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管理督查办公室工作职责
城市管理督查办公室工作职责
一、督查辖区(主次干道、市场周边)占道经营、跨门槛经营、无证经营、违规作业现象;
二、督查辖区乱涂写、乱刻画、乱张贴,乱悬挂,乱摆乱放,私搭乱建、非机动车辆乱停放现象;
三、督查辖区道路建筑垃圾、施工垃圾乱倒、占道堆放、渣土污染现象;
四、督查辖区主次干道路面、绿化带、花坛树穴干净整洁情况,督查垃圾收集、垃圾转运站卫生管理、果皮箱、垃圾箱破损维修、整洁情况及周边垃圾满溢、撒漏现象;
五、督查市政设施(道路、井盖等)破损现象及树木绿化保护情况;
六、督查城管、环卫队伍遵守工作纪律情况,严查队员上班时间履职不力(对负责范围、身边现场市容乱象视而不见、整治不力)、形象不端正(坐立站行及着装不规范)、聚集闲聊、玩手机情况;
七、督查《桂林市城市管理现场督查考评标准》其他内容落实情况;
八、督查城管局负责的中心工作、重大项目、绩效项目推进情况;
九、按要求完成《督查通报》《督查简报》编报工作;
十、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二篇:重点工程办公室现场督查人员工作职责
重点工程办公室现场督查人员工作职责
一、全面学习和领会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熟悉工
程项目建设基本程序;
二、每月至少到已开工重点项目现场两次,全面了解和掌握
责任区域内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及时向分管局长报告重点有关情况,必要时形成书面报告;
三、对照有关规定督促检查项目设施过程的有关环节,及时
与建管站、质检站和安监站沟通处理督查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违法行为;
四、现场核实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需要调整变更的相关
工程内容,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和建议,为重点办专题会议做好基础工作;
五、及时完成分管领导临时安排的工作任务并报告工作进
展情况。
(草拟人:吴介明)
第三篇:城市管理督查工作制度
城市管理督查工作制度
第一条
坚持实事求是、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原则,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督查事项的落实情况,不允许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第二条
围绕《XXX城市管理绩效考评办法》要求,做好日督查等市容督查保障;具体督查实施由局督查办公室根据《象山区城市管理局督查办公室工作职责》内容进行督查;
第三条
局督查办每周制定本周督查重点及计划,汇总督查中发现及整改的问题,周一上报分管领导审核;重大或紧急事件可以一事一报,当日汇报;
第四条
督查中发现且整改不到位的问题,由分管领导签发至责任部门处理,督查办负责跟踪核查;
第五条
督查工作中存在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以及落实不力、工作无作为等情况,要编发《督查通报》公布,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第六条
督查工作要配备专门的摄像、拍照设备,督查人员在督查过程中要做好摄像、拍照等记录以备查证,确保督查工作顺利进行;
第七条
所有督查工作资料,按日期进行整理归档,实行短期保存;
第八条 本制度自2017年8月1日起执行。
第四篇:督查工作是办公室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责
督查工作是办公室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责,是确保领导决策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和保证。督查工作的对象是本级组织所辖下一级组织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和直属各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在这些督查工作对象中,各个组织和部门的“一把手”是重点对象和关键人物。紧紧抓住“一把手”,适时适度进行督查,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督查“一把手”是督查工作的关键。为什么要督查“一把手”呢?第一,“一把手”是决策落实的第一责任人。“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居主帅位置,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负有全面责任的领导者;“一把手”常常集人权、财权、物权于一身,对工作拥有整体调控、指挥和决断的权力,是一个单位的旗手,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种特定的位置和作用,使得“一把手”成为各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督查工作的实质是抓决策落实,而“一把手”是决策落实的核心,是决策落实的第一责任人。督查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一把手”身上,就抓住了决策落实的关键点。一般来说,权力和能力是相对应的。有权力拍板决策,就有能力抓好落实。因此,把抓落实的责任压给“一把手”,督促检查对准“一把手”,督查工作往往立见成效。第二,“一把手”是抓督查促落实的第一推动力。制定决策和落实决策是领导工作的两个方面。制定决策是领导工作的开端,落实决策是领导工作的归宿。在这两个方面,“一把手”都起着关键性作用。“一把手”主持制定决策,同时必须带头贯彻执行决策,亲自抓督查、抓工作落实,才是一个真正称职合格的领导者。不如此,“一把手”的权威就难以确立,“一把手”的作用就难以发挥,“一把手”的位置就难以稳固。“一把手”抓督查是领导工作题中应有之义。督查“一把手”的目的在于督促“一把手”抓督查,“一把手”抓督查是决策落实的第一推动力。由于特定的地位所决定,“一把手”亲自督查站得高、问题抓得住,不仅有权威、力度大,而且效率高、效果好。第三,督查“一把手”是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所必需的。一些大而复杂的案件,单靠具体工作部门办理或单靠秘书工作部门督促,往往难以顺利解决。如果“一把手”亲自过问,往往“势如破竹”,顺利查结。因为“一把手”亲自过问,督查层次高,压力大,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一定范围和权限内,“一把手”有权直接拍板解决问题,迅速提高查办事项的办结速度和质量。在这个意义上讲,督查“一把手”的目的,就在于促使“一把手”对重点的查办事项亲自参与调查,直接听取汇报,实地研究对策,当场解决问题。
