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少数民族政策下的教育公平问题

时间:2019-05-15 00:00: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行少数民族政策下的教育公平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行少数民族政策下的教育公平问题》。

第一篇:现行少数民族政策下的教育公平问题

现行少数民族政策下的教育公平问题

从小我就在课本中学知: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和睦相处、荣辱与共;我国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各少数民族同胞当家作主的权利;我国即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又主张对少数民族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以促进他们的发展。这么多年了,我都赞同和支持我们国家的这些基本政策。因为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少数民族长期处于被压迫的地位,与汉族相比他们确实经历了太多的不公正,我们需要为祖宗们还债。另外,从现实情况看,如今的少数民族绝大多数生活在“老、边、穷”地区,从国家发展的战略上讲,也应该对他们予以特殊的关照。但是进入大学之后,我结合自己的一些学习经历和社会经历,开始对国家现行的一些民族政策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不是针对政策的动机和理论性的政策本身,而是针对新的时代背景下的政策的践行情况。我想说的是,我对国家的民族政策的实行情况有很多的反思,比如过于强调的民族分界,比如过多的民族自治地方(广义上包括区、县、盟、旗、乡),比如过于形式化的民族文化保护(有人说是“拯救”),再比如急功近利性的经济开发,再比如事倍功半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事业„„„„这样的论调估计是有点“愤青”,或是太没有“政治觉悟”了,但是我认为作为一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向政策提“异议”,青年人应当有替国家反思的勇气——只要我们抱着善意的动机就行了。

虽然对国家现行的少数民族政策有很多的反思,但是在这篇短文中是显然不能都表达出来,原因有二:其一是我的很多思考还是初步的,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脚罢了;其二是我自知才疏学浅,远没有能力对所有的政策作出公正的评价,这应该是“政治精英”们的工作。所以,我就只能挑一项我相对来说还算了解、同时自认为有点把握的政策来说,只要别人觉得我并不是信口雌黄就行了。因此,我把笔头转向了“现行少数民族政策下的教育公平问题”。以下是我的一些反思。理想下的公平

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的内容相当丰富,但是其核心其实很简单:平等、团结、公平、互利、共富。众多的政策措施无外乎围绕这五个关键词。围绕公平问题,国家针对少数民族同胞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其中就有我所关注的教育公平政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教育十分重视,为促进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的教育公平,国家出台了很多的政策措施,其决心之大、力量之强、面积之广、时间之久都是空前的。这些旨在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政策主要是以下几类: 1、教育经费的倾斜

少数民族群众很多生活在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而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这就制约了教育的发展。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教育经费不足,为了帮助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就设立了少数民族的教育补助费,在一般的教育经费之外特设的补助费用,以补助一般教育经费的不足。并对划拨补助费用的使用做了具体详尽的规定。2、招生考试上的对少数民族群众的照顾

国家在各类学校的招生考试中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了不少的照顾政策。教育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在高等 学校调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不得超过20分)要求投档;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这些在客观上有利于弥补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的差距。、开展“ 双语” “ 多语” 教育在民族地区使用民族文字教材的政策

我国约有20多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因此为了方便教学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等原因双语、多语教学的现象在我国的民族地区教学中较为普遍的存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实行了《全国民族教育发展与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该纲要规定:“在教学中,正确贯彻党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因地制宜地搞好双语教学。” 4、加大对西部师资建设的力度

建设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是教育事业的基础性,没有良好的师资良好的教育是无法想象, 所以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指出“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民族教育发展的重点,教育投入要保证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199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通知》其中尤其对民族地区有特别的关注,规定由国家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劳动指标,经过严格的考核逐步把民族地区的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5、以对口支援为主的帮扶政策

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应该自力更生开发自身的教育教学资源,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如果要加快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内地经济发达地区给予经济援助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对口支援政策是发达地区对落后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资助形式。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口支援工作全面和广泛的展开。由中央同意安排部署一些内地较好的学校明确了对口支援的西部院校。在内地一些名校举办西藏班、新疆班之类的民族班,为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本、专科学生和中学生。

