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纳税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0:1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探讨纳税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探讨纳税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第一篇:探讨纳税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探讨纳税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发布时间:2010-5-19 来源方式:原创

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根据国家法律和自身职责的规定,以国家税法为依据,以完成税收任务为前提,通过规范的征管手段、科学的管理方法,帮助纳税人掌握税法,引导纳税人正确、及时地履行纳税义务,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国家税务总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各级税务机关提出了要树立科学的纳税服务观,贯彻落实税收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服务纳税人的“三服务”理念,再次把纳税服务工作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但目前纳税服务中暴露出一些客观、实际的问题,难以满足当前税收形势发展的需要,阻碍了服务质量的提升。现就纳税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目前纳税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纳税服务作为新征管模式下的基础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纳税服务工作的支点被相对弱化。

当前,纳税服务被从过去附属于税收征管的位置剥离出来,使之成为一项与执法并重的工作,这是税务机关转变职能、改进作风的一项重要举措。但当前剖离出来只谈纳税服务工作,其是缺乏有力的支点的,因为它必须是要以依法治税和规范管理为支点,它是无法脱离二者而独立存在的,它有别于单纯的商业服务,其必须是在依法治税和规范管理的基础之上的,而当前我们强行将其剖离,更多的声音、动作和取向都直指纳税服务,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弱化了纳税服务的两个支点。

(二)对纳税服务中“服务”的定位存在偏差。

纳税服务不等同于商业服务,此“服务”非彼“服务”。商业服务是一种最常见的民事行为,是平等的双方民事主体基于双方合意而建立起的一种具有等价支付的对等关系。而纳税服务涉及的主体是行政管理的施行者和相对人,是处于管理和被管理的不对等关系的征纳双方建立的一种行政关系。单纯的商业服务是柔性的,其服务标准是具有弹性和随意性的;而以执法和管理为支点的纳税服务则是刚性的,它的标准是唯一的、甚至是被法定的。因此,将纳税服务与商业服务相提并论,以商业服务的标准来要求纳税服务,其可比性甚微,缺乏科学性、缺乏可行性。

(三)纳税服务被赋予的职责过高。

现行税收工作发展中的矛盾以及税企间的不和谐,其本质不是因为服务不到位,而是因为执法不到位、管理不规范及工作效率不高,受现行机制体制的制约,纳税人最想要的公平与效率我们不能实时满足并给予。而现行制度文件赋予了纳税服务过高的地位和职责,甚至将其放在了与执法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但是我们现行税收工作的主要矛盾并不是通过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和质量就能解决的,因为纳税服务不是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其只是依法治税和规范管理的一个有效的补充,单纯的纳税服务只能解决表层的问题和矛盾,试图以抓服务来提升管理水平或是提升税收工作的整体水平是行不通的。

(四)工作效率直接影响服务效率。

目前,CTAIS2.0系统的稳定运行,电子办税平台、网络报税、网络认证、一机多票系统等相继推广,方便了纳税人办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税系统的纳税服务工作。但实际应用效果却并不佳。如:纳税人采用电子办税平台进行电子报税后,税款并未立即进国库,还需纳税人到办税厅拿纸质税票办理缴税业务,纳税人缴税的过程更复杂、时间更长,并未从根本上方便纳税人。

(五)冲破“围城”的创新能力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纳税人对国税务部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国税部门“便民、快捷、高效”纳税服务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目前,国税部门仍然存在税收征管业务程序繁琐,办税手续较多,办税效率较低,内耗严重等问题。突出表现在: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各种报表资料重复报送现象依然存在,部分纳税人有意见。而基层税务机关,其只是不折不扣的执行机构,在触及机制体制的情形下,能突破或能变革的空间微乎其微,创新力根本无法释放和发挥,冲破“围城”的力量不足。

(六)税企人员的素质影响了纳税服务工作的发展。

如何做好纳税服务工作关键在人。税务干部及纳税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服务质量的好坏。尽管这些年来我们加强了对税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开展定期培训、思想政治教育、作风教育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思想素质;并且通过公务员考试录用具备较高专业素质的专业人员,提升整个队伍的质量。但在当前税务干部队伍中纳税服务理念还尚未真正建立,纳税服务在税务人员与纳税人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之中,在业务办理相互协调配合之中表现的不够到位。与此同时,要做好纳税服务工作,也涉及到纳税人的素质问题,只有征纳双方素质均得到提升,纳税服务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但依然有个别纳税人我行我素,对税务人员的催报催缴置之不理,对税务部门的税收宣传充耳不闻。纳税服务变成了税务部门单方面热,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而收效甚微。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当前推进纳税服务工作,不能是因服务而服务,必须要始终围绕以执法为核心、以征管为基础,以执法和征管促服务的理念。

(一)建立“公正、效率、态度“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

要抓好纳税服务工作,必须加强依法治税,夯实征管基础,从内到外促进纳税服务,建立“公正、效率、态度”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即要建立以依法治税为核心、以规范管理为基础、以优质服务为重点的新格局。“公正”体现的是执法。规范执法、依法治税是税收三性中位列首要的“强制性”的突出体现;“效率”体现的是管理。简化流程、规范管理是提升效率的根本途径;“态度”体现的是服务,优质服务、热情服务是当前税收工作最有效的补充。三者间要有主有次,互为补充,相互制衡。建立规范、高效和标准化的现代纳税服务体系,必然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必须要以扎实高效的税收业务管理为基础,以内因促外果,向执法、向管理要效益。要力争将所有的纳税人都纳入税务机关的正规管理轨道,创造公平、公正的社会法制环境。进一步拓展纳税人投诉渠道,健全纳税人投诉处理规定,充分保障纳税人的法律救济权益。全面通过纳税评估、利用“税企业交流中心”这些平台和载体,加强税企沟通,促进税企和谐。

