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箱梁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最终版]
箱梁常见病害、预防措施及治理方法
一、表面空洞、蜂窝、麻面、水波纹等现象
箱梁腹板一般较高,厚度较薄,在底板与腹板连接部位钢筋较密,又布置有预应力筋使得腹板混凝土浇筑时不易振实,也有漏振情况,易造成蜂窝。
治理方法
(1)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
(2)将外露钢筋上的砼和铁锈清洗干净,再用水泥砂浆(1:2比例)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砼剔除,清理干净,用高一级的豆石砼捣实,认真养护。
(3)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用1:2水泥砂浆修补;大蜂窝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并剔成喇叭口,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豆石砼捣实,认真养护。
(4)必要时需要与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然后按批准后的方案进行处理。
二、裂缝
2.1底板沿预应力钢束波纹管位置出现纵向裂隙
2.1.1原因分析:
1)主要原因之一是预应力钢束的保护层厚度偏薄,加上水泥用量偏多,水泥浆含量偏大,导致较大的收缩变形。由于箱梁结构的内约束,包括底板截面的不均匀收缩和波纹管对混凝土收缩的约束作用,导致较大的混凝土收缩应力,超过了当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从而出现了沿波纹管纵向的收缩裂缝。
2)箱梁底板横向分布钢筋间距偏大,或箱梁底板预应力钢束布置不够合理。
3)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养护措施不到位。
4)张拉预应力钢束时的混凝土龄期偏小。2.1.2防治措施
1)改进混凝土的级配,优化降低混凝土收缩变形的材料配合比,其中包括水泥用量、水灰比、外加剂等。
2)严格按设计规范施工,确保预应力波纹管保护层的厚度,一般不小于5cm。
3)对底板构造钢筋和预应力钢束的间距合理布置。
4)加强对底板混凝土外表面的养护工作。5)适当延长混凝土张拉龄期。2.2腹板出现斜向裂缝
治理方法
1)环氧树脂法 2)环氧砂浆封堵法
三、预应力张拉、压浆不到位
预应力张拉时施加应力大小控制不准,实测延伸量与理论计算延伸量超出规范要求的±6%;预应力孔道压浆不及时、压浆不饱满;负弯矩穿束困难,钢束压浆不密实。
1)张拉人员要相对固定,采用应力和伸长量“双控”。
2)千斤顶、油表要定期校验,张拉时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停下来找原因,必要时重新校验千斤顶、油表。
3)千斤顶、油表校验时尽量采用率定值,即按实际初应力、控制应力校验对应的油表读数。
4)扩大钢束检测频率,每捆钢束都要取样做弹性模量试验,及时调整钢束理论延伸量。
5)故张拉后应及时压浆封锚;
6)箱梁浇筑时,在负弯矩区扁波纹管内套内管,防止振捣变形;压浆时技术人员必须跟班检查,控制灰浆压力,当孔道较长或采用一次压浆时,应适当加大压力,压浆时应达到孔道另外一端饱满出浆,并应达到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
第二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常见质量通病,成因复杂多样,应考虑到各种不利因素的综合作用。着重介绍了箱梁浇筑后产生裂缝,表面出现空洞、蜂窝、麻面,预应力张拉及压浆不到位等常见通病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以方便施工中找出防治常见病害的可行办法,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从而保证混凝土桥梁的质量,延长混凝土桥梁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箱梁;常见病害;防治措施 1.工程概况
湖北省谷竹高速公路GZTJ31标共有大桥9座,中桥1座,分别为窑沟中桥、大路沟1号大桥、大路沟2号大桥、闻家铺子大桥、水坪梁子1号大桥、水坪梁子2号大桥、水坪梁子3号大桥、水坪梁子4号大桥、水坪大桥、上马场大桥。
本工程共有预应力T梁705片,其中40m预制梁90片,30m预制梁475片,20m预制梁140片,桥梁上部构造情况一览表如下:
2.表面空洞、蜂窝、麻面、水波纹等现象
2.1病害表现
箱梁拆模后,在底板与腹板连接处的承托部位,部分腹板离底板1米高范围内出现空洞、蜂窝、麻面,波纹管下缘出现一层水波纹。
