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寨县为例浅谈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9-05-12 19:3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五寨县为例浅谈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五寨县为例浅谈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以五寨县为例浅谈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五寨县为例浅谈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通讯员:周建伟)

五寨县位于管涔山北麓,晋西北八县的中心。全县总面积为1391.3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249个行政村,总人口1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9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近年来,国家号召发展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群众逐步走向了富裕的道路,农村道路从过去的“羊肠小道”逐步演变成了现今的“村村通”,农村道路得到了有效改善,随着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参与社会活动日趋频繁,虽然农村的经济得以发展,但是绝大部分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交通安全意识较低,导致事故频发,交通违法行为屡见不鲜,给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作为交通管理部门就我县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五寨县农村道路管理现状

(一)农村道路基本情况

五寨县农村道路共有235公里,大多依山临崖、路窄坡陡、弯多弯急,道路蜿蜒盘旋,气候复杂多变,每逢雨季、雪季,道路湿滑,结冰严重,极易引发重大交通事故。

(二)路面通行环境差

“村村通”工程改造后的路面虽然较为平整,但是修建的通村路建设标准普遍较低,基本上都是在原来的路上进行改造,路面狭窄,会车困难,没有警示标志,尤其在夜间行车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弯道过多过急,陡坡较多,许多农村道路还是上个世纪的老路,根本不具备机动车通行条件,往来驾驶员提心吊胆,也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一大诱因。道

路缺乏养护,存在安全隐患。农村道路由于财力物力有限,道路养护缺乏,导致由自然灾害损毁路面无法及时修补,日积月累,路面破损越来越严重,给交通安全埋下“定时炸弹”。

(三)村民安全意识淡薄

由于农村地处偏僻,文化素质滞后,村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更是知之甚少,无交通安全意识;近几年来通过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加速增长,农民的收入也逐年增加,机动车也纷纷进入到了农民家中,确实为农民出行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机动车的增长在给村民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许多村民交通意识淡薄,没有办理上户和申请驾驶证就开车上路,一些村民随意乘坐农用车,或带“病”车,易发生交通事故。

(四)摩托车、电瓶车迅猛增长

随着农民朋友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摩托车、电瓶车以其轻便、快捷赢得了村民的认可,购买摩托车、电瓶车的人越来越多。然而这些“特殊车辆”全部拥向路面,不但加大了道路的交通流量,也加大了事故隐患,不少骑行摩托车、电瓶车群众缺乏交通法规教育,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骑行技术不过关,上路行驶不考虑来往车辆,大多数交通事故起因是由于躲避不及而酿成的。

(五)警力不足,农村道路管理“失控”

五寨县农村道路点多线长,然而警力有限,装备更是落后,加之近年来车辆急剧增多,路面管理工作任务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形势严峻,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

作往往处于“失控”状态,这给农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条件,每逢秋季,因村民农用车引发的重特大交通事故比比皆是,令人触目惊心,究其原因,往往归咎于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上。全县现有警力139人,具备执法资格民警31人,未授衔工勤25人,交通协管员83人,需要承担车辆管理、事故处理、宣传教育、疏堵保畅等相对重要的管理任务,民警就是24小时不休息,也很难做好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勤人员、交通协管员虽然弥补了工作上的“缺口”,但是他们不具备执法主体,往往只能执勤不能执法,警力不足从实质上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农村地区警力覆盖更是无从谈起。

(六)农村安全宣传相对薄弱

宣传教育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要,由于警力、物力、财力的局限性,农村地区安全宣传工作匮乏,农村驾驶员交通安全法律知识知晓率低,遵法、守法意识甚是淡薄,接受安全教育机会少,自我保护意识差,安全隐患油然而生。

二、农村道路安全管理解决对策

(一)增加警力编制,落实经费保障。根据辖区农村到道路管辖里程及其特点,增加警力编制,逐步解决农村道路路面管理“失控”的局面,实现路面“零管控”。积极协调县委、县政府及上级公安机关将交通协管员逐步消化,将优秀的、工作经验丰富、工龄较长的协管员通过人社局公开考试,公平竞争,在解决警力不足的同时也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工作上有盼头、有动力,有成效。

(二)加强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增强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政府要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有关法律知识纳入全民普法内容,各乡、村要以创建交通安全示范乡、村为

载体,建立健全以村委会为主体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组织机构,设立交通安全宣传流动点,利用宣传牌、宣传橱窗、宣传广播等形式向村民广泛宣传普及交通法规知识,培养文明交通行为。

(三)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寻求农村道路管理新模式。一是与驻地乡镇联系,聘请村支部书记为本村交通协管员,利用乡镇组织支部书记开会的机会,借会待训,请回中队培训,乡镇年终把农村交通安全落实情况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二是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通过乡村交通协管员及时获取农村道路交通信息,负责本村及附近发生的交通拥堵,交通事故时,协助中队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劝阻交通违法行为,救助伤员;三是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创建道路交通安全文明村,认真排查辖区人、车基本情况,摸排辖区无牌车辆,无证驾驶员,督促无牌证车辆上牌落户,无证驾驶人员培训领证,第一时间记录和反映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和道路隐患情况,说服教育本辖区道路违法当事人;四是在赶集会、婚丧嫁娶集中时段、路段劝说群众不要乘坐三轮车、拖拉机、农用车等安全无保障车辆,教育广大农村司乘人员遵守交通法规,不违法载客,纠正和制止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对于不听从劝告者,及时通报中队进行查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组织人员保护现场,抢救伤员、维护秩序。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关系到农民朋友的切身利益和人身安全,只有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才能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抓出成效。

(四)坚持走交通管理社会化的路子,部门联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构建全社会参与的联动管理机制,以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为平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促进各

部门对交通秩序齐抓共管。落实机动车源头管理行业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交通安全责任属地化,切实把交通管理工作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发动乡(镇)政府、村委会、安监部门、交通运输、派出所及农机等部门积极参与到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来,努力形成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新机制。

