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省居家养老支持性服务影响因素与对策 2
河北省城镇居家养老支持性服务体系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居家养老支持性服务体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支持性服务体系缺乏统一、高效的领导部门管理;服务内容、方式未能实现多元化;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不健全是影响我省居家养老支持性服务体系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政府部门应加强支持性服务体系信息系统高效运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出台相关法律保障及政策支持,同时应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估体系。
[关键词]:城镇老人 居家养老 支持性服务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2006年,北美有17%的人口、西欧有23%的人口年龄在60岁以上。据估计,到2050年,包括北美、欧盟各国及澳大利亚在内大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有32%人口年龄在60岁以上[1]。
国内在20世纪末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2005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1%。2050年,中国老年人将达到4.37亿,占总人口的25%[2]。而河北省2006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810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1.4%,高于全国11%的平均值,并以年均3%左右的速度迅速增长[3]。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医疗、服务等一系列需求,已成为河北省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和现实的问题。为此,构建“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的服务为依靠”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迫在眉睫。1.相关概念
居家养老在国外被称为社区照顾,英国学者巴利[4]将社区照顾分为在社区内照顾和由社区负责照顾,即:一是在社区内照顾,也就是不让被照顾者离开他(她)所熟悉的社区,而是在本社区内对其提供生活服务。二是由社区负责照顾,也就是动员本社区的人力资源,运用社区支持体系开展对老年人的照顾服务。社区照顾能够使被照顾者像正常人那样在自己熟悉的社区环境里生活,而不再产生被抛弃感。在国内,居家养老是指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构建一个最符合老年人意愿的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支撑、以养老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支持性服务[5],是指是由正式或者非正式社会网络,应用物质或者精神手段为老年家庭需照顾者提供鼓励、帮助和支撑的服务。具体形式包括:家务助理服务、老人日间照顾中心、社区送餐、交通服务,以及各种形式的信息性支持、情感性支持等。
2.我省居家养老支持性服务体系现况分析 1.1支持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利用率低
1.1.1支持性服务体系缺乏一个统一、高效的领导部门管理
虽然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协调财政部、教育部、卫生部、民政部、建设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但老龄委并没有直接制定政策、下拨资金的权利,同时各职能部门权责划分不明确,导致运作效率低下。同时,因老年工作委员会及社区等相关部门,对社会支持性服务相关信息了解较少,也是是导致支持性服务利用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照顾者对支持性服务有着强烈需求,社区也会开展相关服务,但由于信息不通畅,照顾者不了解甚至不知道这些相关服务,因此影响了支持性服务的利用度。因而导致了我省的居家养老服务整体上进展速度缓慢。
1.1.2 老人没有树立现代养老观念
由于受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老人是一个重积累轻消费的群体,有些老人舍不得花钱,对于“花钱买服务”这种生活消费方式很难接受,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老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消费。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养儿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从而使得许多老人没有在中青年时期认真地考虑过高龄时候的养老问题,没有形成自我养老的意识,没有为自己留有足够的存款,更没有想过通过支持性服务来解决自己的实际困难。有这些思想的老人都是由于没有树立现代的养老观念,没有清醒的认识到社会发展的潮流,因此制约了他们对支持性服务的消费和利用。
1.2支持性服务内容、方式未能实现多元化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老年人不但需要生活照料服务,更加注重精神的愉悦、情感的支持。老年人渴望与人接触和交流、害怕孤单,希望有人能经常关爱陪同。目前我国已经开展的老年人支持性服务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少,不能满足广大老龄人的需求。且就已经开展的支持服务而言,存在着服务品质差、服务项目少、服务对象限制等问题,不能有效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要。1.3 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不健全
“居家养老”的服务对象是居家老人,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如果老人在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中与服务的提供者发生纠纷,并最终造成不良后果,采用何种救济程序可以在保护老人合法权益的同时还能实现各项服务活动的继续开展,增强服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对“居家养老支持性服务体系”有序运行产生阻碍。在社会保障方面,虽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社会保障体系还极不健全,惠及老人的范围和力度很有限,从而导致老人因经济条件限制未能享受居家养老服务。3.对策与建议
3.1信息畅通是支持性服务体系高效运行的首要条件
首先,养老工作委员会专门负责居家养老支持性服务体系工作,并建立覆盖全省的电子信息系统,委托各地的派出机构协助当地各社区调查老人的个人信息以及对居家养老支持性服务的需求并上传至该系统。养老工作委员会根据提供的数据以及专家组的意见来制定老年人自理能力等级评价标准,要求各社区依照此标准对老人自理能力给予评定,并据此确定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政府补贴的范围。社区要定期对居家老人进行体检和走访以便及时更新数据。为更准确地掌握老人的健康状况,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还要与各大医院实行联网,建立老人健康电子档案,并将其录入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居家老人数据库一方面可以方便养老工作办公室准确地掌握居家老人的个人状况和居家养老支持性服务需求,为日后确定居家养老服务的补贴范围和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老人离社区开原社区或城市后为其它社区或城市的养老工作办公室提供必要的信息,提高办公效效率。3.2帮助老人树立现代养老新观念
现代社会的家庭日趋小型化,一些老年人往往独自居住,即使与子女同住,也由于子女忙于就学、工作四处奔波,无暇与之很好地进行情感交流。在生活照料问题解决之后,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或精神需求显得尤为重要。社区应向老人提供全方位的精神慰藉。社区为了使老人的生活更加璀璨,经常举办卫生保健讲座、开设电脑课程等,鼓励老年人终身学习,跟上时代的发展,使老人能够学到知识、陶冶情操,生活充满朝气,让老人保持积极的心态。社区鼓励健康的老人以志愿者的身份来帮助附近的老人和孩子,从而建立更加紧密的邻里关系,从而减轻老年人孤独、寂寞感。
