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设计院的应用与推广(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23:08: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BIM在设计院的应用与推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BIM在设计院的应用与推广》。

第一篇:BIM在设计院的应用与推广

BIM在设计院的应用与推广

君文资讯 | 2015-11-19 11:25

引言:本文从建筑行业近年来的BIM发展情况出发,分析了目前市场对设计BIM的主要需求及认识误区,同时也分析了设计院应用BIM的主要应用点和使用情况,从而提出了推广BIM的重要性,同时对BIM的推广提出了参考意见。本期另外两篇文章《BIM技术在中国企业联合馆设计中的应用》、《BIM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管理中心的应用》则用实例详细分析了BIM技术在项目中的具体应用,欢迎阅读与分享。

★BIM在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

BIM从2008年开始逐渐被广泛提及,经过7年左右的时间BIM已然成为建筑行业内最炙手可热的词汇,无论从业主、设计、施工还是其他相关参建方都表现出了对BIM的极大关注与热情,从国家层面来讲,住建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9处涉及到BIM技术,政策性的导向加速了BIM的普及与推广,近年来从地方到中央相关部门都在制定有关的BIM标准,规定性文件的相继出台会更加刺激BIM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BIM的发展过程中,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偏离BIM本质的现象,那么,从笔者作为设计师的角度来讲,如何真正的在设计中普及BIM,是每个设计院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而目前BIM的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的需求所决定的。★

BIM目前的设计市场需求

》》主要需求

☞BIM碰撞检测 这部分的主要需求就是在二维图纸(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图纸)进行BIM建模,并找出图纸中存在的错、漏、碰、缺等设计问题,我们通常把这种方式成为“后BIM”,存在这种需求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二维设计存在着先天不足,本来建筑是以三维空间为主体的,但是传统的设计交付都是以二维图形作为交付物,在这个三维向二维转换过程中,多专业之间的协调很难保证,施工过程中又以二维图纸为蓝图进行施工,必然存在信息上的不对位,基本上目前的二维设计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专业间的碰撞问题。

相反,BIM借助直观的三维模型,预先能够检测出图纸中的碰撞,因此能够帮助减少设计中的错漏碰缺,从而提高设计质量,这一直观的成果非常得到业主的认可,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越来越多的项目都要求通过BIM来做碰撞检测,这一需求也促使行业产生了专门的BIM咨询公司,由于没有明确的市场收费及相关的制度限制,造成目前BIM咨询的混乱无序,而从事这一工作的相当一部分人没有专业背景,这就导致了部分检测的成果难以得到保证。

碰撞检测

☞BIM咨询策划

虽然BIM已经有了多年的发展历史,但人员的技术和数量储备还不能达到整个行业中对于人才的需求,因此,大部分业主团队很难组建一支专门的BIM部门来管控项目的BIM工作,这就无形中要借助专门的BIM团队来帮助业主解决对于项目的BIM管控,这样的专门BIM咨询策划一般是编制项目的BIM实施标准,帮助业主检查各参建单位的BIM模型是否满足要求以及提供项目管理平台等工作,那么这就需要该咨询团队具备多专业多方向的人才,从而在前期、设计、施工中都能形成相对的把控,从目前来看,由于设计院欠缺施工和管理上的经验,很难独立完成上述工作。

》》需求误区

现在很多人把建筑性能分析(采光、CFD模拟、疏散模拟、能耗模拟等)都归结到BIM内容下,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混淆,认为这些性能分析就是BIM,其实这些分析没有BIM说法及平台时也在做,BIM的应用只能是说提供了一些模型分析接口(况且输出接口大部分都不完善),以SGM项目来说我们做了该项目的疏散模拟,但事实上疏散软件中计算并不是以模型边界为计算原则的,同时BIM模型导出时的双曲面等曲面模型,在分析软件中不能显示,因此在导出设置中,用方块代替曲面,并且在计算软件中要重新绘制疏散边界,才能计算,事实上这种模型与计算的结合多少存在秀的嫌疑。

SGM疏散模拟

市场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计院的发展走向,作为设计院来说挣扎在传统设计与BIM设计之间,这一过程的时间长短和很多因素有关,但市场的需求会起决定作用。

BIM在设计院的应用

BIM在设计院的应用应该说由来已久,只是早期的时候并没有BIM这一称呼,而代替的是三维辅助设计,从BIM目前的概念来看,BIM绝对不是一款软件的事情,因此通过模型来表达设计也是BIM概念的一部分。

》》处理复杂建筑空间

BIM在设计上的应用最直接的体现在处理复杂空间的能力上,处理复杂空间包括空间造型、专业间的协调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非欧几何形体,这对传统二维表达提出了挑战,二维图纸很难精确表达复杂建筑的造型空间,因此必须借助BIM来实现对空间的解释。

中国企业联合馆

在米兰世博会的中国企业馆中,尽管该馆建筑面积只有2000平方米左右,但空间非常复杂,围绕建筑核心有一圈从底到顶的环形坡道,在限高12米的限制下,要做三层空间,同时净高大部分要求在3米以上,如果不借助BIM的话,很难清除的表达各部分的空间关系,也很难清楚机电管线对净高的影响,所以该项目中,表皮的建模借助Rhino来完成,然后再在Revit中重建,内部空间的分隔及结构、机电等模型在Revit中来完成,很好的阐述了该建筑的空间状况,同时在多专业的协同过程中,及时能够调整设计,如为了满足净高的要求,很多机电设备要放在梁腔中,大多数管线需要穿梁,那么钢梁上的预留洞口必须借助三维来实现,同时钢结构深化后还要看深化后的模型和机电的关系能否满足空间要求,并不断调整以确保设计可行。

中国企业馆机电管线与结构预留洞

》》管线综合

对于设计来说,最终空间的营造和管线的最终排布有非常直接的关系,传统二维设计中多是通过绘制剖面的管线综合图来完成的,但这些剖面只解决了该位置的管线排布,而实际情况是管线都是连通的,一个位置的排布情况不能代表其它位置这样排布也是合理的,同时还存在着机电管线直接的碰撞等设计问题,这也就是业主需要的碰撞检测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化设计的要求。

上海中心大厦设备层结构模型

在上海中心大厦项目中,每15层的标准层上面有2层的设备层(包含避难空间),而这两层设备层同时也是结构的加强层,环带桁架和径向桁架、巨柱及核心筒剪力墙共同构成了该设备层的结构空间,同时作为设备层来说,机电设备非常多,管线不仅多,并且尺寸都比较巨大,在这样的空间环境下,单靠二维去解决管线排布是不可能的,借助BIM来直接进行管线综合,才能清楚的知道管线的排布及走向,并能确定管线的最终标高以及空间的最终净高等实际高度。