(二)确立依法服务、有度服务的新观念。

在区别对待纳税服务和商业服务的基础上,要全面坚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服务,坚持以提高税收遵从度和方便纳税人及时足额纳税为目标的服务。强调纳税服务,并不是就要轻视执法、轻视管理,没有一支公正的执法与管理队伍,没有一套公开的法规及管理制度,没有一个法治的管理环境,就不能有公平有效的服务。只有依法加强税源管理,夯实征管基础,不断推进税收科学化管理,为纳税人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健康治税环境,才能依法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依法治税是尊重纳税人、取信于纳税人、提高服务质量的首要的、先决的条件。纳税服务只能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不能超范围服务;纳税服务就其对象而言应该是公平的,即无论纳税人所纳税额大小、身份如何,对他们都应一视同仁,提供同等质量的服务,不能针对某些特定的对象搞特殊服务。

(三)全面为纳税服务“减负”。

纳税服务的本质是社会发展发达和人的素质提升到一定程度的必然和本能。它在现行税收环境下,其作用就是促进税企和谐的一个有效的补充。因此我们要拿掉一些赋予纳税服务本身的职责,实现为纳税服务“减负”的目的。纳税服务的三个基本前提是:第一,税收法律法规健全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第二,一切执法活动,服务活动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的范围之内,纳税服务须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为目的;第三,税务人员和纳税人的素质明显提高。也就是说我们要搞好纳税服务、抓好纳税服务,上述三个前提必须先满足。若我们在这三个前提条件尚不充分、尚不到位的情况下,先行倾力于纳税服务工作,赋予纳税服务过多、过高的地位与职责,试图以服务促管理,以这种“跨越式”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来开展工作的话,在短期内可能会对纳税服务工作有一定的促进和发展,但历经一段时间后,势必迎来一次“回归”,即重新回归上述三个基本前提,重新着眼上述三个基础。

(四)尽快将过程交还给机器,以大力发展税收信息化来全面提升工作效率。

现行税收工作效率的高低,更多的取决于信息化发展水平。那么依托信息化技术手段加速提升国税系统征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是实现征管工作科学化管理的必由之路,也是创建纳税服务平台、实现高端纳税服务手段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要以业务为主,信息技术先行,尽快将过程交还给机器,进一步拓展和完善网络功能,逐步实现网上办理增值税抵扣联认证、申报缴税、出口退税预审、行政许可审批等业务事项。逐步推广网上办税的各项功能,逐步实现各类征管数据的统一存储、加工和管理,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发掘数据应用潜力,实行信息数据集中处理,提高数据应用质量和深加工水平。将纳税服务延伸至网络覆盖的每一个角落,有效缓解办税服务厅的前台压力问题,减轻纳税人和基层干部的双重负担。

(五)要进一步“简政放权”。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一步精化业务流程,压缩审批层次,减少内耗,提高工效,还工作权于基层。我们必须要在目标要求上进行修正,工作结构上进行调整,兼顾纳税人和基层税源管理部门的双重利益,从减少工作内耗上入手,从削减整体工作量上入手,推进整合联动、减少重复劳动,优化办税流程、简化办税程序,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工作效率。在基层征管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各项征管措施的可行性研究和事前预审及事后评估制度,凡是不具操作性的、效果不明显的要一律废除,可以用简单方法的就舍弃复杂方法,突出化繁为简,以简制繁。实现真正意义的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办结的办税服务,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满意的服务。真正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自上而下地建立起层层服务链条,简化程序,减少内耗,放权于基层。

(六)实现税企人员素质的双提升。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而浅层纳税服务工作水平和质量的提升是人的素质提升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对于税务人员,主要是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执行能力,要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同时还要增强统筹协调能力。即要建立与基层、与纳税人沟通联系、反馈意见的通道,及时听取基层和纳税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各级机关不断转变作风、改进工作,避免“两个减负”反弹。同时,对企业的办税人员试采取录用上岗制,可由国家有关部门指定或批准,使其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的先行者。

为切实深化纳税服务,进一步和谐征纳关系,罗城地税局按照“流程更优、环节更简、时间更短、服务更佳”的要求,切实推行《全国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全面推进纳税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

一是强化领导,明确职责。及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新的《纳税服务规范》进行专题讨论和部署研究,成立组织机构,细化责任,明确分工,把全面推行《纳税服务规范》当成全局的重点工作来抓。

二是组织学习,加强引导。开展分层次、分岗位、分侧重点的专题学习培训,让一线岗位人员全面熟悉和掌握《纳税服务规范》的相关内容、要求、流程和礼仪规范,做到善学善用,竭力为纳税人提供更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

三是对照要求,规范规程。对照《纳税服务规范》,梳理规章制度和表单,逐条比对分析,寻找新旧服务规范差异,及时对存在差异的举措进行调整和修改,实现新旧规范的平稳过渡和稳步推进。

四是广泛宣传,强化监督。通过网络、公告栏、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多渠道向纳税人宣传《纳税服务规范》,推动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提升社会知晓度,保障纳税人的合理诉求和合法权益。(沈海屹)

第二篇:班级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二年级下半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二年级(2)班班主任工作,上学期通过班规的实施、星级作业评比,学生的进步很明显,在这一学期中,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大的进步,为了让班级充满活力与创新,我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计划。