3.3多渠道的资金来源是实现服务多元化的前提条件
政府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鼓励企业和各类非营利组织共同参与居家养老,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改变由政府单独承担养老责任及财政负担的传统模式。第一,政府财政拨款一部分用于居家养老支持性服务公共设施的建造和日常运营开支,以保证特困老人可以获得一部分无偿服务。另一部分则是通过契约方式向服务机构直接购买服务用以补贴老人,已达到缓解老人因享受居家养老服务而造成的经济压力。第二,大力宣传敬老是基于人格平等和对每一个人应享有权利的尊重,尽力获得社会捐赠,并使之成为有力的财政补充。第三,民间资本进入成为新亮点。为了促进居家养老支持性服务事业迅速发展,通过提供低息贷款和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居家养老服务事业。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本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支持。3.4法律保障,政策支持
政府应积极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的法制建设,利用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居家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尽管1996 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老年人在家庭生活中的权益及保障等作了具体规定,给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老年人安度晚年提供了切实的法律保障。但是,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更未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为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必须建立和完善老年法规体系,使老年保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轨道。譬如依《老年法》有关规定,制定老年人福利法、老年人保健法,以及老龄产业、老年设施等法规和政策等。这样,老年人事业才可以在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上有更大的发展,也能突出居家养老的法律地位。
3.4.1要依法维权护老,确保老年人的养老权。《老年法》是为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制定的。它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了老年人的权益及保障措施和体系。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策略,《老年法》的颁布,为我们依法维权护老提供了国家意志和强制力。采取切实措施落实《老年法》是确保老年人养老权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更是如此。为此,应大力开展《老年法》的学习、宣传和普及。使老年人对老年人知法、懂法、有法可依,这将对老有所养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3.4.2政策支持。政府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每年的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到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需要,要统筹安排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用地。对于民政部门已经批准兴建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设施的用地应予以优先考虑,并适当减免土地出让金和土地使用税,简化审批手续,优先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办理土地使用证。进一步完善老年人医疗卫生政策,全力执行新医改方案,加快实现全民参保基本医疗保险的步伐,建立参保地和就医地间的协作机制,逐步将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的医疗费用审核、支付等经办事务委托就医地协助管理,通过建立风险调剂金以解决异地就医带来的基金支付风险问题提高医疗保险的优惠标准,尤其要减轻健康状况较差且生活困难的老人医疗负担,通过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范畴的方式来降低老人的医疗费用,转变“看病贵、看病难的局面。将大病统筹纳入医疗保险的范围,统筹规划、规范引导、稳步推进,同时,对社区医疗保健服务机构应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经营模式,即社区医疗保健服务机构的收入不与支出直接挂钩。社区医疗保健服务机构的药品、设备以及医护人员的工资等开支由政府直接拨款,而其收入则按照一定比例上缴国家,余下的部分作为机构的发展资金发展多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真正实现“老有所医”。3.5建立质量评估体系
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对社会服务事业缺乏正确认识。所以,为了维护老人的合法权益,确保老人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居家养老支持性服务,养老工作委员会应加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进行监督、约束和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法规,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效益和效率评估制度,严格核算成本效益。养老工作委员会与质量监督局、老龄专家、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联合建立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对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允许达标机构办理从业注册登记手续。另外,各地方养老工作委员会还要定期进行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调查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估指标对居家养老支持性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制定出提高服务质量的措施,对于服务质量不达标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要限期整改,严重的要撤销其从业资质。从而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联合国人口司.2006年的人口老龄化[A].Bookman,A.InnovativeModels of Aging in Place TransforMing OurCommunities for an AgingPopulation[C].Com-
munity,Work&Family,2008,(4):420.[2]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和预测[A] 李茜.“银发浪潮”来袭[C].科技资讯,2010,(10):234.[3] 河北省政府门户网站.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10万人.[EB/OL].http://www.xiexiebang.community,2009,17(6):590-598.[6]Magnusson L,Hanson E.Supporting frail older people and their familycarers at home us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costanalysis[J].J Adv Nurs,2005,51(6):645-657.[7]Whittier S,Scharlach AE,Dal Santo TS.Availability of caregiver support services:implicationsfor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Family Caregiver Support Program[J].J Aging Soc Policy,2005,17(1):45-62.
