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究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引言
事业单位通过内部审计来审查评价本单位以及本单位与上下级单位之间的财政收支状况是否合法、真实、有效, 以达到事业单位的经营合法、资产安全、财务报告真实、风险可控、效益提升。但是实际工作中, 事业单位的审计一直是处于被动的、事后的、机械的工作, 它没有真正地对事业单位的经营运行起到“免疫” 作用,所以有必要在此略谈一下。
一、事业单位审计的概念与特点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其管控手段的一种, 它通过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以及检测评价, 来确保公共服务效率的提高、事业单位目标的完成、防止错误以及舞弊行为的发生。其特点具有独立性、权威性、制衡性。
二、目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
1.认识不足
内部审计工作在我国企业开展的还比较顺利, 但是在事业单位, 人们在思想上重视还不够。许多人包括领导认为内审与会计不分家, 内审多是规章制度, 与经济效益没有啥关系。尤其是近几年来, 对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与罚没收人实行了收支两条线, 资金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 采购实行政府集中采购, 所以认为内审也没有啥具体业务了, 有些领导认为内审等同于纪检部门, 起着辅助的监督作用而已。基层人员认为内部审计就是虚设的空架子, 发挥不了啥作用, 这样的看法对事业单位内审工作起到了阻碍作用。
2.机构的设置不到位
通过内审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 内审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独立性、协调性, 所以内审的机构设置应该与其特点相适应。但是许多事业单位没有将内审机构单位设立, 而是虚设其名, 或者隶属于财务部门, 人员的设置与财务人员的设置是两个牌子一套原班人马,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工作是相互渗透, 相互重叠。少数事业单位虽然设置了独立的内审部门, 但是由于人员与制度的不健全, 也很难独立地工作。这样内审工作就很难开展, 失去了其对各项工作的检查、评价、监督的作用, 更失去了分析、评价、指导的力度。
3.内审质量有待于提高
首先内审的内容单一。事业单位虽然也开展了内审工作, 但是我们通过上述的认真仔细的分析, 不难发现其内审工作就是对财务数据的真实合法性做检查, 是一种事后的静态的监督而已, 凭只要齐全就可以人账, 票据只要齐全就可以确认收人与支出, 只考虑合法性而不去考虑其经营业务的合理性, 也没有考虑各大主表之间的相关性, 更没有考虑除财务以外的其它内审工作;其次内审的重点不突出。内审工作也应该在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如突出主抓财政资金的流人与流出、主抓运营过程中的风险防控、主抓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配合与牵制等等。
但是目前很少有事业单位对本身的风险意识与协同效应给予重视, 关注资金的流出而忽略了资金的流人, 最后导致方法和手段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求。我们知道事业单位体制的改革, 其内审工作的流程与方法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规范与完善, 但是许多事业单位内审工作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 而是按照领导的意图去工作, 这样导致审计的方法、手段、意图不当, 从而影响了内审的效果, 并带来了诸多隐患。
三、针对上述不足应采取的完善措施
1.提高全员意识
内审工作是事业单位经济运行的重要监督手段, 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首先应该提高主管领导重视意识, 让他们将工作重点从片面的资金支出活动中逐步扩大, 逐步转移到关注使用与监督的有效配合上来。其次是强化相关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 让他们懂得自己岗位的重要性与责任性, 更要强化他们对本工作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最后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教育, 培养基层员工的内审意识,让他们知道内审工作人人有责、人人参与、责无旁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内审工作的路子越走越宽, 才能使内审工作对事业单位的服务效益与质量起到真正的保驾护航作用。
2.强化机构的独立性
内审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机构独立、职能独立的前提下, 而不是隶属于某些部门的前提下, 所以按照国际惯例, 内审应该在公平、独立、守法的环境下工作是十分重要。因此事业单位应该重视内审机构的设置, 人员的组成, 一定要体现出领导的参与与重视,人员岗位的制衡与监督, 做到设置独立、配置独立、审核独立。从而将内审部门与财务部门以及纪检部门彻底地分开, 这样才能使内审工作彻底地放开手脚;同时也要搭建好内审工作的信息平台, 让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在上下、左右全方位之间及时互动, 这样有助于内审工作开展的进程。
3.改善内审工作的方式与方法, 提高内审的质量
要想全面提高审计的质量, 就要用动态的眼光去审阅内审质量。首先在审计的方法上不能只停留在事后的检查上, 要放开距离, 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督导工作, 即对事前进行分析、事中进行监管、事后进行跟踪的全程动态管理模式, 及时发觉问题, 及时处理问题, 及时补救。其次是在审核的内容上要有全面性, 并且根据实际情况突出重点, 不能只停留在财务数据的合法性, 要分析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同时还要分析其合理性, 更要分析其可行性。最后制度的完善与规范是内审工作质量的保障, 所以还要按照国际惯例与先进行业的经验, 制定规范的内审制定做基石。
四、结束语
总之, 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要要求事业单位内审工作在认识上、制度上、质量上都应该有个新的提高。我们应该尊重事实,遵循客观规律, 重新审视内审工作中的不足, 积极地加以完善与调整, 使内审工作更好地防范风险, 有效地促进事业单位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
第二篇: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 最新
题目: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院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院(系):
专业年级: 会计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2013年12月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行政单位内部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依法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及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一种行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一般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下进行工作,只向本单位领导负责,目的在于促进本部门、本单位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的提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对策,以达到查隐患、堵漏洞、测风险、提建议、促管理等重要功能。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审计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Internal Audit Institution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Chief Internal aud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conomic supervision of administrative units, and is the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legally independent internal audit unit to monitor and evaluate the financial revenues and expenditures, economic activity authenticity, completeness, legality and strengthen internal controls and an act of risk management.General administrative units under the internal audit unit primarily responsible for the leadership of the working, responsible only to the leaders of the unit, aims to promote the sector, management and use of the units to improve efficienc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administrative units the problems of internal audit, internal audit and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reform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in order to reach potential hazards, loopholes, measuring risk, suggestions, an important feature to promote management.【Key words】 Administrative units
