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建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公示与处理办法

时间:2019-05-15 00:2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深圳市建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公示与处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深圳市建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公示与处理办法》。

第一篇:深圳市建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公示与处理办法

深圳市建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公示与处理办法(试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文稿

深圳市建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公示与处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建筑活动管理,规范不良行为的记录公示与处理活动,增强市场主体的守法与诚信意识,维护市场秩序,根据《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结合深圳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建筑市场主体包括:

(一)在本市从事工程建设活动的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建筑业企业、监理企业、检测单位、造价咨询单位、招标代理机构、预拌混凝土及水泥制品生产企业、工程担保人。

(二)在本市执业的建筑师、勘察设计工程师、建造师(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注册执业人员。

(三)在本市从事工程建设活动企业的负责人及相关从业人员。

(四)评标专家。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不良行为包括:

(一)违反国家、省、市有关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城建档案、合同管理、劳动用工、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或者工程建设标准的行为;

(二)违反公平竞争、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三)妨碍或干扰监督管理的行为;

(四)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的类别和表现形式按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不良行为与记分标准表》确定。

第四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办法的实施,对不良行为的记录公示与处理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

第二章 不良行为的记录

第五条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委托执法机构是建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的认定和记录部门(以下简称为记录部门),受委托的执法机构应当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进行不良行为的认定和记录。

其他部门或机构对建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的认定和记录是否作为不良行为认定和记录的依据,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第六条记录部门应当按照本办法,对各自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的不良行为采用下列文书予以认定和记录:

(一)责令整改通知书;

(二)责令停工通知书;

(三)不良行为认定书;

(四)行政处罚决定书。

第七条《责令整改通知书》、《责令停工通知书》及《不良行为认定书》一般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当事人及工程项目名称。名称应当准确、完整,以营业执照或施工许可证登记名称为准。不涉及具体工程的可不填写工程名称。

(二)不良行为类别、表现形式。一次查实一个当事人多项不良行为的,可在同一份文书中记录。

(三)违反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或者工程建设标准。

(四)整改要求。

(五)不良行为记录公示告知。

(六)两名以上持有行政执法证件的执法人员签名(适用于现场签发的《责令整改通知书》及《责令停工通知书》)。

(七)单位盖章。属委托执法的,应盖委托机关公章。

(八)签收人签名及签收日期。

(九)见证人签名。无见证人或见证人拒签的除外。

(十)送达情况说明及其他事项。

第八条记录部门应当遵守下列记录规则:

(一)一份不良行为认定记录文书只对一个当事人的不良行为予以记录。

(二)企业因不良行为被记录的,对负有责任的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分别认定和记录。

(三)个人因不良行为被记录,其任职单位有过错的,分别认定和记录。

(四)建筑业企业在分包工程过程中发生不良行为的,按照对建设单位相应不良行为的记分标准记分。

第九条不良行为认定文书可采用下列方式之一送达当事人:

(一)直接送达。由当事人或其工作人员签收。个人不良行为认定文书可由其所在单位一并签收。

(二)邮寄送达。以邮寄回执注明日期为送达日期。

(三)公告送达。以在深圳建设信息网(网址:www.xiexiebang.com)或其他公众媒体上刊载之日起的第7日为送达日期。

(四)留置送达。对拒不签收的,执法人员在文书上注明情况后将文书留置现场送达。如有见证人,可由见证人签字后留置送达。

第十条记录部门应当自不良行为认定文书送达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不良行为录入相关系统并在深圳建设信息网公示。

第十一条当事人对不良行为认定有异议的,可在收到不良行为认定文书之日起10日内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辩,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当事人书面申辩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核实并答复当事人。不良行为认定或记录确有错误的,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撤销或纠正。

申辩处理期间,不影响不良行为的记录公示与处理。

第十二条记录部门应当加强对不良行为的监督检查及检查情况的记录、统计和归档工作,负责现场执法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对在建工程项目工地的抽查一般不应少于每月一次。

第十三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不良行为记录考核制度,根据不良行为记录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监督抽查,对抽查项目情况与不良行为记录情况出入较大,或者不记录、滥记录、记录不规范,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应当责令有关记录部门和执法人员做出解释,对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应当视情节追究相关执法人员的行政过错责任。

第三章 不良行为的记分与处理

第十四条实行不良行为记分制度,每项不良行为的记分标准依据其社会危害程度、当事人主观过错大小等因素确定,分为一般、较重、严重三类,按照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不良行为与记分标准表》对应相应的分值。《不良行为与记分标准表》未作规定的不良行为,比照其中最相类似的表现形式和种类予以记录和记分。

第十五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6个月为一个统计周期对同类当事人不良行为记分进行累计排序,排序结果在深圳建设信息网公示,公示期不少于6个月。公示期满,排序情况自动转入历史记录查询系统及当事人诚信档案系统。

上一统计周期的累计得分不计入下一统计周期。

第十六条对统计周期内累计得分超过同类当事人不良行为平均分值1.5倍的当事人,分别给予红色、黄色警示,其中,对得分较高的30%给予红色警示,但最多不超过10名,其余给予黄色警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红色警示的当事人数量不受前款规定限制:

(一)不良行为累计得分相同的。

(二)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规定可直接给予红色警示的。

第十七条建筑业企业和监理企业不良行为得分依其不良行为累计分数除以统计周期内该企业在本市的在建工程项目数确定,其他当事人的得分依其不良行为累计分数直接确定。

本条所称“在建工程项目数”以统计周期内当事人在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施工许可及分包合同备案时提交的所有在建工程项目数为准。未办理施工许可或分包合同备案,以及统计周期开始前已完成竣工验收的工程不计算在内。

