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图像识别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图像识别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一、摄像系统晃动问题,在对焦侧及中部炉盖进行拍摄时,小的晃动问题并不显示很严重,但对机焦炉盖及上升管拍摄时,由于距离比较远,小的晃动就会造成画面的不稳定,影响识别精度。
晃动的原因:有几种情况,一是由于滑行车在风的作用下东西方向的摆动;二是摄像系统安装于滑行车外部支架上,有一定高低方向的颤动;三是由于云台的旋转俯仰均是齿轮驱动,齿轮配合间隙的晃动会造成一定的晃动。
解决方案:虽然现在的识别程序中已经对晃动进行了配准,但有时仍会由于晃动造成误判,因此考虑从硬件及软件两方面着手进行改善,硬件上解决滑行车摆动最理想的方案是采用双轨,但考虑到成本会增加较多,在王工新的设计中将摄像系统由滑行车外部移到中部应该对上下的颤动会有改善。云台齿轮间隙的问题,如要解决只能选用新的更精密的云台,考虑到这部分晃动的幅度较小,而且由于这种间隙没有弹性的回力,故在一定风向下一般不会发生来回的晃动,可不考虑。
软件的方面,现在所用的晃动图像配准方法有两个问题,一是由于运算量较大,现在只对晃动严重的上下方向进行了配准,对横向的晃动未进行配准。二是配准的算法上应该还有一定的提高空间(主要是降低运算量及提高配准精度),新来的小张由于研究生专业就是图像识别,考虑让他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除了配准这部分,从整个识别算法上也可以做一个重新的考虑)。
另一个张总曾提出的软件解决方案是,在拍摄瞬时风速超过一定范围后,识别结果均定为不泄漏。
二、逆光问题,在下午的拍摄中,逆光是影响识别效果最严重的一个因素(对焦侧炉盖的拍摄基本没影响,对中间炉盖有一定影响同,对机侧炉盖及上升管拍摄影响很大),在逆光时拍摄回的画面,即使人工来识别,也已经无法判断泄漏与不泄漏,这种情况下计算机识别已经无能为力。
逆光原因:由于焦炉是南北走向,我们的摄像系统安装于焦炉东侧的焦侧方向,在下午对机侧炉盖及上升管拍摄时,阳光正好照射在摄像机护罩玻璃上,导致摄回的图像均变成灰色。除不能识别外,有时还会由于中部光线强度的变化导致一些误判。解决方案:王工提出从南向北拍摄的方法,也就是说滑行车定位时,定位在被摄炭化室南边若干个炭化室(这个距离需要实验得出),拍摄时向北边被摄炉盖拍摄。这样做可部分解决逆光问题,但引入几个新的问题,1.拍摄时距离变远了,对滑行定位及云台定位的精度要求会更高;2.对于变焦镜头,在更大变比情况下摄回的图像清晰度、亮度、细节丰富程度,均会下降,但下降的程度需要实验结果说明。3.滑行轨道的设计安装有一定改变,由于滑行车要定位在被摄炭化室南边位置拍摄,为了避免逆光,可能需要比较远的距离,那为在拍摄最南边炭化室时,轨道需要延长出相应的距离才能拍摄。
三、上升管背后炉门泄漏对上升管泄漏识别造成的影响:在对上升管进行拍摄时,如果该炭化室的机侧炉门是泄漏的,那么在被摄上升管的两边会出现上升的烟雾,这种烟雾和上升管泄漏烟雾尚不能区别。
解决方案:从软件上考虑只识别上升管根部泄漏的烟雾;另一个方案是在检查到该炭化室机侧炉门泄漏后,将此上升管识别为不泄漏。
四、夜间补光灯效果仍需要提高:阳光项目采用一个汽车的前大灯做为补光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这种灯无法兼顾远射和近射两种需要,在拍摄焦侧上升管时,补光灯距离目标只有四五光,而在拍摄上升管时,补光灯距离目标十五六米,在这两种情况下,这个汽车灯补充的光线仍有不足,考虑新的设计中最好采用两个补光灯来分别解决远射和近射两种需要。另一个问题是汽车灯是一种聚光,而我们需要的最好是一种泛光,在远射时又需要一定的聚光效果。因此考虑选用LED补光灯。
解决方案:重新选型补光灯。
五、视频信号干扰造成的误判:在阳光项目中由于视频信号线和摄像头、视频服务器等连接问题造成画面出现干扰条纹,造成的误判也有一定的数量。
干扰原因:由于视频信号线接头质量及接头和摄像头、视频服务器连接质量造成画面出现干扰条纹。而这种条纹在某种情况下符合了现在采用算法的烟雾特征,故造成误判。
解决方案:从硬件上采用质量更好的视频线接头,保证视频线和摄像头、视频服务器的连接质量;软件上考虑能够区别这种条纹和烟雾的算法。
六、光影造成的误判:在烟雾识别的算法中,有一种情况比较难以和烟雾进 2 行精确分别,这就是局部光线的的变化,在前期做调研时,了解到的一些烟雾识别得法,包括浙江理工周平的方法,均对这种光线变化无法很好的和烟雾进行精确的甄别,在阳光现场出现过将水汽阴影或工人阴影的部分识别为烟雾的的误判。
光影影响的原因:在烟雾识别中,为了消除对刚性物体的误判,会对识别目标的运动变化识别一个阈值,超过这个阈值的就是刚性物体,否则就是烟雾,而某种程度的阴影的变化,会正好符合这个小范围,故会造成一定的误判。
解决方案:只能从软件上考虑,但这部分误判的数量很少,只有个别的几起,故可放在最后考虑。
第二篇:班级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二年级下半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王
婷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二年级(2)班班主任工作,上学期通过班规的实施、星级作业评比,学生的进步很明显,在这一学期中,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大的进步,为了让班级充满活力与创新,我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计划。
二、班级概况:
本学期本班人数为38人,男25人,女13人。其中女生总体上比男生学习认真,由于班级中男生居多,这就要求老师在管理中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三、工作重点:
1、结合晨间谈话、队班会加强班级管理,树立班干部的威性,在班级中树立榜样。
2、加强班级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3、关键要抓好班级的纪律,因为纪律是成绩的保证。要抓好纪律关键在教育好后进生。
4、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心中有他人的意识。
5、成绩、表现好的学生要经常鼓励,既要肯定成绩,也要不断督促,使他们不断取得进
四、具体措施:
(一)、因材施教,做好培优转后的工作
1、重视尖子生的培养
(1)、对尖子生加强培养,发掘其潜力,设计更多的弹性问题,让心有余力的优秀生留有扩展延伸知识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2)、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参加校兴趣小组。
2、重视后进生的转化
(1)、对于后进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谆谆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的信心和勇气。采取“一帮一”,“众帮一”等措施,给后进生创造一个温暖的集体氛围。
(2)、对后进生进行经常不定时地家访,目的是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的在校表现告诉家长,同时了解学生的在家表现。
(二)、做好劳动、卫生和安全教育
1、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家庭中的劳动,让学生真正做到自己能做到的事自己做。
2、教育学生做好个人卫生工作,要勤洗头,勤洗澡,保持衣服整洁,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教育学生认真做好值日生工作,保持班级的整洁。
3、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利用早会,班会,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安全须知》和《小学生自我防范安全常识》。利用班刊出有关安全、防火有关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4、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制定班级安全防火公约,教育学生不玩火,不放鞭炮,不能随便到江河游泳,不做危险动作,上学和放学路过马路注意交通安全。
(三)狠抓班集体建设。
1、培养—支守纪、责任感强、素质高的班干队伍。(1)进—步完善班干部的组织队伍,选拔品学兼优者充实班级,培养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能力,形成表率,当好班主任的好帮手。
(2)每两星期召开班干部会议一次,严格要求。做到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反馈处理。
2、创建班级窗口工作,开展读书、读报活动。选举图书管理员,制定好图书管理体制,让学生在有序的借阅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有借有还,有损必赔”。
(四)、规范常规管理,制定班规,班级公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管理除了讲民主外,还要讲法制,也就是制定班规,让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这学期期初,我初步制定一些管理要求进行实施,当然那不是很成熟,班规的制定还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我会在实施中发现更好的方法对班规进行修改。
1、准时到校,佩带红领巾、校徽,衣着整洁,手指甲剪干净,课桌整理好。
2、合理安排晨读时间,每逢周一、周三早上学会一首古诗并背诵课文。
3、认真做好每天的卫生值日工作,放学后及时关好门、窗、灯,并按时回家,不在校内校外逗留、玩耍,不玩电子游戏。
4、听课专心,积极思考问题,每节课至少举手一次,认真完成各项作业,字迹清楚端正,不拖拉。
5、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老师不在更要遵守纪律,不喧哗、说笑、打闹。
6、整队做到快、静、齐,做操时,动作要标准到位,节奏正确,集会时遵守会场纪律,不喧哗、吵闹。
7、课间及午休时间提高安全意识,不做危险游戏,不追逐、打闹。
8、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与老师交谈态度诚恳,同学之间团结互助,不说脏话、粗话,不打架,不骂人。
9、保持小学生良好形象,不在课桌或墙壁上乱涂乱画,要爱护绿化,注重环保。
10、性格开朗,勇于竞争,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为班争光,做一个自信、坚强、有集体荣誉感的小主人。
