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业性企业闲置资产活化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
行业性企业闲置资产活化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
摘要:闲置资产的活化是对相对垄断和自然垄断垂直型的集团企业即行业性企业进行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国民经济基础和可持续发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与影响,研究行业性企业闲置资产的活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目前来讲,行业性企业闲置资产活化工作远远没有达到资产重组的要求,原因就是仍有制约因素还没有根本解决。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具有深层次的原因。本文深入分析这些制约因素,试图化解其带来的不良影响,推进行业性企业闲置资产活化工作。
关键词:行业性集团企业;闲置资产活化;制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0)04-0005-03
一、目前行业性企业闲置资产活化工作的情况分析
行业性企业一般地说是相对垄断和自然垄断垂直型集团企业,并隶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重点发展和支持的国有大型企业。它们的改革重组在不间断地进行当中,对闲置资产的处置也是改革重组工作的一部分。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的要求,行业性企业作为改革的重点也在积极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优化。2006年11月8日由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关于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作出了加快国有大型企业的调整和重组、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指示。对于这些资产的结构优化和保值增值,国家和企业都给予了相当大的关注。闲置资产在重组改制中逐步减少。闲置资产的盘活一直是行业性企业重组工作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国家要求企业转变粗放式的发展方式,要求企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大方向。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影响,行业性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相当激烈,中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发展与完善阶段,要想使企业能在国内较长时期处于领先地位,就必须转变企业经营方式,努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迎接全球化的竞争。为应对这个大趋势的要求,企业必须优化资产结构,其中对于闲置资产的盘活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大部分行业性企业都把闲置资产的处理工作认真落实,或出售转让、或合资改制、或重组业务、或改良技术,总之是通过各种手段逐步盘活闲置资产。目前,行业性企业的闲置资产数量正逐步减少,资产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行业性企业盘活闲置资产的方式分析。由于闲置资产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在资产重组中也逐步积累了一定的切实有效方法。比如:以技术进步推动闲置资产的消化,企业可以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技改,逐步淘汰旧的技术、工艺和设备,以保持其技术工艺的先进性,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或者是直接开发新产品,使之具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避免资产的闲置。或以国家政策引导闲置资产搞活,党和政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其中就包括盘活闲置资产。或以自身改革减少闲置资产出现,企业以改革为动力,逐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并通过多种形式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资产的优化重组,使之发挥最好的效益,以商业化带动闲置资产活化。企业可以科学地调整经济结构,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生产要素流动异常活跃的机遇,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盘活企业闲置资产。或通过把闲置资产转让、合资等方式直接处理掉。在实际处理中还有很多方式可以用来处理闲置资产,主要是根据闲置资产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闲置资产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盘活难度越来越大。自从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确定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以来,开始加大力度对行业性企业进行结构调整、重组改制和主辅分离的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指导。行业性企业更是明确责任,努力利用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和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三类资产),改制创办形成了一批面向市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经济实体。对于闲置资产处理可以说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企业也吸取经验,使长期闲置资产的产生环节得到重视,控制了闲置资产的再生源头。但随着重组工作的进一步深化,相应的问题也暴露出来,比如:仍在闲置的资产显然都是钝性强、活性差、难以盘活的。这些闲置资产往往会涉及到企业的深层问题,或者是无法进行技术改进的机械设备,这需要企业的整体技术工艺的改进;或者是企业某个相关部门层次的闲置资产,在主辅分离与资产重组中,该部门的去留方向还没有最终确定下来,使得闲置资产的处理也要搁置下来;或者是其他限制闲置资产盘活的因素制约着这项工作。总之,这些不能马上盘活的闲置资产都是一些极具钝性的或者是涉及企业深层次矛盾的闲置资产,对于它们的处理,企业还没有更好的举措,对它们的盘活还处于摸索之中。
二、制约行业性企业闲置资产活化的主要因素行业性企业所处的特殊位置是阻碍闲置资产盘活的一个主要因素。国有行业性企业是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控制力量之一,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主要力量,还是社会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的主要供应者。这些行业性企业的特殊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固有的生产意识和经营意识。作为行业性企业来说,处于相对自然垄断地位,他们可以制定或者是影响产品的价格走向,可以决定产品的供应量从而影响市场。可以说,行业性企业左右行业和国家的经济发展,他们利用垄断优势获得垄断利润。所以,对于行业性企业来说,难有亏损,只是利润多少的问题。即使出现行业性亏损,国家作为股东也相对承担无限责任。行业性企业完全可以规避风险。那么,这就在另一个层面表明行业性企业的闲置资产是很难通过企业的财务核算这一层次表现出来的,大多数企业的闲置资产都是由于企业出现亏损才发现并进行处理的,而确切把握行业性企业的闲置资产,在这一环节是困难的。另外,行业性企业的生产经营意识也制约着闲置资产的盘活。丰厚的行业利润掩盖了闲置资产。企业存在闲置资产并没有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或者是影响程度很小,企业没有必要去花费很多时间盘活这些闲置资产。这些问题都是行业性企业自身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行业性企业的闲置资产盘活。行业性企业的机构设置不合理阻碍闲置资产盘活。长期以来,行业性企业都是处于相对和自然垄断地位,组织垂直型结构纵向一体化。他们的机构庞大且部门繁杂,重复严重。这种情况使得企业在进行改制重组时显得十分不畅。一方面,作为国有企业,他们继承了行政事业部门的机构设置形式,行政隶属关系严格;另一方面,大部分行业性企业还是企业办社会性质的,企业建立和兴办了一些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联系的机构和设施,承担了产前产后服务和职工生活、福利、社会保障等社会职能。这种“大而全”的机构设置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改制重组,尤其是这种机构设置使企业在对闲置资产盘活的时候变得十分不便。首先,部门多,闲置资产就会相对分散,盘活起来难度加大,这些分散的闲置资产使企业不能很好地利用盘活策略,影响盘活速度;其次,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较多,在处理闲置资产时涉及到的各种关系就较多,关系的增多必然加大闲置资产的盘活
