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怀仁十一中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方案
怀仁十一中管理水平提升行动
计划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实施好《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通知》、和《山西省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5-2018年)》,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怀仁十一中管理水平提升行动实施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使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在全校得到全面落实,现代学校制度逐步完善,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办学活力显著增强,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依法治校、自主办学、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和现代学校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参与的职业学校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吸引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声誉明显提高。
(二)实施原则
以系列活动为抓手,以制度规范为支撑,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与标本兼治相结合,坚持规范办学与激发活力相结合,坚持把握全面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坚持活动贯穿与科研引领相结合,在规范中提升,在提升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跨越。
二、组织机构 组长:刘佳
副组长:温登勇 齐宏东 成员:昝亮 张雁宇 张文君
职责:全面把握国家政策,认真落实做好督查工作,激活办学 机制,提高办学质量。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职业高中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 1.开展阳光招生
进一步加强招生政策和工作纪律的宣传教育,学校主要领导和招生工作人员签订责任书,实行诚信招生、阳光招生。分类招生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考试招生政策规定,并建立和完善学校相关管理制度,规范操作,切实做到应公开的全部公开,接受考生及其家长、社会监督;报名、考试、招生全过程资料必须全部归档保存。按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完善我校招生资质清查制度,加强对招生简章规范管理。实行网上统一招生录取,规范招生行为。
2.学籍信息核查
学校是学籍电子注册的实施主体,校长为学籍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校长为主管责任人,学校学籍管理员为直接责任人,要充分利用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学籍电子注册,对学籍异动、学生信息变更及时更新,确保学籍电子档案数据准确、程序规范。接受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推进学籍电子注册和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
3.教学文件落地
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制定教学文件,完善教学管理机制;要分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组织开展教学计划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尤其要注重教学过程的实施与检查、教学效果的反馈与改进。课程开设与教学实施保持一致,保证教学计划的制订与执行的严肃性。同时接受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定期组织开展教学计划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3.规范实训管理
严格执行职业院校学生实训管理相关规定,逐步制定和完善学生实训标准,落实实践性教学、顶岗实习时间的有效利用,强化实习实训师资和经费保障,明确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岗位职责,及时对学生进行岗位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掌握学生实习表现。加强实习教学、服务与管理,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要确保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参保率,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4.创建平安校园
加强安全管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纪律意识,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应急预案,完善处置机制。开展校园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对校园周边安全综合治理。实施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制度,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消除水电、消防、餐饮、交通和实训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活动,集中开展交通安全、防溺水、消防、防灾减灾等专题教育,定期组织消防和防震等应急演练。
5.规范财务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增强改革和绩效导向,建立完善生均拨款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夯实会计基础工作,建立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财务风险防范;建立健全学生资助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过程控制,规范财务行为。
(二)实施现代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建设行动。1.建设学校章程
依法制定和完善具有各自特色的学校章程,按要求及管理权限履行审批程序并组织实施;建立学校、行业组织、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不断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
2.规范我校管理制度
我校全面梳理和完善教学、后勤、安全及人事、财务、资产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规范和流程,形成系统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制定学校管理工作手册,实现“一校一手册”;强化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和规范执行的监督、检查、评估、奖惩;严格执行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所规定的示范学校、示范专业、示范实训基地等项目建设标准,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3.执行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适应生源、学制和培养模式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健全教学工作责任制,“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加强教学组织建设,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教学指导机构。坚持和完善教学巡查和听课制度,严格教学纪律和课堂纪律管理。
(三)实施职业院校管理队伍能力建设行动 1.明确岗位职责
围绕学校发展、育人文化、课程教学、教师成长、内部管理等方面,结合学校实际和不同管理岗位特点,细化校长、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等能力要求,引导管理人员不断提升岗位能力。2.强化培养培训
科学制订各类管理人员培养培训方案,建立分层培养培训体系,强化管理人员职业意识。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等培训项目,积极选派管理人员到企业挂职,支持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兼职。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开展“名师工作坊”建设,培育优秀教师团队。组织开展职业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研讨会、与高等院校的合作交流。搭建管理专题网络学习的平台,为我校管理队伍水平提升创造条件。
3.健全激励机制
深化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校内管理人员选拔聘用办法,建立体现我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拓展管理人员的发展空间和上升通道,激发管理人员的内在动力。学校主管部门落实省政府关于职业院校编内聘用兼职教师财政支持政策,帮助我校解决专业师资缺乏问题。
(四)实施职业院校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行动 1.开展管理信息化建设活动
依据《山西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和《山西省中职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制订和完善怀仁十一中职业高中部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和设计。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强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建设数据集中、系统集成的应用环境,实现教学、学生、后勤、安全、教科研等各类数据管理的信息化和数据交换的规范化。2.健全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 建立基于信息化的管理制度,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数字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设立信息化主管,建立专业化技术支撑队伍,建立健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技术支持服务体系,承担对学校信息化软、硬件系统维护和信息化培训等任务,保证系统数据的全面、及时、准确和安全。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技术队伍。邀请企业专家、行业指导委员会等专业组织和机构参与数字校园建设的规划、设计和指导工作。
