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州城市环境问题与解决措施
广州城市环境问题与解决措施
摘要:本文分析广州市城市生态环境的大气、水、噪声、固体废物、园林绿化等问题,提出了做好城市生态规划、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扩大城市园林绿化、以森林包围城市、运用政策法令调控城市生态环境等解决措施,协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 ,解决措施, 广州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引言: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简称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北缘。广州是我国华南地区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城市第三位。2009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9113亿元,增长1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88834元,增长10%。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2656亿元,增长7.2%。2008年底,国务院批准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把广州的发展目标定位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要求广州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优势,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建设成为广东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广州作为经济重市,经过长期的工业发展,环境受到很大的污染,在城市布局、经济模式、产业结构、城市建设、人 口压力和环境管理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广州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人类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广州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1.空气环境污染
对于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与汽车尾气以及工厂的排放。大气污染物种的CO、NOx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排放,并且环境浓度与排放源强大小成正比关系。2010年机动车增加至173.34万辆,平均22.2km/h 车速情况下,计算出排放CO、NOx总量分别为:45.0t/h和289t/h。并且不考虑固定源对市区大气的影响,估计2010年市区大气环境质量CO、NOx如下图:
广州虽然加大了对工厂气体排放的力度,但是仍有许多工厂还是会偷排,无视人们生命安全。尾气能引发人类心血管系统疾病,并影响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及神经系统等问题,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还会对人类生活的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达到一定浓度时容易导致“酸雨”的发生,造成土壤和水源酸化,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近100年来,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的一大祸患。冰川融化、水位上涨、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等都对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而二氧化碳则是地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2.水环境污染
首先:广州市三大水源污染加剧。广州水域污染情况没有根本好转,珠江河段的水污染还应严加注意。其中由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导致流徙河水质下降;受东莞排放污染影响,东江广州河段两岸污染隐患加重;佛山污水经过广州西航道支流花地河流入珠江,使该地区的水长期发黑发臭,也使得该航道污染日益严重。
其次,生活污水处理未达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进度和处理率还远远达不到环保城市的要求。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珠江,对珠江广州河段造成严重有机污染。
再次,农药污染饮用水源。农业面源污染对谁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如农用化肥量的逐年增加,其流失到水体的氮属以万吨计;农药滥用,使农药在水体中长期积累,对饮用水源造成污染;溪流河两岸的禽畜养殖业尚未杜绝。
3.噪音污染
噪声污染跟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音不但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严重的更会对人们精神造成损伤,导致失眠、血压升高、精神萎靡等问题。
身边环境的噪音主要来自交通而且以公交车、大货车为甚,人在晚间睡眠时受到噪音干扰较为严重,当身边的噪音严重影响生活、休息时,多数人又感到无可奈何,而不是打电话到环保部门投诉;很多人对现在身处环境噪音不太满意,有人认为在发动机上安装消音器会更好。
4.固体废物污染
固体废物的种类繁多,概括起来有生活垃圾 工业废物和医疗废物等。生活垃圾是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广 州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产量也随之增加 ,据统计6 0年代 日产仅为400多t,80年代1172多t,90年代增2772多t,到1993年日产量已达到4200t,且每年 以 1 0 % 左右的速度递增 ,全市 人均产量为 06 6kg 人 /日由于垃圾收集点和装运点的管理不善 ,既不分时间 ,又不分物类收集 ,故往往引起恶臭、扬灰、污水 和噪声等给市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由于垃圾量 日增 ,填埋场容量吃紧 ,建设和填埋未严格按卫生要求进行,对填埋场附近的空气、溪流、鱼塘和农田造成污染。工业固体废物 ,主要包括煤石渣、冶金炉渣、燃料渣、化工废渣、选矿的尾矿渣等。广州市城区 由于工厂数目多,故工业废物污染也相当严重 ,特别是天河区、黄埔区和海珠区的危险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为突出。据报道,1993年广州市的工业废物产量为 3 4 6 万 t 其中粉煤灰占有很大 比例,虽然可以再 利用 ,但目前的综合利用率只有43%。
医疗 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外科疾病患处换 卜的各种敷料 一次性使用的器械和废安瓶 等。广州市 医疗 固体废物污染的后果 严重 ,现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含部队)有 2 3 23 问 ,区级 以上的有 13 9 间。日产医疗废物有5 9.6 9 t,且每年增长率为 5 % 左右。本来这些医疗废物应进行消毒处理才能排放或焚烧处理 ,但现在仅有 2 2 间医院备有专用小型焚烧炉 ,处理 能力只有 10 0 ~ 2 0 0kg/h。对于未被焚烧的医疗废物 ,虽注意利用 “来苏儿”对细菌病毒污染物进行消毒后投入生活垃圾中,但多数个体承包清理者则往往没有采取任何消毒灭菌措施就直接作生活垃圾运走 ,甚至有些医疗废物又被拾荒者当作可回收利用的废旧 物拾起,造成病菌传播污染 ,直接危害人群健康,这是值得注意。
