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县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区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5 00:21: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垦利县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区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垦利县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区管理办法》。

第一篇:垦利县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区管理办法

垦利县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区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城市环境噪声的管理,建设环境噪声达标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边生活环境的声音。

本办法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排放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妨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和其他正常活动的现象。本办法所称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区,是指通过对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综合整治和强化管理,分别达到国家和省基本指标和区域要求,且经验收合格的区域。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县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区的建设和管理。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区域内一切企业、事业、机关、学校、部队等单位和个人以及驶入该区域内的各类车辆,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达标区内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行分工管理,统一监督的原则。县环保局对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区的建设和管理进行业务指导和检查督促。负责对各类噪声源的监测及对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的监管。

县公安局负责禁鸣区的设置、管理,负责公共场所使用高音喇叭整治。

县交运局负责对客运站、货运站、火车站等交通运输密集点的规范管理,控制边界噪声。

县住建局负责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区内建筑施工作业的管理,控制建筑施工噪声。

县工商局负责对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区内商业活动场所经营秩序的管理和监督。

县文体广新局负责卡拉OK厅、影(剧)院、录像厅、游艺厅等文化娱乐体育项目的噪声管理。

县城管局负责对县城大功率广播喇叭和宣传车等流动噪声源的管理。

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区所在镇、街道办负责设置烟花爆竹燃放点,负责组织达标区内群众对社会生活噪声实施监督。

第五条 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区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一)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达到相应功能区环境噪声标准。

(二)区内90%以上的固定噪声源(包括向周围环境排放噪声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达到相应的环境噪声标准;未达到标准的,其边界噪声不得超过标准5分贝。

(三)区内建筑施工噪声不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 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相关管理部门对区域建筑噪声有具体和完善的控制措施与管理规定;午间、夜间施工必须经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四)相关管理部门对区域内道路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制定具体和完善的控制措施与管理规定;城区敏感地段禁鸣喇叭规定落实到位。

(五)区域内噪声扰民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受到环境噪声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污染者排除危害;造成损失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损失。

第二章 工业噪声管理

第六条 向周围环境排放工业噪声的,必须按规定向县环保局申报,登记拥有的排放噪声设施、噪声处理设施和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噪声源种类、数量和噪声强度,并提供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有关资料。

第七条 因生产工艺改变、产品结构调整、工作时间变动等原因造成噪声源的种类、数量、位置和噪声强度有较大变化的,应及时向县环保局重新申报登记,同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经县监测验收重新达到厂界噪声标准后,方可正式生产和经营。

第八条 经过验收合格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未经县环保局同意,不得擅自拆除、闲置不用或变动。第九条 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区内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落实“三同时”制度,防止产生新的环境噪声污染源。

第十条 对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区验收时遗留及新增的未达到厂界噪声标准的噪声源,由县环保局做出规划实行限期治理。经限期治理仍达不到标准的,由县环保局报请县人民政府批准实行关、停、并、转。

第十一条 厂界噪声治理达标的单位,必须制定噪声管理制度,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及时维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保持设施的噪声控制效果。

第三章 建筑施工噪声管理

第十二条 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其排放噪声可能超过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建设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15日前向县环保局申报,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三条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期和交通运输,将施工噪声污染危害控制到最小程度。同时应当在施工现场公布告示,说明施工名称、使用机具、作业时间等内容,以便群众监督。

第十四条 除抢修、抢险作业外,在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区内22时至次日6时不得进行产生噪声污染、影响居民休息的建筑施工作业。因工艺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 作业的,须报县环保局批准,申领夜间建筑施工许可证后方可施工,并公告附近居民。

第十五条 在施工噪声和振动对周围生活环境影响大而又无法采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应与受其污染的居民和有关单位协商,达成协议,采取其它保护受害人权益的措施。

第十六条 县环保局应加强对施工噪声的监督管理,对施工各阶段噪声进行监测,对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规定标准的,应限制其作业时间,必要时责令其限期整改,并按规定征收超标排污费。

第十七条 县住建局负责提供建筑施工项目名单、施工单位名单及有关规划图纸等资料,加强对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区内的建筑施工单位的作业管理。

