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政务建设

时间:2019-05-15 00:1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电子政务建设》。

第一篇:中国电子政务建设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对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新的形势,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政府履职能力,发挥电子政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成为当前电子政务的首要任务。

一、深刻认识电子政务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中的重要意义

二、准确把握电子政务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促进作用

三、积极探索新阶段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

(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推进机制;提高电子政务支撑解决经济社会关键问题的能力;推进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和利用;增强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呈现总体平稳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子政务统筹协调发展取得一定进展

中央各部委、各级地方政府不断加强电子政务体制机制建设,基本健全了电子政务组织保障体系,各级政府普遍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由其统一管理、统筹协调电子政务各项工作。

二、政务应用快速发展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对重要业务应用的投入,部门业务应用快速发展,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不断提高。截止到2013年底,中央各部委的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已经达到80%以上,省级政务部门业务应用覆盖率达到70%以上。各级财政、公安、人社、工商、税收、卫生和人口等主要职能领域业务应用信息化发展较快,电子政务应用在经济和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领域应用成效明显。

三、电子政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电子政务网络已经覆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90%以上的市和80%以上的县。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网民和宽带接入迅速发展,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为28.6%,弥补了我国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在县级以下较为薄弱的现状,为电子政务应用在县级和向县级以下延伸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

四、政府网站功能逐步健全

政府网站在信息公开、政民互动、网上办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地不断完善网上信访、领导信箱、在线访谈等互动栏目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注重民意收集与信息反馈,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各种新技术应用,通过网站、微博、微信、视频等形式的全媒体,促进全面公开,提高其透明度。

发展特点:

创新为民服务和社会治理成为电子政务应用的重点; 集中管理成为电子政务高效建设和应用的根本方法; 全面提升技术服务能力是发挥电子政务综合效益的关键。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1、规范的技术服务体系缺失

对电子政务缺乏理性认识

国内的一些电子政务方案非常宏观,功能、效益设计得非常大,非常全面,可是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往往会出现巨大的电子政务投资和与之不相适应的、相对比较薄弱的电子政务应用之间的矛盾。这些总体性的框架建设,项目涉及面铺得很大,却事事做不深透。

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在于我们对电子政务项目缺少恰当的定位。面面俱到的整体性方案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有效的做法是:选好一个最能取得应用效果的具体项目,做深、做透、做好配套的各个环节。一个项目成功了,再来扩展。

电子政务需要的是求真务实地推进。将电子政务目标定位低一点,项目选择小一点,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损失,待有了能力后再扩展也不迟;相反,如果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那将会非常危险。

电子政务不能搞无米之炊 在国内电子政务建设中,“重开发,轻应用;重硬件,轻软件;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重网络建设、轻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的问题比较突出。我们会发现,在一些政府网站上,只介绍政策法规、联络方式等静态信息,政府新闻发布占据主要地位。而表格下载,网上申请等为公众带来更多价值的在线服务寥寥无几,这会形成“有路无车”、“有车无货”、“有电子无政务”的尴尬局面。

为了实现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我们要利用电子化手段,加快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集成与整合,建立健全基础性、战略性的政务数据库。从一定意义上讲,充实实在的政务信息是电子政务成败的关键。否则,电子政务将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有持久的生命力。

2、信息孤岛问题(导致统筹协调难度依然较大)

由于我国电子政务是在各级政府、不同部门中分别进行的,没有统一的战略规划,各部门之间相互封闭,相当一部分已建成的电子政务系统模式不统一,这些独立的、异构的、封闭的系统使得彼此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从而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

信息孤岛使得各部门之间的各种系统难以兼容,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相互封闭、互不相通,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时间,而且大量的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缺乏电子政务统一标准,是产生这些“信息孤岛”的主要原因。

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践证明,电子政务建设必须有标准化的支持,尤其要发挥标准化的导向作用,以确保其技术上的协调一致和整体效能的实现。标准化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它将各个业务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并为彼此间的协同工作提供技术准则。通过标准化的协调和优化功能,能保证电子政务建设少走弯路、提高效率、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统一标准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基础。

一方面,国家通过出台宏观的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来规范和统一现有的标准。但由于我国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各级政府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对电子政务的需求差别较大,在国家标准的宏观指导下,还应该制定地方标准和部门标准。另一方面,国家应鼓励具有一定技术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到标准的制定工作中来,为电子政务建设出力。在标准完善、改进和制定工作中,可以借鉴一些厂商开发的电子政务示范工程中的先进技术和规范,使之成为部门和地方标准的一部分。

总之,标准要为电子政务建设服务,电子政务建设要促进标准发展。

3、数字鸿沟问题(基层电子政务严重滞后)

数字鸿沟,一般也被称为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

数字鸿沟是一个普遍性的世界现象,由于经济水平的差距和区域特色的不同,它广泛地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一国的不同地区之间。我国也不例外,城乡差距明显,沿海和内地的地区差距显著,某些落后地区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数字鸿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那么,我们怎样去跨越数字鸿沟呢?

