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巴马县医院优化门急诊就诊流程的措施
优化门急诊就诊流程的措施
一、开放式的总预检台与分科预检相结合。
总预检台设置于门诊大厅,指导病人挂号、选择适当的专科就诊;各科分诊在各楼候诊厅,总预检和分科预检均由有丰富经验的护士担任,贴近病人,使门诊就诊秩序良好,观察病人仔细。
二、实行“无假日”门诊,实行弹性排班制,拓展服务时间和空间。实行“无假日”门诊,急诊全天候24小时开放,全年所有节假日、双休日各专家门诊照常开诊,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积极为病人服务。聘请离退休专家双休日门诊坐诊,在职医生也通过排班或相对固定的形式充实双休日门诊,要求放射科、检验科、超声科、财务科等科室积极配合。门诊各单元、各窗口岗位要根据具体情况实行弹性排班,在高峰时段(上午9点~11点30分;下午3点00分~5点)增加收费和发药窗口开放。输液高峰时期,护理部要从各病区抽调素质好的护士支援门诊输液工作,避免和解决排长队输液现象。以上措施总的目标就是方便病人看病就医,缩短病人在医院停滞的时间,减少医院拥堵,提高病人就诊的舒适度和满意率。
三、优化工作流程,缩短病人等候时间。
检验科开展部分检验项目快速检查,设立了独立的检验室和接待窗口,血、尿、便常规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至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生化、凝血、免疫等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至出具结果时间≤6小时,细菌学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至出具结果时间≤4天。超声检查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放射科中午不休息(通过排班,做到人歇机不停),连续为病人做检查,缩短病人预约检查和等候检查报告的时间,基本保证普通CT检查当天开单,当天完成。
四、建立导医队,实行首问负责制。
在门诊楼设立开放式的问讯导医台,导医由有经验的护士担任,解答病人寻医问药,疏导病人就诊,护送行动不便病人就医,为病人免费提供轮椅、担架车。实行首问负责制,形成全员导医的良好风尚。为了提高导医和分诊人员的综合素质,门诊部每年举办门诊护理管理质量学习班,定期进行业务学习,积极开展人文和礼仪学习。
五、开设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开展急诊全程导医服务
为确保“绿色通道”畅通,将挂号、分诊、交费、药房等都安置在急诊区,设立醒目标志;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一路绿灯,不需办理挂号、候诊、交费等手续立即给予抢救,提供全程服务,保证急诊病人抢救的快捷、安全、方便。
六、改善就医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良好的就医环境可以减轻病人及家属候诊时的紧张和焦虑。门诊工人随时清洁环境卫生,保证门急诊病人有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全院导向标识系统完善醒目,门诊各醒目处挂着门诊、病区各科室分布大型指示灯箱和大量路标、指示牌,方便病人就诊。
七、开展预约门诊服务、增设特色专科门诊。
开展现场预约挂号,以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在门诊1楼大厅设立专职人员负责预约挂号服务;在门诊1楼大厅设置预约门诊服务台,向患者提供现场预约的门诊预约服务,建立了医疗机构预约挂号台账、记录。
八、建立和完善门急诊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挂号、划价、开处方、收费、发药都在计算机管理下进行,计算机管理进一步简化门急诊服务流程,缩短了病人等待时间,使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小于10分钟,增加了医疗收费透明度,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门诊部 2011年3月15日
第二篇:抚州第五医院优化患者门急诊就诊流程措施
抚州第五医院优化患者门急诊就诊流程措施
为方便患者看病就医,提高医院诊疗工作效率,医院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优化门急诊环境与流程。
