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关于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的实施意见

时间:2019-05-15 00:4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北省关于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的实施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北省关于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的实施意见》。

第一篇:湖北省关于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的实施意见

湖北省关于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的实施意见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08号)等文件精神,现就全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做大做强我省资源型产业和建设新型原材料基地的目标, 依法实施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和采矿权人的合法利益,为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分类处置,淘汰落后、扶优扶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筹兼顾、公开公正”的原则,以规划为依据,严格矿产开发准入条件,科学设置和调整矿业权,优化资源配置和矿山布局结构,兼顾各方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三)目标任务。通过收购、参股、兼并等方式,对矿业企业合法开采的矿产资源及其生产要素进行重组,实现矿产资源和矿山企业同步整合,使矿山企业“多、小、散”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变,矿山开发布局趋于合理,矿山企业结构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状况得以改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条件和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冶金、化工、建材等省内支柱产业和能源等关键产业步入健康发展轨道,矿产资源及其相关产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与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到2008年底,全省矿山总数在现有基础上减少20%左右。

二、切实抓好矿产资源开发整顿整合工作

(四)加大治理整顿力度,以整顿促整合。各地要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要求,深入开展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治理整顿工作,继续进行重要矿种和重点矿区专项整治,彻底解决遗留问题,消除整顿工作“死角”,形成有利于实施资源开发整合的社会环境。凡是属于非法的采矿点,必须坚决予以取缔,并追究违法者责任;凡是位于规划禁采区的矿山,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以及其他被列入关闭范围的矿山,必须坚决予以关闭,做到不留房屋、不留设施、不留人员、闭毁井筒;凡是尚未完全符合准入条件的保留矿山,必须责令矿山限期停产整改,并严格检查验收。

(五)进一步明确整合工作重点。重点整合矿种是磷、煤、地热、铁、铜、金、锰、钒、盐、石膏、优质水泥灰岩、建筑石料类等我省重要矿种和其他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矿种。重点整合矿区包括:矿山布局不合理、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的矿区;开发秩序混乱、矛盾突出、纠纷不断的矿区;国有大矿周边矿区;小矿密集区;开采主体众多、存在安全隐患的矿区;位于地质环境脆弱区范围内的矿区。整合重点对象包括:开采方法和技术装备落后,资源利用水平低的矿山;生产规模长期达不到设计要求,管理水平低、存在安全隐患,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较差的矿山。

(六)依法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对影响大矿统一规划开采的小矿,凡能够与大矿进行整合的,由大矿采取合理补偿、整体收购或联合经营等方式进行整合。在小矿密集区,按照平等协商、互惠互利、自愿合作的原则,通过产权入股的方式进行整合。国有矿山企业之间可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管下,采用资产整体划拨的方式进行整合。鼓励矿山企业与后续加工企业采取控股、参股或收购、兼并等方式进行产业整合,形成采选加工联合体。支持有实力的投资者,通过收购、合资合作经营等方式,整合现有矿业企业及其合法开采的矿产资源,筹组大型企业集团。

三、采取得力措施,确保整合工作顺利进行

(七)加强组织领导。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以县为基本单元,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市、州、县人民政府负总责,各级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成员单位分工负责。各市、州、县人民政府要将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系统工程来抓。国土资源、发展改革、经委、国有资产管理、公安、监察、财政、劳动保障、环保、工商、安监、煤矿监察、电监等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协作、严格执法。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目标任务落实到部门,落实到矿,落实到人。

(八)认真制定实施方案。省国土资源厅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总体方案和重要矿种整合实施方案。各市、州、县要依据全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方案,编制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总体方案和重要矿种、重点矿区整合实施方案,市(州)应着重编制重要矿种以及跨县重点矿区整合实施方案,县(市、区)应着重编制重点矿区整合实施方案。矿山关闭和矿山总数控制指标,要通过整合方案逐级分解落实到县级行政区、矿种和矿区。市、州、县编制的各类整合实施方案,以市(州)为单位审核汇总报省政府审批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市、州、县要按照批准的矿区整合实施方案,确定整合后的主体,明确拟设置采矿权的矿区范围,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编制矿山整合技术改造设计方案,重新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等资料,换发采矿许可证等相关证照(煤矿企业还应重新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实施矿山生产系统停产改造,经验收合格后,按整合后矿山生产技术方案组织生产。

(九)严格执行政策。各地要注重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整合工作,切实保护参与整合的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整合矿山原则上不得扩大矿区范围,确需扩大的,必须列入整合方案,并逐级上报备案。整合前矿业权未进行有偿处置的矿山,整合时要按规定进行处置。整合后,矿山的设计生产能力不得低于规定的开采规模要求。整合期间,整合区域及其毗邻地区暂停新设置探矿权、采矿权。按整合实施方案设置的采矿权审批登记工作要严格按规定的权限进行。按照实施方案被列为整合对象但不愿参加整合的矿山,其有关证照到期后,相关部门不再为其办理证照延续、变更手续,由当地政府依法收回并纳入整合范围。资源开发整合涉及的采矿许可证等证照的换发与审批登记手续,以县(市、区)为单位集中申报办理。

(十)保证工作进度和质量。各地要立即全面启动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2007年底前,全省要完成磷、煤、地热等3个以上矿种及其相关矿区的整合任务,各市(州)和各县(市、区)分别完成3个以上矿种和50%以上待整合矿区的整合任务。2008年,基本完成全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要严格按照本意见规定的原则和要求进行,不得擅自降低标准,防止“假整合”现象发生。整合工作结束后,各市、州、县人民政府要先行组织自查,自查验收合格的由省政府统一组织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必须重新“补课”。