5.生物群单调、生态功能脆弱
生物资源是自然界中所有可以通过繁殖、生长而自我更新并为人类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命物质,它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相应的生存环境。由于一些地方存在着只顾眼前利益,不计长远利益的心态,导致对大自然的无休止索取和掠夺式开发,造成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广州市区的植被被群落全是人工化类型,群落结构简单,种类较少。全市林地26.35公顷,森林覆盖率40.8,林份结构不尽合理,针叶林比重仍较大,生态功能脆弱。全市植物种类1651中,主要科目仅20多个,有事数字树种只有马尾松一种。动物资源更少,白云山基本没有兽类足迹,野生鸟类约10种,广州河段的前航道市区极度鱼虾绝迹,珍贵野生动物14种,野生植物13种。
6.农业资源锐减、农业环境污染严重
广州市城市建设需要占用了大量耕地,然而可供开垦的土地后备资源却极为短缺。据调查,全市土地资源相对较为充裕的白云、番禺、花都和从化市,均没有面积大于600亩集中连片的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以及面积大于300亩、可集中连片复垦的耕地后备资源。广州市属土地资源希缺型城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的需求量也急剧上升,虽然政府部门通过各种手段保护耕地,但由于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基本建设主要还是占用农用地。
不合理使用化肥和实惠导致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微量元素缺乏;氮污染明显。60、70年代工业“三废”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污染,通过食物链给人体造成的影响,至今在近郊人群中仍能检出。并且存在许多非法占用耕地的现象,让耕地受到更严重的破坏。
二.广州市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广州市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和多种层次的城市生态系统。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的优劣,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和环境等综合实力。广州作为南方名城,保护环境持续发展,既是现实的选择,又是长远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很大压力。因此 ,今后必须重视“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的战略防治对策。
(一)做好城市生态规划
由于广州市的城市布局不合理 ,是造成城市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 ,做好城市生态规划是整治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
城市生态规划是一项 自然生态保护和人工生态建设的系统工程。它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先导 ,合理控制土地开发强度 ,协调安排人口、能源、资源和建设布局 ,以避免一些国际大都市发展过程中所走的 “先污染 ,后治理”的弯路 ,所以我们应采取 “先规划 ,后建设”的模式。但广州市城市生态规 划不应受到现有市区行政边界的限制 ,而应考虑自然影响范围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影响范围,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规划和广州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 根据资源状况和环境承受能力提出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目标 ,确定土地开发规模、人口密度、产业布局和园林绿化等 ,把广州市区和花都、从化、增城、番禺 4个县级市作为一个整体 ,规划 3个生态功能区的布局。即 :以市区流溪河 以南 ,后航道以北规划为人工生态为主的生态功能区;以新华、街口、荔城和市桥刁镇 围的城镇群为中心的城乡一体区域,规划为人工生态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生态功能区;以花都市北部、从化市温泉镇及 以北区域、增城市北部的森林、农业区 ,以及番禺市沿珠江至内伶仃洋 自然风景保护 区 ,规划为 自然生态为主的生态功能区。这样 ,通过城市生态规划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需要 ,又不会超过生态环境容许极限的要求。
(二)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管理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是指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 ,限制人类损害生态环境的活动。其核心问题是遵循城市生态规律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采取下列管理措施。
1.空气污染治理措施 1.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广州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必须从协调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对该地区各污染源所排放的各类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时空分布作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控制污染的最佳方案。
本地区工业生产区应设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工厂区与城市生活区之间,要有一定间隔距离,并植树造林、绿化、减轻污染危害。对已有污染重,资源浪费,治理无望的企业要实行关、停、并、转、迁等措施。
1.2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
广州市的能源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煤炭占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73%,在煤炭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以及悬浮颗粒等污染物。因此,如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首先必须从改善能源结构入手,例如使用天然气及二次能源,如煤气、液化石油气、电等,还应重视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所谓清洁能源的利用。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对此,当前应首先推广型煤及洗选煤的生产和使用,以降低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1.3区域集中供热
积极发展区域性集中供暧供热,设立规模较大的热电厂和供热站,用以代替千家万户的炉灶,是消除烟尘的有效措施。这样还具有以下各项效益:①提高热能利用率;②便于采用高效率的除尘器;③采用高烟囱排放;④减少燃料的运输量。1.4植树选林、绿化环境