上海中心大厦设备层管线综合模型

》》BIM三维设计

上文提及的BIM应用只能说是被动的BIM应用,多数是由业主的需求决定的,从长久的发展情况来看,BIM三维设计才是BIM技术应用的根本体现。三维协同改变了专业间需要互相提资的情况,大家都在同一模型(或链接模型)中进行设计,能够直观并且快速的看到彼此间设计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如传统项目中关于预留洞口的问题非常多,有的是忘记了留洞,有的是留了洞口,而实际施工时根本用不上,而借助BIM直接进行设计,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并能把留洞洞口统计成清晰的列表,方便查找。

利用BIM设计管线预留洞

BIM三维设计不仅能减少设计问题,而且十分方便后期设计修改,因为三维设计的图纸是由模型生成的,模型的修改可以直接带动图纸的自动更新,联动设计是BIM的重要功能。

BIM三维设计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无纸化设计,在上海市第一个无纸化实验性项目应用中,从设计到施工都是模型传递,并且在设计中考虑施工工序进行相应设计,如柱子通常设计是以高度来表示,而施工中的柱子是要按照楼层高度进行拆分的,楼板是安装施工浇筑顺序进行拆分的,这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建造流程,在该项目中设计阶段施工方就参与进来,共同完成BIM设计,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模型很难界定是设计模型还是施工模型,但是对业主和项目推进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BIM在设计院的推广

》》BIM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BIM的应用有如此之多的好处,但目前设计院却未能普及使用,至少从接触和了解到的大部分设计院中BIM的应用情况来看,BIM的推广并没有想象中的乐观。分析原如下。

首先,设计时间上不允许,近年来我国建设行业发展非常迅猛,开发的节奏异常之快,设计时间非常之短,而目前情况是设计师一般应用BIM设计的时间要比传统的设计时间长,具体增加的时间和设计师使用BIM的熟练程度有关,同时原来二维设计不考虑的问题,在三维设计中都要解决,这也增加了设计的时间和周期。

其次,目前的设计取费标准与设计分配标准很难做到所有的项目都用BIM来做。多年来物价不断上涨,但国家规定的设计取费还参照02年的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并且随着市场竞争,这一取费标准还在不断打折,那么用BIM做设计增加了设计工作量,但是没有相应的取费标准。另外,设计院内部的分配方式也要调整,以机电设计的工作量来看,传统设计,一般机电工程师在相同的时间(相对建筑设计的时间)可以完成2到3个项目,现在如果用BIM设计一般只能完成1个项目,分配标准必然会受到影响。

此外,目前应用软件发展也不是十分成熟,尽管目前可称得上是BIM的软件很多,但软件间信息的传递存在很多问题,同样也制约着BIM的发展。》》推广BIM的重要原因

既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那么为什么还要推广BIM呢?首先,三维设计是设计的本源,建筑空间的三维特质决定了其必然走向三维设计,原来不采用三维设计是应用工具不够完善,如今在技术不断的更新下,实现这一目标的工具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成熟,那么反过来会要求三维设计的发展。其次,社会对精细化设计的要求会越来越高,随着我国建设规模和速度上的不断降速以及国家对于工程浪费等现象的管理,建设行业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精细化设计,减少错漏碰缺,减少返工等现象,避免工程浪费,这必然决定设计市场会逐步走向精品化的市场,也必然会借助BIM手段来实现。

》》推广BIM的主要思路

目前市场的需求决定着设计院BIM的推广,因此如何在市场因素下推广BIM应用是重点。首先,在市场的碰撞检测和管线综合的需求下,成立专门的BIM组还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大多数设计院都有),但是这个专门的BIM组,笔者建议应由专门的设计人员组建,这样通过市场的需求,这些人员很快能掌握BIM技能,同时通过定期调换人员的方式,越来越多地培养设计人员的BIM能力,同时也能完成市场对BIM的主要需求。其次,三维项目的应用,选取合适的项目(时间、取费较合理)作为突破口,通过项目要求参与的设计师使用BIM,这样能够快速提高及培养相当一部分设计师的BIM能力,一旦有了BIM使用上的经验积累,工作效率会逐渐提升,品质也会越来越高,从而带动设计人员的积极性。此外,在设计院的内部分配管理上,要重新考核各专业间的设计工作量,调整分配比例,相信一个合理的分配机制必然能提高BIM应用的积极性。BIM的应用必然是未来设计发展的方向。作为设计院来说,尽快推广BIM是提高设计品质、提升设计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第二篇:如何在设计院实现BIM应用

如何在设计院实现BIM应用现状分析

BIM应用

在发达国家,以Autodesk Revit为代表的三维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已逐步开始普及应用,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北美的建筑行业有一半的机构在使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或与BIM相关的工具——这一使用率在过去两年里增加了75%。在欧洲、日本及我国香港地区,BIM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型房地产开发,BIM技术将引领建筑信息技术走向更高层次,被认为将为建筑业界的科技进步生无可估量的影响,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集成化程度。

在中国,BIM理念正逐步为建筑行业所知。国内先进的建筑设计团队和地产公司纷纷成立BIM技术小组,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设部院、建研院,中建国际、上海现代集团等。同时,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专业BIM咨询公司、培训机构也开始渐渐崭露头角,在整个建筑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包括策划、设计、招投标、施工、租售、运营维护和改造升级等阶段,都实现了BIM应用的突破。

在各种类型的BIM应用中,BIM建模,BIM设计,管线综合,工程量统计,四维施工模拟,基于BIM的绿色建筑分析是相对普遍的切入点,应用深度也参差不齐。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BIM的应用源头——BIM设计方面,不少BIM应用单位都选择了浅尝即止,仅仅是起到辅助设计的作用或者作为项目招投标阶段的“噱头”,并没有真正的形成生产力。

是什么原因造成设计院没能把BIM技术转化成设计生产力?现阶段如何才能在设计院实现Revit设计应用?实现到什么程度合适?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BIM推广经验和近几年在国内开展BIM设计咨询的实际体会,与业界同仁展开讨论,分享。

一、在设计院为什么要应用BIM技术?