第二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与对策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要求。目前,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于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已成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 它尚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2010年以太阳社区为例,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714人,占社区总人口的22.56%,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为130人,占社区老年总人口的4.11%。在“未富先老”的社会经济背景之下,在家庭养老、照顾功能日益削弱的趋势下,解决好社区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日常生活照顾和精神文化需求,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太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概述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社会服务力量为依靠,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文化娱乐和精神慰藉等社会化服务的一种新的服务形式。它是介于家庭照顾和社会机构照顾之间的一种运用社区资源开展的老年人照顾方式;由专职服务人员、社区志愿者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帮助和支援,使他们能在其熟悉的社区环境下维持自己的生活,避免不必要的住院或隔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那些日常生活能够自理或部分能够自理的老年人。
太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结构主要包括:(1)老年人家政服务。有专职人员和志愿者到老人家中提供各种家政服务,如家庭清洁、料理家务、帮助购物、维护维修等。(2)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免费量血压,进行心理咨询及疏导、开展养身保健知识讲座等方面的服务。(3)老年人应急救援服务。为有需要的独居、有突发疾病的老年人安装“一键通”电话,利用81890服务中心平台,及时发现并紧急处理老人遭遇的各种疾病和意外生活事故。(4)老年人文化教育服务。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为老人提供文体教育、法律咨询、社交与日常生活辅助于一体的服务场所,满足老年人对文体保健、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二、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2007年11月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全市社区居家养老院服务工作会议召开后,各社区经过一阶段工作摸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作体系。太阳社区根据本社区实际,在2009年成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有多功能老年活动室、阅览室、乒乓球室、室内外健身器材、休息室等供老年人开展各项活动。形成了设施服务、定点服务和上门服务为主要服务形式,以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健康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籍、以及法律维权为主要服务内容的社区养老服务格局。
我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还只是刚刚起步,各项服务职能还不十分完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低,服务内容过于简单
现太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专职服务人员主要面向小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和40、50人员中招聘。这些人员虽然有较强的责任心,但针对老年人服务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比较缺乏,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社区建有多支助老志愿者服务队伍,也因缺乏经验,不能充分、长效发挥助老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区专职、志愿者服务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第二,上述人员在工作中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第三,专业化的服务项目较少,心理咨询、临终关怀等专业化服务难以开展。
(二)资金有限,后续服务受到制约
从目前的情况看,太阳社区虽然依靠上级部门的投入,启动了居家养老工作,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并开展了针对老年人的一系列服务,但是因管理资金来源有限,社区又没有经济来源为居家养老服务站继续注入资金,使为一部分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起到了一定作用。得一些后续服务受到制约。政府部门为高龄、特困、低保等老人每月提供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解决了一部分老人的困难,但若要提供较为全面的居家养老服务,这些资金是远远不够的。
(三)居家养老观念落后,服务力量薄弱 许多老年人及其子女对居家养老服务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对这个贴合实际的新型养老模式还有待进一步认同和了解。一些部门对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观念落后,没有积极开展和鼓励相关企业加入到时居家养老服务的市场化运作中来。因社区服务能力有限,服务力量薄弱,缺乏服务的多样性,没有专业的服务企业加入,难以有效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三、完善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针对目前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一)建立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本社区现有4名专职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全部从小区的下岗失业人员中招聘,熟悉辖区内的老年人情况,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社区仍需加强对专职服 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成立一支专业、敬业的为老服务队伍,满足老年人的多种形式的需求服务。同时,积极鼓励志愿者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中来,完善对志愿者的意愿及服务特长与其希望提供的服务等相关信息的登记,以方便对志愿者进行分类,拓展邻里互助式志愿者服务,使志愿者尽可能地发挥各自的专长,提高服务效率。专业人员和志愿者服务人员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从不同的侧重点为老人提供各类服务,并得到较好效果。
(二)拓宽资金渠道,增强服务购买意识