第三篇:网上支付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随着经济、金融、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的支付市场和支付体系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非银行机构开始介入支付市场,如一些地方为公用事业缴费成立的代收付中心、一些地方为满足多用途储值卡使用的需要建立的清算机构,网上支付机构也随着经济的发展正在日益兴起。
一、网上支付发展现状
2005年初,国务院办公厅2号文件《关于加快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电子签名法》的出台以及《电子支付指引》的推出为网上支付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持,短短一年时间内,仅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就已经发展到50多家。对比六年前,电子支付系统的运用已经取得了迅速的发展,非凡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引发了支付方式的变革。
网上支付的发展,疏通了电子商务交易过程的资金流,打通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支付瓶颈。从整个支付体系看,网上支付将逐步成为我国支付市场和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十七家全国性的商业银行都开办了电子银行业务,并且大部分都设立了专门的电子银行部门,为网上银行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工商银行数据显示,2004年,工商银行企业交易额是206870亿,网上笔数是3486万笔,个人网上支付交金额已经突破了2351亿,个人交易笔数是3683万笔,说明网上支付方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网上支付由于其独具的方便性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通过对阿里巴巴支付宝进行的调查显示,过半的被调查用户对网上支付有极大爱好。其中60以上的用户是因为其便捷性、节省时间而选择使用的。个人网上支付涵盖网上购物、网络游戏、定房订票、网络教育等多个行业,支付方式则多以银行储蓄卡为主。
二、网上支付面临的问题 1.安全问题
根据对网上支付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目前网民不使用网上支付的原因,最主要是因为担心安全,其次是个人隐私,以及注册麻烦和不太习惯使用这些工具等因素。央视生活频道近日播出的节目中,披露了一种新型金融造假手段,不法分子在网民网上购物交易时,利用与银行网站相类似的网络页面,盗取银行卡密码等私人信息,然后通过网上转账的方式将资金转走,导致网民在支付的过程中受到损失。另外,黑客、木马病毒的攻击让网民在支付的过程中防不胜防。木马潜伏在计算机中,时刻监视用户的一举一动,从而盗取帐户密码和信息。而黑客,则利用系统漏洞、用户的安全意识薄弱入侵用户的计算机,盗取用户的相关信息和密码,导致网民在网上支付受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网上支付发展的主要因素。
2.金融监管问题
网上支付虽然给网民带来很多方便,解决了电子商务的支付瓶颈问题,但由于目前我国关于电子支付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网上支付无序的发展存在一定金融安全隐患。
(1)缺乏对吸储行为的监管
目前,第三方支付平台利用资金暂时停留,在交易过程中约束和监督了买家和卖家,保护了买卖双方的利益。专家认为,在支付过程中,资金在第三方里面会出现一段时间上的滞留,随着将来用户数量的急剧增长,这个资金沉淀量将会非常巨大。据了解,目前国内一些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年交易额已经达到了数亿元,而据估计,在今后两年内,这个数字将达到十几亿甚至几十亿元,即使按照简单测算,天天滞留在第三方平台上的资金也至少有数百万元,而根据目前的交易规则,支付金额将可以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中停留3天到一周不等。这样,平台中随时都有数以千万的资金停留。假如他们出现经营风险,则必将危及其吸存资金安全,损害买卖交易双方的利益,假如支付服务商(非凡是专门从事支付服务的第三方服务商)的服务领域扩大到在定程度,假如交易客户和沉淀资金达到一定规模,很有可能引发系统性支付风险,并引发社会问题。
在国内,法律规定只有金融机构才有权利吸纳代理用户的钱,其他企业和机构不得从事类似的活动。但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出现不久,而且交易数额仍显不大,所以目前还没有相应金融监管法规和机构治理。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对电子支付方面的法律法规仍显单薄,由于数额较小,网上支付还没有引起一些金融监管部门的重视。但网上支付现在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交易额在短期内也可能会有较大的增长。目前这个时期,是建立监管体系的最佳时机。
(2)电子货币发行合法性有待确定
