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A公司为例浅析中小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A公司为例浅析中小企业员工培训 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竞争逐渐表现为人力资源的竞争,企业增强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员工培训,企业必须不断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使其知识技能水平与市场发展新动态保持同步。但我国很多企业员工培训效果不佳,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A公司为例,分析A公司员工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对策,为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改进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小企业;培训问题;对策
一、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意义及A公司员工培训现状
1、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在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及其影响逐年加深,中小企业相比大型企业具有更好的灵活性,能较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使得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但中小企业在物力、财力等方面与大型企业相比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在竞争中常常处于劣势,同时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
人力资源作为最具创造力的资源,对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企业间的竞争已逐渐演变为人才的竞争。但中小企业在人才引进方面先天不足,他们很难直接寻找到最适合企业的员工,作为一种替代方案,中小企业可能会接受有潜力的人作为次优选项进入企业,并通过必要的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各方面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改进员工的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然而中小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以至于企业引进的人才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2、A公司员工培训现状
A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光电探测与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中小企业,现有员工100人,具有芯片制造、电路设计、后部封装、系统装调及例行试验等全套设备及生产线。因为A公司产品研发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的特性,A公司必须保持一支稳定的高技术研发团队和高技能技术工人队伍。虽然A公司经过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技术经验,但由于A公司缺乏合理的培训体系,随着人员的流失,这些技术经验没有得到很好地传承。A公司目前的员工培训比较单一,多以内部培训为主。每年初培训专员综合各部门领导意见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时组织员工到会议室,由公司资深专家以课堂学习的方式讲授经验和教授技能,教授完成后由参加学习的员工填写一份培训记录,培训就算完成。
二、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培训正确的认识
1.1、中小企业短视的培训观念
A公司的老板缺乏对培训长期的战略眼光,对培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很多时候,只要他听说某某公司因为做了什么培训,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他就会让人力资源部也组织一次那样的培训,短期内如果培训效果不明显,就又会对该培训产生怀疑,接着又取消该培训。当企业遇到问题时,A公司的老板就会要求人力资源部通过组织培训来解决问题,没有认真分析公司的问题能否通过培训解决。
中小企业经营者往往不能从企业战略的角度来看待员工培训,过分强调短期收益,使得企业员工培训缺乏长期、系统的战略支持。这样员工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员工培训无法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联系起来,以至于将培训变成一种盲目的应急式工作。
1.2、中小企业培训投入不足
A公司的培训基本是内部培训,老板不愿意为培训多花一分钱,在培训上力求“不花钱,办好事”,所以A公司基本不会让员工参加外部培训。老板对培训考核优秀的员工没有过任何奖励,对内部培训老师也没有给过任何费用。员工参与培训不积极,培训老师讲课也不积极,如此恶性循环导致A公司的培训执行异常困难。
中小企业经营者常常视员工培训为多余的成本,对培训投入不够。中小企业因为自身人员流动性强的特点,没有大企业那样对人才的吸
引力,难以给员工职业安全感,所以较难从外部招聘到高素质人才。不少中小企业经营者出于对员工忠诚度的怀疑,只愿意招揽工作经验丰富的成熟员工,不重视年轻力量的培养,不愿意在培养人才上投资,不愿多给员工培训。
2、缺乏全面的培训需求分析
A公司的管理层对员工培训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培训什么,怎么培训,培训哪些人都是管理层的主观判断,没有做过系统全面的培训需求分析,随意性很大,所以制定的培训计划跟企业不匹配。很多中小企业根本不了解员工真正缺乏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也不了解培训对员工以后的工作有哪些帮助,所以培训难以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也达不到预期的结果。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工作的基础,如果做的不好就会导致管理人员对企业现状缺乏全面的认识,使培训工作难以形成有效的系统,就将导致培训人员选择不明确、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内容不具针对性、培训方法选择错误等系统性问题。
3、培训方式单一
例如,A公司的培训人员在具体实施培训时往往不是根据具体的培训内容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而是采取最简单、最直接的课堂学习,仅是简单的把人员集中到会议室,找一个阅历较深的管理人员或者熟练技工给大家分享一下经验,再简单做下培训记录,培训就算完成了。
中小企业的培训执行时常常采取这种填鸭式的传统培训方式,使员工感到厌烦,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忽视运用多样化的培训手段,培训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不注重调动受训者的积极性,没有从成人学习的特点和企业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这都是企业培训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4、轻视培训评估及培训激励
例如,A公司培训结束后仅有一个口头的采访,询问员工对培训是否满意,也不深究员工不满意的原因。培训做完后,培训记录立即存档,完全没有培训评估、跟踪反馈的环节。对于培训后表现优秀的员工也没有任何奖励措施。
目前,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对培训评估的投入不够、测评方法单
一、内容不全面,多数的评估仅仅对培训课程中所授予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考评,没有深入到受训员工的工作行为、态度的改变、工作效率的提高等方面。企业无法了解培训的最终效果,不利于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不便于开展更进一步的培训工
作。有很多中小企业虽然重视员工培训,为员工提供众多的培训机会,提高了员工的知识水平和工作绩效,但是缺少对应的激励措施,员工感觉不到培训的益处,这对培训工作是一个很大的阻碍。
三、强化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对策
结合A公司案例,分析中小企业在培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为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改进提出下列对策。1.培训与企业战略相结合
培训工作一定要从企业战略的高度考虑,从近期目标、中长期目标对公司的发展战略保障程度出发,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培训必须符合企业实际,能够解决企业可能遇到的问题,为企业发展服务。培训工作主要着眼于企业现实绩效改进或未来所需的人才储备。系统的培训规划要对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有清晰的认识,对各部门发展重点或某一层级发展计划有明确方向,对各岗位人员所需知识技能结构或岗位未来可预见的演变有合理预计,找出不足之处加以培训改善。2.加大培训的投入
中小企业应理解员工培训是一种投资手段,要把对培训的投入当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投资力度。不要为了一时节省成本而忽略员工培训。也许不组织员工培训可以省下部分资金,但员工在使用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的过程中,因操作不熟练造成的低效率、次品和废品,已经为培训的不得力付了钱,甚至更多。因为管理人员缺乏必要培训使他们对高效的管理技术陌生,决策技能不强,视野和判断狭隘,因此造成的错误决策,其损失远比组织员工培训要多得多。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企业应加大员工培训的投入,把钱用到实处。
3.做好全面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的首要工作,如果该项工作不规范、不细致,会导致培训计划难以制定,使培训工作难以成为完整的系统,影响整体培训工作的开展。培训需求分析应从企业层面、职位层面和个人层面进行分析,企业层的培训需求分析要通过对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自身资源、企业面临外部环境变化、企业人员计划、技术更新等因素的分析,准确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并确定具体培训内容;职务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要对某一职务的任职要求和业绩指标进行评价,由
此得出该职务现任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和所拥有的技能与员工实际掌握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之间的差距,根据差距制定培训计划;个人层面的分析根据不同员工的工作性质结合员工的知识技能明确培训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培训需求分析还需要结合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根据未来员工晋升所需知识和技能,有针对性的安排培训。中小企业在进行员工培训之前做好准确详实培训需求分析, 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员工需要培训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培训, 做到有的放矢能够提高培训的效率和效益。
4.选择科学的培训方式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培训方法和技术的革新成为员工培训的重点。企业在员工培训中不能千篇一律地采用课堂上课、填鸭式的学习方式,企业需要根据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目的的不同,结合培训方式的适用范围,充分地与培训师沟通,灵活地选择、确定培训方式。知识性强的课程宜采用集中授课、普通讲座、研讨、多媒体教学等形式,操作性强的培训应多采用模拟练习、师傅带徒弟等模式。根据现代人时间零散的特点,通过互联网络在线学习已成为很多中小企业培训时的优先选项,网络培训具有传统其他培训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没有培训地点限制,时间分配更自由,培训内容选择范围更广更丰富,能极大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5.全员参与、持续培训