根据笔者在近几年在国内开展的数十个BIM设计咨询业务的情况来看,目前在中国开始BIM应用的设计院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由于设计院的一些有识之士已率先认识到BIM的优势,希望借助于BIM应用以获得设计竞争的先机。

2.“痛则思变”的设计院类型:由于在某些项目上,遇到了传统绘图工具无法解决的难题,例如:

大型项目的协同设计,异型复杂形体的建筑、绿色建筑分析应用需求等,导致他们寻求BIM技术来更好的解决。

3.为了响应甲方需求或者是满足与外方合作设计需要的设计院类型。部分地产商如太古集团,上海中心项目等在项目上要求采用BIM技术,或者是国外的设计公司采用BIM技术做的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要求中方设计院配合,所以设计院开始学习应用BIM。虽然目前这种需求在国内尚不普及,但是越来越多的地产商已经开始关注BIM技术,并谋求实施应用,这也正在逐步成为一种趋势。

二、BIM应用推广需要注意的问题

其实,国内各设计院对BIM的接触时间并不算短,早在2004年就有不少设计院接触过Revit软件,并开始实际项目的设计应用。但是时至今日为什么大部分设计院选择了放弃或者是尚还在起步阶段或局部应用,始终无法转变为生产力,形成规模化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多数设计院对BIM工具的理解还不够充分,期望值过高,准备不足,所以造成了最后应用推广的失败。所以,我们在BIM的应用推广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结合自身情况,合理设定现阶段BIM的应用范围,再逐步寻求拓展BIM增值设计服务。不要在刚开始接触应用BIM,便想要求大求全,试图将revit用于各个专业,完美的实现三维协同设计及相关应用。

2、BIM启动的实验项目不宜选择难度过大的项目,导致BIM推进较为艰苦、困难重重,使整个团队失去信心。

3、Revit产品的本地化上还不完美,对初学者在实现本地化施工图出图上尚存一定难度,需要有对Revit全面了解的专业人士针对各个设计院的出图标准和各种相关应用进行定制和授针对不同类型项目的应用方法,使得推广应用事半功倍。

4、BIM的应用推广是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事先考虑BIM团队结构,人员梯次,如何实现逐步推广等问题,从而实现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推广。一个合理实用的BIM实施规划很有必要。其中人才的问题最为关键。千军易得,一将难求。BIM团队的负责人也就是BIM经理的选择和培养至关重要。由于项目团队负责人对BIM理解及应有过程没有正确的判断和深刻的认识,无法得出恰当的执行方案,容易出现决策上的失误,直接导致公司决策层及项目团队设计人员对BIM的误解。BIM团队的人员挑选上,也需要寻找学习热情高昂,有自我学习思考能力的设计师。此外,值得注意的是:BIM的出现将使得BIM制图员这样的角色有了一席之地。因为Revit三维设计的平立剖面图及大样详图与模型之间的相互关联,直观有效的避免了一些低级设计错误的出现,也能更快捷的实现建筑师与制图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所以未来的设计团队结构将可能分工细化,实现设计团队的结构优化,帮助设计院有效地控制设计人力成本。

5、Revit是三维的参数化设计,创建的是建筑信息模型,这与传统的二维设计有着本质的区别。工具的特点决定了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项目,不同的设计阶段,不同的设计需求,我们需要不同的应用方法。打个比方,我们把Revit软件比喻成是一把“屠龙宝刀”,如果我们把它用来简单建模实现可视化,这是“菜刀”级的应用。但是如果我们应用Revit三维设计的链接文件和组的组合应用等特点,用它来做重复利用率高的单元式住宅施工图,那就可以使的我们设计效率提高数十倍,这就是高明的刀法了。刀是一样的,结合项目应用的特点和工具的特点,学习研究最好的刀法才是关键。那么究竟是自己研究刀法呢?还是向别人学习刀法?笔者认为,自创刀法对学习者要求很高,起步阶段最好是有老师带领,才能缩短学习时间,避免走弯路,尽快的见到成效。这时候BIM咨询服务团队的出现就成为必然。

6、BIM的成功实施需要决策层的政策支持和执行层的实施决心。执行层的惰性和找借口的心理一定要想办法避免。

三、如何在设计院应用实施BIM

大部分设计院在准备开始实施BIM的时候,都是选择请软件公司或经销商先来做软件演示和软件培训,然后就拿出一个项目让设计师自己开始尝试,在项目操作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难题再去查阅书籍资料或寻求帮助。这种方式可以让设计师对软件初步了解并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但是大多数设计师往往在经历了一个项目尝试后就牢骚连篇从此放弃BIM甚至是半途退出。

如何避免出现上述情况使得BIM应用在设计院顺利实施呢结合前文我们讨论的在BIM的应用推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笔者根据六年来在设计院的BIM培训推广经验,认为单纯依靠设计院的建筑师自学BIM技术,研究摸索出一个合适高效的应用体系,失败的机率很高。选择专业的BIM咨询服务来帮助建立实施BIM,对设计院成功实施BIM,事半功倍。以专业的BIM咨询服务团队作技术后盾,前期结合设计院的特点和需求做好整体的BIM应用实施规划,然后选择合适的项目切入,在实战中培养锻炼BIM团队,并且可以通过BIM人才培养输送服务等,逐步建立BIM团队的人员梯次,真正把BIM技术的应用转化为生产力,从而达到提升设计竞争力,扩大设计服务内容的目的。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设计院常见的BIM应用实施的误区有两点:

1、设计院最大的业务是设计,不是BIM增值服务。所以BIM的应用一定要和设计业务结合,并真正的成为生产力,而不仅仅是一个额外的工作或辅助工具。设计院要考虑的是:BIM应用首先是用来做方案设计,可视化表现,绿色建筑分析,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管线综合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应用),其次才是BIM的增值服务,如工程量统计,四维施工模拟等。

2、要根据设计院自身的业务特点和现有的BIM团队构成,合理选择BIM增值服务的应用点。BIM衍生的外围服务很多,该往哪个方向进行研究探索,不要求大求全,或者是放任自流。“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企业的决策者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以下将结合笔者在国内开展的BIM咨询服务的项目案例,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解如何在设计院逐步成功实施BIM及其所带来的优势。

四、BIM应用推广给设计院带来的影响

BIM的应用是一场设计工具的革命。由于BIM本身的应用特点,从设计院的角度来看,BIM的应用推广将可能带来如下一些影响:

1、团队结构上:BIM的应用不仅使得设计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而且设计质量的把控也变得更加简单直观,这就使得BIM制图员的出现成为可能。在团队分工上,由有经验的设计师带着年轻的制图员工作。有经验的设计师则可以充分发挥行业经验丰富的优势,专注于设计,而不是重复的绘图工作。此外,BIM制图员的出现也有可能促进设计绘图外包业务的发展。这样也将使得设计院的团队结构发生变化,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承接业务的能力大大加强。

2、对设计流程和分配机制的影响。在以往的设计模式中,方案设计和扩初,以及施工图设计之间相对独立。而应用BIM技术之后,模型创建完成后自动生成平立剖面及大样详图,许多工作在模型的创建过程中已经完成。未来将有可能实现由BIM制图员的全程介入来帮助设计师实现方案设计,设计表现,文本制作,扩初设计及施工图深化设计等各项工作。