首先,政府部门要积极推动整体信息化建设,解决因为年龄、地域、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导致的数字鸿沟问题,信息化不仅要覆盖年轻人群,更要覆盖中老年人以及广大农民,尽力满足弱势群体对信息技术的需要。

第二,加快电子社区建设,为广大公众提供廉价、便捷的上网平台。

最后,应该利用多样化的手段去服务于公众。信息化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让人民得到更快捷、满意的服务,因此基于不同的客观条件,网站、广播、电话等多种手段可以让公众自由选择,争取让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服务。

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机构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程序、系统、过程和界面。与传统政府的公共服务相比,电子政务除了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如广泛性、公开性、非排他性等本质属性外,还具有直接性、便捷性、低成本性以及更好的平等性等特征。

中国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1、服务与应用系统(1)服务体系(2)优先支持业务(3)应用系统

2、信息资源

(1)信息采集及更新资源(2)信息公开及共享资源(3)基础信息资源

3、基础设施

(1)国家电子政务网络

(2)政府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3)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4、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体系

5、管理体制

二、中国电子政务对传统政务的改造

电子政务建设属一项利国利民的创新工程,但长期以来各地各级政府由于对信息技术了解有限,对如何将技术与政务有机结合的问题缺乏认真研究,特别是对于在建设电子政务过程中可以改造、优化政务结构与工作流程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子政务建设在中国的发展。笔者曾参与过一些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对其中的问题感受颇深。为此认为有必要对相关问题做一些探讨。

1.传统政务运作状况

目前中国政府的政务运作虽然按照经济运行体制的改变做了一些调整,但基本上仍然保持着建国以来的运作模式与框架。而且随着经济体制改变政府的职能机构以及附属于政府的事业机构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机构臃肿、政令不畅、人浮于事等情况,不仅严重的影响了政府对社会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同时各种相伴而生的腐败行为更使政府的权威性受到了日益严重的影响。

2.政务信息化建设与传统政务之间的矛盾 八十年代开展政务信息化建设以来,大多数政府部门将计算机技术用于文档资料的处理。由于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处于一个低水平的阶段,基本上不触及部门利益,因此这一阶段的信息化建设还比较顺畅。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介入政务工作流程的可行性的提高,鉴于政务部门工作人员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低下、信息技术对政务流程干预引发的部门利益冲突,使得电子政务建设开始与传统政务发生矛盾。

3.信息技术与政务的有效结合

推进电子政务可以给商家、百姓、社会带来的益处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但如何将信息技术溶入政务流程,确实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信息技术在政务工作中使用的前提:要求接受者是理性的、科学的、规范的,或者受方有着强烈的使用愿望方可实施。因此实施电子政务的关键在于政府最高决策者对于使用信息技术的认知程度。政府部门最高决策的力度决定了电子政务实施的有效程度。这也是中国的国情。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是因为其所具有的远远超过电视机的信息承载、传输能力被人类社会迅速接受。而且IT技术对提高人类工作能力又更前进了一步。因此,在政务工作中引入IT技术进行改造是必然的。事实上在推进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也可以判断出政府最高决策层对社会的管理能力,所以政府公务员有必要对实施电子政务给予高度重视。

三、实施电子政务需要的政策、法律、安全环境

电子政务的有效实施必然要牵涉到政务本身的运作方式的改变。在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务工作流程、政务信息收集整理、建立科学的决策模型的过程中,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做保证,对于电子政务的实现目标有很大影响。

1.政务结构的改造需要相关的政策做指导

现行的政务机构中存在许多信息交叉收集、重复使用以及信息流通瓶颈等问题,使信息的有效利用率非常低。实施电子政务必须对现状加以改造,这其间牵涉到的首要问题就是政策是否允许,其次还有相关机构、人员的工作任务如何进行调整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实施电子政务必须解决政策问题。近年来中央政府在大力推动实施电子政务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迄今为止仍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使推行电子政务成为一项国策。这就为各地政府在进行电子政府的建设过程中带来许多风险,使得许多地方领导在实施电子政务工作时不得不谨小慎微,以免引发各种难以处理的矛盾。

2.政务信息的收集利用需要基本的原则、相关法律来约束 由于中国政务工作约束软化问题的存在,政府的政务工作中向社会提取各种信息有很大的随意性。经常出现使用大笔资金收集到的信息被束之高阁,或者大量需要的信息难以收集的情况。要提高信息的价值性、真实性、可靠性、及时性、完整性,必须确定一些基本原则、制定相关的法律措施来制约政务工作中采集信息的随意性。否则,实施电子政务的有效性将会大大降低。

3.政务信息的安全问题

随着社会对政府工作透明度要求的提高,政务信息公开的程度、政务信息的安全可靠性确实是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对此问题的讨论,长期以来似乎一直以政府信息的完全开放为基点,IT媒体、IT企业与商家发表了大量的评论文章、防护方案。殊不知此举无形中为推动电子政务反而设下了一道屏障。使大量不熟悉信息技术的政府官员以此为借口,拒绝信息技术在政务工作中深入使用。

按照国务院政务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政府实施电子政务必须按照“三网一库”(指: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国务院办公厅与各地区、各部门连接的办公业务资源网;以因特网为依托的政府公众信息网;政府系统共建共享的电子信息资源库)的基本构架进行。由此可以看出政务信息的流通与公众网绝大部分是物理隔绝的。政务信息的安全问题基本上可以在可控制范围内得到解决。对政务信息安全问题的过度炒作,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子政务的顺利推进。

四、实施电子政务所需要的人才

鉴于政府工作的特殊性,世界各国对从事政府工作公务人员的素质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我们国家近年来开展的公务员录用、考试、考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务员的素质,但与实施电子政务所需的人才结构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进行电子政务建设,实质上是信息技术与政务工作的结合过程,这就要求政务工作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公务员决不能仅仅熟悉政务、了解电脑、网络的使用,就可以从事电子政务的工作。进入电子政务工作流程,使用人员应该有较全面的信息管理能力、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子政务建设卓有成效。