员工培训需全员参加,通过培训来整合企业的人力资源,必须要使培训工作得到各方面各部门,尤其是普通员工的大力支持。企业培训部门要做好宣传工作,让企业经营者、管理者,乃至普通员工理解、信服和支持培训工作。全员参与是在保证员工适当休息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特点设计培训内容,努力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其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员工认可培训是他们提升自我的途径。只有在员工的思想上进行了疏导,才能让员工从根本上接受培训,积极参加培训。
中小企业还需认识到培训是一项长期投资,有的培训项目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有些培训则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反映到员工工作绩效或企业经济效益上来,尤其是管理人员和员工观念的培训更是如此。因此,要正确认识人员培训的长期性和培训性,抛弃那种急功近利的员
工培训态度,坚持员工培训的长期性和连续性。6.加强培训评估
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将帮助人力资源部门了解某一培训项目是否达到原定的目标和要求,分析受训员工的知识技术能力提高是否真正来自培训本身,考量培训的效益,找出培训的不足,归纳出经验与教训。企业可从四个方面来评估培训的效果,即学员反应、学习成果、工作行为和经营业绩。
反应层面的评估就是主要考察学员受训后的对培训内容、主题、教材、环境、后勤服务等的满意程度。学习层面的评估需了解受训者通过培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工作行为的评估需衡量受训者培训后在工作行为上的变化,它比上述反应和学习层次上的评估更复杂更难操作。在这一层次的评估中,首先对受训员工的行为是否发生了变化做出判断,然后分析这种变化是否因培训而来以及由培训导致的变化程度有多大。评估变量包括工作态度、行为的规范性、操作的熟练程度等。为了保证评估的准确性,一般是在受训员工返回工作岗位3-6个月后才进行。经营业绩的评估主要衡量公司经营状况的变化,即培训后带来的组织相关产出的变化。该项评估属于综合评价,具体可以通过事故率、产品合格率、产量、销售量、成本、利润、离职率等指标来进行测定。
7、完善员工培训激励
完善员工培训激励机制能调动全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有效预防优秀员工在接受培训后跳槽离开。中小企业需对参加培训并取得较好培训效果的员工给予各种形式的奖励。奖励的具体内容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比如:给通过培训,工作绩效明显改善的员工给予加薪;建立专项培训奖励基金,对员工在参加培训以及培训技术、技能应用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的奖励;在员工晋升时,优先考虑那些积极参加培训并取得成果的员工;评选学习明星、技术能手、创新能手等精神激励的形式。此外,还可以选派参加带有旅游性质的培训班、鼓励员工参加学历或学位培训并报销学费,外出考察等。所有这些办法都可以使员工在心理上、精神上产生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其进一步参加培训学习的热情。
四、结语
员工培训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其实质是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企业应真正重视起员工培训,目前中小企业员工培训还不容乐观,存在诸多的问题,所以中小企业一定要在现有培训基础上加以改进。从领导层开始至上而下肯定培训的重要性,从企业战略出发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科学的培训方法,加强培训评估,强调培训激励性,努力建立学习型企业,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让员工以较强的工作技能、认真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切实提升企业竞争力,达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文力 陈岳:《中国中小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中外企业家》,2009年第12期; 2.何伟,《中小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湖南职业技术学院报》,2006年9月,第6卷第3期; 3.刘丽君:《浅谈我国中小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现代交际》,2012年08期; 4.张梦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5.王丽静:《北京市中小企业培训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第11期。
第二篇: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有效的培训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文章分析了中小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问
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对策 .
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 “企业或事业唯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愈益提高,培训作为经营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而备受人们重视。但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情况则不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中小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管理者观念上存在误区
当前,我国 畎多数中小企业处于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过渡的阶段。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者仍把人当作是成本而不是资源来看待,认为培训是一项昂贵且得不偿失的活动,所以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者只用人而不育人。他们希望招来的员工马上就能为企业贡献而不愿在员工培训上下功夫。一方面是担心投入的人力、物力没有回报,更担心培训是在为他人做嫁衣;另一方面是有部分中小业管理者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人才市场供过于求,用人完全可以到 市场招聘,投资培训实属不必要的浪费。
2.忽视对员]-价值观念的培训
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进行培训时,只强调新知识的灌输、新技能的提高,忽略对员工价值观念的引导。知识和技能可以在短期之内更新,但是价值念会深深地植入人们的头脑中,时时刻刻影响到人的行为,短时间是无法形成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它们多属初创或发展期,一种好的价值观念的确立,可以使企业更具有活力,促进员工队伍的稳定和提高工作效率,对企业发展的影是十分巨大的。因此,采用多种形式对员丁进行企业价值观念培训是很
[作者简介]吴小妹(1981一),女,浙江文成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助教。1 72 中小企业科技2007 10
必要的。
3. 培训内容与员工培训需求脱节
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制订培训计划时,忽视了培训需求分析和凋研,随意性比较大只凭管理者的经验和主观判断来确定培训内容。很多中小企业根本不了解员工真正缺乏或需要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哪种培训会对员lT未来工作有本质性帮助,会真正给企业带来效益,使培训难以得到员工的理
解和支持,结果往往是吃力不讨好。
4.缺乏高素质的培训人员
这里所说的培训人员包括培训部门领导人、培训管理人员及培训讲师。在内部,有相当多的中小企业没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其管理者素质、能力也不高。中小企业往往缺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很多中小企业培训管理人员认为培训就是找个人讲讲课,认为员工来了,时间花了,培训工作就算是做了,也不管效果如何。这是~ 种典型的为培训而培训往往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公司花钱了,但是员工又很不满意。在外部,缺乏‘'g2 师型” 的培训讲师,尤其缺乏具有较强专业基础知识,又能熟练掌握培训技巧、热爱培训事业的讲师。培训制度不完善
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对员工培训确实有所投入,但培训过程中却没有形成规范的培训制度,如培训计划、培训考核方法、跟踪评价等制度往往被企业忽视。对于什么时候培训、培训什么、培训谁,没有规划,也没有专门的培训管理制度,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考虑到培训,甚至指望通过一次培训解决所有问题,培训随意性很大。
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对策思考
从实力、条件看,中小企业给员工学习的机会无法像大企业那样配套和全面。中小企业的资源有限,更应注重培训的实效。为更好地做好员l¨J 培训,笔者认为中小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转变观念,重视员丁培训
我困中小企业必须转变观念,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所谓“思想决定行为”,只有广大中小企业管理者把对员丁培训教育的坪念固化为自己的思想,才能使培训真正收到良好的效果。培训的确是要有一定的成本支出,但并不是得不偿失的活动。员一r 的培训是企业进步的关键,人才的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培训,企业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来重视和强涮培训。即使员工已经掌握了基本技能,也要通过培训来强化企业的经营理念,让员丁 了解企业最近的经营状况,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增强其归属感。通过培训,产生的效益要远远大于因培训而增加的成本支出。现代社会,虽然员工越来越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培训后可能会有人另谋高就,但我们也不应该“因噎废食” 而丧失对培训工作的信心,应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员工培训的价值,并思考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规避相应的风险。
2. 注重员工的价值理念培训
价值理念是在企业中形成的人们用以判断是非和评价满意程度的标准,是员工思想和行为的依据,也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困内外有很多成功企业都十分重视员工价值理念的培训,希望通过价值理念培训,向员工传达和灌输企业精神、经营信条、企业文化风格、经营哲学与策略等,促使员工自觉自愿为塑造良好的公司形象而努力,让员工在工作中明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中小企业应该借鉴一些成功经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中 形成一种人人奋发向上、以企业荣为己荣的文化氛围,同时采用多种形式对员T进行企业价值观念培训,使员工形成良好的企业价值观念,从而促进全体员工创造力的发挥。
3. 依据企业、员工实际需求来确定培训内容
企业培训内容可以分为职前培训、基础性培训、发展性培训3类。职前培训是要让员工适应 作,展现清晰的职位及组织对个人的期望,增强企业的稳定程度,最重要的是让员工融入企业的文化。基础性培训是各类岗位需要掌握的知
识与技能培训,岗位调动、职位晋升、绩效考核反映出的知识、技能有欠缺者需要加强此类培训。确定培训内容时要从岗位分析人手,明确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员工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发展类培训应结合企业发展目标和竞争战略做 出培训分析,主要是保证员工能力的提升,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培训内容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与员_1=自身的职业规划、企业短期的岗位需求要紧密联系,更重要的是要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服务。
4.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培养
