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市级重要商品储备实施办法

时间:2019-05-15 00:13: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州市市级重要商品储备实施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州市市级重要商品储备实施办法》。

第一篇:广州市市级重要商品储备实施办法

广州市人民政府令

第87号

《广州市市级重要商品储备实施办法》已经2012年8月22日市人民政府第14届3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 陈建华 2012年9月19日

广州市市级重要商品储备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市级重要商品储备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根据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市级重要商品,是指粮食、食油、猪肉、食糖、化肥、农药和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重要商品。

第三条 市级重要商品储备管理,包括确认承担储备任务的企业和储备商品的品种、数量、购进、储存、轮换、动用、费用补贴等环节。

第四条 从事市级重要商品储备管理、承储活动的单位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 储备原则和方法

第五条 市级重要商品储备是市人民政府为有效调控市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动物疫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引起的市场异常波动而建

—1— 立的专项物资储备。

第六条 市级重要商品储备数量,应当保持相对稳定。对需要调整储备的品种、数量,由市重要商品储备主管部门商有关部门,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七条 市级重要商品储备参照政府采购办法采取社会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或者单一来源方式确定承担储备任务的企业。

第八条 市级储备商品分常年储备商品和季节性储备商品。常年储备商品包括粮食、食油、猪肉、食糖、农药,季节性储备商品指化肥(以每年11月至次年7月为储备期)。

常年储备商品要求常年保持计划储备数量,季节性储备商品储备的数量,可根据淡储旺吐和有利稳定市场供应、保持社会物价相对稳定、节省财政补贴的原则确定。

第三章 职责划分

第九条 市经济贸易部门为猪肉、食糖、农药、化肥等市级重要商品储备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协调、监督、检查市级储备商品的落实、使用,并会同市发展改革部门编制和调整储备计划,协调和安排落实储备贷款资金计划。

市发展改革部门为粮食、食油等市级重要商品储备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市级重要商品总量平衡和宏观调节,指导、监督重要商品储备工作,统筹相关粮油储备管理。

市储备粮管理中心负责具体实施全市储备粮油管理,组织、协调和落实储备粮油任务,接受市发展改革部门的监督与检查。

市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核定市级储备商品的费用补贴,落实补贴资金来源,安排具体补贴工作,并监督补贴资金使用。

第十条 被确认为承担储备任务的企业,应当与市重要商品储备主管部门签订承储合同,明确承储权利和义务。

—2—

第四章 购 进

第十一条 承担储备任务的企业应当根据储备计划要求,积极、及时组织市级储备商品的购进。

购进市级储备商品时,国家有定价的,按国家定价购进;已经放开价格的,按市场价格购进。

第十二条 在正常情况下,市级储备商品购进以及轮换的购销价格,由企业自主掌握,自负盈亏。储备粮食、食油轮换时产生的新旧差价管理按市发展改革部门有关规定执行。如因货源紧缺、进货价高、经营风险大,企业难以按计划完成时,经市重要商品储备主管部门同意可以调整储备执行计划。

第五章 储存和保管

第十三条 市级储备商品实行专仓(或专堆、专罐)定点管理,并在仓库入口处挂牌标明存放市级储备商品的品种、数量、入库时间。仓库应当建立市级储备商品的专账,记录进出仓时间、品种、数量和轮换情况,账物相符,保证能随时接受检查和动用。

第十四条 承担储备任务的企业在确保落实储备任务的前提下,可以将市级储备商品和自营商品结合进行经营运作,以利市级储备商品轮换更新,确保市级储备商品质量。市级储备商品的质量标准,按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常年储备的商品库存量不得低于下达的计划数,季节性储备商品按计划依时储足。市级储备商品大批量轮换期间,经报市重要商品储备主管部门同意,其库存可以略低于计划数,猪肉、食糖、农药、化肥等库存最低不少于计划数的70%,期限不超过1个月;粮食、食油等库存最低不少于计划数的75%,期限不超过3个月。

第十六条 市级储备粮是市人民政府常年储备重要战略物资,其储备规模、品种和布局原则,由市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根据

—3— 省政府下达任务和粮食市场调控需要提出,报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十七条 如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导致市级储备商品损失的,经市重要商品储备主管部门、市财政部门核准,报市人民政府同意后由财政适当补贴。

第十八条 承担储备任务的企业,每月定期向市重要商品储备主管部门报告市级储备商品库存及商品市场变化动态等情况,并抄送市财政部门,报表和报告要做到及时、真实、规范。

第六章 动用和报告

第十九条 市级储备商品的动用权归市人民政府。未经市人民政府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动用。

第二十条 遇市场价格异常上涨,为平抑物价需要动用市级储备商品时,应当由市重要商品储备主管部门提出动用建议,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主管部门具体办理。

因抢险救灾等紧急情况急需使用市级储备商品时,各专项应急领导小组可以临时调用,但应当及时补办审批手续。

第二十一条 承担储备任务的企业按照行政指令以低于销售成本的价格销售市级储备商品造成亏损的,由市财政部门会同市重要商品储备主管部门审核后给予补贴。

第七章 费用和资金管理

第二十二条 各项市级储备商品费用补贴的范围和标准,由市财政部门参照《广东省省级重要商品储备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核定,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储备补贴费用标准,调整周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

第二十三条 市级储备商品的费用补贴,由市财政部门分期预拨,年终或者储备期、合同期期满清算。清算拨补资金的拨付按财政有关

—4— 规定办理。

第二十四条 新增加的常年储备、季节性储备商品或者大批量轮换的市级储备商品所需的贷款资金,由承担储备任务的企业提出贷款计划,报有关金融机构审定。

承担储备任务的企业要加强储备管理,确保储备专项贷款专款专用。

第二十五条 承担储备任务的企业按照市重要商品储备主管部门的要求完成动用工作后,在15日内,由承担储备任务的企业书面提出申请动用市级储备商品费用(包括动用各项商品的价差、运输费等费用)结算,报市重要商品储备主管部门和市财政部门审批,自上级主管部门批复之日起15日内办结费用结算手续。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承担储备任务的企业在市级储备商品的购进、储存、轮换等工作环节中,因管理不善或者其他人为因素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第二十七条 市重要商品储备主管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加强对承担储备任务的企业的监督检查,对未按合同规定履行义务的企业要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市重要商品储备主管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有权拒绝支付或者追回已支付的储备费用,直至终止合同。

第二十八条 市重要商品储备主管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不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或者发现承储单位未按合同规定履行义务而不及时纠正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九条 市重要商品储备主管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索贿受贿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5—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承担储备任务的企业可以制定具体措施,报市重要商品储备主管部门备案。

区、县级市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3月17日起施行的《广州市市级重要商品储备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6—

第二篇:广州市拥军优属实施办法

广州市拥军优属实施办法

广州市人民政府令

第54号

《广州市拥军优属实施办法》已经2011年1月20日市政府第13届131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市长 万庆良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广州市拥军优属实施办法

(1999年7月27日广州市人民政府令〔1999〕第7号发布,2011年1月20日广州市人民政

府第13届131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

第一条 为加强拥军优属工作,增强军政军民团结,保障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及其他组织和公民,均应履行拥军优属的职责和义务。