可以设想一下:一个不懂信息管理、不懂信息技术的公务员在一个完全量化的电子技术环境中工作的尴尬与无奈;而一个既懂信息整合技术,又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政务工作流程的公务员在电子政务的工作环境中的顺畅。政府具备这样的人才结构,对于提升政府的管理水平、服务于社会的能力将会成为可能。我们国家政府工作人员目前的组成状况,其知识结构在大多数地区是令人沮丧的。笔者在参与一些地方政府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时,遇到许多官员,只对项目本身可以带来多少可供其支配的资金有极大的热情,对项目本身如何造福于社会其表现却令人反感。这些人基本上对信息化建设持抵触态度,表面上因大势所趋表现的是那样无奈。尽管这些人管理社会的水平之低下,早已为老百姓唾弃,但由于没有先进的管理制度对其进行淘汰,以至于这些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尽管百姓怨声载道,但只要哄住上级,照样升官发财。

因此,要想有效的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必须同时进行实施电子政务人才的引进策略,按照工作岗位进行优胜劣汰。事实上也只有解决好人的问题,电子政务建设才有望得以进行。根据对北京、天津等地方的考察就曾看到非常令人振奋的情况。以天津开发区为例。开发区政府以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服务为宗旨,千方百计调整自身的人才结构、管理水平,以求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开发区政府为企业提供服务的理念不断的进化:由你站着,我坐着—→你站着,我也站着—→我站着,您坐着。政府工作流程从一开始就注重了信息化建设。天津开发区政府实施电子政务,不仅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由此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都是非常可观的。

朱镕基总理2002年2月在中南海举办的科技知识讲座上讲话强调,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对于提高国民经济总体素质,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强政府监管,提高行政效率,开展反腐倡廉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央各部门和各级政府都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领导干部要加强信息化知识的学习,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政府有效管理,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

朱镕基总理还进一步指出:为了适应国际形势和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必须加快电子政务的发展。实行电子政务政府要先行,中央各部门要做好本部门的规划与实施步骤。发展电子政务要与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要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实行电子政务创造条件。实现由传统政务到电子政务的转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积极、认真对待,做好规划,逐步实施。要强调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政府的有效管理,使政府的各项监管工作更加严密、有效,服务更加便捷、高效,把各级政府建设成为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由此可见,中央政府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已经下了大的决心。这对于所有有志于推进电子政务的业内人士都是一个利好消息。

在中央大力支持倡导的形势下,如何使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得到实质性的进展,笔者认为对中国进行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取得的经验教训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探讨是很重要的事情。为此做了以上一些分析供业内有识之士商榷。

第二篇:中国落后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

一、落后地区开展电子政务的重要意义,开展电子政务建设关键在于人,在于人的意识,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这一点尤为重要。一方面,电子政务的开展需要人来推动,另一方面,在电子政务的开展也有利于对人员整体素质的塑造。只有意识到了后者,以及电子政务建设对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才能从根本上建设好当地的电子政府。开展电子政务建设对当地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业务素质、工作作风、以及为民服务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1)改变落后地区领导干部落后的思想观念。改变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对于落后地区经济以及民主政治发展来说是首要问题。因此,改变地方领导干部落后的、保守的思想观念又为必要。与传统进行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相比,推进电子政务建设通常来得更加有效。例如,“文山会海”是传统政府的通病,过去政府部门要开一个会,会务工作人员通常要反复打电话通知有关领导干部,但还不一定来得齐,电子政务系统建成之后,会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短信通知有关领导干部,甚至举行远程视频会议,政府开会效率提高了许多,会议管理的精确度也提高了许多。

(2)提升落后地区领导干部的业务素质。政府上网能够使落后地区的领导干部扩大视野、提高素质、开阔思路,这对于落后地区政府管理体制的进步非常有好处。例如,对信息化有深刻理解的领导干部会借鉴各地网上公共服务经验来提高本地网上公共服务的实施效果,那些没有接触信息化的领导干部是不会想到这一点的。推行电子政务要求领导干部会上网、会用电子邮件、会基本操作,这对他们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也使他们把压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3)规范落后地区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政务标准化能够将传统行政管理工作量化,避免政府工作的随意性。落后地区很多事情做不好与当地干部的作风松懈、行事粗放密切相关。在推行电子政务之前,由于干部管理工作是粗线条的,干部桌子上公文堆了一大摞,做没做事除了自己谁也不知道。推行电子政务以后就不一样了,工作任务布置、任务进度检查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认事不认人,计算机系统的严格管理迫使干部日常行政工作精确了、规范了,这对转变落后地区干部的工作作风有很大的好处。

(4)开展电子政务还能提升落后地区干部的为民服务意识。如“12345 市长信箱”、“96666效能投诉”、为市民提供的免费的公务信箱、市民信箱、法人信箱,有利于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把政府部门的许多工作在网上进行公布,通过门户网站与热线电话来接受企业、公众的意见,可以极大地促进落后地区的民主监督,减少官僚腐败、玩忽职守、欺民霸市等丑恶现象的发生。回答群众的电子来信不仅可以使干部更容易地了解群众的呼声,感受到社会监督的巨大压力,促使干部小心行事,推动政府勤政廉政建设。

此外,开展电子政务能够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促进政府部门之间的相互竞争,做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工作。

二、如何解决落后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资金问题

在落后地区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资金问题始终是一个困扰当地政府领导的主要难题之一。落后地区地方政府收入少,政府财政往往非常困难。另一方面,政府财政支出项目很多,使有限的资金更加难以分配到信息化建设中来。很多落后地区的政府官员虽然已经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但是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因此,落后地区地方政府用于电子政务建设的资金问题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中之重。为解决资金的来源问题,落后地区地方政府可以从充分利用自身稀缺资源、与企业开展公私合作、大力吸收民间投资3个方面来着手。