难度。行业性企业闲置资产所处部门的人员分流困难。行业性企业的闲置资产必然隶属于一定的部门,对这些闲置资产的盘活必然涉及到闲置资产所属部门的人员切身利益。例如,对于由于技术落后造成的生产设备的闲置,需要进行技术改进或者是直接引进先进生产设备代替闲置下来的生产设备。这时,对于原来操作这些设备的人员来说可能需要进行分流,可能是他们的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而又无法通过培训使他们提高技能。但是,人员分流工作又涉及到职工的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等等一系列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显然不是盘活工作的主要方面。这时就要牵涉到人事、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作,加大了盘活闲置资产的难度。如果要对闲置资产进行转让、合资、转产或者是改制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同时,这些问题又是国家非常重视的问题,从2002年开始下发了一系列对于人员分流的指导性文件。所以,对于人员分流的问题,行业性企业在对闲置资产活化的时候也要引起高度注意。行业性企业的闲置资产特点也是盘活困难的重要因素。首先,闲置资产的绝对数量比较大且分布分散化。行业性企业的资产规模是非常庞大的。虽然,相对于庞大的企业规模来说这些闲置资产相对数量还是比较小的,但企业闲置资产的绝对数量却比较大。与此同时,行业性企业的各种资产分布也非常广泛。企业不仅掌握着主营业务经营的重要资产,而且还大量涉及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非主营业务,闲置资产分布在企业经营的各个层面。其次,闲置资产分布具有隐蔽性且不易被察觉。行业性企业的闲置资产具有分布广泛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企业中闲置资产的分布带有一定的隐蔽性。比如,行业性企业的主业资产往往都是企业盈利的重要保证,这部分资产中的闲置资产不易被企业发现。同时,行业性企业的盈利保证了他们的正常运行,从而使闲置资产很难被发现。最后,行业性企业的闲置资产作为国有资产是受到一定程度监督的,对他们的处理不当会使相关责任人受到处罚,所以,对这些闲置资产的处理,相关人员就显得十分谨慎。
三、行业性企业激活闲置性资产的对策
行业性企业的闲置资产有其复杂的成因,活化闲置资产必须区别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意识影响,闲置资产盘活利用率低,因此,对于闲置资产的盘活及处置,不仅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而且涉及许多关联部门、人员。为盘活行业性企业闲置资产,应采取以下对策。行业行为主体要强化发展意识,切实处置闲置资产。行业性企业行为主体即企业的决策层,要强化企业发展意识。作为垄断行业的行业性企业来说,低效率是不争的事实,只要存在垄断就有不合理之处。行业性企业更是由于本身的垄断性掌握了大量国家资产,而这些资产有的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甚至是搁置起来成为闲置资产。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要想获得核心竞争力,首先要转变生产经营意识,必须摒弃那种“背靠国家、行业老大”的生产经营意识,要放在竞争的环境中去考虑问题,优化资产结构,努力提高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闲置资产是企业优化资产结构的很大障碍。企业必须要把闲置资产的活化工作和企业战略的总目标联系起来,使企业能够在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上,让资源得到一个合理的配置,从而使资源充分发挥作用。为此,企业从高层领导到基层工作人员都要提高生产经营意识,加大对闲置资产的关注度,一旦发现闲置资产一定要及时上报,制定相应的处置策略进行盘活。依据国家政策处理好资产分流与人员分流。国家针对行业性企业重组改制工作制定了系列的指导性文件,特别是针对企业含有的三类资产的分流以及对人员分流给出了指导性政策规定。企业对三类资产处理得当,可以使企业集中资源做强做大主业,切实解决主业不突出和富余人员的问题,提高竞争力。在处理人员分流和资产分流的问题上,企业要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和程序操作,使闲置资产在盘活时妥善安排人员去向。对于暂时不能妥善安排的人员,企业要保证这些人员的基本生活,配合社会保障部门及时发放补助资金。如果把闲置资产以改制设立公司的方式进行分流,便可以把这些资产用于安置企业富余人员,并将其中一部分国有净资产用于支付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最大限度地挖掘国有行业性企业的内部潜力,用盘活国有企业存量资产的方式解决企业富余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减少社会的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的稳定。行业性企业可以通过这些人员的分流策略加强职工的紧迫感、使命感和危机感,增强职工竞争意识。根据闲置资产本身特点,制定相应的盘活策略。对于闲置资产来说,由于它们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所以具有自身特点。行业性企业的闲置资产更是由于企业本身的特点而具备了一些特殊的性质。企业可以根据这些性质制定具体的盘活方法。比如,针对行业性企业闲置资产分散化的特点,企业可以采取责任到人、岗位约束、专人专办的办法,分配任务给具体的个人,制订一定的激励措施,完成任务之后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报酬;针对行业性企业闲置资产具有隐蔽性的特点,企业可以增加企业的核算环节,对每一环节的资产回报率进行核算,通过明确的数字,表明资产是否处于闲置状态;针对闲置资产在处理时相关责任人有顾虑的特点,企业可以设定标准。只要保证闲置资产活化的前提下,就可以使责任人放开手脚去活化闲置资产,克服那种新官不理旧事、明哲保身的思想。闲置资产的形成固然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更多的是人的因素,企业要盘活闲置资产一定要先盘活人的思想,从影响企业的最主要因素“人”上开展工作。以企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盘活闲置资产。企业处于竞争的环境之中,如何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保证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所有企业追求的目标。企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就要保证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从而使企业长盛不衰。企业的闲置资产不仅占用企业资源,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且还制约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影响企业的发展变革。并最终束缚企业的创新活动。所以,企业要对这部分资产进行优化,使之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在对这些资产进行活化的时候,就要考虑企业的整体效率和效益,既要做到合理利用,又要保证国有资产的不流失。
责任编辑:昱文
第二篇:浅谈企业转型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浅谈制造业转型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摘要:制造业转型升级依然存在很多的制约因素,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关对策。
关键词: 转型升级制约因素对策