第三条 本办法由市民政部门组织实施。政府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四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拥军优属纳入全民教育、国防教育、社会建设内容,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及时协调和处理拥军优属工作和军地关系中的重大问题,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第五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保障驻军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积极支持和配合部队完成军事训练、战备执勤、军事演习、国防施工、营房建设等任务支持和配合部队搞好各项基础建设和农副业生产,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

第六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军休所、军供站、荣军医院(疗养院)等优抚事业单位建设,扶持优抚对象发展生产。

第七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开展科技、智力拥军活动,帮助部队开展各类教育和科技培训,协助培养军地两用人才。

第八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及其他组织应当支持和配合部队开展争创先进连队和争当优秀士兵活动对驻穗部队和从本市入伍的优秀士兵及立功人员,由所在的区、县级市给予奖励。

文章由提高记忆力辛苦收集

第九条 处理军地矛盾和纠纷时,有关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主动与部队协商,及时化解矛盾,解决纠纷。

第十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公路、桥梁、隧道、渡口等,军车免费通行,有条件的收费站应设立专用通道。

车站、机场、码头、医院、博物馆、图书馆、城市公园、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的停车场,军车免费停放。

第十一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车站、码头、机场和其他公共服务行业对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应当专设窗口或者优先提供服务。

第十二条 市、区(县级市)所属公园、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自然风景区对前来游览参观的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和本市户籍的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凭证免购门票。

第十三条 义务兵、本市户籍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免费乘坐市内线路公共汽(电)车、过江渡轮和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具体实施办法由市交通部门会同市民政部门制定实施。

第十四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指导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为军队官兵及其家属提供法律服务。

义务兵申请法律援助,无需提交经济困难证明。

第十五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本市有关规定做好军队转业干部、转业士官、复员士官、退伍义务兵和部队随军家属的安置工作,任何单位不得拒绝或者以各种理由变相拒绝完成由安置部门统一分配的安置任务。

对长期在边远艰苦地区服役的军队转业干部和随军家属,按照有关规定照顾安置。部队随军家属应当优先安排上岗,不得将其安排到特困企业。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退役士兵需要创业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贷款、税收等优惠。转业士官、复员士官、退伍义务兵安置按照本市有关安置办法执行。

服役期满的转业士官、复员士官、退伍义务兵,自退役之日起两年内可以免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入伍前是国家机关、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在职职工的义务兵和初级士官,服役期间原单位应当保留其编制、岗位,其享受转正、调资、升级待遇,退出现役后,允许其复工复职,并享受不低于本单位同岗位、同工龄职工的各项待遇。

第十六条 国家规定需要安排工作的因战、因公残疾军人,本人所在地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应当为其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其工资、保险、住房、医疗、福利等,应当与所在单位同等人员享受同等待遇,所在单位无特殊理由不得解除或者中止劳动合同。

第十七条 现役军人的配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探亲假,所在单位不得扣减探亲期间的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待遇不变。

第十八条 现役军人子女(含军队转业干部转业当年的随迁子女)、烈士遗属、残疾军人、一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入托或者入学的,教育部门应当按照本市有关规定优先办理。

文章由提高记忆力辛苦收集

第十九条 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租、售住房和拆迁安置住房时,服现役的军官和士官、义务兵应当计入该家庭人口,并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军队转业干部、退伍军人的军龄,应当视为所在单位的连续工作时间,享受所在单位同等人员的同等待遇。

第二十条 优抚对象的住房按下列办法解决:

(一)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住房困难的,同等条件下优先租住政府廉租房或者购买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和限价房。

(二)分散安置的一至四级残疾军人需要解决住房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三)家居农村的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建房时,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村民委员会应当优先、优惠解决宅基地有住房困难的,由区、县级市、镇财政给予一次性住房维修补助或者优先纳入农村安居工程计划。

第二十一条 本市户籍符合定恤定补条件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残疾军人、在乡复员军人和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涉核军队退役人员由所在地民政部门按不低于本市规定的标准给予抚恤补助。

第二十二条 下列优抚对象按照规定享受优待金待遇:

(一)义务兵家庭

(二)烈士的父母(含抚养人)、配偶、18岁以下未就业的子女

(三)享受抚恤的因公牺牲、病故军人遗属

(四)有工作单位的因公牺牲、病故义务兵父母(含抚养人)、配偶、18岁以下未就业的子女

(五)孤老复员军人及带病回乡退伍军人

(六)在城镇无工作单位或者在农村的残疾军人

(七)享受生活补助的参战涉核军队退役人员。

烈士遗属和因公牺牲、病故军人遗属以一户一处享受优待金。

第二十三条 优抚对象的优待金按下列办法发放:

(一)户籍在农村的优抚对象优待金标准由各区、县级市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其中义务兵服现役期间,其家庭优待金按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发放其他优抚对象优待金标准由市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并逐步调整提高。

文章由提高记忆力辛苦收集

(二)在职应征入伍的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按照原工资、奖金及各种补贴(传染病津贴、交通补贴除外)标准由原单位按时发放。

(三)有工作单位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病故义务兵遗属(含单位供养、补助)所需优待金由其所在单位自行统筹发放;其他优抚对象优待金由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发放。

第二十四条 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及其他优待费用不计入家庭收入,不影响其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等待遇。

第二十五条 在乡孤老烈士遗属(含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孤老病故军人遗属、孤老残疾军人、孤老复员军人,享受抚恤和“五保”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双重待遇,由其户籍所在地的区、县级市或者街、镇敬老院集中优待供养。

第二十六条 优抚对象享受以下医疗待遇:

(一)现行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仍享受公费医疗待遇,但不同时享受优抚对象医疗补助。未享受公费医疗和新增的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医疗保障办法按照国家、省的有关规定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给予门诊补助和住院自付部分医疗费用一定比例的补助。

(二)在城镇就业的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随所在单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按规定缴纳医疗保险费,享受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待遇。

(三)在城镇无工作单位的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享受相应的医疗待遇,参保所需费用从市医疗救助金中解决。

(四)在农村的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享受相应的医疗待遇,参合所需费用从市医疗救助金中解决。

(五)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在享受相应基本医疗保障待遇的基础上,按规定享受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和城乡医疗救助。

第二十七条 现役军人以及享受抚恤补助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残疾军人、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涉核军队退役人员,凭有效证件优先挂号、优先就诊、优先取药、优先住院。对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普通门诊诊查费、住院诊查费、空调降温费、肌肉注射费,按有关规定减免部分治疗、护理费。医院应设立明显的优先优惠标志。

第二十八条 移交本市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的医疗,纳入当地公费医疗管理,医疗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超支部分由当地财政解决。

第二十九条 拥军优属安置工作经费纳入市、区(县级市)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三十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违反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文章由提高记忆力辛苦收集

第三十一条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可以依照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印发〈广州市烈属、义务兵家属和伤残军人享受优待金的实施办法〉的通知》(穗府〔1990〕83号)同时废止。

主题词:民政 双拥工作 命令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处 2011年4月1日印发

文章由提高记忆力辛苦收集

第三篇:广州市社会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广州市社会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实施《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工伤保险应当贯彻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的方针。单位和职工必须遵守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劳动安全卫生法规规程和标准,积极预防工伤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第三条 本实施办法适用范围按《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国家机关公务员、财政全额核拨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城镇个体经济组织及其从业人员的社会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另行规定。

第四条 工作时间在本单位从事日常生产、工作导致伤亡,应当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在工作时间内发生的并非由所从事的日常生产、工伤直接导致的伤亡除外。