第四章 交通噪声管理

第十八条 公路路政主管部门应经常检查和清除路面障碍物,对挖掘和损坏的路面及时进行修补,以保持路面平整、畅通,降低机动车辆行使噪声。

第十九条 行驶的机动车辆应装置有效的排气消声器和符合规定的喇叭,保持整车技术性能良好,部件紧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县交警部门应督促机动车辆车主加强维修和保养。

第二十条 县公安部门应结合各镇、街道办实际情况在 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区内规划设置禁鸣区。在禁鸣区行驶的机动车辆禁止使用高音、怪音和气喇叭。鸣低音喇叭时,应短鸣,不准长鸣、滥鸣。夜间行车以灯光示意。消防、救护、警备和工程抢险车辆,除执行紧急任务外,禁止使用警报器和警铃。

第二十一条 县公安部门应结合各镇、街道办实际情况划定拖拉机以及高噪声重型车辆的禁驶路段。特殊情况确需进入达标区的,须经县公安部门批准,在规定时间按规定线路行驶。

第二十二条 县交运局应加强对道路交通噪声的管理。加强对客运站、货运站、火车站等交通运输密集点的管理,控制边界噪声。

第二十三条 对进入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区的机动船舶,应装置有效的排气消声器,必须按规定使用声响声号。

第五章 社会生活噪声管理

第二十四条 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区内的影剧院、录象厅、舞厅、卡拉OK厅、游艺厅等文化娱乐体育场所,要严格控制夜间营业时间,采取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使排放的噪声符合相应的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第二十五条 凡在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区内新办舞厅、卡拉OK厅、影(剧)院、录像厅、游艺厅等对周围环境有影响的文化娱乐体育项目,必须按规定报县环保局审批。未经 县环保局批准的,县工商部门不得核发营业执照,县文化部门不得核发文化经营许可证。

第二十六条 在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区内的学校、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禁止使用大功率的广播喇叭和宣传车。必须使用时,须报县城管局批准、备案。

第二十七条 商业经营活动不得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其它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县工商局应加强对商店、摊位、农贸市场等商业活动场所经营秩序的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八条 各镇、街道办应结合实际情况在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区内规划设置烟花爆竹燃放点。除重大节庆日外,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规定燃放点以外和夜间燃放烟花爆竹。

第二十九条 居民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在室内开展娱乐活动时,应控制音量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对居民家庭因产生噪声影响周围居民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当地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应做好督促整改和调解工作。

第三十条 对已竣工交付使用的房屋进行室内装修活动和对房屋进行二次装修时,应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对因装修产生噪声影响周围居民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当地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应做好调解工作。

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一条 对在建设和完善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区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二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垦利县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区按照本办法实施管理,特殊情况需要加强管理的(如中高考期间),且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垦利县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声环境功能区分类

GB 3096-2008声环境功能区分类

按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声环境功能区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0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 4a 类和 4b 类两种类型。4a 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 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第三篇:XX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XX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一、总则

为适应城市发展需求,防治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改善区域声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声环境质量标准》有关规定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相关要求,结合XX县城市总体规划和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区划原则

(一)有效地控制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声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安静。

(二)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并结合城市规划用地现状的主导功能作为声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

(三)便于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和促进噪声治理。

(四)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实施和城市改造,做到区划科学合理,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协调一致发展。

(五)宜粗不宜细,宜大不宜小。单块的声环境功能区面积,原则上不低于0.5km2。

(六)根据城市规模和用地变化情况,噪声区划可适时调整,原则上不超过5年调整一次。

三、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XX县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声环境管理。其中,城市规划区为中心城区、东城片区、XX片区、西北片区、XX片区和XX片区,总面积7.35平方公里。

四、主要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

(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三)《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四)《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五)《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

(六)《XX县县城总体规划(1998-2020)》(2014修订);

(七)其他规划等相关资料。

五、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按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结合XX县实际情况,划分以下5类声环境功能区,具体说明如下:

(一)0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区域: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本方案没有划定0类区。

(二)1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区域: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三)2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区域: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四)3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区域: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本方案没有划定3类区。

(五)4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区域:道路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本方案没有划定4b类区。