3、对设计院服务内容的影响。由于BIM技术的一些特点如三维可视化设计、工程量统计、四维施工模拟,绿色建筑分析应用等等,将使得设计院的服务范围得到扩展。

第三篇:设计院实施BIM常见问题

设计院BIM实施从哪里入手更多地是战略和经济问题

(2013-04-09 21:32:26)转载▼ 标签: 分类: 设计BIM应用

bim bim软件 bim应用 设计院 经济

作为整体而言设计院无疑是国内最早开始研究实践BIM的建设工程项目利益相关方,套用时髦的说法可以再加上一句,没有之一。从2003年到现在十年过去以后,业主和施工企业对BIM价值以及价值实现路径正在日趋清晰和落地,而设计院却成为了业主、设计、施工三个主要项目参与方中BIM应用最迷茫的一方,是否还能如CAD普及应用时代那样继续独领风骚傲视群雄的辉煌变成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设计院的迷茫来自于这样的一个现实:用BIM实现比CAD提高图纸质量的目标比提高制图效率的目标实现起来要容易,而提高图纸质量所能带来的效益是慢效益或间接效益,提高制图效率所能带来的效益是快效益和直接效益。前述所谓的“容易”是指投资相对少、见效相对快、影响面相对小。另外请注意我们这里说的是图纸质量和制图效率,而不是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后者要综合和复杂得多。而用不用BIM出图也正是目前国内设计院BIM实施路线决策过程中的最主要争议之一。

在讨论设计院的BIM应用迷茫和为设计院寻找成功BIM实施路线的时候,还有一个前提条件需要明确,那就是在正常设计费以外业主不再为设计院应用BIM支付额外的费用,因为一旦有了额外的费用,这个迷茫也就不存在了,或者说至少是暂时不存在了。因此,设计院在探索适合自己的BIM实施路线的过程中要解决的真正问题是只有正常设计费(即业主没有因为设计院使用BIM而专门付费,设计院只完成设计业务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包括延伸业务)应该从哪里入手实施BIM?

有了上面的前提条件界定以后,影响设计院BIM实施路线选择的主要因素就可以用下面这张图来表示了:

下面从上图列举的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上述设计院BIM实施路线选择时所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

1、团队组建方式:设计院BIM团队的组建和培训可以有多种形式及其组合,但本质上可以归纳为1.1组建专门的BIM团队、1.2抽调专业设计人员组成BIM设计团队和1.3全员培训BIM应用三类,第三类1.3好理解,前两类的区别在于1.1方式设计任务需要由专门的BIM团队和传统的设计团队互相合作才能完成,而1.2方式设计任务可以由BIM设计团队独立完成,显然1.2是1.3的局部试点,1.3全员掌握和应用BIM(请注意不是只用BIM)是最终目标,而1.1是另外一种尝试,也可以是实践1.2并最终实现1.3的一种探索。不同团队组建方式的优势和不足如下:

2、BIM应用范围:介绍BIM在设计阶段应用的材料很多,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上图所示的6种类型,不同的是作者在这6种BIM应用中都加上了“支持”两个字,其意义是BIM需要和建筑业其他信息技术一起帮助设计人员完成各类设计任务,而不是靠BIM一种技术。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的同行如果想具体了解可以参考拙文《BIM内省

(七):BIM价值实现的唯一途径是与工程任务和其他信息技术相结合》(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0be62e01017j4j.html)。

3、BIM应用方法:BIM应用方法归根结底只有两种,即3.1图形和模型两条腿走路以及3.2图形由模型自动生成。具体内容可参考《BIM内省

(五):制造业给我们的启示》(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0be62e01016xox.html)。

4、BIM应用模式:应用模式无非请外部团队做、合作做和自己做三种。

上图列举和分析了典型的3种团队组建方式、6种BIM应用范围、2种BIM应用方式、3种BIM应用模式,大家知道,实际情况肯定更复杂,那么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设计院要实施BIM到底应该从哪里入手呢?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考虑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那就是选择风险低、投资回报好的实施路线。

同一个时期不同设计院能够使用的BIM技术和BIM软件产品基本是一样的,但是每个设计院的核心能力、盈利模式、项目特点、人员构成、地域特性、客户类型等则是不一样的,每个设计院都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团队组建方式、BIM应用范围、BIM应用方法和BIM应用模式作为BIM实施的切入点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BIM实施重点,才能用好BIM这个新的建筑业信息技术为设计质量和效率以及设计院整体竞争力提升服务。

也就是说,设计院BIM实施到底从哪里入手以及遵循一条什么样的发展路线,更多地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战略和经济问题。所谓经济就是今天的效益,所谓战略则是明天的效益。

第四篇:BIM应用实施计划

第十一章、BIM应用实施计划

(增加内容)(主要运用于廊厅区域)

BIM组织体系

1.1

BIM小组组织架构

本项目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其他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BIM小组,编制BIM应用计划。BIM小组组织架构如图11.1-1所示,BIM工作组组长负责BIM小组管理,统一协调BIM各相关方,如:各专业BIM工程师、计划协调管理部、物资设备部、商务合约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BIM咨询单位和各分包商等。各专业配置1位熟练掌握本专业业务、熟悉BIM建模、浏览软件操作的人员,组成项目各部门BIM团队,负责相关专业工作。

图11.1-1

项目BIM组织架构图

1.2

BIM小组各岗位职责

本项目BIM小组主要负责:BIM模型的创建、维护,确保设计和深化设计图清楚地形象的展现在模型里,可以更好的发现图纸问题并及时解决;可以表现出钢构件组装流程,各种施工工艺等,更好的优化施工方案和工作计划;进行模拟施工,进而优化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同时,定期组织对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项目管理团队整体有关BIM工作的职责如表11.1-1所示。

表11.1-1

项目管理团队BIM工作职责

主要岗位/部门

BIM工作及责任

BIM能力要求

培训频率

项目经理

监督、检查项目执行进展

基本应用

1月/次

BIM小组组长

制定BIM实施方案并监督、组织

基本应用

1月/次

项目副经理

制定BIM培训方案并负责内部培训考核、评审

基本应用

1月/次

测量负责人

采集及复核测量数据,为每周BIM竣工模型提供准确数据基础;利用BIM模型导出测量数据指导现场测量作业

熟练运用

2周/次

技术管理部

利用BIM模型优化施工方案

熟练运用

2周/次

深化设计部

运用BIM技术展开各专业深化设计,进行碰撞检测并充分沟通、解决、记录;图纸及变更管理

精通

1周/次

BIM工作室

预算及施工BIM模型建立、维护、共享、管理;各专业协调、配合;提交阶段竣工模型,与各方沟通;建立、维护、每周更新和传送问题解决记录(IRL)