第五条 在执行本单位安排的生产工作任务中因突发疾病造成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应当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非经第一次抢救治疗病情相对稳定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形除外。

第六条 职工在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或在上下班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意外伤害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 “ 意外伤害 ”,包括本人无法预见、不可抗拒的伤害,主要包括遭受自然灾害、高空坠物致伤亡,或遭受非本人私怨的抢劫致伤亡等。

第七条 由广东省或广州市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组)确诊、并经市、县级市(含番禺区、花都区,下同)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下简称劳动保障部门)确认的法定职业病,应当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第八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工作时因工负伤或首次确诊为职业病,并在原工伤或者职业病部位(伤口)旧伤复发的在职职工(含退休人员),经市、县级市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劳鉴会)鉴定确认,应当享受工伤待遇,并按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旧伤复发期间的有关医疗费用。

第九条 工伤认定由职工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单位必须自职工发生工伤(含比照工伤,下同)事故或职业病首次确诊之日起 15 日内向市、区或县级市劳动保障部门提交工伤报告。遇有特殊情况,经劳动保障部门工伤确认机构(以下简称工伤确认机构)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 30 日。逾期不报告的,由单位按规定支付工伤待遇。

职工发生工伤事故或职业病首次确诊之日起半年内,单位须按规定书面申请工伤确认,填写《广州市职工工伤确认表》(以下简称《工伤确认表》),单位逾期不申报工伤确认的,职工须于因工负伤或职业病首次确诊之月起一年内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逾期不投诉的,视为自动放弃工伤确认。

第十条 工伤确认机构收到工伤申请报告后应在 30 日内作出确认工伤或者非工伤的决定。

对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工伤申请人未能提供工伤足够证据的,工伤认定机构可在获得充足证据后再作出是否确认工伤或者非工伤的决定。

第十一条 职工因工伤亡,按下列程序确认:

(一)职工因工负伤,须在受伤后及时报告单位劳动人事或安技部门,由单位填写《工伤确认表》,需进行工伤医疗期(医疗终结,下同)鉴定或残废(疾)等级评定时应填写《广州市伤病职工劳动能力鉴定表》(以下简称《鉴定表》)。

(二)属于按国务院《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和原市劳动局《关于填报企业职工伤亡统计报表的通知》(穗劳护字 [1994]002 号)要求登记统计的职工伤亡范围,由劳动保障部门工伤确认机构按规定确认。单位安技部门应在职工伤亡之日起 15 日内填写《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并连同伤亡事故报告书、伤病医疗诊断书和《工伤确认表》等有关资料,按工伤事故处理分工范围和隶属关系,逐级上报确认。

经市、区或县级市劳动保障部门作出确认结论后,应当签署《工伤确认表》和出具《广州市职工工伤认定书》并送达申报单位或申报人。

第十二条 劳动保障部门工伤确认机构按下列规定确认工伤:

(一)对因工轻伤的确认: . 职工因工负伤,不属于《广州市因工重伤划分范围》者为轻伤; 2 .

区、县级市辖单位的职工因工轻伤且需按伤亡事故登记统计的,由区、县级市劳动保障部门负责确认; .

市属单位的职工因工轻伤且医疗期在一个月内,需按伤亡事故登记统计的,由用人单位职能部门分别确认。

达到评残标准或者医疗期超过一个月的因工轻伤按本条

(二)项规定办法确认。

(二)对因工重伤、死亡的确认:

需按伤亡事故登记统计的因工重伤、死亡,由单位安技部门出具确认意见后,逐级上报主管局(总公司、集团公司)和市、区、县级市劳动保障部门分别确认。

(三)不属于本条

(二)项的因工伤亡(含轻、重伤)者,由用人单位劳资人事部门提出确认意见,按隶属关系送主管局(总公司、集团公司)或区、县级市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后,报市劳动保障部门工伤确认机构确认。

第十三条 凡被确认为工伤的,各级劳鉴会(小组)应当按下列程序及时对工伤职工进行工伤医疗期鉴定或残疾等级评定:

(一)工伤医疗期按《广州市职工工伤、职业病医疗期鉴定标准》(穗劳福 [1999]1 号,以下简称《工伤医疗期标准》)的规定执行。工伤残疾等级评定按国家《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的规定,以及《广州市职工工伤与职业病残废等级评定标准》(穗劳鉴字 [1993] 第 3 号)的规定执行。

(二)需进行工伤医疗期鉴定或者残疾等级评定的人员,原则上先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也可由单位提出。

(三)职工因工轻伤又未达到残疾评定标准的,由单位劳鉴会(小组)根据有关医院诊断证明及《工伤医疗期标准》,及时对其作出工伤医疗期鉴定,并留案备查。

(四)职工因工重伤或轻伤且医疗期已超过一个月或达到残废(疾)评定标准的,按下列鉴(评)定程序,逐级上报至市劳鉴会进行鉴(评)定: 1 .单位填写《鉴定表》一式三份,表上须贴工伤者小一寸免冠正面半身近照,并盖单位劳动或人事部门的骑缝公章; .单位职工医院、卫生所或医务室有关医师(士)填写 “ 病伤情况及医疗经过 ” 并签名;无医师(士)的,由单位劳鉴会(小组)负责人填写并签名; .持《鉴定表》到相应的工伤保险工伤指定诊断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工伤指定诊断医院)作检查诊断结论,由医院的医务科(医务部)、卫防科(预防保健科)或防治科负责实施并盖公章。诊断结论应当由两名以上医师(其中一名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签名。

工伤指定诊断医院(见附件 1)由市劳动保障局和市劳鉴会确认。但番禺区、花都区和县级市的工伤指定诊断医院,由其劳动保障部门审核,报市劳动保障局和劳鉴会批准后确认。.单位劳鉴会(小组)根据诊断结论、检验材料,提出鉴定意见,内容包括具体的医疗终结时间和残疾等级情况; .单位劳鉴会(小组)于受理职工鉴定申请之日起 15 日内,对被鉴定人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收集有关证明材料(包括原始病历、各项检查报告单、X 光片、历次疾病诊断书、本次诊断结论、工伤事故处理报告及认定书),并于残疾等级评定意见作出之日起 7 日内,按隶属关系送主管局(总公司、集团公司)或区、县级市劳鉴会办公室,由其在受理之日起 15 日内提出审核意见或鉴(评)定结论;证明材料不全的,市、县级市劳鉴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要求补齐所需材料,或者要求被鉴定人到指定医院重新进行医学技术诊断之后,在 20 个工作日内作出鉴定结论。.主管局(总公司、集团公司)或区、县级市劳鉴会办公室应于审核意见或鉴(评)定结论作出之日起 7 日内上报市劳鉴会办公室进行鉴(评)定,市劳鉴会办公室应在受理之日起 20 日内,出具鉴(评)定结论。市、区、县级市劳鉴会办公室将鉴定结论发给呈报单位(部门);用人单位应在接到鉴(评)定结论之日起 7 日内书面通知个人,并由个人签收《工伤鉴定结论送达书》。

(五)工伤职工及其亲属对劳鉴会办公室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按单位隶属关系,于接到鉴(评)定结论之日起 15 日内向县级市或市劳鉴会申请重新鉴定,发给《广州市职工工伤复查鉴定结论书》,对重新鉴定结论仍不服的,应于接到重新鉴定结论之日起 30 日内向上一级劳鉴会办公室申请重新鉴定。对县级市劳鉴会办公室的重新鉴定结论不服的由市劳鉴会办公室作出最终鉴定;对市劳鉴会办公室所作的重新鉴定结论不服的,由省劳鉴会办公室做出最终鉴定。

