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管理 重点
公共管理学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福祉的与公共利益的过程。
2.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是指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体系。3.新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是指以自利人为假设,基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其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管理范式。新公共管理的前提假设是:通过引入自由市场的竞争运行机制,政府能像私人组织一样合理利用资源,注重投入产出,提高效率。
课后题:
1.何谓公共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有何异同?
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异同 答: 同:公共管理是在公共行政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异:①传统公共行政相当程度是规范取向的。②公共管理的研究重点包括一般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职能;而公共行政的研究重点是讨论社会价值以及官僚与民主的冲突。③公共管理以研究问题为主;公共行政之研究范围包括所有足以影响政府运作之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层面的问题。④公共管理着重政府机关内部的运作情形;公共行政着重行政、立法、私法体系间之互动关系。⑤公共管理倾向于视管理为同类管理,或者至少使公共和私营部门的管理差异极小化;而公共行政更多地是夸大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差异。⑥公共管理更多地对中层管理者的实用性关注;而公共行政是政治或政策精英统治的观点。
4.何谓新公共管理?如何评价新公共管理?有学者认为新公共管理是新瓶装旧酒,你同意这一看法吗? 答:(1)评价:新公共管理既是西方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产物,又在一定程度上凸现出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
(2)同意。原因在于:原有的公共管理强调的是“政治与行政的二元化”,而新公共管理强调的是工具理性,主张的也是政治与行政的分离,未来的发展方向仍是更大的生产力。所以新公共管理是新瓶装旧酒,其内部核心的部分并没有得到改变。
7.以中国为例,分析中国公共管理现在面临的主要挑战。
答:挑战:(1)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商业组织越来越多的利用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介入到公共管理中;(2)透明化管理。中国现阶段的公共管理基本上还属于管制型的,应该向透明化趋势转换;(3)公共管理者的行动研究能力。作为政府管理的公共 1 / 9
管理,其范围会逐渐缩小。但整个公共管理的范围将会扩大并趋于复杂;(4)专业化路线。由于官僚层级,实际上是长官和下级之间的庇护、欣赏,而形成的业务合作模式也是比较盛行的;(5)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的互动。我国的公共管理应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平衡,以及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第二章
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者:指受国家和公民的委托,行使公权力,负责运用资源达成政府施政目标的人。在现代民主国家中,公共管理者是经法定程序进入政府,担任政府公职,行使公权力,并从事公务管理的公职人员。
课后题:
2.你认为在民主政体中,公共管理者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你是否同意《黑堡宣言》的作者对公共管理者角色的描述,为什么? 答:(1)角色:在民主政体中,公共管理者除扮演一般管理者的角色外,还扮演着保卫和提倡民主价值与公共利益的特殊角色。
(2)看法:赞同:执行与捍卫宪法的角色;人民受托者的角色;贤明少数的角色;平衡者的角色;扮演分析者和教育者的角色。
(3)原因:这一描述体现出了公共管理者与一般管理者的差异。差异在于: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多元制衡和自主性,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政府与市场。
4.什么样的公共管理者是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和成功的公共管理者?判断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是指公共组织中拥有优秀和忠实的下属以及高绩效团队的管理者 成功的公共管理者是指在公共部门中相对快速的获得提升的管理者。判断成功的标准:公共部门中晋升的速度
第三章
名词解释:
1.公共部门:是指一种与私营部门相对的重要组织形态,其是公共、政治决策的结果,而不是市场运作的结果,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范围不是由消费者的直接愿望决定的,而是由政府机构决定的,在民主社会,是由公民的代表决定的。
2.公共产品:指消费者偏好在市场上无法反映,需要由政府通过财政机制向社会提供,以满足公众的社会性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3.内部性问题:指政府行为主体由于其“经济人”特性,在政治市场中可能受权力、职位及其相关物质利益的驱动,而谋求个人效用最大化,从而导致公共选择的结果偏离公共目标的问题。
4.政府治理工具:指政府将其实质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路途和机制。
习题:
/ 9
3.你是如何认识和理解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职能的? 答:认识和理解:(1)提供经济发展的基础结构。(2)组织各种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3)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4)社会冲突的调整和解决。(5)保护并维持市场竞争。(6)收入和财产分配的调节。(7)宏观经济的稳定。
4.比较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和现在实行市场经济不同时期的政府职能变化情况。答:(1)职能重心的转变。从重政治统治职能、轻社会治理职能,重阶级斗争、轻经济建设,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职能方式的转变。从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由微观治理、直接治理为主转向宏观治理、间接治理为主;从重视计划、排斥市场转向把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
(3)职能关系的转变。理顺中心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理顺政企关系;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9.举例说明政府的寻租行为并分析寻租对社会政治、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答:(1)政府的寻租行为。寻租是指在某种政府保护的制度环境中个人寻求财富转移的活动,或者追求非生产性利润的活动。在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寻租者从政府那里寻到了某种特权,从而使某项资源具有垄断权,或者任何其他方面的政府庇护以保证寻租者按自己的意愿生产。
(2)寻租的负面影响①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②造成社会财富分配不公。③导致政治腐败。
第四章
名词解释:
1.SWOT分析:指通过了解组织自身的优势与弱势,掌握外部机会,规避威胁,从而制定良好战略的方法。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0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S, W是内部因素,0, T是外部因素。
习题:
3.公共部门为什么要重视战略管理? 答:原因(1)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2)公共部门角色的变化。(3)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挑战。(4)公共利益的挑战。
6.战略管理在公共管理中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答:作用(1)提供战略性发展方向。(2)指导资源配置的优先顺序。(3)强化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4)设定了追求卓越的标准。(5)提供了控制和评估的基础。
第五章
名词解释:
1.政策问题:指由政策制定者认定,进入政府议程而欲加以解决的公共问题。
2.政策问题的建构:政策分析者试图孤立和定义一个特定的问题,以便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包括问题感知、问题搜索、问题界定和问题陈述。
习题:
7.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很多,试分别予以分析。
/ 9
答:因素(1)政策问题的性质:①标的人口行为的分殊性。②标的人口的数目多寡。③标的人口行为需要调适的程度。(2)政策执行的资源。①人员。②信息。③设备。④权威。
(3)政策沟通。造成执行命令传达错误或沟通不良的原因有:①执行命令欠缺清晰性。②执行命令欠缺一致性。(4)政策执行人员的意向。(5)政府组织结构。政府组织结构对政策执行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①标准作业程序,即行政机关为有效处理繁杂的日常事务所发展出来的一套例行化的惯例规则。②执行权责分散化。(6)政策标的团体的顺服程度。(7)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9.何谓政策评估?政策评估有什么价值? 答:(1)政策评估的含义:政策评估是政策评估人员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有系统地收集相关信息,评估政策方案的内容、规划与执行过程以及执行结果的活动。
(2)价值:①继续或停止政策的实施;②改善政策的实施与程序;③增删特殊的政策执行策略与技术;④作为他处推动类似政策的参考;⑤作为分配各竞争政策资源的根据;⑥作为接受或拒绝某一政策所涉及途径或理论的基础。
第六章
名词解释:
1.科层制:指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根据纯粹理想型观点提出的一种高度正式化、严格的层级节制的人事组织体制。
2.组织设计:指对行政组织活动和组织结构的设计过程,其结果是形成组织结构,发挥组织功能。
3.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在不断学习与转化的组织,其学习的起点为组织成员、工作团体和整个组织。
习题:
2.公共组织存在着许多弊病,请对这些弊病予以分析。
答:弊病:(1)决策权威集中化造成管理的恶性循环。(2)专业分工原则的扭曲。公共组织科层体系的专业分工原则原是为发挥专才专用的效率结果,但也可能使垂直的权力斗争“水平化”。(3)制式化对组织效能的可能影响。(4)遏制组织学习。主要表现为:①学习动机的钝化。②偏好经验学习。③形成组织学习的断层。(5)科层价值与民主价值的冲突。(6)科层价值与人格成长的冲突。(7)防卫型的官僚人格。
3.探讨与分析公共组织设计与管理的一般原则。
答:(1)统一指挥,统一目标(2)分层管理,分权治事(3)职掌明确,权责一致(4)以人为本,人性管理(5)经济效能,讲求效率(6)适应环境,保持弹性(7)顾及平衡,协调发展
第七章
第7章公共组织中的领导
名词解释:
1.领导:领导是指领导者在各种环境中系统地影响组织成员行为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 9
2.领导权力:指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在实施领导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施行的强制性支配和控制力量。
3.转换型领导:指一种能够结合组织成员共同需求与愿望的组织变革过程。
习题:
2.何谓影响力?领导者影响力的来源是什么?
