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制约性因素与对策思考

时间:2019-05-13 10:30: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农村建设的制约性因素与对策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农村建设的制约性因素与对策思考》。

第一篇:新农村建设的制约性因素与对策思考

新农村建设的制约性因素与对策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它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面貌的根本措施,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更是构建和谐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村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观,农民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民主体意识不强、建设机制不完善、乡镇政府职能履行出现错位缺位、基层组织建设等相对滞后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在尚无现成经验和模式可循的前提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和对策,如何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下面结合冷水镇的工作实践,谈谈我本人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当前几种典型的新农村建设类型及发展定位

一是资源型新农村。即在具有丰富矿产、水力、电力等资源的农村,加强能源消费管理,搞好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资源集约型农村经济。二是工业型新农村。就是以发展乡村工业为导向,以工业经济实力为基础,以工业反哺、城市支持为条件,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各类工程为抓手,整合农村的土地、人力等资源,推进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型转变,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典型的如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它的综合发展,其关键在于发展乡村工业,走现代农业企业集团的道路。三是生态型新农村。生态型新农村就是发挥特有的生态优势,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型农业为重点,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农村发展道路。如大连市推出的“四位一体”沼气应用、大中型能源环境工程建设、太阳能有效利用和生物质能源气化等能源生态工程的能源生态型新农村。四是城镇型新农村。即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加速资本和产业转移,加快建设城镇型新农村,促进农民职业和空间转移,形成新型的城乡产业结构和城镇体系。如江西上饶创建文明村镇。五是第三产服务型新农村。即城郊型新农村,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致富农民”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城郊乡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围绕休闲、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以及名优农产品进行项目包装,积极开展各类相关招商活动,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这普遍存在于靠近各大中小城市的农村,它们充分利用地处城郊结合部、交通四通八达等区位优势,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六是劳务输出带动型新农村。即通过转移大批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以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将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中,反哺家乡,反哺农村,从而直接或间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我们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策”的发展思路,引入新观念、新思路,因地制宜,新农村建设呈现出几种典型的类型。一是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资源型新农村。如太山村依托石灰石资源丰富的优势先后引进两个老板,投资5000万元到该村建设神峰回龙观石料厂和泰山石灰石料厂,年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二是以“打工经济”“面包经济”两驾马车为带动的劳务输出型新农村。2010年,全镇输出劳务累计12500人,占总劳力的75.6%,为全镇农民增收近2亿元。三是依托红色旅游发展的服务型新农村。利用北山革命老区腹地的历史人文及自然资源,大手笔开发集红色旅游、水利景观旅游、道教文化、生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观区,使旅游经济发展初显成效。

二、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制约性因素

尽管近年来,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力度之大、投入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农村工作出现了重大转机和深刻变化。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三农”问题积累多年,不可能一朝一夕得到彻底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处于艰难的爬坡过坎和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1、上面热、下面冷,农民主体意识不强,新农村进程难以推动

近几年来,国家为调动基层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在通村公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村庄环境整治等方面推行了大量的奖补政策,有力的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但是从根本上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利益主体,也应是新农村建设的最主要参与者,理应在国家宏观层面的指导下发挥主体作用,但是在新农村

建设的实际过程中,广大农村群众的思想观念往往落后于新农村建设的理念。一是部分群众存在认识误差,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的事,所有的建设项目资金都是上面扶持安排的,自觉主动地参与性不高,存在严重的“等、靠、要”的思想。最典型的就是在筹资修水、电、路等农村公共设施的时候,农民往往不愿出资出力,自筹资金的难度大。二是思想封闭落后,农民参与意识不够。新农村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但多数农民群众思想观念落后,还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自我发展意识不强,怕投入,怕欠帐,在建设上没有动力,导致农民对建设新农村积极性不高。

2、宏观意见明确,基层微观操作模糊,体制机制不顺,新农村建设总体推进难有成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决策部署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方针,但是具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体制尚未理顺,特别是缺乏管长远、管根本的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农村建设有关法规不完善,导致新农村建设推进难。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不适用于乡镇村组建设。目前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有关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生产、施工单位资质管理、职业资格认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无法套用在农村建设管理上,从而使新农村村镇建设法规形成真空。农民建房想怎样建就怎样建,缺乏有效的管理。二是土地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新农村建设推进难。虽然进行了土地确权制度改革,土地的权属基本上落实到了每个农户,但是由于缺乏土地流转的平台及有关机制,导致土地流转难,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举步维艰。三是奖补的机制不完善也导致了新农村建设推进难。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基础建设欠账较多,需要国家更多的奖励补贴,但是由于奖励补贴机制的不完善,在促进这些地方发展上作用有限。以XX镇为例,通村水泥路按国家规定的标准,修3.5m宽,18cm厚,按当前市场价,每公里需26万元,除去国家每公里补贴10万元,市财政每公里补贴2万元,村里还需自筹14万元。一个村修几公里路,就需自筹好几十万元,部分集体经济差的村根本无法筹集到位。同时,部分地方由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3.5m宽的道路太窄,错车困难,已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要求,急需提高公路建设标准及补贴标准。

