的结合起来,淘汰落后冶金生产能力,鼓励和引导冶金企业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整合优势资源,推动安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
(六)抓好冶金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全市所有冶金企业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始终将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一是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安全管理专职人员,健全相应的职责。
二是完善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各冶金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炼铁安全规程》、《炼钢安全规程》、《轧钢安全规程》,结合本企业生产工艺条件和作业特点及时修改、补充、完善相关岗位人员安全操作规程。(重点是建立:安全管理组织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各工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标准)、安全检查制度、危险源、事故隐患和危险作业管理制度、事故管理制度、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车间(班组)安全管理制度、工程建设(检修)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及厂区生产保卫管理制度)。
三是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冶金企业的所有从业人员必须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经教育和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企业要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了解相关区域、作业的有害危险因素,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凡涉及特殊工种的操作人员,必须定期培训考核、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四是突出抓好重点危险场所和设施、设备的监控管理。要加强对重点危险区域、设施、设备、能源介质和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对练焦炉和烧结工序要以预防煤气中毒、爆炸和机械伤害为重点;对炼铁工序,要以高炉、热风炉、煤粉制作及输送设备为重点,防止爆炸和火灾事故,以出铁场为重点防止喷溅、铁水爆炸、煤气爆炸、中毒、起重吊车及泥泡等伤害事故;对炼钢工序,要以转炉、电炉及其他冶金炉(包括铁合金炉)为重点,防止高温金属液体(液渣)喷溅、煤气爆炸、氧气爆炸、废钢中夹杂危险物品爆炸事故,以铁水、钢水、钢渣吊运为重点,防止冶金吊车故障、容器泄漏和耳轴断裂等事故;对轧钢工序,要以加热、退火系统为重点防止机械伤害事故,以吊运、装卸为重点防止起重伤害事故;对锅炉、煤气、氧气、氮气等能源介质压力容器管网,高温金属运输工具、变配电所(站)等重点要害危险部位、设施、设备,要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项安全管理制度。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五是监控危险源,完善和定期演练事故应急预案。冶金企业要建立重大危险源的登记建档,并定期进行检测、评估、监控,要进一步制定完善企业的应急预案,每要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员工进行事故应急的演练,切实掌握救援的程序。市直属冶金企业要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市直属以下冶金企业要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区县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
六是加大安全资金投入,提高企业本质化安全水平。企业内部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工艺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并落实临时防范措施,确保安全;检查和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备案。企业要依据《安全生产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积极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工艺、装备和检测、控制手段,提高生产技术装备本质化安全水平,并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努力形成适合本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和企业安全文化。
(七)认真开展检查工作。今年上半年,省安监局将对部分冶金企业安全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抽查,为此,市安监局将利用两周的时间对全市部分重点冶金企业进行检查,各区县安监局要对本管属区域内的全部冶金企业进行普查,特别要对三个规程的宣贯、职工培训、隐患整改以及相关制度的落实等进行一次祥细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告知,督促企业立即整改。
第三篇:安全生产行业AQ安全标准
安全生产行业AQ安全标准
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号
实施日期
备注
AQ
1008-2007
矿山救护规程
AQ
1009-2007
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
AQ
1010-2005
选煤厂安全规程
AQ
1011-2005
煤矿在用主通风机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AQ
1012-2005
煤矿在用主排水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AQ
1013-2005
煤矿在用空气压缩机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AQ
1014-2005
煤矿在用摩擦式提升机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AQ
1015-2005
煤矿在用缠绕式提升机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AQ
1016-2005
煤矿在用提升绞车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AQ
1017-2005
煤矿井下安全标志
AQ
1018-2006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
AQ/T
1019-2006
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色谱分析及指标优选方法
AQ
1020-2006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AQ
1021-2006
煤矿采掘工作面高压喷雾降尘技术规范
AQ
1022-2006
煤矿用袋式除尘器
AQ
1023-2006
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AQ
1024-2006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鉴定规范
MT
637-1996
AQ
1025-2006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规范
AQ
1026-2006
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
AQ
1027-2006
煤矿瓦斯抽放规范
MT/T
692-1997
AQ
1028-2006
煤矿井工开采通用技术条件
AQ
1029-2007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AQ
1030-2007
煤矿用运输绞车安全检验规范
AQ
1031-2007
煤矿用凿井绞车安全检验规范
AQ