绿化造林是大气污染防治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植物有吸收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植物是空气的天然过滤器。茂密的丛林能够降低风速,使气流挟带的大颗粒灰尘下降。树叶表面粗糙不平,多绒毛,某些树种的树叶还分泌粘液,能吸附大量飘尘。蒙尘的树叶经雨水淋洗后,又能够恢复吸附、阻拦尘埃的作用,使空气得到净化。
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因而树林有调节空气成分的功能,一般1公顷的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能够消耗约1t的二氧化碳,释放出0.75t的氧气。以成年人考虑,每天需吸入0.75kg的氧气,排出0.9kg的二氧化碳,这样,每人平均有10m2面积的森林,就能够得到充足的氧气。
2.水环境治理措施
2.1拓展城市空间,调整产业布局
从自然、社会、经济特点出发,顺应人口增长及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广州城市的西调、东移、南拓、北延,疏解城市总体环境压力。西调是对旧城区进行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人口和产业的疏 解,重点发展三产;东移是以广州 世纪中央商务区的建设拉动城市重心向东拓展,将旧城区的传统产业向黄埔 新塘 三江一线集中迁移,集中发展传统支柱工业;南拓是将城市用地向南拓展,建设新的商务居住中心,并在番禺南部发展与港口区相配套的运输量大、轻度污染或无污染的工业;北延是发展“机场带动区”和物流、客流中心,着重发展三产。规划应强调居民进居住小区,工业进开发园区,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集中控制创造条件。2.2优化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传统工业的改造升级,逐步挤压能耗高、物耗高、环境污染重的工业企业在广州的发展空间。鼓励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的技术和管理,实现节能节水、降耗减污。2.3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
建设好城市备用水源,坚决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严禁直接向珠江等流域排放超标的工业污水。饮水直接影响到群众的健康发展,一个发展全面的城市是不会让群众没水喝甚至不会喝脏水,这些直接影响群众对城市态度的因素,更应该加强维护。
3.噪音污染治理措施
3.1进一步完善噪声污染控制标准和规范
根据环境保护部新的技术规范要求完成《广州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修订,并及时发布。完成广州市中心城区交通噪声地图绘制工作,对中心城区典型道路两侧区域噪声进行监测评估,奠定我市噪声信息化管理的基础。3.2加强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整治
狠抓路桥、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噪声污染防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广州市噪声污染防治规定》,严格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审批;在先有道路、桥,后有建筑物的噪声敏感区域,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推进道路、桥隔声屏(窗)建设.。进一步加强公交营运的噪声污染治理。督促公交企业严格执行《广州市公共汽车电车车辆营运技术管理规定》,规范车辆运行和使用报站器,按期对车辆噪声控制设备进行检查维护,淘汰更新噪声超标严重的公交车辆;开展推广应用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公交车辆示范工作,示范推广360台新能源公交车辆。
3.3有效监管建筑施工、娱乐餐饮服务业等社会生活噪声
3.3.1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关于严格控制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通知》,加强对建筑施工工地现场和夜间施工监管,落实责任人负责制度,定期开展执法检查,依法查处工地超时施工行为,减少噪声污染扰民; 3.3.2加大对工业企业、娱乐、饮食业户噪声污染监管执法力度,督促企业加强噪声治理,依法查处噪声超标行为,及时处理噪声扰民投诉,重点整治17家工业、娱乐、餐饮企业噪声污染
3.3.3认真完善社会生活噪声控制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对商铺、公园等噪声源的监管,加强巡查执法力度,及时处理噪声污染投诉,依法查处噪声超标排放行为。
4.对于生态环境,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
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兵种,重点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优先保护天然植被,坚持因地制宜,重视自然恢复,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天然草原植被恢复、退耕还林的生态治理工程。发展适应抗灾要求的避灾经济,加强生态功能不湖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打造一个生态花园城市,城市绿化系统是城市之肺,担负着城市空气生态循环的氧化碳和氧气源的巨大作用。是城市保障人类吐故纳新的空气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一座花城,能快速便捷的提高城市形象,对于城市发展百利而无一害。
5.土地环境保护,应该以防治突然污染为重点,坚强农村环境保护。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防治农用薄膜对耕地的污染,加大规模化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广州寸土寸金,但是要合理利用使用耕地,防治土地污染把污染源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严厉禁止非法开发耕地,严禁在耕地周围建设有污染源的工厂,防治食物受染。加强政策优惠,鼓励农民耕种,宣传耕地保护知识,合理利用耕地。
结语:广州市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和多种层次的城市生态系统。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由于着重注意它的经济功能 ,忽视了它的环境功能 ,因而产生了上述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提高广州的生活水平,经济并不是唯一标准。广州作为南方名城,保护环境持续发展,既是现实的选择,又是长远发展的需要。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是人类历史的宝贵经验;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是相互促进发展、相互扶持发展的良性循环;只有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持地球的青春活力,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泉.广州市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J].生态科学,1995, 2.夏育民,黄志刚,何榕友.广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环境保护目标与若干环境问题的对策[J].广州环境科学,1994 3.李健龙,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82~386 4.唐亮,左玉辉.广州市城市水污染控制方案[J].给水排水, 2002.28(11)5.嗨嗨呵哈.广州市资源与环境[ 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8689c67501f69e3143329497.html