扩大宣传力度,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养老事业,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捐资、捐物或提供无偿服务。政府加大对社区养老的资金投入,使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政府购买和社会提供的服务。鼓励有经济能力的老年人自费购买较高层次的服务,这样既实现了政府购买服务,又满足了社区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三)改变居家养老的观念,促进市场化运作。加大新型居家养老模式的宣传,使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转换思维,改变养老的观念。多渠道拓展老年人服务领域,满足老人日益增长的各类服务需求,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四、下步工作打算
面对目前我区老年人 “未富先老”的实际情况,做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整合社区资源,加强为老服务队伍建设,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学”的目的。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社区居家养老活动开展已快半年,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意识不强,自愿来社区参加活动的老年人少,要求上门服务的老年人更少。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进行宣传报道,营造社会敬老、社区助老、家庭养老的良好风气。
2、充分整合社区资源。由于社区服务场地有限,辖区老年人口多,老年人的活动场所受限。社区要充分利用辖区人力、物力、财力,整合社区资源,与驻辖区单位、开发园区签订为老服务协议,免费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3、加强为老服务队伍建设。加强社会化居家养老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的培养,建设专业化的工作队伍。进一步加强与属地大专院校、卫生院校联合协作,对现有的管理与服务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其次是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努力造就一支由党员、干部、学生等组成的专、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提高为老服务水平。
4、全面开展上门服务。社区白托服务场地有限,居家养老服务活动的关键是做好上门服务。采取灵活的服务方式,上门服务人员要随喊随到。服务要能满足老人多方面的需求,如清扫、购买、护理、康复、入浴,以及精神方面的需要,如陪同游览、购物,陪同读书、看报、看电视,甚至是陪同聊天。
第三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与对策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要求。目前,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于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已成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 它尚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关键词:老龄化;居家养老;社区服务;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2009年以花园社区为例,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073人,占社区总人口的21.63%,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为182人,占社区老年总人口的16.96%。在“未富先老”的社会经济背景之下,在家庭养老、照顾功能日益削弱的趋势下,解决好社区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日常生活照顾和精神文化需求,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花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概述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社会服务力量为依靠,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文化娱乐和精神慰藉等社会化服务的一种新的服务形式。它是介于家庭照顾和社会机构照顾之间的一种运用社区资源开展的老年人照顾方式;由专职服务人员、社区志愿者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帮助和支援,使他们能在其熟悉的社区环境下维持自己的生活,避免不必要的住院或隔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那些日常生活能够自理或部分能够自理的老年人。
花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结构主要包括:(1)老年人家政服务。有专职人员和志愿者到老人家中提供各种家政服务,如家庭清洁、料理家务、帮助购物、维护维修等。(2)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免费量血压,进行心理咨询及疏导、开展养身保健知识讲座等方面的服务。(3)老年人应急救援服务。为有需要的独居、有突发疾病的老年人安装“一键通”电话,利用96345市社区服务中心平台,及时发现并紧急处理老人遭遇的各种疾病和意外生活事故。(4)老年人文化教育服务。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为老人提供文体教育、法律咨询、社交与日常生活辅助于一体的服务场所,满足老年人对文体保健、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二、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2007年11月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全市社区居家养老院服务工作会议召开后,各社区经过一阶段工作摸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作体系。花园社区根据本社区实际,在2009年成立了与活动室兼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有多功能老年活动室、阅览室、室内外健身路径、休息室等供老年人开展各项活动。形成了设施服务、定点服务和上门服务为主要服务形式,以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健康保健、文化娱乐、以及法律维权为主要服务内容的社区养老服务格局。
我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还只是刚刚起步,各项服务职能还不十分完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设施不够完善
花园社区是一个建于80年代的老社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社区不能提供专门的场地以满足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之需。在硬件设施中不能满足于老年人的各种需求。社区只能在原有基础上,利用原老年活动室,成立了兼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功能的拓展。工作的机构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设施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老年服务设施设计不合理,适用性较差;其次,服务设施不够齐全,无法满足老年人需求;第三,基础设施较差,配备也比较单一。
(二)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低,服务内容过于简单 现花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专职服务人员主要面向小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和40、50人员中招聘。这些人员虽然有较强的责任心,但针对老年人服务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比较缺乏,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社区建有多支助老志愿者服务队伍,也因缺乏经验,不能充分、长效发挥助老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区专职、志愿者服务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第二,上述人员在工作中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第三,专业化的服务项目较少,心理咨询、临终关怀等专业化服务难以开展。
