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实现电力设计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顺利通过2015年度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监督审核
为实现电力设计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提高设计水平,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在中科院设计院领导的支持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4月23日,设计院顺利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2015年度监督审核。
2015年,设计院技术部完成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2015版的转换及内审员转换培训工作,确保了在期限时间内完成质量文件转换,顺利迎接认证机构监督审核,并利用监督审核的机会完成2015新版证书转换。新版质量管理体系已于2015年1月18日正式批准实施。
4月20日至23日,设计院邀请北京恩格威认证中心进行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督审核。按照审核计划,4名高级审核员分组分别对设计院管理层及综合部、专业设计室进行审核。主要审查了设计院质量体系在实现方针、目标方面的有效性,管理评审、内部审核、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状况,各岗位的操作流程、顾客意见反馈的处理情况,以及在内审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的整改情况等。经过严格审核,审核组认为设计院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良好,质量目标圆满实现,过程控制有效,纠正预防措施得力,符合2015版ISO9001标准要求,审核合格。
此次评审工作的顺利通过,得益于设计院领导班子对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各部门负责人及全体员工对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关心和支持,也得益于设计院上下在平时工作中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真贯彻执行。同时,审核组也为设计院工作中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如要重视合同评审时机的选择、加强方案设计阶段产品放行的控制等。设计院领导表示要汲取建议、不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持续改进,以迎接新的挑战,创造新的业绩。
第二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
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适应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现已有100多个国家采用。特别是2000年最新版ISO90001:2000质量标准,具有适用性广、通用性强,对与质量有关的活动进行系统控制的优势,其核心内容是“使客户满意”。如今,贯彻ISO9000族标准已被众多企业所看重,成为企业证明自己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的一种“护照”。有关专家认为,“贯标”为广大企业完善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供了科学指南,同时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找到了“共同语言”。随着中国加入WTO,各行各业将加快推进国际标准化进程,“贯标”变得更加迫切。毋庸置疑,“贯标”不是万金油,不能包治百病,但通过“贯标”,增强了企业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与管理意识,明确了各项管理的职责和工作的程序,促使企业的管理工作由“人治”转向“法治”,真正做到了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实现了“以预防为主”;规范了企业的作业程序,明确了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职责和权限,预防并控制了不合格的发生,降低了企业质量管理成本;通过定期组织质量检查、质量审核活动,能够及时发现和找出经营管理活动、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进行有效纠正,提高了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监控能力,为企业实施全面的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提高了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围绕“让客户满意”及时认真地处理客户投诉或意见,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与期望,赢得客户信任,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但ISO9000族标准在企业的实际运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在对近10家企业重点调查的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发出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62份,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其中国有企业22家,合资企业22家,外企14家,私营企业4家,调查结果表明,95%以上的企业获得了ISO9000认证结果表明,但半数以上企业认为推行ISO9000效果一般,甚至无明显效果。国有企业在质量工具、方法应用、培训和管理层推动方面与外资企业相比有明显差距,80%以上的企业仅有零星的质量改进项目,但执行效果一般。究其原因,认为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质量理念支持。2.缺乏监督考核制度支持。3.企业的执行力度低。
现分别对以上三点进行讨论:
1.管理层只有真正认识到客户满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才能从客户的角度开展质量工作,才能真正建立客户驱动的质量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企业的每一名员工,在做任何工作时,都要清楚自己的客户是谁,树立工作就是为客户服务的质量理念。这里的客户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企业外部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代理商、销售商等;在企业内部,根据工作流的划分,上下道工序间、前后流程间、部门间也应是客户关系。但要树立这种一个质量理念,不是朝夕之间的事,需要我们长期的不懈努力。当然在这方面领导作用就显得异常的重要,需要我们的领导不断地给员工去灌输质量思想,可以通过制定企业文件、质量方针,并不断地给员工培训的方式来提高员工的质量理念,大力打造CS的战略系统。当然只有质量理念还是不够的,质量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这就要员工主动地去学习质量工具方法并实际有效地运用到平时正常的工作当中去。