不可否认,国家的以上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有力的促进了少数民族的教育发展。上面归纳的每一项政策都是十分有针对性的,总的说来,这些政策对于解决民族地区教育上的硬件(教学中必须的物质条件)和软件(教学中的人才、理念、管理等)困难上可谓是功不可没。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这些政策的建树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歌颂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要问问:这些政策真的很好的解决了少数民族与汉族之的教育失衡了吗?或者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故有的政策还能保证其明显的优越性吗?从现实来看,我们距理想中的公平还有多远? 实际中的不公平冷静的分析,我发现国家的政策在实践中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而且我还敢大胆的说:如果这些政策在实践中得不到修正的话,长此以往,很有可能引发其他的教育上的不公平问题。

首先,这些政策在实际中并没有很好的实现教育公平。教育经费的倾斜是必要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条件太差,需要国家在经济上予以大力的支持。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地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但教育经费不足问题仍然突出。中央财政的教育经费偏向于高等教育,而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的发展主要由当地县、乡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地处“边、远、穷”的落后山区,经济发展落后,财政供应不足,教育筹资困难,投向教育的费用极其有限,存在着明显地教育投入不足问题。

另外,民族教育投资体制单一,忽视了社会投资和办学的积极性。更严重地是在现有的教育经费水平上还存在着教育经费投入不合理,财政执行力差等诸多问题,造成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学校数量建设过多规模过小,重复建设造成了教育经费的严重浪费。教育经费的严重浪费使得民族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得不到改善,基础设施落后,教学设备陈旧,教学资源缺乏等等问题。教育经费短缺,少数民族教育困难重重。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政策得不到有效地落实,地方政府无力承担给贫困学生减免学杂费。甚至有些学校为了缓解教育经费紧张的问题,铤而走险违规收费,直接增加少数民族农民的负担,影响民族学生家长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

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教育经费的绝对数量的确是增加了,但是相对不足、不合理利用等问题依旧存在。因此经费的倾斜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同样,在招生考试上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加分优惠也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措施。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是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严重落后的承认。经费的不足,教师的缺乏等因素让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远远落后于中东部的发达地区,在实际的高校招生中,对少数民族学生所加的那十多分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优势。就拿高考来说,如果给一个学生加10分,平均也就是每科加了2分,优势并不明显。

我这样说,并不是认为国家的加分量少了。我只是认为这样加分实际的意义并不大,从正面来说,适当的加分虽然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率,但是与发达地区的学生相比,他们在名校竞争中并没有优势。首先是发达地区的高校往往有地方保护主义,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招收比例远小于本地区,这就造成了招收人数上的不平等。其次是条件的落后使得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平均总体成绩相差约是40分,而且越是在各自的优生段上,这种差异越是显著,加分只给了少数学生机会,并没有从根本上提升少数民族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从反面上看,这样的单凭民族身份加分的政策也可能消减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既然仅凭一个少数民族身份就可以坐享加分之利,那又何必一定要努力学习呢?我不敢说这一定就是普遍心态,但应该大有人在。

对于“双语”和“多语”教育,我就是更不认同了。从某种程度上讲,双语教育是国家强制推行的,这是基于“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的政策而产生的。同样,我认为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是必要的,但是强制推行就未必是“尊重”了。语言和文字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在大一统的国家之下或者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有些少数民族的语言是注定要消亡的,这是人类语言文字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我们一定要去“拯救、保存、发展”就显得很多余了。回归到教育上来,我们不禁要问:这种双语教育真能在保存少数民族语言上起到作用吗?国家大力推广汉语和英语本来就是会冲击到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双语教育会让少数民族学生同时学习三门(可能更多的语言),无形中增加了太多的压力,这使得基础本就不好的他们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而且在现实中,有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尤其是文字是国家“新编”的,它们并不是自然形成的文化产物,你若硬要学生们去学这种与其生活和文化传统相脱离的语言文字,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总之,双语不是优势,而是一种负担。在全国高考的体制下,这种双语教育是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不公平。