达芬奇造假事件轰动一时,温州的高利贷也是**不断,这两件事表面上看没有什么联系,实际上是制造业面临的转型升级问题。过去由于环境成本低、资源成本低、人工成本低等因素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以“代工”起家,使中国制造业得到长足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低成本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企业出口受阻、订单减少、投资下滑、资金困难、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的增加等问题逐渐成为企业是心头患。制造业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目前我们很多制造企业还停留在价格竞争上,处在产业链的最下游,虽然企业规模不小,但依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还主要集中在低端,技术含量低。在价格上面,利润的上升空间非常有限。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寻求产业转型升级,向产业链的研发、品牌、设计等环节要效益。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必然性,是多种制约因素的综合反映。有些是全国性的,有些是区域性的;有些是长期的,有些是短期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缺技术
自主创新能力差,缺乏核心竞争力。目前企业大多处在产业链的下游生产装配环节,整体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掌握核心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缺乏自主品牌,产品附加值低。大部分企业还是从事使用外方品牌的加工出口贸易或者是以“贴牌”生产为主的订单贸易。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却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难以突破外方的技术壁垒。也较少参与市场开拓和产品研发,企业只是赚取少量的加工费用,自身参与产品研发和产业升
级的动力和压力都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自主技术研发和自有品牌的培育。
少原创技术,少专利产品,设计和制造技术基本上依靠模仿,这些就是制造业的现状。创品牌、保品牌已成为制造业企业的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同时由于品牌价值很难形成,出口产品的附加值难以提高。前不久的达芬奇造假事件,就反映了东莞家具行业的问题所在。作为国内主要的家具生产基地,很多企业是洋品牌的代工工厂,企业没有掌握核心的技术,没有参与市场竞争。而大多数的产品是中国制造,而非中国创造。
其次:缺资金
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筹资困难的问题。由于人工、资金、原料、环保成本的上升和利润减少,实体经济难做。很多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在房地产、股票证券等泡沫性大、收益率高的项目上,实业投入很少,甚至于很多企业的制造工厂已经只剩下吸纳资本用于投机的功能,企业“空心化”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实业的投入不足,也无法实现深耕细作,向产业链的研发、品牌、设计等环节发展。
近年来,国家经济受市场机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周期性的波动。为了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特别是近期受欧债和美债危机的影响,国家进一步调整金融政策。各种经济政策和制度环境的变化,也给企业融资带来一定的障碍。
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落后,大多还是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方式,随意性大,稳定性差。财务制度不健全,隐瞒企业经营规模和利润,财务信息不透明,申请贷款的资料不全或缺乏真实性,银行对放款收益存在质疑。银行无法评估企业的资信状况,企业又没有担保,银行对放款非常谨慎,无疑加大了企业融资的难度。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升级,国际国内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面临诸多的压力。如何积极有序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摆脱
经济困境,培养新的核心竞争力以及谋求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迫切任务。为此,在认清形势的基础上,要积极谋求对策。首先,企业要想做好转型升级,需要改变自身的观念,产品不应一直以价格来抢夺市场,企业需要不断创新,突破技术壁垒,发展自身的特色,打造具有价值的品牌,才能帮助企业长足发展。企业要在生产技术上积极进行革新,在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的同时,尽量降低技术成本。也要改良粗放式的生产方式,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降低劳动力成本。外需疲软、技术壁垒、成本上涨、用工难、汇率波动等多重不利因素的综合影响,国内企业接到的国外订单量也减少,可以积极扩展国内市场,应根据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实际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结构,抢先占领国内市场。
再次,企业增加实业投入,建立与企业转型升级向适应的政策服务与金融环境,解决企业转型升级中的资金问题。
实业是积极发展的基石,美国正是因为资本的力量无限放大,是实体积极在资本运行中形成泡沫,日本的积极模式也是如此,过分依赖海外,是产业空心化。德国模式则不一样,德国曾花20年的时间扶持制造业。到现在德国的制造业也处于世界前列。实业缺少的不是利润,而是在行业的关注度,掌握核心技术,创建自有品牌,才是实业真正应该关注的。世界上最强的电子企业之一富士康,只是一个代工企业,由于掌握了平板电脑的核心技术,制作平板电脑的企业都要从富士康引进技术,甚至苹果这样的大公司。实体经济并不是没有利润,还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关键是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将主要精力放在技术变革、产品创新上来。发展自身特色,创建有价值的品牌,深耕细作,做精做强,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对于有技术、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应积极放贷。而对于徘徊在“空心化”边缘的制造业企业,要鼓励其参与竞争,逐步实现“功能升级”,最终实现从产业链的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的演变,换取企业的利润空间和生存空间,生成创新型和新兴的产业集群。
企业要转型升级,做高端的制造业,要时刻不忘品牌建设和品牌价值的提升,从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入手,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掌握核心技术,占领产业链条的制高点。制造业做高端了,利润也是非常可观的。
作者:李变霞邮编:362000
单位:福建泉州国立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联系电话:***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海滨街道金山南区17—203室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的制约性因素与对策思考
新农村建设的制约性因素与对策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它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面貌的根本措施,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更是构建和谐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村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观,农民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民主体意识不强、建设机制不完善、乡镇政府职能履行出现错位缺位、基层组织建设等相对滞后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在尚无现成经验和模式可循的前提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和对策,如何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下面结合冷水镇的工作实践,谈谈我本人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当前几种典型的新农村建设类型及发展定位