(十一)加强督促指导。各地要建立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整合工作扎实开展。对整合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各地、各部门要及时向省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领导小组报告。省政府将组织督导组不定期深入重点整合矿区进行督导检查。对工作不力、不能按期完成整合工作任务的地区,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并暂停探矿权、采矿权等相关证照的审批。

(十二)规范资源管理。各地要加强政策研究,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矿产资源规划、矿业市场准入、矿业权市场配置、矿产资源收益分配、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和矿山安全生产、生态环境恢复补偿等配套制度,切实加强对整合后矿山企业的监管,巩固整合成果,提高矿产资源管理水平,促进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篇:12青海省规范矿产资源开发意见

【法规分类号】F322031200503 【标题】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通知的实施意见 【时效性】有效

【颁布单位】青海省人民政府 【颁布日期】2005.11.16 【实施日期】2005.11.16 【失效日期】 【内容分类】地质矿产

【文号】青政〔2005〕72号 【题注】 【正文】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是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确保安全的重要举措,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上来,正确处理好整顿与发展、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的要求,为切实解决好当前我省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努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就我省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005〕28号文件精神,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和谐青海的高度出发,突出重点、立足治本、全面整治,进一步完善制度,逐步建立依靠科技进步、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机制,全面实现我省矿产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为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工作目标:以煤炭和盐湖矿产为重点,全面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通过此次整顿和规范活动,使非法转让矿业权、以采代探、圈而不探和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清理,违法案件得到及时查处;无证勘查开采、乱采滥挖、浪费破坏矿产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得到遏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基层监管到位,投资环境得到改善,招商引资配置资源步入正轨,矿产资源管理得到加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和服务大局能力得到加强,基本形成规范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现依法办矿、依法管矿的工作目标。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各地要在2007年底前全面完成以上各项整顿和规范任务。

二、整顿的重点内容

(一)严厉查处以采代探、圈而不探、越界开采、无证开采等违法行为。各州(地、市)县人民政府要组织国土资源、安全生产监管、工商、公安、经委等行业主管部门,对勘查项目、生产矿山和重要矿区、热点矿区进行逐个排查,重点查处以采代探、圈而不探、越界开采、无证开采违法行为。对探矿权人以采代探的,国土资源部门要责令其停止开采,并按无证开采从重予以处罚,对拒不改正的依法吊销其勘查许可证;对探矿权人圈而不探、不按期进行施工或未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的,国土资源部门要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依法处罚,对拒不改正的吊销其勘查许可证;对采矿权人越界开采的,国土资源部门要责令其退回到批准的矿区范围内,没收越界开采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密封越界的井巷工程,对拒不改正的吊销其采矿许可证;对持过期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进行勘查、开采的,国土资源部门一律按无证勘查、开采从重予以处罚;对证照不全的,要责令其限期补办相关证照并予以处罚,逾期仍未补办或补办不全的,由有关部门吊销其所有证照;对吊销矿业权证或证照不全的,公安机关要停止其火工器材供应,对停产整顿的要严格火工器材供应管理;对情节严重、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二)全面查处非法转让矿业权等违法行为。各级政府要组织国土资源、工商、安全生产监管、经委等行业主管部门核查探矿权、采矿权人与实际探、采经营者是否一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的登记主体是否一致,矿山企业取得采矿权后是否发生过合并、分立、合资、合作等行为,企业性质是否发生变化,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是否以承包、租赁等方式将探矿权、采矿权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他人。凡是未经省级以上国土资源部门批准擅自变更探矿权、采矿权主体或未履行备案手续的,限于2006年6月底前到省国土资源厅补办转让变更登记、备案手续。对逾期不办理手续或新发现的非法转让行为,一律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对逾期仍不改正的,依法吊销其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和其他证照。同时,对受让方按无证勘查、开采予以处罚。对采矿权人以坐收管理费、承包费等方式买卖、出租或以其他形式转让矿产资源的,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国土资源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定期核查矿区范围的工作制度和回采率核定、检查管理办法,对各类矿山回采率分期分批进行核查。要强化对开发方案、勘查设计执行情况的检查。对未按批准的开发方案、勘查设计进行勘查、开采或开采回采率达不到设计要求以及浪费破坏矿产资源的,要责令停止生产并限期整改;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要坚决予以关闭。

(三)坚决关闭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环保、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大对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对在国家禁止开采区域内开采的矿山企业和影响大矿安全生产的小矿,由当地人民政府予以关闭。对严重污染环境、破坏草原等自然植被、因采矿造成水土流失、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矿山企业,各有关部门要依法责令其限期整改或停产整顿,收回所有证照;对拒不停产、停而不整和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由当地人民政府予以关闭,有关部门要依法吊销或注销其相关证照。同时,要继续贯彻落实在全省范围内禁采砂金的政策,把个别地区出现的开采砂金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巩固禁采砂金成果,防止反弹。

(四)全面清查和纠正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各州(地、市)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依法行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行政行为,对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探矿权和采矿权审批、项目核准、生产许可、安全许可、环评审查、企业设立等进行一次联合清理检查。对违法违规审批、滥用职权、失职、渎职行为以及国家工作人员参与办矿、徇私舞弊等腐败现象,各级监察部门要依法进行严肃查处,情节严重者,要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五)认真落实煤炭资源回采率专项检查整改措施。要抓紧落实对煤炭回采率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对目前16个回采率不合格矿井和其他基建、停产矿井分别采取限期整改、严格验收和强化监督检查等措施实施分类管理。对不按期整改、整改无望和浪费、破坏煤炭资源的典型案件予以查处并进行曝光,坚决遏制浪费、破坏资源的势头。凡是设计回采率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核准和颁发采矿许可证;对实际回采率达不到标准的煤矿,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仍达不到标准的,要依法予以经济处罚,直至吊销所有证照。要强制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及设备,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要强化联合执法,做到依法处罚,依法吊销证照,依法关闭。