中小企业从体制上要尽快走出传统人事管理的模式,建立人力资源部门。对人力资源部门人员,特别是人力资源部门主管,要进行专业化培训。中小企业由于力量比较薄弱,要引进高水平甚至是合格的人力资源专业人才都较困难,所以较为可行的办法就是企业自身进行内部培养,可采用脱产培训等方式来提高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工作水平。
5.完善培训制度
中小企业要做好培训工作,就要避免盲目性,要不断完善培训制度。企业要制定有效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的具体要求和适应范围、培训的方式和人员组成等。同时要确定考核方法,每次培训后,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要有适宜的考核
方法。另外,要建立跟踪评价系统。培训应该成为企业内部积蓄与分享力量的源泉,要及时地做好反馈与总结工作,为以后有针对地开展培训活动提供参考。针对每次培训的员工,要形成一个基本的培训效果评估。每次评价后要对员工进行跟踪调查,以掌握培训后的落实情况。
结束语
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人力资源投资的主要形式。众多国内外企业的成功实践已经证明,员工培训是企业提高员工素质、获取持续竞争力的源泉。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下,更应重视员T的培训,以提高员工的技能和水平,从而实现中小企业的持续良性发展。刁
参考文献
f1]卓玲,陈晶瑛. 中小企业员工培训误区分析及对策研究fJ]. 商业研究,2006.
[2]毛清华. 中小企业如何做好员工培训[J].职业时空,2006,(8).
f3]王汝志.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培训的几点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3,(4). 2007.10__
第三篇:浅谈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小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如何提高员工素质,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成为困扰企业的难题。了解中小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具有童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现状;对策
当今社会竞争的核心除了信息,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竞争,中小企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实现人才的胜利,才能在最终实现企业的成功,因此,在员工培训上中小企业愈加重视,不吝成本,加大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投入,创造更好的人才培养条件,也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在各项技能和综合素质上锻炼员工,使得培养出的员工全面发展,在企业日后的发展中各显神通,帮助企业腾飞。当然,建设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并非一日之功,最近几年以来,各个企业在员工培养方面都下足了功夫,尤其中小型企业,不但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培训,也根据员工的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培训。本文便是从中小企业出发,对中小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的现状进行剖析,分析现今普遍存在的员工培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中小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主要是科技型(技术性),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就必须加大投入,从而不断提高员工的知识、技术、能力及心智等综合素质,锻造一支高素质、高绩效的干部员工队伍。为了提高企业工作质量及员工队伍素质,近年来中小企业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培训。
一、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
1.企业员工对培训的认识有了较大提高,但仍存在局限化
调查表明,中小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高,企业员工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都非常强。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员工认为培训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重要作用,希望能够受到企业的系统培训;但也有些员工认为工作重点是经验的积累,自己可以边工作边学习,最终一定能适应环境而胜任工作。同时认为培训只是形式主义,并没有什么作用,且不会有多大影响,表面上应付一下了事,走走过场,忽略了培训的重要性。总的来说,员工对培训的认识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2.培训机制不健全不规范
从体系上看,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培训体系不够完整,有些没有专门的培训部,甚至没有专门的培训教室和培训器材,就连培训工作也是由企业各个部门自行组织和安排。
从制度上看,绝大部分企业虽然有培训制度,但也有不少企业的制度却不完善,很多企业在培训上的态度是“重形式,轻考核”,缺乏健全完善的效果评估体系,仅仅把培训作为点缀,亦或是当成一项任务,来一场形式“培训”,算是任务完成了,没有持续地关注培训之后的管理。受训者在工作上有哪些可以改进和提高,改进和提高的程度如何,今后的培训需要怎样改进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很大一部分企业的管理者是显得底气不足。企业培训陷入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
3.培训过程简单,流于形式
(1)培训前缺乏科学细致的需求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企业的培训负责人抱怨每次培训的时候,员工都不太愿意参加,甚至是培训后员工也没有什么改变。最终的结果就是企业在培训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却没什么效果。
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发现,出现没什么效果的根本的原因在于企业在培训上缺乏科学细致的需求分析。大部分企业把培训当作“消防队”,哪里出现问题就组织活动培训哪里,培训工作既没有计划,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度和规范。这种“哪里有问题就培训哪里”的做法使企业的培训工作既无整体性,也无连续性。而且员工可能会在培训过程中重复学习已经掌握的技能,使员工产生培训可有可无、培训没有效果、培训是浪费时间的感觉。员工不愿意参加培训,学不到工作急需的技能和知识,无疑是违背了培训管理者的初衷。
(2)培训对象上重基层员工培训,轻管理人员培训
很多企业的培训存在这样一种怪相:培训计划中针对基层员工的培训活动占了绝大部分,而针对管理层人员的却少之又少。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某些企业领导人员错误地认为:需要培训的只是基层管理人员和员工,对于中高层管理人员而言不需要培训的,其“充分”理由是:他们很忙;他们经验丰富;他们本来就是人才。再者是企业缺乏对管理层人员进行培训的人才。
(3)培训方法单一
企业在实施培训过程中,其培训方式主要还是以课堂教学、知识讲授为主,到底都是“传、帮、带”的师徒模式,从而忽视了运用多样化的培训手段,导致培训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达不到调动受训者的积极性,这些培训没有从成人学习的特点和企业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基于此,企业培训工作做了不少,可是效果并不理想。
(4)培训者不专业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现今阶段的企业中一般承担培训工作的员工专业性明显不足,这与其本身的专业素质有关,一般企业中为培养人才会设有专门的培训部门,而这些负责培训的员工专职培训的却只占到很小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很大一部分培训师在没有培训计划的时候是需要从事其他工作的,而这些培训师大多都是企业一线的管理者,本职工作也较为繁忙,而且,经验有余,却专业不足。而企业直接招聘进来专业管理大学生又理论有余,经验不足。这两种人共事,在理论和经验上互为补充,但也需要更多的时间磨合来增加默契。
培训时增加技巧能使得工作事倍功半,是十分重要的专业技能,一线的管理人员,很多时候凭借自身的工作经验而不是按照规律,其带有较浓的个人色彩,根据主观的意念来选拔和培训出来的人才,很大程度上与这个管理者“脾气”相投,却不具备适用大部分岗位的普通性。另外,一线管理者的本职工作不在培训,因此对培训员工时,难免会心不在焉,不能集中精力,自然也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培养人才的计划,使得企业培训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二、中小企业员工培训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培训投资具有风险性
投资本身就是带有风险的资本行为,在以物力作为资本的投资中,最主要的风险来自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因为未来发展的莫测导致物力投资未来的收益也变得不确定,而这些的依托都来自于企业。在企业中,除却物力资本的投资行为,还有人力资本的投资,同样也带着不确定性的收益,比较明显和快捷的收益效果在于人才培训中员工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增长,这种收益也是比较稳定的,时间越长,员工经验越多,自然培训的效果也就越好。但只要是投资,就不可避免存在风险,员工培训的风险就在于人才的流失,企业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培养出来的人才,却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发挥其真正作用,创造价值,对企业来说是十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竞争激烈的行业,一旦自己培养的人才离开后却进入竞争对手的企业,那么面临的也许不止是劳动力上的损失,更有甚是创意、制度和内部机密的泄露,从来受到威胁。因此很多企业想要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却找不到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就避免投入太多的精力培养人才,规避风险的同时也损失了投资的未来收益。
2.决策层、管理层的重视不够
据企业员工管理方法研究组的调查显示:当前中小企业未开展培训的原因中,有35%的比例认为员工所从事的工作不需要技术不需要培训;18%是由于文化程度的限制;13%是由于时间的冲突;12%是由于资金的缺乏;11%是由于工作条件的限制;3%认为培训没有作用。其中由于决策层、管理层重视不够的有:认为员工的工作不需要培训,文化程度的限制以及认为培训没有作用,所占比例为56%。
3.中小企业自身状况的限制
(1)规模较小,资金缺乏。中小企业不论是生产规模,还是人员、资产拥有量以及影响力都远远小于大企业,这使得众多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上已经捉襟见肘,所以就难以在企业培训上投入较多的资金;
(2)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大多数中小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存在不足,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理念,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往往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的理念错位;
(3)中小企业员工构成的差异。中小企业的员工构成就不如大企业那么规范,根据一小组对福建中小企业的调查发现,中小企业员工的教育状况堪忧。中小企业员工中受过小学教育的比例为13.52%,受初中教育的比例为48.64%,受高中教育的比例为32.44%,受过大专及以上的教育比例仅为6.40%;而且它的员工三分之一是通过老板的亲人、朋友、领导、同学介绍过来的,真正招聘进来的很少。这样,员工素质就参差不齐,员工又受血缘关系支配,在培训时间安排上意见很难统一,培训就很难进行下去。
4.中小企业管理人员水平有限