1032-2007
煤矿用JTK型提升绞车安全检验规范
AQ
1033-2007
煤矿用JTP型提升绞车安全检验规范
AQ
1034-2007
煤矿用带式制动提升绞车安全检验规范
AQ
1035-2007
煤矿用单绳缠绕式提升绞车安全检验规范
AQ
1036-2007
煤矿用多绳摩擦式提升绞车安全检验规范
AQ
1037-2007
煤矿用无极绳绞车安全检验规范
AQ
1038-2007
煤矿用架空乘人装置安全检验规范
AQ
1039-2007
煤矿用耙矿绞车安全检验规范
AQ
1040-2007
煤矿用启闭风门绞车安全检验规范
AQ
1041-2007
煤矿用无极绳调速机械绞车安全检验规范
AQ
1042-2007
煤矿用液压防爆提升机和提升绞车安全检验规范
AQ
1043-2007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
AQ
1044-2007
矿井密闭防灭火技术规范
AQ
1045-2007
煤尘爆炸性鉴定规范
MT
78-1984
AQ
1046-2007
地勘时期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方法
MT/T
77-1994
AQ
1047-2007
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方法
MT/T
638-1996
AQ
1048-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
AQ
1049-2008
煤矿建设项目安全核准基本要求
AQ
1050-2008
保护层开采技术规范
AQ
1051-2008
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AQ
1052-2008
矿用二氧化碳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
AQ
1053-2008
隔绝式负压氧气呼吸器
AQ
1054-2008
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
AQ
1055-2008
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
AQ
1056-2008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AQ
1057-2008
化学氧自救器初期生氧器
AQ
1058-2008
煤矿瓦斯检查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AQ
1059-2008
煤矿安全检查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AQ
1060-2008
煤矿井下爆破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AQ
1061-2008
采煤机司机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AQ
1062-2008
煤矿井下钳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AQ
1063-2008
煤矿主提升机操作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AQ
1064-2008
煤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安全使用规范
AQ/T
1065-2008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测定方法
AQ
1066-2008
煤层瓦斯含量井下直接测定方法
AQ/T
1067-2008
矿井风流热力状态预测方法
AQ/T
1068-2008
煤自燃倾向性的氧化动力学测定方法
AQ
1069-2008
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AQ
1070-2008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AQ
1071-2009
煤矿用非金属瓦斯输送管材安全技术要求
AQ
1072-2009
瓦斯管道输送水封阻火泄爆装置技术条件
无
AQ
1073-2009
瓦斯管道输送自动阻爆装置技术条件
无
AQ
1074-2009
煤矿瓦斯输送管道干式阻火器通用技术条件
无
AQ1075-2009
煤矿瓦斯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 通用技术条件
无
AQ1076-2009
煤矿低浓度瓦斯管道输送安全保障系统设计规范
无
AQ
1077-2009
煤矿瓦斯往复式内燃机发电站安全要求
无
AQ
1078-2009
煤矿低浓度瓦斯与细水雾混合安全输送装置 技术规范
无
AQ
1079-2009
瓦斯管道输送自动喷粉抑爆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无
AQ
1080-2009
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指标(△p)测定方法
AQ
1081-2010
煤层气地面开采防火防爆安全规程
AQ
1082-2010
煤层气集输安全规程
AQ
2001-2004
炼钢安全规程
AQ
2002-2004
炼铁安全规程
AQ
2003-2004
轧钢安全规程
AQ
2004-2005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AQ
2005-2005
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
AQ
2006-2005
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
AQ
2007.1-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导则
AQ
2007.2-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地下矿山实施指南
AQ
2007.3-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露天矿山实施指南
AQ
2007.4-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尾矿库实施指南
AQ
2007.5-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
AQ
2008-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大纲
AQ
2009-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考核标准
AQ
2010-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
AQ
2011-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标准
AQ
2012-2007
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
AQ
2013.1-200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
AQ
2013.2-200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技术规范
局部通风
AQ
2013.3-200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检测
AQ2
013.4-200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技术规范
通风管理
AQ
2013.5-200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鉴定指标
AQ
2014-2008
逆反射型矿山安全标志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AQ
2015-2008
石膏矿地下开采安全技术规范
LD
88-1996
AQ
2016-2008
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失控井口点火时间规定
AQ
2017-2008
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公众危害程度分级方法
AQ
2018-2008
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公众安全防护距离
AQ
2019-2008
金属非金属矿山竖井提升系统防坠器安全性能检测检验规范
LD87.5-1996
AQ
2020-2008
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缠绕式提升机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LD87.1-1996