第十八条各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每一统计周期截止前,将被深圳建设信息网公示不良行为的建筑业企业、监理企业在本辖区内的在建工程项目数统计汇总后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九条有关建筑业企业和监理企业应当于每个统计周期截止后5日内,将其在建工程项目数量、工程名称以及经备案的工程承包合同等以书面形式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对,逾期报送、未报送,或报送工程项目不符合规定的,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计为准。

对弄虚作假申报的当事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给予红色警示。

第二十条本办法规定的所有统计及计算均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数,“四舍五入”。

第二十一条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在做出不良行为认定记录后直接予以红色警示,警示期不少于6个月。

(一)拒不参加或以各种理由拖延参加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通知的抢险救灾及应急工作的;

(二)发生三级及以上重大工程质量或安全事故受到行政处罚的;

(三)因串通招标投标受到行政处罚的;

(四)对存在重大工程质量或施工安全隐患的工程,经两次以上责令整改或停工,拒不改正继续施工的;

(五)参与违法建筑建设,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止拒不改正的;

(六)将未经竣工验收合格的工程交付使用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

(七)伪造或提供虚假检测报告或其他工程建设相关文件、资料受到行政处罚的;

(八)违反执业规范或职业道德,弄虚作假,或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

(九)经纪检、监察机关认定有行贿或受贿行为的;

(十)泄露执业中应当保守的秘密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

(十一)拖欠工人工资,经劳动或其他相关政府部门催告或通报仍不清偿的;

(十二)因拖欠工人工资引发游行示威、堵塞交通、冲击党政机关办公场所、损毁公共设施或造成人员死亡的;

(十三)违反合同约定拖欠工程款,经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催告或通报仍不清偿的;

(十四)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

(十五)以暴力或其他手段妨碍国家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或扰乱社会正常生产、生活和工作秩序的;

(十六)其他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不良行为。

第二十二条对被给予红色、黄色警示的当事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其列入重点监督检查名单,加大抽查频率,对其相关业务活动及有关行政许可、备案等事项的办理进行严格监督和审查,并可给予通报批评、警示谈话或由媒体曝光。

第二十三条对依照本办法受到红色警示的当事人,在警示期内,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依法采取下列行政措施:

(一)对工程承包单位及其注册执业人员,可暂停其承接业务或执业;

(二)对在本市从业的外地企业或个人,可清出深圳市场,不予在深圳承接业务或执业;

(三)对建设单位,可暂停其自行招标资格、暂停办理招标投标、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业务。

(四)对评标专家可暂停或冻结其评标资格,直至清出专家库。

(五)对企业负责人,可提请有关机关给予其行政处分。

第二十四条 对依照本办法受到红色警示的当事人,在警示期内,有关单位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预选承包商资格审查委员会可以不接受其加入预选承包商名录申请,已加入的,可暂停或冻结其投标资格,直至清出预选承包商名录;

(二)政府及国有资金投资工程建设单位可以不接受其参加投标或在工程中执业的申请;

(三)直接发包工程的建设单位可禁止其承接本单位业务或在其中执业。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监督管理的实际情况,可对本办法进行修改并公布施行。

第二篇:深圳市罗湖区政府投资小额工程建设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公示与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深圳市罗湖区政府投资小额工程建设市场主体

不良行为记录公示与处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区政府投资小额工程建筑活动管理,增强市场主体的守法与诚信意识,维护市场秩序,根据《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深圳市建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公示与处理办法》(试行)(深建字[2005]159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办法所称小额建设工程,是指罗湖辖区内实施的政府投资占50%以上的房屋建筑、市政基础、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等工程,一次发包在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修缮、园林绿化工程20万元以上(含20万元),在本行政区域内办理施工许可证、开工复函的工程。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建设市场主体包括以下单位、个人:

(一)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建筑业企业、监理企业、检测单位、造价咨询单位、招标代理机构、预拌混凝土及水泥制品生产企业、工程担保人。

(二)执业建筑师、勘察设计工程师、建造师(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注册执业人员。

(三)第(一)项中企业(单位)的负责人及相关从业人员。

(四)评标专家。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不良行为包括:

(一)违反国家、省、市有关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城建档案、合同管理、劳动用工、环境保护、城市管理、房屋公用设施专用基金管理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或者工程建设标准的行为;

(二)违反公平竞争、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三)妨碍或干扰监督管理的行为;

(四)经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的类别和表现形式按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不良行为记分标准表》和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不良行为记分标准表》确定。

第五条 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办法的实施,对不良行为的记录公示与处理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

第二章 不良行为的记录

第六条

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执法机构是建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的认定和记录部门(以下简称为记录部门),受委托的执法机构应当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进行不良行为的认定和记录。

其他部门或机构对建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的认定和记录是否作为不良行为认定和记录的依据,由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第七条

记录部门应当按照本办法,对各自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的不良行为采用下列文书予以认定和记录:

(一)责令整改通知书;

(二)责令停工通知书;

(三)不良行为认定书;

(四)行政处罚决定书。

第八条 《责令整改通知书》、《责令停工通知书》及《不良行为认定书》一般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当事人及工程项目名称。名称应当准确、完整,以营业执照或施工许可证登记名称为准。不涉及具体工程的可不填写工程名称。

(二)不良行为类别、表现形式。一次查实一个当事人多项不良行为的,可在同一份文书中记录。

(三)违反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或者工程建设标准。

(四)整改要求。

(五)不良行为记录公示告知。

(六)两名以上持有行政执法证件的执法人员签名(适用于现场签发的《责令整改通知书》及《责令停工通知书》)。

(七)单位盖章。属委托执法的,应盖委托机关公章。

(八)签收人签名及签收日期。

(九)见证人签名。无见证人或见证人拒签的除外。

(十)送达情况说明及其他事项。

第九条

记录部门应当遵守下列记录规则:

(一)一份不良行为认定记录文书只对一个当事人的不良行为予以记录。

(二)企业因不良行为被记录的,对负有责任的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分别认定和记录。

(三)个人因不良行为被记录,其任职单位有过错的,分别认定和记录。

(四)建筑业企业在分包工程过程中发生不良行为的,按照对建设单位相应不良行为的记分标准记分。

第十条

不良行为认定文书可采用下列方式之一送达当事人:

(一)直接送达。由当事人或其工作人员签收。个人不良行为认定文书可由其所在单位一并签收。

(二)邮寄送达。以邮寄回执注明日期为送达日期。

(三)留臵送达。对拒不签收的,执法人员在文书上注明情况,并由见证人签字后留臵送达。

第十一条

记录部门应当自不良行为认定文书送达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不良行为录入相关系统并在罗湖区建设工程招标中心信息网公示。

第十二条

当事人对不良行为认定有异议的,可在收到不良行为认定文书之日起10日内向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辩,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当事人书面申辩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核实并答复当事人。不良行为认定或记录确有错误的,由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撤销或纠正。

申辩处理期间,不影响不良行为的记录公示与处理。

第十三条

记录部门应当加强对不良行为的监督检查及检查情况的记录、统计和归档工作,负责现场执法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对在建工程项目工地的抽查一般不应少于每月一次。

第十四条 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不良行为记录考核制度,根据不良行为记录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监督抽查,对抽查项目情况与不良行为记录情况出入较大,或者不记录、滥记录、记录不规范,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应当责令有关记录部门和执法人员做出解释,对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应当视情节追究相关执法人员的行政过错责任。

第三章 不良行为的记分与处理

第十五条 实行不良行为记分制度,每项不良行为的记分标准依据其社会危害程度、当事人主观过错大小等因素确定,分为一般、较重、严重三类,按照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不良行为记分标准表》和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不良行为与分标准表》对应相应的分值。市、区《不良行为记分标准表》未作规定的不良行为,比照其中最相类似的表现形式和种类予以记录和记分。第十六条

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6个月为一个统计周期对同类当事人不良行为记分进行累计排序,排序结果在罗湖区建设工程招标中心信息网上公示,公示期不少于6个月。公示期满,排序情况自动转入历史记录查询系统及当事人诚信档案系统。

上一统计周期的累计得分不计入下一统计周期。

第十七条

对统计周期内累计得分超过同类当事人不良行为平均分值1.5倍的当事人,分别给予红色、黄色警示,其中,对得分较高的30%给予红色警示,但最多不超过10名,其余给予黄色警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黄色、红色警示的当事人数量不受前款规定限制:

(一)不良行为累计得分相同的。

(二)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可直接给予黄色警示的。

(三)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可直接给予红色警示的。

第十八条

建筑业企业和监理企业不良行为得分依其不良行为累计分数除以统计周期内该企业在本市的在建工程项目数确定,其他当事人的得分依其不良行为累计分数直接确定。

本条所称“在建工程项目数”以统计周期内当事人在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施工许可及开工复函和分包合同备案时提交的所有在建工程项目数为准。未办理施工许可或开工复函和分包合同备案,以及统计周期开始前已完成竣工验收的工程不计算在内。

第十九条

有关建筑业企业和监理企业应当于每个统计周期截止后5日内,将其在建工程项目数量、工程名称以及经备案的工程承包合同等以书面形式报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对,逾期报送、未报送,或报送工程项目不符合规定的,以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计为准。

对弄虚作假申报的当事人,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给予红色警示。第二十条

本办法规定的所有统计及计算均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数,“四舍五入”。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整改:

(一)存在安全或质量隐患的;

(二)分包合同未备案的;

(三)未按规定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的;

(四)未按规定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检查的;

(五)未按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的

(六)未按规定委托检测单位的;

(七)施工现场存在文明施工问题的;

(八)其它应责令限期整改的。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停工整改:

(一)存在重大安全或重大质量隐患的;

(二)责令整改逾期未改正的;

(三)未办理施工许可、开工复函手续或安全监督手续的;

(四)企业资质不符合有关规定的;

(五)项目经理、项目总监、专业监理工程师、专职安全生产人员连续两次不在岗履职的;

(六)现场抽查5名工人,平安卡持卡率低于80%的,特种作业人员2名以上未持证上岗的;

(七)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或安全技术交底弄虚作假的;

(八)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方案编审、实施、检测、验收等环节不符合有关规定的;

(九)未按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情节严重的;

(十)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情节严重的;

(十一)未按工程设计图纸或强制性标准施工的;

(十二)未按规定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进行检验的;

(十三)发生安全或质量险情不及时处臵或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

(十四)存在严重文明施工问题的;

(十五)未按规定设臵围档的;

(十六)污染或损坏市政道路,情节严重的;(十七)损坏燃气、供水、供电等管线的;(十八)存在严重消防安全隐患的;(十九)文明施工混乱导致安全质量隐患的;(二十)违反有关规定,其它应责令停工整改的。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黄色警示1个月:

(一)责令限期整改的,予以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二)施工现场未公示所有专业承包、分包单位的,予以责任单位;

(三)监理单位未按规定进行旁站监理的;未按规定上报监理报告或监理报告与现场实际情况明显不符的;未督促施工单位整改安全隐患的;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未报告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红色警示2个月,红色警示期间,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停止参加工程投标和承接业务:

(一)责令停工整改的;予以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二)发生工伤投诉事件,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四)其它应停止工程投标、承接业务资格及红色警示的行为。第二十五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行一票否决措施:

(一)对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质量事故的,予以责任单位长期红色警示,警示期内,责任单位停止参加工程投标和承接业务;