3.提升管理信息化应用能力
加强教学及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和应用能力培养,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育教学,对各类数据进行记录、更新、采集、分析,以及诊断和改进我校管理的能力。积极参加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大赛,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建立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中心,加快推进精品课程等优质资源共享。鼓励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微课堂、翻转课堂等新型课程建设活动,运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
(五)实施职业院校文化育人创新行动 1.开展德育主题实践活动
完善校内德育工作制度,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等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实施体验教育、生活教育和养成教育。建立一批有职教特色的文化实践基地。创新德育实现形式,充分利用开学典礼和入团、升国旗等仪式以及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时点,广泛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自主发展能力。2.凝练我校核心文化
系统设计我校文化,总结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院校特色、可传承发展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核心文化。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标识,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传播,发挥其在我校管理中的熏陶、引领和激励作用。3.优秀文化进校园
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充分发挥挖掘和利用本地优秀文化教育资源,加强校园技术技能文化积累。设立校园开放日,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定期开展劳模、技术能手、优秀毕业生进学校等活动,促进产业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引导学生树立立足岗位培训、增强本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培养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的职业精神。
(六)实施职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行动 1.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并完善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创业能力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落实我校教学工作诊断和改进制度,强化人才培养全程及就业指导的质量监控及自我评价。接受社会意见,加大改进机制。2.建立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利用数据平台加强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与分析,建立质量年度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质量年度报告制度,逐步提高年度报告质量和水平。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6年1-6月):宣传发动、对照检查阶段 全校广泛组织动员,认真学习宣传教育部教职成〔2015〕7号文件及本通知精神,把握行动计划重点内容,结合实际,制订具体工作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全面启动行动计划。第二阶段(2016年7—12月):分步实施
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我校分步组织各项重点任务的实施。至2016年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和文化育人创新行动实施基本到位,其它四项行动于2016年全面启动实施,2017年基本达到实施标准要求。
第三阶段(2017年1月—2018年6月):整改提高
对照《职业院校管理工作主要参考点》涉及中等职业学校的内容,逐项查漏补缺。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逐项落实完善,确保行动计划任务全面落实到位。
第四阶段(2018年7月—12月):总结巩固提高阶段 全面总结梳理,固化规章制度,发现典型案例,提炼典型经验,及时宣传推广,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四、具体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主任、分管负责人为副主任的行动计划指导委员会,各职能处室及相关事业单位为指导委员会成员,根据具体实施行动下设专家工作组,统筹指导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同时将围绕重点任务研究制订相关政策文件,激励创新、强化考核。我校要相应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我校管理水平提升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精准发力、综合施策,指导我校提高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
(二)强化宣传引领
综合利用各类主流媒体和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讨论,分层次、多形式地宣传解读行动计划,营造舆论氛围。要加强我校管理专家队伍建设,采用专家解读、集中培训、研讨交流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全面理解和把握实施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切实推进我校提升管理水平。
(三)加强督查指导
从2016年3月底起,学校每学期将《行动计划》开展情况上报市教育局。接受市、县教育局组织的专项督查,不断完善我校管理水平。最后,使我校在管理理念上全面更新,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吸引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美誉度不断提高,为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怀仁十一中职高部 2016年3月15日
第二篇: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
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
(2015-2018年)
提升管理水平是促进职业院校内涵发展的现实要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近年来,职业院校依法治校意识日益增强,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管理工作得到普遍重视。但是,与加快推进依法治教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相比,职业院校在管理理念、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仍有差距。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有关要求,落实国家有关职业教育各项决策部署,发挥管理工作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引领和保障作用,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自2015年秋季学期起,倡导践行“改变从今天开始”,实施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细落小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坚持依法治校,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完善制度标准、创新运行机制、改进方式方法、提升管理水平,为基本实现职业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经过三年努力,职业院校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更加巩固,现代学校制度逐步完善,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办学活力显著增强,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依法治校、自主办学、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多元参与的职业院校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职业院校自身吸引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美誉度明显提高。
——政策法规落实到位。国家职业教育有关法规、制度及标准得到落实,质量意识普遍增强,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学校常规管理,特别是学生、课程教学、招生、学籍、实习、安全等重点领域的管理有效加强。
——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学校章程普遍建立,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大幅提升,信息化管理手段广泛应用,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全面改善,办学活力显著增强,管理规范、特色鲜明、办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典型学校不断涌现。