Internal audit
Problems Solutions
目录
引言...........................................................................................................................................1
一、内部审计的概念...............................................................................................................1
(一)内部审计的概念.................................................................................................2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特点.........................................................................2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内容.........................................................................2
二、我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现状.......................................................................................5
(一)事业单位人员对完善内部审计认识有偏差.....................................................5
(二)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到位, 独立性不强..........................................................5
(三)内部人员素质较低, 影响内部审计质量..........................................................6
(四)内部审计所处环境制约审计职能.....................................................................6
三、我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7
(一)从理论层面看,缺乏有自身特色的内部审计规范和制度.............................7
(二)从技术层面看,存在先进技术缺失和缺乏高级专业人员等现象.................7
(三)从认识层面看,存在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平衡现象.............................8
四、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应采取的对策.......................................................9
(一)从外部矛盾入手,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9
(二)以解决内部矛盾为本。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提高审计效率.......10 结语.........................................................................................................................................11 致谢语..................................................................12 参考文献.................................................................................................................................13
引言
近年来,“审计风暴”愈刮愈烈,一份份“审计清单”触目惊心,“审计”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审计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地显现出来。但人们从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所接触到的大多是“外部审计”的成果,作为审计重要类型之一的“内部审计”,虽然在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大型外资企业中蓬勃发展,但目前在我国大多数行政和事业单位中尚未受到充分薰视,内部审计职能尚未得到有效发挥。我认为,作为行使围家政治权力机关的行政单位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除了掌握着大量行政审批权、执法权等权力和行使这些权力自由裁量权外,还掌握着大量资金的管理支配权。如果这部分资金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其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对这部分资金的管理仅靠外部审计的外部监督远远不够,只有内外一起发力,同时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才能真正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防患于未然。因此,当前加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力度迫在眉睫。本文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人手,从理论、技术、认识以及实践等四个层面分析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从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两方面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内部审计的概念
审计就是以经济监督的身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监督,审计也就变异了,国家审计是这样,内部审计是这样,民间审计也是这样。评价也好,鉴证也好,它们都是为监督而工作,其本质是监督。人们通常说内部审计要搞好服务,本质上是要把监督寓于服务之中,而决不是放弃监督。
(一)内部审计的概念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多是在国家审计的直接推下设立的,这个过程体现了政府的意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任内部审计和国家审计延伸的双重角色。行政单位内部审计是政事业单位经济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内审计机构依法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性、完整性、合法性以及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一种行为。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特点
1、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摸清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规模、来源渠道和使用方向, 发现并揭露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促进廉政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可以发现并揭露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问题, 严肃财经法纪,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3、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
可以发现并揭露资金使用不合理或损失浪费的问题, 提出审计建议, 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 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
4、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
及时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通过审计, 能够掌握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情况, 发现宏观经济管理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可靠的信息。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内容
内部审计的内容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范畴。现代内部审计的内容主要可分为以财务活动为对象的内部财务审计和以经营管理活动为对象的经济效益审计两大类。但在具体实施审计时,二者又是互相联系、交叉、渗透的。内部审计人员正
是通过对这两部分内容的联系审计来促进审计工作目标的实现的。一般地,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1、财政财务收支审计
同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实施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仅限于对本部门、本单位及所属各部门、各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进行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审计。由于各部门、各单位的资金来源状况及资产、负债管理情况不尽相同,内部审计的重点也各不相同。对有国家财政资金介入的部门、单位,不仅要审查其自身财务状况,还须重点检查财政资金的使用渠道和使用方向。
(1)行政单位的内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重点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党派、社会团体及其在境外的派出机构的行政经费、罚没收入和行政性收费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