据苏北总商会对部分中小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中上层管理人员中,有64%是本科及以上学历,36%是大专以下学历,而这其中大部分的文凭是通过成人教育或远程函授取得的;80%的人没有受过正规的管理教育,没有很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对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也不甚了解,特别是民营企业大多数老板、经理等主要管理层甚至对外语、计算机等现代工具一窍不通。中小企业管理自身管理水平的限制势必影响员工培训的效果。
三、中小企业员工培训问题的对策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当地政府应该对该地的中小企业培训加以支持和指导,让其体现市场化。着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努力:
(1)注重通过多种形式来帮助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建立完善的培训服务机制。如政府通过提供专项资金来扶持、赞助中小企业的培训或者通过奖励制度的建立鼓励中小企业加强对员工培训的重视;
(2)在各县区成立为中小企业培训职工的专门技术学校和中小企业大学,通过多渠道为中小企业培训人才;
(3)健全国家法律法规,为企业培训提供制度的支持。这样以来,企业在培训上更具有信心,更愿意投资于员工培训,营造了良好的培训氛围,减低培训本身存在的风险性。
2.转变决策层的观念
大多企业决策层不愿意进行培训的原因在于担心员工经过培训后,提高了自己的技能,为员工的跳槽提供更好的机会和条件。在他们看来,员工培训合格之日,就是员工跳槽之时。然而事实上,不少组织的管理者常处于这种两难境地:不培训,人员素质跟不上,影响经济效益;培训后,员工又不安心工作,甚至跳槽到竞争对手那里去。这种困境常常成为管理者们不主张培训“正确”的“理由”。
事实上,员工真正流失的原因并不在于培训。据调查,员工跳槽的最大原因是“公平”问题,还有福利、制度、人际沟通问题。现在还没有任何的调查表明员工跳槽是因为接受培训所致。相反,国内学者的研究显示:员工离职率与企业的培训成反方向变动关系,即企业提供的培训越多,员工辞职率越低。
3.加强对管理层的培训
培训的有效实施和展开依赖于人力资源部门和相关部门领导的支持,所以,一个好的培训活动的圆满完成离不开管理层的努力和配合。如何获得管理层的支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转变管理层的“培训意识”
①购买各种转变培训观念的培训课程,为管理层“洗脑”,让他们认识到对于销售人员尤其是新进销售人员培训的重要性;②与企业最高层管理者进行深度沟通,“自上而下”推行重视培训的理念。
(2)管理层的绩效考核与培训挂钩
在管理层的绩效考核指标中设定“部门培训任务完成律”、“培训工作配合度”、“参与培训课程课时数”等指标,让管理者认识到对于公司新员工的培训不是在走形式,需要管理者付出精力,这是与管理者的绩效考核存在一定关系。这样以来,管理者会更重视新进员工的培训,那么培训效果也能大大提高。
(3)挖掘高层管理者中的“培训讲师”
高层管理者大都为成功人士,而成功人士大多在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总结能力、影响力、个人魅力等都较为优秀,而这些也是培训讲师必备素质,事实上很多优秀的讲师都来自企业的管理层。当高层管理者自身都变成培训体系的一部分,培训自然会得到他们的重视和支持。
4.建立文化导向机制,营造学习型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内共有的价值观、信仰和习惯体系,该体系与正式的企业结构相互作用形成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共有的基本假定、价值观、行为准则和认为现象的模式。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全体成员普遍遵循的共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准则等因素的总和。在新世纪,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在规范员工行为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企业文化要在推动员工学习,增强员工学习意识,调动员工学习积极性上发挥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的关键在于通过企业文化,营造一种浓厚而强烈的学习氛围,形成企业从领导到普通员工人人重视学习、渴望学习、比赛学习的局面。
5.建立培训评估机制,提高培训质量 在员工培训中,培训评估起着信息反馈作用,它主要是调查收集受训者和有关人员对培训项目的看法,考察员工在接受培训后工作态度、行为与绩效是否发生变化。培训评估通过对现状与目标之间距离的比较,有效地促使员工达到预定目标,以提高培训质量,并为下一阶段培训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为了做好培训评估,企业培训部门可以通过四项标准掌握培训信息:一是学员反映,即培训对象的意见可参考“现场反应度”和“内容吸收度”两项;二是知识标准,即员工通过培训获得的知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实务性,所学到的方法和技能是否可以用到实际,即培训后的行为变化,主要工作中;三是行为标准指工作中的行为、工作绩效;四是成果(投资报酬率),即培训产生的影响,包括员工满意度是否提高、产品销量是否上升及利润是否增加等。这四项标准从不同的方面提供培训信息。在员工培训的实际评估时,应将这四项标准结合起来使用,通过这些标准来检查培训效果,发现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检验培训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使员工培训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
四、结语:
企业最重要的就是人的管理,而实现良好的管理就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如今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每个企业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广泛的关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工作十分地重要,它是有效发挥人才作用的必要步骤,关系着整个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培训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能够全面提高员工的技能、素养、知识、见识等,更在于培养出来的人才是适合企业本身的人才,就像是互相吻合的齿轮,才能紧紧地咬合在一起,高效高速地带动机械的转动,因此对症下药的培训才是行之有效的,符合现代培训理念的,将人才培养成企业的利器。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沟通的过程,在培训中如何同别人做好沟通,不但要注意硬件条件的建设还要注意对个人需求的了解,才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雷蒙德.A.洛伊.员工培训与开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 罗纳德.杰克斯.制胜培训秘诀.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3] 腾宝红..如何进行员工培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 企业员工管理方法研究组.企业员工培训方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5] 许建国.五项推进—改善中小企业员工培训.人力资源,2007,(9):15-17 [6] 王伟强.从战略高度重视员工培训.培训,2006,(1):19-22 [7] 成桂芳,朱正飞,詹月林.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中国企业培训误区的对策.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8 [8] 吴燕,樊琪,吴坚.苏北中小企业培训现状调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10):9-13 [9] 巩亮.体验式培训的实施策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3):18-22 [10] 李玲.中国企业在职培训投资困境分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4):23-25 [11]于庆俊.当前国有企业职工培训改革的构想与对策[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4.3.[12]肖青.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创新的思考[J].中国培训.2005.(8).[13]桑玉贵.企业高级技能与管理人的开发[J].经济论坛.2004.(3).[14]孙琳.国际经验给中小企业培训的启示[J].人力资源,2004,(9):28~9 [15]众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企业培训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
第四篇: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本科 __________会计学______________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
题 目:浅谈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姓
名: 王亚琪
学 号:
X X X X X X X X X X
专 业: 会计学
入 学 时 间:
2003年秋
指导教师及职称:
王六 副教授
所 在 电 大:
佛山广播电视大学
2006年 6 月 20 日 浅谈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录
一、中小企业融资概述.....................................................................................................1
(一)中小企业的含义..............................................................................................1
(二)中小企业融资环境........................................................................................1
(三)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2
二、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问题.........................................................................................3
(一)缺少有效的融资渠道......................................................................................3
(二)融资成本居高不下..........................................................................................4
(三)融资行为有待规范..........................................................................................5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建议.........................................................................5
(一)拓宽融资渠道..................................................................................................5
(二)降低融资成本..................................................................................................6
(三)规范融资行为..................................................................................................7 参考文献:.........................................................................................................................8
内 容 摘 要