(三)资金有限,后续服务受到制约
从目前的情况看,花园社区虽然依靠上级部门的投入,启动了居家养老工作,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并开展了针对老年人的一系列服务,但是因管理资金来源有限,社区又没有经济来源为居家养老服务站继续注入资金,使为一部分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起到了一定作用。得一些后续服务受到制约。政府部门为高龄、特困、低保等老人每月提供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解决了一部分老人的困难,但若要提供较为全面的居家养老服务,这些资金是远远不够的。
(四)居家养老观念落后,服务力量薄弱
许多老年人及其子女对居家养老服务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对这个贴合实际的新型养老模式还有待进一步认同和了解。一些部门对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观念落后,没有积极开展和鼓励相关企业加入到时居家养老服务的市场化运作中来。因社区服务能力有限,服务力量薄弱,缺乏服务的多样性,没有专业的服务企业加入,难以有效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三、完善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针对目前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加 以解决。
(一)加强社区养老机构的设施建设
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聊天室、心理咨询室的设施建设,使老年人有一个充分的心情宣泄、情感疏通之所。加强社区多功能活动室、老年文化体育设施的功能,老年人每天都能开展舞蹈、歌咏、戏曲、乒乓等文体活动。根据调查,对于小区老年人关注的健康状况,老年人权益保障问题,积极开展保健康复、常见病预防、《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知识讲座。
(二)建立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本社区现有4名专职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全部从小区的下岗失业人员中招聘,熟悉辖区内的老年人情况,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社区仍需加强对专职服 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成立一支专业、敬业的为老服务队伍,满足老年人的多种形式的需求服务。同时,积极鼓励志愿者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中来,完善对志愿者的意愿及服务特长与其希望提供的服务等相关信息的登记,以方便对志愿者进行分类,拓展邻里互助式志愿者服务,使志愿者尽可能地发挥各自的专长,提高服务效率。专业人员和志愿者服务人员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从不同的侧重点为老人提供各类服务,并得到较好效果。(三)拓宽资金渠道,增强服务购买意识
扩大宣传力度,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养老事业,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捐资、捐物或提供无偿服务。政府加大对社区养老的资金投入,使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政府购买和社会提供的服务。鼓励有经济能力的老年人自费购买较高层次的服务,这样既实现了政府购买服务,又满足了社区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四)改变居家养老的观念,促进市场化运作
加大新型居家养老模式的宣传,使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转换思维,改变养老的观念。企业也应关注日益庞大的“夕阳红”这个经济产业,多渠道拓展老年人服务领域,满足老人日益增长的各类服务需求,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第四篇:赣州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赣州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截止2010年底,赣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109.8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11%,是江西省唯一老年人口过百万的设区市。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机构养老床位严重不足与养老机构床位未得到充分利用的矛盾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老年人不愿意离开家庭,而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又远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使得应运而生的居家养老服务成为当前解决养老问题的一种重要模式。笔者现就赣州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现状与对策作一粗浅分析和思考。
一、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赣州是农业大市,也是农村老年人口大市,有77%的老年人分布在农村。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空巢、高龄老年人不断增多,农村养老问题尤为突出,针对这一市情,该市在2010年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中,除认真抓好各地1-2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试点外,紧密结合村落社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有效利用农村老年人协会这个平台,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农村同步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并得到上级业务部门的充分肯定。2010年全市共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4个,其中城市社区20个、农村4个,各站点辖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普遍达到60%以上,有3万多名老年人享受到配餐送餐、保洁清扫、医疗陪护、日间照料、紧急救助等各类所需的居家养老服务。2011年该市又将在全市建成45个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被列为市政府100件民生实事之一,同时建设赣州中心城区居家养老呼叫服务中心,已列入市政府建设幸福赣州2011年工作计划。通过多措并举,该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正朝着先试点后推开、城乡同步运行、规范有序发展的轨道迈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站点定位不明,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亟待完善。表现为“三个不清”:第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与社区组织权责不清,职能交叉,有的社区组织在居家养老服务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未做到管办分离,导致不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并没有真正成为发展社区养老事业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平台。第二,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的建设内容不清,不少基层部门仍习惯从机构养老角度,以床位数、建筑面积为站点建设规模的标准,而不是针对居家的老年人,导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内容单