——质量保障机制更加完善。职业院校管理状态“大数据”初步建成,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自我诊断、反馈、改进机制基本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等多方参与学校评价的机制更加健全,职业院校教育质量报告制度逐步完善。
(三)基本原则
——规范办学,激发活力。确立管理工作在职业院校办学中的基础性地位,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有关法规、制度及标准,全面规范办学行为,不断激发办学活力,切实提高职业院校依法办学的能力和水平。
——问题导向,标本兼治。以教育教学管理为重点,针对学校常规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立知、立行、立改,对症施治、标本兼治,全面提高职业院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活动贯穿,全面行动。设计和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以活动促管理、以活动促落实,推动职教系统全员参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行动计划的实施,形成推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的良好氛围和工作合力。
——科研引领,注重长效。结合不同区域实际和中高职特点,加强职业院校管理的制度、标准、评价等理论与实践研究,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建立自我诊断、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的长效机制。
二、重点任务
(一)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
职业院校要对照国家职业教育有关法规、制度及标准,围绕以下重点领域,结合学校实际,全面查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系列活动。
——诚信招生承诺活动。加强招生政策和工作纪律的宣传教育,面向社会公开承诺诚信招生、阳光招生,规范招生简章,学校主要领导和招生工作相关人员签订责任书,不以虚假宣传和欺骗手段进行招生,杜绝有偿招生等违规违纪现象。
——学籍信息核查活动。全面落实学籍电子注册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高等学校学生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办法》《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学生学籍电子注册办法》。充分利用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学籍电子注册、学籍异动、学生信息变更等环节的管理,注重电子信息的核查,确保学籍电子档案数据准确、更新及时、程序规范,杜绝虚假学籍、重复注册等现象。
——教学标准落地活动。按照《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完善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组织开展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检查,注重教学效果的反馈与改进,杜绝课程开设与教学实施随意变动等现象。
——实习管理规范活动。严格执行学生实习管理相关规定,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完善学生实习责任保险、信息通报等安全制度,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改变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不一致等现象。
——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加强学校安全管理,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和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消除水电、消防、餐饮、交通和实训等方面的安全隐患。
——财务管理规范活动。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增强绩效意识,夯实会计基础工作;严格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建立完善学校内部控制机制,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学生资助等专项资金的过程控制,规范会计行为,防止和杜绝虚报虚列、违规使用资金等现象的发生。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针对重点领域和共性问题,加强对职业院校开展专项治理活动的调研、指导和检查,督促学校落实专项治理行动的各项要求,并建立长效机制。
(二)管理制度标准建设行动
职业院校要加快学校章程建设步伐,建立健全体现职业院校办学特点的内部管理制度、标准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
——加快学校章程建设。依法制定和完善具有各自特色的学校章程,中职学校加快推进章程建设工作,高职院校完成章程制定工作,按要求履行审批程序并实施。以章程建设为契机,加大行业、企业和社区等参与学校管理的力度,不断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
——完善管理制度标准。以学校章程为基础,理顺和完善教学、学生、后勤、安全、科研和人事、财务、资产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标准,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规程,形成规范、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强化制度标准落实。加强对管理制度、标准的宣传和学习,明确落实管理制度、标准的奖惩机制,强化管理制度、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落实到位。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为职业院校制定章程搭建交流、咨询和服务平台,推动形成一校一章程的格局;组织开展职业院校管理指导手册研制工作,为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提供科学指导。
(三)管理队伍能力建设行动
职业院校要适应发展需求,遵循管理人员成长规律,以提升岗位胜任力为重点,制订并实施学校管理队伍能力提升计划,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明确能力要求。按照国家对职业院校管理人员的专业标准和工作要求,围绕学校发展、育人文化、课程教学、教师成长、内部管理等方面,结合学校实际和不同管理岗位特点,细化院校长、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等能力要求,引导管理人员不断提升岗位胜任力。
——加强培养培训。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要求为依据,科学制订各类管理人员培养培训方案,完成一轮管理人员全员培训;搭建学习的平台,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做到日常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在职学习与脱产进修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经验交流相结合,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
——强化激励保障。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聘用管理人员,拓展管理人员的发展空间和上升通道,形成有利于优秀管理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积极推进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的目标考核,把考核结果与干部任免、培养培训、收入分配等结合起来,强化管理人员的职业意识,激发管理人员的内在动力。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职业院校管理骨干培养培训纳入国家和省级校长能力提升、教师素质提高等培训计划统筹实施,组织开展管理经验交流活动,搭建管理专题网络学习的平台,为职业院校管理队伍水平提升创造条件。
(四)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行动
职业院校要以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为重点,加快信息化技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机制,增强信息化管理素养和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强化管理信息化整体设计。制订和完善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做好管理信息系统整体设计,建设数据集中、系统集成的应用环境,实现教学、学生、后勤、安全、科研等各类数据管理的信息化和数据交换的规范化。
——健全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建立基于信息化的管理制度,成立专门机构,确定专职人员,建立健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保证系统数据的全面、及时、准确和安全。
——提升管理信息化应用能力。强化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和应用能力培养,提高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各类数据进行记录、更新、采集、分析,以及诊断和改进学校管理的能力。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力度,加快推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的贯彻实施,组织开展信息化管理创新经验交流与现场观摩等活动,促进职业院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五)学校文化育人创新行动
职业院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以文化人的氛围,从学校理念、校园环境、行为规范、管理制度等方面对学校文化进行系统设计,充分发挥学校文化育人的整体功能。