(六)单位应依据《工伤医疗期标准》等,于工伤医疗期满之日起 30 日内为工伤或职业病职工办理医疗期鉴定或残疾等级评定。单位逾期不办理医疗期鉴定或残疾等级评定的职工可按下列 “ 个人申请鉴定 ” 程序申请鉴定。自工伤医疗期满之日起计算鉴定申诉期为半年。.凡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伤病职工,须向市劳动保障局指定的劳动能力鉴定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服务机构)递交书面申请,并按要求详细填写《广州市伤病职工劳动能力鉴定个人申请表》(一式三份),签订《伤病职工个人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协议书》; .伤病职工在服务机构登记后,由服务机构填写《鉴定表》(一式三份)中的个人情况和 “ 伤病情况及医疗经过 ”,贴上申请人小一寸免冠半身近照,并盖服务机构的骑缝章; .伤病职工按本人的伤病性质持《鉴定表》到指定诊断医院作诊断结论并由医院有关科室盖章后,连同有关病历、检验结果交回服务机构,由服务机构送市劳鉴会鉴定; .伤病职工向服务机构送齐《鉴定表》等所需资料之日起 15 日后,到服务机构领取鉴定结论。

(七)工伤医疗期满的工伤职工拒绝医疗终结评残,又不属经市、县级市劳鉴定确认应当延长工伤医疗期的,不予享受工伤待遇。

第十四条 工伤医疗期间的待遇。

(一)职工因工负伤,达到残疾评定标准、重伤或死亡的,其各项符合报销范围的医疗费用(含挂号费、诊疗费、药费、检验费、手术费、血费、住院费、特殊诊断费、就医路费等),由职工所在单位负担 30%,社会工伤保险基金负担 70% ;未达到上述负伤程度、属轻伤的,其工伤医疗期以一个月为限,工伤医疗期内的医疗费也按上述比例分别由所在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负担。

住院期间的伙食费补助标准可参照出差补助标准掌握,由单位负担三分之二,本人负担三分之一。

(二)工伤职工的工资视同工伤津贴或工伤生活费。单位发给的工伤津贴和生活费以鉴定确认的工伤医疗期为限。经鉴定确认属于旧伤复发的,旧伤复发期间由用人单位发给工伤津贴和生活费。

(三)工伤职工在工伤医疗期内,如本人进食、翻身、大小便、穿衣和洗漱、自我移动五项中至少两项不能自理的,每月由单位以不低于职工工伤前上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发给医疗护理费。

(四)职工因工负伤经治疗后病情相对稳定时,必须安装假肢、配置轮椅、拐杖等康复辅助器具,或康复辅助器具需要维修和更换的,由市社会劳动康复中心提出意见,安装义眼、镶牙的,由市劳动保障部门指定的工伤治疗医院提出意见,经市劳鉴会批准,费用按国内普及型标准,由所在单位负担 30%,社会工伤保险基金负担 70%。国内确无合适类型而须进口的康复辅助器具的,由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各负担一半。康复辅助器具应限于辅助日常生活及生产劳动之必需。

被鉴定为因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已办理残疾退休、领取定期残疾退休金手续的职工,需维修、更换康复器具的,经劳动保障部门指定的医院或市社会劳动康复中心提出意见,并经市劳鉴会批准,维修、更换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按规定全部负担。

属于美容性、装饰性的,费用自理。

第十五条 职工医疗终结确定为残疾后的待遇。

(一)本市、县级市城镇常住户口的工伤职工,可享受下列工伤待遇: .一次性残疾补偿金,按《条例》的规定执行。.残疾退休金。被鉴定为一至四级残疾的工伤职工,从被批准退休次月起按《条例》规定的标准按月计发。.残疾护理费。因工致残达到一至四级残疾并经市劳鉴会鉴定确认需要护理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发给残疾护理费,护理费以职工工伤前上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计发基数,其标准根据伤残者对进食、翻身、大小便、穿衣和洗漱、自我移动五项护理依赖程度区分确定:

(1)

五项均需护理者为特别严重完全护理依赖,按 70% 计发护理费;

(2)

四项需护理者为完全护理依赖,按 60% 计发护理费;

(3)

三项需护理者为大部分护理依赖,按 50% 计发护理费;(4)两项需护理者为部分护理依赖,按 40% 计发护理费。

残疾护理费每年七月份定期调整。.确有特殊困难要求一次性领取残疾退休金回原籍异地安置的工伤职工,可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签订合约,按规定的标准一次性计发 10 年的残疾退休金,终结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关系,需要护理的,可按本条

(一)项 3 目的标准一次性计发 10 年的残疾护理费。.被鉴定为一至四级残疾的工伤职工,属本市城镇常住户籍的工伤职工,将户籍从单位所在地迁往原籍的,方作为回原籍异地安置处理。其安家补助费等待遇标准按《条例》的规定处理。.五至十级残疾的工伤职工要求辞职或合同期满终止合同的,发给一次性工伤辞退费(又称一次性工伤补偿金,下同)标准按《细则》第二十五条规定执行。由工伤保险基金和单位各负担 50%,并终结工伤保险关系。

(二)非本市、县级市城镇常住户口的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一至十级的,按以下规定发给工伤补偿待遇。领取一次性工伤补偿待遇的,视为同时终结劳动关系、工伤保险关系: .一至四级残疾的,按《条例》的规定发给一次性残疾补偿金,并按本条

(一)项规定的条件和标准计发残疾退休金和残疾护理费。如选择一次性领取残疾退休金和残疾护理费的工伤职工,可按《条例》规定的基数,一次性计发 10 年的残疾退休金;其中,可享受残疾护理费的,按本条第(一)项第 3 目规定的基数和比例,一次性计发 10 年的残疾护理费。.五至十级残疾的工伤职工,其一次性残疾补偿金和一次性工伤辞退费,分别按本条第(一)项第 1 目和第 6 目的标准计发。.终结工伤保险关系前需要安装康复辅助器具的工伤职工,首次费用按本办法第十四条

(四)项规定的办法处理,并按国内普及型标准,给予工伤职工预付一次更换康复辅助器具纲用,由所在单位负担 30%,工伤保险基金负担 70%,但不再负责康复辅助器具的维修和更换费用。

(三)对因工致重伤,医疗终结后达不到评残等级的职工,由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一次性发给职工受伤前上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6 个月的工伤补偿金。

第十六条 关闭、破产企业(单位)的工伤职工工伤待遇处理。

(一)本办法实施前已关闭、破产单位(指已参加本市社会工伤保险并实行一体化管理的单位,下同)的工伤职工(含 1993 年 8 月 1 日本市实施社会工伤保险关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的职工,下同): .一至七级残疾,已移交退休人员管理机构(以下简称退管机构)管理的工伤职工,因工负伤患职业病旧伤(病)复发或更换康复器具的,由退管机构负责为其办理确认手续,经市劳鉴会鉴定确认,在本办法实施后的工伤医疗期内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负担。.不属于退管机构管理的五至十级残疾的工伤职工,企业关闭、破产时已由单位按规定处理的,仍按原规定执行。