2.2原因分析
1)箱梁腹板一般较高,厚度较薄,在底板与腹板连接部位钢筋较密,又布置有预应力筋使得腹板混凝土浇筑时不易振实,也有漏振情况,易造成蜂窝。
2)若设置模隔板,一般会设预留入孔,浇筑时从预留入孔两边同时进料,易造成预留孔下部空气被封堵,形成空洞。
3)浇筑时,若气温较高,混凝土坍落度小,模板湿水不够,局部钢筋太密,振捣困难,易使混凝土出现蜂窝、不密实。
4)箱梁混凝土浇筑量较大,若供料不及时,易造成混凝土振捣困难,出现松散或冷缝。5)模板支撑不牢固,接缝不密贴,易发生漏浆、跑模,使混凝土产生蜂窝、麻面。6)施工人员操作不熟练,振捣范围分工不明确,未能严格做到对相邻部位交叉振捣,从而发生漏振情况,使混凝土出现松散、蜂窝。
7)配合比设计时粗骨料级配、粒径选择不对,粗骨料偏大,未考虑钢筋的间距(施工规范规定:粗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结构最小边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净距的3/4)。8)在底层波纹管上缘,粗骨料易堆积,而为了保证梁体密实性,必然要加强腹板波纹管下混凝土振捣,有时就可能造成振捣过度,在波纹管下缘形成一层砂浆层,从外观上看出现了一层水波纹。
2.3预防处理措施
1)浇筑前应做好组织和分工,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划分振捣范围,浇筑层次清楚,相互重复振捣长度应取50cm左右。
2)对设置模隔板的箱梁,混凝土要轮流从横隔板洞口一边下料,并从洞口另一边振出混凝土,避免使空气封堵在洞口下部,这样就不易在洞口下部形成空洞。
3)合理组织混凝土供料,如采用商品混凝土,现场宜有临时备用搅拌设备,以便当商品混凝土因运输或其他原因带来供料中断时预以临时供料。
4)根据施工气温,合理调整混凝土坍落度和混凝土水灰比,当气温高时,应做好模板湿润工作。
5)当箱梁腹板较高时,模板上应预留入孔处,使得振捣棒可达到各部位。
6)对箱梁底板与腹板承托处及模隔板预留入孔处,应重点进行监护,确保混浇筑质量。7)严格控制粗骨料粒径;采用纵向分段、水平分层法浇筑。
8)波纹管以下混凝土要严格控制施工塌落度;振捣时控制原则为“不超捣、亦不欠捣”,以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气泡不再冒出、混凝土表面泛浆为宜。
2.4治理方法
(1)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
(2)将外露钢筋上的砼和铁锈清洗干净,再用水泥砂浆(1:2比例)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砼剔除,清理干净,用高一级的豆石砼捣实,认真养护。
(3)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用1:2水泥砂浆修补;大蜂窝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并剔成喇叭口,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豆石砼捣实,认真养护。
(4)必要时需要与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然后按批准后的方案进行处理。3.裂缝
3.1底板沿预应力钢束波纹管位置出现纵向裂隙
3.2.1病害表现: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底板,在沿预应力钢束波纹
管位置下出现断断续续、长度不等的裂缝,宽度大都在0.2cm以下。
3.2.2原因分析:
1)主要原因之一是预应力钢束的保护层厚度偏薄,加上水泥用量偏多,水泥浆含量偏大,导致较大的收缩变形。由于箱梁结构的内约束,包括底板截面的不均匀收缩和波纹管对混凝土收缩的约束作用,导致较大的混凝土收缩应力,超过了当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从而出现了沿波纹管纵向的收缩裂缝。
2)箱梁底板横向分布钢筋间距偏大,或箱梁底板预应力钢束布置不够合理。3)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养扩展措施不到位。4)张拉预应力束时的混凝土龄期偏小。3.2.3防治措施
1)改进泵送混的级配,优化降低混凝土收缩变形的材料配合比,其中包括水泥用量、水灰比、外加剂等。
2)严格按设计规范施工,确保预应力波纹管保护层的厚度,一般不小于5cm。3)对底板构造钢筋和预应力钢束的间距合理布置。4)加强对底板混凝土外表面的养护工作。5)适当延长混凝土张拉龄期。3.3.腹板出现斜向裂缝 3.3.1病害表现
箱梁拆模后张拉预应力钢束,腹板混凝土出现裂缝。一种是有规律地出现于底板约呈45°的斜裂缝。另一种为沿预应力索管方向的斜向裂缝,往往是靠近锚头处裂缝开展较宽,逐渐变窄而至消失。
3.3.2原因分析
