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基层教育工会发挥作用的因素与对策

时间:2019-05-12 20:0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制约基层教育工会发挥作用的因素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制约基层教育工会发挥作用的因素与对策》。

第一篇:制约基层教育工会发挥作用的因素与对策

制约基层教育工会发挥作用的因素与对策 绵竹市大西街小学工会

黄进

肖念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及《中国工会章程》明确指出:“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

《中国工会章程》同时指出:中国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参加建设和改革,努力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参与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的民主管理;教育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工会的主要社会职能包括四个方面:维护、参与、建设、教育。

具体到学校这个最基层的工会组织,它的主要职责是——

一、维护

维护是指学校工会组织必须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成为广大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关心职工生活,关注职工身心健康,努力配合学校支部、行政,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爱岗敬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参与

参与是指工会组织应该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应该成为党密切联系教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要动员和带领教职工积极参政议政,主动参与、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三、建设

建设是指工会组织应该动员和组织职工参加改革和建设,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发挥工人阶级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

四、教育

教育是指工会组织应该教育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整体素质,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努力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遗憾的看到,很多基层学校的工会组织形同虚设,根本无法真正履行自己的职责,除了完成上级工会组织交代的任务、炮制各种工会工作档案、应付上级组织的工作检查之外,几乎无所事事,学校工会组织“空壳公司”,形式主义的代名词。

深思其原因,制约基层教育工会组织发挥作用的因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从学校角度而言,其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学校领导方面:毋庸讳言,到目前为止,仍有相当一部分学习领导对学校工会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工会工作“过时论”“多余论”“无用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然根深蒂固,碍于国家政策的规定,他们不好对工会组织的废存说三道四,也不敢擅自撤销。于是就虚与委蛇,挂个牌子,找个退居二线的同志负个责,并不承担什么具体的工作,学校工会,俨然成了单位中一些有资历的老同志的疗养院。有重大决策时,工会被晾在一边;出了事情,工会就做个“灭火队长”。

教师方面:其实,教师们原本对工会组织是寄予厚望的,因为他们也希望在学校中有一个能真正为自己撑腰、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能够传达自己需求和心声的部门。但是长久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基层学校的工会并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因此,教师们对学校工会组织不再抱有幻想,把它看着是学校对老同志、老领导的照顾场所,是一个清闲、不做事的空头部门,自然,工会的话在他们眼里是不管用的,他们可以不听从工会的安排,可以不参加工会的活动,工会布置的工作他们也是能拖就拖。他们认为,工会工作不与教师个人的利益挂钩,更不会影响到教师的福利和升迁,是可做可不做的。工会自身方面:工会自身的问题主要还是在学校中具体负责工会工作的同志身上,他们有的能力全面,身兼数职,除工会工作外,还承担了许多教学任务和繁杂的事务,工会工作只是其中极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他们成天忙于应付各种工作任务,根本无精力思考什么工会工作,推进工会工作只是见子打子而已,工作质量自然无从谈起;还有的同志过去为学校作了大量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现在退下来了,被领导安排到学校负责工会工作,这也算是领导对自己过去工作的一种肯定吧,于是,他们心安理得的坐在工会办公室里享起清福来,工作慵懒,交差了事,这样既不会给领导找麻烦,自己也少有事干,真是两全其美呀!当然,也有一些同志责任心比较强,他们负责了工会工作后,也想干出点成绩,也想为教职工们做点实事,但因为多方

面的原因,无法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最终只能偃旗息鼓,独享清闲。工会活动开展方面:众所周知,工会活动是既是广大教职工强健身体、愉悦心情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校园文化建的中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校园人心凝聚、关系和谐的充分体现。然而,有许多基层学校一切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教学质量的名义,挤占工会活动时间,忽视工会活动的开展,使工会组织日渐远离广大教职工的视线,成了被大家遗忘的角落。还有的学校虽然也能按时开展一些活动,但因为没有学校强有力的支持,加之工会活动经常与学校其他教学活动时间抵触,老师们参与热情并不高,大多是能来则来,想走就走。使工会活动常常落入准备充分、场面冷清、勉强维持、草草收兵的怪圈而不能自拔。

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学习,进一步明确工会的职能及工作方法。要加强学校工会工作,使工会真正发挥自己的职能,做出工作成绩,具体负责学校工会工作的同志任重道远。

首先,我们要加强学习,学习《工会法》,学习《中国工会章程》,进一步明确基层工会组织的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博览全书,广泛吸纳、借鉴他人的经验,不断学习和积累做好学校工会工作的方法与技巧,深入思考自己所处学校的环境实际,因地制宜的全盘设计好自己的工作思路,从而采取科学有效的工作措施,按照法律所赋予我们的权利,切实履行好我们的工作职责。

二、密切沟通,获得学校行政对工会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学校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受学校党组织的领导,是学校行政的亲密合作者。基层学校工会与党组织、行政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为基层学校工会的具体负责人,我们必须明白三者之间这种领导与合作的关系,并妥善的处理好这种关系。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会工作才能得到学校党支部、行政的大力支持,我们才可能具有在学校中快乐、高效工作的环境和空间。