关于师资队伍,应该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一大症结。对于这个问题,我不想多费口舌。简单的来说,国家虽然倡导支持西部教育,但是对于人才的引进并没有一套完善的配套机制。我们更多的是听到国家层面的“道德感召”,但是人首先是物质的,如果到了西部并不能获得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可能的人生价值的实现,那么这种“道德感召”就是缺乏号召力的。可惜我们国家的现行政策就是这样的。对于这一点,只要我们问问我们身边的大学生,就可以验证了——他们有几人愿意到西部去“奉献”?所以,我们看到优秀教师不去西部而同时西部人才还大量的外流,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师资建设是无法取得重大进展的。长此以往,只会加大东西部的差距,教育公平也会渐行渐远。对口支援为主的帮扶政策很好,是所有政策中最有利于教育公平的。但是这种对口帮扶只是局部性的,全国40%的中东部发达地区(主要是汉区)远没有对60%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全面的帮扶。仅凭几所高校或者是几个发达城市的对口帮扶,对于广大而落后的西部教育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少数民族学生中的少数人得以良好的发展机会也不是公平的本意。其次,我认为即使这些政策执行得当,也不见得能实现理想中的(不是指绝对的)公平。上文中,我对国家五大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异议,这些异议是基于它们在实践中的一些不足提出来的。下面,我想从另一个角度再谈一谈:即使是这些政策得以完善的执行,也不见得能现实理想中的公平。下面是我的一些简单的论点:

一、忽略了文化、宗教因素

就教育而言,中国是实行全国一盘棋的。我们的教材、教学方式、评估体制在各个地区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这种全国性的统筹安排其实忽略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因素。双语教育只限于语言的工具性的层面罢了,我一直搞不懂,让那些信仰各种宗教的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我们的无神论的教育是否合适。就算经济上可以全国统筹,但是文化上我们怎么能整齐划一呢?我们的教育是不认可宗教的,甚至在历史学科上也是不讲少数民族史的,这些忽视文化的做法就是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不公平。

二、双语教育是一种负担

这点上面就分析过,这里再说一点: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总的来说就是在浪费资源。双语教育会花费大量的资金,但是收效甚微。多数学生学成之后都被汉语和英语所影响,对那些应用很有限的少数民族语言兴趣索然。这种浪费少数民族地区贫瘠的教育资源的做法只能是加大教育的不公平。

三、远远跟不上东部的发展速度

总的来说,这些年来,无论是少数民族地区还是东部发达地区,各自的教育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是绝对的。但是相对来说,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与自己的过去相比,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是大的进步了,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却是后退了。较高的辍学率、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教材的低实用性、经费严重短缺、教师严重匮乏„„这些都让民族教育远远落后。

四、最后,这些政策会带来新的不公平

首先是对生活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非少数民族的不公平。我们必须注意到,国家针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优惠政策只是针对少数民族的。而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学生(绝对数量很大)却和中东部发达地区的汉族学生的待遇是一样的。以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条件去面对中东部的乃至全国性的同等的竞争,这对他们显然是不公平的。比如一个生活在四川省阿坝州的汉族学生,只能在条件落后的阿坝州接受教育,但是在高考时他和成都的学生一样,他享受不到加分政策,必须以自己的考试成绩去考大学。这当然对他不公平。其次是对于生活在非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的不公平

这点是对比汉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得出来的。在国家的现行政策下,我们可以想见,那些生活在发达的汉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必然占尽优势。他们不用学双语,能享受到较好的教育条件,还能享受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在升学上自然最有优势。随着大量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汉区(其中有很多的潜规则),这就会抢占汉族学生的机会,造成新的不公平。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过犹不及,逆向歧视”。问题的根源

我们看到国家不遗余力的推进教育公平,可实际情况却是事倍功半,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一是太强调民族区分,而忽略了地区差异。

我认为我国教育的失衡是地区上的失衡,而不是单纯的人群(族群)上的失衡。如果过于强调人们的身份界限,就会加强这种以民族身份为标准制定政策的倾向性。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所谓的教育落后是地区上的,我国是“老、少、边、穷”地区教育落后,我们千万不能仅以一个“少”字来制定政策。我们的政策必须顾及到“老、边、穷”地区的人——不分族别的所有人。