第二篇: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
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城市环境的恶化不仅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影响到人们生活的质量和安全。现在城市坏境问题主要包括大气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和水污染。主要是因为法律不健全、政府监管不到位、人们环保意识差等,只有不断健全法律,采用经济和政府干预手段,综合治理,才能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宜居,人们生活的更幸福。
关键字:污染 原因 措施 治理
1.城市环境的现状与原因。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我们不断向四个现代化迈进的同时,城市环境问题正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着,大气污染,垃圾污染,水污染等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我国、煤气燃烧污染、工业废气、工地扬尘、机动车尾气已成为主要大气污染源。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超标、建筑工地噪声、第三产业的餐饮、菜场、商店、文化娱乐场所产生的噪声、城市工业噪声污染干扰市民的正常生活。城市固体垃圾的增加速度远远大于环境的承载净化能力,垃圾的堆积大量侵占这土地。工业废水的超标排放和大量生活废水未经处理就排进了河流,出现了水体富营养化,引发了各种疾病,严重污染了地下水。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
2.1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治理方法主要是: 2.1.1 减少煤炭的燃烧。
建设清洁型供热工程,如燃气热电厂,开展企业余热的综合利用,通过燃气,煤层气等清洁能源的利用替代常年运行燃煤锅炉拆除分散采暖锅炉,冬季减少煤炭燃烧。
2.1.2 工业合理布局.工厂不宜过分集中,以减少一个地区内污染物的排放量。另外,工业园区的企业要合理布局,通过建设循环经济,加大对废气的综合利用,减少废气排放量。
2.1.3减少交通废气的污染.减少汽车废气污染,关键在于改进发动机的燃烧设计和提高汽油的燃烧质量,使油得到充分的燃烧,从而减少有害废气。加大石油提炼研发力度,在全国范围内逐步供应国四标准的汽油,淘汰国三标准的气油,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及燃料替代型车,在公交、环卫等行业以及政府机关率先使用,鼓励个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
2.1.4 绿化造林,增大绿地覆盖率.茂密的林丛能降低风速,使空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下降。树叶表面粗糙不平,有的有绒毛,有的能分泌粘液和油脂,因此能吸附大量飘尘。蒙尘的叶子经雨水冲洗后,能继续吸附飘尘。如此往复拦阻和吸附尘埃,能使空气得到净化。
2.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污水处理主要分为生活污水的治理和工业污水治理。生活污水主要的污染物是有机物,工业污水主要的污染物则比较复杂。分为很多种,不同的工业污染物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水污染。根据各个城市水污染的严重程度,城市规划应该采用下列措施进行: 2.1 提倡节约用水,鼓励城市居民重复利用废水。并把不能在用的废水经过简单处理后在倒入排水管道。
2.2 划分区域用水,对于城市的每个重点区域都建设废水处理厂,利用各种自然净化手段,对污水进行处理,采用新的科技和方法将水净化,不能让污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中。
3.噪声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噪音控制在技术上虽然现在已经成熟,但由于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规模很大,要采取噪音控制的企业和场所为数甚多,因此在防止噪音问题上,必须从技术、经济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权衡。在控制室外、设计室、车间或职工长期工作的地方,噪音的强度要低,城市规划的时候可以分别采用隔声、吸声、减振、消声等技术进行治理,减少噪声污染。在库房或少有人去车间或空旷地方,城市规划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放松要求,即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减少城市噪声。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垃圾填埋和垃圾焚烧。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正处于稳步推进阶段,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填埋场污染、加强填埋气体回收利用。垃圾焚烧处理主要适合于可燃垃圾,鼓励企业建设垃圾焚烧电厂,变废为宝,对于土地资源非常宝贵的东部沿海城市,焚烧处理会逐步发展成为这一地区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手段。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5.1完善健全法律,使法律全面合理
有关部门要对我国现有环境法律进行科学系统评估,明确需要完善的法律;环境立法应以根据实际情况,求真务实。努力解决现行法律的空白,制定一系列保护环境的,切实保护坏境。
5.2 明确环境侵权责任,加惩罚力度
相关部门要制定《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办法》等法律,加大对环境侵权的处分力度。加大政府宏观调控政策
6.1 运用法律手段使企业落实排污责任。
严格执行制定的城市排污标准,向排污企业征收排污费,落实“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应采取排污即收费和超标加重收费相结合的收费制度。
6.2 运用税收政策进行调控。
国家通过增税或减税来防治环境污染,污染严重的企业承担较高的税率,对特别污染企业加征特别污染税。对环境污染治理好的企业,减免一部分税。通过税收这个经济杠杆达到治污防污的目的。
6.3 运用信贷措施进行调节。当企业污染治理的好,对环境没有污染,在申请无污染项目时,可向银行申请低息贷款。而对污染严重企业,不接受贷款申请或提高贷款利率。
三
结语
城市环境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城市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标志城市社会文明的象征。对于实际的城市环境问题,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对城市污染中的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固体污染、噪音污染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与解决。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l】阚海东.黄薇.陈秉衡.中国城市大气污染和健康影响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J】.环境与健康展望,2008,(3).