因此,学校工会负责人要站在学校全局发展的高度,主动接受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主动配合学校行政的工作,经常与他们沟通、交流,使工会与支部、行政保持良好的互动。只有支部的工作,能通过工会组织得到快速、高效的贯彻;行政的决定能在工会的协助下有序推进;工会工作才可能在支部、行政的支持下,有声有色的开展。相反,如果三者之间相互拆台,相互制肘,只能使相互关系恶化,学校发展受制,对谁都能没有好处。

三、心系职工,增强工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工会工作,说到底,就是群众工作。因此,学校工会组织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真真切切的为广大教职工说话,维护他们的权益,才可能赢得老师们发自内心的支持与信任,从而最大限度的团结全员教职工,增强自身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工会干部要以身作则,模范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好工会的日常工作,还要经常深入到广大教职工中间,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疾苦,对生活上确有困难的,要向学校支部、行政汇报,及时

帮助他们解决,对思想上有困惑的,要主动找他们谈心,能解释的解释,能开导的开导,最大限度的减轻他们的思想压力和精神压力。发现有教职工权利受到侵害的行为,要义无反顾的站在他们一边,想法设法的求得各方帮助,维护他们的合法权利。另外,工会干部要充分彰显工会组织的温情,职工生日,送一份祝福;职工生病住院,送一份问候;老师家中有生老病死,表达一份心意……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了累积在大家的心中,就成了一份沉甸甸的支持与信任。

四、活动引领,点燃教师参与工会活动的热情。

活动,是工会联系群众、凝聚人心最有效的手段,工会活动开展的好坏,直接反映着一所学校工会工作的现状。所以,作为工会工作的实施者,我们在做好工会日常工作的同时,要花大力气思考工会活动的开展。

活动策划者在设计工会活动时,心要在广大教职工中间,要站在既搞活工会活动,活跃校园生活,又着眼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高度,活动既要新颖有趣,与时俱进;又要富有教育性和引领性。工会组织最好把工会活动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教师培训活动有机集合起来,尽可能地把工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五、不断创新,让工会工作永葆不竭的动力与活力。当然,工会工作的方法因时间、地点和环境的不同千变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工作方法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使学校工会工作永葆不竭的动力与活力。

第二篇:浅析基层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的制约因素和对策

浅析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的

制约因素及对策

-----以会宁为例

摆生富

【摘要】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时期、新阶段,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工作,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着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依法加强改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努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扎实推进法制化管理进程,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计划生育 依法行政 制约因素 对策 所谓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是指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进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的活动,严格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对长期主要依赖行政支持的计划生育工作具有特殊的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国策的深入贯彻落实,我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已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阶段,其工作任务、环境和方法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气息和阶段性特点。人口和计划生育实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建设法治政府、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对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新时期新阶段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口问题的统筹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会宁作为一个发展中的贫困县,计划生育工作虽取得了很大的实效,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作为一个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在四年的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中,我认真分析本乡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再通过走访其他乡镇,发现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存在着以下一些制约因素。

一、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的基本现状及制约因素

目前由于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素质偏低,以及法律法规制约等因素,造成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着许多弊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群众的思想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在经济比较落后地区,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思想观念依然存在,这种思想观念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性的转变。虽说2002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以下简称《人口和计划生育法》)颁布实施,但一部分群众文化水平底,对这些法律法规仍尚不知晓或知之甚少;一部分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人口计生的工作方法、工作手段、工作程序与之已不相适应。这给行政执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执法队伍观念陈旧素质偏低的制约

多年来,广大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干部具有工作时间较长、熟悉基层情况、实践经验丰富、善于协调关系和妥善化解矛盾的

优势。同时,也存在着年龄偏大、文化偏低、习惯于就事论事处理问题的不足,特别是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法律素质偏低。近年来,虽然各级计划生育部门对乡(镇)计划生育执法人员进行了法规知识培训,并为其办理了行政执法证件,但由于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人员调动频繁, 而新调入人员又缺乏工作经验和计划生育法规知识,导致业务素质偏低,严重制约着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的顺利开展。

3.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的制约

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监督,从理论上看包括四个层面,一是权力机关的监督,二是司法监督,三是行政机关的内部层级监督,四是社会监督。但事实上计划生育工作长期以来并没有受到有效的监督,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的监督机制也远没有建立。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也就谈不上计划生育的依法行政,做不到公平、公正、合理,这势必损害群众的利益,造成群众上访等。这也是依法行政的一大制约因素。

三、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水平的对策意见 随着国家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领域改革的深化,人口问题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地位日益重要,计划生育依法行政问题也日益突出,计生干部应当尽快转变观念,有大局意识、法制意识,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满足社会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会用法律的手段、在法制的环境下创造性地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尽快解决目前计划

生育依法行政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克服困难,排除干扰,推动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轨道。