(五)由政府部门出资,加大对农村道路改造。针对农村道路安全设施落后、安全隐患突出、交通安全标识标志缺乏的现状,政府部门要督促公路、交通部门加大道路安全防范设施建设和安全隐患点段治理的投入力度。着力提高农村道路的交通安全设计标准,尽量减少急弯,在弯道路段拓宽路面,增设警示标志,提升路面交通通行能力。拿出一部分财力,重点放在农村道路基础养护上,由村委会制定实施办法,由村民自行养护,创建农村安全畅通大道。

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大局,做好农村道路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须将该项工作作为长期的一项任务来抓,让农村道路交通发展逐步与城市交通相协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进行的集中体现。因此,公安交管部门要将肩上的担子挑起来,也要挑稳当,要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发扬戒骄戒躁、艰苦奋战、锐意进取的精神,要从实际出发,找准农村道路管理特点,抓住规律,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坚持宣传教育与处罚并重,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最大限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实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和谐、有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篇:以五寨县为例浅谈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五寨县为例浅谈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通讯员:周建伟)

五寨县位于管涔山北麓,晋西北八县的中心。全县总面积为1391.3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249个行政村,总人口1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9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近年来,国家号召发展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群众逐步走向了富裕的道路,农村道路从过去的“羊肠小道”逐步演变成了现今的“村村通”,农村道路得到了有效改善,随着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参与社会活动日趋频繁,虽然农村的经济得以发展,但是绝大部分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交通安全意识较低,导致事故频发,交通违法行为屡见不鲜,给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作为交通管理部门就我县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五寨县农村道路管理现状

(一)农村道路基本情况

五寨县农村道路共有235公里,大多依山临崖、路窄坡陡、弯多弯急,道路蜿蜒盘旋,气候复杂多变,每逢雨季、雪季,道路湿滑,结冰严重,极易引发重大交通事故。

(二)路面通行环境差

“村村通”工程改造后的路面虽然较为平整,但是修建的通村路建设标准普遍较低,基本上都是在原来的路上进行改造,路面狭窄,会车困难,没有警示标志,尤其在夜间行车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弯道过多过急,陡坡较多,许多农村道路还是上个世纪的老路,根本不具备机动车通行条件,往来驾驶员提心吊胆,也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一大诱因。道路缺乏养护,存在安全隐患。农村道路由于财力物力有限,道路养护缺乏,导致由自然灾害损毁路面无法及时修补,日积月累,路面破损越来越严重,给交通安全埋下“定时炸弹”。

(三)村民安全意识淡薄

由于农村地处偏僻,文化素质滞后,村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更是知之甚少,无交通安全意识;近几年来通过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加速增长,农民的收入也逐年增加,机动车也纷纷进入到了农民家中,确实为农民出行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机动车的增长在给村民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许多村民交通意识淡薄,没有办理上户和申请驾驶证就开车上路,一些村民随意乘坐农用车,或带“病”车,易发生交通事故。

(四)摩托车、电瓶车迅猛增长

随着农民朋友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摩托车、电瓶车以其轻便、快捷赢得了村民的认可,购买摩托车、电瓶车的人越来越多。然而这些“特殊车辆”全部拥向路面,不但加大了道路的交通流量,也加大了事故隐患,不少骑行摩托车、电瓶车群众缺乏交通法规教育,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骑行技术不过关,上路行驶不考虑来往车辆,大多数交通事故起因是由于躲避不及而酿成的。

(五)警力不足,农村道路管理“失控”

五寨县农村道路点多线长,然而警力有限,装备更是落后,加之近年来车辆急剧增多,路面管理工作任务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形势严峻,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往往处于“失控”状态,这给农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条件,每逢秋季,因村民农用车引发的重特大交通事故比比皆是,令人触目惊心,究其原因,往往归咎于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上。全县现有警力139人,具备执法资格民警31人,未授衔工勤25人,交通协管员83人,需要承担车辆管理、事故处理、宣传教育、疏堵保畅等相对重要的管理任务,民警就是24小时不休息,也很难做好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勤人员、交通协管员虽然弥补了工作上的“缺口”,但是他们不具备执法主体,往往只能执勤不能执法,警力不足从实质上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农村地区警力覆盖更是无从谈起。

(六)农村安全宣传相对薄弱

宣传教育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要,由于警力、物力、财力的局限性,农村地区安全宣传工作匮乏,农村驾驶员交通安全法律知识知晓率低,遵法、守法意识甚是淡薄,接受安全教育机会少,自我保护意识差,安全隐患油然而生。

二、农村道路安全管理解决对策

(一)增加警力编制,落实经费保障。根据辖区农村到道路管辖里程及其特点,增加警力编制,逐步解决农村道路路面管理“失控”的局面,实现路面“零管控”。积极协调县委、县政府及上级公安机关将交通协管员逐步消化,将优秀的、工作经验丰富、工龄较长的协管员通过人社局公开考试,公平竞争,在解决警力不足的同时也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工作上有盼头、有动力,有成效。

(二)加强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增强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政府要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有关法律知识纳入全民普法内容,各乡、村要以创建交通安全示范乡、村为载体,建立健全以村委会为主体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组织机构,设立交通安全宣传流动点,利用宣传牌、宣传橱窗、宣传广播等形式向村民广泛宣传普及交通法规知识,培养文明交通行为。