一、服务受到限制,远不能满足居家老年人的需求。第三,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对象不清,认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象就是“三无”、“五保”、低保等生活困难的政府购买服务重点老年人,服务对象未普及到所有有服务需求的老年人,由于服务上的缺位,导致居家养老服务面窄量小、覆盖率不高。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经费长效保障机制亟待健全。由于赣州属后发展、欠发达的革命老区,地方财力比较吃紧,加上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刚试点起步,多数县(市、区)政府尚未建立健全养老公共服务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各地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投入普遍严重不足,资金短缺成为当前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加上用地用房、税费减免、政府购买补贴等优惠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制约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快速发展。
三是服务渠道不宽,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亟待丰富。目前居家养老服务方式比较单一,大多以定点服务为主,未很好做到上门与定点服务有机结合;且服务内容也不丰富,服务水平不高,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法律维权等较专业化的服务还较缺乏。而现代社会多元化的趋向使老年人对养老的期望值增高,传统单一的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老年人对生活品质的高水平需求。特别是城区老年人普遍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经济实力,对养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也有一定的要求,希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能够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服务项目。因此,拓宽服务渠道,丰富服务内容,是居家养老服务要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四是服务水平不高,专业人员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现有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普遍由家政公司转型或“兼职”,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大多是“4050”人员,他们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未做到持证上岗,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等多方面需求了解不够,影响了为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加上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没有明确的职业特征,被大多数人等同于普通的家政服务员,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较低,导致难以吸纳和留住从事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工作人员,尤其专业的康复护理人员严重缺乏。因此,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居家养老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是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首要任务。
五是服务标准不一,行业监管评估机制亟待建立。目前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具有规范性、指导性的居家养老服务行业服务标准、评估体系、监管办法等尚未建立健全,不少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对政策缺乏全面了解,部分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企业缺乏行业自律,有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随意对外进行虚假宣传,抬高服务价格的现象。因此,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居家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市场规范和监管评估机制,是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
六是宣传力度不大,居家养老社会认知亟待提高。一方面,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模式缺乏了解,现阶段主要是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老年人进行宣传,加上社区工作人员自身有时对居家养老服务认识产生偏差,又没有统一的宣传资料,使得一些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好以后,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的情况,导致老年人参与的程度不高。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对居家养老模式缺乏了解,对面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不强,以致难以形成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合力。同时,志愿者组织或个人对居家养老模式缺乏了解,居家养老服务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尚未形成长期稳定的志愿为老服务体系。
二、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性
(一)居家养老服务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客观需要 未来五年,赣州市人口老龄化将出现“三个加速”的特征:一是老龄化进一步加速。赣州市于2000年进入人口老龄化,当时60岁以上老年人是74.24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0%,到2010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09.84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2.11%,十年增加了35.6万老年人,据预测到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将超过130万,年均净增老年人口4万多人。二是高龄化进一步加速。赣州市现有80岁以上高龄老人12.63万,到2015年将达到16万人,约占老年人口的12.31%,年均净增高龄老人约7000人,增速超过人口老龄化速度。三是空巢化进一步加速。据测算,2010 年赣州市65 岁以上空巢老年人口有27万人,约占老年人口的25%,到2015年将超过33万人,老年人口照料问题将日益突出。据有关针对老年人生活状况开展的调查显示,老年人晚年生活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因无人照料,日常生活出现困难;精神寂寞,渴望与人交流;疾病缠身,看病就医成老大难;生活拮据,需要社会救助等方面。居家养老服务作为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正是新时期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助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新的养老模式。