答:(1)影响力的含义
影响力是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以其身份和个性特征影响与改变他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能力。领导影响力是指领导者以其身份和个性特征有效地影响与改变被领导者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2)领导者影响力的来源
领导者影响力的来源可分为权力性来源与非权力性来源,具体分析如下:
①权力性来源是指影响力的来源是社会赋予个人的职务、地位、权力等,据此产生的影响力叫做权力性影响力,又称强制性影响力。权力性来源包括强制权、奖赏权、合法权和亲合权。
②非权力性来源是指影响力的形成与法定权力无关,是靠领导者自身的个性特征与作为为基础,并非外界所赋予的。据此产生的影响力称为非权力性影响力,又称自然性影响力,非权力性来源包括领导者的品格、才能、知识、感情等。
5.你是如何看待领导的权变理论的?试分析不同的领导权变理论以及对现实领导工作的启示。
答:(1)领导的权变理论的内涵
领导的权变理论是指主要研究与领导行为有关的情境因素对领导效力潜在影响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不同的情境中,不同的领导行为有不同的效果。
(2)不同的领导权变理论及其对现实领导工作的启示
最具代表性的权变领导理论主要包括艾凡雪维奇的情境因素说、费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豪斯的途径目标理论。其内容和启示分析如下:
1.艾凡雪维奇的情境因素说
这一理论认为领导者在选择与运用领导行为时,应注意下列四项情境因素:一是管理者的特性,二是部属特性,三是团体因素,四是组织因素。
对现实领导工作的启示:使人们认识到领导行为是领导者、部属及情境等因素交互影响而成的,因此领导行为的选择运用,应对各种情境因素加以考虑,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2.费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
认为领导者对其所领导的群体,若欲完成高度的工作成果,应随领导者本身的需要结构,以及在特定情境下的控制及影响程度而权变。
对现实领导工作的启示:使人们了解到领导效能的知识,领导者应如何选择领导行为,方能对部属产生影响,使组织发挥效能。这一理论对于部属生产力的提高及员工满足感的增进具有相当价值。3.豪斯的途径目标理论
一是领导者的功能为一辅助功能,即领导行为应能为部属所接受。二是领导行为对部属士气之激励
对现实领导工作的启示:可应用于支持领导者行为及部属满足间的关系,但不适用于对部属绩效的影响。途径目标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有能力预测和解释领导者的行为。
/ 9
第8章公务人力资源管理
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指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或应起的作用和用途,分为管理职能和作业职能两个方面。
习题:
5.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答:战略目标:(1)提高生产力;(2)提高服务品质;(3)促进组织变革;(4)建立组织文化。8.什么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如何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答:(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政策,其核心在于整合,将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战略整合在一起,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组织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好地服务于组织战略的实现。
(2)公共部门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八大重要因素:1.对人力资本管理的重视和政治承诺。2.人力资本管理部门的角色。3.整合与联盟。4.人力资源决策要以事实为依据。5.有目的地投资于人。6.机关制定的人力资本措施要符合组织的要求。7.授权的包容性。8.将个人、单位的绩效与组织的目标相结合。
第9章公共预算与财务管理
1.公共预算:指经过政治程序进行的国家资源配置活动。
2.零基预算制度: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新财政年度的实际需求为依据,而不考虑上一财政年度各项支出基数的一种预算
3.绩效审计:指在政府审计过程中,检查和判断政府计划和行动的预期结果和效益是否达到,以及立法或行政机关确立的目标是否适当的工作。
1.公共预算的性质和和作用为何? 答:(1)性质:
①反映了政府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选择。②反映了政府所提供诸多服务的优先权。③反映了为地方和全体选民,为效率、效能以及更大的公共目标而做出的决策的相对比例。④为公民提供了强有力的责任工具。⑤反映了公民对不同的税种和不同税率的偏好,以及特殊纳税人群体转移税收负担的能力。⑥对国家的整体经济发生着影响。⑦预算反映着不同个体、组织影响预算结果的相对权力。
(2)作用:①为达到施政优先次序、目标及政策所从事的资源配置;②通过税收和借贷(公债)筹措预算财源;③通过与货币政策的协同,以预算展现的财政政策稳定经济发展;④促使政府机关对预算资源使用达到效率、效能的运用责任;⑤控制支出的合法性、确实性并与政府决策相吻合; ⑥提供不同层级间资金转移的机制;⑦作为预算计划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工具;⑧经由财政的监督权,驱使政府机关使其计划实施更具经济、效率和效能。
2.政府预算的原则是什么?
答:政府预算的原则包括传统强调民主政治监督的预算原则与提升行政绩效的预算原则。具体内容如下:(1)传统强调民主政治监督的预算原则:①公开原则;②明确原则;③事前 6 / 9
决定原则;④严密原则;⑤限定原则; ⑥单一原则;⑦完全原则;⑧不相属原则。
(2)提升行政绩效的预算原则:①计划原则;②责任原则;③根据报告原则;④具备适当权力原则;⑤多元预算手续原则;⑥自由裁量原则;⑦预算时间弹性原则;⑧预算机关关联原则。
4.政府财务报告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答:(1)目的: ①作为衡量政府施政绩效的依据。②作为了解政府财务状况的判定标准。③作为分析工作业务成本的工具。④作为判断财务合法的依据。
(2)作用:①承诺与职务;②责任和回溯报告;③规划与授予信息;④生存能力;⑤公共关系;⑥事实与数字的来源。
第11章公共服务的绩效管理
名词解释:
1.绩效管理:指收集绩效信息,进行绩效衡量,设计与执行有效管理,推动绩效不断持续改进的整体活动和过程。
2.绩效评估: 指评估一个组织如何达成以及是否达成目标的系统化过程。
课后习题:
4.公共部门绩效管理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答:(1)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必须将所有的绩效都以量化的方式呈现,再据此进行绩效衡量。但公共部门则面临如何将公共服务量化的问题。
(2)功能相同的公共组织有地区性的差异,以同样的绩效指标来衡量组织之间的绩效,并不公平。
(3)如何订定与品质绩效有关的指标仍是绩效衡量的主要限制。
(4)绩效管理的成效,其主因之一取决于绩效指标的制定是否周延、是否合理、是否客观,是否能涵盖该组织的重要绩效。而负责订立绩效指标的人是否拥有这样的能力,就变得非常重要。
(5)绩效管理做得好不好、是否正确,有赖可靠的信息,如果所收集的信息错误,不够全面,就无法真正反映机关的的实际绩效。
7.影响公共部门绩效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1)外部因素:①政治因素;②经济因素;③社会因素;④地理因素;⑤科学技术因素。
(2)内部因素:①组织因素。第一,公共部门的设置;第二,职位的设置;第三,公共管理各环节的衔接;②人员因素。第一,人与事的关系;第二,公共管理者素质。
第13章公共管理的新策略
名词解释:
1.公共服务的民营化:指由市场或民间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及输送的过程。2.全面质量管理:指一种强调顾客中心、绩效中心、前馈控制、全面管理的现代化管理典范。
习题:
2.公共服务民营化有何优点和缺点?
优点:(1)成本降低。(2)提高服务质量。(3)选择机会的增加。(4)整合民间资源用于国家发展。(5)示范效果 缺点:(1)从其限度来看,由于政府部门与市场部门在本质上的差异,政府的许多业务 7 / 9
和服务很难民营化。
(2)民营化可提供的“信息的详细性”对于可以采用某种类型的民营化,亦均有不同限制。
(3)关于公共责任问题。(4)特许与贪污。(5)公共服务的不公正(6)规避巧用(7)管理问题
5.非营利组织对公共管理提出了什么样的挑战?
(1)公共行政与管理意涵的扩大(2)公共管理的价值(3)对公共服务的强调
(4)设计更民主、开放的公共组织(5)参与机制的建立
6.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为何?(1)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非营利组织主要是指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我国非营利组织中有两种类型:一是被称为自上而下的非营利组织,与政府改革相关联,在相当程度上是政府改革和政府职能社会化的产物。他们的社会资源主要来自党和政府的相关机构等受权力控制的垄断领域。二是被称为自下而上的非营利组织,他们与市场经济发展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经济、社会民主化进程有关。他们的社会资源主要来自市场、社会、海外等开放的竞争世界。
一方面,大量的非营利组织还很难真正成为独立于政府的自治组织,而一些具有独立性的社会自发组织被排除在法律体系之外,生存空间受限。另一方面,管理和社会监督机制很不健全,存在较严重的非营利组织的营利行为,影响了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度。
(2)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资源不足。②能力不足。③缺乏自治。④发展不平衡。
第14章公共管理中的责任与伦理
名词解释:
1.责任机制:是指旨在实现责任的一套制度安排或确保责任实现的途径,其核心是监督和制约。
2.职业伦理:是指人们在职业活动领域中所应遵循的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
习题:
2.如何理解民主政治便是责任政治? 答:民主有其基本特征,责任政治就是其中之一,民主政治便是责任政治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1)政府组织是由大众所创立,为了大众而设立,以及需要对大众负责;(2)责任是抑制公共部门权力的增长,维护民主的保障机制。
7.在中国,权力机构对政府监督的主要方式有哪些?权力机构的监督遇到哪些主要的困难?
答:(1)主要方式:①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②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决算;③审查政府的法规、决定和命令;④质询和询问;⑤视察和检查;⑥建议、批评和意 8 / 9
见;⑦受理申诉和检举;⑧罢黯职务。
(2)困难:①人大监督的认识还没有真正到位;②监督制度不完善;③现行一些体制不协调;④地方人大的自身建设不适应人大监督工作的需要。
9.分析“公民参与”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答:公民参与和公共管理的关系表现为公民参与对公共管理的促进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公民参与可以提高政府的代表能力和回应力;(2)了解公民意见;(3)向公民提供公共管理信息;(4)改善政府形象。
第15章企业型政府与政府再造
名词解释:
1.政府再造:指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手段的综合运用促使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能力的过程。
2.企业型政府:指在公共行政改革过程中运用企业家精神和企业理论改造传统运作方式,使其成为具有顾客至上、成本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政府。
习题:
4.如何评价企业型政府理论?