二、班级概况:

本学期本班人数为38人,男25人,女13人。其中女生总体上比男生学习认真,由于班级中男生居多,这就要求老师在管理中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三、工作重点:

1、结合晨间谈话、队班会加强班级管理,树立班干部的威性,在班级中树立榜样。

2、加强班级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3、关键要抓好班级的纪律,因为纪律是成绩的保证。要抓好纪律关键在教育好后进生。

4、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心中有他人的意识。

5、成绩、表现好的学生要经常鼓励,既要肯定成绩,也要不断督促,使他们不断取得进

四、具体措施:

(一)、因材施教,做好培优转后的工作

1、重视尖子生的培养

(1)、对尖子生加强培养,发掘其潜力,设计更多的弹性问题,让心有余力的优秀生留有扩展延伸知识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2)、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参加校兴趣小组。

2、重视后进生的转化

(1)、对于后进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谆谆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的信心和勇气。采取“一帮一”,“众帮一”等措施,给后进生创造一个温暖的集体氛围。

(2)、对后进生进行经常不定时地家访,目的是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的在校表现告诉家长,同时了解学生的在家表现。

(二)、做好劳动、卫生和安全教育

1、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家庭中的劳动,让学生真正做到自己能做到的事自己做。

2、教育学生做好个人卫生工作,要勤洗头,勤洗澡,保持衣服整洁,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教育学生认真做好值日生工作,保持班级的整洁。

3、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利用早会,班会,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安全须知》和《小学生自我防范安全常识》。利用班刊出有关安全、防火有关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4、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制定班级安全防火公约,教育学生不玩火,不放鞭炮,不能随便到江河游泳,不做危险动作,上学和放学路过马路注意交通安全。

(三)狠抓班集体建设。

1、培养—支守纪、责任感强、素质高的班干队伍。(1)进—步完善班干部的组织队伍,选拔品学兼优者充实班级,培养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能力,形成表率,当好班主任的好帮手。

(2)每两星期召开班干部会议一次,严格要求。做到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反馈处理。

2、创建班级窗口工作,开展读书、读报活动。选举图书管理员,制定好图书管理体制,让学生在有序的借阅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有借有还,有损必赔”。

(四)、规范常规管理,制定班规,班级公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管理除了讲民主外,还要讲法制,也就是制定班规,让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这学期期初,我初步制定一些管理要求进行实施,当然那不是很成熟,班规的制定还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我会在实施中发现更好的方法对班规进行修改。

1、准时到校,佩带红领巾、校徽,衣着整洁,手指甲剪干净,课桌整理好。

2、合理安排晨读时间,每逢周一、周三早上学会一首古诗并背诵课文。

3、认真做好每天的卫生值日工作,放学后及时关好门、窗、灯,并按时回家,不在校内校外逗留、玩耍,不玩电子游戏。

4、听课专心,积极思考问题,每节课至少举手一次,认真完成各项作业,字迹清楚端正,不拖拉。

5、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老师不在更要遵守纪律,不喧哗、说笑、打闹。

6、整队做到快、静、齐,做操时,动作要标准到位,节奏正确,集会时遵守会场纪律,不喧哗、吵闹。

7、课间及午休时间提高安全意识,不做危险游戏,不追逐、打闹。

8、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与老师交谈态度诚恳,同学之间团结互助,不说脏话、粗话,不打架,不骂人。

9、保持小学生良好形象,不在课桌或墙壁上乱涂乱画,要爱护绿化,注重环保。

10、性格开朗,勇于竞争,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为班争光,做一个自信、坚强、有集体荣誉感的小主人。

第三篇:网上支付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随着经济、金融、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的支付市场和支付体系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非银行机构开始介入支付市场,如一些地方为公用事业缴费成立的代收付中心、一些地方为满足多用途储值卡使用的需要建立的清算机构,网上支付机构也随着经济的发展正在日益兴起。

一、网上支付发展现状

2005年初,国务院办公厅2号文件《关于加快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电子签名法》的出台以及《电子支付指引》的推出为网上支付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持,短短一年时间内,仅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就已经发展到50多家。对比六年前,电子支付系统的运用已经取得了迅速的发展,非凡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引发了支付方式的变革。

网上支付的发展,疏通了电子商务交易过程的资金流,打通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支付瓶颈。从整个支付体系看,网上支付将逐步成为我国支付市场和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十七家全国性的商业银行都开办了电子银行业务,并且大部分都设立了专门的电子银行部门,为网上银行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工商银行数据显示,2004年,工商银行企业交易额是206870亿,网上笔数是3486万笔,个人网上支付交金额已经突破了2351亿,个人交易笔数是3683万笔,说明网上支付方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网上支付由于其独具的方便性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通过对阿里巴巴支付宝进行的调查显示,过半的被调查用户对网上支付有极大爱好。其中60以上的用户是因为其便捷性、节省时间而选择使用的。个人网上支付涵盖网上购物、网络游戏、定房订票、网络教育等多个行业,支付方式则多以银行储蓄卡为主。

二、网上支付面临的问题 1.安全问题

根据对网上支付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目前网民不使用网上支付的原因,最主要是因为担心安全,其次是个人隐私,以及注册麻烦和不太习惯使用这些工具等因素。央视生活频道近日播出的节目中,披露了一种新型金融造假手段,不法分子在网民网上购物交易时,利用与银行网站相类似的网络页面,盗取银行卡密码等私人信息,然后通过网上转账的方式将资金转走,导致网民在支付的过程中受到损失。另外,黑客、木马病毒的攻击让网民在支付的过程中防不胜防。木马潜伏在计算机中,时刻监视用户的一举一动,从而盗取帐户密码和信息。而黑客,则利用系统漏洞、用户的安全意识薄弱入侵用户的计算机,盗取用户的相关信息和密码,导致网民在网上支付受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网上支付发展的主要因素。