(二)对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质量事故的责任单位,属于政府工程预选承包商的,清出预选承包商名录;

(三)企业出借资质,转包挂靠的,予以责任单位长期红色警示,警示期内,责任单位停止参加工程投标和承接业务;

(四)对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质量事故的责任人,予以责任人长期红色警示,警示期内,责任人停止在罗湖区市场执业;

(五)12个月内,项目经理、专职安全质量管理人员、项目总监、专业监理工程师等受到三次警示的,予以责任人长期红色警示,警示期内,责任人停止在罗湖区市场执业;

(六)12个月内,同一责任单位或同一责任人连续受到三次黄色警示的,予以该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红色警示2个月;红色警示期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停止参加工程投标和承接业务。

第二十六条 对被给予红色、黄色警示的当事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其列入重点监督检查名单,加大抽查频率,对其相关业务活动及有关行政许可、备案等事项的办理进行严格监督和审查,并可给予通报批评、警示谈话或由媒体曝光。

第二十七条

对依照本办法受到红色警示的当事人,在警示期内,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依法采取下列行政措施:

(一)对工程承包单位及其注册执业人员,可暂停其承接业务或执业。

(二)对在本区从业的外地企业或个人,可清出罗湖市场,不予在罗湖承接业务或执业。

(三)对建设单位,可暂停其自行招标资格,暂停办理招标投标、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业务。

(四)对评标专家可暂停或冻结其评标资格,直至清出专家库。

(五)对企业负责人,可提请有关机关给予其行政处分。

第四章 附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监督管理的实际情况,可对本办法进行修改并公布施行。

各记录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的操作细则,报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1 年 月 日起施行。

附件:

1.不良行为记分标准表

2.罗湖区建设局执法文书示范文本

第三篇:海宁市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和公示办法

海宁市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和公示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建筑市场各方责任主体和从业人员的行为,增强其守法、信用、履约意识,建立有效的市场与现场联动监督机制,引导建筑市场健康、有序、稳步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浙江省建设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和公示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海宁市行政区域内参与建筑市场活动的各方责任主体和从业人员,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建筑市场活动是指参与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含装饰装修、地基基础、园林绿化等)的建设活动。本办法所称建筑市场的各方责任主体包括建设、勘察、设计(含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工程检测和其它中介活动及从事构配件、预拌混凝土生产等企业;建筑市场从业人员包括企业负责人、注册执业人员、项目经理及参与建设活动的其他相关从业人员。

第四条 市规划建设局按其职责进行全市建筑市场各方责任主体和从业人员不良行为的审定、记录和公示。市有关职能部门(机构)应按各自的职责做好相关配合工作。

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的不良行为,是指参与建筑市场活动的各方责任主体和从业人员,有商业贿赂行为和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强制性标准、扰乱建筑市场秩序或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

第六条 建设单位和从业人员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应列入不良行为记录或公示:

(一)建筑市场活动中的商业贿赂行为;

(二)强令承包人、中介服务机构从事损害公共安全、公共利益或者违反工程建设程序和标准规范的;

(三)将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承包人的;

(四)违反招投标法律法规,与投标人串通进行虚假招标,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评标过程有违法行为,影响评标结果,不依法确定中标人的;

(五)未按规定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组织施工的;

(六)必须实行工程监理的项目未实行监理的;

(七)恶意拖欠、克扣工程款或因工程款纠纷不采取措施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八)其它各种违法、违纪、违规行为。

第七条 施工单位和从业人员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应列入不良行为记录或公示,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暂停企业在海宁市行政区域内新承接业务1个月至6个月,暂停个人新承接业务2个月至1年。

(一)建筑市场活动中的行贿犯罪行为;

(二)在招投标中采取欺骗或不正当手段获得中标资格的;

(三)非法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的;

(四)发生严重工程质量责任事故的;

(五)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一般事故”及以上安全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

(六)发生事故后瞒报、谎报、拖延不报及破坏事故现场、2 阻碍事故调查的;

(七)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或因民工工资纠纷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八)其它各种严重违法、违纪、违规行为。

第八条 施工单位和从业人员有以下不良行为之一的,应列入不良行为记录或公示,并在招投标和新承接业务中可以给予投标资格限制1个月至3个月或招投标评标扣分。

(一)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机构)进行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中被通报批评或受到行政处罚的;

(二)施工现场严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存在严重质量或安全隐患被责令停工整改二次及以上的;

(三)未按投标文件承诺或合同规定派驻项目管理班子,派驻人员的专业、数量严重不符,影响工程建设经有关部门查实的;

(四)项目经理不履行职责或由其他人代替的;

(五)使用不合格材料或者在施工中偷工减料的;

(六)未按规定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组织施工的;

(七)其它违规行为。

第九条 勘察、设计、工程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及工程检测等单位和从业人员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应列入不良行为记录或公示,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暂行企业新承接业务1个月至6个月,暂行个人新承接业务2个月至1年。

(一)建筑市场活动中的贿赂行为;

(二)发生严重工程质量事故或《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一般事故”及以上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

(三)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机构)进行日常监 3 管和专项检查中被通报批评或受到行政处罚的;

(四)出具虚假报告或报告的数据、结论与实际严重不符的;

(五)评标委员会成员擅离职守、严重失职、透露评标信息等不能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的;

(六)与发包人或者承包人串通,谋取非法利益的;

(七)监理工程师不履行职责或由其他人代替的;

(八)其它各种违法、违纪、违规行为。

第十条 合同双方在签订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合同时,应同时签订《廉政合同》,明确各自职责,强化日常监管,做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并接受市建设部门和监察部门的监督。

第十一条 下列文书之一作为认定建设市场各方责任主体或从业人员不良行为的依据:

(一)已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二)市建设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的通报,签发的责令停工整改通知书;

(三)自然人、法人或社会组织投诉、举报并经有关职能部门或机构查证属实的材料;

(四)纪检、检察机关提供的监察、检察意见、建议或通报文书;

(五)其它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或经有关职能部门、机构查证属实的材料。

第十二条 各经济发展平台和有关职能部门对建设市场各方责任主体和从业人员的不良行为情况每月进行一次汇总,提出公示建议,并在下月5日前报市规划建设局建管处。

第十三条 市规划建设局根据第十一条上报的材料进行审定,4 对审定的不良行为记入海宁市建设市场各方责任主体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情节较严重的,将进行公示。

不良行为记录与公示内容包括不良行为主体名称、从业人员姓名、不良行为事实内容、不良行为处理结果等。

第十四条 不良行为记录(公示)的时间从认定之日起计算。直接被浙江省建设厅在浙江省建设信息港网站和嘉兴市建设局在嘉兴市建设局网页上公示的不良行为记录,一律列入海宁市建设市场不良行为记录。

市规划建设局在对不良行为进行记录与公示时,应当书面告知该不良行为责任主体或从业人员。

责任主体或从业人员在不良行为记录或公示期间再次发生不良行为被记录或公示的,应累计计算。

第十五条 对存在不良行为的各方责任主体和从业人员,在公示期间能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且整改完全到位,未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或留下隐患的,查处部门、机构可以向市规划建设局提出缩短公示时间、提前解除公示的建议。

第十六条 招投标监管机构在对招标文件、承发包双方资格进行审核中应严格执行本本办法有关规定。

第十七条 招投标监管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的人员在工作中故意拖拉推诿、不作为、乱作为,或者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有关部门按照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规划建设局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海宁市建设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和公示暂行办法》(海建工„2006‟254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42武汉市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公示办法(试行)

关于印发《武汉市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与公布办法(试行)》的通知

作者: 来源: 武汉建设 日期: 2007-10-24 浏览次数:

592

武建〔2007〕248号

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各项目代建、监理、施工图审查、招标代理、造价咨询、检测试验中介机构,各区(开发区)建设局、检察院、监察局、工商分局,市建管各站(办):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

市建设委员会、市人民检察院、市监察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的《武汉市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与公布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武汉市建设委员会 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检察院 武汉市监察局 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二○○七年十月十一日

武汉市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

与公布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快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力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湖北省防治工程建设领域商业贿赂行为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参与建筑市场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和项目代建、监理、施工图审查、招标代理、造价咨询、检测试验等中介机构,以及各类具备执业资格人员的不良行为记录与公布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建筑市场行为,是指参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理、工程造价咨询、代建、施工图审查、重要材料和相关设备采购等业务的发包、承包的交易和建筑活动。

本办法所称不良行为,是指参与建筑市场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有商业贿赂行为,以及违反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或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经区(含开发区、东湖风景区,下同)及区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执法监督机构依法认定并处理的违法违规行为。

前款所称的商业贿赂行为,包括经审判机关依法判决的行贿受贿犯罪行为,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认定的行贿受贿行为。

第四条 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与公布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教育和监督相结合,保护正当合法竞争与查处违法违纪行为相结合,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第五条 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公开、公平、公正竞争。市、区两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信用档案管理制度,并纳入省、市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第六条 对应记录的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不良行为(详见《武汉市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记录种类及条款》),根据其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公布期限为6个月至36个月。

第七条 建筑市场各方主体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不良行为,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时效内未提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或者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被维持原处理意见的,由不良行为发生地区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执法监督机构,根据不良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依法提出处理意见,经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记入相应企事业单位或个人信用档案。

不良行为记录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市建设信息网等媒体和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及时公布,供有关单位查询。

第八条 检察机关对外受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按规定向申请查询的单位和个人提供查询。对查询结果有异议提出复核请求的,受理复核的检察机关应在规定期限内反馈复核结果。

各级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案件查处结束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复核、申诉(不含刑事申诉)法定时效期满,或者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复审、复核维持原处理意见的,对查处案件中涉及的按本办法规定应向社会公布的不良行为,分别以检察、监察和工商建议等形式,及时向同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并附违法违纪案件有关情况。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反馈记录与公布结果。

第九条 招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提供近2年的信用档案有关情况,包括有无不良行为记录与公布期限的证明。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或以招标形式发包的,招标人可以在招标文件中,对潜在投标人提出不得有不良行为记录的条件。其中对有商业贿赂行为记录但已经超过其限制投标期限的,在评标计分时,扣除一定的信誉分值。

招标人在对投标人资格审查时,应依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的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信用档案,对投标人进行不良行为专项审查,并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

第十条 外地来汉企业进入武汉地区参与建筑市场活动的,必须按照《湖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的规定,到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注册登记的内容应当包括当地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诚信记录证明。外地来汉企业及人员在汉发生的不良行为记录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并抄送该企业所在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 参与建筑市场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有商业贿赂行为,被依法追究党纪政纪责任,或受到行政处罚的,公布期限12个月;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公布期限24个月。

第十二条 经区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执法监督机构认定的不良行为记录的公布期限:

(一)对有不良行为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时,应当一并作出公布期限的决定。

(二)被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暂扣时限作为公布期限。

(三)对因不良行为造成三级以上重大事故或发生恶性群体性事件的,公布期限为18个月至36个月。

(四)对情节严重、受到吊销资质证书等处罚的不良行为,公布期限36个月。

第十三条 对有行贿行为的单位或个人,确有悔改、检举立功表现的,或在被发现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查处机关可以提出缩短公布期限或免予公布的意见或建议。