第一,政府应该利用自身拥有的稀缺资源换取资金来源。政府部门作为当地资源的主要控制者,掌握着大量机会成本很高的稀缺资源。由于落后地区大部分政府领导缺乏类似企业家的经营意识,使得许多有用的政府资源被闲置或浪费。因此,只有通过将政府资源合理地经营,使政府资源从政府部门手中转移到能使其发挥更大作用的企业或个人手中,才能使政府资源获得最大收益,从而解决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来源问题。

第二,与广大企业开展公私合作。电子政务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个政府部门无论是从工作职能上,还是人员编制、管理体制、运作机制上都不可能养一支专门的队伍来进行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和维护。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行电子政务建设。对于公务员,通过相应的培训提高其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实现无纸化办公和网上互动式操作就行了。而大量的政府业务系统开发、政府网络维护等工作则应通过招标等方式外包给专业化的IT本文来源于文秘知音网站公司去做。这样,政府部门通过合理方式授权企业参与筹资、建设、运营和管理,既可减轻政府部门的预算压力,确保维持电子政务建设的资金来源,IT企业也可通过产品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数据的商业再开发而获得利润,从而使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中。

例如,北京市政府以“统筹负责制”的方式交给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来建首都公共平台网络,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网络运营及一些应用系统开发。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政府的投资将从开始的一次性巨额投入到渐渐减少运营费用,而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也将因越来越多委办局的接入而获得更多毛利,这样形成了双赢的局面。

第三,吸收民间投资。在电子政务建设投资方面,必然面临一个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其中投融资主体的准入机制、投融资的原则、资本运作与监控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因此,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落后地区地方政府在保证政府财政一定量的投入同时,还要大力吸收民间投资。为此,落后地区地方政府要深化信息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制定有利于电子政务建设的投融资政策,形成有多种投融资渠道、多元化投资主体和多类投资政策构成的新的投融资体制。在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的投入上,要确定政府投资的重点、范围和投资主体,区分和界定好哪些是政府应该投资的,哪些是可以市场化运作融资的,凡是可以市场化运作的都要市场化运作。

例如,为了克服政府在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韩国政府创造性地应用了“先投资、后结算”的融资方法,这种方法使得韩国政府电子政务建设获得了大量的民间投资。总之,解决好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投资和融资问题,可以为各级政府减轻财政负担,同时有关参与电子政务建设的公司/企业也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

实际上,只要落后地区坚持实用原则,注重实效,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就不会太昂贵,就能持久地进行下去。电子政务建设是要花钱的,虽然落后地区地方财政并不充裕,但也不是挤不出一点电子政务建设资金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不在于技术先进,而在于实用、适用。例如很多地方的“12345”便民服务电话比政府网站更加有效,这是因为很多群众还没有拥有电脑,还不知道怎么上网,虽然会上网的可以到网吧去上网,但是还是觉得家里的电话来得方便。因此,落后地区政府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应当按怎样能给群众以最大方便的原则来办事。实际上,电子政务建设不一定非要全部计算机化、网络化,传统信息技术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相互结合会更加富有成效。只要落后地区政府部门领导有讲求务实的精神,电子政务建设费用并不见得就很高。不要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砍掉那些费钱的、华而不实的项目,就可以增加电子政务的投入-产出比。只要电子政务系统真的能够带来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然就能持久地开展下去。

三、落后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侧重点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是制约落后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财政拮据使有些落后地区领导认为开展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件奢侈行为,他们不能真切地体会到电子政务带来的好处,反过来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因此,落后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必须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着手,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加城镇居民和广大农民的收入。因此,落后地区电子政务建设可以从劳务输出、开发农村市场、提高农民生产技能、招商引资等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经济效益的方面入手。

1、劳务输出。

由于这些地区往往存在大量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民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不但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带动落后地区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前农民工流向、求职都是靠自己或亲戚朋友的帮助,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因此,落后地区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为劳务输出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这方面的电子政务建设。例如,可以为农民工建立专门打工档案数据库,内容包括姓名、年龄、诚信记录、不良记录等,便于雇主雇佣合适的人选,也可以为地方树立良好的形象;可以通过劳务信息网等形式为农民工和雇主单位提供劳务信息,针对农民工具体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各得其所;可以建立农民工救助信息中心,发布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单位或个人名单,发布工作环境恶劣的雇主单位名单,发布劳务用工方面的法律法规信息,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劳务输出电子政务建设对于对有一些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人口大省意义重大。

目前,不少地方已经建立了专门的劳务输出网站,建立了劳务输出数据库,值得其他地方借鉴。作为传统的劳务输出大省,四川省长期通过劳务开发增加农民收入。“中国西部劳务信息网”,链接了国内63个大型人才网站和55个中国驻外机构,使劳务开发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为了构筑劳动力输出平台,实现劳务输出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河北省承德县组建了劳动力就业服务局,在25个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站,部分村成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劳动力市场网络。县劳动力市场还配备了计算机及配套设备,安装了电子显示屏等设施,强化网络建设,加快信息发布速度。他们还充分利用乡村两级劳动力市场,对全县农村劳动力进行了全面普查登记,摸清了全县劳动力底数,掌握了劳动力外出意向,并将京津等地的用工信息,及时利用县电视台、劳动力市场显示屏和乡村劳动保障事务站进行广泛宣传,帮助农民确定合作意向,组织劳务输出。郑州市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也建立了“郑州劳务输出网”,此外沈阳等地也建立了劳务输出信息网。【1】