一是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的宣传。人口和计划生育有关法律法规是关于公民生育行为的规范,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要使这些法律规范得到普遍自觉遵守,首先必须让广大群众对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清楚的知晓和了解。这就要求行政执法人员要做好宣传和教育,这是公民守法的大前提。《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定我国现行的生育政策为: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国家干部职工、城镇居民除特殊情况经过批准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农村也要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某些群众确有困难,经过批准可以间隔几年后生育第二个孩子。在少数民族中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要求和做法由各自治区或所在省决定。在宣传过程中,执法人员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内容,不应泛泛而谈。比如对广大群众,宣传重点应放在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上,宣传方式采用发放宣传品,刷写标语、进村入户或计划生育宣传车等。以经常性宣传为主,积极探索采取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广告和图片、海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真正使法律法规规定的公民实行计划生育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家喻户晓、尽人皆知。

二是强化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的培训。实施计划生

育依法管理,必须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工作队伍。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水平,直接关系到政府机关的效率、效能和效果。在队伍建设上,要抓好计生队伍的整顿,明确奖惩措施。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法制宣传教育的能力和正确运用法律法规处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事务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服务的能力,培训时由专管计划生育领导负责,应做到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重点突出特殊性,即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法律法规要进行普遍培训,而对本地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要特别培训。由于基层计生专干调动频繁,新调入人员对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不知所措,各村计生专干大都文化程度较底,也对行政执法了解不透彻,这就需要对乡、村计生专干进行经常性培训。通过培训,减少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中的盲目性。在行政执法中,要坚持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在立案、查证、下达处罚决定书、送达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这五个环节中,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规范调查笔录、社会抚养费征收委托书、社会抚养费征收告知书、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行政处罚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回证、强制执行申请等执行文书和调查取证、告知权利、作出决定、送达决定书、执行决定书等社会抚养费执法程序。

三是强化对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的监督。有效的监督机制是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的重要保证,也是目前计划生育依法行

政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切实加以改进。通过行政机关的自查自纠,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要广泛宣传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使群众了解和维护自身的权利,建立举报查实有奖制度,动员社会各界进行监督。同时还要逐步推行司法监督,多管齐下,使计划生育依法行政逐步变为阳光行政。通过计划生育行政侵权案件、信访案件、新闻监督案件等的查处,实现计划生育系统层级之间的内部监督。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制度、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度、首问负责制、重大信访案件及时报告制度和督办制度等各项制度。

人口计生工作关乎民生问题。在计划生育工作中,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保护公民实行计划生育德合法权益,这既使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德根本需要,也是加强计划生育法制建设、提高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水平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才能尊重人民群众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好地履行法律赋予我们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朱晓明,《徐州市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的现状、难点及对策》,载《人口与经济》2006年第2期

2.付伟,《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理论研究的思考》,载《人

口与计划生育》2004年第9期

3.于学军,《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的几点思考》,载《人口与计划生育》2006年第3期

4.龚晓梅,《基层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2008年5月

5.梁丽,《 浅析如何加强基层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作者信息: 姓名:摆生富

单位:会宁县新添乡人民政府 职务:计划生育专干

联系地址: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新添乡人民政府 邮编:730711 电话:*** 电子邮件:baishengfu1982@163.com QQ:123329676

年3月 2010

第三篇:制约中层干部发挥作用的原因和对策

制约中层干部发挥作用的原因和对策

古人云:“为政在人,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现代伟人也曾说,领导的责任就是出主意和用干部,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说,我的抓法就是抓头头,抓方针。出主意就是抓方针,用干部就是抓头头。可见事业成败,关键在人。中层干部上接单位领导,下接群众,是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是领导班子决策得以推进和落实的重要环节和有力保证,是干事创业的主力军,因此如何从主观、客观、体制、组织全面考虑,激励和调动中层干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中层干部队伍,发挥好其作用已成为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现状分析——中层干部的三大硬伤,是“中流砥柱”还是“中煎力量”?

年龄瓶颈。近年来,中层干部年轻化已成趋势,但不可否认,中层干部队伍仍以60后为主流。这部分人年届四十,说不惑但也遭遇中年危机,可能经历事业、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种关卡和危机,在工作中由于一些原因这些同志往往难于激励,对工作缺乏热情和创造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更有甚者利用手中的权力搞腐败、滥用职权,也是干部管理上的一个难题。

职业瓶颈。职业生涯犹如爬山,越是下面,往上的步伐越轻松,动力也越足;越往上,步履越艰难,每走一步都相当艰辛,不爬又不甘心,继续前进,又筋疲力尽,无可奈何。人到中年遇到职业瓶颈,可望不可及,饱受难求发展的困惑和烦恼,于是便求得过且过。

动力瓶颈。工作出勤不出力,丧失积极性;或者出勤也出力,但是处于应付状态,缺乏创新意识,更有甚者发生腐败问题,铁饭碗使部分中层干部滋生饱食终日之心,无进取之志,公共服务意识淡薄。

二、原因分析

激励机制不完善。激励机制是干部行为的指挥棒,但现有激励机制不完善,表现在:一是物质激励手段单一,工资统发,难以通过工资来奖勤罚懒,调动积极性;二是精神激励常常流于形式,作为人民公仆,只能多讲奉献,少谈利益,不符合“经济人假设”理论(人都是以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比如现在的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即使是确有其人、其事,也不禁会被认为“又是吹捧出来的”,其道德激励作用弱化;三是晋升激励机制存在不足,职业稳定性使得干部缺少竞争压力,或者“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论资排辈现象仍然存在,使得激励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