——凝练学校核心文化。总结体现现代职教思想、职业特质、学校特色、可传承发展的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等核心文化,形成独特的文化标识,并通过板报、橱窗、走廊、校史陈列室、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等平台进行传播,发挥其在学校管理中的熏陶、引领和激励作用。
——精选优秀文化进校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加强技术技能文化积累,开展劳模、技术能手、优秀毕业生等进学校活动,促进产业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精神。
——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创新德育实现形式,充分利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入党入团、升国旗等仪式和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时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广泛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深入开展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以及珍爱生命、防范风险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促进守规、节俭、整洁、环保等优良习惯的养成,提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社会各方力量,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及文化标识、优秀学生社团等遴选展示活动,持续组织“文明风采”竞赛等德育活动,推动职业院校文化育人工作创新,不断提高职业院校文化软实力。
(六)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行动
职业院校要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不断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健全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把学习者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强化人才培养全程的质量监控,完善由学校、行业、企业和社会机构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全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完善职业教育质量报告制度。加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与分析,充分发挥数据平台在质量监控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质量报告制度,逐步提高报告质量和水平;建立中职学校质量报告制度,国家中职示范(重点)学校自2016年起、其他中职学校自2017年起,每年发布质量报告。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本地区职业教育质量统筹监管的力度,建立和完善质量预警机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的审核,编制并发布省级职业教育质量报告。教育部定期组织质量年报的合规性审查,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教育行政部门是组织实施行动计划的责任主体。教育部负责行动计划的总体设计、全面部署和监督指导,掌握重点任务推进节奏(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见附件1);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订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并细化工作安排,将本地区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报教育部备案,并加大统筹推进力度,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各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行动计划和有关重点工作的检查指导。职业院校是具体落实行动计划的责任主体,根据行动计划整体部署,并结合学校管理工作实际,对照《职业院校管理工作主要参考点》(见附件2),制订工作方案和推进计划,建立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和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确保行动计划有序开展、有效落实。
(二)加强宣传发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要全面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分层次、多形式地开展行动计划以及国家职业教育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标准的宣传解读活动,领会精神实质,明确工作要求,营造舆论氛围;创新宣传载体和方式,充分发挥专题网站、新媒体和公共数据平台等的作用,实施微学习、微传播,在各自门户网站设立“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专栏,并通过专家辅导、专题研讨和微电影、动画宣传片等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国家有关职业院校管理政策要求入脑、入心;组织发动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和科研机构等各方力量,参与行动计划的宣传,不断扩大行动计划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形成实施行动计划的工作合力。
(三)加强督促检查
行动计划是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的重要内容,各地各院校管理水平和质量将作为资金分配的重要因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督查调研、情况通报、限期报告、跟踪问效等制度,完善行动计划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工作机制;职业院校要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实地检查、随机抽查、群众评议和走访行业企业、社区、家庭等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等手段,全面了解和掌握职业院校管理工作实效,发现典型并及时予以总结推广,发现问题并迅速进行督促整改。教育部建立行动计划实施进展情况简报、通报和重大问题限期整改报告制度,并视情况组织专项督查;委托第三方依据学校管理工作实效及实施行动计划取得的实绩,分类遴选全国职业院校管理500强,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确保行动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四)加强指导服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发挥科研在职业院校管理中的引领作用,加强职业院校管理专家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跟踪行动计划的实施进展情况,并及时提供专业指导;按照不同管理主题,广泛征集和宣传职业院校优秀管理案例。教育部组织专业力量设计面向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以及行业企业人员等的问卷,开展大样本网络调查,形成全国职业院校管理状态“大数据”及分析报告,为学校诊断、改进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宏观决策提供实证依据。
第三篇: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 年)实施
方案
2016-01-19 15:09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 年)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山东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意见精神,不断提高学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依据教育部印发的《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7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入贯彻教职成〔2015〕7号文件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管理水平的通知》精神,不断提高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现制订我院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细落小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系列文件精神,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更新管理理念、完善制度标准、创新运行机制、改进方式方法、提升管理水平,为基本实现职业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目标
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倡导践行“改变从今天开始”,在全院广泛深入组织实施学院管理水平提升六大行动,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实现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更加巩固,现代学校制度逐步完善,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办学活力显著增强,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依法治校、自主办学、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多元参与的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学院自身吸引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美誉度明显提高,争创全省职业院校管理100 强。并实现在以下三方面的重点突破。
(一)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到位。国家职业教育有关法规、制度及标准在学院内部得到全面落实,质量意识普遍增强,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学院常规管理,特别是学生、课程教学、招生、学籍、实习、安全等重点领域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并有效实施。