二是没有注意与时俱进。

我们的民族政策出台已有很多年了,这些政策制定之初的国情与现在已有很大的差别。如果说以前我们对少数民族的帮扶是在“补历史课”或为古人“还债”的话,那我们现在就当同时注重效率与公平了。我们的政策既要保证推动少数民族的发展,又不能矫往过正,造成逆向歧视和新的不公平。在教育政策上尤其如此。纵观我们的民族政策,其实还是停留在当初的思维框架下,输血式的帮扶治标不治本,统筹性的教育不顾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国家政策高于民族文化的不对称结构,过分强调而导致的民族分界„„这些都是没有与时俱进的表现。

三是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

还是那句话,国家的政策的初衷是好的,很多的政策从理论上讲也是合理的。但是政策从中央下来后,一点点走样变形。当这些政策到了它的末端——影响到每一个具体的人之时已与它的初衷相去甚远了。比如国家资金的倾斜政策,这是好的,可是在现实中却出了问题(参看前文第八自然段)可能的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更好的解决少数民族教育公平发展问题: ¨

转变思路,试着通过地区实际来制定政策,而不能单纯依民族身份制定政策。¨

减少民族区域自治的行政单位。尤其是多如牛毛的各种民族乡镇、旗,这些东西在实际上并没有太大作用,反而会加深民族间的分界和隔核。

¨

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修正既有的教育政策。如进行有选择性的双语教育,地区性的加分优惠,更有效的经费支持,配套性的人才引进战略,更全面的对口帮扶机制等等。¨

真正的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在文化上少一些行政性的干预,顺应文化发展的自然轨迹。

¨

宏观上高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微观上允许文化多元主义的存在。千万不要妄想从教育上实现进行一厢情愿的“统一”。

¨

加强对政策执行的监督,不能让好政策在执行途中夭折。

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在未来依旧会是中国的大事情,如何实现民族间的平等、团结、共富还会考验我们的智慧。以上的针对于教育领域的这些想法还是不成熟的,但我认为至少说到了某些关键点。我认为关于少数民族教育公平的问题,在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的时代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公平是社会发展的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之一,而教育公平是推动民族发展进步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只有实现了教育的公平使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发展的人力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反过来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信少数民族教育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律政策的完善得到长足进步,逐步实现教育的公平。也希望我们新的一代人能为少数民族的教育有所贡献。

第二篇:教育公平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一项崇高的公益性事业。教育公平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坚定不移追求的目标。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国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的公益性,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在实现教育公平上迈出了重大步伐。

一、努力用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努力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这是最大、最重要的教育公平,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3年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以来,贯彻落实“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努力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一是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使1.5亿学生和78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受益。二是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攻坚计划取得全面胜利,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从2003年的77%提高到2007年的98%。三是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必将对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四是依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快职业教育发展。2002年和2005年,国务院两次作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两度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推动职业教育步入发展和改革的快车道。一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年培训城乡劳动者达到1.5亿人次。二是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得到切实改善,办学能力有很大提高。三是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达到801万人,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大体相当,实现了我国教育结构的深刻变革。

高等教育就学机会大幅增加,质量稳步提升。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规模达到566万人,是1998年108万的5倍多;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27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高等教育就学机会大幅增加,为数以千万计的青年学子提供了有可能改变他们一生命运的机会。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同时,坚持招生计划增量部分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农村学生所占比例呈现逐步提高,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促进全社会各种学习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积极推进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好学。一是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招生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取得进展。三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要求,发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切实增强青少年体质。四是以农村教师队伍为重点,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

目前,我国正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有2.6亿学生,1400多万名教职员工,62万多所学校。2007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49%,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为教育公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以上,我们国家已经从一个人口大国转变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开始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的历史征程。

二、努力用惠民政策保障教育公平

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学、能够上好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惠民政策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两免一补”。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农民的教育负担得到切实减轻,仅免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中西部地区平均每年每个小学生家庭减负230元、初中生家庭减负410元。在试点基础上,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这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