(2)事业单位的内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重点是各项事业经费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包括用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广播影视、地震、体育、民政、外交及农业、工业、交通、邮电通讯等各项事业发展的经费。这里,既包括财政预算拨款的审查,也包括财政预算外安排的各项资金、事业周转金和事业性收费的审查。
(3)企业单位(包括金融企业)的内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重点是其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审查的主要内容:企业制定的各项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企业一定时期内拥有的资产、承担的债务、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真实、合法性;企业占有的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情况。
2、经济效益审计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是内部审计的基础,经济效益审计则是内部审计发展到现阶段的特殊内容。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剧,质量和效益已成为每个企业发展的直接决定力;通过内部审计找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经济效益,也成为企业管理者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主要目的。内部审计人员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进行效益审计,有许多方便之处:一是熟悉本单位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二是有足够的时间深入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及时取得有关资料和信息;三是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地位,有
利于提供客观、真实、可靠的信息,更好地为改善本部或本单位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1)行政单位内部审计所进行的经济效益审计,是结合行政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查,通过对行政经费使用情况的检查和分析,促使行政单位节约开支,提高行政经费管理水平,提高行政效能,同时也促进行政单位商业贸易、工商行政、商品检验的廉政建设。
(2)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所进行的经济效益审计,是结合事业经费筹集、管理、分配和使用等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查,通过对事业经费使用情况的检查和分析,促进有关事业单位加强事业经费的管理,提高事业经费的使用效益。
(3)企业单位(包括金融企业)内部审计所进行的经济效益审计,主要从改进生产经营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供、产、销各环节,人、财、物各要素的检查、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可以帮助本部门、本单位负责人制定改进生产经营的措施,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内部审计通过评价本部门、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发现管理缺陷,提出管理建议等手段,可以帮助本部门、本单位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3、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人员依法对经济责任人所承担的经济责任的执行情况进行的审查。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的经济责任审计,是结合日常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及经济效益审计进行的,一般侧重于经营责任目标的审计;并通过审计资料和信息的积累,为离任责任审计服务。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经营责任目标审计时,首先通过分析企业盈亏指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业务经营指标和企业职工收入分配指标及各项指标的影响因素,确定审查的重点;然后再抓住几个关键的指标,进行局部审查以便及时找出错误所在,纠正偏差,改进提高,最终促进任期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我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现状
财政局举办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培训,由此想到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却涉及甚少,而长期以来,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核算较企业来说相对简单,涉及环节较少,内控度认识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财务收支无法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
(一)事业单位人员对完善内部审计认识有偏差
是各级政府领导还是部门单位领导都认为, 行政事业单位不具有生产功能, 没有成本核算,财务只是对本部门或本单位内部的一些财务收支行为进行记账活动, 业务简单, 不需要再进行内部审计。特别是近年来,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对开展内部审计又产生了新的偏差, 认为近年来财务部门实施了预算外资金和罚没收入的收支两条线管理, 资金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 物品购买实施了政府采购, 每年又有行政财务收支审计、领导干部任中审计、任职期满和离任审计等, 行政事业单位就不需要安排内部审计了。有些领导甚至将内部审计等同于纪检监督, 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发生了错位。正是这些错误的观念, 严重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
(二)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到位, 独立性不强
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设置的履行独立检查职能的部门。主要职能是对单位内部的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 看其各种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经济法规, 并对检查的经济活动提出分析评价意见。它的前提是该机构必须具有独立性,否则, 内部审计就很难开展工作。但由于部分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都不很理想。如: 大部分行
政部门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 但基本上都没有配备相应的审计人员,而是和财务人员两块牌子一班人马;有些单位财务本身隶属于办公室, 而审计也同样附属于办公室。这就使独立地进行内部审计无从谈起;有的单位虽然也进行了内部审计, 但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无处理权, 只能向领导汇报、建议,按照领导的意见决定审计结果。
(三)内部人员素质较低, 影响内部审计质量
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审计人员的精神状态、业务能力、思想水平、廉政素质及创新精神都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成效。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审计专业知识。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一定的审计、财务知识,还要掌握法律、经营管理、工程技术、经济学等其他方面的知识。但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来看, 内部审计人员主要是由财务人员担任或其他纪检部门的人员兼职, 这些人缺乏一定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巧,不能胜任内部审计工作。还有一些兼职的审计人员对内审工作岗位不重视、不满意, 得过且过, 不能补充新的财务和内审专业知识, 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也削弱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力度, 起不到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
(四)内部审计所处环境制约审计职能
一是内部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关系长期固定不变, 审计范围相对封闭, 造成部分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人际关系熟悉, 审计中容易导致感情用事, 影响执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二是内部审计人员之间长期同岗, 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往往内部制约弱化, 影响审计质量。