二、怎样督查“一把手”。一是及时分解立项和向“一把手”发督查通知单。对党委、政府年初安排部署的重点工作、重要建设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及时进行分解立项,建立督查台帐,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具体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以党委、政府办公室文件的形式印发各相关责任单位。同时,对其它一些重大工作和重要专项督查,以党委、政府的名义向所涉及到的单位和部门“一把手”发《督促查办事项通知单》,提出办理要求和办结时限。近年来,我县督查局根据县委主要领导的指示,对县委常委会议定的事项和县委主要领导的重要批示件,实行了向县委有关部委的部长、书记,乡镇的党书记、乡镇长,县直单位“一把手”发督查通知单,交办督促查办事项,办理效果很好。二是规定“一把手”签署查办情况报告。以前基层单位向上级党委、政府上报承办查办情况报告,往往落款处盖一个公章了事,报告内容和处理意见常常有敷衍应付的现象。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促使“一把手”对承办查办事宜切实负起责任,我县县委规定:凡是要求督查回复的,必须由经办单位“一把手”签名同意才可报县委。否则,不予受理,签字就表示认可,签字就必须负责。不当真、不仔细、不落实是难以交差的。照此规定和要求处理督查件,无论是办结的时效,还是办理的质量,都比以前大大提高。三是听取“一把手”汇报。在必要的情况下,根据批办领导同志的指示,把承办督查件的单位“一把手”请来,当面听取督查件办理情况的汇报,共同研究有关问题,协商办理处理意见。四是坐地督查“一把手”。对于一些久拖不决的案件或重大紧急事项,根据领导的安排,督查工作人员要到承办单位现场督办,面对面地督查“一把手”,适当地施加压力,促进问题解决,促进案件早日办结。
三、督查“一把手”应把握的两个问题。一是督查“一把手”要有重点。“一把手”身居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领导核心,对工作负有全面的责任。督查工作要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序进展,不能把单位“一把手”变成事务主义者,或无端给其增加很多负担。因此,督查事项不能事无巨细,不加选择地对准“一把手”,必须突出重点。要根据领导的指示和安排,选择影响全局的重大问题、有典型意义的问题、重要而紧迫的问题、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级领导指定要尽快解决的问题,或非“一把手”亲自出马不能妥善解决的重大案件,交由“一把手”亲自办理,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二是督查“一把手”不能取代督查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是我们党内生活和党的工作的基本准则。民主和集中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一把手”的核心作用不能取代集体领导,“一把手”对各项工作负总责不能代替领导班子及其他成员所应承担的责任。事事有人负责,工作才能顺利进展;人人各尽其责,“一把手”才能尽起总责。我们之所以强调督查“一把手”,其目的还在于:通过“一把手”抓督查、抓落实的率先垂范,影响和带领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共同抓决策落实,抓任务完成。我们在督查“一把手”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点与面、个别与一般、批办督查与决策督查的关系,在把督查“一把手”作为重点的同时,督查“一把手”所在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工作应正常进行,不可偏废。这样,便于“一把手”既集中精力亲自抓好重点督查件的办理,又能游刃有余地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承办一般督查事项。
第五篇:督查室工作职责
督查室工作职责
一、督查督办工作原则。
(一)坚持在正确领会上级文件精神和领导意图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政府和企业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政府和企业中心工作开展督查督办工作;
(二)切实遵守职权界限,在领导授权范围内开展督查,严格按照政府和企业的决定和领导的要求进行工作。未经领导授权,不直接处理问题;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调查研究全面真实地了解社情民意和基层动态,既报喜又报忧,使政府和企业领导准确掌握工作落实情况。
二、督查督办工作内容。
(一)政府和企业的重要决策、重要决定、决议、重要文件和重要工作部署,明确要求报告贯彻落实情况的事项。
(二)政府和企业重要会议的贯彻落实情况,重要事件的处理情况以及政府和企业要求办理的事项。
(三)政府和企业领导重要批示、重要交办事项和确立的查办事项。
三、督查督办工作程序。
(一)立项审批。政府和企业领导、政府和企业办公室主任、副主任指示督查立项后,制定相应督查预案,根据内容提出拟办意见,呈办公室主任审定。政府和企业各种会议议定事项及会议纪要、下发的各种文件中需要督查的事项,视同领导已审批,可以直接督查。
(二)交办。立项建议经领导审定批准后立项,登记编号,填写《督查督办事项登记表》,进行电话督查或发出《督查督办事项通知》到承办单位办理。
(三)催办。督查督办事项交办后,定期进行催办。
(四)办结。承办单位对凡有明确期限的督查督办事项,应按期办结并汇总《督查督办事项办结表》。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办结的,应主动及时说明原因,经批准后方可适当延长。
(五)反馈。对政府和企业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及时组织督查活动,以《督查简报》形式向政府和企业领导报告落实情况。
(六)归档。督查事项办结后,将有查考和保存价值的督查工作材料连同办结报告一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收集、整理和立卷,定期归档。
四、督查督办工作方式:
(一)通知督办。向被督查督办单位发送《督查督办事项通知》,提出明确具体的办理要求,或通过电话进行督查督办。
(二)询问检查。采用电话和上门等形式,适时询问交办事项的办理情况,并填写《电话督查督办记录表》,了解掌握工作进度。
(三)督促上报。督促被督查督办单位按规定上报有关事项的办理情况。对超过上报时限的要及时催报。
(四)跟踪核查。对被督查督办单位办理的重大事项,派人跟踪核查。
(五)实地督查。在重大事项的办理过程中,派人实地督查。
(六)明查暗访。对重大决策事项的落实情况,派人明查暗访,了解办理、办结的真实情况和效果。
(七)对工作不力,没有按时完成各项任务指标,并在电话督查或发出《督查督办事项通知》后仍没有落实的单位发出《督查通报》。
(八)督查调研。对一个时期政府和企业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调研,发现和掌握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苗头性、倾向性、全局性和深层次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对策建议。
五、督查督办结果的运用。
根据政府和企业相关文件规定,督查结果纳入全企业目标管理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