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增加出口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中小企业的突出贡献。本文从中小企业的含义、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入手,分析了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三大问题:缺少有效的融资渠道、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和融资行为有待规范,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问题,必须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规范融资行为。当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一直困扰着诸多中小企业,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小企业自身,政府或者非政府组织只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在政府、非政府组织与中小企业的合力下,共同解决融资问题。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问题 对策
浅谈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参与者,无论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还是在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出口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美国,许多中小企业以某项核心技术或崭新的盈利模式,在风险投资基金的扶持下成长为跨国公司;在欧洲,中小企业一直是技术创新与知名品牌的发祥地;在日本,中小企业凭借精湛的工艺水平,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主要力量。
根据我国工信部的调查,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经超过99%,创造了6/10的GDP与进出口,每年解决了1000万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突出的贡献。但是,无论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成本高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更加凸显了资本的稀缺性,因此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概述
(一)中小企业的含义
关于中小企业的定义,众说纷纭。按照世界同行标准,一般从资产规模或者员工数量的角度定义中小企业,亦或将两者结合起来。美国作为发达的法治国家,法律明确规定雇员数量低于500人为中小企业。中国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统计局联合印发的一份文件中,按照工业、农业、建筑业、商业等不同领域,结合雇员人数、营业收入与资产规模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对中小企业做出了界定。
一言以蔽之,中小企业就是在整个行业中缺乏话语权与影响力,在资产规模、主营收入、净利润、雇员数量、缴纳税收等方面,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
(二)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经济全球化作正在给世界带来一场广泛而深远的变革,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的环境因素愈发复杂,除了企业自身条件之外,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更为剧烈。
1.外部融资环境
中国与其他国家一样,都非常重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但是受制于经济政策、资本市场与法律规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在外部融资环境方面更复杂。
从经济政策的角度讲,自2005年实行有管理的自由浮动汇率政策之后,人民币总体上处于上升通道。为了避免国际热钱炒作人民币升值,国家在调控通过膨胀的
时候,大多采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的手段而不是提高利率的方法,这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和现金流,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讲,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开放,而且国内的股票市场起步比较晚,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证监会对中小企业上市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因此中小企通的直接融资渠道基本堵死。在直接融资渠道不能解决融资问题之际,大量的中小企业走向间接融资渠道,在间接融资渠道中,银行贷款成为中小企业的主流选择。在民间借贷尚未充分放开,利率受到管制的前提下,贷款方与借款方供需力量的不均衡,导致银行业在贷款方面设置了诸多限制条件,许多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贷款机会,或者要付出更大的交易成本。
最后,从法律规范的角度看,我国对中小企业的注册资本最低要求为3万元,而一人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10万元,门槛相对较高;而《破产法》在破产程序方面规定的不够详细,担保物权的制度尚未真正与国际接轨,导致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阻碍其正常融资。
2.自身融资条件
由于我国缺乏完整的信用体系,导致许多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等诸多方面违规操作,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信息,因此各个融资主体各自为政防范诚信风险,必然会提供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与难度。
中小企业由于处在从规模相对较小到规模相对较大的成长期,因为资金流一直是困然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中小企业坚持将资金投放于产生更大的短期经济效益的领域,忽视企业的长期建设与管理,中小企业的短视行为,不仅降低了抵御长期金融风险的能力,而且降低了自身的信用水平。
(三)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市场经济中的强势地位与融资能力上的弱势地位形成的鲜明反差,是中小企业在整个社会中的真实写照。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主要受制于融资渠道狭窄。虽然在理论上中小企业有三大融资渠道,但是每个融资渠道中,都有诸多的掣肘因素。
1.债务融资渠道
所谓债务融资渠道就是中小企业向银行或者贷款公司贷款,或者通过融资租赁、发型债券等方式取得资金。由于中小企业的担保能力和商业信誉的影响,大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持谨慎态度;因为中国缺乏完善的公司评级制度与历史,中小企业发行债券成功融资的案例少之又少;融资租赁的专业性与复杂性,使许多中
小企业望而却步;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大量的中小企业在债务人融资渠道上选择向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虽然小额贷款利率高,但是放款速度快,贷款条件宽松,因此满足了诸多中小企业对资金的极度渴求。
2.权益融资渠道
所谓权益融资渠道是指通过出售、转让或者稀释公司股权获得融资。权益融资多见于中小企业成立之初,有风险投资基金进行投资。在美国,风险投资基金可以接受90%的失败率,因为一旦有10%的成功者,就完全能够获得预期的盈利水平。中国的风险投资基金更多的是在做私募基金的业务,他们只能接受20%的失败率。因为在中国,一旦风险投资成功,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利,企业难以获得高额的利润。与此同时,由于中国没有真正实现利率市场化,风险投资基金即使做私募基金的业务,仍然能够获得相当可观的利润会高。
虽然在2009年推出了创业板市场,但是面对期末2千万资产总额,总股本3千万的硬性要求,大多中小企业难以在创业板上市获得融资。截止今日,创业板市场的企业数量不足400家,与数以千万计的中小企业来说,无异于九牛一毛。
3.政策融资渠道分
为了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许多国家都在税收减免、加速折旧、补贴出口、安置就业、技术研发等方面制定了大量的优惠政策。随着中小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国中小企业获得政策融资的可能性越来越高。在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每年获得了大量的政策性融资,成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问题
2012年以来,受银根紧缩的货币政策以及人民币汇率变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迅速放大,分析和解决融资问题成为理论界和企业家共同面临的棘手课题。
(一)缺少有效的融资渠道
虽然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了创业板市场,但是通过股票融资的中小企业数量与全国的总量相比,仍然是极少数的一部分。因此从总体上看,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主要集中于商业银行的贷款。
民间借贷到小额贷款的飞跃,不仅是民间资本推动法治进步的里程碑,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结局饿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小额贷款作为一条有效的融资渠道,在
为中小企业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新生事物的进步与发展,也需要一个历史过程。为了保护国有商业银行,国务院银监会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只能发放贷款,不能吸收存款。一纸规定,不仅抑制了小额贷款公司的造血功能,而且小额贷款公司于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的利差,必然产生权力寻租,从而增加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与成本。
政策性融资既包括财政部门直接管理的融资项目,也包括政策性银行管理的融资项目,由于政策性融资不以营利为目的,还款期限比较长,而且兼具财政投资效果,因此世界银行鼓励发展正国家积极开展政策性融资。但是政策性融资金也存在着诸多弊端:政策性融资规模小,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对融资规模方面的要求;政策性融资缓解众多、手续繁杂,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的时间紧迫性要求。除此之外,由于缺乏有效的第三方监管,政策性融资的整个操作过程所涉及到的损公肥私问题饱受质疑。
(二)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中小企业缺乏令人满意的信用是上衣银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主要原因。许多中小企业没有规范的会计核算,企业的诸多款项都在老板个人账户上,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混同,银行部门难以对经营状况和经营效益进行评估。在这样的前提下,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一般会要求更强的增信措施,倾向于土地使用权、厂房等固定资产做担保,而许多中小企业的厂房和土地都是租赁物,于是银行在发放贷款的时候,必然要走严格的审批程序与繁琐的业务流程,从而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说,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成本,而成本越大,则收益越大,因为只有收益能够覆盖成本,才会促使理性人从事该经营活动。贷款也有一个成本与效益的匹配问题,商业银行向大型企业贷款,动辄几百万、几千万,营销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都相对较低;而中小企业的贷款多则几十万,少则几万块。同样金额的贷款,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只需要一个银行经理做后期维护,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可能需要几十个经理做后期维护,因此必然要增加中小企业贷款的费用以分摊成本。
简单的观察银行对规模不同企业的区别态度,许多人给银行扣上了“嫌贫爱富”的道德帽子,实际上,银行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来源于广大储户的存款,银行发放贷款考虑的首要问题是能够收回贷款,银行“嫌贫爱富”是由其谨慎性经营原则所决定的。
(三)融资行为有待规范