3、基层组织建设滞后,资金支柱乏力,经济原动力不强,新农村建设任重

道远

一是乡镇职能履行出现错位缺位。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后,乡镇大力精简机构,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这在当时极大的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改革后财权上移,许多本不应由乡镇承担的事权却继续存在甚至不断下移,乡镇政府承担了许多与其财权不相称的事权,镇村运行越来越显得举步维艰。导致乡镇组织服务断层、农业服务体系断线,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断档。二是农村党员队伍“后继乏人”。当前,农村党员多是四十岁以上甚至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青壮年党员较少,党员队伍存在着严重的断层和青黄不接,直接导致了农村党支部战斗力下降,不能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领导核心的作用。三是乡村债务沉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新农村建设资金匮乏。税费改革之前,很大部分乡村背下了严重的债务。以我们XX镇为例,全镇村级债务达到3000多万元,39个村,仅有2个村无债务,绝大多数村集体经济是空壳,村级收入乏力,村里在建设公益事业向群众募集资金时,群众往往要求用以前的债权抵数,导致资金筹措艰难。2003年,农村债务锁定后,目前国家一直没有出台有效的措施,化解农村债务。而同时,税费改革后,镇村再无收入来源,上级拨付转移支付仅能保吃饭保运转,根本拿不出来钱搞新农村建设。应该说“城乡互联、结对共建”,“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等活动的开展极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村所结对的单位不同,争取的资金物质也不同,发展的快慢也不同,导致苦乐不均。所以镇村两级财力的弱化成为了新农村建设推进的瓶颈

三、解决新农村建设制约性因素的对策思考

1、建设新农村要进一步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农村是主战场,只有帮助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参与,促使老百姓与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上思想同心、目标同向、事事同抓、成果同享,新农村建设才可能取得成效。

2、建设新农村要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的创新。一是要完善农村建设管理法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基础上,起草颁布适用于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法。二是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使农户真正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权统一的承包经营权。三是实时调整惠农奖补机制,改进资源配置方式和途径。

3、建设新农村要进一步推动乡镇职能改革、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是以恢复乡镇城镇建设职能和水利管理职能为核心,进一步强化乡镇公共服务职能。二是要进一步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镇村等基层党组织要在巩固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及五个基本建设的基础上,把发展农村党员工作列入党建目标责任制。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增强镇村经济实力。一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发展新型农业,这样新农村建设才有基础。二是通过工业带动及反租倒包等方式盘活农村资源,增加村一级集体收入。

第二篇:关于新农村建设环境问题的对策性思考

关于新农村建设环境问题的对策性思考

摘要: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加大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力度,创新农村环保新机制,农村环保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一些新旧环境问题依然存在,并制约着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产生污染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环境问题; 对策

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但经济增长的同时却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农村环境正在接受严峻的考验。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的讲话中都对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作了重要指示,提出了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民的关心和对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视。

一、当前农村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广大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还直接制约了农村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最终将影响国家经济与社会的整体良性运行。

1、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现在很多城市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还很原始,基本上是拉到郊外的大型垃圾场堆放。即使做一些处理,方法也及其简单。于是,很多城市的周围便出现了许多巨大的垃圾场。这些生活垃圾中有大量不可降解的塑料、玻璃物品和废旧电池等,成分复杂。可利用率低。大部分农村对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致使环境污染加剧。

2、种植、养殖业造成的污染。种植业污染源主要由农用化肥、农药、农膜和农田秸杆等构成,起源分散,成因复杂。种植业污染源造成生态环境的冲击是多方面的,最明显和直观的影响是对地表水、江、河、湖泊和地下水源的污染。它具有潜在性、复杂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在治理和控制上有一定的难度,也不容易被人们重视。此外,养殖业也是农业生产的另一污染源,据国家农业部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仅猪、牛、鸡三类畜禽粪便的年排放量就多达30亿t左右。有30%直接排入了地表水体的污染。据调查,养殖一头牛产生并排放的污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污水,养殖一只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污水。另外,还有养殖獭兔、狐等对当地的空气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3、工业化转移带来的污染。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造纸、冶炼、化工等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纷纷在各个乡村建立起来,这些企业往往规模小。设备陈旧简陋,工艺技术落后,基本没有污染防治设施。同时.农民的环保意识差,加上地方领导为搞活农村经济又给污染企业做保护,从而导致农村环境污染越加严重。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近几年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已达13.3万hm2以上,533.3万hm2以上的农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全国利用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已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7.3%。由于环境的严重污染,导致我国每年粮食减产100亿kg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25亿元。

4、旅游业对农村造成的污染。依托当地自然生态、名胜古迹、风情民俗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已成为当今农村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带来大量流动游客,使人口更为集中,但“农家乐”的新型旅游形式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令人担忧,餐饮消费使清洗宰杀家畜的废水、废弃物大量增多,肆意破坏植被、任意盖房搭棚、胡乱堆放垃圾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就暴露出乡村旅游环境管理处于散乱、不规范的状态。

5、工业开发造成的污染。在一些农村,炸山开矿、挖河取沙、围湖造田、乱砍树木造成了对生态系统功能严重的破坏。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片面追求利益经济指标,以不惜牺牲农村土地为代价,肆意开采矿产。致使大量土地退化、耕地质量下降,这不仅使农村土地养分大量流失,而且使流失的地表土进入江河湖泊。造成严重淤塞,致使蓄洪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一些牧区过度开发工业,导致草原剧减,出现严重的沙进入退局面。