六、各类适用区执行环境噪声标准

各声环境功能区适用的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限值见表1。

表1 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0

4类

4a类

4b类

注:①“昼间”是指6:00至22:00之间的时段,该时段执行昼间标准;“夜间”是指22:00至次日6:00之间的时段,该时段执行夜间标准;②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突发噪声,其最大声级超过环境噪声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

七、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本方案对《XX县县城总体规划(1998-2020)》(2014修订)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进行声环境功能区详细划分,其他区域按本方案有关说明执行。

(一)声环境功能区划结果

1.1类标准适用区。

1类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见表2。

表2

1类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

类别

功能区名称

功能区位置

执行标准

单位:dB(A)

面积(km2)

1类区

东城片区

XX湖路以东,XX两厢区域

昼间55

夜间45

1.8

XX片区

北环路以北,XX两岸区域

昼间55

夜间45

0.5

中心城区

除解放东路以南、XX路以东、XX路以北、XX以西所环的区域

昼间55

夜间45

1.96

西北片区

位于北环路以北,106国道两厢的狭长区域

昼间55

夜间45

0.5

合计

4.76

2.2类标准适用区。

2类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见表3。

表3

2类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

类别

功能区名称

功能区位置

执行标准

单位:dB(A)

面积(km2)

2类区

XX片区

XX大道、106国道的东南区域

昼间60

夜间50

0.5

XX片区

县城西南角,106国道西侧区域

昼间60

夜间50

1.9

中心城区

解放东路以南、XX路以东、XX路以北、XX以西所环的区域

昼间60

夜间50

0.19

合计

2.59

4.4a类标准适用区。

(1)4a类区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两侧一定距离范围内区域。

(2)当临街建筑高于三层楼房以上(含三层)时,将临街建筑面向交通干线一侧至交通干线边界线的区域定为4a类声环境功能区。

(3)4a类功能区两侧距离划定要求见表5,4a类区主要道路情况见表6。

表5

4a类功能区两侧距离的划定要求

类别

源强类型

划分距离(m)

相邻功能区类型

4a类

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

1类区

2类区

3类区

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

1类区

2类区

3类区

表6

4a类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

声功能区类别

交通干线类别

交通干线名称

4a类

城市主干道

XX大道、XX路、迎宾路、XX大道。

城市次干道

XX路、XX路。

(二)其他规定

1.乡村区域。

(1)位于乡村的康复疗养区执行0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2)村庄原则上执行1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工业活动较多的村庄及有交通干线经过的村庄(指执行4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以外的地区)可局部或全部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3)集镇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4)独立于村庄、集镇之外的工业、仓储、物流集中区执行3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5)位于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参考GB/T15190第8.3条规定)内的噪声敏感建筑物执行4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2.其他区域。

(1)近期内区域功能与规划目标相差较大的区域,以用地现状作为区划的主要依据;随着城市规划的逐步实现,及时调整声环境功能区;

(2)未建成的规划区内,按其规划性质或按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结合可能的发展划定区域类型。

八、其他

(一)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二)本方案由XX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负责解释。

第四篇:XX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XX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根据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进一步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工作的通知》(X环办字[2019]XX号)要求,改善和提高县城声环境质量,有效控制我县城区噪声污染范围和水平,维护居民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安静,按照《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和XX省生态环境厅、XX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对XX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进行划分,制定本方案。

一、划分年限

本方案基准年为2019年。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根据城市规模和用地变化情况,可适时调整,原则上不超过5年调整一次。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范围为XX县城区及南、北开发区,县城范围依据《XX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确定,面积为22.23平方公里;开发区北区范围依据《XX经济开发区北区总体规划(2018-2035)》确定,面积为3.70平方公里;开发区南区范围依据《XX经济开发区-XX县新型建材工业聚集区总体规划(2014-2030)》确定,面积为13.33平方公里。其中《

XX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与《XX经济开发区-XX县新型建材工业聚集区总体规划(2014-2030)》存在部分重叠区域,面积约为7.0平方公里,范围为城乡总规中科创路-美利大道-锦泰路-滨河西街。总划分范围总面积32.26平方公里。

三、声环境功能区分类

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规定可划分为4类功能区,其中:

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四、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各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表1规定的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限值。

表1

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单位:dB(A)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间

夜间

0类

1类

2类

3类

4类

4a类

4b类

备注:

(一)表1中4b类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适用于2011年1月1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新建铁路(含新开廊道的新增铁路)干线建设项目两侧区域。

(二)在下列情况下,铁路干线两侧区域不通过列车时的环境背景噪声限值,按昼间70dB(A)、夜间55dB(A)执行:

1.穿越城区的既有铁路干线;

2.对穿越城区的既有铁路干线进行改建、扩建的铁路建设项目。

既有铁路是指2010

年12

月31日前已经建成运营的铁路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铁路建设项目。

五、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一)划分方案

因XX县城区内无符合0类声环境功能区条件的区域,此次不作0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分,1-4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如下:

表2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功能区编号/名称

边界或范围规定

1类区

XX片区

XX

XX片区

XX

XX片区

XX

XX片区

XX

XX片区

XX

XX片区

XX

XX片区

XX

XX片区

XX

XX片区

XX

2类区

XX小区

XX

XX片区

XX

XX片区

XX

XX片区

XX

XX片区

XX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功能区编号/名称

边界或范围规定

2类区

XX片区

XX

XX片区

XX

XX片区

XX

XX片区

XX

XX片区

XX

3类区

XX片区

XX

XX片区

XX

XX片区

XX

XX片区

XX

XX片区

XX

XX片区

XX

4a类区

XX片区

XX

XX片区

XX

4b类区

XX片区

XX

XX片区

XX

(二)其他说明

1.4类声环境功能区,交通干线边界线外一定距离内的区域划分为4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的确定方法如下:

(1)4a类区:城市快速路和城市主干路、次干路、规划的轨道交通线路相邻区域为1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为50m;相邻区域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为35m;相邻区域为3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为20m。当临街建筑高于三层楼房以上(含三层)时,将临街建筑面向交通干线一侧至交通干线边界线的区域定为4a

类声环境功能区。

(2)4b类区:相邻区域为1类声环境功能区的,距离为50m;相邻区域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的,距离为35m;相邻区域为3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为20m。

2.《XX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未划定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因此本方案未划定0类声环境功能区。本方案发布后至下次修订前设置的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执行。

3.《XX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中的未建成道路,建成前后分别按照各自道路等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4.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内的建筑工地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5.目前XX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正在修编,如国土空间规划成果与现有城市总体规划相比有较大变化,XX县人民政府将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适时对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进行修订。

六、划分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对环境噪声昼、夜间时间段相关规定,本方案“昼间”和“夜间”的时间段划分:昼间时段为6:00-22:00,夜间时段为22:00-次日6:00。

第五篇: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

附 件

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有效保护水资源,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以下统称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的保护和监督管理。

本办法所称水功能区,是指为满足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需求,根据水资源的自然条件和开发利用现状,按照流域综合规划、水生态系统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依其主导功能划定范围并执行相应保护和管理要求的水域。第三条 对水功能区实行保护和监督管理,应当根据其功能定位和分级分类要求,统筹水量、水质、水生态,严格管理和控制涉水活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第四条 国家实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和水功能区开发强度限制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严格控制对其水量水质产生重大影响的开发行为,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口设置和污染物排放总量,保障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和水生态安全,维护水域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

第五条 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水功能区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流域管理机构负责流域内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监督管理的综合协调,并对含有省界断面的水功能区(包括省界缓冲区)以及流域管理机构直接管理的河道(河段)、湖泊、水库的水功能区实施监督管理。其他水功能区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管理权限监督管理。

第六条 水功能区的划定应当协调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体功能区、土地利用、城市建设等相关规划的关系,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的程序和水功能区划有关标准。

水功能区分为一级区和二级区。一级水功能区宏观上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问题,主要协调地区间用水关系,长远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包括保护区、保留区、缓冲区和开发利用区。二级水功能区对一级水功能区中的开发利用区进行划分,主要协调用水部门之间的关系,包括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和排污控制区。

第七条 经批准的水功能区划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依据,应当在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节能减排等工作中严格执行。第八条 保护区是对源头水保护、饮用水保护、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水域。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等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和从事与保护无关的涉水活动。