由于法制监管的滞后,以及缺乏法治精神,中小企业在管理和融资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一系列不规范行为,主要表现为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不规范。
在公司治理方面,根据东莞阳光网的报道,东莞市30%的企业总经理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在人才市场中招聘的职业经理人不足20%,许多公司认为制约公司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缺乏高级管理人员,但是这些企业又不愿意让渡管理权,公司管理水平低下是应有之义。另一方面,按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企业需要形成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三方结构,但是许多中小企业基本不设立监事会或者监事,完全违背《公司法》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由于公司治理层面缺乏监管,因此大量的中小企业以公司的面纱,从事非法活动或违规业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潜力,也使得许多银行对这些企业发放贷款持保留意见。
在财务管理方面,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或者不按照财务规章制度办事屡见不鲜,或者聘请缺乏职业道德操守的会计师事务所做账,导致财务信息不够透明。正是因为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不规范行为,导致许多商业银行或者专业担保机构在业务审查的过程中,基本不采纳中小企业自己提供的财务报告,即使该财务报告有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其财务报表的公允性与客观性仍然受到担保公司的质疑。与外界缺乏信任相比,六成多的中小企业负责人认为自己的财务信息公允、客观,财务制度规范。或许,解决外界与中小企业自身在财务方面的认识分歧,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关键环节。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建议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分析,应该从融资渠道、融资成本、融资行为等角度,运用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研究工具,综合、全面的解决融资问题。
(一)拓宽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是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的产生,有金融市场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中小企业自身的影响,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多个角度入手,运用系统论观点分析。
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除了通过技术创新和金融衍生工具开辟融资渠道以外,更应该从银行业入手。一方面,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大,不容易为中小企业接受;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许多地区出现了城市商业银行。这些城市商
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于居民储蓄和当地中小企业的资金,因此他们和本地的中小企业是天然的合作伙伴。促进本地城市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当地政府必须发挥积极的作用,鼓励商业银行在信贷额度、授信程序、审批效率等方面做出积极的变化,规范与约束中小企业的资金使用,促进企业与银行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中小企业贷款难,既有金融系统资金短缺的因素,也有企业信用不足的因素。各个地方政府完全可以通过各种途径鼓励中小企业之间建立规范的非政府组织,打造中小企业诚信平台,在时机成熟之后,由中小企业之间联合出资成立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便利。
利率市场化政策真正落地之后,完全可以放开金融机构的收费标准,这样既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手段提高银行的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又可以降低中小企业贷款的难度与成本,还可以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效率。一旦小额贷款公司与银行利率水平同一化,就是利率在金融资产配置效率的最优化,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演变为信用问题,这对于建立诚信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与股票市场相比,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非常单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债券市场的最主要品种一直是国库券,地方政府债券与企业债券、金融债券所占比例极小。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应该逐步放开中小企业发行债券的审批条件,拓展债券市场的产品种类,大力发展包括可转换债券在内的各类企业债。
(二)降低融资成本
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主要由以下七个方面构成:基准利率和上浮利率、揽存费用、贴现费用、以中间业务手续费形式支付的有关费用、抵押评估费用、短期拆借利息、银行工作日不合理利息差。根据有关学者的估算,企业实际支付的贷款成本至少在10%以上。融资成本的居高不下,直接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费用和经营负担,减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为中小企业减负,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首先,适当降低存贷款利差。中国的存贷款利差之大,世界罕见。这一方面降低了商业银行提供经营效率的动机,另一方面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随着技术与金融两大领域的创新,金融交易成本日益降低,中央银行完全可以逐步降低存贷款利差,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
其次,进一步规范金融业务。国有银行在银行业中占据主体地位的现实情况,决定了金融业必然存在突出的道德风险问题。在此背景下,银监会必须加强监管力度,真正取消名不副实的贷款咨询、财务顾问等名目繁多的中间业务收费,彻底解
决银行间在吸储方面的恶性竞争行为,出台规范化、可操作的表外业务监管规范。在规范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同时,提高效率、优化服务,多为企业着想,在确保资产安全的情况下,可考虑为风险可控或者信用记录良好的中小企业直接延长贷款期限,尽量避免在节假日前发放贷款,以免增加企业不必要的利息支出。
最后,进一步完善金融考核体系。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由公有经济兴办,其监督管理的职责最终落实到中央与地方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各个级别的国资委应该运用端正的考核态度,科学的考核方法,严谨的考核程序考核各个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保证商业银行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与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等机构积极沟通,密切合作,规范与引导各级金融机构的收费与服务,将货币政策的经济效应落到实处。为后续政策法规考虑,相关机构还要研究中小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坏账风险,关注中小企业整体的资产负债率、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等财务指标,防止出现金融风险。
(三)规范融资行为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是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被金融业诟病的主要方面。如果要实现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实现良性融资,必须规范融资行为。
首先要制定适合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与审批程序。鉴于中小企业融资程序复杂的现实情况,社会各界与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通力合作,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增设服务机构,简化审批程序,对于财务状况良好,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强的企业,减少担保物的比例;对于负债率比较低,市场潜力比较大,管理水平比较高的中小企业,应该放宽贷款方面的限制。
其次,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用保证制度。西方许多发达国家都具备完善的征信系统,中小企业或者个人贷款时,将征信记录作为发放贷款的主要依据。随着中国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全可以借鉴这些国家的先进经验,有财政部门拨款简历专门的征信系统,并在征信系统背后建立一个贷款担保机构,通过贷款担保机构的杠杆作用,放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规模。
最后,鼓励设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基金,并加强对基金的监管。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因此中小企业不应该孤军奋战,完全可以成立风险投资基金。对于基金的会员,如果出现短期资金困难,可以通过基金自身的力量得以解决。要实现“抱团取暖、同进同退”的效果,需要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首先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凡是在市场经济中,资源总是稀缺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必将困扰每一个中小企业,从而促进资金的优化配置;其次,无论是融资亦或其他领域,仅仅依靠政府出台扶持政策,而不是提高自救本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与市场经济的要义不符。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政府不便直接干预,但是可以通过取消不合理的行政许可与行政收费的方式减轻企业负担,或者组织中小企业的展览会、展销会、博览会等活动,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促进中小企业与外界的合作与交流,切实提升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国培机构.中小企业融资高层参考.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1 2.赵爱玲.中国区域中小企业融资及担保体系研究.科学出版社.2014.1 3.何雄、谷秀娟.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战略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2013.12 4.刘颖.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分析.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2 5.冯黎.中美中小企业融资制度比较与借鉴.财会通讯.2014.2 6.郝德鸿.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域对策探讨.经济研究.2014.2 7.赵心刚.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企业管理.2014.1 8.卢学英、孙晓辉.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融资模式创新.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1 9.刘志敏.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存在的障碍及解决对策.2014.1 10.杨秀萍、薛阳.县域中小企业融资与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11.熊菲.小额贷款公司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作用.理论前沿.2014.2 12.王明、程明明.安徽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4.5