二、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及其成因

1、农民思想观念不到位,环保意识差。在我国,环境保护教育已开展多年,但这项教育工作的重点一直在城市,对农村的环保教育还显得比较薄弱,教育普及覆盖面还很狭窄,致使农民的环保意识淡薄,环保价值观缺失。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与保护环境的矛盾,个体环保意识觉醒与群体意识薄弱之间的矛盾,个人投人与国家投入之间的矛盾,以及主张依法保护环境与法律知识缺乏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成为制约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

2、新型农业格局使农村养殖业与种植业相分离。传统的养殖业与种植业不分离,规模相对也较小,畜禽粪便就大部分形成了农家肥,对环境污染较轻。随着农村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这种产业的污染总量便大幅增加,而且呈相对集中趋势。形成了一些较大的“污染源”。水产养殖,则因在养殖过程中大量地投放鲜活饵料、肥料和药物等,造成河道水体污染。在种植业中,农民只觉得使用化肥和农药简单、方便。就不再过多使用畜禽粪便作农田肥料,导致养殖业与种植业严重分离。

3、环境保护资金投入较少.资金管理不到位。长期以来,我国环保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而农村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及其短缺,更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农村环保投入不足、环保投融资机制不畅、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尤为突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当务之急是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环保资金投入、使用和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农村环保长效机制。

4、环境保护监管体系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已开始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但是还没有健全农村环境监测的专门机构,有关专职人员和设备经费等都十分短缺,对农村环境还没有形成常规监测。比如,大多数农产品既无一套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缺乏产品质量检测标准,也缺乏必要的检测监督手段。

三、解决农村环保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要确实加强农村环保宣传力度,提升农民环境意识。要解决我国农村环保问题,确实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提升农民环境意识是首要任务。需要通过不懈的宣传教育,促使广大农民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让农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农村环保工作中去,提高他们参与保护家园的意识。农村环保宣传教育要及时适应新形势,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加强对农民进行环境知识的普及教育,唤起他们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让农民自己行动起来,农村的环境问题才有望得到根本的解决。

2、建立有效的农村环保管理机制。坚持以城带乡、以镇带村,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城乡统筹范畴。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加大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投入,使城市各项环保基础设施向广大农村延伸,并确定服务内容和配套标准,逐步实现城乡环保一体化。

3、确实健全农村环保机制,加大执法力度。要健全乡镇及每个村的环境保护机构和人员,并定期在农村公布环境信息,使每个村民拥有环境知情权。要对现有乡镇企业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确保企业达标排放。对不达标的企业坚决下令停产治理;对新建乡镇企业要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控制新污染的产生。要确实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坚决打击村违法排污行为;改革领导干部业绩考核制度。将农村环保考评列为重要考核内容。

4、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农村环保资金来源。在中央财政加大支持的同时,地方各级财政也要加大农村环保资金保障力度,把农村环保作为公共财政支持和保障的重点,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同时,要完善相关政策,强化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在农村地区产生污染的有关企业还要落实污染治理责任。切实采取措施,加大污染治理的投入。引导和督促地方各级财政和相关企业,切实加大环境保护的投人,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共同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5、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要在农村因地制宜开发低成本、高效率的污水、垃圾处理技术,加强对农村污染治理技术的服务指导。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化处理和粪便、垃圾、秸秆等的资源化利用,并着重推广太阳能、沼气等适合农村使用的清洁能源。加快无公害优质蔬菜基地建设,着力改变靠大量施用化肥,喷撤农药来提高农产品产量的粗放生产方式,通过实施沃土工程。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低毒高效农药,扩大农家肥、有机肥施用面积,使区域面源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低毒高效农药,扩大农家肥、有机肥施用面积。科学划定畜禽禁养区域,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通过对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实行限期治理.实现养殖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6、强化监督与管理.建立农业污染监测体系。各级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强化农村环保监督和管理。确保农业农村环境不受污染。在此基础上对灌溉污水水质、土壤、农产品及基本农田环境污染进行监测。同时,制订农村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把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纳入全民环保行动中。要想方设法引导广大农民主动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协助他们运用先进生产技术,通过“绿色”生产经营方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达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目的。总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今天,我们应把农村环境问题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及早规划、及早防范、及早治理。要把农村环保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不断创新农村环保体制机制,探索农村环保工作规律,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环境,使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第三篇: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思考

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思考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监督制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履行职责进行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有其独特的揭露、督促、教育、震慑作用。目前看来,我们的新闻舆论监督尚处在探索和不完善阶段,其监督方式、渠道及所取得的效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倡廉的形势需要,与人民群众的企盼仍有很大的差距。本文着重分析当前影响新闻舆论监督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之拙见。