目前许多网上支付平台实际上发行了某种形式的电子货币,客户以法定货币购买电子货币后即能用该电子货币购买注册在相应电子商务企业的不特定卖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从而使该电子货币具有了广泛的支付能力。同样,手机支付使手机充值卡具备了电子货币的功能。而对于这种电子货币,尽管从国际电子支付业务发展趋势来看,基于网络发行的电子货币将成为今后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支付工具,但由于目前国内缺乏对其性质、发行主体、使用范围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其合法性有待明确。
(3)第三方机构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突破了现行特许经营限制
许多支付服务机构为交易双方开立账户,并通过充值账户后以电子货币为载体进行账户间的支付结算,完成交易款项划拨。这种行为在事实上突破了商业银行“结算”业务和“代理收付款业务”专营的法律规定。此类业务的进一步发展非凡是当其达到一定规模后,势必对银行支付结算业务产生影响。
(4)加大资金非法转移监管
由于对网上交易的真实交易背景难以查证,网上支付平台有可能成为不法分子资金非法转移、套现资金的便利工具。买卖双方通过制造虚假交易,利用网上支付平台顺利完成资金转移,从而达到非法交易的目的(如洗钱、贿赂、非法回扣等)。比如,目前大部分的网上支付是基于银行卡完成的,买卖双方可以通过制造虚假交易,由买方通过信用卡透支消费,卖家收到款项后变现,从而达到非法套现的目的。信用卡套现具有较大风险,国内商业银行对信用卡取现有较严格限制并收取较高的费用,而通过网上支付平台则使持卡人非常便利地绕开了发卡行管制,以一般消费方式达到了预借现金的目的,假如该方式被广泛利用,信用卡套现金额过高,很有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3.市场规范问题(1)缺乏市场准入标准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务的机构已经发展到50余家。在国家政策和经济环境的推动下,网上支付服务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于是,在短短一年内,第三方服务机构出现了爆炸式增长。而这些机构因为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区别,提供的服务良莠不齐。目前,有些支付服务商开始着眼于“价格秀”,使整个市场看起来热闹而又显得有些无序。无序的竞争将影响产业的发展,影响服务的质量,而且存在潜在的金融风险。因此,为了保证支付产业的健康发展,为电子商务解决支付瓶颈,专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抓紧建立支付市场的准入制度,提高整个支付产业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2)缺乏相应法律法规
目前,具体到为电子商务服务的网上支付业务,法律上基本还是一个空白。传统的支付结算规则在网上支付业务规范中有一定的作用,但局限性很大。另外,目前涉及网上支付的法律只有《电子签名法》(解决了类似传统结算业务中签章的问题),规章有人民银行发布的《网上银行业务治理办法》、银监会的《电子银行业务治理办法》和人民银行的《电子支付指引》,除此没有其他规范。假如从我们近期讨论的为电子商务服务的网上支付问题来看,法律制度上几乎一片空白。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政府机构对目前从事网上支付业务的这些机构和他们的业务要不要监管,要不要有一定的规则去规范缺乏统一标准。正是因为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导致了网上支付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安全问题、金融监管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等等。
三、问题的解决思路
1.用证书技术解决网上支付安全问题
对于网上支付的安全问题,中国《电子商务世界》杂志主编赵廷超博士认为,美国等发达国家虽然在网上支付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上都领先于中国,但就网上支付安全问题来看,中国的保障体系明显比其完善。在中国,网上支付安全问题并没有外界传说的那么可怕,只是目前很多消费者还不了解中国网上支付有诸多的保护措施,也缺乏必要的安全交易常识,这些是导致网上支付所谓不安全的最直接原因。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移动证书,浏览型证书或者是动态密码等技术手段。同时培养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增加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和交易常识。
2.建立金融监管标准,完善法律法规建设
建议相关金融部门进一步完善现有的金融监管制度,针对第三方网上支付的行业特点,建立网上支付治理规范,为网上支付产业的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引导网上支付产业的发展。同时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对网上支付机构存在的“吸储”行为进行界定,确定其合法性,并制定相应的治理办法,避免带来更大的金融风险;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支付和结算服务的行为进行界定,并制定相应的治理办法加以引导;对资金非法转移通过技术手段和法律法规进行严密控制;对电子货币发行的许可提供法律依据。
3.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完善产业发展环境