(六)专项整治盐湖矿产和铁路、公路沿线的矿产开采。盐湖矿产是我省优势矿产,专项整治的目的主要是解决规模小和综合利用程度低的问题。要逐步探索开发生产标准并强制淘汰一批落后技术、工艺和装置,促进盐湖开发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铁路、公路沿线矿产开采专项整治的目的主要是解决直接危及运输安全及破坏环境的问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特别是青藏铁路公司和交通部门要对青藏铁路(青海段)及各等级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探矿权、采矿权进行排查,对影响安全运输、破坏环境的要依法整顿、关闭。西宁市和海东地区要继续对砂石、粘土开采进行专项整治,并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探索治本之策,继续停止审批钨矿采矿许可证,实施开采总量控制。

三、规范的重点内容

(一)加强宏观管理,严格审批程序。省国土资源厅要从体制、机制上进一步积极探索提高国土资源宏观调控能力的制度,要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照法定权限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要组织州、县国土资源部门对已设置的矿业权进行全面清理,凡属越权、违规审批颁发许可证的,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予以纠正,从源头上强化对矿产资源的管理。要进一步完善矿业权申请、延续、变更、注销、价款减免等制度,凡是与法律法规规定相抵触的,一律停止执行。要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审批管理制度并进行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要按照国家和省上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统一编制矿区总体开发规划和国家、省煤炭规划矿区探矿权、采矿权设置方案,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矿产资源规划等设置矿业权。

(二)加强矿产资源集约利用工作,提高利用水平。要以煤炭资源和盐湖矿产为重点,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的原则进行整合,限期达到规定的最低开采规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利用尾矿和废弃物,充分发挥资源效益。通过整合扶持和建造一批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高、开采工艺技术先进、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矿业集团;对矿产开发集中区内的小矿要采取收购等多种方式进行整合,鼓励小矿走联合发展的道路。要认真做好木里煤田的整顿、规范和整合工作,切实做到科学合理地开发煤炭资源,努力延长产业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三)全面推进矿业权市场建设。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矿业权市场,大力推进矿业权一级市场建设,规范二级市场有序流转,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继续推进矿业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逐步实行矿业权价款的全额缴纳。继续提高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实征率,促进矿山企业更加珍惜和合理利用资源,维护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益。

(四)探索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补偿制度。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本地区矿山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有关部门要探索建立矿山生态环境补偿费机制,力争有关政策尽快出台。要按照“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明确治理责任,保证治理资金和有关工作措施落实到位。新建和已投产矿山企业要抓紧制定和实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同时,对废弃矿山的生态环境应加快治理与恢复的进程。制定和完善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加强矿山开采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整治,引导矿山企业向鼓励开采区、矿产开发集中区聚集。进一步严格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矿业权管理。

(五)严格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准入关。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确定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项目招商引资之前,必须征得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同意。省国土资源厅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地勘单位和设计单位的监管,对地勘单位出租资质证书的行为,要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要吊销该地质勘查单位的资质证书;对设计单位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技术规范编制开采设计、开发利用方案或设计、方案不能指导生产的,有关资质管理部门和机构要对其进行处罚直至吊销其资质证书。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审批采矿许可证时必须依法对开发利用方案进行严格审查,凡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一律不予批准。同时,要认真做好为重大资源开发项目服务的工作,确保依法、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六)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监管责任体系。要按照矿产资源管理法定职能完善各级政府领导下的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国土资源部门要充分发挥执法监察队伍和矿产督察员队伍的作用,建立监管责任体系,健全违法案件预防和查处机制。州(地、市)县级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属地原则切实履行监管职能,加强监管力量,实行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要积极探索对储量进行动态监管的有效办法。

四、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

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重、要求高、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各州(地、市)、县(市、行委)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要成立本地区的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小组及相应的工作机构,在11月底前将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组建情况报省国土资源厅。要建立和落实整顿和规范工作目标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整改到位。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确保整顿和规范工作顺利开展,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水平,全面完成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目标任务。

一是建立违法案件举报制度。要开通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接受社会监督。举报案件要登记建档,及时移交给有关部门核查处理,同时要对举报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加以保护。要建立奖励制度,凡举报情况经核查属实的,要对第一举报人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二是建立重大案件督办和责任追究制度。对于重大案件的查处,各级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要进行督办,明确责任和结案期限,落实到人。对有案不查和查处不力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是建立联络员制度。要确定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联络员,形成省、州(地、市)、县(市、行委)联络员网,加强联络和沟通。

四是建立信息交流制度。要创办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简报,反映整顿和规范工作进展动态,及时报告重要信息、重大案件及查处情况。

五、工作进度安排

全省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实行政府负责制,按照统一部署、依法推进、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以州(地、市)、县(市、行委)政府自查自纠为主,省级督导检查为辅方式进行,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2005年11月)。

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宣传和发动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建立领导机构,抽调得力人员,落实工作经费和物质保障;制定本地区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方案。