一、主要制约因素

当前,新闻舆论监督表现出监督对象的低层次,监督内容缺乏深度和广度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监督环境待改善。当前强化新闻舆论监督的外部环境尚未真正形成,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在认识上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区。如:有的领导干部监督意识淡薄,对搞好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不重视新闻舆论监督;有的领导干部担心新闻媒介反映社会公众不同意见容易引起思想混乱,不利于党和政府决策的贯彻实施,不支持舆论监督;有的领导干部过多考虑个人的政绩、个人的利益和个人政治名誉,要求新闻单位报喜不报忧,甚至以各种理由压制和刁难新闻舆论监督;极少数领导干部由害怕舆论监督,上升到对舆论监督的实施者实行打击报复等等。

2、监督缺乏独立性。从监督的机制上来看,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否则监督不能取得应有效果。新闻舆论监督最主要的是要全面、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既对社会和政治生活中正面的东西予以充分的肯定和褒扬,又对阴暗面和一些丑恶的东西予以无情的揭露和鞭鞑。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独立性不够等原因,新闻舆论监督在履行职能方面也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特别是对一些腐败现象的揭露和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披露方面,往往不尽人意,其监督、教育、警示作用发挥不够。

3、监督法制不健全。舆论监督是柄“双刃剑”,必须将其纳入法制化轨道。当前,我国宪法和法律都没有明确规定舆论监督权,新闻舆论监督还没有真正的法律地位。我国现阶段新闻舆论监督方面的法规制度建设十分薄弱的现状,决定了当前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不可能完全放开,否则将引发许多社会矛盾。没有严格的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规范,正常的舆论监督就难以进行,对监督主体、客体的权利义务、监督对象的确认都缺乏保障,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只能是“天方夜谭”。

4、监督人员素质低。新闻舆论监督历来主要被看作是新闻媒体的一种政治权利,这种政治基础容易使一些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存在一种特权思想。受这种特权思想的影响,致使极少数新闻工作者丧失起码的职业道德,或为金钱,或为某种目的,将新闻舆论的影响力变成拉钱致富或整人的工具;有的人在开展舆论监督时,不负责任,不进行充分调

查,只依据一鳞半爪的材料,结合自己的好恶,为追求某种轰动效应或其它目的来杜撰文章;有的不以法律、道德为出发点,在新闻报道中不以事实为依据,无中生有,夸张其事,贬损人格,揭人隐私,侵害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等等。这些都是极端错误的。

二、几点思考

排除上述制约因素,强化新闻舆论监督,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新闻部门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笔者认为,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当前需要突出以下几方面重点:

1、必须创造良好的新闻舆论监督的氛围。正常的、有效的舆论监督有赖于宽松、民主的环境。各级各部门应该正确看待新闻舆论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充分认识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意义,满腔热情地欢迎和支持舆论监督。应当十分明确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同我们要把握的新闻舆论正确导向并不是相悖的。开展正确的舆论监督,既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也是其忠诚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维护人民利益的实际行动。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对消极腐败现象也要进行批评和揭露,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因此,各级各部门要从大局出发,为新闻舆论监督创造必要的条件。

2、必须加快新闻改革和新闻立法的力度。要通过新闻改革使新闻工作更加适应新形势,更加符合新闻的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更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更好地遵循

新闻的客观规律。同时,应加快新闻立法的进程,使新闻舆论监督尽快纳入法制化轨道。如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进行,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应享有知情权,但不能侵犯被采访者的名誉权和隐私权,同时也要严格遵守有关保密规定;通过大众传媒对某些行为进行批评和谴责,必须做到事实准确无误;不得有任何虚构和夸张,更不得把新闻舆论监督作为谋取个人某种目的的工具,进行人身攻击、造谣、诬陷。只有对新闻舆论监督的内容、对象、监督权利和义务、监督程序等若干方面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才能使舆论监督活动真正起到应有的社会效果。

3、必须加强职能监督机关与舆论监督部门的合作。新闻舆论监督属于非权力制衡性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对监督对象不构成上下级监督关系,也就是说新闻舆论监督对被监督对象,不能直接进行法律意义上的处置(如司法的、行政的和党纪方面的处罚、处分和处理)。因此,它对于监督对象来讲,只是一种外部的非刚性监督,必须通过刚性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而起作用。负有专门监督职责的机关,如纪检、监察、检察机关和舆论监督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相互联系,经常通气;对一些重点监督的问题,可组织统一行动,使各种监督形式在监督过程中互相取长补短,有机结合,形成合力。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专门监督机关对新闻媒介反映的问题和重要线索,要予以重视,必要时及时介入,使新闻舆论监督和组织监督结合起来,强化新闻效应,取得监督实效。

4、必须提高新闻舆论部门人员素质。要教育广大新闻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对待人民赋予自己的权力。只能用这种权力去为人民服务,去揭露和鞭鞑腐败,绝不能把这种权力当作自己谋取个人利益的政治资本,产生新的腐败。要教育他们树立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要能吃苦耐劳,要有奉献精神,要多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多了解真实生动的第一手材料。拿不准的问题一定不要轻下结论,一定不要轻言“曝光”,逞一时之能,图一时之快,要孜孜追求舆论监督的真、准、实,努力争取监督效果的大、快、好。要教育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严格禁止“有偿新闻”。对腐败现象进行舆论监督,决不能掺杂自己的私欲,要特别注意防止舆论监督被滥用。要严格执行新闻审批制度,特别是涉及重大问题的报道,应事先征求有关领导部门的意见,绝不能擅自追求什么轰动效应,人为制造“热点”,混淆视听。