2、开发农村市场

农村市场信息不畅是阻碍农民致富的关键问题之一。许多农村地区出现农产品卖不出去问题,这一方面使农民收入增加困难,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国家粮食、农副产品资源的巨大浪费。其中农村市场信息不畅是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要解决这个重大问题,必须建立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引入电子商务运作模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系统、农产品市场信息实时发布系统、农产品市场信息智能分析与配置系统、农产品市场信息综合发布系统、农产品交易智能联络系统、农产品电子议价系统等。

3、提高农民农业技能

农民缺乏有关农业知识,没有掌握种植、养殖和加工等专项技术等也是阻碍农民致富的关键问题之一。许多地区还是依靠祖辈流传下来的农业知识从事本文来源于文秘知音网站农业生产的,许多现代农业知识,如农业生物工程等,还没有很好地应用到农村实际农业生产中。这样低效的生产方式使中国农村经济长期落后,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构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对于推动农村地区脱贫致富进程意义重大。

在这方面,安徽省的经验值得借鉴。“安徽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网”是安徽省委、省政府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网站围绕政策、科技、市场三大主题,重点与农业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气象局等部委联网的宏观经济指导信息;本省农口厅局、科技厅、发改委等有关部门提供的各类相关信息;各地兼职信息员每天定时、定次收集整理的本地涉农信息,并聘用79位涉农专家对农民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除1898个乡镇信息服务站和2000个村级信息点外,已发展注册会员3.5万多人 【2】。

4、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是解决落后地区资金投入不足、经济总量过低等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的有效措施。注重吸纳经济发达地区的资本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实现优势互补的联合与协作,将有助于落后地区的经济健康发展和综合经济实力的壮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是加速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后地区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开展招商引资电子政务建设对于改善地区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促进招商引资深入开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前,网上招商引资已经成为招商引资新的工作方式。因此,落后地区政府要加强招商引资网站建设。国内已经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例如,“贵州省政府招商引资信息网”向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众多贵州优质项目,为投资者和招商项目业主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2004年3月,甘肃招商引资网开通,这标志着甘肃省招商引资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另一方面,落后地区政府要加强“一站式”行政审批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招商引资办事效率,在外商中形成良好的口碑。例如,衡水市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方面的电子政务建设,衡水市政务服务中心项目审批大厅共入驻14个市直部门,为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外商投资等项目提供“一站式”联合审批服务。项目的立项、备案、审批等各个环节的手续均可在大厅办结。有关项目在符合规定程序、提供必要申报材料后,均可得到限时办结、优质高效的服务。申请者也可以通过政府网站和为民服务联动电话提交申报资料,下载项目审批表格,咨询项目审批信息,查询审批进度。【3】

四、人的决定性因素

“一国的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和策略,与其经济要素水平,呈现高度相关性。这说明,经济要素是行政环境的首要因素,对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和策略选举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四个指标中,我国只有人力资源指标低于样本平均值,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较低已成为制约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瓶颈” 【4】

对于落后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当地政府一定要积极带头电子政务的组织、规划、应用和管理工作。在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力量对电子政务的推动作用已经显现出来,但在落后地区,这种市场力量对电子政务的推动作用会弱得多。因此,在落后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当地政府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有远见,必须发挥主导作用。

落后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固然要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但是另一个因素非常关键,就是要有若干有魄力的领导能够有力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事业的发展。

对于落后地区缺乏电子政务人才的现状,要大力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在落后地区,电子政务人才吸引是十分困难的。大学本科毕业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都很少,更不用说高级复合型的电子政务人才了,通常处于“既聘不到,也养不起”的尴尬境地。这就需要加强本地实用型的信息技术开发人才和应用人才的培养,提高他们结合实际工作需要进行开发和应用的能力。

第三篇:中国电子政务研究报告

摘 要

随着电子政务浪潮的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政府认识到只有接受全新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的洗礼,才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步形成的今天有所作为。而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引入电子政务,实现向信息经济时代的政府转型,成为所有政府目前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

互联网实验室基于对电子政务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多年来为政府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实际经验,针对政府当前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开拓地、系统地推出了电子政务系列研究报告,全面展示了信息经济时代政府如何将内部资源建设同先进的网络管理思想以及电子政务的网络技术相结合的过程,旨在为全面实施中国政府信息化作出良好启示和有益探索。

一、电子政务的基本理论分析

我们认为,电子政务是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以提高政府办公效率,改善决策和投资环境为目标,将政府的信息发布、管理、服务、沟通功能向国际互联网上迁移的系统解决方案。同时也提供了结合政府管理流程再造,构建和优化政府内部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为政府信息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强大的技术和咨询支持。实施电子政务最终的目标就是建立电子政府。

根据研究此问题的西方学者下的定义,所谓建立电子政府,实质上就是把工业化模型的大政府——特点是集中管理、分层结构、在物理经济中运行——变为新型的管理体系,以适应虚拟的、全球性的、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经济,同时也适应社会的根本转变。这种新型的管理体系就是电子政府,其核心是:大量频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都通过设定好的计算机程序在网络上实施,大量决策权下放给团体和个人,政府重新确立其职能。

二、电子政务可行性分析

电子政务是完善现代政府管理,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管理措施,是政府运作管理机制的范式转变。政府管理作为上层建筑,必须服务于时代的社会经济基础。新经济形势要求政府必须削减旧经济时期膨胀起来的许多不必要的权力,把政府包揽的社会事务大部分还给社会,由社会组织自行管理。这样,政府部门就可以把握全局,进行宏观管理,有利于大幅节约政府管理成本,转变政府作风,防止腐败现象。这是进一步协调社会矛盾的重要渠道,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由于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电子政务的主要目的是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全面信息共享等工作进程,从而营造运用信息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的电子化虚拟机关,实现广泛范围意义的政府机关间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经由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并依据人们的需求、人们可以使用的形式、人们要求的时间及地点,提供人们各种不同的针对个性的服务选择。电子政务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扩大对外交往的渠道,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信念,注重信息产业的易用性,注重对非IT专业人员驾御当代先进技术和产品的应用需求,在技术、产品、方案和应用的各个环节,关注用户的资源条件、使用环境和文化水平。