【2】城市水污染治理任重道远需因地制宜【N】.中国环境报.2008—07—29. 【3】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48.【4】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第三篇:教师职业道德问题与解决措施
教师职业道德问题与解决措施
当前教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是,由于当今社会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在少数教师身上出现了一些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的不正之风。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忽视自我修养的提高。二是不尊重学生人格的现象普遍存在。三是变相体罚和体罚时有发生。四是“只图安逸,不思进取,物欲熏心。
出现上述师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管理工作者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上还存在“几轻几重”的情况:
一是在教师培训中,重业务培训,轻师德培训。从历年的教师培训来看,我们主要重视对教师的业务培训、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忽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和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考核在过去还只是限于对学校的考核和评论,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考核标准。
二是学校在考察引进教师工作中,重教学能力和水平的考察,轻师德情况的了解。
三是导向奖励中,重教学工作奖励,轻职业道德奖励。从 现行奖励机制看,学校重视对合格率、优生率等量化教师教学成绩的表彰奖励。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所做的转变后进生等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被分数所掩盖。学校忽略了师德水平和教学成绩之间的必然联系,教学成绩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衡量教师工作的重要标尺。这样的激励机制导致“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难以 落到实处。
四是教育教学研究中,重学科教学研究,轻师德方面的研究。从当前情况看,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的研究课题相比,数量是非常少的。据了解,我县几乎每所小学都有自己的科研课题,但是多数是关于教学方面的研究,德育工作、师德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开展得很少。
五是学校管理工作中,重视教学管理,轻视师德管理。部 分学校领导在学校管理中,重教学质量的管理与提高,轻师德建设的加强。在领导班子议事中,教学专题研究得多,师德建设专题研究得少。不少学校是平常对师德教育不抓,上级号召时抓一抓,出现严重体罚、变相体罚等问题时才重点抓。很多学校没有形成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抓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
学 校作为培养祖国未来主人的主体,落实“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就是要切实做到“以德治校”,搞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工作。教师作为学生品德养成的主要指导者,教师的道德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水平的发展。因此,狠抓师德建设,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是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高的十分重要的一环。
要“建设一支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素质精、基本功扎实的教师队伍”需采取了以下对策和措施:
(一)以德治师,加强教育。一 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提高师德水平的关键在于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并组织开展《未成 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知识竞赛,使教师知法、懂法。
二是召开了“师德师风”自查自纠民主生活会,梳理了本校在师德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制定了整改措施,要求班子成员和教师在思想上克服“学校教育软弱论”的倾向,树立“在影响学生成长诸因素中,学校教育占有主导地位”的信心。
三是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过程管理。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工作作风教育,开展“树典型、铸师魄”系列活动,把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上,做到经常地开展师德教育,并对师德建设实行动态管理,持之以恒。
(二)建立机制,严格考核。
一是将师德建设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作为一级工作目标,成立强有力的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作为学校第一责任人对师德建设负总责,制定加强师德建设和考核的若干规定。
二 是学校对班子成员、教师个人考核,严格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学校若发生一起或多起在校内有重大影响的师德事件,经核实属校方负主要责任的,校长和分管领导考核为不合格。学校把师德测评结果作为对教师进行奖惩、聘任以及教师评优评先、职务晋升、工资晋升等的重要依据,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
三是对于在考核中出现问题的班子成员和教师个人均严格限期要求整改,并将处理结果和整改意见交学校党支部备案。
(三)加强监督,依法治教。
学 校在加强考核的同时,重视对师德建设的监督。一是学校设立“师德师风意见箱”,开展“学校开放日”活动,家长可以整天随堂听课,将师德情况置于学生、家长、社会的监督之下。二是在校外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对学校的师德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可以直接向学校或县教育局检举揭发。三是学校领导经常定期或不定 期地深入学生、家长之中了解师德建设情况。四是深化校务公开,在校务公开栏中,将师德建设情况作为校务公开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些有效的制度监督、舆论监督,进一步提高学校和教师加强师德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树立典型,评选先进。
学校将师德建设做到“三个结合”,即与巩固县级“文明单位”、“平安校园”创建成果相结合,与领导带头、做好表率相结合,与教师的考核、评优评先相结合。学校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共产党员起好带头作用,要求全体教师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站在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高度,在思想上牢固树立“面向每一个学生”、“厚爱每一个后进生”的观念,树立“转变一个后进生和培养一个优生同样光荣、同等重要”的思想。