(三)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寻求农村道路管理新模式。一是与驻地乡镇联系,聘请村支部书记为本村交通协管员,利用乡镇组织支部书记开会的机会,借会待训,请回中队培训,乡镇年终把农村交通安全落实情况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二是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通过乡村交通协管员及时获取农村道路交通信息,负责本村及附近发生的交通拥堵,交通事故时,协助中队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劝阻交通违法行为,救助伤员;三是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创建道路交通安全文明村,认真排查辖区人、车基本情况,摸排辖区无牌车辆,无证驾驶员,督促无牌证车辆上牌落户,无证驾驶人员培训领证,第一时间记录和反映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和道路隐患情况,说服教育本辖区道路违法当事人;四是在赶集会、婚丧嫁娶集中时段、路段劝说群众不要乘坐三轮车、拖拉机、农用车等安全无保障车辆,教育广大农村司乘人员遵守交通法规,不违法载客,纠正和制止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对于不听从劝告者,及时通报中队进行查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组织人员保护现场,抢救伤员、维护秩序。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关系到农民朋友的切身利益和人身安全,只有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才能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抓出成效。

(四)坚持走交通管理社会化的路子,部门联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构建全社会参与的联动管理机制,以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为平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促进各部门对交通秩序齐抓共管。落实机动车源头管理行业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交通安全责任属地化,切实把交通管理工作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发动乡(镇)政府、村委会、安监部门、交通运输、派出所及农机等部门积极参与到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来,努力形成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新机制。

(五)由政府部门出资,加大对农村道路改造。针对农村道路安全设施落后、安全隐患突出、交通安全标识标志缺乏的现状,政府部门要督促公路、交通部门加大道路安全防范设施建设和安全隐患点段治理的投入力度。着力提高农村道路的交通安全设计标准,尽量减少急弯,在弯道路段拓宽路面,增设警示标志,提升路面交通通行能力。拿出一部分财力,重点放在农村道路基础养护上,由村委会制定实施办法,由村民自行养护,创建农村安全畅通大道。

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大局,做好农村道路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须将该项工作作为长期的一项任务来抓,让农村道路交通发展逐步与城市交通相协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进行的集中体现。因此,公安交管部门要将肩上的担子挑起来,也要挑稳当,要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发扬戒骄戒躁、艰苦奋战、锐意进取的精神,要从实际出发,找准农村道路管理特点,抓住规律,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坚持宣传教育与处罚并重,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最大限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实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和谐、有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篇: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陕西省为例

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陕西省为例

农村电商在陕西起步晚,但发展的速度快,走在了西北五省乃至全国的前列,2015年上半年,陕西省电子商务交易额1470亿元,同比增长59%,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进入引爆期。然而,由于农村电子商务有其特殊性和内在要求,陕西农村电商发展也遇到一系列的问题。

一、陕西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1)电商理念存在误区

电子商务知识缺乏。广大农民和多数企业管理者电子商务相关知识匮乏,尚未充分意识到抢占网络零售市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电子商务突破传统交易的制约因素、提高经济效率等优势认识不足。

认识存在误区。2014年以前,中央和国务院没有安排农村电商工作,陕西农村电商徘徊不前;去年以来,在从上到下都在抓电商,陕西农村电子商务出现从徘徊不前忽然转向贪功冒进现象,好多地方大干快上。有些地方根本没有想明白怎么干,硬着头皮干;有的地方妄图短期内就将电商发展到什么规模,有没有条件都要上,违背了经济规律,很有可能形成一批烂尾工程。

(2)缺乏统筹规划

部门各自为政。农村电商线长面广,商务部门一家难以有效统筹各个部门的资源项目,于是出现各个部门纷纷上马的情形,各自为政较多,协同不足,到了基层政策出现散乱。同时,由于农村电商被视为最后的蓝海,各大电商企业加速“跑马圈地”,有的地方已经出现各个电商“水火不容”的迹象,让人忧心。

产品缺乏策划。陕西有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有好的农产品,但缺乏包装策划。例如陕西苹果很有特色,产量也很大,但内部却有多个地域品牌各自为战,需要运用以一带多的运营模式,形成集群效应,从而带活整个陕西苹果产业。

标准体系不健全。陕西没有制定农产品统一收购标准,农民没有按照标准来培育农产品,这样不利于收购和出售,也不便于在网络上打造陕西自己的农特产品品牌。

(3)物流仓储建设滞后

物流配送止步于乡镇。因农产品经营主体大多分散在农村,虽然靠近原材料基地,但配送难度较大。目前陕西物流配送网络一般只延伸到县城,部分地区可达乡镇,大多数乡镇没有物流公司,对于绝大部分处在乡镇以下的农产品市场主体要从事网络销售,物流配送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

物流配送成本高。因保鲜、防破损要求,土特产品包装费用大,加之物流运输服务费偏高,导致农村电商单店存活率低。据调查,同样重量的农产品从陕西农村区县到上海的物流费用是上海到陕西区县的两倍还多。尽管物流市场竞争使得2015年陕西各区县物流价格下降不少,但仍然比省会城市西安高,每公斤比西安高出1-2元。

物流冷链仓储设施配备不足。农产品网络交易多为现货销售,产品鲜活,而物流过程中缺乏冷链仓储设施配备,容易导致买卖双方遭受不必要损失,也容易引起交易纠纷。

(4)运营人才资金匮乏

电商技术支持不足。陕西农业市场主体现有管理团队知识技术水平难以满足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电子商务人才短缺问题比较突出。一些经营主体虽然也开办网店,但由于专业水平低、网上营销能力不强,网店运营效果不佳。同时,大部分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给予专业技术人才的待遇不高,难以招来电商专业人才。目前陕西各区县从事电子商务运作的人员月基本工资低,农村电商很难留住电商人才,人才流动频繁。

网店运营成本高。目前陕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主要是以企业对消费者、个人对个人模式为主,经营利润较低,而网店开办成本较高,成为一些农业市场主体进入电子商务渠道的拦路虎。据估算,在“天猫”开设一个专卖店铺,其中保证金、每年管理费、租用仓储设施费用、雇请人员费用、网络费用等需20余万元。