答:(1)积极意义
企业型政府理论提供了一个认识政府的新视角,在重新审视当代政府角色、正确认识政府职能等方面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该理论一经问世就在美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且对我国的改革实践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局限性:第一,公共企业家偏好问题;第二,公共企业家崇尚变革与创新,然而许多变革与创新未必带来组织的正面发展;第三,公共企业家有反传统的倾向,轻视存在了好几个世纪的价值与信仰。
6.20世纪中国政府改革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答:经验教训:(1)政府改革的被动适应性远远大于主动的前瞻性;(2)政府改革视角的偏狭;(3)缺乏对政府改革理论上的反思;(4)政府改革孤立于政治和社会系络;(5)效率主义改革典范的局限。
8.探讨中国政府改革的前景。
答:(1)我国政府改革面临的挑战:
①市场经济转型带来政府职能转变方面的挑战; ②市场经济建立带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挑战;③政府组织结构调整的挑战;④政府自身建设和政府运行的挑战;⑤如何通过启动政治体制改革来为政府改革提供动力的挑战。
(2)我国政府改革展望: 当前,政府治理状况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政府再造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大政府时代已经结束,小而能的政府是政府再造的目标。
当前的国际趋势和上述的现实挑战预示着中国政府未来改革的努力重点。我国政府如果能够正确地面对这些挑战,采取恰当的措施,那么政府就可以通过自身的改革,为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公共服务的改善、公民社会的建立,以及政治体制改革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平台,带领中国进入新纪元。
/ 9
第二篇:公共管理导论重点总结
第一章
绪论
公共行政学:是以国家行政系统为对象研究政府自身管理问题,希望自身管理问题解决为政府外部问题解决做保障 公共管理学:研究对象是多元治理主体在公共产品供给之间的合作行为。侧重点是公共产品的生产与运营。公共管理的定义:公共管理就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依法行使公共权利,有效提供公公物品和公共服务,以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
公共管理的特征:1公共管理在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到公共部门管上
2.公共管理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并不是将公共服务完全市场化
3.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强调最高管理者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核心
4.公共管理不完全等同于政府管理,它是与私营部门、非营利部门或个人相互合作的一种全新治理模式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合与责任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1.管理目标不同: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
2.管理权威不同: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
3.管理理性不同: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4.权力制约不同:制衡性与自主性
5.调控机制不同: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
公共管理公共性的内涵:1.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 2.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平等、正义、公平、民主、伦理及责任等方面 3.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公共权力的公共性充分体现了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 4.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公共管理的客体或对象是公共事务无疑它们均具有鲜明公共性
5.目标公共性
公共管理学产生原因:内因:财政危机、信任危机、治理危机
外因:科学技术进步、全球化趋势、社会民主化浪潮
“新公共管理”运动由英国首相撒切尔发起。主要内容:反对低效和浪费,实行私有化,以市场取代官僚组合字,将企业管理方法引入政府管理。在行政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在公共服务中坚持顾客导向。
代表人物及观点:①米尔顿·弗里德曼、哈耶克—“小政府理论”。②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流程再造理论”,对官僚制进行改造和超越 ③马克·霍哲 把绩效评估作为改进绩效的管理工具—政府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④戴维·奥斯本和德勒·盖布勒—“重塑政府理论”—《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新保守主义。
第二章 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
传统公共行政:效率至上
新公共行政:引入社会公平
新公共管理时期:经济、效率、效能
¥ 政府治理社会的三种制度模式:1.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国家对社会的管理主要是通过集权管理、权治管理及强制管理实现
2.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公共事务的管理成为目的,政府自身的管理则是出于更好的服务与公共事务管理的需要
3.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特征:1.服务导向而非控制导向 2.公公导向而非效率导向 3.公民本位而非政府本位 4.开放式行政而非封闭行政 5.德治和法制的有机结合
第三章
公共管理主体
公共管理主体 :公共组织(政府、非政府)、个体(公共管理者)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的区别:
1.活动目的不同。非:组织成员的私人利益 公: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 2.为社会提供的服务不同。非:各种不同的私人产品 公:公共产品,公共服务 3.管理对象不同。非:本组织成员 公:全社会的公共事务 4.活动依据不同。非:规章制度 公:国家法律
政府的组织结构和体制:
一、纵向结构也称层次结构,是指从中央政府机关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层次结构。决定纵向结构形成的两个重要因素: 1.管理层次:纵向结构的等级层次,有多少等级层次及有多少管理层次
2.管理幅度:指一级行政机关或一名上级领导直接领导和指挥下级单位和工作人员的数目
尖形结构、扁形结构
二、横向结构的一级政府可分为:一般权限部门,专门权限部门 组织体制:1.分级制是典型的层级结构,是指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各个层级的工作性质相同,但有隶属关系,业务范围随着层级缩小而下降的一种组织体制
2.分职制是指根据不同的业务性质、职能而横向划分若干部门,每个部门所管业务不同但所管范围大小基本相同的组织体系
政府失败的原因:
一、公共决策失效。1.社会实际并不存在作为政府公共政策追求目标的所谓公共利益
2.现有的各种公共决策体制及方式的缺陷
3.决策信息不完全
4.政策执行上的障碍
二、政府工作机构的低效率。1.缺乏竞争机制 2.政府机构及官员缺乏追求利润的动机3.监督机制的缺陷
三、内部性与政府扩张。公共部门为了其内部管理,需要发展他们的标准或规则,用来评价全体成员,决定工资、提升和津贴,预算分配等。这些标准或规则及内部性。
四、寻租。是政府干预的副产品,指政府利用行政、法律手段来阻碍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自由流动自由竞争,已维护和攫取既得利益。
民办非政府组织的分类:慈善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文化教育事业机构,财团机构,群众团体
第四章 公共管理权利与责任
公共管理权利的社会功能:1.公共管理权力对于利益冲突的调节作用: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以国家权力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管理权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管理权的性质。2.公共管理权力对于政治稳定的保障作用:公共管理权力对于政治稳定的保障作用,是国家权力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管理权力的基本功能之一 3.公共管理权利对于公众利益的促进作用:公共管理权力对公共利益的促进作用,是任何形式的公共管理权力的根本职能 公共管理责任:主观责任:忠诚、良知、认同
客观责任:职责和应对的义务
公共管理权力监控的机制:
一、内部监控:1.垂直监控:又称纵向监控,是针对公共组织内层系关系的一种监控机制,调整的是组织内部指挥与服从、命令与执行的关系,是公共组织机构按直接隶属关系自上而下和自上而下的双向垂直监控2.职能监控:又称横向监控,是针对公共组织职能结构的一种监控机构,是公共组织各职能部门就其主管的工作,在其职权范内对其他部门实行的监控。3.专职监控 :是指在公共组织内部设立专门的监控机构,负责对该组织内行驶公共管理权力的其他部门进行监控4.特种监控:是指对公共组织进行的专业性监控,如审计监控、物价监控等。其中,审计监控就是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特种监控的一种活动。
二、外部监控:1.立法监控:又称权力机关监控,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对公共组织及其活动实施的监控,它是层次最高,权威最大,范围最广,最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监控 2.司法监控 :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对公共组织机构及其活动实施的强制性的监控。3.政党监控:是公共组织外部监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组织监控的最重要的主体之一。4.社会监控:社会监控是指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权力行使过程的监控 5.媒体舆论监控:是指新闻媒体对公共组织及其成员的活动实施的舆论监控。
第五章
公共管理职能
公共管理职能的种类:
一、从政府管理的领域划分:
1.政治职能。包括军事保卫职能、镇压与治安职能、民主建设职能
2.经济职能。包括宏观调空只能、市场监管职能、公共服务职能
3.文化职能。包括发展科学技术的职能、发展教育的职能、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发展体育卫生事业的职能
4.社会职能。包括社会保障只能、社会福利只能、社会救济职能、社会服务职能
5.民生职能。包括就业问题、就医问题、最低生活保障问题。二从政府管理的性质划分: 1.统治性职能。2.管理性职能 3.服务性职能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职能:社会服务功能、社会沟通功能、社会调解功能、社会缓冲功能 西方国家公共管理职能的演变:
一、自由放任主义 ①政治职能占据中心地位 ②在经济和社会职能方面,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正侧,公共部门起维护社会和市场秩序的守夜人角色 ③处于对整体利益的考虑,公共部门应该向社会提供某些类型的公共商品。
二、国家干预主义 ①政府权力体系迅猛扩张,“行政国家”取代“守夜人”成为各国政府职能体系发展的主流趋势 ②各国公共部门政治职能总体上机一部加强 ③在经济和社会职能方面各国普遍采取积极干预的职能模式
三、新古典主义 ①政治职能的对内统治职能尤其是暴力镇压职能相对弱化,而民主监事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②政府经济职能范围收缩,市场机制增强。③政府经济职能目标转变,将重点由凸显“充分就业”转向控制通货膨胀,有经济高增长转为稳定适度增长。
四、“社会人”政府 ①政治职能相对减弱,保持社会稳定的调节职能趋于加强 ②政府承租了更多的经济职能,并作为公共管理职能的重点 ③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逐步扩大
第六章
公共管理决策
决策理论1.规范决策理论(基于“经济人”假设理论提出的)2.行为决策理论(有限理性,满意标准)3.渐进决策理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经过逐渐修补的渐进过程实现的)公共管理决策类型:①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②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③确定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确定型决策:在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决策者知道自然状态的发生,每个方案只有一个确定的结果
不确定型决策: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决策者不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也不知其发生概率
风险型决策:随机决策。自然状态不止一种,决策者不知道那种状态会发生,但知道种类及概率)
④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战略决策:具有指导意义的,带有方向性的,与整个国家与社会发展远景有关的重大决策
战术决策:实现组织各环节高度协调和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为解决某一具体管理问题或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所做出的决策 影响范围小,短期的)
⑤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常规决策,指所解决的问题是重复出现的例行问题的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指所涉及的问题是例外问题的决策)
⑥初始决策和追踪决策 公共管理决策体制:①信息子系统:是由掌握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组成的,主要从事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和传递等活动②咨询子系统主要是由各类专职试兼职等决策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组成③决断子系统:由拥有决策权的机构和人员组成,其他系统都是在决策系统的领导下进行的④执行子系统:由公共管理决策执组织和人员组成,主要是通过从事指挥、沟通协调活动促进决策目标的顺利实现⑤监督子系统:通过对决策的指定和执行实施全面的监督,对于在执行过程中与预先设定路线不相符的决策子系统迅速做出反应,是决策者能够及时得到调整,从而保证公公决策的顺利实施。
公共管理决策程序:
一、公共管理决策问题分析
二、公共管理决策目标的确定。(外部目标和内部目标的划分依据是涉及的内容范围)
三、公共管理决策方案拟定。(应变性决策方案,包括应急性决策方案和预防性决策方案)
四、公共管理决策方案选择。(选择决策方案的标准:价值标准、满意标准、期望值标准)
五、公共管理决策的执行。
六、公共管理决策效益评定。(评定原则:宏观决策效益和微观决策效益的统一、当前决策效益和长远决策效益的统一)
第七章 公共管理绩效
美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发展过程:1.效率阶段。“好政府”强调效率
2.预算阶段。通过预算推动政府绩效
3.管理阶段。联邦政府生产力测定方案
4.私有化阶段。经济复兴计划,缩减政府自身规模和职责5.重塑政府阶段 绩效管理基本流程:绩效计划→绩效指标体系建构→绩效管理实施→绩效评估→绩效反馈→绩效评估结果应用→绩效计划 依据绩效评估的时间长短可以分为短期评估(一年一度)、中期评估(1~5年)与长期评估(针对战略性工作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绩效评估的历史演变: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
早期积累时期。实践经验的基础性积累过程逐渐丰富了绩效评估的内容。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 绩效评估的效率评估时期。主要特征:以政府效率为中心聚焦政府公共产出与效率,注重对政府预算的评估和政府管理结果的评估。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开始 结果评估时期。主要特征是重视公共部门的工作结果,其主要关注的焦点是政府公共产出的质量、结果与公共满意度。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以公民导向为中心成为强化责任的管理机制与管理制度。绩效评估逐渐被绩效管理所替代。多元评估主体的选择:政府部门主体:(上级主管部门和部门自身)、社会评估主体(公民群众、社会团体、新闻媒体)、独立组织评估主体(咨询机构或专家团体)4E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经济指标、效率指标、效益指标、公平指标
第八章
人力资源特性:
1、人力资源的时效性和时代性。指人力资源受时间影响和限制。
2.人力资源的再生性和持续性指人力资源可以基于人口的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得以再生和持续
3.人力资源的生物性和社会性指人力资源与人的自然生理特性和社会生活特征相联系
4.人力资源的智力性和能动性。指人力资源能够有意、有目的的进行知识积累、技术更新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各种选择
5.人力资源的稀缺性和增值性。指人力资源是组织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宝贵财富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1.准备阶段,即“我们目前的状况怎么样”其一,外部环境的调查分析主要是对公共部门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社会等信息的洞察。其二,内部环境包括公共部门的战略目标、组织环境和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结构等。其三,调查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流动情况
2.预测阶段,即我们的“目标具体是什么”。对公共部门在未来某一时期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进行预测。需求预测包括专家估计法和统计预测法,供给预测包括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人力资源供给
3.实施阶段,即“我们怎样做才能实现目标”
4.评估阶段,即“我们做的怎么样”。可通过人力损耗指数、留任率等指标评估 工作说明书:描写某一职位工作内容、职责、工作环境、工作关系以及任职资格的书面文件。工作分析的结果就是工作说明书。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工作描述,也叫工作说明,反映的是与职位的相关情况,包括职位标识i、职位概要、履行职责、业绩标准、工作关系、使用设备、工作环境条件。二,工作规范。也叫任职资格,反映的是对从事这个职位的人的只是潜能、能力及其他个人特征的要求,包括一般要求,生理要求,心里要求
招聘的方式:1.面试。
2.心理测验。
3.评价中心(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筐测验、结构化面试、管理游戏、角色扮演、演讲、案例分析、事实判断、模拟面谈等)
第九章
公共财政管理
公共财政管理的总体目标:总体目标是保证公共财政职能的全面履行。具体而言有三大目标,即追求效率、实现公平和保持稳定。首先,通过公共财政管理,旨在向公众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满足社会公共的需求,依据市场效率原则,实现整个社会资源和要素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最佳分布,实现政府支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市场效率损失最小化的有机结合,进而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均衡发展。
其次,通过公共财政管理,运用税收、公共支出等手段有效地对国民收入、社会财富和社会福利进行再分配,通过转移支付、缩小收入及财富积累上的分化与差距,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为社会最贫困阶层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实现社会基本公平。