2.金融监管问题

网上支付虽然给网民带来很多方便,解决了电子商务的支付瓶颈问题,但由于目前我国关于电子支付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网上支付无序的发展存在一定金融安全隐患。

(1)缺乏对吸储行为的监管

目前,第三方支付平台利用资金暂时停留,在交易过程中约束和监督了买家和卖家,保护了买卖双方的利益。专家认为,在支付过程中,资金在第三方里面会出现一段时间上的滞留,随着将来用户数量的急剧增长,这个资金沉淀量将会非常巨大。据了解,目前国内一些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年交易额已经达到了数亿元,而据估计,在今后两年内,这个数字将达到十几亿甚至几十亿元,即使按照简单测算,天天滞留在第三方平台上的资金也至少有数百万元,而根据目前的交易规则,支付金额将可以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中停留3天到一周不等。这样,平台中随时都有数以千万的资金停留。假如他们出现经营风险,则必将危及其吸存资金安全,损害买卖交易双方的利益,假如支付服务商(非凡是专门从事支付服务的第三方服务商)的服务领域扩大到在定程度,假如交易客户和沉淀资金达到一定规模,很有可能引发系统性支付风险,并引发社会问题。

在国内,法律规定只有金融机构才有权利吸纳代理用户的钱,其他企业和机构不得从事类似的活动。但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出现不久,而且交易数额仍显不大,所以目前还没有相应金融监管法规和机构治理。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对电子支付方面的法律法规仍显单薄,由于数额较小,网上支付还没有引起一些金融监管部门的重视。但网上支付现在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交易额在短期内也可能会有较大的增长。目前这个时期,是建立监管体系的最佳时机。

(2)电子货币发行合法性有待确定

目前许多网上支付平台实际上发行了某种形式的电子货币,客户以法定货币购买电子货币后即能用该电子货币购买注册在相应电子商务企业的不特定卖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从而使该电子货币具有了广泛的支付能力。同样,手机支付使手机充值卡具备了电子货币的功能。而对于这种电子货币,尽管从国际电子支付业务发展趋势来看,基于网络发行的电子货币将成为今后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支付工具,但由于目前国内缺乏对其性质、发行主体、使用范围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其合法性有待明确。

(3)第三方机构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突破了现行特许经营限制

许多支付服务机构为交易双方开立账户,并通过充值账户后以电子货币为载体进行账户间的支付结算,完成交易款项划拨。这种行为在事实上突破了商业银行“结算”业务和“代理收付款业务”专营的法律规定。此类业务的进一步发展非凡是当其达到一定规模后,势必对银行支付结算业务产生影响。

(4)加大资金非法转移监管

由于对网上交易的真实交易背景难以查证,网上支付平台有可能成为不法分子资金非法转移、套现资金的便利工具。买卖双方通过制造虚假交易,利用网上支付平台顺利完成资金转移,从而达到非法交易的目的(如洗钱、贿赂、非法回扣等)。比如,目前大部分的网上支付是基于银行卡完成的,买卖双方可以通过制造虚假交易,由买方通过信用卡透支消费,卖家收到款项后变现,从而达到非法套现的目的。信用卡套现具有较大风险,国内商业银行对信用卡取现有较严格限制并收取较高的费用,而通过网上支付平台则使持卡人非常便利地绕开了发卡行管制,以一般消费方式达到了预借现金的目的,假如该方式被广泛利用,信用卡套现金额过高,很有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3.市场规范问题(1)缺乏市场准入标准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务的机构已经发展到50余家。在国家政策和经济环境的推动下,网上支付服务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于是,在短短一年内,第三方服务机构出现了爆炸式增长。而这些机构因为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区别,提供的服务良莠不齐。目前,有些支付服务商开始着眼于“价格秀”,使整个市场看起来热闹而又显得有些无序。无序的竞争将影响产业的发展,影响服务的质量,而且存在潜在的金融风险。因此,为了保证支付产业的健康发展,为电子商务解决支付瓶颈,专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抓紧建立支付市场的准入制度,提高整个支付产业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2)缺乏相应法律法规

目前,具体到为电子商务服务的网上支付业务,法律上基本还是一个空白。传统的支付结算规则在网上支付业务规范中有一定的作用,但局限性很大。另外,目前涉及网上支付的法律只有《电子签名法》(解决了类似传统结算业务中签章的问题),规章有人民银行发布的《网上银行业务治理办法》、银监会的《电子银行业务治理办法》和人民银行的《电子支付指引》,除此没有其他规范。假如从我们近期讨论的为电子商务服务的网上支付问题来看,法律制度上几乎一片空白。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政府机构对目前从事网上支付业务的这些机构和他们的业务要不要监管,要不要有一定的规则去规范缺乏统一标准。正是因为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导致了网上支付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安全问题、金融监管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等等。

三、问题的解决思路

1.用证书技术解决网上支付安全问题

对于网上支付的安全问题,中国《电子商务世界》杂志主编赵廷超博士认为,美国等发达国家虽然在网上支付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上都领先于中国,但就网上支付安全问题来看,中国的保障体系明显比其完善。在中国,网上支付安全问题并没有外界传说的那么可怕,只是目前很多消费者还不了解中国网上支付有诸多的保护措施,也缺乏必要的安全交易常识,这些是导致网上支付所谓不安全的最直接原因。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移动证书,浏览型证书或者是动态密码等技术手段。同时培养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增加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和交易常识。