(5)电子商务基础条件薄弱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完善。目前,陕西农村网络主要是中国电信,比较单一。在关中地区,农村网络村村通已基本形成,但网络信号差、速度慢,难以满足农村电商发展需求。在陕北、陕南等边远山区,尚没有网络设施,更多的农产品仍然依赖传统交易模式,信息不畅导致农产品销售不畅,效益减少。

农村电商缺少自建平台。当前天猫、京东等第三方平台吸引了大量的农村电商流量,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这些平台上获取流量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在地方政府或企业发展农产品电商的时候也容易受制于人。一些农村不断创新电子商务模式,与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将当地农副产品加以整合并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山阳县仿照浙江遂昌的“赶街”模式,以大秦岭为品牌号召力,建立陕西自己的农产品电商平台--“逛街网”,引导全国消费者在自建平台上购买陕西的农特产品,但当前影响力还有限。

(6)电商扶贫任重道远。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在665个国家级贫困县中陕西占到了50个,约为1/10。电子商务作为一种精准扶贫的手段,陕西电子商务扶贫任重而道远。

二、对策建议

(1)积极宣传推广

加强宣传教育。政府相关部门要根据陕西省农村电子商务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需要,制定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电子商务专题宣传推广方案,充分利用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体,宣传政策趋势,普及基础知识,播报发展动态,全面提高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度,形成人人熟知电子商务、户户发展电子商务的生动局面。

加大应用培训。加大农村有关部门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电子商务应用培训,提升其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对传统企业管理人员的电子商务知识培训,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对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因地制宜,依托行业企业开展特色生态产品、特色旅游品牌等推广营销。加强发展电子商务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优秀团体的宣传力度和媒体曝光度,引导形成全社会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环境。

突出群众参与。让互联网界流行的“参与感”概念在农村电商的进程中必须从群众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开始。目前陕西农村电子商务总体处于平台主导的阶段,农村的精英调动了一些,但普通农民还没有广泛动起来。电商进村,一方面“工业品下乡”,帮农民买放心便宜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农产品进城”,帮助农民卖定西,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农村电子商务基层服务点建设,已经吸引了一部分年轻人回到农村,但还需要动员起更多的农民成为“电商一族”,能熟练地买,更能在网上卖。

(2)注重规划策划

聚焦资源合力。陕西农村电商物流资源分散,需要整合服务资源,完善建立乡、村一级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心,聚集技术、人力、设施、产品等资源合力,由商务中心统一为农产品代言、销售,降低农村电商经营成本;并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和大型电商平台合作,共同探索品牌农产品分等分级、“田头市场+电商企业+城市终端配送”的营销模式,打破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网络运营商划区、划片分割的垄断壁垒,降低农村电商网络经营成本,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稳步发展。

突出品牌战略。目前陕西农村的网络销售以模仿性设计居多,产品多通过厂家直接来出售,同质化现象严重,需要突出品牌提高竞争力:一是创新驱动。陕西农村电商需通过自主创新,打造自己的品牌,积极引导个体走特色化、差异化道路,主动率先求变和上档次。品种和质量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产品和服务的细分和专注上,“人优我专,人优我精”;做法上,“人优我新,人优我转”。二是培育精品。陕西地方政府应根据“品牌电商化,电商品牌化”的大趋势,积极培育一批像洛川苹果、眉县猕猴桃等有竞争力的骨干品牌,力争在区域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三是提高品牌意识。不仅要精心打造自己的个体知名品牌,而且要积极打造集体品牌,实施品牌化战略。

(3)加强物流设施建设

构建因地制宜的物流配送体系。陕西农村要以“创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陕西省电子商务示范县”等项目为契机,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主要由邮政等公司承担,结合乡镇服务站点建设,整合资源,合理规划和布局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发展全冷链物流,构建适应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配送体系。

整合快递物流资源。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配送的社会化、组织化和信息化水平,为网上交易提供快速高效的物流支撑。支持重点电子商务企业建设物流中心。针对在农村一次性打通“最后一公里”、直接到人到户的物流体系设想在目前都难以实现,对现有的农村客运、公路交通、仓储、县域散货运输、邮政物流等资源进行整合,以县城现有的物流公司、快递公司为基础,组建县、镇、村三位一体物流服务中心。县城物流中心负责城区、镇区的货物集中与分散;镇级物流中心负责村级货物集中和分散;村级零售店负责自然村商品收集和分散,打通商品双向流通的“最后一公里”,通过一个大数据平台高效协同,完善物流体系建设,让“菜鸟”的努力希望在陕西农村能有突破。

(4)落实人才保障

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当前陕西多地凸显的人才瓶颈已经制约了陕西农村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要把人才引进和培育放在发展的战略高度。一是建立体系。要将人才需求纳入已有的人才政策体系中来,进一步完善政策。二是多渠道培养。通过联合政府相关部门、高校、电子商务企业共建实习和培训基地,打通网商与所需人才之间交流与合作不足的障碍。有条件的协会,可以直接与高校建立更为灵活的“订单式”培训课程。三是注重引进来。积极搭建人才供需交流平台,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为农村和企业引进紧缺急需电商人才。

完善人才配套体系。完善人才培养后续服务与产业配套体系,建立电商创业从店铺装修、摄影美工、写好宝贝详情、电商客服、推广营销、数据分析、后台管理、仓储物流等全环节的培养体系

(5)强化电子商务基础条件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村村通互联网”工程建设,电信、移动、联通、广电要加快实现宽带在农村的全覆盖,确保农村群众能及时、方便地开展电子商务信息查询、发布、交易等等,为陕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最基础的网路保障,要不断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推动宽带网络提速降费,实施优惠的接入费率和更高的接入速率。此外,要完善网络支付和金融体系,构建信用和认证体系,推动技术创新,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为陕西农村电商发展做好基础保障工作。