2.一个好的监督考核体制能刺激质量管理体系良好的运行,那么监督考核制度如何来制定呢?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好“目标管理法”,并将目标管理法与监督考核体制结合起来管理,将企业的方针目标逐层分解并建立监督考核体制。可以以部门、课和个人为单位来分解,部门的质量目标应依据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结合本部门业务的特点来确定部门质量目标项目,目标值应依据以往的历史业绩、公司质量目标值、结合目前技术现状综合确定。目标值应该是可量化、可衡量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通过努力能够实现,切记不要将质量目标值夸大或不切实际。针对每一项质量目标,应制定实现的具体实施措施和实施计划,并落实负责人,并且应制定衡量质量目标实现状况的方法和评价的依据。同时要策划好一个监督考核体制,贯穿于整个质量目标实现的过程,制定每一阶段的考核方法。以用来考核部门、课、个人的目标达成率以及为达到目标采用方法的有效性,可以充分体现出部门、课、个人在工作方面的效率以及能力。这样可以激起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员工平时工作的潜力,以促进个人与公司得到共同发展。对于企业其他的质量活动(如:QC小集团活动等)可采用奖励的方式。任何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一个监督制度来进行监督就不能成为最好的制度。正如毛主席说过:监而不严,不如不监。但监督制度不能过于繁琐,要不然会影响制度的和监督制度的执行力度。
3.执行力是一种能力,是内涵广泛、包罗万丈的各种学科、方法、思想的概括,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透过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所有员工的行为。ISO9000族标准要求全员参与,但如何让全员积极地加入到质量管理体系中来呢,这就要公司领导来动员大家,要求大家一定要按公司的规程来办事。执行力不是仅仅要求员工按公司的规程去做事,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的规程下做事的同时,想出更好、更有效的方法。执行力度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正所谓:一流的点子和三流的执行力,不如三流的点子和一流的执行力。如果执行力度不够就是再好的质量管理模式也不能够有效的运行,所以我们需要着手解决执行力度低下的问题。纵观全国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执行力度低下的现象,其原因分析后可总结如下: a.制度贯彻不够,虎头蛇尾。b.管理制度不严谨
c.制度本身不合理,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d.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流程不合理。e.工作过程中缺少良好的指导方法。f.工作中缺少科学的监督体制。
企业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以上的几点因素,才能制定出好的管理制度,才能更有效的推动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有效运行。
从以3点可以看出:质量理念、考核制度、执行力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企业在运行质量管理时要正确利用质量理念、考核制度和执行力度,不可只利用一项、二项或重点突出其中的一、二项而使它们之间失去平衡。
第三篇:强化质量体系持续改进,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强化质量体系持续改进 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当前,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众多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都贯彻了ISO9000系列标准,建立起了相应的质量体系。但是不少通过认证的石油企业却对质量体系中的持续改进环节重视不够,从而不能保证其质量体系健康有效地运行。
作为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之一的持续改进环节,是质量体系进行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否则质量体系就是建立了也是静止的、固化的、无法改进和完善的死体系。健康的质量体系应具备很强的持续改进、自我完善功能,以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实现新的质量目标。而管理评审、内部质量审核、纠正和预防措施是质量体系持续改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只有从这三方面进行强化才能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一.管理评审的强化
管理评审的目的是确保质量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质量管理活动。目前,许多企业在进行管理评审时常出现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准备工作不充分,对长期存在的问题和系统性问题重视不够。2.管理评审深度不够,未触及实质性问题。
3.质量反馈信息、顾客的投诉,以及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等情况不明。
而强化管理评审也要从这方面入手:
1.管理评审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做好准备,对长期存在的问题和系统性问题通过召开高层管理会议,管理评审会议等形式来解决。
2.管理评审深度要大力加强,评审时要着重评价以下几点:
(1)内部审核报告,特别是对薄弱环节采取的纠正措施及实施效果。
(2)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的分析结果,提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的要求。
(3)质量体系文件的适宜性、可操作性,研究修订的内容。
(4)组织机构和资源是否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3.加大质量反馈信息的收集力度,尤其是顾客的投诉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二.内部质量审核的强化
内部质量审核工作是指企业内部为保证质量体系文件的实施而采取的一种自我检查、自我完善的方法。其目的是评价质量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以确定是否需要改进或纠正措施。它是提高质量体系有效性,并使其不断完善的重要途径,是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当前,一些企业在组织内审时,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内审质量不高,效果不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影响了内审的有效性。具体表现在:
1.内审频度过少,内审范围小。