第四篇: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与解决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学习不够深入。没有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仅仅停留在了解一些条例、规定的部分章节、条款上,没有结合自身工作生活和学习实际,进行认真思考,深入剖析,真正理解的政治理论更少。学习上存在畏难情绪,真正投入学习的时间不多,有时比较懒惰,做不到挤时间学习。虽然学了些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但浮于表面的多,工作中,我深切地感受到,由于理论知识不够丰富,经常会感到工作思路不是很清晰,材料难写,业务工作方向不是很明确。二是求真务实的精神不够。工作中偏重于看得见的重点工作,主要事情。有时认为“想到”就是“做到”,计划措施虽然周密,一抓到底却不经常,存在追求形式,不重实效问题。接到工作任务,有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尽快完成,而不是怎样做到最好,特别是任务多、压力大的时候更是如此。存在着应付以求过关的想法,影响了工作效果,没有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三是欠缺创新意识。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局限于上级布置什么做什么,有时产生的新想法也只是停留于心动而无行动的状态。不敢打破原有框框,求稳怕难,碰到新情况、新问题凭经验考虑问题多。对一些时间短、任务紧、要求高的工作往往存在优质时达不到高效,高效中难以达到优质。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对照“三严三实”要求,深刻反思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管是被动适应,还是随波逐流,都是主观上出了问题。
1、从学习上讲,忽视了理论学习,放松了主观世界的自我改造。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先进性来自于不断地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只有不断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才能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升自身的党性修养。由于放松了学习,自觉不自觉淡化了“三观”教育,忽视了主观世界的改造,导致工作满足于现状,创新意识不强,缺少应有的进取精神,从而产生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2、从党性上讲,主要是宗旨意识有所淡薄,群众观念弱化。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是衡量一位党员干部行为准则的最高标准。作为一名在机关工作的党员,只有把自己工作融进到为群众服务中,才能实现其本身价值。但错误以为人事编制工作难以为群众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对群众比较关注的问题总以为是领导斟酌的事,产生了事不关己、免谈为好的错误思想。对群众疾苦了解不多,反映甚少。究其根源,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了,在思想深处没有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3、从工作上讲,主要是缺乏主动性和勇于创新的胆识。错误地以为,人事编制工作多是条框内的工作,只要循序渐进,按照上级要求处理好平常事务就完事大吉,不需要创新。基于这种想法,不知不觉地产生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因此学习放松了、工作松劲了、标准下降了,只求一知半解、未能精益求精,工作的主动性、创新意识有了差距。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改进措施通过对照检查,自我剖析,使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也更增强了我改进不足、提高修养的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从以下几方面改进和提高。
1、要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摆在自身建设的首要位置,重点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和省市重要会议精神,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最新理论,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以理论上的清醒,促进政治上的坚定。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时刻提醒自己,严把思想关口,认真践行“三严三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宗旨意识,树立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需要、群众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党的事业第一、人民的利益第一。要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努力做到善于克服消极思维、模糊认识所造成的各种束缚,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积极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脚踏实地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3、要进一步务实创新,增强工作实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现学习方式、工作理念、工作手段和工作机制的创新,最终达到工作成效的不断提高。要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经验,提出新思路、新方案,拿出新举措,开创工作新局面。始终围绕12的中心工作,贯彻落实上级党政各项决策和部署,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
第五篇:浅谈城市环境问题
浅谈城市环境问题
摘要:城市环境问题越来越困扰着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我们的所作所为正侵害着城市的环境,污染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本文从城市环境污染的成因、受污染的方面即在城市规划中解决的办法三个方面着手,试图探讨城市污染与未来的环境规划的问题,希望能找到一个有效地解决办法,改善我们生存的环境,净化我们的家园。
关键词:城市环境污染
城市环境规划