一、调整门急诊科室布局,缩短距离,将B超室、心电图室、检验科等科室相对布置集中,,将挂号、收费、取药一站式安排,减少患者移动的距离。
二、设立残疾人、70 岁以上老人和儿童等优先挂号窗口。
三、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实行先诊疗,后交费。
四、提供人性化服务,完善门急诊标识,设置预约服务窗口及导医对患者诊疗路径进行合理安排,增设轮椅,实施急诊陪送。
五、各种检查保证及时出报告,DR、CT等大型检查做到当天开单、当天检查,有效地解决了患者等候检查时间长的问题。
六、开设双休日、节假日和夜间门诊,延长门诊服务时间,有效缓解患者看病难、看专家难的问题。
七、改革交费方式,建立完善计算机收费系统,取消划价环节,各项检查和药品价格自动生成。推行预付金制度,患者先将现金存入卡中,由检查执行科室刷卡计费,最后统一结算,一单到底,避免了反复交费。
八、改善收费、药房、医技等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实施首问负责制,实行医护等各类人员的服务规范,提倡微笑服务与温馨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切实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价廉、有效的服务。
高峰时合理分流患者的工作预案
第三篇:优化患者门急诊就诊流程措施 2
优化患者门急诊就诊流程措施
一、调整门急诊科室布局,缩短距离,将B超室、心电图室、检验科等科室相对布置集中,,将挂号、收费、取药一站式安排,减少患者移动的距离。由有丰富经验的护士担任,贴近病人,使门诊就诊秩序良好,观察病人仔细。
二、实行“无假日”门诊,实行弹性排班制,拓展服务时间和空间。
实行“无假日”门诊,急诊全天候24 小时开放,全年所有节假日、双休日各专家门诊照常开诊,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积极为病人服务。在职医生也通过排班或相对固定的形式充实双休日门诊,要求放射科、检验科、超声科等科室积极配合。门诊各单元、各窗口岗位要根据具体情况实行弹性排班,在高峰时段(上午9 点~11 点30 分;下午3 点00 分~5 点)增加收费和发药窗口开放。输液高峰时期,护理部要从各病区抽调素质好的护士支援门诊输液工作,避免和解决排长队输液现象。以上措施总的目标就是方便病人看病就医,缩短病人在医院停滞的时间,减少医院拥堵,提高病人就诊的舒适度和满意率。
三、优化工作流程,缩短病人等候时间。检验科开展部分检验项目快速检查,设立了独立的检验室和接待窗口,血、尿、便常规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至出具结果时间≤30 分钟,生化、凝血等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至出具结果时间≤6 小时,细菌学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至出具结果时间≤4 天。超声检查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 分钟;放射科中午不休息(通过排班,做到人歇机不停),连续为病人做检查,缩短病人预约检查和等候检查报告的时间。
四、建立导医队,实行首问负责制。
在门诊楼设立开放式的问讯导医台,导医由有经验的护士担任,解答病人寻医问药,疏导病人就诊,护送行动不便病人就医车。实行首问负责制,形成全员导医的良好风尚。为了提高导医和分诊人员的综合素质,门诊部每年举办门诊护理管理质量学习班,定期进行业务学习,积极开展人文和礼仪学习。
五、开设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开展急诊全程导医服务 为确保“绿色通道”畅通,将挂号、就诊、交费、药房等都设立醒目标志;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一路绿灯,不需办理挂号、候诊、交费等手续立即给予抢救,提供全程服务,保证急诊病人抢救的快捷、安全、方便。
六、改善就医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良好的就医环境可以减轻病人及家属候诊时的紧张和焦虑。门诊工人随时清洁环境卫生,保证门急诊病人有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全院导向标识系统完善醒目,门诊各醒目处挂着门诊、病区各科室分布大型指示灯箱和大量路标、指示牌,方便病人就诊。