(二)本办法实施后关闭、破产单位的工伤职工: .单位关闭、破产时已办理因工致残退休,或被评为一级和六级的工伤职工,并已办理工伤离岗退养的,单位可按规定,移交退管机构管理。.五至六级残疾的工伤职工要求辞职的,可按《细则》有关标准处理,并终结工伤保险关系。.本项第 1、2 目的工伤退休人员和离岗退养人员,其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旧伤(病)复发的,由退管机构负责为其办理确认手续,经市劳鉴会鉴定确认的,工伤医疗期内符合规定的工伤医疗费用,由社会工伤保险基金负担。

(三)关闭、破产企业的工伤死亡职工,原由单位发给的供养亲属定期抚恤费,自本办法实施后改由工伤保险基金负担;工伤死亡职工供养亲属的医疗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按规定负担 50% ;供养亲属死亡时,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发给丧葬补助费,上述待遇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转由工伤死亡职工配偶单位或有部门代发。

第十七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单位从事有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工作而被确定为职工中毒观察对象的职工失业后,职业病防治院要求住院进行职业中毒追踪检查并经劳动保障部门确认的,其工伤医疗期内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负责。

第十八条 职工因工死亡,受益人可领取以下待遇:

(一)丧葬费:按有关规定执行。

(二)遗属抚恤金(一次性抚恤金、工亡补助金):按《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供养亲属生活补助费(供养亲属定期抚恤费、供养亲属抚恤金)按下列办法支付: .本市城镇常住户口的工伤死亡职工(含工伤旧伤复发和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退休后因病死亡的职工)的供养家属生活费,按《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非本市城镇常住户口的工伤死亡职工,其供养亲属生活补助费、配偶生活补助费,由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一次性计发。

(1)供养亲属的条件和有关生活补助费、配偶生活补助费的计发年限:

供养亲属条件按《细则》的规定执行。

父母(或养父母,下同),从设定其符合国家规定的供养亲属的年龄条件(即男六十周岁,女五十周岁)起,计算至七十三周岁,但计发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三年,最低不少于十年。

未成年者供养年龄计算至十六周岁,如超过十六周岁尚在高中(职业中学)就读的,则计算至高中毕业时止。

如供养亲属是父母和子女的,原则上分别负责父母和子女各一人。但不符合计划生育条件所生育的子女不能作为工亡职工供养亲属。

配偶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且无固定收入的;或被鉴定确认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按本项第 2 目(1)② 的办法计发。

(2)供养亲属生活补助费、配偶生活补助费待遇标准按《条例》的有关规定一次性计发。

第十九条 工伤职工领取定期残疾退休金期间,经劳鉴会确认属因旧伤复发死亡,或因病死亡的,遗属抚恤金按《条例》规定的标准的百分之五十计发。丧葬费、供养亲属生活补助费按本办法第十八条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工伤抢救、治疗应就近送往本市工伤治疗指定医院。在情况(生命)危急时,也可以就近送往其他医院进行抢救,待伤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后即转到工伤保险工伤治疗指定医疗机构或广州社会劳动康复中心(以下简称工伤治疗指定医院)治疗。对不及时转移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予支付工伤职工伤情相对稳定后的医疗费用。

工伤指定治疗医院(见附件 2)由市劳动保障部门确认,但番禺区、花都区和县级市的工伤指定治疗医院,由其劳动保障部门审核,报市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后确认。

第二十一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工作时因工负伤或第一次被确诊为职业病,其医疗终结到新单位工作后,经劳鉴会鉴定确认属旧伤(病)复发的,旧伤复发期间由新单位按规定支付工伤生活费。

第二十二条 对残疾职工(包括关闭、破产企业因工伤或职业病致残退休的人员和移交社会管理的工伤人员)进行必要的康复治疗或残疾程序变化的检查,所需的检查费用由社会保险基金负担。经检查后残疾等级提高的,享受相应等级待遇,其一次性残疾补偿金(不含本市实施社会工伤保险前受伤的人员),以受伤前上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计发基数,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补发二次不同等级标准之间的差额。

第二十三条 离退休人员被单位聘用工作期间发生因工伤亡的,由聘用单位按本办法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第二十四条 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基数,以同期养老保险核定的缴费工资为基数。

工伤保险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的标准,按现行的《广州市工伤保险基金缴纳标准表》和《广州市企业职工社会工伤保险浮动费率和奖励率》中所规定的浮动费率标准执行;奖励率标准另行规定。

第二十五条 在处理职工因工致重伤且病情危重、工伤死亡善后处理期间,单位可负责重伤职工的一名直系亲属;死亡职工的父母、配偶、一名子女和一至二名兄弟姐妹的交通费、食宿费和歇工工资。交通费、食宿费按本市、县级市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标准计算,凭据支付;歇工工资按每人每日三十元支付。支付时间从伤(亡)之日起不超过十天。其他亲属各项费用自理。

第二十六条 因工失踪待遇。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因意外事故失踪的,从事故发生之日起三个月内由单位照发本人工资,其标准以本人失踪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总额为基数。从第四个月起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暂按因工死亡给付待遇。如有供养关属,则按《条例》的有关标准,发给供养亲属生活补助费;生活有困难的,可预支因工死亡的一次性抚恤金的 50%。当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时,再发给丧葬费和其余待遇或差额部分。如果失踪人重新出现,法院撤销死亡结论时,已领取的待遇应予退回。第二十七条 计发工伤保险待遇时,除有明确规定外,均以职工受伤前上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计发基数。

第二十八条 在工伤确认、鉴定和申领工伤保险待遇过程中,单位和个人(含工亡职工亲属)有弄虚作假行为的,按《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努力发展医疗康复和职业康复事业,帮助因工致残职工从事适合其身体状况的劳动。凡依法参加本市社会工伤保险的职工(不含已医疗终结领取一次性工伤保险待遇,且已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工伤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并造成不同程度伤残,或病情相对稳定,或旧伤复发,且经市劳鉴会鉴定确认确需康复的职工,可享受工伤康复等方面的待遇。工伤康复待遇按康复检查、医疗康复和职业康复等类别实施。具体工伤康复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十条 工伤预防费每年按当年工伤保险基金实际收缴总额的 13%、工伤保险的医疗康复和职业康复费用每年从上当年结存的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三分之一的比例提取,专项用于工伤预防和医疗康复、职业康复事业。工伤预防费和工伤保险医疗康复、职业康复费用纳入市社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进行分帐核算管理,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按或季度统一编制预算计划报市财政局审核后,专款专用。当的使用结余可结转下使用。工伤预防费和工伤保险医疗康复、职业康复费用的提取、使用及管理办法按《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预防费和康复费管理暂行办法》(粤劳社 [2001]252 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一)工伤预防费使用项目主要包括: .工伤保险安全生产奖励:

(1)

工伤保险浮动奖励率奖励;

(2)

安全生产责任制奖励;

(3)

工伤保险管理工作奖励。.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教育开支:

(1)宣传项目:

工伤保险宣传;安全生产宣传;(2)培训教育项目:

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培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评残人员培训。.工伤鉴定费用。.伤残评定费用。

(二)工伤(残)及劳动能力等级评定的费用项目主要包括: .

工伤医疗期(医疗终结期)鉴定; .

工伤残废等级评定; .

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 .

工伤投诉调查、确认和鉴定; .