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为了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国务院决定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一是在普通本科高校,初步形成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为主体,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有机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其中,“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每年奖励5万名;国家励志奖学金,每生每年5000元,每年奖励资助约51万人,约占在校生总数的3%;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平均为每生每年2000元,每年资助约400万人,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二是建立了以风险补偿金为核心的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实行了国家助学贷款国家代偿制度。三是建立了“绿色通道”制度,确保每一位考入公办高校的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学习机会。四是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2006年,国家启动了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助学金制度。这项具有普惠性的国家助学金政策,资助对象覆盖了所有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一、二年级学生每生每年资助1500元。国家还将采取有力措施,实行中职学生第三年“顶岗实习、半工半读”的政策,实施高质量的职业教育。经过努力,我们已经初步构建起了普通本科高校、高职和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新资助政策体系全部落实到位后,国家每年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500亿元,将有大约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各种形式的资助,高校资助面超过20%,中等职业学校资助面超过90%,资助标准大幅度提高。这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此外,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已经部署启动。

重视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以流入地为主,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行与当地学生同等对待的政策,保障进城农民

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管理,把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护工作列入当地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健全动态监测机制,制定有效的教育与管护措施,初步建立起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管理网络。

三、努力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

加大教育规范管理的力度,从严治教,努力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

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学校收费行为得到不断规范。全面清理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广泛开展全国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活动,普遍建立了教育收费公示和听证制度。严格执行教育收费“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加强教育经费审计。对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严格执行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的“三限”政策。进一步规范高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加大对民办高校招生收费的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和曝光一大批违纪违规收费案件,不断加大教育收费检查和惩治力度。坚持标本兼治、加大教育投入和规范教育收费并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教育乱收费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对教育行风的评价明显好转。

全面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得到社会广泛好评。深入开展高考移民、独立学院、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等专项治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全程公开、信息透明、接受监督”的招生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深入推进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确保了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群众、社会满意度大幅度提升,成为教育战线落实公平公正的民心工程。

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促进他们充分就业。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毕业生就业制度、管理制度、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服务。广大高校毕业生唱响了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时代强音,涌现了一批服务基层、扎根基层,茁壮成长的优秀分子。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70%左右,实现了就业人数的持续增长。

建设安全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确保青少年学生安全健康成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广泛开展了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健康校园活动。认真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积极推动全社会关心支持和谐校园建设。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切实维护了学校安全稳定,维护了教育系统稳定。

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已经在实现教育公平上迈出了重大步伐,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现教育公平,是一个需要长期奋斗的历史过程,任重而道远。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没有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便没有国家现代化的未来。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促进教育公平,让孩子们上好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奋斗。

“三抓” 促进教育公平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了2009年的主要任务,其中在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了,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如今,教育公平基本上成为教育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教育公平问题能否妥善解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工作。教育不公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的发展。

然而,造成教育不公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21世纪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已经达到4%,但是还没有达到国家标准的4.4%,而世界发达国家已经超过5%。二是政府的资源配置不平等。尤其是城乡之间、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之间的资源协调得不够。三是教育立法不够完善。法规政策的相对欠缺导致了高校的管理制度、收费制度、办学评估等制度不够规范。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确保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为贯彻国家这一思想方针,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应对,以尽快的推行平等的国民教育制度。在此,我们必须实行“三抓”制,促进教育的公平。

一、抓根本,转观念。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平等是教育不公的根本所在。为此,政府应当担责。首先,应切实提高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的比重,把教育支出优先纳入国家预算之中。其次,公平分配教育资源,尤其是要兼顾社会弱势群体,向贫困、落后地区作适当的政策倾斜。对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的投入比例要恰当。最后,转变教育观念,必须建立“以人为本、制度为辅”的教育观,各项制度的建立都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公平教育的机会。

二、抓难点,聚人心。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入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由于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流动人口子女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当地的教育经费,造成入学难问题越来越严重。仅北京一地就有40万因制度性的不公而命运无助的孩子。针对此现象,政府要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建议在城市中设立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彻底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上学难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外来人口子女应享有同所在城市学龄儿童一样的入学待遇和入学标准。建议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设立专项资金,作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经费。要心为民所系,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三、抓重点,严管理。