干部流动性不畅。有些中层干部任职时间长,人员的流动不畅,缺乏应有的活力和激情,且容易产生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滋生腐败的土壤,影响整体工作。

教育培训不出新。以前大部分针对中层干部的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科学的需求分析,导致培训没有明确的目标,效果无法评估;培训内容不科学,不注重人的潜能的全面开发;培训方式落后,效果打折扣,难以切实提高中层干部素质。

三、对策建议

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传统的人事管理观念没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多注重事的管理而忽略人的积极因素,不注重发挥干部潜能的开发和利用。“以人为本”要求宏观上从全局着眼,重视干部的需求,一个都不能落下;微观上,注重发挥个人的个性和潜能,因为根据马斯洛的基本需要层次理论,人是有多种需要并且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工作中要为干部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其取得成绩时以适当方式给予奖励,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增强其主人翁责任感,使他们更加忠诚于事业。完善中层干部任用制度。一是实行合理流动机制。中层干部,尤其是中层领导干部应在任职一定年限后实行纵向或横向流动,盘活整体人才资源;二是实行中层干部领导岗位任期制。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分为两大类,政务类和事务类,其中,政务类公务员是通过竞选而走上政府各级领导岗位的,有一定任职年限,我们可以借鉴此种做法,创造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激发干部队伍积极向上、开拓务实的进取精神。

建立“待遇差异”的薪酬机制。在现有晋升激励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薪酬的管理,激励中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有效性,也为其廉洁自律提供保障。按照人力资源管理原理,表现好则应有薪酬等物质奖励,表现差则不但不加薪还应相应罚俸。西方发达国家公务员的工资制度普遍强调以下原则:定期加薪原则、平等原则、平衡原则和适应形势的原则等,尤其是定期加薪原则深受各国政府的重视,如日本的《一般职员报酬法》规定,公职人员工作优秀者12个月加薪一次,工作成绩格外优秀者提前提薪或越级加薪。美国政府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年薪、股票薪酬、金色降落伞、各种保障计划和福利补助;还有新加坡政府及我国香港地区高级公务员实施高薪养廉,令人,具体到我国的国情,还不具备照搬高薪养廉模式的条件。可借鉴美国、英国和日本的经验和做法,采用待遇差异的做法,体现责任与绩效的统一,适当拉开收入差距。

总之,应重视中层干部队伍的管理,营造谋实事、谋公事、谋成事的氛围,让愿意谋事的人心情舒畅,让善于谋事的人大展拳脚,让懒于谋事的人坐立不安。

第四篇:江苏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探讨

江苏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乔玉洋

摘要:研究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关注资本投入,因为资本投入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江苏的农业现代化目前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其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内在联系和规律。制约江苏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资本投入不足、土地资源紧缺、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等。因此应完善农业资本投入体系、允许土地适度流转、建立确保农业人才成长的农业教育机制等。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测评;制约因素;资本投入

一、农业现代化基本理论

农业现代化过程是一个非均衡状态的开放系统,该系统的高效运行,要求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各要素与系统环境之间、政府和农民之间的协同关系,它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过程及实现现代农业后的一种状态。研究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关注资本投入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以资本投入作切入点研究农业现代化进程时,包括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资本投入。

1.物质资本投入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基本保证。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必须依据物质资本投入为载体。以某种生产工具所代表的某种技术水平足以判断采用该技术的时代是处于何种历史发展阶段,所以,以物质资本投入推进生产工具的技术改进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基本保证。

2.技术资本投入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推动力。为使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打破传统农业均衡的基础,注入现代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生产力。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之一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改变农业生产结构、劳动力结构和资源结构,还可以改变农业的管理体制、劳动方式及生产者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推广应用,推动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扩散过程其实质就是农业现代化的过程,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得越广泛,农业现代化程度越高。但技术扩散的速度却因地而异,正是由于技术扩散速度的差异性,导致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和水平在不同地区的差异。适应自身农业发展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速度越快、规模越大,农业现代化水平就越高。缩短现实农业科技与现代农业科技水平之间的差距,加速农业技术扩散,结果就是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3.人力资本投入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源泉。科技进步的快慢,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直接影响较小,影响较大的是技术的应用程度,即技术的扩散速度,而扩散速度又受农业生产环境的影响,如:资金来源、生产者的能力、技术对自然条件的要求等,其中以生产者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尤为重要,其他各项因素都要通过人才能起作用。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1964年所著《改造传统农业》一书就人力资本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做了系统阐述。美国在发展农业过程中实施以知识替代资源的战略,也体现了这一思想。农业现代化强烈要求农民素质的提高,过去农民可以勤劳致富,现在却必须“科技致富”、“知识致富”,这正体现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对人力资本投入的要求。没有人力资本的有效投入,技术的应用及扩散将受到阻碍,人力资本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生产

能力,在使用过程中呈现边际收益递增的趋势。有人力资本这一能动性的价值作保障,才能使各项物质资本、技术资本发挥作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江苏省农业现代化现状分析