一是资源型新农村。即在具有丰富矿产、水力、电力等资源的农村,加强能源消费管理,搞好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资源集约型农村经济。二是工业型新农村。就是以发展乡村工业为导向,以工业经济实力为基础,以工业反哺、城市支持为条件,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各类工程为抓手,整合农村的土地、人力等资源,推进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型转变,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典型的如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它的综合发展,其关键在于发展乡村工业,走现代农业企业集团的道路。三是生态型新农村。生态型新农村就是发挥特有的生态优势,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型农业为重点,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农村发展道路。如大连市推出的“四位一体”沼气应用、大中型能源环境工程建设、太阳能有效利用和生物质能源气化等能源生态工程的能源生态型新农村。四是城镇型新农村。即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加速资本和产业转移,加快建设城镇型新农村,促进农民职业和空间转移,形成新型的城乡产业结构和城镇体系。如江西上饶创建文明村镇。五是第三产服务型新农村。即城郊型新农村,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致富农民”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城郊乡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围绕休闲、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以及名优农产品进行项目包装,积极开展各类相关招商活动,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这普遍存在于靠近各大中小城市的农村,它们充分利用地处城郊结合部、交通四通八达等区位优势,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六是劳务输出带动型新农村。即通过转移大批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以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将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中,反哺家乡,反哺农村,从而直接或间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我们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策”的发展思路,引入新观念、新思路,因地制宜,新农村建设呈现出几种典型的类型。一是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资源型新农村。如太山村依托石灰石资源丰富的优势先后引进两个老板,投资5000万元到该村建设神峰回龙观石料厂和泰山石灰石料厂,年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二是以“打工经济”“面包经济”两驾马车为带动的劳务输出型新农村。2010年,全镇输出劳务累计12500人,占总劳力的75.6%,为全镇农民增收近2亿元。三是依托红色旅游发展的服务型新农村。利用北山革命老区腹地的历史人文及自然资源,大手笔开发集红色旅游、水利景观旅游、道教文化、生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观区,使旅游经济发展初显成效。
二、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制约性因素
尽管近年来,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力度之大、投入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农村工作出现了重大转机和深刻变化。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三农”问题积累多年,不可能一朝一夕得到彻底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处于艰难的爬坡过坎和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1、上面热、下面冷,农民主体意识不强,新农村进程难以推动
近几年来,国家为调动基层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在通村公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村庄环境整治等方面推行了大量的奖补政策,有力的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但是从根本上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利益主体,也应是新农村建设的最主要参与者,理应在国家宏观层面的指导下发挥主体作用,但是在新农村
建设的实际过程中,广大农村群众的思想观念往往落后于新农村建设的理念。一是部分群众存在认识误差,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的事,所有的建设项目资金都是上面扶持安排的,自觉主动地参与性不高,存在严重的“等、靠、要”的思想。最典型的就是在筹资修水、电、路等农村公共设施的时候,农民往往不愿出资出力,自筹资金的难度大。二是思想封闭落后,农民参与意识不够。新农村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但多数农民群众思想观念落后,还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自我发展意识不强,怕投入,怕欠帐,在建设上没有动力,导致农民对建设新农村积极性不高。
2、宏观意见明确,基层微观操作模糊,体制机制不顺,新农村建设总体推进难有成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决策部署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方针,但是具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体制尚未理顺,特别是缺乏管长远、管根本的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农村建设有关法规不完善,导致新农村建设推进难。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不适用于乡镇村组建设。目前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有关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生产、施工单位资质管理、职业资格认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无法套用在农村建设管理上,从而使新农村村镇建设法规形成真空。农民建房想怎样建就怎样建,缺乏有效的管理。二是土地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新农村建设推进难。虽然进行了土地确权制度改革,土地的权属基本上落实到了每个农户,但是由于缺乏土地流转的平台及有关机制,导致土地流转难,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举步维艰。三是奖补的机制不完善也导致了新农村建设推进难。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基础建设欠账较多,需要国家更多的奖励补贴,但是由于奖励补贴机制的不完善,在促进这些地方发展上作用有限。以XX镇为例,通村水泥路按国家规定的标准,修3.5m宽,18cm厚,按当前市场价,每公里需26万元,除去国家每公里补贴10万元,市财政每公里补贴2万元,村里还需自筹14万元。一个村修几公里路,就需自筹好几十万元,部分集体经济差的村根本无法筹集到位。同时,部分地方由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3.5m宽的道路太窄,错车困难,已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要求,急需提高公路建设标准及补贴标准。
3、基层组织建设滞后,资金支柱乏力,经济原动力不强,新农村建设任重
道远