1)出现与底板呈现呈45°的斜裂缝的原因极大可能是该区域的主拉应力,超过了该处的预应力索和普通钢筋的抗剪力及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也有可能是混凝土拆模时间过早,混凝土尚未达到其设计的抗拉强度。
2)出现沿预应力索管方向的裂缝的原因往往是由于预应力索张拉时,索管及其周边混凝土受较集中的压应力,由于柏松效应导致索管及其周边混受到索管径向的巨大张力,如保护层混凝土不足以抵抗拉应力,则会在其最薄弱处开裂。
3)混凝土未达到拆模、张拉的龄期或强度。
4)腹板的非预应力普通钢筋网,钢筋间距较大,不能满足抗裂要求。5)施工临时荷载超载或在作用点产生过大的集中应力。
3.3.3 预防措施
悬臂现浇混凝土箱梁腹板斜向裂缝的出现往往是设计、施工、材料、工艺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原因比较复杂,但其中必然主要原因,为此,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
1)布置有弯起预应力筋部位,往往能有效地克服主拉应力,因此在无弯起预应力筋部位应特别注意验算该部位的主拉应力,并布置相应的抗裂钢筋。
2)加密普通钢筋间距以增强抗裂性,必要时可在易发生斜向裂缝的区段,加设钢丝网片。
3)在预应力束张拉集中的近锚头区域,增设钢盘网片,提高抗压能力和分散集中力。施工工况、工艺流程必须与设计相符。如有变更,应立即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核算无误后方可施工。
4)混凝土未达到龄期或强度,不能拆除模板。为掌握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可在浇筑混凝土时多制件几组混凝土试块,在不同龄期进行试压。
5)施工时严格控制施工荷载,不得有超载或有不同于设计的集中荷载。6)确保混保护层的厚度及其质量。3.4支座处裂缝和支座位移引起的裂缝
在连续梁支点处,由于梁体的振动,将产生比静力荷载大得多的支点反力, 在支点的局部有可能对梁产生称压曲裂缝的裂缝, 而且在此反力作用下, 下部结构和橡胶支座将产生大的变形, 如果这种变形不均匀, 必将造成梁体内出现由于支座不均匀位移产生的附加内力, 可能造成梁的腹板进一步的裂缝, 这种裂缝与地基以及桥梁的下部结构的振动特性有关, 需要综合考虑。
3.4治理方法
施工时加强观察,如发现裂缝继续发展、加宽、错台,应立即停止施工,会同有关部门分析原因加固补强,以免酿成严重后果。如裂缝无继续扩大和发展,或逐渐闭合,可待其稳定后根据裂缝大小使用不同方法进行封闭。本文主要介绍两种裂缝处理方法:
(1)环氧树脂法
首先对混凝土裂缝的基层表面进行处理。在裂缝表面用钢丝刷将其表面的灰尘、浮渣、油垢等清除,并沿缝用丙酮擦洗,晾晒干燥,且其含水率不能大于6%。称取定量的环氧树脂,按胶料配合比加入稀释剂二甲苯与环氧树脂均匀拌和,待温度降至常温后,再加入固化剂乙二胺充分搅拌就配制成了环氧树脂胶料。配制好的环氧树脂胶料,至加入固化剂起,必须在3O分钟内处理完毕。最后用玻璃布或嵌刀将环氧树脂胶泥仔细批嵌封闭。
(2)环氧砂浆封堵法
混凝土基层表面清理,沿缝凿宽8—10mm,深度大于10cm,用钢丝刷沿缝槽将灰尘、浮渣及松散层彻底清除,用丙酮将其油垢擦洗干净、晾晒。其含水率不大于6%。然后在清洁的混凝土槽内,薄而均匀地涂刷环氧底胶料.不得有漏涂和留坠现象。胶料固化12小时后,用玻璃布或嵌刀将环氧砂浆分层封堵,每层厚度不大于5mm,用沟缝条压平压实。环氧砂浆自然固化24小时后,用环氧底胶料封闭,封闭宽度应大于环氧砂浆缝宽,且每边要超出2—3mm。封堵后要保持干燥,用碘钨灯烘烤。
4.预应力张拉、压浆不到位 4.1病害表现
预应力张拉时施加应力大小控制不准,实测延伸量与理论计算延伸量超出规范要求的±6%;预应力孔道压浆不及时、压浆不饱满;负弯矩穿束困难,钢束压浆不密实。
4.2原因分析
1)油表读数不够精确。目前,一般油表读数至多精确至1MPa,1MPa以下读数均只能估读,而且持荷时油表指针往往来回摆动。
2)千斤顶校验方法有缺陷。千斤顶校验时无论采用主动加压,还是被动加压,往往都是采用主动加压整数时对应的千斤顶读数绘出千斤顶校验曲线,施工中将张拉力对应的油表读数在曲线上找点或内插,这样得到的油表读数与千斤顶实际拉力存在着系统误差,另外,还可能由于千斤顶油路故障导致油表读数与千斤顶实际张拉力不对应。
3)计算理论延伸量时,预应力钢束弹性模是取值不准。一般弹性模量取值主要根据试验确定,取试验值的中间值,钢束出厂时虽然能符合国标要求,但本身弹性模量离散性较大,不太稳定,可能导致实测延伸量与理论延伸量误差较大,超出规范要求。
4)负弯矩区波纹管在主梁预制时由于振捣而变形,导致穿束困难。
5)压浆时压力不够(许多工地压浆机无压力表)或操作不当,漏掺膨胀剂或水泥浆流动度过大而向低处流淌,导致孔道压浆不饱满,降低了预应力钢束与混凝土间的握裹力。
4.3预防措施
1)张拉人员要相对固定,采用应力和伸长量“双控”。