建议工商治理部门和金融治理部门建立健全第三方支付机构进入市场的准入制度。适当提高进入市场的门槛,保证支付产业的健康发展。避免网上支付服务机构因基础薄弱,导致保护消费者网上支付产生风险,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网上支付的服务质量。同时,工商部门应对网上支付产业进行合理引导,避免无序竞争,影响网上支付产业的健康发展。金融机构应加强和第三方网上支付机构的合作,合理制定费率标准,完善支付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支付产业健康发展。
计世资讯认为,网上支付产业适应了新形式下的支付需要,对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及时规范网上支付产业发展环境,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促进网上支付产业的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
《网上支付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来源于文秘站,欢迎阅读网上支付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第四篇:排水管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一、设计方面问题
1.现行规划是否符合当前形势要求,社区管网调查后下一步怎么走,怎么开展排水管网“查、管、改、建”工作?
回答:现行排水规划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规划难以赶上外部条件的变化:排水规划的年限一般是10-15年左右,譬如目前涉及宝安区的排水专项规划《深圳市排水管网规划——珠江口流域》、《深圳市排水管网规划——茅洲河流域》都是2007年编制的,现在随着旧城区的城市更新,现有规划很难完全适应;二是规划时序与现实不符,排水管网的建设过分依赖于路网建设,而路网受征地拆迁等影响无法实施时,排水往往就不成系统。三是分流制规划的管网与厂站规模与现实存在的雨污混流状况有矛盾。
社区管网调查后一是要排水管网的信息资料导入GIS系统,为今后的建设、管理保存基本数据;二是可以街道为单位分排水单元由专业机构对片区排水管网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三是建立相应机制,落实社区排水管网的管理,定期对已进行整改的社区排水出口进行检查,如发现雨水管中由污水,则向上追溯,加强雨污分流管理。
2.污水进入市政管网尚缺什么条件?如何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 回答:污水未进入市政管网的原因既有工程方面的,也有管理方面的。工程方面主要是污水支管网覆盖不到位;支管网存在雨污混流;旧村及工业区合流排水量大,污水系统难以承受;小区与市政管网接驳不到位。管理方面主要是社区及三不管路段的排水管网缺乏运行管理单位;小区物业维护的管网缺乏有效监督且有的小区物业排水管理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
要提高污水收集率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梳理排查,查找污水厂配套干管上的瓶颈段并采取相应措施打通;二是分门别类,根据调查的社区排水管网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造,将社区排水理顺。三是创新机制体制,促进污水管网建设、运营考核指标从长度向污水收集率及雨污分流比例的提高转变;污水处理厂的运营付费从保底水量向削减污染负荷转变。
3.以污水厂效率为导向还是以污水不入河、河水不黑不臭为导向? 回答:提高污水厂效率及保证污水不入河、河水不黑不臭两者并不是矛盾的。《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的通知》((粤环〔2013〕13号)提出了污染减排目标,要求已建污水处理厂理设施的 COD、氨氮进出水浓度差分别达到130mg/L和13mg/L以上。我市部分污水处理厂无法达到上述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强力推动污水收集系统的完善。但污水收集系统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近期为满足居民对水环境改善的要求,可以同步实施沿河截污工程,但一定要采取控制措施,不让截污工程对现有污水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4.如何确定雨污分流区域比例,提高COD、氨氮进出水浓度差?
回答:《污水管网建设规划(2015~2020)》中结合社区界限及道路分界将原特区外待建的污水管网工程划分为若干片。由于整体建设思路是同步实施雨污分流管网,因此建设完成的片区就认为实现了雨污分流。现在雨污分流区域比例就是按照实施雨污分流区域的面积除以全区总面积计算得出。
香港百年治污至今,雨污分流率约93%以上。一个城市、一个城区的最小雨污分流率需根据污水厂排放标准及尾水排入水体的环境容量来评价。
目前,全区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污染物浓度低主要还是由于雨污混流的大量存在。要提高污水处理厂的COD、氨氮进出水浓度差的唯一途径就是构建从“用户—支管—干管—污水处理厂”的路径完整、接驳顺畅、运转高效的污水收集系统,基本实现雨污分流。
5.从下游往上游做还是从上游往下游做?