第四篇:村民自治论文:村民自治 和谐社会 制约性因素 完善对策

村民自治论文:村民自治与和谐社会构建

【中文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为了化解我国转型时期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做出的重大抉择。社会的和谐包括城市的和谐与农村的和谐两部分。村民自治作为农村基层民主的重要实践形式,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进而实现全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村民自治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内在契合,村民自治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可靠的政治基础、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和积累丰富的政治经验。然而,随着村民自治的深入发展,却出现了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不顺、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不和谐、村民自治主体的公共参与不足、农村社会组织化程度不高等制约性因素阻碍了村民自治的良性发展。因此,只有通过完善乡村政治架构,实现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协调;建立分权合作的制度化体制,构建和谐的两委关系;完善村民的公共参与,促进村民自治的深入发展以及培育农村社会自治组织,巩固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等对策才能促进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也才能确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论文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村民自治与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村居民通过自治组织,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形式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英文摘要】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s our party makes a major decision in order to resolve various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emerging issues of transition period and to achiev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Social harmony includes urban harmony and rural harmony two parts.The Villagers’Self-governance as an important practice in the form of grassroots democrac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social harmony in rural areas, thus achiev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The Villagers’Self-governance...【关键词】村民自治 和谐社会 制约性因素 完善对策 【英文关键词】Villagers’Self-governance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aining factors improving measures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

【目录】村民自治与和谐社会构建8-10ABSTRACT10-11

摘要

1.1

第一章 绪论12-16

13-14引言12-13研究的内容和意义14-15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14-16

1.3 本论文

1.3.1 本论文的内容

第二章 村民自治与1.3.2 本论文的意义15-16

16-24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16-19

2.1 村民自治的内涵

2.1.2 村民自治2.1.1 村民自治的概念16-17的发展历程17-1919-24

2.2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村民自治

2.2.2 和谐社会2.2.1 和谐社会的概念19-20视野下村民自治的特征分析20-24第三章 村民自治与和谐社

会的内在关联24-3224-2824-2525-2626-2727-2828-3228-2929-303030-3232-40

3.1 村民自治与和谐社会的内在契合3.1.1 村民自治与和谐社会有共同的理念支撑3.1.2 村民自治与和谐社会有共同的动力源泉3.1.3 村民自治与和谐社会有共同的制度保障3.1.4 村民自治与和谐社会有共同的政治前提3.2 村民自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3.2.1 村民自治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可靠的政治基础3.2.2 村民自治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3.2.3 村民自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3.2.4 村民自治为构建和谐社会积累丰富的政治经验第四章 现阶段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制约性因素4.1 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不顺32-33

32-3333

4.1.1 4.1.2 4.2 村乡镇政府过度干预村委会,侵害了村民的自治权村委会过度迎合乡镇政府,出现了附属行政化倾向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不和谐33-35使村民自治失去本质内涵33-34村党组织的领导作用难以发挥34-35共参与不足35-3735

4.2.1 村党组织严重越权,4.2.2 村民委员会过度自治,4.3 村民自治主体的公

4.3.1 村民公共参与的主体意识薄弱

4.3.3 村民4.3.2 村民公共参与的程度较低35-36非制度化参与行为也有所上升36-37度不高37-4037-38

4.4 农村社会组织化程

4.4.1 农村社会的组织化程度偏低

4.4.3 农4.4.2 农村社会缺少各种现代组织38

村组织缺少必要的发展空间38-40民自治的完善对策府与村委会的协调

40-5040-42

第五章 和谐社会构建中村

5.1 完善乡村政治架构,实现乡镇政5.1.1 完善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明

5.1.2 乡镇政府严格

5.1.3 努力确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职权范围40-41依法行政,确保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的协调41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促进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的协调41-42关系42-4442-434343-4444-465.2 建立分权合作的制度化体制,形成良性互动的权力

5.2.1 实现分工与合理融合,促进两委关系的和谐5.2.2 提高两委成员的政治素质,促进两委关系的和谐5.2.3 建立新型的政治文化,促进两委关系的和谐5.3 完善村民的公共参与,促进村民自治的深入发展5.3.1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村民均衡参与公共事务夯

5.3.2 增强村民的主体意识,提高村民参与5.3.3 健全公共参与制度,为村民的公共45-4646-50

5.4 培育农村社会自治组织,巩固村5.4.1 培育新型农民,形成组织化的实物质基础44-45公共事务的能力45参与提供制度保障民自治的社会基础行为习惯46-47的发展空间47

5.4.2 转变乡镇政府的职能,拓宽农村组织化5.4.3 加快相应的立法建设,弥补农村组织化

结论50-52附录58

参考文献发展的制度障碍47-5052-56致谢

56-58

第五篇:江苏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探讨

江苏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乔玉洋

摘要:研究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关注资本投入,因为资本投入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江苏的农业现代化目前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其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内在联系和规律。制约江苏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资本投入不足、土地资源紧缺、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等。因此应完善农业资本投入体系、允许土地适度流转、建立确保农业人才成长的农业教育机制等。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测评;制约因素;资本投入