再次,通过公共财政管理,有效地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及国际收支平衡,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
公共财政管理的三大目标之间既统一又矛盾。统一是他们都以效率为前提条件,只有真正实现了效率目标,才能更好的实现公平目标和稳定目标;矛盾是因为效率目标的实现有时会损害公平目标的实现,而公平目标的实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效率目标的实现。
公共预算的模式:1.分项排列预算模式。产生时间早,管理方式较简单。以预算支出的若干特定目标为核心,采用分项排列的方法依次列出特定目标的预算资金,由拨款机构加以拨付。
2.设计计划预算模式。
3.目标管理预算模式。4.零基预算模式。从理论上说,每种政府计划和活动应在新的会计归整于零,重新开始。意味着各机关应致力于追求现行计划的效率和效能,同时也应提升计划消减或裁并的可能性。
5.绩效预算模式
编制程序:1.由高层管理者提出基本目标和总原则 2.责成下级部门将赋予他们的目标具体化并形成一揽子决策
3.对备选方案分别进行排序确定优先项目,排列的顺序依次为终止、保持最低限度、缩减、维持、扩充4.由高层管理者选定方案。公共预算的执行:包括收入执行、支出资金拨付和预算调整 公共收入构成:1.税收
2.公债
3.公共收费
4.国有资产收入(经营性国有资产主要有:利润上缴收入,股息红利收入,租赁收入,承包上缴利润收入)公共物品管理
税收与公债的区别:
1、自愿性 税收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公债的发发行和认购以价值规律为活动的基础,是建立在资金持有者——企业或个人自愿购买的基础上的。
2、灵活性
税收的征收的需要根据有关法律预先规定,不能随意改变,具有固定性;公债的发行规模、发行时间、偿债方式、期限、利率、等都可以根据国家公共收入的需要灵活的加以调节,因而具有灵活性。
3、有偿性
税收无需偿还,具有无偿性;公债取得的收入必须按规定的方式和期限归还,同时支付一定的利息,因而具有有偿性。
第十章
公共物品的分类:1.纯公共物品,凡是能够严格满足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特征的公共物品。如国防外交2.准公共物品,凡是不能严格满足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分为俱乐部产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却可以轻易做到排他),公共资源(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却无法有效排他)3.混合产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是不完全的
公共物品的特性:1.消费的非竞争性。指增加一个消费者并不减少任何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
2.收益的非排他性。指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厂商排除在公共物品受益 的范围之外
3.效用的不可分性。指公共物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
林达尔均衡: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公共物品或服务边际效益的大小捐献
自己应当
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费用,则公共物品与服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最有效的最佳水平PPP供给模式: 含义: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以伙伴关系充分协作的结果.优点:1.公平与效率结合:在非纯公共物品的提供中引入私人投资,不仅仅是对政府投资不足的补充,更重要的是引入私营模式的管理技术,从而增加了效率。
2.双负责机制:通过ppp模式,政府与私营部门在契约基础上建立全程合作关系,双方共同对整个供给过程负责
3.合理的风险分担结构:ppp模式早在公共项目的初期就可实现风险分配。
第十二章、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分类:根据危机发展速度分类:1.龙卷风型危机。即危机发生后会很快平息,不会给社会带来长期影响
2.腹泻型危机。这种危机发展酝酿有一个过程,但爆发后很快结束3.长投影型危机。爆发具有突然性,但其后续影响深远,长时间内难以平息
4、文火型危机。这种危机来的慢去的也慢。
根据公共危机后果的严重程度分类:
1.一般危机事件。影响局限在基层范围,可被县级政府所控制
2.较大危机事件。后果严重,影响范围大,发生在一个县以内或是波及两个县以上,超出县级政府应对能力,需要动用市有关部门力量方可控制
3、重大危机事件。规模大,后果特别严重,发生在一市以内或是波及两个市以上,需要动用省级有关部门力量方可控制。
4、特别重大危机事件。规模极大,后果极其严重,需动用全省的力量甚至请求中央政府增援协助方可控制
公共危机管理内涵:指公共组织为消除或降低公共危机的危害性,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
秩序,对公共危机事件进行预防、回应和处理的管理过程。特征:可预防性、开放性、应急性、不确定性、综合性、国际性
公共危机发展周期:五个发展阶段: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解决期、善后期
罗伯特 希斯的四阶段论,又称4R模型。①减少阶段,指减少危机发生后的冲突程度②预备阶段,指在危机发生之前做好应对和恢复准备③反应阶段,指危机发生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遏制危机发展的势头,运用各种资源和管理方法解决危机,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④恢复阶段,指一旦危机情景得到控制,应随即着手恢复工作,并就危机处理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危机管理工作,修订危机管理计划
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
一、预防阶段:
(一)加强预测预警
(二)降低社会的脆弱性
(三)提高社会的恢复力
二、准备阶段 :
(一)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
(二)应急预案的编
(三)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四)加强公共安全教育
三、响应阶段:三个目标: 一是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二是最大限度地减轻危机所造成的财产、经济损失; 三是严防次生灾害的发生。
四、恢复阶段:内容:
1、消除公共危机的社会影响。
2、减轻公共危机造成的环境影响。
3、降低公共危机的经济影响。
4、消除公共危机的心理影响。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应对机制:
(一)决策机制:就是要求组织在有限的时间、资源、人力等约束条件下完成应对危机的具体措施。
2、方法:(1)危机事前决策法:罗伯特.希斯(2)危机事中决策法(3)危机专家紧急咨询决策法
(二)处置机制:
1、救助性措施。这项措施基本原则是:先避险,后抢险;先救人,后救物。
2、控制性措施。危机发生后,管理部门应当对危险源、危险区域和所划定的警戒区逐层实施静态控制,同时进行交通管制以实施有效的动态控制。
3、保障性措施。危机发生后,基础设施部门应及时修复被损毁的公共设施。
4、预防性措施。危机管理部门不仅要减轻已经造成的损害结果,还要对有关的设备、设施以及活动地潜在的风险进行排查,并取有效的预防性措施。
5、动员性措施。必要时,危机管理部门可紧急征用企业、社会所储备物资、设备、设施、工具。
6、稳定性措施。危机管理部门应该协调国家执法机关,采取有效的稳定性措施,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为危机处置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7、协调性措施。危机管理者应建立规格较高的危机协调中心促进各方合。
(三)社会动员机制:原则:(1)社会动员要依法动员。(2)社会动员要遵循有条件的强制性原则。公共危机管理的前置机制:
(一)预警机制:
1、内涵: 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指公共组织整合资源,有效预防、应对公共危机发生的机制。
2、构成:(1)监测系统: ①信息收集子系统 ②信息加工子系统:信息整理、信息识别和信息转化 ③决策子系统 ④警报子系统(2)咨询系统:(3)组织网络:(4)保障系统:
(二)信息报送机制:分为三类:信息通报:信息自上而下流动。信息交流:信息横向流动。
信息报送:信息自下而上流动。
1、信息报送的涵义:是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收集、报告、传递危机信息的活动。公共危处置的延展机制:
(一)恢复重建机制:注意事项:
1、恢复重建必须要避免二次灾害的发生。
2、恢复重建机制中还应注意促使人们总结教训,加深对公共安全问题的认识,进而提高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
3、恢复重建要着眼未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机遇,如果人们善于化危机为转机,那么,恢复重建就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危机化为转机取决于“两个效应”的发挥:一是学习效应; 二是后发效应。
(二)调查评估机制 :1.调查评估的涵义:是对危机及其预防和处置所进行的考察,目的是获取必要的相关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评价与判断。
2、原则:(1)客观性原则(2)独立性原则(3)规范性原则(4)公众参与性原则(5)目标导向性原则
第三篇:公共管理概论重点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10×1分=10分)
二、多项选择题(8×2分=16分)
三、填空题(10×1分=10分)
四、名词解释(5×3分=15分)
非盈利组织:定义:具有法人资格、以公共服务为使命,享有免税优待、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盈余不分配给内部成员,并具有民间独立性质的组织。
基金会:定义:是一种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有其自己的基金,由其受托人或董事管理,以维持或协助教育、社会、慈善、宗教等公共服务目的,而且提供补助金的公益性组织。
公共事业:公共事业组织是依照一定的规则,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组织。
公共事业组织:定义:公共事业组织是依照一定的规则,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组织。
公共事业决策:决策定义:决策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行动方案,并准备实施的活动,也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公共事业激励:含义:公共事业管理者针对成员的需要,采取某些手段,激发人们为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目标积极自觉地行动的过程。
公共事业协调: 定义:公共事业协调是指公共事业组织机关及工作人员运用各种方法,调整系统内部个组织之间、人员之间、管理活动个阶段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与其外部环境、管理对象之间的关系,以便和谐合作的达成管理目标。
公共事业战略决策:是指公共事业组织为了能在社会中获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针对动态变化的社会环境所制定的长远发展规划。它是公共事业组织的最高层根据公共事业的发展目标、资源状况和外部环境而制定的,指明了整个公共事业组织的发展方向。
公共事业监督 :公共事业监督是指管理系统内外监督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运用适当的监督手段对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管理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保证组织作业程序和工作制度全面、准确、有效地执行,以使系统各环节的管理活动更加规范合理,从而推进组织目标的达成。
五、简答题(4×4分=16分)
1、根据公共价值与私人价值的不同取向,可以把人分为哪几种
①为公共利益而调节私人利益的公共价值的追求者;
②享受公共利益而不愿“让渡”部分私人利益的公共价值的搭便车者;举例:逃票攻略
③以损害公共利益为代价而使私人利益无限膨胀的公共利益的破坏者。
2、政府将一部分公共物品供给交给公共组织的原因
3、公共事业领导应具备的能力:
形成组织远景的能力
定义组织使命和宗旨的能力
制定战略和目标的能
建立组织文化的能力
建立制度和系统的能力
.执行任务的能
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建立交流和联系的能力
4、公共事业决策的程序:识别问题,诊断原因。确定目标,制定标准。制定可供选择方案。评估比较选择方案。实施方案评价效果。反馈偏差。
5、公共事业激励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1、目标认同原则
2、公平公正原则
3、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原则
4、随机制宜原则
使公共事业组织中的人们认清形势。
使决策更加合理。
6、公共事业管理中沟通的作用:
促进公共事业组织各部门协调发展。
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统一公共事业组织成员的行为。
促使公共事业组织成员更加自觉地遵守各种社会规范。
7、公共责任在工事业组织中被重视的原因
公共事业的公益性质决定了公共事业组织的公共责任
公共事业的产生途径要求公共事业组织承担相应的公共责任
公共事业的运作机制要求公共事业组织承担相应的公共责任
公共事业环境压力也使公共事业组织必须强化其公共责任
8、事业管理的监督方式:
第一道防线:来自政府的监督。
政府采取认证制度来监督。
第二道防线:来自独立第三方的评估。
第三道防线:非营利组织的同行互律
第四道防线:媒体与公众的监督
第五道防线:非营利组织的自律
六、比较题(1×8分=8分)
1、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政府管理、公共管理的区别(3题)
2、①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公共事业组织。
3、②公共事业管理客体是公共事业,收益对象是社会公众。
4、③公共事业管理内容集中概括为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社会利益。
5、④公共事业管理职能是对公共事业调节控制,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
6、⑤公共事业组织的工作绩效,要以社会效益作为标准尺度。
与企业管理:①管理目的不同:公益性/营利性
②管理的运行轨迹不同:法律轨道/利益轨道
③物质资源来源不同:
收入、政府补助、捐赠/投资的回报
④绩效评估不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与行政管理:①管理主体不同:公共事业组织/政府机关
②管理方式不同:
协调讨论的方式/命令与服从的方式
③管理的直接性和间接性不同:
直接性管理/间接性管理
④管理的独立性不同:独立性/非独立性
⑤阶级性与社会性不同:社会性/阶级性
二.公共事业组织领导者与工商企业领导者的区别
同:都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任期:有任期/无任期。
2、工资:来源国家财政/来源企业利润。
3、自身素质:讲究政治素质/讲究经营管理素质。
4、工作方式:公开/隐蔽。
5、人事权限:权限受到限制/相当大的人事自主权。
6、大众传媒:接触多/接触不多。
7、绩效评估:社会效益/利润。
8、公共监督:受到各方面监督/个人行动自由
七、论述题(2题,共25分)
一.事业组织存在的意义
1.推动社会创新与思想创新。
2.提供社会福利。
3.丰富文化生活。
4调适社会生活。
5.传承社会文明。
6.促进自我实现。
1、在公共事业管理中会遇到那些障碍,如何提高沟通的效果
2、面对公共事业组织中的腐败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
3、公共事业组织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第四篇:公共管理学重点
公共管理学考试重点
公共管理
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的性质:
1、公共管理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
2、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对社会的治理的主要责任。
3、公共管理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
4、公共管理强调多元价值。
5、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
6、公共管理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
7、公共管理以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8、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公共管理学的特质(特点)
1、公共管理是以整合性的概念。
2、公共管理是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部门。
3、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焦点。
4、公共管理不完全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
6、公共管理关注政府改革和政府再造。
7、公共管理是以科际整合的研究领域。公共管理的特质以及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
1、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公共管理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具有公权力,私组织则没有。
2、多元制衡与自主性。公共管理只有有限的管理自主权但却有着复杂的政治界面,而私部门管理则由相对充分的管理自主权。
3、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
4、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对于政府而言,凡是法律未允许的便是非法的。而对于私领域的管理而言,法无禁止即自由。
5、政府与市场。
6、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政府理性往往是多元的,而私部门的管理大多为工具的经济理性
作为公共管理者的特殊角色
1、执行与捍卫宪法的角色。公共管理者在任职时就已宣誓要护宪和行宪,这是公共管理者的天职。
2、人民受托者的角色。公共管理者受人民的委托,在治理过程中扮演正当与重要的角色,不能屈服于强烈短视的压力,应考虑长远的全民利益。
3、贤明少数的角色。公共管理者要扮演贤明的少数,而不是随波逐流追求时尚的多数或有权的少数。
4、平衡论的角色。公共管理者必须对外在环境有回应或反应,也就是要以维护公共利益及宪政运作为职业。
5、扮演分析者和教育者的角色。公共管理者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提出合理的说明并尽量将人民纳入自己的治理过程,以增加民选领导、民意代表、所有在治理过程中的参与者。
总之,公共管理者在民主治理中应扮演重要的、有价值的、正当的角色,而不能将自己混同于一般管理者。
第三章 公共部门的角色(重中之重)
第一节 公共部门的性质与需要 为什么需要公共部门
1、市场机制导致资源的有效利用的要求是以竞争因素与产品市场的条件为依据,要获取这些条件,就需要政府的调节及其它措施。
2、在那由于成本降低而使得竞争变得无效的地方,也需要政府调节。
3、没有政府所提供的法律结构的保护与执行,则市场活动所需要的契约安排和交易就会无法存在。
4、某些具有生产特点或消费特点的货物,即使排除了竞争上的原因,也无法通过市场得到供应,需要政府来解决。
5、因市场体制与通过财产继承权转移而导致的收入和财富分配,须进行社会价值的调节。
6、市场机制,未必带来高就业率、稳定的物价水平和社会期望的经济增长,需要公共政
策。
7、从公共和私人的观点看,估价将来消费所需的贴现率是不可能的。马斯格雷夫的观点为公共部门的经济存在提供了好的注解。第二节 市场机制、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失灵是指因市场缺陷而引起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市场失灵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市场机制无法将社会资源予以有效配置;二是市场经济无法解决效率以外的非经济目标。概括起来,市场失灵的表现主要有:
1、公共产品的提供。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是以消费者的偏好为依据的,对于消费者偏好在市场上反映不出的商品和服务,市场则根本无法进行资源的分配。这种消费者偏好在市场上反映不出的商品与服务即是公共物品。