回答:理论上讲应从上游往下游做,即“正本清源”,但深圳市水环境问题突出反映在下游河道水质黑臭问题,包括对行政交界河段影响和考核问题,因此下游强化治理是“无奈”的办法,由下游向上游会导致一定的临时工程投入及处理效率较低等问题。因此,目前宜上、下游统筹推进。上游要以实现雨污分流为导向,推进正本清源;下游要以河流消除黑臭为目标,推进沿河截污。
6.如何将设计成果从“量大质低”向“量小质高”转变?
回答:(1)深圳市设计费的收取是按照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的规定执行,以经过批准的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概算中的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与工器具购置费和联合试运转费之和为计费额来计算费用。接驳改造及打通排污瓶颈段等“量小质高”的项目虽然效果好,但由于点分散、管线短、投资少,很难调动设计单位的积极性。要实现设计成果从“量大质低”向“量小质高”转变,就要转变设计费的计取方式,从单纯与工程投资相挂钩转变为结合收集的污水量、工程难易程度及工作量来计取。
(2)随着深圳经济社会的发展,污染负荷增加与环境容量减小的矛盾会更为尖锐。雨污分流的长期性、复杂性局面未能根本扭转的情况下,采取沿河截污技术,势必会给现有污水系统带来雨季时污水量大、浓度低的“量大质低”问题。欧美国家往往对污水处理的设计规模进行扩大,旱季时量小质高运行,高标准出水排放;雨季时量大质低处理,以实现削减污染负荷最大化为目标。
7.应分片区接驳还是按楼栋接驳?
回答:分片区接驳还是按楼栋接驳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而定。
(1)对于建筑排列较规整,且巷道较宽敞,多在6~8米之间,有条件实现雨污分流制的新建生活居住小区,按楼栋进行接驳。
(2)对于建筑排列较凌乱,多为平房,且巷道较窄,大多在6米以下,无条件实现雨污分流制的旧村区,可在村内通往外界的主路上敷设一套污水管,并对原有排水系统进行截流;若原排水系统混乱又无施工空间,可直接在旧村外围进行总口截流。
8.正本清源与沿河总口截污应如何结合?
回答:正本清源工程的实施是为了让雨污水各行其道,分别进入各自的收集转输系统。沿河总口截污的建设除保证旱季漏排污水全部收集进入污水管道外,还负担对初小雨的面源污染径流进行控制和削减,对河流水环境起到保障作用。雨季通过采取限流措施控制进入污水系统的水量,确保不对污水系统造成冲击负荷。正本清源改造到位的片区可取消总口截污,因此是否总口截污在设计阶段需进行分析论证。
9.点源截排与面源控制应如何结合?
回答:点源截排是面源控制的必要措施之一,两者是针对不同治理目标的措施,前者范围小,后者范围大,对水环境提质影响大。
点源截排是为了收集漏排污水,如要控制面源污染,需要考虑一定的截流倍数,在适宜的位置应设初雨调蓄、处理设施,最大程度地削减污染负荷。
10.初小雨水怎么收集、怎么处理? 回答:初小雨收集、处理是不同与污水收集、处理的另一套系统,工程集中,见效快,但不能满足旱雨季全时段水环境达标的要求。初小雨收集系统旱季收集的是漏排污水,雨季需要将污染负荷较高的初小雨进行收集转输处理,但超过设计规模的雨季混流污水还会溢流入河。
一般在短期难以实现雨污分流的混流区域,初小雨采用沿河截流及总口截流方式收集。初小雨的处理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做法,利用市政污水处理厂对初小雨进行处理,从预处理单元、生物处理系统各方面予以衔接。
11.海绵城市滞留的雨水如何变成生态补水?
回答:雨水需先通过“蓄”、“滞”、“渗”之后才能“用”,这就要求城市开发建设时提供蓄水、滞水的设施及场地、提高下垫面的渗透性能。
12.截污以后河流仍然黑与臭,应该怎么办?