三、我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已经注意到了内部审计的巨大作用,内部计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已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就目前总体况来看.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还处于被动接受外部审计的状态,内部计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在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相对落后。从理论、技术、认识以及实践等四个层面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的问题。
(一)从理论层面看,缺乏有自身特色的内部审计规范和制度
目前,从宏观来说,现有的内部审计依据主要包括《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及《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大量具体准则,其法律级别明显偏低,亟待建立一套比较完备、健全的内部审计法律规范体系。就具体行政事业单位个体来说,根据已有内部审计法规并结合自身特点所制定的内部审计规范非常少,导致在具体内部审计工作中,常常遇到依据不明确,无法定性的问题.无形中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许多障碍。
(二)从技术层面看,存在先进技术缺失和缺乏高级专业人员等现象
1.内部审计的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主要采取包括询问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查阅相关内部控制文件,观察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查阅财务报表、账册、会计凭汪等财务资料。抽查有代表性的业务案卷等方法,使用技术过于单一,使许多内部审计工作只停留在了解基本情况、统计基本数据,以及差错防弊等初级阶段。
2.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标准说明》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
有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统计、计算机、概率、线形规划、审计、工程、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以保证执业质量。但是,目前一般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内部审计人员中受过系统审计业务培训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是抽调单位骨干会计参加,这样能够确保参加内审的审计人员所掌握的财务专业知识无可质疑,但大多数财务人员审计知识匮乏,实际操作能力较差,系统深入地排查线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内部审计人员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合理的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结构应该是多样化的.应该包括财务、会计和审计专业人员。还有法律、统计、金融和企业管理专业以及与企业业务相关的专业人员。但放眼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主力大都是单位的会计人员,这样的内部审计队伍,无法适应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要求。
(三)从认识层面看,存在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平衡现象
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内部审汁的工作效果,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就为内部审计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助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各项职能;反之.将阻碍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降低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但目前在许多行政事业单位中,仍存在两类错目前,从宏观来说,现有的内部审计依据主要包括《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及《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大量具体准则,其法律级别明显偏低,亟待建立一套比较完备、健全的内部审计法律规范体系。就具体行政事业单位个体来说,根据已有内部审计法规并结合自身特点所制定的内部审计规范非常少,导致在具体内部审计工作中,常常遇到依据不明确,无法定性的问题.无形中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许多障碍。误认识:一类可以概括为内部审计否定论,这种观点中有人认为,行政事业单位不存在经济效益问题,无需进行成本核算,财务只是对单位财务收支行为的记账工作.从成本效益原则分析,不需要内部审计;有人认为,内部审计都是自己人审自己人。不过足走过场。没有任何实际作用;还有人认为,如今的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制度的实行.以及比较频繁的政府审计,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已经足够,内部审计没有存在的必要。还有另一类是内部审计绝对论,这种观点夸大了内部审计的作用。希望内部审计能够发现
单位存在的所有问题。这两种错跌认识都不利于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尤其是第一种观点更加普遍。
四、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应采取的对策
尽管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诸多的问题,但仔细分析并非都是无法逾越的障碍。只要我们能够从解决外部矛盾入手,逐步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创造—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更重要的是以解决内部矛盾为本,不断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提高审计效率。这样通过内外部矛盾的解决,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完全能够克服目前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其监督、控制和服务的作用,实现内部审计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增值的目标。
(一)从外部矛盾入手,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体系
要抓紧制定专门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职业规范,依据国家审计法律法规和财经法规建立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从而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同时,面对内部审计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杜绝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现状,从而逐步建立有行政事业单位特色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体系。
2.加强与外部审计的协调工作
一是加强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工作成果的相互利用。政府审计有着更为专业的人员、更加充沛时间。内部审计要充分借鉴政府审计工作成果,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性工作。从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二是内部审计工作可以邀请社会审计力量的参与。邀请社会审计的参与既可以解决内部审计任务重、人手少的矛盾,又有助于提高内审人员的专业水准,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加强与外部审计人员的沟通。包括日常的业务交流、制定审计计划时的协调、具体审计程序和方法上相互沟通,以及必要范围内审计工作底稿的交流等。
(二)以解决内部矛盾为本。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提高审计效率
1.从认识层面出发。争取领导重视.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内部审计工作往往涉及单位的难点和敏感问题,如果没有领导的支持,内部审计人员根本无法放开手脚。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内审的作用,一方面要引起本单位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视,确保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在他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另一方面要帮助被审单位管理部门主观上对内部审计的职能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使他们理解内部审计的职业特点、职能作用,从加强管理的需要出发对内部审计有功能性的需求,而不是应付检查。同时,内部审计人员要努力工作凸现内审工作实效,不断促使广大内部审计人员转变观念,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善于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在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规范系统财务运作等面充分体现内部审计的价值,从客观上促进管理部门对内部审计的重视,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从技术层面出发,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综合素质,优化内审人员专业结构,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率