(二)学院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大学章程的实施进一步推进,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大幅提升,信息化管理手段广泛应用。学院内部管理工作制度化长效机制基本形成,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全面改善,办学活力显著增强。
(三)学院质量保障机制更加完善。建立管理状态“大数据”,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自我诊断、反馈、改进机制基本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等多方参与学校评价的机制更加健全,教育质量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规范办学,激发活力。确立管理工作在学院办学中的基础性地位,落实国家、省、市关于职业教育的有关法规、制度及标准,全面规范办学行为,不断激发办学活力,切实提高职业院校依法办学的能力和水平。
(二)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以教育教学管理为重点,针对学院常规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立知、立行、立改,对症施治、标本兼治,全面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三)坚持活动贯穿,全面行动。设计和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以活动促管理、以活动促落实,推动师生全员参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行动计划的实施,形成推动学院管理水平提升的良好氛围和工作合力。
(四)坚持科研引领,注重长效。结合学院实际和特点,加强管理的制度、标准、评价等理论与实践研究,建立自我诊断、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的长效机制。
四、重点任务
(一)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
对照国家、省、市关于职业教育的有关法规、制度及标准,围绕以下6个重点领域,全面查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系列活动。
1.诚信招生承诺活动。加强招生政策和工作纪律的宣传教育,面向社会公开承诺诚信招生、阳光招生,规范招生简章,学院主要领导和招生工作相关人员签订责任书,不以虚假宣传和欺骗手段进行招生,杜绝有偿招生等违规违纪现象。(责任部门:招生办公室;完成时限:2016 年 6 月底前)2.学籍信息核查活动。全面落实学籍电子注册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高等学校学生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办法》。充分利用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学籍电子注册、学籍异动、学生信息变更、毕业等环节的管理,注重电子信息的核查,确保学籍电子档案数据准确、更新及时、程序规范,坚决杜绝虚假学籍、重复注册等现象。
(责任部门:教务处;完成时限:2016 年 9 月底前)3.教学标准落地活动。按照《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完善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有效对接。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定期组织开展教学计划执行情况专项检查,注重教学效果的反馈与改进,杜绝课程开设与教学实施随意变动等现象。
(责任部门:教务处;完成时限:2016 年 12 月底前)4.实习管理规范活动。严格执行学生实习管理相关规定,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完善学生实习责任保险、信息通报等安全制度,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改变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不一致等现象。
(责任部门:教务处、实训中心、各系部;完成时限:2016 年 12 月底前)
5.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加强学院安全管理,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和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设备设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安全教育、演练、检查常态化;水电、消防、餐饮、交通等领域和实习实训、大型活动、网络信息等环节的安全管理措施到位;实现校园环境“三化”,公共场所干净整洁;建设“无烟校园”。
(责任部门:安全保卫处、总务处、党政办公室、学生处;完成时限:2016 年 12 月底前)
6.财务管理规范活动。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学院财务管理制度;增强绩效意识,夯实会计基础工作;严格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建立完善学院内部控制机制,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学生资助等专项资金的过程控制,规范会计行为,防止和杜绝虚报虚列、违规使用资金等现象的发生。
(责任部门:财务处、学生处;完成时限:2016 年 12 月底前)
(二)管理制度标准建设行动
加快学院章程建设,建立健全体现学院办学特点的内部管理制度、标准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
7.完成学院章程建设。完成学院章程制定工作,并按要求履行审批程序。以章程实施为契机,加大行业、企业等社会各界参与学院管理力度,不断完善学院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带动管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责任部门:科研处;完成时限:2015年 12月底前)8.完善各类管理制度标准。以学院章程为基础,理顺和完善教学、学生、招生、就业、后勤、安全、教科研和人事、财务、资产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标准,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规范和流程,形成系统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责任部门:院属各部门;完成时限:2017年12月底前)9.强化制度标准落实。加强对管理制度、标准的宣传和学习,明确落实管理制度、标准的奖惩机制,强化管理制度、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落实到位。
(责任部门:院属各部门;完成时限:持续实施)
(三)管理队伍能力建设行动
适应发展需求,遵循管理人员成长规律,以提升岗位胜任力为重点,制订并实施学院管理队伍能力提升计划,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10.明确能力要求。按照国家对职业院校管理人员的专业标准和工作要求,围绕学院发展、育人文化、课程教学、教师成长、内部管理等方面,结合学院实际和不同管理岗位特点,细化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引导管理人员不断提升岗位胜任力。
(责任部门:组织人事处;完成时限:持续实施)
11.加强培养培训。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要求为依据,科学制订各类管理人员培养培训方案,每年进行一轮管理人员全员培训;搭建学习的平台,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做到日常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在职学习与脱产进修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经验交流相结合,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
(责任部门:组织人事处;完成时限:持续实施)
12.强化激励保障。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构建有利于优秀管理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完善管理人员选拔聘用办法,拓展管理人员的发展空间和上升通道,积极推进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的目标考核,把考核结果与干部任免、培养培训、收入分配等结合起来,强化管理人员的职业意识,激发管理人员的内在动力。
(责任部门:组织人事处;完成时限:持续实施)
(四)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行动
以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为重点,加快信息化技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机制,增强信息化管理素养和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13.强化管理信息化整体设计。制订和完善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做好管理信息系统整体设计,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配套制度。树立“大数据”意识,重视各类数据的记录、更新、彩信和分析。以学院EMS为平台,建设数据集中、系统集成的应用环境,实现教学、学生、后勤、安全、科研等各类数据管理的信息化和数据交换的规范化。
(责任部门:网络信息中心;完成时限:2017 年 12 月底前)14.健全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建立基于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保证系统数据的全面、及时、准确和安全。
(责任部门:网络信息中心;完成时限:2017 年 12 月底前)13.提升管理信息化应用能力。强化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和应用能力培养,提高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各类数据进行记录、更新、采集、分析,以及诊断和改进学院管理的能力。
(责任部门:组织人事处、网络信息中心;完成时限:持续实施)
(五)文化育人创新行动