七、开展预约门诊服务、增设特色专科门诊。开展现场预约挂号,以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在门口设立专职人员负责预约挂号服务;建立了医疗机构预约挂号台账、记录。
八、建立和完善门急诊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挂号、划价、开处方、收费、发药都在计算机管理下进行,计算机管理进一步简化门急诊服务流程,缩短了病人等待时间,使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小于10 分钟,增加了医疗收费透明度,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2013年1月
第四篇:医院门急诊优化流程实施方案(2015.5)
医院门诊是患者因病寻医步入医院的第一门坎。医院门诊就医流程[1-3]是否便捷,是否方便患者直接反映医院的管理水平、医院文化内涵及服务导向。大多数医院门诊就医流程多年来深受“三长一短”(即患者挂号、缴费、取药候诊排队时间长,医生问诊时间短)现象困扰,随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理念的贯彻落实,医疗行业怎样为患者创造一个和谐、便捷的门诊就医流程已是急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医院门诊就医流程存在的问题
1.1 就诊流程陈旧繁杂 目前大多数医院实施了HIS系统[4-6],实现了门诊挂号和收款的信息化,提高了挂号、收款效率,但这种局部的信息化只是简单地实现了手工流程的“自动化”,并没有改变门诊陈旧繁杂的就诊流程。患者还是需要经历挂号→就医→缴费→检查→再缴费→取药→治疗→离院。现行门诊就医流程是集中挂号,患者为求一号,不辞辛劳赶早提前排队等候,往往是虽求得一号,经分诊分流而不可自选医生。患者在候诊、候检、询医、划价、缴费、取报告多环节奔走。候诊环境嘈杂,患者医者均淹没在浮躁的氛围里。特别是一些危重患者,因得不到及时处置,而危及生命由此造成医患纠纷,成为医院管理的“软肋”。
1.2 期间财务报表门诊收入虚实 现今医院门诊的收费收入汇总仍以医药发票为核算的控制基础,医院对收款员的收款管理是以收款发票的领、缴、报、销全程控制。收款员完成一套(一般是5000号)收款收据缴款造表报账,其报表后附有多张日期不同的银行存款单,造成财务核算银行往来账繁重的核对压力,特别是财务核算期未,仍有大量本期收入因收款收据一套未结束而未报到财务,造成财务汇总本期门诊收入不完整。这种实际收入与财务统计的断裂现象,虚实了财务报表门诊收入数。另有一些为特别门诊服务的发票收据,如体检门诊、干部保健门诊,因出票频次少,所以收据的回笼期较长,跟随其后的银行存款单数额大,但长期报不到财务,不仅造成大量的银行往来账无法适时核对,也为银行往来账管理留下隐患。收款员因等待完成整套收据报帐,大量的现金和银行缴款单滞留在手中,使医院的收入资金承受极大的安全风险[7,8]。
1.3 人力财力资源无端流失 陈旧的医院门诊就医流程给患者诸多不便,同时反弹给医院也是相等沉重耗费,一些医院试图解决“三长一短”,而采取一系列措施,比如:分层挂号缴费、设立方便门诊、电话预约、专人导医等,但都是“水淹土填”,不能根本解决问题。1个日门诊量在2 000~2 500人次的医院门诊部,安置25~30个收款员已在各家医院不为新鲜,除此所有诊室门口均配有1名分诊喊号护士,在治疗、检查医技科室门口都配有划价、发报告人员。医生开出的取药、检查、治疗费申请单、报告单均靠纸张传递,纸张、表格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据调查一般门诊的印刷纸张消耗占全院纸张消耗的一半,庞大的手工操作工作人员队伍使医院承担着沉重的人力成本,医院人力、财力资源在松散的门诊就医流程中无端流失。医院门诊流程的优化
2.1 加强医院门诊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正在不断深入到各个角落,从单一收费系统到临床HIS系统,再到医院的全院所有各个系统联网,医院各部门业务已经是密不可分。医院门诊信息化建设就是要重新梳理医院就医流程,变“现金交费模式”为门诊网络“一卡通”[9-14]的预交金就诊模式。所谓“一卡通”就是以医院门诊医生工作站软件为核心,将住院病人的“住院预交金”操作程序引入门诊就医流程,推行门诊持卡预存金额。患者踏入医院门诊首先是个人信息建卡、预存医药费预交金,进入医院就诊信息网络。在门诊各诊疗科室和医技科室遵循“谁执行,谁扣费”的刷卡消费看病原则,患者诊疗结束后到收费处结算索取医药发票及全程费用清单。