一是不断改进审计方法;二是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道德修养和协调能力;三是改进参与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结构。
3.从理论层面人手,要不断建立健全单位自身内部审计规章制度
目前形势下,内部审计呈现出动态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依据国家相关审计法规和财经法规,结合单位实际加强在内部审计方面的凋研工作。加大内部审计理论研究。不断提高内部审计的理论水平,并制定出具有前瞻性、突出专业特点、可操作性强的内部审计规范,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
4.从实践层面人手,提高内审独立性、前移内审关口、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一是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一方面对于条件允许的单位,要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并将其设置在整个单位较高的权威位置.明确它直接接受最高领导的安排和授权。对于暂时无条件设立独立内审机构的单位,也要安排专人负责内部审计工作,要做到权责明确。另一方面,要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时,10
精神上能够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在制定审计工作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回避原则,避免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和偏见。二是将内部审计关口前移。内部审计不能总是盯住已经发生的事情,而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上,及时洞察问题和风险,及时向领导报告,采取必要措施防患于未然。三是制定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激励机制。对内部审计人员实行奖罚并重。在健全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把承担责任、工作绩效与个人经济利益建立起直接的联系.为每个人创造参与竞争的平等机会,激发内部审计人员奋发向上,促进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形成有机统一。总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积极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紧迫性,相信通过行政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内部审计工作一定能够在广大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结语
强化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事业单位管理升级转型的有力措施。因此,在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上,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将内部审计工作作为事业单位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以及经济活动效益,保障事业单位资产安全的重要内容。进而通过完善体系制度,深化工作内容以及提高员工素质等手段,保障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致谢语
本设计的完成是在我们的导师王竹萍老师的细心指导下进行的。在每次设计遇到问题时老师不辞辛苦的讲解才使得我的设计顺利的进行。从设计的选题到资料的搜集直至最后设计的修改的整个过程中,花费了王老师很多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在此向导师表示衷心地感谢!导师严谨治学态度,开拓进取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都将使学生受益终生!还要感谢和我同一设计小组的几位同学,是你们在我平时设计中和我一起探讨问题,并指出我设计上的误区,使我能及时的发现问题把设计顺利的进行下去,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不可能这样顺利地结稿,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参考文献
1.林晴.政府内部审计与会计集中核算 [ J].财会研究, 2006(11).2.张俊霞.关于内部审计的分析与研究[ J].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6(6).3.李学柔.内部审计转型的探讨 [ J].中国内部审计, 2006(11).4.周曙梅.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控制工作之我见 [ J].会计之友, 2006(14).5.Lawrence B.Sawyer等.现代内部审计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6.李学柔等.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导读冲国内部审计协会,7.杨成贤.会计错弊与查账技巧.企业管理出版社 8.李玉周.轻松内部审计.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9.粱淑玲.内审,掀起你的盖头来.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7(7)10.文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分析与研究.时代经贸.2008(6)11.葛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思考.中国农业会计2008(11)12.梁宝兰.试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第三篇: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各银行制定了一系列账户管理制度,适应了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规范了市场秩序,促进了银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是银行执行这些账户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内容不断深化,获得了很大发展,但是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还有一定的不足,本文就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内部审计 问题 对策建议
正文: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货币经营企业,风险聚集性较其他行业更强,但同时也是国家经济的命脉,在社会和经济稳健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银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商业银行逐步脱离了国家保护,业务不断丰富和复杂化,经营风险逐步加大,这些都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审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内部审计是一箱独立公正的客观评价体系,引入科学系统的方法对企业内部进行评价,及时有效的揪出经营管理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并采取各种防范对策来避免风险损失,从而改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所以它是商业银行系统运转正常的重要保障。虽然近年来,内部审计的飞速发展促使我国商业银行相继进行体质改革,逐步建立了以企业整个业务运行系统为核心。以管理为导向的内部审计体系,但与当今金融业的整体发展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仍存在这很 1 多缺陷和不足。针对商业银行自身特有的运行模式,如何加强和完善银行内部审计机制,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成为所有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银行内部控制存在严重漏洞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所采取的不合理的监督制度和监督力度导致银行内部控制存在严重漏洞,同时这些缺陷给某些心存杂念的员工有了可趁之机。由监督制度缺陷所引起的犯罪案件有很多,内部控制存在的漏洞以及相关的不必要监督检查工作,严重的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运营安全,大大的提高了运营成本。
(二). 内部审计局限性大,独立性弱
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起独立的内部审计体系,即使是较为正规的银行,内审也仅仅是对经营管理层负责,它的权限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导致监督和审计只能浮于表面,在形式上花足功夫,却没起到实质性的效果。,银行内部的权利失衡,独立性之弱,信息链过长,导致上下行之间信息流通的困难。目前很多银行的审计机构虽然在形式上能够监督银行的正常运作,但在相关事宜中不能将出现的问题继续上报或采取相关措施,银行内部各个部门相互隐瞒,掩耳盗铃,使审计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有较大的困难。
在审计工作中,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基础,只有审计部门与运营 部门保持严格独立,内部审计体系才能得以改善。