第五篇: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起到独特作用。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如何正确认识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对中小企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今后中小企业发展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对策研究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中小企业的定义
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指的是与本行业大企业相比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概念很难通过简单的文字表述清楚,通常用数量指标和质的指标来界定。一般来说,数量指标是利用企业的资本金额、销售额、雇用人数等指标中的一个或几个作为划分大、中、小企业的标准;质的指标主要是指从遵循经营学的角度,能反映企业经营本质特征的指标。例如,企业是否具有独立性以及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否一体等。按照许多国家对中小企业质的规定,大企业的分支机构即使在数量指标的衡量下达到了中小企业的标准,从质的方面仍不属于中小企业的范畴。
(二)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国家五部委局联合发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0%以上。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分别已占全国的60%、57%、40%和60%以上,并提供了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从农村转移出来的约2.8亿劳动力,大多数也在中小企业就业。中小企业一方面为国家创造了税收来源,增加了财政收入;另一方面,特别是在当前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它们成为创造就业机会、吸纳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以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为确保社会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所需投资较少,并能够充分利用各地分散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它组织结构简单,管理方式灵活,管理成本较低,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强,并且有利于发挥从业人员的创造性。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还加快了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壮大,进一步加快了一批区域特色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它们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方便群众生活、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并 为大型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及分工协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具体体现在:
1、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急剧膨胀,中小企业面对大企业的强大竞争优势,似乎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并惨淡经营。一些经济学家也由此断言:中小企业已丧失了活动空间。然而,中小企业不仅没有被吃掉,反而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对国民经济起到了有效的辅助和补充的作用。有关资料显示,中小企业对各国经济的贡献率在不断上升。中小企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的脊梁。在美国,雇员在100 人以下、几十人的中小企业占90%以上,其产品出口额占全国产品出口额的40%以上。我国的台湾地区其经济体系也是以中小企业为主,95%以上的公司是中小企业,其出口额占全部出口额的57%。自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以日、韩为代表的大企业主要模式受到较大冲击,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台湾所受冲击则较小,显示出中小企业独特魅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小企业功不可没。据有关部门统计,8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的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远远高于总的经济增长速度。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如,日前我国的食品、造纸和印刷行业产值的70%以上,服装、皮革、文体用品、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行业产值的80%以上,木材、家俱行业产值的90%以上,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因而,经济学家吴敬琏曾指出:几十万个国有和乡镇政府所有的中小企业的放开和搞活,将是近期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2、中小企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首先,中小企业是提供城镇就业的重要渠道。就业问题,始终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制约因素。目前,我国面临着新增劳力和存量劳力就业问题,特别是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小企业面广量大,且大部分是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吸纳劳动力的容量相对较大。据测算,对于相同的固定资产投资,国有中小企业占用国有资产仅17%,吸纳就业量却达74%,吸纳的就业容量为大型企业的14倍;而对于相同的产值,中小企业吸纳的就业容量为大型企业的1.43倍。改革开放20年来,城镇增加的近8000万个就业岗位,75%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所以,我国就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其次,中小企业是农村工业的先锋队。我国的中小企业相当部分是地方国有企业或乡镇企业,大部分分布在中小城市和集镇。这些中小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一方面通过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实现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另一方面也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据统计,20年来,乡镇企业已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9217万人,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半。这不仅加强了社会稳定,而且对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起到了巨大的 推动作用。第三,中小企业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我国各级政府80%的财政收入来源于中小企业。事实上,哪个地区的中小企业效益好,那里的财政收入就比较宽松,群众的负担就比较轻、生活比较富裕,干群关系就比较协调,社会稳定也有了牢固基础。
3、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中小企业往往是一个国家技术进步的主要载体。在美国,50%至60%的科技进步发生在小企业身上,80%以上新开发的技术是中小企业来付诸生产的。因为高科技产业是高风险产业,大企业一般注重常规生产,不愿意去冒风险。因而小企业往往成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实验田”。我国中小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创新、技术开发等方面意识强、行动快,成为名符其实的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据悉,深圳市首批认定的9家“深圳·国家科技成果产业推广示范企业”竟然全是中小企业; 深圳考核认定的94家技术先进型企业中,中小企业占76%,124 家高新技术企业中,中小企业也占90%左右。
4、中小企业是活跃市场的基本力量
大企业和小企业在市场上,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而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船小好掉头”上,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其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低廉,转移进退便捷等优势,更快地接受市场信息,及时研制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尽快推出,占领市场。所以,中小企业在市场上应更具有竞争力。只要利用中小企业灵活善变的优势,引导它们放开搞活,对活跃市场功能有事半功倍之效。
5、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改革的试验区
相对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改革成本低、运行操作简便、引发的社会震动小,相对较易进入新体制,已成为企业体制改革的“试验区”,改革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口。诸如承包、租赁、兼并、拍卖、破产等企业改革和体制创新的经验,往往是先在中小企业试行后取得的,再逐步向国有大型企业推广。所以,企业的改革深化离不开中小企业作为“开路先锋”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
1、外部的问题
(1)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持不力
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政策自觉或不自觉地偏好于大企业,因而在金融政策、财税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科技教育政策等方面,对中小企业有许多的不公平。比如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强调“抓大”,只对大型企业集团的组建和发展感兴趣,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技术发展等方面只考虑大企业,中小企业很难或根本得不到 政策上的帮助,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一些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又由于许多中小企业受各级基层组织管理,而各部门的管理方式、政策不一,多头领导,使中小企业无所适从,企业经营束手束脚,无实际的经营自由权。
(2)对中小企业监管不严
长期以来,国家一直没有制定有关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一方面,使中小企业经营行为缺乏法律约束;另一方面,又造成中小企业的许多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我国中小企业的宏观管理分散、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进程。
(3)中小企业负担重
作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中小企业常被作为弥补财政收支平衡和转嫁负担的对象,企业税负、社会负担愈来愈重。比如在地方教育附加的征收标准上,对乡镇企业按销售收入的9 %征收,而对国有大型企业则按2%征收。而且地方政府为了解决地方财政困难,还把中小企业作为摊派各种费用的对象。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对名目繁多的费用常不堪重负,企业经营步履维艰。