第九条 保留区是为未来开发利用水资源预留和保护的水域。

保留区应当控制经济社会活动对水的影响,严格限制可能对其水量、水质、水生态造成重大影响的活动。

第十条 缓冲区是为协调省际间、矛盾突出地区间的用水关系、衔接内河功能区与海洋功能区、保护区与开发利用区水质目标划定的水域。

缓冲区应当严格管理各类涉水活动,防止对相邻水功能区造成不利影响。在省界缓冲区内从事可能不利于水功能区保护的各类涉水活动,应当事先向流域管理机构通报。第十一条 开发利用区是为满足工农业生产、城镇生活、渔业、景观娱乐和控制排污等需求划定的水域。

开发利用区应当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同时具有多种使用功能的开发利用区,应当按照其最高水质目标要求的功能实行管理。

第十二条 饮用水源区是为城乡提供生活饮用水划定或预留的水域。

已经提供城乡生活饮用水的饮用水源区,应当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优先保证饮用水水量水质。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含新建、改建和扩大,下同)排污口。

为城乡预留生活饮用水的饮用水源区,应当加强水质保护,严格控制排放污染物,不得新增入河排污量。

第十三条 工业用水区是为满足工业用水需求划定的水域,农业用水区是为满足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划定的水域。工业用水区和农业用水区应当优先满足工业和农业用水需求,严格执行取水许可有关规定。

在工业用水区和农业用水区设置入河排污口的,排污单位应当保证该水功能区水质符合工业和农业用水目标要求。

第十四条 渔业用水区是为保护水生生物养殖需求划定的水域。

渔业用水区应当维护渔业用水的基本水量需求,保护天然水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产卵场、越冬场、索饵场及主要洄游通道,并按照渔业用水水质要求,禁止排放对鱼类生长、繁殖有严重影响的重金属及有毒有机物。

从事水产养殖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控制水污染,确保水功能区水质达标。

第十五条 景观娱乐用水区是为满足景观、娱乐和各种亲水休闲活动需求划定的水域。

景观娱乐活动不得危及景观娱乐用水区的水质控制目标。第十六条 过渡区是为使水质要求有差异的相邻水功能区顺利衔接划定的水域。

过渡区应当按照确保下游水功能区符合水质控制目标的要求实施管理,严格控制可能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的涉水活动。

第十七条 排污控制区是集中接纳生活、生产废污水且对下游水功能区功能不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水域。

在排污控制区排放废污水,不得影响下游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城市综合整治措施,逐步减少排污控制区。

第十八条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发展改革、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对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做出修订。修订后的区划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提出局部调整建议,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并附具流域管理机构的审核意见。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发展改革、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国务院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会同有关部门对辖区内其他水功能区划提出补充完善和调整建议,报原批准机关审查批准,并报原备案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 设置取水口、入河排污口或者实施可能对水功能区有影响的活动,有关单位在提交的取水许可申请(水资源论证报告)、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河道管理范围内工程建设项目申请、防洪评价报告等行政审批申请文件中,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论证涉水活动对水功能区水质、水量、水生态的影响,提出预防、减缓、治理、补偿等措施。预防、减缓、治理、补偿等措施应当与取水口设置、入河排污口设置或者其他活动一并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在审查前款所列行政审批申请文件时,应当对其是否符合水功能区保护要求进行审核,不符合水功能区保护要求的,不予批准。

第二十条 流域管理机构应当会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报送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核定辖区内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同时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各级人民政府要把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完善入河湖排污管控机制和考核体系。

第二十一条 水功能区达标率未达到国务院或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的控制目标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并实施水功能区限期达标整治方案,通过截污控污、生态修复等工程和非工程措施,限期达到确定的控制目标。第二十二条 流域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水功能区保护目标、水域纳污能力、敏感水生态保护目标,以及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等规划要求,提出流域入河排污口布局规划或指导意见。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经批准的入河排污口布局规划或指导意见,编制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在实施河道整治、中小河流治理、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时,应当统筹考虑入河排污口的综合整治。

第二十三条 在江河湖泊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取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出具的入河排污口设置同意文件。

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审查和出具同意文件实行分级办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流域管理机构负责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查和出具同意文件:

(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需要设置入河排污口的;

(二)取水许可申请(水资源论证)文件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审批的建设项目需要设置入河排污口的;