AQ
2021-2008
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摩擦式提升机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LD87.2-1996
AQ
2022-2008
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提升绞车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AQ
2023-2008
耐火材料生产安全规程
AQ
2024-2010
铁合金安全规程
AQ
2025-2010
烧结球团安全规程
AQ
2026-2010
金属非金属矿山提升钢丝绳检验规范
AQ
2027-2010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在用矿用自卸汽车安全检验规范
AQ
2028-2010
矿山在用斜井人车安全性能检验规范
AQ
2029-2010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主排水系统安全检验规范
112
AQ
2030-2010
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113
AQ
3001-2005
汽车加油(气)站、轻质燃油和液化石油气
汽车罐车用阻隔防爆储罐技术要求
114
AQ
3002-2005
阻隔防爆撬装式汽车加油(气)装置技术要求
115
AQ
3003-2005
危险化学品汽车运输安全监控系统通用规范
116
AQ
3004-2005
危险化学品汽车运输安全监控车载终端
117
AQ/T
3005-2006
石油化工建设管理方安全管理实施导则
118
AQ
3006-2007
危险化学品汽车运输
安全监控车载终端安装规范
119
AQ
3007-2007
危险化学品汽车运输安全监控系统
车载终端与通信中心间数据接口协议和数据交换技术规范
120
AQ
3008-2007
危险化学品汽车运输安全监控系统
通信中心与运营控制中心、客户端监控中心间数据接口和数据交换技术规范
121
AQ
3009-2007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
122
AQ
3010-2007
加油站作业安全规范
123
AQ
3011-2007
连二亚硫酸钠包装安全要求
无
124
AQ/T
3012-2008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导则
125
AQ
3013-2008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
126
AQ
3014-2008
液氯使用安全技术要求
127
AQ
3015-2008
氯气捕消器技术要求
128
AQ/T
3016-2008
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129
AQ/T
3017-2008
合成氨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130
AQ
3018-2008
危险化学品储罐区作业安全通则
131
AQ
3019-2008
电镀化学品运输、储存、使用安全规程
132
AQ
3020-2008
钢制常压储罐
第一部分:储存对水有污染的易燃和不易燃液体的埋地卧式圆形单层和双层储存罐
133
AQ
3021-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吊装作业安全规范
HG23015-1999
134
AQ
3022-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HG23011-1999
135
AQ
3023-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土作业安全规范
HG23017-1999
136
AQ
3024-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断路作业安全规范
HG23016-1999
137
AQ
3025-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
HG23014-1999
138
AQ
3026-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
HG23018-1999
139
AQ
3027-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规范
HG23013-1999
140
AQ
3028-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HG23012-1999
141
AQ/T
3029-2010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送审稿
142
AQ/T
3030-2010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送审稿
143
AQ/T
3031-2010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无
144
AQ/T
3032-2010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145
AQ/T
3033-2010
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导则
146
AQ/T
3034-2010
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
147
AQ
3035-2010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
148
AQ
3036-2010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
149
AQ
3037-2010
硫酸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
150
AQ
3038-2010
电石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
151
AQ
3039-2010
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
152
AQ
3040-2010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
153
AQ
4101-2008
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154
AQ
4102-2008
烟花爆竹流向登记通用规范
155
AQ
4103-2008
烟花爆竹
烟火药认定方法
156
AQ
4104-2008
烟花爆竹
烟火药安全性指标及测定方法
157
AQ
4105-2008
烟花爆竹
烟火药TNT当量测定方法
158
AQ
4106-2008
烟花爆竹作业场所接地电阻测量方法
159
AQ
4107-2008
烟花爆竹机械
滚筒造粒机
160
AQ
4108-2008
烟花爆竹机械
引线机
161
AQ
4109-2008
烟花爆竹机械
爆竹插引机
162
AQ
4110-2008
烟花爆竹机械
结鞭机
163
AQ
4111-2008
烟花爆竹作业场所机械电器安全规范
164
AQ
4112-2008
烟花爆竹出厂包装检验规程
165
AQ
4113-2008
烟花爆竹企业安全评价规范
166
AQ
4201-2008
电子工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167
AQ
4202-2008
作业场所空气呼吸性煤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
LD39-92
168
AQ
4203-2008
作业场所空气呼吸性岩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
LD41-93
169
AQ
4204-2008
呼吸性粉尘个体采样器
LD40-1992
170
AQ
4205-2008
矿山个体呼吸性粉尘测定方法
LD38-1992
171
AQ/T
4206-2010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础信息数据
172
AQ/T
4207-2010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结构
173
AQ/T
4208-2010
有毒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
174
AQ
4209-2010
城镇污水处理厂防毒技术规范
175
AQ
4210-2010