2、内部的问题
(1)中小企业组织和产业结构不合理
一般说来,中小企业属地方管辖。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盛行,造成了中小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重复投入的问题。有相当多行业产品供大于求,出现了“结构性”过剩,为了争夺市场以致于生产同一行业产品的中小企业竞相压价,甚至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严重地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另外,重复建设使得中小企业产业关联度较低,“小而全”的企业比比皆是,企业之间缺乏社会化、专业化分工协作,与大企业也没有建立协作体系,因此,在大企业的经济优势面前力单势薄生存艰难。
(2)中小企业自身素质低
一是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尤其是国有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技术装备落后、职工素质低、人才匮乏、产品质量差的问题。二是缺乏管理组织能力,在生产管理上处于混乱状态,在组织经营上处于无序状态。产前没有市场调查和研究、没有严格的成本核算;产中没有生产控制,没有营销策略;产后没有售后服务等等。三是缺乏合理配置资源的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企业难上规模
(二)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
1、发展空间较小
从政策角度分析,存在中小企业发展空间较小的问题。特别是猇亭区中小企业在扩张 发展时,规划、用地等方面的政策,与市开发区猇亭园区的项目相比差距较大,发展环境条件明显失衡,影响了中小企业业主和投资者的积极性。值得引起关注的是,猇亭区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规划选址和用地计划都要通过开发区审批同意才能实施,从近几年向开发区申报的情况看,由于受到规划的限制,基本上是难以落实的。因而导致几家小企业不得不迁往外地投资发展。
2、融资难度较大,服务体系滞后
据调查,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是:一是政策因素的影响,导致贷款供应不足。国家曾多次提高银行准备金率,严格控制贷款规模,供求矛盾自然较为突出;受国家投资导向政策的制约,猇亭区符合国家信贷政策支持的产业不多,是难于得到银行支持的重要原因;加之银行实行了非常严格的贷款终身责任制等约束机制,银行管理人员和信贷员存在少放贷或不放贷的现象。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导致贷款供应严重不足。二是担保服务缺位。猇亭区担保服务机构尚未建立,中小企业通过担保的途径很难融资。通过商业银行融资,多数企业只能以土地、房产等不动产作抵押获取贷款,此途径不仅手续、程序十分复杂,而且周期较长,远水难解近渴,企业只有放弃。三是融资方式单一。从现实情况看,猇亭区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其他融资方式只能“望而却步”。四是贷款成本较高,企业没有积极性。企业贷款除支付银行利息外,还要给中介机构支付较高的费用,因而企业没有积极性。近几年来,猇亭区有近90%的中小企业未获得银行新增贷款,还有部分中小企业因流动资金不足达产率不足50%。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很不完善,从事信息服务、信用担保、教育培训、科技创新、创业辅导、管理咨询、市场开拓、政策法律方面的服务机构还不多,服务质量也不高,服务体系滞后成为制约猇亭区中小企业发展新的障碍,因此,加快猇亭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3、品牌意识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大部分中小企业技术人才缺乏,原创性、自主性产品偏少,自主研发产品的能力较弱,且产品更新周期较长。同时,一些中小企业不重视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对接合作,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和合作氛围,难于推陈出新。
4、要素制约日趋严重
劳动力要素制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劳动保障政策,这必然会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因收入差距的原因,本地大量青工外流到发达地区,致使部分中小企业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
三、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多年来,不管赋予什么样的环境,我国中小企业都能坚韧地存在和发展,具有顽强的 生命力。如今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我国中小企业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当前极为迫切的任务就是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中小企业的问题并非仅是企业自身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保持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因此,需要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重视和大力扶持。只有政府的大力扶持和中小企业的不断改进,才能使中小企业的经营走出困境,走向新生。
(一)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帮助
抓大放小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针,已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抓大就是要着力按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小则是要放开搞活中小企业。近年来,人们对于如何“抓大”都普遍比较重视,一些部门或地区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范围大都向少数大型企业倾斜;面对如何“放小”则普遍重视不够,使中小企业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受到限制。实际上,放小,并不是放手不管,任其自生自灭,而应积极实施宏观调控,适时推进产业政策,适当干预,加强服务。
(二)完善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体系
改革开放的实践已证明,政策宽松,企业便可以放开手脚大踏步前进。为此,我们也应该为中小企业营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提供金融、财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1、金融政策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且融资困难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建立新型的银企关系。一是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二是培育直接融资市场,采取多种形式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和项目抵押融资等;鼓励中小企业向国有大型企业投资参股和控股;三是设立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的基金式机构,或者设立中小企业科技进步、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专项基金——风险基金,成立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投资机构。近年来,我国风险投资机构如雨后春笋,这极大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2、财税政策
由于中小企业相比较而言实力弱、生产率低,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作用,政府应在财税政策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如清理、取消对中小企业的不合理收费;减免中小企业的部分税收,对新办的小企业可以免征所得税1-3年;为了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设备的改造,可以提高一定比例的折旧率,以减少纳税基数等。
3、教育培训政策
人才是最根本的竞争资源,而缺乏人才又是中小企业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各级政 府应在对中小企业进行教育培训、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如在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内设立中小企业培训中心,制定长期的中小企业教育培训计划,举办不同形式的经营管理培训班;建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奖励制度等等。
(三)建立中小企业的社会服务体系
我们国家正处在转轨时期,市场在功能和结构上都有不完善之处,加上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创建一个健全的、发达的社会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要每一个中小企业都投入巨额资金去搞研究与开发、搞大规模的员工培训、询求法律支持等是不现实的。因此,要尽快发展多种中介组织,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些必要的服务,如协助中小企业取得贷款、提供管理咨询和教育培训、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等。
中小企业的发展,外部环境因素好坏固然重要,但中小企业自身的因素,将起决定性的作用。中小企业必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机制,提高企业自身的素质,练好内功,培养管理创新能力。
总之,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既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也是当前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的紧迫任务,更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搞活国有大企业的同时,也要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积极地培育它们、扶持它们,使中小企业和国有大企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辅助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改善融资难、担保难问题、企业负担重,市场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经济效益大幅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一定要注意一下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三)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
(四)加快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
(五)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市场
(六)努力改进对中小企业的服务
(七)提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八)加强对中小企业工作的领导
只有从多个方面积极有效的配合,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转变发展方式,才能最终实现又好要快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钱金云
2、当前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中小企业山东兖州网
3、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 江西社会科学 龚建文
4、中小企业面对的问题和对策 港澳参考 http://www.xiexiebang.com
5、中小企业融资之道 经济管理出版社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编著 郭振玺
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