在不到十年的时间中,电子政务发展经历了就萌芽期、孕育期,现在随着电子政务被列为世界“信息高速路”五个应用领域中的第一位,电子政务进入了启动期。电子政务启动期带来政府管理决策机制的巨大转变,使得政府更能贴近社会公众,从满足公众需求出发,建立更好的服务体系。同时,网络技术的成熟和网络经济的实践探索,也为电子政务发展打破了许多技术和应用等层面的壁垒。政府在信息化的主导推动地位日益增强,这种地位与以往不同的是,它更多地体现在改革内部以适应更好服务于公众的进程中。所以,在电子政务的启动期,政府起到了从“主演”到“导演”的角色转变。这也意味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全社会信息化。电子政务进程与以往的IxP的网络建设和早期的电子商务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它是全社会各行业广泛参与相互推动的结果,全社会在电子政务的推广中受益非浅,这种范式的转变表明互联网发展进入一个理性阶段。

三、电子政务的模式分析

作为政府信息化手段的电子政府建设的水平直接反映和影响着政府的未来竞争力和服务管理质量。要实现电子政府必须要建造电子政务系统,它是基于互联网的政府信息服务和业务处理平台,其服务对象包括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其他政府机构、企业以及公众。电子政府将打破传统的政府办公管理方式,其工作机制、工作方式方法、工作思路都有很大改变。传统政府按区域、级别、行业划分,各个部门独成一体,相互之间的信息很难共享,更谈不上信息传递流畅无阻。电子政务使传统政府的金字塔式结构改变成扁平化、无中心式的网络结构。电子政务实现后,政府可以直接获得来自公众的大量反馈信息,管理模式变管理型为服务管理型。

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如下三个成熟模式,它们一起组成电子政府三个层次。而这些模式在中国都有成功的实施案例,本报告中有详细介绍。

1.网络政府(E-government)是指政府部门利用Internet/Intranet等通信技术,推动政府办公自动化建设,并向公民提供政府部门的各种服务,从而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的管理与服务职能。这是电子政务最普遍的形式,也是电子政务的基础。这个模式的根本目标就是建立电子政府,发展电子政务并进行真正的政府再造。

2.社会增值(B-government)是指政府机关合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建立一个文件资料电子化中心开展网上办公业务,将各种证明文件和办事流程电子化、网络化,增加办事服务渠道,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相对于电子政府而言,这些业务更能体现动态资源的再利用,并能以此拓展新的商务机会,所以称为电子政务的增值运营,它是电子政务的最大创收点。

3.电子社区(C-government)是指政府机关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深入的网络服务连接,使得公民在网上可以享受政府全程服务,使社会资源各环节无缝连接的高度应用集成状态。电子社区是电子政务的高级应用阶段,是全民性的电子政务系统。

四、电子政务的实施技术分析

电子政务实质上是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一个电子政府, 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 有效地实现行政、服务及内部管理等功能,在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有机服务系统的集合。其重要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机构各部门实行电脑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帮助提高政府在行政、服务和管理方面的效率。电子政府利用信息技术,积极推动精简组织结构层次、简化办公流程和提高政府效能等工作。

2.利用政府内建立的网络,整合资源信息和应用,通过充分利用语音、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多元化服务。

3.以政府的信息化发展推动和加速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只有向公众展示高新技术的应用,让社会享受信息网络的便利,才能切实地推动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五、电子政务立法分析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政府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电子政务立法建设逐渐提上日程,甚至成为当今制约电子政务深化进程和阻碍扩大应用的瓶颈。为此世界各国在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建设起相应的法律基础构架。

国外尽管国情不同,但在电子政务立法历程却极其相似,而且法律在电子政务所起的角色转换也非常相符,即从影响、配合向基础转化,使得法律成为电子政务的基石。这个基石独特于传统立法研究的是,它是一个明显的高科技含量的不断修订完善的立法过程。表现在:

1.电子政务法律体系目前处于无统一规范、朝令夕改不断修订的不成熟阶段

2.电子政务立法建设是传统政务改革在法律领域的体现

3.电子政务法律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电子政务的实施成果

国内电子政务囿于认识和技术的限制,在电子政务的整体立法建设稍微滞后。但也充分展现自己的特色;

1.信息化标准及信息基础设施立法是国内电子政务立法主体,同时也说明国内电子政务处于初级建设阶段

2.行政性电子政务立法建设相对成熟,但面向公众开发部分立法基本空白

3.电子政务立法及政策扶持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

六、中国电子政务的市场分析

电子政务是一项覆盖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型、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当今信息技术与政府政务相结合的产物,将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各种产品和技术。该工程有两个特殊性:一是安全性,政务信息化是政府行为,直接涉及各级政府的核心政务,要求电子政务的实

施过程始终具有高度的安全可靠性;二是指导性,政务信息化将推动行业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电子政务采用的技术和产品对社会具有广泛示范性和引导性。电子政务为中国信息产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和全行业市场盈利机会。