第二阶段:集中整顿规范阶段(2005年12月上旬—2007年9月底)。

主要工作是在2005年12月底前,对本地区所有矿山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对本地区矿产资源勘查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国土资源系统人员行政执法行为进行清查。在此基础上,对无证、证照不全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各类群发性无证开采、矿业权人不能依法履行勘查开采义务、已关闭或停产整顿的矿山擅自恢复生产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各级政府要从2006年元月起全面落实整顿和规范的各项内容。根据工作进展情况,于2006年6月底前组织并完成联合执法工作,对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执法行为进行全面清查,对查出的违法违规审批、滥用职权、失职、渎职、营私舞弊等行为,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凡国家工作人员参与办矿的,一律先免职,然后视情节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到2006年年底前,对超层越界开采、以采代探、非法转让探矿权和采矿权的或取得勘查许可证后不按期进行施工或未依法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的,要依法处罚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不按期整改或整改后验收不合格的,依法吊销有关证照,并予以关闭。

从2007年年初至9月底,要全面完成国家和省上提出的各项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任务。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2007年10月—2007年年底)。

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基本结束后,各州(地、市)政府要组织检查组对本地区整顿和规范工作进行实地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送省政府,由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地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对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所在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暂停办理采矿权审批手续,并限期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全面达到整顿和规范的要求。

各地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探索改革矿产资源管理中不适应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问题,进一步强化矿产资源的宏观调控职能,努力实现矿产资源的依法保护、有效配置、综合开发和循环永续利用。

*** 国家信息中心【国家法规数据库】提供,仅供参考 ***

第三篇:湖北省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条例

湖北省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条例

(1997年12月3日湖北省第八届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1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加强矿产资源开采管理,保护国家矿产资源,保障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矿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在本省境内从事矿产资源开采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第三条 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部门主管全省矿产资源开采的监督管理;市、州、县人民政府和地区行署地质矿产部门或者负责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县级以上地质矿产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市、州、县人民政府和地区行署有关部门按规定的职责协助同级地质矿产管理部门进行矿产资源开采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工作,维护和巩固本行政区域内的矿业秩序,保障矿区的生产、工作秩序不受影响和破坏。

••••省地质矿产部门根据全国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组织有关主管部门编制全省矿产资源地区开发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第五条 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开采矿产资源,必须申请,经批准取得采矿权,并办理登记,成为采矿权人。

••••采矿权实行有偿取得的制度。有偿取得的采矿权可以依法转让。

••••第六条 采矿权申请人在项目立项前应当持经批准的矿产勘查报告或者相应的地质资料,到地质矿产管理部门申请划定矿区范围。••••已建矿山企业开办新项目的,依照前款规定办理。

••••第七条 采矿权申请人应在矿区范围保留期内办理矿山建设项目立项和企业设立手续,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矿区范围保留期:大型矿山为3年,中型矿山为2年,小型矿山为1年。在矿区范围保留期内不能完成规定的工作,可在期满前3个月内向地质矿产管理部门申请延长矿区范围保留期,保留期延长不得超过1年。

••••采矿权申请人逾期不申请延长矿区范围保留期,视为自动放弃。

••••第八条 采矿权申请人应持下列资料,到地质矿产管理部门办理采矿登记手续: ••••

(一)申请登记书和经地质矿产管理部门划定的矿区范围图; ••••

(二)与其申请的开采矿种和开采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技术和设备的证明文件; ••••

(三)经储量审批机构审批的矿产勘查报告;

••••

(四)矿山设计或者矿山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立项等有关批准文件; ••••

(五)省地质矿产部门规定的其他资料。

••••开采零星分散矿产资源和只能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等,只需提供前款

(一)、(二)、(五)项规定的资料和相应的地质资料、开采方案及环境保护措施。

••••第九条 地质矿产管理部门应收到申请人申请之日起四十日内作出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准予登记的,申请人应在收到通知之日起四十日内到地质矿产管理部门办理采矿登记,并按国家规定缴纳采矿权使用费。有偿使用费的收缴标准、用途和管理,按国务院的规定执行。

••••转让采矿权的,按照国务院规定办理转让审批手续。

••••第十条 开采下列矿产资源的,由省地质矿产部门审批,并颁发采矿许可证: ••••

(一)省级规划矿区和对本省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内的矿产资源; ••••

(二)开采地热、矿泉水、宝玉石资源;

••••

(三)前两项规定区域以外可供开采的矿产储量规模为中型的矿产资源; ••••

(四)外商投资开采矿产资源的;

••••

(五)国务院地质矿产管理部门委托审批并颁发采矿许可证的矿产资源。

••••第十一条 开采第十条规定以外的矿产资源,其可供开采的矿产储量规模为小型的,由市(地区、州)地质矿产管理部门审批,并颁发采矿许可证。

••••开采零星分散的矿产资源和只能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由县(市、林区)地质矿产管理部门审批,并颁发采矿许可证。

••••个人自用采挖砂、石、粘土矿产的,可以不办理采矿许可证。

••••县级以上地质矿产管理部门在审批发证后,发证资料应向上一级地质矿产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按矿山建设规模确定,大型以上的不超过三十年;中型的不超过二十年;小型的不超过十年。

••••第十三条 采矿权登记后,由矿区所在地的地质矿产管理部门按照颁发采矿许可证的主管部门出具的书面通知和矿区范围图予以公告,并可根据采矿权人的申请,组织埋设界桩或设置地面标志。

••••第十四条 采矿权人必须按照采矿许可证规定的矿区范围和期限从事开采活动,并遵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水土流失、土地复恳、土地占用和文物、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有效保护、合理开采、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禁止无证开采、乱采滥挖矿产资源。