研究江苏省农业现代化现状,必须对目前江苏的农业现代化实现度进行测评。测评方法较多,目前运用比较普遍的主要是多指标综合测定法。由于该法过程规范,并将定性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运用农业技术经济学原理,揭示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技术与农业经济问题之间的客观规律。因此我们采用这种方法对江苏省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行构建。遵照综合性、全面性原则以及单指标的客观性、独立性、可比性、可行性原则,参考江苏省农林厅和江苏省统计局2000年制订的江苏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曾于2001年制订的沿海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江苏统计年鉴》中农业现代化情况的统计指标、权数及标准值和江苏省实际情况,构建了评价江苏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结构与水平、劳动生产率、生产条件、农业市场化与商品化程度、农业生产科学化水平、农民生活水平等6类17个指标,采用一定的计算方法对江苏省、2002-2005年的农业现代化实现度进行了测评,得知其实现度分别为64.2%,67.1%,68.8%、71.3%①。

由测评结果可知,江苏省近年来的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在逐年上升,但上升速度不快,前三年甚至处于起步阶段,到2005年刚刚进入初级阶段②。实现程度的上升除其他因素外,与资本投入的加大有直接关系;江苏省近年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较低可能与我们所设计的指标标准值较高有一定的关系,因为这里的标准值参考了发达地区的指标标准值,而发达地区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比江苏省的农业现代化进程要快,这是由农业现代化的地域性特征决定的。

从全省范围看,现代化标准值的实现度较高的类指标依次有:生产条件(得分15.8%)、结构与水平(12.5%)、农民生活水平(12.0%);其他分项指标得分较低;子指标中得分较低的主要有:劳均粮食产量、劳均农机动力,劳均耕地面积等,相对于第一产业比重来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得分也不理想。

从测评过程及其结果,分析其内在的一些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1.农民收入增长滞后。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 276.3元,比2004年人均4 753.9元仅增长10.99%,增速较慢。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标准值实现度2002-2005年分别为49.9%、52.9%、59.4%、65.9%,均低于对应年份的农业现代化总体实现度。我们应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促进农民收入有较快增长。

2.江苏农业经营规模较小。2005年,全省农业劳均粮食产量2 678.49千克,现代化标准值实现度17.86%,劳均农机动力2.96千瓦/人,实现度49.3%,劳均耕地面积0.464公顷/人,实现度46.4%,这几项指标值的实现度都远远低于该年农业现代化总体实现度71.3%。当然,这与江苏人多地少的现实条件有关。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人多地少的严峻现实已成为江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瓶颈,只有突破这一瓶颈,才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道路上攀登新台阶。

3.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全省农业规模经营比重低,劳均耕作面积实现度46.4%,水平较低。原因不仅有土地稀缺性,另一重要原因是土地要素的合法流动、重组以及劳动生产力、投资等要素的市场化程较低。虽然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制适合我国国情,但江苏经济相对发达,不少农

民不再以土地为生。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土地要素的合法流动,带动劳动力等要素的市场化,发挥市场机制优化配置的作用,提高生产要素效率。

4.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较高。2003年,江苏省农林牧渔业商品率达到79.68%,农业现代化标准值实现度高达99.6%。可见,江苏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远远高于其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

5.农业生产科学化水平滞后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05年全省农技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比重3.0‰,现代化标准值实现度仅60.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5.0%,实现度84.62%;而农民生活水平中的恩格尔系数(2005年为0.44)、农村住户住房人均面积两项指标的实现度相对较高,这反映了江苏省农业的技术资本投入还相对较低,农民对积累与消费关系的处理有待进一步引导。今后应尽力加大技术资本、人力资本投入,形成科学化管理,提升农业科技含量。

6.全省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经超过土地生产率的提高程度。2005年劳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 136.13元,现代化标准值实现度87.57%,虽然这个数字本身所代表的劳动生产率并不太高,但与土地生产率(以粮食单产表示)的实现度78.59%相比,已显示了较高的水平,这其中农业资源转化率不高造成土地生产率较低是内在深层根由,我们应注重加大技术资本及人力资本投入以提高土地生产率及劳动生产率③。

三、江苏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制约因素分析

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尚处于初级阶段,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因素包括:

1.资本投入不足。根据农业现代化进程理论的分析,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资本投入。

首先,在物质资本投入方面。目前江苏省农业现代化的资本投入,无论从政府投入方面,还是农村集体投入或农户投入方面,都明显不足。从2000年到2005年六年的省财政支出情况可知,农业总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只在6%左右,这与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相适应。由此造成江苏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深层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步履艰难。以前,江苏农业投入主要来源于农村集体,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集体的经济职能迅速弱化,农村集体积累水平下降,投资的非农化倾向严重。政府投入比重较低,农村集体职能弱化,那么农户的投入又怎样呢?江苏省农户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波动较大,而且投资比重在波动中基本呈下降之势。江苏农村在资金投入的构成比例上农户投入占绝大部分,已由国家集体投资为主转变为国家宏观指导、集体投资为补充、个人投资为主体的新格局。但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农民收入较低,农户投资于农业的数额有限,对农业投入不足是难免的,造成江苏农机化比较落后。