如图1所示,“一卡通”简化患者看病活动过程,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看病时间。首诊患者基本信息一旦登录门诊“一卡通”网络系统,可在自选医生处刷卡扣挂号费。药品、诊疗项目、检查治疗项目价格均在网上公布,医患共知,患者可根据自己经济情况与医生交流选择用药及检查项目,医生在网上发送病员用药,检查项目申请指令,病员仅需持卡到执行科室刷卡扣费,即可取药、检查或治疗。患者检查报告结果在医生工作站根据患者的信息可在网上调出,医患信息畅通,避免患者查找,医生等待而产生诸多纠纷。在实施“一卡通”的各个诊疗环节,充分利用诊疗卡完成病人基本信息的快速调用、身份确认与快速导向的作用。“一卡通”流程通过预交金做“润滑剂”,流程简化,减少病人往返收费窗口缴费的次数,变“先收费,再服务”模式为“先预存,实时扣费”的模式,执行收费时,去掉了划价、缴费、再执行的环节。统一由以边执行边扣费流程代替,不仅优化就医流程,维护患者利益,同时让医院门诊诊疗环境得以“净化”。
图1 “一卡通”主体流程
2.2 完善门诊收入财务核算程序 医院门诊收费处引入“一卡通”预收款收费形式,摆脱了以门诊医药发票为门诊收入核算的控制基准,而是按收款员登录医院收款系统的时间来记录汇总收款内容,实施门诊收款网络统计日报制,日报表实行二级审核,这样门诊部的实际收入与收款员报到财务部门数额达到相同,财务报表反映了门诊收入真实数据。“一卡通”门诊就医流程中收款员凭自身密码登录收款系统,与此同时网络以收款员编码监控记录资金操作全过程,解决了大量资金或银行存款单滞留在收款员手中的隐患。门诊收款处实施日报制,款项缴纳适时有规律也减轻了银行往来账在途款财务核对的压力。完善了门诊收入财务核算程序,保证门诊收入资金的安全。
2.3 合理运用医院门诊有限资源 医院门诊建立以医生工作站为核心的“一卡通”就医流程,大大地减少医院门诊人力资源,1个日门诊量2 000~2 500人次门诊部,收款员及后台报帐审核会计只需10人。收款员窗口操作实施柜员制,一员多能为患者实施建卡、收预存款、出示发票一条龙服务,告别了为往返交款患者开票找零的重复劳动,彻底治愈了门诊就医“三长一短”顽症。仅收款处一项节约了一半以上人力成本。“一卡通”就医流程里诊疗科室执行的是“谁执行,谁扣费”,节省了大批划价、喊号、发报告工作人员,特别是护理技术人员可重返临床护理岗位,扼制了医技人力资源的浪费。“一卡通”门诊就医流程实施“无纸化”网络传递信息,当患者信息进入医生工作站,网络就为他其后诊疗“排好队”。医生工作站申请检查、治疗、手术均由网上传输,病案、病史、诊断结果均在网上记录,多年来门诊耗材失控的局面在此得以控制。同时,因为实施了诊疗科室扣费后执行、网上记录出报告,一切不规范行为都在网上留下记录,堵塞了人情检查,人情治疗的漏费现象,清洁了医院行风医德,把国家有限医疗财力资源合理运用。
总之,医院门诊就医流程蕴育的管理科学[15],还有待我们进行更深的探索。只要将“以病人为中心”观念落到我们工作实处,一个和谐优化的门诊就医流程,就会在我们的努力中服务于人民。
持续优化门急诊流程
2.1改集中收费为分散收费 病人在哪一楼层诊治,就在该就近付款,并在药房、急诊科、检验科等门诊病人集中地单独设立收费点,使划价、交费、检查、取药形成一条龙服务,大大缩短了医疗流程和病人就医时间。
2.2开放式的总预检台与分科预检相结合 总预检台设置于门诊大厅,指导病人挂号、选择适当的专科就诊;各科分诊在候诊厅,总预检和分科预检均由有丰富经验的老护士担任,贴近病人,使门诊就诊秩序良好,观察病人仔细。2.3延长服务时间,增加服务网点实行全天候门诊,全年包括春节在内的所有节假日普通门诊和部分专家门诊照常开诊。针对夏季白天天气炎热,晚间就诊病人多的特点,适时开设夜门诊,开诊时间延长到晚上9时。B超等辅助科室提前半小时上班。为方便病人就近就医,在市区离医院较远、人口稠密地区设立医疗点,派专家前往坐诊。
2.4建立导医队,实行首问负责制在门诊楼和急诊医技楼设立开放式的问讯导医台,导医由有经验的护士担任,解答病人寻医问药,疏导病人就诊,护送行动不便病人就医,为病人免费提供轮椅、担架车。实行首问负责制,形成全员导医的良好风尚。
2.5服务环节化繁为简,缩短病人候诊时间总导医台为诊断明确的复诊病人和单项健康检查人员开专项检查、化验单,负责办理退费手续。为减少病人范文明等候诊治和检查结果的滞留时间,门诊手术随到随做。放射科、CT室上午检查下午出结果,急诊病人检查后立即出结果。检验科设立开放式服务台,专人负责统一接收标本、发送报告;常用检验项目正常值和取报告时间醒目公布于墙。每逢输液高峰时期,各病区轮流抽调素质好的护士支援门诊输液工作,避免和解决排长队输液现象。
2.6开设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开展急诊全程导医服务为确保“绿色通道”畅通,将挂号、分诊、各科就诊、化验、放射科检查、交费等都安置在急诊区,设立醒目标志;凭“急救”章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一路绿灯,为抢救病人的生命赢得宝贵时间,真正起到了救急、救命作用。急诊科安排专职护士,开展全程导医服务,急诊病人一到急诊室,从挂号到检查、取药、治疗的全部诊疗过程均由护士全程陪同完成,保证急诊病人抢救的快捷、安全、方便。