••••第十五条 采矿权人在领取采矿许可证后,开采矿产储量为中型以上的在一年内,开采小型和零星分散的在六个月内,应当进行建设或生产。逾期不进行建设或生产的,采矿许可证自行失效;因特殊情况可申请延期,但必须在期满前三十日内提出申请。

••••第十六条 采矿权人应按规定到地质矿产管理部门接受年检。年检的具体办法由省地质矿产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七条 采矿权人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向地质矿产管理部门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变更登记手续: ••••

(一)变更矿区范围; ••••

(二)变更主要开采矿种; ••••

(三)变更露天、地下开采方式; ••••

(四)变更矿山企业性质、名称; ••••

(五)转让采矿权。

••••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的矿山改建、扩建项目,如发生前款第(一)、二)、(三)项内容变更的,应按新建项目进行采矿登记。

••••第十八条 采矿权人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继续采矿的,应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满前九十日内,申请办理延续采矿权登记手续。

••••采矿权人逾期不办理延续登记手续的,采矿许可证自行废止,继续采矿的,按无证采矿处理。

••••第十九条 采矿权人因故需中途歇业六个月以上的,应向原发证机关提出歇业申请,经审查同意后,办理歇业手续。歇业期间保留采矿权并承担保护矿产资源等相应义务。歇业时间满一年又不提出开业申请的按停办处理。••••第二十条 采矿权人停办或者关闭矿山的,按国务院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后三十日内,到原发证机关办理采矿许可证注销手续。••••第二十一条 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采取合理的开采顺序、开采方法和选矿工艺,在开采主要矿产的同时,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伴生矿产应当综合回收。对暂不能综合回收的矿产资源,应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禁止采取破坏性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

••••第二十二条 采矿权人在开采中必须加强对矿石损失、贫化的管理,建立矿产储量管理台帐制度。

••••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应当达到矿山设计要求或者省地质矿产部门核定的指标。

••••地质矿产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独立选(洗)矿厂的监督管理。••••第二十三条 地质矿产管理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重要矿产品运销环节的监督管理,取缔违法收购,维护矿产品运销环节的正常秩序。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质矿产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开采、赔偿损失,没收采出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一)、(二)、(三)项可以并处以违法所得20%以上50%以下罚款,(四)项可以并处以违法所得10%以上30%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一)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进行采矿活动的;

••••

(二)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或他人矿区范围内开采的,••••

(三)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的,••••

(四)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的,••••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采取破坏性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的,由省地质矿产部门处以相当于矿产资源损失价值20%以上50%以下罚款,并可由原发证机关吊销采矿许可证;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连续三年达不到矿山设计要求或者省地质矿产部门核定的指标的,由县级以上地质矿产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相当于矿产资源损失价值10%以上50%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采矿许可证。

••••第二十七条 破坏或者擅自移动矿区范围界桩、地面标志的,由县级以上地质矿产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恢复;逾期不恢复的可处以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质矿产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逾期不恢复的可处以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或者吊销采矿许可证。

••••

(一)擅自印制或者伪造、冒用采矿许可证的;

••••

(二)收购、销售无采矿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开采的矿产品的;•• ••••

(三)不办理采矿许可证变更、注销登记手续的; ••••

(四)不接受年检,拒绝监督检查或者弄虚作假的。••• ••••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法律、法规规定由有关部门处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地质矿产管理部门和有关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一条 采矿权权属纠纷,由有关地质矿产管理部门组织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原发证机关的上一级机关裁定。

第三十二条 本条例应用中的问题由省地质矿产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86年12月11日公布的《湖北省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四篇: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的实施意见

海南省政府文件 琼府〔2007〕22号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

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的实施意见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2005年下半年以来,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我省各地认真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有效地遏制了无证勘查开采、越界开采、滥采乱挖、非法收购加工运输矿产品的行为,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我省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矿山及选矿厂数量多、规模小,布局不合理,经营粗放,集约化程度低,开发利用水平低等,影响了矿产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和矿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08号)精神,切实解决我省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我省矿产资源管理方式和开发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规模开发、集约发展,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现对全省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通过收购、参股、兼并等方式,结合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按照矿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矿山企业依法开采的矿产资源及其生产要素、选矿厂的生产要素进行重组,逐步形成以大型矿业集团为骨干、大中小型矿山协调发展的矿产开发新格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矿山开发合理布局,提升矿产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一)矿业权设置科学合理,矿山企业产权明晰,矿区范围明确。整合后的矿山企业具有相应的资质条件,矿山开采规模与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达到国家规定或省(市、县)矿产资源规划规定的最低开采规模标准。政府对矿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明显提高。

(二)矿山及选矿厂的数量明显减少,生产规模明显扩大,布局基本合理,“多、小、散、乱”的局面得到扭转。

(三)矿产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破坏、浪费矿产资源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矿山的开采回采率及选矿厂的选矿回收率达到经批准的设计要求,共生、伴生矿产得到综合利用,废石、尾矿等得到妥善存放或二次开发。

(四)安全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矿山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选矿厂排污状况明显好转, 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三、基本原则

(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合工作应按照矿产资源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有关产业发展规划,结合矿产资源赋存条件,按照矿山及选矿厂生产规模、服务年限与资源储量匹配的要求,科学编制整合方案,并有计划分步实施。

(二)以大并小,以优并劣。整合工作应根据资源、生产要素状况,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结合企业重组、改制、改造,以规模大和技术、管理、装备水平高的采选企业,整合其他采选企业。

(三)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重点整合影响大矿统一规划开采的小矿、小矿密集区、选矿厂密集区,以及对国民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的重要矿种和优势矿种;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矿种和采选企业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做好整合工作。