其次,在科技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方面也严重不足。政府对农业科研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为负增长。资金短缺及政策性原因,使县级农业推广机构经费大减、乡级推广站基本“断奶”,导致农业科技队伍不稳。近年来毕业到农口的大学生流失严重,科技队伍的不稳加剧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困难。而且江苏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城市的全方位开放,给农村较高素质劳动力投入到非农产业提供了机会,农业比较利益的低下及第二、三产业录用人员的能者优先原则,使文化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大多转入第二、三产业。

2.土地资源紧缺。江苏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省份之一,土地资源稀缺,人地矛盾突出。200

4年人口7 433万,土地面积10.26万km2,其中耕地面积474.1万hm2。按农村人口5 248万人计算,人均耕地面积约0.09 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11 hm2/人。在这样狭窄的空间中难于推进现代化。2004年,江苏以占全国3.9%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6.03%的粮食,7.95%的棉花和7.78%的油料④。这说明江苏农业发展是具备一定基础的,但由于土地资源紧缺性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江苏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客观上要求一定的劳均经营规模。

3.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农业现代化较成功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只有农业劳动力因转向非农业而不足时,才能推进农业现代化。虽然江苏非农产业相对发达,但因城乡分割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缓慢。2002-2004年,农业就业人数占全省就业人数比重分别为39.6%、39%、37.4%⑤,降低幅度不太明显。三年的农业劳动力资源总数分别为2 808万人、2 812万人、2 834万人,趋势却是农业劳动力资源绝对数量不降反升。

4.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掌握新技术的技能较差。江苏省地处沿海发达地区,以“苏南模式”为代表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较高素质的劳动力,滞留于农业生产领域的劳动力素质明显较低,这样素质偏低的农业劳动者队伍,掌握新技术的技能相对较低,不便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5.农民收入水平低。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 276.3元,这样的收入平均到每月,大约只有439.69元,除去必要的生活支出之后,用于农资购买、农机养护等投入的能力已经所剩无几。在政府农业投入比例小,农村集体职能弱化,农业资本投入主要靠农民的状况下,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举步维艰。

四、对策建议

1.针对农业资本投入不足的现状,完善农业资本投入体系。形成一个包括政府财政投入、信贷资本投入和社会资本投入多方支持的投入体系对满足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资金需求至关重要。由于农业经济领域广泛的外部性和一定程度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通过税收、利率、投资等经济杠杆调节经济运行,弥补农业市场缺陷。

(1)省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调控财政收支规模与结构。江苏省传统的财政农业投入政策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加农产品数量为重点,而在农业科技、保险制度、农产品市场建设、农业投入支持体系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因此,今后不仅需要扩大投入规模、提高投入比例,而且要注重优化财政农业投入结构,提高政府的支持效率,用好WTO规则,优化财政对农业的补贴政策。

(2)实行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配套投入政策,充分发挥农村金融部门资金融通的作用。要全额满足发展要求,只依靠省财力实力肯定不够,因此,增加农业信贷投入,显得尤为重要。实行倾斜的农业信贷政策,从总体上调整信贷结构,提高农业信贷比重,对信贷用户及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优惠政策。采取措施抑制或减少农业资金流出农业领域,力求寻找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配套投入的最佳结合点。构建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配套投入运行的新机制、政策性投入与商业性投入并存的农业现代化资本投入新体系。

(3)吸引社会资金。农业的高风险不具备吸引社会资金的内在动力机制,这就要求政府农业投入发挥引导作用,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形成政府农业投资的诱导机制,调动其他主体投资农业的积

极性。因此要注意将财政资金退出农业生产中的竞争领域,并不断运用财政政策创造新的更多的竞争领域,通过优惠政策,保护投资者利益,改善外部经济环境,建立有效的社会资金投入机制,提高农业资金使用效益,并制定优惠的吸引外资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4)提高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性。资本来源渠道畅通之后,还需要注意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决策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保证投入的合理性和效益性,规范项目后评价制度,保证投资项目的效益性;建立资本投入的最低利益保障机制和风险保障机制,政府在必要时给予一定补贴,以政策来解除农业投资者的后顾之忧。

2.针对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制定土地适度流转政策,适当加速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家庭承包经营适应中国国情,但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逐步扩大。江苏省在土地资源紧缺的现实面前,适当允许土地流转,加速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将是必然选择。允许农民以多种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形成规模较大的集约化经营。比如:通过耕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扩大经营规模、在自愿基础上联合办农场,合作农场、合伙农场、以土地入股的股份制农场,或在乡镇企业中办农业车间(农场),形成较大规模经营。在规模、平等与效益的均衡点上建立起合理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3.针对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掌握新技术的技能较差的现状,建立确保农业人才成长的农业教育机制。2006年3月“十届四中全会”党中央确立了以农村工作为重点的工作方针。今后农村的义务教育将全面取消学杂费,极大地鼓舞了农民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并保证了向农业输送较高素质劳动力渠道的畅通。这样,抓好常规农业先进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工作,将对农业采用新技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各项政策鼓励农业发展,相对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增强了农民掌握新技术的愿望,为建立合理的教育机制疏通了道路。再配之以农业基础科学研究,特别是本省的优势农业学科,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搞好全省范围内的综合开发和综合治理;加强高新技术和重要常规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发展农业高等及中等教育,培育充足的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中、高级科技人才,对夯实江苏农业现代化发展后劲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4.针对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的现状,逐步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收入水平。农业生产的增长和农产品价格是农民收入提高的基本因素。不仅要发展农业生产,还必须实现农业的优质和高效,从宏观上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性,在微观上扶持农民学会观察市场、把握市场机遇的技能,争取好价位。而且,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品种结构也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业、品种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