农村电商平台建设。陕西农村电商平台要按照“政府扶持、企业主体、资源共享、专业服务、农民受益”的模式建设,根据农业产业特点,解决目前农业存在的龙头企业少、品牌认知度低、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政府、企业、协会等主体合作,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展示推广企业产业和农特产品,为买家和供应商打造一个全流程的电子商务平台,缩短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为陕西农副产品的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与农民增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进而打造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新动力。

(6)电商精准扶贫的“五化”

信息化-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省级财政甚至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设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逐步加大农村通信、光纤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明确农村信息化建设目标,优先制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着力保障农村信息化建设项目开展,为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和贫困地区农村增产增收保驾护航。

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网络跨境贸易”是农村电商“三部曲”,“农产品进城”是农村通过发展电子商务经济实现脱贫的关键一步。建立城乡物资交换闭环,缩短城乡居民距离,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农产品“买难卖贵”局面,缩短城乡收入差距鸿沟。

乡土化-深挖居民“乡土”情结。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呼吁在外工作和学习的陕西人,宣传陕西的农产品,并在网上推介、售卖陕西农产品,为家乡经济的发展出一份力。同时,政府部门要呵护农民的创业热情,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有知识文化的农村大学生开展电子商务,加强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商务管理的培训,这样可以使农村大学生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品牌化-强化农产品品牌。建立具有标示性的品牌,增加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依托区域公共品牌,增强消费者品牌认知度,发挥龙头企业的主力军作用,发挥企业在市场对接、渠道建设和品牌推广中的作用,生态化-推进农村电商生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和开放的社会环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保护农村传统、绿色生态环境结合起来。

第四篇:道路交通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

道路交通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来,我区交通系统在打击非法经营,保护合法经营者及旅客、货主利益,规范运输市场秩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最近在调研时发现,与形势发展的要求相比,当前道路交通行政执法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从依法治运的高度认真地研究和改进。

一、存在问题

(一)道路运输法制建设急需加强和完善

1、立法不统一,法规、规章之间冲突时有出现。目前我区道路交通行政执法的主要依据是《湖南省道路运输条例》和《道路运输行政处罚规定》(交通部5号令)。前者属地方法规,后者为部门规章,两者同一位阶,其效力低于法律和行政法规。《立法法》第86条第2项规定: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所以,当两个执法依据的条款对同一事项的规定发生冲突时,执法人员便无所适从,若报请国务院提出意见的话,则难以保障行政执法的效率。

2、有的规定不合时宜。譬如:《道路运输行政处罚规定》第八条第八项规定:“未经县级以上道路运政机构核准,擅自购置营运车辆的,每车处以车价3%以上5%以下的罚款,但罚款总额不得超过10000元。”不少运管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只要业户把车买来后再申请办证,一律按车价的3%至5%给予行政处罚。我认为,这种做法很不合理,因为当事人买车后在没有办理营运手续之前是不能从事营运的,根本构不成对运输市场的危害,所以罚款理由不成立。该规定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不合时宜,没有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3、有的规定不完善,难以有效监管当事人规避法律的行动。以营运证的发放为例,按交通部《关于启用新版道路运输许可证和道路运输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1]439号)的规定,道路运输证应由车籍地的交通部门核发,但现实中却有许多道路运输证的核发地和车籍地不一致,以至于许多报废车、拼装车都拿到了道路运输证。究其原因就是有的运管部门为了多收点费用而滥发证。其他运管部门明知当事人是一种故意规避现行管理规定的行为但也无可奈何,因为当事人持有交通部门核发的道路运输证。交通部的通知并未明文规定如何处理此类问题,而且通知其法律效力低于部门规章,也不能作为对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的依据。

4、有的规定不明确,可操作性差。以货运为例,根据交通部、国家经委1986年12月29日发布的《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营业性运输是指为社会提供劳 务,发生各种方式费用结算的公路运输;非营业性运输是指为本单位生产、生活服务,不发生费用结算的公路运输。前者属运政执法检查对象,后者则不在此列。”但现实生活中的运输要区分是营业性运输还是非营业性运输非常困难,因为不少运输者往往把运费打入成本,表面上并没有直接收取运费,加之车辆流动性大,车辆的产权所有者、委托经营者、雇佣帮工者处于脱节分离状态,更增加了查处操作的难度。结算方式的多样化,使得执法过程中要取证确认其是否发生“运费与货款并计”相当困难。如购物送货上门,带车为别人打工等情况,其收费是很隐蔽的。

(二)行政执法行为欠规范

1、调查取证方面。主要表现在:有的执法人员在稽查时,不告知调查的理由和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也不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有的执法人员对被询问人采用暗示、引诱或欺骗的手段;有的执法人员所做的部分笔录不够规范、完整,不能反映出当时的真实情况,降低了笔录的可信度。

2、强制措施方面。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往往超出范围,采取暂扣运输车辆的强制措施。

3、处罚程序方面。《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 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但实际操作时,有的执法人员在开具证据保存清单时,往往跳过此程序,使行政负责人审批程序流于形式。另外,行政处罚有一般程序和简易程序两种,有的执法人员往往只采用一般程序,虽然通过层层把关可以避免工作中的疏漏,但客观上使一些可以用简易程序处罚的违章行为程序复杂化,影响了办事效率,增加了被处罚对象的成本。而且执法机关稽查部门和违章处理部门没有分开,出现了同一个部门既查又罚的现象,难以实现有效监督。

4、处罚对象的认定方面。当车辆出现违章行为时,处罚的对象是车辆所有者、经营者,还是驾驶员﹖应当由谁来陈述、申辩、接受处罚﹖类似这样的问题使执法人员很难把握。

(三)执法环境日益严峻

运输管理对象不肯配合、拒检冲卡、暴力抗法等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危及到执法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使得运政执法工作的威慑力大打折扣。