2)千斤顶、油表要定期校验,张拉时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停下来找原因,必要时重新校验千斤顶、油表。
3)千斤顶、油表校验时尽量采用率定值,即按实际初应力、控制应力校验对应的油表读数。
4)扩大钢束检测频率,每捆钢束都要取样做弹性模量试验,及时调整钢束理论延伸量。5)故张拉后应及时压浆封锚;
6)箱梁浇筑时,在负弯矩区扁波纹管内套内管,防止振捣变形;压浆时技术人员必须跟班检查,控制灰浆压力,当孔道较长或采用一次压浆时,应适当加大压力,压浆时应达到孔道另外一端饱满出浆,并应达到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
5.结语
以上箱梁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在施工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其相应的对策也在项目两座桥施工实践中被证实是可行有效,希望对以后的相关工程实践能有所帮助。只要在施工方面合理选择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施工工艺,同时严格、规范地进行预应力张拉及压浆,科学安排前后工序之间的衔接,就能消除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施工过程中上述常见的质量通病,保证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的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2011 [2]洪显诚,刘志英.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薄壁结构裂缝成因分析及处治[J].公路, 2001(4):49-51.[3] 李忠清,姚大发.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通病分析[J].道路.桥梁与施工, 2003(5).[4]连续箱形梁桥裂缝调查分析及防治措施的研究[J].浙江交通科技,2000,(4).[5] 古城至竹溪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第三篇:水产养殖及病害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及病害防治措施
一、适当控食
夏天水温高,水中溶氧相对较少,过饱的饮食会增加水生动物的耗氧率而使水生动物易因缺氧死亡。同时在高温条件下,由于水生动物体质弱,摄食量本来也低于平时,而过量的投喂会造成剩余残饵污染水体而加速养殖水体的水质败坏。一般情况下,高温季节的投饲量控制在平时的60―70%,而遇闷热或雷阵雨天气,投饲量可减少到平时的40―50%。
二、保持良好水质
对养殖池塘应灌满塘水,鱼类养殖池塘水深达到1.8―2.2米,虾蟹类养殖池塘水深1―1.5米,对田改塘较浅的池塘多放养水草,以降低水温,创造适宜的水环境,使养殖品种良好生长。在晴天水温不太高的上午,每15―30天每亩用5―10公斤的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或投放微生物水质改良剂以改善水质。
三、挑选鱼种及最佳的生长密度
1.选择优质鱼种
鱼类能够成长为健康成鱼的前提是要选择优良的鱼种。优质鱼种具有生长快、成活率高、病害少的特点。在选种时要注意鱼种的来源。提倡由自己或附近的池塘进行培育的方法。这样既能够生产自己所需的鱼种,又能在品种搭配、数量和规格上灵活选择。放鱼种时要选择晴天进行,放鱼时操作要轻柔、细心,不能将鱼体弄伤,避免鱼病的发生。
2.鱼最佳的生长密度
池塘在一定条件下所最多能饲养鱼的总重量是有限制的,即鱼栽力。因而要把握好最合理的饲养密度。若存塘鱼重量达到鱼栽力时,鱼就会停止生长并出现养殖事故,造成产量上的损失。因此在鱼类饲养时要根据池塘条件、放养品种、管理措施和水平等掌握好鱼类饲养的密度。
3.鱼食的挑选与投放时间
我国目前鱼类养殖的饵料主要有两种,分别是人工生产颗粒饲料和经施肥而培养出来的天然饵料。在进行饵料的投放时,一般对已经养过鱼的塘口,可以根据以往经验大致确定全年的饲料用量。对于初次养鱼或条件发生较大变动的养过鱼的池塘,全年饲料的用量需要通过计算来确定。
4.常见病害的主要类型
4.1 细菌性败血症对于细菌性败血症,不同地区的称呼也是不一样的,其发病原因是由温和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河弧菌生物变种等多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引起的。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溶血性腹水病、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流行病等,是鱼类病害中常见的疾病。