2.建立金融监管标准,完善法律法规建设

建议相关金融部门进一步完善现有的金融监管制度,针对第三方网上支付的行业特点,建立网上支付治理规范,为网上支付产业的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引导网上支付产业的发展。同时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对网上支付机构存在的“吸储”行为进行界定,确定其合法性,并制定相应的治理办法,避免带来更大的金融风险;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支付和结算服务的行为进行界定,并制定相应的治理办法加以引导;对资金非法转移通过技术手段和法律法规进行严密控制;对电子货币发行的许可提供法律依据。

3.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完善产业发展环境

建议工商治理部门和金融治理部门建立健全第三方支付机构进入市场的准入制度。适当提高进入市场的门槛,保证支付产业的健康发展。避免网上支付服务机构因基础薄弱,导致保护消费者网上支付产生风险,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网上支付的服务质量。同时,工商部门应对网上支付产业进行合理引导,避免无序竞争,影响网上支付产业的健康发展。金融机构应加强和第三方网上支付机构的合作,合理制定费率标准,完善支付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支付产业健康发展。

计世资讯认为,网上支付产业适应了新形式下的支付需要,对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及时规范网上支付产业发展环境,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促进网上支付产业的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

《网上支付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来源于文秘站,欢迎阅读网上支付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第四篇:纳税服务存在问题及建议(推荐)

纳税服务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纳税服务存在问题的成因剖析

(一)纳税服务理念还未完全树立

长期以来,税务机关作为行政机关,一直强调的对纳税人的管理,对税源的监控,并未真正将纳税人视同“顾客至上”,并将纳税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在税务机关以及税务人员的潜意识中,对纳税人采取的是“有过错推定”原则,即认为纳税人天生就想偷逃税款,对纳税人缺乏必要的信任,征纳双方矛盾容易激化和加剧。1税务机关对于纳税服务认识还比较片面,认为纳税服务只是一张笑脸、一杯热茶、用语文明等表面方式,而且将纳税服务局限于办税服务厅。当前税务机关对待纳税服务,多重视工作态度、便民措施、宣传送达等表面层次,而不重视税前辅导、简化程序、权益保障等深层次方面的服务;多重视服务的形式,而不重视服务的内容;多重视服务的宣传,而不重视服务的实效;多强调服务的绝对性,而不重视服务与管理的融合,未能将纳税服务贯彻到税收征管的各个环节中。

(二)纳税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不够

在纳税人的传统观念中,纳税服务仅指由税务机关提供的各类服务措施,忽视了诸如志愿组织和中介代理机构等社会力量为纳税人提供的服务。导致目前纳税服务社会化程度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中介代理机构水平良莠不齐,中介代理市场也缺乏统一的制度规范,税务机关对中介的监管力度不够。其次,税务机关未充分重视社会力量这部分,认为自身有义务也完全有能力提供满足纳税人需求的纳税服务。再次,纳税人传统观念中纳税仅仅与税务机关发生关系,对中介机构存在着信任危机。

(三)纳税服务的信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税务门户网站目前仍然呈现出“求大求全”的格局,虽然内容面广量大,但是缺乏鲜明的社会行业特征,整体统筹规划方面仍显不足,日常访问量偏低,聚集效应不高。基层税务机关在运用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实时性优势方面的做法并不多,基于互联网的税企交流模式未能真正实现常态化。办税服务厅的自助办税服务功能较弱。税务机关与其他行政机关的信息共享程度较低,未建立定期信息沟通的联动工作机制。

(四)纳税服务机制创新度低

总体来说,近几年税务机关采取了各种措施不断创新纳税服务手段,不断强化对新时期纳税服务工作的新要求,不断突显纳税服务工作的重要程度。但是,纳税服务仍缺乏统一性长久的规划,未从根本意义上创新服务机制。而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监督机制、绩效评价考核制度、激励机制也仅仅是在探索阶段,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

二、借鉴新公共管理理念完善纳税服务的建议 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克服西方传统公共行政体制的弊端所提出的一整套解决办法,其核心理念和主要思路,对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纳税服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以顾客为导向,强化纳税服务理念建设 新公共管理理论树立了以顾客为导向,顾客至上的价值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强调纳税服务理念建设:

1.牢固树立地位平等观念。作为征税主体的税务机关,必须牢固树立把纳税人当做“客户”的服务理念,实现从组织收入完成税收任务为主向满足纳税人需求为主转变,从传统的执法者、管理者、监督者的角色向服务者角色的转变,改变长久以来征纳双方不对等的法律地位,自觉接受纳税人的监督。

2.牢固树立“无过错推定”理念。在没有证据证明纳税人确实存在涉税违法行为时,税务机关应坚持“疑错从无”,认定或推定纳税人不存在涉税违法行为。涉税违法行为的举证责任由税务机关承担,需通过合法手段和法定程序取得证据。纳税人的陈述权和申辩权应得到保障。对纳税人符合法定或酌定从轻、减轻或免予行政处罚情节的,税务机关应处罚得当、公正执法。

3.牢固树立全面服务的理念。办税服务厅、税务分局、局机关科室应从各自的职能出发,分层次建立起纳税服务的有效衔接机制。树立并筑牢“最大限度便利纳税人、最大限度规范税务人”的理念,将纳税服务与征收管理有机结合,形成统一规范、职责明确、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全员全程“大服务”工作格局,(二)消除政府失灵,力推纳税服务社会化