(四)执法队伍人员数量不足,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1、执法人员严重不足。据统计,除内勤人员外,每天能上路检查的人员很少,被处罚车辆只占违法车辆的10%左右,大量违法车辆的逃避,使一些司机产生侥幸心理,认为 被抓住是偶然的,为了谋取不当利益,越来越多的司机采取超载超限运输的形式。

2、执法队伍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一是缺少交通管理和交通执法的研究型人才。交通执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交通执法工作者熟悉交通的实际工作,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法学理论知识和管理学的知识,了解社会综合情况和国家的总体政策,才能发现交通执法中存在的深层次的矛盾,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议,以供领导参考。而我们的一些法律工作者由于法学理论知识薄弱,缺少宏观分析能力,遇到问题和难点,不是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埋怨上级机关或推给领导,未能履行好法律工作者的职责。

二是缺少综合型的法律人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建立有限政府,弱化行政权利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这就需要我们交通法律工作者不仅掌握交通行政法律知识,还要掌握民事法律知识、诉讼法律知识,具有应急应变的能力。我们一些法律专职工作者由于缺少综合法律知识,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其一是法律知识基础薄弱,甚至不懂一些法律常识性知识,比如,有一些法制工作人员不知道以上、以下、以外法律含义和区别是什么,想当然乱加运用;还有的同志乱用法律术语,造成不好的影响。法律专业工作者缺少法律常识,不仅经常在交通执法工作犯一些原则性的错误,而且影响到整个交通执法的形象。其二是诉讼 法律知识欠缺。一半以上的人不会写起诉书、答辩状,遇到行政诉讼案件,就甩给律师去做。其三是应急处理能力差。法律专业工作者,特别是法制科长的法律综合素质较低,是交通执法工作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对策思路

(一)呼唤尽快出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理》相配套的实施细则。

现行行政执法的主要依据仅仅是些部门规章、地方法规。这些法规、规章立法层次低,调整范围小,约束力不强,明显滞后于日益开放、活跃的道路运输市场发展。而且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带有明显的部门利益和地方色彩,与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建立统一开放的全国运输市场的精神相悖。况且《行政许可法》实施以后,部门规章不得再设定行政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理》自2004年实施以来,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没出台,操作性很差。

(二)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建立高素质的交通行政执法队伍。

1、首先要从进入制度上严格把关。今后凡进入执法队伍的人员必须通过当地的公务员考试,从源头上遏制用人上的腐败。其次,用好的制度选好人、用好人。要在执法队伍中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竞争机制,把我们的执法队伍打造成一支万马奔腾、充满活力的执法队伍。再次,要建立错 案追究制度和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度,坚决把危害执法队伍形象的“害群之马”清理出去。

2、建立定期执法培训制度。把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经常化、制度化,从根本扭转执法队伍存在的问题。

(三)理顺执法体系,改善交通行政执法环境。1、变多头管理为综合管理。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讲政治的高度,遵循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同一部门承担的原则,跳出部门职权之争的狭隘圈子,建立起交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尽快结束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中职权交叉、部门扯皮、互相制肘的局面。

2、转换执法人员身份。目前执法机构尚属受政府交通部门委托进行执法的事业单位。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受委托单位在执法过程中必须以委托单位的名义进行执法,也就是说,道路交通执法人员在执法时,必须以交通行政机关的名义对行政相对人进行执法,否则就是执法主体不合法。要使执法人员也像海关、公安、工商等部门的执法人员那样具有法定授权,而不是委托授权,解决的办法是抓住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换的契机,争取将执法机构列入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行政序列,将执法人员转换成为政府公务员身份。

3、加强部门联动,设立运政警察机构。运政执法难,甚至出现暴力抗法行为,问题是执法人员的执法权限有限,缺乏震慑力。据了解,许多国家都有专门负责道路运输管理 的警察机构,连我国台湾省也有公路警察机构。另一个办法,也可参照深圳等地的做法,成立运政公安中队,业务上受各地公安局指导,工作上由交通局统一安排;重庆则采取将公安交警、运政、路政执法合而为一的办法,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广州市在整治道路运输市场秩序过程中就是靠与公安、城管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打掉了许多盘踞多年的“黑站点”、“黑票点”。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仍是现阶段加强运政执法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

(四)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规范执法行为,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执法人员作出行政处罚时要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要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要切实保障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和要求组织听证的权利,要严格执行“违章稽查部门和处理部门相分离”,“罚缴相分离、收支两条线”的规定。

2、对行政处罚中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形,从方便当事人的角度出发,应由执法人员当场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并于第二天到本单位违章处理部门备案。

3、执法人员要慎用强制措施,不得随意扩大强制措施的适用范围,并且应当及时作出处理,不得无故拖延。

4、对行政处罚中处罚对象的认定上,要区分单位所属车辆和私人所有车辆。对单位所属车辆违章时,如司机属职 务行为则应处罚单位,如属个人行为则应处罚司机。对私人所有车辆,有道路运输证的违章车辆处罚的对象应是道路运输证上所载明的经营者,因无从业资格证处罚驾驶员的除外,无道路运输证的违章车辆,处罚的对象是此次营运的预期受益者或实际受益者。

第五篇:以A公司为例浅析中小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A公司为例浅析中小企业员工培训 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竞争逐渐表现为人力资源的竞争,企业增强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员工培训,企业必须不断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使其知识技能水平与市场发展新动态保持同步。但我国很多企业员工培训效果不佳,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A公司为例,分析A公司员工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对策,为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改进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小企业;培训问题;对策

一、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意义及A公司员工培训现状

1、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在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及其影响逐年加深,中小企业相比大型企业具有更好的灵活性,能较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使得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但中小企业在物力、财力等方面与大型企业相比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在竞争中常常处于劣势,同时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