(二)居家养老服务是顺应老人情感需求的人性化选择 居家养老、落叶归根是我国传统文化习俗。对于老年人来说,家庭保留了他们整个生命历程的印记,是他们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获得居家养老服务的同时,他们更看重家庭带给自己的安全感、亲情感和归属感。同时,老年人在自己的家里和社区接受生活照料等方面服务,不用改变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又能更好地满足心理需求,有助于安度晚年。很多老年人不愿意离开家乡随子女在外地生活,哪怕再好的生活条件,也很少使他们动心。如该市赣县光彩社区的廖明生老人就是这样一个代表人物,其子女都在外地,自己独守空巢,一人生活,该社区开展的居家养老服务解决了老人的照料难题,也感动了老人的子女。因此,居家养老服务是老年人及其子女均乐于接受的养老形式,是顺应老年人情感需求的人性化选择。
(三)居家养老服务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有效手段 赣州市现有各类城乡养老机构320家,总床位数39303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35.8张,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面对庞大的老年群体和不断增多的高龄、独居、空巢老人,养老服务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相比,具有成本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等优势,能破解“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现状下日趋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可有效缓解财政投入压力,弥补机构养老和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不足,是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有效手段。
(四)居家养老服务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老年群体的不断壮大,使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这是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但从另一方面看,这也将形成一个新的养老服务产业,可增加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机会,扩大就业渠道,从而起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因此,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可形成新的产业链,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对策
(一)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居家养老服务是一项长期的政府民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的资金保障机制。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将保障重点老年人对象的政府购买补贴资金、困难老人的救助资金、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建设资金以及公益岗位、专职人员的工资和工作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二是要进一步发挥彩票公益金的作用,按规定安排一定的比例用于对老龄事业的投入,每年拨给专项资金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行以奖代补,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给予有力支持。三是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闲置资源,通过行政划拨、改扩建、租赁等方式,开辟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多渠道解决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问题。四是要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并加大执行力度,鼓励和动员社会资金投入居家养老服务事业,建立起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化投入机制。
(二)拓宽服务形式和内容。服务形式要从单一的定点服务转向定点和上门服务多渠道并举;服务内容要从单纯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拓展到医疗、保健、康复、娱乐、精神慰藉和临终关怀等更多个性化的服务项目。使居家养老服务达到根据老年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设定服务内容,根据特殊老年群体需求设定特殊服务项目,根据老年人的经济支付能力设定服务标准,以实际情况定服务层次,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层面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三)打造专业服务队伍。首先要推行职业资格制度,保证居家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引进较高素质管理人员进入居家养老服务管理行列,鼓励和吸引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社工专业的高等院校毕业生从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并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发展环境,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服务水平。其次要大力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与管理人员培训,不断优化专业服务人员队伍结构,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第三要在发展志愿服务方面,提供完善的激励措施和保障机制,如尝试开展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志愿服务“时间储蓄”活动,将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的时间记录在档,等他们需要服务时,就可享受到其他人给予的志愿服务。
(四)完善信息化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需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有不同需求的老年人共同承担养老服务,建立健全信息化服务体系是重中之重。要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时,以居家养老呼叫服务中心为平台,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为支撑点,孵化一批规模较大、企业化运作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为老年人实行上门服务和日托照顾等,最终形成一个以呼叫中心为核心,各服务企业和组织提供服务,老年人享受服务的完整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使老年人只要通过一部电话(一键通)、一个网络就等于入住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实现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自己所需要的方便快捷的各项居家养老服务,达到构建社区居家养老“15分钟”服务圈的目标。