受理工伤个人申请鉴定; .

工伤医疗期、残废等级复查和重新鉴定; .

聘用专家鉴定费用。

(三)医疗康复、职业康复费用使用项目主要包括: .建立工伤医疗康复中心和工伤康复开支。.工伤康复医疗费用:

(1)

工伤职工必要的健康检查;

(2)

工伤职工的康复治疗;

(3)

其他工伤医疗康复费用。3 .职业康复主要包括职前技巧训练、就业辅导和职业环境改良等职业康复服务,以及技能培训、器材装备和维修等项费用。

第三十一条 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职工),包括外地驻穗单位及其各类职工发生工伤事故的,各项工伤待遇全部由单位负责支付,并由劳动保障部门按条例规定责令限期补缴工伤保险费并给予行政处罚。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二 OO 二年三月四日起施行。

第四篇:长治市土地收购储备实施办法

长治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治市土地收购储备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驻市有关单位:

《长治市土地收购储备实施办法》(修订稿)已经2011年4月7日市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原2001年12月27日发布执行的《长治市土地收购储备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八日

长治市土地收购储备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土地调控,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建设用地保障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7〕277号)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市城区、郊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辖区内以及在我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国有土地收购储备工作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土地收购储备,是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为实现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实行政府授权实体运作,按照法定程序,对通过收回、收购、置换和征收等方式(以下简称收购)取得的国有土地进行前期整理和开发,并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配置土地资源。

第四条长治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是市政府指定的土地收购储备主体,隶属长治市国土资源局,受市政府委托在长治市土地收购储备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和供应的前期准备工作。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收购、储备土地。

第五条经营性用地或工业项目用地,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地,禁止划拨供地。协议出让土地的,应当经市政府批准。

第六条在本市规划区范围内,凡国家、集体、个人进行非农建设(宅基地除外),必须使用国有土地。使用集体土地的应依法征为国有土地。

第七条市发改委、财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规划、国资委、公安、各金融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土地收购储备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 计划与管理

第八条市国土资源部门根据调控土地市场的需要,合理确定储备土地规模,优先储备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国有存量建设用地。

第九条土地储备实行计划管理。市国土资源、规划、财政部门和人民银行根据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和土地市场供需状况等,编制土地储备计划,报市政府批准。

第十条土地储备计划应当包括:

(一)储备土地规模;

(二)储备土地前期开发规模;

(三)储备土地供应规模;

(四)储备土地临时利用计划;

(五)土地储备资金收支计划。

第十一条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依据政府批准的土地储备计划,编制土地储备项目实施方案,经市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土地收购储备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第十二条土地储备项目实施方案应包括:

(一)项目概况;

(二)项目用地规模;

(三)项目规划条件;

(四)土地前期开发的主要内容;

(五)成本测算;

(六)资金计划安排;

(七)其他附件。

第三章 收购、储备

第十三条下列国有建设用地可以纳入土地储备:

(一)依法收回的国有土地;

(二)收购的土地;

(三)行使优先购买权取得的土地;

(四)已办理农用地转用、征收批准手续的土地;

(五)其他依法取得的土地。

第十四条使用权不明的土地、政府征收的土地,可直接由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进行储备。

第十五条应当依法收回使用权的国有建设用地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办理土地收购储备手续:

(一)方案报批。应当依法收回的国有建设用地,由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拟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方案》,经市国土资源部门审核,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二)通知收回。市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市政府的批准决定,向原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下达《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通知》。

(三)注销登记。以无偿方式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由市国土资源部门办理土地注销登记手续;以有偿方式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由市土地储备中心与原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签订《土地收购合同》,支付补偿费,再由市国土资源部门办理土地注销登记手续。

(四)储备入库。收回的原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注销登记后,由市土地储备中心申请办理储备土地登记手续。

(五)房屋被依法征收,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时收回。

第十六条收购国有建设用地的一般程序:

(一)确定收购宗地对象。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根据市政府批准的土地收购储备计划和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二款和第十四条的规定,确定收购宗地对象,报市土地收购储备委员会批准后,向被收购土地单位下达收购土地通知书。

(二)权属核查。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对所收购的土地和地上建筑物、附着物的权属、土地面积、地上物面积、四至范围、土地用途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和核实。

(三)费用测算。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根据调查结果,委托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对拟收购土地和地上建筑物、附着物(不包括城市拆迁改造涉及的居民住房)的补偿费用进行测算评估。实行土地置换的,要进行相应的土地费用测算。

(四)收购方案报批。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根据土地权属调查、收购费用测算的结果,提出土地收购的具体方案,经市国土资源部门审核,报市土地收购储备委员会批准。

(五)签订合同。收购方案批准后,由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与原土地使用权人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合同》。

(六)收购补偿。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根据《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合同》约定的金额、期限和方式,向原土地使用权人支付土地收购补偿费用;实行土地置换的,进行土地置换的差价结算。

(七)权属变更。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根据《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合同》约定,支付收购定金后,原土地使用权人与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共同向市国土资源部门和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权属变更登记手续。

(八)交付土地。根据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方式,原土地使用权人向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交付被收购的土地及地上建筑物和附着物。

第十七条由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依法行使优先购买权收购的国有建设用地,依据第十六条的规定程序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八条被收购的土地使用权人应当提供下列资料:

(一)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书;

(二)授权委托书;

(三)营业执照;

(四)土地使用证;

(五)房屋所有权证;

(六)土地平面图;

(七)职代会、主管部门意见;

(八)其他需要提交的资料。

第十九条《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收购土地的位置、面积、用途及权属依据;

(二)土地收购补偿费用及其支付方式和期限;

(三)交付土地的期限和方式;

(四)双方约定的其他权利义务;

(五)违约责任;

(六)纠纷的处理。

第二十条被收购的土地是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对原土地使用者应当按剩余土地使用年限给予补偿,补偿后原《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自《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合同》生效之日起予以解除。

第二十一条土地收购补偿费用,由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被收购宗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意见,报市土地收购储备委员会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二条因实施城市规划,统一开发牵涉到与已确定收购宗地相邻的土地需要收购的,在给予合理补偿后,被收购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积极配合。

第二十三条因实施城市规划,统一开发涉及到居民拆迁补偿安置,由市政府规定的房屋征收部门负责拆迁安置,实行货币拆迁安置的费用由市财政支付。

第二十四条因实施城市规划,统一开发涉及到收购企业用地(含破产企业用地),土地收购储备中心负责土地收购(破产企业的国有划拨土地,除依法办理抵押登记的情形外,由政府无偿收回),企业搬迁由市财政、国资委、国土资源、住建、规划部门负责,破产企业人员安置、债务清偿等由市财政、国资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

第二十五条已办理农用地转用、征收批准手续的土地,收购补偿费用按国家、省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和被依法收购土地的单位、个人,应当按规定期限交接土地,共同做好土地储备的相关工作。

第四章 开发、利用

第二十七条对纳入储备的土地,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报经市国土资源部门批准后,可以对储备土地进行开发、保护、管理、临时使用及为储备土地、实施前期开发进行融资活动。第二十八条储备土地需进行前期开发整理的,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

用招标、投标等方式确定开发单位。

第二十九条在储备土地上需要拆除的住宅房屋,应当依照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及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储备土地出让前,需要配套基础设施的,由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提出具体意见,报市土地收购储备委员会研究确定并经市政府批准后,各相关部门组织落实。