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以文化人的氛围,从学院理念、校园环境、行为规范、管理制度等方面对学院文化进行系统设计,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整体功能。
16.凝练学院核心文化。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魂、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根,鲜明的企业文化是基,特色校园文化是本”的思路,进一步凝练学院核心文化,形成体现现代职教思想、职业物质、学院特色、可传承发展的核心文化。对原CIS系统进行完善和提升,并通过多渠道进行学院精神、办学理念,校训、三风等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的宣传和传播,发挥其在学院管理中的熏陶、引领和激励作用,不断提高学院的文化软实力。
(责任部门:宣传处;完成时限:2017 年 12 月底前)17.精选优秀文化进校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加强技术技能文化积累,开展劳模、技术能手、优秀毕业生等进校园活动,促进产业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精神。
(责任部门:教务处、就业处、各系部;完成时限:持续实施)18.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创新德育实现形式,充分利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入党、军训、升国旗等仪式和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时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广泛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深入开展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以及珍爱生命、防范风险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促进守规、节俭、整洁、环保等优良习惯的养成,提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责任部门:学生处、团委、各系部;完成时限:持续实施)
(六)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行动
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不断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健全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
19.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把学生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强化人才培养全程的质量监控,完善由学院、行业、企业和社会机构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全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责任部门:教务处;完成时限:持续实施)
20.完善职业教育质量报告制度。加强学院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与分析,充分发挥数据平台在质量监控中的重要作用,做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和《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撰写工作,提高报告质量和水平。
(责任部门:教务处、科研处、职教所;完成时限:持续实施)
五、实施步骤及阶段安排
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在省教育厅的统筹领导下,由学院负责组织实施。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通过三个完整教学有计划实施,到2018年全面落实六大行动任务。总体上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5年10月—12月):宣传动员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广泛组织动员,全面学习宣传教育部印发的“教职成〔2015〕7号”文件及省教育厅通知精神,全面把握行动计划重点内容,结合本院实际,制订具体实施计划,按和部门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强化措施,全面启动行动计划实施工作。
第二阶段(2016年1月—2017年12月)行动计划实施阶段。本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分步组织六个方面重点任务的实施。原则上,2016年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计划实施基本到位,其它五项行动计划2016年全面启动实施,2017年底基本达到实施标准要求。
第三阶段(2018年1月—12月)全面完成总结推广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各项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对照《职业院校管理工作主要参考点》涉及高等职业学校的内容,逐项查漏补缺,完善提高。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成立由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其他党委成员任副组长,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处、宣传处、纪监审办公室、工会、科研处、教务处、招生办公室、学生处(团委)、就业处、安全保卫处、财务处、总务处、各系部、网络信息中心、实训中心、职业教育研究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院管理水平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制,根据本方案要求,对照《职业学校管理工作主要参考点》,分部门制订工作方案和推进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路线图、时间表,有序组织实施。
(二)加强宣传发动。全面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分层次、多形式地开展行动计划以及国家职业教育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标准的宣传解读活动,领会精神实质,明确工作要求,营造舆论氛围;创新宣传载体和方式,充分发挥专题网站、新媒体和公共数据平台等的作用,实施微学习、微传播,在学院网站设立“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专栏,并通过专家辅导、专题研讨和微电影、动画宣传片等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国家有关职业院校管理政策要求入脑、入心。
(三)加强督促检查。创新工作方法,建立督查通报和跟踪问效机制,全面了解和掌握管理工作实效,发现问题并迅速进行督促整改,确保行动计划任务全面落实到位,积极争创全省职业院校管理100 强。
(四)加强指导服务。发挥科研在学院管理中的引领作用,加强管理专家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跟踪行动计划的实施进展情况,并及时提供专业指导。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
院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三十日
第四篇:《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解读
《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解读
发布时间: 2015-09-25来源单位:教育部网站【字体:大中小】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行动计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教育决策部署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总要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政府要加强对职业院校的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也对建设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提出要求。对于职业院校管理工作来说,当前的工作重点在于,落细落小落实全会精神和《决定》等要求,充分发挥管理工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二是推动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落地”的要求。近年来,教育部相继颁发了30多个涉及职业院校德育、教学、学生、后勤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对规范职业院校办学行为、加强常规管理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院校对现行的政策文件落实不到位,仍处于“上动下不动”的状态,少数院校的实际做法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精神和政策要求还有加大差距,迫切需要加强管理,使相关政策文件有效落地。
三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提升管理水平是促进职业院校内涵发展的现实要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近年来,职业院校依法治校意识逐步增强,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管理工作得到普遍重视。但是,与加快推进依法治教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相比,职业院校在管理的理念、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仍有差距。尤其是一些院校在招生、学籍、课程教学、实习、安全、经费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突出问题,迫切需要职业院校在围绕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治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完善制度标准、创新运行机制、改进方式方法、提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
问:为什么提升职业院校管理水平要以“行动计划”的方式来推进?