2、市场经济中的垄断。市场实现资源配置优化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竞争存在与不存在垄断的现象。所以就需要政府针对因垄断或其它竞争性因素的存在所引起的竞争的不完全性,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竞争的有效性。
3、市场经济的外部性。市场机制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但市场经济也会造成资源配置的障碍。生产者的生产活动或消费者的消费活动所产生的外部经济效应都会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导致市场不足或过剩。对此,政府有必要发挥作用。
4、市场波动与经济的不稳定性。市场从来就含有不稳定性。它的发展始终是以周期性的增长形势进行的。对此,市场自身无法实现自动的调节,而需要政府来发挥作用。
5、市场经济下的收入不平等。以市场机制为前提的收入分配,是由市场上的力量关系、个人能力、继承财产的多少、利用教育机会的可能性以及在社会上的灵活性等方面决定的。因此便产生了各种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无论是从社会公正、社会稳定,还是从经济效率来看,均是不理想的。而需要政府进行无损于资源最优分配和经济效率的收入再分配。总之,市场的作用是自发的和滞后的,它是以资源的极大浪费为前提的,这就需要市场之外的主体进行调节,以克服市场自身的不足,以充分发挥市场的优势。第三节 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概括起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的或基本的角色或职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经济发展的基础结构。政府为市场经济的运作提供基本必需的制规则以及框架。它们包括:界定和保护产权、契约的执行、法律和秩序的维持等。没有游戏规范经济生活的框架,经济体系的运行是不可能的。
2、组织各种各样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公共物品的特性使得私人部门很少去提供,对此,政府必须介入。
3、公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这公有资源与我们的生活甚至与生命息息相关,但纯粹的市场调节将使得共有资源不可避免地导致公有的悲剧,需要政府通过管制措施来加以保护。
4、社会冲突的调整和解决。政府存在的一个基本理由在于解决或消弭社会中的各种冲突,以维持社会的稳定。
5、保护并维持市场竞争。政府必须有所作为,努力使垄断行业更有竞争力或者对垄断者实施管制,以保证市场有效性所需的竞争。
6、收入和财产分配的调节。市场经济是会产生不平的结果的,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需要社会有一种公平再分配的机制。
7、宏观经济的稳定。在市场经济中,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不会自动出现,政府的作用就在于通过公共政策的干预以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在我们看来,上述七个方面的职能是政府的基本职能,称其为基本职能是指这些职能是普遍的,甚至是跨时空的。当然政府职能的范围、政府作用的强度、为实现这些职能所采取的公共政策和治理供给会不断发生变化的。第四节 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
(一)治理工具。是指政府将其实质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路径和机制,政策工具是政府治理的核心,没有政策工具,就无法实现政府的目标。当地政府的治理工具有哪些呢?政策工具包括:政府部门直接提供财货与服务;委托政府其他部门提供;契约外包;经营特许权;补助或补贴;抵用券;市场运作;志愿服务;自我协助;政府贩售等。学者林德和彼得斯认为,政府治理工具是多元性导向行为等四种。这四种行为可由同一领导者依情景的。主要有:命令条款;财政补助;管制规定;的不同而选择采行,而对于情景因素的考虑,只要有税收;劝诫;权威;契约等。三类:
1、部署的特性。包括部署本身的能力、需要和第五节 政府失灵 动机等。
2、工作环境的特性。包括部署的工作和工作所谓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机制团体等。
3、组织因素。包括对部署工作的约束程度、存在的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紧急情况、稳定的情景等。豪斯的途径目标理论所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形。一般说出的领导行为较具弹性,依情景因素的不同而选择适来,政府失灵的类型和原因在于以下当的行为,各种领导行为在不同情景下考虑不同的选几个方面: 择。
1、成本和收益的分离:过剩和成本过高。政府活预算: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达成政动缺乏价格的指引,这使得政府产生的价值同生治、经济和社会目标,依据国家之施政产它的成本决裂,这种决裂意味着资源浪费的可方针,以国家整体资源与国民负担能力能性大为增加。实际上,政府活动的一个趋势就为评估基础,所预定的公共财政的收支是明显的多余成本。计划,也即经过政治程序所为之的国家
2、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低质的政策。由于理性选资源配置。民的无知、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等级制阿克西罗德认为,政府预算的功能在和官僚制本身的障碍、政治家的偏好等因素,使于: 得政府的公共政策并不能反映公共的利益,也不
1、为达到施政优先次序、目标及政策所从事的资源符合有效来的资源配置。配置;
3、内部性问题。公共组织为了进行起内部的管理,2、通过税收和借贷(公债)筹措预算财源; 需要发展它们的标准或规则,这些标准或规则即
3、通过与货币政策的协同,以预算展现的财政政策内部性,即用来评估机构的运行和机关人员的行稳定经济发展; 为。正如外部性因素对市场经济的影响一样,内
4、促使政府机关对预算资源使用达到效率、效能的部性也同样影响着政府 运用责任;
4、政府组织的低效率。政府是唯一拥有合法暴力
5、控制支出的合法性、确实性并与政府决策相吻合; 的机构,是名副其实的自然垄断者,垄断同样在6、提供不同层级间资金转移的机制; 政府部门造成了低效率。
7、作为预算计划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工具;
5、另一种分配的不公正。由政府活动产生的分配
8、经由财政的监督权,驱使政府机关使其计划实施不公平,通常不是集中在收入或财富上,而是集更具经济、效率和效能。中在权利或特权上。由于政府的公共政策本质上公共预算的原则 涉及到价值和权利的分配问题,而这种再分配都德国学者纽·马科思认为公共预算包括八点原则:公给不公正和滥用职权提供了机会。开、明确、事前决定、严密、限定、单
一、完全和不
6、寻租。寻租是指在某种政府保护的制度环境中,相属等。美国前预算局局长史密斯所倡议的新预算原个人寻求财富转移的活动,或者追求非生产性利则有以下八项:计划原则、责任原则、根据报告原则、润的活动。寻租行为的结果是导致社会资源的浪具备适当权力原则、多元预算手续原则、自由裁量原费。则、预算时间弹性原则、预算机关关联原则等。
7、政策执行的无效率。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因素政府预算制度及其评估 的存在导致公共政策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导致
1、单式预算: 政府的无效率。特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
8、所有制残缺。“国家干预是造成产权残缺的根缺点:科目不分类无法提供政务活动记录.。成本无源,管制导致所有权的残缺,所有者的残缺程度法核算。经常帐目与资本账目无法区分,无法提供政与管制的程度呈正比。府经济扩张依据。预算平衡无法应付经济不稳定。第六节 矫正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策略
2、复式预算
(一)市场的自由化、促进化和活泼化 重点考量因素:
1、国内局势
2、全球化影响及政府 战略性选择。
(二)诱导机制与政策 特征:明确资本形成来源以及公共资本动向。经常与诱导机制主要包括以下手段:1供给面的赋税手资本预算分开,可考核支出,剩余资本用于投资。不段 2需求面的赋税手段 3供给面的补助手段 4受狭义预算平衡影响,利于宏观经济稳定。可联系短需求面的补助手段 期与长期计划。
(三)政府管制:缺点:过分注重经济发展而无法平衡社会价值投资。
(四)非市场的供给机制与政策 公债会过度膨胀。无法在公共工程举债中实现公平负政府以非市场供给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 担。1政府直接供给 2政府间接供给
3、绩效预算制度
(五)社会保险及社会救助机制与政策 特征:注重最后产出而非投入。强调计划产出与投入权变领导理论 关系。计划全面,可考察全部效果与成本。最具代表性的权变领导理论主要缺点:缺乏政治回应性。若缺乏成本会计制度而无法有: 采行。无形成本与抽象成本难以衡量。单年计算无法
(一)艾凡雪维奇的情景因素说。艾凡雪维奇等保持目标连贯性。实际成本不易确定,尤其是间接成人在其所著的《组织行为与绩效》一书中,认为本。预算高层做决定,容易形成集权与中央政府。目领导者在选择与运用领导行为时,应注意下列四标与量化方法极易遭遇政治对抗,使立法部门以及利项因素,1、管理者的特性。主要包括:人格特质、益集团间难以调和。目标导向的预算设计会面对国际需要与动机、过去的经验与强化。
2、部署特性。国内动态问题而难以评估。主要包括:人格特质、需要与动机、过去的经验
4、设计计划预算 与强化。
3、团体特性。主要包括:团体发展、团特征:运作化观点分析计划目标。分一年或数年政策体结构、团体工作等。
4、组织因素。主要包括:计划总成本。对达成目标方式加以对比考核成本。比权力基础、规则与政策、专业主义、时间。艾氏较方式分析计划成本与效益的系统方法。的理论是人们意识到,领导行为最重要之处就在5、零基预算 于适应情景,配合情景因素以发挥领导效能。特征:不受往年预算约束,由零开始。决策包的多种
(二)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权变领导理论首对比利于删除效益较低的预算方案。具备长远目标语先由美国伊利诺伊斯大学的菲德勒提出。这一理整体资源合理配置的优点,决策包由基层完成利于民论的基础是认为领导者对其所领导的群体应对领主精。导者本身的需要结构,以及在特定情景下的控制缺点: 会计人员工作量加重。难以数量化衡量收益。及影响程度而权变。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认为,删除旧计划或裁减人员会造成人员困扰。影响领导形态的情景因素主要有:
1、职位权力。指职位本身所具有的权力。
2、工作结构。指群体 工作任务的例行性程度即可预测性。
3、领导者与部属关系。领导者与部属相处及部署对领导者信 任与忠诚的程度。这一理论对于部署生产力的提高及员工满足感的增进,具有相当价值。
(三)豪斯的途径目标理论。豪斯的途径目标理论基本上是根据佛洛姆的期望理论引申而来。豪斯认为领导者的主要功能在于影响部署的偏好与预期,假若领导者能够增进部署对达成目标的偏好,以及祛除采取行动以达成目标的各种障碍,并增进预期达成的几率,将会是部署更努力工作,并使部署有较高的满足感。目标途径理论认为领导行为有工具行为、支持行为、参与行为和成就
第五篇:公共基础知识重点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汇编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汇编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规律具有稳定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科学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无机物的反映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促进了人脑,促进了语言的产生,促进了意识的形成。
9、意识的本质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
10、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 联系的复杂性、多样性: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和作用,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作用。
系统论扬弃了先分析后综合的传统科学方法,开拓了从整体出发,从事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中认识把握事物的新方法。它要求人们综合地、系统地考察事物,并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向整体的最优化方向发展。系统论运用和证明了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有力地驳斥了孤立、片面地认识事物的形而上学观点
11、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事物的相互联系产生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的发展与事物的联系同在,具有客观普遍性。发展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任务事物都作为过程而存在,整个世界就是“过程的集合体”,对具体事物来说,过程是这一事物产生、发展、死亡的历史;对整个世界来说,过程就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
12、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及互相转化的性质;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性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其矛盾各有特点:不同质的事物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1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唯物辩证法是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为基本特征,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原因在于:(1)对立统一学说提示了事物辩证法的根本内容。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对立的联系,归根结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个联系,是事物最本质、最根本的联系。(2)对立统一学说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事物的发展,是自身矛盾所引起的自已运动和自我发展。(3)对立统一学说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之中。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可知论和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进了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阐明了认识的本质,解决了怎样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从而消除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实现了认识论的根本性革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消除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所造成的认识脱离社会实践的消极直观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辩证法贯彻于认识过程,阐明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僵死不变的形而上学缺陷;由于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的引入对历史发展和历史意识问题作出了唯物和辩证法的解释,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5、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1)生产实践: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其它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中最为主要的实践形式是建立和调整生产关系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和处理阶级关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3)科学实验:
1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7、认识的辩证发展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是来自客体的各种刺激和主体的感知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需要的条件:(1)必须把理发认识即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2)要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计划、方案、办法;(3)要将理论、计划、办法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必然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
在认识过程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规律。
18、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主要分为两种情形:(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另一方面,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范围内,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又是相对的。(2)失败和错误为正确的认识、为成功准备条件。
19、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一种意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客观性是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的根本条件,是真理的本质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是惟一的,真理多元性以认识的多元性取代真理的一元性,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实质上否认了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可能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
20、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1)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2)真理的发展是无限的,绝对的。
21、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和条件性。真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有限的。
2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神学史观、英雄史观、人道主义史观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23、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生产方式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表现在:(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3)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
24、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社会意识的构成可分为:
按社会意识的主体构成: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按社会意识的结构划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还可分为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阶级心理是阶级社会中一种主要的群体心理,民族心理也是人类社会十分重要的群体心理;社会意识形式是一种抽象化、系统化的,具有相对稳定形式的、自觉的社会意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它们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另一类是各种自然科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它们本身没有阶级性,可为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阶级服务。