精通

1周/次

施工管理部

利用BIM模型优化资源配置组织

熟练运用

2周/次

计划协调部

利用Synchro

4D模型进度优化

精通

1周/次

机电安装部

优化机电专业工序穿插及配合熟练运用

2周/次

商务合约管理部

确定预算BIM模型建立的标准。利用BIM模型对内、对外的商务管控及内部成本控制,三算对比

熟练运用

2周/次

物资设备管理部

利用BIM模型生成清单,审批、上报准确的材料计划

熟练运用

2周/次

安全环境管理部

通过BIM可视化展开安全教育、危险源识别及预防预控,指定针对性应急措施

基本运用

1月/次

质量管理部

通过BIM进行技术交底,优化检验批划分、验收与交接计划

熟练运用

2周/次

综合管理办公室

利用可视化充分了解现场情况

基本应用

1月/次

价值及目标

2.1

实用价值

模型化价值:

体现在所有项目设计成果、施工过程、竣工交付及建筑运维全部通过三维模型表达,全面实现基于模型的可视化信息交互。

数据化价值:

体现在通过模型的数据关联实现精确的统计和计算,实现工程投资的精细化管理。

模拟化价值:体现在利用

BIM的模拟技术实现工程的核心功能模拟、建筑结果前置,以及施工过程、施工工艺的相关模拟工作,提升建筑工程品质。

2.2

价值体现

1)

模型化:

(1)提高图纸会审效率

:

工程初期运用

BIM技术对图纸进行会审纠错,更加直观、便捷、全面,真正实现对图纸错误的预控。

(2)协助安装深化设计

:

施工过程实现运用

BIM建立室内外管线模型,并进行三维管线的碰撞检查及提交综合管线节点

3D图示,精确定位施工冲突部位。

应用

BIM技术进行三维管线的碰撞检查,不但能够彻底消除硬碰撞、软碰撞,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而且施工人员可以利用碰撞优化后的三维管线方案进行施工模拟,提高施工质量。

(3)为后期运维提供

LOD500模型:

基于

BIM模型的文档管理,将文档等通过手工操作和

BIM模型中相应部位进行链接,并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

GIS)联合应用,针对车辆段的区域内需要管理的各类建筑和设施建立三维

GIS系统平台,并建立所需要管理的建筑物和设施的空间模型和数据信息,为需要监测的参数建立传感系统并在平台内展现,对文档的搜索、查阅、定位功能,并且所有操作在基于四维

BIM可视化模型的界面中,充分提高数据检索的直观性,并自动形成的完整的信息数据库,为业主提供快速查询定位。最终提供由

BIM生成的3D

GIS

成果,并交付运营部门。

2)

数据化:

(1)快速评估变更成本

:

利用已经搭建完成的数据化模型,直接统计生成主要变更部位材料及工程量,辅助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的概预算,是变更成本直观可见。

(2)精确物资、成本控制:

BIM模型创建完成后,通过客户端,所有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根据时间、工序、区域等多个维度查询单项目的实物量数据。查询方式简单方便,可以定位任意项目的区域位置,能实时查询该在建项目的周边环境、即时天气情况等。最主要的是,只需输入关键词,便能检索某一时间段、某区域的工程量数据,实现按时间、区域多维度检索与统计数据。在项目管理中,使材料计划、成本核算、资源调配计划、产值统计(进度款)等方面及时准确的获得基础数据的支撑。

3)

模拟化:

(1)增强平面策划能力:

运用

BIM技术对现场场区平面布置、现场绿色文明施工设施(雨水收集设施、现场降尘设施)及安保设施进行模拟策划,以达到平面布置合理并切实可行的目的,提高平面布置策划的可操作性。

(2)真实模拟现场施工

:

通过

BIM的三维虚拟施工,将施工方案、进度计划与施工模型结合实现现场进度实时监测,减少建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减少返工和整改量,进行有效协同;也可以借助施工模拟在施工前做到施工成果前置,为方案确定提供直观有效的依据;最后将已确定方案的施工过程模拟资料及数据作为后期演示依据进行存档,以备后期调研使用。

(3)直观模拟施工交底:

借助于

BIM模型,针对技术方案无法细化、不直观、交底不清晰的问题,将传统的思路与做法(通过纸介质表达),转为借助

4D虚拟动漫技术呈现技术方案,使施工重点、难点部位可视化、提前预见问题。

BIM实施方案

3.1

BIM工作流程

根据业主和项目具体要求,提前编制项目BIM应用策划书。对项目BIM模型的建模精度、命名规则、人员的操作权限、版本变更管理、数据提取原则以及项目部相关人员培训等进行详细规划。本项目施工期间BIM工作主要流程如图11.3-1所示。

图11.3-1

BIM工作流程图

3.2

BIM在施工过程管理方面的应用

(1)

BIM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可计量(computable)的特点,大量工程相关的信息可以为工程提供数据后台的巨大支撑。BIM中的项目基础数据可以在各管理部门进行协同和共享,工程量信息可以根据时空维度、构件类型等进行汇总、拆分、对比分析等,保证工程基础数据及时、准确地提供,为决策者制订工程造价项目群管理、进度款管理等方面的决策提供依据。

(2)

将建筑物及其施工现场3D模型与施工进度链接,与施工资源、安全质量以及场地布置等信息集成一体。实现了基于BIM和网络的施工进度、人力、材料、设备、成本、安全、质量和场地布置的4D动态集成管理以及施工过程的4D可视化模拟。实时反映具体施工部位的形象进度、人工、材料、机械消耗情况,随时随地直观快速地将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展进行对比,并根据现场实际进度情况即时更新,达到直观、动态掌握现场施工进度及实际成本消耗的目的。同时进行有效协同,施工方、监理方、甚至非工程行业出身的业主领导都对工程项目的各种问题和情况了如指掌。这样通过BIM技术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模拟和现场视频监测,大大减少建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减少返工和整改。

(3)

BIM以工程为载体,工程以BIM为平台,各项技术整合,使得施工现场的构件安装状况通过RFID的信息收集形成了基于施工进度和实际现场的BIM和4D模拟。BIM技术即可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可视化技术指导及施工进度模拟等,又需依靠工程实体进行信息的实时反馈、及时更新与过程记录。通过对虚拟建筑管理,来加强实体建筑建造过程中的施工质量与管理水平。对于重点部位、隐蔽工程等需要特别记录的部分,现场人员将以文档、照片等记录方式与BIM模型相对应的构件关联起来,使得工程管理人员能够更深入的掌握现场发生情况。能够更好的掌握和控制工程进度、质量。BIM对工程管控示意见图

BIM模型对工程的管控

(4)

管理的支撑是数据,项目管理的基础就是工程基础数据的管理,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工程数据就是项目管理的核心竞争力。BIM数据库可以实现任一时点上工程基础信息的快速获取,通过合同、计划与实际施工的消耗量、分项单价、分项合价等数据的多算对比,可以有效了解项目运营是盈是亏,消耗量有无超标,进货分包单价有无失控等等问题,实现对项目成本风险的有效管控。

3.3

BIM在竣工及保修期的应用

(1)