4.2 亚硝酸盐通过呼吸作用,亚硝酸盐经鱼的鳃丝进入血液,降低鱼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从而减弱了血液的载氧能力。导致鱼的摄食量有所减少,出现组织性缺氧,而且鳃组织出现病变而对呼吸产生严重的影响、缺乏平衡能力,这时鱼的血液为红褐色或者黑紫色,甚至于内脏器官皮膜的通透性也发生了改变,渗透条件能力降低,造成充血,其症状与出血病相似。
4.3 瓜虫病瓜虫病是一种寄生虫性原虫病,是淡水鱼类中的一种常见病害。几乎在所有的淡水鱼类养殖中都出现过瓜虫病,导致大量的鱼种、鱼苗死亡。淡水小瓜虫病多是由多子小瓜虫引起的。随着水温的变化,小瓜虫生存的时间也发生着变化,在20~25℃或者1℃时,虫体最易感染宿主鱼;而当水温在30℃以上时,虫体不能发育,所以在炎热的夏天,瓜虫病不会发生。瓜虫病的病征表现是染病鱼体表面或鳃上出现白色小点,因此瓜虫病又称为白点病。
5.病害的防治措施
只有推行健康的养殖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产养殖中的病害问题,坚持“以防为主,防止结合”的原则,加强养殖生产管理,保护养殖环境。
5.1 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措施细菌性鱼病主要有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以及细菌性败血症等,引起病变的细菌主要是水气单胞菌、黏球菌、弧菌、假单细胞菌等。当水质恶化,而且有适宜的温度调节,这些病菌通过鱼的呼吸经鳃到达鱼的体内,生成病灶。所以保证水的质量,控制好水温是完全可以避免此类鱼病的发生。
5.2 病毒性病害的防治措施水产养殖病害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是病毒性病害,这是导致鱼类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主要的水产病有河蟹抖抖病、虾类肌肉白浊病等。主要预防措施有,首先是彻底清塘后,在将鱼放入池塘的7 d前,用精碘再进行一次消毒。这种方式对病毒性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次,在发病季节到来之前,增加2次精碘的使用;如果已经发生病害,使用内服药,以防止病害的扩散。
水产养殖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但关系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影响。而病害对于水产养殖企业、个人的影响可以说关系着生存、发展的问题。
第四篇: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处理措施
一、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
1.变形类
车辙属变形类,是指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深度1.5cm以上。车辙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永久性变形积累形成的带状凹槽。车辙降低了路面平整度,当车辙达到一定深度时,由于辙槽内积水,极易发生汽车飘滑而导致交通事故。产生车辙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设计不合理以及车辆严重超载导致的。影响沥青路面车辙深度的主要因素是沥青路面结构和沥青混凝土本身的内在因素,以及气候和交通量及交通组成等的外界因素。
车辙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沥青混合料油石比过大;(2)表面磨损过度;(3)雨水侵入沥青混凝土内部;(4)由于基层含不稳定夹层而导致路面横向推挤形成波形车辙。
2.裂缝类
裂缝主要有三种形式: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裂。沥青路面建成后,都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初期产生的裂缝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基本上没有影响,但随着表面雨水的侵入,导致路面强度下降,在大量行车荷载作用下,使沥青路面产生结构性破坏。沥青路面裂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裂缝从表现形式可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三种。影响裂缝的主要因素有:沥青的品种和等级、沥青混合料的组成、面层的厚度、基层材料的收缩性、土基和气候条件等。