(四)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以资源为基础、矿业权为纽带,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坚持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依法推进整合工作。

(五)统筹兼顾,立足长远。树立全面、协调、科学的发展观,坚持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坚持公开公正,正确处理整体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立足长远利益,兼顾各方利益,积极稳妥开展工作,维护矿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四、整合范围及工作重点

(一)整合范围。国有重点大矿周边地区;一矿多开、大矿小开、矿山布点过密、生产规模过小等布局不合理地区;采选方法和技术设备落后、资源利用与管理水平低、存在安全隐患、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差的矿山及选矿厂;选矿厂集聚区。

(二)整合工作重点。建筑用砂、石、粘土资源;文昌市及万宁市的锆钛砂矿选矿厂;昌江县铁矿选矿厂。

五、主要任务

(一)全面完成市、县矿产资源规划。

(二)依法关闭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矿产资源规划的矿山及选矿厂。

(三)核查整合区域内的矿产资源储量、资源开采现状及选矿厂现状。

(四)科学编制采矿权设置方案和整合方案。

(五)实施整合,组建新的矿山企业和选矿厂,并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六、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

全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分五个阶段进行,在200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整合工作。

(一)学习调查阶段(2007年4月)。各市、县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学习有关文件,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强化宣传,深入领会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各市、县国土环境资源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充分调查论证,全面清理本行政区内的矿山企业、无证采矿点和选矿厂,明确鼓励开采区、允许开采区、限制开采区以及禁止开采区,确定整合范围,并根据采矿权出让权限,制订本行政区内不同矿种最小开采规模和开采总量。同时,省直有关部门要深入各市、县了解掌握相关情况。

(二)编制省级整合总体方案阶段(2007年5月)。根据各市、县的调查结果,省政府组织国土环境资源、发展与改革、公安、监察、财政、商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商、安全监管等部门编制省级整合总体方案,并报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

(三)制订整合实施方案阶段(2007年6月)。各市、县要依据省级整合总体方案和市、县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内具体矿区整合实施方案,万宁市、文昌市、昌江县还要编制选矿厂整合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包括整合矿区资源储量及其开发现状、矿权设置情况、选矿厂情况、整合目标(包括须关闭和整合的具体矿山和选矿厂名单)、整合后拟设置矿业权方案(或选矿厂整合方案)、整合工作进度、具体措施等内容。各市、县整合实施方案应于2007年6月20日前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四)整合方案实施阶段(2007年7月—2008年9月)。各市、县政府要按照经批准的实施方案,对无证开采的矿山和无照经营的选矿厂坚决取缔;对不符合矿产资源规划、达不到最小开采规模的矿山和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浪费能源、开采加工工艺落后以及技术设备陈旧的矿山及选矿厂,必须限期淘汰、退出,并依法予以关闭;引导矿山企业向鼓励开采区聚集,在限制开采区收缩,从禁止开采区撤出,调整矿山企业的空间布局;通过投资入股、企业兼并、企业收购、联合重组、采矿权转让等手段对符合整合条件的矿山或选矿厂进行整合,确定整合后的主体,明确拟设置采矿权的矿区范围,重新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等有关材料,依法发放采矿许可证及办理有关证照手续。新办矿山及整合后的矿山,必须符合规定的最低开采规模标准,达不到标准的,不得颁发采矿许可证及其他有关证照。新办的选矿厂及整合后的选矿厂,必须具有合法的矿石来源,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对在整合过程中关闭、取缔的矿山,要及时进行矿山环境治理。

(五)检查验收阶段(2008年10月—11月)。各市、县政府对当地的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进行自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整合成果,查漏补缺,严防“明合暗不合”现象发生,全面完成整合工作,并于2008年10月20日前向省政府提交自查报告。省政府将组织对各市、县整合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整合工作涉及资源分配、利益调整和社会稳定,政策性强、矛盾突出、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任务十分艰巨。各市、县政府是整合工作的责任主体,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整合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和艰巨性的认识,树立全局观念,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切实加强领导,将整合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明确责任,积极稳妥地推进整合工作。

国土环境资源、发展与改革、公安、监察、财政、商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商、安全监管等部门要在政府的领导下,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严格执法,确保整合工作顺利进行。国土环境资源部门负责对整合区域内的资源和矿业权设置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会同发展与改革部门组织审查矿区整合方案。国土环境资源部门负责划定矿区范围,依法办理采矿许可证,对严重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矿山及选矿厂,依法提请当地政府予以关闭,对整合后的矿山及选矿厂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进行审批。工商部门负责对拟设矿山企业及选矿企业依法办理企业名称预核准和注册登记手续。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矿山安全生产的监管工作,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及选矿厂提请当地政府予以关闭,对整合后矿山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审核,依法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公安部门负责整合矿山爆炸物品管理工作,及时依法处置关闭矿山的爆炸物品,依法核定整合后矿山的爆炸物品用量。监察部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对整合工作中存在的滥用职权、失职渎职、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等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查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目标任务落实到部门,落实到矿山和选矿厂,落实到人。对工作不力、未完成整合工作任务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规范操作,依法推进,狠抓落实。各市、县政府要注重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整合工作,切实保护参与整合企业的合法权益。整合矿山,原则上不得扩大矿区范围,确需扩大的,必须列入省级整合总体方案。整合前未进行有偿处置的矿山,整合时要按规定进行处置。整合期间,整合区域及其毗邻地区暂停新设矿业权和新建选矿厂。符合整合条件但拒不参加整合的矿山和选矿厂,其有关证照到期后,相关部门不得为其办理证照延续、变更手续,由当地政府依法予以关闭或纳入整合范围。已列入关闭名单及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应予以关闭的矿山及选矿厂不参与整合。