一、农业现代化基本理论

农业现代化过程是一个非均衡状态的开放系统,该系统的高效运行,要求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各要素与系统环境之间、政府和农民之间的协同关系,它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过程及实现现代农业后的一种状态。研究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关注资本投入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以资本投入作切入点研究农业现代化进程时,包括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资本投入。

1.物质资本投入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基本保证。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必须依据物质资本投入为载体。以某种生产工具所代表的某种技术水平足以判断采用该技术的时代是处于何种历史发展阶段,所以,以物质资本投入推进生产工具的技术改进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基本保证。

2.技术资本投入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推动力。为使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打破传统农业均衡的基础,注入现代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生产力。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之一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改变农业生产结构、劳动力结构和资源结构,还可以改变农业的管理体制、劳动方式及生产者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推广应用,推动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扩散过程其实质就是农业现代化的过程,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得越广泛,农业现代化程度越高。但技术扩散的速度却因地而异,正是由于技术扩散速度的差异性,导致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和水平在不同地区的差异。适应自身农业发展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速度越快、规模越大,农业现代化水平就越高。缩短现实农业科技与现代农业科技水平之间的差距,加速农业技术扩散,结果就是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3.人力资本投入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源泉。科技进步的快慢,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直接影响较小,影响较大的是技术的应用程度,即技术的扩散速度,而扩散速度又受农业生产环境的影响,如:资金来源、生产者的能力、技术对自然条件的要求等,其中以生产者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尤为重要,其他各项因素都要通过人才能起作用。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1964年所著《改造传统农业》一书就人力资本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做了系统阐述。美国在发展农业过程中实施以知识替代资源的战略,也体现了这一思想。农业现代化强烈要求农民素质的提高,过去农民可以勤劳致富,现在却必须“科技致富”、“知识致富”,这正体现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对人力资本投入的要求。没有人力资本的有效投入,技术的应用及扩散将受到阻碍,人力资本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生产

能力,在使用过程中呈现边际收益递增的趋势。有人力资本这一能动性的价值作保障,才能使各项物质资本、技术资本发挥作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江苏省农业现代化现状分析

研究江苏省农业现代化现状,必须对目前江苏的农业现代化实现度进行测评。测评方法较多,目前运用比较普遍的主要是多指标综合测定法。由于该法过程规范,并将定性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运用农业技术经济学原理,揭示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技术与农业经济问题之间的客观规律。因此我们采用这种方法对江苏省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行构建。遵照综合性、全面性原则以及单指标的客观性、独立性、可比性、可行性原则,参考江苏省农林厅和江苏省统计局2000年制订的江苏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曾于2001年制订的沿海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江苏统计年鉴》中农业现代化情况的统计指标、权数及标准值和江苏省实际情况,构建了评价江苏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结构与水平、劳动生产率、生产条件、农业市场化与商品化程度、农业生产科学化水平、农民生活水平等6类17个指标,采用一定的计算方法对江苏省、2002-2005年的农业现代化实现度进行了测评,得知其实现度分别为64.2%,67.1%,68.8%、71.3%①。

由测评结果可知,江苏省近年来的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在逐年上升,但上升速度不快,前三年甚至处于起步阶段,到2005年刚刚进入初级阶段②。实现程度的上升除其他因素外,与资本投入的加大有直接关系;江苏省近年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较低可能与我们所设计的指标标准值较高有一定的关系,因为这里的标准值参考了发达地区的指标标准值,而发达地区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比江苏省的农业现代化进程要快,这是由农业现代化的地域性特征决定的。

从全省范围看,现代化标准值的实现度较高的类指标依次有:生产条件(得分15.8%)、结构与水平(12.5%)、农民生活水平(12.0%);其他分项指标得分较低;子指标中得分较低的主要有:劳均粮食产量、劳均农机动力,劳均耕地面积等,相对于第一产业比重来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得分也不理想。

从测评过程及其结果,分析其内在的一些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1.农民收入增长滞后。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 276.3元,比2004年人均4 753.9元仅增长10.99%,增速较慢。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标准值实现度2002-2005年分别为49.9%、52.9%、59.4%、65.9%,均低于对应年份的农业现代化总体实现度。我们应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促进农民收入有较快增长。

2.江苏农业经营规模较小。2005年,全省农业劳均粮食产量2 678.49千克,现代化标准值实现度17.86%,劳均农机动力2.96千瓦/人,实现度49.3%,劳均耕地面积0.464公顷/人,实现度46.4%,这几项指标值的实现度都远远低于该年农业现代化总体实现度71.3%。当然,这与江苏人多地少的现实条件有关。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人多地少的严峻现实已成为江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瓶颈,只有突破这一瓶颈,才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道路上攀登新台阶。

3.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全省农业规模经营比重低,劳均耕作面积实现度46.4%,水平较低。原因不仅有土地稀缺性,另一重要原因是土地要素的合法流动、重组以及劳动生产力、投资等要素的市场化程较低。虽然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制适合我国国情,但江苏经济相对发达,不少农

民不再以土地为生。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土地要素的合法流动,带动劳动力等要素的市场化,发挥市场机制优化配置的作用,提高生产要素效率。

4.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较高。2003年,江苏省农林牧渔业商品率达到79.68%,农业现代化标准值实现度高达99.6%。可见,江苏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远远高于其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