七、电子政务系列研究报告结构

本报告是互联网实验室“电子政务”研究系列报告的第一篇。这篇报告与即将推出的“中国电子政务市场报告”、“中国政府电子政务实施报告”及“中国电子政务技术研发报告”统成体系,即坚持以“理论、技术和市场”为报告主体,解决社会各界有关电子政务“想、做、用”的问题。通过事实与分析,面向学术界和理论界提供理论研究,报告得出研究方法;对政界和研究界提出技术分析,报告得出解决方案;对商界和决策咨询界做市场预测,报告得出市场机会分析。

“电子政务研究报告”主要面向中国国情下的政府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所以从如下主线组织研究结构的。在理论方面,我们系统地分析了电子政务的基础理论和立法过程,从各个角度分析了电子政务的意义所在;在实践方面,我们剖析了中国电子政务应用基本框架,并就关键环节做了实施指南;在市场方面,我们详尽分析了未来五至十年中国发展电子政务所带来全社会全行业的市场盈利机会,并针对行业性政府进行带有商务特色的成熟电子政务范例进行细致的解说。在报告附录中,我们详细列举出当今中国市场上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及范例的实施公司,一方面展示了国内电子政务厂商的竞争能力和技术优势,为政府决策人士提供方案推荐选择;另一方面也是表明电子政务在中国未来市场应用潜力巨大,为更多的生产厂家提供进入该市场的理论依据。本报告的研究目的就是为中国广大的研究人员、业界人士、政府官员、信息产业解决方案厂家提供电子政务的市场规模研究,从而为中国网络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在研究方法和面向对象上,本报告立足于应用实践,针对中国国内电子政务实施的基本情况,从行业研究人士、政府决策官员、企业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角度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客观分析和中立判断。本报告的撰写人员在国家政府信息化进程中一直担任关键职位,具有丰富的电子政务实施经验,更辅以科学广泛地市场调研和访谈等形式丰富报告的内涵,使得本报告视角独特、观点新颖、内容实用、评述客观,成为当今中国不可多得的电子政务市场研究报告。

无论是研究人员、业界人士、运营商、设备商或者转型中的服务商,都将能从本报告得到其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第四篇: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汇报

页眉文字

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汇报

根据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和规范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通知》(宜委办[2004]53号)和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政府目标办《关于印发2004电子政务建设单项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宜信息办[2004]7号)文件精神,我县的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在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采 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健全了管理制度,加快了硬件建设,强化管理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2004年的全县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明确职责

为更好地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电子政务建设目标任务,切实推进我县信息化工作建设进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南溪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人民政府县长曾勇担任,副组长分别由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宣传部部长和分管县领导担任,相关单位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内网和外网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的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工作。其中:内网建设由县委机要局负责,局长陈全富兼任主任;外网建设由县招商局负责,局长王德彬兼任主任。在健全组织机构的基础上,我县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的各项建设内容。

二、加快硬件建设,强化网络建设与管理

一是加快网络建设与管理。积极开展县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工作,完成主机托管工作;建立健全由主要领导负责的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制度;明确具体责任人,制定岗位责任制。为快速推进我县的电子信息化建设,我县加大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财政投入,不断完善电子政务建设。县政府办公室新近又购置了三台电脑,专门用于信息报送和信息管理,并明确了专门的人员负责日常维护与信息报送。

二是积极开展网上应用推广。积极向市政府门户网站和办公资源网报送信息;11月1目至今,我县坚持每日向市政府公共信息网上报信息,共上报了近60条信息,其中有25条在公共信息网首页“要闻”中发布,有56条在南溪县政府“县内要闻”中发布,“要闻”今年发布了涉及南溪的各类要闻共753条。基本保证了我县政府门户网站动态信息的日更新要求。同时对外难耐了相关的招商引资项目信息、优惠政策信息,另外还积极推开政务服务和政务公开栏目。

三是加强信息与网络安全建设。严格按信息发布制度进行信息发布;严格按照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实施网络安全管理,确保网络安全。

三、强化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

(一)建全信息发布制度,严格监控

我县电子政务外网的信息发布工作,在县电子政务建设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通过领导小组办公室实施监管,健全了具体信息发布内容和程序要求:

1、南溪县电子政务外网栏目由县政府办公室审定,由县政府信息中心主办和县级部门主办。县级部门主办栏目包括县长信箱、政务服务中心、采购招标、城市规划、投资指引,以及南溪经济和便民服务中涉及部门工作动态和部门政策的子栏目,其他栏目由县政府信息中心主办。

2、多方开拓信息来源。南溪县电子政务外网通过国内官方新闻媒体,具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有ICP运营资格的中文网站,经相关部门审定的信息资源,县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乡镇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经县政府领导同意的县内重大信息,保障了信息的及时、真实、合法。县信息中心主办的栏目的信息采集主要采取从信息源中摘编和自主制作两种形式。

3、由县信息中心主办的栏目设立栏目编辑、网站主编和网站总编、栏目编辑主要由网站工作人员组成,网站主编由县信息中心分管领导担任,网站总编由县信息中心主要领导担任。栏目编辑、网站主编和网站总编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职责。

4、由县信息中心主办的栏目实行信息发布三级审查制。首先,栏目编辑人员按照栏目要求,根据信息来源对信息进行编辑,并注明信息采集日期、信息来源渠道(摘编信息要标明作者)、信息想发布时间、信息采集人等。拟发布的信息及时送网站主编;第二,网站主编按照有关规定,对拟发布信息进行审查后提出是否发布意见并及时送网站总编;第三,网站总编对拟发信息认真审核后确定是否发布。发布的信息要备份并归入数据库管理。对南溪县电子政务外网的政务之窗栏目中的领导讲话、人事任免、法规文件、南溪大事记、重大决策、重要活动、重要会议等栏目,以及涉及省、市、县领导、重大突出事件、自然灾害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信息,县信息中心编辑审核后,送县政府办公室初审,报县政府领导审核。