国家应始终把完善教育制度与改革创新摆在重点位置。在此,我们必须做到几个结合。第一,须把法治建设与保障制度相结合。加强教育立法,建立社会救济制度,保障教育的公平性。加强学校的管理制度、收费制度、办学评估制度等。第二、须把落实相关政策与监督教育法规相结合。做到有法必依,形成政府

部门与社会部门共同监督的有效模式。第三、须把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在保持以前教育优势的同时,解决教育弊端。在高考招生制度时,打破身份、户口、地域界限,统一考卷、统一录取线、统一分专业。第四、国民教育与私立教育相结合。发展国民教育的同时,允许私立,扶持私立,有利于形成教育界的竞争优势,也可减轻国家办学的经济负担。

总而言之,我们要掌握问题的根本,解决问题的难点,抓住问题的重点,促进教育事业的公平发展。

第三篇:关于印度少数民族政策总结

按照西方的“民族一国家”理论,每个民族都有权实行自决或自治。也就是说,每个民族 都有权建立自己的国家或政权。印度实际上有很多民族,若按照“民族一国家”理论,印度岂 不该分裂为许多个民族一国家?这是印度政府最忌讳的问题。因此,印度将“民族一国家”理 论的基本逻辑“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颠倒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印度政府不是以民族的 存在决定国家的存在,而是以国家的存在决定民族的存在或民族的多少,认为既然印度是一个 统一的国家,那么所有的国民都应该属于一个民族,即“印度民族”。英语中的“民族”与“国 家”可以用一个单词“nation”来表示,其“民族”概念的含义也是从“国民”演变而成的。印度 政府故意将“民族”与“国家”概念完全混同。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其政府又不愿承认,这就造成了一系列民族矛盾。印度独立后 的几十年里,之所以国内民族矛盾不断激化、政局动荡不安,与印度政府推行错误的民族政策 不无关系。无论用何种概念和理论来淡化印度的民族问题,问题的实质都是很难掩盖的。

。印度的民族政策是偏向印度教教徒和印地语 “语族”的,或者说这种民族政策是以印度教和印地语“语族”为中心制定的。

印地语“语族”没有被印度官方当做印度的主体民族或 民族主体,印地语也没能成为印度民族主义最重要的象征。而印度教却是在印度人中间最具 共性的宗教(其信徒占印度总人口的80%以上),印度的政治家因此就利用它作为民族主义的 基础

印度教教徒就是主体民族或多数民族,其 余的就是少数民族。许多印度人反对印度政府的民族政策和民族主义,不赞成将印度教教徒 视为一个民族,@但他们没法扭转局势。

。印度的民族政策从本质上首先表现为歧视和压制非印度教教徒,其次表现为歧视和压 制少数民族(包括信奉印度教的非印地语“语族”)。印度的政权实际上掌握在北方操印地语 的印度教教徒手中。

印度的民族政策表面上看是为了维持其国家的存在、防止分裂,但其真实目的却是推行民 族同化和宗教征服。它导致民族矛盾激化和宗教冲突升级。这不仅使得印度国内政治日趋复 杂化、社会不稳定,而且对整个南亚的局势也形成了冲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印度与巴基斯 坦、孟加拉国等国的矛盾也是这一政策造成的恶果之一。印度如果不对其民族政策做出调整,其国内矛盾与国际矛盾将很难缓和,并势必影响到它的经济发展和国际交往。

印度政府按种姓和部 落将一些群体划分为特殊群体,其划分的依据是语 言、聚居地区、文化以及人口数量等方面。与此同 时,政府也将这些群体视为不同于一般社会群体的 特殊群体———表列部落,并且通过法律、政策以及其