第十四条 建筑市场不良行为公布期满即自动撤销。在公布期间能主动整改、挽回影响的各方主体可向作出不良行为记录的部门或机构申请缩短公布期限,经审查合格并报原批准公布部门批准后方可缩短公布期限。

第十五条 对于建筑活动中的不良行为,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外,在不良行为公布期间还应采取下列治理措施:

(一)政府投资工程、其他国有和国有控股投资工程,受公布的评标专家不得参加评标活动,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业不得参加投标活动,招标代理、工程造价咨询等中介机构不得参加相关的中介活动,法律法规有规定的,建设业主不得组织招标活动;其他工程,可参照前述规定执行。

(二)当年内被公布的不良行为所涉及的工程项目,取消该项目评优资格,不授予该项目的项目经理、总监、技术负责人有关荣誉和称号。当年内有不良行为被公布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业,取消该企业评先资格,不授予该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有关荣誉和称号;同时,对其在武汉地区所有在建工程项目实行重点监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三)连续三年有不良行为被公布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企业和中介机构,市属企业不予升级或建议降低资质等级,中央、省属在汉企业限制其营业范围,外地来汉企业注销其在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注册登记资格。

(四)执业人员对公布的不良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有关主管部门应依法暂扣或吊销其资格证书。

第十六条 政府投资工程、其他国有和国有控股投资工程,以及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工程建设项目,实行廉洁承诺制度,承包双方在签订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合同时,应当同时签订《廉政责任书》,载明廉洁要求,明确各自职责,做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并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执法监督机构的监督。

第十七条 建筑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自律和法制、诚信教育,约束、督促本行业企事业单位和从业人员遵守法规和职业道德,并协助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行业信用制度,及时通报建筑市场活动中的不良行为,对本行业企事业单位和从业人员不良行为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第十八条 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实行逐级上报制度。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执法监督机构应将不良行为记录、公布名单、处罚情况,以书面形式或通过电子文本传输方式及时逐级上报。

各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每季度末将确认的不良行为记录形成《武汉市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记录统计表》。

第十九条 市、区两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通报情况,协调研究重要问题。

第二十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执法监督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索贿受贿的,按照国务院《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按照分级负责、属地处理的原则,依法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监督,严肃查处建设领域的违法违纪行为。

第二十二条 交通、园林、水利、环保等专业建设工程,以及依法不需要公开招标投标的建设工程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建委会同市检察院、市监察局、市工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附件:武汉市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记录种类及条款

附件

武汉市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

记录种类及条款

一、建设单位(业主和房地产开发商)项目代建机构不良行为记录

1、商业贿赂行为;

2、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开工;

3、不依法办理施工图文件审查;

4、未按规定进行设计变更,擅自修改设计图纸(含二次设计);

5、将建筑工程肢解发包;

6、必须招标的工程规避招标;

7、不具备自行办理招标事宜条件而自行招标;

8、限制或排斥潜在投标人;

9、自行招标活动中有失公正或因失误、失职,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

10、与投标单位或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串通,泄露招标投标机密;

11、强迫勘察、设计单位及工程监理、建筑业企业低于成本价竞标或将垫资作为投标条件;

12、骗取、伪造或涂改施工许可证;

13、必须实行监理的工程不委托监理;

14、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和无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企业;

15、不按规定向施工单位拨付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费;

16、不办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或拒不执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提出的质量安全整改要求;

17、明示或暗示勘察、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工程质量;

18、不按合同约定支付施工工程款;

19、中止施工和恢复施工时未依法报告或申请核验施工许可证; 20、未按规定组织验收;

21、不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擅自投入使用;

22、其他不良行为。

二、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及注册执业人员不良行为记录:

23、商业贿赂行为;

24、以欺骗、弄虚作假等手段申请资质或执业资格;

25、无证或超越资质等级范围承接勘察、设计业务或从事执业活动。

26、采用与建设单位勾结、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承接勘察、设计业务;

27、违法转包、分包勘察、设计业务;

28、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

29、工程勘察单位提供虚假勘察成果资料,设计单位及其注册执业人员无勘察成果或未按照勘察成果进行设计;

30、设计单位及注册执业人员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指定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的生产厂家、供应商;

31、因勘察、设计原因发生工程质量安全事故;

32、设计单位未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设计;

33、设计单位未经原审批机关批准或备案擅自修改已经审查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批复内容;

34、勘察、设计单位及相关注册执业人员未按规定在勘察成果、设计文件上签章;

35、勘察单位原始记录不符合规定或不完整;

36、勘察、设计单位不按规定参加验收;

37、其他不良行为。

三、建筑业企业及建造师(项目经理)不良行为记录:

38、商业贿赂行为;

39、以欺骗、弄虚作假等手段申请资质或资格; 40、无证或超越资质等级范围承接工程;

41、擅自修改勘察、设计文件进行施工;

42、采用与建设单位勾结、企业之间相互串通、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承接工程;

43、转包、违法分包工程;

44、以他人名义或准许他人以本单位或本人名义承接工程;

45、伪造、涂改资质、资格证书或年检记录;

46、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47、无安全生产许可证承接工程或将工程分包给无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企业;

48、违反国家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和安全生产技术规程,情节严重;

49、当事人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或四级以上工程安全事故; 50、工程保修期内不履行法定保修义务,因施工质量问题造成严重后果;

51、发生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隐瞒不报或不按规定查处;

52、建造师(项目经理)同时受聘于两个及以上单位和企业或同时承接两个及以上在建项目;

53、恶意拖欠和克扣劳务人员工资;

54、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施工;

55、工程项目无专职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或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及专业操作人员无证或证件不全;

56、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监督保证体系不健全,现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监管部门下达整改,拒不整改的;

57、提供或使用不合格建材、设备、安全防护用品,偷工减料,降低工程质量,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