回答:截污以后的河流仍然黑与臭,原因除截流不彻底、运营管理不到位、新排污口接入几个原因外,另一原因是由下游末端治理必然出现的超标准溢流的情况。同时,流域城建卫生状况差是工程措施难以解决的问题。
从工程角度,首先应该思考截流方案的合理性、截流标准是否偏低。由于深圳高密度城市开发、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等特点,截污标准低就有可能导致虽然旱季污水得到收集处理,但雨季的污染负荷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河流水质难以保证。
13.雨污分流与内涝治理该怎么结合?
回答:雨污分流建设应该与内涝治理相统筹与结合。譬如在实施雨污分流的新村区,若现状居民楼出户管较多且出口不明确或是区域内涝严重、现有排水管网无法满足雨水排放要求,则保留现状排水系统作为污水管,新增一套雨水管,原排水系统上的雨水口与新增雨水管道连接。其中,雨水管的设计标准要满足最新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的相关要求,14.雨污分流与化粪池、隔油池改造怎么结合?
回答:如果社区内的化粪池、隔油池等设施需要改造,则建议在复核现有排水管网能够满足雨水排放需求的情况下,将现有排水系统作为雨水管,新增一套污水管。同时,可将化粪池、隔油池同步优化改造。
15.雨污分流与垃圾中转站怎么结合? 回答:垃圾中转站产生的污水必须做好处理工作:(1)垃圾中转站应按雨污分流原则进行排水设计;(2)转运车间应设置收集和处理转运作业过程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和场地冲洗等生产污水的积污坑。(3)积污坑的污水根据水量、水质确定与污水系统的衔接方案。
16.如何划分干管、支管、分流管,统计口径怎么统一?
回答:干管:与污水处理厂相连接,位于市政道路下的排水管道。支管:布置在街区道路下部,与用户出户管相连的排水管道。分流管:雨水、污水分别收集转输的排水管道。
17.设计时是否考虑日后应急抢修、维护?怎么预留干管、支管集中清淤工作面?干管如何抢修?
回答:在设计中不同类型不同管径的排水管道设置检查井供运行时检查使用。污水管网清淤以设计点状的拦污栅、沉砂池措施及进行管道输水流速的设计、管理来实现。保持城市卫生状况及水土流失控制并在运行管理中及时进行集中的点的清淤、清砂是保障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干管抢修一般是不停水状况下用高压水枪或泵车等设施检修。
18.应该体现哪些新的科技手段(如监控视频、在线监测等),日后如何实现现代化管理?
回答:排水管网工程建设时由监理单位对管道施工过程中关键工序进行录像取证,工程建成移交前要利用CCTV装置对管道进行全线检测;排水管网管理中要建立GIS系统,并及时进行更新维护。
19.如何解决污水管网建设片与片之间不相连、关联性不强、感官看不出截污效果等问题?
回答:污水管网是枝状管网,各片区分别通过本片区支管汇入下游干管或支干管,片与片间有上、下游连接关系。因此,某一片区的管网建设必须综合考虑汇入管原建设运行条件的影响,统筹实施改造和建设。
第五篇:公司资产管理、低值易耗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公司资产管理、低值易耗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物资、低值易耗品是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所必备的物质条件。但由于其自身属性是“低值”且“易耗”,这就容易使人们在观念上产生误解和偏见。特别是公司机构组织层级、机构分布地域广、缺乏高效运行机制的管理系统,因此对企业资产的基础管理就显得薄弱,而在企业资产中所处地位低微的低值易耗品,其管理中的问题就更多。
现存问题:目前低值易耗品管理中普遍存在着状况不清、管理相对混乱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家底不清。分公司、各事业部、各部门,特别是基层部门台帐不清。有的虽有台帐,但对新置物品入帐的随意性较大,没有严格的界限以确定入账的范围,该入帐的没有入帐。资产不断购置、增添,台账帐面数据不能及时更新,造成帐与实物的不相符。
二、低值易耗品由流失现象。具体表现在属于个人领用的生产、办公用品、生产工器具为最多,有丢失损毁而没有及时进行处理。部分低值易耗品损坏严重。由于使用人的保管、使用等缺乏责任心造成物资损毁。