他方式对这些群体实行特殊保护,并在一定场合给予特殊照顾。这些做法与我国及其他多民族国家的 民族识别、民族划分工作有着共同点和相似性

印度是一个纷纭复杂的社会,人种、民族、宗 教、语言和部落多种多样,还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种姓制度。人种不同、种姓不同、语言不同和部落 不同,宗教可能相同;而宗教不同,其他方面可能 相同,这些因素完全交织在一起,导致印度民族的 多样性。按宗教划分,印度实际上有9个宗教民 族,但印度国家少数民族委员会出于政治目的划 分的宗教民族只有5个;按语言文化区域划分的 民族有13个;此外,还有本文要研究的属于赤道 人种和蒙古人种的真正少数民族——“表列部 落”。

第四篇:谈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问题

问题:

一、教育机会的不公

1.近年来,由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以及地区内校际教育资源的差别引发的“择校热”愈演愈烈,不少家长宁可花重金择校,也要让子女挤进重点学校。

2.有些学校因利益驱动,就巧立名目设立分校(名校办民校),名正言顺地收取择校费,导致了校中校、校外校的产生,为教育腐败提供了温床。然而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的择校费,却让很多家长“望学兴叹”。

3.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入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即义务教育阶段费用主要由地方政府负担,流动人口子女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当地的教育经费,造成入学难问题越来越严重。据中国儿童中心2002年至2003年对9个城市的抽样调查显示,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年龄段中近9.3%处于失辍学状态,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

4.在高等教育领域,招生名额分配明显趋于失衡,发达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的高考招生分数远低于其他省区,这势必造成了教育机会的不公。

二、教育过程的不公

1.由于地区间经济状况的不同,导致办学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学生享受到的教育资源不同;而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也使得学生接受到的教育有所不同。

2.民办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政府和社会减轻了办学压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学校的机会,理应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民办教育的发展遇到了一些障碍,诸如民办学校规模难于扩大、教育质量难于提高、社会舆论难于认可等问题,一些规模较小依靠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举步维艰。

三、教育结果的不公

虽然教育只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基于不公平入学条件毕业出来的学生,社会很难区分其真实水准,从而导致就业竞争的不公平。相对于名牌、重点院校的大学生而言,不少一般本科、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似乎存在“品牌劣势”某沿海城市在举办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时,甚至打出“非重点院校的毕业生谢绝入内”的标语,严重破坏了就业竞争的公平性。

原因:

1.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1993年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的目标。21世纪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已经达到4%,但是还没有达到国家标准(4.4%),而世界发达国家已经超过5%。

2.中央财政过多用于高等教育,而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足。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我国初等、中等、高等三级学校生均日常教育经费与人均GNp的比例为0.05:0.15:1.93,同其他一些国家相比,相差悬殊。研究表明,基础教育阶段占有政府经费分配比重越大,则经费分配越趋于公平,也有利于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在三级教育上生均投入相差过大,导致了教育投资内部结构的不合理。

3.东、西部地区以及城乡之间教育经费的投入失衡。1995~2002年,东部3市(北京、天津、上海)与西部5省区(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和青海)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差距从3.23倍扩大到了3.85倍,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差距从2.65倍扩大到了3.39倍。城乡之间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则更大,以2002年为例:全社会各项教育投资为5800多亿元,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却只获得其中的23%。教育经费投入的失衡造成了办学条件的失衡,继而会导致教育观念、教师素质、科研能力等软资源的失衡。

4.同一地区,地方财政对强校的投入高于对弱校的投入。一些官员热衷于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的建设,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都投入到重点、示范学校中,而对普通学校,特别是一些弱校则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有限的教育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导致了同一地区校际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5.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严重影响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进而影响我国教育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层次结构、学校布局、专业设置以及办学形式等方面还不能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办学机制不够灵活,教育设施、设备亟待改善等问题,人才培养的数量、结构和质量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6.缺乏有效的管理、经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使民办教育举步维艰。目前我国尚没有一个具有权威性的民办教育管理机构,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沟通,对民办教育的管理缺乏权威性的规划、统筹与协调。民办学校内部管理也存在问题,如有的学校在招生时夸大承诺,再者就是乱收费、高收费,严重影响了民办学校的形象和生源。民办教育的经费主要来自学生学费、个人财产投入、社会捐资等,这部分资金毕竟很有限,使之经常面临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但民办学校在申请贷款、得到国家资金扶持方面却相当艰难。