人力资源作为最具创造力的资源,对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企业间的竞争已逐渐演变为人才的竞争。但中小企业在人才引进方面先天不足,他们很难直接寻找到最适合企业的员工,作为一种替代方案,中小企业可能会接受有潜力的人作为次优选项进入企业,并通过必要的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各方面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改进员工的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然而中小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以至于企业引进的人才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2、A公司员工培训现状

A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光电探测与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中小企业,现有员工100人,具有芯片制造、电路设计、后部封装、系统装调及例行试验等全套设备及生产线。因为A公司产品研发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的特性,A公司必须保持一支稳定的高技术研发团队和高技能技术工人队伍。虽然A公司经过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技术经验,但由于A公司缺乏合理的培训体系,随着人员的流失,这些技术经验没有得到很好地传承。A公司目前的员工培训比较单一,多以内部培训为主。每年初培训专员综合各部门领导意见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时组织员工到会议室,由公司资深专家以课堂学习的方式讲授经验和教授技能,教授完成后由参加学习的员工填写一份培训记录,培训就算完成。

二、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培训正确的认识

1.1、中小企业短视的培训观念

A公司的老板缺乏对培训长期的战略眼光,对培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很多时候,只要他听说某某公司因为做了什么培训,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他就会让人力资源部也组织一次那样的培训,短期内如果培训效果不明显,就又会对该培训产生怀疑,接着又取消该培训。当企业遇到问题时,A公司的老板就会要求人力资源部通过组织培训来解决问题,没有认真分析公司的问题能否通过培训解决。

中小企业经营者往往不能从企业战略的角度来看待员工培训,过分强调短期收益,使得企业员工培训缺乏长期、系统的战略支持。这样员工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员工培训无法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联系起来,以至于将培训变成一种盲目的应急式工作。

1.2、中小企业培训投入不足

A公司的培训基本是内部培训,老板不愿意为培训多花一分钱,在培训上力求“不花钱,办好事”,所以A公司基本不会让员工参加外部培训。老板对培训考核优秀的员工没有过任何奖励,对内部培训老师也没有给过任何费用。员工参与培训不积极,培训老师讲课也不积极,如此恶性循环导致A公司的培训执行异常困难。

中小企业经营者常常视员工培训为多余的成本,对培训投入不够。中小企业因为自身人员流动性强的特点,没有大企业那样对人才的吸

引力,难以给员工职业安全感,所以较难从外部招聘到高素质人才。不少中小企业经营者出于对员工忠诚度的怀疑,只愿意招揽工作经验丰富的成熟员工,不重视年轻力量的培养,不愿意在培养人才上投资,不愿多给员工培训。

2、缺乏全面的培训需求分析

A公司的管理层对员工培训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培训什么,怎么培训,培训哪些人都是管理层的主观判断,没有做过系统全面的培训需求分析,随意性很大,所以制定的培训计划跟企业不匹配。很多中小企业根本不了解员工真正缺乏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也不了解培训对员工以后的工作有哪些帮助,所以培训难以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也达不到预期的结果。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工作的基础,如果做的不好就会导致管理人员对企业现状缺乏全面的认识,使培训工作难以形成有效的系统,就将导致培训人员选择不明确、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内容不具针对性、培训方法选择错误等系统性问题。

3、培训方式单一

例如,A公司的培训人员在具体实施培训时往往不是根据具体的培训内容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而是采取最简单、最直接的课堂学习,仅是简单的把人员集中到会议室,找一个阅历较深的管理人员或者熟练技工给大家分享一下经验,再简单做下培训记录,培训就算完成了。

中小企业的培训执行时常常采取这种填鸭式的传统培训方式,使员工感到厌烦,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忽视运用多样化的培训手段,培训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不注重调动受训者的积极性,没有从成人学习的特点和企业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这都是企业培训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4、轻视培训评估及培训激励

例如,A公司培训结束后仅有一个口头的采访,询问员工对培训是否满意,也不深究员工不满意的原因。培训做完后,培训记录立即存档,完全没有培训评估、跟踪反馈的环节。对于培训后表现优秀的员工也没有任何奖励措施。

目前,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对培训评估的投入不够、测评方法单

一、内容不全面,多数的评估仅仅对培训课程中所授予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考评,没有深入到受训员工的工作行为、态度的改变、工作效率的提高等方面。企业无法了解培训的最终效果,不利于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不便于开展更进一步的培训工

作。有很多中小企业虽然重视员工培训,为员工提供众多的培训机会,提高了员工的知识水平和工作绩效,但是缺少对应的激励措施,员工感觉不到培训的益处,这对培训工作是一个很大的阻碍。

三、强化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对策

结合A公司案例,分析中小企业在培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为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改进提出下列对策。1.培训与企业战略相结合

培训工作一定要从企业战略的高度考虑,从近期目标、中长期目标对公司的发展战略保障程度出发,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培训必须符合企业实际,能够解决企业可能遇到的问题,为企业发展服务。培训工作主要着眼于企业现实绩效改进或未来所需的人才储备。系统的培训规划要对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有清晰的认识,对各部门发展重点或某一层级发展计划有明确方向,对各岗位人员所需知识技能结构或岗位未来可预见的演变有合理预计,找出不足之处加以培训改善。2.加大培训的投入

中小企业应理解员工培训是一种投资手段,要把对培训的投入当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投资力度。不要为了一时节省成本而忽略员工培训。也许不组织员工培训可以省下部分资金,但员工在使用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的过程中,因操作不熟练造成的低效率、次品和废品,已经为培训的不得力付了钱,甚至更多。因为管理人员缺乏必要培训使他们对高效的管理技术陌生,决策技能不强,视野和判断狭隘,因此造成的错误决策,其损失远比组织员工培训要多得多。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企业应加大员工培训的投入,把钱用到实处。