5、县级部门的栏目按照“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对上网发布的全部信息进行审查把关,市级部门主办栏目应确定专人管理和维护,需要发布的信息,采取两种方式传送。一种方式,需要发布的信息经分管领导签字后,以书面及电子文档两种方式交由县信息中心审核后发布;另一种方式,县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信息中心设定模块,统一制定编辑权限,交由相应栏目主办部门远程后台编辑,并由县信息中心审核后发布。

6、对在公告板等发布公共言论的栏目建立完善的审核检查制度,并定时检查,杜绝违犯《计算

[1] [2] 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的情形出现。对一旦发现在南溪县电子政务外网上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等9种情形的信息的,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删除本网络中含有上述内容的地址、目录或者关闭服务器。编辑、主编和总编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制止,并保留原始记录,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信息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省、市有关规定的,产生不良后果或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要,实行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二)建立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认真防范

我县电子政务外网是全县重要的对外宣传阵地和舆论引导窗口,肩负着为县委、县政府和全县群众提供完善、密集、周到的信息化服务,因此,必须营造先进、可靠、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环境,杜绝和避免安全事故、安全责任的发生。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具体包括:

1、严格要求全县电子政务外网工作人员和用户,严格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和采取的必要措施。

2、规范单位和个人入网登记手续,认真签署相应的信息安全协议。严禁任何用户擅自连入南溪县电子政务外网。南溪县信息中心设专人负责审查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上网信息。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和用户在网络上发现有碍社会治安和不健康的信息,立即停止传输,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机关报告。

3、南溪县电子政务外网上传发布信息IP、密码指定专人掌握,信息经过审稿程序严格把关确定无误后,方能上传发布。对所有网络内的计算机安装了防火墙、查杀病毒工具,防止信息资料遭到破坏、盗用和其它意外损失。

4、对查阅、复制或传播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等各种违法信息,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信息;信息中心提出警告或停止其使用网络的决定,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5、严格落实保密规定,对国际互联网与党政网分别联接,实行严格的物理隔离,同一台电脑上使用,必须分别设置不同的电脑。

页脚文字

第五篇: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总结

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总结

2011年,**镇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电子政务工作的整体安排和具体要求,全面贯彻电子政务“信息畅通、务求实效、服务工作、提高效能”的发展方针,结合自身实际,扎实开展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探索创新工作方法,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有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快捷、方便、有效服务,有利于畅通信息渠道。我镇分管领导高度重视,信息管理员思想上也深刻认识,在学习上精益求精,在工作上务求实效。实行建设与应用并重,载体与效果并重,促进电子政务应用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为保证电子政务建设的有为、有序、有效开展,专门召开办公会议研究安排,明确了一名副书记具体分管此项工作,对电子政务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并指定两名思想过硬、文字功底好、基本素质强的同志担任信息管理员,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从上至下,形成合力,切实抓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

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按区委、区政府相关文件规定,我镇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分管领导和信息管理员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市、区关于电子政务建设要求,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确保公文网上交换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1、定期对网络硬、软件进行检测,确保机房网络设备无故障,服务器软件正常运行,通信渠道畅通。

2、及时排除网络系统、用户出现的故障,重要网络问题及时报告领导,并寻求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

3、准确及时的接收电子公文,及时传阅并回收归档。对不能正常接收的电子公文,及时与发送单位联系查明原因。

4、发文时做到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发送,不随意乱发。

5、发现网上出现不良信息及时删除。

四、保证党政网安全保密

公文网上系统设有用户密码口令,并做到定期更换。按照要求执行绝密级公文和未明密级的涉密公文不得在网上交换;坚持“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保密机制;对公文网上交换各环节进行严格保密,没有向无关人员透露操作程序和提供电子印章等相关设备和软件;用于公文网上交换的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指定了专人管理和维护,与国际互联网进行了隔离。

五、加强网络病毒防范。

任何软件在加载进网络时都进行了病毒检测,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确保计算机信息的安全。**镇人民政府 2011年12月19日

下载中国电子政务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电子政务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

    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推进全市信息化进程,降低行政成本,建设效率政府,结合实际,制定XX市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电子政务是实现政府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政......

    贵州省电子政务建设

    贵州省电子政务建设 201051211415 黄醒芹2班 【摘要】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电子政务逐渐成为各国提供经济高效政府的措施,而中国与不例外。电子政务便于政府传播和接收信息,提......

    中国电子政务分析报告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评述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评述 1、电子政务的概念、性质和意义 关于电子政务( Electronic Government(E-Government))的概念,国内外没有形成统一的表述,叫法也各异,如......

    中国电子政务应用调查报告

    中国电子政务应用调查报告【摘 要】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在探索中。政府网站建设逐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体系初步形成,政务透明度进一步增强。电子政务作为国......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研究报告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在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中,政府信息化又成为整个信......

    大庆市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办法

    大庆市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快“数字大庆”建设的步伐,规范全市电子政务建设,提高电子政务应用实效,推进依法行政与政务公开,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根据有关......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解决方案 对于电子政务内网,政务专网、专线、VPN是构建电子政务网络的基础设施。安全政务网络平台是依托专网、专线、VPN设备将各接入单位安全互联起来的电......

    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XXX坚持“五个保障”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建设XXX从2007年7月开始,全面启动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经过两年多的推广应用,优化了服务质量,节约了行政成本,提升了行政效能,实现了实时监察,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