革类加工制造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176
AQ
4211-2010
家具制造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177
AQ
5201-2007
涂装工程安全设施验收规范
178
AQ
5202-2008
电镀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179
AQ
5203-2008
电镀生产装置安全技术条件
180
AQ
5204-2008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技术规程
181
AQ
5205-2008
油漆与粉刷作业安全规范
182
AQ
6101-2007
橡胶耐油手套
LD
34.4-1992
183
AQ
6102-2007
耐酸(碱)手套
LD
34.2-1992
184
AQ
6103-2007
焊工防护手套
LD
34.3-1992
185
AQ
6104-2007
防X线手套
LD
34.5-1992
186
AQ
6105-2008
足部防护
矿工安全靴
187
AQ
6106-2008
足部防护
食品和医药工业防护靴
188
AQ/T
6107-2008
化学防护服的选择、使用和维护
送审稿
189
AQ/T
6108-2008
安全鞋、防护鞋和职业鞋的选择、使用和维护
190
AQ
6201-200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191
AQ
6202-2006
煤矿甲烷检测用载体催化件
MT
281-1994
192
AQ
6203-2006
煤矿用低浓度载体催化式甲烷传感器
MT
444-1995
193
AQ
6204-2006
瓦斯抽放用热导式高浓度甲烷传感器
MT/T
721-1997
194
AQ
6205-2006
煤矿用电化学式一氧化碳传感器
MT
446-1995
195
AQ
6206-2006
煤矿用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
196
AQ
6207-2007
便携式载体催化甲烷检测报警仪
MT
564-1996
197
AQ
6208-2007
煤矿用固定式甲烷断电仪
MT
283-1994
198
AQ
6209-2007
数字式甲烷检测报警矿灯
199
AQ
6210-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200
AQ
6211-2008
煤矿用非色散红外甲烷传感器
201
AQ
7001-2007
机械压力机安全使用要求
202
AQ
7002-2007
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
203
AQ
7003-2007
棉纺织企业安全生产规程
204
AQ
7004-2007
制冷空调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205
AQ
7005-2008
木工机械
安全使用要求
206
AQ
8001-2007
安全评价通则
207
AQ
8002-2007
安全预评价导则
208
AQ
8003-2007
安全验收评价导则
209
AQ
8004-2007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细则
210
AQ
8005-2007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验收评价细则
211
AQ
8006-2010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
212
AQ/T
9001-2006
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
213
AQ/T
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214
AQ
9003.1-2008
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系统现场接入技术规范
215
AQ
9003.2-2008
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2部分: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系统集成技术规范
216
AQ
9003.3-2008
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217
AQ/T
9004-2008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
218
AQ/T
9005-2008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
219
AQ/T
9006-2010
企业安全标准化基本规范
第四篇:冶金行业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2012年8月最新修订
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序号 1 2 3 4 5
法律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
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
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
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
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
合同法》
一、国家法律
生效日/
颁布部门
最新修订日 2002年11月1日1995年1月1日2002年5月1日 2009年5月1日 2008年1月1日
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
法规/标准编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五号
序号 1 2
法规名称
二、国家法规
生效日/
颁布部门
最新修订日 2009年9月7日 2009年7月9日
国务院 国务院
法规/标准编号 国务院令第563号 国务院令第557号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
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2007年7月25日国务院 国务院令第503号
7 8 9 10 11 12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
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2012年3月6日 国家安监总局
法》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
2007年6月1日国务院
和调查处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
保险条例》
2004年1月1日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家安监总局 国家安监总局 国家安监总局 国家安监总局
国家安监管总局令第51号
国务院令第493号 国务院令第375号 国务院令第586号 国务院令第619号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第44号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号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5号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l6号
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
2011年1月1日
险条例》的决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2012年4月18
别规定》 日 《安全生产培训管理
2012年3月1日办法》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
2006年3月1日
训规定》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
2008年1月1日
政处罚办法》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
2008年2月1日
查治理暂行规定》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2007年7月12日国家安监总局