对策:

1.切实提高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的比重。增加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确保“三个增长”和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尽快实现;加大调整教育资源内部分配、城乡分配、区域分配、校际分配的力度,促进教育全面发展。

2.促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发展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1)国家财政要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特别是加强对边远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逐渐缩小东西部地区基础教育间的巨大差距,确保边远地区和偏僻省份的同龄人能有同等的机会接受教育。

(2)东部发达地区要向教育基础薄弱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加大对口支援,通过支教或远程教育等形式提高中西部地区教师教学水平,同时国家应该采取优惠政策进一步为西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造条件。

3.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1)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要将九年义务教育落到实处,切实改变农村基础教育落后的面貌。

(2)高等教育阶段,建议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措施,解决高等教育高收费、低就业率问题,为贫困地区出来的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

4.坚决限制和缩小教育差距。取消重点、示范学校制度,禁止对重点、示范学校在财政拨款、师资配备、招生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尽可能从资金、信息、生源等方面,给条件较差的学校以必要的重点扶持,抓好薄弱中小学的改造工作,缩短并力争消灭重点与非重点之间、城乡教育之间不平等的硬件差距。

5.政府要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建议在城市中设立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彻底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上学难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外来人口子女应享有同所在城市学龄儿童一样的入学待遇和入学标准。建议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设立专项资金,作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经费。

6.国家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应当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政府和教育部门对社会力量办学应给予政策上的鼓励和支持,并给予适当的财政资助。

7.以就业为导向,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力度,把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

(2)教育部门要统筹配置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安排好招生和就业工作,使职业技术学校和普通高校之间公平竞争。

(3)职业学校要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和“订单培养”,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和培训结合,为企业输送他们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学生人尽其才,实现个人发展,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8.切实解决屡禁不止的乱收费问题。加强学校收费管理和制度建设,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行“一费制”,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实行“三限”政策。稳定高等学校收费标准,严格规范高等学校收费行为,坚决制止与招生录取挂钩的各种形式的乱收费。

第五篇:教育公平问题调查报告

教育公平问题调查报告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城镇与农村、中心城市与边远地区,在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上都相差甚远。即使在一个城市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二是群众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一部分农民工随迁子女不能进入城市中小学就读;国家助学体系尚没有覆盖普通高中教育;残疾儿童受教育水平远落后于普通儿童;部分地区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少;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市录取分数线差距较大等等。

下载现行少数民族政策下的教育公平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行少数民族政策下的教育公平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少数民族政策的一点思考

    关于少数民族政策的一点思考 为了照顾少数民族考生在民族文化、语言习惯与汉族的差异,非汉族的考生在高考中可以获得10分的额外加分,这在总分七百余分的考试中比重虽然不大,但......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照顾应届生定向

    昆明理工大学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书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照顾录取应届本科毕业考生专用)编号:用人单位:(以下称甲方) 培养单位:昆明理工大学(以下称乙方) 学生本人:(以下称丙方)一、乙......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书(最终版)

    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书 甲方:新疆大学 乙方: 丙方(定向培养研究生姓名、身份证号): 根据国家教育部文件规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中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应该是“①报考地处二......

    新形势下的我国少数民族政策发展改革方针

    新形势下的我国少数民族政策发展改革方针 熊余松 (中南大学,经济系,中国 长沙410000) 摘要:在当前的国际化与现代化建设中,城乡发展之间所存在的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在城乡发展拉开......

    教育公平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和东部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成为城市里的“农民工”。许多年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也随其父母进入城市沿海和地......

    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 为什么这样一个成立90年、执政超过60年的政党,依然充满生机和活力?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8日上午9时在北京人民......

    教育公平

    怎么看教育公平安徽铜陵,一个以盛产铜矿而得名的城市,近年来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广受关注。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探索,铜陵市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创造了一个“学......

    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幼儿教育终结

    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幼儿教育胡剑彬 张丽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长春 130024)[摘要]本文从教育公平的视野下分析了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包括地区差异大、城乡差别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