省政府将组织督查组,不定期深入重点整合矿区进行督导检查。对整合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各市、县和各部门要及时向省政府报告。凡不能按时完成整合矿产资源调整矿山布局工作任务的市、县,暂停采矿权等相关证照的审批。

二○○七年四月四日

第五篇:省政府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实施意见

江苏省人民政府文件 苏政发〔2005〕101号

省政府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

开发秩序的实施意见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开展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矿业秩序治理整顿方面做了大量工

— 1 — 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矿产资源开发中仍存在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个别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比较混乱,矿产资源规划执行不力,矿山布局不合理,经营粗放、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这些存在问题,破坏了我省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影响了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我省矿产资源相对贫乏,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对于实现矿产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确保安全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切实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抓紧抓好。

二、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主要任务

(一)严厉打击无证勘查、开采等违法行为。各市县人民政府要组织国土资源、公安、电力、工商、安全生产监督等有关部门,对本地区所有勘查项目、生产矿山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凡持勘查许可证、过期采矿许可证采矿或开采矿种与采矿许可证不符的,均为无证开采。对于无证勘查、开采的,国土资源部门要依据有关规定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采出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公安部门不得批准购买、使用民用爆破器材;电力部门不得供电;工商部门不予发放营业执照;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不得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对拒不停止违法开采的,有关部

— 2 — 门要依法吊销其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和其他证照。情节严重、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构成犯罪的,司法机关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刑事责任。为防止无证勘查、开采现象的反弹,当地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拆除违法工程的地面设施、查封设备、充填井筒。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并有效制止各类群发性无证开采行为的发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查处。

(二)全面查处越界开采、非法转让矿业权等违法行为。各地要组织力量,对辖区内越层越界开采、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等违法行为进行全面排查。凡越层越界开采的,要责令其退回本矿区范围,并依法进行处罚;对拒不退回本矿区范围开采的,依法吊销其采矿许可证和其他证照。各级国土资源、经贸、工商、安全监督等部门,对辖区内探矿权和采矿权主体、生产经营主体要进行逐一核实,凡未经相关部门批准擅自变更探矿权、采矿权主体,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的,要没收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并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依法吊销其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和其他证照。对没有开发利用方案或矿山环境整治方案的,未按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或矿山环境整治方案进行开采、整治的,要限期停产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地方人民政府要坚决予以关闭。

(三)坚决关闭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各级环保、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要加大对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矿山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按照部门职责分工做好工作。

— 3 — 对严重污染环境、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矿山企业,对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超通风能力生产、未按规定建立瓦斯抽放系统、未采取防突措施、未经“三同时”验收的矿山企业,环保、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要依法责令限期整改或停产整顿,有关部门要及时收回证照;对拒不停产和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要坚决予以关闭,有关部门要依法吊销相关证照。

(四)全面清查和纠正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各级政府及国土资源、发展改革、经贸、安全生产监管、环保、公安、工商等部门,要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探矿权和采矿权审批、项目核准、企业设立、生产许可、环保审查、证照颁发等行政行为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对违法违规审批、滥用职权、失职渎职行为以及国家工作人员参与办矿、徇私舞弊等腐败现象依法进行查处。

(五)全面开展新一轮限制开山采石工作。各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关于限制开山采石的决定》,结合当地实际,对划定的禁采区(带)及时进行补充、调整,并纳入当地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于2005年年底前报经省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对补充、调整后禁采区(带)内的开山采石企业,要逐一进行清理登记,建立台帐。凡采矿许可证到期的,必须立即予以关闭。采矿许可证未到期的,抓紧制定新一轮禁采关闭计划,采取有效措施,确保2008年底前关闭,其中严重影响景观的要立即予以关闭。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做好关闭企业的善后工作,积极帮

— 4 — 助关闭的采石企业转产转业,安置好因关闭采石企业而下岗的职工。

(六)深入开展煤炭资源回采率专项检查。徐州市人民政府和省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继续做好煤炭资源回采率专项检查工作,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查处回采率低、浪费破坏煤炭资源的典型案件,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及设备,全面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七)组织开展砖瓦粘土资源开发利用专项整治。各地要以禁用粘土实心砖为契机,进一步开展对开采砖瓦粘土资源的专项整治,加快淘汰粘土实心砖和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步伐。要坚决关闭毁田、毁堤、毁林的砖瓦企业,坚决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小土窑、小立窑;对城市规划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和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特殊保护区域范围内的砖瓦企业,要制定专项计划,尽快实施关闭。要加大平窑复垦土地的力度,大力发展环保、节土、利废的新型墙体材料。加强对砖瓦企业用地的监督管理,依照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严格控制砖瓦企业取土范围和规模,严禁占用耕地建窑或擅自在耕地上取土。对违反规定的,国土资源部门不予办理用地和采矿登记手续,并依法予以查处。

三、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主要任务

(一)严格实施矿产资源规划,重点解决资源开发集约化、规模化问题。各地要依据矿产资源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准入条件

— 5 — 和原则设置探矿权、采矿权。按照禁采区内全面禁止、限采区内总量控制、可采区内科学规划的总体要求,严格控制开山采石矿山总数和开采总量,调整优化矿业结构和布局。通过关闭、淘汰、联合、改造等方式,对小型矿山进行整合,建立矿产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矿山企业开发规模化、集约化。对不符合矿产资源规划的项目,不得批准立项、划定矿区范围、颁发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对违反矿产资源规划审批和颁发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的,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及时予以纠正。对在禁采区内未经省政府批准而颁发采矿许可证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严格探矿权、采矿权管理。各地要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对探矿权、采矿权设置、审批管理权限和程序进行清理,凡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一律废止。要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矿产资源规划设置探矿权、采矿权。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严格探矿权、采矿权审批权限,规范审批程序,完善探矿权、采矿权的申请、延续、变更、注销等管理制度。