一是乡镇职能履行出现错位缺位。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后,乡镇大力精简机构,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这在当时极大的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改革后财权上移,许多本不应由乡镇承担的事权却继续存在甚至不断下移,乡镇政府承担了许多与其财权不相称的事权,镇村运行越来越显得举步维艰。导致乡镇组织服务断层、农业服务体系断线,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断档。二是农村党员队伍“后继乏人”。当前,农村党员多是四十岁以上甚至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青壮年党员较少,党员队伍存在着严重的断层和青黄不接,直接导致了农村党支部战斗力下降,不能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领导核心的作用。三是乡村债务沉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新农村建设资金匮乏。税费改革之前,很大部分乡村背下了严重的债务。以我们XX镇为例,全镇村级债务达到3000多万元,39个村,仅有2个村无债务,绝大多数村集体经济是空壳,村级收入乏力,村里在建设公益事业向群众募集资金时,群众往往要求用以前的债权抵数,导致资金筹措艰难。2003年,农村债务锁定后,目前国家一直没有出台有效的措施,化解农村债务。而同时,税费改革后,镇村再无收入来源,上级拨付转移支付仅能保吃饭保运转,根本拿不出来钱搞新农村建设。应该说“城乡互联、结对共建”,“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等活动的开展极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村所结对的单位不同,争取的资金物质也不同,发展的快慢也不同,导致苦乐不均。所以镇村两级财力的弱化成为了新农村建设推进的瓶颈
三、解决新农村建设制约性因素的对策思考
1、建设新农村要进一步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农村是主战场,只有帮助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参与,促使老百姓与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上思想同心、目标同向、事事同抓、成果同享,新农村建设才可能取得成效。
2、建设新农村要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的创新。一是要完善农村建设管理法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基础上,起草颁布适用于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法。二是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使农户真正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权统一的承包经营权。三是实时调整惠农奖补机制,改进资源配置方式和途径。
3、建设新农村要进一步推动乡镇职能改革、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是以恢复乡镇城镇建设职能和水利管理职能为核心,进一步强化乡镇公共服务职能。二是要进一步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镇村等基层党组织要在巩固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及五个基本建设的基础上,把发展农村党员工作列入党建目标责任制。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增强镇村经济实力。一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发展新型农业,这样新农村建设才有基础。二是通过工业带动及反租倒包等方式盘活农村资源,增加村一级集体收入。
第四篇:水务一体化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水务一体化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大厂回族自治县水务局 杨广龙
一、充分认识水务一体化发展的意义
水务一体化管理是水资源管理体制上的重大创新,其目标是通过建立 “一龙管水、共同治水”的管理体制,促进区域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优化配置,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工作,保障城乡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与水环境安全。
水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资源,政府必须管好。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是分级分部门管理,在区域上城乡分割管理,在部门管理上水源、供水、排水、节水、治污等各管一段,这样的“九龙管水”已经被证明问题较多,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进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对水资源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调整,在此背景下,水务一体化管理在实践中逐渐得到大家认可,成为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的成效和经验
十多年来,各地水利部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继续做好农村水利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相继成立水务局作为统一管理水资源的综合部门,对城乡的防洪、水源、供水、排水、节水、污水处理与回用以及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涉水事务实行一体化管理,为优化配置水资源 1 提供了体制和组织上的保障,大大提高了水管理的效率,促进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理顺管理体制,提高水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能。从过去的“多龙管水”变为“一龙管水、团结治水”,有利于克服过去部门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办事效率低的弊端,进一步明确了水资源管理的职责,强化了区域管理和流域管理的结合,提高了管理人员素质,提升了水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2、促进水生态系统建设,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水务一体化管理,加强了城乡供水水源及重要水域的保护,强化了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有效地保护了城乡水资源的水质,提高了区域水环境承载能力。
3、有利于制定合理的水价政策。近几年,不少地区调整了水价政策,水价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合理的水价应由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组成,对不同的用水对象,如城镇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以及农业用水,水价政策和标准也是不同的,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不仅为理顺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的关系,确定合理的城乡水价体系和标准,提供良好的体制保障,而且有利于实现以工补农、以城补乡的水价政策,促进城乡供水事业的共同发展。
4、推动水务市场的良性发展。水务设施多是公用事业,水务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管,城乡水源建设、2 输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产业要在区域经济中发挥基础和支柱产业作用,就得把它们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实现产业的优先发展和协调发展,而水务一体化管理为之提供了相适应的管理平台,有利于克服部门分头管理带来的产业发展不配套等问题,这将对水务市场的发育和完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1、部门利益难以整合,部分职能归口还比较困难。职能分散管理的旧体制所带来的弊病积重难返,行政职能在整合过程中受到的压力和阻力相当大,还有一些涉水职能难以划归县水务局。按规定,排污口下端的污水治理工作应该由水利部门负责,但目前还是由环保局负责。