答:对职业院校来说,管理是基础性、保障性的工作,同时又是常规性、全员性、系统性的工作,它不易显见,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涉及到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和日常运转的方方面面,是衡量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软指标”。以“行动计划”的形式推动职业院校提升管理水平,创新了工作方法。一是倡导“改变从今天开始”。提升管理水平永无止境,从点滴开始,从细小起步,立知立行立改,三年累积起来就会有大变化、大提升。二是以活动为主要载体。《行动计划》不同于通常理解的以项目实施为主要内容,而是以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真行动”,目的是通过能够实实在在落地的活动,使职业院校全面行动起来,有利于调动全员参与,切实改变管理面貌,加快提升管理水平。
问:《行动计划》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行动计划》主要包括3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导语和总体要求。“导语”简要阐明了职业院校管理工作的价值和地位,并对院校管理现状和开展行动计划的目的意义进行了概述。“总体要求”主要包括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等3个方面的内容。这一部分,着重理清了行动计划的总体思路,阐释了行动计划的内涵要求,明确了行动计划的工作重点。
第二部分:重点任务。明确用3年时间,在职业院校中广泛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管理制度标准建设、管理队伍能力建设、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学校文化育人创新、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等有机衔接、互为贯通的6大行动。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发动、加强督促检查、加强指导服务等4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明确了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各责任主体的责任要求,尤其强调了行动计划落实的督促检查。
为提高《行动计划》的可操作性,文本后还有2个附件。《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用列表的形式将每一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间。《职业院校管理工作主要参考点》则为职业院校加强常规管理提供基本遵循。
问:《行动计划》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行动计划》本身不出台新政策,其核心理念是通过系列活动,使国家已有的职业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制度规范、标准和要求全面落地,真正成为职业院校实际行动。《行动计划》主要体现了4个特点: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查摆职业院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等6大行动,对症施治、标本兼治,提高职业院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是重在院校行动。明确《行动计划》的主体在职业院校,6大行动20项重点任务中的14项责任主体均是职业院校,通过实施这些重点任务,促进职业院校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逐步完善现代学校制度,不断规范办学行为,不断增强办学活力,努力提高办学质量。
三是强化活动设计。《行动计划》的设计,以活动促管理、以活动促落实,着力提高职业院校广大师生的参与度;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我部还将组织动员科研机构、相关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出版机构等多方力量的参与,形成《行动计划》的合力和氛围。
四是注重科研引领。在《行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注重科研的引领作用,加强现代学校制度、章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及监控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优化服务,我们将组织专业力量开展大样本网络调查,形成全国职业院校管理状态“大数据”,为学校诊断、改进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宏观决策提供实证依据。
问:《行动计划》出台后,将如何贯彻落实?
答:“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行动计划》在文本设计上就注重了工作落实机制的建立,明确责任、细化要求。为实施好《行动计划》,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明确任务书。《行动计划》确定了3年行动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内容涵盖提升职业院校管理水平的6大行动和4大保障措施,既有涉及重点领域和问题专项整治的阶段活动,也有对管理薄弱学校的跟踪指导,建立职业院校管理的长效机制和国家有关管理制度的“落地”机制等持续工作,做到既讲近功、又求长效。
二是明确责任主体。《行动计划》确定了各项重点任务的责任主体,确保有效落实。教育部负责行动计划的总体设计、全面部署和监督指导;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订本地区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统筹推进行动计划、检查指导有关重点工作;各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职业院校负责具体落实。
三是拟定路线图。《行动计划》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要结合实际,研究制订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并细化工作安排,确保行动计划有序开展、有效落实,同时开展多层级、全方位的督促检查和指导服务,跟踪行动计划的实施进展情况,及时提供专业指导,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建立自我诊断、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的长效机制。
四是划定时间表。《行动计划》附设了“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按“截止时间”和“持续实施”两种表述方式对各阶段重点任务分别明确了时间进度,规定了各项任务的完成时间,目的是督促各责任主体按照时间表进程行动,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掌握重点任务推进节奏,确保《行动计划》有序开展、有效完成。
问:《行动计划》在附件中设置《职业院校管理工作主要参考点》的基本考虑是什么?