暂行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3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
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11年11月1日国家安监总局 罚款处罚暂行规定>部分条款的决定》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
案管理办法》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
2009年5月1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2号安监管理总局令第17号17 18 19 20
2012年6月1日 国家安监总局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9号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1号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0号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7号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1号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
2010年10月1日 国家安监总局
由裁量适用规则(试行)》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
报管理办法》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
和处置办法》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通知》
2010年7月1日 国家安监总局 2009年11月1日 国家安监总局 2009年7月1日 国家安监总局2009年10月1日 国家安监总局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4号2012年1月5日 国务院安委办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2012]第1号
2426 27 28
《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
位生产安全事故预案评2009年4月29日审指南(试行)的通知》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和《生产经2009年6月1日 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
2005年9月1日
理规定》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目录》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办法》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
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安监总厅应急[2009]第73号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
中心
应指信息[2009]第6号
国家安监总局
卫生部
安监总局令第1号 卫法监发[2002]63号 安监总局令第48号
卫生部23号
2002年3月11日2012年4月27日 国家安监总局 2002年5月1日
卫生部
37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
处理办法》
《关于开展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的通
知》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
督管理规定》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办法》
2002年5月1日 卫生部 卫生部25号
2007年2月1日 国家安监总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安监总职安[2007] 20号
2012年6月1日 2012年6月1日
安监管理总局令第47号 安监管理总局令第49号 安监总局令第26号 第170号国际公约 公安部令第108号 劳部发(1995)56号
气象局11号
《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监
2009年9月8日 国家安监总局
督管理规定》 《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国际劳工局理
1990年6月25日学品公约》 事会 《火灾事故调查规定》2009年5月1日公安部 《爆炸危险场所安全
规定》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
竣工验收规定》 《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
《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
理规定》
1995年1月22
日 2005年4月1日
劳动部 国家气象局
2002年12月18
日
国家安监总局 国家煤矿企业
监察局
安监管人字[2002]123号
41
2009年5月1日 公安部 公安部 国务院
公安部第106号令 公安部令第107号 国发[2006]15号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 2009年5月1日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
2006年5月10日强消防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
定》
2009年5月1日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
三、标准规范
序号
规范/标准
实施日期
批准/颁布部
门
编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6年12月1日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10月1日国住房和城乡
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
GB50016-2006
GB50057-199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2010年12月1日国住房和城乡
建设部、国家
GB50010-2010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
类标准》
2008年7月30日建设部、国家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
规范》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国家建设部
2005年10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 1992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设计规范》
2004年4月1日
国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
2008年12月1日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质量技术
监督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
2006年12月1日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0年4月1日 1999年12月1日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GB50019-2003 GB50140-2005 GB50223-2008GB50058-1992《用电安全导则》 GB/T 13869-2008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
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4-1999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
则》
GB12158-200612
《钢制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