利用BIM模型、RFID、无线移动终端、WED技术以及摄像、照片等把隐蔽工程、特殊构造的施工记录情况与BIM模型进行整合,并用数据库的方式加以存储。

(2)

工程进入运营维护阶段,需要了解建筑某个部位的相关建造信息,甚至包括隐蔽工程,都可以在BIM模型及其所记录的信息中方便的得到。大大减少了检查、维修所耗费的时间和成本。

BIM模型管理

在BIM建模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项目公共信息的设置要求,确保各方模

型能够正确整合。

1)模型坐标系统及基本单位

基点、方位、标高和单位

2)基点以坐标原点作为项目基准点,建立项目统一轴网、标高的模板文件。

3)方位项目北方向和正北方向重合,因此项目北和正北不作调整。

4)标高及命名

(1)标高命名与楼层编码、标高数值对应,标高数值以相对标高为准。

(2)楼层编码、标高以设计图纸为准,保持一致。

(3)其他特殊楼层,避难层、机房层、屋面层,机房屋面层等特殊楼层,命

名为相应楼层

+

中文命名。

5)单位

总图(组团)原点:坐标原点

片区原点:坐标原点

地块原点:坐标原点

楼栋原点:

坐标原点

高程单位:m(米)

坐标单位:m(米)

长度单位:㎜(毫米)

标高单位:m(米)

角度单位:°(度)

体积单位:m3(立方)

面积单位:㎡(平米)

重量单位:t(吨)、kg(公斤)

6)建模依据

(1)、模型搭建依据

①图纸等设计文件

②总进度计划

③当地规范和标准

④业主其他特定要求

(2)、模型更新依据

①设计变更单、变更图纸等变更文件

②当地规范和标准

③业主其他特定要求

7)

流程说明:

BIM系统的实施以模型基础,模型质量的高低对应用结果的正确与否有着重

大影响,所以应采取严格的建模以及质量控制流程,确保BIM应用成果的正确性。

流程说明如下:

①与项目相关各部门沟通协商,确定建模的整体要求与计划;

②准备好建模用的图纸资料后发送给本项目BIM负责人,BIM负责人接收到图

纸后进行整理,确认图纸的完整性与符合建模要求;

③BIM负责人研究收到的图纸资料,对存在的疑问或问题进行汇总并反馈给设

计院或者业主对图纸疑问的答疑;

④BIM负责人根据图纸的具体内容并结合BIM实施规范的要求确定具体的建模

规则以及人力安排;

⑤各参建人员依据图纸进行模型构建;

⑥对于完成的模型由各个建模进人员进行自检,合格后提交给施工项目进行验收;

⑦项目接收模型后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则进行存档交付使用;如不合格则

返回进行修改直至合格为止。

8)BIM模型颜色规定

各个专业的系统、构件划分标准化后,相应的各个系统、构件的眼色设置也

应标准化,以方便模型整合和调试工作。

建模前,应根据具体图纸情况统一各专业、各系统以及各类构件的颜色并形

成统一的模型颜色表,该表的格式应参照下表的格式进行创建(系统或构件颜色

待收到图纸后最终确定,管道颜色与现场保持一致)。

为了专业、系统空间三者之间一致性表达,应采用统色系标准。具体色系标准按

RGBRGBRG值B设置,以下版本作为参考标准:

9)模型的整合平台以

Naviswork为例作为整合平台。

优势:

1)支持打开不同软件的设计成果,并通过“附加到主模型”功能将不同的部分整合到一个模型内。

2)基于

3D交互的可视化的浏览、漫游等操作,可模拟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

视角下的真实视觉体验。

3)自动化的侦测及汇报手段,即常用的“冲突检测(Clash

Detective)”

能。工程上常用此功能对不同的设计专业或不同的部分进行施工图综合检查,提

前解决施工图中的错、碰问题,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浪费。

10)模型交付

(1)文档标准:在BIM专业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分析报告等由

Word2007、Excel2007、Powerpoint2007等办公软件生成的相应格式的文件,在交付时统一转换为

pdf

格式。

(2)图形文件标准:主要是指按照施工项目要求,针对指定位置经

Autodesk

Navisworks2014

软件进行渲染生成的图片,格式为pdf

(3)动画成果:BIM

专业应用过程中基于Autodesk

Navisworks2014

软件

按照施工项目要求进行漫游、模拟并经录屏软件录制生成的avi

格式视频文件,5基于BIM的技术管理

5.1深化设计图纸报审制度及流程

设计方及各专业分包基于

BIM深化模型在BIM工作协调例会进行方案讨论,研究并解决图纸问题。

BIM

深化模型修改的内容同步反映到相关专业的深化图纸上,避免产生新的图纸间不交圈问题。各专业在提交深化图纸报批的同时,将各专业的BIM深化模型一同提交报审,设计方及

BIM

顾问依据设计图纸对BIM深化模型进行验证,确保深化设计满足建筑设计理念与要求,并利用模型更准确的理

解深化设计的内容,快速完成对各专业深化图纸进行审核。

5.2全程变更

BIM模型复核流程各承包商应依据设计单位签认的设计变更类文件和图纸(包括洽商单等,随时跟踪进行模型更新。

各分承包商深化设计BIM模型复核流程如图:

各分承包单位模型复核:

完成变更模型与原设计模型之间的叠合、碰撞检查

等工作,并提交该项变更的碰撞检查报告和优化建议报告。

总承包单位在服务期间应用BIM模型对各项变更进行分析,量化变更对造价

及工期的影响;

总承包单位在业主批准进行变更后,应及时对

BIM

模型进行更新维护。

5.3

BIM模型的整合交付流程

施工过程中各承包单位提交的基础模型或深化设计模型需经过BIM

各参与方确认后方可有效,具体流程如下图:

a

项目各参与方提交模型应、有统一的标准,并对所上传的模型进行必要的注

释与说明;

b

项目各参与方提交模型后需以邮件方式通知其他

BIM参与方确认;

c

当模型提交并通知项目其他

BIM参与方后,其他

BIM参与方未在3

天内给

与回复,则视为其确认模型;

d

当项目各参与方以邮件或文函方式确认后,该模型方为有效,项目其他参与方可根据此模型进行其他工作。

5.4现场平面布置动态管理

(1)通过

BIM模型实现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动态模拟,有助于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分阶段进行

BIM

三维模型建立模拟,借以呈现

各主要阶段的交通组织规划、大型设备使用、材料堆场及加工场地、临建设施使

用等是否合理,通过对周围环境、进场道路的位置、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以及建筑

材料的堆放,现场施工防火的布置等的全方位模拟等情况,可以更有效的对施工

现场进行综合规划与管理,以保证工程施工合理有序地进行。

(2)在基坑施工阶段,提交基坑

BIM

模型。地下结构开始进行施工,塔吊

布置完成,钢筋加工棚、材料堆场确定后,提交场地平面布置应用视图和场地工

作面排布应用视图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每月提交主体建筑进度应用视图和变更

应用视图。

5.5进度模拟

(1)实施目标

运用

BIM技术,对土建、机电、钢结构等专业施工进度进行模拟,进行风险

预警,保障工程如期进行。

(2)实施内容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多专业相互配合、合理分工、协同作业,因此施工