(1)未按要求进行整改;

(2)未按要求进行检测;

(3)施工资料与现场不同步或编制虚假资料。

58、文明施工不良行为:

(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未打围、未实施封闭作业。打围未达标或在围墙外堆放工程建设材料、建筑施工渣土的;

(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进出道口未按要求和标准进行硬化,未设置冲洗沉淀设施,或冲洗不达标,造成施工现场车辆带泥上路污染路面的;

(3)施工现场砂、石料、水泥,建筑垃圾堆放未进行覆盖,造成尘土飞扬的;

(4)在市政府规定的禁止施工时间内(晚10时至次日早6时,不含经职能部门批准的)施工,造成噪音扰民现象的;

(5)结构主体立面及道路施工封闭严重破损不达标的;

(6)群众投诉、新闻媒体曝光经查属实的;

(7)违反有关规定的其它不文明施工行为的。

59、其他不良行为。

四、工程监理企业及注册监理工程师不良行为记录: 60、商业贿赂行为;

61、以欺骗、弄虚作假等手段申请资质或执业资格; 62、无证或超越资质等级承接监理业务或从事执业活动;

63、采用与建设单位勾结、企业之间相互串通、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承接监理业务; 64、以他人名义或准许他人以本单位、本人名义承接监理业务; 65、伪造、涂改资质、岗位证书或年检记录;

66、与建设单位、建筑业企业、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供应单位串通,弄虚作假,降低工程质量;

67、对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不予制止,或制止不力且不及时书面报告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68、因监理失职发生工程质量安全事故;

69、违反规定对建筑业企业指定材料、构配件、设备的生产厂家和供应商; 70、注册监理工程师同时受聘于两个及以上单位和企业; 71、必须实施旁站监理的关键工序、关键部位不实施旁站监理; 72、不依法严格行使监理签字权; 73、其他不良行为。

五、工程建设招标代理机构不良行为记录: 74、商业贿赂行为;

75、以欺骗、弄虚作假等手段申请资质; 76、无证或超越资质等级承接招标代理业务;

77、与招标人或投标人相互串通,搞假招标、陪标、围标、串标,或因保密制度不健全,造成泄密行为,使招标活动无法进行; 78、不依法确定中标人;

79、在招标活动中有失公正或因失误、失职,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 80、因隐瞒、拖延或者制造假材料造成招标失败; 81、阻碍或不配合执法部门对招标投诉的调查处理;

82、以他人名义或准许他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接招标代理业务; 83、伪造、涂改资质证书或年检记录; 84、不依法依规组织评标委员会;

85、不依法提交招标投标评标情况的书面报告; 86、其他不良行为。

六、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及注册造价工程师不良行为记录: 87、商业贿赂行为;

88、以欺骗、弄虚作假等手段申请资质或执业资格;

89、无证或超越资质等级承接造价咨询业务或从事执业活动; 90、采用欺骗、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承接造价咨询业务; 91、以他人名义或准许他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接造价咨询业务; 92、转包承接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的;

93、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它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的; 94、泄露标底或技术经济秘密; 95、同时接受招标人和投标人或两个以上投标人对同一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的;

96、因工程造价咨询业务中的失误、失职造成投诉,有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并经查证属实;

97、注册造价工程师同时受聘于两个及以上单位和企业;

98、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未经注册造价工程师签字盖章或签署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的工程造价成果文件;

99、在造价咨询业务活动中违规向有关单位和企业收取费用;

100、不在成果文件注明资质等级与编号、不加盖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专用章; 101、其他不良行为。

七、建设工程评标专家(评标委员会成员)及相关人员不良记录: 102、商业贿赂行为; 103、私下接触投标人;

104、向他人透露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以及与评标有关的其他情况;

105、不能客观公正履行职责;

106、擅离职守,影响评标程序的正常进行;

107、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或经济利益关系,应当主动提出回避而未提出的; 108、接到评标通知后,无故缺席; 109、评标专家资格申报资料弄虚作假;

110、其他不良行为。

八、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试验机构及相关人员不良行为记录: 111、商业贿赂行为;

112、以欺骗、弄虚作假等手段申请资质或上岗资格; 113、无证或超越资质等级承接业务; 114、以他人名义或准许他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接业务; 115、其他不良行为。

第五篇:不良行为记录公示及行政处罚实施细则

施工安全不良行为记录公示及行政处罚实施细则 目的

为强化我区施工安全监督工作,树立监督部门的权威,督促各责任主体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安全措施,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深圳市建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公示与处理办法(试行)》的文件精神,结合本站实际,现就施工安全不良行为记录公示及行政处罚办法的实施,制定本细则。2 总体要求

2.1.各部门应充分认识加强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大力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

2.2 各部门应严格按照《深圳市建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公示与处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结合本站《安全监督规定》的要求,做好日常监督取证处罚工作。3 监督处罚的基本原则

3.1 对项目实施首次监督或在日常监督过程中发现的一般性安全隐患,可先以本站的名义发出《施工安全预警通知书》,暂不进行不良行为记录公示。如整改复查不合格,则按规定以区建设局名义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并记录一次不良行为;如果再次整改复查不合格,则以区建设局名义发出《责令停工通知书》,再次记录一次不良行为。对停工整改仍不合格者,可提请进行行政处罚。

3.2 由区建设局组织的各类安全大检查,如发现存在较大(或重大)安全隐患或不良行为者,一律以区建设局名义发放《责令整改通知书》(或《责令停工通知书》)。并分别记录一次不良行为。对停工复查不合格者,可提请进行行政处罚。