注释:

① 乔玉洋.江苏省农业现代化的资本投入机制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11).② 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达到90分以上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80-90分为中级阶段,70-80分为初级阶段,60-70分为起步阶段,60分以下为准备阶段。

③ 限于篇幅,本部分所涉及的测试数据及测试过程均在本课题的另一部分,部分数据可参见《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第11期。

④ /sjzl/nongyety.htm中国农业信息网[EB/OL].⑤ 江苏统计年鉴(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参考文献:

[1]顾焕章,张超超.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

社,1998:11-19,308-319.[2] 黄祖辉,林坚,张冬平.农业现代化:理论、进程与途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7-23,30-31.[3]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4)、(2003)、(200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4] 《江苏统计年鉴》(2006)、(2005)、(2004)、(2003)、(200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5] 王效仿,刘建伟,董玉河.以农村人力资本的积聚来促进农业现代化[J].生产力研究,2002(5):202-204.[6] 陈至发,桑晓晴.农村人力资本供求非均衡特征与农业现代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7):306-309.[7] 刘明,王克林,谢炳庚,章春华.关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测度的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00(6):48-52.[8] 谷文晓.遵循客观规律,推进农业现代化[J].宏观经济研究,2000(8):52-53.[9] 兰玉杰,陈晓剑.人力资本的概念界定及其性质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4):80-81.

第五篇: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摘要:从总体上看,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处于全国的中下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应采取多方面措施进一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关键词:土地流转;制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6)05―0046―03

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一直呈现规模小、数量少、范围窄的特点,并多是一种零星、分散式的流转。目前,农业逐步成为投资的新领域,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工商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再就业职工等纷纷进入农业领域,扩大了对流转土地的需求,加速了农村土地的流转。据对全省19个县(市)、340个村中34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2004年人均流转土地0.29亩,占承包土地面积的6%,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

一、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特征

1.土地流转地域扩大化。过去农村土地流转主要发生在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农民非农就业和收入比较稳定的大中城市郊区,欠发达地区农民因就业门路少,家庭收入对土地依存度高,很少发生土地流转。近两年,土地流转地域由大中城市郊区向大中城市远郊和欠发达地区扩展。

2.土地流转主体多元化。过去农村土地流转主要在农户间进行,参与的主体主要是农产。现在,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除农户外,工商企业、科研机构、城镇居民等都纷纷到农村租地、包地。

3.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土地流转形式主要有转包(承包方将自己承包期内的部分或全部土地,以一定条件转给第三者,承包方与发包方仍按原承包合同履行权利和义务)、转让(承包方经发包方同意将承包期内全部或部分承包土地转让给第三方。由第三方履行相应土地承包合同的权利和义务。转让后原承包户在承包期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自然丧失)、互换(承包方之间或集体经济组织之间为各自需要和便于耕种管理,交换其承包地块。互换后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有的仍由原承包者承担,有的经发包方同意后随互换而转移)、人股(即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权,农民凭股权入股组成土地股份合作社或股份公司,合作社或股份公司对土地实行招标承包,或对外租赁,或直接开发,农民按股分红)、租赁(承包农户将承包土地租给第三方经营,并收取一定租金)等。其中以转包、转让为主。

应该指出的是,随着土地流转的深化,土地流转出现的各种纠纷也逐渐增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户之间的纠纷。近年来由于耕地产出效益偏低,使个别农户将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甚至出售,而现在看到粮价及其它农产品价格上涨,中央出台了取消农业税等增加农民收入的优惠政策,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农户,现在又想要回土地使用权。但承包方农民又不愿意轻易交出自己耕种多年的这块土地,从而产生矛盾和纠纷。二是农户与村委会之间的纠纷。一方面,过去,有的农产由于种种原因把自己的耕地退回给村委会后,村委会又将其耕地转包给其他农户耕种。今天,这部分弃耕农户又找到村委会索要原本属于自己的耕地,由自己来重新经营。因此,产生纠纷。另一方面,承包乡村两级“机动地”产生纠纷。第二轮土地承包时,乡村两级抽出了一定比例的机动地,现在这部分土地已大部分承包出去,承包期5年至20年不等。这部分土地当初的承包价每公顷多在1000元以下,2004年农村的土地承包价每公顷均在2000元以上。由于价格上涨,加上当初承包时不够公开,导致农民与乡村两级组织间产生矛盾。

二、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制约因素

影响土地流转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下:

(一)部分农民不愿离开土地。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其适合水稻、玉米、大豆的生产,是世界三大玉米带之一,农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5.1亩,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2倍,发展粮食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多年来,全省粮食商品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而土地是吉林省农民收入来源的主要载体。特别是由于“一免三补”政策的落实,引发了农民新一轮的种粮热和承包热。据对19个县(市)380个农产的抽样调查,82.6%的农户希望承包更多的土地,仅有1.3%的农户想把土地转包给他人。可见,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强。