(三). 审计技术和审计理念的落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内审基本上采用详细或抽样审计方法的账目基础审计,这种内审缺乏科学性,随意性大,从而导致审计成本高、效率低下、计期长等一系列后遗症。而且我国并没有全面运用计算机审计,这样就会形成不测试数据真实性、就数据审数据、不评价计算机系统的不良现象。商业银行业务在短时间内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变化缓慢的审计内容已经没有办法再满足商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四).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自制度改革后以来,我国的商业银行对内审人员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审计过程中,相关审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熟知相关电脑操作以及相关业务知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相关审计知识严重缺乏。然而在当下,人员素质却是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根本保证。因此,扩充审计团队、提高人员素质迫在眉睫。
二、强化我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对策
正所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们虽然起步晚,但面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在所存在的种种弊端,我们只要认清现状,改正不足,3 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内审理念,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内审机制,就可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
(一).健全内部控制体系,防止内部审计出现漏洞
健全内部控制,明确管理职责边界,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准确把握各项职能的位置,形成内外相协调合作。要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增强控制操作风险。要优先发展非现场审计工作大力推进非现场审计工作。要创新内部控制工作方式,把内控评价和日常各项审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基层行、分行和总行三级相交互,使资源整合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对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公司及控股参股公司依法实行内部审计制度,以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遵守国家财经法规,维护公司合法权益;促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二). 改进和创新内审的理念合技术,加强内审的独立性
首先账项、制度和风险基础相结合的审计方式将逐步代替账项基础审计,一步步地向全面风险导向审计迈进。其次牢牢抓紧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不紊的进行软件开发管理必不可少,使银行内审信息传输网络化、审计过程电子化、审计工作管理微机化尽早实现。运用计算机实现信息管理和传递运用计算机的查询、数据分析;监督,监测、评价各分行及业务部门、支行、营业网点的风险状况,分析、4 预警并提出对策。在总行委员会的领导下,确立审计的内审垂直管理体制;通过建立内部审计章程来明确内审的地位;设立由银行监事会直接领导的薪酬、人事、财务部门和分支行相对独立的内审机构,从而避免各级部门的相互包庇、相互依赖;内审部门应从日常内控过程和被审计活动中分离出来,带头领导,起主导作用。
(三). 完善内审的体系,提升审计人员业务水平
为完善内审的体系,我国商业银行应按《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要求,主动调整内审机构的职能,确保内审职能不再分散以适应公司治理结构。为实现内审从监督模式向服务模式的真正转变,国有商业银行应从多方面入手,加强各方面审计的发展。
对于审计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定期给予相关培训、信息指导,学习国际国内最新审计技术,学习完成后应进行考核工作,督促审计人员具有应有的业务水平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四).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效率和质量,就需要一批综合业务素质高和业务能力强的内部审计人员。一是我国商业银行应确立优越的条件吸引优秀人员加入内审队伍;二是严格把关,将专业水平高、业务工作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吸收到内审队伍中;三是建立严厉的奖惩责任制,使审计人员始终严于律己,公正廉洁;四是加强审计人员培训,确保他们按期接受专业培训或自学教育并参加专业知识考 5 试,达标者方可上岗。
三、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建议只是一部分概念性的,有些建议还要在以后的实践中得以体现,有待于进一步完整改善,建立更科学、完整、可操作的实践体系。
四、参考文献
[1]
鞠成岩,金山.对完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监督的探讨[J].农村金融研究2008(5)[2]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经营管理技术第四版[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8:236-404.[3]
徐元玲.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基本理论及程序构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2):35-36.[4]
路媛媛,袁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ERM框架分析[J].财会通讯,2008(2):22-23.[5]
王燚 ,孙文刚.管理控制与内部审计,中国审计 2005年第 9期
[6]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经营管理技术第四版[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8:236-404.
第四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内审机构在履行审计监督职能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内审覆盖面广,审减金额显著,审计建议合理,促进了增收节支,内部审计成效明显,监督作用发挥较好,职能地位不断提升。但在新形势、新背景下,内审工作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一、困难和问题
(一)内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尽科学合理。从整体情况看,绝大多数单位按照规定成立了内部审计机构,明确了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领导、人员配备,但设立独立的内审机构单位占比非常低,且大部分单位内审人员由财务人员或纪检人员兼任,有的身兼多职。受单位编制的限制,大部分单位人少事多的矛盾比较突出,内审人员不能独立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虽然审计机关十分重视内审工作,但由于各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的不合理,内部审计的地位和职能定位不够清晰,影响了内审工作的发展。
(二)内审系统从上至下缺乏统筹工作的计划和标准。基层审计机关每年都会对内审工作作出安排,要求各内审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内审工作计划,明确内审工作的项目内容、时间安排和方法步骤以及审计目标。上级内审主管部门对内审工作没有作出统一的安排,缺乏开展工作的“指挥棒”,基层内审机构在审计项目的安排上只能各自为政,内审项目不新、方法不活、效果不佳,不能紧贴新时代审计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有效开展工作。上级审计机关明确要求开展内审工作质量检查,但由于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和具体的实施细则,导致检查达不到促进工作的最佳效果。
(三)内审人员普遍业务能力不强。由于基层内审机构大多数人员由财务人员兼任,对财务业务工作比较精通,但对审计业务工作不是十分熟悉,整体业务素质不高。内审人员科班出身的少,知识结构单一,缺少复合型人才。个别单位内审人员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制约监督作用不明显。由于专业知识与技能滞后,工作创新不够,尤其是在内部控制、内审实务、内审方法和内审质量管理方面不能与时俱进,甚至把内部审计当成财务检查,不能适应新时期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工作的要求。
(四)内审工作质量普遍不高。在审计执法程序方面,大部分内审机构在实施审计过程中,程序不到位,业务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没有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审计证据不足,工作底稿缺失,问题定性不准确,审计建议操作性不强等方面。在审计监督职能方面,部分单位对所属二级单位的审计工作抓得比较紧,对本级的监督力度不够,个别单位对内审工作不太重视,“免疫功能”发挥不好。在审计整改方面,对审计查出的问题没有跟踪问效,审计成果有效运用不充分,存在不了了之的现象。
二、对策和建议
(一)健全组织领导,加强内审工作统筹。一是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内审工作的指导,提出内审工作要点,明确内审工作的方向、内容、重点、目的,使基层审计机关在管理本地区内审工作时,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制定审计工作计划中,应统筹兼顾内部审计工作。在省级综合量化考核方案中,明确内审单位工作质量考核项目,评分细则,便于区级审计机关开展内审工作检查。二是基层审计机关要高度重视内审工作,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规划、审计计划、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整改和队伍建设等重要事项的管理,坚持把内部审计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分管领导定期听取内审工作汇报,了解工作进展,并提出相关要求,及时研究解决内审单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内审单位应当成立内部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科学合理的配备审计人员,把政治思想强,业务素质精的人员安排在内审岗位。按照内审