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出:只有促进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消除公共垄断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政府失灵。落实到纳税服务中,就是要发挥好诸如中介代理机构等社会力量的作用,解决纳税需求无限性与税务服务有限性的矛盾。推进纳税服务社会化,在保证税务机关起主导和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应着重从三个方面努力:

1.推动服务职责归位。要明确税务机关的纳税服务与社会力量提供社会服务的区别及界定。若没有准确的界定,会造成税务机关提供的主体服务与社会力量提供社会服务混淆不清,必然造成纳税服务工作的混乱。税务机关主要承担政策落实、办税服务、行政复议等法定性服务,而税收宣传、政策解释、纳税辅导、税收维权都可以引入有资质的社会组织、行业协会或专家学者参与实施。.2.培育多元化服务主体。税务机关为纳税服务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针对广大纳税人的所有涉税事项不可能全包全揽。应充分发挥税务代理等社会中介组织,进一步使纳税人得到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在实践中,要不断细化税务机关和中介组织的社会分工,标明各自的服务内容,涉及纯公共物品的涉税事项,应由税务机关受理,不能介绍给中介组织办理;涉及私人物品的涉税事项,税务机关不能越俎代庖。另一方面,税务机关不能对纳税人强派指定税务代理,确保中介机构的独立性,确保中介机构不依附于税务机关主体,与税务机关无经济关联。

3.引导社会力量发展。税务机关要加强对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规范其行业准则,改变其水平良莠不齐的状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介机构的可信度,才能让纳税人充分信任社会力量所提供的纳税服务。要加强定期对中介机构进行监管,确保其在准许的范围内提供合法合理的纳税服务。

(三)以需求为出发点,促进纳税服务数字化 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服务要以顾客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来看,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第一需求首先是效率。在调查中,很多纳税人甚至表示“宁要高效率的黑脸,也不要低效率的笑脸”。加快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打造方便、高效、快捷的办税服务平台,是纳税服务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主要方向。1.推进办税方式电子化。着力完善税收管理系统和地税网站办税功能,建设功能齐全、全天候服务的电子税务局,推动纳税人办税由实体服务厅现场逐步转移到网上服务厅。同时,依托网络技术,开辟自助办税服务点,拓展办税的时间和空间。近年来,24小时自助综合办税服务厅已经在部分地区出现,其依托自助服务终端实现自助缴税,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

2.推进信息宣传网络化。依托“网络纳税人之家”建立微信群、QQ群、微博等信息平台与纳税人紧密联系,发布各种文件及通知,发放各种申报、申请表格及政策宣传资料。对于在微博、微信群、QQ群中纳税人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就能随时了解到最新信息。既降低了征纳双方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实现了征纳双方的零距离沟通,使税法宣传更快捷高效。

3.推进服务机制扁平化。加大纳税人财务数据电子采集力度,逐步推进涉税资料电子影像化,实现涉税信息共享的及时、全面、准确,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积极落实纳税服务规范,将以往的各个科室层层审批制度改为“一站式”服务,将征管业务的审批前移,打通“最后一公里”。

4.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协同合作。为了方便纳税人降低纳税成本提高税法遵从度,同时也减轻税务机关的执法压力,与涉税相关的例如国税、地税、工商管理局、银行等应实行数据联网,共享涉税信息。这样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降低税务机关的执法风险,及时了解某个纳税人的所有经营情况,也避免了纳税人反复往税务机关跑,反复填报各种资料,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

(四)引人企业家精神,提升纳税服务工作绩效 新公共管理理论寻找企业管理与政府管理的共同点,建议将企业运作模式引入政府管理中。在纳税服务工作中,纳税人是顾客,税务机关是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将企业精神引入纳税服务工作中,就要求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纳税服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1.开展个性化服务。顾客多样,纳税人多样,准确地区分不同的对象提供相应服务,就能使纳税服务工作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纳税培训这块,税务机关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秘书长座谈会、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辅导会等平台开展纳税人培训需求调查。通过对问卷归类研究分析,合理安排培训计划与课程。将培训工作从“我们想给你培训什么”转变成“你想要我培训什么”,实行点餐式培训。

2.引入竞争和考评机制。竞争机制和后续考评机制是企业管理中最常用的办法。此机制的引入能有效地提高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责任心和热情,能提高纳税服务水平。而考评机制的实施主体建议由独立于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第三方机构承担,这样才能保证考评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第五篇:排水管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一、设计方面问题

1.现行规划是否符合当前形势要求,社区管网调查后下一步怎么走,怎么开展排水管网“查、管、改、建”工作?

回答:现行排水规划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规划难以赶上外部条件的变化:排水规划的年限一般是10-15年左右,譬如目前涉及宝安区的排水专项规划《深圳市排水管网规划——珠江口流域》、《深圳市排水管网规划——茅洲河流域》都是2007年编制的,现在随着旧城区的城市更新,现有规划很难完全适应;二是规划时序与现实不符,排水管网的建设过分依赖于路网建设,而路网受征地拆迁等影响无法实施时,排水往往就不成系统。三是分流制规划的管网与厂站规模与现实存在的雨污混流状况有矛盾。

社区管网调查后一是要排水管网的信息资料导入GIS系统,为今后的建设、管理保存基本数据;二是可以街道为单位分排水单元由专业机构对片区排水管网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三是建立相应机制,落实社区排水管网的管理,定期对已进行整改的社区排水出口进行检查,如发现雨水管中由污水,则向上追溯,加强雨污分流管理。