2、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亟待完善。一些过去的行政法规和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现状,急需修订完善,同时,新的形势还要求制定新的政策法规体系来保证改革与发展的有序进行。
3、水务一体化改革降低了行政成本,使原有制度框架外的潜在利润内部化,实现了管理效率的提高。但是,水务一体化其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上级政府的强制性支持。当然,这种支持仅限于引导,而不是干预。
四、深化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的措施建议
1、提高认识,加快水务一体化改革步伐。要适应发展形势,进一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这项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和落实治水新思路的必然要求,要从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解决我国水多、水少和水污染问题的高度,提高对改革工作的认识,切实加快改革步伐,真正实现城乡涉水事务的一体化管理。
2、加强部门协调,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水务一体化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在改革过程中只有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理解、支持,勇于探索,及时总结改革经验,加快推广行之有效的水务改革模式,才能不断理顺城乡水务管理体制,实现“一龙管水,团结治水”的好局面。要按照要求,注重城乡水系综合整治和水网建设工作,加强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的一体化建设和管理,对城乡防洪、水源、供水、排水、节水、污水处理与回用以及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协调推进。
3、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对现实需要但还缺乏的政策法规要加快建立健全,对一些过时的政策法规要及时修改完善。要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保障和规范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确保水务市场公平竞争,有序发展。
4、深化水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按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实行政资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在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水务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推进水 4 务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促使水务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切实保证落实水务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任务。
5、健全水务投融资体制。按照有进有退的要求,调整政府财政投资范围,加大公益性水务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投入力度。水务企业的国有资产出让收益、经营权出让转让收益等,要用于水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水务投资环境,加快形成向水务产业倾斜的投融资优惠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水务设施利用信贷资金、社会资金以及外资等力度。
6、积极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快水务管理现代化建设。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行业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要不断提高管理科技含量,提高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2010年7月
第五篇: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11-7-19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高明文 田青
摘要:在信息时代,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要想在竞争中发展,中小企业必须通过信息化增强自身竞争力。然而,由于中小企业信息化面临着思想认识、管理、人才、资金及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制约,使得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不高,难以适应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因此,我们需要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制约因素采取系统化的方案,加以解决,保障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制约因素对策
0 引言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超过企业总数的99%,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5%左右,上缴税收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提供了全国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无论在创造GDP、解决新增就业等各个方面都举足轻重。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普及率达到25.5%,与世界平均水平一致,但远低于美国的75.65%。中小企业95%以上能接入互联网,但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商务活动的比例较低。在信息时代,中小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为了自身发展,必须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建设。
企业信息化是以企业流程(优化)重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企业信息化的实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增强企业竞争力。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先天存在的资金缺乏、管理不善、信息化人才匮乏等因素,使得中小企业信息化面临重重困难。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制约因素
1.1 对信息化认识不深,缺乏整体战略规划
1.1.1 企业“一把手”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深刻。企业领导一般对企业需要启动信息化以及信息化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一定影响有着一定的认识,但对于信息化是关系到企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如何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实施后究竟能给企业带来哪些实际价值等深层次问题,估计不够、认识不足。
1.1.2 对信息化认识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思想。有些中小企业把资金用于购买计算机等硬件设施,而轻视系统管理软件的购买,认为有了计算机,能够接入互联网,就实现了企业信息化。
1.1.3 中小企业对信息化投资与回报之间的关系缺乏明确的认识和预测。往往期望信息化能够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实际上信息化是一项长期投资,因而在初期很难取得显著效果。在信息化进程中,简单地认为开网站、做电子商务就是信息化。而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只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工具,其目的是通过信息化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1.1.4 缺乏信息化战略规划。正是对信息化认识不深,使得企业领导对信息化的需求、目标、实施步骤等缺乏战略规划,不知道该如何有效进行信息化,不能根据企业实际找准突破口,出现盲目跟风,导致购买的软硬件不能发挥应有功能,投入的成本得不到合理的回报、实施效果