正文:从小就生活在城市中,在充分感受到城市生活的各种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忍受城市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污浊的空气与越来越灰蒙蒙的天空,几乎无时无刻不充斥在耳边的噪音,极度炎热的夏天似乎越开越暖和的冬天……城市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中心,随着经济活动和人口的高度密集,它面临着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我们从城市里拿走了太多以至于忘记了我们至少还应该做点什么,去保护这承载着千万人生活的城市。尤其是中国的城市,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数量越来越多,城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城市快速的发展也引来了城市环境的迅速恶化。城市过度的扩张已经引起了城市很多居住环境的不良反应。饮用水水源水质超标、垃圾围城、机动车污染、扬尘污染、油污染、废热废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随之出现,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物排放和噪音污染是城市的主要污染来源。这已经威胁到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发展规划,因此解决城市中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城市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问题之一。
一、首先,探讨一下城市环境污染的成因。
(一)在城市中,人口与经济都是高速发展,导致城市环境面临较大的压力。同时,各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城市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带来更多的对原料的需求,同时就会产生大量的废物排放。越来越加速的城市化又会使大量人口聚集到城市,衍生出大量的物质需求,相应的,也就会排出更多的废弃物。
(二)我国的产业属于重型化,钢铁、金属等重工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而这些产业对电力等能源的需求又导致煤炭、火电等产业污染排放的规模化扩大。
(三)城市在建设布局当中的不合理,缺乏内部的功能分工,城市周围的居民区附近可能就存在着污染型企业。然而就算这些企业向外迁移,如果只是平行移动,没有带来技术改造和升级,将会造成污染的平面移动。
(四)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造成新的污染形态。由于城市在空间上的扩展,城市的地域面积越来越大,使人员在空间往来的在途时间拉长,造成交通运输工具尾气排放量的增加。与此同时,私人汽车的拥有量也不断增加,私家车的过快速增长带来的不仅是交通上的拥堵,同时会产生更多的汽车尾气。汽车污染对城市的影响正在增大。
(五)中国的城市发展又有自身的特殊性。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对资源的要求与环境的压力相对较大。中国石油不足,不得不更多地依赖煤炭发电,增加了废气废渣等的排放,污染了环境。不仅如此,我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也易造成城市污染严重。如北方面临沙漠或者沙化土地,易造成更加严重的复合性污染;此外降雨较少,河流流量较小,城市污染稀释和自净能力弱。南方的丘陵地形,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消散。西部地区城市的绿地面积相对较少,不能有效地吸收污染物。这些不利的地理环境条件都会加剧城市污染。二.城市环境建设需要强调以人为本
城市的发展是由人的基本需要所推动。但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就是人们的动机和效果发生错位,城市环境与人的需要往往处于冲突和矛盾状态之中。城市环境的变化不能满足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的发展,偏离人的需要轨道。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设计和建设城市的出发点和理念一直是经济效益至上,而没有充分考虑到人的基本需要。从对世界城市化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状况的认真检察中使我们深切感到:城市环境与人的基本需要必须同步发展。现代城市环境在为人带来舒适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心理的压力和紧张,往往是弊大于利的,比如住宅分布的不合理也对人产生负面影响,传统的住宅大多分布于公路两旁,主要是从交通方便角度考虑,但是从对人的影响来看,其结论是弊大于利,除了噪音,空气污染对对人有严重影响之外,还因远离绿地等自然环境,使人无法缓解由于工作紧张而造成的精神压力。此外,住宅紧邻公路,必然缺少室外活动场所。
人类健康的生存环境不仅要有物质的而且也要有精神的,而现代城市环境导致人们普遍有“心理疲劳症”,其原因是受过度的信息刺激。值得注意的是媒体宣传渠道的多元化和宣传方式的公开化,给人们的求知,生活和娱乐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不少负面影响。随着一些不健康的报刊和录相制品的出现,城市环境中存在着一种看不见的“精神污染”源,它对人的危害绝不低于物质污染。
要使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就应以人为基本出发点,服务于人,造福于人,建设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增进人类健康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与城市环境共生。
三、城市环境建设的人文关怀构想
为实现人与环境协调发展,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最为关键,不公要强调视觉美化,更要注重生态效益。城市环境建设是为人类服务的应建设舒适,美观,有益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有益于人类健康为宗旨。但在实际城市环境建设中,人们更多地注重了美化城市,忽视了生态效益,忽视了人与环境的共生,城市环境建设应以人为本,强调人文关怀。
1、根治城市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包括汽车尾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视觉污染等,对汽车尾气排放问题,首先,对在用机动车严格报废制度,禁止到期机动车改头换面继续使用,增强在用机动车年检,季检中环境指标的监测和管理,并加强日常抽检力度;保证机动车尾气达标率的实现;应通过加强维修和保养,合在用车达到尾气排泄标准。其次,对于新生产的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应严格执行国家不同情况下,不同污染物的排泄指标,完善监测,监督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单车技术水平最后积极报导,推广使用高标号汽油,无铅汽油,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等少污染燃料。在污水排放系统中加强中水回用技术设备,污水处理药剂材料等,开发研制废水资源化设备。
2、美化城市环境,加强城市绿地建设城市绿化要兼顾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主体绿化以乔木,灌木为主,不仅给城市居民视觉美的享受,绿化对城市环境也起到了防风,涵养水源,减少噪音的作用,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小区
人的大部分时间是要在居住区内渡过的,因此在社区内要不公美化居住环境,应建立一些休闲广场,娱乐场所,体育锻炼设施,这是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方面。
4、加强城市交通系统及城市管网系统建设
为促进城市环境系统有序发展,建立短距离,高效率的系统,节省时间与资源,使人类生产生活更方便,更快捷。
5、改善住宅建设结构与设计
城市的住宅环境不公要保护人体器官不受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还应当保证住宅中人体所必需的温度,湿度,空气成分,并有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此外,特别是室内装饰材料要无毒无害。