许多企业认为内审只是例行公事,每年最多只在年初进 行一次,甚至在质量体系已发生变化或顾客意见较多时,仍不能主动抓住时机,根据企业实际和特殊情况及时开展内审,使质量体系运行中的诸多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并得到纠正,而内审时的对象仅限于被审核单位的负责人,而没有涉及到与质量体系运行有关的各类人员,限制了从全方位获取信息和证据的可能性,影响了审核结果的公正合理。
2.内审员综合素质不高,管理过于松散。
许多企业的内审员不能同时具备标准知识、质量管理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及业务技能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企业对内部具备内审员资格的人员只登记不管理,只是在内审需要时才临时组合,缺乏系统的管理,内审员的工作学习缺乏动力、积极性和规范性。
3.内审组规模和结构不合理。
企业的内部审核组成员数量过少(一般不超过2人),而且结构配备不合理。成员中缺乏基层管理人员,尤其是专业人员如检验、采购、技术、销售人员的参与等。这样就不能保证完成质量体系中多个要素的审核任务,不便于审核组成员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以及团队智慧的超常发挥。
针对上述现象强化内部质量审核也要从这三方面入手: 1.适度增加常规内审,适时开展追加审核并拓宽审核 范围。
实施质量体系是一项涉及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其运行中,由于人、设备、环境等各方面的主客观原因,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显然在质量体系的不断运行当中,在一年的时间跨度内,只有一次的常规审核是不够的。多数企业在自己的内审控制程序文件中,规定了纠正措施计划完成时间是在30天以内,审核员到期验证合格后审核工作即告结束,直到下一次审核前的这一段很长的时间里措施是否继续有效,实际上已无人过问。由于时间过长,期间发生的问题不可能得到及时的发现并纠正,这样就会影响质量体系的运行,并可能产生恶性循环。因此内部质量审核作为企业自我改进的机制必须要活起来,审核的频度必须适当提高,每年至少安排三次审核。在遇到其它特殊情况如质量体系发生变化或用户有严重投诉时,要及时的开展追加审核,只有这样的审核频度才有可能覆盖质量体系运行始终,使全过程置于内审的监督控制之下。另外还要拓宽内审范围,受审对象不能仅限于部门负责人,而应该包括与质量体系运行有关的所有层次人员即:管理人员、执行人员、验证人员、操作人员、服务人员,这些人员共同影响着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在审核中通过与上述各类人员的广泛接触,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质量体系文件在各层次人员中的贯彻实施情况。
2.实行内审员选拔、培养、考核、使用、管理一体化。内部审核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审员素质的高低。一个合格的内审员,其综合素质具体体现在:(1)熟悉本单位的业务,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2)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3)有一定的学历和工作经验,有系统的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4)熟悉ISO9000系列标准知识,以及与质量认证有关的法律法规。(5)熟悉本企业质量体系文件。
为了使内审员具备以上各方面的素质,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选拔人员高起点,根据以上各项素质要求,通过综合考核进行选拔。为确保人员质量,一般应从企业的中层或基层管理人员择优选送培训,经过培训达到较高的水平,来满足将来内审工作的需要。
[2]对取得内审员资格的人员实行注册管理,由企业内审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建立内部审核员的专项人才资源,根据内审需要选用。[3]使用内审员坚持审前严把关、审后严考核、实施动态管理。每次审核前要对审核员的各项素质进行测评考试,审核后对其审核业绩再进行评价,分优、良、差记入个人审核档案,作为下次参加内审时的考核依据,连续两次考核为差者,应淘汰出审核员队伍。通过动态管理使内审员处处感到一种压力,从而督促自己不断通过学习总结来提高自己的审核能力。
3.合理配备审核组人员规模与结构。
审核组的规模应根据每次内部审核范围所覆盖的部门和要素的多少合理配备。为确保审核结果更全面、公正、合理、不管一次审核成立几个组,但每个小组人数应不少于3人,且至少有一名中层管理人员和一名基层的业务人员,这样可使审核组成员之间通过取长补短和相互交流,各方面能力达到最有机的配合,从而减少个人因素对审核结果的影响,最大限度发挥审核组的集体智慧,提高内部审核的工作成果。
三.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强化。
纠正和预防措施是对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进行纠正和制定预防措施,是持续改进的重要环节。当前,许多企业存在着对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未认真分析、未限期纠正和制定预防措施、未进行跟踪检查等不足。为了强化纠正和预防措施,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分析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突出纠正的重点。审核工作由于涉及质量体系的全部要素和相关部门,因而不合格项多且分布不均匀。为了全面掌握不合格项的分布情况,运用统计方法,对所有的不合格项进行统计和分析,从中找出不合格项在部门中的分布情况和在各要素中的分布情况,进而为下一步不合格项的纠正明确了重点和方向。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由管理者代表组织技术监督部门及经验丰富的内审员,对其存在的不合格项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其分析原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并落实到班组和个人;如果一个要素的不合格项较多,则是一个严重不合格项,是质量体系运行失控的一种表现形式,直接影响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针对这一情况,对审核中存在问题较多的要素,由技术监督部门具体负责,分析要素失控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进行及时整改。
2.严格要求,限期纠正。
为了使不合格项得到及时纠正,凡是在短时间内可以改进的,相关单位在一周内整改完毕;对不能短时间纠正的(如需要增加设备,培训人员等),则由责任单位制定一份《纠正措施报告》上交审核主管部门备案,以便对纠正措施进行跟踪检查。
3.及时进行跟踪检查。
为了使纠正措施的实施落到实处,按照整改要求的期限,由内审员负责对纠正情况进行跟踪检查,验证其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改进效果。
持续改进作为质量管理的八项基本原则之一,必须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加以强化。充分运用持续改进的各种途径和方法,针对质量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实事求是地制定和实施改进措施,使质量体系保持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不断创新!