不佳等的情形。
1.2 管理模式落后,缺少专门信息化负责机构
1.2.1 中小企业管理模式落后。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的是家族式的管理,存在着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管理方式落后等状况,个别企业甚至连基本的成本核算制度都没有建立,管理制度、组织结构、管理理念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先进管理理念不相符,甚至相冲突。有的中小企业管理模式仍未定型,随着企业的成长,变动也很大,而应用软件在企业实施的前提是管理程序化,这二者间形成了一对矛盾,不易解决。
1.2.2 中小企业缺少专门信息化负责机构。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专门的机构、技术人员(CIO)负责信息化的组织、领导、协调、实施等工作。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很多管理工作是由“一把手”一肩挑,难以适应信息化的需要。
1.3 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资金利用效率低
实施信息化早期需要一次投入很高的成本,其后还需要持续的运营成本,这些费用对中小企业来说都是不小的财务负担。
1.3.1 资金短缺。大多数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是来自企业的自有资金。由于中小企业资金周转次数低、企业外部欠账难收、经营风险高等,导致中小企业自由资金严重短缺,对信息化投入不足。发达国家在信息化方面的投资占企业总资产的8%~10%,我国只有0.3%。
1.3.2 资金滥用,利用效率低。在预算方面,企业应该将投资的50%用于软件、硬件、网络设备和应用系统(ERP),另外50%用于需求调查、流程重组、二次开发和维护。而实际上很多企业把所有的预算资金都用于购买软硬件设备和系统,没有进行信息化前期的调查、流程重组和后期的本地化、用户化二次开发以及维护等工作,使得系统根本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所花的钱也只能等于交学费。
1.3.3 融资渠道不畅。在现阶段,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规模较小,资信度差,抵押资产少,导致金融机构不愿意向中小企业融资,使得融资渠道少,融资难度大,不能筹集信息化所需资金。马云就呼吁商业银行应平等对待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
1.4 人力资源不足,缺乏信息化专业人才
人是企业最核心的资源,没有相应的人才,任何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只能是流于形式,企业信息化也只能是空谈。
1.4.1 人力资源不足。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是根本。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薪酬制度、考评制度、发展状况等原因,导致中小企业人才流动性大,难以留住人才,使得中小企业人才素质低,难以适应信息化的要求。
1.4.2 缺乏信息化专业人才。信息化不仅仅是信息技术问题,还是管理问题。现从事企业信息管理工作的人员中,大多是纯粹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对于管理方面的知识较欠缺,不能适应信息化的要求。信息化需要既善于经营管理,又懂现在信息技术,还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而软件商为企业提供的免费服务是短期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的。因此,要保证信息化系统的有效运转,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技术与管理人才。
1.5 信息化基础落后,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我国信息化基础落后于发达国家,企业信息化水平与发到国家有较大差距。
1.5.1 企业信息资源基础不统一、不一致,信息采集渠道较单一,缺少灵活性,使得信息来源不够全面,传输渠道不够畅通,更难以对采集的信息加工处理,使得资源潜力无法充分发挥。
1.5.2 中小企业信息化缺乏国家统一的标准,不同的信息系统之间相互不兼容,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另外,我国信息化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如在防范和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方面,缺乏完善的法律,使许多企业对计算机信息安全存在较大的疑虑。70.1%的网民认为网上交易是不安全,这进而制约了电子商务、网络支付等交易类应用的发展。
1.5.3 难以实现信息共享。企业之间是一种即竞争有合作的关系,面对共同的市场,信息资源的共享成为企业间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却是各自为政,形成封闭系统,信息无法共享。
1.6 缺少专业合作伙伴,难以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我国从事信息化服务企业太少,服务类型比较单一,技术水平较低,没有形成从软件开发、应用到解决方案提供,这种长期合作关系。
1.6.1 信息化产品少。我国信息化产品基本上是针对大企业,因此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产品较少,使得获取信息化咨询和对口产品的途径较少,加之信息化产品的服务商面向中小企业的市场尚在开拓之中,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要获得满意且具有可持续效用的信息化产品还不现实。
1.6.2 难以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类型各异,需求多样,即使是同一行业的企业所面临的信息化问题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它们需要是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程序化的软件。而实际上信息化方案提供商只是把自己的产品的优势和功能摆在企业面前,单纯地去推荐自己的产品,以产品卖出为目的,而不是实实在在从企业利益的角度出发,真正帮助企业改进生产管理上的缺陷,使自己的产品能与企业的生产特点相符合,起到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这也给中小企业信息化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1.6.3 缺乏合作机制。现在信息化提供商和中小企业之间是一种买卖关系,没有形成长期合作关系,提供商关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而不关心企业实际运用的效果。在信息化产品使用中,缺乏应有的培训和帮助,导致了中小企业对信息化产品的疏远。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应对之策
2.1 提高信息化意识,根据企业信息化需要进行战略规划
2.1.1 提高认识。中小企业要深刻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能把信息化停留在表层;要深刻学习信息化,认清信息化的本质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信息化强调的不仅是计算机软硬件,更强调人、管理、技术之间的有机集成,其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特别是企业的领导层,一定要对信息化有正确和足够的重视。要建设好企业的信息化,企业经营者是关键,因此必须让企业经营者认识到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在实施过程中要对员工进行信息化方面的培训,重视员工基本IT技能培训,培训企业自己的信息化人才。另一方面,政府要担当社会宣传主要角色,大力开展信息化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推广。
2.1.2 制定信息化实施战略。中小企业要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找准切入点,确定信息化目标、实施重点、实施步骤、战略评估等,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化战略方案,组织实施,加强领导和控制,保证信息化实施效果。
2.2 改善管理,设立专门信息化负责机构