2.污水进入市政管网尚缺什么条件?如何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 回答:污水未进入市政管网的原因既有工程方面的,也有管理方面的。工程方面主要是污水支管网覆盖不到位;支管网存在雨污混流;旧村及工业区合流排水量大,污水系统难以承受;小区与市政管网接驳不到位。管理方面主要是社区及三不管路段的排水管网缺乏运行管理单位;小区物业维护的管网缺乏有效监督且有的小区物业排水管理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

要提高污水收集率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梳理排查,查找污水厂配套干管上的瓶颈段并采取相应措施打通;二是分门别类,根据调查的社区排水管网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造,将社区排水理顺。三是创新机制体制,促进污水管网建设、运营考核指标从长度向污水收集率及雨污分流比例的提高转变;污水处理厂的运营付费从保底水量向削减污染负荷转变。

3.以污水厂效率为导向还是以污水不入河、河水不黑不臭为导向? 回答:提高污水厂效率及保证污水不入河、河水不黑不臭两者并不是矛盾的。《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的通知》((粤环〔2013〕13号)提出了污染减排目标,要求已建污水处理厂理设施的 COD、氨氮进出水浓度差分别达到130mg/L和13mg/L以上。我市部分污水处理厂无法达到上述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强力推动污水收集系统的完善。但污水收集系统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近期为满足居民对水环境改善的要求,可以同步实施沿河截污工程,但一定要采取控制措施,不让截污工程对现有污水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4.如何确定雨污分流区域比例,提高COD、氨氮进出水浓度差?

回答:《污水管网建设规划(2015~2020)》中结合社区界限及道路分界将原特区外待建的污水管网工程划分为若干片。由于整体建设思路是同步实施雨污分流管网,因此建设完成的片区就认为实现了雨污分流。现在雨污分流区域比例就是按照实施雨污分流区域的面积除以全区总面积计算得出。

香港百年治污至今,雨污分流率约93%以上。一个城市、一个城区的最小雨污分流率需根据污水厂排放标准及尾水排入水体的环境容量来评价。

目前,全区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污染物浓度低主要还是由于雨污混流的大量存在。要提高污水处理厂的COD、氨氮进出水浓度差的唯一途径就是构建从“用户—支管—干管—污水处理厂”的路径完整、接驳顺畅、运转高效的污水收集系统,基本实现雨污分流。

5.从下游往上游做还是从上游往下游做?

回答:理论上讲应从上游往下游做,即“正本清源”,但深圳市水环境问题突出反映在下游河道水质黑臭问题,包括对行政交界河段影响和考核问题,因此下游强化治理是“无奈”的办法,由下游向上游会导致一定的临时工程投入及处理效率较低等问题。因此,目前宜上、下游统筹推进。上游要以实现雨污分流为导向,推进正本清源;下游要以河流消除黑臭为目标,推进沿河截污。

6.如何将设计成果从“量大质低”向“量小质高”转变?

回答:(1)深圳市设计费的收取是按照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的规定执行,以经过批准的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概算中的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与工器具购置费和联合试运转费之和为计费额来计算费用。接驳改造及打通排污瓶颈段等“量小质高”的项目虽然效果好,但由于点分散、管线短、投资少,很难调动设计单位的积极性。要实现设计成果从“量大质低”向“量小质高”转变,就要转变设计费的计取方式,从单纯与工程投资相挂钩转变为结合收集的污水量、工程难易程度及工作量来计取。

(2)随着深圳经济社会的发展,污染负荷增加与环境容量减小的矛盾会更为尖锐。雨污分流的长期性、复杂性局面未能根本扭转的情况下,采取沿河截污技术,势必会给现有污水系统带来雨季时污水量大、浓度低的“量大质低”问题。欧美国家往往对污水处理的设计规模进行扩大,旱季时量小质高运行,高标准出水排放;雨季时量大质低处理,以实现削减污染负荷最大化为目标。

7.应分片区接驳还是按楼栋接驳?

回答:分片区接驳还是按楼栋接驳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而定。

(1)对于建筑排列较规整,且巷道较宽敞,多在6~8米之间,有条件实现雨污分流制的新建生活居住小区,按楼栋进行接驳。

(2)对于建筑排列较凌乱,多为平房,且巷道较窄,大多在6米以下,无条件实现雨污分流制的旧村区,可在村内通往外界的主路上敷设一套污水管,并对原有排水系统进行截流;若原排水系统混乱又无施工空间,可直接在旧村外围进行总口截流。

8.正本清源与沿河总口截污应如何结合?

回答:正本清源工程的实施是为了让雨污水各行其道,分别进入各自的收集转输系统。沿河总口截污的建设除保证旱季漏排污水全部收集进入污水管道外,还负担对初小雨的面源污染径流进行控制和削减,对河流水环境起到保障作用。雨季通过采取限流措施控制进入污水系统的水量,确保不对污水系统造成冲击负荷。正本清源改造到位的片区可取消总口截污,因此是否总口截污在设计阶段需进行分析论证。

9.点源截排与面源控制应如何结合?

回答:点源截排是面源控制的必要措施之一,两者是针对不同治理目标的措施,前者范围小,后者范围大,对水环境提质影响大。

点源截排是为了收集漏排污水,如要控制面源污染,需要考虑一定的截流倍数,在适宜的位置应设初雨调蓄、处理设施,最大程度地削减污染负荷。

10.初小雨水怎么收集、怎么处理? 回答:初小雨收集、处理是不同与污水收集、处理的另一套系统,工程集中,见效快,但不能满足旱雨季全时段水环境达标的要求。初小雨收集系统旱季收集的是漏排污水,雨季需要将污染负荷较高的初小雨进行收集转输处理,但超过设计规模的雨季混流污水还会溢流入河。

一般在短期难以实现雨污分流的混流区域,初小雨采用沿河截流及总口截流方式收集。初小雨的处理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做法,利用市政污水处理厂对初小雨进行处理,从预处理单元、生物处理系统各方面予以衔接。

11.海绵城市滞留的雨水如何变成生态补水?