第四篇:市检察院ISO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举一反三 狠抓整改—市检察院iso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市检察院于2007年底导入iso质量管理体系以来,体系运行良好,达到了规范工作、提高工作质量的目的。2008年,该院对iso 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首次内部审核。审核中发现,体系运行正常,但存在以下问题:iso质量管理体系与oa系统衔接不够紧密;体系文件的某些规
定不科学,影响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完善。针对存在的问题,该院举一反三,狠抓整改:
一、学习文件,提高认识
3月2日,该院党组学习了《关于体育冠军路文件办理情况的通报》(江iso办[2009]2号),并组织各部门进行相关学习,吸取教训,提高严格按照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规程办事的重要性的认识。
二、对照检查,及时改进
《关于体育冠军路文件办理情况的通报》(江iso办[2009]2号)反映出督办工作在iso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重要意义。该院对督办工作的有关规程作进一步的完善,确保纳入督办范围的事项高质高效的完成。
三、举一反三,完善体系
《通报》中反映出的问题不仅说明督办工作重要,也反映出持续改进、不断完善iso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为此,该院举一反三,从处理好“规范”与“效率”关系的角度对体系进行完善。
一是将oa办公系统与体系文件的修改衔接起来。近年来,该院oa办公系统逐步在各部门得到普及运用,当初编写的某些体系文件没有将oa办公系统融入工作流程,应根据工作实际对体系文件进行修改,并且要体现信息化办公的前瞻性。
二是确保工作流程规范的前提下,对影响工作效率的体系文件进行修改。由于当初编写体系文件的时候侧重考虑工作流程的规范性,从而造成某些工作流程在实践操作中效率不高。对这一类文件将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确保体系文件的运行在提高质量的同时也不影响工作效率。
三是组织一次内部审核,严防实际工作与体系文件“两张皮”。为了保持体系的有效运转,该院将再组织一次内部审核。对部门规程完善但部门实践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将通过开具不合格项敦促有关部门及时整改;对部门规程本身不科学、部门实践操作困难的情况,要求有关部门妥善修改。
第五篇:质量管理体系八项原则之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八项原则之持续改进
一、ISO的描述:持续改进总体业绩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二、对持续改进的理解
(一)字面理解
1、业绩——对实现目标的贡献,或现实目标的距离:(也就是说谈业绩必须有目标和现实的目标完成情况)
2、组织的整体业绩
组织的整体业绩由这些指标体现:
产品的指标——合格率、功能、性能、价格、市场占有率、生命周期、技术的领先(环境、景观、服务);过程指标——关键过程、关键点是否合格;顾客指标——顾客满意; 员工指标——员工成长及企业后备人才;环境、社会指标等等
3、持续改进
不断的实现并不制定更高的目标,是一个螺旋上升不断提高的过程。
4、改进:(进步、创新)
5、持续改进——是一个永恒的目标
如何理解永恒,为什么?应对不断的变化持续保持顾客满意,企业不断的提高竞争力
(二)对原文的理解
组织的顾客及相关方的需求:产品、竞争对手及市场等众多的与组织生存有关的要素不断的在变化,这就要求组织必须具备敏锐的嗅觉和眼力识别这些变化,同时不断实现并制定更高的目标,以应对这些变化,才能企业长青。
(三)对持续改进更深的理解组织
1、持续改进是企业赢得顾客,不断的增强竞争力的唯一法宝,唯一途径。
2、持续改进是创新的原动力,持续改进带来创新。
3、持续改进是九如山企业文化“企业成为行业的引领者,员工成为行业的精英”的过程指南。
4、持续改进是“成为第一”的这种企业精神的最完美的诠释。
5、持续改进是居安思危的延伸。
(四)持续改进的应用
1、持续改进能够进行的条件:
(1)前提条件: “持续改进”的是组织的整体业绩。所以:
① 要具有明确的组织的整体目标②要有实现目标的过程
③也就是说将整体目标分解到各个过程、活动,都是组织的各个层级、岗位(即全员行动)④改进的前提是知道现状,及现状和目标的差据,所以必须有根据和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能知道现状,才能知道在什么地方可以(必须)改进,(监视、测量和分析)⑤实现目标并制订更高目标
(2)必要条件
①方法统一:因持续改进的是总体业绩,是全员的行动,如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有可能不利于总体业绩的改进,所以最好用统一的方法。建设用P、D、C、A(戴明法)②员工会做培训③员工愿做激励
(3)总结:综合上述条件,持续改进需要:
A、在全组织使用一致的方法来持续改进组织的业绩。
B、对员工进行持续改进方法和工具的培训。
C、把对产品、过程和体系进行持续改进作为组织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目标。
D、建立目标来指导、测量和跟踪使持续改进。
E、认可和报偿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