三、基层资产管理人员的频繁变动,人员变动没有完成资产与台账的核查交接、基层管理单元与公司总部之间的台账符合。
四、低值易耗品没有严格执行借用、领用登记制度,且实际使用人的变动而造成不少物资的自然流失。
原因分析:首先思想上没有引起重视,认识有偏见。认为在此部分资产中无足轻重,不在乎;由于自身属性具有消耗性、易损性特点,认为管理难度大,没有管好用好的信心和决心;由于多属办公用品或生产工器具,人人需用、人人能用,因此在企业管理中重固定资产管理,轻低值易耗品管理;重资金管理,轻实物管理;重购置,轻使用。
其次缺乏高效的网络化规范管理体系,总台账不清晰缺乏连续性,基层管理单元台账同样也不清晰,造成台账不能及时有效的反应资产变动情况,台账描述与资产变动(正常、非正常)的滞后性,借、领用手续不健全,特别是对于资产具体型号、序号、附件等细节没有进行有效地管控。二是没有实行数量、金额双项控制。每次盘点,只管件数,不管价值,导致以小充大,以次抵好,企业资产流失。没有严格的报废制度。由于低值易耗品没有时间限定,报损缺乏严格程序,已报废处理的物品仍留于原处,没有及时处理,造成使物品混淆不清。经济赔偿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缺乏环环相扣的责任制;维修工作不能及时跟进。由于低值易耗品没有使用责任期限,致使管理者不抓维修,使用者不管维修;致使好多基本完好的物品日渐失去使用价值,这个经济损失同样不可低估。解决思路:
一、要提高全体员工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意识。分公司、各事业部、各部门领导要坚决克服重购置、轻管理的现状,把管好低值易耗品当成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落实。对员工要进行教育,提高管好用好公有资产的自觉性。同时要结合自身实际,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堵塞漏洞。
二、尽快建立台帐管理网络。要建立低值易耗品台帐,完善物品购置、领用和管理手续,实物及时入帐,借、领物品随时完成登记,报废按时冲减。达到实物与台账相符,公司总部与分公司、各事业部、各部门的资产台账相符,具有资产变动的连续性反应。
三、实行数量、金额双向控制,以此建立赔偿制度。对现有低值易耗品实行价值重估,对今后购置的物品按购进价值入帐。对无故损坏或丢失的,应当按照原价赔偿或部分赔偿,以防止资产无故流失。要严格财产交接制度,员工调动应当随时移交所用公有物品,凡是没有单位财产交清证明的,不予办理调动手续。
四、统一购进渠道,制止多头购置。购置物品,要事先编制计划,层级领导审批,统一购进配置,凭报销单据记入台帐,并逐级计入台账。
五、统一配置标准,控制滥购浪费。在节约开支、避免浪费的前提下,尽力改善分公司、各事业部、各部门生产、办公条件,但不应搞超标准配置。
六、建立低值易耗品报废制度。对购置的常用物品。特别是对能够固定到人,稳定使用的物品,例如桌、椅、柜、床等,要明确责任使用期限,以便于划清正常和非正常损坏责任。公司定期对低值易耗品管理状况进行普查,以利于纠偏。物品需要报废应经公司有关人员鉴定,不经鉴定的不予报废,不能冲帐。一经确定报废,对毫无利用价值的,应当就地销毁;对可以改制的,由公司统一收回,改制后再用。
七、加强低值易耗品的维修工作。对员工归属管理使用的物品,做到随坏随修确保物品完好。
八、严格控制物品领用、借用。尤其外借是导致物品流失和损坏的重要渠道。对原有外借的,要责成经办人限期收回;对暂时不能收回的,应当订出收回时限;对已流失或者损坏的,应由借用人予以赔偿。借用人无力赔偿或者拒绝赔偿的,由经办人、批准人承担经济损失。各单位要严格控制外借,对短暂时间内确需借用者,应完善借用手续,订出归还时间。对需要收取租赁费的,应按照规定收费。
九、充实加强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力量。分公司各层级、事业部各项目部、各部门都须确定一名资产管理员,明确低值易耗品管理专兼职人员,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低值易耗品的台帐,购置、维修和报废处理,并负责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使用情况及时进行检查。
十、严格制度执行,对无故丢失物品的,要承担一定比例的经济责任。要把低值易耗品的管理纳入目标管理内容,增强分公司、各事业部、各部门管好用好低值易耗品的责任感。
业务管理部
2011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