(三)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规范矿业权市场。要按照矿产资源分类分级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全面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严格执行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规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建筑砂石、粘土等非金属矿产为重点,— 6 — 全面推进采矿权市场化建设。积极探索矿产资源税费征收与储量消耗挂钩政策措施,理顺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关系,改善矿业投资环境,维护探矿权、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

(四)健全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督管理机制。各市、县人民政府要把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建立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完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审核、企业设立、矿业权审批、生产许可、环境评价等各项管理制度。要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以及执行情况的检查,加强对编制开发利用方案或设计的监管。探索全省露采矿山现场动态监理制度,建立露采矿山现场监理模式,为露采矿山开发利用动态化监督管理提供有效手段。积极探索对储量进行动态监管的有效办法,完善报告制度,切实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五)建立完善矿山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和整治投入机制。各市县人民政府负责对本地区矿山生态环境进行监督管理,按照“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明确治理责任,保证治理资金和治理措施落实到位。新建和已投产开山采石企业,必须认真落实《江苏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收缴及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苏政发〔2002〕146号),足额缴纳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新建开山采石企业未缴纳保证金的,国土资源部门不得批准办理采矿登记手续,不得颁发采矿许可证;已投产的采石企业拒绝缴纳保证金的,注销采矿许可证。各级政府要加大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整

— 7 — 治的财政支持力度,全面推进以开山采石禁采区内关闭矿山为重点的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整治。要建立整治工作责任制,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加快整治进程。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抓好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整治规划和项目组织实施,加强对露采矿山环境整治项目实施的指导、检查、验收等监督管理。

四、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时间安排

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按照依法推进、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我省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排查清查阶段(2005年11月-2005年12月底)。对本地区所有生产矿山、矿产资源勘查项目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查处各种违法开采、勘查行为;对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行政执法人员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一次全面清查,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阶段:集中整顿阶段(2006年1月-2006年12月底)。基本完成整顿任务,开展相关规范工作。严厉打击无证勘查、采矿等违法行为,全面查处越层越界开采、非法转让等违法行为,关闭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纠正矿产开发管理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第三阶段:规范完善阶段(2007年1月-2007年9月)。全面完成整顿规范任务。严格探矿权、采矿权管理,解决矿山布局不

— 8 — 合理问题,规范矿业权市场,严格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准入,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监督管理责任制。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阶段(2007年10月-2007年12月底)。在各地完成整顿规范任务,进行自查总结的基础上,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并向国务院作出报告。

2007年底前,我省全面完成整顿和规范的各项任务,使无证勘查和开采、乱采滥挖、浪费破坏矿产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遏制;越界开采、非法转让探矿权和采矿权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清理,违法案件得到及时查处;矿山安全事故及破坏生态环境现象明显减少;矿山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基层监管到位,投资环境改善,矿产资源管理加强,基本建立规范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各市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各阶段任务完成情况要进行检查验收,分阶段向省政府作出报告。在各阶段工作中,省政府将组织督查组,对各地整顿规范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五、加强对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领导 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是国务院整顿和规范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务艰巨,涉及部门多,时间紧,难度大。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精心组织,有序推进。为确保我省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顺利进行,省政府成立全省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小

— 9 — 组,负责研究确定整顿规范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各市政府也要相应建立领导小组,落实工作责任制和工作方案。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我省按期完成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各项任务。

以上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省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二○○五年十一月十五日

— 10 — 附件:

省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 开发秩序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长:吴瑞林 副组长:陶培荣 陈蒙蒙

副省长

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省政府副秘书长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省经贸委副主任 省公安厅副厅长 省监察厅副厅长 省财政厅副厅长 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 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省工商局副局长 省安监局副局长 成员:齐乃昌

潘宪生 秦

军 洪慧民 张美芳 秦亚东 杨维兴 刘

聪 杨卫东 符小民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陶培荣同志兼任。

主题词:国土资源

矿产资源

开发

意见

抄送: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军区。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5年11月16日印发

共印1050份

下载湖北省关于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的实施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北省关于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的实施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旅游产业开发工作实施意见

    旅游业是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安置空间大、资源消耗小新型朝阳产业,加之受宏观调控影响低,产业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2011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开局......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实施意见(%B5

    【发布单位】浙江省 【发布文号】浙政发〔2005〕62号 【发布日期】2005-12-01 【生效日期】2005-12-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浙江省 浙江省人民......

    湖北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意见

    湖北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意见 (试 行)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鄂教基[2009]10号)文件精神,为促进普......

    湖北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一)

    湖北省人事厅湖北省财政厅文件湖北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鄂人[2006]17号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结合湖北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一、实......

    宁夏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分区

    宁夏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分区 1、能源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分区 以新建和改扩建的石嘴山电厂、灵武电厂、中宁电厂、大坝电厂等4个煤-电基地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为依托,形成4个矿业经......

    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治理整顿实施方案

    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治理整顿实施方案 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治理整顿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矿产资......

    县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情况汇报

    一、我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基本情况XX县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探明资源储量为15016.8万吨。2006年初,全县有合法持证煤矿68个,通过开展前几轮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全县现有煤矿X......

    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内政办发〔2010〕8号

    内政办发„2010‟8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