3.3 以区建设局名义下发《责令停工通知书》的项目,若责任单位逾

期未回复整改报告,且态度恶劣,拒不整改或现场经复查不合格者,一律提请行政处罚。各监督组采用下列文书予以认定和立案报审:1)整改通知书;2)责令停工通知书;3)不良行为认定书;4)调查记录;5)处罚立案审批表;6)行政处罚材料移送表;7)安全隐患或违法行为图片、录像。4 不良行为记录公示程序

提请行政处罚程序 常见不良行为(事实)认定标准(详见“附件1”)7 不良行为记录规则

7.1.一份不良行为认定记录文书只对一个当事人的不良行为予以记录。

7.2.企业因不良行为被记录的,对负有责任的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分别认定和记录。7.3.个人因不良行为被记录,其任职单位有过错的,分别认定和记录。

7.4.分包单位被记录不良行为的,总包单位如存在过错时也应记录其不良行为。

7.5.对施工企业之外的单位或个人认定不良行为时,若施工现场不存在明显(或严重)安全隐患,原则上应以《不良行为认定书》予以认定。

7.6.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同一不良行为或违法事实,可以同时对负有相关责任的不同主体实施不良行为认定或行政处罚。

7.7.不良行为记录应参照“不良行为(事实)认定标准”,使用统规范的术语,不得随意撰写。8 不良行为执法文书的送达

8.1.不良行为执法文书由两名(含两名)以上执法人员现场签字后下达。

8.2.不良行为执法文书需项目经理和项目总监现场签收,项目经理和项目总监不在现场时可由其他相关人员代签。

8.3.项目经理和项目总监或其他相关人员拒签执法文书时,可采取“留置送达”方式处理。即:执法人员在文书上注明情况后将文书留置现场,如有见证人,可由见证人签字后留置送达。9 不良行为执法文书的管理

9.1.本站所使用的不良行为执法文书统一由文秘组管理。文书的领取、发放、传递和保管等具体工作由赵妮燕负责。

9.2.文秘组应建立文书领取和使用台帐,如实记录各监督组领取和使用时间、数量、文书编号、经办人等内容,以备查验。

9.3.各监督组对作废文书需在其上注明作废原因,由所有组员签字并经主管副站长确认后交回文秘组,由文秘组登记汇总后交回区建设局建管科。

9.4.执法文书遗失或损毁应立即向本站报告,本站再及时向区建设局建管科报告。

9.5.各监督组在内未使用完的执法文书,应在下一1月10日前将其交回文秘组,由文秘组登记汇总后交回区建设局建管科。10 其他

10.1 监督员在进行执法工作时,必须按规定使用文书,禁止滥用 文书。

10.2 各监督组在上报不良行为认定材料和提请行政处罚材料时,一并提供相关的现场图片(图片可以以网上共享的形式)。

10.3 各监督组对经站领导口头确认的不良行为记录或提请行政处罚的项目,在1个工作日内填写好呈批表,连同执法文书原件报送站领导审核(批)后由文秘组按统一格式填报区建设局建管科或人秘科。

10.4 文秘组应及时整理、登记、汇总各监督组报送的经站领导审批的不良行为执法文书或提请行政处罚材料,并于当日报送区建设局。未经站领导审批的执法文书不得报送。

10.5 为加大此项工作力度,要求各监督组在每一统计周期(暂定1个月)内,按不少于所管辖区域受监工程项目总数的百分之十比例呈报不良行为记录公示或行政处罚项目(不得少于2个)。

10.6 本站将定期对此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如有违反上述规定行为的,将被通报批评;造成不良后果的,将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予以查处。

10.7 本规定自2006年8月 8 日起实施。请各部门在实施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并及时反馈文秘组。11 附件

11.1 安全及文明施工不良行为认定标准; 11.1 QR7-01-06-01施工安全预警通知书

11.1 QR7-01-06-02责令整改通知书(示例); 11.1 QR7-01-06-03责令停工通知书(示例); 11.1 QR7-01-06-04不良行为认定书(示例); 11.1 QR7-01-06-05复工通知书(示例);

11.1 QR7-01-06-06施工安全不良行为记录申报表; 11.1 QR7-01-06-07行政处罚立案审批表; 11.1 QR7-01-06-08行政处罚材料移送表; 11.1 QR7-01-06-09调查记录;

11.1 QR7-01-06-10执法文书领用登记表;

11.1 QR7-01-06-11不良行为记录公示及提请行政处罚登记表; 11.1 QR7-01-06-12作废、损毁执法文书回收登记表; 11.1 QR7-01-06-13过期执法文书回收登记表; 11.1 QR7-01-06-14遗失执法文书登记表。

下载深圳市建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公示与处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深圳市建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公示与处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印发湖南省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公示制度的通知

    关于印发湖南省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公示制度的通知 湘建建„2008‟39号 各市州建设局(建委、规划建设局)、规划局、城管局、房产局、公用事业局、园林局,衡阳市、邵阳市建工局......

    关于安庆市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安庆市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建筑市场秩序,健全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加强对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监管,营造诚信守法的......

    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

    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 一、建设单位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 1.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或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的规定进行建设的; 2.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

    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草案)

    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 (草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推动城市建设转型升级,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

    深圳市建设局关于发布不良行为记录2005[159]号文

    深圳市建设局关于发布《深圳市建筑 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公示与处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深建字[2005]159号 2005年12月30日) 为了加强建筑活动管理,规范不良行为的记录公示与......

    建筑垃圾现状及处理办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开发建设、房地产崛起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大力发展等活动,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我们在致力于解决“垃圾围城......

    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5则范文

    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 (2013年7月19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53号公布 自2013年8月20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推动城市建设转型升级,根据《深圳经......

    福建省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记录认定补充标准

    附件 福建省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记录认定补充标准 主体 行为 类别 行为代码 不良行为 法律依据 处罚依据 建设单位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而取得建设......