3.做好全面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的首要工作,如果该项工作不规范、不细致,会导致培训计划难以制定,使培训工作难以成为完整的系统,影响整体培训工作的开展。培训需求分析应从企业层面、职位层面和个人层面进行分析,企业层的培训需求分析要通过对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自身资源、企业面临外部环境变化、企业人员计划、技术更新等因素的分析,准确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并确定具体培训内容;职务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要对某一职务的任职要求和业绩指标进行评价,由

此得出该职务现任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和所拥有的技能与员工实际掌握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之间的差距,根据差距制定培训计划;个人层面的分析根据不同员工的工作性质结合员工的知识技能明确培训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培训需求分析还需要结合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根据未来员工晋升所需知识和技能,有针对性的安排培训。中小企业在进行员工培训之前做好准确详实培训需求分析, 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员工需要培训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培训, 做到有的放矢能够提高培训的效率和效益。

4.选择科学的培训方式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培训方法和技术的革新成为员工培训的重点。企业在员工培训中不能千篇一律地采用课堂上课、填鸭式的学习方式,企业需要根据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目的的不同,结合培训方式的适用范围,充分地与培训师沟通,灵活地选择、确定培训方式。知识性强的课程宜采用集中授课、普通讲座、研讨、多媒体教学等形式,操作性强的培训应多采用模拟练习、师傅带徒弟等模式。根据现代人时间零散的特点,通过互联网络在线学习已成为很多中小企业培训时的优先选项,网络培训具有传统其他培训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没有培训地点限制,时间分配更自由,培训内容选择范围更广更丰富,能极大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5.全员参与、持续培训

员工培训需全员参加,通过培训来整合企业的人力资源,必须要使培训工作得到各方面各部门,尤其是普通员工的大力支持。企业培训部门要做好宣传工作,让企业经营者、管理者,乃至普通员工理解、信服和支持培训工作。全员参与是在保证员工适当休息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特点设计培训内容,努力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其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员工认可培训是他们提升自我的途径。只有在员工的思想上进行了疏导,才能让员工从根本上接受培训,积极参加培训。

中小企业还需认识到培训是一项长期投资,有的培训项目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有些培训则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反映到员工工作绩效或企业经济效益上来,尤其是管理人员和员工观念的培训更是如此。因此,要正确认识人员培训的长期性和培训性,抛弃那种急功近利的员

工培训态度,坚持员工培训的长期性和连续性。6.加强培训评估

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将帮助人力资源部门了解某一培训项目是否达到原定的目标和要求,分析受训员工的知识技术能力提高是否真正来自培训本身,考量培训的效益,找出培训的不足,归纳出经验与教训。企业可从四个方面来评估培训的效果,即学员反应、学习成果、工作行为和经营业绩。

反应层面的评估就是主要考察学员受训后的对培训内容、主题、教材、环境、后勤服务等的满意程度。学习层面的评估需了解受训者通过培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工作行为的评估需衡量受训者培训后在工作行为上的变化,它比上述反应和学习层次上的评估更复杂更难操作。在这一层次的评估中,首先对受训员工的行为是否发生了变化做出判断,然后分析这种变化是否因培训而来以及由培训导致的变化程度有多大。评估变量包括工作态度、行为的规范性、操作的熟练程度等。为了保证评估的准确性,一般是在受训员工返回工作岗位3-6个月后才进行。经营业绩的评估主要衡量公司经营状况的变化,即培训后带来的组织相关产出的变化。该项评估属于综合评价,具体可以通过事故率、产品合格率、产量、销售量、成本、利润、离职率等指标来进行测定。

7、完善员工培训激励

完善员工培训激励机制能调动全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有效预防优秀员工在接受培训后跳槽离开。中小企业需对参加培训并取得较好培训效果的员工给予各种形式的奖励。奖励的具体内容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比如:给通过培训,工作绩效明显改善的员工给予加薪;建立专项培训奖励基金,对员工在参加培训以及培训技术、技能应用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的奖励;在员工晋升时,优先考虑那些积极参加培训并取得成果的员工;评选学习明星、技术能手、创新能手等精神激励的形式。此外,还可以选派参加带有旅游性质的培训班、鼓励员工参加学历或学位培训并报销学费,外出考察等。所有这些办法都可以使员工在心理上、精神上产生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其进一步参加培训学习的热情。

四、结语

员工培训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其实质是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企业应真正重视起员工培训,目前中小企业员工培训还不容乐观,存在诸多的问题,所以中小企业一定要在现有培训基础上加以改进。从领导层开始至上而下肯定培训的重要性,从企业战略出发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科学的培训方法,加强培训评估,强调培训激励性,努力建立学习型企业,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让员工以较强的工作技能、认真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切实提升企业竞争力,达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文力 陈岳:《中国中小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中外企业家》,2009年第12期; 2.何伟,《中小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湖南职业技术学院报》,2006年9月,第6卷第3期; 3.刘丽君:《浅谈我国中小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现代交际》,2012年08期; 4.张梦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5.王丽静:《北京市中小企业培训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第11期。

下载以五寨县为例浅谈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五寨县为例浅谈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他们对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秩......

    新时期农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和对策

    新时期农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和对策农民负担问题是农村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推进,农民负担 得到了明显减轻。但在这种大好形势下,有的乡镇对......

    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对策[精选合集]

    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目前,全国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频发,道路交通管理态势严峻,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为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提出了要......

    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对策目前,全国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频发,道路交通管理态势严峻,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为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提出了要狠......

    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现状思考与对策

    目前,全国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频发,道路交通管理态势严峻,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为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提出了要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并将安全生产工作列......

    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对策2007-12-15 22:47:37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对策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思考......

    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我国城市居民的机动车保有量在逐年增加,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加剧了本来......

    农村基层组织存在问题及对策

    ***区农村基层组织存在问题及对策 ****** 为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后进村整顿文件精神,全面掌握村级组织工作现状,提升我区村级组织建设水平,加强村级党组织核心作用,***区委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