坑槽(裂缝类)是常见的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指路面破坏成坑洼深度大于2cm,面积在0.04㎡以上。形成坑槽主要是车辆修理或机动车用油渗入路面,污染使沥青混合料松散,经行车碾压逐步形成坑槽。
3.松散类
沥青路面的松散是指路面结合料失去粘结力、集料松动,面积0.1 ㎡以上。松散是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的路面病害,松散可能出现在整个路面表面。也可能在局部区域出现,但由于行车作用,一般在轮迹带比较严重。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局部路基和基层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破坏;(2)碎石中含有风化颗粒,水侵入后引起沥青剥离;(3)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多,沥青结合料本身的粘结性能降低,促使面层与轮胎接触部分的沥青磨耗,造成沥青含量减少,细集料散失;(4)机械损害或油污染。
脱皮(松散类)沥青路面脱皮是指路面面层层状脱落,面积0.1 ㎡以上。导致沥青路面脱皮主要是因为水损害。
4.其他类
修补损坏面积:因破损或病害而采取修复措施进行治理,路表外观上已修补的部分与未修补的部分明显不同。
二、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整治措施
1.沥青路面车撒的治理措施
(1)如果车道表面因车辆行驶推移面产生的车辙。应将出现车辙的面层切削或铣刨清除,然后重铺沥青面层。然后采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或SBS改性沥青单混合料、或聚乙烯改性沥青混合料来修补车辙。(2)如果路面受横向推挤形成的横向波形车辙,如果已经稳定,可将凸出的部分削除,在波谷部分喷洒或涂刷粘结沥青并填补沥青混合料并找平、压实。(3)如果由于基层强度不足、水稳性能不好,使基层局部下沉而造成的车辙,应先处治基层。将面层和基层完全挖除。
2.沥青路面裂缝及坑槽的治理措施
(1)沥青路面裂缝产生后,如果在高温季节全部或大部分可愈合的轻微裂缝,可不加处理。如果在高温季节肯定是不能愈合的轻微裂缝,要及时进行维修,控制裂缝的进一步扩大,防止导致路面早期破坏,提高公路使用效率。同样在沥青路面裂缝的维修时,要严格工艺操作和规范要求。
(2)灌油修补法。在冬季节,将纵横裂缝处清扫干净,用液化气将缝壁加热至粘性状态后,再把沥青或沥青砂浆(在低温潮湿季节宜喷洒乳化沥青),喷抹到缝中,再匀撒一层2-5mm的干燥洁净石屑或粗砂加以保护,最后用轻型压路机将矿料碾压。如果是细小的裂缝,则要预先用盘式铣刀进行扩宽,再按上述方法做处理,沿裂缝涂刷少量稠度较低的沥青。
(3)对开裂的沥青路面进行修补。施工时,先把裂缝的旧迹凿掉,形成V形槽;再用空压机吹除V形槽中及其周围的松动部分和尘土等杂物,然后通过挤压枪把已经拌和均匀的修补材料灌入裂缝中,使之饱满。待修补材料凝固后,约一天左右即可开放交通。此外,如果由于土基、基层强度不足或路基翻浆等引起严重龟裂,应先处治好基层再重作面层。
(4)路面的基层完好,仅面层有坑槽时的护理方法。按“圆洞方补”的原则,划出与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的坑槽修补轮廓线,按长方形或正方形来进行,凿开坑槽到稳定部分,用空压机将槽底,槽壁的尘土和松动部分清除干净,然后在干净的槽底;槽壁喷洒薄层粘结沥青,随即填铺备好的沥青混合料。然后手压路机碾压,压时要确保压实力直接作用在摊铺后的沥青混合料上。采用这种方法,不会发生裂缝、裂纹等现象。
(5)热补法修补。采用热修补养护车,将加热板加热坑槽处路面,翻松被加热软化铺装层,喷洒乳化沥青,加入新的沥青混合料,然后搅拌摊铺,压路机压实成型。
(6)若因基层局部强度不足等使基层破坏而形成坑槽,应将面层和基层完全挖除。
3.沥青路面松散的治理措施
(1)因嵌缝料散失出现轻微麻面,在沥青面层不贫油时,可在高温季节撒适当的嵌缝料,并用扫帚扫匀,使嵌缝料填充到石料的空隙中。
(2)大面积麻面就喷洒稠度较高的沥青,并撒适当粒径的嵌缝料,应使麻面部分中部的嵌缝料稍厚,周围与原路面接口要稍薄定型要整齐,并碾压成型。
(3)因沥青与酸性石料间的粘附性不良而造成路面松散。应将松散部分全部挖除后,重作面层的矿料不应再使用酸性石料。
4.修补破损面积
(1)喷洒沥青混凝土路面复原剂可使原路面表面层沥青改善塑性,对空气和水起到密封作用,从而可以避免脱皮、剥落,使路面结构紧密、缝隙封闭,增强柔韧和抗裂性能,避免地表水渗入,起到稳定路况功能的作用。(2)针对沥青路面局部出现的纵横向开裂、龟裂、车撒、唧浆等病害,为防止进一步发展,可采取加铺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即将掺有高分子聚合物的快硬开型改性乳化沥青铺筑于面层之上,使其形成混合物薄层路面。这种处理措施具有弹性好、防水、耐磨、抗滑等特点,是高等级公路养护治表的一种优良措施。(3)局部路面出现坑槽、冒浆等病害,可以通过开挖设置排水盲沟,并修补或重铺沥青路面。