工作计划,狠抓工作落实。
(二)明确目标任务,扎实开展内审工作。一是认真谋划内审工作。新形势下,内审工作在促进各党政机关、各企事业单位更有效地抵御风险,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上作用越来越明显。要把内审工作筹划作为重要抓手,提前谋划,结合各单位安排的审计项目,汇总编制内审工作计划,明确审计项目、范围和完成时限,为内审工作定下目标,指明方向。二是扎实完成内审项目。结合各单位实际,要求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依法对各单位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等进行独立的审计监督,督促内审项目落到实处,三是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检查。按照上级要求,围绕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内审业务工作和内审规范管理等方面,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的贯彻落实情况、内审项目完成情况、内审问题整改情况、内审工作程序以及内审机构和人员管理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指出问题,规范管理。
(三)加强学习培训,打造过硬的内审队伍。一是举办各类内审业务培训班。采取“以会代训”、“送教上门”、“送出去”等多种形式,提高内审人员的业务水平。聘请业务骨干和专家授课,在培训课程设置上,要切合基层单位实际,授课内容突出经验介绍,传授审计方法,加强审计案例和审计实务操作的分析探讨。二是组织现场座谈会,总结各单位内审工作开展情况,梳理存在的问题,交流内审工作经验,收集建议意见。通过大家相互学习,互相借鉴,探索内部审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提升内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三是加强理论研究。鼓励内审人员平时勤思考、善总结、常积累、多动笔,从实践中提炼好的经验做法,结合单位实际撰写理论文章和工作信息,提高文字能力和业务水平。
(四)强化服务监督,努力发挥审计机关业务指导作用。《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对审计机关指导监督内部审计提出了明确要求。审计机关要充分发挥机关引领作用,加强对内审机构的服务指导,一是建立日常工作沟通机制。在开展内部审计过程中,搭建内审工作沟通交流平台,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及时协调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政策层面加强指导,答疑解惑。加强机关部门协调,为内审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加强现场指导。立足现有条件,克服人少事多的矛盾。深入内审单位,加强财经制度政策的宣传培训,提高法律法规意识。到内部审计一线,了解内审项目开展情况,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帮带。三是建立奖惩机制,每年推荐1-2个内审单位参加评比,对内审项目开展优秀、审计业务工作规范的单位,给予表彰。对未能按时完成内审计划,审计质量差的单位要进行通报。四是规范聘请社会审计的程序。由于内部审计力量比较薄弱,有的项目专业性很强,需要利用社会审计力量来完成。基层审计机关要不断规范社会购买服务行为,严格遴选程序,聘请资质过硬的社会审计力量,保证审计质量。
(五)突出质量建设,充分运用内部审计结果。一是提高内审质量和效率。从审计工作流程着手,突出抓好内审业务建设,逐步夯实内审基础工作,提升基层内审工作质量。按照审计工作准则的要求,不断完善调查了解、实施方案、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审计的各个环节。精心组织审计项目计划的制定,充分调动内审人员积极性,按时按量完成内审项目,提高内审效率。二是加强审计问题的跟踪整改力度。对内审指出的问题,督促被审计单位应当及时整改,逐项对账销号,并将整改结果书面告知内部审计机构;对内审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被审计单位应当及时采纳,督促审计意见得到真正落实。三是推进内审监督成果转化和利用。充分运用内审结果,把内审成果纳入所属单位的干部考评、评功评奖等事项中,促进单位廉政建设。避免内审结果
“审而无用、审而不改、审而不究”的问题。同时,对审计中发现的普遍性或倾向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建立规范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第五篇: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写 作 提 纲
一、内部审计的内涵及特征
(一)内部审计的内涵
(二)内部审计的特征
二、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缺乏正确的认识,阻碍了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
(二)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三)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过低,相关部门人员认识存在误区
(四)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不明确
(五)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三、发展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事业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走出对内部审计的认识误区
(二)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体制和机构
(三)保障内部审计机构权限,澄清错误认识
(四)转变工作重心和工作方法,实施参与式审计方式
(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企业内部审计是我国社会主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揭露和反映企业资产、负载和盈亏的真实情况,查处企业财务收支中各种违法违规问题,维护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缺乏认识,专业审计人员配备不全,限制了内审工作的开始。正确认识和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对当前加强管理提供经济效益,服务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内部审计的概念内涵及特征入手,分析了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力求为我国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部审计;特征;问题;对策 ;
一、内部审计的内涵及特征
(一)内部审计的内涵
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定义中均包含了内部审计的目标、职能、内容、本质等要素,而这几项要素是构建审计理论结构不可或缺的部分。与1995年颁布的原规定《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比较,其定义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审计目标由监督财政、财务收支活动,以确定其是否遵循真实、合法、效益性原则转向监督、评价本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服务于实现经济目标——价值最大化。
2、内部审计职能由单一的经济监督职能向以经济监督和经济评价为基本职能的多职能转变。
3、从内部审计的内容看,正逐步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发展为以财务审计为基础,包括财务事项和非财务事项的综合管理审计。
4、内部审计的本质已不再定位于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而是以服务为导向的经济控制机制。其本质是职能的延伸。
(二)内部审计的特征
1、服务的内向性。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促进本部门、本单位经营管理和
经济效益的提高,因而内部审计既是本单位的审计监督者,也是根据单位管理要求提供专门咨询服务者。服务的内向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特征。内部审计一般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下进行工作,只向本单位领导负责。
2、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内部审计同外部审计一样,都必须具有独立性,在审计过程中必须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独立地检查、评价本部门、本单位及所属各部门、各单位的财务收支及与此相关的经营管理活动,维护国家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内部审计机构是部门、单位内设的机构,内部审计人员是本单位的职工,这就促使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很大的制约。特别是遇到国家利益与部门、单位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决策可能会受到本单位利益的限制。
3、审计程序的相对简化性。内部审计的程序主要包括规划、实施、终结和后续审计4个阶段。由于内部审计机构对本部门、本单位的情况比较熟悉,在具体实施审计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都大为简化。一是规划阶段中的许多工作,往往可以结合日常工作进行,从而使规划工作量得以减少,时间也大为缩短。审计项目计划通常由内部审计机构根据上级部门和本部门、单位的具体情况拟定,并报本部门、单位领导批准后实施。二是内部审计的实施过程,针对性比较强,许多资料和调查都依赖内部审计人员的平时积累。三是内部审计机构提出审计报告后,通常由所在部门和单位出具审计意见书或做出审计决定。四是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如有异议,可以向内部审计机构所在部门、单位负责人提出。