(三)河道管理范围内工程建设方案审查文件由流域管理机构审批的建设项目需要设置入河排污口的;

(四)在流域管理机构直接管理的河道(河段)、湖泊、水库设置入河排污口的。

在含有省界断面的水功能区(包括省界缓冲区)内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应当事先征求流域管理机构的意见。

其他入河排污口设置同意的分级权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入河排污口需经设置同意部门验收,并取得排污许可证后方可使用。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对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及排污情况建立档案,并及时纳入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

第二十五条 向水功能区排污的单位应当于每年1月底前向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报告上一入河排污情况。两个以上排污单位通过同一入河排污口排放废水污水的,应分别报告。入河排污口暂停使用、永久封闭或者排污情况发生较大变化的,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应当及时向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六条 水功能区应当设立明显标识。含有省界断面的水功能区(包括省界缓冲区)以及流域管理机构直接管理的河道(河段)、湖泊、水库的水功能区的标识由流域管理机构设立,其他水功能区的标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设立。标识内容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毁坏、擅自移动水功能区标识或者挪作他用。

第二十七条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开展水功能区水量、水质、水生态监测和评价,建立水功能区监测评价体系。

流域管理机构负责组织流域内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的监测评价,对含有省界断面的水功能区(包括省界缓冲区)、流域管理机构直接管理的河道(河段)、湖泊、水库的水功能区水量、水质、水生态实施日常监测评价,对其他水功能区实施监督性监测。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管理权限,负责辖区内有关水功能区的监测评价。

流域管理机构与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实现水功能区的水量水质信息、入河排污口与污染源排污量等相关信息共享。第二十八条 流域管理机构负责组织流域内入河排污口监测,负责含有省界断面的水功能区(包括省界缓冲区)内的入河排污口以及由流域管理机构负责出具同意文件的入河排污口的日常监测,并对其他入河排污口实施监督性监测。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其他入河排污口实施日常监测,定期统计辖区内入河排污量、废污水量和减排量,监测和统计结果应当及时纳入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根据管理权限,对入河排污口实施巡查和监督检查,必要时可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联合监督检查。被检查单位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发现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水功能区控制指标的,或者水功能区的水质未达到其使用功能对水质要求的,应当及时报告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采取治理措施,并通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十一条 水功能区监测评价结果和限制纳污制度落实情况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地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整改。整改期间,暂停该地区建设项目新增取水许可和入河排污口设置同意。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予以通报批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由其上级主管部门、单位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法审批入河排污口设置的;

(二)不遵守水功能区管理和保护要求的;

(三)伪造或者擅自修改监测和评价结果的;

(四)不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第三十三条 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扩大入河排污口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处罚。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应当责令限期整改:

(一)未经验收的入河排污口设置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使用入河排污口排污的;

(二)拒不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的要求报告入河排污情况的。第三十五条 拒绝依照本办法规定接受有监督管理权的机关的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规定处罚。

第三十六条 在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中涉及防洪、抗旱、水污染防治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7年4月1日起施行。《水功能区管理办法》(水资源〔2003〕233号)同时废止。

下载垦利县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区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垦利县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区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垦利区从严管理演讲

    各位评委、同事们: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名从严管理的践行者》。 我是垦利区的一名普通职工,六年前,在我身边发生了这样一起安全未遂事件,班组职工小王进行抽油机尾轴承保......

    配电台区达标治理管理办法

    xx省电力公司 配电台区达标治理管理办法 (讨论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落实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全面推进配电台区达标......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规范广西水功能区的监督和管理,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青岛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

    青岛市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有效保护水资源,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

    A区管理办法

    为了完善采购部品纳入不良质量业绩(PPM)质量问题处置和管理工作,促进供应商品质改善,对采购部品PPM处于A区的供应商的处置和管理工作规定如下: 一、对年度内纳入不良质量业绩(PPM......

    张家界市水功能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张家界市水功能区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规范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

    建设五大功能区

    建设五大功能区,谋划全市科学协调发展 记者:十八大以来,重庆在推进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方面有何新举措? 孙政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五大功能区简介

    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简介: 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是北京市委、市政府为加快发展首都石化产业,壮大首都实体经济,促进首都南城发展作出的一项战略部署,也是深化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