5.农业生产科学化水平滞后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05年全省农技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比重3.0‰,现代化标准值实现度仅60.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5.0%,实现度84.62%;而农民生活水平中的恩格尔系数(2005年为0.44)、农村住户住房人均面积两项指标的实现度相对较高,这反映了江苏省农业的技术资本投入还相对较低,农民对积累与消费关系的处理有待进一步引导。今后应尽力加大技术资本、人力资本投入,形成科学化管理,提升农业科技含量。

6.全省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经超过土地生产率的提高程度。2005年劳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 136.13元,现代化标准值实现度87.57%,虽然这个数字本身所代表的劳动生产率并不太高,但与土地生产率(以粮食单产表示)的实现度78.59%相比,已显示了较高的水平,这其中农业资源转化率不高造成土地生产率较低是内在深层根由,我们应注重加大技术资本及人力资本投入以提高土地生产率及劳动生产率③。

三、江苏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制约因素分析

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尚处于初级阶段,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因素包括:

1.资本投入不足。根据农业现代化进程理论的分析,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资本投入。

首先,在物质资本投入方面。目前江苏省农业现代化的资本投入,无论从政府投入方面,还是农村集体投入或农户投入方面,都明显不足。从2000年到2005年六年的省财政支出情况可知,农业总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只在6%左右,这与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相适应。由此造成江苏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深层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步履艰难。以前,江苏农业投入主要来源于农村集体,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集体的经济职能迅速弱化,农村集体积累水平下降,投资的非农化倾向严重。政府投入比重较低,农村集体职能弱化,那么农户的投入又怎样呢?江苏省农户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波动较大,而且投资比重在波动中基本呈下降之势。江苏农村在资金投入的构成比例上农户投入占绝大部分,已由国家集体投资为主转变为国家宏观指导、集体投资为补充、个人投资为主体的新格局。但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农民收入较低,农户投资于农业的数额有限,对农业投入不足是难免的,造成江苏农机化比较落后。

其次,在科技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方面也严重不足。政府对农业科研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为负增长。资金短缺及政策性原因,使县级农业推广机构经费大减、乡级推广站基本“断奶”,导致农业科技队伍不稳。近年来毕业到农口的大学生流失严重,科技队伍的不稳加剧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困难。而且江苏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城市的全方位开放,给农村较高素质劳动力投入到非农产业提供了机会,农业比较利益的低下及第二、三产业录用人员的能者优先原则,使文化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大多转入第二、三产业。

2.土地资源紧缺。江苏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省份之一,土地资源稀缺,人地矛盾突出。200

4年人口7 433万,土地面积10.26万km2,其中耕地面积474.1万hm2。按农村人口5 248万人计算,人均耕地面积约0.09 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11 hm2/人。在这样狭窄的空间中难于推进现代化。2004年,江苏以占全国3.9%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6.03%的粮食,7.95%的棉花和7.78%的油料④。这说明江苏农业发展是具备一定基础的,但由于土地资源紧缺性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江苏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客观上要求一定的劳均经营规模。

3.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农业现代化较成功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只有农业劳动力因转向非农业而不足时,才能推进农业现代化。虽然江苏非农产业相对发达,但因城乡分割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缓慢。2002-2004年,农业就业人数占全省就业人数比重分别为39.6%、39%、37.4%⑤,降低幅度不太明显。三年的农业劳动力资源总数分别为2 808万人、2 812万人、2 834万人,趋势却是农业劳动力资源绝对数量不降反升。

4.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掌握新技术的技能较差。江苏省地处沿海发达地区,以“苏南模式”为代表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较高素质的劳动力,滞留于农业生产领域的劳动力素质明显较低,这样素质偏低的农业劳动者队伍,掌握新技术的技能相对较低,不便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5.农民收入水平低。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 276.3元,这样的收入平均到每月,大约只有439.69元,除去必要的生活支出之后,用于农资购买、农机养护等投入的能力已经所剩无几。在政府农业投入比例小,农村集体职能弱化,农业资本投入主要靠农民的状况下,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举步维艰。

四、对策建议

1.针对农业资本投入不足的现状,完善农业资本投入体系。形成一个包括政府财政投入、信贷资本投入和社会资本投入多方支持的投入体系对满足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资金需求至关重要。由于农业经济领域广泛的外部性和一定程度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通过税收、利率、投资等经济杠杆调节经济运行,弥补农业市场缺陷。

(1)省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调控财政收支规模与结构。江苏省传统的财政农业投入政策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加农产品数量为重点,而在农业科技、保险制度、农产品市场建设、农业投入支持体系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因此,今后不仅需要扩大投入规模、提高投入比例,而且要注重优化财政农业投入结构,提高政府的支持效率,用好WTO规则,优化财政对农业的补贴政策。

(2)实行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配套投入政策,充分发挥农村金融部门资金融通的作用。要全额满足发展要求,只依靠省财力实力肯定不够,因此,增加农业信贷投入,显得尤为重要。实行倾斜的农业信贷政策,从总体上调整信贷结构,提高农业信贷比重,对信贷用户及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优惠政策。采取措施抑制或减少农业资金流出农业领域,力求寻找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配套投入的最佳结合点。构建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配套投入运行的新机制、政策性投入与商业性投入并存的农业现代化资本投入新体系。