答:设置《主要参考点》不是为了督导和评估职业院校管理工作,也不是对学校管理再作新的规定或要求,其目的是帮助职业院校准确把握管理工作的内涵要求,为职业院校对管理工作进行自我诊断、自我改进提供参考和依据。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认真梳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近年来印发的有关职业教育政策文件的基础上,依据现代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围绕办学理念、体制机制、章程制度、教师队伍、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科研管理等10个方面,列举了36个主要参考点。
问:请介绍一下“全国职业院校管理大数据”的建立与使用
答:建立“全国职业院校管理大数据”是《行动计划》的一个亮点,也是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的重要举措。我们将组织专业力量,通过大样本网络调查等形式,逐步形成全国职业院校管理状态“大数据”。在此基础上,将按照不同地域、院校层次以及不同管理主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分析,为职业院校管理的自我诊断、自我改进、自我完善提供参照,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实证依据。
第五篇:提升管理水平
提升管理水平,全面做强做优---集团总经理佘鲁林在中国医药集团管理提升活动启动动员会上发表重
要讲话
2012-5-3 9:34:51 作者:网络来源 阅读数:69 4月5日,中国医药集团及其下属各级分子公司召开“管理提升活动”启动视频动员会议,国药控股湖南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以上管理干部参加了此次会议。“管理提升活动”将从今年4月起开展,为期2年。
中国医药集团总经理佘鲁林在会上发表《提升管理水平,全面做强做优——建设世界一流医药健康产业集团》的重要讲话,从管理提升活动的重要意义、工作安排、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阶段安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一、深刻认识管理提升活动开展对中国医药集团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是在复杂宏观经济形势下保增长、保稳定的必然选择。从国际上看,现在全球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从国内看,经济增长速度也逐步放缓,今年GDP增长目标为7.5%,是我国GDP8年来首次下调至8%以下。宏观经济环境比2008年形势更为严峻。我们要稳中求进,进是必然的,稳是重要的基础。我们要看到全球经济形势的“严冬”即将来临,要主动变“熬冬”为“冬训”,练好内功,夯实管理基础,对我们管理中可能出现的薄弱环节提早做出应对,要全力采取措施,扎实做好落实。
二是国药集团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发挥行业影响力的关键举措。目前我国医药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但行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医药行业正受着药品降价和成本上行的双重考验。我们要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要增长,从而促进企业的科学健康的发展。
三是国药集团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抓手。在市场竞争中,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能否更长久的生存发展。激烈的竞争环境必然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营风险。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经营风险在累加,如管控能力不足等薄弱环节常常容易被忽视或掩盖。要通过管理提升找出风险点,止住出血点。
四是集团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做强做优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平台的有力保障。医药集团人员多,规模大,业态结构复杂,管理链条的延长使得执行力还有待提高,领导班子和管理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二、主要工作安排及目标 此次管理提升活动的指导思想是: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持续加强企业管理,积极推进管理创新。活动的主题为:合规经营,管控升级;精细管理,降本增效;对标一流,做强做优。
活动的工作原则为:一是立足自我与学习借鉴湘结合;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广泛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二是重点突破和全面提升相结合;要扎实开展短板消缺和瓶颈突破相结合;三是效益提升和管理创新相结合;四是加强管理和深化整合相结合。
活动主要目标确定为:一是达到基础管理明显加强;二是达到管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三是达到管理创新机制明显改善;四是达到经营绩效明显提高。
三、管理提升的重点任务
一是找准管理短板和瓶颈问题,实现重点突破。在深入调查、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优选提升措施,制定重点整改工作方案;二是强化向管理要效益的理念,切实加强基础管理,牢固树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观念;三是统筹推进,专项提升,全面落实整改措施;四是总结固化成果,构建长效机制。
四、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2012年4—8月,全面启动,自查自纠阶段;第二阶段:2012年9月—2013年8月,专项提升阶段;第三阶段:2013年9月—2014年2月,持续改进,总结经验阶段。
五、几点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开展积极推进;二是做好整体设计,确保活动开展有序进行;三是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将活动引向深入;四是逐级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会议最后,国药控股湖南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开文总结说,湖南本部今年强调的“服务管理年”与总部的“管理提升活动”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趁此机会,将这二者紧密融合在一起,提升我们湖南公司的管理水平,并要求组建“管理提升工作小组”,尽快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