第三十一条对储备土地暂时不予出让的,由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提出申请,经市国土资源、规划部门批准后,可以将该幅土地使用权单独或连同地上建(构)筑物通过出租、临时使用等方式加以利用。设立抵押权的储备土地临时利用,应征得抵押权人同意。

在储备土地上建设临时建筑,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应手续。储备土地的临时利用,一般不超过两年,且不能影响土地供应。

第三十二条凡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为了实施城市规划政府指定储备的国有建设用地,给予原土地使用者合理补偿进行储备,土地使用者应当配合。

第五章 土地供应

第三十三条储备土地完成前期开发整理后,市国土资源部门应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和土地供应计划,编制土地供应方案。供地方案报经市政府批准后,由市国土资源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储备的土地用于经营性项目或工业项目建设的,经市政府批准后,在市土地有形交易市场,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

第三十四条市国土资源部门在完成储备土地供应后,应当及时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成交确认书》(备份)、《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备份)或《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备份)提供给市土地储备中心,待确认竞得人按《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交纳全部地价款后,办理土地交付手续。

第六章 土地储备资金管理

第三十五条土地收购资金由市土地收购储备委员会负责筹措,专款专用。财政和金融部门要大力支持。所筹集的资金由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负责管理,用于支付收购土地的补偿、定金等有关成本费用。

第三十六条土地储备资金来源:

(一)市财政部门从已供应储备土地产生的土地出让收入中安排的征地和拆迁补偿费用、土地开发费用及其他相关费用。

(二)市财政部门从国有土地收益基金中安排用于土地储备的资金。

(三)市土地储备中心按规定举借的银行贷款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

(四)经市财政部门批准可用于土地储备的其他资金。

(五)上述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

第三十七条储备土地依法出让后,土地出让金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出让金全部上缴财政专户,对收购、储备土地的成本和其他费用,由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提出意见,市财政审核同意后,在十个工作日内,返回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或直接支付用款单位。

第三十八条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举借的贷款规模,应当与土地储备计划、土地储备资金项目预算相衔接,并报经市财政部门审核,经市土地储备委员会批准,不得超计划、超规模贷款。

土地储备贷款应专款专用、封闭管理,不得挪用。

土地储备资金管理办法由市财政部门会同市国土资源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十九条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未按照收购合同规定支付土地收购补偿费的,原土地使用权人有权解除收购合同,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已支付给原土地使用权人的定金不予退还。

第七章 其他

第四十条 在达成土地收购协议并支付相关费用后,土地使用者应在法定时限内到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办理有关事宜,超过法定时限的,可由国土资源部门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人未经批准擅自交易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附着物的,由国土资源部门依法从严查处。

第四十一条原土地使用权人未按照合同交付土地及地上建筑物、附着物的,或者在交付土地的同时,擅自处理地上建筑物的,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有权要求其改正并继续履行合同。原土地使用权人逾期不履行的,依法进行处理。

第四十二条无权收购、储备、供应土地的机构和单位,擅自收购、储备、供应土地的,由市国土资源部门依法严肃查处。

第四十三条土地收购、储备及前期开发利用中的其他纠纷,争议双方可在合同中约定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四条从事土地收购储备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给国家、单位、个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市人民政府2001年12月17日发布施行的《长治市土地收购储备实施办法》(长政发【2001】131号文件)同时废止。

第五篇:关于建立海西州重要商品和救灾物资储备的请示

关于建立海西州重要商品和救灾物资储备的请示

州政府:

自去年6月份以来,由于受过去一个时期猪肉价格过低,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比较收益下降,加之部分地区发生猪蓝耳病疫情等原因,全国猪肉价格较高幅度上涨,我州各地区受全国影响,猪肉价格也随之上涨,到目前涨幅达到了50%以上。猪肉价格的上涨带动了牛羊肉、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的全面上涨,其中牛羊肉、食用油价格涨幅达到了50%以上。近期由于受冷空气和降雪天气的影响,运输受阻,蔬菜、水果价格上涨较高,平均涨幅达到30-50%,个别蔬菜价格上涨了1倍以上。据统计,2007年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8.3%,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115.4%。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给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生活带来了一定困难,生活水平受到较大影响。

造成价格上涨,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州地处偏远、海拔高、降水量少,气候干旱,植物种栽量少,成活率低,地方经济主要依靠工业来支撑,生活必需品自给率低,基本依靠外地调入。主要生活必需品中只有食盐、牛肉、羊肉三种属我州本地生产,能够满足市场供应。粮油、蔬菜、鸡蛋、禽肉、牛奶、水产品本地产量低,无法满足市场供应,多数供应量依靠外地调入。大米、食糖、边销茶完全依靠外地调入。二是我州生活必需品调入运输线路长,运输成本高,加之本地农产品产量低,供应不足,在发生生活必需品供应紧张等情况时,市场反映敏感,价格上涨幅度较高。三是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较弱,只能在价格等方面进行临时干预,加之我州存储设施不全、仓库少,标准低,冷冻猪(牛羊)肉、禽肉、水产品等储备商品缺乏,除部分原粮以外,成品粮油、猪肉、蔬菜、鸡蛋等重要生活必需品没有应急储备,因此,在市场供应出现波动或发生突发事件时,政府缺乏较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难以稳定市场供应和平抑物价。

建立重要商品储备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保证市场供应,有效调控市场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在多种所有制成份参与生产和流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保证突发事件中重要商品的稳定供应,政府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货源作基础,才能有效地调控市场,才能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维护市场的稳定。重要商品储备制度也是应对突发事件、平抑价格波动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对保障市场供应,平抑市场物价,解决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的需要,提高政府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市场抢购、价格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保证我州在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市场抢购等突发事件时重要商品的供应,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引发的市场波动,稳定市场、平抑物价,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拟建立海西州重要商品储备制度。

一、重要商品储备品种和数量

重要商品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商品,根据我州的实际,目前优先考虑粮油(米、面、油)、肉类(猪肉、牛羊肉)、边销茶、食盐、副食品(食糖、方便面、饼干)、蔬菜(土豆、白菜、洋葱、萝卜)、鲜蛋、日用品(蜡烛、电池)、成品油(汽油、柴油)、化肥(尿素、二铵)、救灾物资(帐篷、被褥、棉衣裤、棉大衣)十个品种的州级储备。

重要商品储备的方式:可以采取政府储备和委托企业代储备二种方式。

根据需要和财力实际情况,储备商品的数量确定如下:

(一)粮油:全州粮油储备按人均不低于半个月的标准计算,计划储备1700吨(米500吨、面粉1000吨、食油200吨)。

(二)肉类:全州计划储备肉类250吨(大肉100吨、牛肉50吨、羊肉100吨),约10天的销量。

(三)边销茶:全州计划储备5吨,约半年的销量。

(四)食糖:全州计划储备50吨,约3个月的销量。

(五)食盐:全州计划储备20吨,约10天的销量。

(六)蔬菜:全州计划储备1250吨(土豆400吨、大白菜400吨、洋葱50吨、红白萝卜350吨、含鸡蛋50吨),约10天的销量。

(七)方便面:全州计划储备3万箱(含饼干1万箱),约10天的销量。

(八)蜡烛:全州计划储备3万支。

(九)电池:全州计划储备2万节。

(十)成品油:全州计划储备5000吨(汽油1000吨、柴油4000吨),约半个月的销量。

(十一)化肥:全州计划储备2000吨(尿素1000吨、二铵1000吨),约2个月的销量。

(十二)救灾物资:全州计划储备单棉帐篷2000顶、棉被褥子2000床、棉衣裤1500套、棉大衣500件、棉鞋200双、面粉100吨。

二、储备商品费用补贴原则

商品储备费用主要是储备商品直接的费用支出,包括利息支出、仓储保管费、正常损耗等。具体补贴费用标准由代储企业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意见,由州财政局和州经贸委审核后,报州政府批准后由州财政局执行。