2.2.1 加强管理,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规范的管理是信息化的前提条件,因此中小企业一定要重视管理,建立起符合企业发展需要,能够满足信息化要求的企业管理制度,改变落后的管理现状。一是根据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结合信息化需要,在对企业流程进行优化重组基础上,建立内部管理规范、组织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企业管理制度,为信息化提供制度和组织保证。
2.2.2 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信息化实施。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懂技术、会管理、善协调的领导团队来负责。而以往中小企业老板一肩挑的管理,不适应信息化的需要,难以维系企业信息化的后续发展。因此,必须设立诸如CIO的信息化管理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来负责信息化实施工作。政府要有专门负责信息化的管理部门,保证信息化的统一规划、统一领导,避免信息化资源在各自企业分割,难以整合,不能共享,资源浪费。
2.3 合理利用资金,拓展融资渠道
2.3.1 做好资金预算,提高信息化资金投入。做好资金预算分配,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改变信息化投入全部用于购买软硬件、网络建设等的做法,适当分配一部分资金做好信息化的调查、流程重组、后续维护等工作,保证信息化资金投入能够发挥长期实效。信息化需要长期大量的资金投入,没有必要的资金投入,就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水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这不利于整个国家的信息化。应根据信息化需要逐步提高信息化投入占企业资产的比例。
2.3.2 拓展融资渠道。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融资体系,抓好银企对接工作,切实解决好“贷款难”和“难贷款”的问题,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要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在注意信贷安全的前提下,建立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供多种融资服务;利用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向缺乏资金但有前途、有市场的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融资;鼓励民营资本进入信用担保、创业投资等领域,鼓励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多渠道、多途径筹措资金,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2.4 提高信息化人才激励,培养信息化复合型人才 人才建设是信息化长期发展的根本保障,没有适合信息化需要的人才是制约信息化的重要瓶颈。
2.4.1 中小企业花大力气吸引、培养及留住信息化人才。中小企业要知人善用,为信息化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一方面从外部吸引高素质信息化人才,一方面通过内部挖潜,培养自己的信息化人才。但是不管哪种方式,企业都需要用情、用制度、用文化留人,避免人才流失。
2.4.2 企业与高校结合培养信息化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信息化需要既懂得信息技术这又善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单靠企业自身难以培养大量信息化所需的复合型人才,需要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即会信息技术,又懂现代管理,思想开放的符合信息化需要复合型人才。
2.5 提高信息化基础,建立信息化平台
2.5.1 企业加强信息化基础研究。企业要进行信息化需求调查,做好信息化思想动员工作,在企业内部实行统一信息标准,避免信息数据不能共享,提高全体员工的信息化能力,设立信息化服务机构。
2.5.2 政府制定信息化标准,用法律规范信息化。一是政府要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使信息系统能够兼容。应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开展针对性调研工作,制定和颁布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指南,分类指导,制定行业信息化标准,保证信息系统兼容。二是制定相关法律,保证信息
化安全,打击利用网路信息的犯罪行为。
2.5.3 信息运营商,要整合分散的信息资源,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电信、移动等运营商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把分散的信息资源整合到一起,在法律范围内,既可以开辟新业务,又能够服务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
2.6 鼓励专业信息化服务企业发展,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6.1 鼓励专业信息化服务企业发展。为了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成本、人才、技术限制,很多业务可以外包给专业服务企业,采取SaaS模式。鼓励各类信息化提供商,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开发出适合其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保证有对口的产品与服务能够满足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需要。
2.6.2 与信息化服务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信息化服务商不仅仅是信息卖产品,而是要对中小企业提供长期的培训、咨询服务。企业的需求会不断变化,在信息化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所以企业需要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只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才能根据企业实际需要,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才能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后顾之忧。总结
信息化是世界潮流,信息化是国家战略,也是企业战略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不管中小企业愿不愿意,都必须去适应这个潮流,否则将会被市场竞争所淘汰。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GDP、税收、就业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将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然而,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使中小企业信息化面临众多的制约因素,如认识、管理、人才、技术、资金、供应商、政策等,这些因素既有其自身内部原因,也有经济发展的外部原因。面对这些因素,需要全社会共同采取措施,从多各方面制定对策,加以解决。只有这样,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明天才会靓丽,我国的信息化战略才会实现。
参考文献:
[1]蒋彤.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J].情报探索,2008(12).[2]杨国川.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J].经济经纬.2008(4).[3]谭兴,谭策.浅谈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战略规划[J].科技信息.2008(5).[4]李素燕.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环境建设问题[J].管理.2008(6).[5]曹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ASP模式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6]周建群.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24卷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