6、应用信息技术加强城市环境监测,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在加强城市有形环境建设的同时注意无形环境的保护与利用,注重协调统一性,最重要的就是兼顾长远与注重当前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构建优美的城市环境,促进人类的健康水平提高,构建一个社会关怀体系,加强人类健康的监护。
四、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天气质量严重恶化:首先就是工业化带来的污染问题。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这些高速发展的代价就是让空气中多了很多污染物。化石燃料大量使用,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多环芳烃、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后,致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严重的会让整个城市都被烟雾包围起来,让城市的居民被迫呼吸着受到污染的空气。再也看不到曾经的蓝天白云。且大气中的硫化物、氮氧化物在下雨的时候,随着雨水降临到地面,形成酸雨,腐蚀到城市的生态环境,加剧建筑物、铁路、桥梁的腐蚀与破损,破坏地表土壤的平衡,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而由大气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以及造成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其次是前文已经提到过的汽车尾气污染,不断爆炸式增长的私家车数量同样是大气环境污染的污染源之一,甚至在城市重要显得更为明显。同时,生活中的各种喷雾剂,如各种空气清新剂、杀虫剂,这些化学制品增加了空气中原来没有的成分,也会造成空气的污染。
(二)水体污染问题突出: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破环。能够使用的水资源会越来越少,我国现在许多城市已经出现了供水危机。像西安本来就是一个缺水的城市,对周围水体的污染与过度的开采地下水使情况雪上加霜,只能尽可能的去从周围自然水体中寻找城市的生活用水。可是怎样想办法保护已有的水源,减少对它们的污染,达到循环利用的状态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三).固体废物泛滥成灾、垃圾围城现象严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和工业废渣。这些垃圾就堆放在我们周围,包裹着我们的城市,我们就好像坐在一个日益增长的垃圾山上一样。那些固体废物此时可能是垃圾,但对另些用户或者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废物可能成为有用的甚至是必要的原料。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正是利用这一特点,力求使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对那些不可避免地产生和无法利用的固体废物需要进行处理处置。就那生活垃圾来说,我们城市的居民每天每天都制造着大量的垃圾,产品的包装袋,吃剩下的果皮、剩饭剩菜,用旧的电池电器等等。这些垃圾统统被我们扔到了一起,其实它们今后应该有完全不同的命运,可是现在我国的城市很少能做到垃圾分类,让他们物尽其用,想要达到发达国家如日本那样全民普及的进行垃圾分类,还是有一段漫长的过程要走的。
(四)噪声扰民现象普遍存在:随着我国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辆数目正在迅速增加,使得交通噪声成为城市的主要噪声源。不仅是马路上,连居住区内、校园内都随时能听见汽车的噪音,这种噪音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变得无孔不入。而工业、建筑噪声的声级一般较高、强度较大,工业噪声对工人及周围居民的影响也比较大。建筑噪声多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因此严重影响居民的休息与生活。特别容易在夜间人们需要休息的时候还在施工,影响更加恶劣,社会噪声虽然声级不高,但与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使人不能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休息,影响了人的身心健康。噪音的恶性刺激,严重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并会导致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和恶心、欲吐、胃痛、腹胀、食欲呆滞等消化道症状。噪音如影随形,让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已经无处可逃时时刻刻纷扰着身心。
五、城市环境为题的解决途径
针对这些污染城市环境的源头,我们该如何解决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城市规划中采取环境保护的措施来改善我们的城市环境。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作为城市的居民的我们不能够因为需要享受当前的高科技带给我们的各种生活,而忘却了给子孙后代带来幸福的绿色天地。城市建设已经将城市的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规划之一。
(一)首先要形成可持续性城市设计的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指导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要结合中国自身的特点,在城市规划中增加环境治理的内容,在城市建设中充分考虑环境专家与市民的意见,在城市管理中强化环境的约束力,真正将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落实下去。
(二)再是要重视建设紧凑型城市。要注重设计紧凑型社区与建筑,充分减少闲置空间。尽量利用城区现有的设施,做到物尽其用。减少大户型面积的住宅以节约土地,在有限的土地内使更多的居民都能得到住房。配套建设社区的公共设施与服务设施,减少市民的交通运输需求。这倒更像是柯布西耶的城市集中主义观念,尽量利用高层建筑与立体的快速交通,是城市在人口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安静卫生的环境。
(三)严格环境准入标准,加强环境质量监管。在城市产业建设前,应加强环境准入审核或核准,提高产业的环境质量。绝对不能先污染后处理,造成的损失比得到的效益还要大。在运转过程中,不排除采用行政手段,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关停并转,同时,用引导、鼓励的方式,促使企业建设能够运用现今的设备实现节能减排。
(四)多种植植被,是城市真的成为绿色的。在北方地区,可以通过进一步恢复植被、减少裸露地的面积,减少灰尘进入城市,减轻城市的污染。而南方的城市周围如果能够密植林木,便可以吸收城市污染,减少污染造成的损失。城市内部在功能分区时,如果能够将工业区与居民区做适当区隔,并且在其间建立防护林带,对于抑制城市尤其是城市工业对居民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五)更加注重发展公共交通,适度限制私人汽车。要通过政策和法律手段,鼓励发展公共交通,对私人汽车加以制度限制,通过征收税等方式,提高私人汽车的运行成本,通过减少汽车数量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像北京就出台了好多限制私家车上路的限制,不管效果是否能奏效,至少在主观上是为了缓解交通拥堵的同时改善了大气环境。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我们生存的家园。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城市的环境。切实解决引起城市环境污染的问题,努力创造出一个适合人生活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