进度管理尤为重要。通过

Revit

建立

BIM模型,运用

Navisworks

进度模拟,导

入施工进度计划

Project

文件,将

BIM模型与工程施工进度计划链接起来,使工

程施工进度通过

4D动态模拟形式展现出来。

将现场实时进度信息与模型效果进行对比,快速实现对实施效果偏差的综合分析,通过着色预警,及时制定相应的进度调整措施。当施工进度计划调整模型

随之自动变更,通过模型模拟对计划直观表现,合理的安排材料采购、加工、运

输等工作。

(3)实施计划

在总包施工进度计划Project审批完成后,立即将

BIM模型与

Project

文件

在Navisworks中进行连接,随施工进度分层、分流水段进行施工进度模拟。周进度用三维图片的方式进行,月进度用动态的模型方式进行。

BIM实施的保证措施

6.1

建立BIM运行保证体系

(1)

按照BIM组织架构表成立BIM执行小组,由组长全权负责BIM系统管理和维护。该小组在开工前就进驻现场,迅速投入系统的创建工作。

(2)

成立BIM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组员包括项目总工、BIM工作组组长、各部门经理,定期沟通,保证能够及时、顺畅的解决问题。

(3)

各职能部门要求设置专人和BIM小组对接,根据需要提供现场信息。

(4)

配备足够的高配置电脑设备,购置足够的BIM软件,满足软件操作和模型应用的要求。

(5)

建立BIM管理制度,包括工作岗位责任制度、考核制度、分包BIM监督制度、BIM维护变更制度。

(6)

建立和业主、设计等各方沟通机制,建立BIM方案的业主审批制度。

6.2

建立BIM运行例会制度

(1)

BIM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参加每周的工程例会和设计协调会,及时了解设计和工程进展状况。

(2)

BIM领导小组成员,每周一召开协调会,建设单位或项目管理公司参加BIM协调会,确定工作流程。由BIM工作组组长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需要联合解决的问题。及时对问题给予处理和解决。

(3)

BIM工作组内部每周召开一次碰头会,针对本周工作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制定下周工作计划

6.3

BIM技术支持

(1)

BIM族库管理系统:我局BIM族库管理系统包含了6000多种各个专业常用族,并形成一套完整的新族管理方法。为现场BIM小组建立、维护BIM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保证了现场BIM小组的工作质量和速度。中建八局BIM族库管理系统见图11.6-1。

图11.6-1

中建八局BIM族库管理系统

(2)

BIM的二次开发小组:我局拥有一支Revit

API二次开发团队,能够完成BIM应用中的特殊要求的二次开发。该团队先后开发了建模工具集、工程量管理、路桥参数建模等模块,并搭建了虚拟仿真的物业管理平台,详见图11.6-2。

图11.6-2

BIM模型二次研发

(3)

外部合作伙伴:我局是Autodesk公司在施工企业重点支持BIM应用的单位,在新产品功能、二次开发、新领域拓展、中美交流等方面全方位支持。

图11.6-3

和外国合作伙伴进行BIM技术研讨

第五篇:心得体会-BIM应用培训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BIM应用培训心得体会1

很荣幸能参加第*期轨道BIM工程师培训班的学习,让我们学习了BIM系统及revit这款软件。通过四天紧张的培训,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BIM将对未来工作带来的优势。BIM模型可以很直观的展现整个项目,让人很容易查看出当前空间所有结构及设备的交错关系,并准确得知吊顶造型与标高是否与设备冲突。

当然,这只是Revit的一部分,BIM所具有诸多优点,利用三维模型方便进行更好的沟通—可视化;能在项目建设前期检查出项目的不兼容性以便及时调整—协调性;对复杂结构工程建模优化—优化性;制作三维技术交底及三维图纸—可出图性等等。

对于我们施工来说,每当对施工队伍进行复杂节点的施工技术交底时,他们很难根据二维图纸快速地去理解,若是结合了BIM信息模型,施工队伍根据三维信息模型则能快速正确的理解复杂节点施工原理,降低施工时的出错率。结合BIM信息模型,在遇到难点工程时,对建立好的项目模型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在于前期,可以加快方案拟定速度并在BIM信息模型中验证可行性。在于施工中也可以纵观全局精确把控项目进度优化项目工期。竣工验收后,可结合BIM信息模型精细化这一特性进行后期运营及维护。

此次学习让我们受益匪浅,不光学习到了Revit 的软件知识,同时也学到了BIM技术的先进理念。希望多多举办这样的培训,让更多的人学习到BIM,了解BIM理念,并在项目施工中实践运用。

四天的集中学习结束了,我受益良多。培训前我对于BIM软件只停留在表面的认知层面,并没有深刻了解。通过这几天的revit软件的学习,我学会了模型的构建,虽然还是有些不熟练,但是我相信有了这些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更加得心应手。

另外,在学习BIM软件的过程中,我们对轨道交通的建设从宏观上也有了更加系统的认识,也是一种个人专业技术的提高。虽然四天的培训结束了,但是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并没有消退,纷纷表示培训的时间太短了。

建议:主办方在举办培训的时候对学员进行分程度开班教学,适当调整授课方式,让零基础的同学能够快速学习。比如大屏授课方式,同学们纷纷表示很多时候看不清,是否可以改成远程联网等其他模式,使同学们在自己屏幕前就能看清老师演示,这样既提高了授课质量也节省了授课时间。

最后,感谢主办方和培训机构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感谢轨道公司及各单位公司领导为我们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提高专业素质的平台。在这里,预祝咱们轨道交通系统的BIM培训越办越好!