回答:雨水需先通过“蓄”、“滞”、“渗”之后才能“用”,这就要求城市开发建设时提供蓄水、滞水的设施及场地、提高下垫面的渗透性能。

12.截污以后河流仍然黑与臭,应该怎么办?

回答:截污以后的河流仍然黑与臭,原因除截流不彻底、运营管理不到位、新排污口接入几个原因外,另一原因是由下游末端治理必然出现的超标准溢流的情况。同时,流域城建卫生状况差是工程措施难以解决的问题。

从工程角度,首先应该思考截流方案的合理性、截流标准是否偏低。由于深圳高密度城市开发、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等特点,截污标准低就有可能导致虽然旱季污水得到收集处理,但雨季的污染负荷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河流水质难以保证。

13.雨污分流与内涝治理该怎么结合?

回答:雨污分流建设应该与内涝治理相统筹与结合。譬如在实施雨污分流的新村区,若现状居民楼出户管较多且出口不明确或是区域内涝严重、现有排水管网无法满足雨水排放要求,则保留现状排水系统作为污水管,新增一套雨水管,原排水系统上的雨水口与新增雨水管道连接。其中,雨水管的设计标准要满足最新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的相关要求,14.雨污分流与化粪池、隔油池改造怎么结合?

回答:如果社区内的化粪池、隔油池等设施需要改造,则建议在复核现有排水管网能够满足雨水排放需求的情况下,将现有排水系统作为雨水管,新增一套污水管。同时,可将化粪池、隔油池同步优化改造。

15.雨污分流与垃圾中转站怎么结合? 回答:垃圾中转站产生的污水必须做好处理工作:(1)垃圾中转站应按雨污分流原则进行排水设计;(2)转运车间应设置收集和处理转运作业过程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和场地冲洗等生产污水的积污坑。(3)积污坑的污水根据水量、水质确定与污水系统的衔接方案。

16.如何划分干管、支管、分流管,统计口径怎么统一?

回答:干管:与污水处理厂相连接,位于市政道路下的排水管道。支管:布置在街区道路下部,与用户出户管相连的排水管道。分流管:雨水、污水分别收集转输的排水管道。

17.设计时是否考虑日后应急抢修、维护?怎么预留干管、支管集中清淤工作面?干管如何抢修?

回答:在设计中不同类型不同管径的排水管道设置检查井供运行时检查使用。污水管网清淤以设计点状的拦污栅、沉砂池措施及进行管道输水流速的设计、管理来实现。保持城市卫生状况及水土流失控制并在运行管理中及时进行集中的点的清淤、清砂是保障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干管抢修一般是不停水状况下用高压水枪或泵车等设施检修。

18.应该体现哪些新的科技手段(如监控视频、在线监测等),日后如何实现现代化管理?

回答:排水管网工程建设时由监理单位对管道施工过程中关键工序进行录像取证,工程建成移交前要利用CCTV装置对管道进行全线检测;排水管网管理中要建立GIS系统,并及时进行更新维护。

19.如何解决污水管网建设片与片之间不相连、关联性不强、感官看不出截污效果等问题?

回答:污水管网是枝状管网,各片区分别通过本片区支管汇入下游干管或支干管,片与片间有上、下游连接关系。因此,某一片区的管网建设必须综合考虑汇入管原建设运行条件的影响,统筹实施改造和建设。

下载探讨纳税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探讨纳税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县信用社金融服务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

    温家宝总理提出的“贷得到,用得好,收得回”的要求,收到党政、农民、信用社三方面满意的效果。(3)改进贷款方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我县信用社紧紧围绕县委、县府提出的......

    县信用社金融服务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

    一、增进相互沟通,重塑银企合作关系当前“贷款难,难贷款”这个金融现象令人关注,一方面借款人需要资金却贷不到款,另一方面银行想贷却不敢贷。借款人抱怨银行思想保守、条件太高......

    县信用社金融服务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

    一、增进相互沟通,重塑银企合作关系当前“贷款难,难贷款”这个金融现象令人关注,一方面借款人需要资金却贷不到款,另一方面银行想贷却不敢贷。借款人抱怨银行思想保守、条件太高......

    县信用社金融服务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

    一、增进相互沟通,重塑银企合作关系当前“贷款难,难贷款”这个金融现象令人关注,一方面借款人需要资金却贷不到款,另一方面银行想贷却不敢贷。借款人抱怨银行思想保守、条件太高......

    谈谈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谈谈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相融洽的“纽带”;是优化税收环境的重要基础工程,也是税务部门和税务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特是随着税制改革的不断......

    现场5S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现场5S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一、国内部分企业在生产现场5S管理的现状 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人声鼎沸,现场给人一种忙碌、杂乱的感觉,地上到处都是垃圾、油污和灰尘,零件及各种......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摘要:企业按性质可以分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三种,文章提出了不同性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问题,进而给出了各自的解决......

    科研所目前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调研报告

    一、目前的简要情况 (一)业务体制改革机构调整情况。 2006年5月,我局按照中国气象局批准的机构调整方案,对科研所进行了机构重组:科研所与人影办分离,与原培训中心合并,新组建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