(五)健全服务监管制度。一方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居家养老服务实施细则,明确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建设基本条件、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以及管理机构、考核制度等,使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另一方面,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行业的规范化建设,成立居家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制定居家养老服务行业服务标准、服务组织准入制度和服务质量评估办法,规范行业行为,实行行业自律。此外,要建立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监督制约机制,在各级民政和老龄部门成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监管机构,形成市、县、乡、村四级监管机制,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竞争激励的奖惩措施,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各级党政要充分认识人口老龄化严竣形势下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重要意义,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增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纳入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当地民生工程实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内容;二是要创新宣传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实施积极主动的宣传战略,构建居家养老服务宣传新机制。如把推进居家养老志愿活动列为各类志愿者组织的活动内容,还可以免费体验服务的形式,让老年人和老年人的家人亲身了解居家养老服务;三是要制作宣传资料。由民政、老龄部门牵头,与居家养老服务组织联手,精心策划,科学包装,制作一批居家养老服务精品宣传资料,深入社区广泛宣传;四是要发挥媒体作用。通过策划、拍摄公益广告及刊登、报道相关信息等方式,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广泛宣传居家养老服务政策,使全社会更加了解居家养老服务,老年人乐于接受居家养老服务。
第五篇:居家养老服务的思考与建议
居家养老服务的思考与建议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家庭养老功能的日益弱化,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它立足于我国养老服务的现实需求结合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现代的社会养老模式,它既满足了老年人对家庭的依赖,有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社会资源利用率高,有利于弥补机构养老的不足和家庭养老的缺失。社区居家养老较之机构养老,具有投资成本少,成本低,收费低,覆盖广,见效快的特点。二是服务及时便捷优质,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可以为老年人提高日托、就餐、康复、娱乐等多种服务。三是创造大量的就业也机会,有利于促进就业和社区和谐。开展社区老年服务工作,可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有效缓解失业人员就业难题。
一、传统家庭养老面临危机
目前,我国主要实行的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随着社会经济条件和住房条件的变化,家庭人口规模进一步缩小,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在加快,老年人群体日益庞大,照料老年人的问题将越来越多,不再是家庭内部问题,逐步外化,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正面临着来自家庭功能、养老资源、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变化等方面的冲击,其养老功能正在削弱。
二、现阶段我国居家式养老主要存在的问题
1、观念认识不到位
面对我故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一些职能部门和社区管理与服务部门对开展和加强居家式社区养老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观念落后;同时。政府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社区的职业流动。
2、资金保障不足
资金不足是制约居家式社区养老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居家式社区养老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充足的资金保障,但是目前经费来源渠道桑尚不固定,服务补贴标准明显偏低,社区工作人员将大部分时间用来进行资金的筹集,而无法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强社区养老的工作,使得居家式养老难有大的发展。
3、无相关法律保障,经济来源不固定。
4、基础设施差,硬件服务水平跟不上需要。社区养老服务的器械落后,服务质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要。
三、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政府职责及定位
首先,政府应把居家养老服务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有力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从事养老服务;其次,政府有责任监督促进相关职能部门结合自身职责,分项规划,加强协调,通力配合,从不同的方面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供支持。政府部门应建立并实施严格的质量监督评估体系,为保证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必须制定实施统一的服务标准和管理制度,实施规范服务、规范管理。
2、加大投入力度,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居家养老服务涉及每一个家庭,惠及亿万老年人,要建立稳定增长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克服投入的随意性、人为性、临时性。对于社区老年设施和服务,应当采取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的方法。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投入的资金,主要用于示范性的老年项目的建设,通过政策优惠吸引和鼓励企业和社会参与社区养老的建设,走多元化道路。
3、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制度设计
出台相关优惠和扶持政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和吸纳社会资本投入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来,促进投资多元化和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
4、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
只有城乡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覆盖面不断加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推进才有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支撑
5、服务机构社会化
国家应该建立相应制度鼓励居家式社区养老服务的开展,对社会独立机构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以及通过捐赠支持社会福利事业的个人和企业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逐步将原来有政府承担的部分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和项目转交给民间非盈利组织去运作和管理。政府花钱向非营利组织买服务,通过政策法规进行监督和指导,实现社会服务社会化,变政府直接管理为宏观的行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