4、审查范围的广泛性。内部审计主要是为单位经营管理服务的,这就决定了内部审计的范围必然要涉及到单位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内部审计既可进行内部财务审计和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又可进行事后审计和事前审计;既可进行防护性审计,又可进行建设性审计。审计人员一般应做到其审查内容与本部门、本单位的领导要求审查的内容一致。
5、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又是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及经营管理情况的检查,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为本部门、本单位改进经营管理、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服务,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体现了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的特征。
6、审计实施的及时性。内部审计机构是本部门、本单位的一个部门,内部审计人员是本部门、本单位的职工,因而可根据需要随时对本部门、本单位进行审查。一是可以根据需要,简化审计程序,在本部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及时开展审计。二是可以通过日常了解,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或问题的苗头,并且可以迅速与有关职能部门沟通或向本部门、本单位最高管理者反映,以便采取措施,纠正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缺乏正确的认识,阻碍了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
我国内部审计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职权的界定最初都带有浓厚的行政命令色彩,尤其是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往往被要求代表国家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监督。在此意识指导下,企业内部审计产生的动因使其成为了一个很不光彩的角色,仿佛是国家安插在企业的“线人”。受这种惯性认识的影响,加之内部审计的无作为表现,我国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的发展所持的麻木不仁态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按照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而实际状况是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多数由总会计师或财务副总经理领导,有的企业至今仍然没有专职的内部审计机构,而是将其并入财会部门或纪委监察部门。这表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还很不合理,从而大大影响了其独立性和权威性。
(三)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过低,相关部门人员认识存在误区
内部审计机构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具有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权限。但在某些情况下,被审计的部门可能会存在抵触情绪,对内部审计工作不支持,不配合,该提供的资料不提供或少提供,从而影响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四)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不明确
我国的内部审计是随着国家审计的建立、发展而产生、演化的,属于“监督导向”型的“检查系统”,侧重于财务收支的合规性与合法性审计,即过分强调其监督的职能,而忽视其评价的职能。显然,这种侧重事后监督,而不会解决问题的内部审计模式无法满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不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
(五)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中多数来自于企业财会部门或者其他部门,这部分人虽然基本上有大专以上学历,但专业知识面窄,不具备现代内部审计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和经验。另外,内部审计专职人员较少,兼职现象严重,也阻碍了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的发挥。
三、发展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事业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走出对内部审计的认识误区
内部审计毕竟是企业的内部事务,企业内部的事务终究要靠企业自身来解决。发展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事业,单凭政府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企业管理当局的积极呼应。只有企业领导尤其是最高决策层的领导转变对内部审计的认识,才会对内部审计的发展形成巨大的推动力。因此,企业的各级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要举措;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所从事的是总经理或总裁想做而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内部审计不是企业的第二纪委,而是企业管理当局的参谋或顾问。
(二)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体制和机构
对于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法律法规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必须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未明确规定的,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并配备内部审计人员。另外,可以在单位内部设立审计委员会,配备总审计师。
(三)保障内部审计机构权限,澄清错误认识
首先,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应当制定相应规定以确保内部审计机构具有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权限,如由单位一把手负责内部审计工作的进行,内
部审计的结果直接向最高领导人汇报。其次,还要在单位内部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宣传和教育,使各部门认识到,内部审计旨在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并不是针对某个部门、某个人的“查错纠弊”,使各部门都能积极配合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四)转变工作重心和工作方法,实施参与式审计方式
由于内部审计是为内部管理服务的,其最终目标是为本组织增加价值,所以内部审计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传统的财务审计转移到经济效益审计上来,即由过去的“检查系统”向“控制系统”转变,从查错防弊向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评估转变。相应的,在审计方法上也要由单一的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审计转变;在审计手段上由手工操作为主向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主转变。
(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首先,内部审计机构人员的聘用应该优先选用具备内审员资格的从业人员,以此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其次,优化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结构。由于内部审计领域的扩展,凭借原有的内部审计人员已不能适应现代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必须尽快充实工程技术、企业管理、法律、金融以及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以改变内部审计主要由财会人员所构成的这一不合理现状。最后,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面对现代内部审计工作的新要求,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必须通过接受培训和教育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有关部门应通过绩效考核、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等形式,为内部审计人员创造学习、进修及深造的条件,力求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使之适应高层次审计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许龙德.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2).2、陈丹萍.我国内部审计管理现状与对策[J].审计研究,2007(6).3、廖洪,周冉.从一项调查看我国内部审计现状[J].审计月刊,2006(7).4、王跃山.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对策[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7(3).5、耿建新,宋常.审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博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