第五篇: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施工常见的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2
参评论文 工程系列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常见的
质量缺陷及其防治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发展,桥梁结构不断向大跨度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结构具有结构轻盈、建筑高度小,配筋少等优点,但这种结构桥型在施工中存在一些质量通病或质量缺陷,应引起重视。下面就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常见的质量缺陷进行了浅析,并提出防治措施。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预制
1.1梁体在腹板局部出现不密实或沿底层波纹管方向出现一层水波纹。这种缺陷形成的原因,除了设计上钢筋间距、保护层过小以外,从施工质量控制角度看主要是:施工工艺不完善,粗骨料级配、粒径选择不合理,粗骨料偏大。在底层波纹管上缘,粗骨料易堆积在一起,而为了保证梁体混凝土的密实性,必然要加强腹板波纹管下混凝土振捣,有时就可能造成振捣过度,在波纹管下缘形成一层砂浆层。
防治措施:
采用底板、腹板、顶板全断面斜向循环渐进浇筑工艺,基本同步浇筑。在施工配合比中掺加起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振捣腹板波纹管以下混凝土要严格控制粗骨料粒径、施工时塌落度,必要时对粗骨料进行过筛。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缩短混凝土浇筑时间。
1.2预应力箱梁张拉造成端部锚垫板回缩或是锚垫板后方混凝土的破损。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锚垫板后方缺少部分加强筋,位置不准确。施工中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不到位,箱梁端部锚垫板后方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张拉时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要求。
防治措施:
施工时严格按图纸布置锚下加强筋,控制混凝土的质量,钢筋间距小时振捣选用小直径的振捣棒,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再行张拉。
1.3预应力箱梁张拉后反拱度过大,影响桥面系施工。在桥面系施工中,经常发现反拱度偏大,特别是箱梁边梁有时反拱度甚至达到4~5cm,导致桥面系施工困难。这主要是因为:组合箱梁正弯矩张拉时,由于龄期等原因,弹性模量未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引起张拉后跨中反拱过大。储梁期过长,从正弯矩张拉结束到负弯矩张拉时间间隔太长,甚至超过60天。常常引起桥面铺装层开裂,此后带来桥面水毁等质量问题。
防治措施:
①加强砼养生,严格控制张拉时混凝土强度。②严格控制箱梁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③及时张拉,减少存梁期,及时安装,并进行湿接头、湿接缝施工。
1.4 箱梁翼板、张拉孔未严格按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预埋环形钢筋、纵向受力钢筋,少筋、错筋现象经常发生,浇湿接缝、张拉孔混凝土时,未严格按施工缝处理,即扳正、焊接顶板预留钢筋,老混凝土面凿毛,新浇混凝土前须洒水润湿。湿接缝、张拉孔等处混凝土粘结强度差,不能保证箱梁间混凝土受力的连续性,直接影响桥梁总体安全。
防治措施:
① 加强自检,特别是负弯矩张拉端处的预埋筋。②湿接缝施工时,顶板环形锚筋要对齐焊接。
③封闭张拉孔及湿接缝施工时要专人跟班检查其凿毛程度、钢筋焊接质量、搭接长度,混凝土浇筑时要严格按施工缝处理,洒水润湿。
1.5箱梁安装体系转换后,个别橡胶支座变形。主要原因是箱梁支座顶面难以保证完全在一个平面上,有时即使在一个平面上,也有可能因梁底不平造成受力不均,直接影响以后桥梁使用。
防治措施:
①定期检测梁底模板支座处平整度,控制在1mm以下。②严格控制临时支座顶面高程,发现误差及时调整。