SY0007-1999 NB/T47003.1-2009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2010年5月1日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
范》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
则》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
则》
《安全色》
国家能源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
2009年10月1日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1990年4月1日
国家技术监督
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
2009年10月1日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年10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
GB/T 11651-2008GB1165-89GB 2894-2008GB 2893-2008
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18 19 20 21 22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
求 》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基本规范》
1996年2月1日 2010年6月1日
国家技术监督
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AQ8001-2007 AQ8002-2007 AQ8003-2007 AQ/T9002-2006 GB 15630-1995 AQ/T9006-2010
《安全评价通则》 2007年4月1日 国家安监总局 《安全预评价导则》 2007年4月1日 国家安监总局 《安全验收评价导则》 2007年4月1日 国家安监总局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
则》
2006年11月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安全生产《安全鞋、防护鞋和职业
2009年1月1日
鞋的选择、适用和维护》监督管理总局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
则》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
全规范》
2009年1月1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2008年1月1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四、地方性法规 生效日/
颁布部门
最新修订日
吉林省人民代
员会 吉林省人民代
AQ/T6108-2008AQ/T9004-2008AQ3009-2007
序号 法规名称 法规/标准编号
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公告第35号 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89号《吉林省安全生产条例》2005年6月1日 表大会常务委
《吉林省劳动合同条例》2008年1月1日 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
吉林省第八届
2001年12月1日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职业卫生监督
管理处《吉林省消防条例》
吉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公告第77号
《吉林省职业健康规范2012年03月31企业考评标准(试行)》 日
存期限:3年
编制时间:2012年1月保
第五篇:冶金行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办法
冶金行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指导冶金企业开展安全标准 >标准化工作,夯实冶金企业的安全管理基础。
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冶金企业包括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轧钢、铁合金以及与之配套的耐火、碳素、煤气、氧气及相关气体等生产企业,或者由其组成的企业集团。
第三条 在考核内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事故、依法生产的冶金企业,可以参加安全标准化等级考评。
第四条 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分安全管理和专业单元两部分进行考评。
(一)冶金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按照《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安全管理考评标准》考评,分为一级安全管理、二级安全管理、三级安全管理和安全管理不达标四个等级;
(二)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按照相应的专业单元考评标准考评,分为一级专业单元、二级专业单元、三级专业单元和不达标专业单元四个等级。
第五条 根据冶金企业安全管理和各专业单元评定的等级,评定其安全标准化等级。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等级分为三级。
(一)安全管理和专业单元等级均评为一级,且考核内未发生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为安全标准化一级企业(以下简称一级企业);
(二)安全管理和专业单元等级均评为二级以上(含二级,下同),且考核内未发生一次死亡两人或累计死亡两人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为安全标准化二级企业(以下简称二级企业);来自http://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三)安全管理和专业单元等级均评为三级以上,且考核内未发生较大或累计死亡3人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为安全标准化三级企业(以下简称三级企业)。
第六条 标准化企业考评程序:
(一)企业自评。企业组织自评小组,按照本办法和考评标准自评本企业安全标准化等级,形成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以下简称企业自评报告)。
(二)申请。企业按照自评等级由相应安全监管部门签署意见后,向有关安全生产协会提出申请,并提交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申请表(见附表一,以下简称企业申请表)和企业自评报告。
(三)评审。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评审工作由有关安全生产协会负责组织。收到企业申请表和企业自评报告后,有关安全生产协会依据本办法和考评标准组织专家组对企业进行评审,形成书面评审意见。
(四)公告。相应安全监管部门依据评审结果(安全标准化企业备案表见附表二)予以公告。
一级企业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告,二级企业由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安全监管部门)公告,三级企业由市(地)级安全监管部门公告。
(五)证书、牌匾颁发。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等级证书(以下简称等级证书)、牌匾由有关安全生产协会颁发。
第七条 等级证书和牌匾有效期为三年。在有效期内,一级企业、二级企业和三级企业相应发生一次死亡一人以上、两人或累计两人以上、较大或累计三人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由颁发等级证书和牌匾的有关安全生产协会收回,并在媒体上公布。
第八条 等级证书和牌匾被收回的企业,自公布之日起一年后,方可按照本办法规定,重新进行申请工作。
第九条 等级证书和牌匾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一式样。
第十条 负责企业安全标准化等级公告的安全监管部门,适情况对所公告的冶金企业进行抽查,并对抽查结果予以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