(3)吸引社会资金。农业的高风险不具备吸引社会资金的内在动力机制,这就要求政府农业投入发挥引导作用,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形成政府农业投资的诱导机制,调动其他主体投资农业的积

极性。因此要注意将财政资金退出农业生产中的竞争领域,并不断运用财政政策创造新的更多的竞争领域,通过优惠政策,保护投资者利益,改善外部经济环境,建立有效的社会资金投入机制,提高农业资金使用效益,并制定优惠的吸引外资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4)提高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性。资本来源渠道畅通之后,还需要注意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决策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保证投入的合理性和效益性,规范项目后评价制度,保证投资项目的效益性;建立资本投入的最低利益保障机制和风险保障机制,政府在必要时给予一定补贴,以政策来解除农业投资者的后顾之忧。

2.针对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制定土地适度流转政策,适当加速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家庭承包经营适应中国国情,但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逐步扩大。江苏省在土地资源紧缺的现实面前,适当允许土地流转,加速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将是必然选择。允许农民以多种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形成规模较大的集约化经营。比如:通过耕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扩大经营规模、在自愿基础上联合办农场,合作农场、合伙农场、以土地入股的股份制农场,或在乡镇企业中办农业车间(农场),形成较大规模经营。在规模、平等与效益的均衡点上建立起合理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3.针对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掌握新技术的技能较差的现状,建立确保农业人才成长的农业教育机制。2006年3月“十届四中全会”党中央确立了以农村工作为重点的工作方针。今后农村的义务教育将全面取消学杂费,极大地鼓舞了农民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并保证了向农业输送较高素质劳动力渠道的畅通。这样,抓好常规农业先进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工作,将对农业采用新技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各项政策鼓励农业发展,相对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增强了农民掌握新技术的愿望,为建立合理的教育机制疏通了道路。再配之以农业基础科学研究,特别是本省的优势农业学科,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搞好全省范围内的综合开发和综合治理;加强高新技术和重要常规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发展农业高等及中等教育,培育充足的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中、高级科技人才,对夯实江苏农业现代化发展后劲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4.针对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的现状,逐步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收入水平。农业生产的增长和农产品价格是农民收入提高的基本因素。不仅要发展农业生产,还必须实现农业的优质和高效,从宏观上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性,在微观上扶持农民学会观察市场、把握市场机遇的技能,争取好价位。而且,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品种结构也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业、品种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

注释:

① 乔玉洋.江苏省农业现代化的资本投入机制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11).② 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达到90分以上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80-90分为中级阶段,70-80分为初级阶段,60-70分为起步阶段,60分以下为准备阶段。

③ 限于篇幅,本部分所涉及的测试数据及测试过程均在本课题的另一部分,部分数据可参见《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第11期。

④ /sjzl/nongyety.htm中国农业信息网[EB/OL].⑤ 江苏统计年鉴(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参考文献:

[1]顾焕章,张超超.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

社,1998:11-19,308-319.[2] 黄祖辉,林坚,张冬平.农业现代化:理论、进程与途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7-23,30-31.[3]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4)、(2003)、(200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4] 《江苏统计年鉴》(2006)、(2005)、(2004)、(2003)、(200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5] 王效仿,刘建伟,董玉河.以农村人力资本的积聚来促进农业现代化[J].生产力研究,2002(5):202-204.[6] 陈至发,桑晓晴.农村人力资本供求非均衡特征与农业现代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7):306-309.[7] 刘明,王克林,谢炳庚,章春华.关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测度的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00(6):48-52.[8] 谷文晓.遵循客观规律,推进农业现代化[J].宏观经济研究,2000(8):52-53.[9] 兰玉杰,陈晓剑.人力资本的概念界定及其性质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4):80-81.

下载新农村建设的制约性因素与对策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农村建设的制约性因素与对策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业性企业闲置资产活化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

    行业性企业闲置资产活化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 摘要:闲置资产的活化是对相对垄断和自然垄断垂直型的集团企业即行业性企业进行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国民经济基础和可......

    关于农民工市民化制约因素分析及解决的对策与思考

    关于农民工市民化制约因素分析及解决的对策与思考 摘 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社会经济的加速转型及城市化进程的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农民工的方式向城市大规模......

    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摘要:从总体上看,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处于全国的中下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应采取多方面措施进一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高中语文阅读课教学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摘 要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做了了解和分析,找出了当前高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浅析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浅谈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因素,按照产供销、贸工农、内外贸、农科教相结合......

    独立董事制度制约因素及对策(定稿)

    独立董事制度制约因素及对策 徐健 2012-10-15 14:54:14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2期下摘 要:本文解析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制约因素,从重塑独立董事独立性、改善......

    制约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因素及对策5篇

    制约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因素及对策 摘要中间业务风险小、收益高、创新潜力大已成为银行间激烈竞争的新领域本文认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受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外部环境、业......

    浅谈企业转型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浅谈制造业转型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摘要:制造业转型升级依然存在很多的制约因素,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关对策。关键词: 转型升级制约因素对策达芬奇造假事件轰动一时,温州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