③临时支座设计时要考虑施工期间临时荷载作用,并进行超载预压,使用前密封保存。1.6 一联内湿接头、湿接缝施工顺序没有按设计要求对称施工。这主要是由于施工安排不当、工期过长造成的。按照设计要求,一般一联内组合箱梁完成体系转换时,施工顺序要求从联端向中间对称施工,而在实际施工中有时受工期制约,往往按安装顺序施工湿接头,这样由于施工方法的改变,组合箱梁从简支变为连续时,梁长收缩、温度应力均与设计时考虑有差异。
防治措施:
如果不能做到一联内湿接头对称施工,一联内负弯矩分两次张拉,张拉负弯矩时,相邻墩湿接头混凝土均已浇筑,张拉时先张拉短束,待一联内湿接头混凝土均浇筑完成后再张拉长束,完成体系转换。2 预应力张拉与压浆
2.1 施加预应力张拉时应力大小控制不准,实测延伸量与理论计算延伸量超出规范要求的±6%。其主要原因:①油表读数不够精确。目前,一般油表读数至多精确至1Mpa,1Mpa以下读数均只能估读,而且持荷时油表指针往往来回摆动。②千斤顶校验方法有缺陷。千斤顶校验时无论采用主动加压,还是被动加压,往往都是采用主动加压整数时对应的千斤顶读数绘出千斤顶校验曲线,施工中将张拉力对应的油表读数在曲线上找点或内插,这样得到的油表读数与千斤顶实际拉力存在着系统误差。另外,还可能由于千斤顶油路故障导致油表读数与千斤顶实际张拉力不对应。③计算理论伸长量时,预应力钢铰线弹模取值不准。一般弹模取值主要根据试验确定,取试验值的中间值,钢铰线出厂时虽然能符合GB要求,但本身弹模离散较大,不太稳定,可能导致实测延伸量与理论延伸量误差较大,超出规范要求。
防治措施:
①张拉人员要相对固定,张拉时采用应力和伸长量“双控”。②千斤顶、油表要定期校验,张拉时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停下来找原因,必要时重新校验千斤顶、油表。③千斤顶、油表校验时尽量采用率定值,即按实际初应力、控制应力校验对应的油表读数。④扩大钢铰线检测频率,每捆钢铰线都要取样做弹模试验,及时调整钢铰线理论延伸量。
2.2孔道压浆不及时、压浆不饱满。压浆目的是防止预应力筋锈蚀,预应力损失大。主要原因是施工安排不当,工序衔接不好。箱梁张拉后预应力筋毛孔已张拉,比原始钢材碳素晶体间歇加大,水分子及不良气体极易浸入,锈蚀明显加快,引起预应力损失加大。
防治措施:
张拉后及时压浆封锚。
2.3 负弯矩钢束压浆不密实,这除了设计时波纹管尺寸选择过小外,从施工角度看可能是由于压浆时压力不够(许多工地压浆机无压力表)或操作不当,漏掺膨胀剂或水泥浆流动度过大,向低处流淌,导致孔道压浆不饱满,降低了预应力筋与混凝土间的握裹力。
防治措施:
压浆时技术人员必须跟班检查,控制水灰经和灰浆压力,当孔道较长或采用一次压浆时,应适当加大压力,压浆时应达到孔道另外一端饱满出浆,并应达到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箱梁顶面调平层
由于箱梁张拉起拱,安装误差等原因,造成箱梁顶面调平层厚度不均匀,箱梁顶面调平层特别是负弯矩区桥面调平层纵、横向产生不规则裂纹。组合箱梁桥面调平层只有80~100mm厚,在中墩支座处是负弯矩区,上缘受拉,设计要求调平层与箱梁顶板必须按施工缝处理,浇筑调平层之前,应将其表面清污、凿毛、润湿后再浇筑调平层混凝土,但从现场凿毛工作来看,少部分凿毛工作不彻底,表现在部分裂缝处,用敲击方法可基本判断此处调平层混凝土与箱梁之间有“突空”现象存在,在外荷载以及温度应力作用下,最容易产生龟裂,载反复作用,混凝土调平层由原先裂缝较少、整体受压,后逐渐变为局部受压,出现应力集中,久而久之,裂缝数量和宽度将增加,这也是调平层施工结束后起初裂缝少,后期裂缝多的原因。组合箱梁顶面调平层混凝土起初采用洒水养生,由于桥面横坡为2%,因此,用于养生而洒的水容易沿调平层顶面流失,这种方法对薄层混凝土养生极为不利,主要因为其保水功能差,养生期间缺水易引起混凝土开裂。
防治措施:
施工中应采取多项措施确实做好箱梁表面浮浆等凿除工作,确保调平层厚度基本均匀,其中包括组合箱预拱度的控制、箱梁顶面2%横坡控制等,同时要注意调平层与组合箱梁粘结问题,即组合箱梁顶面一定要凿毛与润湿,润湿时应注意用水量的控制,过湿或过干都不利于调平层与组合箱梁的粘结。总而言之,一定要采取十分有效措施来保证调平层与组合箱梁很好的粘结以及其厚度基本均匀一致。在调平层混凝土施工中,水灰比的控制应十分重视,水灰比太大极易产生调平层的干缩,因此,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混凝土的坍落度应尽量小,同时应重视调平层混凝土的养生,根据部分试铺经验,宜采用薄膜覆盖养生,覆盖养生时间最好控制在5-6天,覆盖时间过短易产生龟裂。另外,在施工中应合理控制平板式振捣时间和移动速度,最后采用人工收浆时应加强对混凝土的搓揉,并要控制好搓揉时间和搓揉遍数。
通过以上分析,为保证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坍落度;正负弯矩张拉端处预埋筋位置和混凝土质量;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再进行预应力的筋的张拉;张拉后及时压浆封锚。箱梁安装过程中严格控制临时支座高度和箱梁顶面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