25、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生产力对生产力具有决定作用,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和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体现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相对独立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作用两个主要方面。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只有那些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构成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两个部分。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政府机构、党团、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制度和设施。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上层建筑的性质,直接受经济基础的决定,间接受生产力的制约。
26、阶级和阶级斗争
阶级的产生:剩余价值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阶级对立的实质就是一部分人能够占用另一部分人的劳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分析方法是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
27、国家、国体和政体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本质上,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由于国体不同,先后出现过奴隶主阶级专政等不同类型的国家。
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同国体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政体。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只有根据国体才能判明国家的性质,政体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第二部分 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首先,邓小平理论是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产物。近代,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精神批判,产生了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成为社会主义思想史的开端;马恩继承空想社会主义的优秀思想成果,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和一般规律,找到了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力量。其次,当代国际形势的新发展所形成的新的时代特征,要求社会主义顺乎世界潮流,反映时代变化,这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国际大背景。
2、邓小平理论的探索与实践过程
十二大以后,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及时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初步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十二大到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十三大系统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阐述了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理论方面取得的成果,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阶段、任务、动力、条件、步骤以及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问题,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做了全面的概括和论述,并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至此,邓小平理论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首要问题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其二者的共同要求是:人的主观认识要符合客观实际,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首要问题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首先,我国已具备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文化;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其次,我国尚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第三,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归根结底取决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述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7、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首先,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其次,就我国来说,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最后,发展生产力,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条件。
8、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判断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共同特征:企业的自主经营,资源配置的市场性,经济活动的开放性,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管理的法制性,宏观调控的间接性,市场竞争的平等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特征:(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3)在宏观调控上,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手段的长处。(4)在政治制度上,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政权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11、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与指导方针
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了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需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十五届四中全会同时指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3)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5)推动企业科技进步;(6)全面加强企业管理;(7)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8)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10)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12、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和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专家经营为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的形式:个人业主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我国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征:(1)产权清晰主要是由法律明确界定出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权利和企业法人财产权利,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2)权责明晰指所有者(出资者)同企业经营者有各自明确的权利和责任。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并以其出资额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据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财产保值增值的责任。(3)政企分开企业和政府之间不存在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4)管理科学。指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系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建立合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除了全面理解和把握以上四条基本特征外,还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环节:①继续推进政企分开;②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③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④面向市场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13、市场体系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最基本内容,是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市场体系内部各类市场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要使市场体系的整体功能得到发挥,必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
14、市场体系中的各类市场
(1)商品市场。狭义的商品市场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的交换场所,其主要功能有:为商品交换的实现提供条件;评价商品;影响供求。商品市场主要包括消费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消费资料市场的特点:多样性、层次性、分散性、流动性。
生产资料市场的特点:购买者以各类企业为主;以中间产品的交换为主;生产企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变化小但需求量大;需求相对稳定,决定了生产资料市场有可能相对集中和相对独立,有利于发展期货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的功能:制约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制约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结构;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
(2)金融市场。金融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包括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货款的吸收和提取,货款的发放和收回,投资资金的筹集等一切与货币流通有关的活动。
金融市场的主要作用:引导资金合理配置资源;聚集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影响利率实现宏观调控;提供竞争改善经营管理。
(3)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进行流通和交流的场所。其作用是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上流动的是人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供求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在于: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具有流动性;具有相对稳定性;具有双向选择性。
(4)房地产市场。房地产的市场组织形式主要有六种A.土地的一级市场。由国家采取公开拍卖、招标、协议等方式出售或划拨土地使用权。B.房地产开发市场。主要包括资金筹措和建筑施工两大环节的活动。C.房地产交易市场。指有组织、有领导建立的有形房地产交易市场。包括所有与房地产经营有关的活动,如集资建房、房屋互换、房地产信托代办、新房出售和预售、旧房的买卖和租赁。D.商品销售市场。有两种形式:房屋产权出售;房屋使用权的转让。E.房地产金融市场。F.涉外房地产市场。
(5)技术和信息市场。广义的技术市场是指技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技术商品的开发、应用和流通的全过程;狭义的技术市场是指技术商品交换的场所。
(6)期货市场。狭义的期货市场是指期货交易的场所,即期货交易所;广义的期货市场是指构成期货交易的全部要素,包括交易所、经纪公司、结算所、期货交易者等。
15、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宏观调控体系与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要求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宏观调控的目标: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公平的收入分配;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
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党的十五大明确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7、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1)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纲领,起到补偿劳动者收入损失的功能。(2)社会救助。其目的是帮助社会成员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条件,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低纲领。(3)社会福利。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状况,是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反映,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纲领。(4)社会优抚。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特殊纲领。(5)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纲领。
18、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完善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宏观经济调控,健全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在于: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是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深入、扎实、持久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
2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思想建设是要解决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要解决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互质问题。
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发展协调共进的方针是:必须围绕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要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对“斗私批修”、“大批判”的错误作法。
21、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战略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和首要任务。
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我国外交为之奋斗的基本目标。
22、一国两制的形成和发展
1979年邓小平同志出访美国时表示:“只要台湾和大陆统一,我们将尊重台湾的生活方式和现行制度。”首次表达了一国两制的思想。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对关于恢复香港主权问题,明确提出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法解决。1984年第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将“一国两制”作为基本国策。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第三部分 法律
1、法的概念和本质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段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行为规范体系。
共同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基本特征:(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4)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规范作用: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
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2、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1)法与经济
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引导作用;促进作用;保障作用;制约作用。
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2)法与政治、政策
法受政治制约体现在: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影响法的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的变化;政治活动的内容更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变化。
党的政策指导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社会主义法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同时又对党的政策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3、法律制度的相关概念
法的制定: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一般也称为法律的立、改、废活动。