(二)部分农民难以走出去。主要原因是:

1.没有门路。一是农村劳动力不但文化水平低,而且缺少技术(外出劳动力接受系统职业培训的只占19%,而发达省份有的达到40%以上)。自己没有技术,不知道出去干什么,找不到工作,致富无门。二是即使有技术,由于缺少用工信息,也不知道到哪里能找到工作。

2.农民工再就业的环境不理想。一是前些年农民工的工资得不到保障,拖欠农民TI.资的现象比比皆是。二是农民工转移的成本太高。如子女就学费用特别高等,许多农民对此望而生畏,打消了外出务工的想法。

3.农民外出从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吉林省农民外出从业主要是以自行外出和亲友介绍为主,占全部外出从业人数的92.1%,经政府组织、市场中介等方式出去的仅占6.9%。在流动方式上存在很大程度的盲目性。一些地方政府由于在观念认识上不到位,认为劳务输出是富民不富县的事,往往只注重资金回归的效应,而对以劳务输出为主寻求就业门路的农民却很少给予主动有效的服务,更没有把组织农民劳务输出纳入政府的重要职能。

(三)农村土地流转的服务、监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仍以农民自发、私下进行为主,大多数地方还处在自然流转状态。部分基层干部对土地流转认识不足,认为土地承包期已延长30年不变,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属承包者个人的事情,不积极引导和规范,造成土地流转纠纷无人受理,处于放任自流状态,留下许多弊端和隐患。

三、进一步促进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

(一)基层政府应把为土地流转服务列为重要职能。一是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研究,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动态,把握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二是指导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的订立。对已形成稳定流转关系的要督促流转双方订立流转合同。三是乡镇农经部门要建立并管理好农村土地流转的档案。四是及时调节处理土地流转纠纷。

(二)制定相关的政策,确保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土地流转过程中,要认真执行现行土地制度,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行,不应以任何理由强制农户转让。一定要做到确保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对土地的流转,要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的同时,对流转的程序、合同关系的变更等问题要做出明确的规定。

(三)加强管理,规范流转秩序

1.加强土地转出方的管理。首先,加强农户自发的土地流转管理。农户自愿将承包土地以转包、转让、互换、人股、出租等形式流转,应签订书面流转协议,并报所属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机关备案。流转土地的税费缴纳方式要在流转协议上予以明确。其次,规范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乡村行政组织参与土地流转的行为。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乡村行政组织不得以任何名义强迫农户流转土地,也不得阻挠农户自愿合理地流转其土地经营承包权。再次,农户可委托中介组织进行土地流转。委托流转要签订委托流转协议,并报集体经济组织和乡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机关备案。

2.加强土地转入方的管理。首先,农村土地流转期限不得超过农产家庭承包土地的剩余承包期。流转期满后,经双方协商,可续签土地流转协议。为防止土地投机行为,已流转的农村土地,受让方不得进行再流转。其次,引导、监督工商企业选择适当方式开发农业。工商企业开发农业要不侵害农民利益,要有利于保护和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政府应鼓励他们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方式,带动农户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再次,应允许有条件的地方探索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间以土地使用权为股权,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制,这是新时期稳定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关系、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一种有效形式,应密切关注并积极加以引导。

(四)积极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能只靠农民自发进行,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坚持农民自愿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进行推动。一是把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培训工作列为政府重要职能。加快对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建立劳动用工发布制度。二是加快农村经营制度和组织制度的创新,引导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为农民流转土地后创造足够的就业空间。四是逐步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通过这些综合措施,使农民能愿意走出去,而且能走出去,进而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条件。

课题负责人:吴美林

课题组成员:王晓红、于国印、孙靖涛、王洪娟、乔 壮、范秋明、臧宝颖

执笔:吴美林、王晓红

(责任编辑:耿玉春)

下载制约基层教育工会发挥作用的因素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制约基层教育工会发挥作用的因素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语文阅读课教学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摘 要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做了了解和分析,找出了当前高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浅析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浅谈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因素,按照产供销、贸工农、内外贸、农科教相结合......

    独立董事制度制约因素及对策(定稿)

    独立董事制度制约因素及对策 徐健 2012-10-15 14:54:14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2期下摘 要:本文解析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制约因素,从重塑独立董事独立性、改善......

    制约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因素及对策5篇

    制约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因素及对策 摘要中间业务风险小、收益高、创新潜力大已成为银行间激烈竞争的新领域本文认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受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外部环境、业......

    浅谈企业转型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浅谈制造业转型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摘要:制造业转型升级依然存在很多的制约因素,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关对策。关键词: 转型升级制约因素对策达芬奇造假事件轰动一时,温州的高......

    制约基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的因素及对策.

    制约基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的因素及对策 作者:康国华谢嵘赖新山 赖新山 摘要 基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是国土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保障,分析了制约基层......

    制约基层央行调研分析工作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制约基层央行调研分析工作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10-1-19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9月上供稿文/范满志 周燕[导读]基层人民银行职能的调整以后,新的“三......

    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与对策

    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与对策 [摘要]国内农业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不仅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