心得体会-BIM应用培训心得体会2

本人为一家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有幸参加公司组织的BI培训,此次前来给我们的做培训的是一家专业的BI培训机构,叫中国BI培训网。在12天的培训中,我对BI,尤其是BI在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有很多的感悟,在此总结一下,希望能与其他学员交流。

(一)BI技术在设计方面的应用:在设计阶段采用 BI技 术,可以对建筑设计进行分析与优化,确保设计的可施工性。首先要建立相关建筑项目的 3D设计模型,包括建筑、结构及建 筑设备等;其次,基于建立的 3D设计模型,可进行设计检测、协同修改。设计检测可根据需要设定相关参数,确定检测范围,从而检测设计冲突问题,可施工性问题。对发现的问题 及时进行分析和沟通,从而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得出合理的 施工图。

通过建立的三维设计模型,实现工程的三维设计。能够根据 3D模型自动生成各种图形和文档,而且始终与模型逻辑相关。当模型发生变化时,与之关联的图形和文档将自动更新。设计过程中所创建的对象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关系,当某个对象发生 变化时,与之关联的对象随之变化。

通过建立模型,实现不同专业设计之间的信息共享。各专业 AD系统可从信息模型中获取所需的设计参数和相关信息,不需要重复录入数据。避免数据冗余、歧义和错误。实现各专业的之该对象会随之更新。通过建立模型,实现虚拟设计和智能设计,实现设计碰撞检 测、能耗分析、成本预测等。通过对结构上的分析,利用工具软件建立 3D模型,完成结构条件图,对结构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 结构施工图;通过对能耗进行分析,可以对建筑物的能效进行分 析和计算,从而对节能、经济、绿色进行更优化的设计;

(二)BI技术在施工方面的应用:在施工中,采用 BI技 术对建筑项目进行虚拟施工(虚拟施工就是:先试后建),对项目 施工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优化,从而发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 题,在施工前就采取预防措施,直至获得最佳的施工方案,尽最大可能实现“零碰撞、零冲突、零返工”,从而大大降低返工成本,减少资源浪费与冲突及安全问题,指导真实的施工。随着项目复 杂性的增大,如规模的增大以及建筑系数数量和复杂性的增加,传统的 2D不能直观、准确的表达建筑物,BI技术的应用,使人 们将建筑物由2D变化到 nD的表达模式,将2D的传统建模发展到4D、5D的信息建模方式(增加了发展时间上、造价控制上的模拟),解决了对缩短工期的要求和控制造价的压力。

在施工中通过采用 BI技术,对现场施工等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对工程造价的分析,运用“零库存”的生产管理方式,限额领料施工,最大程度发挥业主资金的效益;通过工序的分析,BI模型和进度计划软件的数据集成,实时监控工程进度,实时调整对环境影响等全面的可建性模拟分析;通过对冲突碰撞检查分析,建造前期对个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模拟,生成与提供可整体化协 调的数据,解决传统的二维图纸会审耗时长、效率低、发现问题难的问题。

以上是本人参加此次BI培训后的心得和体会,有些地方说的可能不是很深入,希望大家能够与我多多交流,共同探讨BI的未来。

心得体会-BIM应用培训心得体会3

本有虽从事施工多年,但接触BIM还是比较晚的,今年10月接触到一家叫中国BIM培训网的BIM培训机构,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参加了培训。感到中国BIM培训网的老师相当负责,无论从课程的安排,老师的讲解都想到了学员前面,尤其是像我这种属于BIM零基础的人,更是细心讲解,随时询问上课情况,及时了解需求,适时的对讲解内容进行调整,在此非常感谢中国BIM培训网的各位老师。今天我主要是结合我的实际工作来谈谈通过此次BIM培训之后认识。

首先,BIM给我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可视化,所看即所得。当我们碰到大型、复杂的项目时,刚拿到图纸时,就很难根据二维图纸想象到整个项目的样貌,若是有了BIM的三维模型,则我们一看就能知道该建筑长什么样了,并且可以全方位的看到整个建筑各个部位,尤其是一些细节的地方。比如我们的项目有一项软膜天花吊顶,其造型就比较奇特,虽然有二维图纸和效果图,但我们根据这些仍然很难确定它究竟是怎样的,亦很难去跟施工人员详细的描述它,施工的时候也特别的困难,如果是在BIM模型里的话,就会简单许多,只需要找到这个构件,就可以上下左右的全方位来观察它了,对指导施工也有一定的意义。

其次就是BIM可以对模型的效果进行检验。我们可以利用此功能来检测建筑的结构是否符合负载条件、室内散热器的散热量以及灯具照明的照度是否满足业主的要求,也许有人会说,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事,即使不满足,到时候发现问题了再改不迟,可是偌大的一个项目,势必会造成材料的损失,返工量必然也是相当的可观,从而增加了大量的不必要成本。

最后,是BIM的碰撞检查功能也是非常强大,在BIM里,我们可以将各个专业的模型整合到一块去,利用碰撞检测命令对整个模型进行碰撞检测。碰撞检测功能既可以做硬碰撞的检测,也可以做间隙碰撞,比如热水管与线管之间的距离不能大于20CM,则设置好以后它就会将间距在20CM以内的热水管与线管找出来,方便我们修改。不仅可以做静态的碰撞检测,也可以做动态的碰撞检测,比如,同一个位置有两跟管道交叉穿过,但如果它们不是同时出项在那里的话就不会被检测出来。这个特点不仅提高了前期出图的效率,更大程度上减少了后期各专业之间的矛盾。从而大幅度的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以上是本人参加过中国BIM培训网的BIM培训后对BIM的认识,当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是结合了本人所负责的项目而谈的,然而,因为即使BIM再强大,计算机和软件也都是死的,不可能自己来做这些事情,最后还是需要人来操控,所以,BIM的推广还是需要大家的积极学习、研究和摸索。

下载BIM在设计院的应用与推广(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BIM在设计院的应用与推广(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BIM应用培训心得体会(合集)

    BIM应用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1一、BIM技术不是一款软件之前没有接触过BIM的时候,总是听说BIM软件、BIM软件认为BIM就是一款软件。经过这次学习之后才知道,这是对BIM的一......

    BIM应用实践总结

    BIM应用实践总结 自2010年起,西创工作室一直在协同平台应用与bim软件推广方面坚持不懈地进行着努力和尝试,在经历了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铺垫与积累之后,目前已经有一些项目的子......

    BIM技术应用心得

    总承包管理精细化的宝刀 ------BIM技术应用心得 为响应局里对BIM技术应用的号召,在项目领导和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本人有幸在营口万达项目参与了BIM技术的应用工作。通过本项......

    HSE在基层单位的推广与应用

    安全管理干部学习班论文 浅谈HSE管理体系在基层推广与应用 引言: 通过对本次安全管理的学习及对安全管理中事故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事故预防根源在基层,所以在基层大力推广和......

    BIM技术在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建筑职业教育实践性要求的提高,如何做好建筑结构与识图课程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了我们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实......

    英特尔技术在幼儿园的推广与应用

    英特尔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的推广与应用 “英特尔未来教育”是教育部与英特尔公司联办的更新课程:它是以信息技术整合于课堂教学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倡导教育的民主......

    BIM技术应用实施方案(含五篇)

    BIM 技术的应用实施方案 一、BIM 技术介绍 BIM(建筑信息模型)是 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 的简称,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

    BIM应用分析报告[五篇]

    甲方运用BIM需求 一、设计阶段 1、三维设计,通过模型达到对建筑的可视化要求,包括剖、立面可视化; 2、功能需求分析,例如停车场分析、电梯垂直运输分析、人流疏散分析; 3、机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