立法的指导思想:我国现阶段立法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不能以别的思想为指导,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
立法的基本原则:(1)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2)立法必须从实际出发;(3)总结实践经验与科学预见相结合;(4)吸收、借鉴历史和国外的经验;(5)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立足全局,统筹兼顾;(6)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7)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及时立、改、废相结合。
法的渊源:(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单行条例;(6)行政规章;(7)国际条约。
法律部门:(1)宪法;(2)行政法;(3)民法;(4)婚姻法;(5)经济法;(6)劳动法;(7)环境法;(8)刑法;(9)诉讼法;(10)军事法。
4、法律实施中的相关概念
法律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和守法。
法律适用的要求:准确,指适用法律时,事实要调查清楚,证据要准确;合法,指司法机关审理案件时要合乎国家法律的规定,依法办案;及时,指司法机关办案时在正确、合法的前提下,还必须做到遵守时限。
法律适用的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以现行法律存在为前提的社会关系。它不属于物质关系,而是一种思想关系。
违法的分类: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违宪行为。
5、宪法的基本理论
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规范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宪法的法律特征: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根本问题;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宪法的政治特征:宪法是民主政治的法律化;宪法是对民主政治的保障;宪法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宪法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西方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2)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4)“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5)以参政议政和互相监督作为多党合作的主要内容。(6)以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为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目标。(7)以宪法为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原则。
7、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分为联邦和邦联两种。邦联是几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基本共同目的结成的比较松散的国家联合体,邦联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国家,不是国家主体。联邦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国组成的复合制国家,其基本特征有:(1)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联邦与各成员国的关系,各成员国以下的政府才是地方政府(2)联邦与各成员国的权力及相互联系多由宪法或法律规定。(3)除联邦宪法外,各成员国还可以有自己的宪法。(4)除联邦国籍外,有的国家的各成员国公民还可以有自己的国籍。(5)各成员国加入联邦后不再有完全独立的主权和外交权。
8、国家机构(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组织其他中央国家机关,决定重大国家事项,罢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组成人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解释宪法和法律,监督宪法实施,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任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决定重大国家事项,审查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合宪、合法性,对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进行监督。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家主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国家机关,其主要职权有: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家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戒严令,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代表国家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件和重要协定。
(3)国务院
组成: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委员会。
(4)中央军事委员会
组成:主席、副主席、委员
(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任期五年,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任期三年。
(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自治权: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主管理地方财政;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7)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9、行政法概述
行政法上的“行政”指“公共行政”,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和控制。
行政法的一般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
行政法的特殊渊源:法律解释,有权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地方解释;其他规范性文件;国际条约、惯例。
10、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职权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行政职权必须依据法律行使;行政授权、行政委托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要求。
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行为应符合立法目的;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平等适用法律规范;符合自然规律;符合社会道德。
行政应急性原则
11、行政行为概述
行政行为的主要特征有:从属法律性;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
行政行为合法的条件:A.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B.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C.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D.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规定。
行政行为无效的条件:A.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或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B.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C.行政主体受胁迫做出的行政行为;D.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E.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A.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B.行政行为不适当。
12、行政法概念及渊源
行政法上的“行政”有其特定的涵义,它是指公共行政,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和控制。
行政法的渊源指行政法规范和原则表现形式,分为一般渊源和特殊渊源。
一般渊源:①宪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规;④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⑤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
特殊渊源:①法律解释,有权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地方解释;②具他规范性文件;③国际条约、惯例。
1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1)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职权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行政职权必须依据法律行使;行政授权、行政委托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要求。(2)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行为应符合立法目的;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平等适用法律规范;符合自然规律;符合社会道德,如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3)行政应急性原则:存在明确无识的紧急危险;非法定机关行使了紧急权力,事后应由有权机关予以确认;行政机关作出应急行为应受有权机关的监督;应急权力的行使应该适当,应将负面损害控制在最小的程度范围内。
14、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
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转化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行政立法权;②行政决策权;③行政决定权;④行政执行权;⑤行政强制执行权;⑥行政命令权;⑦行政处罚权;⑧行政司法权。行政职责主要包括:依法履行职务,遵守权限规定,符合法定目的,遵守法定程序。
15、行政行为的效力与特征
行政行为的效力:确定力、拘束力、公定力、执行力。行政行为的特征:从属法律性、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
16、行政法律行为成立与无效的条件
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①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②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权的权限范围;③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④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程序。
行政行为的无效条件:①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或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②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③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④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⑤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①行为相对方可在任何时候请示有权国家机关宣布该行为无效;②有权机关可在任何时候宣布相应行政行为无效;③行政行为被宣布无效后,行政主体通过该行为从行政相对方获得的一切均应返回相对方;所加予的一切义务均应取消;对相对方所造成的实际损失,均应赔偿。
17、行政立法的程序与原则
根据国务院《行政法制定程序暂行条件》规定及近年来的立法实践,行政立法的程序包括:①规划;②起草;③征求意见;④审查;⑤通过与签署;⑥发布与备案。
行政立法的原则:①依法立法原则;“依法”中的法指宪法和法律,也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②立法民主原则;③加强管理与增进权益相协调原则。
行政立法的分类:(1)依据立法权的来源不同,可分为一般立法与特别授权立法;(2)依据立法主体不同,可分为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3)依据立法内容、目的不同,可分为执行性、补充性、试验性立法。
18、具体行政行为
(1)行政征收。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根据法律规定,以强制方式无偿取得相对方财产所有权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征收的主要内容:①税收征收;②建设资金征收;③资源费征收;④排污费征收;⑤管理费征收;⑥滞纳金征收;
(2)行政许可。行政许可的分类:①以许可的范围为标准分为一般许可和特殊许可;②以许可的程度为标准分为排他性许可和非排他性许可;③以其能否单独使用为标准分为独立的许可和附条件的许可;④以是否附加履行义务为标准分为权利性许可和附义务许可;⑤以其存续时间为标准分为长期许可和附期限许可;⑥以许可的内容为标准分为行为许可和资格许可。
(3)行政确认。行政确认的形式:①确定;②认可;③证明;④登记;⑤批准;⑥鉴证;⑦行政鉴定。
(4)行政监督。(5)行政处罚。
19、行政合同与行政指导
行政合同: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为了行使行政职能,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相互之间或者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经过协商一致以明确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所达成的协议。
行政指导:行政指导是指行政主体在其职责、任务或其管辖的事务范围内,为适应现实社会与经济生活的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原则和政策,在相对方的同意或协助下,适时灵活地采取非强制手段,以有效地实现一定行政管理目标为目的,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20、行政程序的概念及原则
行政程序是提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和实施行政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以及时限的总和。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程序法定原则;相对方参与原则;效率原则;程序公正原则。
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资讯公开制度;公开调查制度;通知制度;说明理由制度;听证制度;时效制度;职能分离制度;辩论制度;回避制度;行政救济制度。
21、行政违法及其分类
行政违法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犯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尚未构成犯罪的和为,可分为以下几类:(1)根据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行政主体的违法与行政相对方的违法。(2)根据行为的方式和状态的不同,可以分为作为行政违法和不作为行政违法。(3)根据行为的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实质性行政违法和形式性行政违法。
22、行政责任的种类与方式
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有:通报批评;赔礼道歉,承认错误;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返还权益;恢复原状;停止违法行为;履行职务;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纠正不适当的行政行为;行政赔偿等。
公务员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有:通报批评;行政赔偿。
行政相对方承担行责任的具体方式有:承认错误,赔礼道歉;接受行政处罚;履行法定义务;恢复原状,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
23、行政赔偿案件处理程序及特点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收到受害人的赔偿请示书后,应首先对书中陈述的事实和理由进行审查和确认,自赔偿义务机关收到审请之日计算,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二个月)不予赔偿或赔偿请示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时,赔偿请求人可自期间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赔偿案件与其他行政案件的区别:(1)赔偿诉讼不能直接单独向法院提起;(2)赔偿诉讼当事人按“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分担举证责任;(3)赔偿诉讼可适用调解;(4)赔偿诉讼中法院的司法权不受特别限制;(5)在赔偿诉讼中,法院不得向赔偿请求人收到任何费用。
24、行政复议基础知识
行政复议的原则: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公开原则;及时原则;便民原则
可提起行政复议的抽象行政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1)国务院部门的规定;(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3)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以上所列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会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8条规定,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其他人事处理决定或者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的,不能通过行政复议途径解决。
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25、行政复议程序
(1)复议申请
复议申请期限为自知道该具体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2)行政复议的受理
行政复议机关应在收到申请后五日内进行审查,决定不予受理时应书面告知申请人,对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受理日期自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收到之日起计算。
复议申请人可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者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3)复议案件的审理
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自受理日起七日内,将复议申请书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在十日内做出书面答复,并提交相关材料。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个人收集证据。行政复议决定做出前,申请人经说明理由,可以撤回行政复议申请。除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况,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