三、储备商品的管理

政府储备管理形式和管理办法。州经贸委负责储备商品的行政管理,审定储备商品区域布局及代储企业、储存库基地,对储备商品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实施监督检查;负责储备商品财政补贴的预算编制和资金的申领。

州财政局负责储备商品的财务管理,安排和管理储备商品财政补贴资金,监督检查有关财务秩序和财政补贴资金使用等情况。

四、储备商品的动用范围及权限

储备商品在发生以下情况时动用:一是全州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事件;二是全州或者部分地区重要商品市场出现异常波动;三是其他需要动用的情形。

储备商品的动用权归州政府。动用储备商品时由州经贸委商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并报主管副州长批准后方可动用。妥否,请批示

附:

1、《海西州重要商品储备方案》

海西州重要商品储备方案

为了应对海西州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动物疫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引发的市场异常波动,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和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特制定海西州重要商品储备方案。

一、储备品种及数量

根据我州人口情况、自然环境和居民消费需求初步确定粮油、猪肉、牛羊肉、边销茶、食糖、食盐、蔬菜、鲜蛋、方便面、汽柴油、蜡烛、电池、化肥、救灾物资等商品列入重要商品储备目录。

商品储备量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动物疫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引发的市场异常波动时,根据需要和财力实际情况,储备商品的数量确定如下:

(一)粮油:全州粮油储备按人均不低于半个月的标准计算,计划储备1700吨(米500吨、面粉1000吨、食油200吨)。

(二)肉类:全州计划储备肉类250吨(大肉100吨、牛肉50吨、羊肉100吨),约10天的销量。

(三)边销茶:全州计划储备5吨,约半年的销量。

(四)食糖:全州计划储备50吨,约3个月的销量。

(五)食盐:全州计划储备20吨,约10天的销量。

(六)蔬菜:全州计划储备1250吨(土豆400吨、大白菜400吨、洋葱50吨、红白萝卜350吨、含鸡蛋50吨),约10天的销量。

(七)方便面:全州计划储备3万箱(含饼干1万箱),约10天的销量。

(八)蜡烛:全州计划储备3万支。

(九)电池:全州计划储备2万节。

(十)成品油:全州计划储备5000吨(汽油1000吨、柴油4000吨),约半个月的销量。

(十一)化肥:全州计划储备2000吨(尿素1000吨、二铵1000吨),约2个月的销量。

(十二)救灾物资:全州计划储备单棉帐篷2000顶、棉被褥子2000床、棉衣裤1500套、棉大衣500件、棉鞋200双、面粉100吨。

考虑到猪(牛羊)肉、鸡蛋商品生产和消费淡旺季的差距,允许在收购旺季到来之前,可适当减少储备量,但在政府规定的时期内,储备库存必须达到州政府下达的储备数量。

二、储备商品的管理

(一)政府储备管理形式和管理办法。州经贸委负责储备商品的行政管理,审定储备商品区域布局及代储企业、储存库基地,对储备商品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实施监督检查;负责储备商品财政补贴的预算编制和资金的申领。

州财政局负责储备商品的财务管理,安排和管理储备商品财政补贴资金,监督检查有关财务秩序和财政补贴资金使用等情况。

(二)储备商品费用资金来源和补贴原则。储备商品费用的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商品储备费用主要是储备商品直接的费用支出,包括利息支出、仓储保管费、正常损耗等。具体补贴费用标准由代储企业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意见,由州财政局和州经贸委审核后,报州政府批准后由州财政局执行。对储备费用补贴采取按季预拨的办法,年终进行清算,储备商品的储备数量、品种结构和质量未达到核定标准的,相应扣减储备费用。

初步测算全州重要商品和救灾物资储备费用每年约1193.42万元。

(三)政府储备商品所需贷款由各商业银行统筹安排全年储备商品专项贷款额度。

(四)储备商品实行常年储备、定期轮换制度。承储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储备商品的轮换。其中,冻猪肉原则上每年储备3轮,每轮储存4个月左右。冻牛、羊肉原则上不轮换,每轮储存8个月左右。

(五)储备商品的动用范围及权限。储备商品在发生以下情况时动用:一是全州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事件;二是全州或者部分地区重要商品市场出现异常波动;三是其他需要动用的情形。

储备商品的动用权归州政府。动用储备商品时由州经贸委商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并报主管副州长批准后方可动用。

三、监督管理

(一)州经贸委建立储备商品监测系统,对承储单位的基本情况、储备商品动态管理信息、市场信息进行管理监控。承储单位应建立计算机储备商品台账,按有关规定通过台账系统及时向州经贸委、州财政局报送有关信息。

(二)建立储备商品月份统计报表制度。承储单位应在每月后的5个工作日内编制《储备商品进销存月份统计报表》,及时报送州经贸委、州财政局。

(三)州经贸委商州财政局结合海西实际,制定海西州州级储备商品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按照全州现有人口一个星期(救灾物资除外)需求量计算:粮油1700吨、猪肉100吨、牛肉50吨、羊肉100吨、边销茶5吨、食糖50吨、食盐20吨、蔬菜1200吨、鲜蛋50吨、方便面2万箱,饼干1吨、蜡烛3万支、电池2万节、汽油1000吨、柴油4000吨、化肥2000吨,救灾物资:单棉帐篷2000顶、棉被褥子2000床、棉衣裤1500套、棉大衣500件、棉鞋200双、面粉100吨。

下载广州市市级重要商品储备实施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州市市级重要商品储备实施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徐汇区土地使用权收购、储备实施办法(★)

    徐汇区土地使用权收购、储备实施办法(试行) (初稿) 编制说明:至今为止,上海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办法、招标拍卖试行办法等只是对土地使用权进入招标、拍卖等出让环节后的操作程序进行......

    广州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

    广州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试行) 来源于:林记财税 添加日期:2013-9-2 23:58:20 查看次数:615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根据法律法规......

    广州市殡葬管理实施办法5篇

    【发布单位】81905 【发布文号】穗府[1990]96号 【发布日期】1990-11-18 【生效日期】1990-11-1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州市殡葬......

    江西省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实施办法

    江西省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实施办法 时间:2012-04-13 第一条 为加强商品房屋租赁管理,规范商品房屋租赁行为,维护商品房屋租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

    清远市城市规划区土地开发储备实施办法

    广东省清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清远市城市规划区土地开发储备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清府办(2009)27号 清城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清远市城市规划区土地开发储......

    广州市福利彩票公益金学生助学实施办法

    广州市福利彩票公益金学生助学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规范市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对考入高等院校、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贫困家庭和重点优抚对象子女的资助工作(简......

    广州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实施办法

    广州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规范本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缴工作,进一步推动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广州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实施办法

    广州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本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缴工作,进一步推动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