2.7改善就医环境,营造良好氛围良好的就医环境可以减轻病人及家属候诊时的紧张和焦虑。在门急诊楼过道两侧放置盆景花卉,在空旷处设置花坛、假山。门诊工人随时清洁环境卫生,保证门急诊病人有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全院导向标识系统完善醒目,门诊各醒目处挂着门诊、病区各科室分布大型指示灯箱和大量路标、指示牌,方便病人就诊。
2.8增设特色专科门诊 充实门诊一线医疗力量根据疾病谱的变化,每年增设二个以上特色专科门诊,提高疑难杂症诊治水平。增加副主任医师以上专家出门诊,为病人提供直接的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服务。
2.9建立和完善门急诊计算机管理网络,实施规范化管理 1998年建立计算机管理网络,在全省率先采用门急诊看病挂号收费条码卡刷卡、药房发药电子屏幕显示等。挂号、开处方、收费、发药都在计算机高速运行中进行,为解决长期困扰医院的“三长一短”的医患矛盾提供了强有力支持。计算机管理进一 步简化了门急诊服务流程,缩短了病人等待时间,增加了医疗收费透明度,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3几点思考
3.1医院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真正转移到以病人为中心,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务于病人,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上来。不断深化对医患关系的认识,拓宽对医疗服务流程内涵的理解,从讲政治的高度时刻关注群众的热点,及时解决病人的难点,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的心中。
3.2院领导重视是门急诊流程优化持续推进的关键。门急诊流程的优化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个改革深化过程,需要大量人、财、物的投入,同时涉及职工个人岗位调整等切身利益,院领导要有卓越的远见,必须充分发动群众,让群众及时了解和领会改革的意图,使医院各项改革措施得以顺利落实。在门急诊流程优化过程中,医院还要处理好方便与质量的关系,健全规章制度,在方便病人就医的同时,确保医疗质量的稳步提高;注重方便与环境关系的协调,在给患者提供方便的同时,努力给病人创造一个轻松、舒适的就医环境。
3.3门急诊流程优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或一劳永逸,门急诊流程的简化优化、“三长一短”现象的根除、服务设施的改善、服务态度的改进等方面,有做不完的工作。
第五篇:优化门诊就诊流程的具体措施
优化门诊就诊流程的具体措施
1.优化就诊排队环节,先诊断病情较重的,复杂的。初诊后及时化验检查等安排。
2.简化各项检查往返环节,导医指导患者先做血脂,肝功能,拍片等需要等待结果的项目,再做既出结果的项目。
3.在门诊及收费,住院处分设导医。在中医科及西医各专属门诊处设一名导医,负责安排和分流患者,避免患者盲目就诊。
4.来院做检查者,导医及时给予开单检查化验。
5.合理安排门诊各科室及辅助检查科室的位置,尽量使相关科室集中。
6.卫生员,门卫,有责任帮助指导病人就诊及指导车辆摆放。
7.建立门诊疑难病会诊室。及时请相关医生会诊,尽早为患者确诊。
8.门诊业务量大的科室,可开展电话预约,请慢性病患者下午或患者少时再来就诊。
9.及时增设门诊医生;如住院部医生于商务某时段去门诊工作,增设门诊护士协助医生治疗。
10.发放就医指南,让患者自己把握就诊科室和时间。
11.病人高峰期,药库科人员帮助药房人员取药,并增开药房取药窗口,增开收费窗口。
12.规范门诊医疗文书,减轻门诊医生书写工作量。依托信息化建设,让会打电脑的医生协同工作。
13.对原有不合理各科标识进行修改,注重立体性,地面,墙面,侧面都能看清。连续性,即便过道,转弯处也有标识,清楚把患者导向目的地。
14.中药煎药室,把住院患者中药与门诊患者中药错开煎熬时间,可先煎门诊中药,再煎住院中药,或增加煎药工具等措施。
15.增加温馨提示,张贴便民措施,加强人性化服务,改善就诊环境。提高门诊人员素质,避免多检查,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