(4)做出复议决定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六十日内做出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做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最多不超过三十日。
26、行政诉讼基本知识
行政诉讼特有基本原则:(1)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2)行政诉讼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原则;(3)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4)不适用调解原则;(5)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原则;(6)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
行政诉讼管理的分类主要有:(1)级别管辖:基层、中级、高级、最高人民法院(2)地域管辖: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共同地域管辖(3)裁定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辖、转移管辖
行政诉讼参加人有: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诉讼代理人。
第一审程序中无论哪一级人民法院,都应当依法组成合议庭,一律实行公开审理,不能书面审理,除法律规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应一律公开审理,并于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做出一审判决,如延长判决,需上级法院批准;二审判决时间在二个月内。
27、行政诉讼的判决、裁定、决定
行政诉讼判决可分为:(1)维持判决;(2)撤销判决;(3)履行判决;(4)变更判决;(5)行政赔偿判决;(6)确认判决。
撤销判决适用的五种情形指具体行政行为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职权,滥用职权。
行政诉讼裁定是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过程中,针对行政诉讼的程序性问题所作出的裁判。
行政诉讼决定是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过程中就判决、裁定以外所涉及诉讼的事项作出的司法处理,其范围是:(1)有关管辖;(2)关于诉讼期限;(3)关于回避事项;(4)有关再审案件;(5)在司法实践中也会遇到《行政诉讼法》中没有规定的事项,如指定法定代理人,确定不公开审理,承担诉讼费用等,这些事项往往以决定方式作出处理。
28、犯罪的基本知识
犯罪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犯罪的阶级性是犯罪的本质属性。
犯罪具有以下特征:(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刑事违法性;(3)应受刑罚处罚性。
1997年修改后的新《刑法》赋予公民对某些犯罪采取绝对防卫而不受限度限制的权利,即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强奸、抢劫、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29、刑罚中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指审判机关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时,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的刑罚,主要分为:(1)管制,是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的刑罚,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2)拘役,对犯罪分子就近予以监禁,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3)有期徒刑,除《刑法》第55条、第69条规定外,期限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4)无期徒刑。(5)死刑,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30、刑罚的具体运用
(1)量刑,其一般原则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2)累犯,普通累犯指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后或者赦免后,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人,特殊累犯是指两次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3)自首和立功,对于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数罪并罚,管制最高不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超过二十年。(5)缓刑,缓刑不是刑种,而是刑罚运用的一项制度,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一年。(6)减刑,有期徒刑不能少于二分之一,无期不能少于十年。(7)假释,必须是已执行了一定的刑期,有期徒刑的,必须执行原判刑罚二分之一以上;判处无期的,实际执行十年以上。累犯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十年以上刑罚的不得假释。(8)时效
31、贪污贿赂罪及渎职罪
贪污贿赂罪包括以下罪名:(1)贪污罪;(2)挪用公款罪;(3)受贿罪;(4)行贿罪;(5)向单位行贿罪;(6)介绍贿赂罪;(7)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8)隐瞒境外存款罪;(9)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
渎职罪的种类:(1)滥用职权罪;(2)玩忽职守罪;(3)徇私舞弊罪;(4)泄露国家秘密罪;(5)徇私枉法罪;(6)私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罪;(7)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罪;(8)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罪;(9)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罪。
32、民法的基本原则(1)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的原则;(2)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原则;(3)公平、诚实信用原则;(4)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的原则;(5)尊重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33、法人的概念及成立条件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的特征:(1)独立的社会组织;(2)具有独立的财产;(3)承担独立的责任。
34、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条年,是指决定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必要条件,如不具备,便是无效的民事行为,不发生行为人预期的法律后果。它可分为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1)实质要件。《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①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②意思表示真实;③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2)形式要件:《民法通则》第56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主要有:①口头形式;②书面形式;③默认形式
35、物权与所有权
物权具有追及权和优先权,物权按不同特点可分为:①所有权与其他物权;②主物权与从物权;③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④准物权。财产所有权所具有的四项权能: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财产所有权是惟一完全的物权。债终止的原因或方式有:履行、抵销、提存、双方协议、混同、公民死亡或法人终止。
36、合同法相关基本知识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而是适用其他法律规定。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
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⑤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效力未定合同: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②无权代理人以他人名义订立的合同;③无权处分人订立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效力未定的合同经追认权人追认后,自始有效,否则,自始无效。
37、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亦称智力成果权,是指公民法人对自己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在内的民事权利。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包括(1)它是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内容的一种民事权利;(2)它的客体必须是有能为人感知的客观表现形式和首创性、新颖性;(3)它具有专有性、时间性和地域性。
著作权中的人身利益为内容的权利包括:①发表权;②署名权;③修改权;④保护作品完整权。著作财产权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再现作品获得报酬权;二是演绎权。
38、人身权
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人格权包括: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姓名权(法人为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法人亦有)。身份权包括:公民的荣誉权、著作权中的署名权和发表权,监护权,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身份权。
保护人身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有:①停止侵害;②消除影响、恢复名誉;③赔礼道歉;④赔偿损失。
39、财产继承权
继承制度中的基本原则: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继承权原则;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养老育幼、互济互助原则;互谅互让、团结和睦原则;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法定继承人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法定继承人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40、诉讼时效
下列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②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③延付或者拒付租金;④寄存物被丢失或损毁的。《民法通则》第139条规定:“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继续计算。”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自中断时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41、公司法的概念及原则
公司是指按照公司法设立的企业法人。按照股东对公司所负责任不同划分为五类:无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两合公司。
公司法的原则: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公司实行权责分明、管理科学、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设立公司和国有企业改建为公司,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公司必须依法经营,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保障公司职工的合法权益。
42、关于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规定
成立条件:股东符合法定人数;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
债券发生法定条件: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累计债券总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债券的利率不得超过国务院限定的水平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43、关于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规定
外国公司属于外国法人,其中中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不具有中国法人资格,外国公司对其分支机构在中国境内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
44、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律规定
设立全民所有制企业应具备的条件:产品为社会所需要;有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的必要条件;有自己的名称和生产经营场所;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资金;有自己的组织机构;有明确的经营范围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企业可基于下列原因之一终止:违反法律、法规被责令撤销;政府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决定解散;依法被宣告破产及其他原因。企业终止应当进行清算并向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45、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设立合伙企业需要的条件:有2个以上合伙人,并且都是依法承担无限责任者;有书面合伙协议;有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有合伙企业的名称;有经营的场所和从事合伙经营的必要条件。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合伙企业进行清算前,合伙人不得请示分割合伙企业的财产。合伙企业存续期间,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合伙人可以向合伙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部分财产数额。
46、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
在中国境内设立合资经营企业,必须经国家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并且要保证外商投资比率不少于25%,董事会是合资经营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
中外合资企业与中外合作企业的区别:(1)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属于契约式的合营企业,中外合作者按合同中约定的比例享受收益和承担风险;(2)中外合资企业都是中国法人,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则无此限制。
外商独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经批准也可为其他责任形式。
47、市场管理法
(1)反垄断法律制度
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垄断类型:行业垄断、经济垄断、行政垄断
违反垄断法的责任主要有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三种类型。
(2)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不正当竞争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方要包括经济、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等形式。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消费者权益争议解决的途径: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四个产品质量方面的国际公约:《关于产品质量适用法律的公约》、《使成员国产品责任法互相接近的指示草案》、《关于人身伤害产品责任欧洲公约》、《关于对有缺陷产品的责任指令》。
(5)证券法律制度 证券法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和自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证券市场的主体:证券投资者、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交易的服务机构、上市公司和证券交易所。
(6)票据法律制度
《票据法》中所称票据,是指汇票、本票、支票。票据行为是以发生票据上的权利义务为目的所实施的要式法律行为,包括出票、背书、承兑和保证等。
(7)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律制度
48、宏观调控法基本知识
我国现有已制定和颁发的能源法律制度主要有:《电力法》、《煤炭法》、《节能法》。
财政法在理论上由财政管理体制法、财政收支管理法、财政活动程序法构成;在立法实践中,财政法包含了预算法、国债法、政府采购法和转移支付法。
在我国税收体系中,税收各类包括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特定行为税和资源税;税收征收管理制度则包括税务管理、税款征收、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和税务争议的解决程序等方面。税收具有无偿性、固定性、强制性特征。
会计法的原则:真实、完整、合法;审计法的原则:依法审计原则、独立审计原则、客观公正原则、强制性原则、保守秘密原则。
对外贸易法的原则:国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依法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坚持平等互利;准许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逐步发展国际服务贸易。
49、社会保障法
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普遍性原则;平等性原则;国家、用人单位、个人责任分担的原则;基本社会保障与提高生活质量相结合的原则;社会保障水平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原则。主要分为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社会福利法、优抚安置法。
我国社会保险法包括医疗、疾病、失业、老年、工伤、生育、伤残和遗属八个项目。
优抚安置是优待、抚恤、安置三种待遇的总称。优待是指对义务兵家属和抚恤补助对象发给由群众负担的优待金;抚恤是国家对伤残人员和牺牲、病故人员家属所采取的物质抚慰形式,包括伤残抚恤和死亡抚恤;安置是提对复员退休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及其随军家属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